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九卷本文抄三十九目次

  二种姓下
  仁王等学
  仁王梵本
  汝等所行
  非胜解行
  佛现八相
  信不退
  入心全
  知初劫所摄
  三祇时量(付地前三十心但三无数)
  释迦超劫(付贤劫量释迦出世)
  摄在一刹那
  资粮位
  二障体
  所知障品数
  法空智品量
  所知障嗔不善
  住地烦恼通五住地等烦恼
  资粮位可伏粗惑
  十力功德自性体
  摄论中明四处障且第四分别障体何物耶

  论第九卷本文抄三十九

  二种姓下

  问。仁王般若别说等觉位欤。
  灯云(如上)。
  仁王经上(古译)云。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云云新译同之)。
  又云。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共观第一义谛。断三界心习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无相为萨婆若。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为第十一地萨云若觉(云云)。
  新译云。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文)。
  古译云。五忍功德妙法门。十四正士能谛了。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云云)。
  新译云。五忍功德妙法门。十四菩萨能谛了(云云)。
  古译云。灌顶菩萨四禅王。于亿恒土化群生。始入金刚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寂灭忍中下忍观。一转妙觉常湛然(云云)新译同之。
  释签第二云。仁王经中不立等觉。故三十生尽即入妙觉(云云)。
  文句第八云。深入禅定。即第十地中。无始三昧入金刚定。诸佛皆现摩顶受职也(云云)。
  疏记云。若入金刚定。义当等觉。合在第十地中(云云)。
  问。仁王般若别有梵本欤。
  金刚般若会释中卷云。且以仁王恐成非。则但是诸位随增且说。不尔。道理甚为乖误。依仁王经上卷。复与诸教不同。彼云。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意说。地前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伏忍。以有漏智伏烦恼故○依此经准。题目下自注之云鸠摩罗什集出佛语。不可和会令与诸经论同。依此仁王。即说十信以为十住·十行·十回向。仍名不同。皆成乖角(文)。
  伽抄第十云。如仁王经说。有义。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坚心。信位中名习种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为住心。坚心即十回向。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如彼经意。总说习种姓为众多姓。即彼经云。习种姓者。谓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种姓者。谓在住心。住心彼经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种姓(云云)。
  开元录二云。仁王般若经一卷(或二卷三十一纸初出房云见晋世杂录贞元三同之西晋代法护所译中在此云云)。
  又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亦云仁王般若经或云一卷第二出与晋世法护梁朝真谛译者同本异译出房云见行录后秦罗什译中有此云云)。
  同第六云。仁王般若经一卷(承圣三年于预章宝田寺译第三出与西晋法护等出者同本贞元九同之梁代真谛译中有之云云)。
  同十四云。别录中有译无本(大乘贞元二十四同之)。
  仁王般若经一卷(或二卷二十一纸)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仁王般若经一卷梁天竺三藏真谛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一本在藏。二本阙。
  上文云。有译无本者。谓三藏教文及贤圣集传。名存本阙之类也(云云)。
  同十八云(伪妄乱真录)然法经录中。以随愿往生经·药师经·梵天神策经·仁王经·宝如来三昧经·占察经·梵网经·五苦章句经·安宅神咒经·遣教论等。并编疑伪者。不然。其随愿往生等三经。出大灌顶。仁王等七经。并翻译有源。编为疑伪。将为未可。今编正录。此中不载(文)。
  法经者。大兴善寺翻经大德也。开皇十四年甲寅。文帝敕撰一切录。法经等二十大德绢撰成之(云云)。
  众经录第四。疑伪录列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中。不载此经。又道宣录并法经录中。伪经中不见此经。仍贞元录所引可勘知之。
  贞元录二十云。仁王般若等三经。文义虽通。大部全文大部中无。是支流摄。非从彼出(云云)。
  出三藏记集序第八云(注解大品序第三大梁皇帝制也)注解大品序云。讲般若经者多说五时。一往听受。似有条理。重更研求。多不相符。唯仁王般若具书名部。世既以为疑经。今则置而不记(云云)梁武帝共天保寺法宠撰(云云)。
  古今译经图记第二(沙门靖迈撰)云。沙门竺昙摩罗密。此言法护○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合二百十一部。总三百九十四卷。清信士聂承远笔受(云云)。
  道定录并经中伪经中。不见此经也。仍贞元开元录所引可勘知之。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二云。仁王般若经一部二卷(或一卷三十一纸)右西晋永嘉年。沙门竺法护译。出晋代杂录○仁王般若经一部二卷(第一出。与法护出者文少异)右秦弘始三年。沙门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仁王般若经一卷。右梁武帝世大同三年。优禅尼国沙门真谛。于宝田寺译。出长房录。与晋世法护译者少异(文)。
  仁王行信疏上云。翻译时代者○证译者异。乃成三本。一者晋时秦始元年。月支国三藏法师昙摩罗蜜。晋言法护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二者秦时弘始三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秦言童寿。于长安西明阁逍园翻出一本。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三者梁时永圣三年。西天竺优禅国三藏法师波罗未陀。梁言真谛。于豫章宝田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经。疏有六卷。虽有三本。晋本创初恐不固悉。真谛一本隐而不行。故今且依秦时一本(云云)。
  问。退不退俱各发心之义淄洲大师引何文证之耶。
  灯云。又菩萨地明性种已。次明发心。发心即是习种姓位。不可说彼据不退位已后方各发心。下文复云退与不退俱名发心。法花经中。舍利弗等曾发大退。佛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云令发一切智心。犹在不失。故知总名发菩萨提心。不唯不退。
  法花论云。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云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文)。
  玄赞七云。经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赞曰。品第二段结成说实为授记之。渐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论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二乘修是大乘之远方便因。名菩萨道(文)。
  义决云。问。十无上正为何说。答。正为声闻不定性者。故论云。示现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彼得果故。意说。二乘身中有菩萨种子。但能还修皆得作佛。已发心者令坚固故。未发心者令闻无上亦发心故。既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明为不定○问。此十无上有何次第。答。以义准之。令劝发心。须凭因力。说其曾种大因。今须修行当得佛果。故说种子无上。即明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明昔发心善根不灭。今闻佛法远因为因后得果故。既有胜因。须长时修无上之因。方能得果故(文)。
  灯第六云。要集等云。菩萨地前未起无漏。二乘生空无漏智者。是彼种姓。非是菩萨。以量成立。生空无漏地前不起。今谓不尔。此论明说。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所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所摄。今者不许。岂不乖耶。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岂可不起无漏智耶。回心已前既各菩萨。所起无漏何非此根。法花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据不定者皆是此根(云云)。
  法华论疏三云(吉藏)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第三释经。初牒经。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叙声闻人有三时。一过去本发菩提心时。二者中间退菩提心时。三者闻法花经还发菩提心时。今即取前后菩提心为种子无上。故取此文而释之也。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者。过去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中间虽退而菩提心种子不灭。如摄大乘论云。此种子并附着利耶。同后得果者。初发菩提心。同后重发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也(云云)。
  问。不定性回心以后八六四二万劫数摄胜解行地欤。
  又方问。可摄资粮耶。
  又方问。可名习种姓耶。
  灯云○又善法欲已去得名为学。有为善法名为学法。何非习种姓。据起现行发菩提心行熏成种已。即名习种。不尔。二乘回心向大。经八万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萨不可得云是性种姓。何以故。所修诸善非不思择。于大菩提非不趣求。虽未得入资粮胜位。可名习种。或创发心及二乘回向八万劫等。非胜解行。行未胜故。未在僧祇故。虽然不得在僧祇数及资粮等。可名习种。无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为习种菩萨(云云)。
  疏云。论一资粮位至顺解脱分。述曰。此在四十心及已前位。从初发心乃至十回向终。皆名顺解脱分(云云)。
  下文云。论从发深固至资粮位摄。述曰○即地前四十心皆是此位。然彼以前或十万八万四万十千劫等。皆不入此位。未名清净增上力。坚固之心未升进故(云云)。
  摄释一云。舍利弗等在法花会。未解一乘未趣大前。名种姓地。或初发心亦种姓地。经二万劫到十信故(云云)。
  最胜疏五云○故法花云。汝舍利弗○况余声闻趣万劫到。所言到者。到阿耨心故未证语。若约七地过种姓地。得世胜解行地。若约五位未住资粮位。但在善法故。十信方得在资粮故(云云)。
  问。十住菩萨所现八相佛所现有何差别耶。
  灯云。问。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与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现八相。何等是余所现八相。答。未见文辩。且为一解。佛现八相具足长时。始终不异。菩萨化生随宜暂现。或不具足。前后或异。或复本形。故与佛别(文)。
  大般若五百七十二云。善男子。过去无量无数无边难思议劫。有佛出世。名为宝月。十号具足。国名无毁。劫名喜赞。声闻弟子三十二亿。菩萨弟子无量无边。然彼如来先无苦行及降魔而证菩提(云云)。
  问。信不退以后退可作二乘外道耶。
  问。于退类立信不退等欤。
  灯云。问。退不退诸说不定。取何为。答。不退有四。谓信·位·证·行·位如常显。于十住后说言退者。据证法说。言不退者。据位乘说。余皆准此。或说发心皆不退者。据上品说。或为因能令后不退。非发心已即能不退。少可会多。不能烦举(文)。
  玄赞二云。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后不退生邪见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住。自后不退入二乘故。三证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证得法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为无为法皆能修故(云云)。
  金刚般若会释中卷云。依花严经第十七卷。说初发心住云。无上佛种姓三世法王家一切如来法菩萨。由此生清净法身。应现种种形。犹如大幻师。所乐无不现。或处为众生究竟行。或复现初生出家学道。或于树王下自然成正觉。或处为众生示现入涅槃。如是佛真子境界甚深妙○六住已前当断善根造无间业故。舍利弗等曾发大心。经六十劫。退大已后。流五道。故法花言。舍父逃逝五十余年。正法花云五道生死。璎珞经云。如我初会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六住。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恶不善中。退入外道。作大邪见及五逆罪。无恶不造。第七住后方不退位。不作二乘。不造五逆业。不堕地狱将入余恶趣○由此依前若不退者。初发心后能八相化至十信。第六信不退故不断善根。至第四住不起分别不共无明及我见等。更不新造往恶趣业而堕恶趣。若先退性。至第七住方住不退。不入地狱。自后不妨入余恶趣。花严经中不说十信。故作是释(云云)。
  智度论第十三云。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乞人来乞其眼○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少乘。是名不到彼岸(云云)。
  镜水抄第二云。有三品发心。上品心更不退生邪见。中下心有退也。不妨鹙子当时发中下品心(云云)。
  仁王疏中卷(西明)云。问。十信位有不退不。此有两释。一云。亦有不退。故本业经第一卷说。十信第六名不退心。十住第七住位不退。十信第六唯信不退。一云。无不退。是故此经第六名施。本业第二自说戒心。由此十住第六已前一向是退。第七住后方名不退。而言十信第六不退者。译家误也(云云)。
  问。初地入心令为见道欤。
  疏云。即从初地住及出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为修道(云云)。
  诸处同之。
  灯下文云。问。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从相入修真无漏道。起胜进不。答。相入真修难。故起胜进道已曾得入修。不更起胜进道。虽有二解。起将为胜。非相见后即入修道真断惑道。中间起散别时方入修真断道。故有胜进(云云)。
  论下文云。理实初地修道位中。亦断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说最初断者。后九地断。准此应知。住满地中时既淹久。理应进断所应断障。不尔。三时道应无别(云云)。
  疏十本云。论理实初地至准此应知。
  述曰○何以得知初地等入地心出见道等已更断余惑(云云)。
  对法抄第三云。
  问。古师意四善根第二僧祇所摄(云云)。
  引今论何文征诘之耶。
  问。引璎珞经何文难之耶。
  疏云。此论下文。四善根亦是解行地摄。故知初劫所摄。古人难云。初禅方便非欲界摄。初地方便非初劫摄。应为质言初地方便非初劫者。初地方便非凡夫摄。若言未证真故非圣者摄。应言未证真故非第二劫摄。又彼难言。大庄严论·对法第十一说。四善根初劫满已修习故。可非初劫者。应反诘言。且如璎珞经云。百劫修千三昧。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是等觉菩萨。言三大劫满已。何故不是佛地摄。又此论四善根中。亦言初劫顺解脱满已修。岂即彼非胜解行摄。满心修好。亦是劫中收。满心修四善根。定是初劫所摄(云云)。
  灯下文云。然四善根及持经等。皆初僧祇满心方始修之○问。四善根既属初劫。云何言福智满已。大庄严论云何言行尽僧祇。杂集如何言过第一无数劫。答。约多分说。又据初劫定散杂修。已满已过已尽。纯定所修此位方作(云云)。
  问。三僧祇时量齐等欤。
  问。地前三十心时量等欤。
  问。梁摄论中说三十三阿僧祇宗家如何释之耶。
  疏云。四十八说。有二无数大劫。一者日夜月等算数时无量。故说名无数。二如前说。超过一切算数。名无数大劫。若说前劫。即经无量无数方证菩提。若说后劫。但三无数方证菩提。不过此量。如璎珞经下卷说。八百里石净居天衣拂尽。名一大僧祇劫(云云)。
  本业经下卷云。佛果一劫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少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少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中百宝明光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云云)。
  最胜疏四云。依闻此经及熏发心修行功德。更复如说修行过九十大劫。当得无漏二空解悟出分段生死。名离生死。依此功德。更如说行至初回向位。故言九十大劫。然以十回向中修行之时各经十劫。如净行优婆塞经说(云云)。
  同六云。然劫有多种○或说。一增一减为一劫。如二十住劫等○或说。无量风灾为一劫。即三大阿僧祇劫○如说十住等位各经尔劫者。即风灾等劫(文)。
  玄赞第二云○古摄论文。或地前分三。十地各分三。合成三十三阿僧祇劫。七地已前为少。八九十地为中。地前为大(云云)。
  摄释第二云。疏古摄论至三十三劫等者。按今摄论及余经论。末曾见有三十三者。恐此方德以意定之(云云)。
  伽抄第一云。依旧摄论。说三十三阿僧祇劫。第二劫为小。一劫为二十一劫故。第三劫为中。一劫为九故。初劫为大。一劫为三故。虽有此文。不可凭据。不知积何以成无数(云云)。
  最胜王经五(依空满愿品)云。尔时会中有五十亿苾刍。行菩萨行。欲退菩提心。闻如意宝光耀菩萨说。是何时皆得坚固○尔时世尊即为授记。汝诸苾刍。过三十阿僧祇劫当得作佛(云云)。
  同疏四云。过三十阿僧祇者。依梁摄论。十地各三祇。过十地数配三十祇(云云)。
  梁摄论九云。论曰○若菩萨若于阿僧祇劫能得无上菩提。释曰。总举劫数无限多少。故言若于。以大小乘经说劫数不同故。不定说劫数多少。小乘明三阿僧祇劫得成佛。大乘明或三或七。或三十三阿僧祇劫得成佛(云云)。
  宝云经六云。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不从阿僧祇劫积集功德耶。佛言。不尔。问。何以故善男子。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如来境界不可思量。但为浅近众生。说三阿僧祇修习所得。菩萨而实发心以来不可计数(文)。
  同论十一云。论曰。有五种人。于三阿僧祇劫修行圆满。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何者为五人。行愿行地人。满一阿僧祇劫。行清净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无相行人。于六地乃至七地。满第二阿僧祇劫。此后无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满第三阿僧祇劫。释曰。何等为五。一有一人。谓愿乐行人。二有三人。谓清净意行人。有相行人。无相行人。三有一人。谓无功用行人。是为五人。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此四人名愿乐行地。于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圆满○清净意行·有相行·无相行三人。第二阿僧祇劫。修行得圆满。若人入八地○第三阿僧祇劫。此无相无功用乃成○论曰。复次云何七阿僧祇劫。释曰。欲显余部别执故言复次。七阿僧祇劫时。与前三阿僧祇劫时。为等为有短长。此执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别义开为七数○阿僧祇有二种。一谓阿僧祇劫。何以故。由此劫日夜半月月时行年双等时不可数故。名阿僧祇劫。二谓劫阿僧祇。何以故。于此劫中菩萨修行○今定三大劫阿僧祇得无上菩提。不过不灭○论曰。复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释曰。有诸大乘师欲显行有下中上○欲显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为三十三○是故异部执有三十三阿僧祇。此三十三阿僧祇。与前三阿僧祇亦等。无有短长义如前释○或说三阿僧祇。或说七阿僧祇。或说三十三阿僧祇。为显此义故(云云)。
  问。释迦所超劫大中小之中何。
  (又方)问。贤劫量如何。
  (又方)问。释迦出世如何。
  疏云。四十八说。有二无数大劫○(如上)名一大僧祇劫。若上上精进。或转众多中劫。或有转多大劫。决定无转无数大劫。即释迦菩萨所超量中劫也。一小三灾劫增减劫数(云云)。
  太抄云。疏或有转众多中劫者。即是增减劫名中劫也。或有转众多大劫者。即是超火灾成坏劫。然火灾大劫总难超故。即如尸毗王慈力王月光等。极苦行方能超大成坏劫也(云云)。
  分别功德论三云。则诸佛之中勇猛精进无过释迦文(文)。
  上生经疏上云○问。如贤劫经。明超劫事○(出四十超劫事)菩萨地言。菩萨修行有超水火及日月劫。无超阿僧祇。彼所言超。何时超耶。答。虽无正文。理准应尔。翘足超九百劫中超。余说超者阿僧祇内。不尔。何位更得说超(云云)。
  玄赞四云。佛出希者。如贤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后第十劫弥勒佛出。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此劫坏已。鹘虑支佛独王一劫(云云)。
  摄释三云。疏独王一劫者。今贤劫数总当两个八十。增减九百九十九个。世尊住八十劫。最后如来独居一个八十。名为一劫(文)。
  最胜疏六云○然劫有多种○或说二四八十劫为一劫。如此贤劫(文)。
  金刚般若述赞上云。言希有世尊者。谓住劫之中减时方有佛出世也。只如贤劫千佛之中。已有四佛出世。谓此住劫之中。初之五劫无佛世现。第六劫中人寿四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第七劫中人寿三万岁时。呴那含牟尼佛出世。第八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第九劫中人寿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劫中人寿八万岁初减劫时。弥勒佛出世。至第十五劫。九百九十四佛共出。一劫至后住劫中。有楼至佛独出一住劫(云云)会释意同之。
  上生经疏上云○有云。住劫中初五劫无佛出世。第六劫有俱留孙佛。第七劫俱那含牟尼佛。第八劫有迦叶佛。第九劫有释迦。第十劫有弥勒。有云。四佛遂第九劫。四已出证。并前即为七佛也。弥勒当贤劫第五佛也(云云)。
  伽抄第十一云○此如俱舍论。佛既现三僧祇已。更百劫中修相好业。为七日七夜说偈。超越余佛九劫于九十一劫。九十一劫修相好业逐得成佛。往昔值定光如来。须扇多佛。是第三十二劫。自此以后更佛出世。后于今劫有五佛出世。谓呴留孙佛乃至释迦佛。后及弥勒。名为五佛。遂经此大劫。无佛出现。故知贤劫以多劫为一劫。即彼论说。往昔值须扇多佛。三千发愿。一千一千为一会发心故。前劫中千佛也出世。是初一千人。第二贤劫千佛出世。是第二千人。后星宿劫千佛。名第三千也。又如大智度论。劫欲成时。大海中有千叶莲花。极善清净。表此劫中千佛出世。岂叶有多少随佛多少。以前相传。今住劫中第九劫也。二十住劫中。前五无佛。后十无佛。第六劫佛方出世。故也有四佛。释迦当第九劫也。今说不然。贤劫者即二十住劫合为贤劫。非经成坏多时。由名贤劫。即住劫中。今当第一住劫。已有四佛。余劫余佛出世。此西方传释(文)。
  俱舍论光记七云。问。弥勒菩萨何劫上生下生。泰法师云。依立世经。弥勒菩萨第九劫住。释迦如来百岁生上都史多天。至第十劫八万岁劫减时方下生(应勘彼经)真谛法师亦作此说。然和上云。释迦牟尼当住劫第一劫出世。于此劫中已有四佛出世。即呴卢孙佛至释迦佛。若弥勒佛当第二住劫下生(云云)。
  菩萨处胎经三云○不如一大梵天。功德广大。典领三千大千刹土。诸梵天众无量无限不可称数。寿命极长。过一贤劫本命乃终(云云)。
  贤劫经十三云。于时佛复告花王菩萨。乃至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号无量精进如来。至真等正觉○时有国王名德花○尔时德花王岂异人乎。莫造斯观。所者何。见今现在无量光如来是也。其王千子今贤劫中千佛奥者是也(云云)。
  弥勒菩萨经述赞第一(璟)云。此中第一辨劫长短者解。即六十四劫名为贤劫。以水火等六十四名最大劫故。虽有此解。而无可据故。后诸师多作此说。以佛为量。而非时量故。千佛具出名为贤劫。诸佛出世无决定故。奘法师云。二十住劫名为贤劫。印度诸师皆作此说。更无诤论。然智论云。第九十一劫毗婆尸佛。第三十二劫二佛出世。世施设说。二十住劫中。前五劫后十劫中。佛不出世。唯五劫有五佛者。据虽转理门。作如是说。据既不同。故不相违。不尔。便违智论。无量岁时有出世。名阿弥陀故。又婆罗门传云。今此中劫。准少乘宗。名第九劫。而依大乘。即二十住中之初劫故。呴留孙等四佛皆出初劫。所余诸佛出后十九劫。又解。瑜伽论。初后二劫亦增减故。非唯减时四佛出世。增位之时佛亦出世义。又无违。由此义故。以时言之。前十劫中。九百九十九佛出世。后十劫中。楼至佛独出。若作此解。善顺金刚力士经。楼至最后成佛。而寿半劫。与九百九十九佛所度。正等无有差故。虽有三解。后者应胜。不尔。如何智论云。净居天子见劫初成时莲华。而知贤劫有千佛故。又菩萨所胎经云。梵王过贤劫已。其命乃尽故。此贤劫既二十中劫。应例过未二劫。亦二十中劫。此即应说。成二十劫名庄严劫。坏二十劫名星宿劫。成坏之时既有众生。佛可教化。成坏多劫。如来出世处处可得故。理必应然。不可以少善根之所感。疑大机之所见。引教指事证诚可思(云云)。
  问。以三大僧祇可摄一刹那耶。
  疏云○但三无数方证菩提(如上)此时长远。何日成佛。处梦谓多年。如摄论广说(云云)。
  无性摄论第七云。无厌足者。谓无疲倦。经尔所时一一刹那。或有颂言。经尔所时。为一刹那。谓经于三无数劫量。为一刹那。如是刹那积集。乃至得大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刹那。其义易了(云云)。
  同六云。经无量劫。乃成佛果。时既长久。云何言疾。此义不然。时劫长远。唯分别故。如有颂言。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佛精进极炽然故。虽经多劫。而谓少时。如有颂言。愚修虽少时。怠心疑已久。佛于无量劫勤勇谓须臾(云云)。
  大般若五百五十云。前际劫数虽有无量。而一心顷忆念分别积集所成。后际劫数应知亦尔。是故菩萨不应于中生久远想。而谓无上正等菩提。要经长时方乃证得。便生怖畏。何以故。前际后际劫数长短。皆一刹那心相应故(文)。
  连义述文赞三云○若谓经云娑婆一劫当无量寿国一日夜。故论说此间名大僧祇。经说彼土名一少劫。无相违者。在于娑婆疾得菩提。生极乐土成佛即迟(文)。
  无量义经玄则疏三云。问。有长短如何一日短转为百劫。解云。此义诸说不同。据实不可转。而由经力。令前众生作如是解。谓是百劫等。若不尔者。如何同时不持经者。犹未舍身。经出一百劫。故知令心作百劫。非谓一日实成百劫。如人在梦。受生命终。经于多时。而实一夜。由梦心力。作如是解。此亦如是。一云。大乘道理一切诸法无有定相。由心变故。而诸有情分别执定。谓长短有决定相。是故长短更互相违。依唯识理无定性故。托经等缘长短不定。一云。不定有其三义。一云。诸法因缘道大小长短种种诸事。其性不定。是故论说。八识相望不可定一异之相。二者唯识道理。一切诸法皆由心变。由斯道理。达摩经说。并悟解唯识道理愿及大地为苏酪等。皆由心变。三者诸法实性真如远离有无长短等相。由斯理故。理为性一切诸法亦不决定。故以一日为百劫等。而由众生所变异故。谓之一日及百劫等(云云)。
  法相要览一云。问。摄论之觉时三无数劫一念者。以何谛门说耶。答。真谛中无三无数劫一念差别故。唯约俗谛谓法体相性虽各别。而约相则门其体一故(文)。
  法相杂要义章云(菩萨佛果因果劫数第十一)问。诸菩萨几劫数因行得无上觉。答。摄论云。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云云)又璎珞经云。百劫修千三昧。千劫觉佛威仪。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是等觉菩萨。言三大劫满已(云云)问。几许名为一大无数劫。答。璎珞经云。八百里石。净居天上衣拂尽。名一大僧祇劫(云云)(梵云阿僧祇劫者。时劫异名也。唐无数也)问。若如此者。成佛极难。谁人为求菩萨修勤行。答。不尔。如世间人。处梦谓多年。觉后念之者但半时。如是醉无明烦恼酒。眠于生死长夜故。谓经无量劫。至觉位见之时。许蜉蝣命不及一日。非想天寿八万劫。但得谓经一勘生即命尽终。望于凡夫下劣智。说经三大无数劫方成正觉。望菩萨上故者。是非经多劫。宁得言成佛极难(云云)。

  资粮位

  问。今论意二障体限自性欤。将通眷属欤。
  又西明意释二障体。今论限自性体。佛地论通眷属体(云云)淄洲大师可许之耶(第一卷方)。
  疏云。论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邪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述曰○此出自性体。若眷属及余心心所等五蕴为性。佛地第七说。若此所发业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彼论通远眷属皆假名障。今此据自性障。即不取业果。若不尔者。无明所发感善三业及果。应是染性。应是障体。既不尔者故。今此文为胜(云云)。
  论下文云○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应知愚品总说为愚。后准此释。或彼唯说利钝障品俱起二愚(文)。
  疏十本云。论应知○此释。述曰。诸业果等虽体非愚。业是愚所起。果是愚所感。愚之品故。亦名为愚。后诸地言愚。准于此解○今此第一所发业果。并言趣者。毁訾言也○论或彼○二愚。述曰。谓第一言执着。明是利障品俱起愚。第二言恶趣杂染。非必业果。但是钝障品俱起愚。毁责名趣(云云)。
  灯一云。又二障体。佛地论云。烦恼障体。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二所发业。三所得果。若此论下。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以为体性。西明云。如此二论障体不同者。护法就正障。说根本等流以为障体。亲光通据障及眷属故。障业果为障体性。若准此释。亦未尽理。护法初出障体。且据胜说。非不取业果。以不说唯故。又下明十障中。说断惠趣愚。云应知愚品总说为愚。明知障品亦说为障。又此据自性断故。但说根本及随烦恼。佛地论等据三断故。若所发业若所得果。故不相违(文)。
  佛地论第七云。烦恼障者。谓执实我。萨迦耶见以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若所发业。若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云云)。
  问。所知障有品数不同欤。
  疏云。此出体性。此之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若烦恼障俱必有所知障故。然烦恼粗。举有多品类。可易了知。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数束显。今此所知障细下。无多品类。极难了知。唯菩萨断。亦是异熟无记所摄故不显数。其实法数无离无明故必有数。又显法执无明五住地中唯一住摄。前障四住地摄故不显数(云云)。
  下文云。后一障智。总名无明。无品数故。无有别迷。谛行相故(云云)。
  秘云。疏总名无明无品数故者。有义弹云。此义不然。体同烦恼。即如烦恼。品数别故。但应说云行微细故。不染义同合为一住。详曰。不同烦恼地地九品分为粗细断之前后。言无品数。非言无彼爱恚等类名无品也。故疏无违。若言不染义同合一。岂彼经中唯对二乘辨五住地。若兼菩萨。何唯不染。对彼菩萨。是应染分。如烦恼障。既不别开。故知不约不染合也(云云)。
  疏云○又烦恼障中。自类九地可有粗细。先断粗后细。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数。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细。有初地修道断有顶所知障。而欲未尽。第二地等亦复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数。但由圣道故复言惑(云云)。
  肝心云。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细者。北抄云。如第十地断欲界所知障。欲界所知障而名细。以障细道故。初地断非想地所知。非想地所障即名为粗。以障粗道故。余地准知。问。所知障烦恼既同一体。何故烦恼即有品数所知无耶。答。据实合有二乘断烦恼障品数之断品数。所知不然。不言品数(文)。
  论十云。所知障种○品类差别有众多故(云云)。
  疏十末云。六识中者行相有九品故。品类差别有众多故。所以诸地分分别断(云云)。
  断障章云。其六识中俱生所知障并习气。亦有九地八十一品。若与烦恼俱行者。亦可言伏。他势不行。不俱生者。虽有九地。皆非所行所伏障理故。其加行智能伏之。为十品。十地断故。不分粗细前后说断。不废初地断细。二地断有顶。二地断欲界。但随障此地。智便断之。故无前后(云云)。
  唯识义私记第六云。问。烦恼障有多品数。所知障无多品数。意何耶。答。品类者。迷四谛品数也。烦恼障粗显。有迷谛品类。所知障微细。无别迷谛品类(为言)问。若尔。何断障章云。其六识中○亦可言伏。答其随所障有粗细。分九品也。非谓所知障有别九品也。秘云。疏总名无明无品数故(云云)疏下文云。烦恼障中○故复云惑(云云)问。若尔。何故疏下说所知障。障六识者○分分别断(云云)答。烦恼障粗显。法尔一地有九品体。所知障微细。非言依地有九品体。随所障有粗细。能障行相亦有九品也。烦恼障体相亦有九品。所知障是一类。行相有九品故。二差别也(云云)。
  问。疏中立量云。第八识等定非法执品。法空观品与俱起故。如佛第八识(文)。
  今量宗可含六识异熟耶。
  又业感五识与法空智俱起欤。
  疏云。论法空智品与俱起故。述曰。菩萨法空智品。许与此第八识俱起故。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既八现行与彼俱起。定知第八无法执俱。量云。第八识等定非法执品。法空观品与俱起故。如佛第八识。若言因中法空观起第八许断。即无漏法无所熏故。佛何得成。不可言熏镜智俱识。非无记故。犹未得故。第八异熟既尔。余识异熟应然。然今七识总合为法。又下异熟心许是法执故。不可为例。于佛地论。此论胜也(云云)。
  秘云。疏又下异熟心不可为例者。此设遮也。设彼例云。若眼等识是异熟心。不有法执。法空智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一切应与法空智俱。皆无法执。如第八等。故今答意。异熟名同。执不执别。不可为例(文)。
  蕴云。疏然今七识总合为法者。应云除第七识余七识非法执品。此但例同。第八总入法中不应为量。法观之因彼不转故。然既成第八法执品。应以余识异熟别成比量。是异熟故以八为喻(云云)。
  翼云。然今七识者。今此量中总将七识为宗法。即无过失。若量中宗法言第八者。举佛第八为喻。即不定过。他将因中五识为不定过。为如佛第八与法空智俱不起法执耶。为如因五识与法空智俱有法执耶。为有此过故。总合为宗法。此非正不定过也(云云)。
  论五云。又三皆通有漏无漏无受亦由无漏起故(文)。
  疏五末云。五根中唯以苦根于学无学身中无漏第六意引生故。或唯后得智中方起五识精进等故。有苦根假名无漏○(等文)。
  疏七末云。
  问。所知障所摄嗔不善性欤。
  灯云。论此于无覆无记性中等者。问。所知障中有法恚爱。法恚即嗔。云何无记。答。有二解。一云。望烦恼说。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无记。二云。法恚亦是不善。若尔。应缚能感异熟。答。虽是不善。望义有别。不名为缚。亦不感果。二解前正。论说无记不通不善(云云)。
  疏十本云。问。法执既通不善。何故非缚。答。不由不善性即是缚。如心王等性即非缚。法执但由烦恼俱故。令成不善。非性是缚○今实义者。虽不善心俱。仍名无记。菩萨二乘所望各别。即通有覆无覆无记故(文)。
  蕴云。问。法恚即嗔。理应不善。如何无覆异熟耶答。此约不障二乘说为无覆。名为异熟。故次论云。此名无覆。望二乘说。若菩萨法恚即不善。或通有覆。非异熟生。故前论云。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文)。
  要下云(论五)所知障中。纵不善不覆二乘名无覆。障菩提名有覆。又解。不善心中亦唯无记。与烦恼障不相违也○问。智障障菩萨。则唯名有覆。惑障障三乘。应非是不善。答。智障唯障真见。但名有覆。惑障令处生死。显通不善。又自损损他故(云云)。
  疏云。论此障但与不善无二心相应。论说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述曰。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云云)。
  论三云○诸相应法必同性故(云云)。
  玄一记云。
  唐决(源信)云。唯识说所知障云。此于无覆等。灯云。望烦恼说嗔。唯不善等○疑者云。嗔恚行相本顺不善。故于上界无嗔恚。准彼所知亦应无嗔。量云。汝所知障无无记嗔。二障摄故。如烦恼(文)主恩通云。今案嗔烦恼者。于界分别。无上二界。唯不善故。于障分别。亦通所知。覆所知境故。于性分别。烦恼嗔唯不善。损自他故。所知障嗔是无记。不感生故。所立量三支有过。宗有相符过。释虽判正不。量不简别。因有共不定。二障种子摄相归性皆无记故。若以种子摄同喻者。唯有一分所立不成失(此二失同异二喻随宜耳)纵置简别言者。所知障定是无记。异烦恼障嗔大菩提故。法执贪痴等(文)。
  问。疏中引胜鬘经明住地及起烦恼俱可通五住地耶。
  又起烦恼体大师如何释耶。
  疏云。胜鬘经说○烦恼有二。谓住地烦恼○住地有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有爱住地。起者无始无明住地。此住地一切上烦恼依。若烦恼种子比无明住地。等数譬喻所不能及。五住地中。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恒沙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烦恼久住(等文)。
  肝心云○然有唐本云。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已上云云)。
  太抄十八云○和上云。疏云。文应错复。应捡经文(云云)。
  秘云○经于此起烦恼等者。释曰。于此无明地上所起现行烦恼。于刹那顷必与无明刹那刹那相应而起。经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者。释曰。无明地种名不相应。意明无明同于烦恼通种现也。或相应者。是烦恼义。四种烦恼三乘同断。名曰相应。无明住地独唯佛除。名不相应。经过于恒沙等者。释曰。显依无明烦恼无极。名过恒沙。余文易悟(云云)。
  断障章云。谓五住地○(列名也)此名有二。一起即五现行。二住地即五随眠(云云)。
  胜鬘经云。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列名也)。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者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等数譬喻所不能及(云云)。
  下文云。世尊。于此起烦恼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云云)。
  同疏云(大师)○起者现行义。刹那者时节义○言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述曰。第二明无明住地细也。言心不相应者。种子义无缘虑故。名不相应也○问。何故四住地但明现行。无明住地唯明种子耶。答。有二义。一云。欲明五住地有粗细相续间断义。起者名曰现行。现行不即常起。名为间断义也。言心不相应是种子。种子无始恒有。名为相续也。二云。起四住岂无种子。何自得无明恒无恒行。此是影略说也(云云)。
  问。资粮位菩萨可伏俱生粗惑耶。
  论云。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云云)。
  疏云。述曰。二粗现行。虽有伏者。即伏多分分别之粗惑。因邪教思惟者皆伏。自思惟者未尽。下四善根等方尽。而细分别者。及二障中。若粗若细。所有随眠。由能对治止观力微。未能伏灭。初起止观未胜顺心。不如四善根中能伏二细分别现种。其俱生现种者少亦能伏。次加行位。及第十卷皆有此文。此中伏言。非为六行。修习势力制之不起。令彼不自在。是此中伏义。下准此知。菩萨不断下界地惑起定生上故(云云)。
  论下文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缚○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云云)。
  疏云。其此位中。分别二取全能伏灭。乃至细者自分别起亦不现行。俱生二取未全伏灭如前所说。许少伏灭。即是现行。分别全伏。俱生少伏。若俱生分别二种种子。全未能灭。未得无漏。有所得故。有分别故(云云)。
  八道章云○障有俱生分别不同。其俱生者。此位中之全未能伏。分别起者。有伏不伏。若自思惟而所起者。此位能伏。若因邪教起者。即未能伏。或复翻此。初言未伏。约彼俱生及邪教等所起者说。后说伏者。约自力等分别起者(云云)。
  问。十力功德自性体如何。
  论云。所修胜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种。谓福及智。诸胜行中惠为性者。皆名为智。余名为福(云云)。
  疏云。惠为体者是智。非惠为体名福。此克性出体。即十力一切智是智。余中有福。五十七。二十二根中。虽与诸文不同。且佛十力惠根具知根摄。唯是智(云云)。
  玄赞第三云○十力略以五门分别○二出体者。决择分五十七云。佛具知根惠根为体。对法论云。若定若惠。及彼相应诸心心所。菩萨地云。谓总五根为其自性。虽复三文不同。然体有五。一最胜体故。决择分具知根惠根为性。二引出体故。对法云若定若惠。三克实体。菩萨地云五根为体。由惠胜故。且说十力惠为自性。所以但言处非处智力。不言信力精进等力。依此即会决择分说。四相应体。对法又云。及彼相应诸心心所四蕴为性。五眷属体五蕴为性。定共无漏色等为体故。此虽无文。理必应尔。遮犯戒垢。助摧怨故(云云)诸功德可准之。
  问。摄论中明四处障。且第四分别障体何物耶。
  秘云○准摄大乘。更除四障缘于法义。故无性论第六说云。除四障者。一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者。释曰○断谓伏断。余障亦同○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惠疑故者。释曰。虽离于前二乘作意。于大乘教种种法门。先起疑惑○体即法执。邪见所摄○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所执。断法执故者○四论云。由于现前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者。释曰。于此安立现前相中。而无作意。及离分别。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时息灭名断。问。何以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然自有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云云)。
  摄释文全同之。廓疏意同之。
  法花义决云。断法执者。谓于所闻所思法中。能永断除我我所执。谓我能闻我能思。无所听闻所思义。如是如是执着一切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此意释云。何无此执。以于胜义。证得现观。断除法执。据不执所闻思。云断法执。法执既无。我执亦断。不起我能闻思等实。第四亦是离诸法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