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四目次

  十五依处
  亲者即近
  圣言量
  观待因
  远望当现
  若约能引
  望初自果
  引发因
  灭法待因
  寻伺地生起因
  三性真如
  疏中脱略
  太宽太狭
  但是士用依处
  清净相违因

  论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四

  十五依处段

  问。灯中释十因不增减出六对且亲疏远近二对有差别乎。
  问。引发定异二因可通未闰种子耶。
  灯云。论如是四缘依十五处立为十因者。问。依处有十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减。答。略颂辨释。颂曰。果于因违顺。显与及形待。亲疏并远近。顺别立十因。释有六对。一违顺对。分为二因。相违因不相违因。违者相违。因能违诸法不生等故○顺者谓余九因皆顺生果。名不相违因。二就顺中分显与对。显者谓随说因。由言说故能显诸法。非为因生。与者谓同事因。谓从观待乃至定异。皆同能生助与果故。就同事因。分形持对。离于二因。形谓形待。立观待因。待因果起故。持谓扶义。立摄受因。又于同事。分远近对。离于牵引生起二因。二因中有等流异熟二因别故。名为亲疏。由因去果有远近故。于近之中。分顺别对。离为二因。谓引发定异。故此十因更不增减(文)。
  周记云。灯亲疏与远近者。亲者即近。疏者即远(文)。
  信睿记云。文亲疏与远近。解云。等流习气异熟习气。如是次第名为亲疏。以望所生之果。为因缘增上故。是亲疏二种因与远者。名牵引因。亦此二种因与果近者名生起。亦亲疏之因与其果是远近故。言亲疏与远近也(云云)。
  广章云。何故唯立十因耶。答○有为之中。且分为二。一者违二者顺。顺者名不相违因。违者名相违因也。就顺之中复有二种。一者显二者与显。谓随说因以能显了诸法故。谓同事因以能随顺与果故。亦有形持对。形谓观待因。以能形待对为因故。持谓所余因。以并有能持摄于果故。持中复有二。一者亲。谓牵引生起二因。二者疏摄受因。亲中有二。一者近。谓生起因。二者远。谓牵引因。又有顺别对。顺者谓引发因。别谓定异因(文)。
  问。陈那论师意。圣言量通现比二量欤。
  灯云。言随见闻觉知者○瑜伽第二说。见谓眼根现见外色。闻谓从他。觉谓不见及未曾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知谓于内所受所证。九十三说。见知二种现量所摄。觉谓比量。闻圣言量。准此即说眼根名见。意因耳生缘教名闻。通缘一切名句文三屈曲生。故陈那说。彼圣言量者比量所摄。故闻是意。因耳闻声故耳称闻。耳实不能缘名等故。非比量故。缘非圣言亦此闻摄。论多依彼闻圣言故○知者即是耳鼻舌身。五俱意识。第八心品。及诸定心。瑜伽别说自内所受所摄等故。又说此知现量摄故。即显见知唯现量摄。闻觉二种。通比非量。及显见知通漏无漏。闻觉唯有漏。诸无漏心缘教生者。知所摄故。非比量故(文)。
  灯云。二废立者。以理而论但应立二。一知二觉。一切现量皆知所摄。一切比量非量皆觉所摄。或应立三。现量比量别故。今为四者眼用远明。知中离出独立为见意识用广。闻觉知摄。分位开三。外缘师教。及自推寻。内证境故(云云)。私书入毕。
  纂要云。问。古师能立皆说三量。今者陈那量何唯二。答。论一切法不过二相。一自二共。得自相心名为现量。得共相心名为比量。定心缘教即得自相。散心缘教即得共相。陈那约此能缘之心。量但立二○古立三者有云。古师以缘圣教。及所余心故立三量。缘于圣教所生现比。名圣教量。缘于所余现比心得。名现比量。今助一解。即能诠教名圣教量。何以故。唯识云。圣教正理为定量故。岂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缘教之智以为量耶○古师心境别明。陈那隐境从心不越二量。故不违也(文)。
  二量章云。问。弥勒菩萨无著天亲。皆立现比及圣教量。陈那天主后习于前。云何各二。答。陈那菩萨。取能缘心。以所缘境无过自共。此中自相即局付自体。共相即贯通余法。缘自相心名为现量。缘共心名为比量。离此二外。无别所缘可更立量。故但立二。故理门云。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天主菩萨陈那门人。师资相顺故。亦不立彼圣教量。取圣教之量。由教生故。若定心缘名为现量。以分明各证故。若散心缘名为比量。筹度比类贯余义故。在摄境智别说故分三量。教境能诠故。从于智亦立量名。今据所生量唯立二。教从于智亦名为量。由此圣教亦名二量生二智故更有异解。如抄中说(云云)。
  二量章云。问。诸外道等。或立譬喻义准无体小量并何量收。答。随其所应比量所摄。是故自悟及以悟他量唯有二。实不增减(云云)(私书入也)。
  因明疏上云。诸量之中。古说或三。现量比量及圣教量。亦名正教及至教量。或名声量。观可信声而比义故。或立四量加譬喻量。如不识野牛言似家牛。方以喻显故。或立五量加义准量。谓若法无我准知必无常。无常之法必无我故。或立六量加无体量。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往处。如入鹿母室。不见苾刍知所往处。陈那菩萨废后四种。随其所应摄入现比故。理门云。彼声喻等摄在此中。由斯论生但立二量(文)。
  明灯抄云。文问。瑜伽云证缘无者。闻谓比量。即缘名等云者。于未自在散心位中。依比量心闻于教法。即缘名等生心中。解云闻谓比量等。佛及菩萨言自在位后得智心说法闻法。并缘名句。说听之心。虽缘教起。然离分别无异行转故云现量。故云定自在位即许现缘。言现缘者现量。故如理门云诸修定者离教分别。释云。若生得惠闻思惠带教缘故云共相。境即非现量。若修惠中一向离教缘自相故。即通是现量(云云)。
  康元二年二月十六日。私书入了慈信。
  二十唯识疏下云。陈那以前古内外道大小乘师。皆说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圣言量○陈那以后。其圣言量摄入比中。此体除此外更无故。知因明疏(等文)。
  玄赞一云○若但闻声可唯在耳。既缘名义便在意中。故瑜伽闻谓比量(等文)。
  秘三(论二)云。问。既无其根。云何得言佛边听法。答。第六识听不待于根故。瑜伽云闻谓比量(文)。
  理门论云。此中现量除分别者。谓若有智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量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文)。
  因明疏下云。又传云。外道立宗。现比量外。有至教量量云。非此极成现所有量非现量摄。极成现量所不摄。量所摄故。犹如比量○言极成现量。简不极成。以佛法许至教亦是现量摄故○因中言极成。简随一过。以大乘至教量是现量故。言量所摄。简不定过。为如比量。极成现量所不摄故。至教非现别有耶。为如非量。所不摄故。非别有体耶○又成立离比量外更有喻等量者。以大乘许譬喻量等非量摄故立量云。非现极成比所有量摄。极成比量所不摄故。如现量。简过如前。陈那菩萨以此量无过。但与立量。为相违决定因量。云现比量外无至教量。量云。非现比所有一分不极成量是现量摄。比量所不摄量所摄故。如现量。又成立离比量外无义准。量云。非比极成现所有一分不极成量是比量摄。现量所不摄量所摄故。如比量。简过如前。是故陈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等文)。
  明灯抄云。
  伽钞第一云。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说。见知现量。闻唯圣言量。觉是比量。所受所证所触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识俱意。并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释闻者属耳及意。教唯意缘故。九十三说。闻是圣言量。亦不相违。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时意。皆是知。总通此四。闻是圣言量。故耳在知中(云云)。
  深密经疏上(玄范)云。问。若尔何故伽九十三闻是至教量。答。至教通声及名句文。此四是现比量境故。伽七十三云。名是三惠境。故知。名句文通现比境。声通现比道理易知。是故耳根及以耳识。虽能现量不废是闻。问。若至教量通现比者。何故理门唯比量摄。答。理问论。约彼多分及散心说及不自在位识缘名句。故比量摄。不约少分耳意二识及自在定心所缘声等(文)。
  问观待因可摄亲因缘法乎。
  疏云。论二领受依处谓处观待能所受性。述曰。观者对也。待者藉也。即是此因通能所受。然所假藉能所之受方是余非。然有人云唯三受为体者不然。亦待食等而求啖等。即以所待食为欲因。若待情欲方求饮食。以受为食因。然领受通能所受○然大论等。皆言待此若求若取。即所待受为所求等因。三十八等云。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未必以受为因。所待非受故。又此论云通所受故○今于能受唯取受数○其所受中通一切法。但除种子因缘之法。此因疏故。唯疏相待方是此因。如种望芽。内种望现皆非此因。不尔下应言得等流果。以不得故。唯疏相待者得。即亲所待皆是引发牵引等摄。问。何故说因缘是牵引生起摄故。亦是定异等摄。说观待因是观待。后是牵引等摄。竟有何失。答曰。不然。以名远故。名观待者即要非亲。定异等因名相通故。又解。若亲相待亦是此因。下此果中。但据疏远不言亲者。不说得等流果等也。此解为胜。又解。观待情欲是观视义。要境待情。情待境方是即能所受性。以种望芽。非情能所观待故非此因。问。若尔何故言足为因故有往来业。答。亦是内法情所待故。因缘芽等法。非情所待。情所待时非因缘故。前说正义。既所受中以所待为因。芽待于种亦可此因○论谓观待此令彼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此是彼观待因。述曰。大论等意势与此同。此显观待因果于四处转但除亲因缘(文)。
  别抄虽有四释。不断邪正也。
  太抄云。疏答曰不然○名相通故。解云。此第一解○疏云。又解若亲相待○此解为胜者。此即第二解○此解胜前解如愚意者。此中疏第二解即顺论文。以论文中说观待因中望任成得。若生及得皆有种子生现行故。云观待因中通亲因缘。于理为胜。又解观待○故非此因者。即此中疏文更无别解。即重成前第一解○疏云前说说正义○亦可此因者。此中疏文更无别义。重成立前第一解○疏中虽有二解。取疏者为胜。今观待因疏相待不取亲者(文)。
  翼云。疏前说正义等者。即指前第二解。云又解若亲相待等解为胜。又云前说正义至亦可此因者。前文未意观待因不取亲因缘。观待疏远故。取芽待于种亦得名观待。亦者以亲亦疏也(文)。
  要上云。论二。种灭望诸法能为几因。可为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合八因。唯无随说相违(文)。
  要决云。观待因中下第八疏有其二说。一云此除因缘余疏相待。二云亦通因缘为观待因。后说为胜(云云)若约后说。今此种说望现行法为观待者。是即因缘名观待因。若约初说此增上缘名观待因。谓且如意识种子。望五识现为观待因(文)。
  疏七末(增上缘处)云。论此顺违用于四处转生住成得四事别故。述曰。此显用果。其顺违用于何处起。即此果法。谓于四处转。谓一法生。生已住及成。即一切有为法得中通有无为。生者如大论第五显扬十八说。自种为先余法色无色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三界法生。住者如对法第五。论风轮于水轮等。成者大论第五等。云谓成立成菩萨。即摄彼二。成谓所知胜解爱乐为先。宗因譬喻为建立。大众敌论者为和合。所立义成○得者彼云。三乘种姓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证得涅槃。内分如理作意等是也。外分佛兴世等也(文)。
  或生或住等文可准之。
  问。牵引因望当远果名实因缘欤。
  别抄云。问。牵引因望远自果是因缘不。若许成者。何故第七解四缘中。解因缘出现种因缘中。言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而不言引远现果。又解种子第二义中。云缘生现果立种子名。此对同时现行方成种子。解云。引远自果亦是因缘。而第七云引同时果。且约相显故作是说。若不尔者。此牵引因总非因缘。如何得有亲疏二因。论不应云业去果远习气亦尔。又菩萨地十因二因相摄如何二因是能生因。故知。牵引因有亲也。种子第二义云。依生现果方立种名。犹对自果方立因名。此就相显。亦不相违(文)。
  疏下云。论随顺处言显诸依处引等流果一切功能。述曰。显等流果即依处中七依所得。谓习气望自类种。有润望现行及自类种。真实见亦望自类现行。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七也(文)。
  疏下云。论爱望于取有望于生有因缘义。述曰。此二支望后有因缘义。爱增名取。爱种能生取故。识等五种转名为有。所生现行名为生故。有因缘也。有不望老死隔生支故。今邻次说。不尔识望名色。乃至展转亦尔。约当生位得为因缘。缘起经说生引同时故。今约种望种相邻支体为论。识等未润故。识等种望生等非因缘(文)。
  伽钞十一云。今此中云牵引因者。一切种子。望后自果是牵引因。即如行支善恶种子。远生自善恶行。识支生生老死。皆自种是因缘故。故今是能生因摄等(文)。
  灯六论七云。论一切种子识。西明云。能引自类。及引同时自类现行。是因缘性。即自问云。若尔如何牵引种子为因缘性。解云。实非因缘。然菩萨地假名因缘。因缘类故。今谓不尔。远望当现名为牵引。未润等种自类相生亦是此因。故名因缘(文)。
  疏七末论七云。论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述曰。谓能引次后类功能。显自类相生义。简善恶种为异熟种之因缘。彼非自类故。此非间越。间越即间断不次。便非因缘(文)。
  义演云。问若隔越非因缘者。如何牵引种子说为因缘。解云。据实非正因缘。菩萨地说牵引为因缘类故。假说因缘(文)同西明意欤。
  问。西明意今论牵引因对有为果故不得离系果(云云)溜洲大师可许乎。
  灯云。论习气依处等者。西明自问。准菩萨地。依依牵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论下得果中不得离系。此论种子对有为果故。五果中除牵引生起。不能亲证离系果故。此解不尔。今谓若约能引即取种子。菩萨地是。若据能证即除种子。此论文是。非此论中唯望有为。但种现殊。引证有别。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文)。
  疏云○且净因中。与能证涅槃清净之法为远因。勿见大论等言此因证得涅槃为清净因。便言此果是无为法。无为疏远非因生故。论不说得离系果故。今此因亲。此三性之因果随因性。因缘亲生增上生故。能引等流增上果故(文)。
  秘云。瑜伽论云○又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证有无余二涅槃界。望彼清净为牵引因。释曰。种望能证涅槃之智为牵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举所证理显能证智(文)。
  别抄云。问。牵引因得无为不。解云。不得。以种子为体。不生无为故。若尔大论何故言得无为。由圣道得无为。约远展转。非此因生(文)。
  伽钞十一故。论解清净十因中牵引因○安住种姓○二涅槃界等者。即种姓望证二涅槃界智。为牵引因。不望涅槃(文)。
  疏下文云。论若离系果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增上缘得。述曰。离系果五因得○以望清净有为牵引故亦不得(文)。
  问。牵引因通已润种子欤。
  问。西明意以一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望后自果名牵引因(云云)可许之乎。
  (又西明释彼六因中等文牵引生起互相摄云云可许之乎)。
  论云。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谓能牵引远自果故(文)。
  灯云。西明○又问曰。瑜伽第五。说业种子为牵引因。名言种子为生起因。如何此中约润未润开为二因。解云。又此二因通诸种子。如此论说。然寻伺地就相显说。以业对疏故名牵引。名言生果亲名生起。此牵引生起多义不同。或有处说近远相对二因门。如杂集第四。无明望老死为引。无明望行为生故。或有处说名言业种为二因门。如寻伺地。彼论云。依习气依处。由净不净业等牵引自体。乃至广说。有润种子依处。三界系法各从种生。名生起因。显扬同此。今谓此文亦兼未润已润。名为引生。于生说润显引未润。不唯业种已润与名言对。故二论云。爱为能润。种为所润。故引经云。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或有处说种子能生异类自类二因门。如菩萨地离染中说。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于余生生老等。为牵引因。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名生起因。今谓此中亦约远近已生已长故近。望于余生生老死等即是望远。故无记因中云。由各别自种子种种稼穑差别而生为牵引因。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又云。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望初自果名生起因。非必异类。或有处说种对涅槃菩提分法二因门。如菩萨地清净因中说云。今谓此中亦兼未熟及已熟位名为引生。说摄受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诸根成熟。名摄受因。次说生起故由成熟(文)。
  秘云○瑜伽论云○又于现法中○为牵引因。释曰。此望出果通近及远(文)。
  遁伦记第十云。于现法中无明等法乃至为牵引因者。泰云。现在无明行熏成种子。以此种子。望于未来余生生老死等。远牵引故为引因。若现在爱取有望生老死。为生起因(文)。
  灯云。论菩萨地说等。本释云。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合六因中诸因缘种未润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牵引种。即牵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润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牵引因。是此生起因。西明云。于六因。诸因缘未润未成名牵引种。已润已熟名生起种。要集云。有说顺前违后。有释顺后违前。然云有释于理为胜。今谓不尔。准西明释。六因俱通牵引生起者。即牵引生起二种何殊。若云望果位分二因缘种。正生现果已润熟故名生起种。即此因种望后自果。未润熟故名牵引种。由此俱通者。此说亦非。准此即应生起在初牵引居后。又不可有润望果远近亦分成二。前文自云。未成熟位。谓能牵引远自果故。已成熟位。谓能生起近自果故。故知。牵引牵引种。生起即生起种。违彼等文不可更分。彼后文云。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此二位中故者。意说。已润之种。却说未润之时名牵引种。未润之种影论。若润已去名生起种。云彼六因皆摄在此二位中故。据谈其体。只是未润全名牵引种。已润全名生起种。故不违后。然下论释寻伺地文言生起因。与释菩萨地文有别。彼文不约润未润分。但据亲能生自果者即是生起。不为一例(文)。
  常记云○案本疏云○(如疏文)(此意六因言总意别实彼二种各摄五故)测云。牵引亦摄六中未熟。生起亦摄六中已熟(此意二种皆通六因。一种望果通生熟故)集云。今谓测释于理为胜○会前出体因缘种体。望果位分二因也。谓因缘种生同时现熟名生起。即此因种。望后自果未润熟故。名牵引因。由此道理。生中有引。引中有生故此为胜(此会不然。种体虽一所望各别。生熟二门不交杂故。犹如一是随体长短不杂会。取基释于理为以不违教。深契理故。具如本疏也云云)。
  论云。菩萨地说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此说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中。诸因缘种。未成熟位名牵引种。已成熟位名生起种。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此二位中故(文)。
  疏云。论此说牵引至名生起种。述曰○即是合六引中诸因缘种未润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牵引种。远牵自果。即牵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润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牵引因。是生起因。近能生起果故(文)。
  伽论第三十八云。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除种子外所余诸缘。名摄受因。即诸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文)。
  即初种子所生起果。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因。
  钞十一云。论诸解牵引因一切种子望后自果是牵引因者。如识种子。望老死果是牵引因。若望名色是生起因。是此中意故(文)。
  又云。论解能生方便二因摄十因中云。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名方便因者。如第五卷寻伺地文云。能生因者谓生起因。方便因谓所余因。如彼前文自解。牵引因云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三界中。牵引爱不爱自体。即牵引因。唯约行支异熟因而论故。寻伺地方便因中摄。是增上缘。今此中云牵引因者。一切种子。望后自果是牵引因。即如行支善恶种子。还生自善恶行。识支远生老死皆自种。是因缘故。故今是能生因摄○望初自果是生起因。如识种子。望名色等亦能生因等(文)。
  十因章云。无明等七支名牵引因。爱取有三名生起因(文)。
  问。引发因可引异性果乎。
  论云。十一随顺依处。谓无记染善现种诸行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即依此处立引发因。谓能引起同类胜行。及能引得无为法故(文)。
  疏云○同类言。简异类为因。唯望自性。然胜品言。简自同类与下品为因。大论第五等。云无记与善染为因。谓本识中各别自种。然望现行亦性同也○此以性论之则狭。以界论之则宽。随其所应。显扬等论云。欲界法与三界无漏为因。色界与色界无色界无漏法为因。无色与无色及无漏为因。无漏与无漏为因。不言与下法为因也。果望自类其性必同。界系有异(文)。
  灯云。论引发因。本疏解云。必是同性望后胜品。性论则狭。界论则宽。西明云。但显随同类。未必同性。要集释云。有释意者。三性种子。随能依识成无记性。虽性不同。然相顺故能生善等。问。此言随所依识成无记性。虽性不同。然相顺故能生善等者。为善种依识名无记故。生现善法名相顺。为生异性名相顺。若生异性违诸论说。若还生善此即性同。如何得言未必性同。故前第二云。因俱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等(文)。
  别抄云。问。引发定异有何宽狭。解云。定异宽引发因狭定异通异熟。然约界地狭引发唯性同即引异界。由此下文引发不言得异熟果。问。若引发因唯约性同非异性者。如何得有非因缘种解云。若论种子具有亲疏。若引发因唯约同性。由有业种。即非因缘。各据义异。亦不相违(文)。
  十因章云。然言引发者。若清净法之引发因。因体通有漏无漏。唯有为唯善性。以论言同类胜品引故。既言于胜品亦得为因。何妨三性俱能引耶。果法唯无漏。通有无为。定唯善性○言引发者。若杂染法之引发因。因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非无为也。果性同前也。亦可无此释也(文)。
  若杂染法即引发因者。因体通三性。唯有为有漏。果法通三性有漏无漏。唯有为也。若据因有漏善法断证离系果。何妨果法通无为耶○第三无记法十因者。其引发因者。唯有无记法即引发因。因果性同(文)。
  周记云。章(既于胜品上至三性俱善等)虽作此释道理稍难。有漏三性望于无漏。无漏可得名之为上漏无漏别善恶等殊。何名同类。故为不可(文)。
  或本云。章何妨三性俱能引果者。今菩萨清净因引果者。名引发因。前文便故。便菩萨三性各各自性名为引发。非是三性总为善因(文)。
  又云。章亦可无此释者。前来所说。三性之因。并能与彼胜三性果而为其因。论言得与胜为因。故今不许者。不约三性互得为因。论中但胜同类故。不言异类(文)。
  要云。六十六明有因法云。又先所作诸业烦恼。于三界中异熟果胜。此异熟果。由业烦恼引发因故名有因法者。此非十因中第六引发因。引发因论不说得异熟果故。此是望定别因等。随其所应异熟因。对漏别果假立引发因名。疏相引发故。对满果满因说故(文)。
  周记云。枢要对满果满因说故者。诸引业。亲引起总报名为定异。满业异此立引发名(文)。
  宾记可见之。
  疏下云。论此说牵引至名生起种。述曰○其引发因。取种引自种。种引现行。为因缘者。除现引种。及引现行。异姓种及涅槃等。彼非因缘故(文)。
  或本云。及引现行异性种(文)(太抄虽依此本。诸本多以姓字也)。
  伽论三十八云。从无明支乃至有支。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引发因(文)。
  疏下云○谓大论第十。彼问。若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因缘立十二支也。答。依增上缘所摄牵引生起引发三因说。非有因缘等(文)。
  蕴云。问。牵引生起有业种故。理即不违。其引发因下不说得异熟果。此中如何说依增上摄引发耶。答。引发因中。亦说现引起现及得无为。此皆增上缘摄也。问。彼论意说十二支设得无为。虽是增非是有支。何以为证。答。如有支中无明望不善业。爱望取等。既是同类相引亦是引发因摄。故知。彼论问答无违(文)。
  问。大乘意灭法可待因乎。
  问。西明意霜雪望青叶为相违因(文)。
  溜洲大师可许之乎。
  疏云论十四障碍依处至生等事故。述曰○大乘灭相虽不待因。相违因与后后法为生因。与前法相违名相违因。非与前法灭为因也(文)。
  秘云问。大乘灭法而不待因言相违因。岂非自噬。答。如疏及灯俱明与彼相违之法而作因也。且如因明四相违。有义破云。若言与彼相违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顺何名相违。今解。即与当应生等诸法为因。谓彼应生由因违彼令不得生。以彼所违不生住等而为果故。相违即因。详曰。理亦未可。当应生法彼既不生。即是无法。何得有法与无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为果者。既云与彼当应生法而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为其果。乃果无因。因无果也。若言与彼应生法上不住等。而为因故云与应生法为因者。若尔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违因。正顺彼不生等故。故从疏正。文如灯引(文)。
  灯云。论若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容得者。问。相违因以何为增上果。要集云。有说。章云如霜等与青叶等为相违因。黄叶为相违果。西明释云。即由霜故。令青等不生即相违果。又云。由霜等损青叶故。令青叶等失缘不生得非择灭。霜为违因。非择灭为相违果。今谓二释俱难。何者若青等不生即相违果者。不生者是何法。若彼青等不生即无体法。如何无法与有为果。又不相违因云。○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不相违因。不可无法与有为因。若云青等失缘不生得非择灭。霜为违因非择为果者。亦不尔。若望非择还是顺因。不可与青等为相违因。别取非择为果。又论释。因顺益义。缘是建立。故知。不与不生住等为因。若云望不生住等是顺益者。复不得云相违因。又无体故谁为果耶。问。若尔相违谁因果。答。今谓本释取黄等为果。即黄等因。若尔相顺何名相违。答。此言无过。如四相违因与相违法为因故。菩萨地云。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杂染法因。是故此论总说十因得增上果。望义别故(文)。
  十因章云。若言随说因等者。十种皆持业释。随说即因。乃至不相违即因故。问。相违即因者。岂灭亦有因生耶。答。不然。但与黄叶为因。不与已灭青等为因。即是能相违即因故。名相违因。相违果者。谓黄叶是(文)。
  论一云○若言是动亦非实有。才生即灭无动义故。有为法灭不待因故。灭若待因应非灭故(文)。
  灯二云。问。何以得知大乘灭相不待因。答。大庄严云。又如煎水至极少位后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无体故。量云。许是灭故。如无为灭。唯取有为动灭为宗。以余灭为因。随取少分故亦无过(文)。
  伽论三十四。伽钞第九。委释之可见之。
  大般若经第三百四十八云。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缘起法时。不见有法无因而生。不见有法无因而灭(文)。
  最胜王经第三灭业障品云。善男子。一切诸法从因缘生。如来所说异相生异相灭。因缘异故。
  疏三云。经善男子至从因缘生。赞曰。初释难后引证。此释难。虽前后生灭。一切诸法而由因缘力故生。由因缘力故灭。此但举因缘生。必定有因缘灭。故影略言不说灭。虽灭不待因据见生说。若未来生应落谢。应能感果。由忏因缘令彼不起。亦名为灭。即待因灭也。经如来所说至因缘异故。赞曰。此引证。一切如来皆同此说。故云如来所说。相谓体相。异法体出生异法体灭怀。如明生而闇法灭。有能生因缘有能灭因缘(云云)是所以义。所以有异故。忏法生不善法灭(文)。
  太抄(论四之所)云○若大乘对法论。说断惑法。且如断惑唯断惑种子。善心起时现行惑已无故。又问。如何断惑。过去惑已灭。未来惑未生。现在惑不住。答。即由如是如是圣道现前时。则由如是如是惑种。更不引生后念种子。后念种子永不生故。名为断惑。圣道未起时。惑种常相续故也(文)。
  问。寻伺地所说生起因明业种欤。
  论云。有寻等地说生起因。是能生因。余方便摄(文)。
  伽论第五云。依习气因依处。施设牵引因。所以者何。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自体。又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是故依诸行净不净业习气依处。施设牵引因。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欲色无色界系法。各从自种子生。爱名能润种是所润。由此所闰诸种子故。先所牵引。各别自体当得生起。如经言。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是故依有闰种子依处。施设生起因(文)。
  伽钞第二云。论文但有染净二因。略无无记。习气依处以有漏无漏内外所有实种假种未成熟位而为自性。去果远故。此文唯依杂染种说。说净不净业引内外果故。不依无记清净因说。唯识宽通。有闰种依体同习气。但成熟位与前不同。此亦唯说染。染中唯说业不说名言种。乘前以说故。亦应如唯识(文)。
  伦记(引伽抄许也)。
  真空疏第三云。论依习气因依处至施设牵引因。述曰○今依此文。唯取业习气为体○论依有润种子因依处至施设生起因。述曰。此下第四文。有说三界生老死等名言种子。此种子及行支种欲得果时。由爱闰故自果也。由当地无明行先所引故。言先所牵引等也(备如是说)引证中。此有说感生因者前牵引因。生起因者。取爱取及不闰名言种子(备如是说)有说此经文随增而说也(测如是说)(文)。
  伽论第三十一(声闻地)云○生起因者。谓若领受诸无明触所生受时。由境界爱。生后有爱及能摄受爱品痴品所有诸取。由此势力。由此功能润业种子。令其能与诸异熟果。如是一切名生起因(文)。
  瑜伽论第五下文云。复次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复次依习气随顺因缘依处。施设异熟果及等流果。依真实见因缘依处。施设离系果。依士用因缘依处。施设士用果。依所余因缘依处。施设增上果。复次顺益义因义。建立义是缘义。办义是果义。又建立因有五种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生因。四无间灭因。五久远灭因。能生因谓生起因。方便因谓所余因。俱有因谓摄受因一分。如眼于眼识。如是耳等于所余识。无间灭因者谓生起因。久远灭因者谓牵引因等(文)(私书入了)。
  问。三性真如可摄离系果乎。
  论云。三者离系。谓无漏道断障所证善无为法(文)。
  疏云。此即无漏断障所证。八无为中不动相受灭。择灭三性真如是。对法云。随眠永灭是此果故(文)。
  蕴云。论三者离至善无为法者。谓虚空等虽是无为。以善言简不动。想受有永有暂暂伏惑得亦名离系。自性离系故。此解不然。违此论文。要现起道断结得故(文)。
  太抄云。疏云八无为中不动想受灭三性真如为果者。此诸无为皆是离系果也。此中意说。若假实别论约诠门者。即于真如上约断烦恼中名为择灭。择灭中分出不动想受灭。今者唯约究竟断惑所得不动想受灭无为○其虚空非择灭不是离系果。论文既云。断障所证善无为。故此以上皆约显。若摄假从实。前五无为皆是三性真如体也。即此真如名离系果。若据实而言。其真如体唯是善性。若约诠显。即名善法下真如。不善法下真如。无为无记法下真如也(文)。
  忠安记云。论断障所证善无为者。又基说。不动想受灭择灭三性真如为体者。不动等三其义可然。真如不然。所以者何。真如本来非离显故。若谓如说无住功德以所依真如为体故者。此即应但真如为体。不应亦通择灭等三。然约断障所证义。以择灭等为体性者。何开真如(文)。
  问。法士用师意根依处可得士用果耶。
  疏云○有说五处得。谓领受依处。亦望士夫为士用为观待因故○士用作用和合不障碍依处所得○第二师说。法亦名士夫。即领受·习气·有润·无间灭·士用·作用·真见·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十一依处得(文)。
  秘云。疏云十一依处得者。实根依处亦得此果。疏中脱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答。疏前解士用处中而作法云。如眼根等生眼识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尔者。岂疏前后不逾数纸。即自鉾楯。故定脱略。既加根依合十二处。有义十三。加境界处。详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势疏远。故后二师明士用果。而皆不许所缘缘得(文)。
  疏上文云○如眼识生以眼根及种为士用依。而以等无间缘所缘缘等为作用依。根稍亲故。此约法为士用说(文)。
  然大论三十八说。唯除种子所余诸缘名摄受故。此乃助成摄受。故除因缘。
  疏云。论所余处言显诸依处得增上果一切功能。述曰。此即随前所不摄法并是此体。此据别体。谓语境界根障碍依处全。余十一少分(文)。
  又云。论不尔便应太宽太狭。述曰○士用处言唯目第九。即自依处中。亦引增上等流果等。若摄彼尽即太宽失。余或四或十处。亦得此果。若不摄者。亦太狭失(文)。
  下文云。论士用处言至是故偏说。述曰○以士用果望于处者。即士用处名显。及体相亦显。故偏说之。非余四或十依处无也(文)(次文如下引可见之)。
  伽抄二论五云。士用依处复有两义。一五蕴假者。二别别法。如前果中说。若依初义。即显第二第九十三十五。此四依处得士用果。若依后义。即显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此十依处得士用果(云云)。
  西明疏云。士用处言至一切功能者。释士用果。准下论文自有两说。若依初说五依处得○若依后说十一处得。谓领受·习气·闰种·及无间灭·士用·作用·真见·随顺·差别·和合·不障碍。不取余四以无力故义显可知。或可十二加根依处。无文遮故(文)。
  文义记云。言士用处言显诸依处等者。基说。初师五处领受士用作用和合不障碍处。后师十一处得。谓二三四五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测释。一云说同前。或可后说十二加根依处。观解初师唯四处得。更除作用。以非主故。后师十二义同测释。下文但除所缘缘故。或加障碍。范云。初师五处后师十二。寂云。初后二师皆无所缘故。心心所法非士用果体。证曰。初师五处后师十二。不应除根及作用处。不合加彼障碍依处。前准可知。境界依处无作用故。不得士用。望根无间领受等故。心及心法士用果体(文)。
  问。法士用师意依境界依处可得士用果耶。
  秘云。有义十三(如次上书之)。
  三身章云。依前诸因得三身中。因缘生者。等流增上。或是士用。或非士用。增上缘得可通四果。唯除异熟佛果无故。余二缘得定有增上。必无离系。等流士用或有或无。自类胜品者有等流。余相望非有。彼势力得者有士用。余相望非有(文)。
  余文皆如次上。
  问。论中释瑜伽所余依处得增上果文有二师说。且初师意。若不言显诸依处者。有太宽太狭过(云云)太狭过如何释之耶。
  疏云。论不尔便应太宽太狭。述曰○余依处中亦有太宽。即前四外余依处中。有等流等四果体在。若并是别增上果者。即为太宽。唯除前四所摄之外为所余者。前依处中亦有增上果。如习气中不得异熟果者。即诸因缘种。随顺中不得等流者。即得涅槃。真见亦有不得离系者。引后自类等。领受中亦有不得受用者。如胫待足等。若不摄彼便为太狭。故知。于我所说为正。或此增上唯应难狭。余四依处得余果故。然此宽狭。一准于前得果依处头数故也(文)。
  蕴云。疏领受中亦有不得士用者等○问。此中应言士用依中亦有不得士用果。何言领受耶。答。疏下文中。士用依处无所得士用果者。不可言士用处也等(文)。
  太抄云。今此文亦应言士用中亦有不得士用果。疏中言领受依者错也(文)。
  翼云。疏领受中亦有不得等者。即显领受中不得士用者。如胫待足。即是士用果也。问。此如胫待足亦是有往来。士夫之用何不取之。答。不然。士用果者。有此士用。能感当果可名士用。此待足等而有何果可感。故非此果(文)。
  肝心云。文领受依处至如胫待足等者。东抄云。约人士用得士用果说。即显领受有得士用果。是有不得者。若领受中皆得士用果。即胫待足等不得。此依处说摄尽。故知。此中有得不得(已上文)。
  疏云。论随顺处言至一切功能。述曰。显等流果即依处中七依所得。谓习气望自类种。有润望现行及自类种。真实见。亦望自类现行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七也(文)。
  又云。论真见处言至一切功能。述曰。谓依处中五依处得。谓真见随顺亦引涅槃故。差别功能各引自乘果故。和合不障碍处得(文)。
  问。士用依处中可有不得士用果乎。
  论云。士用处言唯诠第九。虽士用果余处亦招此处。亦能招增上等而名相显。是故偏说(文)。
  疏云○即士用处名显。及体相亦显。故偏说之。非余四或十依处无也。但是士用依处。必得士用果。不可同前言此处亦能得非士用果。但有总言亦能招增上等。此士用依所得士用。亦得名增上等故。亦不尽理(文)。
  太抄云。即于士用果上义说为增上果等也(文)。
  疏上文云。士用处言唯目第九。即自依处中。亦引增上等流等。若摄彼尽。即太宽失(文)。
  义蕴太抄(如上书之)。
  问。清净相违可得异熟果乎。
  要云。其清净十因中。二因得异熟果。谓摄受因及相违因。清净摄受因者。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先所作诸根成熟名摄受因。即显此与出世法为摄受因。故得异熟果。相违因者。若清净品相违因。即是杂染法因故。得异熟果。由此同事不相违。亦得异熟。即摄受因故。论中据杂染因故无有失。或此皆非。清净法因。以清净为果故。无异熟果(文)。
  要决云。文或此皆非至无异熟果。解云。兴公判云。虽有二说。或解为胜。无处说言摄受相违二因得异熟果故。望清净果说净十因故。又本章云。唯得清净之相违因。因唯有漏。果唯无漏。太贤师云。枢要清净相违。即杂染故实得异熟。依杂染因。论且不说非也。彼杂染法。若望异熟非相违故(文)。
  十因章云。清净等十因者。言相违因者。唯得有清净之相违因。不得有持业也。因体通二性。不善有覆无记故。若总言之。何妨亦通三性耶。唯有为非无为。唯有漏性也。果法通有为无为。唯无漏唯善性也(文)。
  广章云。其清净相违因者。唯得清净之相违因者即因也。因体通三性。不善有覆等唯有漏有为也。果法通有为无为无漏善也。或可有即因。因体唯净。果通不善无记性也(文)。
  灯云。问。相违因即染善。云何不说得异熟果耶。无间灭依及根依处。俱通三性。何故摄受不得异熟果耶。答。无间灭依及根依处。并相违因。俱是现行。异熟果者。约望种得。问若尔如何名有异熟。答。据实能有名有异熟。去果稍遥不说得之(文)。
  伽论三十八云。种姓不具足。不值佛出世。生诸无假处。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数习诸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杂染法因(云云)。
  嘉吉三年(癸亥)十月七日于社头西杂谈义屋下﨟分之局终写功果。沙门增专(年二十八)抑去九月十六日付河上五个开相论事没落之方众引率丰田井户等群势。上责于弥勒院之门外致合战。遂而坊舍放火。于时北风厉吹。余炎覆南仍光林院太兴院等。一时成灰烬讫(同筒井十市箸尾高田令没落毕)同二十三日。日野一品殿等。奉引立五性院宫。构皇居于中堂(延历寺)。率数百人群势。楯笼中堂并西塔释迦堂。同夜押寄禁里。运取三种神祇。烧拂皇居。然而欲奉捕帝。帝着罗为女姿。竹里中纳言奉负之。奉入近卫殿。次日奉成行幸于伏见殿。同二十五。仰时之管领畠山(德本)可令诛罚逆徒之由被下纶言。仍管领命山门使节。令责彼两所逆徒。散散成毕。则奉搦五性院宫。同二十六日。奉返入三种神祇之随一内侍所伏见殿。神玺宝剑未见。同十月二日。于日野一品山门而诛之。子息宰相中将为始。于六条河原。六十余人被断头毕。为希代不思仪之门。因笔记量之者也。
  夫神玺者。为帝都之宝物。朝庭之重宝之处。去嘉吉三年(癸亥)九月二十三日内里回禄之。时凶贼奉取之毕。爰长禄二年(戊寅)北野(南帝御也)宫为国贼御灭亡。仍神玺宇多小川奉相传之。去八月二十八日御南着东北院御两宿。同晦日御入洛毕(十七个年之间田舍御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