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九卷本文抄四十目次

  加行位
  义说三惠
  观能取无
  魏梁隋唐
  堕顶菩萨
  寻思位极
  印顺定
  少物体
  二乘非安立
  依诸静虑
  见道段
  然五十五胜
  应加胜进
  与前各一
  不尔不能
  初粗观事
  第二现观
  自性放法所缘
  亦非依主
  真全后一分
  修道段
  有义转依
  便证得转依
  四地以前可有真俗合观义耶
  十胜行段
  三种般若中以何名第三般若耶
  定学唯无漏
  直往迂回
  十重障段
  二身见等
  微细随眠
  佛果障

  论第九卷本文抄四十

  加行位
  问。七地以前可有义说三惠耶。
  灯云。八地已上义说闻思亦缘教等(云云)。
  三惠章云○于修道位。七地已前定散心间。皆容得起。八地以上无漏相续。都无散心。十地经说。八地已上于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彼论解云。如次即是闻思修惠。虽一惠体。一刹那中能取外散而寻于义。名为闻惠。能深筹度。先理后文。名为思惠。于此二中。能证明显。即名修惠。圣智迅速。于一念惠。义分三故。实无别体(云云)。
  中边疏下云○又有漏者在初二劫。若无漏者摄实唯修。以闻思二多分别故。无漏说无。然十地经说能堪能思能持。说三惠者。此于修惠。义说三故。彼唯八地已去。今以义准。初地即得无漏三惠(云云)。
  伽抄一云○泰师云。八地已去体唯取修惠。义说闻思。闻思唯有漏○景师云。八地已上有有漏心。故成闻思○灵隽师传西方云。今有两解。一同前解。二同后义。今取八地已上无漏相续。菩萨利根。一修惠中。能起三用。即名三惠。理亦无失(云云)。
  唯识章云。在修习位。七地以前有漏无漏皆具三惠(文)。
  中边疏下云○此中初四位通三劫。第五第六大位。而论在解脱分。第七修惠大位。而言在决择分。第八已去如论辨位。然第五六七非不通余位。义说三通三劫故。如前已说(云云)。
  问。观能取无时。二执共可伏之哉。
  灯云○观所取无伏我法执。观能取无能伏于法执(云云)。
  论二云。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解境亦是法执(云云)。
  唯识义私记二云。问。何故观所取空并除二执。观能取空唯除法执。答。实我实法俱所取境故。观所取空并除二执也。执有实唯识是法执故。观能取空唯除法执也(云云)。
  疏一本云。问。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内道外道皆可了智。依所变见执法可尔。如何依见亦执我耶。答。如外僧佉执思为我。犊子部等我名能见故。依二分皆执我法(文)。
  问。摄大乘论中。菩萨见道有四方便。谓四十心(云云)淄洲大师如何释之哉。
  灯云。然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观·总想念处·别想念处。合四善根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总意别。意取四十心满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译谬。魏梁隋唐同本异译。余本总无。故笔授谬(云云)。
  贞云录云(开元录同之)。
  摄大乘论三卷(陈真谛译无著菩萨造)。
  摄大乘论二卷(后魏佛陀扇多译无著造)。
  摄大乘论三卷(玄奘译无著造)。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陈真谛译。天亲释或十二卷。亦云释论)。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隋笈多译世亲造随大乘亦云于东都上林囿译)。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世亲释玄奘译)。
  摄大乘论释十卷(无性释玄奘译)。
  问。灯中引大品般若文。堕顶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云云)淄洲大师释之耶。
  灯云○然四善根及持经等。皆初祇满心方始修之○自古诸师意解不同。取文各别不得教意。教意菩萨修四善根。有正修满位。有仰修习位。仰习作观通三十心○大品经云。堕顶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或学观所取似顶名堕顶。或本二乘在于顶位回心向大。亦名菩萨。故云堕顶菩萨。说此等退堕二乘地。于理无违。然本业·大品更检彼文(云云)。
  文义记云○证曰。诸释皆在初劫末。然有人云。本业云。十住第六堕声闻辟支佛地。如舍利弗等。大品经第□云。堕顶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准此十住名顶。故前十信名暖。十解名顶。十入名忍。第一法名回向(此释符常法师义)此释非理。本业经中。于十行位具作四善根观。又世第一法世间最胜无第二念。由此道理。唯一刹那。十回向多劫。何名第一。若言十回向多劫行行皆第一者。出何教证。梁摄论第六云。此三摩提最后刹那。即伏唯识相。彼名无间三摩提。应知从世第一法依止。释曰。从最后刹那。更进第二刹那。即入初地。故摄无间。大唐大业大同小异。由此十回向非唯世第一法。故不成证(云云)。
  大品般若经四云(劝学品第八)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得具足善根。常不堕恶趣。欲得不生卑贱之家。欲得不住声闻辟支佛地中。欲得不堕菩萨顶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尔时惠命舍利弗问须菩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堕顶。须菩提言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三昧。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入菩萨位。是名菩萨摩诃萨法生故堕顶(云云)光赞同之。
  同三十八云(四谛品)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时。如通达谛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直入菩萨位中。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见诸法。见已得无所有法。得无所有法已。见一切法空。四圣谛所摄四圣谛所不摄法皆空。若如是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是为菩萨住性地中不从顶堕。用是顶堕故。堕声闻辟支佛地(云云)。
  大般若四百八十四云。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名为菩萨顶堕。善现答言。若诸菩萨无方便善巧修行六波罗密多。无方便善巧住空无相无愿等持。退堕声闻或独觉地。不得菩萨正性决定位。亦不入菩萨正性离生。如是名为菩萨顶堕(云云)。
  同三十六云。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名为菩萨顶堕。善现答言。若诸菩萨无方便善巧而行六波罗蜜多。无方便善巧住三解脱门。堕于声闻或独觉地。不入菩萨正性离生。如是名为菩萨顶堕(云云)。
  同五百八十云。若诸菩萨能作如是方便善巧。不取法相。彼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得入居顶。诸菩萨数能得如顶一切智智(云云)。
  智论四十一云(又大品四卷)问曰。是一事何以故。名为顶。名为位。名为不生。答曰。于柔顺忍无生忍中间。所有法名为顶。住是顶上直趣佛道。不复畏堕。譬如声闻法中暖忍中间名为顶法。问曰。若得顶名不堕。今云何言顶堕。答曰。乘近应得而失者。名为堕。得顶者智惠安稳则不畏堕。譬如上山既得到顶则不畏堕。未到之间倾危畏堕。顶增长坚固名为菩萨位。入是位中。一切结使一切魔民不能动摇。亦名无生忍法(云云)。
  侃疏十云○言须陀洹等是菩萨无生法忍(等文)。
  同论抄云○初地始心名为顶。住地心名无生忍。是故言中间有法名为顶燸忍。中间名为顶者。取中义同。不用有漏为喻(云云)惠影疏同之。
  弘决七末云○从既不入位者。正明今文顶堕之义。初明三藏顶堕○谓暖一向退。不名顶堕。忍位过顶。复不名堕。于二位间住顶名堕○通教顶堕例此应知。别教顶位在十行中。故无堕义。于行向中。纵起着心。但未入地。名顶堕○今人下论圆教。至十信时。若生爱心。不入初住○故此顶堕异前通藏。故大论三十。明顶堕义。二种不同。一者顶退。名之为堕。二者住顶。名之为堕。小乘教中。虽具二义。住顶多退故。今圆位见思已落。但有住顶一堕义耳。故大论三十二。问曰。顶不应顶。云何言堕。答。乘近应得而便失者。名之为堕。若得顶者。智惠安稳。则不思堕。此约初义。以退为堕。若第二义。以住顶不进不退。名之为堕。是则十信初心犹名为燸(云云)。
  问。四寻思观可通地上耶。
  疏云。准四十八。第八地中说。即入地已去不作寻思观。唯作如实智观已除二取。不须唯观所取假有。二取无故。但作如实智观。七地以前犹未清净。此体即是无生忍体。初地已得故。不须作四寻思观(云云)。
  论云。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云云)。
  别抄云。问。寻思如实地前地上。解云。有漏如实唯在地前。若无漏者即在地上。然七地已来犹未清净。有加行故。要依寻思方起如实智。八地已上离加行故。第六识中常无漏故。二取不起。不依寻思而起实智○然今实义。寻思唯有漏。唯加行心推求。非根本智后智故。如实智通有漏无漏。通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云云)。
  伽抄十二云○(三十八处)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故知此智即是忍体。有寻思已之言。故知寻思不在八地已去。以无有漏心故。以前皆有有漏心故。其后得智但相似作义无妨。其实作寻思唯有漏智。无引生无漏如实智。无漏智既称法。即是如实。何故更作寻思观引生如实智。假设作时。位是相似。非真作也(云云)。
  对法抄七云。大论七十二。广明五法中云。如实智正智所摄。寻思分别可收。法师言。若依摄论等。寻思在暖顶。实智在忍第一法。决择分。善是有漏。云何实智正智收。义曰。此约后得智说。后得智亦作如实观。以实智邻近见道收。又释。大义曰。寻思位智未决定。实智位智已决定。实智为正智收。非寻思也(云云)。
  唯识义六卷私记一云。问。若尔。寻思不通地上耶。答。亦通。故伽抄云。寻思不在八地以上。已前有有漏心故。问。若尔。何论云顶位寻思位极。答。其寻思功力此位极。故云然也。非谓地上都无。故寸法抄云。地上菩萨有漏后得智作寻思观(云云)。
  问。有义意释印顺定名顺义亦有中忍(云云)扑扬大师可许之哉。
  秘云。论依印顺定至名顺乐忍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后释云。若印能取无。顺随观察。顺通上忍。应印所取无亦顺观彼顺通下忍。理俱齐故。下忍由印既不名顺。上忍亦印。宁有顺名。故今解。顺唯在中忍。上忍如下但名印忍。详曰。据文粗显。有义为优。下总摄义释本颂文。而明三忍印能所取。初后二忍皆无顺字。若穷理谈。疏亦无失。初忍未修顺无能取。不立顺名。后顺观彼故有于顺。下摄义中。举中显后。文略影耳。今助一释。顺通初二。初忍虽未修无能取。印所取无。即是顺无能取义也。能取二取相待立故。故论结云。印前顺后。立印顺名。上忍已印。不可言顺。下文显影。但中言顺。亦不相违(云云)。
  论云。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云云)。
  疏云。印前所取无。顺后能取无。名印顺定。顺通二种。一名乐顺。二名印顺。若此三品皆名为忍。下上位中皆印忍故。立印顺名。一印顺名通初及后。乐顺之言唯在中忍。故合言印顺定也。又差别者。下品忍名印忍。印所取无故。中品忍名乐顺。乐无能取顺修彼故。上忍起时但名印顺。印能取无顺观彼故。故合三忍名印顺定。忍者智也。印顺俱定名印顺定。初后准此解。于无所取决定印持者。是下忍位。无能取中亦顺乐忍者。是中上忍位。顺通中上。乐唯在中(云云)。
  论云。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云云)。
  问。加行位菩萨安立少物谓唯识性(云云)少物者何相耶。
  问。要集意安立少物者出定时(云云)灯师可许之耶。
  论云。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云云)。
  疏云。述曰。心上变如名为少物。此非无相故名带相。相谓相状。若证真时。此相便灭。相者即是空所执相。有依他相。名空有相。谓有空相是彼唯识真胜义性。真者胜义之异名。第四胜义。简前三故。由有此相未证真理。灭空有相。即能入真(云云)。
  灯云。问。言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现前安立少物者。为在何位。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带相故未能证实。又云。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颂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坚执。是定现量。要集云。据出观位说。观中现量。不作此解。今谓不尔。若许观中不带空有二种相者。应触无所得。即住真见。何名加行。又亦应伏相粗重缚。复违前诸文(云云)。
  十卷私记第一云。问。带相者唯带圆成。为当三性相共带。答有二传。一云。带圆成一相。不带余二相○问。若观心带圆成一相者。何故疏说空有相。空所执相有依他相(云云)答。圆成上以义空有相。意云。圆成非所执。故云空所执相。心中现相分是依他故。云有依他相。非谓尔故观心圆成相外带别体空有相○一云。带三性相○问。若尔。三相谓是唯识真胜义性○问。唯圆成相谓真胜性者。何故疏谓有空相是彼唯识真胜义性(云云)答。彼观心带空相圆成。谓唯识真胜义性(文)。
  此传难疏文稍似而稍好也(云云)可见全文。
  问。菩萨地前修安立观有何故耶。
  问。二乘圣者可修非安立观耶。
  论云。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故。及伏分别二种障故。非安立谛是正所观。非如二乘唯观安立(云云)。
  疏云○此位菩萨。若加行不作二种观者。不能引真见二种生故。亦不能伏二乘者故。为入二空观真如理。正观非安立。为起游观起胜进道。成就佛法降伏二乘。亦观安立。然二乘者自宗。唯说作四谛安立观。菩萨不尔。今说。于彼亦作人空非安立观。然不同菩萨。菩萨二空俱作。为显彼劣故不说之。又二乘者亦唯作安立。不同菩萨。菩萨行智深广。彼不尔故(云云)。
  秘云。论非如二乘唯观安立者。疏有两释。不断优劣。今观二释。理犹难悟。何所以者。三乘真见皆非安立。如何二乘方便安立。引非安立。如前不许以执导空。以异类故。若许作者。便违此文。答。异类亲因。理诚未可。增上相发。粗引妙生。于理何失。如漏无漏许相导故。故瑜伽论七十三云。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亦无熏习。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今以安立引非安立。亦何爽理。然安立观本希断惑证无为理。能少伏惑亦得名为顺非安立。又余类非一。涅槃·胜鬘诸经。皆言无作四谛非诸二乘之所知故。或二乘人。愚不愚法二类不同。初不能作。后容修之。经论依前故言不作。亦应无失(云云)。
  别抄云。问。菩萨双观安立非安立。可引真相见道生。二乘唯观安立四谛。应不引生真实见道。解云。据实二乘亦作生空非安立观。为不双观略不说之(云云)。
  问。有人意依中间等六地入见道(云云)大师引何文破之哉。
  疏云。论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述曰○若有于此执中间等六地皆能入现观。何处有文中间能入。若六地中能入现观。六十九中。何故但言静处及初未至。又如何七十一六现观中云。此六几依未至依。乃至无所有处依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余依一切依可得。又三依五依生。一种一分亦尔。若中间禅有依入现观。应言三依六依生。以初生时智谛及边戒三。唯依五依生故。不说六地。明中间禅无入现观者。问。何故不依中间入。答。彼无明利无漏故。有明利无漏者能入故。又彼梵王后多散乱故。非纯净地故。瑜伽文言依诸静虑及初未至。不言中间入见谛(云云)。
  灯云○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诸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能起断惑能起善根。理必应尔。今谓不尔。彼说尽漏。约修道断。非谓见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现观依未至及四静虑。不说无色及以中间。若以九依能断为证。亦应无色能入见道能起善根。若许起者。违涅槃经暖等善根是色界系。及六十九·七十一文(云云)。
  六十九云。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所以者何。无色之中。奢摩遮胜。毗钵舍那遮劣。非毗钵舍那劣遮能入圣谛现观(云云)七十一如疏引。
  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何等为九谓未至定若诸静虑中间。余三静虑。及三无色。除第一有(云云)。
  对法抄七云。所以不取中间禅者。以梵王所居多散乱故。下文中间虽有无漏。非断惑。如非想地唯游观者○诸师多以中间禅亦入见道者。不然。未见文。未寻理。取小乘义故(云云)。
  伽抄辅阙章等同之。
  见道段
  问。顿断师意以瑜伽五十五卷可为诸文耶。
  疏云。论有义。此中二空二障顿证顿断。由意乐力有堪能故。述曰。第二师说。二空顿证。二障顿断○五十八及对法九云。又此见道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说一心文。今以为证。然五十五胜。此中互解二文。如对法第九抄(云云)。
  上文云。二空渐证。二障渐断。如下三心真见道中解。以五十八·五十九·对法九·显扬十七。说三心文。证此渐也(云云)。
  五十八云。建立见道由二道理。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能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聪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时。说名一心。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说有一心。谓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见道究竟(云云)。
  五十九云。复次见断烦恼顿断非渐。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云云)。
  五十五云。云何名为第四现观。谓于加行道中。先集资粮极圆满故。又善方便磨莹心故。从世间顺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暖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二内遣诸法假法缘心生○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云云)。
  对法抄七(论九)云。第二说说三心为真见道者。即取彼五十五缘非安立等为证。后十六心是假相见道(文)。
  唯识义私记五云○问。五十五文。说内遣有情等三心之行相。而何证一心真见道云彼胜哉。答。受说三心是说相见道之行相。返知一心是真见道。故云胜也。彼文说三心结云。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云云)。
  故知说相见道(文)。
  问。西明意见道顿渐二师义有二十八释(云云)灯师如何破之耶。
  灯云。西明云。虽二十五释。理犹未尽。各一品中合有渐顿二师说别。合二十八释。今谓此说亦未尽理。一西明但闻三藏前二十五释。不闻二十六释。各一品中。就西明释但为三解。合有四释。如前已明。亦少一释。又前三品二品之中。断烦恼已欲断所知。应加胜进。前三类中各少一释。不可说言一真见道不可别起胜进。以所断障品类别故。又多不正故作此解○要集云○今谓不尔。四胜进道应顿断中加渐断之中准有释有(云云)。
  西明疏九云。次说二品断之渐顿。总有九说。且渐断中有其五说。一云。分别二障有多品数。义如前说。而真见道意乐别故。于二障中各分二品。唯有五心。渐证渐断。谓初刹那唯证生空。是无间道。后一刹那唯证法空。是解脱道。中三刹那望前后故。亦是无间亦解脱道。会一心言。义如前说。二云。唯有六心。五如前说。从真入相非一类故。起胜进道。三云。有其八心断烦恼障。无间解脱各有二心。断所知障应知亦尔。无间解脱义各别故。更不别起异类心故。四云。唯有九心。八心如前。断烦恼已将断所知。必更别起一胜进道。所证所断与前异故。从真入相非难入故。云则胜进。五云。唯有十六心。于前九品更加胜进。从真入相非一类故(云云)。
  各三品五释可准之。
  问。观法师意西明三心见道四释外更加三解。其中初二心是二品无间。第三心是前二解脱道(云云)灯师如何破之耶。
  灯云。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释亦未尽理○又三心见道但为四解。亦不尽理加前三解。一云。初二心是二品无间。第三是前二解脱道。又从第一入第二。从第二入第三。既是异类。应有胜进即合七释。合三十二方得尽理。今谓不尔。三心无间初二无间第三解脱。与前各一三心何别。应除此解三十二释(云云)。
  上文云。又传二十六释○渐断中十六释者○各一品中亦有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胜进。一云四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别起胜进入相见道。一云三心。亦除胜进(云云)。
  西明疏九云。后三心见道所断差别渐证中有其四说○一云。唯有四心。谓初一无间。后一解脱。中间二心。即通二道。二云。唯有五心。四心如前。从真入相更起起胜进。三云。唯有六心。断三品时。无间解脱二道别故。四云七心。从真入相起胜进故○今解。二十五释犹未尽理。断一品中合有渐断。三师别说准前应思(云云)。
  问。类智现前可有不缘上界之义耶。
  疏云○今会诸论者。一对法三心皆是法智。二此论瑜伽等。前二是法智。第三名类智。三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后二名类。四六十九说。若曾上界善取相者。即能以类智了色无色界。不尔。法智了。总为三例。一缘如名法。缘智名类。是前类故。十六心名法类可知。对法约三并缘如故皆名法。二别缘名法。总缘名类。此论等是。不就缘如为论故。三缘下名法。缘上界。是下类故。六十九文是。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云云)。
  秘上文云。按彼论云。问。一切类智○(如文)不能了别。释曰。类智有二。一真二俗。今此所明约俗类说。若真类智必缘于上。如上下谛八类智也。善习者能了于上。明善自在亦能修上。俱曾得故(云云)。
  六十九云。若法智品见道。对治欲界见所断惑。若类智品见道。对法色无色见所断惑。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能了别色界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即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别。若不尔者。不能了别。所余诸智。或在毗钵那品。或在奢摩他品。法智类智二品所摄。又于见道初智生时(云云)。
  问。枢要中上下十六先作总作十六在后(云云)有何故耶。
  要云。二种十六心。上下谛境在前作。初十六心在后作。初粗观事。后细观理故。又诸教唯说道类智名已知根。建立预流果故。今以相粗显故。所以先说观智。后说现前不现前言(云云)。
  灯云。问。二十六心何先后作。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又云。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又解。总作在先。上下在后。杂集此论俱先说故○若尔。瑜伽如何通释。答。彼据从真见道入相见道。至第三心无间即出方现在前。又说。现观边智谛现观。二十六心俱此观摄。随且举一。不言无间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现观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现观有二。依广布教相见第一。内证相见是第二故。非说下上为第二现观。又释不定。随观行者真见道前先意愿力。至相见道即先作之。未见教断。随情取舍(云云)。
  问。瑜伽论中三心见道无间第二现观苦等智生(云云)第二言淄洲大师释之耶。
  灯云(如上)。
  瑜伽五十五云○(如上)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又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证见断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云云)。
  问。十六心相见道位唯为缘真见道。将如何。
  问。对法论中自性放法二种所缘俱明之欤。
  疏云○苦者苦谛。法者苦谛教。智者加行道中缘苦法之智。忍者无漏忍忍前苦法智。对法第九广解(云云)。
  秘云。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印忍。忍前加行位中之智。由此此智通缘二境。一缘加行智。二缘真见所观真如。真如极成。故疏不云但言忍智。有义弹云。然此智忍既不缘智。如何乃言忍前法智。故但应言现证真如故名忍也。详曰。无违。所以如灯具引理教。然云智忍。或从因为名。因即方便缘教之智。忍从因智而得智名。或从果称。皆如灯具(云云)。
  灯云。论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缘如。二别缘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观。此中且据法真见道。言观三界苦谛真如。若准杂集。二种具论。故言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惠。由此惠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又复云。忍即是印前苦。其不缘如何忍可。又解。但缘真见所缘。言苦法智者。举此忍因。故下释乃至云。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惠。正见体生。即从因为名○又二相见所有诸智有二所缘。一放法所缘。二自性所缘。放法所缘缘见所证及能证智。如初三心及后十六即缘所证。第一十六缘能所证。二自性所缘。即兼缘前资粮加行能所观法。准此论说。上下现观法真见道无间解脱。瑜伽五十五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上下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又解。但缘真见道法。五十五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等者。缘谓缘藉因缘。非所虑缘。二解前胜。若不缘前如何言苦法智忍。如三无生忍。非不缘下立彼三忍。故此名忍。定亦缘前(云云)。
  对法论九云。复次若别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苦智○道法智○如是十六种○是见道差别。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惠。由此惠故。永舍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今于此中所说义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依止苦谛所起契经等法。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惠。正见体生。由此惠故。永舍一切见苦所断三界所系二十八种随眠。是故名为苦法智忍(云云)。
  问。西明意思现观名依主释(文)灯师可许耶。
  灯云。论一思现观等○释名者。如思现观是邻近释。如四念住体实是惠。由与念俱名为念住。思现观亦尔。此论·显扬·瑜伽七十一并云。思所成惠而为自性。西明云。思现观或持业。或依主。信邻近。戒如信。且思现观。诸论说是思所成惠。如何业持。亦非依主。如戒非观名为现观。说为邻近。思亦非观。名为现观。何非邻近。若云现观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现观非思。云思现观是邻近耶(云云)。
  西明疏云○思则现观是持业释。或可现观因故是依主释(云云)。
  三惠章云○思谓思数。由思筹度胜惠方生。因相应思所成惠。名思所成惠。邻近释。或因于思所成之惠。依主释也(云云)。
  问。对法论义现观摄。今论何现观耶。
  问。对法论真现观。今论何现观摄之哉。
  别抄云。问。六与十种如何相摄耶。解云○六中智谛现观。摄十中真全后一分。以六中第四五以后得为其性故。六中第五唯摄后中缘安立谛一分义。并能摄后世俗智(云云)。
  又云。六中智谛十中真观一向无漏。根本后得二为体故。六中边观十中后观通漏无漏。缘安立谛边无漏所摄。通世俗智故摄有漏(云云)。
  要云。三真现观谓见道。四后现观谓修道。此二共唯识别。唯识约安立非安立别。对法约道位别。亦不相违(云云)。
  要决云○问。真现观体为真见道。为相见道。答。通二种有。无有过失。问。若尔者。何故对法云。真现观者已得见道十六心刹那位所有圣智。答。胜庄师疏云。理实真相二种见道诸无漏智。皆名真现观。以真见道最初证得真胜义故。相见道是彼类故。彼所引故。亦得真名。而论但言十六心者。以真见道甚深难见。且依相见立真现观(云云)。
  三惠章云。真后究竟。皆唯修惠。如次即是智谛。智谛边究竟。三现观故(云云)。
  见道章云。二与十现观相摄者○大乘摄彼真现观全通真相见名真现观。出见道已全修名后故(云云)。
  对法论十三云。真现观者。谓已得见道十六心刹那位所有圣道。又于见道中得现观边安立谛世俗智。由出世智增上缘力。长养彼种子故。名得此智而不现前。以见道十六心刹那无有间断。不容现起世间心故。于修道位此世俗方现在前。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道后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皆名后现观故(云云)。
  抄八云。取其真后不同。此依见修为真后。唯识等依本后二智。亦不相违。互据一义或○此中真后者。以正智后得智为体。与大论相违。其真现观中得修修俗智。小乘三谛以道谛类智是修道。今大乘立四谛。以谛见道故(云云)。
  修道段
  问。有义意释转依名。转者属能转道(云云)扑扬可许之耶。
  秘云。论依谓所依等者。且如疏辨。有义。转者属能转道。亦转之依。由能转道转所转依。名转依故。今此解者。相最显了。详曰。与转为依。名为转依。转即能依。能依论说是染净法。云何转言属能转道。能转道者非是染故。今释。转者而有二义。一者转者属能转道。舍得二种转之舍得。依主为称。二属所转舍得二种。转即舍得。持业立名。今依初义。合言转依。亦依主释(云云)。
  论云。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云云)。
  疏云。言转依者。转谓转舍转得。依谓所依。即转之依。名为转依。依士释○无性云。二所依止。转依亦持业释。然今能依所依合为转依。故无持业。今言依他起名转依者。流转还灭依也(云云)。
  问。本颂中便证得转依(云云)果位转依欤。
  疏云。论颂曰无得不思议○便证得转依。述曰○至无学位便证转依(云云)。
  又云。论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述曰○且知所断十重障法。必有所证故。次乃明十种真如。即广颂中舍二粗重之时转依。虽已分证。未名圆满。此乃因位。广前三句。即是渐次悟入。二种转依由斯证得。明所得果(云云)。
  论十云。此中意说。广大转依舍二粗重而证得故(云云)。
  疏十末云。颂中所取转依体者。唯广大转。舍二粗重而证得故。不言圆满转者。圆满转对菩萨说。广大对二乘说。又圆满转唯如来。广大转在菩萨。今明十地取广大转。要地地中舍二粗重方证得故。又解。既言取广大转。明圆满转亦在其中。略举一隅故(云云)。
  问。四地以前可有真俗合观义耶。
  灯云。论极难胜地等者。西明云。仁王般若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如何此论五地方能引。三藏解云。据实初地二智双行。而约任运故说五地。有解已破。要集救云。十地功德多依妙观。然五地以上任运双行。八地以上方得任运。未见别教。今谓不尔。八地以上名无功用。诸论共同。五地任运出何圣教。又行相互违。初即能合。何成极难。若云八地据任运长时。此地据任运能合者。此亦不尔。既任运能合。何不长时。若云或有相间故不长时者。既为有相间无相观。有时不合。何成任运。若尔。如何会此相违。答。仁王经中。据相见道变相双缘。此论等说约真俗智并。未曾有处说于见道有二智并。五地创并故说极难(云云)。
  上文云。问。既言双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观俗印二空性。谓真胜义即是观真。真俗双观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能合观。答。五地合观据二智并起或真证说。此据相似。非是正证。俱带相故。亦不相违(云云)。
  十胜行段
  问。三种般若中以何名第三般若耶。
  疏云。论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惠。法空无分别惠。俱空无分别惠。述曰。诸论但明六种度。故摄论等云。次加行·正智·后得为三。对法以缘世俗·缘胜义·缘有情为三。从胜功德说意同(云云)。
  疏九末云。论法真见道至名相见道。述曰○就见分中。有无间解脱。随自所断障。有四见分。就无间道中。人法二见分各别法故。有初二心。解脱道中。人法二见。总法有第二心(云云)。
  太抄云。问。此言法空与俱空何别○答云。谓十地中唯起生空游观无漏道。及生空后得智。然二乘人虽亦唯起生空智断惑。非是此中生空。以二乘生空非是菩萨。六度。又菩萨初入见道时。及金刚心时。即起俱空智双断二障。即显俱空二智齐有作用。得名俱空。若十地位中唯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即显十地中能断道唯是法空。不是俱空智用故。约此义即俱法空别也(云云)。
  显扬兴疏七云。问。若法观必带生空者。何故唯识论说法空智。已更说俱空无分别智耶。答。有说。彼文据后得智故说三智○虽有此解。未为尽理○今解○生法智名随方便而立。以证真时无有生法二解而可分故。是故第二无分别惠。虽证生空。而无别方便故。不名俱空。俱空无分别惠。是双修二空方便。故无有妨(云云)。
  问。定学唯无漏义以何证之耶。
  论云。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云云)。
  疏云。然此唯在第四静虑。诸胜定者多是彼中。由地胜故唯是无漏。既言声闻等不得。明非地前已得此四。及有漏故(云云)。
  秘云。论定学有四等者。疏判此定非地前得。有义弹云。亦未可依。虽复胜定多依第四。亦有通依余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证是无漏。地前菩萨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戒及惠学并通地前。何故定学唯说地上。故通地前以之胜也。详曰。疏意不说所言定学唯取无漏。但显论中所举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知通漏无漏。今但以彼不知之义。证定无漏。非言有漏即彼皆知。又按摄论。明定差别。后四差别。谓对治·堪能·引发·作业。若非无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论据无漏定。此所举定同彼。何违。又复三学随据一说。何要责之一等(云云)。
  无性摄论八云。论曰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福王定·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释曰。菩萨所得诸三摩地差别无量。此中略说为上首者。等余一切声闻乘等尚不闻名。何况能得(云云)。
  问。渐悟菩萨地前位所修十波罗蜜可通有漏无漏哉。
  论云。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修习位中其相最显。然初二位顿悟菩萨种通二种。现唯有漏。渐悟菩萨若种若现俱通二种。已得生空无漏观故(云云)。
  疏云○此中所说。随其所应。未必十种一一皆尔。修习位中其相最显者。通有无漏能无边行故。此中约法尔种子说。通达位言有者。虽无别行。义说有故(云云)。
  别抄云○解云。二乘地前虽无法空。以得生空观。能所施俱无我故。所施财物非我所故。所以诸度言通无漏。又解。无学回心地前生空。后得观位学法空观。法执不起。亦得说为波罗蜜多。后生空。是无漏故。于圆满度复更修六(云云)。
  论七云。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云云)。
  唯识章云。直往迂回地前皆同。迂回之人虽得无漏。游观心中亦能伏。未证真识。终不能了知幻识故(云云)。
  周记云。章直往迂回地前皆同者。遮同有漏寻思观也。章迂会人虽无漏游观心中亦不能者。虽起生空本后二智。以不断惑俱言游观。问。何故迂会之人寻思等观。唯是有漏非无漏耶。答。未证法空。不可实证唯识故。有漏心作寻思等故。如唯识观(云云)。
  十重障段
  问。菩萨于第四地断二种身见(云云)二种者何等耶。
  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故能永害二身见等。宁知此与第六识俱。第七识俱执我见等。与无漏道性相违故。八地已去方永不行。七地已来犹得现起。与余烦恼为依持故(文)。
  疏云○二身见者。谓初见道已离第六识中分别身见。今此后离第六识中俱生身见。尽处总说名二身见。非今离二。如第四定言灭苦乐。又正断所知障身见等。并永不起烦恼障中身见等。故说二身见名永害。非烦恼身见亦起对治(云云)。
  秘云。论二身见者。二释如疏。有义。法执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见故。详曰。虽萨迦耶兼摄我所。观今文势。不取我所品。所以者何。答。明二见已即问宁知唯第六俱。既与第七相对问答。第七岂许有我所见。由此故疏第二解胜(云云)。
  佛地论第二云。经曰。复有菩萨摩诃萨○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论曰。离诸分别等者。谓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离诸分别种种分别者。即修所断俱生我见。此中离即此二种相应诸法。名种分别。行相解异故。虽前后离尽处。总说如第四定说离苦乐。如第三果离五下分(云云)。
  最胜疏第四云。唯识论等据二身见。说见修惑四地除。此经据贪等。故五地伏见修惑。各依一义。互不相违(云云)。
  文义记云。言故能永害二身见者。基说○测释。二身见者。一云。同体烦恼所知二障身见。由断所知烦恼。不起相从。说名永害。据实唯害所知身见。二云。即法执中我我所见。名二身见。三云。分别俱生为二身见。尽处说故。观解同前。范云。三说中初说为胜。佛地第二有此说故。顺下文故。后释非理。我所见者非真见故。证曰。于五见中义我所见者身见摄故。三释无违(云云)。
  探玄记第十二亦有三释同之。但结文云。此三释中初释为胜(云云)。
  问。微细随眠可通第六相应障耶。
  灯云。此三随眠。初二第六俱。七地已前断故。微细随眠即通第七。八地已上犹现行故。不说断故。然说第六我见所引近远分二者。说第六俱。非第七俱。七俱不由第六引故(云云)。
  又云。问。何故不于初二三地。断害伴乃至微细等。答。若不断身见。害伴不断。不断羸劣。微细不断。故于五七八等断别(云云)。
  要上(论一)云○由我法执等有三难生。一难安惠论师。烦恼障中有非执者○二难安惠论师。除第七识说有二取。皆是法执○三若一切障皆从执生。何故六七地等所断之障不名害伴。名羸劣等。皆是执起故。答。有三解○三云。虽有漏心皆有法执。菩萨执生有三时断。未执随本。第六识执有三位断。一俱时。二邻近引生。三势力疏远。俱起者。四地执俱断。邻近引生者。名害伴。疏远势生者。名羸劣等。故障与执断有前后(云云)可见上文。
  深密经四云。三者微细随眠。谓第八地已上。从此已上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云云)。
  问。佛果障以何智断之耶。
  论云。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此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云云)。
  灯云○问。诸十地障各入初断。何故佛地障在第十地断。答。十地各分入住出位。胜劣不同。故入地断。佛位不然。故十地断。若许佛地同十地者。即佛有胜劣。既无胜劣。称正等觉。故皆断已方入佛地。作斯通会。不违经论(云云)。
  加抄四云。胜鬘经说。有五住地○前四烦恼障。后一所知障。彼自说无明住地声闻辟支佛所不能断。唯有如来佛菩提智所能断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