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资行钞(事钞上一之分第二卷也。自钞序始。至第一门开制往征段)

  钞。夫戒德难思(云云)。夫谓下笔发端之语也。是以简正记第三云。夫者。两解云。发语之端。如云窃闻恭闻等例。二云蕴深旨曰夫。谓此戒德难思是深旨也。令欲仰难故称曰夫(文)。戒德难思者。钞批(第二)云。然难思者。有其二义。一体难思。二相难思。言体难思者。秉白四教法。第三羯磨竟。一刹那顷发于无作之体。非色非心。万善初基三乘正因故。曰体难思。相难思者。以其从体起行。则假相而诠相同法界。亘尘沙境。一一境上发诸律仪。弥亘既宽。是相难思也。故善生经云。虚空大地草木众生。此四喻比量岂是心虑能及。故四难思。谓量同太虚。德周大地。此持戒体难思量也。亦得云约教明难思。德既众多矣。非心之所思。故曰戒德难思也(文)。简正记云。问。古今制作。虽弘圣教。恐有魔事。皆先归依三宝。请求加护。欲令其教久永流行。今钞何不归依而直叹戒德。答。多解。初云夫归依有二。一冥二显。今钞欲著述时。已冥心归依了。不更显归敬也。次搜玄云。钞宗四分律。律本之中云。稽首礼诸佛等。既安归敬。是以承律文。更不重述。或有释云。但随著述人怀。有无总得。今依顺正记云。夫归依者。三业伪体。如跪礼是身业归依。佛有天眼能见。发言赞叹是口业。佛有天耳遥闻。意中归依。佛有他心遥知。今钞既入文叹戒。乃是口业归命法身(文)。爰知今钞主依如是义道别不案也。冠超众象者。此两默俱违记释云。去声呼之。取高出义非召物体。既冠首得意此语字也。亦以轨导舟航。既两向为喻。初二句全不释喻。记亦云既超象外无物可比。此取冠超众象义。既戒冠超众象故。物无可喻云事也。若如两点即成喻。故知误之平声。特名物体故可成就喻。今去声故不可然也。冠超众象训之时。帝无难也。是以今一张反。记云。不能全似故云冠超。亦别篇下记云。叙意生起冠后十门文云云。加之钞批云。未着曰冠(平声)。着之在首曰冠(去声)。如衣未着曰衣(平声)。着竟曰衣(去声)。如冠着之在首。众衣必随之。喻戒能居上定慧必随后起。以戒为先故冠定慧及万善之首也(文)。简正记云。冠者束也。超者过越也。众者诸也。象者物象也。周礼云未在首曰冠(平声)在首曰冠(去声)。礼记云。男子二十四冠之。父母为立名而召体。朋友为作字以彰德。亦庄圆云冠。圆以像天能覆于万物。待鬓以为首饰。自后不改其制也。亦仪眼记云。冠者蝉冠古来皆戴之。谓蝉虫饮吸于露。而体清。今戴此冠。表男子有清恒之德。后制幙头用曩冠上。唐朝高祖赐巾用替其冠。迄今不改(文)。大钞记云。冠(灌音头上着时各灌)。众象谓三界内一切山河大地乃至一切色形象也(文)。有人云。冠象谓于天戴象于地(文)。业疏(三下)引刘子云。至如冠章甫衣缝掖。嘉肴溢目。芳音盈耳。一时之荣故不足尚也(文)。同记云。冠衣二字去呼(文)。已上诸释皆云声呼者。取冠戴之义也。今记云。束戴同之也。束戴者束发戴冠也。记取高出义。冠首时此高出义。名戒高出义也。
  记。舟航(云云)依大小分之。小云舟。大云航也。简正记云。舟航者。字统云。单船曰舟。双船曰航。亦解渡水曰航。不渡水曰舟。舟是体航是用。今钞体用双彰也(文)。辙轨物楼柱。
  记。乃至池等(云云)。婆娑云。亦名为池。群鸟所浴。亦名为镜。由戒净故无我象现。亦名璎珞。老少中年服常好故。亦戒名为头。能见苦谛诸色。乃至知色阴等法故。功德所依名为器也(云云)。
  记。具列八喻(云云)。问。王子与王一子不同如何。答。事钞(中一)云。一者如王生子。为氏所敬。得戒护人生圣种中。后必成圣。如绍王位○四者如王一子爱惜绍位。得戒人因戒护故。必得成圣。理须爱惜。不得毁指(文)。同记云。前三喻戒体。后五并言爱惜。即喻戒行。四与初滥。前以王子直喻受体。后以父爱子乃喻随行(文)。锁辔勒良以举诸象。
  记。辟支及佛(云云)。问。独觉不值佛。何受戒耶。答。指归云。明了论谓最胜人是佛。次独觉。皆行戒法。令声闻与佛理不在疑。独觉出无佛世。婆论中亦非僧摄。何得有戒。答。若准义钞中。问曰。独觉为有戒耶。解云。亦得虽出无佛世。缘于别等得脱。亦得别解脱也。若尔此戒佛出世有。既出无佛世。云何得有戒。答。别解脱有二。一在家诸戒。二出家别解脱二百五十是。婆论依在家言戒。故云非僧摄也。亦善见云。五戒十戒一切时有。乃至无佛出世辟支轮王等亦教。故独觉持戒。行毗尼理何疑。后堂记云。麟喻者是自受木叉戒。与佛同是自受戒也。若独觉即禀教修行得木叉无疑也。梵云辟支。此云独觉。具足呼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独觉(文)。表无表章上云。一自然得。谓佛独觉尽智心位自然得之(文)。
  记。常途如此(云云)。常以五戒十善导人天故云自然也。
  记。若论上智(云云)。上智者圣道行也。
  记。通被两机(云云)。利钝二机云两机也。
  记。三宝舟航(云云)。同舟航之义可通四种三宝哉。答。尔也。但今佛法二宝并假僧弘之。释且依住持一边释欤。简正记云。谓今僧尼剃发染衣。受持禁戒入僧之位。即住持僧宝。又能书写十二分教。即住持法宝。亦能建立形像塔庙。即是住持佛宝。岂非住持三宝之舟航。亦地持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感。即是佛宝既成。已演四谛教。即是法宝度五比丘。即是僧宝。此则戒为化相三宝之舟航。又智论云。先持净戒。后证五分法身。是佛宝亦择灭无为是法宝。复得无学功德是僧宝。此则戒为理体三宝之舟航。已上三种三宝虽殊。皆用戒能运载。故曰寔(文)。私云。可局住持。记释见尔。
  记。一体理体就理而论(云云)。问。一体实可理。理体三宝。戒疏一(上)云。五分法身为佛宝。灭理无为是法宝。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文)。此五分法身名事身。是以通真记云。法身性具曰理。五分修成曰事(文)。何况声闻学无学功德。全是有为修成功德。问。若尔者何云就理而论哉。答。付出缠破障之理。且佛僧二宝约能证分之。故行宗(一上)云。然此理宝亦即同体。但望佛僧证理边为别(文)。爰知云五分法身。亦云学无学功德。且约能证边。宝彼被证知。理名佛僧。法宝必不约佛宝边。灭谛涅槃之当体云法宝。约门时聊虽不同。论其体时。全一理之体也。是以戒疏云。理谓至理天真常住。还是心体(文)。问。若尔者取佛僧所证之理。云佛僧二宝。法宝相乱。法宝释佛僧能证法则所证故。加之佛果五分功德三宝中不摄可云哉。旁难思如何。答。
  记。化相一种局据佛世(云云)。问。化相之僧宝。其体如何局佛世哉。若云圣者灭后岂无圣哉。若指在世凡圣二位。云化相之僧宝。形云局据佛世。在世凡夫定住持僧宝。如何。答。在世七贤四圣凡圣。皆助如来化仪。化相僧宝故云局据佛世。其故者。归敬仪云。先智苦尽为僧宝(文)。通真记云。先智苦尽者。总收小乘贤圣五位。先智即是七方便人。苦尽者即四果人。证真断苦。不入恶道。贤圣虽殊。皆有所证(文)。亦虽圣者。灭后非助化仪。可名住持僧宝。设亦虽为在世。不入七贤四圣之位。薄地凡夫。非化仪门僧宝。亦可摄住持僧宝。依之通真记云。问。若取仪相有滥住持。答。凡圣分之。问。凡通佛世圣及来际。答。佛后之圣非凡相。佛世之凡是住持(文)。此凡夫者摄薄地凡夫欤。记住持一位。通被三时(云云)。戒疏(一上)云。形像塔庙为佛宝。纸素所传为法宝。戒法仪相为僧宝(文)。在世栴檀木像等在之。故亦行宗(一上)云。问。文中单出本文者。佛世应有文籍哉。答。若约佛世本无文字。但诸圣士闻持而已。或可佛在世非无典籍。后结集者。偏缉成章义亦无妨(文)。爰知住持三宝可通三时也。
  记。运载不绝故如舟焉(云云)。此偏约住持三宝。释舟航之义也。其故者一体约理故。必不依戒功。化相局佛世故。亦无运载不绝之义。唯住持通三时。亦依戒功运载不绝故。喻舟航也。寔植入道次第以。
  记。正从后义(云云)。前义泛论之。正从后义者。正释文相也。
  记。曲论来致(云云)。释相篇云。余经但泛明化蹄。通显因果事随理通。言无所寄。意寔深远。昏情未达。虽欲进修。鲜得其要(文)。至如上列住持等事。
  钞。群籍于兹息唱(云云)。简正记云。群者众也。籍谓典籍。经论既多。故云群籍。息者休也。唱者说也(文)。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
  记。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云云)。问。此依何教。定一千年哉。答。大悲经云。正像各千年。末法一万年(文)。杂阿含云。正法千年(文)。善见毗婆娑云。正法千年像法亦尔(文)。依此等文也。若引异说者。大集月藏分十云。过去诸佛正法七日灭。我正法住五百年。像法住千年(文)。摩耶经云。如来灭后正法五百年(文)。大论云佛之正法五百岁而衰微(文)。贤劫经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文)。已上正法五百年说也。大乘三聚忏悔经云。正法像法各五百年(文)。此正像五百年之说也。补注七云。有人引青龙疏云。有教有行有证名为正法。正者证也。有教有行无证。名为像法。像者似也。无此三者。名为末法。末者微也(文)。
  记。如来定在正法(云云)。问。凡取正像末三时事。诸师同自灭后取之。况戒疏灭后百年分出五部。释正法初百年其宗(云云)。同记云。正法千年。一百年时分出故云初百(文)。此等解释自灭后定正法勿论也。如何。答。付之有多料简。一义云(凝公和上)正法正自灭后虽取之。二月十五日以前正法初年数入。正入灭次日虽取之。云正法千年时取其一年。故云定在正法也。一义云。定在正法正法非正像末之正法。只在世无非法。故云正法也(云云)。此义不审也。既云如来定在正法。曰依通于正法。是配当三时见。
  记。住法图赞(云云)。此祖师制作也
  记。列二十五祖(云云)此入末田地云尔。若除之唯成二十四祖也。
  记。十诵云得兰夷罪(云云)。出十诵五十一。兰即结大妄语方便故。谓虽云我是大师人不信。故只犯方便也。释相(妄戒)引伽论云。自称是佛天人师等偷兰(文)。同记云。犯兰有二。一世间一佛无第二故。二具足相好异世人。无人信受故(文)。问。若尔者设虽说事法何犯夷哉。人不可信故如何。答。说事法不云佛。成大妄戒也。谓云得彼佛所证四禅五根五力等功德等也。名云天人来供等。此名事法也。今云大师边兰也。人不可信故。说事法方夷也。是以云兰夷。
  记。娑婆五浊(云云)。娑婆此翻堪忍。因恒愿取娑婆秽土教化众生故。娑婆者三千界总称也。问。若尔者。何亦举大千耶。答。别显地界广量也。
  记。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百岁出(云云)。法苑珠林等意。通成住坏空名贤劫也。若慈恩劫章意。贤劫名局自住劫二十增减(云云)。惠心先德依立世经作颂曰。六万四万二万时。拘留那含迦叶劫。百岁释迦牟尼出(第九减劫中六四二万百岁时也)至第十五减劫中。九百九十四佛出乃后住劫欲终时。楼至如来方出兴(云云)。然俱舍光记云(论本第十一)释迦牟尼当住劫第一劫出世。于此劫中已有四佛出世。即拘留孙佛至释迦佛。若弥勒当第二住劫下生(文)。
  记。三十成道(云云)。金刚般若疏(天台)若依光赞经。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文)。普贤菩萨证明功德经。惟元三昧经同也。梵网云。七岁出家。三十五成道(云云)。今三十成道天台等意也。法相宗菩提流支颂。彼云。七年作婴儿。八年化童种人。四依者钞批云。亦约荣疏解。四依大小乘相对辨者。一者如涅槃云。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即地别菩萨。以拟小乘七方便人。同为凡夫等真断惑。是故说为具烦恼性。为初依人也。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初地已上还菩萨。同在欲界。以拟小乘苦忍已上斯陀已还。此二果位入圣位。同未离欲界。是故令为第二依人也。或云。初地至七位也。然声闻以见谛为粗。思惟为细。菩萨以三界为粗。习气为细。今六地终心断三界结尽。犹如须陀洹断见谛尽也。七地始侵习气。如斯陀含侵思惟结也。以其粗细尽不尽同故。将初地至七地以拟二果也。阿那含人是名第三者。七地已上九地已还菩萨离分段身入深法位。以对小乘。阿含人已出欲界同为第三依。或从八地已上数之也。阿罗汉人是名第四者。十地菩萨学位已穷。得拟罗汉所作已辨为第四依也。此无学果正使已尽。习气未已。迦叶起舞。身子起嗔。难陀悦色。毕陵迦骂河神等皆是习气。然此但是烦恼余气之势分也。不能成菩萨。无有体性也。今正取人四依。明其人能弘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五观。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教化众生(文)。
  记。说三乘法度人无量(云云)。法华经(方便品偈)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得三乘。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文)。谓出秽土佛必说三乘法(云云)。三乘根性感佛出世故也。
  钞。偏弘斯典(云云)。简正记。偏云颇。不平地也。弘为扬也。斯典。典谓教典。佛在日偏颇弘揭(文)。
  记。必以威仪为主(云云)。谓持戒云威仪也。四十二章经云。二百五十威仪教法(文)。华严经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文)。
  记。大权影响但知祇奉(云云)。大权萨埵。影如随形。随佛随逐也。祇奉云承义也。如佛说都不杂余言。持律故云祇奉也。祇祇候祇也。安敢措词。
  记。义疏云始于鹿苑等(云云)。义疏一卷文也。
  记。随根制戒(云云)。问。二百五十戒。随三根可有轻重哉。答。于听教可有单三衣百一诸长等三根不同也。于二百五十制戒者。一化弟子。凡圣利钝一同无差别。六和随一戒和故。
  钞。爰及四依遗风无替(云云)。简正记云。爰者尔雅シテ也。今借训及。今者于四依盖取相接之义也(文)。钞批云。爰由及也于也(文)。四依者有三传。律藏使大师遗风之教无有废替。故云爰及四依也。遗风者佛之教也。风有靡草。能教有除非之用。故曰遗风无替也(文)。简正记云。初人四依者。准涅槃经云。善男子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止。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家。具烦恼性。奉持禁戒。威仪具足。能为他人。分别宣说八大觉而初依(准此是外凡位也。八大觉即小欲寂静正念定精进曾愧正思惟是也)斯须二果为第二依。阿那含果为第三依。阿罗汉果为第四依。问。四依菩萨为约大乘。为约小乘。若是小乘不能弘持。若是大乘何故上来将小乘四果等配属。答。夫降三弘扬。摧邪显正。必是大权菩萨传演流通。若实声闻不能摄化。文虽举四果。且示相为言。如迦叶阿难当成佛位故。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若将大乘行位配之。即地前三十四心为初依。登地至七地为第二依。八九二地为第三依。十地已去为第四依。遗风无替者。遗余也。风教也。无者对有彰名。替者废也。问。所以将风训教者。答。如世风有美靡草能也(文)。会正云。涅槃曰有四种人。虽曰四果。实大菩萨故。第四依人。断诸烦恼。住第十地。智者曰涅槃四依义通圆别(文)。
  记。注内凡为初依。初果为二依(云云)。问。依经初二果合为第二依见。即涅槃第六(四依品)云。是大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为世间依止。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家。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文)。同论云(取意云云)上帖示四依之像。下引涅槃论相违如何。本论可交也。同论云(取意)欢喜地为初依。二地(乃至)六地为第二依。七八地为第三依。九十为第四依(文)。通真记(中)云。住法圆赞引涅槃云。有人出世具烦恼缚。是名第一。即是内外二凡守戒定者。须斯二果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此则大小二乘合明行位故。经云第四依者。所谓如来(巳上彼文)。若大乘中住内人属三贤位名须陀洹。属第一依。初地见道名斯陀含。属第二依。二地至七是修道位。名阿那含。属第三依。八地至佛。名阿罗汉属第四依。人约能证。法据所证(巳上真文)(通)。钞批简正记等并如经文。加之济缘(三下)云。以内凡为初依。须斯二果为二依。那含为三依。罗汉为四依(文)。会正记云。初依示为小乘内凡像。二依示为须陀洹像。三依示为斯陀含阿那含像。四依示为阿罗汉像。虽曰四果实大菩萨(文)。今此注并会正意。二三两果合为三依。违涅槃经如何。答。
  记。此并大权示声闻像(云云)。问。菩萨化物随宜。如何示声闻像。答。智论意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加之付法藏二十四祖皆是声闻形也。既是为物师。爰以示现出家形也。
  记。行四依(云云)。出律文之法。菩萨人四依文出涅槃经。
  记。昔来但列二十四祖(云云)。古记云依遗风。唯限二十四祖得意。即会正云。今取迦叶等二十四师。是罗汉像故(文)。故今行之也。二十四祖者。文见名句。传法之者。
  钞。录于像季(云云)。钞批云。逮曰及也。像者似也。季者末也。有云正法纯真像但相似故言像法(文)。简正云通明佛法。总有三时。一正法时有一千年。正者圣也。具有教理行果四法。即真如之体。凡圣所依。从兹流出十二分教。皆有所诠之行。依教修行必获果证。与佛在日。剩不别故云正法也。二像法时。亦有一千年。但有上三。少有果证似像于正故。云像法也。三末法时有一万年。去圣时迳。众生无智。有教典不肯修行。圣于正像将为斯果。但有上二全无行果。故云末法。亦于第二像法一千年中。前五百犹有果证。后五百年但有上三。今钞制作去佛灭后已一千五百七十四年。即像法之末。故云像季也(文)。
  记。正法像法益多乖诤。五部二十部等异见也。
  记。亘相投毁(云云)。感通传云。此方僧胜于大小乘。曾无二见。悉皆奉之。西土不尔。诸小乘人。获大乘经。则投火中。小僧皆卖于北狄。耆者夺其命根。不可言述。
  记。及空有两宗(云云)。一义云。护法清辨空有异论之。则真光佛地论云。菩萨藏千岁以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论。千岁以后乃兴空有二执异论(文)。一义云假实二宗也。小乘灭后百年。则成分破也。
  记。隋唐已前五部未分(云云)。五部虽传。未分五部不同宗义。智首时初造五部枢分钞分别之也。问。若尔者五部不分。假实不判。依何云各尚己宗哉。答。枢分钞以前虽不分五部宗旨之界畔。五部差别自本在之。故各各随已见尚已宗也。枢分钞已后宗旨各别。何必被乖诤哉。未判假实故。云多乖诤也。是此非彼。
  记。一千五百余年(云云)。简正记云。今钞制作去佛灭后已一千五百七十四年(文)。故云余年也。钞争锋唇舌之间。鼓论不形之事(云云)。简正记云。形者成也。凡是论者皆胸忆所成。多不据典释。又解云。比丘所行。名为形事。今非法自立不是比丘所事。故曰不形事(文)。相攻图胜负。
  记。震是梵言之省略(云云)。天竺呼汉土云震旦。今云震故言者略也。亦云师那国也。标所以。昙延宏标。
  记。如世州群(云云)。州州ナレノモ。通名江山川泽。彼土多有此类。如云河州河中州泽州大山州江州泸川军等。军者亦州也。
  记注。旧云国岭两标。震是此方。岭即葱岭非也(云云)。古记意。岭流砂葱岭之岭得意故斥之也。即会正云。国岭两岭(云云)。简正记云。震者国名。岭者山号。梵云震旦。或云真丹·栴丹·指那·指难。皆梵音轻重。此总翻为汉地。若依婆娑论。二音一云指那。此云闻物国(谓此国多出异物。为诸国之所闻也。或作天字者。或云武国。恐非也)即赞叹之词。二云指难。此云边鄙国。即毁呰之词也。亦西域记云。摩诃指那。此云大汉国。今言震者。是略梵也。节古记皆云震是东震。以西国望此为震宫。旦谓朝旦。以日初出照于东隅其如丹。亦云真丹等。此非故也。盖为震声。与此方震宫音同。既未翻名不合。就梵音释义也。岭者葱岭以岭多葱故。所以岭国双标者。为简滥也(文)。钞批亦同之也。古义云。集要增晖义苑同之也。但大钞记云。震岭者谓此间也(文)。顺今记也。
  记。传教者弘通之人(云云)。会正记云。传教者即传经律论等也(文)。
  钞。拔萃出类智术而已(云云)。□至训而已。与今不同也。
  记。草之出丛曰拔萃(云云)。简正记云。拔谓迥拔。萃(病醉反)者聚集也。穴草聚生曰萃。中有一茎。迥出于上。故云拔萃。出类者人也。出者超也。类者流类。人聚曰类。众人之中一人智德过于众者。故云出类(文)。有云拔此可读イシト也。
  记注。语出孟子有若叹孔子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已来未有盛如孔子也(云云)。师云。可读孟子也。本书可读孟子。如孝经论语等。圣教可读孟子。如孝经论语等也。胸襟英敏者利根人也。
  钞。欲明扬显行仪匡摄像教○树○表者(云云)。钞批云。此欲明二字冠下数句(文)。盖言不能详评故也。
  记。以像末之教不显行仪安能久住(云云)。像末之教言。释本书像教也。钞批云言像教者。教流像法(文)。正其讹驳。摄谓持之久永。
  钞。垂彝范训末学(云云)。钞批云。彝者字有多义。亦祭器名也。亦曰常也。见尔雅。说文云。彝宗庙器也。非今用。范尔雅云。范由法也。谓指式法则也。通俗文云。规模曰范即是其义也。亦云。竹作曰范。木作曰模○谓将常所行之法流布后进(文)。
  钞。纽既绝之玄纲。树已颠之大表(云云)。指归云。纽女久反结也(云云)。钞批云。玄者深妙义也。亦玄者黑色也。远之如天远苍苍不可辨于其色曰玄天也○树已颠之大表者。此明世中萃表表刹等标记。所处有所表彰。如津济之处竖其大表。若人迷途失济。使人远望此表。知其方所。若能标之表忽倒。则迷所标之处也。忽有一人。能更竖兹表者。还令得知津途方所。昔以戒法无。既事同表倒。今更有人。能传律藏。使三宝隆安。是树已颠之表也(文)。
  钞。可得评而(云云)。祖师已前诸师皆云不得评之意也。讹岂非凭虚易以形声。轨事难为露洁者矣。故曰难为以即用也。形构其相状。犹言显白。无教照□欤易○故难。
  记。有解(云云)。此指归文也。即彼指归云。凡言凭虚。不同托空之虚。此盖是定慧之教文义通之。虚非是虚妄之虚也。故羯磨疏云。知心虚通也。亦云虚通无洁。亦云高谈虚论也。义有余。轻重仪云。道在虚通等钞意若经论之教(云云)。若此表戒律宗(云云)。
  记。彼引僧传僧休法师(云云)。彼僧传云慧林法师。即续高僧传十五(义解)云。释慧休大小诸藏并统开键。准有律师部未遑精闻。昔以戒禁随事可用缘求。案读即了未劳师授。曾披一卷。持犯茫然。方悔先义。更弘神府。乃负律提瓶。从洪律师听采四分。一经讲肆三十余遍。日渐其致。终未极言。顾诸学徒曰。余听涉多矣。至于经论一遍入神。今听律部。逾增逾暗。岂非理可虚求事难通会乎(文)。爰知传文云慧休。然而记云僧休未明勘也。予听涉多哉。岂非理可虚求事难通会。
  记。听洪律师讲四分律。洪律师道洪律师事也。战国策云。画鬼魅者易为巧。图犬马者难为巧。淄洲记注即以此对未知何出(云云)。指归如是释。记家未知何出也。钞前修托于律藏指事披文而用之(云云)。钞批云。事谓衣药钵等事也。如持衣加药当部缺之。应取他部。岂得手持而已。前代有师不闲通塞。真信律文云。有无不取他部。故曰披文而用之也(文)。
  钞。则在文信于实录(云云)。钞批云。大律藏中明其持犯行相。是实录也。但行事之人不解。去取即有滥不(文)。今家则用之义决通。如下所标律文未了是也。
  钞。而寄缘良有繁滥(云云)。问。所言繁滥者。为题目繁滥。将不尔欤。若云不尔者。既云繁滥。何为异哉。记所出各差五德等。似依正文。何不局滥。若依之云尔者。前释题目不以此为据。知是非所删繁义云事如何。答。一义云。异题目所删繁滥欤。其故各差五德。二十八人不足数等非浮言繁恶事故也。但今云繁滥事。律文且五人自恣之时一人各差五德。六人已上不妨并差。然而古师不得律意。不论多少可各差得意也。今一度可差也。若两度差之事诚繁之重滥正义故云滥也。此边且云良有繁滥也。一义云。广滥之中滥也。记云故有繁滥故。问。差尔者何上记云若依序文正存前意。亦夏竟解界上释出繁广中。今何出繁滥哉。答。先序文正存前意。御难付之有傍正。如上记约正云也。今云繁滥。望傍云也。次御难于此亦有两边异。以有多说繁广出之。此文岂非相滥故。亦出此繁滥。自本于夏中结夏具两边故。是以口义云。问。良有繁滥者。与前记之所立何异。若云同者。何以前文繁滥列相与此异不相同。答。虽前后列相不同无非混乱正教。从古以来。滥相万差。前后两出出异。以显滥相之广(云云)。亦夏竟解界在前繁广中引之。今亦在此。口义会之云。对事相亦滥亦广故。两段无在。若尔何故立一繁广。即兼收繁滥耶。答。钞文前后两出。意使收相分晓。繁滥只收混乱圣教之事。繁广更收精详臆说之言(文)。
  记注。如依律羯磨各差五德(云云)。律文羯磨且五人僧时故。各各亘差五德。故羯磨中唯牒一名也。六人已上不遮并差五德也。即自恣篇云。所以差二人者。四分文不了(私云。唯牒一名故也)十诵僧祇并差二人(文)。同记云。本宗但令差人。及羯磨中唯牒一名故云不了。次示三律并差二人(文)。爰知僧数不满故两度差之。律文云各差也。差僧数满同时可差之。而古师不得律意。不论多少可各差得意非也。
  记注。有覆不开忏重(云云)。钞(中四之三十三)云。四分云。若比丘及尼犯波罗夷已。都无藏心。令如法忏悔。诸师废立亘有是非。今括其接诱。理无滞结。但使覆与不覆。临乞时都无覆者尽形学悔(文)。同记云。诸下示古今两判。初指古非。古释都无覆者。谓从犯已后曾无一念覆心。方开有则不开○十诵中初明开忏。如法□者即悔心也。
  记注。夏竟解界(云云)。安居篇云。人解有言破夏者。以佛令夏竟解结也。此妄引圣言。律云安居竟应解界结界者。为诸界同受功德衣也。各舍通结同受共解别结(文)。
  记注。二十八人不足数(云云)。二十八人本部不足数也。十诵十二人。他论三人。僧祇九人。亦十诵三人。今解本部他部取合六十余人不足数也。
  记注。四人舍堕(云云)。古师四分不能四人作法。除三法(受戒自恣出罪)此之内舍堕忏不入之故。知舍堕四人谓可得作之。然而今师意当律无文。以僧祇正定是五人法。仍可用之(为言)。是以钞(中四)云。问。四人单白得受忏不。答。前已明之。并须五人已上方行羯磨。四人若作但得对首(文)。加以学非精博研味尤寡讨论。言具任意。
  记注。如手持衣药(云云)。下十门第四门云。一唯执四分一部。不用外宗(如持衣说药之例不无止但手持而已)。
  记。或引类例(云云)。问。类例与流类不同如何。答。今注意。类例异事例之。其例不当。流类依同事取彼部用此部。其取舍不尽理也。记注如上小界立相。引僧祇舍衣界一寻(文)。三小界本不立相。齐僧坐处为界限也。然古师谓自恣说戒可尔。若受戒时。出众问难。入众正受。必在界中须立相。如熨斗柄。是中问难。是故引僧祇舍衣界为例也。舍衣界舍堕忏悔时界也。即僧祇第八卷见。比丘犯长求忏。以大界难集或恐劳僧故出界忏。若有戒场。即至戒场。若无戒场者。出界外结界云。齐僧坐处外一寻已内于中作羯磨等得意故。今师付之云取类乖矣。受戒小界不可立相。本结小界恐恶比丘诃故也。若身外开界容入诃故。但问难出界外问无过也。谓●如此连坐开一方隙。容一人往来也。若至乞受时。半身入界无过也。是以结界篇云。比人行事若结小界受戒。多立院限。说戒直坐。自恣圆坐。此二无有外相○若准僧祇。彼文云欲舍衣者。至界外无戒场者结小界。文云齐僧坐处外一寻已内于中作羯磨(文)。
  记注。无衣钵得戒以破戒和尚四句(云云)。受戒篇云。四分云。若无衣钵。不名受戒。若借衣钵应与价直(文)。亦云昔人义准四分和尚法中。若知借衣钵受戒不得者。则不得戒。不知者得(文)。行宗记具出彼句云。一不知借衣非法。二不知不可借受。三不知虽受不得。四俱知之(文)。今无与借义类同故言无也。
  记注。如用僧祇加衣法(云云)。四分无加衣词句故。古师依僧祇词句受持之故斥之也。是以二衣篇云。昔有人依僧祇法者。彼护衣与四分不同(僧祇一夜通会四分准明相)。今依十诵(以受持之相类故)。
  记注。及用解大界解小界羯磨(云云)。结界篇云。旧羯磨中用大界法解之。唯称大小为别。今不同之。戒场不许说戒。何得牒解(文)。同记云。旧下引古。疏指光师。昙谛本亦然。今下点非。由前大界牒二同解立场本非说恣复非住处。所以前结不牒。后解何得称之。疏中又出他师用三小解。破云三小无相。一席作法。如何类之(文)。问。解小界亦何故不相应场法。答。如资持云。今有尔许比丘。集解此处小界(是正律文也。钞但云解三小界。同前结法也。文)。
  钞。致令辨折衅戾轻重倍分众网维持同异区别。
  记。衅戾皆目于罪(云云)。指归云。衅许勤反。瑕也○戾罪也(文)。钞批云。衅者罪也。重罪曰衅。轻罪曰戾。戾亦曲戾也。今直取其罪义○亦衅者血祭也。有人作逆。斩首取血。祭坟陵七广。名为血祭。亦云生刑取血。涂于鼓面名为衅也。此衅正是逆义。可世人之衅逆。即斯义也(文)。
  记。展转增多(云云)。有师云轻。有师云重。有师还亦云轻。如是展转增多也。
  记。各据一见故曰倍分(云云)。谓佛判轻重。其上亦判轻重。故云倍分也。简正记云。重罪之衅。轻罪之衅。轻重戾。轻翻成重。重翻成轻。故云倍分(文)。
  记注。僧物得重(云云)。彼僻执本律房舍揵度中暂碍僧用故结兰。一向谓盗常住物者。非重。尚重谓或有盗者。便即夺取可无过。意谓律中不许夺财物者。由成重故。既不成重。夺则无过。是以释相篇云。四分云。四方僧物若僧乃至一人不应卖。不应入己。皆犯偷兰。因师有人言。若盗僧物云不成盗。便即夺所。此未见诸部明文。若夺成重。四分暂碍僧用故结轻。若永入已同善见断重。五分盗心负僧物。直五钱犯夷。一钱已上犯兰(文)。
  记注。无知犯提例判为吉(云云)。古师无知之罪吉得意。今师准不摄耳听。戒释相篇云○(本律篇十八在之)说戒时不善用意思惟一心听法。无知故重与波逸提(云云)。一向无知定判得提也。是以持犯篇云。问。此不学无知二罪是何。答。有人言并是吉罗。今解言。不学吉罗。无知有二。若全根本无知得重故。律云。重增无知波逸提。若疑者得轻。是吉罗也(文)。问。于疑判吉依理乎据文耶。答。钞不引别文证。而记释由云。疑犹涉解。故罪轻降(云云)。
  记注。盗畜物犯吉而断犯夷(云云)。望本主云重。望畜云吉也。是以释相云。盗畜生物。四分无文。有人断同大重者。律鼠盗胡桃积成大聚。比丘盗之。疑豫未决。望人由是本主。故还就人结重。余如他部。十诵取虎残犯吉。由不断望故。狮子残不犯。萨婆多云。一切鸟兽食取者吉罗(文)。
  记注。贸新衣得吉(云云)。律中以舍堕物货新衣。一舍一吉(云云)。古师是思犯提。今义贸吉本罪提也。是以释相篇云。律亦立。若舍堕衣不舍更贸余衣。一尼萨耆一突吉罗也。昔以财去畜心染犯。论中不尔。多云若先应量舍堕物即作应量不应量衣。此衣尽舍作提忏。若先不应量舍堕物作前二衣并舍作吉忏。二若先应量舍堕物更贸得衣财。即作二衣。不忏悔先提罪。若不应量贸得二衣不舍。已入净故。忏先突吉罗。上律结萨耆。者谓前衣堕罪。一吉者不忏辄贸违佛语故(文)。
  记。如僧网治罚说戒自恣受日忏罪诸余众务一方行化(云云)。僧网治罚如前繁滥中。说戒。说戒篇云。有云前加一白。未受具者出等。四分说戒不得妄驱沙弥等。自恣如前令差五德。受日如繁广繁滥中。忏罪如有覆不开忏重文也。
  钞。自非统教意之废兴考诸说之虚实(云云)。钞批云。自非二字冠下二句也。言自非博解教之有兴何能遗通累等也。言废兴者如结净地。十诵则废先有须解。先无不应结。四分令结免内宿内煮。文云边方静处结之。此是兴也。如歌声说戒。五分废四分兴也。亦如鱼肉为正食。律则兴涅槃则废。令若转识方能了。斯兴废之意也○考诸说之虚实者。考由定也。谓考定诸部经律意虚实也。诸谓不一之名。即五部文也。亦云三藏教中。有虚有实。如鱼肉为正食。经禁律开。约教而论始则为虚。终则为实。饭麨等始终不禁。但称实也。胜云诸说者谓诸家之作。亦须考霰。与教相应是实。与教不相应是虚。如僧祇明聚落界七树七间。有师云。七间难事三小界有立标相。此并是诸说虚实也(文)。此说意今后师义相当也。亦评量诸师释说多异故。方堪此任。孰能辟重疑。遣通累。括部执。诠行相者与。
  记。展转生疑(云云)。非谓于疑亦生疑。于执生疑故云重疑也。如执夏中不得解界人已生疑者。此疑指古师执云疑也。但钞批等意聊不同也。即彼记云前代怀疑。今亦致惑。故曰重疑。亦云师疑弟子疑。其来既久。今悉为开。故云辟重疑也(文)。
  记。大论疑者(云云)。此点意指疑当体也。亦点云大论疑者(云云)。此名人云疑者。此疑事既不分明故。疑任运滋广。故云重疑意也。
  记。夏末受日(云云)。七月九日受日出界人。十五日限满明相出竟法失故。今师十五日不归界失夏。古师云成夏。问。正义意判破夏。其理如何。答。业疏安居篇(四下十八左)云。问答云七月十五日须及夜分还返本界。如律所制。及七日还。令现明相乃在界外。绝此分齐故说破也。即彼疏亦问曰。今有七月九日受七日法出界不还夏成以不。答。破也。何以知然。夏有后开。无前开也(文)。问。若尔者十诵受夜不可破哉。答。疏亦云。十诵亦及七夜返还同四分。何有异耶。明相若出不及夜也。济缘释云。十诵受夜亦约十五夜分还界。不还破夏等(文)。
  记。七日药开无内宿(云云)。四药篇云准此唯开三罪。七日不合同宿(文)。同记云。注文破古。疏云。古师云。七日加法开内宿煮。此无文也。
  记。令夺取(云云)。钞中一云。因即有人言。若盗僧物云不戒盗。便即夺取。此未见诸部明文。若夺成重(文)。足使人疑故。须统括考校异同斟量取舍。
  记。与字平呼(云云)。诸记作欤字释之。大钞记云。若论矣字着一句之下。若论与字五六句及五六行下方着。欤字总结也(文)。指归云。欤字音予(文)。简正记云。者欤两字送句词(文)。
  记注。此四句二事。古作四义释者非(云云)。增晖会正记意也。节古义云。增晖云孰能等者下有四句。孰者谁也。能者解也。谓若非前来二种人。谁解作下四般事。将此四两字贯四句之上。且第一孰能辟重疑。辟者开辟。发辟。重者二也。疑谓不决。于一事上二意不决。谓之重疑。能诠所诠皆有重疑(文)。会正云辨折四种之非。必不能辟重疑遣通累括部执诠行相。四事也。今欲作此四者。要须是统教意之废兴等(云云)。乃至非此人其谁能开重叠疑来表三行事相者与(文)。常恨所流止论。要抄。如第十门具列者是。
  钞。止论文疏废立(云云)。钞批云。谓斥古师章疏中多明废立之义。如相州律师疏中有废昔义。有辨正义是也。破昔非者曰废。显今是者名立。故曰废立(云云)。
  记。撰疏者但相废立(云云)。疏立门释。故多废立。钞撮要包含故但不立门。至问答也。
  钞。问答要钞(云云)。钞批云。前代诸师所述章疏多有假设宾主问答来往。大成非要。如问善来上法发戒在何时中。此并当今甚为闲耳。言要抄者。谓用此问答。以为要抄。传写于后也(文)。
  钞。至于显行世事方轨来蒙者百无一本(云云)。无一本者。约一部全优。若至少少要。当不无其文。故下记文云。欲得全优未之有也(文)。
  记。行事训蒙(云云)。蒙即来蒙故也。钞批云。如易云童蒙来求我。非求我童蒙是也(文)。
  记。准下撰述一十六师(云云)。下第十门列古师。虽有十八九人。撰疏钞。今疏中列一十六人。记加灵祐疏五卷故云一十六人也。但简正记那不同欤。彼记云。若据疏钞从昔已前但有一十四本。今云百本中无一本者。且约大盖之言。文家属对如云西土有千部论师此方有百本疏主之例(文)。
  钞。时有锐怀行事(云云)。会正记云。博雅云。锐利也。言智利情怀之人(文)。简正记。锐利也听也。怀者情怀也(文)。
  记。上标人法(云云)。锐怀行事者人也。文在义集者法也。
  钞或复多列游辞而逗机未足。
  记。光本多以义求(云云)。济缘(一上)云。即用论本。但加义注(文)。
  记。愿本广引缘据(云云)。同记云。谓据律缘起(文)。已上记家推量释欤。此两本并已故闲缓乐从尚简。
  钞。成相莫宣(云云)不列羯磨十缘等。故依之用不辨前事也。
  记。增减繁略(云云)。问。以此四字可配四本羯磨疏哉。答。勘彼记文不尔。彼云增则成繁。减则成略。亦可增减约法。繁略在文。亘见得失者。言未全是也(文)。
  记注。昔来所释等(云云)。非谓此业疏文。但是消此别行钞文。古记斥之也(通前疏钞及以义集)䂷。
  钞。领会者非精练莫悉(云云)。一义云。领谓理也。文选第八子期思旧赋云。托运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翰曰。领理。会合也。言康之刑是运过会合。当修之秋索琴而弹。是寄命于分寸之阴耳)。领(玉云。良郢切。诗传云。颈也。周礼注。犹理也)。一义云。如会衣颈。假令如取裘大领。喻取法门大纲也。故可训会领也。是以文句序曰。冀后诸学者。晓其元意。寻领索裳。担金弃砾。说真实法。非虚妄人(文)。辅行序云。领会之宾十无一二(文)。止观第四云。夫违亲离师本求要道。更结三州。还放五群意欲何之倒裳索(文)领揽火求水非所应也(文)。
  钞。余因听辨之暇(云云)。有儒书云。余者人未书也。谓卑下词也(云云)。简正记云。余者我也。或约字说。人下安未自论意也(文)。指归云。余(尔雅曰。训我也有说。人下安未。钞主谦词。是人之未也。取笑之甚。字体从人未也。非未字。思之。文)。
  记。文章驳杂之貌(云云)。驳马首尾黑身白也。搜玄记云。驳者说文云。六驳兽形如马。头有一角。食虎豹。身有六般色。故从色立名(文)。
  记注。孔子在陈思鲁。乃云。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云云)。孔子本鲁国人也。后在陈国。思本鲁国。即云吾鲁国党小子成章义也。简正记云。儒书云。夫子在鲁。鲁人不敬过卫。卫人恶(音污)乃削迹亦过宋。恶之伐树。后游陈至彼亦绝根。如是跉跗七十余国。在陈既被绝根。却思归鲁无由得去。遂假拖事端也。故书云归欤(云云)。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矣。所言归欤者。谓归去也。吾我也。党者乡党也。小子者呼诸弟子也(文)。狂简者狂至物言过也。简未言显理事也。不取中物。云狂简也。此出彼公治第五章也。有云狂简误也。
  记注。论语云为命裨谌草创之等(云云)。此在宪问第十四章也。孔子为命裨谌人书成之。此人孔子四人贤人弟子内第一弟子也。
  记。不事虬文(云云)。文钞(下四)云。龙身有文彩者谓之虬(文)。
  记注。有科此为删四分繁(云云)。节古义云。增晖云。二正明体用。先明钞体。言斐然至舒者一部之文。以删补为体。今此两句正辨删补。先按本宗也。斐然者○直笔者不事文笔也。舒者舒张○谓于四分律中。除四繁之文外诸的当之文。先直笔引于三十篇内。故下引云四分云律云文云等。此属删繁也。二明补阙者。谓依四分行事未周。须引他文。以补故次明也。于中分二。初异部众经(亦明律经对)。二西土圣贤此德对(亦名论记对)。言包异部至随说即律经也。及西土贤圣所遗等(云云)。乃至以此四句收下篇中补阙之教皆尽(文)。包括所遗囊包。
  记。布萨仪(云云)。普照道安所撰也。
  记。高僧传者梁高僧传也。
  记。遗编杂集(云云)诸师疏钞等也。
  记。攒聚成宗(云云)成今南山宗也。
  钞。先德文纪(云云)。简正记云。文纪即不是古人章疏。但不正解经律者总号为纪录也。如下所引普照道安二大师出家布萨仪。道契禅师凡圣行集。梁武帝出要律仪等(文上)。搜驳穷核。
  记注。十诵持衣加药(云云)。持衣者二衣篇云。四分但云受持。若疑舍已更受。有而不受吉。而无说文。今依十诵。以受持相类故(文)。加药者。问钞四药篇状时药口法段云。诸部令加不出其文。今者义立也(文)。同记云诸律无文。有事故须义立(文)。余二药无示所出。如何云十诵持衣加药哉。答。披注羯磨云。律本无口受法。准十诵及论制令口受(文)。业疏第四上释此经文无指证文。但次上文云。正加受用十诵。四分诸受文皆缺(文)。今付之按彼律只无非时法。余悉有哉。将但有制作加口法文。无正词句哉。如何。答。勘之未得受文。能能可勘彼律正文。但四分于四药显手受无开口文。其旨见注羯磨。十诵云加口受故。且云十诵持衣加药等欤。问。本部一向无开口受文。今何与本部同故搜哉。答。勘本律。药犍度云。毕钵拆盐等尽形应服。亦因吐下药物汁令饮之。亦列八种浆。古仙饮许之。亦秋月比丘病。听五种七日药。如长药戒出。此等药已听七日尽形之时分。故云同也。凡于同有二。文同义同。今者义同边也。
  记注。诸部不足数人(云云)。足数篇中四句。初句十诵十一人。论三人僧祇九人。二三两句十诵三人。业疏云。诸部通会共成一宗。则六十许人。故须大观众部。通照是非。义类显然。不碍不用(文)。问。对四分。他部不足数人共无之。何以此等云本部他部同哉。答。一义云。此义同边也。本部四满句出二十八人。而舍戒中中边不解不成舍(文)。是亦不足数也。故二十八人外。犹有不足数。故是与诸部同也。是即义同边也。
  记注。婆论三衣局量(云云)二衣篇云。三衣长五肘广三肘。若极大者长六肘广三肘半。若极小者长四肘广二肘半。并如法。若过若灭成受持。以可截续故(文)。问。此以何为同哉。答。一义云。本部中出五条量。二肘四肘也。七条大衣三肘五肘也。而下衣二肘四肘是不同也。彼云广二肘半。故余二衣三肘五肘故。与婆论同也。
  记注。五分通量(云云)。二衣篇云。五分肘量长短不定。佛令随身(云云)。五分量不必依肘(文)。亦本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云云)。此同五分通量也。
  记注。母论转欲(云云)。转欲缘起并词句。本律第三十六云。我与众多比丘欲清净。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与欲清净(文)。然得齐七反在母论也。是以受欲篇云。上明自说。今言兼他者。谓受欲已。更忽缘碍。欲转与他。毗尼母云。得齐七反。
  记注。鱼肉正食小教咸尔(云云)。四药篇云。诸律并明鱼肉为时食。此是废教涅槃云。从今日后不听弟子食鱼肉。观察如子肉想(文)。
  记注。在众自说欲(云云)。四分一向屏处说故异也。是以受欲篇云。若自有缘事欲说付僧者。当自来僧中说与等。四分无文僧祇云。病比丘与此房比丘欲不受之。即自入僧中。上座前说佛言善作如法(文)。
  记注。五分通结净地(云云)。四药篇云。五分诸比丘欲羯磨。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结坊内作净地并听(文)。
  记注。诸部自然界量(云云)。四种六相量皆出他部故。谓可分别村量取十诵也。不可分村六十三步量取僧祇。无难兰若一拘卢舍者。诸部言之也。付之取量或杂宝藏经云。五里或多论二里也。有难练若五十八步四尺八寸量出善见。道行界卢舍出多论也。水界十三步量出五分故也。
  记注。母论略说戒(云云)。问。本律中亦有十五种略说戒。尔者与本宗同也。何云异哉。答。实望听许略说事。虽同然至其作法全别相也。谓本律云。有五种说戒。一说序也。余者应言常闻。二至四事。三至三十。四二不足五广说(已上如是列三五故。合十五种也。然此中皆四略一广也。故实十二为略说。是律增一文也。资持上四等引之)。然母论略说相注羯磨中引云。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僧常闻。乃至诸大德是众学法僧常闻。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等(文)。注云律中具有三五略说。随缘远近。文非明了。今依毗尼母论(文)说戒篇云。说前方便如广说法。至序竟问清净已乃至诸大德是众学法僧常闻。一一各题通结。七灭诤下如法广说至末文也。四分文中不了。但言余者僧常闻。今准毗尼母论说也。同记问云。今明略法为依何出答文中缓则为广三十九十。及后卒难说序已略并依本宗。不说序略准注羯磨。乃依僧祇。中间各题通结自出母论等(文)。爰知其相不同故。今相对云异也。
  记注。僧祇三遍说欲(云云)。受欲篇云。僧祇三说成就。今约四分。但一说成者。皆无结略文。三说成法方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文)。
  记注。不立势分(云云)。问。诸部皆不立势分。所以尔者。释相云此十五种自然界四分加于势分。诸部并无势分文。尔者何云僧祇哉。答。诸部同虽不立势分。释相离衣戒云明势分殊引僧祇不立势分相明故也。
  记注。群部不开净地(云云)。四药篇云四分因饿死比丘故。听在伽蓝内边坊静处结作(文)。钞中明群部不开之意。是以业疏云。僧祇云。院内粪汁流巷人呵因制不许。十诵初听。白二结地已。外道讥言。秃居士舍食库食厨白衣无别。因令僧坊外在露地乞多食少。因制不作净地作者吉罗。先结舍之(文)。今云群部。且指僧祇十诵欤。是以别行篇记云。后明制断。僧祇亦然。四五二律随机开结(文)。
  记注。增加羯磨(云云)。诸部别行篇云。四分羯磨加减不成。圣印一定。僧祇十诵。加得成就。应草白白二。白四弥善。减则不成(文)。
  记。次就他部自明同异(云云)。问。前何不同哉。答。前约本宗他部。相对作四句也。此他部与他部相对作四句故不同。
  记注。五分僧祇于上座前一一说欲(云云)。受欲篇云。五分僧祇明文。会在上座前称名字说。意亦可见。若有多人说欲。须一一前后说。不可齐说(文)。
  记。他部同故搜者(云云)谓出多说并取之义也。
  记注。善见三衣内穿失法(云云)。二衣篇云。善见诸受持衣。虽被穿破不失法。若上二衣广边八指。长边一磔手。内穿不失。余处穿如小指失。多论但缘断则失(文)。
  记注。杂宝藏但卢舍(云云)。集僧篇云。多论比丘行拘卢舍界。不明大小。此论解十诵律文云。六百步为拘卢舍。亦兰若者新宝藏翻为五里。相传用之为定(文)。
  记注。僧祇事讫(云云)。问。两师意可用僧祇事讫受日哉。若云用者。今句中入之若云不用者。处处解释破僧可行见。两方难思如何耶。答。一义云。许事讫见事钞等文欤。尔者钞犹循古疏正述正义故。以后废前。记且随钞意释之。以三藏圣教岂论短滥。
  记注。昔云补阙误(云云)。增晖云。搜驳至通意者。结上删补意。言搜驳同意者。搜谓取其同见补阙。驳谓除其异见删繁。于此搜驳之时。尽曾研穷考窍。故云普皆。此两句总说删补意也。向下各有两句说之。长见下二句此结补阙也。滥述下二句此结删繁也(指归义苑会正并同之)。简正记云。已上四段都引一百七十本教文。皆补阙涉也。
  记。忌成及界(云云)。安居篇云。忌成及界人云唯得前后二日。中间二十九日不得用。以初二法容预而作故。月一日结之。后二曲开。畏失前后故局一日。中间之日已不及前。何畏失后故不开也○并非圣言以意用也(文)。于此两事古今义亦不同也。先忌成事不简旧容。有本要者必也(为言)。次不开中安居者。正义意不简三时皆许之也。
  记。布萨仪中唱未受具人(云云)。说戒篇云。有云前加一白。末受具者出等四分说戒。不得妄驱沙弥。以戒本说戒人自唱令出。若依僧祇三律。维那在前唱出。故彼戒本云。说戒者言未受戒者已出等(文)。同记云。三律者五十并同故。既唱己出。故知先遣(文)。问。当时唱之如何。答。唱白人论唱之也。外有清净大沙门人。次唱未受具戒者出等也。此有二过。一沙弥索欲问和之时出之。背之过也。二不清浮让序三门。故亦背戒本过也。是故斥之也。
  记。礼敬提衣角之类(云云)。沙弥篇云。出要律仪云捉师衣角者。出在人情。末世流变(文)。
  记。如结界篇重明集僧。又羯磨篇(云云)。问。何先后列之哉。先列羯磨篇。次结界篇明集僧故。可云重明。故今释颠倒如何可得意哉。答。略指以类相从。
  记。指白众在僧网(云云)布萨时。朝于僧堂白在于僧网。故指之也。
  记。四仪别相(云云)。足数篇分足列相明之故。
  记。亦释如无场大界(云云)。前于别事以类相从释也。亦下于同类事相从释也。
  记。加三衣法具出一法(云云)。于三衣各虽出受持之词句。且付割截之一法而出之。指略牒辨等。故云尔也。或文断而以义连。
  记。引五分僧祇文。断已续云义评等(云云)。此记意。断截断义得意也。是以受欲中云。五分云。令至僧中。为我称名字说。僧祇云。不得趣尔与人欲。与堪能持欲入僧中说者。义评云。所欲者亘有别集。今一时总说。何得委知不来集者。五分僧祇称名字说意亦可见(文)。古记意断绝义得意也。口义云。断字应作上呼。乃断绝也。以僧祇文但明与欲受欲如法之义。不言送心无乖总说闹乱之义。故曰断也。义曰义评皆由之也。断绝不了故。以义连(文)。此会正记义也。节古义云。顺正云。律中文断。今师以义连以律辨难处但解十三难及论作法。但问遮即律散落为文断。今师引成一处。是义连故。下文云。今就义准着问遮之前。即上卷文断义连。及分中下二卷。会正云今谓下或有引用文势断绝者。则以义而连续之。如下畜宝戒中引云末利夫人施僧布萨钱。佛言听(不言净施主。是文断绝也)。大师云。准义付他(是以义连续也)斯例甚多(文)。今记注云古解(云云)指此等文也。问。今师意裁断义得意。义评何不同哉。答。引文裁断行事。故云文断之。其上亦加自义。故云义评也。问。文势未尽。只直以义连续可明其理。何置义评等言哉。答。文滥故也。故记云参而不乱(文)。
  记。义云(云云)。释相篇云。别众食戒。义云。僧以诸人至诸家已。门外有比丘。不许入界内者。变为别诸。设后食时无人亦犯堕等(文)。
  记。义详(云云)。受戒篇云。四分若至一人二三人众僧所。共羯磨说戒皆灭摈。义详共一人对首众法皆成障戒必听众法心念。亦成难摄(文)。
  记。义准(云云)。受戒篇云。负债者诸部但言不应义准理得(文)。
  记。为立宾主(云云)。推问喻宾。述正义名主。
  记。欲使言议相待教理明显(云云)。有云。言者问也。议者答也。即问答显教理也(云云)。允师云。言议往反人现前(云云)。
  记。咨请问(云云)。问。其相如何答。不欲分别是非。唯有疑故直致问也。即结戒篇云。问。大界有村得合结否。答。多论云。凡结大界所以通聚落者。以界威力故。恶鬼不得便。善神所护为檀越故。通结聚落。四分文中亦结村取。
  记。假疑问。自本虽知非。殊斥师为显理故假疑也。问。若尔者。何不入破古问哉。答。济抄云。破古者。其义幽隐。异说难遣。故委折理破之也。假疑者其事乖律文明白故。一往假问显正也。即受欲篇云。问。说不称欲法成也否。答。成也。由羯磨中不牒此说欲之缘。律中若不记姓名字说相貌等(文)亦云。问。世中时有自读羯磨。作法成否。答。不成。是定虽无明文。可以义求然。羯磨戒本作法相似。戒必令诵之。羯磨岂得自读(文)。
  记注。问自然方圆(云云)。集僧篇云。问。自然界为方圆耶。答。昔云方。今解不然。若界方者。四维有余。无教可准。今言自然界中不定方圆(文)。
  记注。问边罪等人自言据体(云云)。古师依体之不足。虽未自言。体秽之故不足。今待自言不依体不足也。爰知自言今义。据体古义也。
  记。相并问(云云)。此例难也。受戒篇云。问。戒师作白和僧。教授无者。答。羯磨对僧问难。先不差之。故后须和。教授已被僧差。奉命令问。须更和。亦在屏处不对众。问。我师不差。教授独指者。答。教授师出问难。不差无由辄问。羯磨众中而问不须差(文)。
  记。推穷问(云云)谓本律既定宿欲不成。此上更推问犹可亘所为事否也。次尼无重出家等者。是亦开舍戒事分明之上。穷勘于重出家之可否也。是以受欲篇云。问。此律宿欲不成者。若明相未了羯磨已竟。而说戒自恣未竟得经明相否。答。不成。中若明欲出。开略说戒。故知亦宿欲不被所为事(文)。受戒篇云。十诵伽论尼无舍戒更得受具。问。若无量出家。何故开舍。答。一为不成波罗夷故。二为来去无障。比丘建立义强故开七反。尼者有一义。令在俗无过。不生讥丑。注云。义准得作下二众(文)。
  记。亘违问(云云)。问。相并问有何不同哉。答。济抄云。亘违者约前后相违事也。相并者既可同事而差别故也。二事相并问显也。
  记注。戒防未起(云云)。抄云。但防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同防(文)。此文意防二世非见。故今毗尼殄已起等。文成亘违。所诠戒防二世文。戒防未起文。相对成亘违也。是以释相篇云。问。毗尼殄已起。戒防未起。何言断过去非耶。答。境虽过去。非非过去。犹是戒防未起非(文)。爰知戒云防过去非。且望境云之欤。
  记注。盗像供养无犯(云云)。盗戒中云。问。如论中盗像供养无犯。盗经亦同一向结重者。答。佛得遥心礼敬。经须执之读诵(文)。
  记。除显事用不令前后文有繁复(云云)或处除隐。或处显出也。故云除显等也。
  钞并见行羯磨○杂法读并非也。见行者现行事也。祖师目录云。现行书见行也。加之简正记云。现行羯磨者。谓下诸篇文中。要秉羯磨处即写羯磨文。安其钞内(文)。钞批云。并现行羯磨者。立云指宣所撰之羯磨。题云昙无德者。是恐非也。应是钞中自有羯磨如诸篇中各出羯磨。受戒自恣等是常途现行之事。故曰现行也(文)。读见行非也。
  钞。皆揽为此宗之一见(云云)会正云。揽即披揽(文)。
  记注。众法中灭摈(云云)。僧纲篇云。灭摈者谓犯重比丘。心无惭愧。不肯学悔。举来诸僧。令自言也。与白四五分大德听等(云云)。
  记注。沙弥分衣法出十诵(云云)。二衣篇云。十诵沙弥死所著内外衣与看病人。余轻物僧分。羯磨云。某甲沙弥所著内外衣及非衣余并同大僧法(文)。
  记注。持衣加药等出十祇(云云)。问。上开搜驳四句中第一句下注云。十诵持衣加药。全持衣加药依僧祇不见如何。答。一义云。衣羯磨注云。今准僧祇加法(云云)。以十诵中牒本制量入法。今作褊袖。与彼乖制。乃依僧祇不牒成法。故云今准也。至用法还是十诵也。故搜驳之注云十诵持衣加药也。次于药者钞文中全无云依祇文。然羯磨经中七日药受法注言僧祇云。诸脂亦七日眼等又非时药。注言僧祇五分律开受蜜浆等。仍今以此等并指十祇欤。此州都不见也。亦一义云。衣出十诵。虽出僧祇。钞主不取。故云唯十诵也。加药出僧祇。所以尔者。僧祇正加法词句虽无之。但记识法有之。即召彼记识词句。云加药法也。问。若尔者。搜骇之注加药出十诵见。何今云依僧祇哉。答。今云见行羯磨中出。皆可有词句。而彼十诵无词句。故此依祇彼僧祇正出词句故。此见行羯磨也。虽然亦十诵可加法见。故云出十祇也。可有边边义也。并他部收归本宗。
  钞。然同我则击其大节(云云)。此他人云同我也。异说亦他人云异说我也。
  记。若比诸师行事义集(云云)。初二句今对古师行事义集等。比照此钞也。如上序文自云。时有锐怀行事。而文在义集是也。似下一句酌祖师意。然不达深意句。斥异说之者。故须明之句复显祖师意也。
  记。简要作行事策(云云)玄畅法宝(显正记主)人为显行事。简要作行事策文也。
  钞。异说则斥其文繁(云云)。钞批云。谓情见不同者。嫌我钞文繁(文)。
  记。必击物以声其节(云云)调歌曲时打拍子声物也。
  记。斥犹责也(云云)。今记家钞仠斥得意训责。余记如钞作仠得意。即钞批云。谓情文不同者。嫌我钞文繁。言何须如此繁说。但录三五番羯磨。将以行事便足故曰仠文繁。斥者案斥由疏远。远亦指斥也。汉书云。乘舆斥车马也。音义曰。斥是不用也。谓乘舆人不用车马乘。车马人不用舆。明坐禅师见此钞。则云用此何为。繁广名异说也。三苍云。斥者推也。亦呵也除也。有云。此字厂音罕。亦音移也。移下作干。谓我自在家中。何用汝来干我也。上一尽是屋。下一尽是壁也(文)。此余记意。顺钞字欤。亦义云。今记作仠字。训责非斥字欤。
  钞。文繁谁所乐(云云)祖师之仰也。
  钞。今图度取中(云云)。简正记云。图者谋也亦思也。度音鍕。比度有钞中。
  记。苦轮下欲罢不能(云云)。苦轮即下也。苦趣下界故。对下圣道。仁王经云。长别三界苦轮海(文)。不能者营世间事。
  钞。勒成三卷(云云)。简正记云。勒者束也(文)。若思不胆于时事。固有阙于行诠○以广于后(云云)。
  记。委在余文。故云于后(云云)。问。余文者指何哉。答。义钞两疏等也。事钞最初制之。故指余皆云余文于后也。
  记。上下多指业疏(云云)。问。上云上卷多指义钞。何云多指业疏等哉。答。
  钞。摄于众务(云云)。问。上卷十二篇之中。师资一篇都无众法羯磨。何摄上卷之众务哉。答。此疑彼篇问答也。即彼篇云。问。此无羯磨。那属上卷哉。答。计此合入受戒中。所以律文合为一聚。约前所摄故。问。众行但事繁行广故两分之(文)。
  记。紊昔问亦乱也(云云)。钞批云。乱糸曰紊。亦运反。尚书乱也(文)。立忏举行。
  记。如古所传(云云)。钞批云。上卷明众法。中卷明自行。下卷明杂务要行也(文)。然简正·会正并云众自共也。但会正云。如持衣说药等类。非共行而不成。故揽为共行(文)。异资持释欤。凡三行三位配当今记主用之非斥古师欤。想无紊乱。至论亘相投寄。
  钞。但境事寔繁(云云)。简正记云。境者即所对事也。即情非情等。其类甚众。故曰寔繁(文)。
  钞。物类相从(云云)。会正云。如周易文言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都本卓天者睹上。本午北者睹下。则各从其类也(文)。
  记。今先举示如○七篇中所注法附(云云)。诸杂要行下注非法附。但释诸杂之由也。
  记。答有亲疏(云云)。一义云。亲注疏不注也。一义云(济师)疏注其所以足数别众受戒舍戒皆相违。此疏故注之亲不注也。上所列安居分房释相法体等。其篇相顺亲故此等皆不注也。问。若尔者自恣迦絺那衣僧像造立像寺等何疏故云注之哉。答。据从叙意之下即列篇名。
  记。古科列名在十门之首(云云)。节古义云。增晖云问。既为列序分。何以前列三十篇。答。谓将十门照前知有远诠之意。亦显三十篇是十门所括也(文)(集要同之)。大钞记云。至于统其大纲。谓更重明此三十门。条流未委者。谓此三十门未具足委曲尽故。更以十门例括三十门也(文)。简正钞批大旨同之也。
  记。岂有叙致于前列名在后(云云)。致谓旨也。即上诸篇叙意文也。于前者谓付隔于十门之生起。非谓次前也。
  记。豕亥之讹(云云)。豕イノコノイ亥イヌイノイ。上ノ豕ラ戌亥之イニ书ス。故云讹也。
  记注。至以标名首已(云云)牒钞文也。入后十门覆读生起。
  钞。至于统其大纲恐条流未委(云云)。已前序文未统大纲委条流。故更立十门云事也。问。若尔者。何记云上二句即显前文哉。明知统大纲之能统指上文见。如何。答。云指显前文。此前文流大纲委条流无之云意也。必前序文。非谓能统也。科文也。指此十门名统括诸篇大纲故。但上文不统大纲(为言)。亦总中别相者亦此十门申大纲故。虽为总亦即义类名别故。亦云条流(为言)。故知大纲与条流皆名十门也。例指方镜晓常诠。
  记。大圣立教(云云)。初四句当寂场顿说也。不堪受化等已下。鹿苑之说教也。
  第一门
  钞。第一序教兴意(云云)。属佛意义序教意可训也。付祖意义序教兴意可训也。问。此教兴通三藏欤。将亦限律藏乎。答。上十门主起中云。上列二门(第一第二)通论律藏(文)。尔者教兴唯限律欤。问。如来教兴岂限律藏哉。答。实总宣三藏。总从别今本意以可律藏。云通论等也。是以第一门下结文云。然此所明乃是如来出世大意。语该三藏。义涉五乘。且就所宗故律宗耳(文)。
  记。观前二意似属于佛(云云)。允师云。二意者初二之门也。据下诸门者。第三门已下也(云云)。私云。既云前二意。明知教兴有三意之中。前二意也。记今须一概并为祖意者。是亦暗破古义欤。即节古义云。集要云意者意旨。谓对彼机缘。演说斯教意。欲极接有情归于泥曰。以此为怀故。戒疏(一之上)初教兴者。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极拔诸有同登彼岸。今此一门但辻佛兴意旨。不说名句名体故云意也。问。生起云。十门今此但云意。何不言门耶。答据理合云序教兴意门。亦门者通物为正义。凡所游履非门不通。今此十条皆履其门。合有门字。今无是略。或可影略亘显。前约能诠教。如门名。今约教下所诠之旨召意名。之搜玄简正记亦同此释也。昔也(ムカシヨリコノカタ)记。前云十门谓由之而入(云云)。前者生起终文也。问。以十门为能入。以何为所入哉。答。下诸篇是也。
  记。并对下诸篇随名不定(云云)。一义云。上句所对指下篇也。下句能对今十意十门十条等也。故云随名不定。为彼诸篇之能入路故名十门。于下篇大纲而名十条也。亦义云。二句俱约下诸篇之语也。是即俱举所对相也。随名不定者。谓下诸篇随其篇题名。各各篇事局而不定通故云随名不定。然今十门等。乍十皆通下诸篇。无局不定义(为言)。此二义中前义为胜也。
  钞。夫至人兴世。益物有方(云云)。会正云。指佛为至极之人也(文)。简正云。至人者至者至极也。人者仁也(文)依字而解。二人同处。能忍名人。亦能慈育于物名人。今准内教释。是六趣中一类也。如来理实非人非天。但约在人中成道且呼为人也。世者若依俗解即代也。孔安国注。尚书云。子继火为一代。约字解三十年为一世。今准内教释。俱舍云。世者世间。一器世间。即山河大地。二有情世间。一切有情是即刹那无常。非久固义名世(文)。
  记。佛身充满(云云)谓佛身遍法界。犹如月光满空。众生心水清莫不现也。问。化身佛岂充满世界哉。答。三身相即无暂离。时既法身遍一切处。报应之二身岂不尔哉。化身不离法身故云佛身充满也。
  记。如来权巧智(云云)权智照众生机故。
  钞。论云依大慈门(云云)。简正记云。论者一云是十住婆沙。龙树造罗什译。二云是毗婆沙论僧伽难提造。恐二论各有斯文。故不定标名目也。今且依十住论释。彼云佛于四无量心中。以大慈心曲授秘方。赐诸内众。如修多罗依力等流故。说毗尼依大慈门等流。故说阿毗达磨依无畏等流故说。余二如别所明。今且约毗尼大慈等流者。论云。谓佛具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也○慈有三种。一缘众生慈愿与其乐。二法慈缘诸生。见父母妻子亲属。以见一切法所缘故。三无缘慈谓于如来不住法相及众生相。非如二乘缘法起传名不住法。非如外道众生起结名不住众生相。是无缘慈。今云大慈门者。三种之中即当第一缘众生慈也。又论中通明三藏。今但略引一切偏证毗尼说在慈心(文)。会正云。指十住第一卷(文)。
  记。十力等流(云云)。法界次第云。此十通名力者。即诸佛尔得如实智。用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菩萨分得此智故。佛少劣故。不名力也(文)。无垢称经疏云。总名力者。能拥怨敌义。不可属伏义(文)。
  记注。一是处非处力(云云)。法界次第云。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乃至)如是种种是处不是处。佛悉遍知(文私曰。诸法实性有边云处。诸法体性非有边云非处)。新家名处非处智力。入道章云。一处非处智力。显宗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是有。名为处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处智。通缘情非情境。而一切智不相违。恐于略说少功能难误故。复此中折出余九(文)。无垢称经疏第二云。因果相当名云为处。若不相当为非处。于此二种。一切智无滞智清净智。离增上慢名云为智(文)。
  记注。二业力(云云)。法界次第云。业力者佛知一切众生三世诸业(文)。新家名自业智力。入道章云。二乘异熟智力。谓善分别知异业类盛异熟。无碍智也(文)。无垢称经疏云。各自所作三世三业或顺现受。或顺生受。后受不定名为自业。于此知名业智力(文)。
  记注。三定力(云云)法界次第云。定力者。佛知一切诸禅解脱三昧垢净等(文)。新家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入道章云。三静虑解脱等至智力。谓少实知。知四静虑八解脱三摩地等至(文)。无垢称经疏云。静虑者四静虑。解脱者。八解脱也。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无心定。于此正知。
  记注。四根力(云云)。法界次第云。根力者知诸众生诸根上下(文)。新家名根胜劣智力。入道章云。四根上下智力。谓如实知诸有情类信等诸根上下差别(文)疏云。能知信等五根此耎中下。名为胜劣。于此正知(文)。
  记注。五欲力(云云)。法界次第云。欲力者知诸众生种种所欲(文)。新家名种种胜解智力。入道章云。五种种胜解智力。谓如实知有情类种种胜解意示差别也(文)疏云。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众中上爱示胜解。于此正知(文)。
  记注。六性力(云云)法界次第云。性力者。佛知世间种种无数性(文)。新名种种界智力。入道章云。六种种界智力。谓如实知诸有情类前际无始数习所感志性随眠及诸法性种种差别(文)。疏云。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贪瞋痴等分行等。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种种界。界者是性故。于此正知(文)。
  记注。七至处道力(云云)。法界次第云。至处道力者。知诸众生经几劫几生至涅槃(文)。新家名遍趣行智力。入道章云。七遍趣行智力。谓一切诸行随其所应。皆能赴果。名遍趣行。佛于一切遍行中。皆如实如(文)。疏云。若了如是诸趣门中随顺正行。如贪行者。顺不净观等。名遍赴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各各异见品类诸行。或此世他世无罪赴行。名遍赴行。于此正知(文)。
  记注。八宿命力(云云)。新家名宿住随念智力。入道章云。八宿住随念智力。谓如实知自他过去宿住之事(文)。疏云。若于种种有情界中。四方名字假设安立品类差别。从先过去所为。自然八言说句。谓如是名。一生类。二种姓。三饮食。四受苦乐。五长寿。六久住。七寿量边际。八于此八中。随念六种略所行行。为无量种宿住随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刹帝利等色类差别。三父母。四饮食方轨。五兴衰。六寿量。此等宿住是过去境。住宿世故。于此宿住而起随念。俱行智名宿住随念智力(文)。
  记注。九天眼力(云云)。新名死生智力。入道章云。九死生智力。谓如实知诸有情类于未来世死此生彼(文)。疏云。诸有情临欲没。名为死时。住中有等名为生时。于善恶赴死时。生时然正了知名死生智力(文)。
  记注。十漏尽力(云云)。新名漏尽智力。入道章云。十漏尽智力。或缘漏尽为忆之智。或漏尽身所得智也(文)。疏云。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名漏尽。于此正知名漏尽智力(文)。记无畏等流(云云)。法界次第云。诸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既定。故对外缘而无恐也(文)。俱舍颂疏云。答难无惧。故名无畏(文)。
  记注。一一切智无所畏(云云)亦云正等觉无畏。一切智无畏者。法界次第云。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智人。如是师子吼转法轮。宗众实不能转(文)。正等觉无畏者。俱舍颂疏(第二十七)云。谓佛自言。我于诸法正等觉者。若有世间沙门梵士天魔等立难言。佛如来于如是法非正等觉。无有是处。设尚有者。我于是事。正见无畏。以得安稳无怖无畏(文)。
  记二漏尽无所畏(云云)亦云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者。法界次第云。佛自言我于诸漏。已得永无畏(文)。漏永尽无畏者。颂疏云。谓佛自言我于诸漏已得永尽。若沙门依法立难言。佛于漏未得永尽。佛为通释无畏故(文)。
  记。三说障道无所畏(云云)亦云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者。法界次第云。佛言。染法能为障无畏(文)。说障法无畏者。颂疏云。佛说染法必能为障。若外道难言。染非能障。佛为通释无畏故。
  记。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云云)亦云说出苦道无所畏。法界次第云。佛言修道能出苦无畏(文)。说出苦道无所畏者。颂疏云。佛说修道必能出苦。若外难言。道非出苦。佛为通释无畏故(文)。
  记。即登道果故以略教(云云)。问。略教限圣人欤。将宜凡人乎。答。记以至三千八万无量威仪(云云)。问。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菩萨威仪也。如何。答。三千威仪经小乘威仪也。亦大论明毗尼戒云。略八万四千广无量无边。此即小乘有三千八万也。但大乘八万威仪同异难知欤。焉可胜言。
  记注。僧祇总有九十六种出家人(云云)。僧祇(第十六丁)云。若众僧卖物得上价取无罪(乃至)一切九十六种出家人边作净不净买者无罪(文)。亦(第二十七。九枚)云。布萨法者。佛住王舍城广说如上。尔时九十六种出家人。皆作布萨。时比丘亦不作布萨。为世人所嫌。云何九十六种出家人皆作布萨。而沙门释子不作布萨。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佛(文)。问。何外道名出家人哉。答。有云。九十六种中佛道一有出家故。余九十五种虽非出家。但望一人云九十六种出家人(云云)。一义云(允师)云外道出家形人也。又出家故通九十六种俱名出家(云云)。
  记注。则佛道为一(云云)。问。僧祇意佛道入九十六种中。何云九十六种出家人皆作布萨时。比丘不作布萨哉。答。一义云。此时云九十六种出家人。言总意别也。正指九十五种云尔也。问。僧祇意。何故外道中入佛道哉。答。以同出家人数故。云总有九十六种出家人也(云云)。一义(允师)云。案彼僧祇律意。九十六种出家人者。悉外道见。对九十六种外道。制内道布萨故。但分别功德论意。九十六种之中入佛道见。即彼论(第八枚)云。九十六部僧释僧以为最。九十六种道佛道为上寂(文)。亦翻译名义第二云。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辨正论曰。九十六外道于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华严论九十六皆邪者。以大付小故。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文)。此等论文等九十六中有佛道见。尔者今注意则佛道为一释且依分别功德论等意释之欤。上依僧祇下依论取合释之欤(云云)。但今注意僧祇意云则佛道为一见。结云两出不同。指僧祇多论见。故此中能能可料简。
  记注。外道九十五未详合数(云云)。多论师弟合论故九十六也。僧祇九十五云。未知数之样(乃至)有人云。一类后归佛法故九十五也。光师疏意也。亦义云。九十六种人。师弟同一见一类故九十五也。阿弥陀经通赞疏末文有此义。
  记。虽各立法(云云)。先疑可云九十六道各有别法。何钞云外道法哉。是故记释之虽有其法非正故与无同也。付之疑云。钞文意外道无制法也。何以知者。显佛法人尊道高故制戒(云云)。以此反知约无定制边云无法也。何约外道见解等释哉。答。外道亦非无制法。谓记文引之。披着衣服各各不同。或露身颠发长爪自饿持鸡狗等戒。是岂非制法哉。然此等皆非正法故不定制。是故与无同也。智论云。佛法语外道语等。亦云外道虽观空。而取空相等。皆我倒上建立法故非正法也。是故与无法同也。天台菩萨戒疏云。如大经外道九十五种名有戒法。或苦行为戒。或持牛马等。事火服风。常翘一脚起火等如此为戒。即是邪戒(文)空然。
  记。为对二字正是佛心(云云)。虽是释文意在破古。谓既云制戒。即是佛制也。岂得为结集兴意耶。注如指出。古师第二结集教兴意得心也。第一世尊教兴意得意。今师三共佛意被得云唯在金口也。
  记。注昔来科为结集教兴(云云)。节古义云。增晖云初正辨诸教兴由。二总下通名兴意。前三初明佛在日随机兴教。二灭后结集教兴。三百年之后分部教兴(搜玄集要义苑并同云云)。会正科文与前同。华严简正同之。济抄云。此一句者指故制此戒一句也。谓古人总科为对外道。为结集教兴故。则虚诤也(云云)。
  记。然是他讥佛意未显(云云)。有人难云。若尔者下所出之受戒犍度安居犍度文是他讥也与今制戒全同也。何出之哉。答是虽缘他讥正制立说戒安居等法。而对扬彼外道法。故云佛意未显也。则不同制戒之泛缘讥嫌禁制之也。
  记。畜绣手衣(云云)师云。缝物手袋也。衣者云衣非衣。时尺六已上云衣故也。皮衣者カワ衣也。
  记注。旧记指下结集中讥谤之文(云云)。古记下以引结集文科今文。为结集意也。若如是得意犍度中凡所并怀语如何云可释事也。术加上一句使之易见。语意彰显故。得更引信专怀于异道。○记佛始归真便讥法灭归真者入灭也。一义云。佛入灭时便外道讥法灭。即兴结集。外道反知在日也。师云。归真便讥法灭如前。反知在日对彼何疑者。如来灭后初外道讥法灭。故知在世对外道制戒。是以在世不讥法灭。以今灭后外道讥语在世。证为外道也。此义尤殊胜也。
  记注。此取外道讥谤意(云云)。问。约外道讥。释事上引犍度中既明。何重云之哉。答。上揵度中依诸讥制戒也。明未外道讥不明故也。
  钞。三为对异宗故来(云云)。佛说毗尼事为五部等异宗说(为言)。问。悬为被灭后部计。将为被在世之当机耶。若悬被灭后机云者。今教兴若佛在世对机所说教兴也。是以义钞云。始于鹿苑。终至鹤林等。此即在世对当机异制有万差见。若依之云尔。科云悬被异宗。悬言约灭后被得。亦记云不妨轻重缓急即是悬被将来(云云)尔者如何哉。答。悬记未来云尔也。问。若尔者无机说教过可有之。何况遗教法律经舍利弗问经有在世五部僧见。若亦云有机者见解可分。旁旁如何。答。师云。在世虽有轻重缓急。机机利故。不相是非。但一味名称根性。皆有奉行之益。未分五部故。无五部僧。但有五名非见解分也。至堀多弟子。其见则分也。遗教法律经等望有各各机。且云五部僧。非谓五部见解分也。是以戒疏(一上)云。一百年已来师资传化。时摄利机各体权实。虽同异制不相是非。故但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文)。行宗记引义钞云。彼各自念。良由我等根器不同致令生圣轻重异耳。○亦云非准佛在世。灭后百年尚无乖诤(文)。
  记。圣本有五名(云云)未来云可分五部。名虽有之。正在世不分五部也。记亦引付法藏传(云云)。此佛在世时未来分为五部悬记言也。正非谓佛在世分为五部也。下注引大集同此云意实悬记见。大集梦㲲悬记故。亦下问答来事无疑。上约悬记云为五部等见。是以义钞第一云。如来在世。制有五名。然不分。乃至云圣制本有五名。若不尔者。付法藏传云。佛现在分为五部。应成无义(云云文)。灵芝义钞科云。初示本有五名。次显不分所以。初科为二。一正明制立。二如下反览证成(文)。问。传之既言分为五部。云何但证五名耶。答。不分所以者。彼钞初立理。及下依大集经文殊问经等云。佛在时全无五部文意之等(文)。故知以分五部语。证分五部名字为言也。
  记注。大集梦㲲(云云)。行宗记(一上)云。有一长者梦㲲分为五。白佛佛记当来五部分微(文取意)。
  记。一百年后上座部中分出五部(云云)。问。上座大众中五部唯大众部。不分出欤。答。师云唯上座分出也。若尔者大众部何人传持之哉。答异世五师同虽传持之。五部唯上座部分出之。是以戒疏(一上)云。若据缘本其流上座(文)。同记云。初二句示本部(文)。亦云但传云于上座部。搜秳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文)。
  记。相传云本作宗则有其十八(云云)。诸记同虽然殊指指归文也。即彼指归云。有南山钞蒿本云。宗则有其十八。后改为多别也(文)。本作者已前制作。后条条再治也。
  记。或可部计虽多(云云)。五部见解归四门者四分(空门)十诵婆粗富罗(有门)五分(双非)归空。迦叶(双亦)归有。是知只归空有二门也。所以特引此二部。
  记。十诵着三衣有六戒(云云)。问。今对新渡之宋本十诵戒本见之内衣有十二戒(今出上更有不加釿テウ头着不如麨团着等六事)。三衣有四戒(高下参着第四云齐整被衣)。次大小便利止有一戒者。是亦有三戒。全同四分。若尔者相违如何。答。记主所览与今本异欤。更可勘彼广律也。
  记注。象鼻(云云)前垂一角。多罗叶前垂二角也。此袈娑通肩着时有也。参差总四边可齐整。若不尔高下有之故也。
  记。大小便利止有一戒(云云)。简正云。大小便唯一戒。但云不得立大小便(文)。
  记。着衣立二(云云)。问。反抄衣是着戒也。何今唯齐整内衣齐整三衣二戒问哉。答。反抄衣入白衣舍。立此等戒。着衣唯二戒之故云尔也。
  记。或可二部广律戒本对辨优劣(云云)。上付一部戒本对辨。今僧尼二部广律戒本对辨论优劣。故云或可也。
  钞。指体未圆(云云)。简正记云。淮南记云指谓意指。即教体也。以声名句。文为体。前文戒本既有繁略。即是教体未得周圆也(巳上申上释)。搜玄记约戒体未圆以彼二戒。俱以色为体(广如彼述)。或有约果体未圆。以萨婆多宗是执计小乘。极住但证阿罗汉故(文)。
  记。业疏云由此宗中小(云云)三下文也。
  记。轨用多方(云云)。有宗唯小局一边也。今四分或通大不一偏故。云多方也。
  记。戒疏云斯人(云云)。序文也。斯人者部主事也。
  记。名理(云云)。名能诠教门。理所诠理也。
  记。四分二戒长短并通全分(云云)。问。成宗也五戒可通长短哉。答。今师意尔也。是以羯磨经云。成实论云。五戒八戒随日月长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重受减受并得(文)。事钞(下三五戒下)云。成论云随受一二三。皆得律仪。亦开重受重发得戒。亦随日多少而受(文)。资持(中一下)云。彼宗五八为数定故。若受一二但得善行。成论不尔。分满皆得。十具二戒体是出家。遮性但断(文)。资持(中一下)云。成宗二戒尽形半日随机长短。业疏(二下)云。如成实中亦随日受。乃至尽形(文)。同记云。成实二戒延促任意皆得。故云随日(文)。此等诸文一同成论五戒通长短被得意也。重寻云。成论意全五戒通长短不见也。是以成实论(第八)问曰。是戒律仪二种。一尽形。二一日一夜。尽形者若比丘优婆塞一日一夜者如受八戒。一日一夜是事云何。答曰。是事无定。一日一夜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但半日或但半夜随能受持得。出家则应尽形。若言我但一月若但一岁则不名得出家法。五戒亦尔(文)。此即出家戒并五戒不通短时见。加之钞批云。宾云。依成实宗五十戒要尽形受。唯有八戒随时长短(文)。此等文如何可得意哉。答。御所览异也。亦追论之。先后可寻也。亦第十二卷七善律仪品等可寻之也。
  钞。御法例通于无准(云云)。会正云。例者类例。谓将所秉法类例能秉僧。唯多益善。单白增白二。白二增为白四之类(文)。亦云。御谓秉御。法即羯磨(文)。问。例通无准样如何。答。钞批云。御谓秉御也。法即羯磨明秉羯磨圣法。若作单白加白二亦成。作众多白亦得。若作白二加白四亦成。作众多白众多羯磨皆得。唯得增为佳。不得减故言无准。若作白四加至白五六七皆得。故曰例通。以类于僧。四人说戒。此且约少为言。五人六人岂即不许说戒耶。人既得加法亦应尔(文)。此释意例通于无准可训欤。
  记。界内一人四处足数(云云).别界中间渡板居上四处令通。足数四处僧也。
  记。亘相受欲(云云)名亘相与欲无别众为作法也。
  记。亦须精简(云云)对上四处足数亘相受欲也。
  记注。古师科此等(云云)。会正云。凡为三与意。初如来三藏教。二迦叶结集兴。三分部教兴也。亦下释云。前明三种之兴。不专本部故曰通明(文)。分部教意者。诸部教兴意也。
  钞。今昙无德部(云云)上既闻故记别不释也。
  钞。轨用多方(云云)。口义云轨用者有深有浅。有通有别。而为语直以法性为轨。顺此轨者则成正觉。违此轨者则堕邪迷。别而为语大小两乘一切教门修证行相法。或离别皆有轨。成出离之用。律中持犯轻重开遮万别。皆有法或轨成之用(文)。
  钞。提诱唯存生善(云云)。简正记云。云诱接俗人意在生善。不可限局。如有求受一分二分或尽形或一年半年五月三月或一月半日。皆随他心并听受也。故经云半分满分等。皆约受持故(文)。
  钞。今据当宗以辨(云云)。简正记云。问。若当宗唯约四分者何以向下开制例中。引五分律文。亦下云五部异执岂不然耶。此岂非通明五部教兴。答。不然。若引五分但为证于当部随方教兴。非说五分教兴。亦引五部异执者。但印成机悟不同之例。亦非通说五部教兴。今钞意归宗唯明四分一律教之兴也(文)。
  钞。人既不同教亦非一(云云)。问。今科释四分一律兴意。何云人既不同教亦非一哉。此通诸教见。如何。答。教亦非一者。非诸部异说也。但依四分一律。依须提那子制淫戒。依坛尼迦制盗戒。依难陀比丘制杀戒。皆依释机不同兴制教亦非一。故云尔也。亦依上中下三根。上根但三衣。中根开百一。下根开诸长。此等皆依人根差异也。是以会正记云。随犯随制。故有僧尼戒本二十犍度等广教生(文)。钞批简正记等同之也。
  钞。轨用实多(云云)口义云。轨用者有深有浅。有通有别则。通而为语。直以法性为轨。顺此轨者则成正觉。违此轨者则堕邪逆。别而为语。大小两乘一切教门。修相行相法式虽别皆有轨。成而出离之用。律中持犯轻重开遮万别。皆有法式轨成之用(云云)。
  记。上句明能说之意(云云)。摄诱弘济上句。轨用实多下句也。
  钞。贵在得其本诠诚难核其条绪(云云)谓今所述但令得其大意。条绪不同处难知也。所以下本诠相云也。故下记云。大毗尼藏兴意极多。五例统收大要。略尽望其别条实为未备(云云)。钞批云。贵在得其本诠至条绪者。此明佛制教意。贵存断惑。终拨道益。教为能诠。道为所诠。藉教见道。本诠之制意在道也。故一毫之善皆赴涅槃。证菩提为本诠也(文)。
  钞。约开制验旨在为人显持犯谅意存无过(云云)。钞批云。所以约开制验旨在为人者。如俭开八事。曰开丰时还禁。曰制岂非为人。亦云随三品根性不同。即有三衣也。制百一开听之教并为人也。又如分别功德论中。天须菩提七宝房舍一夜得道。岂非为人故开。余非为道。一坏之水。一纳之衣。亦不开之。况七宝房舍耶(文)。
  记注。持犯即第一(云云)。问。第一遮性也。何云持犯哉。答。释遮性多以持犯释故也。
  记。验谅二字谓以智穷考。问。验实可然。谅者是语字也。既谅读故。若训不当。以智穷考义如何。答。私云。谅信心之信可得意也。是以钞批云。谅训信也。谓显持之与犯。信存离过也。亦释云。谅者高之高田相也。显持犯相意存无过也。胜解云。如来所制是持是犯。并皆可信。既言持犯可信。即须遵行不令有犯。故曰意存无过也(文)。简正记云。显持犯谅者。玄云。京者信也。信持一戒。能招生十利。近得人天之果。远证三乘菩提。今人厌犯忻持。意在无过(文)。此即显持犯。令信得意也。尔者显持犯谅意亦存无过可训欤。又训显持犯谅(云云)。又谅旨可训也(云云)钞一以遮性往分(云云)。问。此教兴意如何。答。对彼遮性过罪。为制彼过。且兴此遮性教制也。问。如此遮性分。何唯局当宗为教兴哉。如余律岂无遮性哉。答。于余部虽有其义。且就当宗教兴明之。至犯人之解起者。非无其异哉。
  记。但制七支(云云)。问。上云相同十业如何。答。允钞云。七支约教限。十业付分通也。
  记。更增篇聚故通二教(云云)。上三藏齐禁业道方也。然云下毗尼七支制间。业道上篇聚罪制增之。问。若尔者。违理(并)违制之二罪各别可感之欤。将于一狱报增苦可感之哉。如何。答。虽不分明。且于一狱报可增苦欤。准俱舍增罪增苦也。义可得意欤。
  记。故局制教(云云)。问。遮戒化教梵网等制之。何故云局制教哉。答。此五例据当宗辨之。四分所制性戒通三藏。当宗所制遮戒局律藏。不通余二藏。梵网饮酒等依缘起不制之。三世贯通故。当宗缘起所制遮戒唯局制教也。若尔者性戒梵网笔依缘起不制之。当宗性戒。依缘起禁之。可同遮戒。何故性戒云通哉。答。追可勘之。亦义云约大途云。梵网等少分故。且云故局制教也。性戒无有。
  记。余如戒疏(云云)一上文也。
  钞。随诸重戒(云云)指诸性戒云重戒也。非必四重也。是以简正记云。随诸重戒者指二百五十中所有性戒名为重戒也(非诸偈指初篇四戒。文)。钞批释聊不同欤。即彼记云。今言随诸重戒者。谓初篇四戒名为重戒。二篇已下防其重戒。既从重戒而生。故曰随也。四重既有开文下戒随此四重。是性戒者亦应有开文也(文)。
  钞纵成持也持之寔难(云云)明教急行难也。如开不犯成持可有之。而持之事实难(为言)。简正记云。设使成顺教无违。实当不易。故云纵成持也。持之寔难(文)。
  钞。始终慈救(云云)。钞批云。初骂曰始。骂了曰终。故曰始终(文)。
  钞。何能禁心无逸(云云)。贪嗔等三毒根本惑故如何禁之。无逸(为言)。无逸者。凡夫故不能都无逸之。
  记。慈心诲勖(云云)。教训弟子。如终以慈心教训无犯之。此以骂教训也。
  钞。遮戒一往制止有益便开(云云)。钞批云。如至俭时听开八事为安身存道有益故开也。亦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灭恶之缘。故开受日去是也。亦如坏生堀地。当时既忽有野火烧寺。听护伽蓝圣开堀伐是也。
  钞。开之过兴还复令制(云云)。钞批云。如上俭开八事。若至丰时还复招讥不至。俗信名曰过兴还复制也。亦解。如本制畜三衣。是一往制心。后为寒苦不能进道。为其安身之益故即开畜长。故曰有益便开。既因开故贮畜过多招讥妨道。名曰过兴。即制说净故。曰开开过兴。复令制也(文)。
  钞。岂非为存化俗恐坠枉坑(云云)。钞批云。此句是通上文意也。亦可云结上文也。枉坑者地狱也。书曰罪福无门。唯人所召。今谓俭时行八事。俗见不讥。丰时犹开者。俗人必生讥谤。既讥且谤。生报必然。今愍其生报。须远讥短。莫于丰时行八事等。故曰为存化俗也。诏地狱为枉坑者。顺理而行不堕地狱。横造非法。故落其中。名为枉入也(文)。
  记。邪曲以于僧起谤(云云)。问。此二释意如何。答。初释意。此生堕邪见道。无出离也。此约现因也。次释意约当报以枉坑。喻三途苦趣也。喻之若坑。坑(苦康反堑也)。
  钞。大慈设教意唯检失(云云)。今记意。分别不见何。而钞批云。大慈设教意唯检失者此下通结遮性二戒。教兴之意也(文)。
  钞。令寻之。以通望(云云)。钞批云谓二百五十戒。皆有缓急二仪。今应将此二仪通望一切戒。若解其缓急也。意则仪大圣制教意在检失也。
  记。令寻之者出论家意(云云)。济钞云。令寻等一句即出论家意也以通望一句钞家总结文也。
  记。谓前且引二戒(云云)。济钞意。钞上出淫与骂之两戒也。谓欲以此二戒例余诸性戒等。于本律未明故。今引母论令寻之。意成今遮性急缓。通说一切义也。问。彼论但出记引二戒耶。将广出诸戒耶。答彼具出四重禁也。(在第七卷)然今出坏生戒者勘未获正文。亦准彼本文言重制者。出本制事更加事。总名重制也。未必见局禁事也(云云)。私云。今云谓前且引二戒。博释上论家意见。尔者上引论文。淫戒与拔草戒。二戒也。出此二戒意。以局准例余(为言)。何指淫与骂可言哉。问若尔者彼论文四重具出之。亦不出拔草。何云二戒哉。答。记家御所览异。今现行本欤。既记引二戒故。指此云且引二戒。尤有其便者欤。济钞释且现流布本欤。二仪者。彼正作二种因缘也。
  钞。二以开制往征教则通于二世(云云)。简正记云。谓前约遮性已明。然佛立教对机。更有开遮两别。今更以此例往律藏中征求教兴之意。问。上遮性例中云。随诸重戒并有开文是开也开实结犯是制也。亦云遮戒一往制止。是制有益便开。既前科已明。今何重述。答。前约。性缓急以辨开制。今据教文非但佛在世开制。亦通未来皆有开制与前别也。教则通于二世者。谓现在及未来也(文)。
  记。五百结集文(云云)第五十四卷文也。
  记。唯除八事(云云)。此文意云。余事悉印可善也。唯八事制差也(为言)。仍易知见为知人耳。
  钞。此通未来教也(云云)。问。此八事佛世之时并因缘起兴之。何云未来教哉。答。一义云佛在之日因俭开之。然世犹俭未有还制。佛已入灭。迦叶承佛意云。世复丰时。更可还制。若亦俭者更不开之。是则佛意鉴未来故。云未来教也。是以钞批云。此通未来教者。立云如迦叶所答。俭开复丰。制明此教。虽是佛在时制。然亦通于未来行用。故曰通未来教也。有人云。此通未来教也。有通字义。则难见正意。亦通五分教。是佛自说。故曰此如来在世教也。四分教则是结集时。迦叶说此言。以据佛在望结集时名未来也。自意云。通未来教者。即是迦叶能开通于未来教意也。谓佛在开此八事。犹未再制。未有制言。迦叶结集之时。时丰乃更制约。其诸比丘既呵迦叶。如上已明此义意(文)。问。钞云。若时世还贱。故依开食。佛言不得如法治(文)。同记云。时世还丰佛何制断(文)。此等文佛世还制(见)。如何。答。正佛世非谓还制。佛世无此制断。故富那罗诘问迦叶。但佛遥若世丰时时还可制说故。迦叶承佛意结集时正制断内宿内煮等也。尔者何无相违欤。被及后世。
  记注。疏释云(云云)。五分疏法愿律师作欤。行宗记云。四律皆制义疏(文)。上明听违佛制。
  记注。偏袖(云云)连袖也。仍施现在横被边夷时在为人。
  记。昔用三归今时不得(云云)。如来成道初三归羯磨授具足戒。至八年羯磨受具兴。止三归得。如彼在世止。今亦不作(为言)。习俗成风。见持戒者。事与我违。便责随方。呵为显异。邪多正寡。孰可言之。法灭世衰。由来渐矣。
  记。东南禅讲(云云)。东南处名也。如云关东也。
  钞。二教相融亘兼彼此(云云)。会正云。二教者即未来教。在世教。谓未来教中。亦通在世。如内宿等。今年此方俭故开。彼国丰须制。明岁反上。在世教中亦通未来。如在此土今岁着履。为尚却游彼方。明年以跣足为仪。若然则时内通方。方中通时。以此兼彼。用彼兼此。亘相涉矣(文)。补篇记第一末云此开制教。无是佛现世时。说开制迦叶引用。是通结集时。未来教也。云通亦可即开制之。言非局结集时。更通于后故云通也。(乃至)四分迦叶之言。起于灭后。局此名为未来。然开判之事。佛在已说迦叶重述。当于未来。望佛初说。乃当现在(即是四分兼现在)。五分佛在时说二方亘净不净。起于现在。然当未来。法岂无此义耶(故知五分亦兼未来通有云云)。
  记。此有二释(云云)。节古义云。搜玄曰二教者。方毗尼时毗尼为二教也。不同诸记取四分五分为二教(集要·增晖·义苑·会正。俱同搜玄记)。大抄记云。二教谓现世未来二教(云云)。钞批简正记并举二义。虽然以现在未来二教之义为本也。问。今记或释意指四分五分。同为二教之义欤耶。答。不尔二教言即イツモ二世教也。或释意释彼此言时。且约二宗得意不同计也。
  记。一切时处毗尼(云云)。淫盗等性戒一切时不开之故也。
  (本云)于时康永四年二月十日于山边郡牟山乡药师寺僧坊记之。夫寒风铭肝宿雪凝手诚难忍难禁者欤。虽然为相续片时之法命聊集要义为相资愚钝之短才苟述旧迹。冀三宝垂哀怜消除病患神明加冥助令成此钞而已。
  小比丘照远(通二十三别二十一俗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