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一卷本文抄二目次

  种姓义段
  然实亦有
  众生界增减
  法华一乘了义欤
  胜鬘经所说一乘真说欤
  庄严论种姓品可说五种姓耶
  大悲阐提
  瑜伽论中可说断善者耶
  涅槃据理性
  无性真理
  五难六答
  若有无漏
  无余回心
  摄论十义
  根未熟故
  楞伽声闻
  定姓比量
  第七常没
  虽复发心
  无性比量

  论第一卷本文抄二

  种姓义段
  然实亦有事
  要云。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云云)。
  摄释一云。今既不言发正等觉心。故知定性(云云)。
  同四云。法花会所大分为彼退大声闻故。闻大后退求小果。然实亦有闻于大乘即求小者。何以明之。故大品经云。六十菩萨闻说般若。成阿罗汉(云云)。
  问。众生界可有增减耶。
  枢要云。以众生界无尽时故。无性有情不成佛故。庄严论第一卷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云云)。
  别抄云。不增不减经云。众生界不增减不生灭。故知无有毕竟入涅槃者。若有定性入无余依。彼经应言众生界减。解云。彼经约众生界理性而言。真如之理无增减故。又解云。彼云众生界不增减。而不说云众生不增减。界言总说众生界际。非约众生而说。故不相违(云云)。
  伽抄第六云。问。若许二乘入无余依。云何不许众生界减。经说众生界无增无减故。答。如海无边际。去一滴非为增减。生死海中此亦如是。又无上依经众生界者。谓如来性。众生虽有入无余依。彼如来无增无减。故彼经云。阿难。是如来界无量无边。为烦恼声之所隐发。随流生死。无始轮转。我以此义名众生界。若依此义。真为妄性。依真立妄。虽起灭真无增减。又楞伽经说。诸声闻于多劫入涅槃界。就三时酒长时醉卧。彼后起发大心者。于大乘说。化作声闻。非实如此。故无余依身心并减(云云)。
  惠日论一云。又云。蜜严下卷云。若解脱者众生界减。即坏如来一切智性。去来今佛所知之法不得平等。又若涅槃众生减者。谁离于苦有无余耶。降魔等事皆是妄说。是故当知。诸观行者证于解脱。其身常住。离众有蕴。减诸习气。譬如热铁投之冷水。热虽除而铁不坏者。此文意别。初言若众生界减即坏如来一切智性。据真如说名众生界故。宝性论引不增减经云。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此二法者义一名异。诸大乘经处处有文。故不可证二乘者无余不减(云云)。
  不增不减经云。若见众生界有增减者。是大邪见(云云)。
  问。宗家意法华一乘了义欤。
  要云法花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以教准机。唯有一机(云云)。
  诸乘章云。问。经自说言十方佛土中○何故乃言三五乘别。答。若依梵本说经颂。应言无第二第三数。三乘中独觉为第二。声闻为第三。为引不定任持余故。方便言无第二第三。非真破也(云云)。
  惠日论四云。问○佛性论云○答。此据理性·平等意乐。及涅槃经常没之中第二虽非阐提亦名常没。及无上依等二种无涅槃法中第二人说。楞伽第五无性乘人亦同此会。不合阐提名为常没。云七人各一。及无上依经第一无涅槃法者(云云)。
  佛性论二云。故经中说。一阐提人○一为令法身得生。二为令加行得长修菩提行故。亲得成。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定无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会此二说。一了。二不了故不相违。言有性者。是名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故佛说。若不信乐大乘。名一阐提。欲令舍离一阐提心故。说依阐提时决定无解脱。若有众生。有自性清净。永不得解脱者。无有是处故。佛观一切众生有自性清净故。后时决定得清净法身(云云)。
  妙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云云)。
  问。胜鬘经所说一乘真实说欤。
  要云。文胜鬘经云。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摄受正法。堪能荷屃四种重任。此中以通从别。有性为三。无性为一。
  玄赞一云○如胜鬘经所说一乘。一乘是权。四乘实故(云云)。
  摄释云。疏四乘为实等者。胜鬘说彼四实一权。为对决定四种机故。顿教大乘者即四乘中大乘是也。一乘权者即彼经会以前说言。唯一乘者是权说也。问。彼经上下总无此言。何以得知一权四实。答。直据显文者。彼似非有。以理取教。云即非无。言四乘者。经云。摄受正法。善男子。建立大地荷四重任。乃至授以大乘。言一乘者。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四乘不言随欲方便。故明四实。一乘即言随欲方便。明说一权。若不尔者。随欲等言何所彰表。问。随何意欲说一无二。答。如法花等。随不定者说一无二。胜鬘会之云方便说。问。若说一权。应唯三实。四中大乘即一乘故。答。唯说一乘。不立会运。此佛权说。名之曰权。非大体无名为权也。四中大乘对大根性。同余三乘有所对器。故四名实。问。四对定四。应器名实。一对不定。随性非权。答。望自不定。是实非权。形四定性。故权非实(云云)(此释闲可见之)。
  玄赞四云。第四彰差别。此说一乘与胜鬘涅槃所说一乘有差别。此说一乘为实二乘为权。彼说一乘为权四乘为实故。胜鬘云。若如来随意欲而方便说唯有一乘无有余乘等也(云云)。
  玄赞八云。乘既说四。解深密云○胜鬘亦云○故知据理说一为权。说四名实。解深密云。非有情性无差别故(云云)。
  胜鬘经云。又大地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屃四种重任。逾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摄受正法(云云)(说四乘文也)。
  又云。佛告胜鬘○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何以故。有二生死。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我生已尽(云云)(说一乘文也)。
  又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云云)。
  又云。法者即是说一乘道。僧者是三乘众。此二归依非究竟归依。名少分归依。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来。此二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三归依。何以故。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云云一乘章)
  又云复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云云)。
  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九(第三十八会)云。若诸如来随彼所欲。而以方便说于二乘即是大乘。以第一义无有二乘。二乘者同入一乘。一乘者即胜义乘(云云)(菩提流支译也)。
  同末文云。此经所说类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云云)。
  惠日论一云。胜鬘经云。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又云。若如来随彼。即第一义。既云方便。即显四乘是真实说。同解深密(云云)。
  惠日论一云。有云。如解深密等说一乘。与法花等说于一乘。此虽名同。深密即存三明一。法花破二明一。即义有异。何者。深密存于二灭。云定性二乘不座道场。颂云。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法花○舍羊鹿而灭他城。破二灭而得宝所。故义有异。此说非理。所以者何。说一乘名义无异。
法花深密略举其同○摄论引法花会中舍利说记别在十义中。既同所尺。明知不别○法花经论。决定之人根未熟故○既说破二灭。一乘为显了。即须决定说二乘皆作佛。何故除决定。又第三喻○令知种种乘异故说雨喻。故同深密趣寂种姓不座道场(云云)(深密法花一乘同异以此文可知之)
  惠日论一云。破定权实三有义。诸经论中二说不同。必无两实。定有一权。然就义别。非全虚妄。解深密存二灭而说一乘。有经说阐提毕竟无涅槃法等。斯权教也。法花除二灭而说一乘。涅槃阐提皆有佛性。斯实教也。故诸权实义例六○彼说不然○又深密经自以了义经挍量非了义。此佛自说为了义。后代凡夫判为非了。应智过佛○若云其解深密会前二时。法花涅槃会前深密。无会法花一乘为方便者。又云。涅槃云阐提障未来故名为无性。此皆经论自会五性三乘。无文会释一乘佛性者。此说不然。胜鬘经云荷四重担○又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皆得成道。并自会说同解深密摄大乘等言唯一乘。是佛密意。亦会法花。论文明显(云云)。
  章云。第五问答分别者。此中一乘理应唯一无余二三。法花经言○涅槃亦言○何故乃至为引不定○答。摄大乘论。以十因故佛一乘。显扬二十。以六目故佛说一乘。如前已辨。今释意者。据实而言五乘各异。如前所引。教理成立。为引一类故说一乘。非乘唯一无二三等(云云)。
  深密经二云。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如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姓○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一切诸法皆无性 无生无灭本来寂
  诸法自性恒涅槃 谁有智言无密意
  相生胜义无自性 如是我皆已显示
  若不知佛此密意 失坏正道不能往
  依诸净道清净性 唯依此一无第二
  故于其中立一乘 非有情性无差别(云云)
  瑜伽七十六同之
  佛性论二云。故经中说一阐提人○修菩提行故。亲得成。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无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会此二说一了二不了。故不相违。言有性者。是名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云云)。
  惠日论四云(引佛性论毕)答。此据有性阐提人说(云云)。
  又云。问○佛性论等引云。故经若有清净性不成佛者。无有是处。答。据平等意乐非皆成佛(云云)。
  问。庄严论种品可说五种姓耶。
  要云。大庄严论第一卷种姓品。说五种种姓。三乘定及不定四同瑜伽。第五性中说有二种。一时边。二毕竟(云云)。
  惠日论三云。又云。若庄严论说有五乘同楞伽者。可云毕竟即彼第五。庄严论中但明有姓无姓。于有性中即说三乘。无性之中时边毕竟。时边之中复有四种。一不同楞伽说有第四。二不同楞伽说无姓乘为其第五(云云)。
  庄严论第一云。由界差别者。众生有种种界。无量差别。如多界修多。一说。由界差别故。应知三乘种姓有差别(云云)。
  下文云。已说种姓相貌。次说种姓品类。颂曰。决定及不定。不退或退堕。遇缘如次第。品类有四种。释曰。菩萨种姓品类略说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不定。三者不退。四者退堕。如其次第。决定已遇缘不退。不定者遇缘退堕(云云)。
  问。大悲阐提菩萨可成佛(又起金刚无间道欤又留分段生欤)。
  要云。又依十卷楞伽经中第二卷末。四卷者第一卷说。大分亦同。佛告大惠。有五种性证法。一声闻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来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则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是菩萨也。若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惠白佛。此二何者不入涅槃。佛菩萨常不入涅槃。非焚烧一切善根者。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楞伽所说二种阐提。初是断善根具邪见者。后是菩萨具大悲者。初者有入涅槃之时。后必不尔。以众生界无尽时故。无性有情不成佛故。大悲菩萨无成佛期。然第立性合有三种。一名一阐底迦。二名阿阐底迦。三名阿颠底迦。一阐底迦。是乐欲义。乐生死故。阿阐提迦。是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此二通不在断善根人。不信愚痴所覆蔽故。亦通大悲菩萨。大智大悲所熏习故。阿颠底迦名为毕竟。毕竟无涅槃性故。此无性人亦得前二名也。前二久久当会成佛。后必不成○楞迦大悲因现定成。果必不成。以众生界无尽时故○四句分别。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阐提。二果成因不成。谓有性断善阐提。三因果俱不成。谓无性阐提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谓大智增上不断善根而成佛者(云云)。
  灯四云。论刹那刹那转进故○唯除大悲尽生界愿。十地满已。可无增进。不尔。修行无量阿僧祇。而不满足。非三大劫修能满足以外皆增(云云)(明诠记依此文记不成佛义可见之)。
  周记云。灯不尔以下皆增者。此说意云。大悲菩萨十地满已若更增进。即不得言经三大劫修行满足。大悲菩萨无成佛期。更更增进。有何最极。由此故知。除大悲也。除此大悲十满已。余皆增(云云)。
  惠日论一云。又云。或有名异而体同。涅槃佛性体即真如。佛性论中名为应得。既许理性遍有情。不信应得定作佛者。此亦非理。虽有应得因。然许大悲菩萨并有加行因。尽众生界故。常许不作佛。何废有情。虽有应得因。无加行因故。常不作佛。若云我许作者。即是违经(云云)。
  又云(明阐提类处)○大悲无当果。名为无性。非无种子(云云)。
  枢要上(论二)云。有唯等流因非果变。大悲菩萨之果无漏法尔种(云云)。
  周记云。大悲菩萨佛果法尔种者。此菩萨身中有佛果种。有二义不成佛。一知诸法本来寂。二誓作尽生(云云)。
  不思议境界经云。观自在等诸大菩萨住十地者。功德妙行悉圆满故。皆已久远得此三昧。于一念中。遍一切刹。度无量众生。常无功用。自然示现诸佛事故。虽闻此法。更无增进。如满瓶水置于雨中不容一渧。斯诸菩萨亦复如是(云云)。
  智度论三十云。复次若有菩萨。具足菩萨事。所谓十地·六波罗密·十力·无畏·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无量清净佛法。为众生故。久住生死。不取阿耨菩提。而广度众生。如是菩萨法佛赞叹。何者是如是。如文殊师利·毗摩罗诘·观世音·大势力·遍吉祥等。诸菩萨之上首。出于三界。变化无告。数身入于生死。教众生故。如是希有事。皆从甚深般若波罗蜜生。以是故说。欲得诸佛称叹其名。当学般若波罗蜜(云云)。
  玄赞十(观音品)云。观音久已成佛。不舍菩萨行故。示为菩萨。何得不比如来(云云)。
  又云。无尽意者。阿差末经说。行六度四摄等种种行。誓度众生。众生尽。菩萨之意乃尽。众生未尽。菩萨之意无尽。故名无尽意。十地经中。以十无尽句成诸大愿。一一切众生尽。二世界尽。三虚空尽。四法界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世界尽。七如来智界尽。八心所缘界尽。九佛境界智入界尽。十世界转法轮智转尽。且如众生界尽。我愿乃尽。如是·众生界不尽。我愿亦不尽。乃至第九佛智证入一切境界都尽。第十转法轮智转诸法尽。我愿亦不尽·无垢称经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名菩萨行。故此菩萨名无尽意。虽诸菩萨愿行皆同。诸号有殊。愿各别故(云云)。
  又云(劝发品)宝云经说。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十菩萨得无作神通○验此普贤久已成佛。示现为菩萨。劝修妙行。无称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名菩萨行故。
  维摩经中卷云(文殊师利问疾品)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云云)。
  论第二云。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云云)。
  疏云○若佛能熏。有何过失。更增新种。便非圆满。诸佛有胜劣。功德多少故(云云)。
  一乘要决中云○又以大悲阐提为难○况复慈恩心经玄赞。约大悲边。常为阐提。约大智边。亦当作佛(云云)可勘之。
  种姓差别集下卷云(新罗皇龙寺沙门神肪记)问。楞伽所说菩萨阐提亦成佛不。答曰。此有二解。一云。永不成佛。佛与大惠问答分别○不入涅槃故。谓诸菩萨意乐不同○故智度论三十六云○一云。亦得成佛。然楞伽说○欲令心愿广大清净。花严经三十九云。菩萨○而不取正觉○则得一切法。无上大智○度世经二云。又其菩萨○不肯速取无上正真之道。为一切故○住此疾成正觉(已上)故诸菩萨虽愿久住。而能成佛○又智度论说。文殊等不取正觉。汝由此故永不成佛者。与教相违○摩尼宝积佛○观世音授记经云○若言彼诸经文是权非实○若尔。论说久住生死不取菩萨是权非实。于理何违(云云)。
  要决引此二说毕。然基师意同于初说。故云后必不尔(云云)。
  法相义灯十一云○大智度论○由此文故知。
  悲增上菩萨不取无上菩提果○荣禅云○一切菩萨三阿僧祇劫满必成佛也○故知菩萨阐提者方便留临。非是实事。汝弹非理。拒圣教故。智论既分明说○宝积经云。雷音菩萨白文殊师利言。仁者已满足十地及如来十力。一切佛法悉皆圆满。何故不成阿耨菩提。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无有圆满诸佛法已更证菩提。何以故。已圆满故。不应更证(已上经文)。
  智论既判文殊名悲增上。汝不知此文○言岂有○不成佛○观音三昧经○有二义。一者具一生补处菩萨功德故。名一生补处。二者就他化相说(云云)。
  明诠记亦存不成佛义。西复清范同之。
  法相义灯十一云。泰云。问。若菩萨一阐提无涅槃法性故不入涅槃者。亦可无大菩提种姓故。不证无上菩提耶。答。菩萨有二种。一者智增上。谓释迦菩萨等。此菩萨先证菩提后度众生。二者悲增上。谓观世音等。此菩萨先度众生后证菩提。众生无尽故。终不证无上菩提。是故大智度论第三十四卷云。(以下如面书)
  枢要义宾记云。大悲菩萨○乐住生死○如观世音菩萨等。而言当来普光功德山王佛。亦言现在正法明如来等者。依大智门。有成佛时。若据大悲门。无成佛。明众生不尽故。又观音三昧经又云。正法明佛者。据实门故。久已成佛道。普光功德如来。据权门(云云)。
  庆顺抄一同之。行贺真兴同之。明诠记所引孝仁平备亦存成佛义。因行满故。自然成佛(云云)。
  究竟论五云(宝撰)菩萨阐提毕竟不成○后定成故当得菩提。法花论云。我本行菩萨道是今未满者。以本愿故。众生界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非谓菩萨不满足故。准此论文故。故知众生界尽。愿不满足亦得成佛(云云)。
  解节三云(护命)言楞伽所说至无成佛期者○恒住因位。不成果德○问。在何地位而不成耶。为分段身。为变易身耶。答。恒在而随生类受生化导。有人云。大智恒成。大悲未成(云云)若尔。何故言因成果不成耶。若大悲边果不成。大智边果已成。何处有此事耶。一人有二实身者。道理不尔也(云云)。
  法花私记云。古来诸德云。一切佛大悲边云大悲阐提菩萨。无别大悲阐提也。忠继大德云。有别大悲阐提菩萨也。问。二传中何胜。答。后为胜也。楞伽经文。枢要四句。灯四文。为明证也等(云云)。
  论十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佛果圆满。不减。尽未来际。但从种姓不熏成种。勿前佛德胜后佛故(云云)。
  问。瑜伽论中可说断善者耶。
  要云。瑜伽楞伽二种断善。果必当成。因现未成。断善根故。楞伽大悲。因现定成。果必不成。以众生界无尽时故。无种姓者现当毕竟二俱不成(云云)。
  问。涅槃经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云云)。
  大师如何释之耶。
  要云。涅槃亦言。师子孔者。是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诸众生唯有佛性(云云)
  又云。涅槃据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说有一(云云)。
  佛地论第二云。由法尔故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姓(委列之)虽诸经中宣说一切有情之类皆有佛性。皆当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说。为令不定种姓有情。决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云云)。
  涅槃经二十七(师子吼品)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声闻觉缘。虽复随遂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师子孔(云云)。
  下文云。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以是义故。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苏耶。答言。我有酪。实非苏。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苏。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云云)。
  要决云。问。彼经云。为非佛性说于佛性。非佛者。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是则简者无情而取有情。何今会云少分一切。答。此亦非难。简者非情寸取少分有情。此有何失。佛随机宜隐无性等。约少分一切。密意说一切言。如是文处处非一(云云)。
  最胜疏云。若隐密记及平等意乐。亦通定姓及无性人(云云)。
  别抄云。若有无性者。涅槃云。何故有心者成佛。解云。此约小分而说。又解。约有大乘无漏及不定姓无漏心种而言。不说云一切有心者皆得佛。经意秘意。故不相违(云云)。
  问。无性真理名佛性欤。
  惠日论第一云○又云。三十七云。为非佛性说于佛性者。非佛性。所谓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者。此亦不尔。贪嗔痴等何名佛性。若以贪等能覆佛性名为佛性者。故知无性烦恼覆真名为佛性。非必行性。何能显行性亦同如性遍。若云无行性何得名佛性者。此亦不尔。瓦石全非。故对生简众生无者。且隐不论。若云据覆真故名佛性。瓦石等尔。何须简者。此义不例。贪等是障。瓦石非障(云云)。
  问。瑜伽五难六答大乘实义欤。
  问。教并违答所引经者大乘经欤。
  要云。大乘有性。众所共许。定性二乘及无性者。人所不悉。如瑜伽六十七决择中说○决择六十七。有五难无性有情。一说无疑起难。二有情无根难。三诸界互转难。四应具诸界难。五无应转有难。答则有六。一教理并违答。二假设非例答。三非喻乖理答。四互喻无别答。五背注不齐答。六纵转不成答(如论文)若言无者。经言。诸有情类有种种界性。乃至胜妙界性。不应道理。此亦违经。无性即是下劣界摄(云云)。
  瑜伽论六十七(声闻地决择)○此中或有心生疑惑。云何而有毕竟无般涅槃法耶。应诘彼言。汝何所欲。诸有情类种种界性。无量界性。下劣界性。胜妙界性。为有耶。为无耶。若言有者。无有毕竟无般涅槃法补特伽罗。不应道理。若言无者。经言诸有情类有种种界性。乃至胜妙界性。不应道理(云云)。
  佛性论一云(破小乘执品天亲造真谛译)○复次佛性有无。成破立义。应知破有三种。一破小乘执。二破外道执。三破菩萨执。初破小乘执者。佛为小乘人。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不般涅槃故。于此生疑。起不信心。释曰。所以生疑者。由佛说故。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二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即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住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共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所以然者。如经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故。又阿含说。佛十力中。性力所照众生境界有种种性。乃至粗妙等界不同故称彼力。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有性无性异故。有佛性者即修种种妙行。无佛性者则起种种粗恶等(云云)。
  惠日论第一云。又云。一分无性是小乘义者。准佛性论破小乘品云○所以瑜伽明无依有部教。佛性论破。若尔。佛性涅槃说有佛性。亦应依分别部。涅槃亦说第一义空为佛性故。瑜伽论破。若许尔者。如何定执。佛性论中说有佛性。为显为实。属第五时。若云佛性论中虽破。无不同分别部执有故。非瑜伽所破亦应瑜伽虽说一分。无不同有部执无。又佛性论分明自说。分别部等有。萨婆多等无。云故明有佛性。问执无性曰即知不唯依大乘破修彼小乘。瑜伽论中无文对辨。何理得知。依少立无。破少说有。又萨婆多立无性得佛性。瑜伽有即性有。无则性无。岂同有部说。皆顺小故为大失(云云)。
  同第三云。又云。瑜伽能破引文非大乘经。佛性论云。佛为小乘人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不般涅槃。复云。阿含说佛十力中性力所照。此亦不尔无上依经亦说有无般涅槃性。善戒经行性品亦说有无性。岂小乘经耶。阿含之名大小通称。如何定说即小乘经。摄大乘等皆云大乘阿笈摩。阿笈摩即阿含也。法花经论亦云阿含甚深。岂说小教○又菩萨藏经明佛性力。亦知种种界。○依何定判是小乘经(云云)。
  论二云。如契经说。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刃聚。法尔而有。界即种子。差别名故(云云)。
  疏三末云。大庄严论亦引此经名无尽意。此即三乘通信之经(云云)。
  问。教理并违答违教方何。
  要云○谓有难言。云何而有毕竟无般涅槃法耶。应诘彼言。诸有情类种种界性。无量界性。下劣界性。胜妙界性。为有为无。若言有者。无有毕竟无涅槃法者。不应道理。此亦违理。则唯识云有性法尔无此不然。若言无者。经言诸有情类有种种界性。乃至胜妙界性。不应道理。此违经。无性即是下劣界摄(云云)。
  瑜伽六十七云(如上)又应责彼。汝何所欲。无般涅槃法下劣界者。安住如是下劣界中(云云)。
  显扬论第二十云。问。云何种姓差别五种道理。答一切界差别可得故。无根有情不应理故。同类譬喻不应理故。异类譬喻不应理故。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应理故。云何一切界差别可得故。谓佛所说诸有情界有种种。非一有情界。有下劣胜妙有情界。有声闻乘等般涅槃种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种姓有情界(云云)。
  瑜伽五十三云。复次生差别有多种○若于下劣欲界中生。名下劣生。若于处中色界中生。名处中生。若于胜无色界生。名胜如生(云云)。
  深密经第二云。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导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云云)。
  问。证定姓二乘引华严经若有无漏诸辟支佛文麟喻部行中何(又麟喻独觉百劫□根之事引何文证文耶)。
  要云。华严第三十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临命终时。有十种果现。第三于右手掌中放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大千世界。此世界中。若有无漏诸辟支佛觉斯光者。即舍寿命入于涅槃。若不觉者。光明力故。移置他方余世界中(云云)。
  玄赞五(辟喻品)云。辟支佛此名独觉。此有二类。一部行。二麟喻。初可见佛。后必不见。故华严云。菩萨在兜率天。将生下时。有十种相现。第三于右掌放大光明。名严净世界。三千界中。若有独觉。遇此光已速入涅槃。若不入者。佛光力故。移置他方诸佛国土。不得见佛。明知独觉满百劫者成于麟喻。不尔部行(云云)。
  惠日论第四云。麟喻独觉必是定姓。不得见佛。故华严经说○由此故知。麟喻独觉必是定姓。定不趣大。部行之中有定不定。不定者回。定者不回(云云)。
  补阙章下云(见道义)云。问。麟喻独觉何不说耶。答。彼无回心趣大乘故。彼唯定姓。出无佛世。华严经说○故此定姓无回心者(云云)。
  六十华严第四十三(离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临命终时。有十种示现事。何等为十○菩萨摩诃萨临命终时。于右掌中出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中。若有无漏诸辟支佛。觉斯光者。即舍寿命。若不觉者。光明力故。移置他方余世界中。一切众魔及众外道有见众生。悉皆移置他方世界。除如来任持所化众生。是为第三所示现事(云云)。
  八十华严第五十八云。于兜率天下生时。于右掌中放大光明。名清净境界。悉能严净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若有已得无漏诸辟支佛。觉斯光者。即舍寿命。若不觉者。光明力故。移置他方余世界中(云云)。
  问。宗家意可许无余还生义耶。
  要云。庄严论第一卷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善根不尔。又云。三乘众生由界差别(云云)。
  妙法华第一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其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云云)。
  妙法花化城喻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云云)。
  玄赞第七云。经我于余国(至)得闻是经。赞曰。此释彼亦作佛。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者。菩萨处胎经说。从此灭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下医师喻中。具显是义。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求入无余涅槃。于我有缘。我以神通接引于彼。遇我得闻是经。或是凡夫。若是有学。求有无余涅槃。将此涅槃谓实灭度之想。求入证此二种涅槃。修二乘行。种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惠。或我从此余国作佛。是人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说于我有遇缘者。或虽于我无此因缘。亦蒙化佛及菩萨等接引教化。闻是经典。当得作佛。亦有潜化成就此人。说法化道。令向大乘。今说显化。于我有缘故。于彼求佛知惠。或虽于余佛有缘往彼。平等意趣故。亦说是我(云云)。
  智度论第九十三云。问曰。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罗汉果时。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国土出于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花经。具足佛道。如法花经说。有阿罗汉。若不闻法花经。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是事。汝皆当作佛。问曰。若阿罗汉住净国土。受法性身。如是应疾得作佛。何以言迂回稽留。答曰。是人着小乘因缘。舍众生舍佛道。又复虚言得道。以是因缘故。虽不受生死苦恼。于菩萨根。钦不能疾成道。不如真往菩萨。复次佛法于五不可思议中。是最第一。今言漏尽阿罗汉还佛。唯佛能知。论义者正可论。余事不能测知。故不应戏论。求得佛时。乃能了知。余人可信。而未了知(云云)。
  正法花四云。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云云)。
  又云。谓师临灭度。佛在前立。劝发无上正真道意(云云)。
  又云。临欲灭度。佛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提意(云云)。
  发菩提心论(龙树造不空译)云。真言行者当观。二乘之人虽破我执。犹有法执。但净意识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凝然常寂。有定性者难可发生。要待劫限等满方乃发生。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即便回心向大(云云)。
  中阴经上云。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八十亿中阴众生。于无余泥洹界。发金刚心一一成佛。与妙觉如来皆同一号(云云)。
  大佛顶经四云。今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云云)。
  不增不减经云。一切凡夫不如实知一界起大邪见故(云云)。
  十法经云(佛寸阿对)善男子。闻此法受持读诵功德。一切无余界众生。令安阿耨菩提。若于此生疑者。超拔一切众眼目(云云)。
  金刚仙论二云。寂灭声闻断三界惑尽。出分段生死○入寂灭定。经千万亿劫○求善知识发菩提心(云云)。
  四卷楞伽经第二云。
  诸天及梵乘 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 我说此诸乘
  乃至有心转 诸乘非究竟
  若彼心灭尽 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 我说为一乘
  引导众生故 分别说诸乘
  味着三昧乐 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 亦复不退还
  得诸三昧身 乃至劫不觉
  譬如惛醉人 酒消然后觉
  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云云)
  十卷楞伽经第四云○复次大惠。一切声闻辟支佛。不离智障。不离业烦恼习气障故。是故我说唯一乘道。大惠。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是故我为诸声闻故。说一乘道。大惠。声闻辟支佛。若离一切诸过熏习。得证法无我。尔时离出诸过三昧无漏醉法。觉已。修行出世间无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议自在法身。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天乘及梵乘 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 我说此诸乘
  以心有生灭 诸乘离究竟
  若彼灭尽已 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差别 我说为一乘
  引导众生故 分别说诸乘
  解脱有三种 及二法无我
  不离二种障 远离真解脱
  譬如海浮木 常随彼流转
  诸声闻亦然 相风所㵱荡
  离诸随烦恼 熏习烦恼缚
  味着三昧乐 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 亦复不退还
  得诸三昧身 无量劫不觉
  辟如昏醉人 酒消然后寤
  得佛无上体 是我真法身(云云)
  同上文云○大惠。何者阿罗汉相。谓不生分别思惟三昧解脱力灭烦恼苦等分别心故。名阿罗汉。大惠菩萨白佛言。世尊说三种阿罗汉。此说何等罗汉名阿罗汉。世尊为说得决定寂灭罗汉。为发菩提愿善根妄善根罗汉。为应化罗汉。佛告大惠。为说得决定寂灭声闻罗汉。非余罗汉。大惠。余罗汉者。谓曾修行菩萨行者。复有应化佛所化罗汉。大愿善根方便力故。现诸佛土生大众中。庄严诸佛大会众故(云云)。
  同经第八云。佛告大惠。我为曾行菩萨行诸声闻等。依无余涅槃而与授记。大惠。我为声闻授记者。为怯弱众生生勇极心(云云)。
  同第七云。大惠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诸声闻辟支佛入第八菩萨地寂静乐门。如来复说声闻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别。复次诸声闻得人无我。不得法无我。若如是说。声闻辟支佛尚未能证初地之法。何况八地寂灭乐门。佛告大惠。我今为汝分别宣说。大惠。声闻有三种。言入八地寂灭门者。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同入八地寂灭乐门。非增上慢寂灭声闻。以彼不能入诸菩萨行。未曾觉知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诸法。未曾修行诸波罗密十地之行。是故定寂灭声闻不能证彼菩萨所行寂灭乐门等(云云)。
  惠日论云。故楞伽云。唯心想灭得寂灭法。寂灭法者非三昧乐。三昧乐者是第七卷文说不定回心向大(云云)。
  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能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故。去涅槃界远。四智究竟得涅槃苏息处者。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以分段生死故。说我已尽所断烦恼。不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故。有无明住地。非尽一切受生故。受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成身(云云)。
  解深密经云。一切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种种化导。终不能令当坐菩提导场。得阿耨菩提(云云)。
  深密经第二云○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导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本来唯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云云)。
  瑜伽论决择分八十云。彼及所余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于十方界当知究竟不可思议。数数现作一切有情诸利益事。乃至当知如来如是秘密不可思议。不可度量。超过一切度量境界(云云)。
  瑜伽论第八十云。问。若一切阿罗汉皆得心自在。何因缘故不舍寿行入般涅槃。虽苦所逼而久住耶。答。功能有差别故。所以者何。有一分阿罗汉能舍寿行。一分不能。有一分阿罗汉能增寿行。有一分阿罗汉能舍寿行。一分不能故○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槃。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复堕天龙药叉。若健达缚。若坚捺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问。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于色等法。当言获得自在。当言不得自在。答。当言获得自在。问。此所得自在当言能现在前。当言不能现在前。答。一分能现在前。一分不能现在前。谓诸如来于无余依涅槃中般涅槃已。能现在前。所余不能令现在前○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槃故。不如初发始业菩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某名尊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瞻部州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彼于涅槃多乐住故。于遍游行彼彼世界。亲近供养佛菩萨中。及于修习菩提资粮诸圣道中。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彼觉悟已。于所行能不放逸(云云)。
  瑜伽论八十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起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云云)。
  十八空论(龙树造)云。五不舍离空。菩萨修学此空。正为功德善根无尽。何以故。一切诸佛法。于无余涅槃中亦不舍功德善根。问曰。既言不舍。何谓无余。答曰。有漏果报已尽。功德善根本为化物故。恒有此用。如来虽入涅槃于随众生机缘。显现应化两身。导利含识。即是更起心义故。众生不尽。应化之用亦不尽。故言虽入无余而不舍功德善根也。若二乘入灭。无更起心。以慈悲薄少不化众生。若佛入无余而更起心者。以诸佛菩萨三身利物无穷尽故。如来即法身。即是无漏法之依处故。无有散灭。常不舍离功德善根故(云云)。
  庄严论云。诸佛示现声闻而般涅槃。为教化故。如佛自说。我无量无数。以声闻乘示现涅槃。由离此方便。更无方便化小智人令入大乘。现实唯一故。说一乘(云云)(世亲无性摄论同之)。
  唯识论第十云。谓有二乘。深乐同寂。得生空观。亲证真如。永灭感生烦恼障尽。显依真理有余涅槃。彼能感生烦恼尽故。后有异熟无由更生。现苦所依任运灭位。余有为法既无所依。与彼苦依同时顿舍。显依真理无余涅槃。尔时虽无二乘身智。而由彼证可说彼有。此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寂灭安乐。依此说彼与佛无差。但无菩提利乐他业故。复说彼与佛有异(云云)。
  唯识论第三云。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时舍。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利乐有情无尽时故(云云)。
  唯识论第四云。若诸业果无因而生。入无余依涅槃界已。三界业果还复应生。烦恼亦应无因生故(云云)。
  唯识论第八云。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令所得果相续长时展转增胜。假说名感○然所知障不障解脱。无能发业润生用故○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有圣教中说为无漏出三界。随助因说○变易生死虽无分段前后异熟别尽别生。而数资助前后改转。亦有前尽余复生义(云云)。
  唯识论第十云。又说彼无无余依者。依不定姓二乘而说。彼才证得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云云)。
  玄赞七云。本识既无。无识持种。其身都尽。将何修行。谁得菩提。入无余已。若有善根。非但违教。亦违正理。身智既在。云何名为无余涅槃。不同如来无漏依在名有余依。有漏依尽名无余依(云云)。
  又云。若入无余身依永尽。云何无因而后起耶。不尔。无余说是何义。若如佛入无余涅槃。有漏永尽更得无漏。无漏既圆。何不名佛。若断缚尽。名入无余。身智不亡。无余何在。有依身故。无余有余二种何别(云云)。
  惠日论云云。又括其文意略为十一过。言舍分段身别受变易者。出何圣教。胜鬘经等并无舍分段言。瑜伽佛地论等皆言。无漏定愿以资故业。令所感身渐胜令长。无上依经佛性论等四种生死。但名生死。非据各各死已别生。方名生死。若云是变易身生死法故名为生死。亦转分段生死之法成变易故名为生死。何过不许。若于分段别受生死。何名变易○无学无余后始回心。舍分段身别受变易。既无圣教。但彼自言。非信行人谁能顺受(云云)。
  惠日论云。故楞伽云。唯心想灭得寂灭法。寂灭人者。非三昧乐。三昧乐者。是第七卷文说不定回心向大(云云)。
  不增不减经云。一界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云云)。
  别抄云。约众生之理性而言。真如之理无增减故(云云)。
  诸乘章云。九化故。如世尊言。汝等苾刍。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后依声闻而般涅槃。即为调伏所化声闻。佛菩萨等自化其身。为彼同类现般涅槃。经百千劫。耽寂灭酒。方从彼起现授佛记。令诸不定种姓声闻尽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后起现授佛记。况于我耶。不希作而入涅槃。亦为降彼。我亦得汝之涅槃故(云云)。
  玄赞四云。九化故。如世尊说。广如楞伽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经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卧。后从彼起方发大心。皆佛菩萨之所化作。若不尔者。实入无余涅槃。身智都尽。从彼起法从何生。故知是化(云云)。
  玄赞云。古人解云。二乘诸果经尔所时。入彼无余涅槃。后起回心○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经尔所时修行向大者。彼于先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名为涅槃。法王所德名大涅槃(云云)。
  惠日论云。此谈彼果有此功能。非要学始得趣大。或据一类取无学者。理实初果亦得回心即受变易(云云)。
  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何以故。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有余烦恼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世尊。无明住地最是大力。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异生身(云云)(佛性论意同也)。
  瑜伽论九十九(摄事分)云(明像似正法中)阿罗汉于其死后无所觉了。如是亦名像似正法(云云)。
  佛地论云。此报虽亲有漏因感。然由无漏定愿资助。名不思议变易生死。无漏定愿不思议故(云云)。
  问。摄论会一乘有几义耶。
  要云。证二乘定姓者○又摄大乘。为十义故说一乘。引摄不定姓故。
  世亲摄论第十云。论曰。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乐化。究意说一乘。释曰。此中二颂辨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者。谓为引摄不定种姓诸声闻等令趣大乘○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令住大乘○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无。何别意趣。谓法等故者。法谓真如○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我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不应道理。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性不同故说一乘。种姓差别故。以不定性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得二意乐者○一摄取平等意趣。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此既成佛。彼亦成佛○彼亦成二法性平等意趣。谓诸声闻法花会上蒙佛授记。得佛法性平等意趣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究竟故者。唯此一乘为究竟○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云云)。
  诸乘章云。摄大乘论以十义故佛说一乘(云云)(上下同云十义)。
  玄赞四云。今此十义说于一乘。法花论中无此具足。显扬说六因。庄严论八义说于一乘。不过此十故不叙之(云云)。
  惠日论一云○摄论等明说一乘意。依八种道理说。非出乘体。故梁论云。为何义故。说二乘人同趣一乘皆得作佛。庄严论云。此中八意佛说一乘。又云。复有何义。以彼彼意而说一乘。偈云。引摄诸声闻。摄持诸菩萨。于此二不定。诸佛说一乘(云云)。
  庄严论第五云。法无我解脱同故。性别故。得二意变化究竟说一乘。释曰。此中八意佛说一乘○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彼意而说一乘。偈曰。引摄诸声闻摄任诸菩萨。于此二不定。诸佛说一乘。释曰。彼彼意有二义。一为引摄诸声闻故。二摄任诸菩萨故等(云云)。
  显扬论第二十三云(六目可勘之)。
  问。引法华论何文证定性二乘耶。
  要云。又法花论中四种声闻。不为趣寂授记故(云云)。
  法花论云。言声闻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慢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菩萨授记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云云)。
  玄赞第一云。然瑜伽及法花论。说声闻有四。一决定种姓。亦名趣寂。二增上慢。是凡夫得第四种谓阿罗汉。三退已还发大菩提心。亦名不定种姓○四应化。应化非真○富楼那等即其类也。法花论云。此中唯为二声闻记。谓退心·应化。其趣寂者及增上慢。佛不与记。根未熟故。菩萨与记○由趣寂者与增上慢合一处说。翻译之主同言根未熟令其发心。正义应言趣寂根未熟。佛不与记。菩萨与记令发信解大乘心故。增上慢者根未熟故。佛不与记。菩萨与记令发趣向大乘心故(云云)。
  摄释第一云。疏根未熟者。议曰。毕竟未熟亦得名未。何要后熟方名未熟。故趣寂人亦名未熟(云云)。
  玄赞五云。声闻类异者。论云。声闻有四。一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应化。如来与二授记。谓应化·退菩提心者。除决定增上慢者。根未熟故。如来不与记。菩萨与记。菩萨与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常不轻记是·此言未熟者。增上慢者可尔。趣寂毕竟不熟。云何言未熟未者不也。准理应云。趣寂之人不遇于法。信根未熟。佛不与记。不分明记当来之世得作佛。菩萨与记。奄含记别。有理佛性故。方便令发信大乘心。增上慢者信向根未熟。佛亦不分明记别当来成佛之事。菩萨亦为奄含记别。方便令发信向之心。今合为文言根未熟。非趣寂者当可成佛(云云)。
  神泰师章云。又法花论云○今勘梵本。无如此文。不劳会尺。设从汝记有此文。亦不相违。有大乘性。根未熟故。名根未熟。无大乘性。亦名未熟。如来法有当生者。名为未来。有毕竟不生之法。亦名未来(云云)。
  神昉章云。法花论。梵本趣寂不熟。上慢未熟(云云)。
  一乘义私记云○问。虽有四例通。未熟言未详。答。未者不义。约不义。有永不义暂不义。含此二不合云未也。具可云趣寂根不熟。增上慢未熟也。问。何以知未有永不义。答。如来寿量品中云。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此未尽之言。是永不尽义(云云)。
  瑜伽论第八十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四者一向趣寂声闻(云云)。
  问。法花经中四种声闻俱说之哉以否。答。具说者。经云。内秘菩萨行者应化类也。有情增上慢者增上慢也。退大类者一经正所被机也。既有三类。未见说趣寂之文。依之章云。有三种声闻。唯除趣寂。惠日论依法花经说有三类(云云)若不说趣寂者。法花论四种声闻是可本经所说。又玄赞释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之文。引涅槃经。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于大众中唱如是言。如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皆得佛道之文。明知趣寂类在会座也。
  诸乘章云。总谈声闻。虽有四种。法花初时有三声闻。唯除趣寂。其增上慢后起已去。方为二记。由如是理。虽说一乘。不违余教(云云)。
  义决云。四种声闻初俱在会。三止之后增上退席。不说真圣亦退席。故闻经令成不遇法。故论释记中。不为授记。不障在座。或可无定姓。论云。有损怖故。不为记故。根未熟故。故不在座。取舍任意(云云)。
  又上文云。既不为说。定姓二乘为在座不。答。辟支佛果此会定无。经俱说有求缘觉故。定姓声闻虽不正。为有亦无妨。令成不遇法故。又设闻虽信。又损惊怖。无亦何失(云云)。
  问。付楞伽经所说五种姓。且第一声闻乘性可通不定姓耶。
  枢要云。证二乘定姓者。楞伽瑜伽五姓差别如是非一(云云)。
  入楞伽经第二(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云。复次大惠。我说五种乘性证法。何等为五。一者声闻乘性证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证法。三者如来乘性证法。四者不定乘性证法。五者无性乘性证法。大惠。何者声闻乘性证法。谓说阴界入法故。说自相同相证智法故○是名声闻乘性证法故。彼声闻人邪见证智。离起粗烦恼。不离无明熏习烦恼。见己身证相己。初地乃至五地六地同己所证。随不思议变易生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尽○如是等得入人无我乃至生心。以为得涅槃故○大惠。何者辟支佛乘性证法。谓闻说缘觉证法○大惠。何者不定乘性证法。大惠。若人闻说此三种法。于一一中有所乐者。随顺为说○大惠。彼三种人离烦恼障熏习。得清净故。见法无我。得三昧乐行故。声闻缘觉毕竟证得如来法身故(云云)。
  诸乘章云。何故楞伽称赞各别说五乘定不定大乘有四别故(云云)。
  又云。楞伽等五乘○不定三乘外为一。通异故(云云)。
  玄赞一云。通别类异(云云)。
  惠日论一云。又云。楞伽。又云。彼三种人。如来法身。经说三人。是定性二乘乃不定性故者。此亦不尔。彼经初约定不定性。以为三乘。后说第四不定性乘。唯取不定。如无性中大悲菩萨。虽亦大乘性。由悲愿异。更别说之。云非究竟。据不定说。若判说三。是定二乘及不定者。定亦趣大。何须别说第四乘耶(云云)。
  惠日论第三云。又云。楞伽经分明说定性寂灭有反易死。教理显然。岂得执弘前教非后经说者。此亦不尔。准入楞伽第四云。大惠。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是故我为诸声闻故说一乘道。此云未得。更据何文云分明说决定人得受变易。依此文意。不定性人未闻大乘。不得变易。岂许决定不能回心得受变易。然此经文亦有云。不得不可思议变易死。亦有云。未得离不思议变易死。无分明文。作决定说。定性人得受变易(云云)。
  惠日论第三云。然第二中说堕不思议变易生死故者。此说不定回心以后堕不思议变易生死。无决定性得变易文。又若许受变易生身。如何得言如是等得入人无我乃至生心以为涅槃。凡夫受分段。自知生死身。圣人受变易。岂执为涅槃。谓得有余。即非所障。知余苦在故。彼自不许。谓有余依回心向大。要舍分段。别受变易。得三昧乐。谓为无余故○又准五乘文。初二乘中无入大乘语。唯第四不定乘中言。大惠。彼三种人离烦恼障熏习。得清净故。见法无我。得三昧乐行故。声闻缘觉毕竟修得如来法身。言彼三种人者。即不定乘中有三种人。非是指前初之三乘。若不尔。即前何须别说为第四乘。或可前三定不定性皆悉合说。第四人唯取不定性者。言彼三种。即前三中不定性者。若不如此。谓即前三定不定性皆许入大。违下第七八所说。如前已引(云云)。
  上文云。楞伽说堕变易能趣大者。是不定性。何以得知。准第七云。声闻辟支佛入第八菩萨地寂灭乐门○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准此。即是五乘之中不定乘也(云云)。
  定性比量事
  要云。量云。二乘之果应有定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云云)。
  二乘之果比量私记(子鸿)云○枢要云○法相宗对三论花严等宗所立比量也○问。立二乘之果应有定性时。不定性之二乘同异喻中何摄耶。答。自同品也○若摄异品者。有不定过故。兼此云摄自同品也○问○犹摄自同品者。有一分所立不成过。如何遮耶。答。摄共同品。有此过也。摄自同品。无此过也○护法御意。不定姓二乘遂大乘姓欲决定者。自同品无所立不成也。凡此量约至极立。此人终应成佛。名大乘定性故。无此过也○问。二乘之果比量就应有定性宗。有一分违宗过。何遮耶○答。立论者宗许定性二乘不定性二乘不置简别之言○故无一分违宗过○问。此量有他所别不成过。如何遮耶○答言。显以不云定性二乘三果。不犯他所别不成也。问○敌者不许应有定性能别。有他能别不成耶。答。此亦不尔。成不成二宗俱依佛所说立五种性别。二家俱云有趣寂性及定性人。阙何能别。但约极果起二诤耳。谁云违佛教作能别过哉。问。有人云。清辨菩萨立一切皆无定性。若对彼时。能别不成。此过如何遮耶。答。此亦不尔。二乘之果应有定性者。是深密等所说。清辨何违教自说无定性。非言诸法无定性者。是则意说。为遮定执。假作此说。赞法亦尔。故无能别过也。问。此量有法自相相违过。何遮耶。二乘之果应无定性。乘所被故。如不定性二乘。答。凡法自相相违者。量因同无异有。阙后二相出来过也。而本量因同有异无。不阙后二相。何此可名法自相相违过耶。问。此量有法若别相违过。如何可遮耶。二乘之果应非不应成佛之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云云)答○今此法差别相违。立者边无有二意许差别故。非真法差别也○法差别相违本作法云○而今此法差别相违。取举同喻大乘者。作意许差别故。此法差别相违。不似本作法也。问。以同喻作法差别相违物欤。答。可尔。即护法论师立四分量云○问○答。今对此立四分量。其能违法差别相违都不成故。本量无过。二乘之果量随亦成三(云云)○问。此量有有法差别相违过。何遮耶○二乘之果非二乘果。乘所被故。如大乘者。答。凡有法差别相违者。因同无异有。依阙后二相出来过也。而此量不然。故为本量不成过也。问。立者二乘之果有法之下。差别定性二乘不定性二乘。今我举二乘之果者。意许定性二乘。此意许宗望同喻大乘者。定性大乘非定性二乘故。成宗异品。乘所被因于彼转故。同无异有阙后二相。而何云不成过耶。答。定性二乘不定性二乘者。能别法正所诤故。二意许差别都无。故无有法差别相违过也。问。尔约唯识比量云。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者。是意许差别正法所诤。故可云无有法差别相违过耶。答。是非例也○今护法菩萨言一切诸法皆识所变也。真故极成。色不离眼识。俱识所变显然。今约二乘之果比量者。如来说有二乘之果。于此或执无定性。或执有定性。故令信有定性。故为止皆成佛之执。立此量也。故无有法差别相违也○问。此量亦有圣教相违过。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悉皆当得阿耨菩提(云云)耶。答。别抄有二和会。一云○此约少分而说。一云。此约大众及不定性有无漏种子(云云)。
  一乘要决中卷云。七立量云。二乘之果○(已上)此义云何。答。宝公云。因明但是立论证成。设无过未为契经。故智论九十三云。阿罗汉成佛非论义者。知唯佛能了(以上)究竟论补阙(鹿俊钞三论宗也)作比量相违云。 定性二乘亦应一佛乘等言所遮(宗)三乘所摄非佛乘故(因)如不定性(喻)又作法差别相违云。二乘之果应无定二乘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已上)今且乘他意而征彼云。言定性者。是何定性。若说暂时。犯相符过。若毕竟趣寂定性。能别不成阙无同喻。大乘为喻所立不成故。此中有法差别过。应立量云。二乘之果应无毕竟趣寂定性。乘所被故。如大乘者。或有不定许人乘等虽乘所被。无定性故。或复应有相违决定。即立量云。二乘之果应无定性。余定性法所不摄故。
  如余不定性法(唯识论第一云不相应行亦非实有余实有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准之可知)或因喻应云。五乘所摄非大乘故。如人天乘(广章人天乘中无定性云云)。
  破乘章(道诠)定性无性成佛。私记等各付多过。广可勘。
  问。引涅槃经何文证有毕竟无性耶。
  要云。又恒河七人。第七常没(云云)。
  恒河七人。
  师子吼品(四十经第二十二三十六经第三十)。
  第一人者。入水则沈(一阐提者名断善根断善根故没生死河○如恒河边第一人也)。
  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复没(所言出者亲近善友○不过恶友不能修习身戒心惠○善根断故常没生死)。
  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已不没(断善根故于中流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
  第四人者○出已即住。遍观四方(观四方者四沙门果○)。
  第五人者○观已即去(谓辟支佛虽能自度不及众生是名为去)。
  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即住(所谓菩萨○)。
  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彼岸者山喻于如来○)。
  法譬二段说之。私舍上下文抄之。可见本文。说七人中。皆云发意欲度生死大河(云云)。
  迦叶品(四十经第三十六三十六经第三十二三)。
  一者常没(言常没者品谓大鱼○不别抄之)。
  二者暂出(谓提婆达多○善星比丘)。
  三者出已则住(复舍利弗○五比丘)。
  四者出已遍观四方(观四方者即是顶法○亦缘四谛○是人次第得苦法忍○得须陀洹果是名第四遍观四方○)。
  五者遍观已行(即是斯陀含人)。
  六者行已复住(喻阿那含○)。
  七者水陆俱行(喻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犹如神龟水陆俱行○)。
  经云。善男子。如恒河中七种众生。虽有鱼龟之名。不离于水。如是微妙大涅槃中。从一阐提上圣诸佛。虽有异名。然亦不离于佛性水(云云)。
  平备云。枢要可云。第一人依逆次第立第七多(云云)。
  涅槃经三十二云(师子孔品)善男子。如恒边有七种人○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等(云云)。
  三十六云(迦叶品)善男子。如恒河中。有七种生。一者常汲。二者暂出还没。三者出则住。四者出已遍观四方。五者遍观已行。六者行已复住。七者水陆行。其心不能生善法故。虽有无量诸佛出。不闻不见。是故名没。如恒河中大鱼。善男子。我虽复说一阐提等名为常没。复有常没。非一阐提等名为常没。非一阐提何者是耶。如人为有修施戒善。是名常没(云云)。
  又云。善男子。是七众生不修身。不修戒。不修止。不修惠。不修习如是四谛。能造作五逆重罪。能断善根。犯四重禁。谛佛法僧。是故得名为常没。善男子。是七人中。有能亲近善知识者○精勤修习身戒心惠。是故得名度生死河到于彼岸。若有说言一阐提人得阿耨菩提者。是名染着。若言不得。是名虚妄。善男子。是七种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七人各一○(文)。
  惠日论第一云(破行性遍四)○若云恒河中七人不离佛性水。岂非佛性者。不尔。此在理佛性水。若行性遍。悉皆得出。何名常没○。
  惠日论第四云○第三十云。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如应有七种人。畏烦恼故。发意欲度。乃至广说。第一人者断善。常没三恶趣中。第三十三文意大同。然少有别。第三十三云。一人具七。前说不定。皆发意欲度生死何。故三十三说定不定。故于常没中云○其心不能○故名常没。上无性人。又云。我虽复说○如人为有修世戒善。是名常没○准此能喻。与前少别。准文。七人若逢恶友。俱可断善。名为常没。若逢善友。续善根已。得渡生死河。第一人中无性毕竟没。有性暂时亦名常没。俱言常。有永暂别。如三种常。常言虽同。非无差别。不尔。如何前文法喻有七差别。俱常没故。又释。或七众生总言常没者。言总意别。故亦无违。复云。是七种人。或有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准此故知。有定不定。一人具七中。言常没者。即无上依经及宝性论等第二求有人○若不有常没及定性者。只是一人具七。如何得有七人各一。七人各一中。常没之者。即是无性(文)。
  上文云。又涅槃第三十三。明生死河有七种人中云。善男子。是七种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一人各一。既言各一。常没之者即是无性。不尔。与一人具七何别(文)(第一卷文可见)。
  一乘要决云○五同经三十二云。恒河边有七种人○三十六云○沼公云。既言各一○具七何别(云云)此义如何。答。具七常没转作余六。常知常言非是毕竟。各一常言亦佛毕竟耶。况复各一者横论。具七者竖论。意云。恒河七人。若一时论。七人各别。若前后论。或一具七。非全七人永唯各一。若不尔者。第七初果岂终不至第七罗汉辟支佛等。第五斯陀第六那含。必至后位亦复如是(实公作横竖释)。
  问。引善戒经何文证毕竟无性耶。
  要云。又善戒经种姓品云。无种姓人虽复发心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又彼经云。无种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云云)。
  善戒经第一云(菩萨地善行性品第三)菩萨摩诃萨。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当知。非因发心勤修精进有菩萨性。以是义故。菩萨性者名之为友○性有二种。一者本性。二者客性。言本性者。阴界六入次第相续。无始无终法性自尔。是名本性。言客性者。谓所修习一切善法得菩萨性。是名客性○又复性者亦名为子。亦名为界(云云)。
  玄赞云。依善戒经地持经中无种姓人无种姓故。虽复发心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即无性也(云云)。
  摄释一云。疏无种姓人无种姓故者。问。按善戒经第一云。菩萨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菩提。而元不言无性之人。一何增减。答。善戒虽无。地持即有。故地持云。非种姓人无种姓故。余同善戒。疏引地持善戒大同。而不具说。故亦无失(云云)。
  伽抄十(三十五处)云。论曰任无种姓补特伽罗等。释曰。且有三释。无种姓人实未有时能发菩提义。假设为论故为此言。虽复发心等。是第一说。决定二乘种姓亦名无大乘种姓。虽复值缘发心菩提亦不堪忍。故发心等。是第二释。即法尔无种姓人实虽发心。究竟毕退。不能得彼无上菩提。此第三说(云云)。
  惠日论第一第二可见合。又如第九卷抄之。
  守护国界章下云○菩萨摩诃萨。若无菩萨性者。三乘之中菩萨乘也。非是人天无菩萨性。若不尔。经文菩萨摩诃萨句。名为何人。若言菩萨摩诃萨者对扬菩萨者。此亦不尔。其经对扬即始终优婆离为对扬○(文)。
  对扬菩萨者。护命记释也。可勘合。
  问。引金刚般若经何文证无性有情乎。
  问。枢要中。金刚般若经毛道生文。尔者。毛道生者大师何释给乎。答。错云缚罗翻毛道也。付之梵语多含也。谁知婆罗梵语下。有毛道愚夫二义。何必错云缚罗翻毛道乎。例如萨字下有正妙二义。依之大师余婆罗下有愚毛二义。释给如何相违乎(高觉为之)。
  要云金刚经(菩提留支译)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罗。此云愚夫。本错云缚罗。乃言毛道。
  金刚般若经(罗什)云。如来说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云云)。
  大般若五百七十七(能断金刚分)云。善现。愚夫异生者如说说为非生。故名愚夫异生(云云)。
  金刚般若论下卷云(本无着造释天亲菩提流支译)经彼言。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毛道凡夫生者以为有我者○又须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来说名非生者。不生圣人法故言非生(云云)。
  般若论下卷(世亲造义净译)如云妙生言我执者如来说为非执。妄执如来说为非生者。是不能生圣法之义(文)。
  寻云。说名非生者。是遮实有妄执也。意云。闻说毛道凡夫生如名执实有毛道生故。如来遮此执云非生也。其例一经上下非一非生者词略也。具言之。可云非毛道愚夫生。而何云不生圣法之义乎。
  赞述下云○经须菩提至则非凡夫。述曰。第二明凡亦非实。但假设言也。谓于贪嗔未亡之类。假名凡夫。非如其言即实凡夫(文)。
  会释下云○毛道之名。译经人错。梵云婆啰苾栗说信那。言婆罗者。目此二义。一目毛。二目愚。此经意取愚痴。苾栗说信那此名异生。各乘异乘受生故。前代译经人。以异生是凡夫故名凡夫。取前愚义。目此凡夫。故新本云。愚夫异生。真谛名婴儿凡夫。此论名小儿凡夫。婴儿小儿并取愚义○不知我本体空。闻佛说凡夫有我想。即寻其名执有我相。为破此执故言即非。然魏本云毛道凡夫生者。彼着我。愚凡如畜生故。近取屃毛之类。皆释之也。或愚夫愚生。如次即是二乘凡夫。此二同执故。即唯识论名凡愚也。世亲论云。如来说名非生。不生圣人法故。言非生。解云。无种姓故。圣法不生。以有二乘异生别故。此论纵经重凡夫也(云云)。
  问。无性有情比量作法如何。
  要云。量云。所说无性决定应有。有无二性随一摄故。如有性者。或圣所说如说有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