目 录


论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五目次

  四缘段
  即无前过
  此义虽胜
  三业段
  不动业
  法尔业种
  望生现果
  十二有支上
  识支体
  杂乱体
  现起报受
  发业无明

  论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五

  四缘段
  问。疏中即无前过但有后失(文)秘师如何释乎。
  疏云○就如一眼识中。俱时心心所。一一别互相望。虽是同聚而是别。展转相望唯有增上缘。见分相分一切皆然不相缘故。然此心心所不相缘。相分所杖本质同。若见分相分不相缘故。非如大众部缘俱生心心法故。若许缘者。不同一所缘过。受不与心同一缘。大乘见分不许自缘。亦有此妨。然极相近不缘俱法。说自证分得自缘。即无前过。但有后失。若尔如何名同一所缘○同一所缘总有二义。一所杖质同名为同一○二相似名同一。即第八俱心心所法。及第六识缘过未等。虽或无本质不托他变。各各自变相似名同一。不要心王缘心所之境生名为同一也(文)。
  秘云。疏即无前过但有后失者。若许同时见分相缘。总有二失。一无同一所缘之过。若言自见得自缘者。二者即有心自缘妨。如刀自割。今有第二自缘之妨故名后失。非前疏中别有二过云后失也。或前疏云见分相分不相缘故。今许自证得缘自见。无见相望阙同缘失。然同时相心心所见而不互缘。望彼相分同时王所不同缘过。相分见后故名后失(文)。
  蕴云。疏许说自证分○但有后失者。今说受自证分与余见分同缘。受见即无不同一所缘过。以受见分不与余见同缘。于受便违。下论勿见分境不同质故。此为后失也。又解云。既许自证缘。受见分即无一心等见分自缘之过。受之见分既不缘受见。仍有不同所缘之失。虽有二解。后释为正(文)。
  太抄。义翼。肝心等释。可见之。
  秘第二云。疏上座部等者。按婆娑论第九云。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相应。如法密部。彼作是说。惠等能了相应受等。有部破云。问。何缘不知相应法。答。同一所缘俱时转故。谓一有情心心所法。于一境界俱时而转。理无展转互相缘义。譬如多人集在一处。或同观下。或共观空。理必不能互相见面。心心所法亦复如是。若智能缘相应受者彼受为能缘自体不。若缘自体则有前说缘自心过。若不能缘。则心心所。应俱时报不同一所缘。勿有此失故。不能知相应诸法(文)。
  问。疏中释果位心心所相缘义毕。此义虽胜然稍难知(文)秘师如何释乎。
  论云。净八识聚。自他展转皆有所缘。能遍缘故。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相分理无能缘用故(文)。
  疏云。净八识聚若自他身。自他八识为缘。皆增所缘缘○若自缘者与自证分何别。若不缘者便违上文。今有二解。一云前依因位非依果说。依果说者。见分之境。亦不必同。又识等见分。与相应法亦定同缘。亦自缘见分。亦缘自证分。与相应法见境济故。然与自证作用各别。自证唯内缘更不别变。其见分自缘等亦更别变。然相分摄。与相应法同外取故。相应缘识。既不外取别变相分。识之见分例亦应然。亦不违上见分境同。此义虽胜。然稍难知(文)。
  以净八识皆得缘他及自身者。互得相缘故。即净八识皆得互缘。同时心心所。亦得互自缘同时心心所。以彼功能遍现影故。识自证分与相应法见分同缘。缘自见分。余净心所义例亦然。又能或缘彼相分故。若不现彼影。应非知一切。又有解者。上文所言勿见分境不同质故。即识见分与相应见分。定必同缘。如何自证与相应法见分。同缘识之见分。不自缘。
  秘云。疏此义虽胜然稍难知者。问。难知理何。答。以无同一所缘义故。何以无耶。答。心王缘彼所变似见。必所乃以能缘心见而为其质。如何得成同所缘耶。问。心王所缘托自心变。何得不同。答。而无一时有二心王。心王如何有能所托。能所托二心王既无。故但一心缘似心境。同时心所变心为质。质似不同。云何王所同一所缘。若以相似名为同一。理虽可尔。然本论质名同一。故据见自缘相似名同名为义胜。本质不同故曰难知(文)。
  秘下文云论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等者。如灯及疏具明之。有义断破西明第四而自问云。可许三分能缘余三。如何自破便同小乘大众等义。解云○今变影缘故不同彼。无自缘失。不尔诸佛应非遍知。又如何说同一境耶。故知。如受缘想见分。想见即能变影自缘。所杖质同。影像相似。说名同也○详曰○若以相似名同可尔。而云见等变影自缘。明所缘同。前疏已断胜而难知。难知之理如次前明。臧否可悉(云云)。
  疏二末云。论同聚心所亦非亲所缘自体异故如余非所取。述曰○此有二说。一说。设佛镜智能现智影。自相应法亦非所缘。以自证分缘自体尽故。亦成遍智。见分之境心等必同。自证分境体各别故。第二师说。镜智相应心心所法。亦许相应。此但遮亲不遮疏也。于见分上。佛现彼影名遍智故。然一一自证分。与相应法见分同境。名同所缘。非要皆见分方同所缘故○然大乘大众部等。心自缘妨。如次前中第二师释(云云)。
  秘云。疏设佛镜智等者。问。凡夫自证。亦各自知应名为佛。答。佛一刹那知余一切及自相应。凡夫不尔。不名为佛。疏见分之境心等必同者。此会过也。谓有难云。心心所等各缘自见。见既别。如何心所名同所缘故有斯。答。疏似一一自证等者。且同时心除受以外而余心所。缘受见时受自证分。亦缘自见名同所缘。不要受见与余见分同缘。受见方名同缘。缘余心所亦复如是。疏自缘妨云。第二释者。前虽多解。后解为胜故指第二(云云)。
  蕴云。疏此义虽胜者。见分同缘质故难知者同令自缘故。

  三业段

  问。要集意以上界生得散善从定名不动业(文)灯师可许之乎。
  灯云。论诸业谓福非福不动等者。准杂集第七云。不动业者谓色无色系善。问。何故色无色系业名不动耶。答。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业有如是事。所受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偏与异熟不可移转名为不动。本疏云。如资下业生五净居非移转。故此解非。论第二释云。又定地摄故说为不动。本疏云定能住于一境故。此释为胜。西明释云。杂集初释就任性业说。若约胜非无移转。后说上地散善从定假名不动。今谓不尔。岂欲界业不遇别缘虽任性业。亦别趣处受耶。若尔总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复五趣应无定异因。若尔如何瑜伽杂集等。俱说定异即各别感五趣因果。若许遇缘方别趣受。无缘不别。与上阿殊不名不动。有解释云。熏禅同地。但非异界地故名不动。要集云。有解为胜。今谓不尔。*岂欲系业于异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应同不动若许异界受。即异地漏随增。亦别界别受。违诸圣教。故为不可。又云。杂集后解但云。定地摄故名不动业。若定若散皆定地摄。不可难言散善非定应非不动。今谓不尔。若许散善非别处受。自性不动。何须定摄。若许别处受。何得名不动。若云以定不动从定名不动。亦应定俱名为修惠。闻惠从定亦名修惠。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又许散善定地摄故名为不动。即有覆无记业。亦应名不动。同定地摄故。问。许业异熟移转异受。如何十因立定异因。答。非说诸业皆名定异。皆可移转。但据总报定业界地趣异。立为定异。不定别报。许移转于异趣受故。同地总报不妨异受。如生净居。故杂集云。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不说引业。又圆满业所得异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膊师子臆等。为共通善恶趣故。顶肉髻双佉大通人天趣。立定异因。转余受业。各据别义皆不相违(文)。
  疏云○不动者。谓感色无色界异熟。及顺色无色界受业。前是总业。后是别业。对法论说。何故色无色业名为不动。答。如欲界余趣业。遇缘转得余趣处受。彼业不尔。定于自处受故。问曰。何故尔也。定所摄故。非同散业。若尔如何熏禅资下故业生五净居。故此解非。又定地摄名为不动。以定能住于一境故。且福之名应通三界善业。以上善业别别有胜能。名为不动。欲界善业别得总名也。然不动中顺受别业。瑜伽论少别。如彼抄解(文)。
  福等三业。如对法第七第八。及大论第九五十三等解。福者胜义。自体及果。俱可爱乐相殊胜故。非福者不可爱乐。自体及果俱不可乐。相鄙劣故。不动者不可改转义。其业多小住一境界。不移动故。又复移转境如生得散善。亦从于定总名不动。对法论说。欲界系善业名福。瑜伽论言。谓感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受善业名福。前是人天总业。后是五趣别业○非福业者。瑜伽论云。谓感恶趣异熟。及顺五趣异熟。初是三恶趣总业。后是五趣别业。
  疏云。论杂修静虑至于理无违。述曰。不还果等。杂修第四静虑。资下无云等三天故业。生净居等。于理无违。此总报业及名言种。凡夫时已造生第四禅下三天业。一地系故。后由无漏资此故业生净居天。非圣者新造也。既异处受云何名为不动。以定住境名为不动。非不易处受名为不动。对法虽言不可转令异界地受名为不动。然约多分。除此杂修及生自在宫者。处余凡圣皆无此事。又非异界地趣受名为不动。彼同地故。前解唯定地名不动。即通一切。若不异处受名不动。从多分说。如地狱业。不可改转。仍许转重为轻。阿罗汉身受。从多分说者。此亦应尔。
  对法论第七云○不动业者。谓色无色界系善业。问。何故色无色界系善业名不动耶。答。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业。有如是事。所受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约与异熟不可移转。名为不动。又定地摄故。说为不动(云云)。
  钞六云。二释如唯识及第九瑜伽抄。此中色无色业界地决定者。此除中有谤及五净居。并自在天处。余一切地定故。此中转者。必上极邪见谤涅槃除所资下业。必胜无漏种熏修。余任运业不能转故。不同欲界泛尔。随依何品诸业皆转动故。凡位持经亦能转易。况得圣道。又处可转趣地不可转。岂欲界业趣地转耶。此解不可。或从多分。下三定业不见转故。其定地故因成不动。生得善相从亦名不动。定时故(文)。
  问。正义意可许法尔业种乎。又五净居天有法尔业种乎。
  问。离分段生死可有变易生死法尔业种乎。
  问。七地以前分段身菩萨生他受用净土之时。离秽土业种名言别可有净土种子乎。
  论云○而熏本识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说为习气。是业气分熏习所成。简曾现业故名习气(文)。
  别抄云。问。圣人不造新业。第三果人。资下故业。生五净居。何故不有法尔五净居业。而资下业以为上缘耶。解云(文)。
  疏八末。论杂修静虑至于理无违。述曰。不还果等。杂修第四静虑资下无云等三天故业。生净居等。于理无违。此总报业及名言种。凡夫时已造生第四禅下三天业。一地系故。后由无漏资此故业。生净居天非圣者新造也。
  义翼云。问。当生净居之时。为取无云等名言种而生净居。为取净居本有种子而生净居。答。唯取无云等三天业。及俱时先名言种而生净居。净居更不别熏五净居种。圣不造新业故。其无云等三天中。新熏本有种子。或可合用。可思之(文)。
  唯识义十卷私记第九云。问。昔不得上界定人有本有种子。何故不修增。答。虽有法尔本有种子非增强。若熏新熏种子时。方成增强。所以不言法尔种子之熏增也(文)。
  演云。论二之所。论熏令生长者。意云。新熏种名生。本有种子名长。又云。初熏名生。后数数熏习令长(文)。
  肝心云○长者法尔种子也。故西明云。新熏名生。法尔名长也(文)。
  瑜伽论第九十三云○由此前际后际无明增上力故。如前造作增长诸行。由此新业熏发识故。于现法中随业而行(文)。
  最胜疏第三云○即所起业新熏不善令增。本有不善等令长(文)。
  圆弘师意二云。问。未闻不善及善有漏而非异熟因。答。诸圣教就粗相故。善有漏等是异熟因不熟。大乘甚深细相道理而说。亦有所余是善有漏及不善性而非异熟因。谓无始法尔善恶种子。依是同类因新生等流果。而非异熟因令报差别(文)。
  瑜伽论第二云。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文)。
  钞一云。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等者。护月云。种子本有。由新熏发方生。故名为新。此文为正。难陀云。此说名言本识亲种无始新熏不能自得异熟果。要由净不净业新熏招业方乃能生。故名为新。护法解云。名言种子旧成。无有支熏不能得果。新旧合用其果方生。望业招集与其新名。非名言种无始时无要熏方生故。名言种无受尽相。后数逢缘数生果故。有支种子名尽相。有类歇故(文)。
  五十二义释名(青丘大贤撰)云。第三门答。问。几法尔几新熏。答。初具二种。第二有说亦具二种。有种此唯新熏(以后为胜论说此是有受尽相故也云云)。
  显扬私记一(净达)云。戒贤论师云。新所发业。或资法尔善恶种子。或资先作善恶种子。若资法尔业种子者。即以法尔种子为异熟因。以新业种子为助伴缘感异熟果。若资先作善恶种子者。即以所资种子为异熟因。法尔种子为助伴缘感异熟果生无漏法。准此可解。护法论师云。新所作业无有不资法尔种子故。能资所资。并作异熟因感异熟果。虽有二解。西方诸师多存后解(文)。
  别抄(论三)云。问。无始时来界界是因义者。于中有业种不。若有应非因相。若无如何不摄解云。总摄生自类果因门所摄。善恶业种能感异熟果业种所摄(文)(无始言摄业种故有法尔业种欤)。
  法相要览第四云。问。生净土有别业名言何。答。有说。无别业名言如净居也。能结烦恼亦无别也。问。以无始来不生净土故无别业名言者。无漏法亦尔耶。答。回下天业生净居。回三界业生净土故无别。无漏者不回有漏故。有别法尔种。问。净居圣方生故无漏法尔者他受用身亦可尔。答。不尔他受受用土唯变易报愿力生故。和上云。净居不还方生故。回先果业名言净土凡夫造新业故。有别法尔。然能系烦恼无别如五趣。名言别而烦恼唯一也(文)。
  文义记十末云。大唐三藏传西方解云。第四无漏边际定力资欲色界旧有漏善业得变易报无漏之报故者。无漏无报随转理门。如何有漏能感无漏变易。既许一切有法尔种如何不许变易本有法尔种子。故知。此报执未为中道(贞观已前涅槃诸师多作此释)今承大唐三藏习护法等菩萨正宗。即感分段现身。旧业由四根本无漏后得业缘事。分别边际定愿所资感故。转感胜妙细变易生死等(文)。
  显幽抄二本云。问曰。此变易身。为离却分段身别受变易。为不离分段身受变易身耶○答曰。此有二解。一云离却分段别起变易者○第二解云。亦不离分段身上受变易。但是入无漏定愿力资旧分段故。业令殊胜故。即转粗恶身。成光洁之体转有限作用成无限功能也。即不离分段生死。受变易生死也。即由无漏有分别业定愿力也。难若尔者。如何舍利弗。得受记当作佛号曰花光如来。如何烧却分段身别受变易耶。答曰。不尔。此舍利弗。但是化一个粗分段身焚烧也○此二解之中后解为胜也(文)。
  文广可见之。变易别尽别生之沙汰。可用此释也。
  问。第八识名言种子熏世可生现行乎。
  论云。虽二取种受果无穷。而业习气受果有尽。由异熟果性别难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文)。
  疏云。其等流果及增上果。一者性同。体性相顺。二者易感。同时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种易感果也(文)。
  秘云。论虽二取种至性同易感者。有义问。亲因缘种熏时望果。为定别世如异熟种。为亦许同一期身世。答。疏云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后即能生。非如异熟。彼难招故。二云此如业种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不同世故。而立命根。说依亲种生第八识一期功能。若许世同。随熏生果。一期生种义即不成。所引所生世有异故。自种生果。虽无有尽。随业可说一期别故。若尔与业种子何别。说有尽相无尽相耶。解云。业招生已。虽有种子。后更不能招异熟果。其延寿法圣生净居。皆资受果未尽之业。业若受果已尽之者。设得胜缘。终不更能受于果也。故名有尽。若名言种。为一业引生一期果。后逢缘引。复能生果故名无尽。非无生果一期功能名无尽也。详曰。观有义意。取后释也。今先议世后定优劣。世有刹那分位生死三时差别。若所熏种所生现果。与能熏现。随前诸世而必不同。无有一念有二现故。诸所熏种。望所生果许有同世。种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诸名言种。皆得名为二取习气。善恶等种生善等现。刹那世并业所感识诸名言种。望生现果世可不同。疏据斯义说言同也。不尔论云性同易感等徒为设也。后义雷同总判世别。理为未可(文)。
  疏云。论前七于八至相见种故。述曰。若彼以前念为所缘缘。自身八识品相望中。前七于第八。亦容有所缘缘。以前七识皆能熏成彼第八品相见种故。谓前五识为能熏。成彼第八相分色等相分种故。是第八见分所缘缘。第七识为能熏。成彼第八见分种故。是自证分所缘缘。自证等种生自证等随应亦尔。第六识若缘第八见相○熏种。即双熏彼二分种子。若缘虚空心心所等以为相分。亦熏生空等相种也。非是能熏生彼第八现行相见分种也。第八不缘虚空等故。此七识中。望彼第八相见分等。应作四句。其第六识具彼二句。如理可知。即是二义与前师别。六望七等准此可知(云云)。
  疏云。论虽二取种至性同易感。述曰。二取种子受果无穷。摄大乘第三说无受尽相。业习气有尽。彼论说为有受尽相。所以者何。由异熟果一者性别。与业性殊不多相顺。二者难招业虽招得。谓如异世果方熟也。故业习气有尽。如沉麝秽草有萎歇故。其等流果及增上果。一者性同。体性相顺。二者易感。同时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种易感果也。何者为等流。何者为增上。增上宽。但等流必增上。等流者谓种子与现行及自种。为俱生同类因故也。增上无别体。即等流性故。又解是等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以具二果故具二义也。又种望现行是增上。望自类种是等流。业种望彼现及种皆异性故。但是异熟(云云)。
  上文云。论前七于八至相见种故者。有义两释。一前七种识。各各能熏彼七转识自相见种。在本识中。第八缘彼相见分种为亲所缘。即彼所缘。由由能熏引。故说能熏是彼所缘。虽现与种二相不同。体类同故。二云同疏彼相见种生八见相。是亲所缘。能熏七识是疏所缘是彼引故。如是二释。皆成所缘。然后释似义别言实亦违理。引因与果不同世故。又依引种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后念即能生。与彼相违故。设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缘义者。此亦不然。如此疏缘何成缘义。又第六于五七。此义非无。何不说有。今准第六于五七识。亦有所缘。第六遍能熏五七种。论不说者。但略故也。诸人不说。乃说熏彼第八相见。前后校行。既许里数。详曰。披论观疏云实无违。有义初解乃非顺教。论云能熏彼相见种。能熏自种何得称彼。又带己相是所缘缘。八缘于种。望七现行能熏见相。云何带己。带谓挟带带似之义。由此亲缘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缘缘。不尔因何得所缘称。岂以体类解所缘耶。又言前七识熏八见相。岂能熏识皆引业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为难。设避引因与果同世。今有此生作业受过。余非业等既无斯失。何意不取。又既疏缘隔生何失。论但言前不简远近。若不许者。五缘前相亦应不成。亦异世故。故知。此师有力隔世成缘义。近远虽殊俱隔故。又观疏意通于种现不障能熏见相种子为八所缘。但以论有熏彼之言故。约熏于八相见说。今既局断故为难据等(文)。
  问。前现识望八如何有所缘相。答。第八新熏五尘境种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似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见疏所缘缘。第七见分缘第八见。而熏彼种。后生彼见为自证缘。八见有似第七之相。复七相生故。现第七为八自证疏所缘缘。第六准知。文疏中云。六望七等。准此应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种。得为五七所缘缘也。疏以说讫。何言正说。论文不悉。恐行逾迈。疏应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见。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缘八见相双熏二种。若缘余心心所无为二俱不熏(云云)(私书入毕)。
  三类境私记中卷(明宪)云○问。阿赖耶识先业起起已无动转。然何今云刹那刹那从种生耶。答。彼约业种引一期果。谓随先生善业力引一期人身。异熟识体起已。更不动转增减。若据名言种子念念熏成念念生后后识展转不断。譬如灯焰随炷不灭。而有念念生灭之义。是义是摄论第二云。诸转识与阿赖耶识作二缘性。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因缘即名其种子也)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故(增上缘即业种也)意云。若名言种子者。转识现念念熏故云现法。若善恶业现行力。当果种子令有势力故。可生当来异熟果。故云后法中等也(文)。
  十二有支上
  问。识支体第八识之义引何文证之乎。
  疏云。三识支唯取阿赖耶识亲因缘为体。九十三云。于母胎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持所有羯刺蓝等。非余七识随转不绝能任持故。彼下文云。又即此识当来后有名色等种之所随逐。非余诸种随故。此论又云。所引支者。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此中识种谓本识因。故知。识支不取余七(文)。
  秘云。疏又云至之所随逐者。言此识者中际识也。后际名色名曰当来。由中际识。能引后际名色支故。故名色种逐彼识也。问。言随逐者明所引也。即彼论云。名色种子。复为当来六处种子之所随逐。乃至受支作法亦尔。如何能证是第八识。答。识若第八。第八能持诸种子故。后际种子可为随逐。中际之种若非赖耶。何有种子言相随逐前引后耶(文)。
  蕴云。疏又云又即此识○等者。今言。此识谓本识种。言随逐者。由识为缘引当色名故云随逐。乃至受随逐触为例亦然。今言此识为取。今识之能为取当识之种。答。种虽现世实是当来识种。若今识种。与当名色即无缘义。云何随逐。问。言此识何知即是第八识耶。答。若转识种即入名中何得更言名色随逐。有云。识持名色等种名为随逐。由此证知是第八者。其理不然。乃至触支亦言当受之所随逐。岂触支等持受种耶(文)。
  太抄云。疏云又下文云即此识○随逐者。此文意说由现行第八识能含藏诸种子故。即说名色六处等。触受等种之所随逐。随逐第八识也(文)。
  伽论第九云。即于现法中。说无明为缘故行生。行为缘故识生。此识于现法中名为因识。能摄受后生果识故。又总依一切识。说名六识身又即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此名色种子。是后有六处种子之所随逐。此名色种子。是后有触处种子之所随逐。此触处种子。是后有受种子之所随逐。如此总名于中际中后有引因(文)。
  问。杂乱体名色支如何释之耶(又通三性义引何文证之耶)。
  问。付本末因果第二复次意受支如何释乎。
  疏云。第五因果差别。此有五种○二本末因果。无明爱取三。体是烦恼。业苦本故。唯是因也。生老死二。唯是于果体唯是苦。或业之果。五种之果故。余亦因亦果。是烦恼之果。生老之因故。第十云。三唯是因。二唯果。余通因果又生老死唯果。末故。前六及爱取有三是因。本故。受通因果。通本末等。第十云。前六爱取有三是因分。后二为果分。受通二种。此有二等。广如彼说(文)。
  秘云。疏通二种者。按彼论云。前六爱取有三。说为因分。后二为果分。所余支说为杂分。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受为缘果受。此二杂说。释曰。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爱。是前际果。故名果受。问。识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说受。答。识等五支唯取种子。从受起爱。多因现起果受而生。故于受中通说因果。识等四支。不要起现方生后支。故不为例(文)。
  义蕴意同之。瑜伽第十文。如秘所引。
  伽抄第四云。前六及爱取有为因分等者。由受为果。发润生惑为因之位。说从触生两际既殊故。独名杂。又为果在当生。为因在种子。两际既别。他生生他有异。余即不尔。皆纯因果。依于本末辩因果故(文)。
  遁伦记云。问曰。识等皆通因果。何故偏说受杂因果名杂分耶。解云。识等五支。唯知种子故。前四支唯明因分。从受生爱。多因现起果受而生起。于受中通说因果(文)。
  疏八末云。论从上下地生下上者。彼缘何受而起爱支。述曰。此第七问。从上生下。从下生上。彼所能润当生之爱。取何地受支为缘。为当生地。为现居地。何意有此问。既受缘爱。现起受支与当生爱异地故。应如无明发行许异地成。为此问也。论彼爱亦缘当生地受若现若种于理无违。述曰。随其所应。彼爱亦缘当生地受。若俱时现行受。若前时种子受。于理无违(文)。
  此中言亦缘当生地受者。明自地死生自地爱定依同地。从异地生异地亦定依同地。故言亦也。又居处受。亦为爱缘。如彼无明异地缘故。此非受支。有疏缘义(文)。
  秘云。论彼爱亦缘当生地者。此文来意。如疏已明。有义弹论云。然此门护法烦文。彼受既非受支。何事须此门。详曰。按瑜伽论。十二有支。分因果杂如前具明。受支名杂。以触为因。名为因受。与爱为缘。名为果受。前际果故。由受二别故此文起。岂容无义徒致烦文。以凡陵圣窃为未可(文)。
  论四云(经部救)如受缘爱。非一切受皆能起爱。故触缘受。非一切触皆能生受。由斯所难。其理不成。彼救不然。有差别故。谓佛自简唯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文)疏四末云。佛简别言唯是无明所增亦触所生诸受。有漏染受为缘生爱。以相顺故。非一切受皆能生爱等(文)。
  问。欲界所系分别烦恼唯不善性欤。
  问。内法异生不放逸福不动行之时无明通有覆之义。引何文证之乎。
  又缘起经此爱及取由信摄伏(等文)爱取者分别俱生何乎。
  问。安养知足业无明所发欤(又外法异生造彼业之时无明有覆欤)。
  灯云。问。正发行支唯见无明。发三种业各何性耶。答。外法异生。于欲界中发三种业。皆是不善。此论第六及杂集论。皆云欲界分别烦恼是不善故。又缘起经下卷云。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即起欲界不共相应。缠及随眠故是不善。发初静虑行支无明亦是不善。是欲界故。已上诸地发行无明。即是有覆。定地摄故。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发行无明可通二性。不放逸者。发行无明即唯有覆。问。准何得知。答。准缘起经。云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既由非理作意引生四种无明。明知不善。又由外道迷生死果执为涅槃。起不动行。所起无明。与邪行为依。方起彼行故是不善。内法异生发非福行。亦唯不善。非有覆惑能发非福不善之业。若不放逸起非福业。虽无明发。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非无明支(文)。
  论六云。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若是俱生发恶业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文)。
  疏云。欲界应分别。分别起者唯不善。一向发恶行故。对法第四初同此说故。俱生者有二。发恶业亦不善。嗔性定然。余三少分损自他故。
  对法论第四云。自性不善者。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此复云何。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文)。
  疏五末云○欲界烦恼任运起者。能发恶行是不善。所余不发恶行是无记。身边二见及此相应即修道不发恶行之惑(文)。
  五蕴章云。问。有覆性云欲界色声不通有覆者。何故杂集论说谓欲界系俱生烦恼发恶业者是不善。所余皆是有覆无记。不令有覆定不发业。若有覆惑不发业者。但应总云能发业者定是不善。何须恶字。虽缘起经云欲界有覆于发身语。无胜功能不遮劣故有依此义。云色声二通有覆性。今谓不尔。发染身语。必论胜能。有覆性劣。故不能发。又唯识第五云五识俱起任运贪痴纯苦趣中任运烦恼不发业者。是无记性。既云不发业者。是无记性。明发业者定成不善。若尔杂集文如何通。答。简发善业故。恶字简彼。若云有覆不发业应但云发业者定是不善。应除发善业惑唯不善故。若尔上二界。应一同不发。以无能发不善惑故(文)。
  灯云。内法异生若诸放逸及不放逸起福不动所有无明。一云有覆。信为依故。故缘起经上卷云。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生于死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施设为有覆无记。故内法异生求善趣生。虽不能了彼生死苦。是于生死起定信故。又复求生知足净土。亦是生死由定信故。摄彼无明是有覆性。一云若放逸者起于福行。通有覆不善无明所发。以放逸者当感恶趣。经唯说彼不放逸之者。造非福行不感恶趣故。如何不起不善无明发于福行。即诸但求人天福乐放逸之者起不善发。若求知足希见佛等即有覆发。此释为胜(云云)。
  论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若与信等十一相应是善性摄。与无惭等十法相应不善性摄(云云)。
  又云。如上二界诸烦恼等定力摄藏。是无记摄(云云)。
  论云。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
  论六云。此十烦恼何性所摄。嗔唯不善。损自他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无记摄。定所伏故。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若是俱生。发恶业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余无记摄。细不障善。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不发恶业。虽数现行不障善故(云云)。
  灯云。当知俱生○不发恶业。问。若尔何故全界烦恼皆能发润。答。有二解。一云约总说。二云此据观发。无记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发。此解为正。
  缘起经上云○复言世尊。何缘欲界爱取二种。不与非福福行为缘。世尊告曰。诸有现行前爱非爱境。境增上力故。发生欲爱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于因于果。非福行中不知过患。彼由乐有过失故。或由加行有过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乐加行过失。唯用无明以为胜缘。非境爱及不善根。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生于死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施设为有覆无记。若法欲界有覆无记。于发诸行无胜功能。以于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离。求可爱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无明以为胜缘(文)。
  复言世尊。何缘不说爱取二种能生缘起与行为缘。世尊告曰。爱取二种。自界所行有分齐故。
  疏八本云○即修道我见边见。及此相应贪慢无明。皆非不善。上来数明。然缘起经上卷云。若由欲爱○无胜功能。以此文证。故离我见等俱起法。亦有独头爱等无记。即缘后有起爱润生爱等。或余本有位起。此爱等亦是不发业者。
  蕴云。疏缘起上卷至有覆无记者。此证欲界发善行。无明通有覆也○问。彼文但言欲爱。云何以此证无明耶。答。由不了彼善趣等苦。而生爱善故定有痴(文)。
  太钞云。若由欲爱○有覆无记者。问。此持戒比丘所起贪等。为先是不善性。后时由起惭愧故。即令前所起不善贪等。而成有覆性耶。既是先不善性。如何回不善性而成有覆性。若先起贪等。自是有覆性者。如何乃至言犹起信等耶。更问(文)。
  演云。问。此持戒比丘○(如太抄)答。由信惭等伏不善贪等。令成有覆无记性也。若先无记更何谓伏。若不回不善贪等。成有覆无记。何用起此信。为进退两边。伏回为胜(文)。
  疏五末云○身边二见及此相应。即修道不发恶行之惑○此五识中如何相状。今以义准。依缘起经。欲界系贪信所伏故。有覆无记。即在意识有覆心后引生五识贪痴二种。可有二性等(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