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七卷本文抄二十七目次

  不定段(下)
  显由彼起
  此据多分
  恶作非染
  非是寻故
  准知此俱
  正思惟体
  必假寻伺

  论第七卷本文抄二十七

  不定段(下)
  问。二禅以上起眼耳身三识之时。率尔等五心皆可依寻伺相应意识引力耶。
  论云。有义。寻伺亦五识俱。论说五识有寻伺故(文)。
  疏云。五十六下说问。生第二定。或生上地。有寻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元寻元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等。彼论说五识有寻伺故(文)。
  伽五十六云。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遂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文)。
  问。五识不与寻伺相应师之意会瑜伽论说。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云云)心何。
  论云。有义。寻伺唯意识俱○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云云)。
  疏云。此下会违有二。此初也。五十六等。说五识有寻伺者。显多由彼起。悲说彼相应。谓彼文说生在第二定以上起下识者。显彼五识或除率尔心等。定由寻伺俱意识引故。方可得生。非说五识寻伺俱也。此即显五由彼意识起。若在欲界。定中耳识率尔起时。意虽同缘。不藉寻伺俱意引生。上定亦与下界耳识俱时起故。五识余时多由彼寻等意识引。起自地五识故。寻伺亦通初定有故。显由彼起。多由彼起。二种各别合为一言。其显由彼言。正会前师所引论文。其多由彼起。傍会设有初定以下。论说有寻伺文。欲界率尔五识起时。虽意同缘。非必由意引。如定中耳识。大目揵入无所有处定。闻象等声。岂彼意有寻伺也。若萨婆多。定后闻声。即无此事。如前第五卷中广解。二禅以上准欲界。亦有率尔五识不藉寻伺意识引生。以境施至故。其等流决定由意有染净心故。今合为论。故言多由彼起。除率尔心故。又解。在初定及欲界。起眼等识。自地法故。起时自在。虽由意引五识方生。意识不必要寻伺俱。多由彼起。生第二定以上。起眼等识非彼法故。必假寻伺相应意识导引方生。定由彼起(云云)。
  义演云。俱时起故者。如大目连。身在欲界。入无所有处定闻象声。即无所有处心与欲界率尔俱时同缘境故。耳识不由寻伺意识引生。既知如是唯除率尔五识。余皆寻伺意识引○此释显由彼起竟。疏五识余时至亦通初定有故者。意云。此释多由彼起也○若作意观境。即由寻伺意识引生。若任运缘境。虽起五识。即不由寻伺引也○疏二禅以上准此至除率尔心者。会前二定以上由彼起所由也○欲界率尔五识闻象等声。既所由寻伺引。准知前所说二定以上起眼等识时此率尔亦不由寻等也。上来虽有多义不同。总是第一解也○疏又解至定由起者。此第二解。此中有二。一解多由彼起。二解显由彼起○此解实释多由彼起与前何别。答。前解除率尔心余心必由寻等引。此解不然。五心俱或时由彼。或时不由彼。然言多者。约时论之。非约五心。问。此解释显由彼起与前解何别。答。彼除率尔心余心必藉寻伺意引。此解兼率尔亦必寻伺等引。故云显由彼起故与前解(云云)。
  太抄云。在第二定已上起下识者显乃至由彼寻伺意识起者。此第一解。即说生上三种中。若率尔三识即无寻伺引起。若等流三识即由寻伺引起。此解亦不应理。应说起率尔三识亦由寻伺起为胜。疏云其显由彼其正会前。师乃至显多由彼起除率尔心者。问。此已下疏文重成立为第一。又问。其多由彼起。即傍会疏文中第一解云。初禅欲界除率尔心等余染净心起。皆追寻伺意引起。若会第二解。即说初禅欲界中起染净等流五识时。或由寻伺意识引起。或时不由寻伺意识引起。疏云又初定及欲界乃至道引方生定由彼起者。此第二解。初定及欲界五识率尔心。虽由意识引五识。五识是自地法故。故第六识不与寻伺俱。二禅以上起初禅五识率尔心。以五识非是自地法故。故二禅以上起五识率尔心。皆由寻伺意识引。此解为胜(云云)。
  肝心云。文其等流(波)决定由意(乃)有染净心故者。有唐本云。其等流五识决由意引生有染净心故(以上)案云。疏广略异义亦违无。不可改加。略本如略。广本如广。不可辄改。此文意云。五识等流由意染净方引起故。文除率尔故者。五识率尔不由寻伺。但等流心多由寻伺(云云)。
  疏云(五本)○又欲界耳识许异地心引生。二定以上起三识时。异地心引无寻伺意识为能引耶。答。初起五识必寻伺引。后位以去悲寻伺心引。此亦得唯率尔心。等流心等即不许尔。如在欲界。岂一切五识生要由寻伺引。初起由寻伺。后起不必故(云云)。
  疏五末云。论杂集论说至依多分说。述曰○又五识必由寻伺所引。此入定心何地之法。应唯初定。后无寻伺故。此如第七卷寻伺中解(以下如疏)。
  义蕴云。
  蕴云。后位已去非寻伺引者。二定以上初起三识可借下寻伺。后位不借三识亦起。问。在定既是初起耳识。何无寻伺。答。定散别故。如第七卷解。
  太抄九云。疏初起五识必寻伺引乃至等流心等即不许尔者。此中答意。二禅以上初起初禅三识率尔心时。必由寻伺引。后至等流心起三识时。即无寻伺引。此疏文中解不正义。应云二禅以上起三识时。为起异地识故。必须借初禅寻伺意识。能起三识故。若不得寻伺。即不能起三识故为是异地。要须寻伺引。虽无所有处引。是异地欲界耳识。为身与耳识同欲界故。故起耳时则无引寻伺引也(云云)。
  伽论五十六云(如上亦是其五十六亦有此文之处)。
  秘云。论显多由彼起。疏有二解。有义。弹彼第二解云。疏说生上必寻伺引方能起下眼等识。岂起五识要下意引生。在下地尚用上定能引五识。如何生上要起下界寻伺识引。未必尽理。然将起上诸地意识能引眼识等为胜。如大菩萨岂不能已上诸地心引下五识起。故五十六云。从无寻伺三摩地起已此得现前。不言更起下地心故。此论且依前后引生说。从定起此得现前。理实八地以去菩萨于诸地心具五识故。云多由言亦生上而起下者。详曰。若许上意引下眼等。二定上意寻伺不有。如何得云显多由起。又五十六不云出定更起下心。便证上心引下识者。此第二师而据何理云多由起。若云下地多由起者。此不为救。本通于上不会下界。若云但遮疏云必定。不障有时不识引者。若尔。云何引五十六不起下心。以之为证。本会彼文云多由起。既以彼证不由下引。云何而能会彼文耶。后更何时而由起乎。设言余时。无异因故。又云生下当用上定引五识者。引何五识。若引上地。便为自害。返证他义。若引下识。下识自地串习可然。上身引下。地既不同。何得相例。又菩萨例。例亦未可法理合。然起下何过。岂起下识失自在义。如来事智不观证理。岂失如来遍知义乎。又疏且对所诤所明不言一切。未可即以菩萨为例。
  西明疏云。多由彼言。略有二义。一依定散住。定心少在。散心多在。设在定心起五亦少。故约散心说多由起。二约率尔等流心说。率尔心少。等流心多。设率尔心寻伺等引少。等流心必有寻求等引。故约等流说多由彼起。又总相解云。虽有少分五识不由寻伺所引。而彼多分寻伺相应意识所引。故言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也(云云)。
  别抄云。问。上地借下三识。同时意识为与三识同下地。为是上地意识耶。解云。上地意识与下地三识俱。若不尔者。如在定中闻象声发耳识。岂可定心是色界耶。若发业者即同地意识。因等起心定同地故。意与五识因等起故。由此五识与彼意识同异不定(云云)。
  又奥文云。问。身生第二静虑或复已上。借下三识。同时意识何地所摄。解云。不定。若起初定意识。即是同地。若起自地意识。即是异地。问。三识依上根得地色。第六依下根不起上界境。解云。五俱意识与五同地。亦不上缘。若独头者缘通上下。以依心根分别胜故。缘退上下(文)。
  论五云。有义。六识三性容俱。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识与意虽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性(文)。
  问。染污悔心所贪(嗔邪见戒见)相应之义可有耶。
  问。染污悔心所亲可迷谛理耶。
  论云。悔但容与无明相应。此行相粗。贪等细故(云云)。
  疏云。自下第七烦恼俱门。悔行相粗必独生。染分不与贪等九法并起。唯无明相应。贪等行相细故。此据多分不许余俱。下文邪见悔修定。则说与俱。邪见与嗔俱故。悔亦与邪见嗔俱。此文不尽理。又先行施后生追悔。悔与贪俱。有言我何意作此事。即分别我见亦与悔俱。合嗔邪见贪我见得俱。此中约粗相不得。又解。必不得俱。与悔间起非必相应。问。忿等独头生。许慢等俱起。恶作别头起。应贪等俱生。答。忿等嗔等分。如本得相应。恶作别有体。非与贪俱起。何故贪等各别起耶。于自十中各别起故(云云)。
  义演云。合嗔邪见等者。此解亦好。论文且约粗相。据实亦俱。问。此悔何故不得与慢·疑·边见见取·戒取俱耶。答。思之可知。又解等者且顺论文作此解也(云云)。
  太抄云。此言悔与嗔邪见贪我见及痴与五法俱起。此解亦顺论文。且约粗相言。不得言九根本烦恼俱。据实亦得俱(云云)。
  又云。又解等者亦顺论文作此释(云云)。
  秘云。论悔但容与无明相应者。问。此俱无明应唯不共。不共迷理。此迷不迷。答。设尔何失。二俱有失。若不迷者。何名相应。所缘异故。若言迷者。而因邪见之所引生。亲义焉在。答。传有三释。一云。但言不共有亲迷理。非皆亲迷。二云。虽邪见力之所引生。不缘见起故亦亲迷。三云。悔俱无明亦是非主。由此染悔非亲迷摄。有义断云。然亲迷其理难见。故说不共有非亲迷。虽违论之。理相顺也。详曰。夫染悔者。悔修于善悔不作恶。此岂非迷苦谛理耶。虽复邪见前后引生。不缘若境。亲迷何失。无文遮故(云云)。
  疏云。设追悔往恶与自邈责。恶作亦不瞋俱。与恶作间生。实不俱起。设说俱者。间生名俱(云云)。
  肝心云。恶作亦不嗔俱者。此且约粗相说。为约实而言。亦得嗔俱。追悔往恶而邈责故。下文邪见悔修定。邪见与嗔俱故。悔亦与邪见嗔俱故。今此论文而未尽理(云云)。
  论云。有义。此二亦缘上境。有邪见者悔修定故。梦能普缘所更事故(云云)。
  疏云。谓中有中起邪见者。悔先所作事。论不许悔与九本惑俱。故邪见时无容起悔。即是别时起得此悔。非与谤灭心俱。故不相违。又解。据实亦邪见俱。及有嗔俱。论据多分。不许与邪见嗔等俱。许俱义稳(云云)。
  论云。悔眠唯通见修所断。亦邪见等势力起故(云云)。
  疏云。今通见断者。亦邪见等势力起故。缘见等生故(云云)。
  问。付不定心所三性分别。且恶作心所可通染无记耶。
  又方问○可通四无记中异熟无记耶。
  论云。后三皆通染净无记。恶作非染。解粗猛故(云云)。
  疏云。染谓有覆。净谓无覆。于染净二无记。眠等三皆通。即欲界修道二见俱有眠等故。初定有寻伺故。恶作非染无记。以解粗猛故。不与二见俱。染必不善故(云云)。
  论云。四无记中。悔唯中二。行相粗猛。非定果故(云云)。
  疏云。染无记中。无别相故。略而不说。净四无记中。悔唯威仪工巧二法。威仪工巧二法。四无记中是中二故。谓异熟为第一。变化为第四故。以彼恶作行相粗猛。不与业异熟心俱。非定果故。亦不说与变化心俱。此说异熟有二。一谓业果。即此中说。二谓法执。亦通染故。此不说之。前说染无记不通恶作故。其余无记心。虽不缘威仪等。亦是彼摄。非异熟生。此中说言恶作不通异熟性故。又解。彼不缘威仪等。心法执皆异熟无记。亦恶作俱。此中且据业果者说。应勘诸论佛地二障中等文(云云)。
  肝心云。彼不缘威仪等。心法执皆异熟无记等者。
  灯云。论四无记中悔唯中二者。问。异熟通果俱容得起威仪工巧。悔既容与中二性俱。应通四种。答。虽色界天起通果心。来至佛所起身威仪及语工巧。又诸圣者起通果心。屈申言悟不为利乐。皆是无记。此皆上界及异熟心起。非单四无记。故皆不俱。今据单起威仪工巧。容与悔俱。问。悔非染无记俱者。如所知障望菩萨人。即是染污。岂非彼俱。答。据烦恼障。非染无记。依所知障。通染无记。故不相违(云云)。
  补阙章(三科)云。五有覆无记五蕴○不定四皆通(云云)。
  论九云。所知障者○此于无覆无记性中。是异熟生非余三种。彼威仪等势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此名无覆。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是有覆(云云)。
  疏云。论此于无覆至障菩提故。述曰。余三无记势力薄弱。不能覆所知。不障菩提故。若异熟势力强厚。通作意生计度所起。能覆所知障菩提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非业果也虽与不善有覆俱。不障二乘。但名无覆(云云)。
  蕴五云。疏余三无记势用薄弱等。问。前第七卷初云。问。无记中悔唯中二。行相粗猛。非定果故。又云。寻伺除初彼解微劣。不能寻求名等义故。准彼既说异熟生微劣。威仪等粗猛。何故今此说威仪等势力薄弱。异熟生势力强厚耶。答。义有异也。且威仪工巧行相明利。非异熟即唯粗猛故。悔俱坚覆所知势用便弱。以威仪等非迷暗故。其异熟无记行相暗劣。若寻名等体性即微。坚覆所知势便强厚。不明了故。与彼所知障相翻故。亦如此所知障。若缚有情劣于烦恼为菩提障。何废种。此既许。然彼亦应尔(云云)。
  要下(论九)云。理实威仪工巧与所知障法执亦俱。今约孤行。言非威仪等。亦不相违。据实执时非彼等心。是彼心等而不起执(云云)。
  补阙章云(五蕴)异熟无记者○业招第八眼等六识及此相应受想二蕴。遍三别五及不定三(云云)。
  同三科章云。六无覆无记中○受想识中。通除末那行蕴遍行别境眠。不相应中。众同分命根无想报三。皆是异熟生(云云)。
  百法论玄赞云。四十六是异熟。谓七识除末那。遍行五。别境五。不定三。除恶作(云云)。
  论三云。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云云)。
  疏云。非异熟者。非真异熟。不遍异熟生。亦有恶作等。不定中自当分别(云云)。
  论云。寻伺除初彼解微劣。不能寻察名等义故(云云)。
  疏云。除异熟心。异熟心解微劣。不能寻求伺察名等法故。大论第一七分别中说。不染污分别。此有善净无记○彼说净无记与此同。此文但说不与业果异熟心俱。非法执疑异熟心也。后可与俱(云云)。
  问。第七识有任运分别欤。
  灯云。约识明者○杂集七中○遍行相者○任运既缘现境同于自性。别通七识。唯除第七。以恒计度故(文)。
  又上云○问。既约自性。八识皆有任运分别。七八何无。答。约三乘通不说七八(文)。
  伽抄一云。七分别以寻伺或五七八识为体。任运分别是五七八识故。七唯有漏。有通无漏。唯识第七解(文)。
  对法抄二云○任运分别以五识及寻伺为体。此云五识。瑜伽第五。是寻伺故。第八既任运故。四法为体(文)。
  同抄三云。任运通七识。余六唯第六。瑜伽第一云意不共。谓七分别。此论任运是五识故。第八准义成立。余唯第六。可知第七唯染污。第八等皆不相应(文)。
  二量章云。任运分别唯是现量。论自说言。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瑜伽第一者。任运唯现量。说随境力任运转故(文)。
  灯下云。漏无漏分别者。准瑜伽第五。诸分别皆有漏。论云。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故。又释。或通无漏。言望出世智者。据无分别智名为出世(文)。
  问。寻伺通无漏师意引十地论说。又说彼是言说因故(云云)尔者不引现行论觉者觉观是○言行之文为证故。淄洲大师如何释给耶。
  问。
  论云。有义。此二亦正智摄。说正思推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又说彼是言说因故。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能遍知。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故此二种亦通无漏。虽说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后得正智中亦有分别故(云云)。
  论云。有义。寻伺非所断者。于五法中唯分别。瑜伽说彼是分别故(文)。
  疏云。论有义此二至寻求等故。述曰。于中有三。一证。二理。三会。此初也。亦五法中正智所摄。显扬第二等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宁知思惟体即是寻。显扬第二·大论第二十九皆云。彼正思惟能令心寻求极寻求。趣入极趣入等。故有等言。寻求者寻也。论又说彼是言说因故。述曰。对法第十及十地论第一等。说正思惟是语言因。故知寻通无漏。寻既尔。伺亦然。问。既引十地论初卷等云是语言因。宁不引彼三请中第一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等。彼论解云觉者觉观语言因故。答。若依梵本。毗呾迦是寻。僧羯腊波是思惟。彼十地论言僧羯腊波。但是思惟。亦无正字。何况是寻。即翻译家增觉谓观等也。故引不同。彼但应言净思惟惟也。论未究竟位至亦通无漏。述曰。下立理也○论虽说寻伺至亦有分别故。述曰。下会违也(云云)。
  秘云。疏十地第一至寻无漏者。问。彼论无有正思惟言。据何说有。答。彼论牃颂净觉人者。依梵论本云思惟也。疏依梵文故无有失。问。经云思惟。云何即证寻成无漏。答。言思惟者八道支一。体即是寻。故得为证。又解脱同诸并众。诸金刚藏释十地义。准十地经。叹菩萨德。金刚藏等八地上位。上位意识唯是无漏。解脱同等叹云净觉净觉明知体非有漏。疏问既十地至语言因故者。此难意云。言思惟者是本经颂。论家释云。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言说因觉名觉观。是口言行。准其论文。亦得为证。何故不引。疏故引不同彼但应云净思惟者。显今论家但引本经不引论释。不引论意具辨如灯。问。若引本经。经颂不云正思惟者是语言因。何得引之证是说因。答。文虽不言。理必可故。故经颂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诸上妙地。有力不解释。既云净觉说上妙地今何不释。明知净觉即是说因。不尔。如何叙有净觉。责不释耶。详曰。观文察理。兼论无伤。何所以者。且觉观言。若梵本有。即不应责译主加增。若梵本无。想唯识师不引此谬。取彼正论思惟之言。通证因果言说之由。竟有何失。论说说因甚明着故。更思(云云)。
  蕴云。疏既引十地至证言因故者。彼经解脱月菩萨等三请金刚菩萨释十地义。彼第一请颂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诸净妙地力不解释。彼论牒颂解云。觉观是口言行。今问意云。觉观即是寻。口言行即是语言因。既言净觉。此即无漏。寻为语言因。今论何不引之。而引正思惟为证耶。疏答若依梵本等者。此答意云。若论觉观。理合寻。是准梵本。既云僧羯腊波。即是思惟。无非觉观。翻译失错。实不是寻。今此论与梵本同。与此方十地论别也。问据此方。答准梵本。即彼此二论不相违返。问。设僧羯腊波是思惟。更加净字。与此所引小别。何得言同。答。净思惟即八道中正思惟支。但语言因故不违也(云云)。
  灯云。论又说彼是言说因故者。本说如疏。西明释云。正引十地三请言中第一请文。长行释云。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即口言行。三藏解云。应言寻伺。言觉观者。译家谬也。今护法师引为诚证者。今恐传谬。何以故。本疏主说亲承三藏云。捡梵本言僧羯腊波。但是思惟。亦无正字。何况是寻。言觉者觉观。此说觉为观。译家增故。今西明云。三藏解云。应言寻伺。言觉观者。译家谬也。经但说云净觉。觉即是寻。如何得言应云寻伺。故知传谬。问。设唯是观。观即是寻。寻是语因。后师何故不引为证。答。正思惟支体有二种。一通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后得位。体即唯是寻。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后。体即思及惠。瑜伽二十九云。若心趣入诸所寻思。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思。乃至云。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言论。是名正语。正语是果。思惟语因。及显扬第二云。寻求极寻求。现前寻求觉了。计笔观察。思惟思惟性。又瑜伽二十九云。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总立此二。合名正见。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体。对法第十说。惠蕴摄正见正思惟正勤。九十八云。若出世间以正智为自性。除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为所缘。瑜伽二十九云。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此根本位。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此后得位。云如证而觉故。此等皆是后八支体。不说寻故。后师依大乘通因果本后正思惟支。非是寻故。所以不引(云云)。
  十地论一云。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复分别。是时一切菩萨众。闻说菩萨十地名已。咸皆渴仰欲闻解释。各作是念。何因何缘。是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更解释。时大菩萨众中有菩萨。名解脱月。知诸菩萨心深生疑已。即以偈颂问金刚藏菩萨曰。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初净妙地。有力不解释○论曰○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是口言行。有净说因。何故不说(云云)(三请中第一请文也)。
  问。以寻心所为正思惟支体云事。引瑜伽何文证之耶。
  灯云(如上)。
  伽论二十九云。此复云何谓七觉支。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惠用此为支。故名觉支。即此七种如实觉支。三如所摄。谓三觉支奢摩他品摄。三觉支毗钵舍那如摄。一觉支通二品摄。是故说名七种觉支。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此三观品所摄。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此三品止品所摄。念觉支一种俱如所摄。说名遍行。彼于尔时最初获得七觉支故。名初有学。见圣谛迹已。永断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唯余修道所断烦恼。为断彼故。修习三蕴所摄八支圣道。此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惠蕴所摄。正语·正业·正命。戒蕴所摄。正念·正定。定蕴所摄。问。何因缘故名八支圣道。答。诸圣有学已见迹者。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总略此二合名正见。由此正见增上力故。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诸所寻思。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思。若心趣入诸所言论。即由正见增上力故。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言论。是名正语(等文)次下文。八正道一一说之。
  有私记文(八正道支义)灯引伽文云。伽二十九云。若心趣入○又伽二十九云。若得彼已○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体(云云)。
  勘此灯明知中边分别支者。唯取后得智寻为体。正思惟支唯后得智时有。本智时无。故意云。见道出观以后。分别安立自所证得时。能观无漏后得照达故。正见俱时相应寻求等者。名正思惟支。约此义故。唯后得可名分别支(云云)。
  伽论习三云。问。八正在修。何故伽论二十九云。当知此中若无支中所得真觉。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总略此二合名正见。由此正见增上力故。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惟(云云)(此俱正见亦通修道)显扬二云。八圣道支者。广说如经。一正见。谓于见道中。得遍觉支时。见清净。于彼修道中安立后得遍觉支见清净。总合二名为正见。二正思惟。谓依正见与彼俱行。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于修道中相续作意思惟诸谛。与无漏作意相应○三正语。谓于修道中依正思惟(云云)(余皆无明道)和上云。此论文意。正见通二(以上)如何今说在修道耶。答。景法师云。于真见七觉支时所得真择诸觉。今在相见道。以后得智安立观行。如真见道真证而觉。故此二觉合名正见。今修道中正见亦二。一是无分别智正见。二是出观后起正见。如彼真见安立。而见合名正见(若依此论解伽论意者以正在明然显文分明决定声闻会释)和上云。论意不同(云云)。
  问。八圣道中正思惟支以思惠二法为体。将如何。
  灯云(如上)。
  要云。此中正思惟若体是寻通无漏者。何故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五根。不摄三十七中六法。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别即惠根。此师以因果通论。故体即惠。前师此可为正。故寻非无漏。以寻名说之。如三界适悦名乐(云云)。
  要下(论九)云。三十七品以九法为体。遍行一。谓喜受○惠为九。四念住·根力觉支各为一。道支二。谓正见·正思惟。思惟因中是依惠寻。佛果唯惠。瑜伽五十七云。三十七品与五根云何相摄。道品摄根。非根摄道。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其体即惠(云云)。
  灯第二云。正思惟者以思为体(文)。
  抄释三云。疏正思惟以惠为性者。若依俱舍。以寻为体。今大乘意。佛无寻伺。犹有语故。以惠为体。问。思亦发语。何不以思为体耶。答。由正思惟能发语言。悔示于他。答非惠者。余无此能。故对法云。正思惟者是悔示他支。如其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问。此与正见而复何别。俱是惠故。答。分别悔示二支别故(云云)。
  对法抄七云(论十)正思惟小乘觉数。此法大乘是有漏。不得为八正道法。此寻依思惠为体。惠为正见支。正思惟乃取思为体。此理不然。未见文故。如大论二十九云。正思惟唯惠蕴摄。又下文言。毗钵舍那收。又五十七。释二十二根中云。问五根三十七品。为五摄三十七。为三十七摄五。答三十七摄五。非五摄三十七。不摄何等。谓语·业·命·安·喜·舍。如是或六或四彼所不摄。若正思惟是思数。于不摄中。应云不摄七法。以二十二根中无思数故。但正思惟以惠为体故。是根中惠根摄。何以故。发语得通思惠。唯取惠而非思。以发五种蕴身故。唯安舍道共戒或十一。即闻戒为三故。虽正思惟。如文以惠为体。与正见何异。以正见是分别支故。释曰。正见观中。分别未发语言正思惟。为他说法。依此发语。以无漏观中非寻伺所发语故。佛无寻伺故。又唯识第七因中以寻为体(云云)。
  疏文云。论未究竟位至亦通无漏。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佛二俱无。故说法时不假功用。有正思惟。体即是思。不名为寻。又解。十无学中。佛无正思惟支。以无寻伺故。前解为胜(云云)。
  灯第二云。正思惟者以思为体。若准十地论云。净觉人即谓觉者是寻。捡梵本。不以寻伺为体。如第七卷论疏辨(云云)。
  显唯识疏隐文抄八云。隽法师云。觉分虽有三十七。而体唯有十○以正思惟即思故。基法师弹此解云。准决择分辨五根与三十七法相摄。言除六觉法。与余受互摄。何等为六。正语·正业·命·轻安·喜及舍。若许正思惟即寻及思者。何根等摄。是故正思惟以惠为体。故觉分虽有三十七。而九法为体○兴法师云。今详此解。非为尽理。若正思惟以惠为体者。何故显扬云依正见与彼俱行邪。无有二惠而俱生故。今解。正思惟以寻为体。然寻有三义。一假实别得。非即思惠○二摄假从实。非虽思惠故○以实云之。与根相摄。正语等五一向非根所摄。信精进等二十一法一向展转相摄。一亦摄亦不摄。通思惠故。彼论约非全分故略不故。显扬通思惠故说见俱○今谓不然。然疏主意破唯以寻及思为体。得以惠为体。非谓唯惠。若但以寻为体者。如来应无正思惟支。若唯是思惠。即违瑜伽五根相摄义。若唯惠者。即违显扬。故通三法○具如义灯(云云)。
  问。金刚心菩萨说法利生之时。依寻伺力欤。
  论云(如上)。
  疏云。八地已去虽无功用。果未满故。有任运功用。故不同佛。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前八地已去皆无。后八地已上犹有。七地已前二用并有。八地已去无功用者。无利用。任运入地非于利他。亦无功用(文)。
  灯四(论三)云○今为二解。一云。于药病未知。据已前说。此位云等觉。故不假寻伺。一云。金刚定前起于寻伺。观承病等。击发语言。即入此定。故虽在定。而能说法方便。虽属于前。正说法时。在金刚定能令增进。何所相违。此解为正(文)。
  太贤古迹同此正定意也。
  忠安记三云。论未究竟位等者○和上问。龙猛菩萨论云。法性菩萨不起寻伺。岂不违此。答。不相违。所以者何。龙猛约所已遍知病药。虽不起寻伺。护法据所未遍知病药。说必起寻伺(云云)。
  同记第二(论三)云。论无散动故者○和上云。若依护法宗。十地菩萨皆由寻伺方得说法。非如佛地无功用说。若依智度论。与此不同。如彼论云。若法生身皆为觉观。若法性身菩萨无有觉观。解云。生身者是分段身。法性身者是变易身。准此文者。八地已上应无寻伺。皆变易故。如何通释。解云。有人云。论意不同。不须和合。然今无违。所以者何。八地已上菩萨说法要由寻伺。而正说法时无寻伺。智度论约正说法时。护法通说先方便位。岂护法师得初地菩萨之义(云云)(有人者若圆测师也)。
  深密经西明疏第五云○问。十地菩萨依寻伺说。智度所说如何会。答。论者意异。不可会释。如智度论说寻伺俱起。弥勒等宗必不俱起。如是等异。其例非一。故不须会(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