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七卷本文抄三十二目次

  等无间缘段(末)
  中阴经大小
  经不说彼
  五净居有发心类欤
  今第二会
  而厌粗身等事
  渐悟悲增
  邻彼胜心
  非业异熟起非离故
  前师解好
  多唯善性
  有学变易依地
  虽知趣疾

  论第七卷本文抄三十二

  等无间缘段(末)
  问。中阴经大乘经欤。
  疏云○然无色界必无回心向大乘者。以此论说唯欲色界有漏本识生无漏故。无佛菩萨胜人生故。又无色身可得留故。一切下色身得非择灭故。非定所生色可成身留故。
  中阴经中说佛处中阴二十年亦化无色界众生者。大众部经。非大乘义。楞伽般若皆说菩萨不生无色。瑜伽等同。唯色界有许之无失(云云)。
  义演云。中阴经中至非大乘义者。然大众部师说。色界中有眼等六识。及无色界亦有六尘也。即佛从知足天没。而受人中中有。于中有中二十年。化无色界有情(文)大抄同之。
  诸藏章云。然中阴经说佛于中有教化无色界众生者。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此是化众生。定非真身。无业果故。不尔。便违瑜伽等说(文)。
  义镜第三云。文然中阴经至瑜伽等说者。中阴经者。上下两卷。后秦沙门竺佛念译。于中有化无色众生者。彼经上卷说诸佛五弘誓法。第五如来舍身寿命。现取灭度。入于中阴教化众生。尔时天地大动。十方诸佛皆来劝赞。是谓第五弘誓。今云佛于中有作无色众生者。即五誓中第五誓也。又彼经下卷云。尔时世尊即以神力接中阴众生。至非想非非想识天。施设庄严七宝高座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有四众等。今即指彼文故。于中有天色众生。问。案彼经文。始终说大乘法门。如何今云非大乘宗。解云。有小乘等无色界中亦有中有故。毗婆娑六十八。或复有说。无色界中亦有色。故亦有中有。如欲色界。大乘不尔。而佛中有化无色众生。此是化众生。定非真身。瑜伽五十三云。显扬第五云。无色系色。谓等持自在色。非业异熟色。故知无色无业色。若无色界有中有色。便违瑜伽等说(云云)。
  又云。此等诸论所说故。云不尔便违瑜伽等说(云云)又云。胎藏经八藏等者。即菩萨处胎经第五卷说八藏。八藏中第五杂藏。彼亦大众部。非大乘义。故不可会。问。菩萨处胎经是大乘经。如何云亦大众部非大乘义。解云。大众部述大乘义。亦约同义。非谓胎藏经今是小乘。中阴经等准此应知。难解。学者应思(文)。
  最胜疏六云。八种微妙声者。三经不同。依梵摩喻经云○二中阴经云○依十住断结经云○初二经小乘。十住断结大乘。见闻异故(文)。
  灯第一云。要集云○若依大乘。中阴经说。佛入中阴。无色有情郁头等亦入中阴。礼拜听法。故知虽缘有情亦通无色○故正解者。佛既不灭现彼中阴。郁头不死亦入中阴。故是化现非实中阴(文)。
  增明记三云。若依大乘中阴经说等者。今案目录。中阴经二卷入大乘录。由此要集大乘经。与法苑章及疏七别故。法苑章诸藏义云○(如上书)又疏七云。中阴经中○不生无色。故录及集者谬也。彼经上下十二品中。都无郁头蓝等名。但彼下卷三世平等品云。吾本宿世同要之人。先生彼识阿难陀迦兰陀见佛拜。又按经上卷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妙觉如来将诸菩萨入中阴教化品。妙觉如来入中阴分身品。都无郁等。盖同本异译经亦同之。未详其本。后可勘正。又中有章略开二十行。即章云。大众部云。三界受生皆有中有。大乘云。欲色界一切受者必有中有。又云。或有执者。欲色界中定无中有。如经部成实等。或有执者。无色界亦有中有。如大众部等。今法苑云中阴经说非大乘宗者。即当大众部义(文)。
  对法抄八云。如小乘毕竟非择灭。更不复生。今大乘不定。若决定姓生结乃毕竟不生。其不定姓人生结必定生。问○中般人何时回心而定生结还生。义曰○又说。才至中有。将般涅槃。善缘现前。大乘根熟。回心入大。生结还生。问曰。中有之身何故后有现前善缘大。义曰。且如经说。佛处中有二十年间。教化有情。以此准之。中有之中亦得回者(文)。
  贤圣义三处文集云。对法抄云○又说。才至中有。中有中亦得回心(云云)问。唯识疏。中阴经中。佛处中有二十年间。教化中有有情。无色郁头蓝子等中有身礼佛等。大众部义。非大乘义(云云)何故今大乘中引彼为证。答。彼云无色中有身礼佛等大众部义。其中阴经既大乘经。随转大众部作此说言。非谓欲色界中有身遇佛其大众部义也(文)。
  中阴经下云。尔时妙觉如来。复以神足十力接彼非想非非想识众生。如中阴形无有差别○迦兰陀见佛礼拜○尔时非想非非想识众生。即于佛前寻声而说颂曰。吾本事五大。烧炙身体烂。卧在荆蕀上。身被髑髅衣○尔时妙觉如来复以颂报曰。卿等本谓真。八万四千劫。无常生死本。彼死还生此。汝等众生类。未曾老病死。守一求泥洹。此非真实法○无常谓为常。以苦言是乐。计空以为有。无我以为我○尔时世尊说此颂时。非想非非想识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文)。
  同卷云(有色无色品第十一)○人能解此法。晓了三世事。解本无杂想。顺一大乘行○尔时大势至观世音菩萨。承佛威神音响教化。即以神口与说颂曰。生老病死本。诸如来尘垢。要入中拔济。何处不往反。我师无量寿。永劫不灭尽。本我所誓愿。何为地狱人。不似妙觉尊。在中阴教化。于妙妙中最。下劣所不及。愿我后成佛。如妙觉无异。尔时观世音说此颂时。三亿众生发无上正真道意(文)。
  同经上卷云(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自此以还。释迦牟尼名号已灭。妙觉如来出现于世。如来应供○佛世尊。在虚空座宝莲华。放舌相光明照东方○彼国化佛名坚固。十号具足○彼佛告曰。西方去此八十七亿恒河沙数。世界名沙可。佛号释迦牟尼。今取灭度舍身舍利。欲入中阴教化。是妙觉如来(等文)。
  又云。尔时贤护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叉手前白佛言(文)。
  上生经疏上云。第五问答料简者○(文广略之可见之)(五此题虽非至要。总略此可知诸经大小)。
  问。论中然五净居无回趣者。经不说彼发大心故(云云)尔者所言经者何经乎。
  论云○有义。色界亦有声闻回趣大乘愿留身者。既与教理俱不相违。是故声闻第八无漏色界心后亦得现前。然五净居无回趣者。经不说彼发大心故(云云)。
  疏云。论然五净居至发大心故。述曰。此简色界地有回不回者。由经不说彼五净居发大心故。以下诸地发理无违。约处为言。唯五净居全无发者。此言经者。大般若说。今第二会。当旧大品第十五卷。今大般若第七会第一百二十九云。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种种庄严置清净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时。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所有梵众天。乃至广果天。已发无上菩提心者。恒来是处。乃至广说。合掌而去。所有净居天。谓无繁天。乃至色究竟天。亦恒来此。观礼读诵如是般若。乃至广说。合掌而去(说十方界同上)余处皆言发菩提心者。于净居处不说发心。故知色界亦有圣者发向大心。唯除净居。经不言有发大心者故。若前师解此文者。此言广果以下天说发心者。据异生说。非是有学。不尔。净居有何别因独无回心者。第二师云。一以经证。二亦由理。若生净居。必不生上。亦不回心。取涅槃近。耽寂心坚。化必难得。故无回者。二理既齐。其文共会。诸有智者取舍随情(文)(四百二十九卷之说同今所引也)。
  西明疏云。此即第二别简色界有不发者。谓前总言色界留身。然五净居无回心者。所以者何。大般若等不说净居发大心故。故大般若第一会中百二十九云○(同今疏所引文)此当大品第十五卷等。解云。彼经不说净居有发大心。故知彼天无回心者。以彼净居由熏力唯圣无凡极乐处故。心生乐着故不发心(文)(此释大旨同本疏意但无今第二会之言)。
  般若理趣幽赞云(义研造)天来品云○书写如是甚深般若○尊重赞叹时○四天王众天。乃至广果天。已发无上菩提心者。恒来是处○所有净居○诸药叉健达缚及人非人等。亦恒来此○何故净居及诸龙等不言已发菩提心者。以般若经有法花前说故。法花前者不说已入正性离生声闻人等发心回故。净居既是唯不还生。故彼不言已发心者。龙等多是难处摄故。亦不说彼发菩提心。若净居天不说发心。生彼唯是趣寂者。龙等不说发心故。彼亦应是无种姓等(文)。
  镜水抄第四云。唯五净居全无发心者。经不说彼发大心故。二性许发心。但发信向。不发趣向心。五净居唯定性人故(文)。
  证果回心有无并般若说时。如第一卷。
  问。五净居天有发心类欤。
  论疏等(如上)。
  忠安记云。论然五净居等者。证云。诸释皆引大般若一百二十九及大品十五。然彼经文初分一百二十九。第二分四百三十。第三分五百三。第四分五百四十一。第五分五百十八。皆同。文有两番。初从三千大千及十方世界。别说除五净居余天人等皆云发菩提心。后总合说十方世界诸天等皆发菩提心。而不除五净居天。诸释但引初文。有执。后文五净居天亦有发心。护法错引前文。未觉后文。此执非理。初两段别说皆除五净居。后合说中略举散心皆成供养。故不成证(文)。
  僧伽吒经二云。六万亿净居天亦来集会○听我说法。既闻法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
  不空罥索经云。时我受持威神力故。常为无量净居天众·自在天众·大自在天众·大梵天王·及余天众○我皆化后。令起无止正等菩提(文)。
  羽足下卷云。宝云。若谓色界及五净居天圣人毕竟不发大心者。何故不空罥索经○(如上)又僧伽吒经第二○(如上)唯识两师皆不应理○汝言非理○说五净居天发菩提心者。是非实净居天。此是示现净居天○彼第十地自在宫众为引下天示现教心。非实净居天。何以得知者。菩萨璎珞经第十一卷净居天子品说言。佛告净居天子。此贤劫中。七百佛过。汝当作佛。名曰智积如来。若实净居天子。唯是阿那含果。非余凡圣。法花经授舍利弗菩提记文云。汝当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后当作佛。准此等文。与阿罗汉授记尚无劫限量。况即阿那含净居天之授记有劫限量耶。而记此贤劫当作佛。明知此示现净居天。非实阿那含净居天子(云云)。
  新撰法用义镜抄同之。
  唯识义十卷私记九云。问。且净居天上云不生不定性圣者。何故净饭王经云。净饭王般涅槃后问其生处。
  而佛答云生净居天(云云)其净饭王大宝积经中受大菩提记故(第五六帙显实会)○答。且会可云。其净饭王经是小乘经。非大乘实义。亦净饭王是权化之人。故不相违也(文)。
  贤圣义三处要文集云○问。净居天不生菩萨者。何故净饭王生净居天耶。答○净饭王生净居者。于自在宫生为言(文)。
  大品经第十五云。复次憍尸迦○(文)(同疏所引一百二十九说也)。
  小品般若经第二云(罗什译)复次憍尸迦。般若波罗蜜经卷所住处。四天王天上诸天发阿耨○菩提心者。皆来○阿迦腻吒天上诸天发阿○菩提心者。皆来至般若波罗蜜所。受持读诵供养作礼而去(文)(智度论同之)。
  十八梵天受菩萨戒文集如第一卷。
  诸藏章云。
  问。大品般若大般若经何会同本异译耶。
  疏·忠安记·西明疏(如上)。
  大般若音义第一云(元兴寺信行撰)第二分重本四译。从四百一卷缘起品。至第四百七十八卷末空性品。即有七十八卷八十五品。缘起品云。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大苾刍众五千人。善现为上首。苾刍尼五百。持誉为上首。大品经城山众数同第二分也。八十九品。放光经城山众数亦同第二分。九十品。光赞经城山众数同第二分。不具。唯得大品上帙。即第二分。初二十七卷二十八品以后即无大品以下三品。虽有广略出入不同。即当第二分(文)。
  又云。大品·放光·光赞等三本。虽有略出入不同。即当第二分。第二分但无常啼已下三品。大品等本即有萨陀波沦等三品者。意即难知。或可生物善胜故。译家自取第一会中常啼等三品。安此大品等经末耳。梵音萨波沦此云常啼。昙无端此云法诵(文)。
  又云○大品·放光及此五经末。皆有常啼品等三品似当初会。余会即无常啼等。故如此出入不可定译家加之。其由如右(文)。
  五经者。道行·大明度·摩诃般若·小品·新小品欤。
  法花义疏云(吉藏)如大品等九十章经无有品名。悉是后人所制也。故睿法师大品序述什公语云。大品经但有三品。谓序品·摩事品·阿毗&MT00081;致品。非佛法故略去其二。唯留序品。故知非佛说后人制之。
  疏记一云(妙乐)○大品一部结集之家本唯三品。一序。二摩事。三属累。言译人者(文句云或译人添是如罗什)五指人品本唯三品。什公伪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译讫。乃依四意以类加之成十九品。谓人·义·法·事。人如楼那。义如观空。法如三段。事如魔事。亦如大经纯陀哀叹等。又非译者但补助译人。即谢公加欤。准知诸经非佛自唱。及以集者并译人添也○若无集家之言及佛自唱。语属译人。以梵文中诸品先足。当知并是集者所置等(文)。
  藉目上云。
  问。依身在欲界不还圣者。回心之后可有生上界受变易之义乎。
  疏云。问。此第二师义。若准佛地及此论等。既许二乘初二果等受变易生。虽初则发心。要经多生方受变易。亦应许有欲界发心至上界生身方受变易者不。今解有二。一云无也。生色界者必非经于欲界生。不还圣者得宿愿通。知欲业尽。或未得根本定。未得通故不共知。而厌粗身即便急引变易生死。故无上界方受变易。欲界发心即于欲界受变易故。不同初二果。彼欲业未尽。虽有知业多小。亦有不知者。业力所牵。或有即发心时受此生死。或有未受至第七生等。不还发心必即受生。业力尽故。通力满故。厌恶深故○二云。既无文遮。如七生者。发心留身未必同时。不还者亦尔。欲界发心上界留身。欲界之身业力尽故。未得边际定可资故业故。欲得依胜身方转易故(文)。
  义演云○疏二云既无文遮○于理无违者。此第二解为胜。即是第二护法师也(文)(太抄同之)。
  灯云○顿悟胜能○故不定生(文)(如上顿悟变易依地之处书全文可见之)。
  唯识章云。第三果人不经生者。欲界发心后通色界依身而起○若经生者及第四果。欲界发心初后唯依欲界身起。色界发心亦唯依于色界身起(文)。
  此释不还果回心中有回心留身非同处见述疏第二释意欤。
  问。初二果圣者回心后成悲增菩萨。七地以前间不受变易。生上界始受变易生死之类可有乎。
  疏云(如上)。
  灯云(如上)。
  秘云。论二乘回趣等者。问。前三果回趣大乘。为更经生方受变易。为不经生。答。有经不经。而非一向。故佛地论第二云。若有学位回向菩提。或随烦恼感生势力。感彼生已。于最后生。伏诸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力。乃至成佛。问。若经生者。如初果人。要受七生。为不尔耶。余问准此。答。佛地论中。但许经生。不定生数。随多小生未必具受(文)。
  唯识章云。第八诸地依起者。此中有二。初辨依身。后明地起。依身○其渐悟者。初二果人初起必依欲界身得。不经生者·七地以前。亦通色界依身而起。虽未入地。亦不生无色。悲愿自在随受生故○若经生者。必不上生。发心及后准欲界故(文)。
  六卷私记五云。此明渐悟人修唯识观依身也○问。何故初二果不经生人后起。七地已前通欲色二界。答。此人未断俱生惑故成悲增上菩萨。七地已前犹受分段身故通二界。若入八地即无此义。唯依色界与顿悟同也。问。若尔。不经生人必成悲增上菩萨耶。答。此亦不定有成不成。故佛地论云。若有学位回向菩提。或随烦恼感生势力。感彼生已。于最后生伏诸烦恼。起定愿力。资后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此中有成悲增菩萨之类也)或回心已。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论方云渐悟菩萨五果回心皆得入变易生死。若初果回心智增亦回心便入变易。若悲增者。尽七生受分段身。然后方入变易。问。不经生中既有成不成悲增。而章家说一向可成义。答。其总相义势。若细寻有其别也。问。若经生者如何。答。欲界或云多分尽或全尽故。无执起受生义故。亦成智增菩萨也(文)。
  西明疏云。问。后二果不别受生。其义可知。已断欲界诸烦恼故。不许上果受变易故。初之二果发心之后更受生不。此有两释。一云不受。由发心力。依边际定。助感身业。转受变易。经三僧祇。一云不定。谓或发心即受变易。或经七生方受变易。如亲光说。故佛地论第二卷○(如秘引)问。护法宗。初之二果发心已后。经多乃至欲界发生。生上界不。解云。有许不许。不许为胜(文)。
  枢要下云。二种生死以八门分别○四解位次○其位次者。预流等得初地即得。如瑜伽决择声闻地及佛地论(文)。
  补阙章云。谓若预流回心者。如佛地云。或有回心即伏余惑而受变易。或有至第七生方受变易(文)。
  伽论八十云。
  问。付第六识等无间缘。且上界方便善无间生欲界生得善欤。
  灯云。自从于十生者。亦从欲七并上三起。色界二心威仪有覆。无色有覆。据在欲说。或可十二。亦从上二方便善生。前说为好。邻彼胜心非起生得(文)。
  三惠章云○然在下地得起上地有漏闻惠。对法第五等说。乐欲力者。谓已得第二静虑者。入初静虑已。若欲以第二静虑地心出等。即能现前而于出定。余一切地如理当知。其所入定是修惠心。其第二定所出之心非生得善。诸论皆说。若生彼地方起彼地生得善故。所出心定是闻惠。有义。所出定是修惠。有漏无漏异心名出。要生彼地中起彼闻惠故(文)。
  问。无色界生得善无间可生欲界不善心耶。
  灯云。自上各七生者。从自地七亦上七生。从色有覆生得威仪并异熟生。据定姓人所知除。说下不善起。非方便善。势强胜故。非业异熟。起非杂故。无色界三生得有覆异熟生心从十四生(文)。
  释欲界不善心之能生心也。
  周记云。灯从色有覆至知障说者。此意即说。异熟生者据定姓说。何以故。不定姓等异熟生据所知障者。是有覆收。定姓之人即非有覆。为分四心故约定姓。问。不定等人何无此四。答。虽有四心。由定姓非有覆染故。今别明。即从色界有覆心·生得善心·威仪心·异熟心生。今欲不善。灯不善起至起杂故者。此释二上方便善及业异熟不生不善所以(文)。
  伽论六十九云。又从上地没生下地时。从一切上地善心染污心无记心。无间唯有下地染污心生(文)。
  对法钞五云。瑜伽说。从上地没生下地时。从上地善心。为生得善。为加行善。染污无记心。无间唯有下地染污心生故(文)。
  问。欲界鼻舌二识可依上界根乎。
  疏云。若第二师。十地之中无无漏五识。异生成佛必是色界第八识后引生无漏。八地已去菩萨便无鼻舌识。以所依根是色界系。不可下界识依上界根。虽知下三识得依上地根。无有下界识依上界色根者。故鼻舌识八地已去便无。由是应言。八地等菩萨诸根互用。三识中闻香等。或二根处身根闻香等。于理无违。又解。二识依上界根。亦无有妨。如下地三识系虽有别。仍别地依。二识亦尔。诸论但依一切异生·二乘·七地以前菩萨。多分为论。不言下二识依上界根。何妨定有。虽有此解。由如是义。前师解妨。然生无漏。随何界身后即彼引生。若约后师。二界皆得初起。二乘等或在欲界后。异生成佛唯在色后。善无记性多唯善性。有通无记。此合八识入十二心为无间缘。第六意识三界三性心相生无间如别处说(文)。
  明诠导本云。前师解好(云云)。
  太抄云。疏或二根处身根闻香者。或鼻舌根处既有身根。即用身识闻香。以鼻舌二识是合中知。身识亦是合中知故。用身识中闻香。疏虽有此解由如是义前师解好者。虽此后解欲界鼻舌识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后解。即取前解。眼耳身识互用闻香。于理为胜(文)(义演释同之)。
  忠安记云。基云○有三释○前解为胜。和上云。今加一。有所生净土五识之种子故。始从变化至受用土。从此种子生彼五识。义亦无妨(云云)。
  别钞云。若第二师要至佛果方得起者。八地已上依色界身受变易报。应无鼻舌二识。以下界识不依上界根故。解云。如下地三识依上地根。下界二识依上界根。亦不相违。一一不尔。下地三识同界得依下界二识。欲界不依上根。八地以去诸根互用。以耳等三识取香味境。于理无违。若尔。维摩云。欲色界天闻此香气。彼非八地已上自在者。诸根互用如何。解云。此由不思议。由净名神力。或香积如来力故尔也。虽有二释。前解为胜。八地已上不具五识违理故。诸论所言下界识不依上界根者。且依异生·二乘·七地已前。多分如此。故作是说(文)。
  同抄(论五)云。问。证有第七比量云。第六意识应有不共俱有所依。六转识中随一摄故。犹如五识。此量因有法差别相违之失。量云。第六意识不得依异地俱有根。六转识中随一摄故。由如五识。以第六识得依异地根故有此过。解云。同喻有所立不成失。以上三静虑借下初禅地眼等识故。设以异界根作量。亦有此过。以欲界鼻识依上地根故(文)。
  显幽抄(三本)云○问曰。二禅以上无三识禅何借下三识。色既无鼻舌识。应借欲界鼻舌识。答曰。二禅以上有三立。缘彼三尘借三尘。色界无香味境。无境不借鼻舌识。问曰。色界已有于三根。便许借彼于三识。色界既有鼻舌根。如何不借于三识。答曰。三识有根亦有境。即根境双具。许借识。鼻舌但有所依根无境。不借鼻舌识也。有三义故。一者无香味境故。二者隔界故。三定散差别故。不许借鼻舌二识也。但一界一地。问曰。既鼻舌根者不发识者。应无用耶。答。虽有鼻舌二根。为庄严具也(文)。
  表无表章云。有义。身表上三定○其无漏身语表或通四定。不尔。顿悟八地以去菩萨及佛。但居第四定应无身语善。如鼻舌识有漏上地无。无漏即言有。身语业应尔(文)。
  周记云。如鼻舌至应知者。说佛鼻舌。佛既恒居第四静虑。明知三识上地亦有。不尔。佛岂无八识耶。以此故知。舌等既然。无漏身语亦有。有云。八地以去生第四禅。虽无有漏鼻舌二识。然此菩萨起欲界鼻舌二识。依上界根。然借六识理亦无违。望其章意。即不如是。章中自言无漏故。借下识者是有漏故(文)。
  问。八地以上菩萨可起无记五识乎。
  疏云(如上)。
  义演云。疏善无记性多唯善性有通无记者。此文意说。若第十地菩萨临欲成佛时。用何性五识引生无漏五识耶。故今疏中云。通善性无记性。其五识中即多唯是善性。少分亦通无记。谓非临欲成佛时。五识一切时通善无记性。今言善性。即是修所成摄。由八地已去菩萨第六识中修惠引起五识中。或二识或三识是善性。或一识或二识既是率尔心。即是无记性故。五识中或是无记。或是善性。从此已后即引生无漏。亦由目连。第六识入无所有处中有漏无漏定。耳识闻欲界声。率尔闻声。是无记性。非是修惠所成。已后是善性。即是修惠所成故。三惠所成者唯是善性。今此亦尔。第十地菩萨第六识中无漏善。其五识若起率尔心。率尔心是无记故。非修所成。是善性修惠所成。从此已后成佛引生无漏五识。若初地已上菩萨所有五识。无不善性起。善性多。无记性少(文)(太抄同之)。
  疏五末(论五之处)八地·二乘·凡夫等位。六识三性容俱时转。如第八识与余三性俱。以此为证(文)(三性俱转之处)。
  义蕴云。八地二乘至三性容俱者。八地及二乘无学得有无记五识与善心俱。此意三性容俱凡夫等若八地等。非要有三心也(文)。
  太抄云。不然。应云八地以上菩萨六识唯得起二性。若七地以前菩萨。既第六识起有漏心。即后起三性心(文)。
  经疏云。三性应云善无记二性释欤。
  疏次文云。唯善性摄唯在佛也。唯善性故。不尔。初地以去五识中尚有不善。八地已去或时亦有无记五识故(文)。
  疏八本云。论九士用依处至余作现缘。述曰○然此二及前五无记即因。除无间缘及根依处。余依处果通漏无漏。彼二果唯有漏。有漏二因是无记故。不生无漏也。此依六识作法(文)。
  秘云。疏无记即因除无间缘等者。问。变化无记无间得生学无学心。云何无间果非无漏。答。即变化心通善无记。若为嬉戏所起变化。无记性摄。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当知是善。故善变化引无漏心。无记不尔。而昧劣故。余义类此故不繁云(文)。
  五心章云。第八诸位阙具者。此说五心。唯依因位新遇一境次第别生。有未知故。若遇旧境。但有决定染净·等流。或唯染净·等流二心。或唯等流。或唯染净。或唯决定。一念不续故。无唯寻求不起率尔。若可寻求必先不了故。定有率尔。五识之中无唯率尔无寻求心。瑜伽说故。非所余识故。成唯识说。八地以去乃至成佛。任运决定。不假寻求。故但有四。三乘通论。无漏具五。有寻求故。即诸刹那义别说有。非前后起。初转依等如前已说。第九三性所收者。瑜伽论说。初三心是无记。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容无乱境。五识中一与第六识连续生故。若在因位。境界强胜。诸识杂生并生五心。皆通三性所摄。若无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文)。
  问。有学圣者回心之后受变易生死。唯依第四禅无漏欤。
  灯云。问。初二果人得初近分无漏圣道。回心之后受变易生起何无漏。答。第四定地。何以故。由此回心胜修习故得第四定。故瑜伽论第八十云。若有善修四神足者。或住一劫。或一劫余。彼文乘前虽约无学据决定说。今前三果若不善修。应不住寿。既许得通方能住寿。故极熏修静虑无色。瑜伽六十九云。云何愿智。俱分解脱利根罗汉。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为依正故。虽说无学。准知回心有学亦然。若无愿智。云何能知寿将欲尽受变易耶(文)。
  同上文云。如初二果回心已后亦容后起下。唯遮凡未断见惑。又说要断欲修惑等。据二乘说。不障回心。虽不断欲所有烦恼。然伏惑得第四静虑。依边际定受变易身。既有此能。何妨不得九次第定。又不得九真不能证得边际定。杂集第九云。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引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判到究竟故(文)。
  释初二果回心得灭定之义也。
  疏八末云○今虽无文定何静虑之边际定。四定俱得。预流果等皆得此定。理不违故。然多第四以殊胜故(文)(全文如上卷初书)。
  同十末云○又取前解○不尔。受变易生起无漏者。岂不许得上静虑耶。故依上根本四静虑亦得(文)(全文如第十卷文集)。
  又取前解者。于趣中二果。得果依地。作亘七地。或限初末至至二释之重成通四静虑云初释定也。
  问。有学圣者回心向大之后可证无学果耶。
  灯云。问。准彼无学趣大时。疾有学回心。何不取果。答。虽知趣疾。以厌小果。所以不取(文)。
  秘云○问。既许经生取彼果不。答。佛地论云。经王伏惑而不定断故。不取彼所未得果(文)。
  一具上文如渐悟悲增之处书。
  摄释四云(化城喻品)问。有学趣向二乘极果时。不经多纵回心已取二乘无学不者彼长劫艰虞。答。既回心已厌彼二乘。由如怨敌。谁肯更取。故有经云。菩萨怖向二乘之中。如借命者怖归肆。如下广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