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七卷本文抄二十六目次

  不定段(上)
  于善染等
  悔谓恶作
  灭定惠故
  一门转故
  如余盖缠
  无明盖欤
  非思惠想
  不深推度
  依于寻伺
  或退不退
  瑜伽无相
  故随念摄
  唯除第七

  论第七卷本文抄二十六

  不定段(上)
  问。论中释不定心所总名云于善染等皆不定故(文)大师如何释给耶。
  论云。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云云)。
  疏云。于善染等皆不定者。一解。显不定义。此界性识等皆不定故。二解。简前信等贪等。此通三性。性不定故。彼类非一。故说等言。若尔。应遍行摄。论非如触等定遍心故。述曰。于五七八识及上二界全。多分无故。此先举触。作用先故。如前已说。既不定善染。不遍一切心。应是别境。论非如欲等至立不定名。述曰。此界系属。亦非遍无漏。此但举地。故非别境。由不同前余五位法。立不定名(云云)。
  义演云。疏一解显不定义界性识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约诸门显不定义。以等中摄识界故。兼是别简三性染净性心故。若对善染。即唯性门。不遍界识也。第二解以体对所简善染。疏云彼类非一者。解等字也。即举性等界识。类非一故言等。或可等取无记。或以善染各类非一故云等也。意说。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寻伺欲界及初禅。于八识中四种唯在第六识。余识皆无(云云)(文字极恶能可正之)。
  忠安记云。论于善染等者○今谓。等者等取无记(云云)。
  西明疏云。谓悔等四于善于染及等三种。皆不定故。立不定名。善谓十一。染二十六。等言等取遍行别境。此中意说。善定唯善。染定是染。遍行于心。别境于地。皆悉决定。悔眠等四非如善等。立不定名。非如触等至立不定名者。逐难重释。虽已略说于善染等显不定义。而善及染定义已了。所说等言为显何义。故今重释。谓遍行五定遍八识。若别境五定遍九地。悔眠等四非如二位。故名不定(云云)。
  以此释意可知。疏初释委细也。忠安记引本疏并西明。广难之了。今谓等者取无记(云云)。
  论云。虽诸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位种类差别○于善染等皆不定故(云云)。
  疏云。于善染心皆不定者。即不定四。谓于善染无记三性心。皆不定故。复说等言。下第七不定中云。于善染等皆不定故。彼复有言。非遍心起。非遍地有。总此三门。初门简唯善染心所。第二门简遍行。第三简别境。此中言等。等取余二门也(云云)。
  义蕴云。疏复说等言至取余二门者。第七卷初释不定名。说有三义。一于善染等皆不定故。二非如触等定遍心故。三非如欲等定遍地故。今举初一等余二也(文)。
  论云下文云。二各二者○有义。彼释亦不应理。不定四后有此言故。应言二者显二种二。一谓悔眠。二谓寻伺。此二二种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显二二种。此各有二。谓染不染。非如善染各唯一故。或唯简染故说此言。有亦说为随烦恼故。为显不定义。说二各二言。故置此言。深为有用(云云)。
  疏云。论此各有二至随烦恼故。述曰。谓此各有二。一染。二不染。谓此四法各染不染。其二无记随应配故。何以置此言者。以非如前善染各唯一性不通染善故○论。为显不定义至深为有用。述曰。第三又为显性不定。故置此中二各二言(云云)(以此论疏文可知义正否)。
  问。不定中悔心所者体即恶作欤。
  问。大乘心可许厌通三性耶。
  论云。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云云)。
  疏云。悔谓恶作者。以体即因。即诸论说恶作者是。恶作非悔。悔之体性追悔者是。如文可知。恶作之体以何为性。恶者悔也。即嫌恶所作业。诸所作业起心嫌恶。已而追悔之。方是悔性若所作是恶名为恶作。即悔体唯善。唯悔恶事故若嫌恶所作。体宁非悔。言是悔因。若先恶所作方生悔。恶作非悔。其体何。此义应思。此中有解。此唯是厌。若尔。厌应通三性。何故唯善。此宗不尔。萨婆多正理论师。厌体唯善。若同于彼。有如前妨。有云。厌是省察心心所。无别体性。大乘厌通三性。于义无违。若尔。善染无记之厌俱依何立。前第六卷云。善中厌是无贪一分。准彼染厌体即是嗔。由憎恚彼。方厌善故。有欣上恶法是贪。厌下恶法亦是嗔分。若尔。无记之厌是何建立。即无记欲。于所作事虽不生欲。于此不作亦生欲故。名为厌也。如信不信但有善染而无无记。无记信即是欲解。此亦应尔。悔因即是前之厌欲二法。然说恶作通三性者。从果为言。悔通三性故。或有解云。所作是境。而嫌恶所作。是悔恶义。今言作者。是所作事。能生于悔恶。即是悔因。因者境界。依作因依之生悔故。以恶作言通说彼境故。总言恶作是悔之因。其实恶者即是悔也。又解。恶作善者是愧。以拒恶故。不善者是无惭。不顾贤善故。无记者是惠。威仪工巧惠所摄故。又解。三性俱体是惠。简择推度所化事故。言先不作后方追悔者。前后因果。或即俱时义说前后。然由境故心乃得生(云云)。
  肝心云。文恶作非悔等者。此有二说。初说云。嫌厌也。即通三性。第二说云。嫌者省察心心所。无别性○问。无记欲者其义云何○故名为厌也。此第一说即正义也(文)。
  义翼云。释恶作体。疏总有四解(云云)。
  对法抄云。恶作是因。悔体是果。果说因称。立恶作名。恶所作方生悔故。正理师言。恶作是厌。应通三性。或者省察诸心心所。今义释者。恶作即厌。善厌无贪。恶厌嗔分。无记即欲。于不作中生欣乐故。然说恶作通三性者。依总聚说。或从果名。又释。恶作即悔之境能恶所作故。即是通三性者。悔故悔所恶作。即是境故。又释。恶作善者是愧。不善者无惭。无记者即惠。又释。恶作三性皆简择所作方生悔故。如唯识疏具广分别(云云)。
  问。不定心所中悔眠并五盖中悔眠障定惠义如何。
  论云。悔谓恶作○障止为业(云云)显扬说似此文。
  疏云。非是五盖之中止相。止相通定惠故。止下心故。今言止者。即奢摩他。能止住心。非今上下(云云)。
  论云。眠谓睡眠○障观为业(云云)。
  疏云。即毗钵舍那。此别障观。非如盖中能障于举。举通定惠。令心高也。显扬同此(云云)。
  太抄云。疏云非是五盖之中止相等者○说悔障止。唯是定不通惠○若五盖中止通定惠。若但言止观。观唯是惠不通于定。止唯是定不通于惠。若双言止举舍。止举舍之中今有定惠(云云)。
  又云。论眠谓睡眠○障观为业。述曰。即毗钵奢那。此别障观。非如盖中能障于举。举通定惠。令心高也。显扬同之(云云)。
  又云。言五盖者。一贪欲盖。二嗔盖。三惛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欲盖○惛沈障止。引沉没故。掉举引散乱故(云云)。
  疏四云。对法论中。谓虽行相相翻障故。惛沈障惠。瑜伽说。彼行相相顺障故。惛沈障定。掉举亦尔。翻此应知(文)。
  伽论七十七云。世尊。于五盖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惛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贪欲嗔恚当知俱障。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云云)。
  深蜜经第三卷全以同之也。
  深密经西明疏七云。问。如何五盖障。止观中掉举恶作障止非观。惛沉睡眠障观非止。今圆满处与上相违。解云。止观障各有二障。一性相相顺障。惛沈障止。掉举障观。是故瑜伽五十·八十九等皆云。惛沈障止。掉举障观。惛昧轻别性相顺故。二性相相翻障。惛沈障观。掉举障止。如集论·杂集·显扬第一·成唯识论第六卷等。惛沈与观。掉举与止。性相翻故。是故盖中说相翻障。今圆满中各双除唯翻二障得圆满故(云云)。
  八十九云。复次违背五处。当知建立五盖差别○三由违背奢摩他道故。立惛沉睡眠盖。四由违背毗钵舍那故。立掉举恶作盖(云云)。
  演秘云。论如余盖者。所言盖者(云云)。
  俱舍论二十一云。诸烦恼等皆有盖义。何故如来唯说此五。唯于此五蕴能为胜障故○惛沉睡眠能障惠蕴。掉举恶作能障定蕴○故唯此五建立为盖(文)。
  问。西明心释一门转故文一意根门转(文)淄洲可许之耶。
  又方问(云云)灯师如何破之给耶。
  论云。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闇劣。一门转故(云云)。
  疏云。心极闇劣一门转者。唯一意识都无五识。闇劣转故无明了时。为别余心有五识。有闇劣昧。无明了时故(云云)。
  灯云。论一门转故。西明云。一意根门转故。今谓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转。即应解云犹无五识。不作是释。更无别因。若云犹昧略故。定既明广。何不依彼五色根门。又复下文明五俱意。非专为了五识所缘。又于彼所缘能明了取。故知一门转。明唯一意识。若一根门。应言依一门转(云云)。
  论下文云。何故诸识同类不俱。于自所缘若可了者一已能了。余无用故。若尔。五识已了自境。何用俱起意识了为。五俱意识助五令起。非专为了五识所缘。又于彼所缘能明了取。异于眼等识。故非无用(文)。
  西明疏云。谓睡眠位心极闇劣。唯依意根一门转故。非如觉时心心所法依六根门故得明利(云云)。
  又云。问。眠中发耳识。由闻可生惠。眠是意地法。如何有闻惠。解。如前分别。梦中闻声。自有两释。一云。闻声如在定位。耳根发识。若依此释。因闻生惠。义亦无失。一云。眠中不发耳识。由前散位闻教势力所生故。亦闻惠摄。眠中思惠准此应思(云云)。
  灯第五云(论五)问。定中无五识。遇声耳识生。睡时五识无。唤时睡内起。答。有二解。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为依耳识生。眠时意或无。无依耳不起。一云。眠中纵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闻声耳识起。西明云。睡起耳识。如定闻声。亦无文障(云云)。
  西明疏云。问。眠中发耳识。由闻可生惠。眠是意地法。如何有闻惠。解。如前分别。梦中闻声。自有西释。一云。闻声如在定位。耳根发识。若依此释。因明生惠。义亦无失。一云。眠中不发耳识。由前散位闻起势力引生故。亦闻惠摄。眠中思惠准此应思(文)。
  寻云。正义心以识名门有证文耶。
  秘五云(论六)疏一想者在前三无色等者。问。何为名一。答。唯一意识。余五无故。故婆娑论云。由彼诸想一门转故。说名一想(文)。
  信睿记云。问。基意云。识何名门。答。因明论云。是遣诸法自相门故。基说。宗之有法名为自相。局附自体不共他故。立敌证智名之为门。由能照显法自相故。立法有法拟生他顺智。今标宗义。他智解返生毕智既生。正解不起。无由照解所定义。故名为门(文)此论一门准可知(云云)。
  因明疏上云○是遣诸法自相心故○立敌证智名之为门。由能照显法自相故○又自相名之为门。以能通生敌证智故(文)。
  婆娑论二百云。此中体有一想者。谓前三无色。由彼诸想一门转故。说名一想。体有种种想者。谓在欲界染无想天。由彼诸想六门心门转故(文)。
  问。论中令显睡眠非无体用(乃至)心相应故(云云)尔者付此文立量方如何。
  论云。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云云)。
  疏云○。或复有义。亦恐经部师于总别聚上假立。故置令言。言有体故。方有令身等不自在等用。故令显睡眠非无体用也。论有无心位至心相应故。述曰。世间圣教。有于无心之位亦名睡眠。此假立也。如论说言无心睡眠。此则是也。由眠所引。似起眠时。故亦名眠。宁知睡眠别有。非即无心。如余盖故。余盖必是心所法故。非无体法。言五盖者○若言盖因缘故亦名为盖。非必是心所者。应如余理。唯心所故(云云)。
  演云。疏宁知睡眠至非即无心者。此经部师问之。疏如余盖故者。答也。立量成云。睡眠之体(有法)定不是无心(法)。
  心相应故。如余盖缠(云云)。
  灯云。论如余盖缠者。要集云。有说。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云。睡眠非无体用。是盖缠故。如余盖缠。今谓。此量亦一分违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实通名。今成立假眠有体。即违宗失。犹言不简。立量应言。实睡眠非无心位。因喻可知。言实睡眠。简无心位假名睡眠。不显别实体。以经部师触受想外并思分位皆是假故。取盖缠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简经部师于无心位实立睡眠故。又量云。实睡眠是心相应。因喻可知。论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应盖缠下着。是因所须故。性相为文。非依次第。前云有无心位者。立量应云非无心位。文中略无宗中有法。前文影讫。故略不言。本疏云。非即无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余盖故。即是指喻。又云。非无体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论文中初二句会诸违。后两句破异执(云云)。
  问。以无明可立盖耶。
  俱舍光记云(二十一所)问。若为障胜立盖者。无明何故不立盖哉。解云。等荷担者。诸盖中无明于中所荷偏重。是故不立。若立无明为一盖者。一切烦恼所荷障。能合比无明。犹不能及。故不立在诸盖聚中。问。若非最胜亦立盖者。余惑随惑何故不立。解云。夫盖义者令心趣下。慢性高举故不立盖。盖性迟钝。见性捷利。不顺盖义。亦不立盖(云云)。
  阿毗昙毗婆娑七十七云。问曰。以何等故不说无明盖不盖中何耶。答曰。覆义是盖义。此亦法覆势用等。无明覆势偏多。如一无明盖覆势用胜。五盖所覆势用。复有说者。以无明体重故。不立无明盖在五盖中(云云)(文字极恶可见正文)。
  上文云。
  对法抄云(六帖)。
  问。论云非思惠想缠彼性故(云云)。
  论云。有义。彼说理亦不然。非思惠想。缠彼性故(云云)。
  疏云。非思惠想缠彼性故。此合为因。有二分破。初破欲界染思惠一分为悔。染思想一分为眠。非为缠性。是思惠想故。如余思惠想。即二界全及欲界一分净无记者。或如余染思等。谓除眠悔余欲界染及上二界染者。皆非缠故。此即破染分为缠。第二破欲界净无记一分思惠为彼恶作。一分惠想为彼眠体。总难云。为恶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非彼恶作等二法性。是思惠想故。如余上界思惠想等。此量准文有宗具足。取宗中有法思想及性故。为因亦得。又解。汝染悔与眠。应非思惠想。是缠性故。如无惭等。净无记悔眠亦非思惠想。是彼悔眠性故。如染悔眠。染悔眠体已或非思等。得为同喻。因明许故。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谓悲思惠想。及因具足如文。此解正可相顺总合为量(云云)。
  忠安记云。论非思惠想缠彼性故者。基○和上云。如基初解。破文如右。若如后解。破文如左(云云)。
  演秘云。论非思惠想缠彼性故者。具如疏辨。有义。复有○或彼悔眠皆应说云染不染中随一摄故。若说前因。自随一不成。自说非是思惠想故。若说后因。有法为因。违理门故。详曰。观疏染净前后二因。实无差异。且前有法不言思惠。直云悔眠。可如所责。前既标云染思惠已。后因牃彼。何有过耶。又若后因全取有法。可违理门。今者有法与因增减全有不同。何有违论。若如所立。染非染因乃非论意。如疏所明。理通文顺(云云)。
  灯云。论非思惠想缠彼性故。本疏如初量云。染思惠一分为悔。染思想一分为眠。应非为缠性。是思惠想故。第二量为恶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恶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思惠想故。要集云。有说。初释稍不顺文。文云非思惠想。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今谓。初释亦无有过。以性相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为悔眠为有法。取初非字及缠性字。即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后性故字为因。文言彼者。即是净无记思惠想为喻。应加如彼余。如彼余者。即净无记思惠想余。即悔眠余彼即净无记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余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总思惠想贯通宗喻故皆具足(云云)。
  别抄云。第四师破第三以思惠想为悔眠体。总翻覆破有二量。初破欲界染分思想为染眠体。量云。染分思想应非染眠体。以思想余思想。即以上二界全二法欲界一分非染为同喻。次量破无记净思想。即取上二界思想及欲界善无记者以为宗。立量云。二性思想应非二性眠。以思想故。如染思想。前量已成故得为喻(云云)。
  问。论中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云云)尔者说寻伺相欤。将述思惠欤。
  问。思心所与惠心所相应云师可起推度用耶。
  论云。寻谓寻求。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并用思惠一分为体。于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义类别故。若离思惠。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故(云云)。
  疏云。论并用思惠至义类别故。述曰。不深推度是寻。深推度者是伺。显扬·五蕴等皆言意言境。大论第五言名身等境。又不深推度名思。深名惠者。此有二义。一者。谓思全不推度。名不深推度。非为细推度也。翻惠为义故。对法论言不推度故。二云。思虽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浅推度故。前第五卷证第七无寻伺中。言浅深推度故。对法言不推度。不深推故。然对法配此。如是次第即颠倒逆次配。非此相违(云云)。
  蕴云。疏不深推度是寻深推度是伺者。问。寻伺并用思惠为体。岂此思惠为寻之体。则二俱不深。为伺之体。即俱深推度。答。思浅惠深。行定尔。但起寻之时。思增惠劣故。云不深推度是寻。起伺之时。思劣惠增故。说深推是伺。问。若尔。何故对法寻伺二中。俱言推度不推度耶。答。彼约思惠行相故。云推与不推。此据寻伺相显故。说浅深为异故。以惠为寻体。望伺仍是不深也。故以惠对思。不云推不推。故无违也(云云)。
  演秘云。论此二俱以至义类别故者。问。对法第一云。寻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别。伺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别。如是二种安不安住所依为业。今言推度不推度者。岂不相违。答。会如疏·灯(云云)。
  瑜伽五云。应知此相略有七种。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云云)。
  灯云。论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云。不深即不推度。以对法言不推度故。二云。虽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浅推度。会对法云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断云。虽有二说。合为初释。违大论文。今谓。此断何太猛乎。以会对法同瑜伽说从何说违。西明一云。寻伺不推度时。唯思为性。以无惠故。深推度时。以惠为性。此释正违瑜伽所说不深推度言。二云。寻伺必用二法假合为性。谓一刹那二用各别。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义不了。寻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刹那分。若谓寻时有思伺时有惠违论所说。若言或起寻时或起伺时。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寻伺何别。故知寻浅推度。伺深推度。故此论言粗转细转。又云二类各别。又前第四浅深推度粗细发言。虽俱依二。寻时思增名不深度。伺时惠增名深度。故五蕴论云。寻求意言思惠差别。令心粗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别。令心细为性。此论复云思惠合成。而显扬论云。寻或由思于法造作。或时由惠于法推度者据增相说。思造作胜。惠推度胜。瑜伽第五谓。不深度所缘思为体性。据寻说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据伺论。皆约增语。实寻伺二皆依思惠若尔。何故杂集第二。寻伺俱言推度不推度。答。准此论意释彼论云。寻言推度浅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浅。若尔。伺浅度时。与寻何别。复如何此论云不深及深推度类别。答。伺言不推。望寻犹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无失。故杂集论寻伺俱云依思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别以浅度配寻深推配伺。问。若尔。何故杂集复云。寻伺二种行相相类。故以粗细建立差别。答。亦不违。寻伺俱于意言推度之行相相类。非于浅深粗细相类。彼论且约他用粗细建立。此论约自行相。此论亦言。寻令心粗转。伺令心细转。各据一义。尽理应言。寻伺于境浅深推度。令心于境粗细而转。如次差别(云云)。
  西明疏云。寻伺并用思惠为体。自有二释。一云。寻伺不推度时。唯思为性。以无惠故。深推度时。以惠为性。虽定有思。而惠胜故。故显扬云。或时由思于法造作。或时由惠于法推求。又瑜伽论第五卷云。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二云。寻伺必用二法假合为性。理一刹那二用各别。不深推度是其思。若深推度即是惠能故。瑜伽五十五云。寻伺二种○及惠分故。又五蕴云。谓能寻求意言各别思惠差别○此论下云。思惠合成圣所说故。而显扬等随增相说言或时等(云云)。
  又云。于意言境至义类别故。此有二义。一云。不深推度及深推度如次。即是寻伺行相。一云。如次思惠行相。后说为胜。此同瑜伽第五卷说故(云云)(可见本文)。
  演秘云(四食证之处)。
  灯云(同处)。
  又云(同处)。
  又云(善段)。
  问。今论意依何义建立有寻有伺等三地差别耶。
  论云。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故无杂乱(云云)。
  疏云。问。若寻伺二不得俱生。如何大乘说有三地○为答此问故。次论云。依于寻伺至故无杂乱。述曰。此同瑜伽第四卷说。其五十六亦有此文。依有寻伺二法有染故。名有寻伺地等。约染以辨立三地别。不依现起。此简乃至生第四定中。许现起故。不依彼种。此简乃至生非想定。种于有故。依染有无说三地别。故此三地无杂乱失。然伏寻染以入中间。有伺无寻。不尔。即与欲界无别。欲界无伺等时。伺等染未离故。如身在欲界。虽未离欲一品或多。作不净观亦伏贪欲。后出观已或退不退。此亦如是。初定中间虽同一系。要伏寻染方得有寻无伺地定。后出观时。或退不退起于寻伺。亦非离初定一品或多染方得彼定。少制伏故。非以品离。其无漏定依于此定。及以离染彼三地法。是此类故亦名此地。不尔。即成摄法不尽。更有异释。如枢要说(云云)。
  演秘云。论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等者。此同瑜伽第四所说。按彼论云。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静虑。除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从第二静虑。余有色界及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所以何者。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名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余如前说(云云)。
  依八相建立寻伺中第一牧建立文也。
  伽论五十六云。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行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亦无过失(云云)。
  枢要云。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等者。瑜伽释略有三解。有义。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有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彼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槃界。并名无心地。有义。此三就二离欲分位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未离欲。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寻已离欲。伺未离欲。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已离欲。名无寻无伺地。若在下地并已离欲。亦得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复瑜伽第四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作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余如前说。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离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相辨地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名无心地。余一切位名有心地。后有四门。同异建立。如后当说。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欲故。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今观此意。依染离染。非释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地。但尺无寻无伺地。即此论文便非尽理。云何可言依有染无染立三地别。身在下界成三地染。应名三地。已随所离应非彼地故。今应问此第三师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别。由有地法粗细异故。彼粗细异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系法别故。无漏离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断是此有染种类。故彼地摄。言有法者。若有现行染。故身在下。虽成三界种子有染。不名三地。言离染者。据生上义。即非前地。不言已离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识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禅已上为论。如前第三师会。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现行染。离染者。即无漏等。随所离染地。即前有染之地今离故。名离染。随此有染离染二种有殊。地界法异。皆随所应。二种皆是彼地所摄。下说有染是彼地。离染即非。故文无妨。下同瑜伽。瑜伽但说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属三地。依寻伺处法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以诸无漏性离染法依彼地法。尚即彼地。况已离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文正义。不尔。便为不正义也。五十六云。问。生第二定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乃至广说(文)。
  瑜伽抄三云。释有三师。初说云。此之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无心地说初之二地名为心地。故知下地诸色等法皆名无寻无伺地。第二师云。此三就二离欲建立。故此卷中。既以离寻伺染名无寻无伺地。故知随应有彼染故名初二地。第三师云。此三但就界地建立。此卷中说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等。故知但依界地建立。征破前皆为非正○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若生者。谓生彼地。无寻无伺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者。虽共初禅同一地系无别器数。离于寻染要伏寻贪方得决定。如在欲界修不净观。虽未品数折伏下染要系伏贪方能入观。此二如是故名别修得为大梵。劫初之时。于光净天先来有此中间定业故。得下生初为大梵。非在二定生报下生。此中由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等者。释论第二师引此为证。未离寻伺染欲界初定诸法假者。名有寻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已离寻染未离伺染。名无寻唯伺地。二定已上诸法假者俱已离染。并名无寻无伺地。即显欲界教导差别。若已离欲。亦名无寻无伺地等。不尔。何故第三地中唯离二染名第三地。不说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实义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谓欲界初定有漏无漏诸法聚中。寻伺可得已离欲未离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为证。不由有染名为彼地。若已离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杂乱。故此论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地等。若就相应及二离欲立三地别。此等诸文皆有过失。广如释论。此言寻伺由离欲故名无寻无伺地者。然唯说彼二定已上无寻无伺一地。有漏无漏皆决定离寻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为彼地无染便非故。唯说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说下之二地。虽离彼染。即非彼地。教导作意者。谓在欲界住心无相无寻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离初定欲。入无寻伺定。后出之时。还起寻伺若生二空等亦起下寻伺。故论说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者。即初静虑根本智。此有二义。唯识第七。一说。后得智在因位亦寻伺俱。若依此义。彼根本智依此寻伺。后得智处法缘真如境起故。名有寻有伺地。非根本智分别现行寻伺俱。名有寻有伺地。二云。后得智亦非寻伺俱。此无漏有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寻伺处法缘真如境故。名有寻有伺地。非是二智与分别寻伺现行俱名为彼地(云云)。
  伽论四云。
  西明疏云。依经部师。体类是同说名俱起○依萨婆多。或有心中具起寻伺。可立三地有差别义。大乘寻伺定不相应。如何得有三地差别。解云。然释三地诸宗不同。萨婆多宗依界地立○故俱舍论第二卷云○瑜伽释论自有三解。一云。此三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二云。此三就二离欲○三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今此论意依离欲说○若依种有。始从欲界乃至非想。应名寻伺地。有二种故。若依种无。唯无余依名第二地。虽如来地无现寻伺。而有无漏寻伺种故○问。若依释论二师义。离欲立三。是不正说。第三师难如何会释。故彼难云。已离欲者下地诸法名无寻等。未离欲者上地应名有寻伺等。由此应成杂乱过失。又今助难。若依离欲立三地者。中间根本同缚同离。应成一地。有杂乱过。解云。论意自有两释。一云。护法用第二说以为正义。而无两失。下劣从上胜离染名伺等。上胜皆下劣故无前失。又说。离欲有其二时。谓前加行及正离时。今依加行说离欲言。故先离寻后离伺欲。故无后失。二云。此论说离欲言与释论异。所以者何。欲有二种。一烦恼欲。谓贪嗔等。二自性欲。谓九地法。随其自地性不相厌义说为欲。随应上地所有诸法。性厌下地义说离欲。五十六云。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无寻无伺。此后现行。亦无过失。瑜伽释依离烦恼欲。有前二过。此论依离自性欲说。故无过失(云云)。
  或退不退起于寻染事(肝心破文也)。
  疏云(如上)。
  太抄云。初定及中间虽同一地处。伏寻染方入中间禅。即名有伺无寻地定。其中间禅定后出现时。或退起寻染。或不退起寻染(云云)。
  义演云。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厌六行等观。即不能离欲界中一品烦恼乃至名品烦恼。谓此人但作不净观。唯能伏欲界贪欲心也。后若出不净观时。或退起贪心。或不退起。此中间禅等亦如是。何者。即以下说。疏初定中间至二十八品离者。释通外难。兼释得定所由。问。如初禅与中间禅既同一地系。若伏寻染时。伺染亦应伏。故疏答云。初禅中间虽同一地系。要伏寻染得入中间禅有伺无寻地定。其中间定后出现时。或退修定却起寻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寻染。然不能离初禅地中一品乃至多品烦恼。言得彼定。少制伏寻染故。名得定也(云云)。
  问。就瑜伽对法七分别相摄义。且瑜伽无相分对法何分别摄耶。
  灯云。次以七摄七者。以杂集七摄瑜伽七。杂集任运不摄瑜伽。非寻伺故。有相少分摄伽有相。彼缘过现。瑜伽有相唯缘过去。论云。谓先所受义。既说先受。故唯过去。或通现过。论云。于先所受义。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先受之类亦云先受。即全相摄。无相摄彼无相少分。瑜伽通缘世。杂集唯未来。或瑜伽无相亦杂集论有相所摄。彼论释云。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但约善不善言。分有无相。缘境无异故。有相摄。前解为胜(云云)。
  周记云。灯瑜伽通缘世杂集唯未来者。问前之大论无相分别缘于过现。如何今言通缘世哉。答。前约得与自性随念二种相摄。言过现世。既无唯言。理实而言通缘三世。故与杂集无相摄。今且录排次写(云云)。
  常记云。范云。问。是无相分别不通缘三世。而但缘未来(云云)答。以彼散心。若缘未来。不曾受境。必不分明。是故对法但云未来。约实如前计分别所缘境。境相不相故是无相(云云)。
  灯上文云。次三摄彼瑜伽七者○有相即随念摄。瑜伽解有相○无相即自性及随念摄。缘过现故。故彼论云。无相分别者○所有分别故自性摄。余四同前计度所摄。通缘境故(文)。
  又云。摄杂集七者。先显三分别行相。后方辨摄○次辨摄者。依不遍行相。杂集三分别不摄任运○有相一种即自性随念二分别摄。以自性缘现在。随念缘过去。有相一种通缘过现故○无相分别但缘未来。计度分别通缘三世。虽不言与三相摄。实计度摄。以缘未来。非初二摄。计度少分故计度摄。后四皆是计度所摄。彼论释云。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云云)。
  灯云。次三摄彼瑜伽七者○无相即自性及随念摄。缘过现故。故彼论云。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云云)。
  伽抄一云。无相分别由过现境所引。未来欲得分别名随先引(云云)。
  二量章云。无相亦通现。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既言及婴儿明不唯先引。但不善名义。可不冥境体。又解不通。若其婴儿缘现得体。是任运收。非无相摄。故此唯说缘过去境(云云)。
  灯下文云。瑜伽七中不遍行相。唯第六识。说是第六不共业故。若遍行相。有相无相是率尔境引引至等流。名先所受。随先所引。即有相无相·任运·染污·及不染污。通前六识。若过去境名先所受随先所引。即除初二。不通五识。三通五识(云云)。
  瑜伽论第一(云)。
  对法论第二云。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云云)。
  问。就以七分别摄三分别之义。且瑜伽有相分别通自性分别欤。
  灯云。次三摄彼瑜伽七者○有相即随念摄。瑜伽解有相云。于先所受义。诸根成就善名言者。于先即缘过去境故随念摄(云云)。
  又云。约识明者○瑜伽七中○若遍行相。有相无相是率尔境引至等流。名先所受随先所引。即有相·无相·任运·染污·及不染污。通前六识。若过去境名先所受随先所引。即除初二。不通五识(云云)。
  瑜伽抄一云。有相分别。若依对法摄。三分别中自性随念二。以五识无自性。自性体寻故。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五识故。今此论中自性分别即是任运。故说有相。谓于先所受义。唯摄随念故。与彼论宽狭不同。或此与对法两门俱同。先所受义则摄自性随念分别。等流心位有相分别依前率尔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摄自性与任运何别(云云)。
  问。第七识有任运分别欤。
  灯云。约识明者○离集七中○遍行相者○任运既缘现境同于自性。可通七识。唯除第七。以恒计度故(云云)。
  又上云○(明三分别)问。既约自性。八识皆有任运分别。七八何无。答。约三乘通不说七八(云云)。
  伽抄一云。七分别以寻伺或五七八识为体。任运分别是五七八识故。七唯有漏。有通无漏。唯识第七解(云云)。
  对法抄二云○任运分别以五识及寻伺为体。此言五识。瑜伽第五。是寻伺故。第八既任运故。四法为体(云云)。
  同抄三云。任运通七识。余六唯第六。瑜伽第一云。意不共。谓七分别。此论说任运是五识故。第八准义成三。余唯第六。可知第七唯染污第八等皆不相应(云云)。
  二量章云。任运分别唯是现量。论自说言。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瑜伽第一者。任运唯现量。说随境力任运转故(云云)。
  灯下云。漏无漏分别者。准瑜伽第五。诸分别皆有漏。论云。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故。又释。或通无漏。言望出世智者。据无分别智名为出世(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