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七卷本文抄三十三目次

  所缘缘段
  无法所缘缘
  所缘缘第二缘
  是带己相
  非诸有情
  唯托心王
  增上缘段
  已知根次位
  前言三位等事
  有胜见道
  无色能入八根体
  以有顶地无漏摄三
  无漏根欤

  论第七卷本文抄三十三

  所缘缘段
  问。缘无法之时。可有所缘缘之义乎。
  论云。三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文)。
  疏云。论三所缘缘至所虑所托。述曰○此出所缘缘体相。谓若有法者。谓非遍计所执。此中有二师释。初或通缘假。次或唯缘实。前师即眼识缘长等。后师即不缘故。此但总言有法。不别定其假实体法。此则明非所执。所执无体。不能发生能缘之识。故非是缘。缘者必是依他无为。可有力用发能缘识。名为缘故。即简经部眼识缘和合色体是假法。识虽似彼有所缘义。而非是缘。以无体故。今此必是有体方缘(文)。
  论下文云。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文)。
  疏云。前亲所缘缘但是能缘之心皆有。离内所虑托之相分。一切心等必不行故。今大乘中。若缘无法不生心也。疏所缘缘能缘之法或有或无。以是心外法故。如执实我。虽无本质。然离彼法心亦生故。余如枢要(文)。
  要云。所缘缘必缘有者。与五十二相违。彼云缘无生心故。应会彼(文)。
  明诠记云。文所缘缘必有○生心者。如论云。亲所缘缘○必不生故也。难意云。既必其有影像相分。何故五十二云缘无生心耶。文应彼彼者。答意云。诸论中缘有生心者。据亲所缘缘也。由影像相分必当心现故。诸论中缘无生心者。据疏所缘也本质境或无故。如执实我。无本质境。问。如缘离蕴计我亦五蕴影像。何故云缘无生心耶。答。本质无法故。设虽五蕴影现。然从质云无法耳。即疏云余枢要也。
  论二云。如是外道余乘所执离识我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外色等法为所缘缘。缘用必依实有体故(文)。
  疏云。论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述曰。释外法无缘义所由。所执既无故非缘也。相当情现。如第二月。不遮所缘(文)。
  灯三云。论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者○问。假法及无皆不成缘。大乘第六缘兔角等。此相分假。得成缘不。若许成缘。何故破他。若不成缘。岂无亲所缘缘耶。答。小乘等执识外之法。假实皆无。非所缘缘。故前破之。大乘所缘是不离识。简遍计故。皆得名实成所缘缘(文)。
  问。若无体法虽无缘义。得有所缘者。何故前第一云。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答。五识不能缘细境故。说非所缘。不障第六缘无变相成所缘义。若尔。何故观所缘论云。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答。意破所缘。设纵缘义。无实体法望六识皆不成缘(以上裹书)。
  秘一云有义。轨唯有法○详曰。若从其胜。轨在有法。据但生解。无亦名轨○若尔。云何缘用必实。答。据生识体。缘必有体。若行解起。因无亦生如立我无。岂不生彼。我无行解(文)(缘用实者指上书第二卷论文也)。
  灯五云。就大难云。五识六二缘。缘实根亦实。意识六二缘。缘假根亦假○答云。根法是所依。意俱非得假。又释。亲相是缘生。质无亦是实。同五六二缘。所依根不假外。又难云。经说六二缘。根假识不生。识托六二缘。境假应不起。答。所缘势疏远。设假识得生。所依胜增上。势近假不起。然以亲相分例同根现实应好(文)(此小宗难大乘六二缘证也)。
  唯识义私记第一云(乐师寺恩训上德御传也)○影相龟毛从能缘同种生故。此依他相分。故名有法。本质龟毛体性都无。故名无法也○名教名本质龟毛。心中现龟毛。名影像龟毛也○问。就本质龟毛。以名教为本质云。既有本质。所以可云有法。何名无法。答。以名教为本质之时。一无无本质物。今意无名之下所自实故。名无法也(文)。
  又云。问。无法生物解者。何论云缘用必依实有体故。答。彼于生识体缘云实有体故。今无法生物解者。约生行解缘云也。问。云何云生识体缘·生行解缘。答。且对杌迷鬼心。必杌有体法为所缘缘而起。无杌有体法心非独起物也。所以云杌望迷情生识体缘也。彼执杌起心。迷杌执鬼也。其鬼体都无。迷心被念故。彼被念鬼云生行解缘也(文)。
  问。所缘缘第二缘字表有体欤。
  疏云。论三所缘缘至所虑所托。述曰○此则明非所执○方缘(文)(如上)。
  又次下云○为解此疑故。次说言所虑所托。所虑即前所缘义。所托者即前缘义。设此为彼所虑非所托者。不名为缘。如和合假等(文)。
  同二本云论见托彼生带彼相故。述曰。显具所缘·缘义。若缘本质有法无法。心内影像定必须有。此既有体。见托彼生。即是缘义。然心起时带彼相起。名为所缘(文)。
  演秘第四云(俱有依之处)疏前相亦然至亦为所缘者。此显前相具二支故成所缘缘。前相体有。名之为缘。识带彼相。成所缘义。故观所缘论云。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托彼而生(文)。
  疏二末·灯三(如上)。
  观所缘论云。有体能生心故名为缘。相于心中现名为所缘(文)(可见正文)。
  法相灯明记云(沙门渐安集本师义)无上正法东流已来。所经岁数。假令自佛入灭壬申。至弘仁六年。都合一千四百三十岁(一云一千七百六十七岁)吾朝佛法流行。从广庭天皇十三年(壬申)至弘仁六年乙未岁。合二百六十八岁。其中间元兴·兴福二寺先德。诤法相义。已迳年数于今不息。今勘二八条流行于后生。示其两途。内明十义。因明六义○一所缘缘者。重云缘者。或云。有体能生心名缘。相于心中现为所缘。配此二义重有缘缘字(云云)阶云。重云缘者。是四缘之一缘也。不配属二义。故观所缘论测师疏云。所缘缘者。则四缘中是境界缘。故毗婆沙名境界缘。部执论名所了缘。杂心论但言缘缘。问。若尔。何故观所缘论云有体能生心故名为缘。相于心中现名为所缘耶。答。是于所缘缘有二义也。不配缘缘二字。故测疏云。然释二义诸论不同。若依此论相于心现名所缘。能生识故名缘。是即当此说带彼相及有体生识义。唯识第七卷。于所虑所托释所缘缘(文)。
  理趣分疏中云。经曰。因缘空寂乃至是菩萨句义。赞曰。亲能辨体。生长诸法。名之为因。以因为缘。故曰因缘。缘谓缘藉。四缘通称。即除佛果。因位七识见相分等能熏种者。名曰因缘○所缘缘者。境有体法能生四等。名之为缘。心等之上带彼境相。说所取境。名为所缘。具二支义。有所简别。增上缘者。是威势义。与彼威势令生等故(文)。
  问。正智缘如之位可有是带己相之义耶。
  问。变亲相分之时可有狭带之义乎。
  论云(如上)。
  疏云○是带己相者○正量部师般若。毬多。造谤大乘论。遂破此云。无分别智不似真如相起。应非所缘缘。我之大师○造制恶见论。遂破彼云。汝不解我义。带者是狭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狭带真如之体相起。与真如不一不异。非相非非相。若狭带彼所缘之色以为境相者。是所缘故。若相言体。即有同时心心所之体相。亦心狭带而有。虽有所托。然非所虑故。非所缘缘故。相者相分义。或体相义。真如亦名为相。无相之相等(文)。
  里书。带有二义。若古西方师释。己者境体。带者是心似彼境相义。即能缘之心有似所缘之相名带。相者相状。小乘是行相。能缘体摄。大乘是相分所摄。以前第二卷中解。谓能缘心等带此色等己之相也。以此理故。
  秘云。疏亲所缘者○是带己相者。相分名己。见分带相。名带己相。疏此疏中○本质之相等者○带谓狭带亲附之义○今又解者。带有二义。一带者狭带亲附是义。能缘亲附所缘之境而不相离。名为狭带○二带者似也。能缘有似本质之相。相即相分。心质相离。名为带似(文)。
  疏二本云(如上书)带是狭带逼附之义。由具二义。与小乘别。虽无分别。缘真如时。无有似境相。而知狭带。真如体起。名所缘缘。如自证分(文)。
  问。论中虽第八所变必有本质义。非诸有情种皆等故(云云)通漏无漏种子难之欤。
  问○扑扬大师如何释之耶。
  论云。第八心品。有义。唯有亲所缘缘。随业因力任运变故。有义。亦定有疏所缘缘。要杖他变质自方变故。有义。二说俱不应理。自他身土可互受用。他所变者为自质故(破初师)自种于他无受用理。他变为此不应理故。非诸有情种皆等故(破第二师)应说此品疏所缘缘一切位中有无不定(文)(申正义)。
  疏云。论有义二说至为自贪故。述曰。第三说。前二师俱非。此难前第一师也。且如自身他身·自土他土。可互受用故。须杖他变。谓前第二卷说○论自种于他至种皆等故。述曰。难第二师云。自种子于他身无受用理。他变为此种。不应道理。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谓或多或少。谓有三乘五姓差别。若此人多。彼人少者。如何相杖。若变多者。小不变故。若彼救言。等者相缘。不等者不缘。何故不许第八可受用者缘。不可用者不缘。此中且以种子为难。五根亦无受用之义。如何变他(文)。
  疏云。论第八识品至任运转故。述曰。第一师说。唯有亲无疏。所以者何。此识由业及因力故。任运变境故。无疏所缘缘。疏所缘缘必强思心方可有故。异熟心无。然亦能变他依处者相似名变。不杖他生。任运变故。论有义亦定至自方变故。述曰。第二师亦定有疏所缘缘。亦亲所缘也。此第八识要杖他变为本质。方能自变故。即种子等亦杖他变。望自身虽为本质。望他即为影像。即是变他根之师(云云)(私书入之里书)。
  灯云。所缘缘中。第二师说。第八相分皆杖质生。第三师云。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西河隽法师云。因位第八不缘无漏。虽五姓别。非可为难。又如长养色。一切有情胜劣不定。上得为缘。虽五姓殊。何妨得虑。且为一解。长养色等虽或胜劣。有情皆有。故得为缘。无漏种子有无。无体不得所虑。又种多少不唯无漏。于诸有情。且约有漏。断未断别。故得为难。正解如本。西明解云。第三师难第二师言。应无凡圣等异。此难非理。因八不缘无漏种故。又复前师但云第八影必须杖质。非自无种必须变化。若以他有即例为质。应眼等起所有色等恒具彼影。必杖质故。既眼等起或唯缘青等。故约自相必须杖他。非他所有皆须为质故。今此难约自所变有多种子。所对有情非必相似。今准难意。通因果位。若果位八缘无漏种。或有有情无无漏种。若准此说。因相无质。若云依有为质无者不杖。何故不许于己有用杖彼质变。于自无用但自亲缘即不杖质。然西明云。护法依自八变有用。以难于他者。亦不应理。彼师亦许有用变故。前第二卷变自他根。俱许有用。非无用变。又难变器亦取有用。非是许有无用亦变(文)。
  秘云。论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者。问。设种不等变之何失。答。他种为质。自种为影。若有多少。即有质影不同之失。若云不同亦何失者。应亦青质而相是黄种种之过。又变他种应有圣凡杂乱之失。如凡第八缘圣无漏。凡应成圣。有无漏故。二乘圣等缘凡之种。应还成凡。具惑种故。若云凡八不缘无漏。若尔。凡可无违。圣缘有漏成惑种过。问。佛缘凡夫不成于凡。二乘缘凡何令起惑。答。有漏第八变即有用。无漏第八但现彼影。非皆有用。故不相例(文)。
  西明疏云。自种于他至不应理故者。自下二因破第二师。此即初失。本所变者为欲受用。他种无用。何须变耶。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者。谓诸有情由种子力。凡圣等异。五姓等别。若诸有情缘他种者。一切有情展转相缘。所有种子等应无别。既尔。应无凡圣等异。便成大失。问。设许种等。此有何失。如圆镜智缘一切种。而无失故。解云。护法将自宗理难他所立。谓染第八因缘变故。所变境必有实用。若缘他种。应有实用若尔。凡圣等应无差别。离欲圣者缘他下地烦恼种子故。问。前第二云。护法正宗不变他根。如何此说自他身土可有受用。解云。此云身者。但说依处以自他根非互用故(文)。
  问。第八相应五数心所以心王所变可为疏所缘缘乎。
  论云(如上)。
  疏云。论应说此品至有无不定。述曰。此言品者。通心心所。其第八品此疏所缘缘。若因若果位。有无不定。因中变他依处。可受用故。不变他根及种。不可受用故。及死后无故。有色界变杖他。无色界无。即因中不定。在佛果位。能缘无为三世等法。故有无不定。因中五数唯托心王所变为质。心王唯能变实法故。佛果五数虽缘去来等。亦托心王所变为质。自无力故。与因相似。此中言品。文虽总说。心所不尔(文)。
  义蕴四云。疏佛果五数至自无力故等者。此义难详。且无漏智亲证真如。岂托心王所变为质。又圆镜智能现一切身土智影。岂不能自变去来等相。何安托心王耶。又无漏位智强识劣。如何心所自无力耶。由此与因定不相似。疏定与因相似者。且约缘种等。托心王所变为质。非谓一切(云云)。
  显幽抄五末云。论应说此品疏所缘缘一切位中有无不定者。解云○今言不定者。唯约第八心王说。若说心所。定托心王所变境为质也(文)。
  疏三末云。以触等五相托本识相生。所缘既相似。故名为等(文)。
  对法抄四云。其本识中。心王相分与心所相分为因。非心所相分与心王相分为因。不杖质故。
  伽钞十三云。论解第八俱五法者○又此五法缘境。为缘第八之境。为别为境缘。问曰。何失。若缘本质境。境何不同一行相。若别缘者。如五根既。本识等六境所变为六五根。而眼等识何者根。故皆有好。如实义者。俱缘第八识之境。若尔。如何释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虽境无别。见用各殊。受为领纳。想为取像等。见有别故。不同行相。与余七识不同(等文)。
  论八云。同聚异体展转相望。唯有增上。诸相应法所杖质同。不相缘故(文)。
  疏云。俱时心心所一一别互相望。虽是同聚。而是别体。展转相望。唯有增上缘。见分相分一切皆然。不相缘故(文)。
  论又云。或依见分说不相缘。依相分说有相缘义。谓诸相分互为质起。如识中种为触等相质。不尔。无色彼应无境故。设许变色。亦定缘种。勿见分境不同质故(文)。
  疏云。论或依见分至为触等相质。述曰。此第二释。亦许相缘。或依见分同聚心心所说不相缘。无缘俱时他见分故。此依因位。佛则不尔。若依相分有相缘义。谓诸相分互为本质方得起故。如本识中诸法种子。为同时五所触等相分本质。此显其事。论不尔无色彼应无境故。述曰○此师难曰。何故同一所缘分为二义第八五数无本质也。前师解云。若必有本质。如第六识缘虚空时。以何为质第八心王不托数境生。如何同本质。有说。一切心必托本质方生。如缘虚空。托名为本质。第八心王以五数所变相假力故为本质起。名同所缘。论设许变色至不同质故。述曰○此义应思同一所缘相似名同。各各变故。何要同质方名同也。又唯识之境取心内境。若待外质方生。良恐理乖唯识。是故前师甚可玩矣(文)。
  显幽抄云。初师即护法弟子智同二师陈那菩萨(云云)。
  显幽抄五云。问。此二师何胜何劣耶。答曰。前师不许心所缘心王相分为质者。有此小过也。第二师许心心所互托为质者。即有四过。即第八识变心所相为境者。即质假影质过。二者影像有一本质者六过。三者第八心王所变三境有本质过。四者定许一切心生皆有本质过。即第二师义不正。即违教过。瑜伽等文第八识疏所缘缘不定也。今此第二师意者定有质也。小分正第一师多正。少分不正。即第二师一切心生定有本质者。即乖于唯识道理。即一切皆是唯识所变。不必定有本质也。第一师为善也(文)。
  新罗因法师记云。若约下第八卷心王心所互相缘义。亦可带质。然今约不许相缘义○既云相应心心所互不缘相分。第八心所何得缘心王相分为本质。即是独影。有云。心王不缘心所相为质。心所缘心王相为质。良此义在第七疏。然违第八文及疏。可见前后疏文相违。然以第八可为正。论文及疏并分明故。然第七疏意。以第八为所依根本。而心所方变境。约此义说名为质。非谓缘为质(文)。
  芳野记中(神识)载此记全文见。
  当卷义蕴·太抄·义翼可见之。
  灯七云。如佛地论云。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者。据亲能生实身土影。相应智等杖彼变故。非持种故。但说净识。不说心所。若据质相假实合说。通诸心所亦能现生诸相分影(文)。
  疏三本云。然行相有二○出集量文(文)。
  秘云疏然唯初解等者○疏颠倒也(文)(已上两文可见之)。

  增上缘段

  问。付三无漏根次位。菩萨已知根何位立之耶。
  问。大乘意于愚法二乘所修总作十六心。何心立已知根耶。
  问。对法论中第十六心立已知根(云云)淄洲大师如何释之耶。
  论云。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无所未知可当知故○始从见道最后刹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文)。
  疏云。论未知当知至可当知故。述曰。体谓体性。位谓五位。体位居位故名体位。根本位者。五十七云。几不系。答。后三·九小分。三者即三无漏根也。不取前位故。见道中。如对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后心。问。何故见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时。见道据见观谛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所未知而当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心无所未知可当知故。此中类忍皆缘前心。其第十五心已缘前心遍讫。第十六心泛观类忍。不同小乘证无为故。唯取十五心为此根也。问。此相见道在真见道后。真见道中。已有无间及解脱道。解脱道中。已得初果。何故相见至十五心。犹此根摄。岂预流果亦此根耶。答。此不然。其预流果至相见道第十六心。见相谛圆方始建立。非真解脱可名初果。故十五心犹此根摄。而非初果得有初根。义准。菩萨从真见后。亦不出观即入相见。至第二心。犹此根摄。至第三心。相见既圆。方极见满。乃非此根。第二根摄(文)。
  又云。论始从见道至故多不说。述曰。此第二根三乘位同(文)。
  灯云。论除后刹那等。本释义准。菩萨三心相见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属第二根。论文不简除何见道最后刹那。总相说故。或依杂集总十六心。随他相说。杂集第九云。未知摄见。已知摄修。具摄无学。以萨婆多第十六心判属修道故是随他。或一刹那少故。隐之从多说修。又由小乘说。十六心缘于四谛。至第十六。无所未知。故已知摄。若大乘说。总十六心通缘理智。道类智忍缘智已周。与有部别。故第十六已知根摄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转。今据瑜伽唯识第九。菩萨相见复有三心。以法前真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初二别观。第三合法。即是重观。二十六心皆云法真见道无间解脱。故亦重观。非未当知可当知故。又杂集第十云。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当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属第二。虽是见道属第二根。然要集云。菩萨不观二十六心。可如所言至第三心名已知根。然无文简二十六心。又若唯观真智十六可如所说。上下四谛十六如何。又瑜伽等云。初无相从世第一无间而生。三心十六但云从此。不可即说真相同时。由此道理。真后三心及二十六。皆名相见。准此意说。不计本释三心第三属第二根。复云无相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谓本师许真相同时义说前后今谓不然。三心见道。瑜伽五十五亦云。从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而生。此论亦会。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非唯无相。又二十六皆是重缘。何者。二十六心俱法真见。即三心后重观法彼何非已知。若约观俗。上下十六第十六心。未有智知应名当知。若云论说除后刹那者。论亦说云无所未知。即属第二。故知杂集说前十五为未知者。随他相说。如说已知即摄修道据自大乘。第十六心虽已知根。是见道故。故知诸说义意各别。然本疏中。自分大小立三根别(文)。
  疏云(九末)论二相见道此复有二。述曰。下解相○论一观非安立谛○述曰○此初泛说为相见道。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者。五十五中说三心缘非安立故。又约决定。相见道中定有三心故○论法真见道○述曰○此师以三心十六心等俱相见道。唯缘非安立安立别故○论二缘安立谛○述曰。第二解十六心○论二者依观○述曰○显扬十七○然彼文说下上地十六心者是修道。瑜伽五十五说见道。显扬说修道。不是相违。然五十五仍说。从见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但从三心非安立见道起作此安立谛观。非全出见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异。可细寻之○论断见所断○述曰○此上皆为观心纯熟。为有情说令见道前亦作得入见道(文)(私书入之里书)。
  灯七云。论二缘安立谛等○问。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见道。何故显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杂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云云)(私书入之)。
  别抄云。问。大乘中十五心已知诸道遍。何须更至十六心方已知根。解云。虽缘已遍。未印定故。不同小乘证无为故(云云)。
  伽抄十五云。论云于胜解地立初根等者。此亦二说。一者此大乘。不同小乘。地前名胜解行。名未知当知。入见道无间道乃至金刚喻定名已知根。已知遍满真如义故。未知遍满真如。名未知欲知。不如小乘以未重知名未知当知故。今此文为正。入见道已去名已知根。如来地明满故名具知。无间道金刚定未明满故。不名具知。第二又解云。其实初根见道无间道未出观已来第十五心前皆是。今说从多时。显易了处语故。云胜解行地亦无违。此并正法藏解(文)。
  对法抄七云○又为十六心者。一菩萨相观亦放前真。前真之中分义用异。无间解。皆缘相分生返照自体。名自证分。故相见道法忍法智学前二道。类忍类智学自证分。但缘前心类智虽缘忍生。可以拟学。解脱道之自证类忍准知学无间道心自证。又二乘之人加行作十六心观。其入真观亦唯生空一心。彼相观中亦放加行。学真观者已前说。亦以真观难说。但说相观之心。假说为真○十六观虽二乘相为非菩萨作(文)。
  对法论十三云○预流果补特伽罗者。谓住见道第十六心刹那位。即此见道。亦名入正性决定。亦名此观现(文)。
  同论九云。道者谓三无漏根。由此能摄初中究竟一切道故。未知欲知根摄方便及见道。已知根摄修道。具知根摄究竟道(文)。
  同论十云。三根者。谓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欲知根者。谓于方便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刹那中所有诸根○已知根者。从第十六见道刹那以上。于一切有学道中所有诸根○具知根者。谓于无学道所有诸根(文)。
  初二根者。信等五意喜乐忧舍十根为体。具知根。除忧余九根为体。
  十卷私记九云。问。若约菩萨见道第三心已知根摄者。从此后起十六心。皆可名已知根。何故前十五心名未知根。答。约所缘境。安立谛非安立谛异。三心缘非安立谛。十六心缘安立谛。三心中前二心约非安立谛。有所未知故。未知根摄。第三心无所未知故。已知根摄也。十六心中前十五心安立谛之上有所未知故。未知根摄也。第十六无心所未知故。已知根摄○问。若尔。见道中可有未知根。已知根亦未知根。准疏可尔。此难可思之。问。除后刹那者。三心相见及二十六心相见道中。约何相见道云除后刹那。答。唯识论总相云除后刹那。不简何相见道。然文三心之中除第三心故云除后刹那也。十六心中除第十六心故云除后刹那也。问。二十六中。约何十六云除后刹那。答。疏文不明说(文)(可勘灯文及调度文云云)。
  灯第七·显扬论十七(如第九卷文集)。
  问。论中于未知当知根出三位。尔者但明二乘根欤。
  论云。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二加行位○三资粮位○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说地前。以时促故(文)。
  疏云。论未知当知至可当知故。述曰○(如上)。
  灯云(如上)。
  疏次下云。论三资粮位至根本位故。述曰。此谓大乘者入劫已去。小乘亦尔。于谛现观发起决定胜善法欲。六现观中是信现观也。非无漏信。然大乘者入劫已去于谛决定。不同外道于谛生疑故(文)。
  又云。论前三无色至傍修得故。述曰。谓有菩萨见道。先时曾异生位修习。得彼定已后入见道。傍修得以前所起世俗智种子故。种子得根名。说彼为有○又解。二乘人亦有先修习者。后入见道。名胜见道亦傍修彼○又解。菩萨三无色地亦有无漏见道。但修种增毕竟不起○或说。既许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即菩萨解脱分者亦生于彼。故作此说。二乘人劫数近故。不可说有彼解脱分(文)。
  又云。论菩萨见道至以时促故。述曰。前言三位皆二乘根。如五十七下说。菩萨三根于胜解脱行地立初根。十地立第二根。佛地立第三。为释此疑。云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说胜解行者。以见道中时促不说(文)。
  疏九末云。初释资粮之名。望菩提为号。菩提因之初位。资益己之粮。方至彼果。故名资粮○然前第七末增上缘中。解资粮位。亦有未知当知根。云能近资生根本位故者。从久修者邻近为名。此说初行多求果故。亦不相违(文)。
  伽论五十七云。问。诸菩萨未知欲知等三根云何建立。答。于胜解行地建立初根。于清净增上意乐地等立第二根。于如来他立第三根(文)。
  上抄第十者释此文也。
  子岛本论里书云。私问。疏云。若言三位皆二乘根(云云)若尔。如何释前三无色文有四释中。三释约菩萨释。答。彼论文会相违别义故无失也(文)。
  问。论云有胜见道傍修得故(云云)大师何释之耶。
  问。疏中释○之论文作多释。第一解意限云傍修发心已去俗智种子欤。
  论云(如上)。
  疏云。论前三无色至傍得故。述曰○(如上)全文可见之。
  义演云。疏谓有菩萨先曾异生位○今有二解。一云。即是菩萨从无始已来。数数修习得彼四禅八定也。即得彼下三无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云。即在资粮加行位。
  亦数数修习得四禅八定也○然此定顺无漏故○取第二解为胜(云云)。
  同下文云。疏或说既许善法已去名此根者○若欲色二界顺解脱分善名正解脱分。若无色界中名助解脱分。非是正也。若前疏中解。彼地此种法尔有故。约下三无色有世俗智本有种子。今此疏中解。既许在顺解脱分菩萨生无色界。新重成世俗智种子。即约熏种子故(云云)。
  又云。菩萨在资粮位○时既长远○经一大阿僧祇劫。生下三无色地已。即新熏成世俗智种子。名未知当知根。故下三无色有此根○二乘人在顺解脱分位。或经三生极迟六十劫等。即得圣道时节既促○不生无色故。于无色无二乘人顺解脱分未知根也(文)(释第三释意也)。
  灯云。论前三无色等者。本疏解云。彼无加行。又曾未起现行无漏故。取异生无修得者。名现观边。虽不现行。亦此根摄。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十九文。资粮加行见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云。五见贪等是染污等。诸世俗智应断。应知为欲生起彼生起故。起无倒见。是善有漏世俗智摄。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此文通说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能了知我已证得预流果。故知大乘于见道前解脱分位。起无色善。亦生无色。故知资粮通修无色。入见傍修。论中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无漏。准论后解。无色亦有三无漏根。五十七云下三无色有十一根故。通漏无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入见道已更不现起。问。若于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杂乱。答。不然。以位别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见道种后亦生修。不尔。修道从何种起。虽见种生。不名为见。彼修道位虽彼种生。不名善根。又本无漏种在资粮加行。亦名彼道。杂集说为道谛摄故。皆许不杂故彼亦然。问。在根本位傍修世俗。亦得名根本不。答。名根本何失。非无漏故失。答。言无漏者。据现行说。据未知当知根说。非约种子。要集云。世俗非无漏。不得名根本者。亦应无色无见道。不得名根本。虽无见道。说为根本。虽有漏摄。相从名本。故亦无失(文)。
  疏九末云。前说二十二根中。未知当知根通无色。菩萨见道傍修得故。若彼无见道及四善根。何故说修彼。六十九说。入见道时。如先所修诸世俗智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名谛现观边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即从发心已去。皆名未知当知根。见道傍修先世俗智故名此根。意显。先曾起时。亦名此根。即世俗智有先时已名此根。入见道已傍修之时故名此根。非谓无色有见道及四善根也。四善根唯色界系故。此依一义(文)。
  伽论五十七云○问。空无边处地几根可得。答。十一。如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应知亦尔。问。非想非非想处地几根可得。答八。问。初静虑地所摄诸根。当言有漏。当言无漏。答。当言二种。如初静虑所摄诸根。乃至无所有处地所摄诸根。当知亦尔。非想非非想处地所摄诸根。当言有漏(文)。
  同五十九云。复次当说世俗智及出世无漏智初中后际生起差别。诸世俗智初异生位。起如先说五染污见及与贪等相应邪智。是染污等诸世俗智应断。应知为欲生起彼对治故。复起世俗信所摄受无颠倒见。是善有漏世俗智摄。以此正见为依止故。次起闻思所成妙惠。于诸念住勤修观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摄。以此为依。次顺决择分方便道中。由修所成惠。于诸念住勤修观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摄。以此为依。次起见道方便决择分俱行修所成惠。于诸念住勤修观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摄。以此为依。次起世第一法见见无间道所摄正见。亦善有漏世俗智摄。如是名为初果异生地诸世俗智生起次第。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即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始从学地乃至于此诸世俗智。当知皆名中际俗智。于阿罗汉身所有一切清净无漏解脱。一切结缚烦恼尽智。无生智。及余一切神通等功德所摄诸世俗智。皆是后际世俗智摄(文)。
  唯识义十卷私记云。
  问。付依二十二根入静虑无色之义。
  以八根入初静虑(云云)其八根者何等乎(付第四禅并无色定七根体)。
  问○后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入(云云)其后三根者何等乎。
  灯云。问。瑜伽五十七问云。几根入初静虑。答八。后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初言八者。即总相说。谓信等五·乐喜舍根。后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钝根惠脱阿罗汉等。言第三亦八。然非即喜。此约为依能入彼说。故通喜根。非即彼者。非入彼地。第四静虑及无色定七根能入。据乐为依入第四定。非无色定亦乐为依。或据邻超。举一显余。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次第惠脱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独觉菩提此等能入。或通现种。非唯约现(文)。
  周记云。灯即总相说至一分能入者。此意说。虽总言八。如后三根。不要依而方得入。随依一一即能入彼。言能入者。三根之中依何根总皆得入。言不能者。但依舍根。不依喜乐。以彼不得根本定故。但无近分故无喜乐。问。论言八根。除乐取意而为八根。难详。更捡乃问(云云)又云。或据邻超等者。此意说云。若依邻次。不伏乐根入第四定及无色。若超越者。此即不灭。余皆准此(文)。
  常腾记云。问○(如上)有一不能(云云)案基疏云。八者即信等○以喜舍别(云云)泰法师云。初定方便有舍根。根本有喜信等五意。方便根本并有故。故言八根入。虽有乐根。微故不说。后三无漏根圣者能入。凡夫不听入。故云一分能入一分不能也。言第三亦八然非即彼者。除喜取乐。余者如前。后之五地七根能入者。谓信等五根·意舍。后三不定准前。泰同基说。案灯文意。与基稍别。各举一边故不相违。景法师云。八根入初静虑者。未至地中喜舍互起故为二。又加乐根。信等五根。名八根入。以上文说依未至定取第三果。第九解脱。利人得起根本地喜。钝人不能故。要取根本地喜。名八根者。钝人第九解脱道不起根本地喜。应解此人七根得入初定。文说下三禅皆八根入。无有进退。明知八根并取方便根。乃至(云云)今案灯意云。后三一分不能者。八根之中后三即乐喜舍。同景法师释(文)。
  常记云。文或据邻超等者。解云。若超越利人第三禅乐为依。超越第四禅。入无色定。三受之中举一显余。若从初二禅超入无色。喜乐舍中随一为依。即入无色(文)。
  疏云。然此无漏根通三界地。五十七说。七根入无色。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文)。
  蕴云。疏五十七说七根入无色者。信等五根并意舍。言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者。谓超初二果及俱解脱并菩萨等。此一类能以三根入无色。余次第得果及惠解脱等。此一类不能三根入无色也(文)(此释者依灯意释疏不叶文欤)。
  五十七云。问。若补特伽罗依未至定修谛现观。彼得果时。起初静虑。喜根现前。为不起耶。答。有一能起。有一不起。若有利根众多善本之所资助。彼能现起非余问几根入初静虑。答八。后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如初静虑第二亦尔。第三亦八。然非即彼第四静虑及无色定。七根能入。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文)。
  同钞(十五)云。论八根入初静虑三一分能一分不能者。八者即信等五·喜舍意根。根本方便合说也。言不能者。谓异生不能。乐根体有。微故不说。第三禅八同。以喜乐别。第四以上除乐有余七。后三可知(文)。
  问。以有顶地无漏可摄三无漏根乎。
  论云。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文)。
  疏云。论有顶虽有至非后三根。述曰。虽有游观。而不明利想微细故。非后三根然说彼是已知具知。亦无妨也。不顺三根。以不明利故不说彼。非彼不摄。若不摄者。三无漏根摄无漏根不尽也(文)。
  灯云。问。准大乘宗。非非想处亦有无漏。何故不言四无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云非想但只有八。准此即有信等及意舍命。无三无漏。何故尔耶。答。准大乘宗。虽有无漏。随他相说故无无漏。或彼无漏以昧劣故。非三根体若尔。何故此论复云。从见道后所有信等无漏九根。一切皆是二根体。准此所难。前释为胜(文)。
  别抄云。问三根摄无漏尽不。解云。不尽。不摄有顶暗昧游观故。又解。摄尽。非想无漏非正根体。而方便故。得三根摄。不尔。三根摄法不尽。后释为好(文)。
  秘云○论云。问非想非非想处地几根可得。答八释曰。前十一根中。除三无漏。三无漏无。如此下释(文)(八者信等五意舍命也)。
  伽论五十七云(如上有胜见道之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