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资行钞(钞上一之分第四卷也。自第六门。至标宗篇终也)

  钞(上一之二)。文虽浩博撮其大趣止明持犯。问。律文所诠宗趣持犯可云哉。答。今记释意。一往见然欤。又义云。律以净戒正为所宗。此净戒亦不越持犯(为言)。是以简正记云。古人将持犯为所诠故。今意不然。凡论一事。皆先案所宗。究理搜文。莫过持犯。盖是宗中顺违之行。犹似下文云。律宗夫唯持犯。不可亦以持犯为宗(文)。
  钞。然持犯之境境通内外。问。境即内外也可云哉。将境与内外其体异欤。答。今记意。境·内外其体异也(见)。谓境者真谛俗谛情非情之境。此万境为内心结业作所缘。为外事持犯作所对。业虽分内外。境唯是一也。故云境通内外。是则境·内外其体是别也。问。付之。若云异者。今见境通内外文。境即内外云欤(闻)。是以灵芝余处释(持犯体章文)斥万境为体之义。引消释之云。内即能持。外即所持也。既云境通内外。是则能持得名境。故知境为所持犯体。名有滥于能持犯体也(云云)。此即境即内外(闻)。如何。答。钞文亘多义故。两处释各存一义欤。既是一师释也。末学不可辄取舍。是故两方各有其谓欤。余记意聊不同欤。即钞批云。内起三毒是犯。将毒为犯境。内起三善。翻此三毒名持。即将善心为持境也(文)。简正记云。境通内外者。内谓内心。外谓外事。问。境者约心得名。今此内心如何得为境耶。答。搜玄记中有两解。一约内心相缘。亦得为境。谓内法在心。名为戒体。依教防护起不放逸心。有无贪等三善行心后起。对此不放逸心。此三善行心。得为境。若违教起放逸心。使有贪等三毒心后起。对此放逸心。即此三毒心得名境也。放逸·不放逸为能起。三毒三善为所起。能所相因得名境(今详此解。恐与大乘付滥。不取)。今依第二释。约他人内心为我犯境。准下持犯篇中。自有约心为境。如观许等相染心衣食。此即他人心望自己为境。如知他善。观灭争。今更发起得提。望善观之心即为我心之境。又知他物己许。僧回入己得提。取彼许僧物心。即为我所对之境。又尼受染心衣食。知彼染心。与我衣食。取得残。取彼染心为此之境(已上且释境通于内)。若境通外者。即杀盗等事衣钵等事。是外境也。次则明成业处。所言内至违者。故释此文应先难起。上来既云境通内外。未审内以何心。外以何事为境耶。可引钞释云。内谓行心之结业。外谓情事之顺违(文)。
  记。又复通别二持俱通止作(云云)。问。别持有止作无疑。若通持者。总望受体。一无所犯。故云通持。何有止作义乎。答。口义云。此人既识达戒相。于善事法。可行可止事事分明。一无所犯。于善事法。虽未造境秉行。任运成作持。于恶事法。虽非对境防敌。任运成止持(文)。问。通犯即翻通持。通持既具止作。通犯何局止犯乎。答。口义云。作犯乃据造境。造境成犯。即落别事。所以通中难论作犯也。若据下持犯篇渐顿门中。乃立作犯(云云)。
  记。上二句通标(云云)对次别释故云通也。
  记。与理向背构善恶业(云云)。十恶违理。妄也。故背理十善顺理故向理也。问。心随境起时。假令对堀地拔草之境起能犯心。岂有违背理义哉。是遮戒故。如何。答。此通内之言。且约化业释之。云上句释通内即指化业故。爰知今且约业道门故。不论遮戒欤。遮戒摄下通外也。明制行故。又遮戒非谓无能犯心。今一往配对也。
  记。行前三心受体无污义名止持(云云)。问。上云无记非业。岂得名持。今行前三心无记也。持犯篇云。受体是记。三心无记。无记既名止持。何上云非持哉。答。正非如行心二持故。且云非持。三心有不造恶义。此边且云持也。若尔者。古师不作恶名持。今三心持何异哉。答。古师持都不起持心。天然不作恶云持。今虽起对治心。未流入行心间。此且云持。故不同也。
  钞。若生来(云云)。出家受戒后云生来也。钞批云。谓从佛法中初受具已。名曰生来。非出父母胎也(文)。简正记云。生来者。初护戒时。从白四教法化生也。便起心不大子。非谓从胎出已名生。故律序云。从佛戒取生。尔乃为真生。犹如鸯堀摩。如来所记莂。鸯堀摩罗此言指鬘。本是外道。受邪师教。令听千人取指为鬘得罗汉果。已指九百九十九。唯少一人。遂拟害母。佛观根熟。往至其前。彼便故害佛。彼云。住(セヨ)大沙门净饭王子。我是鸯堀摩。令当该一指。佛告云。女痴人自不住我常住。彼问已便觉悟。求佛出家。波斯匿王寻讨拟杀。至佛处不见。佛言。鸯堀摩罗生来未曾造作。王曰。此人杀害极多。何言未曾犯罪。佛言。入我法中。未曾犯故。引此文证。前受戒夕为生来也(文)。
  记。不学无知二罪通持犯故(云云)。此三义。钞修造善恶等文(ニ)见也。通持犯者。犯(ニ)结不学无知事勿论也。持亦结不学无知也。是以今记下云。不学之人。持亦成犯(云云)。通轻重故者。若夷若吉。随有所犯。必结枝条故。通虚实故者。指可学不可学云虚实。下记云。虚谓可学。实即不可学(云云)。若可学若不可学。不免之故。问。设虽不可学人。于事不可学迷。放其罪。何今不可学尚犯云哉。答。虽事放罪。犯结其罪故也。问。犯是教相。本无不可学迷义。是故不听罪。若尔约犯迷义。不可有之哉。答。持犯篇句法亦故云欤。
  记。初发心断学等(云云)。问。不学无知罪。必断学上结之欤。将虽不起断学之见。结之欤。答。一义云。如今释。分明断学之见上。结不学无知罪。若不断学。不结(见)。一义云。论断学见起不起。且约下根之机。下根尽形依止师学问故。不起断学见时。设虽迷教相。不结不学无知。若起断学见时。结不学无知之罪也。今此释。且约下根机。一往如是释也。中品机。五夏间依止师学教。五夏后离师。而五夏间能不学问。五夏后离师。经事不明。此虽不断学。可结不学无知罪也。五夏间依止为学问。而不学问亦闇教相。尽形可依止。五夏竟离师。而不知教相故。不待断学之见。可结不学无知罪也(云云)。此事能能可料简也。
  记。一一吉罗(云云)。问。历事法一一境。总得不学吉罗欤。将历事法一一境。总得一不学吉欤。如何。答。今释云一一吉罗。一一可有吉罗(见)。与吉罗事余无穷也。追可勘之。
  记。修下明随境无知(云云)。问。何限无知哉。修造善恶。义兼福罚。可有随事别结不学之罪故。答虽可亘不学无知。上句云生来不学故。彼配不学罪。此当无知罪也。不遮兼不学罪欤。是以今记一往如是配释也。
  记。其两犯中则通三性(云云)。止作两犯欤。如堀地坏生涂治塔庙之类。
  记。塔上拔草(云云)。篇聚篇云。又如萨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文)。
  记。治生造像(云云)。释相篇云。此贩卖物作塔像。不得向礼。又云。但佛意礼之。
  记。秽食供僧(云云)。释相篇云。贩卖设与僧作食。四方僧坊一切不得住中。持戒比丘不应受用。若死得羯磨分之(文)。
  记。堀地坏生涂治塔庙。释相篇云。堀地戒缘云。为修治佛讲堂。为世尊所诃。注云。今人多因福造罪。谓妄绕幸(云云)。
  钞。今欲科罪但令与教相应。简正记云。今欲科罪等者。但验前事所为之事。与佛制相应便犯(文)。今记意同之也。
  钞。不问事情虚实(云云)。今记意事。可学不可学事。情可学迷不可学迷也。不学无知罪。不问此事情虚实必犯也。余记意不同也。钞批云。不问事情虚实者。自意云。约持犯篇中可学九句明之。谓识事识犯。亦结根本。名实也。虚者。谓不识事不识犯。及疑亦结根本名之。为虚。更加不学无知之罪。由事是可学。以不学故不识。圣不开之。此解与文相当。此名情之虚实。何者。事虚实。且如境想五句中。初句杀人作非人想。是境实。若非人畜生来。替处心缘畜生作人想。作人想杀。亦结兰罪。夷兰虽异。莫非是犯。故曰不问事情虚实也(文)。简正记云。净塔善心为实。亦犯贩卖恶心为虚。故犯(文)。有无多少是也。
  钞。此通名持犯(云云)。简正记云。今可回文。应言。此名通持犯(文)。必令束其方便揽成业果。使量据核其实情轻重得于理教。则断割皎然。更何芜滥奖其能断。
  第七门
  若约人禀教。则道通俗局。若约教被人。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
  记。如上所明(云云)。钞上文云。理本绝名(乃至)斯文(云云)。同记云。指归为显一理(云云)。
  记。大小乘各分三藏三学等(云云)。内典录中。大乘三藏目录有之。又戒疏中。引八藏文谓。大小各立四藏(三藏外加一杂藏也)。若天台意。三藏者约小乘。谓法华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云云)。大论云。声闻教云三藏菩萨教云摩诃衍。成论云。我今正欲论三藏中实义(云云)。
  记或约化行或约化制(云云)。问。化行化制不同如何。答。名异体同也。化行师意。行者律制也。故立此名。化制师斥之云。行言通俗。是故可云化制(云云)。
  记。彼取三轮今用化行(云云)。问。彼疏取三轮今用化行意如何。答。口义云。彼三轮分判三藏。以显律中行相。佛制忆念摄持方能离过。方能入道故。以忆念一轮制于律藏。钞以化行分判三藏。为显今钞被道教体复显道。众虽化行俱禀。教体自殊故也(云云)。问。今记既云。随时用与。未须和会。何强释之乎。答。节古义云。诸记并无。此引谙斥当时口传之家耳(云云)。
  记。但在古犹局于今乃通(云云)。问。其通局样如何。答。戒疏古师义。行云唯在律。故名行教。余经论都无行得意。故今师斥之。余化教中。依行断惑证果。何不通行。是以局云。今师御义。且律名行教。行实通化教。律宗正行事为本故。且名行也。依之云通也。问。戒疏(一上)出四解已云。如上四宗。初约三轮。此有诚量。后三意言但是义指。末代凡小有所立言。须得本据(云云)。既初师义有诚量故用之。后三师无本据故不取(见)。尔者何还无本据化行师用哉。答。且戒疏后三解皆义局判属律藏义未尽也。故斥之时。出多之由。随一斥无本据。今化行义通尽理。虽不得本据。道理其深故用之。如古师不可一准也。
  记。一代时教总归化行(云云)。问。祖师以何判教又为正哉。答云。南山必如教相不欲判一代教。但三宗时。其摄归一代。三观时又尔也。何正义也。又随义此门配属一代时。以化行为判教也。一分一分皆有其谓。故无相违欤。开其信解用舍任缘。
  记。大小虽异行业无异(云云)。三学行三业俱修之。故云无异。但依大小心。行虽有不同。俱三学故云尔也。
  钞。识达邪正(云云)。钞批云。即如经云。此是佛说。此是魔说。若八不净物。畜者是邪。不畜是正。畜者是魔眷属。非佛弟子。又如不信因果是邪。归依三宝是正。广如涅槃邪正品说(文)。简正记云。四谛法为正。二十五谛为邪。正见为正。六十二见为邪。四依为正。四邪为邪。八支正道为正。拨无因果为邪。择灭涅槃为正。冥谛涅槃为邪。因据为宗为正。自然为宗为邪。篇聚之戒为正。鸡狗等戒为邪。意欲令人识知者。达弃邪从正也(文)。
  钞。科其行业沉密而难知(云云)。简正记云。即分别所行之行。分别所作之业。如净名居士。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又如无厌足王。治国以杀害化人。善财生疑执。彼善财手示以宫殿百千光明云。我得如幻三昧。至于虫蚁尚无杀心。况于人也。又如婆须密多女示色化等(云云)(文)。
  钞。定其取舍立其纲致。记。一一事中皆有取舍(云云)。简正记云。初出家时。身无遮难。可以受戒为取。反止不得为舍。又随行中。二持之行须依为取。两犯之行须离为舍等(文)。谓显功由于此。显于持犯决于疑滞。
  记。波离对圣重条咨问(云云)。波离以疑事一一问佛。佛为决疑情令无壅也。
  钞。指事曲宣文无重览之义。不可辄尔僣同。
  钞。结罪明断事有再科之愆(云云)。余记意聊异今记欤。即会正记云。遇教人犯。五篇根本外。重增不学无知罪。故曰再科(文)。钞批云。如杀盗等。科违戒罪。复加业道一罪(文)。安可自矜。
  记。如淫两结别众七开(云云)。问。别众七开但是开缘也。何云再科有愆句出之哉。答。正共畜生等再科愆。戒本重牒入事同。故因标也。
  钞。然则二教循环非无相滥(云云)。钞批云。应师云。循环谓旋达往来也。巡也亦遍也。明其二教亘有相涉。犹如两环相钩之相。然虽相钩。复自各别。欲明化行二教。虽复相滥。然理各别。言相滥者。且如杀畜生。二教俱明得罪。而化教中。但明业道之罪。而无违制之愆。若制教中。先结违制教之罪。复受业道之罪。即是相滥之义也。又解。如化制二教。起心造善恶心有相滥。大乘制心。小乘亦制心。故律中心念作是也。然大乘单心起即犯。小乘有拟动身足心方始结犯。然此二教防心。是同但假身只为异。故言滥(文)。
  钞。举宗以判理自彰矣(云云)。钞批云。化教用理为宗。约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业为宗。行教亦事为宗。则用身口业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环相滥。今举此二宗分别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又解。举宗以判者。未动身口。但有心起。则违化教。未犯制教若起心拟动身口。则违制教。两宗如此。今若违制教得二罪。即是违教及业道也。若违化教但得一罪。是业道罪。故云理自彰也(文)以喻相涉。不易分外用施为。
  钞。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云云)。问。此理者。道理真理之中何哉。答。指真理云尔欤。是以钞批云。谓内心有违顺情。二心起者。以托真如一乘之理为宗。若违理起心。是名犯也。若起心顺理则成持也(文)。如篇聚中。起业轻重。受报浅深。
  记。单心三昧辨犯(云云)。持犯篇云。凡单心三时辨犯轻重。如善生经。且约杀戒。轻重八句。位分四别。初一句。三时俱重。谓方便举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随喜心。第二三句。二重一轻。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轻。中云。方便轻。根本成已重。后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轻。第三三句。一重二轻。初根本重。初后轻。中云。方便重。中后轻。三云。成已重。初中轻。第四一句。三时俱轻。如僧祇摩诃罗。不知戒相教化杀人。以怜愍故。善生十诵中。啼哭杀父母。畏苦痛故。害父母命等是。律据人想八业。皆业随心故。牵报不同(文)。问。何故名单心哉。答。彼篇上文。约心境广辨轻重。今不论境优劣(人非人畜等差别也)但约人一境。以心辨八句故也。即对人境故。于制门俱重夷也。
  记。答此据道众双禀二教为重(云云)。实化教禁身口。行教虽制内心。今道众时。付禀化行二教机。一往以内心属化教。以身口属行教也。虽然不可妨亘通欤。
  记(注)瞥尔贪嗔律宗不制(云云)。瞥尔犯独头贪嗔痴。律不制故不违制。是化业故违化也。此释分明。瞥尔犯非制教(见)。尔者圆教瞥尔化业云莲宗师之义。尤以今释可准据欤。问。若尔者。一宗师圆教瞥尔云制教时。此释如何可得意哉。答。彼一宗师意。今此云瞥尔。指微纵非谓瞥尔欤。瞥尔云独头义也。灵芝余处释。瞥尔即独头异名(云云)。尔者独头贪嗔。律宗不制(为言)。或又设指初念云瞥尔。今约教限边。云律宗不制。圆教意云发心心念皆名犯也。自初念制之得意故。强今释不成相违欤。
  记(注)佛世利根善来三语等(云云)。此受异教也。三语等。广教以前在之故云尔。此释。略教云制教润色也。问。付受戒。俱禀受化样如何。答。心希出离。是云受化欤,问。此必非受戒。何约受戒四句希出离云是受化哉。答。此受戒发心故。一往云尔欤。
  记。化净制不净(云云)。问。依化教忏。尚制罪者不灭不净哉。答。篇聚依制教忏可灭故。依化忏时。尚不灭欤。是以云化净制不净也。又义云。依化教理事忏。虽灭制罪。不用制忏时。不足净僧。故制不净。依之今注不入净僧也。确然者坚固之貌(云云)。
  记。大乘三藏制不制别(云云)。口义云。经论二藏但尊化导。生信开制是不制也。大乘律藏所列戒行。忽制受者。必须禀行。故为制也(云云)。
  记。答化教所摄(云云)。问。五八二戒何非行教哉。答。教无列名。又机非道。故化教也。更须精辨。恐繁且止。
  记(注)出家亦有犯者(云云)。问。上违化不违制句出之。何又事新出之哉。答。一义云。此圆教机虽出家。有瞥尔犯。而为显违化业也。又义云。此且四分当教意制重缘犯。瞥尔非制教分故。瞥尔起妄化业也。上云瞥尔贪嗔律宗不制。约当分假宗意云尔也。此重出。受业道一报。唯可限在家思故。又出之也。若圆教意此制罪。今此等文且约当分化制往判也。
  钞。违行教者重增圣制之罪(云云)。问。制业双结之时。狱报各别可感欤。将于一狱可增苦欤。如何。答。祖师释虽不分明。准俱舍等云增罪增苦。尔者此于业道狱报之上。增制罪六聚狱报苦欤。今云重增故。
  记。问性戒可尔遮非本恶等(云云)。此至宁无贪染。问难之语也。问意。性戒双犯可尔。遮戒复单如何。若云双者。是体非性恶。如何为复。若又云单者。非无违慈贪染乎。两方有疑。故问之也。
  记来者有智请为通之(云云)。问。如何可通之哉。答。因坏生树神等恼故违慈。又能依堀地损虫等故云违慈。又因畜长投宝有贪染。此必依犯遮戒。即非谓有违理业罪。违慈贪染别犯也。非遮戒之堀地坏生(乃至)畜长等犯。料简也。问。若云无遮戒违理业罪者。何故戒疏释遮戒下云。若有作者。与理相违(文)。又钞中云。又如萨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若论来报。受罪即轻。由本善念。更不增苦欤。地狱由违受体(文)。既拔草故虽不免地狱。善心故更不增苦。若恶心可有违理业罪(见)。如何。答。戒疏文违世间道理。钞文依拔草虽非有违理业罪。依心浓薄。制罪来报有延促也。此边且云更不增苦欤。是以钞(中一)云。二引证诚报。如目连问罪报经云。若比丘尼无惭愧心。轻慢仰语。犯突吉罗。众学戒如四天王寿等(文)。问。记云。无惭下示犯心。然果报随心延促不定。戒浊重邪见。假犯轻罪。何止此数惑。惭愧慈心虽犯重愆。未必如数。准知经且据一相故。约无惭轻慢以定来果不差(文)。又上记云。违制不违化(即犯诺遮戒也)此等文都有遮戒。违理业罪不见欤。又一师义(齐师意也)凡于如来所制遮戒。非无自性微细罪。但望七支无兼着感报之义。仍或因讥嫌之厚薄。列其次第。或有其益时开之也(云云)。
  记。亦请答之(云云)。问。如何可答之哉。答。化教虽制身口。专本心耳。又本律重缘思觉等。尚属身口远方便等也。尔者无相违欤。又广自明。所以更分者。或云。营福违戒无过。
  记或依方等二忏而云制罪都亡(云云)。问。今如斥之。化教忏悔不灭制罪欤。尔者凡如观一切业障其性都空。何制罪不被空而犹可残哉。然又化教忏悔。大地反覆。大地草木都如无。依化教忏悔。业罪皆亡。如何制罪残哉。答。师云。分通意。罪障悉已故制已也。致罪障皆妄相生之观时。何者可残哉。故今文。有依大教忏夷。足小乘僧数(云云)。又资持(中一上)云。纵依方等事理忏灭。于今制忏不忏。须灭摈(文)此等文。小乘忏悔不作不足数(见)。必依化忏不见。不灭制罪也。若教限意。依化教忏悔。不已制罪。处处释分明不已(见)。其例证。阿难既证三明六通。断一切恶法。望结集当向众僧忏五吉。明知虽达无生理。犹制罪业残。重忏之也。又三界独尊虽证二博妙果。犹有余业有病。又道绰禅师。顺次往生问弟子善导。善导入三昧见之。道绰禅师有三失。不敬圣教。欺众背仰等也。忏悔此三失。顺次往生无疑。此瑞应传意也。此等既断二障佛犹有余业不已。又导绰念佛行者。唱一遍念佛灭八十万亿生死过。犹有三失不被灭也。故知虽达化教无生理。制罪犹不已也。此等且约教限意也。
  记。有依大教忏夷足小乘僧数(云云)。弘决第二。释方等忏文云。如是忏者。皆论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复清净。戒体还生。悔法若成。罪无不灭。故云若无还生无有此处。然小乘教门尚不开忏。虽曰还生。无任僧用。沙弥犯已忏成进具。大乘所许事可通行。傥就大僧招奸谏。况宝契诚制足数无文。信大小区分听制条别。小乘悔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已安。用大教忏夷以足小乘僧数。依大忏已内进道。何须滥以惑时众。又引虚空藏忏法云。得此相还入僧中。如法该戒等。南山行仪亦用此文。若准此意。足数可矣。故付法藏传中。忏重罪已。时人名为清净律师。若优婆塞得字。不障净戒故。钞主依之对俗辨边。非无凭据等(文)。资持(中四下)云。古德云。安用大教忏夷以足小乘僧数也(文)。准此不斥妙乐大师。即引证也。
  钞。永用蠲别(云云)。蠲(古玄反)指归云。训除。洁也。会正云。蠲明也。
  第八门
  钞。僧尼二门行事通塞意(云云)。钞批云。通谓同戒同制之处。如安居自恣说戒结界等。僧尼同用。义有相涉。名之曰通。言塞者。亘有亘无。如教诫等法是也。立云。行事通塞者。如受戒忏罪。僧通得为尼名通也。自余结界受日等。但可自众相对而作。亘不得通名也。为塞也(文)。以人唯二众。教局行科。故须辨乐。方见诸篇。
  记。同制谓作持诸法(云云)。钞批云。安恣受说。此皆同制(文)。
  钞。则事法相同(云云)。钞批云。事谓非情事。即长衣益等皆同也。法谓三羯磨及对着心念。是同名为事法相同也(文)。
  钞。具在诸文(云云)。指诸篇云诸门也。是以钞批云。若同事法。如安恣等法。并在三十门中。任意详用(文)。
  记。尼界二里有难同僧(云云)。结界篇云。萨婆多云。尼结界者。唯其方一拘卢也(准十诵。六百为步为里)。必有难缘。可用僧祇三由旬内(百二十里)随意结取(文)。
  钞。隐而难知。记。通缘中总标五众之类(云云)。持犯篇云。今立通缘。偏谈六聚七种不同。一是五众出家人。二虽受五众戒。而重病等。并无有过。若心了知是比丘者。随前所犯。三期当境。四无命难。五无梵行难。六称本境。七进趣正果(文)。
  记(注)漏失二粗二房僧重尼轻(云云)。漏失者。尼提(洗净过分戒是也)。二粗二房者。彼俱兰也(是究竟兰)。
  记(注)五敷为五(文)。绵黑白减坐是也。
  记(注)九索美食(云云)。问。尼八提舍。随一人索美食。谓尼无病缘。索乳酪鱼肉。并是提舍也。然今何为吉哉。答。且据广解也(文)。行宗记云。索美食。疏云。此吉罗者。结不同罪。实犯提舍(文)。意云。吉者方便罪也。实提舍尼也。
  记(注)十一过量坐具(云云)。问。尼众学戒中无之。何云尔哉。答。众学外制吉多之。设无本。云吉无过欤。问。此单提轻重不同中。何不出覆粗罪乎。谓僧覆他粗罪提故。尼覆他夷犯重也。是故可入轻重不同句也。如何。答。注戒本当戒经云。尼同犯(云云)依之戒疏略颂文。不云当戒也。今记且依注戒疏文欤。寻云。注戒何故云同犯乎。答云。于尼覆藏凡有三阶。谓覆夷犯重。覆残犯提。已下皆吉也。且依残罪云同犯欤。僧于覆立二楷。覆夷残提。覆提已下吉。已尚疑云。若约覆重。可轻重不同。若约二阶三阶异。可犯同缘异。何不云之乎。答。疏文不委。今释亦不细释欤。但戒疏(四上)九十玄谈第五僧尼不同文分三科(如今释)。又后云。更有义求。如牵出房。春冬僧尼同犯。若是夏房。尼提僧吉。三覆罪中。僧罪二楷。尼即三品。有此诸异。何得不知(文)。行宗记云。牵即缘异。毁即轻重。覆即有无(文)。疑云。若尔者。今记何不出有无不同乎。答。今释不委也。
  记(注)。一背请二足食二戒合为一制(云云)。问。二戒合者。如何制之哉。答。见尼律缘起(第二十九卷)云。尼先受他请己。而寺中尚受别人正食。然后往先请处。不能食被讥。仍结之。若比丘尼受请。若足食已后食者。波逸提(文)。问。僧戒足食戒下。云尼吉。尔者相违如何。答。行相四上云(足食戒下云尼吉释此文云)但约缘异。暂云吉。实亦与僧同犯(取意)。问。若尔者。别时各犯。同缘可有两犯乎。答。学者存异义。一义云。准僧可然欤。既二戒合制故。是以尼钞但名背请戒。行宗记释足食戒下尼吉文云。实亦与僧同犯。故是约一边一边(见)。一义云。一缘具时犯一提。若单名作之时。可各吉也。是以首疏作二释。初释意今义趣也。即彼疏意云。背请足食二合制。提言唯背请也(文)。此后释意。无足食戒(见)然云背有多妨。谓单背不应无别缘直列戒本。应云除余时者作衣时等。故今不尔。何可云单背哉。方方难思也。
  记(注)三与外道食兼白衣男(云云)。谓僧唯局外女犯提。尼不尔反僧。而外道男与余僧男同犯提罪故。云兼白衣男也。
  记(注)与年不满二年学法(云云)。律第六(单提一百二十一戒)彼戒缘起。正由度少年童女。方制立沙弥尼·式叉两位。遂结戒文云。若比丘尼年满十八。童女二年学戒已满二十。与授具足戒。若比丘尼年不满二十。授具足戒者。波逸提(文)。缘起正由度少年童女也。但后加知字。又重结文但云不满二十。不云二年学事。仍现行别译戒本。如后文安之。故不可也。辅要记如本律戒文引之。然律宗记引后不与二岁学戒(第一百二十二戒也)合之一往以难会。但追可料简之。
  记(注)雨衣常开(云云)。尼身心常丑陋也。故不局夏中。常时用也。故无过前求过前用之过也。
  记。八提舍尼四八相望亦即有无(云云)。尼八提舍尼。僧四提舍尼。一向不同也。故云有无也。
  记。对索美食即同轻重(云云)。僧但提中制索美食。尼制提舍。僧重尼轻。以之云轻重相对也。
  记。亘专一义亦所不出(云云)。盛行与难知。二义具者出之。具一不出也。
  记。下列七门(云云)。指尼众别行篇欤。
  记。余之六种并属众行(云云)。问。五门可尔师资如何为众行哉。答。彼亦明多度弟子等如非故云尔。是篇非无别行故。钞及别行言。当此等欤。
  钞。未显其来诠(云云)。简正记云。来诠有两释。二搜玄云。谓制戒之由。能犯人名字犯罪处所僧制呵等。如是缘起并未曾彰显(此未成解)。今依宗记云。来诠者。即来由意旨。前未宣释。即有何由致。僧尼亘有不同。何以犯同。其缘复异。如此来由意致。钞未论之。指在首疏叙述也。疏自问云。大僧畜钵。何故开十日。尼唯一宿。答。尼制有伴。有人对首故。僧反之。若尔何以长衣。尼亦开十日。答。尼虽有伴。容有同活共财之义。既俱是财主。说净不成。须别待人故开十日。钵唯一口。必无共义。是以随得便须说净(此犯同缘共异来诠也)。又僧是上众。故有教尼。尼是下众。受僧之教。又僧无伴。便招嫌疑。有二不定。尼制有伴涉嫌疑故无不定。余并例三十(有无亘缺之来诠也)。若触境无陵逼过。不假深防故犯残也(此轻重不同之来诠也)。如此来由意致疏述也(文)。
  记。非谓尊师故也(云云)。暗斥会正记等。彼尊师故。云大得意。即节古义云。会正云。然彼显本无大字。盖南山尊耳(义苑同之)。今记意。或约大部。或简戒业小疏也。如彼天台。智论云大论。华严宗。华严云大经。或约卷大数。或依有本经大字欤。即云大方广。即必不尊师见也(为言)。
  第九门
  记。即望三众(云云)。大僧·大尼二众。沙弥为三众也。
  记。志愿硕异等(云云)。问。依有愿无愿义。戒体有优劣可云乎。若云有优劣者。如沙弥身中有上品戒。罗汉身中有下品戒者。戒体上下者。只依发心优劣。必不约位高下(见)。若依之云尔者。既有愿无愿之意乐异。岂无戒体优劣乎。是以今释约志愿论其不同(见)。若无此义者。约何可分大僧沙弥别乎。如何。答。依发心五下。有上品下品戒差异。自本心品不同故。戒亦可差别欤。此先阁之。比丘沙弥于同品心发心受戒时。何样可有优劣欤。是以钞批云。若约戒体同大僧无作者。明其所发无表之大体量同大僧。故下云随行类等尘沙。举喻如春时。草木枝叶尽出。未经盛夏色未变黄。过五月已尽作黄色。明下三众所发戒体。律仪具足未秉白四。如树未变色也。故报恩经云。沙弥十戒比丘具戒。始终常一。随时异名。譬如树叶。春夏即青。秋时则黄。冬时则白。随时异故。树叶则异。而其始终故是一叶。戒必如是。常亦一戒。随时有异也(文)。
  钞。结罪居第五篇(云云)。钞批云。所犯之罪无问轻重。通结吉罗。若结初篇。但以灭摈吉罗为异。吉罗居第五篇故云然也(文)。
  钞取舍有异(云云)。钞批云。如坏生为供养三宝缘者则开。余无此缘则制。制故名舍。开则称取。亦云。持名取。犯名舍也(文)。有云。于三宝缘。虽堀坏等遮戒开之。于十戒者。都不开之。而法进沙弥经疏。开提宝戒。是异南山义也。
  记。持衣说净(云云)。问。大僧异中。何故出说净哉。沙弥篇云。若畜长二衣。施主同僧法。说净之本亦同药钵。准此。若得钱宝。萨婆多云。亦请白衣为之。以沙弥戒中正同僧故。不得自畜(文)。答。有云。言总也。私云。受持说净。作法虽同。大僧三衣等受持说净。沙弥二衣等受持说净。故不同也。
  记。练身练心即此义也(云云)。钞批云。南山羯磨疏云。六法以净其心。二岁学戒以净其身(文)。
  钞。六法是其学宗(云云)。简正记云。且约重。如出家年。至十八曾受沙弥尼戒。为彼集僧令对尼僧欤。学法尼僧遥以羯磨被之。后召入众。为说六法名字(文)。是其学宗。
  钞。戒体更不重发(云云)。简正记云。戒体更不重发者。破古也。古云。六法女于十戒上别发六条戒。以由羯磨受故。又于六法有犯故。今师云。不然只于前十戒之内。重策前六。令彼习学。戒体更不重发也。今以转根义证。知无戒可发(文)。
  记。五非时食六饮酒(云云)问。此二沙弥十戒时非时饮酒如何不同重与之哉。答。实于其体虽无不同。为约勒重与之欤。既记云重更约勒故。谓分三众有三戒体。
  钞。同诸三众(云云)诸训诸语字也。三众者非常下三众也。大僧·大尼为二。沙弥·沙弥尼合为一也。钞批云。大僧为一。大尼为二。二众沙弥为三也(文)。此今记意同也。余记释聊不同也。即会正云。即六尼及沙弥沙弥尼也。有云。比丘·比丘尼·沙弥为三众。非也(文)。搜玄云。僧尼为一。沙弥为二。沙弥尼为三(文)。此等不同今记也。
  记。如无沙弥尼得与大尼授食之类(云云)。尼众别行篇云。式叉与大尼授食。除火净五生种取金银钱等。从沙弥尼受食(文)。
  第十门
  钞。第十明钞者引用正文去滥传真科酌意(云云)。钞批云。去滥传真者。滥有三种。一谓律藏中有滥。二谓经论中有滥。三谓佛法东度已后。诸师集疏行事有滥。今则剪截浮辞。传其真教。以科酌也(文)。
  钞。僧祇律(是根本部余是五部云云)。问。现行僧祇律者。可云窟内结集根本部哉。答。今师意尔也。余师意必不尔也。即搜玄云。钞意并首疏故注云。是根本部。余是五部。故首疏者总列六部。今僧祇者不是根本僧祇八十诵律也。准集正云。根本僧祇合有多卷。今有四十。故知非也。此僧祇。谓是二十部中大众部也。又加二十部中法藏部。既许是昙无德。何得不许二十部中大众部。是僧祇部耶(文)。今钞记意异之也。钞注云。是根本部。记云。根本获一。五部得三故。简正记第一末云。下别序中。钞自注解云。僧祇是根本。余是五部。此正依大集分别也。又僧祇既是根本。卷轴合多。因何但四十卷耶。答。五师捃拾情见之文。名为一见。余外事法揽聚一处不多。故但四十卷也。虽尔且是根本故。譬如一树。傍出五枝。中间虽少。犹名身也。四面假大。亦号枝条。又此四十卷僧祇无归敬序。证知是根本。又钞主尽僧祇是根本。大众所传非也。是百载五宗生也。斯为正义。或依搜玄。将此四十卷僧祇为大众部者非也。广如别破(云云)。次依佛本行集传及僧祇后译私记。但有五部。彼云。如来灭后一百年满。第五祖师鞠多之后。五人于上座部一时顿起。但分五部。余四如前。第五婆粗富罗是祇律。今如何分。答。非敢苟分。大集明异。若合婆粗经。不应信遍览五部(文)。
  记(注)亦云一切有从计为名(云云)。萨婆多虽人名。以义翻时。从其计云一切有也。
  记。根本获一五部得三(云云)。戒广律传来。根本僧祇一部。五部中三部。传此土故云尔也。
  记。三藏口传(云云)。补要记云。长耳三藏说也(文)。
  记。昔人不晓例小乘论(云云)。问。斥之意如何。答。今记家意。自毗尼母论至自余部。文广不列。为小乘足戒论。次至及以二论。方为列大小乘论。故昔人不简文相。自母论至文广不列。例科小乘论。故斥之也。谓如彼科者。下及以二论中小乘论指何者哉。此即会正记等意也。节古义云。会正科云。初唯一味初律宗。毗下论藏。二并下总大小两藏。记文云。二论即大小乘论。如下引智论成论等。义苑云。婆婆等(诸记文并同)。
  记。其文未流东南(云云)。此释未详。东南大智律师御座处名也。
  钞。五百问法(云云)。问。五百问佛说。人语之中何哉。若云人语。彼经云。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失译)初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竹园。是时目连(乃至)是时目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文)。此佛语(见)。若依之二斥者济缘云。五百问卑摩罗叉口决(文)。戒坛图经云。又翻十诵。律主卑摩罗叉答五百问于慧观法师(文)。此等皆人语(见)。尔者两方如何答。
  钞。出要律仪(云云)。问。既人造也。何出正经中乎。答。标宗记云。或是佛说。或余人说。无非圣教。又可。虽通余人。还述佛意。是则圣说(文)。会正云。出要律仪是武帝纂众律出之。凡二十卷。所以注出造人者。为简梁法超所撰一十四卷名号出要律仪(文)。内典录第十云。出要律仪。二十卷。梁扬都庄严寺沙门释宝唱撰(文)。问。今注。内典录所出作者。不同如何答
  记(注)有云二部十八二十部(云云)。问。斥之意如何。答。彼窟外部。及自余十八部等者。未渡此土。如何指之哉(为言)。此增晖义也。即节古义云。增晖云。言自余等者。即二部·九部·十二·十八部·二十部等是也(搜玄集要文义苑并同)。
  记(注)或云遗教爱道经等(云云)。问。斥之意如何。答。遗教爱道本经下云。并大小乘经可摄之。何今科属之哉(为言)。此会正记意也。即节古记云。会正云。自余等者。离前所列曰余。诸记指二部等。若据前文科云。引用正文且列二十部等。文多不到。非钞者所列。何得列之。答。此引大集正文。相因列示。又是五部正数不可[乘*失]略。今据下引三千威仪遗教爱道尼经等。皆律部类又可收(文)。
  钞。名随经律(云云)简正记云。随经律者。谓随经论中有解律处故。如涅槃中。禁断鱼肉八不净物等。又增一经中。阿难系犍捶等。并是也。据理合云随律经随律论等。今言随经律。取语顺故(文)。
  记。费长房后周高僧等(云云)。费姓也。长房名也。后周等者。梁·陈中间有后魏·后齐·后周三代。次第相攻取位。后周后迁隋武帝后周第三帝灭法时。长房还俗。至隋文帝时。佛法再兴。其时广弘法。经卷虽灭。以前经卷暗诵故。隋文帝开皇十七年。撰成法录。姬周昭王甲午佛诞。后汉明帝永平丁卯经度来。及开皇丁巳。历一千二百八十一岁。其间所录佛生入灭帝代翻译三藏等事位。而分之为十五卷。今所列经律论传。凡二千二百七十部。六千三百九十六卷(云云)。有义云。自汉至隋录经教故。云历代三宝录也。简正记云。费长房者。汉时亦有同姓名者。但解阴阳术数。不闲佛法。今此是后周时名僧。遇武帝毁二教。乃依例服儒。后至隋文帝登位。不更被剃。遂于开皇年中。撰三宝录一十五卷。计三百八纸。题云历代三宝录。今续有开元录二十卷。智升法师于玄宗朝撰。收五千三十八卷。至德宗朝。更有贞元录三十卷。收三藏教文五千四百余卷。今钞不举者。以当时未有也(文)。爰知开元贞元二录。在南山之后故。但指开皇录也。
  记。翻经学士(云云)。义解法师名学士也。梵网云三千学士此意也。济钞云。费长房灭佛法时。令还俗故云学士。学士俗家之官名也。若尔者何时翻经哉。答。虽非尔时。法还兴时翻译。而尚不还道(云云)欤。此事可寻欤。允师云。梵网云三千学士。此非官欤。
  记。有人谓聪覆二师等(云云)。节古义云。指归云。异执者。不同正理之言也。或云。异执是执计不齐也。若然者。既非斥自元魏已来造疏解律之师也。愚窃式云。何世有智人。但重开慈元造之者。且如法聪律师。始考身中受体。不合以僧祇异部为随行。此是四分宗中始教人。拉食火化。先蚕先农之者。中心藏之。无日忌也。何辄科目异执之首。覆师记忆为疏。何目异执之。次愚知南山失言矣。荀无聪之手披覆之耳。南山因何而申正义。得称撰述哉。忘本之言。背宗之过。亦犹近世金银玉辂金自昔时标木椎轮也。上二师是空中造物。次诸德是屋下修装。修装者可捡过而斥非。造物者可降心而稽首(文)。会正评此义云。通惠曰。予谓不然。且南山撰钞通包三藏。广摭群宗。岂独由聪讲覆记方成著述之体哉。又若所申正义出覆师者。如慧光传中说。覆云道覆律师。创开此部。制疏六卷。但是科文。至于提举宏宗。无闻于世。故先之所学。唯据口传(已上僧传文)准此。覆公之文于齐朝。尚曰无闻于世。况南山将为申正之据。一何可笑。通惠虽欲攻圣。而反自失言矣。(文)。
  记。非圣人者无法(云云)。若此义如是。难祖师无南山法语也。圣人且指南山也。允师仰之非圣人者。无法训之。此义老子经意也。非圣人者无刑法。世中作恶事者。与五刑治罚。非圣人者过至重故。不及可与刑法。故云无法也。是以口义云。非圣人等。见老子经。法谓刑法中无法。无治此人之法。则违师谤法。当法外治也(文)。
  记。古记广引(云云)。谓指斥会正。余记广不引故。
  记(注)。本学僧祇初弘四分。简正记云。法聪律师元魏朝人。本是僧祇学者。因者戒本体元从四分而得。遂息唱僧祇。初弘四分。手披讲解。未制章疏也(文)。初开律师号法聪。
  记(注)。传论云(云云)非别有传论者。传中引论师语故云传论也。
  钞。覆律师(云云)。简正记云。道覆律师北齐人。听讲出疏六卷。释四分文(章疏文始起也)长科,
  钞。理隐乐三师(云云)。指归云。乐吾角反。据僧传云。邺中谚曰。律宗明略唯有隐乐。据协韵。音乐之乐为正常之安乐之乐(文)。
  记。洪遵(注)初依道云学等(云云)。问。尔者何师上列之哉。答。且以义推之。此师既作国之僧统。知其学业等胜故。虽依学于云等。且依德上列之欤。问。今列师皆是南山祖承师哉。答。见灵芝之祖承图。此中但列九师。谓法正·法时·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南山也。
  记(注)隋朝人依洪听习(云云)。一义云。今注意。三人共洪遵弟子(见)。然而传记意。道洪·法胜二人洪遵弟子。智首道洪弟子也。今注传记相违。如何。答。于注致料简。并隋朝人。上二人事也。依洪已下。首师事也。如是得意。无相违欤。济云。并者胜首两师也。洪者上列道洪也。尔者洪谁门人哉。答。准彼图。道云之弟子也。会正记意云。道洪有七百人弟子。其首师上足也(云云)。
  记(注)首即祖师所承(云云)。简正记云。首律师者。钞主受戒和尚。兼承禀。姓皇甫氏。安定人。玄晏先生之后。初投相州云门寺智旻和上出家。受具之时。于佛塔前请祈显证。感得佛降摩顶。身心安泰。方知感戒。初聪洪律师讲七百从侣莫后超伦。唐初诏入京都。住东禅定寺。贞观八年。敕置弘福寺。制疏二十卷。五部区分钞二十卷。贞观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终(文)。私云。初聪洪律师者。道洪律师事也。即会正记云。唐弘福寺沙门释智首。投相州云门寺智旻而出家。二十方禀大戒。及听律部。明若夙知后听道洪律席。大师尝处其门。向经十载。听满大律凡二十遍(文)。
  钞。砺律师(云云)。简正记云。砺律师者法砺也。即相疏主。姓学氏。本赵郡人。因官遂住相州出家。于日光寺依灵裕律师受具。依洪学律。唐武德六年。制疏十卷(文)。
  记(注)祖师前身(云云)。简正记云。钞主第二生(文)。
  钞。江表(云云)。有义云。黄河自西流东。彼河北云江表。河南立洛阳。河北无之故云表。又云外也。江汉者灌河也。
  钞。蜀部(云云)。部州也。亦取领部(文)。
  记。东西两川(云云)。黄河流散四方。故云东西河也。
  记。即前序云包异部等四句收之(云云)。序中云。包异部诚文。括众经随说。及西土贤圣所遗。此方先德文纪等四句也
  记。不出六见等(云云)指上第四门六师持律欤。
  钞。诸佛下生经六帙等(云云)。帙今帙字也。内典录(第一)总列三百余卷伪经。今钞只列二十五部。以彼较之。净行优婆塞戒经·救疾经·应供行经·沙弥论·提谓经。已上五部。彼录无之。又录乳光经注云(其文全异于正经云不得服乳权椤)。罪报经注云(与正经罪报轻重全异)。余今所引经无注。
  记。如三百福罚三十六硕余粮五部五色衣以钱赎佛食等(云云)。三百福罚者。三百杖打人得福(云云)。师资篇云。又有愚师。引净度经三百福罚。此即为伪经人造。智者是共非(文)。三十六硕者。畜三十六硕粮。不遇饥渴(云云)。释相篇云。昔之俭开六十六硕。出善生经。余挍捡(真伪二本并无。举世梦传)。五色衣者。二衣篇云。遗教法律经中五色者。此非正录。无知用之。义钞引云。僧祇着青。五分着赤。四分着皂迦叶遗著木兰。十诵着绛色(云云)。问。若尔者三千威仪经下卷。舍利弗问经。谈五部五色衣。是伪经哉。答。钞主意。真经也。非伪经也。此经五色衣暂令着故。异伪经也。赎佛食者。侍佛者不赎食无苦。而云可赎也。释相篇云。善见云。佛前献饭。侍佛比丘食之。若无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准此。俗家佛盘本不属佛。不劳设赎。伪经今前并删略。正存文证(云云)。他宗或引。并正本耳。
  记。提谓并有真伪(云云)。内典录第四云。提谓波利经二卷。释昙请撰。旧录别载有提谓经一卷。与诸经语同。但请加足五方五行。用石糅金。疑成伪。可今以一卷成者为定(云云)。
  钞。愚丛犹自滥用(云云)。会正云。愚闇丛之者(文)。
  记。然尼钞义钞或复引用(云云)。问。如何可详之哉。答。尼钞义钞。且述与律相应者。如前所列云云。五百四十伪经中。相似律人可滥用。故先如前所列伪经出也。自余无相滥不出也。简正记云。与律相应者。谓前来钞文中所列题目。与律相滥。恐人疑误错引用之。故偏于文中颁别。若不与律相应之伪经。既无人引用。故不列也(文)。隋帝敕令。长房录中所不收者。并集焚毁。搜之不尽。当时犹用。钞引用必非为用伪经。但隋文去来引之故无疑欤。是以阐幽云。今谓义钞所引。正明诸师智解。服色相因引之故不用也(文)。
  钞。后明钞兴本(云云)。简正记云。诸记皆同云。前发起序已辨作钞之意。今何更明。答。前但通制作一部文大意。谓揽前后疏钞。不济时宜。遂发情怀而兴著述。未委。此一部之文。名此曰钞。钞之一字因何而兴。又据何文裁量圣旨。故次辨也。文揽多归小。
  钞。余智同萤曜(云云)。搜玄云。自谦智短。如萤耀之最微也(文)。辅篇云。以我智望佛智。如萤比日月也(文)。
  钞。量实疏庸(云云)。简正记云。量谓器量。心游理外曰疏也(文)。钞批云。言疏庸者。不亲佛法曰疏。非文非武曰庸。应师云庸谓常愚短者是也。心不节慎。口无法言。恶人为支。名之为庸也(文)。
  钞。何敢轻侮猷言动成戏论(云云)。钞批云。言猷者法也。谓我何敢轻慢法言。若轻慢则成戏论。言动成戏论者。云有。是增谤。若云无。是灭谤。非有非无。即相违谤。若言非非有非非无。即名戏论谤。故我何敢缀缉也(文)。今记云。四执相攻名为戏论。即钞批云若有若无等是也。加之简正记云。岂敢将萤烛之智疏庸之量。裁割当部圣言。包罗三藏教法。迅动施为使成轻陵侮弄涉于谤(言读)故动成戏论。诸家皆引智论中四谤之义。夫一切法不可定执言。无是损灭谤。若定执言。有是增益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钞主意。道我今智浅量微。删略圣言动成谤言。故略举后一戏论谤名也(文)。余记意。祖师庸昧智故。动轻侮圣言。成戏论谤。谦叹也得意。今记意。智实虽疏庸。何敢成戏论谤乎。遮之也。被得辨摭众典。
  钞。虽然(云云)。简正记意。一分虽然。字有其便欤。今记意。不邻次上。如何。答。今记意虽然。对上量实疏庸句欤。余记意不邻次。还何敢之字难得意欤。简正记云。言虽然至本者。结归宗本。引用有凭。虽然者从夺之词也。意道智浅识微。浅不合裁量圣教。恐成戏论旦纵也。然其习学皆有所承。今删剪圣言。不名戏论夺也(文)。问。余记意。祖师遂不成戏论谤得意欤。答。尔也。简正记云。今师著述仿此亦离四谤。当部繁处删除非损灭。当部无文。取他部补阙非增益。凡所引用皆是义执相开非相违。经怠重轻不敢非戏论也(文)。
  钞。学有所承(云云)。首师门人。听律二十篇。故云所承也。钞批意。首师南山学问之师匠。遍必非和上(见)。是以钞批云。谓我亲承首律师所学。聪讲律得二十余遍。其首师者。但是所承学问正行之师。非是和上。和上即日光寺赟律师也(文)。简正记意。首师祖师和上(见)即彼记云。首律师者。钞主受戒和尚(文)。呈于己怀。
  钞。承必知本(云云)承传四分之本也。本部云意也。古记有二释。一云。本四分也。一云。承必云有本据意也。此义通诸部义也。有本据者。承传首师时。首师云。有善见。有僧祇。有十诵等。随首师之语。无左右不书。止勘善见等说。云有本据也。故下云加覆检。此意也。此中后义胜也。
  钞。先加覆检(云云)。搜玄记云。先解之事。今日作钞。亲更披覆检之虚实。虽自曾闻。恐与本文违。更覆其文言。检之取实也(文)。
  钞。于一事下废立多。搜玄云。自古诸德制造章疏。皆有废立。如是所有情见繁广也。今删不当之文。除废立之意。故云删略(文)。
  记。约诸家相望(云云)。一义云。彼家废。此家立。相望而言废立欤。
  记。就诸家自论也(文)。诸师各据己情见而废文义。并不合圣教也。问。废立亦由情见(云云)而有废立。何以为二种乎。答。口义云。虽则情见。贯于废立。但废立据有行事之取舍。情见约有文义之繁广(云云)。问。前记中释。繁广止云情见。今何分异乎。答。前乃义说。以情见而摄废立。此释文使义明显。故分为二矣。
  记。一者全除删(云云)。问。前释题但有对破一义。何今分异乎。答。口义云。对破一删正显行事。全除一删但知愆辞。前显行事。但约对破。此中释文故兼全除(文)。首题删繁文唯据此(云云)此意欤。
  记。如受戒法及十三难羯磨戒本等并广列义门(云云)。并者受戒法等章段也。十三难即受戒中法也。然而且别举之。受戒法。义门者。业疏(三上)云。以义分五科料简。又十三难义门者。疏云。将释难文。先以义列五门不同。羯磨义门者。疏中初列义门云。先以义门开解。不过四位(云云)。戒疏义门者。疏又列四门也。是则能删义广。知所删废立多。今钞中全削除之。不及标破。故云全删也。如下但云等。
  记。首题删繁文唯据此(云云)。问。出能删时。全除删对破删有之。何今云唯依对破删哉。答。凡广谈删时。通全除对破。正置首题。删字唯依对破删也。问。上出所繁时。出繁广繁滥二。既所繁繁广受戒及并列义门事可被摄。若摄之。何能删不全除删哉。答。上繁广繁滥。共今对破删所繁被摄。所以尔者。上繁广所引。自然定方七树七间等是也。今对破所出。亦自然广授方圆等也。故知全同也。然者繁广繁滥共可对破删所繁。删名言自虽摄全除删。克对首题时。尤可对破删。是以云唯据此也。问。首题删繁云无全除者。首题是一部都名也。何不合二删哉。答。既题行事故。局对破也。对破一删者。正显行事故。但至难者。首题约一部大旨。必不尽义故。且云尔欤。
  钞。及教通余论理相难知(云云)。钞批意。余论诸论得意不同义解欤。即彼记云。今言难知者。如诸论中。或云表无表。或云作无作。或言教无教。如多论中。作无作戒俱色为体。成论中。作戒是色。无作非色非心为体。如此释判。理相难知。要是情达及通解诸论文中。方能了达也(文)。此文异今记也。
  记。据合存之(云云)。一义云。据合存之。止由难解不逗新学故训之。若此义。诸师义解可存。依难解不引也。一义云。据合存之。止由难解不逗新学故训之。若此义。依合我义。虽存文证。至义解故。不引云也。
  说。或云二疏之全(云云)迷拾字。拾二疏不尽义云也。节古记云。记主面授曰。此乃暗破惠鉴依止口传耳(云云)。
  记。或云二疏张本(云云)。二疏根本义演也。济钞云。二疏之草创本(谓张本者。初草制之本也)。
  记。容彼之说明其可存(云云)。彼义钞等有义门者。古师所立中。今有可取义故也(云云)。但取文义堪来入宗者寻访。
  记。初引本律出三十四卷(云云)。今出本律三十五(十一枚)云。自今已后。听契经时。比丘欲分别说义。当说义。时不具说文句。各自生疑。佛言。听说义不具说文句(文)。
  记。次引母论文出第六(云云)。母论(第六卷六枚)云。诸比丘。佛既听说十二部经。欲示现此义。后有疑心。若欲次第说。又众大文多。恐生疲厌。若略撰集好辨。直示现义。不知如何。以是因缘。具白世尊。佛即听诸比丘引经中要言妙辞直显其义(文)。庶无待访于他人发轸(宋音ツム吴音チム)率可胜言哉。
  钞。岂复疑于罪福(云云)。钞批云。福则是持。罪则是犯。谓我不疑其持犯也(文)。
  钞。使真言宗芜秽。简正记云。如野草混于良田。名芜秽也(文)。
  记。更荒迷于三道(云云)。大小便并口道。云三道也。
  记。昏餐餍饫尚说过中(云云)。非时食。尚说过中不食样也。字书云。餍(于见反饭也)饫(于虔反食多也)。夕饮酕醄。醄(杜刀反?也)人前敛相略无畏忌。诬言。
  记。不令教于不令(云云)。非法心也。因师之非法义也。
  钞。例科分柝若揽收不尽自下别论。
  钞。夫宅身佛海(云云)。钞批云。夫字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也(文)。
  记。身具三宝(云云)。宅身佛海餐·味法流·形厕僧伍三也。
  记。体附释相相总四篇(云云)。戒体显随戒释相篇。戒相显篇聚名报篇·随戒释相篇·持犯方轨篇·忏六聚法篇四篇。此体相。四科中体相(见)。尔者中卷释相。四科中法相(见)何体配释相。相当余篇哉。答。随戒释相一篇中。分别四科时。释相虽当相。今中卷中。四篇相望时。释相篇正当体。余且当相也。释相明戒体。余篇出体之相故也。
  记。故须体净方应秉宣(云云)。问。今师用相净。何云体净哉。答。此且望自行边云尔欤。
  钞。自他两德成相多途(云云)。记作二释。初释意。自他即显共义。次释意。自他结上众自二词也。成相者能成也。以此为共义。众自二行所成也。是以记云辅成自众是也。
  记。防心义非他共上作体别(云云)。问。止作实可不同欤。虽然于自行戒体。尤彼我同顺。是即共义也。何云此不在言哉。答。
  记。共行不尔(云云)。问。其相如何。答。且出其相者。记所云衣药是也。
  记。两德之言义取无爽。问。上于共义作二释之中。今同何释哉。答。同初释欤。以自他两德证共行名故。
  记。古多妄解不免繁词(云云)。简正记云。一解云。如下二衣四药中持衣加药。是对首法。或要受持衣药。须得他人来成于我。谓前人既是净行。足得我对首之数。是他有德故云他德。又他要持衣等。须我成他我行。既净堪足他对首之数。故名自德。二解云。他来成我自行。名自德。我往成他自行。名他德。今云衣药可尔。如头陀及诸行。不修他成。既阙彼此相成之义。如何辨自他两德。已上两释俱非不取(文)。爰知古师意。自他共作故云共行。今师意。彼此同遵故云共行也。
  记(注)四人羯磨(云云)。节古义云。搜玄云。心念自行之事。对首共行之事。单白等众行之事。增晖曰。羯磨两篇。对首即共行义。明心念即自行义也(巳上)。
  记。答意如上解(云云)。问。如上解。指何文哉。答。一义云。指次上答也。谓上卷在初。能诠方。中卷置初。所诠方。故不相违也(云云)。一义(私义)云。上解者。凡行僧事。必先简众故。须体净方应秉宣等文也。是依行次第(见)。次转难云。若尔何不依行次第。以自行为上卷耶。故此三明行。无行不收。三卷摄文。无文不委。
  钞。然则事类相投更难量拟(云云)。简正记云。事谓云众自共三行之事也。类者流类。投者寄。若将众行类流投寄上卷。自行流类投寄中卷。共行流类投寄下卷。若单分三行配于三卷。即亦不难。今盖为三卷。诸篇之中各有参杂致不易也(文)。寡于讨论谓事随篇类。则使三行亘有投寄。
  记。如上卷标宗亦明法体行相等(云云)。法体行相舍戒自行也。六念共行也。别人说恣自行也。于识疑发露僧法作法在之。一寺皆作时作白是也。此可摄众行。今取别人作法分云尔欤。
  已上十门竟。

  资持记上一下分
  记(上一之三)略为四别(云云)。问。何故前释序题略之。至本文作此四释哉。答。判释随时。更无别意欤。但释序题时。或随义。或斥古释。恐繁略之。又今四释。于本文题。尤相应也。
  记。上三字律题是所宗(云云)。若准常途。可云能释。然今宗钞。云所宗能宗也。
  记。律题为通贯诸部故(云云)。济钞云。祖师所撰三大部。云诸部也。爰知非谓通余师所述耳。
  记。三约人分(云云)。删等六字不释属对意如何。答。允师云。自摄钞字欤(云云)。智云。上云。钞是能钞。删等是所钞(云云)。既云所摄。非属人(闻)故不云欤。
  记。折埵理质埵理(云云)。辅要记云。只埵理此云分四。知今重出异音也。
  记。从此方俗回易其语(云云)。天竺先所后能故。梵云波罗蜜多。翻云彼岸到也。故不翻分四也。唐土先能后所故。波罗蜜多翻到波岸也。依之又翻四分也。
  记。极知繁碎(云云)。此点意。谓略意也。又点云。极知繁碎讲学剖文(云云)。谓上四别释叹结释也。
  记。忘筌之士更繁何患(云云)。庄子外物第二十六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注云。筌鱼笋也。故字从竹。亦有从草者。香草可以?鱼置香草于此本木也。中以取鱼也(云云)。
  记。执指(云云)即圆觉经文意也。
  记(注)受日非情事(云云)。问。受日受戒等事同之。尤情事。何故云非情哉。答。有义云。名言云受日。受日此本也。故摄受日云非情也。若尔者。受戒名言受戒。戒此非情也。又可云非情事哉。若又有情能受故云情者。受日又有情受。尤可云情。如何。答。
  标宗显德篇第一
  钞。标宗(云云)。问。此篇付本律释哉。答。约本律所诠戒而建立也(取意)。
  记。文体正意唯归戒律(云云)。止观义例(妙乐)云。散引诸文该乎一代。文体正意唯归二经(云云)。义异语同也。上五例云。唯归戒科同之也。
  记。故当标出正宗(云云)。谓指戒法云正宗也。搜玄云。标宗者。总举一部钞所尊。宗者至也。下云。发趣万行。其宗古今多别。第一师。止作为宗○第二师。受随为宗○第三师。立止恶为宗○第四首愿二师。教行为宗○五立因果为宗○第六云师。言制在一代。人师处事为宗○七相州。立戒学为宗○第八素师。以戒行为宗。今南山所立。以戒为宗。故立此篇(文)。爰知祖师以净戒为宗也。问。律正宗以持犯为宗(见)所以尔者。事钞(中四)云。律宗其唯持犯。持犯相寔深(文)。尔者今何以戒云为宗哉答。凡律宗持犯也。今行事钞一部宗定故。以戒为宗也。是以今文云。一部文兼该三藏。文体正意唯归戒律也。故云律宗其唯持犯。又今钞上云。诠教之文。文虽浩博。撮其文趣。止明持犯(文)。问。记云。教必诠行。一宗旨趣万行元基。理须明识。故云教所诠意。此等文定律宗体也。
  记。唯法为宗(云云)。戒疏释戒如海无涯偈云。明戒德宗体(云云)。同记云。宗体者。宗即戒法。体谓受体(文)。谓戒行相三。又余万行万善。皆依戒法立之。故云宗也。宗者尊义主义也。即下云。发趣万行。戒为宗主(云云)。记云。万行中戒为尊主(云云)。
  记。若约通论(云云)。钞批云。略举枢要。不过法体行相四种。总而言之。并名宗体也(文)。
  记。总余三故(云云)问。下记云。言法未必是体。言体未必是法(云云)。准此。云法时不具余三(闻)如何。答。今总三义言体。其必是法义也。故下云。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文)。又下记云。法之为义。贯彻始终(文)约此等义。今云尔欤。
  记。自昔章记(云云)。搜玄云。初篇标戒宗以辨宗体。已下三篇约集是非明僧用(文)。如后攻之。
  记。方见圣心(云云)。圣心者指师意也。谓彼云劝学。今云标宗。意同也。
  记。提携(云云)。有云。师提弟子耳诫能听。云提携也(云云)。
  记。必欲○无壅(云云)。谓祖师意也。余并徒然。勉。
  钞。律海冲深津通万象(云云)。因师点云。律海(云云)此点颇碎陋也。法喻续事。其例多之。或云佛因。或云慧日。未闻分续事也。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腾岳波云。
  记。逸而不滥(云云)。问。逸之义如何。答。逸荡之义。下云荡逸故。但可寻之也。
  记。天地万物(云云)。地可然。天如何。答。会正记引传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又郭氏玄中记云。天之多者。水正而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云云)。
  记。百川所归(云云)。问。释钞文相。包含情非情众物。而不宿死尸(见)。若尔者。何约百川释之哉。答。记喻中喻故(云云)。谓喻高与动。喻极云义也。一义云。喻上又重喻云义也。济钞云。海逸而不滥之上。尚取之喻故。云喻中喻也。
  记。十方法界(云云)分通义也。教限意不谈十方法界故。
  记。九道师训(云云)。问。佛以戒为师训。何今云九道哉。答。事钞(中一)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文)。同记云。又戒经云。三世诸佛皆尊敬戒。是知戒法佛犹师奉。今望无非可治故言九道(文)。
  记。其余则入道无益(云云)。优婆塞优婆夷二众犯重。成遮难不入道。故云尔也。所不容。譬如有死尸○弃之于岸上。
  记。若波涛(云云)。大波云波。小波云涛也。
  记。五大河(云云)。说戒犍度云。一恒河。二阎摩那。三萨罗。四阿夷罗。五婆提摩诃(文)。
  记。此中略举(云云)谓举一·二·六喻也。未必全同者。全不可同八种云也。サレバ戒本序。只举二德耳。
  记。如戒本序但明二德(云云)。问。其二德者如何。答。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之二句也。即行宗记(一上)云。上句初德。次句第七也(取意)。
  记。必欲强配临文自裁(云云)。今海喻之四段。与彼八德相对言之。临文者。指彼律文欤。或指今钞文欤。
  钞。故凡厕豫玄门者(云云)。简正记云。玄妙也。或诸行之所归。故喻于门也。者之一字。
  牒在玄之人也(文)。凡非一也。
  钞。沐心道水者(云云)。简正记云。沐心等下者。谓由戒上净三昧现前故。云沐心道水。洗身曰浴。洗手曰盥。洗足曰濯。洗头曰沐。身最居上。谓之头。心既生之。尊喻如头。故云沐心○者之一字。牒上沐心道水之人也(文)。
  钞。庸见之流(云云)。简正记云。庸者诸记中有两解。一云。作肤字呼。?下安肉(甫无反)皮上曰肤。肤内为皮(私注。搜玄云。庸者肤也。皮上为肤。肤里曰皮。经云。肤色充洁云云)。二解之。作庸字呼(余封反音容也)但训常。即肤常之见。今观文意。上既言浅识。即是见解不深之人。不合作皮肤字解。文似重也。思之(文)。
  局下至体之。明言论鄙俗。
  钞。虽名参缁服(云云)。简正记云。谓黑色之衣名缁服也。虽名字参杂在缁裳中。而不委教文中事也(文)。
  钞。学非经远(云云)。钞批云。经(学文)涉远。积年集学。名为经远。懈怠浅识之人。不能经远长时寻师而学问也(文)。
  钞。情既疏野(云云)。钞批云。不亲佛法曰疏。心在理外曰野。野是游野。谓情常荡逸无天丝曰野。野是辽义也(文)。
  封怀守株。记(注)韩子曰。宋人有耕者(云云)宋人非谓宋代人。唐士宋州有别小国。指之欤。释耕冀复得免。
  钞。志绝通望(云云)。钞批云。受得戒竟。虽复断淫杀妄等。谓为究竟。而志更不求圣果故。曰绝通望也(文)。
  钞。局之心首而言无诣。钞批云。受得法戒谓为果满。局之在心。更不求其余定慧。永不知此戒是定慧之基。既不知所趣故曰局也(文)。简正记云。所执之事。皆是师心日。局之心首。所出之言。言不开典。无其实录。故云而言无诣。诣实也(文)。无稽实。之犹于也。研习积年。犹迷闇托。体之为之。为彼乱即世。
  钞。是以容致滥委以乱法司(云云)。钞批云。委者任也。亦达也(文)。
  记。自贸椹衣言遵王制(云云)。椹者桑实也。其色如紫。即如紫衣也。是云赐紫大师。又云买大师。谓官人送财着法衣。故云贸也。五大上色虽非法。为王制。赏德赐紫服。故云遵王制等也。
  记。夜粥晏斋。即记云。东南禅讲半夜散粥晏晓也(施谏切)。
  记。妄言未必长恶。传为口实。诬圣乱法。
  钞。肆意纵夺专行暴克(云云)。于纵夺。余记意今记意。聊不同欤。此记意。顺己情者。上出贸椹衣等为王制情。是顺己情。故非情而为是制。是纵义也。违我意者。人如律制非时饮酒等夺之。不随云是制。便断名夺也。余记意。先钞批云。于同情者则纵其作恶。于异情者则夺其所有功能也(文)。简正记云。于己亲有罪亦恕为纵。于己疏者无过加罚曰夺(文)。此等皆目人也。
  记。以威武抑而挫之(云云)。又点云。以威武抑而挫之(云云)。
  钞。致令新学困于磐石律要绝于羁䩛(云云)。简正记云。今非法众生抑遏后学亦然。进则践于蒺䔧。退则困于磐石。令他学解不通。五分法身是更生长。亦是闭塞之貌。故云困于磐石。云律要绝于羁䩛者。此句明断法也。在身曰羁。羁绊也。在口曰辔。(音秘。今从革以者。皮必反。是车束也)今二持云行。是律之要。止持如羁。结束比丘身口七支。不至作犯之境。作持如䩛。收束比丘三行。不至止犯之境。今非法众生不与施行。此律要二持。岂不绝也(文)。此进退当样。聊不同今记意欤。次句明灭法律。云律下非也。
  记。周易困卦云困于石据于蒺䔧(云云)。困卦者。离中段也。八卦中离中收故●石之为物。坚而不纳。喻上庸流滥为师首妄行非法。
  记。若复不学耻堕无知如据蒺䔧(云云)。蒺䔧者。似藤有莿。生于滨边。似[艹/麥]。字书(云云)䔧茨草也(云云).
  马绊车束(云云)。济钞云。有钞云。束云车辖也。又人云。是车屋。与辕束缚之绪欤。退见。释失辖折轴受之句之中。释辖字行宗记(一上)文云栝束于轮。不云束车也。故知非辖物欤(云云)。
  记。乘马之要物(云云)。乘车云乘。乘马云驾也。
  钞。于时正法玄纲宁不覆堕耶(云云)。简正记云。于非法众生抑遏之时。如来正法玄妙纲宗。宁不倾覆堕失故(文)。
  记。有托如后结文(云云)。指钞结文也。
  钞。行者以领纳为趣(云云)。行随行也。领纳戒体也。有云。行者付人也(云云)。此聊违记释欤。
  记。对收一三(云云)。第一能受净身故。第三净心故。
  钞。若情无远趣(云云)。钞批云。谓无持戒断戒之心。不知因此戒法能至寂灭无上之果。无心希求。名无远趣也(文)。
  钞。徒染法流(云云)。于此有二义。一义云。缘差故不成受体。而如余比丘成受体。共劳随行云也。法随行法也。此古记释三行法同也。是以简正记云。徒染法流等者。徒者空也。染者习也。非三行之法流者。流者类也。空染习在三法。行人之流类也(文)。又义云。法流者受戒法也。意作法如虽作之缘徼差故不得戒故。虚云作法意也。今记意同后义欤。加之钞批云。谓受者无心空加作法无益故。曰徒染法流(文)。
  钞。是以凡欲清身行徒远希圆果者无宜妄造(云云)。会正记云。徒与者者。皆指人也(文)。钞批曰。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时徒众也。此众执戒律而行故曰行徒(文)。问。此圆果者指圆教之三身果欤。将又指小乘教限四果欤。答。今钞主意。以分通边。指圆教极果。云圆果欤。记云极证。此圆果也。若小乘教限果得意。圆之名言聊不相应故也。专志摄虑。令契入无滞。涅槃疏也。
  记(注)非色等(云云)。问。涅槃终穷极教大乘最长也。何说非二为戒哉。又虽此文。何以种子不消释。以二非释之哉。答。有云。涅槃追说追泯教也。一经中或杂权教而终归圆极故。说二非无失也。又以当教意消释之。又无失欤。若依有宗。又以色释之。不可有苦也。
  记。大方等(云云)大乘名也。
  记。初中上二句据法(云云)。问。钞云。记涅槃十八卷等(云云)彼十八卷六帖梵行品文也。彼说化教六念文中。念戒段文也。
  记(注)不破即四重(云云)。问。如何如是配当哉。答。无别之由。一往配当欤。问。涅槃经文。说护持文。何今云领纳处引证哉。答。可护持物。必重心可领纳证也。
  记(注)即重轻方便(云云)。不破重罪不涉。即重方便也。不坏即残下罪。不杂即其方便也。北远疏者。净影大师戒相。何记云据法哉。答。且法法相云戒相欤。
  记。车相交过喻其多貌(云云)。问。余记意。车轶一不异。戒相多相故。云非唯一轶(见)。是以钞批云。轶有两音。一音逸。字统云过也。一音妷(田结反)谓车辙。即当此用○非唯一轶者。如车足践。北为路则千车同于一轶。以车大小一种故也。车若大小。后车彼前车轶折破。若无大小故得千里同彻。戒相不尔。乃至多途不同于车轶(文)。简正记云。轶者迹义。万车同轶。是一义。今戒不尔。有于多种也(文)。尔者今记何云喻其多貌哉。答。今记意。实戒相多途。喻车轶非一也。凡人师释文非一准。依之会正记云。如千车交过。则非一轶也。喻戒戒之多耳(文)。此释今记润色也。
  记。枢即门枢(云云)。大钞记云。枢(释俱反)谓扉下肘是也。持扉最要○非谓扉下臼也(文)。
  记。圣人制教名法(云云)。问。今戒法者。正指何哉。若云制教之圣教名法。是圣教色经卷也。岂纳法成业名体乎。色法不可纳得心中故。若又如来所说之名句文云戒法。是又如来之色尘上假立名句。文既过去谢灭之法也。岂今纳此法为体哉。方方不明。如何。答。诚此法未分明。是以今记下云尔。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而得之(云云)。但于此戒法教限意与分通圆教意。聊不同也。先小乘教限意。既云圣人制教名法。此如来名句文施说。不可作杀生偷盗等。名句文能诠也。此设虽谢灭。被此诠显。不可杀生偷盗等恶非也。理以之为戒法也。是名圣人制教名法也。于此法具防非禁恶义。备轨凡从圣理故名法也。依之今钞云。必能轨成出离之道(云云)。又资持(中一上)云。轨从教名法云也。又云制教。云圣教。通能诠所诠。何必色法可得意哉。设能诠名句文。不相应体非色心也。其上今取所诠之义理。戒法得意。尔者无相违欤。问。若尔者。百法或七十五法等。可摄何哉。答。约能诠名句文。不相应摄。约所纳无作体。色法或非色非心聚之摄也。正法当体止摄何不勘也。次分通圆教意。真如理性之上。取防非禁恶之缘起能用为戒法也。是以今钞下云。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文)。今指妙法。约随缘之理性云之也。此祖师望分通圆意释也。测思明慧等文。今四科之中。明戒体文也。尔者教限意也。何云圆意等哉。答。彼文初明戒量。云法界尘沙等。法界之言。岂非圆意哉。加之记释领纳在心之文云。今言在心。乃取圆意。此释尤纳圆意(见)。
  记。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体(云云)。会正云。受前名法。受后曰戒(文)。问。今师意。未受名法。受已名体。何故斥之哉。答。古师受已一向名体。都不名法。故斥此边也。为仰有义。
  记。或可并以法字贯之(云云)。云戒法体。戒法行。戒法相也。谓体及行相皆律仪事。非凡善故。法字殊释轨持故也。问。此两释如何不同哉。答。上释但云戒体戒行等。未显法义故。次释制法字。释显非泛善也。
  记。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云云)。问。戒法戒体全是一物非别物。尔者何分能依所依哉。答。实此释难思欤。此事。业疏有问答。即彼疏云。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哉。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法有功。乃名为体。是故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必是法。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文)。以此药丸喻案之。药味各别。且云能依。此药味能成丸故。丸云所依。如是且戒法云能依。戒体云所依欤。
  记。三业分之(云云)。问。如何三业配行相欤。答。下记。检察即心。心即行体。济缘云。行即思也(文)。业疏云。能忆能防(文)。同记云。一心三用无前无后(文)。守一云。内心执持名行(文)。钞(中一)云。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文)。故知心配行。身口当相(见)。若尔者。何故资持(中一上)云。轨凡从圣名法。总摄归心名体。三业造修名行。览而可分名相哉。明知三业俱名行(见)如何。答。一义云。三业造修名行者。此且总合业本。身口具名行。故云三业。今云三业分之。或云行即思心。指成业处云尔也。故资持(中一下)云。入行心者。即示二持成业之处也(文)。今配当行相时。正指业本也。又义云。行亘三行。相局身口。是故云三业分之。行者造修也。造修通三业故。
  钞。语法而谈(云云)。会正云。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文)。
  记。法虽两通(云云)。此戒能轨成凡圣故。云法虽两通。轨成凡夫者。转四恶之苦器。轨成人天善趣之身故。此中今且出轨成出离之道一边。云但从是圣论也。余记所存。聊不同也。即钞批云。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者。此谓若凡若圣。通有此三戒法也。如圣人亦受此戒。即是沓婆摩罗十四出家。十六罗汉年满二十羯磨受戒。此是圣人亦有斯事。故曰不局圣也。言凡者。即今一切比丘白四羯磨受者是也(文)。
  记。思而得之(云云)。问。如何可思之哉。答。大都上如释之。佛佛相承。依此戒法资成佛果。还又为众生。以无漏名句文。于情非情境上。不可作七支业非。制所诠之义理。名戒法也。于此所制。谓作要誓纳凡身。云戒体也。信知有此。
  钞。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云云)。今记意。谓八圣道中。其法即无漏法也。而凡夫受持之时。名圣法。此则圣因。全为显非六道因也。故云圣道本基也。问。凡夫所得别解脱戒。至圣位时。转为无漏戒欤。将别受之哉。答。可勘之。于菩萨戒。有转成无漏之一段沙汰。今可准彼欤。次钞批释意。云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者。慈云。约羯磨竟发得此法。名为已成。为圣道基。能成圣故。名为圣法(文)。余释同今记也。但令反彼生死。仰厕僧徒。建志要期高楼累外。
  钞。彼生死(云云)。简正记云。反彼生死者。问。常闻生死为此○为彼。今何故云反彼生死。答。心体离念本无生死。但由对境缠附。生死过兴。今善净身心。于彼境上作断恶修善意。反于往日生死过心。故云彼也(文)。得事解脱。在凡因故。
  钞。建志要期(云云)。简正记云。兴心修善。即是建志。誓受佛戒。自度度他。即要期也(云云)。言必豫者。
  钞。使随人成就(云云)。简正记云。随能受人。要期上品之心。即纳得上品戒。必定成就也(文)。
  钞。名为随法之行(云云)。此记意。不释法之言。但云依体起持名随行。而简正记云。行者随要期戒法之心。而起其行。故云随法行也。解难云。此科钞文。但为明戒法。既云柄法在怀。是体习行。居体是行。莫不杂乱否。答。此悬说向后受时之事。令人信知。此法方可纳体起行。未使柄之及起行用等。亦是因中说果也(文)。
  钞。若依通论(云云)。今记意。通指诸论(见)。余记意不然。即简正记云。通论者。通律之论。即成实论也(文)。
  钞。直陈能领之心相(云云)。简正记云。问。此何不据业体以说。但陈能领之心耶。答。就戒定于宗。明行事。体要有所得方可兴建住。故约行人领纳之心。乃知有戒。若但明业体业体从可而生。须先领纳心方有其体。准下文云。知自身心怀佩圣法等。即斯意也(文)。
  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云云)。资持(上三)云。法界者。若就教限。则局三千大千。今从圆意。须论十方法界。无作体称境而发。等法界量(文)。
  记。二谛者佛所立教也。此谓约境显戒(云云)。问。真俗二谛之教为戒境样如何乎。答。显真谛理教。说俗谛门教。此如谤非佛说等。或犯破法轮偷兰。或犯毁毗尼戒等。故为戒境也。是以钞批云。何故用二谛为戒境。且明真谛。灭理涅槃。如谤圣教言非佛说。灭理涅槃言非毕竟寂灭。皆获重罪。今反成福入戒门。言俗谛者。谓反彼生死。断一切恶。离杀盗等。此皆俗谛。尽是戒境。故曰二谛(文)。简正记云。谓测度思量。尘沙二谛境上。本来无恶。良由有情心有恶念。今既思惟性空。恶从何起。良由妄起。当此之时。知境无恶。妄念无生。如是思惟发生明慧。境既无恶。恶心不生。当此之时。冥然兴会也(文)。
  记。尽一形寿(云云)。问。圆教意。同可尽形故。答。如别钞。通包二业。屏绝妄念。非倒想妄缘前境。
  钞。与彼妙法(云云)。园公云。此妙法者。随缘真如体也。下云。有缘起之义故(云云)。私云。于法界尘沙境所制戒法。有防非禁恶。轨凡成圣之道理。名妙法也。
  记。三羯磨时初动于境(云云)。境者戒法也。望能领之心云境。上云。法犹在境故。又事钞(上三)云。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今十方法界善法。并皆动转。当起欣心。勿纵怠意(文)。
  记。昔人反云此是作体安有心中但领作耶(云云)。问。此能破意如何。答。古师者。领纳在心。唯作戒得意。然而今斥之意。谓第三羯磨终。作无作同时领纳。何今单云作领纳哉(为言)。但旧家于法相不分明故。第八藏识处含藏作无作之体得意。故如是斥之欤。新家意不然。三业表戒取现行思心处故。如不及第八含藏所论欤。
  记。独兹典示余并无文(云云)。一义云。独兹指领心。余者色非色等余种种相也。又义云。独兹指当文。余者指余处文也。受戒教发戒缘。虽示心境。彼只明心境相。今示能领心。故云独兹典示也(云云)。此二义中。初义胜也。
  记。一生罔象(云云)。不得戒故。不预七众数故。
  记。无戒满洲(云云)大集经文也。
  钞。秉之在心(云云)。钞批云。秉由执也。谓执之在心(文)。克志。
  钞。持心后起(云云)。会正记云。望戒体前发得名(文)。
  钞。故经云虽非触对等(云云)涅槃经文也。
  钞。此之四条并出道者之本依成果者之宗极(云云)。指法体行相之四科云四条也。简正记云。问。此中法体行相。与中卷随相篇法体行相。若为取别。答。此戒法即据轨成出离之道。彼约体通出离之道。此戒体直能领之心。彼说所发之业体。戒行上下并同之。若论戒相。此约威仪光显之相。彼据二百五十具期。开二持两犯之相状(文)。
  钞。令持法高士详而镜诸(云云)。简正记云。持法高士者。持戒之人。名为持法也。高者清高也。士者约字释。十下安一。即会意字也。一是数之始。十是小数也。始终如一号之为士(文)。
  钞。翻种苦业(云云)。简正记云。问。顺戒能辨事。即显戒家胜能。既违戒招于苦业。何名显德。答。只为有戒在身。违体犯非。有戒可破。便招恶果。若无戒体。持犯不成。示是显戒之德。又虽破戒一期招于恶果。反上亦赖戒余解脱也(文)。
  钞。随部具舒相亦难尽(云云)。简正记云。理若随他经论部帙。凡有赞戒处。便引来钞中者。相难尽(文)。
  钞。且引数条余便存略(云云)。简正记云。谓诸经论中。赞戒之文不少。今约略引用。不具书之。如大小乘经中。略引三五本教。二论之中。亦略引三五本教。诸不二具列之。故云存略(文)。
  记。今取经论意文有少异(云云)。问。般泥洹经有异本。二卷泥洹经如今钞引。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师等云。是以简正记云。顺正云。此是两卷成文者。上卷说诸释种斗战之事。下卷明佛涅槃之事。今此引者。是下卷文也(文)。然而何故今记引三卷法显所翻之本。未见以戒为师。故云今取经意文有少异哉。答。一义云。二卷经分明见其义。三卷经不见其义。人可思故。记主三卷经见其义势故。三卷经云有此义。为令知人故。舍显露付微隐。且如是释欤。
  记。示现人法住持相似(云云)。人见佛法波罗提木叉也。既云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是人法住持相似义也。今云论即遗教论(马鸣菩萨造。真谛译)文有一卷也。彼云。经曰。于我灭度。当尊重无异此也。论云示现波罗提木叉是修行大师故。如经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故。又示住持利益人法相似故。如经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故(文)。
  记。一由资始(云云)。资者成也。书云。大哉天地万物资始(文)。
  记。古记云。即善生经等(云云)。节世记云。会正·增晖·集要皆同也(云云)。钞批云。有云。善生经也(云云)。问。若尔者。善生经大乘经也。何小乘经中引之哉。答。记然而与戒本序语意相涉(云云)。问。若今记意者。指戒本(见)而今化教段也。何引证制教律哉。答。为本化教。引小乘经处。傍引制教证。不可有失。自本有傍正故。是以下行根住持引此本律也。是引证制教文也。以大途虽分化制。傍可有制化也。又义云。彼善生经文云。相似戒本序。语意计也。必钞引文。非谓戒本序文欤。
  记(注)旧云善生经者(云云)。会正·集要义苑皆尔。钞批云。检善生经云。戒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也。亦名平地。亦名慈地○亦名一切德根本(文)。
  钞。如成实云(云云)。简正记云。彼论序云。佛灭后八百九十年。四州宾小乘学者所宗鸠摩罗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二十卷成文。罗什译也。文理双标。以教为成。以理为实。此论释小乘。兼分通大乘(文)。此论总有二十卷二百二品。今引第十七卷也。
  记。次第增深(云云)。问。次第增深相如何。答。折玄记下卷略颂云。初业(总相别相念之处位也)顺决择(四善根位也。即为四重)及修见道位。念经等七品。应知次第增(巳上)。
  记。随有所见故如楼观(云云)。三十七菩提分法随位次第增进。如实于所观之境见知之故。云如登楼观世间。故云楼观也。
  记。三十七品(云云)。亦云。三十七菩提分法。分者因义也。能觉因故。入道章云。四念住者。身等四法是所观境。慧是能观慧。与念俱故。慧从念称为念也。住者即境。是能观慧所住之境。总称念住○身者五根四大积集名身。领纳于境。目之为受。集起名心。轨持称法(巳上)。今处者。可念处。四正勤者。章云四正断者。体一精进。义用不同。分之为四(如今记引)此四功能断自所除懈怠障故。云名四断。四神足者。谓神通妙用难测故名神。足即慧之用。足者彼因。体即胜定。由胜定能发通。故名神足。足虽一定。定因有四。故名四也。谓于境示名欲。止恶进善曰勤。定能摄心称心。于境简择名观。此四非足。足之因也。五根者。增上之义。是根义也。由五能生诸善故。故总名根。谓于三宝四谛等中。能深忍示清净之性。名之为信。勇猛进修。目为精进。于境忆持。故称为念。专注所缘。号之为定。简择得失。故得慧名。五力者。不可屈伏故名为力。即前五根据不可展转立力名故。谓此清净信。若天若魔乃至诸烦恼。亦不能屈。故名难伏。体即五根。更无别也(今记不同)。七觉支者。觉者是智。支者分类。分类不同而有七种。名七觉支。于境明记。名之为念。观察得失。故名择法。炽然修善。号精进。于意适悦而得喜。名调畅。身心为轻安专注所缘。故名为定。远离沉掉平等寂静。目之为舍。八正道者。契理通神。目之为圣。运载游履。称之为道。言语离罪。称为正语。身远三过。名为正业。无漏身离五邪命。名为正命。修善断恶有胜堪能。为精进。明记所缘。称为正念。摄心不乱。号为正定。推察谛理。故名正见。问。小乘人修菩萨分。教有诚文。何以得知大乘亦觉。答。智度论云。问。三十七品是多辟支佛道。六波罗密是菩萨道。何故于菩萨道说声闻法。答。菩萨摩诃萨学一切。故知亦通菩萨所学。问。三乘同修行。相何别。答。中边论云。二乘之人。以自相续身等为境。以修对治。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且资粮位中。修四念住·四正断·及四神足○无始来于身等境。作诸染净差别之相。起于爱憎。沉没苦海。是以创观身受心法。此之四相以为无相故。虽观身等四境。无相未能除障故。次修四断。断处断障故。虽伏障未能随意所欲皆成利益事等。是故修四神足○加行位修五根五力○前五根能伏于障。不为障伏。功能转胜。改立力名。故中边云。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后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又大集经云。五根五力非体有别。故知约用分为二也○通达位修七觉支○修习位修八正道(已上全文)。小乘意四念住(在资粮)四断·四如·五根·五力(加行)七觉(见道)八正(修道)也。
  钞。以戒为郭(云云)会正记云。内为之城。外为之郭(云云)。
  钞。解脱道论(云云)文有十二卷。戒本有第一卷。今云第二者。品第二也。此阿罗汉优婆底沙造。
  记。荣显亲友(云云)。佛法友也。亲友依可贵同学处。
  记。调伏解脱乐方便(云云)。戒防事故伏烦恼也。
  钞。戒则不羸(云云)。钞批云。则不羸者。明彼论中。叹戒文多。若见彼文。心则勇励。常忻护持故。戒不羸也(文)。
  钞。毗婆沙云(云云)。会正记云。五百罗汉造浮陀跋摩等。译凡六十卷。今引三十四卷文(文)。钞批云。毗婆者。此翻为逐分别。谓逐律文后解释分别也。亦翻为广解释也。只是罗汉作论。解释经律事同。此方章疏也。
  记。下列四义(云云)。问。四义者。尸罗·行·守信·器。此四欤。尔者尸罗名非义。加之尸罗·梵语也。于梵语不取义。是以次下科。记释明尸罗义也。何今指尸罗云四义哉。答。尸罗非谓义。云四义时。戒·行·守信·器也。今云戒言尸罗。且梵语含多义故。举戒梵名。云戒言尸罗欤。正彼言义指戒欤。戒防非之义故。
  钞。戒言尸罗亦言行等(云云)。钞批云。婆沙第三十四卷云。言尸罗曰行者。如人有足能行至余方。如是行人有尸罗足者。能行至善道及至涅槃也。亦云守信者。彼论解云。言尸罗守信者。此是世俗言说之法。若人善护尸罗者。言是人名守信。不能善护尸罗者。言是人名不守信也。是故世俗言说。尸罗为守信○亦名为器者。彼论解云。以是一切功德所依之处故曰器也(文)。
  记。故反释之(云云)可云尸罗言戒。梵语含多义故。今反云戒言尸罗故。云故反释之也。
  记。此五从喻等(云云)且作图(云云)。
  冷   明体
  从喻 梦   所感
  习   牵行
  定 定  戒
  池   灭惑
  璎   德彰
  从法 镜 慧
  势   功胜
  头
  记。破戒热是因中结业(云云)。此下还消释文也。
  钞。由善习戒法(云云)积习成轻故。自然止恶修善也。又钞批云。亦名为习者。彼论解云。尸罗言习。持戒者善习戒法故也(文)。简正记云。谓能习戒法。纳在身中(文)。
  钞。亦名为池(云云)。简正记云。彼论引佛说偈云。法泉戒水池。清净无瑕秽。圣俗身湿。必到于彼岸。外难曰。圣人无烦恼。何故要于戒耶。答。虽无烦恼。而心恒游履于戒也。故经云。布以七净尤浴。此无垢人(文)。
  钞。老少中年服常好故(云云)。会正记云。戒璎三时常好。以圣为老。以凡为少。七方便为中(文)。
  记。无我字祖师加之(云云)。问。彼本文意如何。答。彼应云。镜明则像现。戒净则理显。然今记尚如钞加。无我字故。云无我理显也。
  记。若亲在众破僧不成(云云)。若提婆等。清净僧中一处居住。如来对当破僧。佛威势胜故。彼人皆见佛归命。故在众不成破僧。别处破僧也。如来在世有威力德摄魔军。
  记。阿梨那(云云)可作耶字。字误也。会正记并自书耶字也。
  钞。以轻重等持(云云)。问。余五百罗汉不持戒欤。答。一义云。于罗汉有白衣无戒罗汉故。五百罗汉力劣欤。一义云。五百罗汉虽持戒。重戒如重。守轻如轻守。今一罗汉轻如重护故。威势胜也。此一罗汉。钞批云。名祇夜多(文)。简正记云。名婆伽陀(文)。
  记。今举初后(云云)。谓六尘中。举初后也。问。举后之法尘相如何。答云。知色阴等是也。知者意识能知之。意识所缘三科法故。
  记。谓闻名身等(云云)。名句文身不相应。虽非耳所缘。且约声教边云尔欤。
  记。覆释中(云云)。搜玄云。尊者下重解尸罗(文)故云覆释也。
  记。师资传云五十二余师之数(云云)。五十二余师婆沙评家也。今其随一也。搜玄云。从迦叶至达摩多罗。有五十二人。其瞿沙尊者。即其一也(云云)。简正记云。瞿沙者人名也。彼论云。五十二师外有尊者所解。长有五百人师也。若准萨婆多。师资传云。从迦叶至达摩多罗。有五十二人。其瞿沙尊者一数(似与前少异)。传云。大师名瞿沙。博综强识。善能说法。以感众心。时一集会五百人。各付一器然后说法。衣会感悟涕泪交流。以器成泪。并安一处。有一王子。两目生盲。尊者立誓云。我若必当成无上道利益盲冥。无慧眼者。今以此人泪洗此人眼。眼即当开。既以泪洗两眼乃开。于是四辈无不崇重也(文)。有钞云。彼论五百人论中。五十二会师殊胜。其五十二余师中。殊又法救·觉天·世支·妙音。此四人殊为尊者。今此中言瞿沙者。即妙音师梵语也。故天台止观辅行记云。瞿沙梵语。此云妙音也(云云)。问。五十二余师者如何。答。是五百人中超其群者。有五十二人欤。余者但指二也字欤。又义云。五十人互望言余欤。各各存异义故。如论中言有余师说等也(云云)。具足受持○教法善御大衣。
  记。今引晋译(云云)。义熙十四年佛陀跋陀(觉贤)译也。
  记。赞叹一切大愿(云云)。佛因位悲愿也。依愿无非成佛故。
  记。分别解说十二缘起(云云)。搜玄云。十二因缘也(云云)。有云。十二部经(云云)。是以钞批云。初翻演说十二部经。是其教法(文)。但本文十二因缘(见)。是以简正记引旧译华严文云。分别解说十二因缘。令法不断(文)。下佛种子○田生正觉药。
  记。上五句并摘僧宝中文(云云)。简正记云。所以三复。次下但抽取僧宝。于文中余二不录者。钞意云。但使僧宝不坠。余二自然久住。故知由于僧也(文)。
  记(注)人寿二万岁时(云云)。已前烦恼非强盛故。不名浊世也。
  记(注)立此假名(云云)云众生名也。
  记(注)连持色心(云云)第八识持也。
  记。因缘未出(云云)。有云。约五时次第时。阿含时制戒。何云未出哉。答。大集方等部也。其说时不定也。佛成道五年前说之欤。而钞批云。说此经引第二违损下。何有顺益中哉。答。
  钞。萨遮尼犍云(云云)具云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十卷。此即后魏菩提流支译也。
  记(注)大权示化(云云)。会正云。彼经佛告文殊。我国土有诸外道尼犍子。皆是如来住持力故。为欲示现不可思议方便境界(文)。
  记。破戒堕狱畜是别报(云云)。问。宾疏引律文云。破戒堕二道。地狱及畜生。持戒生二道。天上及人间(云云)。然者被戒果报通畜生。何故畜是别报故云不得哉。答。破戒业必堕地狱。是以钞(中一)云。不免地狱。由违受体(文)。是目连问经。以六聚罪配六大狱。是明据也。余趣别报依破戒样。时时受余趣报事有之。受余趣果故。是以钞(中一)云。如五百问中。知事误触净器作啖粪鬼(文)。行宗(一下)云。如破伊罗叶常堕龙中(文)。此边云破戒堕二道地狱及畜生也。此因破戒引余趣生故。俱舍云。破戒堕二道。今此云畜。是别报故云不得者。正非破戒正果故云尔也。此取边边也。问。畜是别报者。总报唯约地狱。不通余趣欤。将又可通余趣哉。答。重重有子细。若如性相。引业总报通余趣。今且约破戒业。别总别二业。云总报谓地狱总受。别报谓余趣别受也。若约破戒时。总报唯局地狱也。是且制教一途法相也。不可例常性相欤。今云畜是别报。云野干身故云尔也。济钞云。有人云。非谓对于总报也别报也。但对地狱言别之果报欤(云云)。凡此一段记释聊难思。经文只不受持戒。不得下劣疥癞野干身。何况受善趣功德聚人身哉(为言)。何必约破戒果报哉。为下趣而复疥癞犹故不得。
  记(注)应法师云(云云)经音义文也。
  记。月灯经中偈文彼经不出未详所以(云云)。月灯三昧经。有十卷与一卷两本。十卷经不见。一卷经有之。故知今记家依十卷经云尔欤。济钞云。今大藏中。有题龙树菩萨为禅陀伽王说偈。大相似此文。即今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修戒智名胜士(云云)。但第四句云能修戒智名胜士。少异也。
  记。无戒即无智(云云)。问。何故戒即云智哉。答。
  钞。犹禽兽(云云)。钞批云。言禽兽者。飞曰禽走曰兽(文)。
  记。有南北二本(云云)。有云。南本三十六卷。藏外别行。北凉本四十卷。昙无识译也。
  钞。华严偈言(云云)。第五卷。文殊问贤首菩萨偈文。
  记。望前已引故(云云)上华严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文也。
  钞。令诵心首(云云)。会正记云。首头也(文)。
  记。今引十四文(云云)。今现行智论。在十三卷(一丁)也。虽山居受诸苦行。
  记。袈裟语通(云云)。问。钞(上三)萨婆多云。此三衣名。一切外道所无(文)。文二衣篇。九十六种外道无此三衣。为异外道(文)。此等局内道(见)。尔者何云通外道哉。答。正外道虽无僧伽梨衣等。各各三名。袈裟总名。通名外道服欤。袈裟色名故。
  记。如贩卖戒(云云)。既袈裟相易云。外道本持之(闻)但律文只云博衣。不云袈裟。今文取意欤。外道衣虽非袈裟。跋难陀袈裟易得。故必为着(闻)是故引为证欤。是故初释。本袈裟名有外道也。第二释。袈裟法衣。僣着之。第三释。疏所列苦行。必非外道云也。然而设非外道。何云袈裟哉。远布。风力解身。筋脉断绝。翻睛(音昔)吐沫。洪肿瞥尔。楚痛如刀伤。恶露。
  钞。地持云(云云)。会正云。弥勒造。释华严。昙无识译。凡十卷。今藏中无本(文)。
  钞。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得持戒所得(云云)。钞批云济云。其三十二之因。有通因有别因。如报恩经明。无顶相。即以无憍慢为因。乃至手网缦。即某事为因。皆名别因也。若持戒。即三十二相之通因也(文)。简正云。问。轮王相好与佛何别。答。俱舍颂云。相不正圆明故。与佛非等。谓不正不圆不明也。谓上来所列三十二相虽殊。并是持戒为因。更无差别。故云无差别因等(文)。
  记。一足下平如奁底等(云云)。三十二相。又出大般若三百八十一。彼云。善如何现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大士相善现。世尊足下有平满相。妙喜安住。犹奁底地。虽高下。随足所蹈。皆悉坦然。无不等触。是为第一(文)。二足下千辐轮相者。大般若云。世尊足下千辐轮文。辋谷众相。无不圆满。是为第二(文)。记注以如法财者。离四邪五邪也。三手指纤长者。大般若手足之指(见)。即彼经云。世尊手足所有诸指。圆满纤长。甚可爱乐。是为第五(文)。列数次第与今不同也。四足跟长者。大般若云。世尊足跟广长圆满。与趺相称。胜余有情。是为第六(文)。佛本行经云。足跟圆满(文)。中阿含云。足跟踝后两途平满(文)。五身方直。大般若经云。世尊容仪。洪满端直。是第十八(文)。八十云。身广洪直。不偃不偻。亦不傍[齊*皮]。端推充实(文)。六网缦指如白鹅王者。大般若云。世尊手足二指间。犹如雁王。咸有?网。金色交络。文同绮画。是为第四(文)。七手足软者。大般若云。世尊手足皆悉柔软。如睹罗绵。胜过一切。是为第三(文)。八节踝?满者。大般若云。世尊足趺。修高充满。柔软妙好。与跟相称。是为第七(文)。九身毛上靡者。大般若云。世尊发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软柔润绀青严色身甚可爱乐。是为第十二(文)。注说瑜伽意。彼毛长故。有如是异相。是酬惠施等无厌善法展转增长故也。十鹿王腨者。如鹿腨下渐细也。大般若云。世尊双腨渐次纤圆。翳泥邪仙鹿王腨。是为第八(文)。注演说正教者。瑜伽意于其正法次等显说(文)。十一身圆满如尼拘陀树者。尼拘陀谓白杨也。此树枝条相顺。纵广正等也。是故喻也。大般若云。世尊体相缘广量等。周匝圆满。如诺瞿陀树。是第二十(文)。十二立手过膝者。谓手长相也。垂手云立手也。竖直云立也。大般若云。双臂修直。?圆如象王鼻。平立摩膝。是为九(文)。十三顶有肉髻者。经音义云。顶骨通起自然成髻。此相大般若不见也(文)。十四无见顶者。大般若云。世尊顶上马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文)。十五阴藏相者。大般若云。世尊阴相势岸藏蜜。其犹龙马。亦如象王。是第十(文)。注裸跣。十六皮肤细软者。大般若云。世尊身皮细薄润滑。尘垢水等皆所不住。是第十三(文)。十七身毛右旋者。大般若云。世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润绀青。右旋宛转。是第一(文)。十八身金色。十九常光明曜者。大般若此二合为一相(见)。即彼经云。世尊身皮皆金色。光洁晃曜。如妙金囊众宝庄严众所乐见。是第十四(文)。又云。十九常光者。彼经当世尊常光面各一寻。是二十二(文)。尔者二相也。二十七处满者。大般若云。世尊两足二手掌中颈及双肩七处宛满。是第十五(文)。二十一柔软声者。大般若不见此相欤。二十二缺骨充满者。具云缺盆骨。俗云玉悬骨也。大般若云。世尊肩顶圆满殊妙。是十六(文)。二十三师子上身者。大般若云。世尊肩顶圆满殊妙。是十六(文)。二十三师子上身者。大般若云。世尊颈臆并身上半威容广大师子王。是二十一(文)。二十四臂?纤者。此大般若不见欤。注上身谓胸臆者。释上二十三也。二十五四十齿白净齐密者。大般若云。世尊齿相四十齐平净密。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文)。二十六四牙相者。大般若云。四牙鲜白锋利。是二十四(文)。二十七师子颊。具云颊车。方正如师子王也。有颊无疏也。大般若又无此相欤。二十八味中上味者。佛所食上味也。大般若云。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唯脉直故。能引身中诸支节脉所有上味。风热淡病不能为杂。由彼不杂。脉离沉浮延缩坏损拥曲等过。能正答咽律。液通流故。身心适常得常味。是二十五(文)。问。何此列相好之中哉。答。准婆沙云。或咽喉中有二乳泉。若饮食时。其乳流出。杂诸饮食。皆成上味(文)。二十九广长舌者。大般若云。世尊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发际。是二十六(文)。三十梵音声者。大般若云。世尊梵音词韵弘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其声洪震。犹如天鼓发言婉约如频迦音。是二十七(文)。三十一目?绀色者。大般若云。世尊眼腚犹若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是二十八(文)。三十二白毫相者。大般若云。世尊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睹罗绵。鲜白光净。逾珂云等。是三十一(文)。今记所列三十二相中。肉髻相·柔软声·臂?纤相·师子颊相四相。大般若不见。又彼经髆腋悉皆宛实相·身相·修广端严相·眼睛绀青分明相·面轮端正满月相四相。此记不见也。
  记。然诸经论名数不同(云云)。问。名实可不同。数必定三十二。何云数不同哉。答。数不同者。一义云。数三十二相次第不同。云数不同。此语字也。非谓三十二相数不同欤。济钞云。然其开合异故云尔也(云云)。会正云。智论问云。菩萨何以故三十二相不多不少。答曰。有人言。佛以三十二相庄严佛身者。端正不乱故。若少者不端正。若多者佛身相乱。犹如佛法不可增不可灭(文)。
  记。智者云者。彼制作文句第八见。
  记。以不持戒必坠三涂(云云)。问。上萨遮尼揵经。不持不得野干身畜生下劣(见)。何故云坠三途哉。答。经论异说不可和会。又强料简。上经且约破戒总报业谈之。今论依破戒样。余业受鬼畜身故。必不相违欤。推果本因。
  钞。十住毗婆沙(云云)龙树造罗什译。释华严十地品。今所引两品。在第十五卷十二枚。趣撮云第一所喜乐处。
  记。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尸罗清净)(云云)。问。六波罗蜜门时。尸罗第二。般若第六慧也。何故今如是注之哉。答。幽赞释心经题目。出五种般若云。实相(真理)观照(真慧)文字(真教)眷属(万行)境界(诸法)此中眷属般若万行。摄前五波罗蜜故。尸罗清净亦是行般若也。问。正十住毗婆沙中。云深行尸罗波罗蜜。即彼论(十五五丁)第二地于十地中名为离垢。悭贪十恶根本永尽故。名为离垢。于此地中。深行尸罗波罗蜜。是菩萨(如今文引)。会正云。戒报品。菩萨深行尸罗波罗蜜。若未离欲。作四天王(如今文引)。钞批云。次戒品云。菩萨能净持尸罗得离垢。即第二地(文)。此等诸文一同见尸罗波罗蜜。记云般若波罗蜜哉。答。记家御所览本见尔欤。又义云。般若总。尸罗别。今记家以义舍别引总。如是释欤。
  记。若据通论等(云云)。问。大摄小。指涅槃大集。互不摄。指华严十住意如何。又等者。此解菩萨月灯。智论如何可判属哉。答。鹿苑已前。未有小法。大小永隔故。大不摄小。如梵网斥二乘等。故云如华严十住也。方等已后。小戒已兴。大不舍小。故云如涅槃大集是也。自余菩萨月灯等。皆可摄今大集等等言欤。有难云。大集是方等部。以大呵小。何相摄哉。又云。如上引华严文。或云。威仪教法。或云。行六和敬。是小乘声闻僧(见)。何云不明小哉。答。有云。华严说未来事。非教意也(云云)。又难云。十住灭后论也。何通法华涅槃不摄小哉。答。属华严故。若尔者。辅行第四云。故大经及十住婆沙。皆指篇聚。云菩萨摩诃萨持是禁戒(文)。准此十住论摄小如何。答。从部虽判。且不妨说开会也。
  记。借大叹小(云云)。谓据彼经论。大小互不摄。然祖师借大戒文。即为叹小律仪也。问。今谈分通。全不小乘。又今宗谈圆教开会之旨。何强云小哉。答。智云。若推佛意。只是一戒。故借无过失。是知如来唯有一乘圆极妙戒(云云)。允师云。教限释之(云云)。
  钞。制教中分两(云云)。简正云。第二制教中。分两者。制即律教也。律本为一。依律论为二也(文)。
  钞。三不欲有疑悔请问谁人(云云)。钞批云。明既秉持戒。识达圣教。不借问他也(文)。
  钞。五欲游化诸方而无有阂(云云)。钞批云。立云。十方佛法理同无别。若也不识圣教。至处多怖。若顺教而行游方便无怯。阂(五爱反)。
  钞。二依律论中(云云)。简正云。问。前已引小乘论耳。何故此又明之。答。前是一味小乘执计之论。此中是依律本。或宗于四分。如善见等是。或解释十诵。如多论等是。或释二十部中律。即明了解正量部等。总属制教摄。与前殊也(文)。
  钞。明了论解云(云云)。会正云。解云。即真谛疏(文)。
  钞。引生世出世善(云云)。简正云。智论云。若得人天果。为世善。若得三乘果。为出世善(文)。能引胜义引到涅槃。引至五种住处。略天住。
  钞。五胜人所行事谓最胜人是佛次独觉等(云云)。钞批云。问。独觉出无佛世。如何有此毗尼。答。缘觉有两。一麟角辟支。出无佛世。独一无侣。喻如麟角。此人自悟。观树生灭。得证真理。故曰也。二部行辟支○谓多辟类共行也。体是声闻之人。以不值佛故成辟支○宾云。独觉出无佛世。自然得五不作戒。亦名木叉。不假佛世也(文)。亦是胜人方能行此事。
  钞。一切众生由戒而有(云云)。简正云。人天之乐果。皆由持戒而有故。此但约善道为一切也(文)。问。此记云。且指三善道。尔者由持戒感修众之果样如何。答。
  钞。功强于彼(云云)。简正云。指经论二文为彼。经是定。慧是论。即定慧无此功能故(文)。
  记。初遵禀教法(云云)。问。此第一·第五。律师持律不同如何。答。第一禀教边。第五住持之永边也。问。住持久永总德也。何局第五哉。既云。后云有五种法令法久住故。尔者如何。答。律师住持律法久永故。依之令法久住(为言)。令法之法必不局律法。总云佛法事也。然者无相违欤。以律师持律。所以唯据五人。所以约五千年。
  钞。故佛法住世五千年(云云)。问。二五千年中。指何五千年哉。答。指后五千年也。是以简正记云。若准佛法住世得果。是前五千年。若论但有佛性住世无果证。是后五千年。今钞所列是后五千也(文)。
  记。三达智(云云)。过去宿住明。现在漏尽明。未来天眼明也。千年已。
  记。得爱尽罗汉(云云)慧解脱罗汉也。以智慧断尽烦恼故。云爱尽也。
  记。学法五千岁得道(云云)。付之。一义点之。学法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云云)。此学法目初五千年也。问。付此点聊难思。会正引正文云。论十八云。如今引后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复得五千岁。于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岁学而不得道(巳上正文)。准此学法复得五千岁。谓前得道外。又有学法五千云也。尔者何如是得意哉。又一义点云。学法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岁。学而不得道。此义。学法五千年。第六千年至万岁五千年云也。非初五千年。如是得意时。何无相违欤。
  记。一理法身(云云)三身中法身也。五分德圆。
  记。此二法身即是常住(云云)。问。五分修成法身。有为之体也。尔者生灭法也。何云常住哉。答。于常住有重重。相宗意。自受用身谈有为之智体。虽然此名常住。所谓无间常也。今五分法身。且约无间常边云常住欤。马鸣释于灭后珍敬木叉云。
  记。示现不尽灭法身常住世间作究竟度故(云云)。马鸣遗教论记(住法译)释云。不尽法身者。诸佛皆有生法二身。生身有灭。法身不灭。不灭有二。一本性法身永无生灭。二修成法身有生无灭。即戒定慧等五分功德。从因至果。聚集为身。今指木叉。即此身也。常为世间者。流反未来无穷也。故作究竟度者。能使群生越生死故。此句即木叉义也(文)。
  记。还以己德(云云)。法华云。如己所得法以此度众生(文)。
  钞。若持五戒即见法身(云云)。简正记云。持戒即戒净因。戒生定慧。即得知见。故持五戒即见法身(文)。钞批云。谓但能持五戒即见法身。况具戒耶(文)。
  钞。如饮水杀虫之喻(云云)。今记·并会正记·简正记意一同也。即会正云。饮水即饮虫。损戒即损佛。智者以喻可得解之(文)。简正云。谓离法无佛。离水无虫。若护法即护佛。护水即是护虫。饮水即是杀虫。破戒即是损佛故云饮水杀虫之喻也(文)。然而钞批意聊不同欤。即彼记云。又准十诵云。比丘往佛所。一饮虫水。一不饮虫水。其不饮者。命终生三十三天上。得天身具足。先到佛处。礼佛足已。佛为说法。得法眼净。为受三归五戒已。便还天宫。时饮水者。后到佛处。佛见其来。佛时披忧多罗僧。示金色身。汝痴人。用见我肉身何为。不如持戒者先见我法身。佛即说偈。色身但不净。汝欲见何为。内有脂肉血。外为薄皮覆。彼为渴所烧。犹行敬恭戒。至死护我戒。彼见汝非见(文)。此记意尤符顺今钞欤。
  记。智者勿责喻(云云)意不难法喻善恶相反(为言)。一闻净戒○高深。
  记。又云者对前文故(云云)。前引多论明四义故。不以佛在初。独律诵以佛在初。
  记(注)谓广律戒本并初标世尊在某处等。本律第一云。尔时世尊在毗舍离国(云云)。第二戒亦同之。
  记。今云初集未详圣意(云云)。此记意。钞云初集。结集时。三藏中毗尼最初诵。是云初集得意。云未详圣意也。然而推祖意。广律戒本。世尊在某处等。初结集之故云尔也。集者。结集之时。优婆离花世缘起初结集。故云集也。但钞何故下。落以佛二字也。又本文无集字。为显结集。祖师置之也。意结集时。何以佛律初置之哉(为言)。尔者论意不相违欤。问。尔者何今记家。钞释三藏结集次第得意。述未详圣意哉。答余译释然故。记家一往如是释之欤。即会正记云。初集即结集时。何故三藏中律在初集耶。以下是释。不释时处人。以契经通一切时及自然作法(文)。简正记云。初据结集时说。石室内五百罗汉异口同音。皆云先集毗尼。毗尼是佛法根本故。契经不择时处等者。反释上秘义也(文)。今顺此等古记。且如是释之欤。凡结集次第。本律意如次律经论也。善见亦尔。付法藏传经律论也。问。准行宗记。以此论文。结集之时先结集律引证也。尔者今记相违如何。答。
  记。有时释提桓因说佛言如是(云云)印可词也。
  记。有时化佛说(云云)。问。化佛者指何佛哉。答。小乘五分法身即法身。王宫诞生之佛体报身随类身也。今指此化身欤。
  记。若屋中有事(云云)。在家屋舍也。居在家时。可作众法。事出来者。出在家入寺可作也。空地非谓出外也。
  记。若白衣边有事(云云)。对白衣时。可作羯磨。事来必可对出家内众也。
  记(注)旧记妄解(云云)。节古义云。增晖(云云)。
  记(注)上是小乘经论下是大乘论(云云)。问。上律论也。何云经论哉。答。一义云。上分别功德论。下庄严论欤。
  记。犹王者秘藏非外言所司(云云)。藏人等是内官也。
  钞。大庄严论(云云)。马鸣造罗什译。十卷。今引第二偈也。
  钞。还约二教杂明(云云)。简正云。化制为二也。非如前科大乘小乘制教经论各有科目次第而条别。今虽意引。化制二文。或前或后。文势相处。即引更不作科目次第。故云杂明也(文)。钞批云。意约二教杂明者。谓化制二教也(文)。小得心也。
  记。此五灭法并因毁戒(云云)。问。第五罗汉等被打置。何云毁戒哉。答。破戒人多。持戒人少。故被打置。故云因毁戒。能打人毁戒故。是以钞批云。五乃至罗汉亦被打骂者。十诵文。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无人佐助(文)。
  记。今时即佛事(云云)谓即身成佛也。又自心即佛等也。
  记。如讫栗枳王梦。迦叶佛时也。是迦叶父也。梦十事自迦叶。迦叶云。是释迦弟子非法表示也(云云)。
  记。此句贯下读之(云云)。会正云。摄律中。贯下二三四五读之。
  记。一往以分戒属身口慧是心观(云云)。此释意。身即戒故云身戒。以戒能防身口非故也。又心即慧。是心观故云心慧。被得意。而此释违涅槃并余记之释。即简正记云。不自修身戒心慧等者。与涅槃第二十九卷同。今取意翻。经云。若比丘不观身无常不净。名不修身。若不观戒(文)是一切善法梯橙。名不修戒。若不观心(文)躁动制调伏也。名不修心。若不观智慧有大势力等。名不修慧也(文)。钞批释同之也。彼引涅槃全文。此等皆身戒心慧四物(见)。尔者今记释如何相违哉。答。与净人沙弥共住。不知三相○溉水。
  记。溉水亦是损地(云云)。意水上生草故。溉水云损地欤。问。此释聊难思。何溉水云损地。是可用虫水摄。是以钞批云。彼十诵云。比丘与净人沙弥相近住。不知三相。三相者。谓堀地断草用虫水。溉灌也○溉水者。谓不安漉具也(文)。尔者今记释如何。答。说文云。溉灌也。不谛受诵律一国所宗。仿习。效(胡孝反甫往反)。
  记。摩夷即论(云云)。钞批云。持摩夷者。即阿毗达摩师也。然摩夷者梵音讹略。应摩坦理迦。此云本母。即毗达摩之异名也。谓诸法相从论出生。故名本母(文)。
  钞。多有上座长老比丘学律(云云)。钞批云。十诵文云。佛在舍卫国时。诸比丘废学毗尼。诵读修多罗·阿毗昙。远离毗尼。佛见是事已。赞叹毗尼。通利者面前赞叹。诸上座长老比丘。见佛如是赞叹毗尼。便念忧波离。持毗尼中最为第一。我等当学毗尼。诸上座长老比丘。即从忧波离受诵毗尼也(文)。
  记。才沾戒品(云云)。一义云。才受戒沾戒品。一义云。才读戒本许云。尔也。本与品同义也。梵网戒本。如云心地品也。
  记。嗜杯脔自谓通方(云云)。杯即名饮酒。脔(刀疏反肉也)又云(刀官反眷骨也)即名食肉也。通方者。通达无碍貌。谓不抱酒肉也(为言)。
  钞。若长老上座等(云云)。钞批云。从一夏至九夏曰年少。从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年。从二十夏至四十九夏为上座。从五十夏已去者名曰耆年长年也(文)。
  记。我下显非(云云)。问。此句明佛不赞(见)何云显非哉。答。以佛不赞。知是非也。故云尔欤。初不学戒。不重戒。不可称之。得衰耗。又云。耗(虎告反散也)。
  钞。畜八不净财(云云)。钞批云。何八。一因宅园林。二种殖生种。三贮积谷帛。四畜养人畜。五养系禽兽。六钱宝贵物。七栴褥金银。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是为八不净也(文)。
  钞。摩耶经(云云)昙景译文有二卷。今引下卷也。
  记。终至七百年龙树出世(云云)。龙树出时代有多说。或云三百也。
  钞。袈裟变白(云云)。余记得意样聊不同也。钞批云。立云。袈裟名昧。今明虽着袈裟无袈娑味故。曰变白也。济云。非谓染衣不着。但是心不染法故也。即涅槃云。汝等诸比丘。身虽净服袈裟染衣。心犹未染大乘净法。即其义也。又袈裟梵语。此名曰味。欲明其人不得袈裟解脱之上味也(文)。然而简正记付之云。古今诸记取释有殊。初解云。谓不持戒不染法味。名为变白。今破云。经文既约事变。不合于法(文)。
  记(注)岂唯条白(云云)。唐土此时条白。故云如是欤。会正记云。法灭尽云○袈裟自然变白。今或湿以小墨。而白性犹者皆非。又后学条纽有用白色者。赤宜诫云(文)。
  记。俱睒弥国三藏(云云)。会正云。千五百岁。俱睒弥国三藏。与罗汉弟子互杀己师。天龙八部莫不忧恼。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文)。
  钞。人所不敬其处如冢(云云)。钞批云。此冢中有死尸可恶。破戒死尸甚大可恶。亦复如是(文)。
  钞。譬如枯树(云云)。会正云。不结功德之花果也。简正云。枯树者。谓无枝叶花果。破戒人万善花叶不生(文)。钞批释聊不同欤。彼记云。有云。枯不受润。此人不受善法功德之润也。立云。枯树多聚虫故。人并舍离。济云。树若郁茂。人则爱乐。今既枯死。人皆舍远。故曰失诸功德也(文)。
  钞。若着法衣钵盂(云云)。和本钵上有持字。叶作鐷。
  钞。又常怀怖惧我为佛贼(云云)。此犯戒人悕心也。佛贼者。梵网云。信心出家受佛禁戒。不得毁犯圣戒。若有犯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人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文)。
  钞。若肉眼所见等(云云)。会正云若肉下彼云。肉眼所见。是为非见。若牛羊之不别隅耳(文)。
  记。若肉眼下二句疑引别文寻未获(云云)。解深密经第一·胜义谛相品偈曰。佛说离言无二义。甚深非愚也。所行愚夫于此痴所惑乐着二依。言戏论。乃至后连如上智论当生牛羊等类中(巳上)。虽非正引之文。其义势相似。但此经新译也。祖师不见之。又同本异译之古本有之欤。
  记。此名得实(云云)名言叶实也。
  钞。疏出(云云)。简正云。疏疏决疏通为义也(文)。
  记。非是笔误(云云)暗斥会正记也。彼记云。十五卷指卷笔误。见十四卷也。
  记。若逼神昏○竞现○恐惧于兹验矣(云云)。戒序云。死时怀恐惧具也。
  钞。又不随法教(云云)。钞批引彼全文云。一谓有比丘。不随法教随非法教(文)。
  记。不随忍法随不忍法(云云)。文句记云。阿含云。力有六。小儿啼为力。女人瞋为力。国王憍为力。罗汉进为力。诸佛悲为力。比丘忍为力(文)。
  钞。不敬上座无威仪者(云云)。钞批引彼全文云。三不敬上座。无有威仪(文)。如彼本文。今钞文可训不敬上座无威仪者欤。而今记释。见上乖仪辄生轻傲。此无威仪付上座(见)。尔者今又可亘两义欤。是以简正记云。三不敬上座无威仪。钞无有字。足者字。解云。不敬即是无威仪。非谓上座无威仪也。亦可深防。恐不敬无威仪上座(文)。钞批又云。不教上座无威仪者。据此文意。谓不教上座。名曰威仪。非谓无威仪(文)。
  记。彼云因上座命终故(云云)。钞批引本文云。五上座命终已后。比丘放逸习于非法。失诸善法(文)。
  记。好佐下即五怖畏(云云)。问。上引十诵五怖畏如何。答。十诵出二五怖畏。无苦欤。问。前五怖畏同异如何。答。前后不同也。二处有之故。必不可全同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