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五卷本文抄二十二目次

  第三能变心所相应门并受俱门
  众多别相
  学法有支
  离生喜乐
  第三禅见惑
  忧通无记
  三根中可有忧根欤
  杂受处异熟乐
  遍行别境段
  作意遍行证文
  正因等相
  所缘事不问
  体境类境
  率尔等流
  五识皆有作事智

  论第五卷本文抄二十二

  第三能变心所相应门并受俱门
  问。作意心所可取众多别相耶。
  论云。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故瑜伽说。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诸心所所取别相(云云)。
  疏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此者即识所取总相。作意取此总相。及亦取识所未了相。未了相者即是别相。即余心所所取之别相。皆识所未了。作意一法独能取彼众多别相○由作意能令心心所取境功力胜故。有此总取多法别相也(云云)。
  秘云。论即诸心所所取别相者。问。瑜伽但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如何得知所未了者是诸心所所取别相。答。诸心所等所取别相。皆是心王所未了相。既言作意了此未了。明知余所所取别相皆能了之(云云)。
  别抄云。大论第三云。识能了别事之总相。即此所未了别所了境相能了别者。说名作意者。解云。此显作意引诸心所各取自境。非此作意能取诸心所所取境也(文)。
  显扬论十八云。六种相者。谓事相。应相。好等相。益等相。言说状相。邪行等相。事相者。谓若相识所收。应识相者。谓若相由作意作故能起于识(云云)。
  兴法师疏八云○应识相者○有人言。作意即取诸心所所取别相者。不尔。违此理故。应说作意别相所谓能生识之相也(云云)。
  忠安记云。论作意了此○所取别相者。和上云。问。若尔。应有违教理失。所以者何。大论等言。心心所所取别相有六中。言作意所相者。能生识等相。既尔。岂言作意所取即诸心所心取别相(解云遍行五心王合六种)或违理者。若由作意令心心所趣自境故。总以心心所所取别相为所取相者。触亦应由令心心所触境五性故。总以心心所所取别相为所取相。此既不尔。彼云何然。然护法意。即诸心心所所取别者如有作意所取别相。诸心心所所取别相者当知亦然。非谓作意所取别相即诸心心所所取别相(云云)。
  学记云。基云。即余心所所取别相。皆识所未了。作意一法独能取彼众多别相。由此作意能遍警觉。此解意者。所取别相各有二义。一有体生心。二相于心现。余诸心所各取第二。作意通取彼第一相。以何知然。由教理故。教者。伽云能起识相作意取故。瑜伽举识。此论举所。影显通取心心所境生能缘相。理者。各取自所缘。作意重取彼各别。于理无用故。作意应具领纳取像等诸用故(云云)。
  问。灯引瑜伽文云。预流果圣者有一分十二有支(文)一分言如何释之耶。
  灯云。三学分别。集论第二·杂集第四俱说从求解脱者等。身中所有有为善法。名学无学。即简不为求解脱者。虽有善法。而不名学无学法。瑜伽六十六云。谓预流等补特伽罗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为学。瑜伽第十说。预流等皆有一分十二有支。是非学非无学者。据未趣求解脱之时所造善业。非学无学。若资粮加行为有支者。可是学法。故说一分。不尔。应言所有有支皆非学法。何云一分。言资粮等非有支者。据无漏者说。又解。或虽有漏。厌背有故。非有支摄。言一分者。据预流七返有及一来等有。名为一分。非学无学。余如理思(云云)。
  大论十云。问几支是学。答无。问。几支是无学。答亦无。问。几支是非学非无学。答一切。问。所有善有漏支。何故非学耶。答。堕流转故。若学所有善有漏法。彼与流转作相违故。及用明为缘故非支。问。预流果当言几支已断耶。答。一切一分无全断者(云云)。
  同抄四云。二十六一切皆唯非学无学等者。此以入圣后方成学。诸异生位皆非学故。前第九卷学业者。谓若异生若非异生。学相续中所有善业。对法第四说。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有学义。此中依证胜学。亦不相违。唯识云。圣者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即显异生顺解脱分顺决择分能感引果皆有支摄。缘起经下卷云○此显异生见道已前虽由三无明及不共种。发福不动感人天趣总异熟果。不与无明为起胜缘。究竟灭故。非由三无明等亲所引发。由彼种在或远能发故。亦不遮无明缘福不动行。但遮彼非福以无明为缘故。彼经但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不说异生不共无明已不起故不造新业。其善法欲后异生身善有漏支。堕流转故。既非是学故。能感生。缘起支摄(云云)。
  大论第九云。学业者。谓若异生若非异生。学相续中所有善业。无学业者。谓无学相续中所有善业。非学非无学善者。谓除前二余相续中所有善不善无记业(文)。
  抄四云。谓诸异生发三乘心解脱分善已后。皆名为学。学业通有漏无漏。无学亦尔○六十六中唯说。圣者以为有学证胜得故(云云)。
  六十六云。复次云何学法。谓或预流或不还。有学补特伽罗。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学法。何以故。依止此法。于时时中精勤修学。增上戒学增上惠学故(云云)。
  对法论四云。云何学业。谓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有学义。从积集资粮位已去。名求解脱者。当知求证解脱分位。名积集资粮位(云云)。
  论八云。一切皆唯非学无学圣者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云云)。
  疏云○以无漏明而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支摄。大论第十云○有人解云。今大乘既取善法欲已去名学故。内法异生发心已去。皆不发总报业。皆非无明发。皆非行支者。不然。
  缘起下云○明知善法欲已去皆犹造行支(云云)。
  论云○有义。一切皆通二断。论说预流果已断一切一分有支无全断者故。若无明支唯见所断。宁说预流无全断者(如文)。
  学法所摄有支有无。正位漏善异熟果感不灯三·灯六·疏八末·缘起经下·义决·无性摄论八·瑜伽五十一·论二·对法钞四·如第二卷第八卷抄。
  问。瑜伽论中引契经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遍滋润。遍流遍悦。无有少分不充不满之文。初门说未至地。后门说根本地(云云)尔者扑扬大师如何配释初后二门耶。
  五十七云。问。若未至地有喜根者。何故不如初静虑地建立喜耶。答。由于彼地喜可动故。问。喜于彼有。何教为证。答。如世尊言。苾刍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遍滋润。遍流遍悦。无有少分不充不满。如是名为离生喜乐。此中初门说未至地。后门说根本地(文)。
  十二云。复次云何圣五支三摩地。谓诸苾刍即此身内离生喜乐。广说如经离生喜乐者。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所滋润者。谓喜所润。遍滋润者。谓乐所润。遍充满者。谓加行究竟作意位。遍适悦者。谓在已前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然非久住。亦不圆满。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谓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文)。
  二十三云。远离摄乐○能遍悦身○加行究意作意转时。即彼喜乐转。复增广于时时间。深重现前。加行究竟果作意转时。离生喜乐遍诸身分。无不充满。无有间隙(云云)。
  显扬论二云。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经中说。所谓此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初静虑近分。如经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初静虑根本(云云)。
  秘云。问。但言十一。云何得知喜入其数。答。即彼论云。喜于彼有。何教为证。答。如世尊言。如是苾刍离生喜乐○后门说根本位。释曰。经中双明未至根本。离生喜乐滋润其身。是初门也。周遍等下。是后门也。故知十一。喜是其一。显扬对法大同不录(文)。
  抄十五云。初门说未至位者。谓离生喜乐滋润其身。是周遍以下为后门。初唯润其意俱。后方说身等故。后胜前劣。何故前言乐者。明亦有乐。今意显喜以隐显举唯取显者。以理论之。此于亦有乐。以悦根故名乐也。以无处所无证地五根隐故不说。云有无妨(云云)。
  浮丘疏十三云○泰师云○答中引佛地之言。初门说至地者。谓离生喜乐滋润其身。是周遍以下为后门。是根本位○(以下同伽抄)伦记十六引景师说。所述亦同之。
  大乘对俱舍抄二云(引瑜伽论也)离生喜乐以下为初。问。周遍以下为后门(云云)。
  疏五末云。大乘初二近分有喜。瑜伽五十七。未至地十一根有喜故。显扬第二亦然。何以无乐。以彼适悦不遍五根故。但适意识及身处少分。彼论自言不充遍悦故。五十七中亦尔。如下当知。根本初二名喜乐者。适悦五根。故。由动勇故。复名为喜。欲界可知。五十七·对法第七·显扬第二等皆同(云云)。
  又云。然或有义。初二近分有乐。如显扬第二引经云。根本近分俱有离生喜乐言故。五根虽无遍悦。何不名乐。五十七说初门显未至亦有喜乐等。何故有喜之言。即证有喜。有乐之言。非证有乐○今解。正者非近分中不许有乐。然未至定言十一根者。少故不说。相未明满故不说之。今此论中同十一根文(云云)。
  下文云。论如近分喜至具显此义。述曰。初二近分地中。喜受益身心故。虽喜根摄。而亦名乐。此说在何处。显扬第二论具说此义。谓彼论云。如经说。所谓离生喜乐之所滋润乃至广说。是谓初二静虑近分等。五十七·对法第七。皆与彼同。故复言等。岂为有乐言。便近分有乐受(云云)。
  问。第三禅可有分别烦恼耶。
  疏云。论奈落迦中至无分别故。述曰。其诸地狱一向苦故○亦无分别○问。无分别故无分别烦恼耶。答曰。不然。岂以第三定有乐无分别故。亦无见道见等也。忧即分别。加行分别故。逼迫既极。不假分别。又彼无此分别烦恼。亦无妨难。何以知尔。论瑜伽论说至广说如前。述曰。二引证也。此所引任运生等如前已说。此五十九文(云云)。
  太云。如第三禅○亦许有分别烦恼○故知地狱中亦有分别惑○疏又彼此无分别烦恼亦好者。第三禅乐极重。有容预得起横思度分别烦恼。其十六地狱全及余纯苦。鬼畜趣一分之中极重无容预故。不得横思计度。不得起分别烦恼○然唯识论中。即约地狱中罪人。无分别故。苦尤重故。不能造总报业。然瑜伽论中说。在地狱中罪人。由阎罗王劝谏罪人。罪人不造总报业○由此二缘故。罪人造总报业也(云云)。
  论六云。分别慢等纯苦趣无。彼无邪师邪教等故。然彼不造引恶趣业。要分别起能发彼故(云云)。
  疏云。
  继德记三末云○问。若第三定虽无分别。非无见惑者。无间狱中虽无分别。应起见惑。答。地狱等心非但无分别。亦心闇昧故。不能起见惑。第三定中虽无分别。心明了胜故。能起见惑。若起见惑。何故名无分别。答。虽无分别。而前生习事故。任运得起。如加行善。更思(云云)。
  要决全同之。
  显幽抄七末云。问曰。言苦受无分别。为是无分别烦恼。为复何分别。答曰。不然。若言无分别烦恼名无分别者。即于第三定彻意地乐亦无分别。应无分别耶。今正释者。亦不是无分别烦恼○今言无分别者。但无加行自性分别也。不说分别烦恼也。可知(云云)。
  问。忧根可通无记耶。
  论云。诸逼迫受○意识俱者。有义唯忧○有义通二○奈落迦中唯名为苦○瑜伽论说。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广说如前。又说。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彼边执见应知亦尔。此俱苦受。非忧根摄。论说忧根非无记故(云云)。
  疏云○既言三受容皆相应故非忧受。以非无记故。
  要云。论中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者。既说根言。如何可证意有苦根。答。前说俱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故知根者即是苦根。忧根定非无记性故。又设忧根虽通与并。唯身见不然。故地狱中意有苦根。而与俱故约五根故。忧虽无诚证。今以理释说忧通无记。竟有何辜。悔必忧俱。彼既无记。何妨定然。瑜伽论言非无记者。随博理故。由此二释互有长短。任情取舍(云云)。
  学记云。枢要一云○(违此论意不应引此证意苦故证悔亦与舍受俱故云云难忧通无记释也)。
  枢要芳志云。
  灯云。枢两释忧根。一云。不通无记。一云。虽无文说。理通无记。悔必忧俱。彼既无记。忧何妨尔。瑜伽论说非无记者。随转理门。然要集云。枢要云。悔必忧俱。今有两释。应云许必忧俱。何以故。即瑜伽云。若通一切识身者。遍与一切根相应。若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说一切言。无简别故。即许俱生身边见等亦与忧俱。彼既无记。忧亦定尔。以悔许字少相近故。写者有误。又解。应云悔必忧俱。准第七论。二师俱云悔忧受俱。不说身见等与忧受俱。瑜伽自简云。皆于三受现行可得。不说五受。后即释前。故但三受。然要集云。下论二师俱不许悔得与忧俱。断此说非。此亦不尔。下第七卷。二师俱许悔与忧并。初师云。有义恶作忧舍相应。不说苦受。后师加苦故。第二师云。有义此四亦苦受俱。何得说云二俱不说悔与忧俱。然准下释。悔通净无记。不通染无记。身边见等既染无记。故不得并。但可苦俱。故知证忧是无记者。取前许俱。不尔。相违。然瑜伽论云。若任运生皆于三受现行可得。亦摄忧喜。是总说故。于分别惑有俱不俱。方别说之。故彼论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若于此中。唯说三受。何故不任运。即通说忧喜。故以此义准通无记。然不定判此解为正。问。何故忧受非染无记。答。有云。以非执故不通无记。若尔。威仪工巧亦非是执。何通无记。今解。明昧相别。故不通无记。问。若尔。喜亦明利。何得无记。答。上地有喜以定力故。或虽明显。然皆无记。故得染俱。欲无定伏。或明利者即非无记○于无记事而起忧者。是净无记(云云)。
  伽论五十七云。
  问。瑜伽决择分中余三说现行定不成就(文)尔此三根中可有忧根耶。
  论云有义○又瑜伽说。地狱诸根余三现行定不成就。纯苦鬼界傍生亦尔。余三定是乐喜忧根。以彼必成现行舍故○故余三言定忧喜乐(文)。
  伽抄十五云。后三何以不言忧者。互有无故。如有乐有喜乐不互有故。何故忧苦乃尔。答曰。亦极苦故。忧流入意名苦不言忧。若言忧时除苦。前解为胜(云云)。
  论下文云。或彼苦根损身心故。虽苦根摄。而亦名忧。如近分喜。益身心故。虽是喜根。而亦名乐。显扬论等具显此义(文)。
  疏云。彼地狱等苦根通能损身心故。虽苦根摄。而亦名忧○初二近分地中(云云)。
  问。西明意杂受处有异熟乐(文)尔者淄洲大师何破之耶。
  灯云。论余杂受处无异熟乐。西明三释云。三义。第三有。杂受处等流异熟二乐俱有。如二十唯识云。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乐业。生彼定受器所生乐。又摄论云。诸恶趣中一向苦处。既说中言。容有乐受。瑜伽等说各据一义。故不相违。今谓不尔。违二论文。大论说为定不成就。此论又言余杂受处无异熟乐名纯苦故。只许杂受有等流乐。非是异熟。言恶趣中。简欲人等。若依前会是随转理。简余杂受。非是中言许异熟乐。若尔。二十唯识复如何通。答。彼云业感器所生乐。不云业感所生受乐。若许有业感异熟乐者。应云彼必定有业感之乐。何须云器。如缘外境通三性心非唯异熟。此亦应尔。器虽业感。何废得生等流之乐(云云)。
  瑜伽五十七云○问。生奈落迦成就几根。答。○余三现行故不成就。种子故成就。如生那落迦趣。于一向苦。傍生饿鬼当知亦尔。若苦乐杂受处。后三种亦现行成就(云云)。
  二十唯识论云。颂曰。如天上傍生。地狱中不尔。所执傍生鬼。不受彼苦故。论曰。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乐业。生彼定受器所生乐(云云)。
  疏(大师)上云。若龙麟等生天上者。唯在欲界地居天中。其鹤凤等亦通欲界空居天有。此等必有共业。是善能感彼天外器乐业。既有果生故能受彼器所生乐(云云)。
  无性摄论二云。若立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起中一向苦处者。生奈落迦傍生饿鬼。名生恶趣。唯有苦故○由彼曾无有少乐故。最可厌逆。于一切时有多苦故(文)。
  瑜伽论第九十(摄事分)云。顺乐受业者。谓初二三静虑地系及欲界系所有善业。顺苦受业者。谓能招感恶趣生业。生于饿鬼及傍生中。先业为因感得乐受。当知此业所得名为顺乐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者。限第四静虑及上地等。谓所有业唯除奈落迦于所余处。当知皆得苦乐杂受。即由彼业增上力故。令此身苦乐杂住不相妨碍(云云)。
  遍行别境段
  问。作意心所遍行义引如何文证之耶。
  论云。又契经说若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余经复言。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共和合。乃至广说。由此作意亦是遍行。此等圣教诚证非一(云云)。
  疏云。论又契经说至方能生识。述曰。即象迹喻经。论余经复说至亦是遍行。述曰。经复说故。起尽经也。如前第三内第八遍行中引。显扬引经云恒共和合等。五十五亦云四无色蕴恒和合等。即诸经论不相乖返。不相离相应故名和合。故知作意亦是遍行。亦前四也(文)。
  显扬论一云。作意○由此与心同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如经中说。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是故此二恒共和合。非不和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所法行不可思议○伺者○由此与心同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如薄伽梵说。若于此伺察。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伺察。是故此二恒共和合。非不和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所法行不可思议(文)。
  列五十一心所。初作意最后伺。令初后心所引此文。
  疏上文云○由作意能令心心所取境。功力胜故。有此总取多法别相也。故瑜伽以作意为初(云云)。
  问。思心所所取正因等相总相欤别相欤。
  论云○思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云云)。
  疏云。
  灯云。论思令心取正因等相。西明云。此令心取正因等相。岂不心王亦取别相。解云。不尔。思有二用。谓能取自正因等相。亦令心王取正因等。心唯取自。不能令他取正因等。故不得言心取别相。又解。设许取别。义亦无失。而言心王唯取总者。约正用说。故不相违。取前说胜。今谓。前说亦少难解。且正因等相。为是总相。为别相耶。若是别相。心不应取。违诸论故。若是总相。违前说故。前解心所皆云了。此论自释言。此表心所亦缘总相。此言单以目总。正因等相明即是别。不尔。应无所了别相(云云)。
  秘云。论如契经说至四是遍行者。有义。初起尽经及此所引。皆云乃至广说。广说何事。由此诚证。明知心王亦缘别相。不尔。如何心王由思取正因等相。由此定说亦缘别相。而无心所。自不能缘。故诸论说。但缘总相。心所缘别。准此应知有等言故者。详曰。经示方隅。举眼识生不言余识。故云乃至。或论略引置乃至言。故显扬论第一亦引此经云。如是应知乃至身识。此中差别者。谓各依自根各缘自境。各别了别一切。应引如前二经。非乃至言显王缘别。又相有彼邪正及俱。故等言等。故论自云。无心起位无此随一。故知等言不表心王而亦取别。取别前后便为何汉。又心起时未曾无所。何得据无心所说总。若无心所。总亦不缘。何但别相。顺理教者。王取总相可为善谈。邪正等者即总相也(文)。
  论上文云○故瑜伽说○受能了此摄受等相。想能了此言说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此表心所亦缘总相(云云)。
  疏云。思能了正因等者。谓正因邪因俱相违等。即是境上正邪等相业之因也(文)。
  伽抄二云。境之分齐是言说因。想能取之境上顺理违理之相。是三业行因由思能取。虽诸心所皆能通取。就偏增说。亦不相违(文)。
  忠安云。论思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者。测云。此有二解。一云。心王不取别相。然由有二用○一云。设取别义亦无失○前说为胜○和上云。亦皆不尔。若心亦取别相者。违诸教故。若如前解。有何所以心能自取正因等者。不名取别。是故今谓。思能令心造作善等。非令心取正因等相(若如测解破如左、依和上解破文如右)又有人言。取者属于造作。不属正因等相者。极违文相故不可依(文)。
  灯周记·义送抄三可见之。
  问。本颂中释别境心所所缘事不同(文)事者体事欤。
  疏云。然别四境。一一可知。五十五云。所乐决定串习·观察。四境别也(文)。
  灯云。言所缘事不同者。略有二解。一云。非体及相。缘无法时。彼无体故。无分别智无相状故。但缘于境差别义故。此解不当。岂缘境时不得自相。二云。体事。若尔。无法何有体事。答。缘无心不起。无法不称事。缘无心既生。有无皆体事。俱得名法。各据自性。何非是事(云云)。
  要上云。总别相○相者义也。非体非相(文)。
  继德记云○言相者义也。非体相者。意云。言总相别相者。是义相之相也。非体相之相也。非相状之相也。若体相之相者。缘一色境时。可成多境。由总相别相别故。若相状之相者。一色尘相可成多也。相状者宾云高下等也(云云)准知长短大小等云相状也。今云。义相之相者。一影像色上(尔)心王作一色总相也。谓以了别之行相而取所缘也。受心所以领纳行相而取所缘相也○余心所准知也。问。别相之相云义相者可尔。何故总相(平佐倍)云义相耶。答○心王(波)青境(加)别别之义相(乎)总倍持(天流)义相(乎)取故相(乎毛)云义相也(云云)。
  义蕴云。论或时起五等者。问。心心所法同一所缘。如何此五缘四境别许俱起耶。答。境体虽一。望能缘别义分四也。如缘一色。希求之时。即名所乐。对于印解。即名决定。余皆准知。如缘苦空等。于一境上其有四也(云云)。
  问。见道初念无分别智缘真如者。体境类境中何耶。
  疏云。曾所受境念中或有已受彼体。或未得体但受彼类。如无漏缘染污心等。即近亲取。名缘彼体。若远取不省。总名彼类。他界缘使等并彼中摄。后得智缘有为无漏等。名念彼体。缘真如等。名缘彼类名等。无分别智缘真如时。名缘彼体。初起一念。名缘彼类。虽非曾受。曾受名故。加行道中作彼观故。名为曾体。亦名彼类(云云)。
  义演云○疏初起一心至名为曾体亦名彼类者。意说正智所缘亲证得故。名为曾体。曾被加行智缘。故得曾名。一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观故。又今所证是前加行道中所证之类。亦名类也(云云)。
  义蕴云○问。第二念是初念类。亦应名类。答。且约初说。问。前云或未得体但受彼类。何故今者已得己体仍名缘类。答。据实是体。且约前后。假名为类(云云)。
  灯四云。论言要识曾受境类者。有二说。一云。类境者缘灭道时。但缘其名。名亦为境。此境是灭道类。二云。境体之类。如缘苦集亲辨体。亦已曾受后缘时。言缘类境。即前体类。余难准此释。又云。名是名类。谓先闻缘。今后同缘。二名是体之类。谓先见体。今后缘名。三体类四体。是名之类。准前可解(云云)。
  显幽抄七末云。曾受境者○便有四句分别。一者有名家名类。二体家体类。三体家名类。四名家体类。且第一名家名类者。如地前菩萨闻说真如。名未曾证故但闻名。但作不生灭解也。即变影缘如也。后时又闻名。亦作如解。即后时闻者。是过去念之类也。前不见体但闻名。后时更闻即是起念。念是前名家之名类也。如说释迦牟尼佛。即不曾见但闻名。后时亦但闻名。即闻名是前名家之类故。名家名类也。二者体家之体类者。如见道初心亲证二空理体。后至修道位亦观证二空理体。此修道二空理体。是见道二空理体之流类。故名体家之体类也。三者体家名类者。即如见修道中根本智亲证真如体也。后至后得智中成在散心位时。亦闻说真如。名此名彼体体之名类也。四名家体类者。即如见道初念无分别智起亲证真如体。便起念此是地前闻说真如。今方亲证。即是地前名家之体类也。即先见闻者是后见闻者是念类也(云云)。
  问。六识缘非所乐决定等四境之余散疑等境之时。别境五心所不起者亘五心欤。
  论云。或有心位五皆不起。如非四境率尔堕心及藏识俱。此类非一(文)。
  疏云。六识一时中五皆不起。如非四境现前。于散疑境等。率尔心起六识。皆无此欲等五。此举粗显。乃至等流亦有此事(云云)。
  显幽抄七末云。问曰。言有心时无别境者行相如何下。第二别指法者有四。初非遇四境。二者率尔心位。三者及藏识俱。四者总结非一○如非四境者。即四境皆无者。欲等五念不起故。或是第七识皆无四境常生故。虽有心此无四境故。无欲等五也。即第七唯与惠相者。亦不次将第七说四境也。故惠与故。言率尔随心者。不作意缘名率尔心。尔心即是随心。以无寻求决故。心才起时即灭也。名为率尔。随心非是寻求决定染污心故。此率尔心无别境五也。又言随心者。即一刹那率尔随前境。名率尔心也。即余四心不名随心。强盛故唯有。率尔心劣。无记异熟生心心所名为率尔。率尔心初堕境不作意故。名率尔堕心也。若有寻求心时。即有念定惠欲无胜解也。以寻求未决定故。若至决定心时。即别境五皆一时起也。若率尔心时。即是随心位五别境皆不起故(文)。
  疏解节记云。文六识一时至非必定俱者。言如非四境现前等者。具所乐等四境不现。而散乱等率尔起时。无欲等五也。言散乱等者。散乱及犹预之境也。言此举粗显等者。率尔心位无欲等者。是粗显也。若四境若散疑。凡率尔心无欲等五故。举率尔之粗显也。问。若尔。四境率尔心亦无欲等。何故散疑举率尔耶。实为不定耶。答。举粗显耳。问。疑境之上何至等流耶。决定心者于犹预境不起之故。问。何故不举缘四境之率尔心耶。答。影显之耳(云云)。
  太抄云。率尔心乱乃至等流亦有此事准义应知者。若凡无率尔心。即无五别境。若寻求心中唯无胜解。若决定染净等流心等半有半无也。若佛果位率尔心中亦有五别境。第八识等流心亦无别境五也(云云)。
  蕴云。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同决定心后方起等流宁无胜解。答。虽起决定。不必印持。如见俱时不必皆有胜解故。此等流或无五也。又等流心中许疑俱起故。虽决定后起不妨无胜解也。问。如何无胜解而有决定心答。如于此境色非色等。虽生决定。而于善恶邪正取。未能审决定印持。故决定心与胜解别(云云)。
  义演云。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意云。等流等心中亦无欲五也。亦如等流通多种。即三性心中皆有等流。其无记等流即无欲等。泛尔起染心不作意缘亦无欲等。又生得善心亦无欲等。故云此类非一。问五心中既有决定。何故无欲胜解邪。答。虽有决定。但不希望。即无欲也。又非印持故无胜解。故知欲等非必定与心心所俱(云云)。
  问。五识无别境五心所之师意。通因果二位俱可立此义耶。
  论云。有义。五识此五皆无。缘已得境。无希望故。不能审决。无印持故。恒取新境。无追忆故。自性散动。无专注故。不能推度。无简择故。有义。五识容有此五○由此圣教说眼耳通是眼耳识相应智性。余三准此有惠无失。未自在位此五或无。得自在时。此五定有。乐观诸境欲无减故。印境胜解常无减故。境皆曾受念无减故。又佛五识缘三世故。如来无有不定心故。五识皆有作事智故(云云)。
  疏云。述曰。此师以天眼耳通是意识相应惠。瑜伽论依眼耳俱时意识相应智。说为通性也。后师即彼二识为所依。智为能依。故有惠也(云云)。
  秘云。疏此师以天眼耳通是意识相应惠等者。非唯此师意○后释理优(云云)(如上伏断位次门书之)。
  蕴云。疏此师以天眼耳通是意识相应惠者。有云。此师五识因果俱无惠。有云。因无果有。准下一师。十五界唯有漏。佛无五识。即前解为正。若言佛果五有惠者。如何后师难云。五识皆有作事智耶。犯相符故(云云)。
  此师者安师欤等之事。如伏断位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