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六卷本文抄二十三目次

  善段
  非自性善约入佛法对法论实有信(方方)
  我法二执假实三念住亦尔不害假实
  义别段
  异觉为体行相对治余七不定
  未决定信(二)望余信等若作此解(二)
  苦根虽名无漏不善业自性断
  若尔意喜乐舍

  论第六卷本文抄二十三

  善段
  问。萨婆多意以无痴善根不立大善地法。有何所以耶。
  论云。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谓信惭等定有十一(文)。
  疏云。述曰。解善得名破异执也○且萨婆多法救俱舍杂心等。说善有十种。除此无痴。乃减此一。正理论师说有十二。更加欣厌。婆沙虽说别有厌等。法救等不说故。此中非之。但言唯善十一不言遍善。故遮彼也(文)。
  秘云。疏除无痴者。彼说无痴。以惠为性。非自性善。所以但十(文)。
  蕴云。彼说唯十自性名善。无痴既以惠为体性。惠通三性。不可入此自性善中(文)。
  俱舍论第四云。如是已说十大地法。大善性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论曰○二根者。谓无贪无嗔。无痴善根。惠为性故。前已说在大地法中。不重说为大善地法(文)。
  同十三云。颂曰。胜义善解脱。自性惭愧根。论曰。自性善者。谓惭愧根。以有以中唯惭与愧及无贪等三种善根。不待相应及与等起。体性是善。犹如良药(文)。
  五境章云。且善或立为四○自性善者。若萨婆多师以无贪嗔及痴惭愧为体。大乘以善十一为体(文)。
  光记云。此五强胜名自性。余非强胜不名自性。又解。无贪等三。以翻三不善根。惭愧二种。以翻大不善地法。由所翻法是强胜故。能翻五法名自性善。余善等法非能翻彼。是故不名自性善也。
  婆沙论五十一云(云云)(已上里书)。
  问。对法论中明信心所乐欲所依为业(文)通一切信位欤。
  疏云。论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述曰。此明业用。显扬说有五业。然治不信。初与此同。此言乐善即彼四种。能得菩提资粮满故。利益自他故。趣善道。增长信。即是论中坚固信也。对法论说乐欲所依为业即是。彼第九云。信为欲依约入佛法。初首为论若言通论。一切信业。显扬五业中除第二菩提因(文)。
  对法论第十云。神足修习者。谓数修习八种断行。何等为八。谓欲精进信安正念正知思舍。如是八种。略摄为四。谓加行摄受继属对治。加行者。谓欲精进信。欲为精进依。信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精进求故为得此义。若对精进。如是欲求不离信受。有体等故(文)。
  最胜疏二云。一切烦恼乐欲为本者。如涅槃经。染净等法。皆欲为本。如入善法。欲为根本。起诸染净。亦同净说。应捡彼文(文)。
  对法抄二云。论一处。论信者至所依为业。述曰○此说入法发起所因欲依为业。成唯识说。所除行相言治不信。不信乐善为业(文)。
  显幽钞七云。问。以何知欲为精进依。答曰。对法第十一云。信为欲依。欲为精进依。即是入佛法次第依也。今言欲为精进依者即狭。唯收善性故。但言欲与勤为依即宽。即三性摄(文)。
  问。对法论中。明信心所于实有体起忍可信(文)同今论实有信欤。
  又古师意依对法论于实有体等(文)今论信实有者信四谛也(文)大师何破之耶。
  问。五蕴论中。释信心所谓于业果诸谛宝中(文)尔者同今论云信实有为当如何。
  论云。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文)。
  疏云。谓于一切法。若事若理。信忍皆是。对法云。于实有体起忍可信。古师依此。谓此四谛体实有也。今此中言若信虚空。此是何等体非实故。亦非谛故。为信虚空。即此摄故。但可总言。若理若事。空虽体无有空理故(文)。
  秘云。论一信实有等者。具如疏明。有义弹云。或如古师。言实事者。因果体事。如四谛事。言实理者。四谛真理。即因果理。故五蕴云。谓于业果谛实。极正符顺名信业果。大乘虚空灭谛所摄。非如有宗。故无有失。疏说为摄虚空但总言实。此非大乘。不可依据。详曰。疏说本空无有故。故非谛摄。不言识变依如立者谛不摄之。故第二疏言。识变虚空三谛所摄。又依识如所立虚空假名虚空。非实空也。设据依如识变虚空言谛摄者。亦不尽理。随能变心何不苦集道谛三摄。又七真如许四谛摄。依如立空何唯灭谛。又本空无何得名为因果理耶。若言非是因果理者。如何说云四谛真理即因果理。由斯从宽不言谛故。于理无妨。此论总谈。五蕴别列。亦不相违(文)。
  灯云。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同此。但因果具说。彼云极正符顺心净为性。符顺之言通忍欲二。故此论云。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问。此因果为前后俱。答。或俱时。或因前果后。亦无定说。境亦同此。彼云谓于业果诸谛宝中。业果即谛。总是此论实事理也(文)。
  对法论第一云。信者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忍可清净希望为体。乐欲所依为业。谓于实有体起忍可行信。于实有德起清净行信。于实有能起希望行信。谓我有力能得能成(文)。
  对法抄二本云。论信者至所依为业。述曰。于体德能信所缘境。忍谓胜解即信之因。希望谓欲即信之果。净者信体能净心。故成唯识说。信别有三。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即此论说有体忍可。若谛非谛。诸法之中。皆信忍可名信有体。此言意显设信空无亦生信故。非唯缘有妨方有信。举信忍因。显信自体故名忍可。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即此论说有德清净。若德非德。令心清净皆有信生。不唯有德妨方有信。不尔若信外道无德信应不起。唯识说此深信乐故。亦举欲果显信自性。今以信体于德境生故言清净。亦不相违。三信有能。谓于诸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即此论说有能希望有能无能希望修行皆有信生。非必要能方有信起。不尔信诸恶是可断法。应信不生。举信欲果。显信自性故言希望。成唯说。此性澄净能净心等。如水精殊能清浊水。又染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此中且举三殊胜境。显信所缘。于无法等中实亦生信○论谓于实有至希望行信。述曰。此别属前三境三相有体宽遍说生忍可等。
  显扬论一云。信者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心净忍可为体。断不信障为业。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利益自他为业。能起善道为业。增长净信为业。如经说于如来所起坚固信(文)。
  显扬疏一云。兴○此中有六解○五解于四谛实有体起忍可行信。于三宝实有德起清净行信。于道谛实有能起希望行信○虽有六解。而第五解为胜。符顺唯识论故(文)。
  大般若经四百七十七云。谓如实见四谛所摄。及所不摄诸法皆空(文)。
  二谛章云。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也为体(云云)。
  秘三云。论二处。佛地经云。譬如虚空虽遍众色○如来法界亦复如是○大乘虚空。性非是有。无质碍处。假名虚空。无法无碍故遍诸色。虽遍色中。无性不改体性无差。故云一味。问。下明虚空依如识立。云何可说彼是无耶。答。彼经但据无质碍处即名虚空。何以验焉。答。经以虚空喻净法界。若取依如所立虚空。能所喻便无异矣。取依识变识变有为。不可为喻○故知不取依识变者(文)。
  五蕴论云。云何为信。谓于业果诸谛宝中。极正符顺。心净为性(文)。
  问。我法二执假实中何耶。
  灯云。问。以羞耻二为惭愧体。一体义分则成假。二执本后俱同惠。一体用分应不实。初二静虑意名喜乐。为问亦尔。答。同依一惠不别立。约义用别故是实。惭愧同体既别立。如妄念等故应假(文)。
  同上文云。论五处。问。意俱之喜。分之为二种或同。别生现是一。不得二受各别而生。无一心中有二受故。既于一受分为喜乐。应当是假。答。适悦身心义有别故。不以悦心边即名为乐。适身边即名为喜。故是实有。犹如二智。问。二执约义分说为世俗有。二受据义说何得体成实。答。执依别境惠说为世俗有。喜乐不依他同智为实有(云云)。
  疏云。如五见惠分说为世俗有故。非是假有。此无痴亦尔(文)。
  秘云。前师举见说无痴实(文)。
  章第四云。二执。若唯言生法我见。唯以别境中惠。根本烦恼中萨迦耶见。以为体性。故瑜伽云。五见世俗有。即惠分故。离惠体无唯以有漏染惠为体。若言生法我执。随其所应二执通局。惠俱四蕴以为体性(文)。
  有记云。同依一惠等者。二执非云。实但明二智实有事也。约义用异分别二智犹如四分。又如彼实也。初此不然可知之。彼惭愧同体。各别立之。如二执并妄等即假也(文)。
  百法玄赞云。假有四十八云○烦恼一谓恶见(云云)又世俗四十八者。即前假有法(文)。
  疏八本云。又五十五明诸烦恼假实之中。言五见假无为实故(文)。
  别抄第四问。十一善中三法是假世俗有者。若尔对法说无痴善根是惠者如何释。此五十五文解云。世俗有言通有无体。无痴善根以惠为体。举体是惠。如五见等用惠为体。非如舍等依四法立。若尔不害亦即无嗔。不然依一分故亦非实有(文)。
  问。无痴善根以惠为体云。师意会瑜伽论大悲非根摄之文。从无嗔说(文)尔者正义何可难之哉。
  论云。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有义无痴即惠为性。集论说此报教证智决定为性。生得闻思修所生惠。如此皆是决择性故。此虽即惠。为显善品有胜功能。如烦恼见故复别说。有义无痴非即是惠。别有自性。正对无明如无贪嗔。善根摄故。论说大悲无嗔痴摄。非根摄故。若彼无痴以惠为性。大悲如力等应惠等根摄(文)。
  疏云○瑜伽五十七卷说。大悲以彼无嗔无痴二法为体。非二十二根○彼说十力四无畏等惠根等摄。不摄悲故。此为一违(云云)。
  疏又云。论断彼○别有。述曰○前师解大悲非根摄云。以用无嗔无痴二法为体。论从无嗔说为非根。实是根摄。若尔即三念住等亦尔。不尔大悲似四无量中悲唯以无嗔为性。今从无嗔说根所不摄。念住依惠故根所摄。且约影显非实理文(文)。
  瑜伽五十七云。三种念住非根所摄。然六根所引无贪无瞋所摄。大悲亦彼所引无嗔无痴所摄。非根所摄(文)。
  秘云。疏若尔○亦尔者。此质意云。念住亦用无嗔为体。应同大悲非根所摄。疏念住○根所摄者。此师以彼对法为正。按彼第十四。出念住体云。于一切种爱恚俱烦恼并习气不现行具足中所有定惠等为体。释曰。总以五法无贪无嗔大舍定惠而为体也。疏且依○理文者。会瑜伽也。按五十七云。念住非根摄。无贪嗔所摄故。会之云影显非实。举佛余德依惠根收。显此念住理亦尔也(文)。
  蕴云。疏不尔○亦尔者。后师难前云。三念住既以无贪无嗔及惠为体。亦应从无贪嗔非根所摄何故对法等。皆言念住惠根所摄。故知。大悲不从无嗔说非根摄。疏今从○实理文者。此前师会也。瑜伽论以大悲从无嗔故非根摄。对法以念住从惠故根所摄。二论各据影显非实理文(文)。
  伽五十七云。问。诸相随好力无畏等不共佛法几根摄耶。答○三种念住非根所摄。然六根所引无贪无嗔所摄。大悲亦彼所引无嗔无痴所摄。非根所摄(文)。
  伽抄十五云。三种念住以三善根○论云大悲非根是无嗔无痴所摄者。故知。无痴别有体性(文)。
  对法论十四云。如是三念住○所有定惠等为体(云云)。
  又云。大悲者。谓于缘无间苦境大悲住具足中。若定若惠乃至广说(文)。
  问。无痴善根以惠为体。云师意不害心所假立。
  疏云。若尔即三世俗有文如何。答。实有者体即惠故。问。不害体即无嗔。应非假有。答。世俗有言通假实故。如种子世俗有言即是实故。三是世俗皆是假有。此亦不然。如五见惠分说为世俗有。故非是假有。此无痴亦尔。若尔不害无嗔分如何通。故后师为正(文)。
  秘云。疏此亦不然者。后师非前未出所以。疏如五见至此无痴亦尔者。前师举见证无痴实(文)。
  演云○疏世俗有言通假实至无痴亦尔者○非如不害等世俗有假有也○然后前师云此亦不然。以世俗通。假实故。不害非如无痴非世俗摄也。有云。此亦不然者。后师非前师也。如演秘(云云)。
  义别段
  问。不疑心所以以惠为体。云师意引本论何文证之哉。
  论云。有义不疑即信所摄。谓若信彼无犹预故。有义不疑即正胜解。以决定者无犹预故。有义不疑即正惠摄以正见者无犹预故(文)。
  疏云。不疑三解。如文可知。瑜伽第八。疑谓分别异觉为体。觉即惠也。五十八云。简择犹预。故正简择即是正见。不疑说为正见。少分亦有此理(文)。
  蕴云。论有义不疑即正惠者。疏意者。异觉简择犹预说名为疑。即不正惠故不疑即正惠摄。此即准下疑中第一义(云云)。
  瑜伽八云。疑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间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云云)。
  文义记云。不疑应用胜解为正行云翻应二体故。问。瑜伽第八。分别异觉为疑自性。翻彼正觉。何非正惠。答下云令惠不决惠故。瑜伽举果显因疑体。彼不疑能生正觉故不相违(文)。
  学记云。不疑三中。基测详彼五十八云犹预简择即翻彼故。证曰存中行相翻故。然疑下云令惠不决非即惠故(文)。
  论下文云。有义此疑以惠为体。犹预简择说为疑故○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令惠不决。非即惠故(文)。
  疏云。以惠为体。何以故○大论第八。异觉为体。觉即是惠。决断名惠。然简择犹预异。决断觉说为疑故。此为文证等(云云)。
  又云。别有自体。然说犹预简择者。由同时疑或异时疑令惠不决。故非是惠(文)。
  问。本疏中。明善染心所相翻义出行相对治等。不同其体何。
  论云。不散乱体即正定摄。正见正知俱善惠摄。不妄念者即是正念。悔眠寻伺通染不染。如触欲等无别翻等(云云)。
  疏云。论不散乱○正念。述曰。不乱体即正定。虽散乱别有体或无体。即定少分。皆翻彼名正定。性对治故。根本中染见随中不正知。今翻皆入善惠所摄。不正知或别境惠分。或痴分皆尔。性体治也。不妄失念。是正念。设别境念分。或是痴分亦尔。此三设是翻痴分者。以有别境分故。别境通三性。不翻为善。欲胜解亦尔。然此唯说是痴分者。所以不说。前忿等即翻入善。以无别体不通三性故。论悔眠○翻对。述曰。不定四法。通染不染三种性故。如遍行触等。等余。四法。别境中欲等。亦等四法。无别翻对。唯恶不通三性法者。方翻之也。此前或有行相相翻。如舍。治掉举。掉举相高。舍相静故。亦得通治。以掉举是贪痴分故。又说性对治。即妄念等三痴分者。是不妄念等正翻是。或有行相体性皆相翻。不忿等是无嗔一分等。如理应思(云云)。
  论下文云。失念散乱及不正知。翻入别境善中不说(文)。
  疏云。失念散乱不正知等。虽有痴分及别境分性相相翻。翻入别境善少分故。善中不说(云云)。
  别抄云。问。妄念不正知二法。依惠念痴立。何故翻入别境念惠。不依无痴立正念正知。解云。且约念惠相翻故入别境。又解。善念知胜解。胜解故入别境也(文)。
  散乱等所翻随惑性业。一一可见合之。
  翼云。疏或有行相体等者文。行相则不据实体。论若性唯约实体说。若性相二。且约所依实体说。且如忿等不忿即是行相。是嗔分无嗔对治即体性别(文)。
  蕴云○言行舍亦能通。治烦恼。以掉举体即念痴诸惑皆痴故舍通治(文)。
  灯第四云。问。且如不翻别境入随惑中。别境染念染惠。亦名妄念及不正知。若不尔者应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许亦名妄念及不正知者。与随惑中二法何别(云云)。
  问。四遍善心师意可许有十一善皆俱起之时耶。
  论云。有义十一。四遍善心。精进三根遍善品故。余七不定。推寻事理。未决定时不生信故。惭愧同类依处各别。随起一时第二无故。要世间道断烦恼时有轻安故。不放逸舍无漏道时方得起故。悲愍有情时乃有不害故。论说十一六位中起。谓决定位有信相应。止息染时有惭愧起(云云)。
  疏云○十一中四法遍善○余七法非遍善心。然说十遍者。据容有时。有时起故。非谓皆遍一切善心。以何为证。论说十一至有不害故。述曰。下引证也。瑜伽论五十五说○然今此师。决定如是起时之语。不遮有时皆得相应(文)。
  秘云。论说十一六位中起等者。问。此师善法极多几俱。答。如疏具明。有义于无漏位容九俱起。轻安有漏。惭愧起一。无第二故。有漏定心容八俱起。除舍不逸惭愧随一。散善容七。前八之中除轻安故。详曰。此望疏谈随显少差义无越也。而疏意云。由此师引六位为证。恐惑者云此师许彼决定等位但一信等故。云此师而皆许俱也。即显六位一一容与余所等并。名皆许也。非说十一俱起名皆。九八七俱。理准可悉故不缕言。故亦无各。有云。疏主许十一俱。此乖本旨。岂可疏主不解前师惭等不并定十一俱(云云)。
  义翼义蕴同之。
  别抄云。问。前师十一善六位起者。为唯六位得别起耶。亦许有时得总起十一。解云。此师不遮有时总起。非一切时要得起十一法(云云)。
  太抄云。不遮有时皆得相应者。然此且约善十一。于六位。不遮于一时十一善皆得相应也(文)。
  瑜伽五十五云。问。善法依处有几种。答。略说有六。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业时。四世间清净时。五出世清净时。六摄受众生时○问○答。于决定时有信相应。止息染时有惭与愧顾自他故。善品业转时有无贪无嗔无痴精进。世间道离欲有轻安。出世道离欲时有不放逸。及舍摄受众生时有不害。此是悲所摄故(文)。
  问。正义意未决定位可许生信心所耶。
  重寻云。未决定心生信者。未决定境上生之欤。
  论云。有义○有义彼说未为应理。推寻事理未决定。心信若不生应非是善。如染心等无净信故(文)。
  疏云○前义不然。汝言推事未决。有三性心。汝言彼善心中无信者。应非是善。无净信故。如染无记心(云云)。
  别抄云。问。推寻事理未决定位应是疑心。如何有信。解云。善心寻读经论未决定事理故是善心(文)。
  蕴云。问。五心言之。次寻求决定方起染净。今既推寻未决。即是寻求染净未生。如何有信。又五心中前三无记。如何未决许有善乎。答。此言推寻与彼五心不同。约率尔心起未知何境必有寻求。寻求无间决定心起。但于此境知色非色名为决定。此约推寻事理究竟了达方名决定。如观佛像遂起善心。然于佛像木等仍未了知。推求未决而有信生。此既与彼五心不同。故彼前三可是无记。若以推寻决定名同五心。即令皆无记者。七分别中寻求分别。意业之中审虑决定。应唯无记。以名同故。又意未决不得名善。即烦恼疑应不名染。以未决故(文)。
  论上文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信乐欲心净为性○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云云)。
  目连入定时。定中起寻求心事可见之。
  秘上文云。论忍谓胜解等者。问。此信因果为俱异时。答。释具灯疏有义○若依后师。亦许异时。设于事理未决定时信亦生故。详曰。后师因果同异无违(文)。
  问。正义意可许行舍不放逸与信等相应耶。
  又问。舍不害相望可具相应四义耶。
  秘云。论应说信等至十遍善心者。问。忿等依嗔立。嗔位忿等无。行舍等依他。四法无方起。答○有义○详曰○故应说云。忿等依瞋境行粗违而不俱起。不害不尔。随何善位皆不损物。故得俱生。行舍等二准此应知。问。瑜伽五十六云。问。诸法谁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既不相应云何俱起。答。但是相应而必俱起。自有俱起不是相应。色不相应。虽有心俱非相应故。问。四事阙何。答。相应四义阙事等也。不害不嗔无别体事。舍不放逸对勤三根。亦准此知。望余信等可名相应。用不离体不害舍等亦具四义(云云)。
  灯四。论四云。问。如缘曾境及邪简择起。妄念等依二法立。为一妄念等为有二耶。答。疏有二解。后说为正。然要集云。有说两说皆违第六。云染念染惠虽非念惠俱。与痴分者亦得相应。既广破已彼自释云。若无念惠唯痴上立。若念惠起。即与无明各二法立。即自问云。既二并起为一为异。答。谓揽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义。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过今谓。此说即是前明。何劳别说。本疏云。或总依惠无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云揽二分假立一法。岂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约贪等别说二相应。故此意放逸。虽依贪立。二得相应据余分说。说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应亦尔。何劳更言。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失耶。又复彼说自有过失。何者彼云。或可念惠无明各别立一。虽有多种。相用无别故说为一。二十随惑等但说一故。据实有多随用立多。而体非多故说事等。约体说等。用望于体不说相应。非他性故。若尔不害无嗔二教应不相应。第六云信等皆遍善心故。解云。但云遍善不言相应。亦不言俱。故无有过。今难彼云。既云各别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体俱多法故。何得云等。非受想等有多并故。又云。不害无嗔。彼但云遍不言相应。亦不言俱者。岂许不害无嗔前后别起言不俱起。故依虽别。取各功能假立为一名为体。等不害无嗔。虽不相应而许俱起(文)。
  疏云。问。如起邪惠简择法时。亦有愚痴。即便有二不正知耶。余妄念等为问亦尔。答曰。不然。说有惠分时。不说无明分。无惠分时。说有无明分。不正知时。亦说有无明义别说故。余数亦尔。或总于惠无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二。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约贪等别。说二相应故(文)。
  论云。下文云。染念染惠虽非念惠俱。而痴分者亦得相应故(文)。
  疏云。此中妄念念为体者。不与别境中念俱通痴分者故得相应。惠准此知。亦有痴分故。此二合说故。言染念惠等(云云)。
  问。正义意五识有轻安(文)尔者为许欲界所系五识有轻安为当如何。
  问。本疏中有作此解违前所说欲无轻安中第二正义(文)扑扬大师如何释之耶。
  论云。有义五识唯有十种。自性散动无轻安故(文)。
  疏云。五无轻安体散动故。此师即说十五界有漏佛无无漏五识。若因若果二位皆然(文)。
  论云。有义五识亦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文)。
  疏云。此有三解。一云此唯在佛。由意引故五有轻安。又此五识成事智俱有轻安故。初约他引立宗。后论自俱引证总约佛位。此解破前佛无无漏五识身解。即顺三界分别之中欲无轻安。第二又解。定所引善有轻安者。此在因位有漏五识。身在欲界定所引善五识之中。非无调畅。即如通果夫眼天耳。善者有轻安。无记者即无。破前所说因位五无。在果许有。此据因位。若在佛果此为正义。或初地时。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若作此解。违前所说欲无轻安中第二正义。鼻舌二识。欲界所系。有轻安故。彼前但据一切异生及下意识。说之为无。据理圣者后得智引五有轻安。不相违也。前文但对彼初师说。非为尽理。第三又解。此中五识在色者。彼无鼻舌。文中言总。理实三识。不违前文。
  秘云。疏第二又解定所引善等者。此解定引证因五识。成事智俱通证因果。疏此据因位者。结定引因。疏若在佛果此为正义者。明其第二成事智因以下。正义许成事智在佛方有。疏或初地时等者。显成事因亦证因五。疏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者。显释成事在因位非。及明非理。疏彼前但据至非为尽理者。释前难也。并会前释欲无轻安之所以也。疏第三又解等者。此释意云。文虽总言五有轻安。意谈三识。轻安在色。鼻舌唯欲故但三识。言总意别故不违前。问。三解何正。答。而有断云。第三为正。初说违文。果位唯善自他共许。何烦更说定所引言。第二违理。前言欲界无有轻安。今复成有故违理也。有义释云。三皆无违。初摽宗故。未论因果故说善言。大地菩萨。生欲界中。无漏引生。亦无有失。会前文者。如疏具明。详曰。第二释中。定所引善在因可然。成所作智不唯果者。违护法义。三释优劣思可知之(文)。
  秘释曰。秘曰。在因位非者。意说成事智因位无也。及明非理者。及明五识因位不合得成事智所由也。如疏○秘曰。三释优劣思之可知者。亦取第三为正也(文)。
  蕴云。疏若因若果二位皆无者。因五有漏散动故无。果五识轻安亦无。疏即顺三界至欲无轻安者。鼻舌二识。唯在欲界。许有轻安。违前正义。今唯在果故不相违。问。设许佛果五识得有轻安亦违正义。以鼻舌识唯欲界故。答。此义不然。佛果鼻舌非欲界故。或通四禅。或唯第四如前已说。疏破前所说至果许有者。此三解中第一解云。轻安唯佛故。此破云如天眼等。定引善者有调畅故。疏此据因位者。此结论中定引调畅唯据因也。疏若在佛果此为正义者。此解论中。成所作智若在佛果即为正义。许初地得为不正也。疏若作此解等者。若作此第二解云定引有漏五识有轻安者。鼻舌二识。既唯欲界。许有轻安故违正义(文)。
  太抄云。疏若作此解○轻安故者○此难意许欲界有无漏鼻舌识。亦是不正义难也。欲界无无漏故(文)。
  西明疏云○初说○十五界者唯是有漏○第二护法正宗○然此二因三释不同。一云二因说无漏五识○若在因位同前师说。一云前因说有漏识由定力引眼等五识皆有轻安。八地菩萨等。理应具引眼等五识故。后因但约佛果。五识成所作智相应起故○问。鼻舌二识。若在因位唯欲界系。如前说。有义轻安唯在定地。后界门中轻安非欲。如何会释。解云。前说两文不约定引。此据定引。各据一义故不相违。一云二因同第二说。而差别者。因位五识言总差别○虽有三说。后说为胜。由此善通前所难故。又前破他欲界轻安而自立宗。许有轻安。不应理故。又前因故言定所引善者。所说善言便成无用。成所作智定唯善故(文)。
  问。
  本疏中苦根虽名无漏不言轻安俱(乃至)苦受逼迫五识不俱(文)扑扬大师如何释之耶(付演秘正不可疑之)。
  论云。此善十一何受相相应。十五相应。一除忧苦。有逼迫受无调畅故(云云)。
  疏云○轻安唯除忧苦二受。唯下界有。逼迫二受无调畅轻安故。若尔虽定所引五识。应无轻安。此理不然。所引善者。舍乐俱故。然菩萨后得智。虽起苦根可名无漏。然无轻安。名迫受故。余受可有。即通果心。若尔鼻舌身三非通果如何通。苦根虽名无漏。不言轻安俱。轻安俱时。怡悦五识。苦受逼迫五识不俱。然实菩萨后得智中起五识。有轻安俱无失。但除苦受。定滋润故。然上界三识下界五识(云云)。
  秘云。疏苦根虽名无漏至五识不俱者。五识不俱而有二义。一五总不与轻安俱也。由有苦故。二但苦受相应不俱。非余舍乐不容俱也。前释善也。故疏下云。然实菩萨至但除苦受。若准后解。以显菩萨五得有讫。然实等文岂不烦剩。故知前善(文)。
  蕴云。疏轻安俱时至五识不俱者。此解无漏所引五识中。有怡悦者有逼迫者。可许轻安俱。迫者不俱。疏然实菩萨至无失者。此有三意。一云。此如前无漏所引苦俱五识。虽轻安不俱。然乐舍者许俱无失○三云。后得所引五识。或苦或乐。不必调畅。然后得俱时所起五识。必有轻安。故云无失。此解为正(文)。
  问。付自性等四断废立。且不善业自性断欤。
  灯云○答。断有四种。一自性断。二相应断。三缘缚断。四不生断。言自性断者。谓本随惑。性是染故。及不善业。业虽是思。如似五见非相应断。相应断者。有漏八识五遍行全别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与惑俱。断相应时心等解脱。故五十四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缘缚断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不生断者。恶趣异熟无想定等。第八卷中更当分别(文)。
  又云。问。此前说断依何断说。答。依不生及缘缚断。十四一分见所断。据不生说。或通相应断。与见惑俱故说见断。然不尽理。有非断故。一分修断据缘缚说。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向约缘缚断。八十七文。又说四断少同于此。故说一分修断。以信等五未知当知通漏无漏。无漏之者即非所断。忧苦二受性非无漏(云云)。
  同一云。又此据自性断故。但说根本及随烦恼。佛地论等据三断故。答所发业并所得果故不相违。若根本随惑名自性断。若所发业名相应断。据不善业作如是说。若其善业亦缘缚断。若所得果名离缚断。由自性相应断。显有余烦恼由缘缚断及不生故。显无余烦恼(云云)。
  疏八末云○行有少分通自性离缚不生三种。见修所断染污者自性断。非染者通不生离缚业(云云)。
  同八末云○行有少分通自性可知。以无想定等见道所断故。行有通不生。识等七支唯离缚不生。体非染法。非自性断。恶趣人天如应知(文)(此释次下文也可见之后书加之非本文抄也)。
  断障章云。第二出体者。所断障以二障现行种子习气及此业果而为体性○解深密经第三卷。恶趣杂染愚。初地所断。成唯识论第九卷。即是恶趣诸业果等。无余涅槃。既是择灭。
  故烦恼障所有业果皆是所断○然此所断体是染者自性应断。非染业果皆离缚断(文)。
  相应断体又可问之(如第八卷)。
  问。瑜伽论意。二十二根中意喜乐舍四根。可许通非所断耶。
  论云。非见所断。瑜伽论说。信等六种。唯修所断非所断故。
  疏云。以何为证。五十七二十二根中说。十四法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谓七色命五受及意。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谓即十四中六及余六。谓五受意信等五根未知当知。彼说二六。五受及意。通见除故以为前六。其信等五未知当知。非见除故以为后六。二非所断。谓后二无漏根。今举唯善后六为论。唯是修断及与不断。问。此论下言无想定等是见断故。又对法第四。一切往恶趣业果皆见断。何妨善业见断也。答。彼不言善法断缘缚名为见断(文)。
  灯云。问。此前说断。依何断说。答。依不生及缘缚断。十四一分见所断。据不生说。或通相应断。与见惑俱故说见断。然不尽理。有非断故。一分修断据缘缚说。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向约缘缚断。八十七文。又说四断少同于此。故说一分修所断。以信等五未知当知通漏无漏。无漏之者即非所断。忧苦二受性非无漏以引无漏及无漏引。说为非断实非无漏。若尔意喜乐舍亦通无漏。何唯说断。无想定等。准第八说亦通见断。此何不说。答。此后问疏中解讫。释前难者。意喜乐舍。无漏之者实通非断。以意及舍八识通说非皆无漏。且据全说。问。在二乘身无漏非全。若在佛身七色根除女。五受除忧苦。三无漏除二。皆通无漏。何故非全不说非断。答。据三乘通。若约大乘得通非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