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五卷本文抄二十一目次

  第三意名不成证
  假必依真
  第六我不成证
  由执我故
  漏随顺体
  第三能变段
  诸根互用(重重)
  现在七八摄意识欤
  佛果五尘新古合生(方方)
  事智现业果化
  三性俱转
  属能缘心

  论第五卷本文抄二十一

  第三意名不成证
  问。大乘意为许假法必依实法立之。将如何。
  论云。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识。彼应非有○过去未来理非有故。彼思量用定不得成。既尔。如何说名为意。若谓假说。理亦不然。无正思量。假依何立(文)。
  疏云。经部宗言过去无体假说用者。难云。汝之现在无正思量。假法何立。假法必有法可似故。无有现在实正思量。假依何立。大乘前破卫世外道假依真事。如此理难乖前义者。不然。据理而说。不依于真方有似转。经部所计。现在正思。过去似此。假名为意。就彼宗难。无违教失。故前所说存自就他难。今者废己从他难。又前约胜义难。真实义中不依于真而辨假故。今依世俗难。世俗之中有真似故(文)。
  别抄同之。义蕴·大抄·义演·肝心·任疏意可见之。
  论二云。有作是难。若无离识实我法者。假亦应无。谓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似谓增益非实相。声依增益似相而转。故不可说假必依真(文)。
  疏二末云。论似谓增益至假必依真。述曰。此显似事非真实有。谓于自相之上。增益共相依他有法。谓一色相通诸色上故名增益。此通三性心。及于此中遍计所执。此相是无。自相之上要增为有。随情说相。非称本境○能诠之声依共相转。不依自相。故说假法不依真起○今论所说假我法者。但随妄情。非谓别有真论说于假也(云云)。
  文义记云○问。破外计假不依真。今责假说名有所依。岂不违前。答。基说○范云。前破外道余乘能诠能缘不依真事。今约所缘假依实起。如不相应长短色等忿等心所。又云。前就大乘自理。今就经部假名依实。又云。前破识外假名依真。今约识中有假依实。寂云。前依假说唯依能似相见共相上立表有所似真与文同。今外人不立实意。所假无故。能似无故。意名无依。疏意未悉。上文委为乖前后云。过去似现假说名意。皆是谬解。今谓假不依者。前文所说已灭依止假立意名。即此论文故。寂云。说不可为依(文)。
  论八云。此三性中几假几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生缘故。说为假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文)。
  疏云。若清辨等依胜义谛依他等并名假者。依他之中。自无实法。假法亦无。一种类中。假法必依实因而施设故。显扬十六三性中说。不应宣说诸法唯是假有。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无实法假法成立。若异此者。无实物故。假立亦应无。即应破坏假实二法。二法坏故。应无杂染。杂染即既可得。当知必有依他起性○问。第二卷吠世师难假法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彼皆破之。何故此中假依实法。无实无假。答。彼计真事即实等句义。似事依此真故成。共法是德。又真事是法自相。今破彼实等句义非真事。真事无故。似事亦无。德句共法亦无。非于自相有似名起。今于法共相方有名生。然共相中要须稍有体法。如青黄心心所等方可假说长短不相应为假法。非无彼实有此假故。前破他真。真非实故。于彼所执。体全无故。今言实事稍拟宜故。问。若尔。何故说依他名似我法。我法实事无故。答。前言依他似彼妄情能执实我实法说为假。还是依实说假我法。非依妄情之境说假我法。我法无故(云云)。
  秘第二云。论亦非离此至为假所依者○有义○且如假名诠法自相。虽不称实。要杖所诠自相施设。假智亦尔。不离自相假智生故。问。此即假说必依于真。如何破他。答。虽依自相。不称所依故。不可说假必依真。若尔。外言我亦如是。虽假依真。亦不说言而称真故。答汝之真事许识外有。如前广破。我但识变。何得相例。详曰○又虽识变不变有别。而假依真。有相滥失。故今不依(云云)。
  疏一本云。论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述曰。此中答意。彼世间圣教所说我法相。虽无于真。方可假说。然依内识之所转变。谓种子识变为现行。现行识变为种子及见相分。故名为变。依此变而假施设为我法相(云云)。
  唯识义十卷私记第二云○问。难意何。答。存自就他难。约胜义为难者。难吠世师也。废亡他难。约世俗为难者。此经部师也。问。难经部师。难者意何。答。依现思量立假思量。既无正思量。依何可立假思量耶。意云。真似者正量也。事似者假思量也(以上经部师义讫疏立半说也)问。难吠世师迦意何。答。大乘云。心外无实我实法。唯似迷情念。有依他假我法。而吠世师迦云。有真火。是真似。有似火赤面。是事似。此二相似云共法也。此三相待立诸法。而大乘不立真似。依何可立假我法也。大乘云。真似者。依他圆成离言法性也。事似者。似迷情之念依他假我法也。都无汝之所言实我法真似。此云存自就他难也。又真胜义中。都无真似事似共法物。既离言虑。有何真似事似耶。故是约胜义也(吠世师难第二卷半说也○汉云胜论也)大乘云。真似者。离言法性也。事似者。似妄情之念依他假我假法也。共法者(后可见之云云)。
  第六我不成证
  问。论云。由执我故令六识中(云云)我者何识相应我哉。
  论云。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执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说。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文)。
  疏云。论由执我故至不能亡相。述曰。亡由无也。相谓相状。杂染相状通三性也。由我执故。起施等善法。由有第七。内执我故。外行施等。分别相生。若有漏三性俱心无我执者。如无漏心。便能亡相应成无漏。故摄论云。谓我能行施等。今有二解。一云。我者即是第七内缘行相。非必外缘。二云。此我外缘。行相粗猛。非第七起。由第七故第六起此。举由七生憎明为论。非实显之。彼是第六识中我执体有间断。遍三性心。间难生故。此解为胜。是相执本故。第七不缘外境生故(云云)。
  灯云。论由执我故令六识中等者。疏有二解。取后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谓后释为胜。由我执故不能亡相。云我能行施。岂第七我缘施等生言我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我为所依止。行相增明。非云我施是第七我。若执三轮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时未伏。何况地前既不能伏。施等三轮何能亡相故。言相缚有其两种。一通一切相。由第七我。二执三轮相。虽亦由第七。正说第六。然摄大乘据所依止故。云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遂。非离依止而有无明等。若即说是第七我执。不能亡相。应云非离无明我执自性而能执相等。何须云非离无明我执随遂。非离依止故说所由。非说即是(云云)。
  蕴云。疏摄论云我能行施今有二解者。问初解。既取第七我执。岂第七识作能施等三轮相耶。问第二曰。若取第六我执云能行施者。今此论意。由第七我意。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何故今说第六我耶。答初问曰。第七我执实不作三轮之相。以此我见恒内缘故。今外相转义同于彼能行施也。且如第七虽不能持己陵他。而内执我名为我慢。故约第七。理亦无违。答后难曰。第六识作我能行施等相。由第七识我执为本。举末显本。亦不违论。疏断后胜。相行显故。摄论意也。问。施等善心宁有我执。答。间难生故(云云)。
  演云○问。此论与摄论别。答。此约第七我执。说云由执我故施等不能亡相。摄论据第六中我。说云行施等。各据义别。亦无违也(云云)。
  常记云。文疏有二解者。解云。本疏云○测存初解。证曰。今详二释。我能行施即无性论。若依后释。不顺彼论。彼云自谓我能修行施等○应正道理。若顺此文。第七我执。问。若依初释。何故此云令六识中不能亡相。此言相者。是我能施他所施等三轮之相。是第六相。解云。一切有漏三性心等由相缚故。即有能施所施等相。不了约等云不亡相。未必我执立名不亡(文)贤云。基详违论三性心时。若如详。唯染时故。测详为胜。引瑜伽第缚等证不亡相(文)文非离无明我执随逐等者。解云。其一切时其执随逐。若无恒行染意。不应恒时我执随逐。言非离无明我执随逐者。以彼我执证有无明。言非离依止而有无明者。以彼无明证有所依心王体(廓如是说以上记文)(云云)。
  文义记·廓法师疏可见之。
  无性摄论一云。又一切时我执随逐。不应道理。谓若不说有染污意。于一切时义不符顺。施等善位亦有我执。常所随逐。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离染污意定无所有。非即善心是无明依。应正道理如说。如是染污意(云云)。
  别抄云。
  问。瑜伽对法有漏多义何。
  且对法云漏自性故(即烦恼体)漏相属故(与漏相应。即染污心心所及漏所依。即眼等五根)漏所缚故(谓有漏善法亦摄六外境无记心)漏所随故(谓余地法)漏随顺故(顺决择分)漏种类故(无学诸蕰)。
  瑜伽六十五说由五相。谓事故。随眠故。相应故。所缘故。生起故(云云)。
  已上依灯意抄之。
  问。付对法论所说有漏多义。且漏随显体何。
  灯云。且对法云○漏随顺者顺决择分。异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若无漏者非随顺故。有漏之者虽增背有。然与漏俱。不尔。漏俱非漏因故。或虽漏俱。而不增益。称损力益能转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据余漏说(云云)。
  周记云。灯漏随顺决择分者。问。何故不说顺解脱分。答。举胜摄劣。应捡彼论。灯不尔漏俱非漏因者。若尔不许与漏。如何得言是有漏因(云云)。
  常记云。文漏随顺者顺决择分等者。解云。对法论云○顺彼对治故。范法师云。暖等善根为见修惑种所随。亦转成有漏。外人难云。若是有漏者。何故余文受无漏故。答云。虽为惑种所随。亦得无漏。以厌背三有。随顺见修能对治道故。问。此暖等善根克性。而说为有漏为无漏。答。一向有漏。以体集谛故。问。若集谛摄者。何故五十一云。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善法种子。此非集谛因。答。彼五十一以能引发出世道及厌背后有故。说不集谛因。论其体性能随顺后有身语意妙行故。集谛所摄。问。若体是集谛。能感异熟。何故摄论第八云○非异熟因○答。彼约无漏种子。在加行位亦名加行(文)。
  对法论三云。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治故(云云)。
  灯云。问。第七与六为杂染依。增益于六。六识如何增益第七。答。有二义。一者增长。二者不损。若第六识发业感八为彼依缘。得相续住故名增益。起有漏时。设虽不能增长第七。而不损害。亦名增益。非如无漏起必损彼不名增长。亦如眠睡。虽于眼根不能增长。而不损害。亦名长养。此亦应尔(云云)。
  第三能变段
  问。诸根互用可通地前位耶。
  论云。此后随境立六识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说。若得自在。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但可随根。无相滥失。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者。且依粗显同类境说(云云)。
  疏云○何名自在。如佛地论转五识时。总有二解。或从初地即名自在。无漏五识现在前故。或成佛时成所作识彼方起故。然有别义。入地菩萨无漏五识虽不现前。后得智引主五识。于净土中现神变事。何妨五识一一通缘一切异境界。不思议力所引生故。或有别义。七地已前由有烦恼现行不绝。未殊胜故不名自在。入八地已去烦恼不行。纯无漏起。引生五识可得互缘。方名自在。论庄严论说至同类境说。述曰。彼第二卷中菩萨品说。此能唯在成所作中。故唯佛地。或即初地。或入八地。此是本义。彼论一依粗显。二依同类。实缘一切皆无障碍(云云)。
  秘云。疏或即初地至此是本义者。佛地论中义有本别。举本简别。如次前疏而以明之(文)。
  肝心引秘全文了云○案云。或即初地或入八地者。举佛地论本别二义。准彼论意。本义有二。一者或从初地即名自在。二者或成佛时方名自在。别义亦二。一者。上次疏云然有别义至所引生故是也。二者。上次疏云或有别义至方名自在是也。今此云或即初地者。举初本义。或入八地者。举后别义。次云此是本义者。取第二本义。即上疏云或成佛时成所识彼方起故(云云)。
  太云○然此疏中二释。或初地或八地。皆是三藏法师释也。故云此是本义(云云)。
  论四云。若自在位。如诸佛等。于境自在。诸根互用(云云)。
  疏四本云。此有二说。不正义者。初地亦得转五识故。若正义者。此位即在八地以去。皆能任运。此于有漏五根。亦能得互用故○谓佛世尊于境自在转变皆成。以眼闻声。诸根互用(云云)。
  要(论四)云。法花论中。五种法师六千功德。凡夫未得无漏。五根中得互用。有二解。一诸根互用(云云)。
  学记云。言若得自在者。测基云二解。一云。地上后得智引故。一云。八地惑不行故。详取初解。法花论云地前亦得根互用故。地前经力。地上自力(云云)。
  法花论云。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圣位。应知如经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又六根清净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应知眼所见者。闻香能知。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智境。以鼻根知故(云云)。
  玄赞十云。论云。诸凡夫以经力故○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以其肉眼见大千故○论云。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说法应知。以鼻根知故。此义有二。一云。诸根互用唯在十地。唯识等云。得自在位。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故非地前可名自在。诸根互用。其前所说见闻大千。通地前位。初地已上见百千界。非唯三千故。又初地上实见一百三千大千。据一化佛境。且言见大千。于理无爽。二者。诸根互用得大自在。唯在十地故。唯识等是。若加行力分亦得者。地前亦得。故此本论说地前得。在凡夫言。许通于下互用中。故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云云)。
  摄释四云。疏一云至于理无爽者。此解之中。文意有二。初云诸根互用至非唯三千故者。此释意云。言得功德及见境量。属于地前。诸根互用乃属地上。圣凡别也。二又初地至无爽者。此释云。见三千界亦通地上。会意可知。疏若加行地前亦得者。以加行力而少分得。地前容得。疏此本论至互用中故者。此意言者论前所说。通在得胜根用及根互用两处文。疏前凡夫位至有互用者。疏主结断取初释也。地前功德见境。地上互用。两位别也。实非地前得有互用。议曰。论意本明持经之所得功德。六根境量。诸根互用功德。境量既属凡夫。诸根互用何即菩萨。本不欲明地上菩萨故。又论引经证互用云。眼见者闻香知故。如经释提桓因。乃至鼻根知故。经中结云父母所生。明非地上。准此之理。论明凡夫诸根互用。然疏断意。若论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全不许凡得互用。论据少分故不相违。更思(云云)。
  问。诸根互用位五根可取他尘耶。
  问。诸根互用位一根可发多识耶。
  问。诸根互用位五识所取他境假实中何。
  论(如上)。
  疏云。如何诸根说名互用证此识义。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举所依根显能依识。如何互用。了色名眼。不至能取。法相所谈。了触名眼。令至能取。岂非杂乱。名字于法非即铨定。是客名故。了色名眼。且小圣异生身说。若据佛位。了触亦名眼。此文为证。二得名中。但随第一依根受称。通在自在位。无相滥失。如枢要说肝心云○有疏本云非即诠定义。或云非即结定。或云非即铨定者。皆非也。捡大唐疏本。云非即离定○即者合中知之义。离者离中知也(文)。
  蕴云。
  要云。诸根互用者。有二异说。第一师云。实能缘诸境。于中有二义。一义云。一一识体转用成多。非转法体。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无遮。不可难以大种为造。彼转体故。如第八缘五摩亦得自相。不可难言坏根不坏境等。二义云。恐坏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实境。所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识用广非得余自相。恐眼耳根得三尘时。若至能取坏根不坏境。若不至能取坏境不坏根。余三根取色声亦尔。皆有此过故。第二师解云。一一根处遍有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诸根用各遍一切故名互用。不尔。便成坏法相故。心王亦应有心所用而取别根等(云云)。
  尊应记云。文二义云恐坏法相乃至皆有此过故者○且一眼根取自境者。是得实境。由正用故。若取余四境者。不得实境。由应兼用故。不尔者。二根杂乱及坏法相故○文以识用广非得余自相者。意云。转用而用广故能取他境耳。然不得余识境自相(文)。
  宾记意同之。
  灯云。论若得自在诸根互用。枢要二说。于第一师自有二解。一云。五识各各能缘一切诸境。皆得自相。无坏根境过。言离合者。据因位说。不障果位。得自在故。又如第八识虽缘诸境皆得自相。不可坏过。以于果位体有多能。非体转变为余法体故。不得难云。见色名为眼。亦许闻声等。能造名为大。色等亦能造。彼体转异。此是功能。若以色能见可例色能造。见色眼功能。非是体转变。然法师意存第二解。若第二师各还自根缘于自相不名互用。要集云。旧相传有三师。一云。一识通依六根。各取根所得自境。二云。一识通缘六境。各依自根。境是共故。劣得通余。一云。一识通依六根通缘六境。未详决云。根识不共。境即是共。不欲坏自根识所行。若一识通依诸根。即坏根识。故用他境不用他根。今存未详。今谓有余。何者境是共取。本自共成。若不欲坏自根识所行。通依诸根。即坏根识。故用他境不用他根者。今依自根取于余境。不分离合得假实境。岂不犹有坏根境失。以余识根所余境故。既不通释。应依枢要(文)。
  别抄云。若尔。眼等五识若得香等三尘。为离为合。若其离取。与境相违。若也合取。应非胜识。解云。离取以自在位取异境故。且如眼识缘不相应。现量得比量境也。准此例彼。离取无失。更思之(文)。
  灯一云。问。因五但缘色。唯是性境。境非两判。互用通缘于六境。相分应通情本判。答。互用缘虽称境相。既通多法即随应。未互用但缘于自尘。故说五缘于性境(文)。
  灯二云。若在散位。诸根既许。皆得互用故。应五识亦缘过去。或虽互用。但缘现在。若在佛果。八识俱能(文)。
  又云。若尔。云何名五识得自相境耶。答。自相有三。一处自相。谓十二处各各不同。二事自相。于一处中众色各别故。三自相自相。谓于青色折至极微。今据处自相为言。故不相违。若尔。如何五识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随心耶。亦缘自性境。思之(云云)。
  周记云。灯若尔如何五识得性境等者。且答云。虽缘于假。亦唯性境。且如眼识缘长短等。依实色像但变相。而不变彼长短等相。熏种亦然○故唯性境不随心。问。若尔。如何言五识假。若但为色有此假义言五识也。应审思之(云云)。
  玄赞十云。经复次至种种诸香。赞曰○上下既远。云何能知。若根遥知。不至取故。坏根不坏境。若至能取。岂一切香皆就根耶。论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定智遥知。依鼻根取。故名闻香。非鼻实能离中取境。又诸根互用。鼻尚见色。况依眼耳之智不取大千香耶。得假似香。非得实体。许离取体。坏境性故。
  摄释四云。疏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者。第六意识相应之智。依于鼻根而能知彼。亦鼻根知(云云)。
  又云。疏得假似香等者。问。诸教不见说香有假。云何言得假之香。答。准瑜伽论○和合等香而是假也。故五十四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唯有假合者。既言假合。故知是假。问。空行风中假合香者。其相云何。答。风中无有根本之香。如风至树。树花等香遂风而来。由因花等风方有香。故名假合。假疏言得似。即瑜伽空行风香不得实者。不得根本香之自体(云云)。
  水抄三十四云。
  显幽抄四本云○问曰。为是诸识互用。为是诸根互用○若言诸根互用。即五根不能缘诸境。若言诸识互用者。即如何圣教皆云诸根互用也。答曰。此有二解。一云。圣教根互用。即将能依识就所依根故。言根互用也。二云。是诸根互用。非识互用。问曰。若言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即有根坏之过也。答。此五根得自在时。即五根潜在一处。于眼根门取一切境粗细。即是一根照一切细分别。亦是诸根各自照境。亦无根坏之过也(云云)。
  又云。问曰。诸根互用为一根发一识。为一根发多识缘一切境也。答曰。此有三师解。一云。依自根发他识缘自境○二云。依自根发得他识缘他境○第三师云。依自根发自识缘自他境○难曰。若依自根发他识可言互用。即依自根发自识是本分。何名互用。答曰。有二义。一云。自根有力。即发自能依识缘一切境。即根不能照一切境。但发识。识能缘一切境。若不得缘根发自识者。其识亦不能缘一切境也。即摄能依识功能就所依根。亦名根互用也。二云。依自根发自识自他境者。即自根能照一切境。所发识亦缘一切境。故根识俱能取一切境。名诸根互用(云云)。
  次下缘他尘时九缘等阙具沙汰之。可见之。
  又云。问曰。如眼识缘五尘境○三境之中何境所摄答曰○即性境也○以相分中能熏本质相分种故。又解云。缘余四境。或有独影境○取舍任情○他境假亦不坏法相也○若约四境。是带质者。即有坏根境也(云云)忠安记可见之。
  同境根事

  秘四·疏七末·别抄(如第四卷抄)疏五末(如上书之)。

杖第六所变欤事
  论第八·疏七末·灯一(如余卷)。
  问。付十八界。且以现在七八二识为摄意识。将如何。
  要云○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识所缘。一五识。二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摄。六有二者。谓眼等五界六八二识所取。意界通为六七所取。瑜伽等说第七八识意界摄故。六一者。谓眼等六识界唯一识缘。第七八识不名意识界故(云云)。
  论云。或随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云云)。
  上文云。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识。彼意非有(文)。
  界处章云。眼等六识即百法中眼识等六现种心王。七八二种准五蕴论即意界摄。或通二界。如前分别。有云。第八显扬论说通六识界摄。持彼种故。传三藏释。以用从体故言六摄。据实而言即意识界。又云。持诸界种应亦通法界摄。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或可许非心类。虽持彼种不称彼摄。又解。彼论据随转门。或随根境俱说分心为六识界(云云)。
  上文云。意根即以过去六种心王及七八心王为体。五蕴论云。意界者则彼无间灭等。彼言即彼六识。复言等者非第七八。文影等所或可七八亦同六识过去为意。现名意识。意识名宽故。通未来及过现种皆为界体(云云)。
  明灯抄三末云。第六量云。真故极成。余法不离于意识。自许后三摄。意所不摄故。犹如意识(有法余法兼七八识)○问。第六量有法中言余法者是何法耶。答。六七八识所缘境中说有二说。一云。十八界中除五尘界取余法界所摄诸法。总为有法。故假余字以简余之五尘界。不离识义前五法分量已成立故。前更立者。立已成过故。瑜伽论意地所缘中云。若不共者即受想行识蕴。无为无见无对。六内处及一切种子也。准知简余共境五尘。一云。总十八界咸为有法。意识通缘一切法故。虽五尘界先已成立。而彼但取五识相分立为唯识。同时意识相分五尘及七八境犹未成立。若彼相分已摄五尘非别立者。即初量因犯不定过。谓极成立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为如眼识不离眼。为如同眼意识相分色离眼识耶。既以余法简别立。故无此过也○问。以何得知总十八界法界摄。答。瑜伽论云。意地所缘谓一切法。明知十八界法一切摄在第六。量中总而成立不离意识。此第六量就总为一。若别立者合有三重。一者真故极成。余法定不离于第六意识。自许后三摄。意所不摄故。犹如眼识。二者真故极成。末那所缘定不离第七意识。与心俱故。如相应心所。三真故极成。赖耶所缘定不离于第八心识。与心俱故。如相应心所○所以彼三能变总为二量者。瑜伽本论五识为一地。三识为意。此故总为二量。亦亲所缘相开为六量者。意故释论能缘五识别为五量。余识总为一量。克性总有八量。余识之中含六七八故有八量(文)
  问。佛果五尘境可新古合生耶。
  问。佛果可有法处所摄实色耶。
  灯云。问。佛五识缘五尘之境。为定生不。若定所生。应法处摄。五根亦尔。答。有二解。准下第十。一云。法处唯有三界。成无漏故。一云。夫定所变。未必定在法处所收。若无色界定力所起。即法处收。以无所依根境别故。若在色界定通力生。通自处摄。如天眼耳非在法处。或托质变。五境所收。若独影起。即法处摄。或在佛位。法尔无漏五尘境收。新所熏者即法处摄。以其法尔不由定通。若新熏者由定通起故(云云)。
  有记云。或在佛位者。五识所变定本有也。即五尘摄。第六所变者即通新古二种也。若新熏者法处摄也。灯文合五识及第六所变举之也(云云)。
  要上云(论二)在佛果上五识意识第七八所变实色者。从五识故皆名五尘。不尔。佛果十八界云何名无漏。佛地唯识广成立故。如散心五八意所变五尘皆五尘故。佛果意识中第七八所变假色。如八胜处等。可唯法处。若五识等亦五外境收。今唯于法处说胜定果者。由在因中根本色故(云云)。
  五境章云。不许定生为五境者。唯法处摄。则如前判。然以理论。多处唯言段食香味触三尘成诸菩萨等从定等变鱼米等可是五境。又若定生即法处者。天眼耳根应法处摄。五识依缘无异同故。若尔。应无法处定色。此非成难。假想定生非自在定变无实用。唯意缘等皆法处中定所生色。若尔。定生应一向假。即违论说。及堕法处所现实色。此亦无失。无色定生及下意识即法处实。二解任取(云云)。
  别抄五(论八)云。
  问。付成事智三业化用。且云何现业果化耶。
  论云。
  疏云。述曰。佛地论第六广解此义。三业化合有十种○其身化中。佛地经说现业果化现根心等。然瑜伽说四事不可化。一根。二心。三心所。四业果。与彼相违。准下第十。说不化心。依二乘等说。业果等亦尔。故知在佛通能化之。又佛化之。无实胜用故名不化。似化亦得。由智现遍故有此能(云云)。
  秘云。论佛地经说至作四记等者。疏及枢要虽皆引之。学未博者被犹难悟。今撮彼要随难释之。冀后学临文不惑。经由是如来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傲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就解脱。释曰。余九化下皆有是善巧等言。下同不录。论此中显示现神通化。为菩萨时。示现种种陶师等类工巧等处。此是智上身业相现。为摧傲慢故现斯事。善巧方便即是悲惠平等。运通先现神通。先令生信。故名引生令入圣教。如现神通度迦叶等。次令调顺有所堪能。故名成就。引令长养诸善根故。后令解脱三界恶趣。经由是如来往诸众生种种生处。示同类生。而居尊位。摄伏一切异类众生。论曰。此中显示现受生化。谓现化身。于天人中一切生处。示同类生。居刹帝利婆罗门种。伏下诸类令得利乐。经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论此中显示现业果化。成所作智现以化身领受化业。由此业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诸行。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类差别。名为本生。如毗湿饭怛啰等。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释曰。领者摄捡。受谓纳受。乘斯化业摄纳化果。故名领受。与身相应非身之事。名为本事。所受身事。名为本生。毗湿等者。此云众异。有多德伎异众人故。即须达拏太子别名。举事明也。论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有契经说。如来先世迦叶佛时。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发鬓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彼恶业。今受如是难行苦果。释曰。今生六年苦行之事。亦得名为示业果也。经言过去骂迦叶佛今受六年苦行报者。亦化之耳。化宜闻故。止余恶故(云云)。
  要云。
  要决云。文三业化者。解云。迈法师云。成所作智为增上缘。击发镜智相应净识所有利他三业化种。以因缘即净识见分之中现如是三业化用。又成所作智自能现三业化用(文)文一现神通化至度迦等。解云。案佛地经云○案彼论云○故现斯事○迈师疏云。谓由如来昔为菩萨时。示现种种陶师等类工巧等处为因。以是今于果位。用成所作智击圆镜智相应净识中昔时化业种子。现起此化。或所智见分之上现此化身业。自余九种化业例应准之。文三现业果化○迈法师解。难修诸行。文中初约过去化释。谓依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二或今时下约现在化以释。·谓得佛身世依王宫变化之身。先六年修苦行。后舍苦行。依第四禅修苦乐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文如说如来至现化所作。解云。迈法师云。正明现业化。文中有二。初引论为证○此苦行是先业果。谓有经说。如来先世为菩萨时。在迦叶佛所。作是骂迦叶佛言○由彼恶业。今受如是六年苦行难行苦果。如是此言为止恶行众生令知言有苦果故。现化作此因果。是即释迦因果俱是化义(云云)。
  佛地论第六云。经曰。又如众生领受身业。由是众生领受所作善恶业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领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就解脱。论曰。此中显示现业果化化身业相。身即是业故名身业。先业果故果说因名。或身领受先业果时。有运转用故名身业。由此身业领受先业爱非爱果。成所作智现似化身领受化业。由此业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诸行。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类差别。名为本生。如毗湿饭怛啰等一切本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文)。
  迈疏云。今释第一成所作智领身业句。谓成所作智见分之上现似化身相分。领受先化业果(云云)。
  问。五识三性可俱起耶。
  论云。有义。六识三性不俱。同外门转互相违故。五识必由意识道引俱生同境。成善染故。若许五识三性俱行。意识尔时应通三性。便违正理。故定不俱。瑜伽等说藏识一时与转识相应三性俱起者。彼依多念。如说一心非一生灭。无相违过。有义。六识三性容俱。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识与意虽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前所设难于此唐捐(文)。
  疏云。论有义六识至容俱起故。述曰。此师正义○言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此引五识相续文者。如前等无间依中说。既等流心许多念故。五识容俱。此如何等。如眼识缘善色至等流心。多念善已后有不善声境现前。意与耳同缘。虽亦缘色境。而声境胜。乃至引起不善耳识。令彼不善耳识生。前眼识善耳不善未灭。如是等流多念生已。乃至余无记香等至。乃至意虽同缘。随境强引起无记鼻识生。即等流多率尔少。或前一眼识久已不断。虽已起寻求。寻求未了。眼更重观。意复寻求。寻求未已。不起决定。如是或多率尔。后时耳等识生一率尔已。乃至即有等流耳识。次而起故。是率尔多念等流少也。容许五识有俱行故。得三性并。又解。率尔等流二心之时。眼等五中。或三四等多。一二等少。容俱起故。虽五一念。三性得俱。若一向同境时。即不善意随眼识并行已。设耳缘至六不缘声。不尔。即须眼识断灭意方缘声。此前师意。今说。一意识与五同缘。而性不定。论五识与意至于此唐捐。述曰。此释难也。虽必俱起与前师同。与五同性即不决定。由此理故。前所设难能引意识通三性者。于此唐捐(云云)。
  忠安云○和上云。今取基师初解为正。若如后解。有何所以有率尔四等流一等。及率尔等流三。无率尔二等流二等(云云)。
  灯云。问。五识三性许得容俱者。且善眼识至等流已。不善耳识所缘。缘至起率尔心。尔时意识亦同闻声。为是率尔。为等流心。若等流心。当与眼识同是善性。率尔无记。未转依位前三无记。不可二性一心并起。若是无记。眼识尔时如何成善。无善意识为能引故。答。且通初难。五心义说。善等流意与耳同缘。虽是善性。亦名率尔。以其声境创堕心故。不可说是等流之心。前未闻声故。不得唯率尔。亦与眼识仍因缘故。故可通二。然是善性。言前三心未转依位唯无记者。或据全未转依不得自在别别五心。多分而说。若已分得转依之者。得自在者。五心俱者。可通三性。不尔。如何论云。非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此言希望。即寻求心○释后难者。论言五识由意识引成善染者。据初起说。非约相续善染之时恒由意引。故下论云。诸处但言五俱意识亦缘五境。不说同性(文)。
  秘云。论有义至俱起故者。或多或少。疏有解。第一据念多少。第二约识多少(云云)。
  问。目连尊者入无所有处定闻象等声(文)。
  尔者无所有处定心可熏声尘种子耶。
  灯云问。在无所有处定意缘声时。与耳同熏欲界之声。为无所有处○答。定心所变属能缘心。不同耳识(云云)。
  灯一云○又他界缘○相别成种是何界摄。若他界摄。不应异地心熏成他界种(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