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十卷本文抄四十二目次

  二障伏断段下
  经于百劫
  此通本来
  得沙门果
  若至上忍
  是名第三
  取舍任情
  或未得果
  无学回心
  余若逢佛
  四道段
  望前胜进
  或六行得
  但作非想

  论第十卷本文抄四十二

  三类独觉道
  问。麟喻独觉百劫练根后可值佛出世耶。
  灯云。问。独觉之中。有部行麟角。准瑜伽三十四。与杂集论第十三同。然瑜伽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乃至如是。名为初独觉道(文)。
  常记云。文然瑜伽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等者。解云。案本瑜伽抄云。说三种道中有三种。第一初发心时值佛。修百劫已成麟角果。今论别说。百劫已值佛世。又解。百劫中虽修行。未修蕴等善巧。百劫已值佛世。方修蕴善巧。在后身方成麟角果道(云云)。
  瑜伽论三十四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成熟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善巧。于处善巧。于界善巧。于缘起善巧。于处非处善巧。于谛善巧。勤修学故。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如是名为初独觉道(云云)。
  又云。云何独觉习。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习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云云)。
  伽抄九云。独觉地种姓有三种人。或一人具三。一人具三中。随增性说故有三种。或一人约三义故说三种。道中有三种。第一。初发心时值佛。修百劫已成麟角果。今论别说。经百劫已值佛世。又解。百劫中虽修行。未修蕴等善巧。经百劫已值佛世。方修蕴善巧。在后身方成道成麟角。第二道。先值佛为说法。不满百劫修。或九十劫乃至一劫修习已。于暖等位中。修习蕴等善巧。于此身不能证初果。或家家七生。一往来一间等。于后身得独觉果。第三道。值佛修习已。于此身得初果。或七生家家。一间一往来等果。后修蕴等善巧。于当来世证独觉无学果(云云)。
  问。付三类独觉道。可有不经声闻行果。本来安住独觉种姓。之部行独觉耶。
  灯云○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于先未起顺决择分引发令起。谓暖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乃至云。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此当杂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此通本来是独觉种定性之人。及不定姓声闻种姓。起修决择未至上忍。但至中下。若至上忍。唯一刹那入第一法。即能证得法现观故。是声闻摄。非独觉乘(云云)。
  俱舍论十二云。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余说。彼先是异生(云云)。
  光记云。部行独觉至转名独胜者。释部行独觉。由众部相应。名为部行。离教自语。名为独觉。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前三果人。后得第四胜果之时离教独证胜果。转名独胜。又解。先是声闻初果。后得后三胜果时。离教独悟胜果。转名独胜。前解为胜。有余说彼至不应修苦行者。剑异说。若先是圣人。不应起戒取而修简行。以此故知先是异生。余文可知(云云)。
  同论二十三云。颂曰。转声闻种姓。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座成觉故。论曰○有余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云云)。
  光云。有余独觉至理无遮碍者。有余部行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如声闻说。亦应说忍。略而不论。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若麟角喻唯独悟道。故正理云。然独觉乘总有二种。一麟喻。二先声闻。若先声闻。如声闻说。世第一法。一刹那故。不可言转。故此不说。此约顺决择分三乘转说。若顺解脱分位转者。如婆娑第七云。转声闻种姓顺解脱分。起独觉及佛种姓顺解脱分。转独觉种姓顺解脱分。起声闻及佛种姓顺解脱分。若起佛种姓顺解脱分已。即不可转。极猛利故(云云)。
  正理论云(如引光之)。
  婆娑论第七。释三乘顺决择分转不转余乘之义处云。详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麟角喻独觉种姓善根。虽一生得。部行独觉种姓不定。如声闻说(云云)。
  婆娑论三十云。若部行独觉其力不定说。以彼多是声闻种姓。后遇别缘得无学果。虽乐寂静而有众居。如五百仙一处得果(云云)。
  补阙章云(见道章)独觉乘人入见道者。复有二类。谓麟角部行。部行有二。一者直趣。二从声闻得果回趣(云云)。
  灯二云。独觉之人有二类别。一麟角喻○不满百劫练。及从声闻决择位中未定生时。此等已去作辟支者。皆为众出○更有一解。如第十记。通定不定性。若百劫练根得辟支者。即唯定性(云云)。
  显扬论疏三云。(兴)问。独胜部行为即声闻种姓。为别有独觉种姓耶。答。有说。即七返家家等。出无佛世。成阿罗汉。名为独胜部行。有说。别有独觉定不定性。出无佛世。或先已起顺决择分。未得果证于一身上。准证初后二沙门果。或先已起顺决择分。已得初果。于后身上顿成罗汉。如是二种极微尘四生。名独胜部行。今详此二解。皆非尽理。若如初解。竭伽独觉应无别种姓。于二独觉中随一摄故。犹如部行。若如后解。不定声闻应无转成独觉乘果。复如何知部行独觉唯得初后二沙门果耶。是故今解。或有声闻种姓转趣独觉。或有本成独觉种姓。行独胜行。无前二失(云云)。
  仁王经行信抄上云。有说。独觉自有二种。一麟角独觉出无二。二者部行多人并出。此有二种。一是缘觉性。如五百仙人。二是声闻种姓。亦是五百仙人。故断婆娑云。五百仙人者。多是声闻种姓。解云。既说多言。故知此经所说或是声闻种姓。或是缘觉种姓(云云)。
  问。瑜伽论中明第二道云。于当来世证法现观得沙门果(云云)声闻果欤。将缘觉果欤。
  灯云(如上)。
  瑜伽三十四云○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引发令起。谓暖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复修蕴善巧○修谛善巧故。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云云)。
  伽抄九云。道中有三种○第二道。先值佛为说法。不满百劫修。或九十劫乃至一劫修习已。于燸等位修习蕴等善巧。于此身不能证初果。或家家七生。一往来一间等。于后身得独觉果等。第三道。值佛修习已。于此身得初果。或七生家家。一间一往来等果。复修蕴等善巧。于当来世。证独觉无学果(云云)。
  真空疏云。论云。何独觉道至第二独觉道。述曰。此中有说○第二释亦是本性独觉。遇佛等发心。多生修道乃至能起自乘前三善根。不能入圣。但修蕴等善巧。即便命终。于后生身。或伏无处有处遇修断或。于五地中随依何地入谛现观。超证那含。方取即罗汉。或时此人住前三善根。命终受身。于后身上更修忍等。入谛现观得初果已。总断九地修或。超证阿罗汉果。第三人亦是本性独觉。遇佛发心修方便。乃至入圣证法现观得初学果。或证第二声闻不能尽漏。而便命终或作七生。或作一来。有无佛世依二果身不取那含。超证阿罗汉。此后二人并是部行。
  问。大乘意上忍唯一刹那欤。
  问。世第一法唯一刹那欤。
  灯云(如上)。
  补阙章云(见道章)在上忍位。与世第一同一刹那。不可转故(云云)。
  对法抄八云(论十二)又从声闻回心入缘觉。从燸顶忍回心不至世第一法位。以前三位有多刹那。世第一法唯一利那。故不得转时。若如毗婆娑使犍度。又如俱舍论。偈曰转三余。释曰。转声闻三善根成独觉乘等不。世第一法亦一刹那不回心故。此小乘义。今大乘不然。义曰。世第一法亦多刹那。何以得知。即此前论文云。世第一法即此生时。故非刹那。若以此义。四位俱得回心(云云)。
  又云。其第一法以论云即此生故。便谓多刹那。虽多刹那。仍是一观相续。又正义解。本世第一法生起已。定入见谛。非离此一生也。故唯刹那也(云云)。
  又云○彼第一法唯一刹那故不说(云云)。
  义决云。杂集第三云。未具资粮(乃至)非前位故前文意。显资粮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然加行位分为三品。未定已定即此生时。在暖顶忍。除世第一法。唯一刹那必不相续。不可分之。然云即此生时定入现观者。此据刹那生说(云云)。
  又云。虽增上忍亦一刹那犹隔世第一法。唯此刹那生者。所入见故(云云)释即此生也。
  梁摄论八云。又唯一刹那故名第一(云云)。
  俱舍二十三云。上唯现欲苦一行一刹那。世第一亦然(云云)。
  涅槃经三十六云。是人次得世第一法。虽复性是五阴六缘四谛。是人次第得苦法忍。忍性是惠缘于一谛。如是法忍缘一谛也。乃至见断烦恼得须陀洹果。是名第四遍观四方。四方者即四谛(云云)。
  瑜伽论六十四云。若有极善定心第四静虑。唯决择善法中。转缘诸谛境(云云)二谛章·义镜可见之。
  净影涅槃疏云。未来得修名缘四谛(云云)。
  胜鬘宝崛中云。如涅槃说○但缘一谛。就通以举。故言缘四(云云)。
  要览四云。问。若唯一念。何具修四谛。答。总空非我顿缘无过。涅槃经云缘四谛故(云云)。
  太贤右迹一末云。世第一法虽一刹那。缘四谛真名缘四谛(云云)。
  对法抄七云。发起胜中唯言上品忍者。以世第一法唯一念不可行。又无可形。唯上忍位长有不可形故。论说离二取相故(云云)。
  中边论下云。即出十种波罗蜜多。施修差别有六正行。一最胜正行。二作意正行○最胜正行有十二种。一广大最胜○九发起最胜○发起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云云)。
  疏中卷云。世第一法前及世第一法。皆能发起真见道故。名发起最胜。世第一法以时促故。此中不说。非体非此(云云)。摄释第二同之。一乘义所。
  疏云(十本)○对法十一说。由十二最胜相应故。名波罗蜜多○九发起。谓解行地中上中品忍位所行施等(云云)。
  对法论十一云。复次由十二种最胜相应故。名波罗蜜多。何等名为十二最胜。一广大最胜○九发起最胜。谓下行地中上品忍位所起施等波罗蜜多。十证得最胜。谓初地所得施等波罗蜜多(云云)。
  问。第三类可取不还果回心耶。
  灯云。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等。乃至云。依出世道。于当来世。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此是杂集先已得果(云云)。
  瑜伽三十四云。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于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云云)。
  灯云。问。如得初果出无佛世作独觉者。断修如何。答。随前三果。准瑜伽说。必更修习诸善巧观。随所未断。或复顿断如顿出离。或不出观次第渐断。以更不取声闻果故(云云)。
  瑜伽抄九(如上)。
  问。从声闻顺决择分位回趣独觉乘者。更修独觉顺解脱分顺决择分欤。
  灯云。问。修习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为更修习独觉乘中顺解脱。为即至彼顺决择。答。有二释。一云。随在声闻或暖顶忍。何位回趣。即是独觉暖顶忍位。以所断证皆悉同故。不尔。得果方作独觉。岂更修彼资粮加行。一云。更修独觉资粮加行。证断虽同。修行有别。三四生修有远近故。不尔。二生修彼声闻顺决择已。即于后生成独觉耶。不同得果始回作者。已断惑故。得现观故。未见文断。取舍任情(云云)。
  寸法抄七未云。又其回心时。至所回心取果处何位。释曰。大乘并至初行位。其有回心取独觉者。以缘境位行与声闻相似故。随何位解脱回心。即次第至独觉此位。又还至独觉初行位。以根性异故。不可超位。若已得决择分善及果已去者。皆随次第至独觉此位(云云)。
  正理论云。初生修顺决择分。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起顺决择分(云云)。
  胜庄师对法抄云。三生修顺决择分。一生修顺决择分。不发起座而座即得道(云云)。
  诸乘章私记云○问。二释中何正耶。答。以理推之。初释胜异(云云)。
  贤圣义有私记二云。问。独觉四生者何生耶。答。古德记云。二生修顺决择分。二生修顺决择分(云云)正理论云。初生修解脱分。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起顺决择分。胜庄师对法抄云。三生修顺解脱分。一生修顺决择分。不发起座而重即得道(云云)。
  问。从声闻顺决择分位回趣独觉乘人可成麟角耶。
  灯云。问。先修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更得百劫修行练根为麟角不。答。有二释。一云不得。此回趣者必不定性。是钝根故。又复瑜伽杂集俱云此类是部行故。若尔。何故杂集论云。余生顺决择分。为趣大乘及独乘。许更生故。答。以若此生得即声闻果。犹更余生方成独觉。非谓得许经多劫修。若尔。回心趣大乘者。岂不多劫。答。回趣独觉是钝根性。趣大乘者望彼为利。根性别故得多劫。一云。准彼论文云。或未起顺决择分。或未得果。得成麟角。准此。若在声闻决择分回趣独觉。是未得果。亦得百劫修行练根。说余生故。如趣无上大菩提者得多劫修。然但说成部行类者。据从此已回作独觉不练根者。若尔。何须云在决择趣独觉者方成部行。同顺解脱俱得百。二位齐故。答。在资粮位有未定生百劫练根。理即无难。在顺决择已定生时。去谛观近。据难偏说(云云)。
  对法论十三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发弘正愿。修厌离贪解脱意乐。及修独证菩提意乐。即声闻藏为所缘教。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或先未起顺决择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先未得果。或先已得果。出无佛世。唯内思惟圣道现前。或如麟角独住。或复独胜部行得尽苦际。若先未起顺决择分。亦不得果。如是方成麟角独住。所余当成独胜部行(云云)。
  对法抄八云。论解独觉中云。或未起顺决择乃至先已得果下。云未起顺决择分未得果。此二回心成麟角。所余成众出者。此中已得顺决择分。与未得果何异。隽法师云。未得决择分回心者唯此成麟角。余三多成众出。何者。以未得果言已对句成故。此义不然。如下解○若已声闻六十劫修习。解脱分回心。入独觉时成众出。若至独觉解脱分等善根位中。更四十劫练根者成麟角。此大智度论云。言上已得决择分成众出者。约不练根。入涅槃论说。此中言起决择分及未得果回心成麟角者。此中有义大乘曰。若未起决择分至回心者皆成麟角。大小乘咸然。此义决定。疑曰。若已六十劫未回心时。修习及回心已。更四十劫修习可尔。若虽已六十劫修回心已。更不四十劫练根。又先非六十劫人但三生人等回心。复不修习虽未起决择分已。不多修习故。此人成何者。义曰。此人一向利根。先修习已回心时。已六十劫修习回心。必住独觉位。或百劫或四十劫修习。必成麟角。无异更故。如决择分六十四。又解。其已入决择分位回心者。有二人。一已经六十劫修习及未修习回心已。更四十劫及百劫练根。此人定成麟角。故论云。称未得果者有成麟角。二经六十劫已回心。及未六十劫已回心。回心已不经四十劫及至百劫修习者。此人成众出。故论云。已起顺决择分者。成独胜部行。故论云。有已起顺决择分成众出。未得果成麟角。有此二文不同。非余三果向回心成麟角为已得果故(云云)。
  玄赞三云。经辟支佛利智至莫能知少分。赞曰○若未入声闻决择分善。而作独觉。便成麟角。入决择分已后作者。皆成部行。在解脱分未定生时。可成麟角。生数多故。已定生者亦成部行。生数少故(云云)。
  摄释云。疏若未入声闻决择分善等故。复有义。燸顶忍位亦得转成麟喻果。经百劫已起彼麟角燸等善根。不移于座而成麟角。故俱舍论三十三云。从燸善根乃至菩提。不起于座○大婆娑第七云。转独觉种姓顺解分。起声闻及佛种姓顺解解脱。转声闻姓起余亦尔○又俱舍二十三云○有余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双问二曰。脱分定生尚非麟角。加行之位云何能生。全少故。若定不转。婆娑俱舍二论那通两俱。答曰。若望自乘。可言生定。回趣他运。而可增生。生数既多。为麟何失。诸部不同取舍各异。云何独以俱舍婆娑用为南指。况俱舍等但言燸等三位转成独觉。不言麟角。然准俱舍疏释应善。以论不言燸等可转成麟角故。若必也得。何不同彼独觉而说。议曰二理俱通。捡之(云云)。
  玄赞五云。从佛世尊者善友力也○譬支佛者此名独觉。此有二类。一部行。二麟角。初可见佛。后必不见。故花严云。菩萨至兜率天将下生时(乃至如常所引)不得见佛。明知独觉满百劫者成于麟角。不尔。部行若从声闻解脱分位作独觉者。成麟角喻。可得百劫。时增长故。入四善根作缘觉者。乃成部行。时余少故。
  灯二云。独觉之人有二类别○即唯定性(云云)如上。
  诸乘章云。
  周记云○章三未得证得证得者。未得决择及彼果。修独觉者为初练根时节长故。即是利根。前之两种练根时少故成钝根。决择修者更不练根。得圣果者。同亦练根。捡义灯(云云)。
  对法论十三又云。复有六种顺决择分○即此位中不定种姓者。为回向最胜菩提。及诸独觉为求无师自证菩提。转趣余生。是名余转顺决择分(云云)。
  伽论三十四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如灯引之)云何独觉习。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是百劫。修习资粮○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乃至)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云云)。
  同六十四云。独觉乘证得者。略有三种。一先已得顺决择分善根证得。二先已得证得证得。三先未得证得证得。前二证得名为独胜。最后证得名麟角喻(云云)。
  伽抄十六云。独觉三人中。一先已得顺决择分证得。已得证得证得者。前二人成众出。以先得声闻暖等入果。时促不能多时修习。故成众出。若决择分中未定生多小时节入见道。在决择分回心成独觉。及未得决择分善人回心亦尔。以更长时修习练根利故。此中并名未证得证得。如对法第十三抄解。此中言证得者。即决择分善名证得。已能证得真无漏故。见道等即证得证得。如来得果人名未证得证得。后言未得果也。或第三一向在解脱分位故。与前二别也(云云)。
  显扬论疏三云(与)如上。
  问。从声闻无学果可有回趣独觉乘之义耶。
  灯云。若阿罗汉出无佛世。但修善巧断余习气。练根成胜。无惑可断(云云)。
  灯二云。问。如声闻人得无学已回趣缘觉。后练根时。入何观道断何等障。答。如极果人趣缘觉时。但起九无间九解脱。拟仪无间解脱。非真无间等。但缘事观。不入生空观。以更无惑可断可证。但行解心作无间解脱道。数数思惟令彼极果信等五根。渐渐明利。更不断惑而即得果。二云。设入生空。除其根障。为无间等道。谓亦无妨。令智明利。无惑可断故(云云)。
  玄赞五云○涅槃经言。声闻之人以少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故知息处亦说二城。今以所断障同。生空理同。假择灭同。由此三义同故。化城名一。菩提车钝利根性不同。依佛白出不同。藉教观理不同。观谛缘起不同。四果一果不同。练根时节不同。说法神通不同。由此七义别说羊鹿(云云)。
  大乘义章十六云(贤圣义章)次诸同异○同有五种。一见理同。同见生空故。二断障同○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品故。地持云。道同声闻。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故。地持云。于最后身。无师自悟。得罗汉果。说为缘觉。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涅槃○次论异者。异有六种。一者根异○二所依异○三藉缘异○四所观异○五向果异○六通用异(云云)。
  问。部行独觉决定种姓者证果后可遇佛出世耶。
  灯云。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者。据不逢佛一类者说。除麟角喻余若逢佛成不定姓(云云)。
  玄赞四云。经舍利弗至非辟支佛。赞曰。自下释第二疑。第二疑云。如来既不为增上慢人说者。何知彼是增上慢。文中有三。初显非真二乘圣相。次显增上慢者相。后结成二真圣相。此初文也。声闻辟支真趣寂。若遇佛者多不愚法。其不定姓可回心者。不问近远。必能闻知佛化菩萨事故。名自谓是真二圣而得遇佛。都闻知化菩萨事。非佛圣弟子。亦非真二圣(云云)。
  玄赞五云○辟支佛者此名独觉。此有二类。一部行二麟角。初可见佛。后必不见(云云)。
  对法抄八云。其独觉虽无佛时出世。出世已。即佛出世。佛出世已。即便来就如来教化。此据不定姓人。若定性见佛不见佛俱般涅槃(云云)。
  文义记十三云。问。准三十四。三种独觉一切定性一向趣寂者。七十三云。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乃至誓愿故。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乃至独觉亦尔。出无佛世而证正觉。与此差别。此意誓愿即是回向。如何独觉即无回向。答。亦不相违。于独觉乘作誓愿故。名为独觉。是不定故。在凡向大。非如定性。法性独觉不回向大。三十四约定性入圣者说。七十三不定在凡者说。由此回向通在凡圣(云云)。
  四道段
  问。付二乘四道无间解脱有相望义耶。
  问。对法论中后品三道望前胜进(云云)。
  通二乘欤。
  又问。今论或总或别意欤。
  论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加行胜进。或别或总(云云)。
  疏云。自下第三辨三乘四道同异。二乘加行胜进可有别别起。九品为九品加行及胜进者。或但一加行及但一胜进。故加行胜进二道。总别不决定也。此依容预胜进道说。不尔。便违对法九说。其无间解脱必各别起。如起无间道。断一品已。即起第二念解脱。此第二念解脱。不得望第二品为无间道。其第二品要别起无间解脱。以根钝故。乃至九品亦尔。次第超越并然。由有九品渐能断者故。加行胜进各别别起。若一观中随断几品。即总一加行后一胜进。故加行胜进或总或别易故。若九品渐断。出观若不出观。断九品者。无间解脱必各别起难故。此说修道。非见道中有如是事(云云)。
  秘云。疏此依容预不尔。便违对法者。容预胜进而即别起。非容预者。以彼后品加行无间解脱三道。为胜进道。对法说故违意可知(云云)。
  疏下文云(菩萨利根文下)若菩萨利根○(具明相望四道)此是菩萨十地位中。断所知障时。分品类排次断法。若别别断。一一别起。由能印证·及能断惑·复能容预·复能欣求故具四道。不尔。便无四义具足。对法第九说。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名胜进道。望此品是胜进故。即是别别望前有也。又云。或弃舍断烦恼加行。思惟诸法等。即是别起胜进行相。即二乘也。或总通三乘。今此既论二乘胜进或别或总。不遮后品所有诸道是前胜进故。其加行不尔。为趣求故。前所有无间解脱。非后加行。又今此约别起行相。故言总别。若望此品后道名胜进者。此中不说。若不尔。即无不起胜进及总胜进者故。广如彼论及彼抄解(云云)。
  秘云。疏即是别别望前有也者。此显彼论据于菩萨别起道说。故言后三是前胜进。与此论别。疏又云至即二乘者。复会对法。后明胜进依二乘说。按彼论云。又复弃舍断烦恼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诸法○诸所有道名胜进道释论云。又复者为显余义○释曰。明非断惑诸胜进道。昔彼断惑胜进道。故云弃舍断烦恼行。余文可量。疏或总通三乘者。重明对法两文皆通三乘说也。疏今此既论至是前胜进者。显此论说二乘胜进。言或总者。同彼对法后品三道皆前胜进。疏若不尔至胜进者故者。又显此论或总别言。不同对法望后品说。若不尔者。初品以后所有品道。皆胜于前。此即无有不起若别若总二胜进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总言。显是不定也。义如疏辨。对法不言或总别故。容有不起胜进道时(云云)。
  蕴云。疏对法第九等者。加行等三。别别望前。总名胜进。不据展转而说。故与此论不同。疏又云或弃舍等者。此亦对法文○此唯二乘。同此前文别起胜进。疏或通三乘等者。前解两文大小乘异。今解总通大小。谓菩萨于十地中断所知障。亦有别别断。即不得前后相望。故与二乘同也。疏今此既论至是前胜进者。此解对法文得通二乘。疏望此品后道名胜进等者。此说○即后道望前。无非胜进。望前一品。为别胜进。望前多品。为总胜进。今此论中不同对法。故不取彼(云云)。
  对法论九云○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方便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道。所以者何。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方便无间解脱道。望此品是胜进故。名胜进道(云云)。
  又次下文云。又复弃舍断烦恼○(如秘引之仍略之)。
  别抄云。若二乘断。或加行胜进。或总或别。无间解脱。必各别起者。何故对法第九云。后品所有加行无间解脱。皆前品胜进。准对法文。即以前品胜进为后三道无间解脱即不别起。解云。对法意约道理进修。唯识论中依别行解。亦不相违(云云)。
  断障章云。然对法论第八云。后品所有加行无间解脱。皆前品胜进。何故唯识云。胜进或别。唯识依别修行相语。对法约道理进前语。不相违也。若准此义。别修行相加行道等。如成唯识或总或别。若道理论。能引于后。名为加行。前品解脱亦后加行(云云)。
  问。有漏道可得择灭耶。
  灯云。释名者○解脱道者。解脱有二。一能解脱体得自在。即离系缚。如八解脱。今此解脱亦复如是。能除粗重。得解脱名。二所显理名为解脱。自性离缚。名为解脱。昔来惑障智不能证。今除惑已。智方能证。解脱是理是智。故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若依前解。亦是持业。论多依后。即是依主。解脱之道。何故如是。为简无漏胜进道故。依主为名。若尔。有漏何名解脱。答。亦通能得择非择灭。以所伏惑有永暂故(云云)。
  同第二云。若择灭得同彼有部。属能得道。然唯无漏。不许六行是断道。故唯依圣道永害种子得择灭。故论下文云。非诸涅槃皆择灭摄(云云)。
  疏下文云。由此涅槃与彼择灭应作四句。有是择灭非是涅槃。谓断烦恼障因中所得灭。有是涅槃。非是择灭。谓本来性净及无住处。或六行得灭。是彼乃分涅槃。非择灭故。有俱者。谓有无余依涅槃(云云)。
  又云。起无间道。若有漏亦非择。若无漏不断漏种子者。定非择灭(云云)。
  十因章云○若据因有漏善法断证离系果。何妨果法通无为耶(云云)。
  周记云。有漏善者取六行道○问。大乘六行不得离系。但得非择。如何今言证离系果。答。虽实六行不证离系。由此为因后能证故。据疏远说。或此中谈萨婆多义。彼许六行得离系故(云云)。
  论二云。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非择灭(云云)。
  论八云。三者离系。谓无漏道断障所证善无为法(云云)。
  瑜伽抄十三云○种子无漏不能生有漏果故。亦是无漏。择灭之得唯是无漏。非择之得通漏无漏。善及无记。善者世间道。亦是善名择灭。择灭得即通漏无漏法。前法后法俱分别唯法俱(云云)。
  疏下文云。又此应征萨婆多师○有漏道彼宗亦得择灭故(云云)。
  秘云。小乘救云。汝大乘宗有漏断惑亦但非择(云云)。
  问。有顶地有游观无漏云事。引瑜伽论文证之耶。
  灯云。疏云有顶有解脱道类○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脱。亦通有漏。依有顶地无漏四道断惑者无。修八解脱。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许有四道。此亦何失。诸处但说为断惑故。修四道者。且约一义。非谓修余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者。据初学者。设久学者。约不亲证真如理说。何以得知。彼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诸定所摄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无漏。又复游观无漏极成。又彼地心亦缘真如。准前第十二。入灭尽定有二方便。一缘非想非非想入。一缘无相界相入。故知论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尽理说(云云)。
  瑜伽六十九云。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加行道。二无间道。三解脱道。四胜进道○除未至定所余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无出世智。何以故。由未至定是初定心。初静虑上所有定心。皆先有定故。圣弟子从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不依近分。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世间正智作意不同分故。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诸定所摄受故。始从学地乃至于此诸世俗智。当知名中际俗智。于阿罗汉身中所有一切清净无漏解脱。一切结缚烦恼尽智无生智。及余一切神通等功德所摄诸世俗智。皆是后际世俗智摄。复次诸菩萨初中后际世俗智者○初际者谓胜解行地。中际者谓从增上意乐清净地。乃至决定行地。后际者谓到究竟地(云云)。
  上文云。谓世俗智。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有漏或无漏。唯是世间(云云)。
  又云。此诸圣者以出世间智后所得诸世俗智。离诸欲时。当知同彼非圣道者所作离欲○此世俗智是出世间智后所得。应言此智亦是世间亦出世间。不应一向名为世间(云云)。
  七十四云。问。遍计所执自性何等智所行。为凡智耶。为圣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无相故。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智所行。问。圆成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云云)。
  九十七云。非想非非想处无无漏道。唯由厌坏无所有处想故。能入此处定。于中唯有此一趣行(云云)。
  疏七云。论此定初修至最居后故。述曰○初修即二乘及七地以前等○言游观者。简无分别智为加行心。瑜伽第十二说。或依非想非非想而入此定。或依灭尽相而入此定。成业论。引摩诃俱瑟耻罗经。二因缘能入此定。谓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无想界。故入此定。为有思惟无想界定故。恐滥无分别智。游观言简也(云云)。
  秘第六云。论游观无漏者。有义○问。有顶既无根本之智。云何得有后得智耶。答。有三释。一云。无所有处根本智引。二云。初静虑中根本智后。三云。后智本智后生。若不证正不了俗故。非要邻次后生方是。由此后处有后得智。智者当思。又按瑜伽第十二中。依二因入。即彼论。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定者。谓于此上心深生厌舍。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依灭尽相而入定者。亦复如是。释曰。缘非非想心心所法。生厌离心。而入彼定。此依初修。依灭尽者。即任运缘非非想处心心所法。生厌离等。与前相似。云亦如是。此依久习。又释。初缘有为行。厌舍想心。后缘无为行。厌舍想心。厌舍义同。云亦如是。亦约久初二修别也(云云)。
  对法抄第七云。八智缘差别。如六十九。何独初未至有无漏。如六十九说。非想名世间。无断惑道等故。此中说断惑明利游观道名出世间故。由此应作四句。有是出世非世。谓下八地明利无间道。有唯世间非出世。一切有漏道。有俱句者。谓有顶无漏道。不尔。灭定应非出世。又有四句。即十地无分别正体智。第二句即唯世俗有漏智。俱句即十地后得智。此通取非想故言十地(云云)。
  三惠章云。瑜伽六十九说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他心智。其世俗智通有无漏。三惠所收。中间八智唯无漏。唯修惠。后他心智通有无漏。亦唯修惠。又有十力智。谓处非处乃至漏尽智。唯在如来相续中有。唯无漏唯修惠(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