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四卷本文抄十七目次

  第二能变段
  七有漏时
  恒定依
  托众所依
  种望种子
  无种已生
  俱有依段
  难陀五根(付二种同种)
  俱有依第二师
  三轮安立
  亦取现业
  据生觉受
  业招眼等
  他恒转量
  许现起识
  据因位中
  望本质说

  论第四卷本文抄十七

  第二能变段(俱有依已前)
  问。第七识与第六识成近所依之所以何释之耶。
  论云。或欲显此与彼意识为近所依。故但名意(云云)。
  疏云。近所依者。以相顺故。同计度故。六缘境时。七与力故。所以七无漏六无漏。七有漏时。六非无漏。非七缘境。第六与力。故六有识。七但名意(云云)。
  义蕴云○此约第七毕竟无漏。六亦毕竟无漏。若不尔者。七有漏时。不妨六无漏故(云云)。
  十卷私记第七云。问。其如第六识俱无漏故意何。答。约佛果位。第七无漏之时。第六无漏故云尔也(云云)。
  别抄三云。若尔。第七法执俱第六非无漏。解云。由根法报。第六不能证法无我。但得生空。亦名为根所损也(云云)。
  问。付心心所所依。且瑜伽论唯说俱有依。今论三依共说。今此相违。大师何释之耶。
  疏云。瑜伽五十五说。心心所法名有所依等。说无量名。然彼言所依。唯约俱有依说。以恒定依故。大小二乘俱极成故。此中所言然彼所依总有三种者。恒不恒定不定。合说为所依。所依及依皆名所依。如下文云此假说故(云云)。
  秘云。疏然彼言所依总有三种等者。彼瑜伽第一及唯识论由隔所引。五十五后故言彼也。乍观似彼五十五文。问。心心所起三依恒定。何得说云三中合说不恒不定。答。略为两释。一云。依下诸师释俱有依。除护法外有通恒定不恒不定。名为所依。非据因缘及等无间有不恒等。二云。依下正义具四义者方名所依。等无间缘阙决定等。无时不依。名为决定。虽由之生。世既不同。不得名为无时不依。又云恒者俱转之义。既是过去。恒义便无。其因缘依有不恒定。如现熏种。是种因缘。然后现无而种不绝。故非恒定。亦非所依疏总相谈不恒不定。亦无有失。二义俱得。后释顺疏。有义斥疏恒不等已。自会五十五及唯识云。故但应言。依有二种。谓种及现。瑜伽且依现行者说。现依有二。俱有无间。彼论且约俱有依说。但由言略。无别所由。此论具明。通举三种。详曰。疏之所云恒不恒等。如前两释。过亦无有。断言依二。恐乃雷同。此论彼论皆言所依。不言依故。若言依者。一切皆许种现皆是。更何须会。若言依与所依无异。岂不违下护法所明。由此故知。伽五十五正明所依。此论真假而兼说也。不可以彼广略会之(云云)。
  蕴云。疏然彼所依总有三种者。牃此论文非瑜伽也。疏恒不恒定不定合说为所依者。三依之中种子依无间依。是恒定也。俱有依中五识四依第六依七七八互相依。并亦恒定也。第六依前五七八依色根。此并不恒不定。兼不正义。故定合说(云云)。
  疏抄云。意说若前七识依第八识。即是定。若说第六识依五识。及七八识依前六识等。即是不恒不定。又瑜伽论说种子依即恒定。若唯识说因缘依。若现行依种。即恒即定。若种依现。现行即有间断时。即是不恒不定也(云云)。
  演云。眼等五根无色界无。名不恒不定○因缘无间并非恒定。如演秘说(云云)。
  肝心云。北抄云。且如五根望第八识。虽名所依。是不恒不定。无色界无故。故下简非所依。今时且第八名所依(云云)。
  瑜伽论云(如下)。
  疏下文云(俱有依正义下)一决定义。有法若依此生。无时不依此生。故言决定○即一切种子望能熏现行。彼非所依。后无现行。自相续故。非决定义(文)。
  问。瑜伽论中明俱有依托众所依差别转故(云云)唯说六识所依欤。
  秘云。疏依瑜伽至说无量名等者。按彼论云○为此量故。释有两家。一云。如一眼识托三根生。谓眼等一·次第灭意·及以末那。虽有为下而释伏难。难意可知。今约根依。色非依根。所以不得名有所依。二云。相应王所名一种类。如眼王所同托眼根。详曰。二互不足。前家阙释种类之言。明众所依。理亦不尽。后家不辨众所依义。今者应云。如眼等识。俱有依根总有四种。谓同境·分别·染净·根本。如此论中护法所说。以依非一名众所依。论意唯依俱有根说。不得取彼无间灭依显心王所。简彼色等名一种类。问。七八二识依何言众。答。从多而说。或彼心所依亦名众。众非一义。兼自心王依成二故。王所同类。故总合言托众所依(云云)。
  瑜伽五十五云。问。诸心心所凡有几种差别名耶。答。有众多名。谓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无量差别○问。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虽有为法。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唯恒所依为此量故(云云)。
  伽抄十四云○问。何故名有所依。由一类并众所依差别转故等者。谓心所等同一识种类托所依。如眼识依眼根。俱时心所亦尔。余准可知。外人既亦难解。为伏难云。诸有为法坏无有依。何故心法等独得名耶。故论解云。虽有为法○所说依义。彼自分因。皆非恒依故。若相应共有法非恒依故。唯恒为依者。为此依量中故。眼根等是识等所有名有依。非余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识类托众所依根。能依之识得名有所依。故言恒依。此解为胜(云云)。
  问。本疏中释种子依。若种望种子应无此依(云云)扑扬大师何释之耶。
  疏云○若言种子依。即唯现行法有种。种望种子应无此依。今言因缘依者。令知宽遍故(云云)。
  秘云。疏现望种子应无此依者。现行熏种。虽是种依体既是现。故不得名为种子也。若言因缘。理即可摄。有疏本云。种望种子。种字误也。何以知者。答。后种既托前种而起。何得云无。故知误也(云云)。
  肝心云○若种望种子。即是种类。亦非种子依。此处三名与彼差别。若也出体与彼相(忠安记同之)。
  别抄云○解云。此有所简。若言种子依。唯种对现。得成彼依。种自类生。非现依种。应非此依。现行熏种。亦非此摄(云云)。
  问。因果异时师意引集论无种已生文。尔者护法正义如何会之耶。
  论云初种子依有作是说。要种灭已现果方生。无种已生集论说故○有义彼说为证不成。彼依引生后种说故(云云)。
  疏云○护法等释。彼集论中据不能生后种说故。谓此时缘阙。现在种子不能更引生后念种。非谓此念现行无种。种在过去名为无种。对法无解。此略解教。瑜伽难知(云云)。
  疏云。论无种已生集论说故。述曰。谓无学最后蕴。此时种入过去。过去是无。当果不生。现种已灭。唯有现行蕴在。名无种已生。此中文略。集论本但有无种已生之言。今释家取以为证。瑜伽第五十六云。或有眼非眼界亦尔。此则引教(云云)。
  秘云。疏此时阙缘等者。无缘更生后念之种。名为无种。若尔。云何名为已生。答。而能生彼俱时现讫。名为已生。或种现在。简彼未来。名为已生。取前为正。有义弹云。若作此解。彼论应言无种已不生。此论应言彼依不引生后种说故。如何乃言据不能生后种而说。今别解云。无种已生依引生后自类种说。若生现行。即前十一有种已生。若尔。如何杂集论释。有种已生。谓除罗汉最后蕴也。无种已生谓最后蕴。答。觉师子意。余时种子为因。能生后念种现。此末后心前念种因唯能生现故。论本名无种已生。由无种故后便断灭。今难陀意亦即同彼。其护法等不依彼故。故但如前依种子说。非汝难陀觉师子等所知见也。无著大师意。说种子前后相生。云无种已生。详曰。义有万途。岂无此理。若顺二论。疏释为优。云无种者彰无后类。已生之言明与现俱。更有何求须安不字。此论应云彼依不能而更引生后种说故。义繁文约。省不等字。故彼论释言后蕴也。若但据种自类相引。余时皆然。何假以彼后蕴而释。亦不可言释家不得无著之意。何所以者。而师子觉枢衣北面伏膺函杖而造其释。岂误本指。以此而推优劣知矣(云云)。
  对法论第三云。云何已生。几是已生。为何义故观已生耶。谓过去现在是已生义。一切一分是已生。为舍执着非常我故。观察已生。又有二十四种已生。谓最初已生。相续已生。长养已生(乃至)有种已生。无种已生。最初已生。谓初续生时。相续已生。谓续生已后○有种已生。谓除阿罗汉最后蕴。无种已生者。谓最后蕴(云云)。
  庄严论第十二云。此二偈以十四种起成立内法诸行是刹那义○十二者种起。谓除阿罗汉最后五阴生。十三者无种起。谓前所除最后五阴生。由后生种子无故(云云)。
  瑜伽五十六云○答。应作四句。或有眼非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是名初句。
  对法论二(同之)。
  肝心云。文有眼非眼界者。杂集第二。十八界四句中云○解云。眼者现行眼根也。眼界者眼根种子。不生后念果故。云非眼界。伽意亦同(云云)。
  俱有依段
  问。难陀论师意以五识种子名五根(云云)尔者见分种子欤。
  又方问。此师心相见二分同种欤别种欤。
  疏云。论二十唯识至佛说彼为十。述曰。自种生者。此师意说。见分相分俱名自种。下准此释。自有三种。一因缘自。即见分种。二所缘缘自。即相分种。此二下文并有自义。三增上缘自。能感五识之业种也○论彼颂意说至无别眼等。述曰。彼观所缘颂中意说。第八识上有生眼等色识种子。不须分别见分相分。但总说言。由现行识变似色尘等。故说此识名为色识。即此种子名眼等根○又见分识变似色故。名为色识。或相分色不离识故。名为色识。或相分名色。见分名识。此二同种故。名色识种子。然前解者见相别种。如彼论说。有二境色。一俱时见分识所变者。二前念识相为后识境。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论种与色识至递为因故。述曰。释颂下半。此说见分种。名为五根。现行见分变似境色。名为色识。与种互为因见分是能熏故。或相分现行亦是能熏。此种名眼等。与现行法互为因也。相色不离识。名为色识。又此所言种与色识者。此亦无违。从前念说是今识境。故名境色○若以此见分种与色识常互为因。境须根用故。境为缘有种子根。根须境用故。根为缘而变似境。名互为因。因者因由。非因缘义。色识是能熏。根种是所熏。互为能生。递为因故。此师意说。识种名根。识相名色。境无别实有。如第一卷已略叙计(云云)。
  秘云。疏若以此见分至递为因故者。道理根境须相因起名为须用。问。见种不生现行色相。相复不熏见分种子。如何得有递为缘义。答。由境为缘。见方得起。熏成自种。识种为缘。生识见分。变相分生。境若不有。见分不生。见分不生。谁熏见种。见种若无。见从何起。见若不有。相因何生。未有无心独有境故。由斯远望得互为因。详曰。观疏释此种与色识一段之文。总有三节。初以见种名之为种。现名色识。二或相下。相种名种。现名色识。然此有二。初总相明。又此所言等下。释于伏难。显颂长行二意别也。三若以此见分种下。见种名种。现相名色识。今助一义。翻前第三。相种名种。现见名色识。问。四中何胜。答。理虽皆通。若顺彼论。第二应善。正顺颂文。颂文既云功能境色无始为因。明即相分种现分二(云云)。
  疏云○第一诸界杂乱难○又色种非识种。故成种成杂乱○自下第二二种俱非难。论又五识种至名眼等根。述曰。此定问也。论若见分种至应外处摄。述曰。若即见种。五根应识蕴摄。若相分种。五根应外处摄○此即设许识色异种而为此难。故不同前一种子难(云云)。
  五根章云。唯识第四略有二说。一难陀师等○此有四义。一唯见分五识种子。二唯相分五尘种子。三通取见相二分种子。此三皆是难陀师义。四护法等假为救言(云云)。
  义决云○有以眼识种子名眼。故二十唯识云○有以色种名为眼根。观所缘缘论云(云云)。
  论第十云。
  问。俱有依第二师谁人哉。
  疏云○即安惠等诸师所说。虽实无色。似色等现。就此为难。下皆准知(云云)。
  灯云。释俱有依中。本判为四。第二即是安惠师等。西明判云。第二火辨。要集疑云。若第二师是安惠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惠既许自证分种傍生十八界。种亦成杂乱。若一自证分义说根境。亦成杂乱。安惠自许第七入见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今为释之。安惠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又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许阿赖耶变似色根等。或余师义。设自所许。约计情别。亦不杂乱。言第七虽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惠合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惠。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云云)。
  要云。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惠师义。彼见相分虽是所报体性都无。亦有似色之相。如梦所见。今时山河一切皆尔。故有藏识所变根境为所依缘。亦无失也(文)。
  西明疏云。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者。自下第二火辨师释(云云)。
  文义记云。言次俱有依等者。基说。初师难陀等。第二安惠等。第三净月等。第四护法师释。测释。初师难陀。第二火辨。第三净月。第四护法。观解同测释○范云。同基说○基说○此义稍疑○若从自证种子傍生十八界。种亦成杂乱。若言安惠即自证分似能所取。建立十八界。故此论云。为破离识实有色根于识所变似眼根等。以有发生五识用故等。此亦非理。即一自证义说根境。现种十八便成杂乱。如何破云十八界杂乱。虽枢要云见相所执亦有似色等亦依根境。而所依根境还所执故。不成依缘○由此证知第二说者定非安惠(云云)。
  忠安记云○和上云。今谓不尔。既基云安惠等。测云火辨。由此可知。安惠火辨义一作此释。既尔。十八界种应成杂乱。等言违安惠故。唯属火辨。余通二师。论言末那虽无间断性转易故。准此可知。以本末那非是安惠所许义故(云云)。
  贬量抄云○安惠等言如摄火辨○若非火辨。更无所等故○又彼所言所依根境还所执故不成依缘。此亦未闲安惠之意。护法所执性虽不从种起。而安惠许种傍生者何妨。余宗依缘虽依他起。彼所执性得成依缘。宗彼不同。如何音一故。有说所言于理无违(文)。
  疏本云。论我法分别至变似我法。述曰○安惠解云。变似我法。总有二解。一若世间圣教。皆是计所执。世间依八识所变总无之上。第六七识起执于我。除第七识余之七识起执于法。不许末那有此执故。如是总说。执为我法种种别相熏习力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六七似我。圣教愍诸有情。说凡愚所计为假我法。亦依总无。假说为别我法。由闻此熏习。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又解。诸识生时变似我法者。即自证分上。有似我法之相。体变为相。但依他性。依此坚执为我法者。方是二分。其似我法不名二分。以下约喻依他性有故。识所变似我似法是识自体。虽有二解。后解难知。前解为胜(文)。
  秘一云。疏又解至识自体者。问。后解意何。答。若不有此依他二似。自证以何为亲所缘。见相无体。不成缘故。若尔。后解乃为其胜。何断难知。答。若以坚执方无体者。护法何别。护法岂许所执二分是依他乎。又自证变依他性者。名为相见。依此坚执为我法者。名似我法。复有何失。若许尔者。不殊护法。由此难知。若尔。前解即自证分无亲缘失。答。有体为缘是护法义。安惠许假得成缘故。故前解胜(文)。
  问。付器界安立。大乘意为存风水金次第将如何。
  秘云。论不应说为增上缘者。按对法第五。解增上缘。略有九类。第一任持增上。师子觉释。谓风轮等于水轮等。器世间于有情世间。大种于所造。诸根于诸识释。风能持水。水能持地。故风水轮皆言等也(云云)。
  伽论二云。自此以后有大风轮。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从下而起。与彼世界作所依持○此大风轮有二种相。谓仰周布。及傍侧布。由此持水令不散坠。次由彼业增上力故。于虚空界金藏云兴。从此降雨注风轮上。次复起风鼓水令坚。此即名为金性地轮。上堪水雨之所激注。下为风飙之所冲薄。此地成已。即由彼业增上力故。空中复起诸界藏云。又从彼云降种种雨。然其雨水乃依金性地轮而住。次复风起鼓水令坚。即由此风力所引故。诸有清净第一最胜精妙性者。成苏迷卢山(文)。
  伽抄一云。自此已后有大风轮下造余处。余处分二。初总明山地等。后四大州下别明山地等。成文分十。一造风轮。二造金轮。三造水轮。四造须弥山○十造鬼傍生○广量等三千界等。小乘无边。厚十六亿喻缮那。此风坚实○水轮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后风起击水变成金。金厚三亿二万余八亿成水。水金俱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逾缮那。俱舍颂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广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今者大乘金轮在下。水轮在上。与彼相违。又深亦别。至第四卷地狱之中。更当广显(文)。
  晖林寺立本抄云。基云。小乘三轮风水金。今者大乘○更当广显。私案大论文势。应同小论所说。谓今此说。降雨风轮上。次起风鼓水令坚。此即名为金性地轮。此地成已。又降种种雨。次复起风鼓水令坚。即以所坚成迷卢山等。以此明知与小乘同。景师云。亦依俱舍所说解释此文。又次下文辩六种依持言。一建立依持。谓最下风轮及水地轮。令诸有情不堕下故。解云。地轮即是金性地轮。以此即知。最下风轮。次水后地(文)。
  无垢称经疏二云。须弥山者此名妙高。水上高八万逾缮那○萨婆多宗。山踞金轮。大乘亦然。故处大海(文)。
  对法论五云(如秘引)。
  伽论一下文云。云何六种依持。一建立依持(如立本抄引)。
  伽抄云。建立依持。不说金轮。略故或即地故(文)。
  大般若五百七十二云。譬如大地依止水轮(文)。
  八十花严第六十云。譬如火水轮世所依住。智惠轮亦尔。三世佛所依(文)。
  大佛顶经第四云。说三轮安布云。风轮金轮水轮(文)。
  瑜伽论第四云。何等为八。一等活。
  问。护法论主明难陀论师义。以增上业种名五根(文)尔今此转救之时被遮根唯种子难欤。
  论云。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明附彼执复转救言。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主五识种。妙符二颂。善顺瑜伽(文)。
  疏云。自下第十假为他救难。于中有十。初叙救。论有避如前至善顺瑜伽。述曰。上难本宗。下难救义。此申难也。护法假明二十唯识等文为本。避前来过设转救之。眼等五根非识种子。感识业种即是五根故。一无诸种杂。二无识蕴杂。三非外处杂。四无因缘杂。五无阙三依失。六无根唯种失。随下诸解一一疏条。无杂过也。妙符二颂。销释可知。善顺瑜伽。无前说过(云云)。
  秘云。疏六亦无根唯种失者。问。兼取现业。可无其失。但取业种。过如何避。亦违根通种现文故。答。业既有三。明种不一。不同于前唯一种也。据此一边以为言矣。或虽言业种。亦取现业。后释为正。如灯具明(文)。
  蕴云。疏六无根唯种失者。问。设以业种为根。如何不是唯种。此师答曰。若如难陀。以识种为根。即违对法曾现之文。我今说业约能熏现行名曾现见及所熏种名为五根。无唯种失。问。若亦通现业。何故论中唯言业增上种。答。种子常有。现非常故。为根义隐。故不说现。若尔现业已灭。何非唯种。答。远望能熏说现无失(云云)。
  肝心云。文此申难也。申者申宗也。难者即转救师还难前师也。即论文云异熟识中至名五色根者。即申宗也。非作因缘至善顺瑜伽者。难前师也(文)。
  论云。彼有虚言都无实义。应五色根非无记故。又彼应非唯有执受唯色蕴摄唯内处故。鼻舌唯应欲界系故。三根不应。五地系故。感意识业应末那故。眼等不应通现种故(文)。
  疏云。七以五根为同法故。应同五识体即业种。第六意业即末那失。第七眼等无现失。第八业是色声思。眼等应非色根失。体是色声意所摄故(云云)。
  演云。第七眼等无眼失者。圣说眼根等实通现种。若唯业为根者。即应五根唯种无现(云云)非唯有执受文下。灯(如下)。
  问。论中难业种名五根之义。又彼应非唯有执受(云云)尔约能生觉受之执受作此难欤。
  论云(如上)。
  疏云。下安惠破十难。第一此说不然。业通善恶性。根唯无记失。论又彼应非至唯内处故。述曰。第二依身业色。可有执受。声意二业无执受失。第三由业通身语意三故。根通色行二蕴失。第四业通色声法。意业法处摄故。根非唯内处失(云云)。
  灯云。论又彼应非唯有执受等。本疏意云。三业能感。身业是色。即有执受。约扶尘说。声离质已。即非执受。意业现行及三实业。亦非执受。前云约执令生觉受而说。前说种名执受。约同安危说故。今据诸论明十八界中几有执受但云五色根故。言应非唯执受等。西明云。此说实能感五识业。说五识依故。唯思种实业。色声假说。非正感故。由此思种。唯非执受。唯非色蕴。唯非内处。违圣教说此三皆唯。集云。感相分种非五识依。能感思业。即非色声。约生觉受故思非执。无表是假。无感果用。故取有释。今谓不尔。有说所释。具云假身语业并实思业。论云非唯。故通有执等。不云唯非有执受等。颠倒论文故不为正。前第二说。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若谓今据生觉受说者。且五色根为唯取现。为亦兼种。唯现可尔。通种即非唯有执受。若云据现者。何故前难云。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与教相违耶。故知五根通于种现。据生觉受自亦不唯。何但难他。故本疏正(文)。
  有说所释以下至故不为正(或本无之)常记所引唐本(有之)。
  义演云。疏第二依身业色等者。意云。业种者通三业种。若计业种为五根者。且如身业谓依色身造业。缘色身有执受故。所量业种为根亦可有执受。只如语意。二种共无执受所熏业种为根故。有无执受失。谓即声也。问。岂声无执受耶。不离。大种。声有执受。若离有大种声。其体虚疏而无执受(云云)。
  问。护法论主转救难陀五根唯种义。以增上业种名五根(云云)尔者五识业种欤。五根业种欤。
  论云(如上)。
  疏云○此上别破第二师说。然护法论师假为此救。非用彼义。故下正义护法所说。即今西方正法藏等解此文云。护法菩萨业招眼等五色根。胜根从缘称说彼为业。实有别根(云云)。
  私云。今西方至实有别根者。此师意据偏增说故。得为正义(云云)。
  义演云。疏根从缘称者。业即是缘。业为增上缘。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识。说彼为业者。根据能招说为业也(云云)。
  义决云。但依大乘自宗所说。有以眼识种子名眼。故二十唯识云○佛说彼为十。有以色种名为眼根。观所缘缘论云○互为缘。有说能感眼根业种名为眼根。成唯识云。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明附彼执复转救言。识中业种名五色根。上之三说皆不正义对法·五蕴·瑜伽等说肉眼体性亦云现行。一云通二。此说为正。故五蕴论云。眼根云何。谓四大所造。眼识所依。以色为境。故通种现(云云)。
  疏二本云。若约观所缘缘论。陈那即以五识种为五根。或以五尘种子名根。第四卷中护法救义。五种业种名为五根(云云)。
  五根章云。取感五识增上业种(云云)。
  疏云。论二十唯识至佛说彼为十。述曰○自种生者○三增上缘自。能感五识之业种也。下护法救业为根故(云云)。
  问。本疏中依净月义对安惠立量云。第八识应依于他恒转识。以恒起故。如第七识(云云)尔者宗不云他有何失乎。
  论云。第七八识既恒俱转更互为依。斯有何失(云云)。
  疏云。谓此二识恒俱转故。令互相依。量云。其第八识应依于他恒转之识。以恒起故。如第七识。若不言他。即自依不定过。不能自依故。若不言恒转云第七识。即无同喻过。第七不依第七识故。若言识性为因。令依第七。即第七前五为不定失。又此恒转言便无用。今但言依他恒转识。明令依第七。以七恒转余皆间断故。即总出依第七也(云云)。
  秘云。疏若不言他至不能自依故者。不定过云。为如第七恒转依他证八有依。为如第七虽复恒转而不自依证八无依。问。因于同异二喻转等名为不定。今唯第七。何成不定。答。虽体无二。义即有差。对二义故亦无有失(云云)。
  蕴云○今准疏量。不言他即法差别相违过。宗法之中但言依恒转识。恒转识中七八二识为差别。意许依七不自依八。今违意许而作相违。量云。第八识应不依第七识。以恒起故。如第七识。宗他简耳。疏若不言恒转○即无同喻过者。宗若不言他恒转。直依第七识者。此应以第六识为同喻。而言无同喻者。阙因同喻也。第六识恒起故。若改此因言识恒者。出过如疏(云云)。
  问。论述净月论师义云。许现起识以种为依。识种亦应许依现识(云云)尔者为例因缘依为当何。
  论云。
  疏云。自下第二以种子识例现行识。令有所依○谓共许现识以种为依故。今令种应依现识。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依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逾过。俱有依故。问曰。种望现。现望种。皆是因缘。如前已解。何故今言亦应为依等。今助解云。虽许种望于现现望于种为因缘依。然不名种子依。现非种子故。既现行与种子非种子依故。今此师令成俱有依义。又现行望种虽是因缘。而异熟现行不能熏成种。于种无力。非因缘依。故此不言余心现行望自种子。但言异熟现行望之。余皆能熏故。又诸识现行异熟心皆有俱有依。已如前解。而种望彼。现非因缘。今同于此。今略不述。今不说依。于种无力故。但今说彼第八识故。唯第八种望现是依(云云)。
  灯云。论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本疏说云。此令种子有俱有依。论言现识依种者。以所依根通种现故。故疏言种。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喻过。第八望种。非因缘故。是俱有依。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义准因缘为例。解云。理实不应为例。而净月意前三师皆不许种亦有所依故。今义准令种识亦有所依。量云。种识亦有所依。现种识中随一摄故。犹如现识。虽彼所依因缘俱有二依不同。而依义齐。且引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缘义。异熟望种。非因缘故。此意且引为例者。虽成因缘为所依。且取依义。因缘俱有同是依义。若云因缘依。第八现行望种即非。为避此过。云且引义例。今谓不然。若但成依。有为诸法皆杖托依。应成相符。若成因缘第八望种非是因缘成作因缘。便有一分违宗之失。故知前师不立种子有俱有依。今立此义。违他顺己。不乖圣教故本疏正。疏言故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住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意以异熟识中种即以第八现行为住依。能熏转识望于种子。虽是因缘。亦与种俱有故。与诸现行识俱有依为例。新旧合者释生长义(云云)。
  疏下文云。此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
  别抄云。月藏又许种识依。现于现识即是因缘。现于种识有非因缘。能熏望种即是因缘。异熟望种即非因缘。又于此中解俱有依。何故彼师以因缘为例。解云。今助彼师解意者。虽现种相望是因缘依。然不名种子依。现望于种非种子故。言现望种非种子依。故成俱有依。又望能熏望种。虽是因缘。异熟于种。即非因缘。但为依故。故从多分为俱有依也。又解。此师泛解依义。应通现种非别论俱有也(文)。
  义演云。疏共许现行识以种子为依者。彼此皆许现行用种子为依。如前种子依等言故。今令种亦应依现识者。即令第八种子依现识也。故下云。初熏习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现识。故下论云。能熏异熟为生长住依等。即说能熏与种子为生长依。第八异熟为种子住依。据立论文许种子依现识者。通八识说。非唯第八。唯除异熟生无记心心所以不熏成种。彼不与种子为依。故不取也。疏若谓论文至无同喻过者。若如论云许现起识以种子为因缘依者。即今成立现行与种为依。即无同喻。何以故。现依种。是因缘依。种依现。是俱有依。岂得将因缘依与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论文所说。即无过也。今应立量云。种子应以现行为俱有依。因云。种现二中随一摄故。喻。如现望种。准现望种。虽是因缘。此师意云。若望初熏辨体因缘摄。望俱时有力即俱有依摄。今为现为喻者。取俱有依一边之义也。若不尔者。即无同喻。由此故。论不言现行以种为因缘也○疏助解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现行。第二取一切异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现行识○前三解中。取初后两释为胜。初解种子依能熏所熏一切现行。后解种子唯依第八。准下论文。两解总须故是胜也。次下释现行与种为依所由故。通八识皆为种依(文)。
  又云。疏此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依者。意说。种子用现行为俱有依。言以种子为因缘者。现行用种子为因缘依。言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即例种子用现行为俱有依。论云既许现行识以种为依。种子亦应许依现识。有云。现行望种熏。既为因缘。即例现行望种亦为俱有依。以现行生长种故。异熟为住依故。此是本新熏二种家义。义具故也(文)。
  问。识根互用位五根与识同境根之义有欤。
  论云。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识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文)。
  秘云。论同境至所依别故者。问。眼等五识得自在位通缘五境。成事智品缘十八界。五根云何与识同境。答。据因位中未自在说。更有余释。如下当辨(文)。
  肝心云。文五根与五识为同境依者。秘云。问○说(已上)案云。秘说不尽。可依西明故。彼疏云。眼识缘六境时。根亦随识同取六境。境虽杂乱。根必不杂(文)。
  别抄第三(论五)云。问。得自在位。一根发识缘一切境。眼等五识得缘多境。如何一根得名同境。解云。根随于识所取多境皆同得之。故名同境(文)。
  西明疏云。问。岂不五识得自在位通缘异境。如何眼识与离根同境。解云。眼识缘六境时。根亦随识同取六境。境虽杂乱。根不杂。至第五卷当广分别(文)。
  对法抄五云。
  问。于五尘境判离中知合中知者望本质。相分于根识如何判之乎。
  问。五根本质相分共照之欤。
  灯云。问。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识缘境变相为亲所缘。眼等五根为照相分。为照本质。若照本质。即不同境。质相异故。若照相分。本质何遮而不能照。答。今二解。一云。双照。俱色境故。无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照境故。隔自识相。故不照质。问。如隔琉璃等尚能见外。自识相分有说非碍。何故能遮。答。势分力隔。不以相碍。前解为胜。问。五识变相。为依托质。为不离见。若依托质应离识取。若不离见。何成离合知。识皆与根不即离故。答。虽依托质不离见分。俱悉无过。以能缘见不可说云在此非彼处。以无形碍故。若尔。如何名离合取。答。以五色根望本质说。不约相分。故成离合。不离识缘(文)。
  常记云。文若尔如何名离合取。解云。以何得知。识亦有至不至耶。答。五十六云。六合能取。四不合能取。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此中意云。六合能取者。鼻舌身三根及彼三识。四不合能取者。眼耳二根及彼二识。故知根识是有至不至能。问。若许识亦有至不至者。为约本质。为约相分。若约影像。皆在识中。如镜中像。何有至不至。若约本质。识外不缘。何言至。答。识所缘影皆在识中。唯至能取。由托质有影从质。质有至根不至根故。说识有至不至能取。问。何故不以质从影皆名至能取。而以影从质得有至不至。答。由色根取本质。以分至不至。五识从所依。是故以影从质。亦分至不至。问。意根意识既不缘本质。应名至能取。何故五十六云二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答。约质意根意识并影在识上。皆唯见见至。然约本质为有远近。以影从质说有至不至。问。若尔。第七所取本质非远。何故对法三云。不至能取者谓眼耳意根。答。从能依识用独行远近故。说所依所取(文)(范如是说)。
  瑜伽论五十六云。问。几界合而能取几界不合能取。答六合能取。四不合能取。五及一少分非能取。一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云云)。
  钞十五云。言合能取中如对法第四意唯不合能取。此中通合不合者。此中以五根为门故。通合不合。彼以自尘为门故。唯不合。无相违也。法界应言一分合不合能取。此法界一分故略不论。大乘七八非合不合取(文)。
  对法论三云。又能取有四种。谓不至能取·至能取·自相现在各别境界能取自相共相一切时一切境界能取。不至能取者。谓眼耳意根。至能取者。谓余根。自相现在各别境界能取者。谓五根所生。自相共相一切境界能取者。谓第六根所生(文)。
  对法钞四云。
  别抄(论七)云○问。由持经力三根得远境。云何鼻等识生不假空。解云。言远质者。以对近不对影像。以上界香为增上缘。击发欲界第八识中香尘种子。生法界香。以为所取。鼻还合知故。约远质言得远香。又此约质影言之。影像与根合。本质唯根合。眼耳二影即非根合。就根合说。非约识。约识影像容有。前难就根为言。故无退失。由此五根名同境根(文)。
  法处章清素记云。问。五识缘境依本质者。能缘既与本质相离。如何得有合中知耶。若约相分名合中知。八识皆是合中知摄。若隔相分名离中知。八识杖质皆离中知。进退共过。依何所从。若言境亲近识之者为合中知者。俱言离何得有亲。应寻善释(云云)答。约于本质。亲近识者名离中知。全离远者名离中知。故约本质名为离合(云云)。
  灯三云。论因缘分别二变○问。若五识变相分无碍。与对法第三相违。彼论有对无对分别中云。诸有见者皆是有对。岂眼识相分非有见耶。彼论云。谓眼所行境是有见义。故眼识相应名有见○今为二解。一云。五识所变并是有碍。且说有见。举此例余。即对法云诸有见色名有对故。一云无对。非有见故。眼所行境名为有见。眼根但照彼本质故。若尔。何故名同境根。答。同取本质。如说王所同一所缘(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