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资行钞(事钞上一之分第三卷也。自第一门中三例至第五门也)

  记(上一之一)所以不言重轻而言听者以重轻之言不该约行。问。作持行中。岂无重轻哉。答。今且重者。即重轻也。听者。即制听也。故以重轻对就制。以制听对约行也。若云重者。单局就制。故云不该约行也。
  记。准戒疏深防限分各有通别。问。通别二种深防其意如何。答。通者。制四重防三毒。是根本防制种类诸戒。近防四重。远防三毒。是通深防之义也。深者。远义也。今所指戒疏二上文也。问。此中根本防。亦可名深防哉。答。不尔。即行宗云。前明四重。止得名防。次明余篇。方彰深义(文)。又云。以下篇诸戒。近防四重。远禁本心。即深防义(文)。此等释文深义不付根本防欤。次别深防者。摩触饮虫业未重。与波罗夷波逸提名。是为防大淫杀畜者。同禁其微。一等制波罗夷波逸提。故是深防也。戒戒别论故称别也。微者触也。著者淫也。问。制种类戒防四重。为通深防。约四重名种类欤。二百四十六戒总望四重为通防欤。如何。两方。有疑。若种类别别云防者。与别深防有何异哉。疏云。总防者。戒疏中配戒种类(见)如何。答。种类各防欤。戒疏云。配篇种类可以知也(文)。然一切诸戒皆无非远防毒心。是故云通也。但至一边难。别难别深防者。局尼后四重等。亦不通一切戒。是故云别也。所防处是别故也。况尼制重名等义。持异通深防之相。依之因师云。通者。为防三毒。制四重种类。则通僧尼故云通也。别者。尼八重中后四即局尼。故云别也。问。若尔者。饮虫水等号别深防。别义如何。答。此远为防三毒。近为防杀畜生。故云别无过欤。
  记。等余三重。后四重中残三重也。行宗记云。触八及随并是淫类。同对贪毒。覆是妄类。即对痴慢(文)。
  记。注非此中意。在今抄云尔也。非遮彼本疏意也。
  记。若就相论可有修学。僧尼就当相形。各各修学可有护持。故云限分也。漏失僧残尼随也。纺绩。此尼单提戒也。
  记。今此约报强弱须从别论。问。深防限分配当强弱样如何。答。约报时。女弱。故深防制后四波罗夷也。故重也。僧未有深防重制。纵虽有深防制。未约报又轻也。问。僧摩触报强故轻。尔者岂约报强。非深防轻哉。答。一义云僧摩触远云之时。虽深防。别谈之时限分也。尼弱故。至摩触等可犯淫重。故深防与重制也。僧强故。纵虽摩触。必不可行淫。故制限分也。若尔者。何故限分处不出摩触。出别漏失哉。答。且出限分手本。先出漏失也。实可通摩触也。又义云。尼摩触深防弱故重。僧摩触深防戒强故轻也。于限分漏失僧重。尼轻也。依报强弱有轻重不同也。此后义即好也。约报强弱。限分深防俱云有轻重不同故也。但今记下注云。强依限分。弱以深防(云云)。此初义证据见。于深防中不作强弱重轻欤。
  记。注古记及破此解。会正云。诸家约僧尼。两报上共释以成。若然则一众中。自无强弱之报及深防限分等义。翻成局狭。今据一众理必具之。何者如上根形报坚强。制依粪衣腐药。则教意重也。中下体报微弱。听畜百一诸长。则教旨轻也。就制下如实得道戒者。圣人为缘起。制圣为遮凡。为护大妄。故是深防中制也。又持犯中利根易悟始终二罪。钝根难悟始终不学无无知罪。非力分故。诸记将摩触一戒。尼犯夷局深防。僧结残为限分。不准失成一义之局。抑又滥下第八门僧尼通塞中轻重不同义也(文)。搜玄记抄批等记同今资持释也。问。会正共成一义滥第八门之难。今记如何可救哉。答。
  记。注尼四树下座但非兰若。会正之尼亦分通故。业疏解尼四依中树下依者。兰若中○如五分该四依。无树下座。故云粗弊大卧具也。若尼抄中受具后。若说粪衣乞食树下腐药四上行也(文)。
  记。二明世者衣中根报次者制三衣。问。十二头陀俱是上根所行也。然衣中分粪扫衣三衣二。是三衣上根所制也。何今粪衣属山中上根。但三衣属世中中根哉。答。十二头陀中俱出粪衣三衣。令被上根也。今且四依本制。受戒时该四依四重故。今以四依局属上根。三衣通三根制故。但三衣且配属中下世中不妨。但三衣上根。但虽同上根。粪衣人胜。但三衣人少报劣也。今但四依一门局属上根。余属中下。但是一往释也。问。四依时但云粪衣不云三衣。一衣非三衣欤。将可云三衣哉。答。此虽有异义。且存一义。粪衣者。粪扫三衣也。略粪扫之语。但云粪衣。问。若尔者。何故头陀篇云。衣中立二。一者纳衣。二者三衣。又同记云。欲令节俭少欲劣事。一衲之外更无余物。又戒疏云(三上)上士面王报力殊异。胎衣随长。未似资持。及将入法誓不服余。如来随机任听但一(文)。同记云。缘济一衣已足也(文)。大抄记云。面王比丘常着一衣(文)。又迦叶尊者。着一纳(见)。夫天台大师着一纳(见)。此等诸文一同一纳即三衣全不见处也。尔者如何。答。凡案道理。三衣是三世诸佛解脱同类衣也。又佛既上根上智。犹畜三衣。况佛弟子不畜之哉。又三衣必制物三根共奉之。既羯磨受持。无衣钵等人不得戒。虽有善来三语等得缘不同。得戒不替。纵虽余得缘。无衣钵等。不可名得戒。以羯磨准诸缘也。爰知。粪衣上根必可具三衣也。但头陀篇衣中。立纳衣三衣二种者。纳衣人唯纳衣计作三衣。故不受檀越施。是以头陀篇云。初纳衣者。四分云。舍檀越施衣。着扫衣(文)。此对檀越施云纳衣。必不见一衣中但一衣也。但三衣人受檀越施。虽作三衣。但三衣计持不受长衣。故分纳衣三衣二机。是以同篇云。二者三衣。四分舍诸长衣着三衣(文)。纳衣三衣二机不遮持三衣。是以法花摄释第四(释宝塔品。是名持戒行头陀文下也)问答但三衣但持毳衣持粪扫衣之差别中。先问云。毳衣杂物亦作三衣。与前三衣而有别。答云。初三衣者。用好叠等之所判。成非毛杂物。恐不知足者。以无价叠等为其衣。故以毛杂物而为衣也。此中随持一三。非三三衣。悉顿总持(巳上)。尔者头陀篇一纳之言。对余杂物等作三衣言一纳(也)。非谓之一三等也。次一纳之外更无余物(文)。此一纳衣外不受檀越施。又不畜诸长故云尔。一纳非谓三衣中一衣也。唯以一纳计作三衣故也。又戒疏上士面王等文。此纳衣生长时随作三衣。既文云。及将入法誓不服余。入受戒时誓不着余檀越施衣等。然间受戒佛召善来比丘时。胎衣即作三衣。善来受戒人必八事成辨。八事者。六物外加针线刀子也。故如来顺机任听但一者。但一纳不受余檀越施等。偏着纳三衣。故云但一也。记释一衣已足。大抄记常着一衣一衣。但纳衣一衣也。非谓三衣中一。同贤愚经叔?女胎衣善来得。胎衣五衣(见)。即贤愚经云。佛言善来。头发自堕所著自㲲寻五衣(文)。次彼思之。胎衣变成三衣条无疑者欤。次迦叶一纳。此指一衣云一纳。非纳三衣中一衣。既迦叶四分善来得人也。善来受者。必八事具足。故迦叶持纳三衣。无疑者也。次天台大师一纳。此以同事也。其上彼天台宗释。一纳释三衣也。加之天台大师四十八起请文(云云)。此五三衣外敢不贮珍财(文)。何况六物图云。天台智者制法次第一条云。三衣六物道具具足。若衣物有阙则不同止(文)。如是得意时。何无相违欤。
  记。上准戒疏明五开。文出三上?衣戒。彼于六物第一粪衣故上既出之。故云五开也。
  记。药开三种。时药上食中摄。故云余三药也。耐钞四以机悟为先。教门轻重致隔。问。前通门教兴。第三文第四有何不同哉。答。口义云。举事显相。虽同不妨意旨自别。由佛无四门入道之不同。乃悬鉴未来。五师分宗之有异。致使教兴而有差别。如今释列。于世昙无德萨婆多二部。所明不同之可见也。此乃通究随机兴教之意。后第四中乃推持犯轻重缓急差别之相。是佛随机宣示。使其无过。如五部各报之可见也。前显设教随机。后显为人无过。岂非意异(文)。
  记。此谓佛无起教之机。问。上明兴对异宗中。宗则其多别教兴被他部见。若尔在无教兴正被部别。何五部等外别存在无起教机乎。答。如来设教称其机缘。不差毫末。是故在无起教机可有之。悬记诸部机可有之也。然今文意云。如来在无随机轻重异说。及其灭后五部诸师。随其所乐采取其教。是故非佛不鉴。然今文且据在无起边。故云非五部师也。
  记。非五部师。此暗破会正释云。会正云。五部异执者。证上机悟。如悟结净地。因病复开为此宗之计。则教意轻也。悟净地因外道之谤。不结执为十诵之计。则教意重也。故下文故有轻重异势持犯分涂。但为机悟不同。致令诸计岳立是也(文)。大抄记并抄批释。同以五部为起教机矣。
  记。即对诸部以明轻重。且对诸部还明四分教门轻重别事也。谓。淫制毛头。盗限满五等。四分制重。源在无为此机悟制重也。又开结净地舍还主等。本部轻。在无机如是悟也。为显此轻重。且对余部以明也。余部必非当科本旨也。
  记。轻重言通不出罪事。罪即止持。事即作持。下文(见)。
  记。如初篇重犯。篇聚篇云。若论重犯。律自明断。随犯多少一一波罗夷。十诵重犯不同此律。同名则有。同种则无。此据初篇(文)。
  记。淫制毛头。释相云。自有淫心。但入如毛头结成大重。十诵云。口过齿成犯。余二道无开。
  记。盗限满五。释相云。十诵盗五钱者。古大铜钱得重。僧祇云。取瓶沙王古法。四钱三角四分。但云五钱准废上律论也。
  记。羯磨揩定。如上云如白法作白等也。
  记。受法简人。别行篇云。十诵无和尚人。受戒得戒多云。不除鬓发。无衣钵。受者得戒。若准四分。不开也(云云)。
  记。此重余轻。本部重。余部轻也。
  记。开结净地。如上释。
  记。舍财还主。忏篇云。不还者吉罗。又四分一律宗。是大乘虚通无系故。发言诚事无滞结。若依他部舍。以后无反还求(文)。
  记。接欲生善之类。如二戒长短并通也。
  记。五分不开疑想。问。彼不开疑。开想(见)。是以别行篇云。五分无疑心。疑通是非。故有犯结正。彼律云。是如疑虫疑草木。皆随犯残提。想是决彻。若境心不当者不犯(文)。问。记云。彼律只不开转疑句。于转想开之也(云云)。此释意开想传写误欤。一义云。此云疑之想意也。非谓疑与想也。
  记。僧祇性恶无疑想(文)。别行篇云。僧祇性恶无疑想。若遮恶得有疑想(文)。
  记。十诵前有方便。别行篇云。十诵前有方便心者。具除疑想。并结正罪。不同遮性(文)。
  记。注今钞准用。中三饮酒戒下云。四分酒作酒想。若疑若无酒想。皆随(莫非取境犯。谓前有方便文)。同记云。注中初句示律文。次句明今释。谓先有方便欲饮。至后饮时。乃至非酒想。疑后心无犯。成前方便故。须然重必先无意迷妄开(文)。贬(キラフ)。
  钞。五部异执岂不然。简正记云。五部异执等者。引证印成上义也。佛涅槃后百岁之余分成异部。亦是根机悟解不同。以此证前。四分机悟亦别。非谓通明五部教典也(文)。
  钞。五部以事法相对。余记意。准明羯磨法兴意(见)。羯磨对事兴。故云事法相对。是以简正记云。谓注四例以辨教兴。然而律中有羯磨法并所被事。是比丘之业前既未记。故此明焉。言事者。即所被事也。法者。能被之法。今以事对法。辨于通局也(文)。抄批云。五以事法对者。如受戒等。是事羯磨是法。又如三衣一钵。是事加法。受持是法。谓将此法用被于前事故。四种对既有其事。则须有法因对事须法。故有此兴来也(文)。今记意。事法止作两行被意得。故以事法相对明教兴(见)也。问。事教兴实托三性之缘。随无讥兴(见)法教兴之意不见。如何。答。实分明虽不见其教兴意。羯磨法为成济前所被事兴(见)所以尔云。法唯指式。乖旨则事不成故。此事者。所被事也。非事法之事欤。
  记。赤须四准。法事人界之缘云四准也。
  钞。事通情性等。止持制事。依有情之三性之缘兴制也。故云事通情性。教兴意虽依三性缘。正所制随前情非情尘沙无边境制。故云随境制其得失也。或下别正明教兴意。或依三性缘随无讥兴也。问。事通情性与三性之性者。何不同。作或释哉。答。上泛明事通情性样。或下别显教兴。故作或释欤。问。上云。泛出之。何上不出通无讥样哉。答。且略之欤。或情性之情言摄无讥欤。讥嫌即情言故。余记意联不同欤。即抄批云。事通情性者。此明法所被事。事含情性也。意云。且约情道。智虑利者曰情。智虑钝者为性。如新生小儿体性。自知苦乐忧喜名云性。渐渐长大。更增其智名曰情也。如云大有情思等。又言性者。谓人生无间。禀五常之性。亦是性识之性。并通善等故名为性也。情者谓人各有情。故不同。遇善遇恶。情相染习故云情也。又解情性者。情诸有情之类也。谓如为人受诸戒及治摈等。是情事也。言性者。谓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此曰非情。即如结解诸界分功德衣亡人衣等。并是非情事也。性中摄之。谓有识之者云情。无识之者曰性。所以尔者。如地水火风各有体性。如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又如火上水下风轻地重。皆是其性。性取不改为义(文)。
  钞。故随境制其得失。抄批云。立云。谓随有情之两境制其得失(文)。
  钞。或托三性之缘。简正记云。就有情事中。更约三性分别(文)。抄批云。或托三性之缘者。即善恶无记也○又解三性者。谓贪瞋痴为三也。若贪三境行淫者。名从贪起。若淫怨家。名瞋心起。若共母女姊妹六亲行淫。名从痴起(文)。
  记。方希名利邪命自居等。问。此何名善心之犯哉。既云反成贪毒故。答。实希名利方虽贪毒。坐禅诵经等之边善心故。云善性犯欤。其上今云。托善缘故。无相违欤。
  记。注性如慈心断命好心亘用三宝等。篇聚云。或见他厌生。与其死具。若俗杀生。教令早与勿使苦恼。此慈悲心造罪(云云)。又云。僧祇知事比丘。暗于戒相亘用三宝物随。
  记。注如乞衣过受劝增等类。释相篇云。律云。若失一衣不应取。若都失者取上下二衣。余一别处乞(文)。劝僧戒云。四分中为居士施衣嫌少更求。十诵劝增色量价三舍堕(文)。问。乞衣过受劝增等。何名善心犯哉。答。
  记。如草土等体虽无记等。问。今定三性心犯。何约草土体。定无记哉。设彼体虽无记。依善心作堀地拔草等时。善心犯故。是以善心犯出塔上拔草。尔者何无记心犯约前境定之哉。答。实今记难见欤。但草土其体无记。故多分望此境。作堀地拔草无记心犯也。别起善恶心作之时虽云。善心犯等是异泛尔之拔草等欤。心依境起故。为显记心故。且出无记境也。故制防约。
  记。然性戒缘起亦兼无讥故。盗戒缘起云。僧尼诈宣王教取彼要材。为王臣人民诃责等(文)。摩触戒云。手捉扪摸瞋恚骂辱等(文)。
  记。注古多错解故为曲示。节古义云。会正云。事法者。事即所被。法即能被。约此相对例显○兴意楷式者。今指一百三十四法。各有楷式也。又通而论之。如单白中三句一十四字纲。羯磨中五句三十一字。纲独不可以增损。故言准也。若少乖差。即今所被之事定非成就。是法不称事也。此三句从论事法得失了事。通已下辨事。有多别。善法所兴也。情性者。总含三种故曰通也。如受戒是情事。结界是非情事。老病衣重作法。离是情非情合事故。随下谓遂上三种应教与法名得。反此号失。如受戒带遮难。界相漠落。老与衣轻是也。斯则成事不称法。以律各限约故曰制焉。三性者。善性如受忏法。恶性如摈治也。无记如颠狂法。无讥者。学家羯磨文中。事境悟别理同(搜玄集要义苑并同)。已上同今疏云。乖旨则事不成。此事必是羯磨所被事(见)。若尔者。次句事通情性必是可所被。事何强乖古记释。今记如是释之哉。答。
  钞。且略引诸条薄知方诣。会正记云。诸条即条例也。标曰。五例结曰。诸条文之变也。
  钞。总撮包举者。略尽实为未备。指一意以该摄。
  钞。莫非极接凡庸心怀泥曰而兴教。搜玄云。凡谓凡夫。未真见道。庸谓庸常。滞事相者(文)。
  记。少远疏中。卢山慧远云大远。对其净影寺慧远云少远也。少远者。北远也。被作涅槃经疏故云尔也。
  记。通明二种涅槃。问。其有余无余之二涅槃体一不殊。何云二种涅槃哉。答。宝如来难。是以抄批云。体无差别。但是一生空真如故。若尔此二涅槃既同一体。云何简异哉。答。体虽是一约显有殊。望出烦恼障显即号有依。望出生死苦显即名无余(文)。
  记。下文调三毒求四果等。为调三毒等文。若依权宗。求小乘四果。若开会意。大乘四果可得意。大乘应化声闻等云大乘四果。三乘观圣皆名阿罗汉故也。
  记。本律增三中文初段等。问。现行流布本今初段后段。今云后段初段也。即本律五十八卷七叶云。尔时佛问诸比丘。汝云何学。云何为学。诸比丘白佛言。大德是法之根本。为法之王。如世尊向所说。我等受持。故言学。复有三学。增戒学增心学增惠学。学此三学。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是故当勤精进。学此三学。尔时阿难。在波罗梨子城鸡园中。时有孔雀冠波罗门。至阿难所。问讯已在一面坐。自阿难言。沙门瞿昙。何故为说比丘。制增戒学增净行学增波罗提木叉学。阿难答言。所以尔者。为调伏贪欲瞋恚愚痴。令尽故世尊为诸比丘制戒(文)。尔者今记前段后段释相违如何。答。御所览异欤。或又约疏引用次第。作前后次第释欤。疏约义道如是引用故。又疏祖师御所览本。异今异现行本欤。问阿难之语。
  记。出无胜道增上胜法。瑜伽论等直名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惠学等也。
  记。为字平呼。タメト可读也。尔者可训云何为学欤。
  记。注增心。问。何心定云增心哉。答。摄释有二教。一云。令心直引注一境。故云心。二云。定心所。心心王也。以邻心王名定为心。是则邻近释也。
  记。如戒疏说寻之可解。戒疏一上之文也。彼意依戒终发定惠。断惑证果。故如是圣望初释尔也。
  记。广谈断证。会正于此广付见修道。明能证四谛智所断烦恼品类等也。戒疏委引(云云)妄语戒文也。
  记。又云今所学。会正云。今所学者。正为求此四果。多以斯宗正属声闻乘。故谈至此以为极矣(文)。昔尝听习○不胜痛咽○瞽。须深须镜诸。
  记。域心于处。觉恩寺云。域者境之义也。大乘人心域大乘。小乘人心于小乘域也。天台释。域怀三百由旬化域。此意也。
  记。注有云后九门者非也。会正云。下诸门即下九门也。谓显此一门。是通叙一大毗尼藏之所兴。如下九门所述之意。祇但随逐制教轻重等事。以明贵令后学之者。寻下九门。条例各知其本也。如下制教轻重门。立七种条例。则可次知制教轻重之本故。下复结云。凡此诸例并制教之本怀等。岂非本。更又第三门约教判处。为诸师寻计。不识宗旨。行事昏于本趣。今师令判持犯。还约受体。岂非彼门条。而知处判之本故。下又结云。一枝条领释然大观(乃至)寻第十门法滥传真。则知抄兴之本也。如此以求。则随下九门而各知其本也。绕而论之。则下九门又以此一门为本。若不知教兴。则下九门起无所从也(文)。大抄记抄批简正记并云下诸门者。指三十篇(见)。
  钞。寻条知本。下三十篇各各前事各有制意。而寻此制意悉不明。以今本制兴意可知之也(为言)。抄批之意同之也。即彼抄批云。寻条知本有者。谓下三十篇是枝条。此教兴一门是本。若寻下三十门之枝条不识其意者。须寻此门。则识根本制意也(文)。问。付今记如下云。此之十条者。条即今文可释。何云前事哉。是以简正记云。诸门者。三十篇也。谓下篇虽明来意。但各叙本篇之意。不通明一切教兴。如标宗述来意。集僧但述集僧来。故曰止随前事。今此一门能明一切教兴之本。皆在此门之内。即本也(文)。此等释如何。答。下(文)十条有十门条类义也。今云寻条者。对十门本。三十篇云条也。是则枝条义也。上下之文名有所望不可一例矣。余记意月否依时也。又问。释上且略引诸条(乃至)莫非极接凡兴教矣。文钩锁寻条条名五例。知本本自泥曰欤。是以古记释知本本即泥曰也。是以搜玄云。古今多释。今解意者。但取下三十篇为诸门也。前叙后云。至于说其大纲。恐释三十篇条未能委得三藏大意。更以十门别括出三藏大纲之意。总是抄之所说大纲。前教兴一门为人泥云。远诠是其兴意。下三十篇所述制行事意。三十不同意也。所归极接僧尼离非就。是同归远诠心怀泥云意也。(乃至)令后进者。寻下三十篇条。知其泥云是本意也。故云寻条知本焉(文)。大抄记一释花严记所引胜。师义并同此释矣。尔者今记释何必违之哉。答。
  第二门
  钞。第二制教轻重意。问。教兴中五例第四门。今门不同如何哉。答。彼依为先机悟。云该轻重教兴也。故取教兴之边。此门佛说轻重示裁量之意也。此不向教兴之方。问。十门意皆属祖意。此门意如何可得意哉。答。佛说轻重。祖师以七例裁量意也。故不可相滥欤。
  记。然其罪事。罪即止持。如诸篇方便果罪。事即作持。如四依衣钵房舍也○欲本。意。原。
  记。则教密难裁。知云。如佛三密。余人不知云欤。法法云。如来秘密神通之力(文)。文句释云。又昔所不说名为秘。唯佛自知为密(文)。
  钞。利润无方。余记意异今记释也。简正记云。利润无方者。谓利益国及方由比也。更无比故。如前六群等类。从制已后奉。于教药不敢相违。利润之不可比喻故(文)。扣(タヽク)音(カシ)口(コカ)。
  记。不在一隅。隅者二义也。又对义也。岂可以情断。宁复言论测也。
  记。对前乍览。对原彼能施之句也。重核其远标。
  记。前约当机。指在无之机即云当机。即六群之制戒缘起人故。来裔者指灭后之机。同何约在无难裁断。约灭后易显哉。答。为当机设教。佛意难知。非凡夫界故云难裁断。灭后以彼所说教对灭后之机见之教。明显故易知。是以云自显也○教以指道。喻之如标。超诸无典命之。云远裔。谓衣裙取其末。下记律文既显故不假证。抄批云。明佛制。皆被末代众生。故不繁引证也。故四分佛受毗兰若婆罗门诸夏安居。以时俭故。佛与诸比丘。一夏唯食乌麦。目连故反。大地取其地肥。以供时众佛止不听。又欲以神力往北方。取自然粳米。佛亦不听许。又欲事郁军越地连此阎浮。佛不听。皆言。止止。汝等丈夫有兹神力。可得如此。未来弟子无神力者当知之。何据此文证。大圣三教皆通末代(文)。
  抄。一兴厌渐顿。若古记义训。兴厌兴受戒厌舍戒故。今记意训。兴厌不学止犯故。径タタチニ。
  记。注此古记解。节古义云。搜玄集要增晖义苑会正并同(文)。
  记。戒疏云行违本受等。问。今约持犯篇云释之。即引戒疏意如何。答。今引戒疏为显厌义。引之自行违本受。至名止犯戒疏文也。符顺兴厌之义。故且引之也。不学无知渐顿。又持犯篇(见)。故云今约持犯篇中等也。约边边故无相违欤。
  记。不学具渐顿起心有通局。问。凡出不学结罪有二品也。一起断学心时。二随境不了时也。就其起心亦有二别。或于一切戒法顿起不学心(是一)。或于止持门欲学之。于作持门欲不学等(是一)。今所云渐顿者。指彼起心通局云渐顿欤。将如何哉。答。口义云。起心不学时。或三藏通望多境。顿得多罪名顿。后随境不了犯无知罪时。又得不学之罪名渐(云云)。智云。此义不然。凡不学渐顿者。约起心通局作之者也。故持犯方轨篇云。不学之罪通有渐顿。如要心可学境上作不可学之意。于一一法上顿得不学罪。以初受时皆发得故。今违愿体顿得多罪。云何为渐。若要心不学羯磨。于余悉学望羯磨边。犯一止罪名渐。若论无知。唯渐者。谓缘不了方结无知罪。一心不备缘唯渐也。问。此不学无知二罪是何。答。有人言。并是吉罗。今解言。不学吉罗。无知有二。若全根本无知得重。故律云。重增无知波逸提。若疑者得轻。是吉罗也(文)。此文结起心通局(见)其上今记分明释起心有通局。何可异求哉。若尔者。今记云。不学罪渐中。随境结故轻。此释文相渐者。约后无知时犯(见)如何哉。答。初作断学心时。于所缘有通局。故随境结云也。故无相违。凡今释不学渐顿者。只约初起心论之。后无知时信不学罪相。今不知也。问。起心断学时。为随境结罪。将只为一罪哉。若只云结一罪者。抄文云。明云多罪。若依云尔者。例彼斥古记。盗十方现前物结无边兰。上释是又不可望多境结多罪哉。如何。答。持犯篇云。
  记。无知唯局。问。唯渐无渐顿之义。何此引哉。答。无知虽无渐顿。不学无知同类之故举之也。必无知非作渐顿欤。
  记。不学罪渐中随境结故轻等。问。同是吉罗也。何分轻重哉。答。口义云。一义云。吉罗是一有轻重不同也。轻责心。重对首(云云)。一义云。制罪是一化业轻重。今谓二说皆未然。第六开制分轻重。第七四依分轻重。岂亦约忏及化业分轻重。即当知此中分轻重。只约渐顿论之也(云云)。问。约渐顿论轻重样如何。答。非如通途轻重也。以多罪为重。以渐犯小罪为轻欤。问。上云罪事重轻(云云)。今渐顿为罪重轻哉。为事重轻哉。若为事者。事是作持也。不学罪何是作持哉。若云罪者。如前所难。如何。答。智云。是属罪重轻也。谓同是吉罗罪。虽无篇聚异顿犯。望一切境结罪渐犯。随其起心则显制轻重意也。付结罪论渐顿。故必可属罪重轻也。
  记。注不学出受戒说相。受戒揵度(第三十五)云。佛因缘起受戒之后。令说四重相。次云应学问论圣等故也。注戒上引上也。
  记。各从种类并约七支业理。一义云。各从种类四重种类戒也。此种类戒并皆约违理业罪轻重。制覆制教故。制教又有重轻也。上下者戒重轻也。付之聊不审也。若业道之业得意。断畜生命等业道。全同杀人戒业也。何故制教不同重有轻重不同哉。又遮戒无业理罪。何望分遮戒轻重哉。方方不审也。答。杀人杀畜虽同十恶之体。又非无优劣。约此道理。制教有轻重欤。是以抄批云。立云。佛以达了业体轻重。故使结戒。还约此业。而科故有轻重不同也。何者是即且约五篇相望。上下重轻皆是约业道不同。故结罪所以有异也。且如杀人戒。以人多智慧既是道器。形报胜故杀有得夷。畜非道器。愚騃无知杀结堕罪。乃至下篇。身口越蔽其业是轻。则科小吉。以其科罪与业相应故。云结正业科也(文)。次遮戒违理之有无段。是又一个所论也。一处释遮戒云。若有作者。与理相违。或云畜宝等宁无贪染乎。故知。遮戒有违理之义(见)余者无相违欤。又一义云。各从四重种类。此种类并俱依七支制罪轻重分罪上下也。上下者。罪轻重也。业理者。必非业道业制名业。既结正业科云即篇聚罪。篇聚罪名业无疑。又下引证据正结罪科。止对六法文制罪六法也。若上业道理得意。何引制罪文哉。又理者非违理。此理此违无间之道理也(云云)。此义胜欤。
  记。谓男女黄门等。此等皆犯所对境也。下文云。三四即所对境故。
  记。摩触粗语媒嫁等。摩触彼云。若与二形相触兰。若触男子身乃至自触及畜生一切吉罗(文)。粗语又云。与非女人黄门二形粗语知者兰。畜生不变形及男子一切吉罗(文)。媒嫁非黄门二形者兰。生及人男子者吉(文)。
  记。注旧约僧尼别制等。节古义云。云男女酬因既有强弱之别。僧尼立教则分轻重之殊。如摩触僧残尼夷也。并同之。云报果者。谓上结罪既有轻重故。今酬因其亦有轻重。凡有四句。一犯重报如。云○如媒房等。戒犯轻报重。如打比丘等○戒犯报俱如不忆念身口威仪。忘误戒犯报俱重。如漏失二谤(文)。
  记。且约四重以示其相。问。四重之中何不忘语哉。答。妄语戒人重。非人兰。畜生吉也。是以云。妄语人则重。非畜兰吉渐轻。今记且略不云妄欤。
  抄。五起情虚实。云心虚实者(文)云心违日虚心顺日。云公实作人人想。可不为杀生。然乍思实违杀之盗之。故云虚也。初释付不犯(文)。释。谓虚有犯实不犯。不犯者。一切无罪也。次约境想句。虚重(果罪)实轻(因罪)后释付戒本释之也(云云)。
  记。又诸戒境想初句等。问。何以心境相当为情虚。以余不相当为情实哉。答。此虚实之言。聊可有其义。但相当故犯戒。违本受戒之心故云虚也。或可犯心虚浮心也故云虚也。问。若尔者。疑等是违本受心亦虚浮。岂是实哉。答。虽然对正犯方便是实也。或标知故字。非故不知。
  抄。六开制立。抄批云。立(云云)如大妄语。制波罗夷是重。开其戏笑说。还犯吉是轻。故知。开制皆有轻重也(文)。此释分明于开制有轻重。闻今记释轻重之义疏欤。或必不约罪。制教轻重故无苦欤○若止若作。有制未始不开。有开未尝不制○时缘不暇。
  记。注又云○今所释颇与昔异。上所云。母沦犯报四句等也。问。又云者。指记家自语欤。将引文云尔欤。答○制教之本怀。据断之宗体。据本制怀。临事处断。则轻重合教。万无一失。
  第三门
  抄。第三对事约教判处意。抄批云。言对事者。对所受忏说恣等事。约其教法而定是非也。法即始乎心念终单白四三法也。谓三衣一钵结解诸界。安恣分亡人衣并名对事。故云约教判处者。既有前事。理有法。被法即教也。将教检事。故云约教判处也。谓判割处分也(文)。
  记。二据行法。随行也。即不过止作二持也。问。亡物是随行也。何别明之哉。答。虽随行此死后事故别明之欤。何律受戒。
  抄。自佛法东流。抄批云。从西垂此。故曰东流。犹如水流。流术取其通注之义也(文)。
  抄。几六百载。会正云。载者尔雅释天云。载者才也。唐曰载。夏曰才。商曰祀。周云年(文)。又三才取才星行一次。祀取四时祭祀一讫。年取年谷一熟。载取物终更始(文)。简正记云。载者唐虞曰载。唐是陶唐尧氏。虞是有虞舜氏。又时之终皆载于简册故。又释十数之终。载则显数有始终也。又周时曰年。年者禾下干。干犯也。谓禾犯终一熟故。夏时岁。岁者星名也。故儒书云。东方甲乙木岁星。十二月一度转。南方丙丁火荧惑星。六十日一转。西方庚辛金太白星。三十日转。北方水辰星。不转。中央戊已土镇星。三年转。谓夏时取其岁星周天一匝。气候改节。故云岁也。也商时曰祀。祀者取其祭祀时候一改。子孙追其先祖。以为祭祀之节。今文中云载者。随言取便。亦无别理也。
  记。后汉明帝时。永平十年迦叶摩腾来。十一年竺法兰来也。
  记。未有归戒。问。此归戒者。何归戒哉。答。付之异义区也。定宾意。指十戒等也。是以彼疏云。昔汉明帝永平十年。迦叶摩腾游化此土度人。出家与剃发。已披着缦条。唯受三归五戒(文)。抄批云。其人即与剃发。披着缦条与受三归五戒(文)。搜玄云。未禀归戒者。准法师传摩腾。早与授五戒三归。今言未禀归戒。即十戒三归戒则具戒(文)。此等释翻邪三归并五戒授之。又僧史略云。虽剃染成形而戒法未备。于时二众唯受三归(文)。佛祖统记云。汉明帝之时。刘峻等并求出家。但受翻邪三归不受戒。见今师并记家之释不分明。虽然今记主意。不受翻邪三归并五戒等。故云未禀归戒未有归戒也。所以尔者。抄(中一)云。以魏嘉平年至洛阳。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始也。同记云。文中但云羯磨。则三归五十义必具矣(文)。此即分明三归五十具俱。曹魏时始授之(见)爰知。汉明帝时。不授三归五戒欤。依之会正记云。不受三归五戒(文)。大抄云。未禀归戒。谓未受三归五戒等(文)。
  记。跨及曹魏。口义云。曹操者。曹姓也。操名也。字孟德。建都于邺。名魏国。刘备都于成都。为蜀国。孙权都于建业。吴国。为之三国欤(云云)。曹魏前魏元魏后魏也。元王姓也。
  记。将二百年。戒疏云。年过二百(文)。资持云。跨一百九十余年(文)。按抄批。云嘉平二年岁次庚午一百八十三年也。凡按戒疏。云正元元年有安息国沙门昙谛。于昙无德羯磨。姚秦弘始六年弗若多罗诵十诵广律。至弘始十二年。佛陀耶舍(秦云觉明)诵四分广文。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佛陀跋陀罗译僧祇。宋景平元年佛陀付译五分律(云云)。
  抄。其唯不学愚痴。此点意。先起断学见。后如是判。亦即可有不学无知之罪。记愚痴即无知之释故。又师作云。若训其唯不学愚痴不学无知外犹有罪。三宝物等判亘即得波罗夷故(云云)。爰知。依十诵受戒人。依四分判亡物轻重二物。有违轻重故。即可有兰夷罪也。又义云。不学无知罪断学之上制之。今不断学何结不学无知之罪。故知。今只不学问而无知故得罪(为言)。问。尔者其罪者何哉,答。今通立定格。较(六角切。直也。六教切。不等)指归云。角音。尔雅云训直。
  钞。一披条领。会正云。条领谓此门。如纲有纲。条衣有襟领。得之者不乱也(文)泮(トクル)。
  抄。释然大观。释然者。非疑滞也。大观者。得此门者。可释然而大观通鉴(矣)。
  第四门
  记。须以三问前以激之。问。此三问如何可答哉。答。正答第一问。顺本受体。随行虽依当部。有义可观文。等物引用故非受随相违也。次答第二问。为资本宗。引余经论中之随经随论律故非化制相乱也。答第三问。亦可然。引花严涅槃等随律经。为知宗所归也。是以非大小相乱也。口义云。今略答之。答第一云。律本是一。五师各集机见有异。集法不同。或此有彼有此无废与亦出。若唯执四分则行事不周。若受随相应须弘四分。行法不周。引用诸部。此门辩示如文立四分为本及后。谓此宗中文义俱圆等文可见。既云取义势相关者。如袈裟词句。用十诵。舍僧祇。据斯之义。岂非约体明随乎。答第二云。观下抄中陈引诸部律文及诸部律论文。好其余所引大小经论二意不同。一引化教行相。以被兼修。二引用随经之律。以无非共成一抄行事。如标宗篇引大小经论。说戒篇引俱舍解。释相中引智论涅槃。明作及空有宗戒体。沙弥篇引经论。明事理忏悔。诸篇所引经论。显各篇之行相。以被兼修也。今下文云。兼取五藏。通会律宗。正取随经之律。足成律行。岂为化制不分哉。答第三问云。一抄所引大乘经论。除上约二义括显者。上是一期引证化制行法。更有一类经论。决十不了大方究竟。如下第六师所明。及今抄所本。如断肉蚕衣等行。在小教为开。若制是如来随宜施化。未为了义。于大教中一切制断。则见小教肉衣行。终穷所归大乘方为至极也。斯则正。是以决小不了。岂为大小滥耶。问。古来以法花涅槃开显之义答其义。如何。答。此乃检文不细思。义不明也。且今抄之中。法花涅槃立圆。在何文圆融决义作何明(文)。疑云。篇聚云。大小二教理无分隔。又引胜鬘智论。沙弥学本下。约开会释之。标云。领纳在心。名为戒体(云云)。记云在心乃取圆意。即指藏识为所依处。如何。答。且约隐显欤。问。记家以向由举三问。而不答之耶。答。今第四门。此疑悉皆晴故也。故云。寻文可见。抄云。今立四分为本等。故无随受相违之过。又今门明六师。第五兼修五藏。通会律宗。故无第二疑。又第六师依开会意。即知律藏所归。故无大小相乱。
  抄。岂复论于嗤责。指归云。嗤释与反。笑之为人之笑。为人之责也(文)。诮(才幼反。责也)焉有○随行实教。
  记。注有将体既等语。会正释上诸师穿凿等。又云。指聪师已前也。以聪悟云体。既四方而受。何得异部明。随记二又恐云。四分可尔。谓四分行事可尔。余部不然。用己之所宗四分之行事。判彼十诵受戒之人行本。故重示之也。
  记。如已学四分。判彼十诵受戒之者。脱罹过失。
  记。至姚秦时。姚秦东晋横代也。
  记。及乎隋朝智首律师。续高僧传云。首律师撰五部区分抄二十二卷(云云)。
  记。凡五百五十九年。简正记云。后汉永平十年丁卯。至唐武德九年。已经五百五十九年近于六百。此甲子排之(文)。又会正同之。
  抄。诸师穿凿判割是非。会正记云。穿凿者。犹物不得正否。则妄如穿凿。诸师不得宗旨。妄致是非(文)。
  抄。竞封同异不可称说。口义云。竞即阙也。封即闭也。
  记。肆意攻求○孟子云。所恶于智者。其为凿也。注云。恶人用智而妄穿凿。
  钞。良由寻讨者不识宗旨行事者昏于本趣。会正云。良下皆由挹流不能寻源。闻香不能讨根致。便不识能诠宗旨。亦闇于本所起也。
  抄。故须学师必约经远。依师学问。必可依符智慧宏广远大之师(为言)。是以抄批云。勤学不知择师。好师必弘益。所求之师复须经文涉远见而学问者器量宏博方依之(文)。
  抄。必佩真文。谓。执教文必可带真正之文(为言)故云执教必佩真文也。是以抄批云。佩由带之。谓案律藏之文。非为邪教师心之计也。既带真文。则识宗旨(文)。
  钞。何事被于毁讥。此点意。何不学问得被毁讥哉得意欤。但此疏文也。又点云。何事被于毁讥(云云)。此学师取真文时。不被人毁。又不论人嗤责(为言)。是以由识宗旨故。行事不昏。故不招他毁辱之私也。此义亲文也。前毁云毁。后讥云讥。
  记。引用分齐。口义云。是门所立之意。立四分为本。为第一分齐。所引部类取义势相开。为第二分齐。下引六师。明其所见通局。乃第三分齐。第五兼用五藏随经之律。通会律宗。乃第四分齐。第六师引诸教。决于小行。乃第五分齐(文)。
  记。注有云诸部通收经论。节古义云。增晖问抄中。通收经论。记传何将独言诸部。答。杂引经论。皆是有律。经论摄在律文也。或今诸部之言通会经论。记传尽在其中。如言十二部等(集要同耳已上)支派。
  抄。统明律藏本实一文。问。佛在世并异世五师传持也。问。都无轻重不同之行事哉。答。机悟不同故。自在世有轻重不同欤。问。对机说法故。随机悟虽有轻重等不同。一化之弟子闻。遵行布萨自恣等众别法。然而其行事自在世有不同。如何一辙可行之哉。答。自在世虽有行事不同。见闻不是非同行众别之羯磨。无相违欤。假令今南都之两寺。法文义道行事之不同。大虽差异。至布萨自恣等。同导共许。如无相违。之其故者。戒疏(一上)云。一百年已来师资传。化三时接利。机各体权实。虽闻异别不是非。故但通为八十诵律大毗奈耶藏(文)解释分明也。若又自在世无其不同。岂五师初各执哉。爰知。源如来在有其差异也。依之今记释。如来赴机设教不等也。又一义云。自在世非有行事不同。依五师异见始有不同行事。如法花之三车四车诤论。于一经现文致人师异见。今亦尔也。于根本八十诵律起五师异见。岂不尔哉。但此事实以难得意。能能可致料简。
  记。后因诤计。问。五师分部。全无乖诤。如何云后因诤耶。乖诤事正有大天时起。然五师时唯以分部名乖诤。
  记。注有云以机悟(文)。会正云。机悟者。由鞠多五子根机悟解有所差异理各竖宗计。如五岳之立焉(文)。记。注戒序云云飞二部五部之殊山张十八五百之异(文)。问。引证意诸计义引证欤。将又所执坚固义引证欤。答。引证意诸计不同义(见)若如本文证所执固义(见)然序意皆差别义也。
  记。注有谓五岳。前所引会正记之意也(抄批简正并同)。质之。
  记。义抄云鞠多受法既少。付法藏传第五云。商那和修既灭度后。七万七千本生诸经。一万阿毗昙。八万清净毗尼。如斯等法皆悉随灭(文)。故知。鞠多不传之。问。此五师异见。鞠多在世兴之耶。答。尔也。是以抄批云。分为五部者。忧波鞠多在世末后。育王大集论师共论佛法。是时诸人各以情见不同有所偏执。鞠多不能刊正。遂分此藏为此五典故(文)。问。付法藏传鞠多次付弟者五人。何师耶。答。彼名字云提多迦。彼不明五师别。仍不知之也。
  记。高僧传论。别不见高僧传论者。但梁唐宋皆有高僧传。其传中引论主语云论云故。此传中论主语也。
  记。注智论则千人。彼长老富楼那罗将五百弟子来请问。迦叶答。彼智论云(此慈恩大师诸藏章意也)。又义云。智论意。最初结集时有千人也。问。披智论。本无数大众(见)。何选千人耶。答。频婆娑罗王。敕王宫八万四千眷属。常供千僧(是一)。又依迦叶作相。千人悉集会。迦叶等即入定见阿难有学。故千人得遣出之。至富楼那罗诰。阿难住学地(是二)。又行宗(二上)云。智论千人者。示不同故(是三)。爰智论意。从初千人有之也。
  抄。集一家之典。问。僧祇既本部五部义。皆含之。可有何故。当时僧祇本部义异五部义。四分等指此义。云部别不同等耶。答。五部被取残。故不同五部义。其残存本部自义也。
  记。方便随灭。持犯篇云。结罪之时。并揽前因共成一果。不同他部。因成果更有本时方便(文)。又云。若忏根本方便随灭(文)。问。前因共成一果。故无本时方便。何云若忏根本方便随灭耶。就有者。忏根本时随其方便可除灭。自本果成因没无其罪者。何云方便随灭耶。答。
  记。四分女触比丘兰。释相篇云。女来触比丘。不必须淫心。而比丘要动受乐者。犯残。此律文不了。今准十诵。言犯残。若不动身而受乐者。此律吉罗。若先有染心。于前女后女触比丘不动。而受乐者偷兰。遮动则犯残(文)。
  记。十诵身根亘坏。六根中共一身根也。坏者坏烂。或疮等处也。释相云。十诵比丘及女人身根亘坏。相触皆兰。若依四分提发者残。谓以觉触不觉也(文)。
  记。锡杖澡罐针锥。问。今此锡杖等判用何文耶。答。勘二衣篇(下一)云。第三师者。通用律藏废立正文及时要者。不必承用四分为定。如澡罐锡林扇针锥等。余律入轻。则亦类用文义广括。如别卷述(指轻重仪)且依第二定为龟镜(云云)。第二师谓。上云。四分先准诸部类用师也。再者先可依四分判欤。然资持释彼文云。澡罐等物本律判重。然律锡杖据本为惊虫兽。故判为重收。准约今用。正表道仪。若论扇者。亦有讲谈摇风之别。不可一判。义须在轻。更何所惑。文下指广。亦即仪文(文)。
  记。本宗转欲则轻余宗不开。业疏云。若据十诵僧祇。转欲俱失。或是异宗所废。且从当部(云云)。今约五部云尔。母论开之故。
  记。本宗悔残。羯磨经云。佛言。随云与波利婆沙。与六夜摩那埵。当二十僧中出罪(云云)。
  记。十诵不行别住。诸部别行篇云。十诵犯残。不行别住六夜。与出罪名出罪。递。如上引。余部皆无等。
  记。及盗罪非畜物。释相云。十诵盗天神众衣等偷兰。畜物犯吉。如轻重倍分文中(文)。
  记。二宝蚕绵。别行篇云。十诵二宝少舍。多者付净人。作僧卧具罪僧中悔(云云)。
  记。又如僧祇牒事。受欲篇云。问。欲与清净同异云何。答。欲应羯磨。清净应说戒。若说欲之时并须双牒。由文正制。不同僧祇犹行废教也。言如法僧事者兰。非法事不须欲也。若非法缘如众纲中。此但言如法。则令僧诸法事通作无障(文)。问。记云。律中亦因六群称事(谓僧中事如云为受戒与欲等)僧中余事起。稽留法事。佛言。不应。称事听如法僧事与欲清净(文)。僧祇云。长老忆念。今僧十四日十五日。作布萨清净欲与。我说(三说云云)欲所牒事。乃有二种。一能已事。即病等诸律不牒。古师妄加。即为繁滥。所废。二所应僧事。即僧祇中行所废教。欲清净各传别牒前事(文)。如上引。本宗取与欲净。今说通云。如法用废别称也。诸大德有神通者。抄出令人知。
  抄。故善见云毗尼有四法。善见第六(十四)云。如事为欲结戒告诸比丘。汝当如是说戒。比丘不应。共住法师云。此律本已具。我今当分别说释若比丘也。若者总名。不属一人。法师云。于戒句中。于戒本中。于问难中。若欲知者。有四毗尼。应当知。诸大德有神足者。抄出令人知。尔时集众问曰。何谓为四。一者本。二者随本。三者法事语。四者自意。问云。何谓为本。一切律藏是名本。何谓随本。四大处名随本。佛告诸比丘。我说不净而不制。然此随入不净。于净不入。是名不净。佛告诸比丘。我说不净。而不制。然此随入净。是名净。佛告诸比丘。我说听净。然随入不净。于净不入。于汝辈不净。佛告诸比丘。我说听净。然此随入净。于汝辈净。是名四大处。问云。何谓法师语。答云。集众五百罗汉时。先说本。五百罗汉广分别流通。是名法师语。问云。置本置随本。置法师语。以意度。用方便度。以修多罗广说。以阿毗昙广说。以毗尼广说。以法师语者。是名自意。又问。此义云何莫辄取而行。应先观根本也。次观句义。一一分别。共相度量。后观法师语。若与文句等者。而取若观。不等莫取。是名自意。从自意者。法现坚强法师语。应观随文句俱等应当取。疏文句不等勿取(乃至)若律师者。有三法者。然复成就。问曰。何谓三。答曰。一者于本讽诵通利。句义辨习文字不妄。此是一法弟。二者于律本中坚持不离。三者从师次第受持。不妄失。记此论五百罗汉造。释四分律。会正记云。自初三卷半。明迦叶结集事并诸师传持之相。至第四卷方解律序。至六卷末释初戒缘起。乃至若比丘处变成宗论也(文)。问。此善见论正释四分律。后为宗论时。可四分同计部哉。答。尔也。问。付之不明。今善见论全释十诵律(见)是以三论玄云。善见毗婆沙别释毗尼藏。智度论云。八十部律八十部毗婆沙释之。善见律释师子国要用十诵律。舍利弗别释佛九分毗昙(文)。戒疏(二下)云。二谤为言教人。起谤损境。畅思不问为已不为已。皆同犯也。有人言。不同犯。故善见云。慈地得残。能犯人也。尼得吉罗。所教人也。任情所存。然作业是重。未可同于外部(文)。同记云。古据善见。乃执异部(文)。资持(上一上)云。三他部异故。搜(善见三衣内穿文法)此等文分明释十诵。异本部异部论见尔者。如何可得意哉。答。彼三论玄文分明云今善见论事不见。既云善见律故。又要用十诵今现行十诵不见欤。尔者三论玄并彼所引智度论。文追能能勘之。可治定。辄不可备难者欤。次戒疏等文虽同见部类各别故。且云他部异部。虽然不妨四分同计论欤。
  记。即变为宗论。会正云。通论又云集义论也。标宗云。若依通论(云云)。记云。通论即宗论。非别解故。如成实婆沙杂心俱舍等。引解云释论之。如遗教智论等也
  记。若欲知者。有义云。此意用也。文义欲知上义云事也。
  记。不无胜劣故撰召能者。问。五百罗汉共具神通。今抄撰能者样不见。如何。答。云大德具神通。指大德云能者欤。
  记。非谓通诸律。节古义云。诸记但云。论自问。云何谓本。谓一切律藏是名本也(只为释文不晓。故此暗破)已上。
  记。注且依古记约通别二缘注之。节古义云。搜玄僧晖同约通别二缘释之也。节古义云。搜玄云。而于随本四大处中解者。多途原本论中。约初戒释随不净行。戒本即作四句。名随本也。然此随本意通遮性。一切戒论中意略。今解释者。取一切戒本通别两缘。即便义通一切戒也(增晖同之)。
  记。佛告诸比丘。论本佛上有第一两字○我说听净。记即论中解释之文。问。上云将入戒本即变为宗论也(云云)。若尔者。本及随本。何搜释之哉。答。非揲释文文文句句。总取意解释。故云宗论无过欤。
  抄。四意用。三藏等广说。问。此意用相如何答。抄批云。四意用者。谓是五百论师意方便度用。非是凡夫合用也。今引此论欲知第四句意用义。成今门中意用也。从谓字已下。释第四意用文也。言及三藏等广说者。约三藏教文也。即是经论也。(乃至)等者用不等莫取者。释前第四意用文。他部文意同故。引此论中四法者。前三是便明正意取。第四句意用方便度用等文也。欲明我既用他部也文。应须致论文。方便度用也(文)。有云。以三藏为能度。以上本随本法师语为所度。即下云。以上三对考三藏(云云)。又云。四法皆能度。于彼戒中。虽何事于时有未决事。为所度也(云云)。待加意度及对三藏。
  记。注此谓三藏中法师语也。问。意用中法师语。与四法师语同哉,答。四法中法师语。一论所造法师语也。即五百罗汉是也。意用时法师语。三藏中法师语也。尔者是不同也。次及句义。讽诵通利。句义辨习文字不忘。
  抄。然行藏之务实难。贤王之时贤人出行之。恶王之时没不行之。故云行藏也。抄批云。谓用之则行名取。舍之则藏名舍。行是取。藏是舍(文)。以程无或程如重轻用人用法。
  记。又下标云部别不同不取外部。部别不同者。安居篇云。问。此清七日得兼夜否。答。不得。以文云至第七日当还。不同十诵。以彼文中受七夜故。不得改云七夜。以部别不同亦不得。秉四分羯磨。用僧祇事讫等(文)。不取外部者。受欲篇云。准僧祇三说成就。今约四分。但一说成不须(云云)。取他外部(文)。
  记。如十五种略说戒。今此十五种。正出本律增三。谓一说序已。余者应言僧常闻。二至四事。三至十三。四至二不定。五广说等。如是具出三五句也。但云不了。今作法依母论等也。
  记。及东方有山。结界篇云。四分结界相不定是非文中。若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草?汪水。若空处露地。准此立法。诚所不可(云云)。
  记。不除忏舍.济缘一上(二十四)云。今判中初引据。僧祇忏舍五人僧法。则知。前解局据本宗。抄云。今以本宗不了。用僧祇为定事同戒师。相从五人(文)。抄集僧篇云。若据僧祇舍堕忏悔五人僧摄。谓受忏悔至作白和僧。为他所量不入僧祇。今以当宗不了。僧祇为定(文)。
  记。如歌声说戒。四分律又制过奢。今且对五分明判云尔欤。
  记。注此中据诸律。试外道被废长阿含。鱼肉正食被废涅槃经。今且被废诸律事出。故云且据诸律。此事见下六师注。故云至下六师。方可言之也。业疏云。长阿含云。我涅槃后。外道梵士来出家者。听受具句。四月试忽有异端。则生本见有稽留故。此即废前试教可准行之(文)。四药篇云。诸律并明鱼肉为时食。此是废前教等(文)。
  记。古记一混学者须知。节古义云。会正云。事在废前者。如律开食不见闻疑三种净肉。涅槃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水陆空行。是则以涅槃后教。废前律文也。故四药篇云。诸部并明鱼肉为时食。此是废前教(搜玄增晖义苑并同)。抄批正记并同之。
  记。有义无文者。如颠狂人前舍戒不成。颠狂人虽有不足数义。正无列不足数文也。足数篇云。舍戒中颠狂哑聋。自语前人不解。并不成舍。谓不足数(文)。简正记云。谓。四分舍戒法中云。夫舍戒者。须解知。若对颠狂哑聋具二睡等人。皆不成舍(此是有义也)。而瞻彼不足数文中。只列二十八人。已外并无哑聋等不足之文。
  记。注准尼受反问。受戒篇云。问。不言坏比丘耶。答。亦成难也。尼受戒中反问。便是故善生经受五戒者。问云。不犯比丘尼否。故知是难(云云)。是则无文有义也。
  记。四无文有事。问。第三有义。今有事不同如何。答。义者。于颠狂人等有不足义。有事者。有受持加药之事。而无文也。若尔。何抄批有义无文。出持衣加药哉。即彼文云。如四分有持衣加药之义。而无其文(文)。尔者义事一物(见)如何哉。答。波释聊难思。但用否可依时欤。
  记。及非时残宿不受。律第四十云。受时过非时食者八逸提。受七日药。过七日食波逸提。尽形寿药无病因缘。而服者突吉罗(文)。释相非时食中云。若不加法时中服四药并堕(云云)。残宿戒云。律中宿食者。今日受已至明日受大戒者。皆不清净(文)。不受食戒云。若不与食自取着口中咽咽堕。非时七日过限亦堕。尽形无缘而食吉罗(文)。
  记。或云结界集僧无自然六相(文)。结界篇云。若论自然。随处远近则有四别。谓。聚落兰若道行水界。当律无文。诸律详用(云云)。简正记云。四方中但有结界之事。无之相。集僧远近之文下。引六本教文补于四分行事(六本者。可分别。依十诵。不可分别。依僧祇。无难兰若。依杂宝藏。有难。依善见论。道行。依多论。水界。依五分。如下对文自辨也。云云)。
  抄。又所引部类必取义势相关者。简正记云。义势相关者。表云。如十诵持衣护明。与四分同护明相相关。又如十诵哑聋之人不足数。与四分对彼舍戒不得。义势相关。又毗尼母论许传欲至于七返。与四分许传欲亦义势相关。可引将来补阙(文)。初如受衣(文)得戒等。如僧祇转欲○永弃。
  记。舍财入僧永弃等。别行篇云。五分五种。一入僧弃。二宝舍。与僧僧差人永弃等(文)。
  记。寻究法律。今云法律。法言可摄修多罗毗昙欤。是以抄批云。未得即信。应勘挍三藏修多罗阿毗昙毗尼(以上同今记)。此意具有三藏也。
  记。十诵据能证教。以三藏教文。证四人语。故云能证教也。
  抄。十诵墨印。抄批云。十诵文中无墨印事。直指在经。但有四大广说。同四分义也。景云。墨印者是喻也。谓。将印可之事。是揩定不改之义。喻前四大广说为定义也。十诵律中名四大墨印。以勘挍印定三藏圣教。如四分四大广说(文)。私云。木打墨绳。如直曲以三藏教文。直四人语云墨印欤○若此以明○动合规猷抄。理何晦没。抄批云。晦是暗也。如月尽夜名晦。以暗故。其月不明。谓。我今作文者。其文义明显。无有暗没故云也(文)。
  抄。涉事事则不周。简正记云。涉谓关涉。若不取他文。涉持衣事集僧等事不同。以四分中无文说故也(文)。
  抄。挍文文无可据。抄批云。谓。检挍见文。无可凭据也。如下第一师云。我挍四分律。无持衣加药之文可据。故但手持而已耳(文)。
  抄。遂师心忆见各竞是非亘指为迷。问。此义下第一师义(见)尔者各是非哉。答。于下第一师可有二类。一但手持衣。以之为受持作法。二手不持衣。必忆念不离宿。以之为受持。此二类亘是非也。是以简正记云。各竞是非者。继宗记云。一师云。何不离宿。即是受持。亦不假手持之也。一师作得三衣。但手持而已。直云不用加法。手持者。谓已为是将不持手者为非。不手持者。谓已为是将手持者为非(故曰各竞是非)。亘指为迷者。手持者指不手持人为迷。不手持人指手持为迷也。此释可以依承(文)。又义云。第一师相望余师亘是非也。是以抄批云。亘指为迷。谓取他部者指不取者为迷。有不取者指取为迷。
  抄。事不可通行。以他部事行成四分行事也。抄批云。四分衣钵不足。是不得戒之限不可取。五分借衣之文。又如四分受戒人。要须出家相具。此是有限不可取。十诵长发而为受。故言不可通行也(文)。故知。以他部文可成他部行事也。问。设虽作他部行事。非十诵五分等受戒人受四分戒。而致他部通结净地等。岂非受随相违耶。南都相承行事多分用通结净地如何。答。非谓为护四分受体行他部之事。受他部戒行他部事(为言)。次南都行事。自本依菩萨通受。尔者二十部小乘皆摄律仪之摄得意时。行事有便。故如此行之乎。问。尚不明为四分一家行事。今抄中引用别众食后二。及自然衣界后四。并五结净地等。岂四分受戒人非用余部事哉。答。
  记。犍黄门得受。受戒篇云。世中多有自截者。若依四分。应灭摈。文云。若犍者截却。今时或者截。少分心性未改者兼。有人操大志者。准依五分应得(文)。
  记。自然衣界后四。释相中十二道行界。于十诵十三洲界十四村界。出善见十五。井界出僧祇(取意)。
  记。注旧记反作不得全依释之。会正云。若四下此段文亦约二十部。不足取外引用。不可全依他部。但取少分。可以二十部判。文有限齐故。如集僧篇中说可分别界。引十诵云。于无僧坊聚落界取院相。若受用彼宗分齐。即全成他部之事。以本律盗戒中有聚落界不立势分(文)。问。今记能破意如何。答。今师意。为行他部事。全可依他部也。既今记云。止可全取彼部故。古记全不可依他部得意故。付之。但彼余记意为成本部事。全不可依他部还成他部事。不遮之欤。尔者今能破指过欤。此能破之意能能可得意也。
  抄。或二律之内文义双明。问。此二律者指何乎。答。抄批意。本部他部相望云二律。即彼记云。当宗为一律。取余三部通名一律。故云二律。文义双明者。且如五分四分。名为二律(文)。问。本部既明设部。分明显之。何阁本部随意末用可须余部乎。是受随相违如何。答。本实一文故。大非违本部行事。用余部无若欤。如扬杖本部虽不受。为咽汁不遮受故。又依僧祇可受之欤。尔者本部虽可有此义。文不了故。依余部行之。虽然不可为受随相违欤。自余准之可得意。简正记意。余之三律相望云二律(见)彼记云。言二律者。谓离四分别明二律不得。将四分对他宗为二也。如受戒篇中明。受衣钵时四分不明时节。若准他部有二种。教文各有说处。初准五分令教授师受。前为受。后方进具。若准僧祇。令羯磨师文受。后为受。既云二。如鸟翼。制必相随。恐有阙衣。理须为受。是则二律具明。今钞一时引来任其行用。下文云。若依诸律。此处即为受衣钵。或在众中戒师为受。四分无文。亦随两存(文)。或指善见多论等云二论(见)也。问。今说家二律同何义耶。答。两义共存之欤。今记初四分僧祇相望。次余部相望(见)。尔者何不遮欤。又如教授缘断等。
  记。多论须请净主。二衣篇云。多论出。应求闻人等欲令作证明。则名如法。故知。对面请也(云云)。又云。五分慢说者。具仪至比丘所云。此长财于长老边作净施。乃至答言于五众中随意与之(文)。
  记。僧祇净主三由旬内。二衣篇云。僧祇齐三由旬知其存亡(文)。
  记。多论若死若入异国。二衣篇云。多论云。若死若往异国者。更求净主。
  抄。然行用正教亲自披阅。抄批云。欲明行事采行之时。须自披寻圣教。若信问余人之言。恐有传闻之谬也。亦云。此句正是抄主自述意也(文)。简正记云。问。此文云。引用圣教亲自披阅。与下第十门中云。无所引用。先加覆检何别。答。此据引文补阙以明。下就本宗删繁以说(不同释此前后两段搜玄。宾主不明也)。又问此门中云。传闻滥真是去滥意。与第十门去滥传真意复有别。答。此简不是位人传闻之滥非。下辨藏教伪文之滥。其理全别也(文)。客有舛误。舛(释兖反相肖也)。皆亲检便后无疑。问所以此门之后明之师文意。止但手持而已。
  抄。注如持衣说药之例。简正记云。谓。四分无持衣受药之文。盖是缺少。此师见律文。便云。若比丘作得三衣。但顶载手持既成。不必有其词句等(文)。
  记。第三不再等。问。此意犹不审也。第二师义。当部有事而缺文。故用十诵持衣词句(见)是以上记云。无文有事。如云三衣应受持(云云)。尔者第三师义。聊无不同也。如何。答。第二师义。本部分明虽出三衣受舍行事。缺词句故。引用十诵等之文也。第三师义。本律出舍戒。所对时颠狂人等前舍戒不成(见)尔者是不足之义也。被得虽然瞻波犍度出不足数之人。哑聋等入不足数行事不足。故云有义。不云有事。故不同也。是以简正记云。二当部缺文等者。此师见四分云。若疑应舍已更受。即知见阙文即解。取十诵加法之文。补于四分行事也。继宗记云。然此师于四分无文有事。解取他部相当文来○第三师并注文等者。此师见四分有义无文。善解取他部文来补阙。
  抄。异宗所废。抄批云。立云。此是四分之师。便依他部废四分之歌声结净地等也。但依他部所废故。不用歌声及结净地等也(文)。
  记。注长增中杂是为四含。简正记云。言五藏者。一长阿含。肇云。开折修途所记长远故。又善见云。集众法之最长故曰长含也。二增一阿含。一上增一。加于法数故。三中阿含。祇云。阿难诵法句。此之中故。四杂阿含。文句义等杂而说。所以名阿含者。肇序云。梵语阿含。此翻法归。谓此言为万善之凝府总持之园苑众法之所归。犹如巨海百川皆会。故以立名也。五杂藏者。分别功德论云。或非人说。或佛弟子。或诸天说。或说宿无因缘三无数劫等。所生之文义非一。故云杂藏(文)。
  记。注分别功德经。问。诸记一同云分别功德论。何云经哉。答。经言通三藏。故且论云经欤。可勘之。
  记。注非人弟子。见简正。记释置或之言。或非人说。或佛弟子。尔者今指彼二说云非人弟子(文如上引)。或说○菩萨所生。
  抄。注如棱加涅槃僧坊无烟。简正记云。楞伽经云。若有僧伽蓝舍。烟火不断。作种种食。是名不净食。如实修行人。不应食此食(文)。会正记。若有说言。佛毗尼中说三种肉不听食者。当知是人坚住毗尼。是不谤我。问。律中既有开三种净肉之(文)何故经中顿付引毗尼之说耶。答。毗尼在权开经中。据实断。以实废。权得作此斥(文)。荤(クサミ)葱(ネキ)韭ヤマノニラ(后师云。チフニラ会正云。兰葱也。)韭ニラ(会正云谷葱也)蒜ヒル。
  记。注兴渠。指归云。应法师云。梵语讹也。应言兴渠○此土相传以为芸台。非也。此是树计○为阿魏。是也○根形如罗卜(文)。但由通局两见。故有用解参差。
  记。第六通大小。问。第六大乘至极教也。何云通大小哉。答。所引虽大乘。此师引大教会今四分故。指第六师意云通大小也。
  记。五就二三融隔分别第二缺文直取则类相隔 。问。此本部有受持舍衣等事而无文。故用他部。何云相隔哉。不异第三有义方求。则彼此相隔之义故。尔者如何耶。答。
  记。知所归故。今四分宗分通大乘故。宗知权不住方便遂志。花严涅槃等圆顿了义教。故云知所归也。是以抄批云。亦欲明四分大乘宗。皆共成佛道。故复须存此师。
  记。问第六既是所宗。问。此问如何可答哉。答。不废净地事。为末代机也。若废净地不能。末代机故不废之。又为济时机也。但云可归参取难。今抄自本始终。第六师为宗取之。故属全取。设虽不废净地。总此师为宗也。余如结净地。唯取第一师。余事不取此师。又如持衣加药。取第二师余不取之。此边云参取也。自余亦如是。今第三第六何事全宗之。第三正知宗旨故依之。第六依大乘亦令知所归。故依用也。必六师下所出所注。或取或舍。是非谓全取参取也。又济抄云。问。记思之者。难义故不载。答言欤。将易故后学令思之哉。答。易故可令文可有两种。一难义故。待后讲磨(如五例决义)。一易义故。令思之也(云云)。序。问备捡云。净地废立总摄三根立。则曲就下机。审非本意。废乃高称上达。还是正存用舍知时。义见于此(云云)。
  第五门
  抄。第五文义决通意。简正记云。文者谓能诠之教。义者今师之意。决者择者。无壅名通意者。指此中之文之立句不同(文)。问。第四门文义与此文义何异哉。答。口义云。四中文义局。五中文义通。言局者。准据本宗他部正律。而言之所以云题诸部也。在后六师方通三藏。非此门正意。言通者。一则若义并通三藏。二则义之一字通理。通例虽通三藏。又须是决通者。如为取用之(云云)。又口义云。问。据记前云决通。通先有补阙局元无。若然抄题云补缺止补元无。何立题大局乎。今文云决通。唯决先有。何决通之不周乎。又问。今决通非补缺者。而抄中云事多残缺文义。但缺于事有缺既文云必须补。答。若据今记前通叙所补云。自古持律。或随已执见。或暗于教部。至行事未适时宜。切详行事。未适时宜之语何所不收。岂唯局元无乎。又能补即是文义理例。且文义理例。且文义理例。岂唯补无元补先有。又复言缺。亦不准在元无。此决通文中。亦云文缺义缺等。则显缺之一字。亦收先有。若其然者。立题非局决通两周。若尔说何云决通云先有补缺亦局元无耶。答。当知此文且据房戒曾未沾述。故即补缺之。故补阙与决通两分其异。其实补缺决通并通先有云无也(文)。疑云。决通通先有元无可尔。补缺定可局元无哉。
  记。所决有三一等。问。能决义与所决义何异哉。答。
  疏决
  钞。夫理本绝名故立名标其宗极。抄批云。夫理本绝名者。此明真至极之理本绝名言。言语道断心行所灭。离四句绝百非。寂然常住。何名言之所有故曰理本绝名也。然非至理绝名。今一切万象皆不离真理。亦本绝名。但是非名。但是假名而已也。故立名标其宗极者。此谓。将名名于理也。且如一切名字。皆谓于理。然真理虽绝名言。要假名言方能灭理。如月虽非指。终假指以见月。今若不标名。真知理之极如作真如涅槃实际彼岸安乐解脱。并是假名。若不立此名。得何诠无相之理。亦如三藏教法。随缘诠理。如毗尼之名诠于行相。即戒之宗极也。修多罗标定宗。毗昙标惠宗。此并立名标于宗极。据理而言。实非言说之得也。今世中万像亦体离名言。然假立名以标共体。然实性皆非名言。故肇云。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此皆是将欲明。其对事备斯文故且作势。约理而来。举本令知其来也(文)。会正第二云。理本绝名者。谓真理本绝名言。茍无名言。何以显理。故圣人出无言中。而强立名言。以标示其理。理体可尊。故曰宗极。成论云。无名相中假名相说。胜天王般若经虚空无丈释(云云)。约虚空。今此二句通示因言以显理也。言既立矣。随事可彰。故曰名随事显也。既显则成其文。由是律藏生焉。总而论之。近则立名以显事。远则建言以明。理舍名言而违事理者。犹弃筏而渡河矣(云云)。
  记。言理有二。谓权实二理也。业疏云。小乘极处人法二观。大乘极处空识为本(云云)。行宗云。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净心本是大乘(云云)。
  记。小乘有部唯说生空。问。小乘有部亦不法空欤哉。答。尔也。问。若尔者。戒疏(一上)云。故入观也。人法但亡及其出也。不无缘习(文)。业疏(四下)云。小乘极处人法二观。对我观析。唯见是尘寸阴求之。但唯名色。求人求法不了。可得名为空(文)。归敬仪云。三乘贤圣浅深有异。至于入证唯在二空(文)。此等文岂不述小乘二空之旨哉。答。戒疏入观也。文记释之时云。人谓体析所观。法即反照能观。病除药去。故云俱亡(文)。此文意观生空理能观智空。此名法非法空法。又小乘极处文。此亦小乘有二十部小乘。此中可有法空小乘。即今四分等是也。业疏并归敬仪。指此等之部云尔也。必指有部小乘。谓非尔故。有部唯局生空故。今如是释之。依之释有空唯证人空等也。又义。二十部小乘俱法空也。是以正源记云。人法俱空。破性相析色体也。虽浅深别。莫不皆是分得法空。故大师云。其入观也。人法双亡。又云。三乘浅深等(云云)。今记文。且分得法空。故非如四分等法空。一往云唯说生空等欤。又通真记。约粗细分别。即彼记云。彼观法空但空空。粗细色心微细观惠力劣故。又执为之。胜义谛由能破此粗实法故。亦名法空(文)。此一分离云法空。粗浅故不说。唯说生空。约边边故无相违欤。
  记。四分假宗即兼法空。问。四分何文说法空哉。答。同计成实等(见)然欤。若尔者。成实论出何文乎。答。成实第十五云。若怀众生是假名宗。若破坏色是名法空(文)。指此意欤。
  记。常住真性名为实理。问。此与唯识实理异如何哉。答。同也。即事抄(中四)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文)。同记云。三观标中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权实性分。前二是权。后一是实(文)。故知。唯识实理与此理同也。
  记。当分过分二意通。付之有二义。一义云(觉恩)生空理当分。法空过分也。故云二意通也。局生空不明法空。小乘当分之意也。谈法空。小乘过分意也。今四分分通通权大乘。必不通实大乘。是以常住真性。不为四分所通理也。依之口义云。二意通之者。若在当分。小乘唯在生空。不通后。实假宗过分义通大乘。岂唯法空亦通实理。问。此标二理何不约有空圆三意。通之都云二意耶。答。约此抄中未立圆宗如受戒篇境界也之文。乃本宗分通之义。并释相篇唯约二乘出体。所以且作二意通也(文)。此释意通实大乘事。聊虽不同生空法空等也。相望成二意边。且同故引合也。一义(允师)云。二空理当常住分。真性过分分通也。故云二意通也。本今四分通实大乘。其例非一。是故今过分方以常住真性为理也。释权理实理二毕云。当分过分二意通之。以生空当分过分二意通之得意。并名权理。下可案二意通之言也。今不尔故。指权实云二意也(云云)。
  记。宗则万化之同归。章服仪云。万化在一心(文)。记云。万化总收十界依正。一心即现思念(文)。
  记。大教膺期。序解云。膺者当也。
  记。故使高超轮梵之典。轮梵者。轮王梵王也。此二悉说十善化人天。故云轮梵之典也。
  抄。名随事显。施设名教。依世谛立之也。是以抄批云。立云。如唱涅槃真如之名。此约俗中事相空而立。对事假作此名。名于真理约事建名。故云名随事显也。无名相中假名说也(文)。
  抄。对事而备斯文。依世谛事称名言。故今对世俗事。与斯律教(为言)。故记云。随世假名立教诠理也。
  记。如来说法常依二谛。有云。顺正理论文也。静是记云。中观论文也。云显扬圣教论文也(云云)。或云。成论文也(云云)。
  记。所以下文引指律藏。固此所以也。言蹑何语哉。答。
  记。故分三学对治有异。行宗记(一上)云。大觉慈哀将今离。若察病设药。对分三种内心昏动。对立定惠。身口非违立净戒(文)。
  抄。然考斯律藏言事并周。今记意。云斯律即四分律得意。然而此聊不审也。抄批意指根本部(见)。即彼记云。谓八十诵通名律藏。明佛制戒所被时。灭后结集言周事是(文)。此符今抄之前后文欤。但为年代渺邈。法为时移。
  钞。翻译失旨。简正记云。翻谓翻彼梵书。以就唐之隶字。译者译彼梵语。以就此土秦言(文)。失旨(云云)。搜玄云。器世间者。梵僧便举境示。即世间之奋迅三昧者。三藏则以水洒拘上。既着水便摆洒毛衣。三藏指云正。是即云摆洒三昧也(文)。
  抄。妄生构立。简正记云。谓翻时不体彼意。但以自己情怀摄真坚立如袈裟。翻为卧具。略取其相(文)。又为抄为写错漏。相承传滥。
  抄。声释靡追。今记意。付如来御说法并相好声彩得意。既云。声谓言音。彩谓好相。故又简正记云。从佛灭后至今。年代绵远。不观如来三十二好之好彩。不闻说法之音声。追攀无及也(文)。抄批云。一义亦同之也。又义云。总指如来所说教云声彩。是以抄批云。又云。明佛说教。体必假言声。声者教也。彩者色也。明佛说教。教益广大。教有光。光泽曰彩(文)。犹言莫及。
  记。五师相付○莫能及追教逐时讹故有遗缺。问。今四分遗缺也。尔者四分结集后。历时代故。可出有遗缺样。何云五师相付教逐时讹。故可出有遗缺哉。是根本部事闻故。如何。答。自本本部含五部义故。且其中四分义缺漏云尔也。问。五师相传约色经卷欤。将口相传受欤。若约色卷者。何可有残之义哉。答。
  记。问尼佛在日事及令魔现佛。付法藏传云。时有老尼。年一百二十岁。曾见如来。遣使告王云。欲来相见。及至鞠多相入倾油数滴。问尼言。如来在世诸比丘威仪如何。尼云。化佛在世时。六郡粗暴。虽入法坊。未曾遗我一滴之水。大德入吾房。弃油数滴。因是观佛在世时人。定为奇鞠多闻之。怀渐尼言妙。不应耻根。佛言。我灭度后。初日众生。二三日之人。盖复卑劣。况大德去佛百年。何是性耶(云云)。又云。鞠多说法。度人无量。魔王波旬。于说法时。为端正女。众见之三日。中无得道知魔为。即以蛇狗人三尸威。魔会至舒手受之。还见死尸。以神力去之。如须弥山。由是归依求解。多云。我不是如来色身。宜为我现魔。入林中变形。如佛相好。奇特光明照跃等。多一心观察。说偈赞叹。观佛心不觉礼拜(云云。已上取意)。
  记。令标重增之语。指加之言也。是以简正记云。加之等者。加者重也。于前非上更增此重。故云加之。
  记。则舍而不存故有缺矣。本部八十诵律。自本舍摄五部义故。四分义在彼部中。然而法正尊者。虽四分义不随其乐欲。舍之不存是。记但下正明遗缺有四意(云云)。抄批云。年伐渺邈等。即是出不周之由也。由是四事。一年代渺邈。二五师捃抚。三翻记失旨。四抄写错漏(文)。诵本东传。至于翻时。随出便写。贵在一本。无暇覆疏。
  记。觉明漏诵。问。业疏云。觉明诵梵本。竺念译汉语。道含笔受(云云)。尔者今文相违如何耶。答。
  记。然亦不须举事强配。暗破古记也。即节古义云。搜玄曰。加至不同者。即十诵律主捃拾取其可分别聚落之文。僧祇律主取不可分别聚落之文。五分捃取小界致。今诸部有无亘缺(云云)。所以至于究寻纷虑良多。
  记。以三种条例等。即次科所明文义俱缺等之一部。即指四分也。
  抄。文义俱阙。问。第一例与第三似无不同。其故第一者。文义俱缺不可不行之事。故以理与例决之行之也。第三亦尔也。文虽阙如。道理必然可行。故云义具欤。若尔者。第一第二成无不同哉。答。第一本宗他部都无文者。第三本宗缺文。故引他部文决之。既他部有文。是故与第一异也。咒文所云义者。道理与义云欤。文上义云义欤。更可决也。
  抄。则可举一以例诸。问云。举一例例。诸例事欤。将举一事例诸文义俱阙事欤。如何。答。抄批意。举一例例诸例(见)。即彼记云。亦云如非时食戒。则开文复无开义。此一既尔。余戒例尔(文)。私一义云。举解戒场一事。例三小界诸解界也。故云尔也。
  记。律无解戒场法。结界篇云。律无正法。旧大界法解之。今准难事界。翻结为解。理文顺(云云)。
  记。诸律无受七日法。安居篇云。心念对首二法。诸部无文。但开受法相传。准羯磨白文。虽非佛说。义准无失。
  记。又无请二师(文)。受戒篇云。次请二师。律无正文。即准和尚例通请之欤。如破白读羯磨。
  记。忘不持衣往会不及。释相云。问。忘不持衣。外往至夜方觉取会。无缘失否。答。彼人顺自随身忽忘事。同长衣开也(云云)。
  记。牒多缘受日。上四之二(三十八右)云。但使前是应法之缘。随为多少。得合受日。如忏僧残多罪同法(云云)。
  记。恶心解界不成等。结界篇云。非法恶心解者。不失律。云恶心解净地不成。例准四分中治。故伽蓝不失净地。又云。若疑应解已更结(云云)。
  记。三种安居以三品钵为例。安居篇云。中安居法律有无名。世中通用后安居法。然律列三时。三名显别。准义三法非无。经云。如钵量制。上下定中间不显而知(云云)。问。律本增三中。既有前中后之三列。如何云无哉。答。增三虽有其名。而无作法。安居犍度中出其作法。但出前后。故准三品钵。如中钵例中安居也。
  记。明相会夏以僧祇护衣为例。问。僧祇护衣通夜之例。何成明相会衣哉。答。非例明相犯入手足等例准也。是以安居篇云。问。界外宿明相出。得会夏否。答。准僧祇衣界。准得必须入手头足等于界内。若外立不得。
  记。安居依闰等。安居篇云。依闰安居无正文。此于多论云。夏中有闰。受雨衣。得百二十日。彼衣开法。尚依闰。夏是制教。理宜通护(云云)。道理合然。
  记。如此界僧○皆开受日。安居篇云。问。此界内僧为别处三宝病人受日得否。答。弥是生善故得。问。僧次请受日否。律制二请亦得通受。
  记。又当日出家遇难等。安居篇云。问。因事出界水陆十统。诸律师共许。并云得夏(云云)。
  记。负财人准理得戒等受戒篇云。负债。诸部但言不应义理得(云云)。问。其得戒之理如何。答。案彼篇释。是小事故。又记释彼西土为过。此土有情义故也。
  记。并无文义及例故云理也。问。义与理差别如何哉。答。理有文义。但虽无之道理可有之。故决之也。义者付有能诠文。其所诠义未尽。故云文具义阙。无能诠之文所诠之义。故云无文。之义者文之下义也。此等问答次下记委也。
  记。及受戒中开示境心。问。检彼受戒篇。引多论。凡受戒者。为说缘境令发心(取意)。如何属无文哉。答。彼文泛教之也。未必非受戒之作法时欤。
  记。威仪安慰。教授师名为威仪师也。安慰者。问难之时安慰之语也。
  记。如律盗四方僧物犯兰。问。此四方僧物者。四种之僧物中何哉。答。指常住。常住物云四方僧物欤。所以尔者。戒疏(四下)三常住者。以当局净住通于三世。局空不动亦不可分(文)。同记云。或处双叠为名。余处亦名四方便物(文)。资持中(四下)云。四方局常住常住(文)。钞中一云。常住人畜必无卖(文)。同记云。三中唯明四方常住(文)。此等(文)济缘(一上)云。僧得施即十方现前物(文)。此等文即十方现前物(见)如何。答。
  记。决云唯须付他。释相云。末利夫人施僧布萨钱。佛言。听受义付法(文)。
  记。决云约缘而受不伤。安居篇云。四分中有同界安居。因我故斗。外界僧尼斗诤顺我和灭。听直去。和灭之相难知。约缘而受不伤。大理殊无正断故(文)。
  抄。故论言以理为正故也。问。义与理各别也。何以义定之证据。引以理为正之哉。答。此理者。文所诠之义理也。委如下问答也。
  记。古记云即是善见等。节古记云。会正曰。故论言指善见也(集要增晖义苑并同)(云云)。简正记云。论云者。即善见论。理谓道理(文)。今指此等文云尔欤。但抄批释不当今所被欤。彼意思善见意。用云以理为正故。是以彼记云。故论言以理为正故之者。总云即前善见论文。云以意度用即斯义也(文)。
  钞。或义虽必立当部无文等。问。取取义者。能决义同异如何。答。若云异者。能决所决义可一辙。何云异乎。故上记云。文义决通言通能所(云云)。若依之云同者。能决义文上以意裁量也。故虽文不可存之。今此第三例义者。文缺。是故文上义不可得心。故取所引。有难移夏等文上义不见也。尔者如何可得意乎。答。
  记。如有难移夏准摩夷不破安居。摩夷者。此云论也。安居篇云。十诵善见。若安居中有缘移去无罪。不言得夏。四分亦尔。明了论夏中以有难弃去无犯。不言得夏。并云得失摩夷。二移夏不破安居(云云)。
  记。遇缘出界忘不受日。安居篇云。问云。遇缘出界忘不受日。五百问云。夏中忘不受七日出界忆即悔者。得一坐中不得过三悔(云云)。问。五百问忆即悔者。到别悔法欤乎。答。不用别悔法欤。即彼篇记云。忆悔之相疾。还本处受自往也(云云)。
  记。四分不明重受日法。安居篇问云。故律列二十余缘。但云佛未听。我如是事去。不言不得重去。十诵中若和僧似一事上不许重受。然彼有不请之文。宽于四分重受不开文。非明了理须通明。五百问论云。受七日行不满七日。还本界后更行。不须更受满七日。乃伤重受。明了论中受。疏解云。前请七日事了罪至界。八日更请七日出界宿(云云)。
  记。余三相兼。三决相兼样且作图示也(理决无兼故不论之)。
  记。又引不持戒和尚四句。谓。不持戒和尚四句中。前三由不知得。第四句由知。从此人受戒不得故。不足数之故成例。
  记。此望鼠心未定。鼠盗人物。鼠未作我物想。人盗犯重望人故也。
  记。如律令夏意解界。安居篇之律云。安居竟应解界结界者。局诸界同受功德衣也。各舍通结用失解结。广文如十诵。古人云。安居不竟解界破夏者。亦安居不竟自盗破夏。兼二会须两相通(云云)。

  一例兼理一句——则安居依闰事(初例二仍法下理)
  二义决三句—┐
  │┌一义兼例则自言不足事(初义二又引下破戒和尚例)
  ││
  └├二义兼文则盗畜物犯吉事(初义二仍下文)
  └三义兼文例则夏中界事(初仍云下文二又引下例)
  三文决三句—┐
  │┌一文兼例则移夏不破事(初摩夷文二二律二处衣例)
  ││      ┌一尼无羯磨受同事(初引僧纸文二仍云下义)                      └├二文兼义二事┤                   
  │      └二一一说欲事(初引五分文二又加下义)
  └三文义例相兼则自然定圆事(初义二仍引下文)



  记。如移夏不破等。安居篇云。四分衣法中。二处安居乃至处取衣。破安居人不得衣分。准此无夏不成受衣。有受理应得夏(云云)。
  记。四分但云安居开受七日。安居篇云。四分尼律开受七日。不云多日。僧祇居无羯磨受七日法。若塔事僧事游行者。受七日去此有滥。同僧法者。但今缘至三法受日。四分无文。僧祇明断定。是指归不劳别解。所以不同尼。是女弱外他生善义少。但开七日亦济别缘(云云)。
  记。又加义评。彼篇云。义评云。凡取欲者。恐有别众不集。乃至今一时总说言欲闲乱。何得委知。不集者(云云)。
  记。有兼义例。问。何此句不云文兼义。例文出后哉。答。
  记。如自然界无异界。集僧篇云。今言。自然界中不定方圆。若四面四维各无异界。此界定圆。若有别界则尖斜不定。故十诵云。方各一俱卢舍者。谓身面所向之方。非谓界形界方也。文云。弟子随师方面游行。可亦不得四维也。五分亦云。去身面俱卢舍也。善见亦云。方圆七槃陀界。文自明矣。乃至结大界。以三由旬为量。明了论云。合角量取三由旬等(云云)。
  记。昔人不晓。会正云。决通四分雄诠亲感诸释证(云云)同前。
  钞。当部无文则说关诸部以息余谤。记则以三种条例收四分遗缺(云云)。尔者何忽相违哉。答。此问今记问意也。尔者如今记释。祇由律阙故令事暗。故且云然欤。虽然正决处时事等也。
  记。如受欲中释余处行。受欲篇云。余处行者。谓出大界外余处行也。昔云受欲已在寺内。余房行者失欲。非正解也。自恣明文无余处行。改为若出界外也(云云)。
  记。如合河结界。结界篇云。问界中有水得结否。答。律中何者。除常有桥船梁得结。若驶流者不得。必有桥梁。及浅水无难。准理应得。故尼律中云。水者独不能渡。此通界内外也(云云)。
  记。还以尼律界中渡河决之。尼四独戒中。独渡河戒也。尼律云。但使褰衣渡水(乃至)界内亦犯等文准知。界内在河(云云)。问。此中何不立以他部。决本宗句也哉。答。此句总大意也。故古来不诤。今于他人不明句。存多句故。
  记。如三小界不立相。结界篇云。此三小界相。问。一法并指僧集坐处中云尔许。比丘集后诸比丘坐处已满。齐如是比丘坐处结小界(云云)。文上在此更不言外也。
  记。文云除去比丘。四药篇云。白二结者。谓僧伽蓝院相周匝。比丘在中有宿煮过。不问住之久近。随处结之欤。除去比丘(云云)。决者。文虽具而不了。故容谬解。今以义定之。故为此引文。不妨之也。问。上列恶心解界。无列不了文。前正列例决中。今亦入义决内哉。答。今注未必指此事。今此事来者。以本部决本事类。故引之欤。
  记。又如僧祇七树中间不明两众半分。集僧篇云。彼文云。七树之间异众相见。不犯别众。此二众相望不论界相。今解彼此二众各一面有三十一步。通就二众。则六十三步。乃至萨婆多云。比丘随游行住处。有纵横自然界(云云)。
  记。如十诵可分别聚落齐行来处。今抄集僧篇云。初聚落中有二。若可分别者。十诵云。于无僧坊界(下文齐行来处。此势分齐四分聚落界取院相)。同记云。注行来处见四十七故云下文。此下先以义决。齐即同制分。显非聚落界体。意不取之。故业疏云。维彼文中齐行来处。此制通摄。恐妨界内。必作法时身在门外。亦得两成等。四分下次引文决。即盗戒聚落止取四相○则显彼此村聚相同问。不须远取。此由他执。故特注显文。
  记。何止本异。文义俱阙事。何上本部律他部律亘三藏。有文义俱阙义(为言)。他部有文。即落后句者。三例中第三义具文阙云后也。今云有文。他部之文本部具义阙文。阙诸部引用彼文。之由无文故即无义也。此显他部文义俱阙之由也。
  记。无者准前言告等。谓安居篇中。先出义无所对。比丘心念自作法已。告沙弥等语已。次引十诵文许之。故云准前也。不觉太繁。略亦非难。寡学浅知。故非所及。
  记。对彼古解故云废立。废立之言且对诸师通结。是决通诸部行事。又行事即诸师行事。故云对彼古解也。简正记废除之欤。立取也。谓上四句决通难为废除古义。立取今文(云云)。自非深明律相善达开遮。不然便有累于自心。
  抄。故律云。文义俱同。简正记云。当部第六十卷。增十二争论文也。彼云。佛告诸比丘。长老所说。文义俱同。文同义异。文义俱异。皆云莫共斗诤。若善者不诤。不善者便争(解者不诤。不解者争善训于解)。初文义俱同者。竖义者云。僧尼二部戒本各有五篇。是文同俱防七非。是义同。论义者云。男女二别既分二种。当知文义俱不相应。因生争论。若善者应云。文义虽同僧尼形报有别。又患不可共说。涉人疑嫌。故须别立戒本也。
  记。彼云于阿毗昙中种种诤语。是指坚义者也。于阿毗昙等者。律全文也。以篇谈决疑为阿毗昙。今律中作此等决疑。故云阿毗昙也。
  抄。文同义异。简正记云。文同义异者。律当第三句。钞取语须故回作第二句也。竖义者云。如减年戒。数胎闰受戒。犍度中。亦开胎闰。是文同。戒本开和上提。犍度中。弟子得戒。是义异。论义者云。文既是同。义云何异。因兹起争(文)。
  记。此是小事。此小事之不可诤(为言)。问。准于第二句。置此语。余何无哉。答。何句皆可有之。虽然且略之欤。
  抄。文义俱异。简正记云。四文义俱异者。竖义者云。如纺绩言人等戒。及教诫日暮等戒。僧尼别两戒。各异论。有云。僧亦合有纺绩等戒。尼亦合有日暮等戒。何得不通。若善者云。僧虽纺绩且不喜。为尼是正切。所以篇制尼。虽有诫教遇时不生讥谤。故云不制也(文)。抄批云。首疏云。竖义者云。文义俱异。如僧尼不同。论义者同是圣说。文义不异。而生其诤也。宾云。坚义者言。且如四谛四义。各别故曰文义俱异。论义者云。言四义既不同应不同。各谛答谛名。虽同苦集名义别。又复四种虽同名谛。苦集既有漏。灭道亦齐是有漏取。故生其诤(文)。
  记。云应作如是观察。此能诤比丘。作如是观察。及致三问也。下注云。诸比丘一一答之。正见比丘答之也。是以律第六十(十五纸)应作如是观察。若共斗诤于沙门法。作留难否。汝谓。云何余比丘见正理者。应作是言。斗诤法于沙门法即留难。后问云。若于沙门法作留难。则是可呵法。能进善根得沙门果否。有见正理比丘言。此意谓可呵不能进善根。不能得沙门果。若作如是诤事灭者。应语彼此比丘言等(文)。
  钞。具舒进止。允师云。与夺义也。作此诤事进善根不得圣果不者。一往似纵故云进也。次此诤事云可灭正义之夺归故也。今记注云。此谓进也。此趣之诤事。于沙门法作留难不等问之。诸比丘皆二答云作留难等。虽然诤事一往领之。答故是纵义也。次注此名止之者。彼斗诤比丘闻已便舍诤事。是止义夺义也。会正记意。聊今记不同欤。即彼记云。谓四句虽复同异。若能拘融使通者。则诤论自息名进。反此曰此(文)。
  记。若作如是诤事灭者。应语彼比丘。与彼比丘答。能灭诤比丘也。若彼比丘所灭比丘也。特此训之。证上决通难为废立则非虚矣○训(许运反。诫也。教也)。
  抄。不劳叙释。简正记云。此恐繁词。不劳叙。释之(文)。
  抄。并识随经之文。一义云。随经有指经论二藏也。记云学通三藏故。一义云。随经律也。会正记云。随经即大小乘经论。随说律处(云云)。抄批云。并识随经之文者。谓随经之律。即如遗教善生涅槃楞伽是也。涅槃盛显八不净名之类等也(文)明解总六师。
  记。圣人出现。济抄云。问。圣人于现等者。属谁人哉。答。上记云。下二句明解总六师。故前指六师也(云云)。私云。此义不然。教迹既言通三藏。别指律宗。尔者指如来云圣人也。简正记云。如前四门。后六师乃可究。此决通教也(文)。
  记。引十诵律五十九卷。现行本五十六卷(十二纸)(见)。然而今云五十九卷。调卷不同欤。
  钞应思惟观察二部戒律并及解毗尼增一。抄批云。检十诵中。前列二部戒本。次明增文。从一至十。故曰增一。次即解释上二部戒本等相。一一牒来随次解释。故曰义亦如四分调部相似(文)。抄批又云。二部律者。即十诵律文。初列僧尼戒本是也。彼名二部波罗提木叉。抄家改云戒律(文)。
  记。毗尼总中间诸犍度。余记意不同也。即抄批云。毗尼者。谓十诵律一部大藏通名毗尼也。亦可连续云。并及解毗尼也(文)。简正记云。毗尼五百七百结集。能是非生善灭恶故(文)。开遮轻重如五大。色是不净遮。非色净不遮。如是等筹量本末已用也。
  记。青泥栈。栈即本兰之十诵名目也。
  记。三圣同遵。三乘之人或云三世诸佛也。
  记。通指一部始终故云本末。会正云。本即缘起。末即广解(文)。抄批俱举二义。然而以始终之义为长也。
  记。决判是非(于三处犯)。言三处者。即且依淫。一戒女三云三处也。
  记。判断公直不取颜情。此人面ニ思何思彼ケナトテ。アナガチ依人面不作判断。任教文故不看面也(为言)。余记意。何事我不得作之判断。任教文故。时见人面。我得作判断时不见人面。故云尔(见)。是以抄批云。不看他面者。彼了论疏自解云。既自有明解。心无疑畏。岂复看他颜色。故曰也(文)。简正记云。于此五相精通名解律者。心无怖畏。不复看他颜色也(文)。会正记云。不用他颜色(文)。
  记。四五二种似同广解。问。十诵三事中无广解。何今云同彼哉。答。三事中虽不出语义分在之。故云同欤。一义云。今云同三事。此一二三三相同上三事。此方云会。前十诵三事四五二相。同广解者。上劝筹量中义解。故今同之也。今五相一同非谓同三事也。
  于时康永四年(乙酉)三月六日于东山年山乡药师寺记此卷毕。乞愿药师如来除病延命。令成就此愿而已。
  照远(通二十二别二十一俗年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