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一(二末之一)

  (初纸右)萨婆多等实有四相(文)。下疏(十四纸右)结释中云言四相者。带数释名。相者相状。标印名相。由此标法。知是有为。诸门分别如余处说。文广辨四相。如略纂伦记对法钞及义灯中。枢要上末(二十二纸左)云。上座部立二相。化地部立三相。一刹那灭蕴。一切色心。二一期蕴。谓寿命。此二辨相。三穷生死蕴。虽别有法而非在法。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时生灭。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刹那刹那生灭。动等时长。大地经劫住。经部师若顺萨婆多。故俱舍第四说。彼意生用。未来三相用现在。然是假立。非是本计。其经部师本所执相。与大乘世同。古一切有师生在未来。现在一刹那。三相时别。初位名住。此能取果。有殊胜力故。异灭不能。其力弱故。住位以后令法衰微。名为异位。异位已后令法后用无。名之为灭。若正理师生在未来。住异灭三同。一时用生令法将有用。住能令法取当果起。即住之时。异能令法后不及已前。弱于前故。有为法尔势力羸劣。不及前故。而或有时法增长者。由余缘至令生。如是非本法性。本法性劣必衰异故。其增长时。其异仍体。在性令法劣故。灭即于住时起用。令用至后念无(已上)略纂十三(四十八纸左)云。四相中如菩萨地四十六卷。萨婆多法外四相。成实论即法大乘不一异。无别体故不异。蕴摄别故不一。上座部必有二相。谓生灭色有三。除老。经部等同(文)义灯三(初右)云。然准婆沙三十八(十二纸至三十九)云。如譬喻者。诸有为相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少同大乘。即经部本师。然通离识不离识别。在下例破。分别论者说。此能相皆是无为。法蜜部说。三相有为灭相无为。立无为者非此所破。下无为中方始例破。此等虽立作有为相。非不相应。以论文中标结但破不相应故。有言。已他破竟。故此不破。今谓不尔。非他已破今此不破。诸不相应经部已破。今优破故。或虽无为然为能相。今破能相义下破无为义。二假俱破。理亦不违。相似相续沙门所说。色法生住老无常体还是色。乃至识法生老住无常体还例破。不别破之。不尔色心之体即色心故。有相符失。经部师立准婆沙说。同大乘立一期四相。萨婆多师云。唯是众同分相。非有为相。此意说云一期四相但与同分而为能相非诸有为相。以诸有为刹那刹那皆具四相故。即萨婆多不许依经立一期四相。依世俗谛。理即不遮。婆沙三十八多优次解故。诸余门义如诸论辨(文)。俱舍五(五十二纸右)云。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性是体义(文)宝疏五(二十二右)云。论曰。至是无为法总释四相名也。正理论云。如是四种是有为相。显彼性故得彼相名。述曰。此四种相显诸有为性是无常。从其所显名有为相。无此相者表是无为。
  (初纸右)外人引经证有实相(文)。婆沙三十九(初纸右)俱舍五(十二纸右)曰。岂不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
  (初纸左)显法有此(文)。义演云。疏显法有。此者意说所相法。由有此能相法故。以成缘生有为法也(文)。言体是有为是体性者。是俱舍中经部释上所引经意之文。彼论五(十三纸左)云。何谓此经所说实义。谓愚夫类无明所盲。于行相续执我我所。长夜于中而生耽着。世尊为断彼执着。故显行相续体是有为及缘生性。故作是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非显诸行一刹那中具有三相(文)光记五(四十右)云。经部释经显无实体。谓愚夫类无明所盲而无慧眼。于有为行后相续。不知无常。谓一谓常。执之为我。或执我我所。长夜于中而生耽着。世尊为断彼执见破彼耽着故。显行相续体是有为及缘生性。假立三相。
  (初纸左)非如白鹭(至)重言有为(文)。俱舍五(十四纸右)云。然经重说有为言者。令知此相表是有为。勿谓此相表有为有如居白鹭表水非无。亦勿谓表有为善恶如童女相表善非善(文)光记五(四十左)云。然经重说至表善非善者。经部释经。然前经文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经应但言有三有为之相。经重说后有为言者。令知此能相表所相法体是有为。若但言有为之相。即不知此相定表所相法体是有为。或疑此相表有为有及善恶等。故说着后有为言。令知此相表所相法定是有为。故言勿谓此相表有为法是有如白鹭鸟所居表水非无。亦勿谓此相表有为法是善恶如童女身能表男女善非善事。若性贞洁。脚膝谶团。皮肤细软。齿白唇薄。必生善子。此相表善。若性不贞洁。脚膝等大。皮肤粗涩。齿黑唇厚。生不善子。此相表非善。此有为相不同白鹭表有水。不同童女相表善非善。但表所相法体是有为故(文)宝疏五(二十七左)云。如童女有发细且长两臂过膝等是其善相。发粗臂短等是恶相(文)演秘云。疏如童女相等者。西域立法出逢童女。表有吉祥。又如童女齿白唇薄脚膝鑯团表此女人生子必善异前相者生子必恶(文)今谓准俱舍论及光宝释。从上体是有为至白鹭等文。皆是经部释有部所引经意之文。非有部释。然今疏主引用此文。以释有部所立实有四相。恐有凿枘不投乎。又此论唯说有部确执第六转声。不明重说有为之义。应思。义蕴云。疏非如童女表法善不善者。此有二解。一云。西方俗法如欲山行。先逢童女表有庆事。若逢牛等表事不吉。二云。如有童女发黑面白唇赤膝小胵细。表取生子端正智惠。若见童女发黄面青黑膝大胵粗。表子丑恶。故今取表。非表善恶。不同于彼。虽有二解今将后正。疏云非如童女相表善不善。不说牛等表不善也。故前解非。或逢童女见白黑等相。表事善恶。不说牛等。前解亦好(已上)今谓二解以后为正。前解唯逢童女为吉。不通不吉。故光宝二师亦唯用后。思之。
  (初纸左)又此之言(至)可说之言(文)。宝疏云。既经言有三有为之有为相。即是属主之名。前是本法。后是其相。故知法外别有四相(文)。俱舍五(十八纸右)云。生相若无应无生觉又第六转言不应成。谓色之生受之生等。如不应说色之色言(文)光记五(四十八右)云。生相若无应无生觉。既有生觉。明知有生。又第六转声异体相属。如王之臣。若有生体第六转成。若无生相此第六转言不应成。谓色之生等。若言生即是色。如不应说色之色言。说色之生言。明知离色别有生也。宝疏五(三十五右)云。又第六转至色之色言。返难第六转也。若生异色。可得说言色之生等。第六转声既名属主。非即一法。若于一法有属主言。应有说言色之色等。
  (初纸左)俱舍二说(文)。光记分为三段。颂疏亦同。一住不生厌故不说。二住滥无为。故不说。三住异合说。义在昔三藏以萨婆多口义独授光师。是故于俱舍一门。以光师为正。疏主分此文。唯为二说。孤屃光师。亦不合乎。今谓疏主为优。何者此文答中有二。一不说义。二合说义。初中虽二致别释。俱是不说义。是故疏主合为一说。论不说中虽有文字。合说明置有谓之言。疏主分二。符合论文。宝师亦同。分节太明矣。三四差别具见婆沙三十九(初纸)正理十三(十一纸)等。
  (初纸左)若法令行(至)不说相中(文)。俱舍五(十二右)云。若法令行三世迁流。此经说为有为之相。令诸有情生厌畏。故谓。彼诸行生力所迁。令从未来流入现在。异及灭相力所迁迫。令从现在流入过去。令其衰异及坏灭故。传说。如有人处稠林有三怨敌欲为损害。一从稠林牵之令出。一衰其力。一坏命根。三相于行应知。亦尔住于彼行摄受安立。常乐与彼不相舍离。故不立在有为相中(文)光记五(三十七左)云。生力迁法令用入现。异灭迁用令入过去。正入过去。但是灭力。而言异相似助灭故。由斯过重故。经说三。喻况可知。住非迁迫。常乐安住。不令生厌。故经不说在有为相中(文)。义演云。言若法者。意说。生等能相。诸行者。即所相法。言于彼法摄受者。即摄受诸法。不令入过去。安立者。令法住。乐不相离。欲得现在(文)俱舍三况本出婆沙三十九(六纸)。
  (二纸右)往于彼法(至)不说相中(文)。义蕴云。往于法体摄受令住。安立令住。与现在法不乐相离不能迁法。故不说为相。
  (二纸右)然经说住异(至)灭名为尽(文)。宝疏五(二十四左)云。然经说住异至异名住异。通伏难也。难云。若经不说住相。何故。彼经云住异相。通云。经说住异。即是此中异别名也。引例可知。
  (二纸右)如示黑耳与吉祥俱(文)。光记五(三十八右)云。为令厌住与异合说。如示黑耳与吉祥俱。为厌吉祥先示黑耳。黑耳吉祥姊妹。二人常相随逐。姊名吉祥。所至之处能为利益。妹为黑耳。由耳黑故。故以名焉。所至之处能为衰损。遇人贪着吉祥。智者欲令厌舍。先示黑耳。既见黑耳。吉祥亦舍。旧云功能天黑闇女。译家误矣。住异亦尔。为令厌。住与异合说。是故定有四有为相(文)义蕴云。然彼喻生天之业。必众苦随逐。此况住异合说。取譬虽别爱增同则故引之也(文)婆沙三十九(六纸左)云。住异合说如示室利与黑耳俱(文)具如涅槃会疏十七。
  (二纸右)乃至广说(至)亦可了知(文)。婆沙三十九(初纸右)云。如世尊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有为之起亦可了知。尽及住异亦可了知。一刹那中云何起。答生。云何尽。答无常。云何住异。答老。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
  (二纸右)如枢要说(文)。上末(二十二左)具明小乘部计有殊。又举新古有部解经唯说生灭二相之竟。
  (二纸左)四嗢柁南中(文)。瑜伽四十六(初纸右)云。复有四种法嗢柁南。诸佛菩萨欲令有情清净故说。何等为四。一切诸行皆是无常。是名第一法嗢柁南。一切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柁南。一切诸法皆无有我。是名第三法嗢柁南。涅槃寂静。是名第四法嗢柁南。诸佛菩萨多为有情宣说如是。法相应义是故说名法嗢柁南。又从曩昔其心寂静诸牟尼尊。于一切时展转宣说。是故说此名嗢柁南。又此行迹能趣大生。亦复能趣出第一有。是故说此名嗢柁南。云何菩萨等随观察一切诸行皆是无常。谓诸菩萨观一切行言说自性。于一切时常无所有。如是诸行常不可得。故名无常。又即观彼离言说事。由不了知彼真实故。无知为因。生灭可得。如是诸行离言自性。有生有灭。故名无常(文)略纂十二(十二纸右)云。论曰。复有四种法嗢柁南者。此云说也。即世尊常诵说此。若嗢柁南名摄散。即以略偈而摄长行。今言说。谓常诵说此义。似无间自说也。若此四种体性。以法体出谛有为无为故了知。论以三义解嗢柁南中云。法相应义者。谓表无常等。然与有为相应故。又此行迹能趣大生。招有漏胜人天果。无漏净土中生故。又能生色天色界。名大生。又能得真法生。名大生。又若以对出第一有而论。此大生即有漏生地(文)光记一云。邬陀南此云自说。即十二部经中第五自说经也。印度现有梵本流行。若若言嗢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说故。或言集施。集所说义施有情故(文)宝疏亦同。颂疏一(十七左)云。邬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说义散施有情。名邬陀南(文)麟记依光宝师破颂疏释。若依智论颂疏无失。智论三十三云。优陀那者名有法。佛必应说。而无有问者。佛略开问端。是名优陀那。又如佛涅槃后诸弟子抄集要偈。诸无常偈等作无常品。乃至婆罗门偈等作婆罗门品。亦名优陀那。诸有集众妙事。皆名优陀那。如是等名优陀那经说相(文)惠琳音义十九(五左)云。邬驮南唐云偈句。或云足迹(文)玄应音义二十四(二十纸右)云。唱柁南鸟骨切。下徒我切。此云陀散。亦言摄施。又言集总散。旧言郁摄那讹也(文)崆峒记中(四十五左)云。嗢柁南者。此中纂伦解云说也。伦又解云。或云总略义。或标相义。亦得名印(文)伦记十一下(初纸右)云。解四乌柁南。若作嗢字皆须改正。旧语不正。名四优陀那。翻名为印。今翻名说。即世尊常诵说。此义似无问自说。随义傍翻亦得名印。或名总略义。或名标相。如说无常。是有为标相。苦是有漏法标相。无我是一切法标相。涅槃寂静是无为法标相。若名嗢柁南则名集施。即名乌柁南故是标相(已上记文)今谓乌柁南此翻自说。嗢陀南此云集散等。光宝伦记及略纂第一无垢称疏等皆同。又邬陀南此云集施等。慈恩略纂及俱舍颂疏亦同。故麟记破之慈恩释中。嗢柁南或翻说。或翻摄。如略纂十二。然智论意优陀那名通自说集散义应知。伦记二十二下(三纸左)云。泰师云。嗢柁南有二声。若重声云。摄取物惠施他故。若轻声云。是云要略义。如一切行无常等。是诸法要略义故。今取轻声(已上记文)一嗢陀南。二声义别。例如僧伽轻重二声或着或众二义有别。问。疏主所释梵汉常诵说之。二同抄云。若言嗢陀南之时名摄散。即以略偈而摄长行。三无垢称疏曰。梵云嗢陀南。此云略集。教略集也。四若云邬陀南。此云集施。即诸经中集义之偈。谓以偈颂集诸义理。施诸学者名为集施。又伽抄第一云。此云集施。柁南者施也。嗢者集义也。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
  (二纸左)或说二相(至)为住(文)。枢要上末(二十三左)云。若经但说有二相者。一切有师云。举初后相以略中间。生转令法有用。有用之时在现在。未来生时法未有用。故灭能令法将无用。后刹那中正无用。故住虽有法不及于生。异虽衰法不及于灭。是故略住异但说于生灭。正理师云。此显二时起用。未来起生功能令法入现在。有灭时令法入过去。住异之用与灭同时不异故。所以不说。生灭乃是有用无用始际。不说生及住异为二因等。
  (二纸左)或八不中不生不灭(文)。如三论中专明此宗。
  (二纸左)八十一云(至)五十二说(文)。八十一(二左)云。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此中为成诸行无常。故次说言有起尽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后是能成即能成句(文)五十二(六纸右)云。又若由此相起厌思惟。今于此中但说此相。谓于诸行中观无常相。能起厌患离欲解脱。故但思惟无常性相。无常性相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所显本无今有。是名为生。有已还无。是名为灭。
  (三纸右)住异与生(至)俱生所显(文)。义演云。疏住异与生至故合说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若言生灭合名无常相者。未审住异二相是何相收。答。然住异与生同在一世。所以亦生相中收。故不别说住异。疏俱生所显者。意说。住异二相皆由生相得有。所以住异二相总名生相。
  (三纸左)瑜伽论说(文)。五十二(六右)云。何故但说圣弟子众于诸蕴中随观生灭而住。不说随观住异耶。答。生及住异俱生所显。是故二相合为一分。建立生品。即说随观一生相住。于第二分建立灭品。即说随观一灭相住(文)伦记十三下(九左)云。三有为相中。观生灭言住异俱生所显者。以于生相义说住异。但观生时即观住异。又观生灭能起厌离等。此文分明但说生灭二相是无常相。加于住异名有为相。
  (三纸左)又无常相(至)说二所以(文)。义演云。此会前瑜伽说一相所以。意云。若说二相者。何故前说一相耶。答。前说一相者。即是此中说二所以。
  (三纸左)瑜伽论说(至)而为一相(文)。五十二(五左)云。问。若有为法生老住灭四有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说三种。一生。二灭。三住异性。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所以者何。唯现在时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是故世尊由现在世。于有为法总说住异。为一有为相。
  (四纸右)共许经也(文)。此三有为经大乘如瑜伽等引。小乘如婆沙俱舍正理等中。故云共许。
  (四纸右)似同俱舍(至)然世不同(文)。义蕴云。以萨婆多生在未来灭现在故。问。此中既言由未来世本无而生。即是生在未来。与萨婆多复有何别。答。瑜伽意说。三相由三世所显。不说生相属于未来。由未来世显生相故(文)义演云。疏然世不同者。彼说三世有故。又彼计生相体虽实有。用在未来住异灭三体用俱现在也。大乘生相及住异。居现在。灭相在过去。故云然世不同。
  (四纸右)第一六转无差难(至)作不定过(文)。义演云。疏第一六转无差难者。然别破中申其七难。第一六转无差难。第二能所不异难。第三二相应齐难。第四四相齐兴难。第五如体本有难。第六体等相同难。第七有无乖角难(文)。义灯三(二右)云。外立量云。有为相言定别有体。有第六转言故。如天授之衣等。准此量中有其三过。一宗中比量相违过。过云。有为相言非定别有体以有第六啭言。故如地之坚等。宗不言定无别体。但违于彼定别有。故无不定过。二者彼量有不定过。如文可解。三者亦有有法自相相违过。此量不但立别有体。即显离所相而是有为能相耶。若之衣等非有为能相。故成相违。离此四相之外更无同喻。余皆非有为相。即成异法。第六啭言因于异转故。如入正理论立有非实能业等量。
  (四纸左)又如世言色心之体(文)。俱舍五(十八右)云。又如说言色之自性。此第六转言何得成。是故生等唯假建立。无别实物。
  (四纸左)然遮生等(至)决定相违(文)。义蕴云。此因决定能成相违宗法。名决定相违。非六不定中相违决定故(文)演秘云。疏然遮生等至决定相违者。遮彼生等定别有故。与彼定别而作违。故名决定违。非是第六决定相违。决定相违改他宗法及因喻故。有云。第六虽不改因亦得成故。详曰。不然。第一第六二种不定更有何别。故初释正(文)今谓。义蕴同初释。
  (四纸左)外人救云(至)如烟表火等(文)。正理论十三(十五右)云。然标释中皆置第六。故知能相离所相有。现见以余表示余故。若谓亦见置第六声然非异体故因不定。岂不能相离所相无。是则经文应如向说。离第六转义亦成故。又彼所引无异第六释此经文。因亦不定。如何由此定判经文所说三相是假非实(文)今谓。烟火大士相等有部自计。非共许义。如次下辨。
  (五纸右)地等坚等(至)生等应知(文)。俱舍五(十五左)云。又如坚等地等界相。非异地等。远见上升知是烟相。非异烟体。此有为相理亦应然。
  (五纸左)俱舍中(至)大士等(文)。俱舍五(十五左)云。如何大士相非异于大士。角犎胡蹄尾牛相非异牛(文)光记五(四十四左)云。如何大士相至有生等实物者。经部返难顺成已义。如何世尊大士三十二相非异于大士。角等三难准此可知。
  (五纸左)二相应齐难(文)。有为已有能相。无为亦有能相。俱说之相言故。有部不立无为别有能相。故有此责。婆沙三十九(十二左)云。问。如有为法有有为相。无为亦有无为相耶。设尔何失。若有者云何无为名非聚法。若无者品类足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不生不住不灭法。谓一切无为法。答。应作是说。诸无为法无无为相。问。若尔品类足说。当云何通。答。翻对有为故作是说。谓有为法有生住灭。无为异彼。说不生等。非谓别有不生等相。
  (六纸右)无为无生(至)三种能相(文)。演秘云。无为无生(至)三种能相。此外人难。疏体无起尽等者。论主答也(文)义演云。言无为无生等者。外人云。若言无为体不异即无能相者。无为既无生等。应立无生等三能相(文)。义蕴云。疏无为无生(至)此义应思者。此云应思。谓他更有例云。我亦如是。有为变异差别。故别立。实相无为非分位殊。故不别立相。此亦不可。汝立有为之相。但表法体是有为。不为显差别。应无为之上别立相显法体是无为。我宗生等但表法流转不住。故立彼相。无为不流转。故不为例。问。有为迁变即立流转相。无为不迁流应立不迁相。答。不然。有流转位。别立假相。无为位不别。何论更立相。虽作此解。然准法华论云。生等三相即有无为皆立假相。若准此文。萨婆多师前例不成。问。无为假相何法摄耶。答。有为相流转。不相应中摄。无为常住不可流法收。又亦不相应收。举大例言。但二十四论实有多。又唯心上假我无多差别。法同分收。无为假相无多差别。亦可法同分摄。同有为生灭。无为翻立不生不灭相。有为既住。无为翻立不住相耶。不然。住不迁流。无翻立。
  (六纸左)此难不然(至)得立假相(文)。演秘云。疏此难不然等者。问。外言亦尔。立不立别。何能息难。答。我宗无为亦立假想。故大集经第二十云。无为之法有三种相。谓无出无灭无住。瑜伽八十八云。有为是无常。三有为相施设可得。与此相违应知常住无为三相。若尔何故不相应法但二十四。答。举胜而谈二十四也。我既假施。汝应实立。又难彼云。我宗无为体是一无差别。故无假相。汝宗灭等许体多。同有为多。有实相。
  (六纸左)为显差别(文)。义演云。疏为显差别者。意云。显有从缘生色心之分位通三性。又色有十种等。故应立相。无为不分。
  (六纸左)论又生等相(至)齐兴作用(文)。义灯三(四右)云。论又生等相若体俱有等者。本云。初破古师相用前后。又住异灭下。破新萨婆多三相用俱。西明科云。并通新旧。有解取前为正。要集云。取西明为正。以婆沙文义有两释。初云。作用时异。即三相前后。又云。婆沙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故即同时。今谓。不尔。前引婆沙三十九云。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尔应一法亦生老灭。作用时异故不相违。谓法生时生有作用。灭时老灭方有作用。体虽同时用有先后。此意即答三相作用皆有前后。不别云灭与老同时。论云。为止他宗显正义故。如譬喻师。一刹那中有三相者。即应一法一时亦生亦老亦灭。然无此理。互相违故。应说诸行。初起名生。后尽名灭。中衰名老。为遮彼执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如是者。则应一法一时亦生老灭。答。作用时异故不相违。乃至云。体虽同时用有先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故无有失。或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已上论文)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者。以老衰法灭时方显。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故下总结体虽同时用有先后。又不说住与灭同时。故知古师相用前后。不应分为二说。文无别故。又俱舍第五破萨婆多云。又住等三用俱现在。应一法体一刹那中即有安住衰异坏灭。若时住相能住此法为名安住。为名衰异。为名灭坏。诸说住等用不同时。彼说便违刹那灭义。他既自说相用前后。约俱时难古萨婆多。即有相符。难新萨婆多相用前后。亦是相符。故依本正也。
  (六纸左)有三子段(文)。义演云。意云。然第四四相齐兴。难中曲分三难。第一例体应俱难。第二例用相违难。第三新宗乖古难。
  (七纸右)彼宗计为前起故(文)。义演云。疏彼宗计为前后起者。意云有宗本末二师计。四相虽皆有体。然用不同。何者生相体用俱世未来有。若流至现在。但有体无用。若住异灭三未来。但有体无用。于现在中体用俱有。然古新二师右差别。若古师计云。住等三虽有体。然用先后起。先住用次异用。后灭用。若新前师计。住等三相体用俱同时而无先后何以故。以依刹那立故。即一刹那极短无前后。故住等三相亦无前后。
  (七纸右)即此古昔(至)用前后起(文)。婆沙三十九(初左)云。如譬喻者。彼作是说。若一刹那有三相者。则应一法一时亦生亦老亦灭。然无此理。互相违故。应说诸法。初起名生。后尽名灭。中熟名老。为遮彼执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如是者。则应一法一时亦生亦老亦灭。答。作用时异。故不相违。谓法生时生有作用。灭时老灭方有作用。体虽同时用有先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故无有失。或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由此因缘故作斯论。
  (七纸左)正理论师(至)其灭可知(文)。正理十三(二十五右)云。四相起用分位不同。谓正生时生相起用。至已生位住异灭三同于一时各起别用。如是四相用时既别。如何难言一法一时应即生住衰异坏灭。又正灭时此所相法由余住相为胜因故。暂时安住能引自果。即于尔时由余异相为胜因故。令其衰异。即于尔时由余灭相为胜因故。令其坏灭。故三一时无相违过。又(十四初纸右)云。又彼经主于此生疑。尔时此法为名安住。为名衰异。为名坏灭。今当为决。已生位中住异灭三起用各别。令所相法于一时中所望不同。具有三义。如斯通释何理相违。故彼所疑未为应理。
  (八纸右)第五段有三(文)。义演云。疏此子段有三者。就第五难中曲分三难。第一如体有难。第二因非本有难。第三生等无能难。
  (八纸左)解云。虚疏(至)何得例然(文)。义灯三(五左)云。论所待因缘应非本有者。疏答外难云。虚疏之法虽现有种更无外缘。即不能起。以劣弱故。汝之实法。何得相例。要集云。此释未能尽理。今谓。种体虽恒所待因缘本无。今有展转无穷。非恒具足故非常生故。瑜伽五十一云。诸行虽有各别生因。然必待缘方得生长。乃至故此论云。不同外道缘恒非无故。不顿生者。今将此释。无异于木。更待外缘。外缘即是亲种之外。外缘未令。即不能生。即缘非恒有故。即前因。何劳别说。今更设难。如我识外有外缘不具不顿生。大乘唯自心。不假识外。法顿起。答。所缘亲境唯自识。不能缘外说唯心。不无增上他有情。此外不具非顿起。外又救云。汝种虽现有。虚疏待假缘。我法体实有还待实外缘。若尔即执二生便为无用(文)义蕴大同。
  (八纸左)正理论师复救之曰(文)。正理十四(五左)云。非离所余因缘和合唯生相力能生所生故。诸未来非皆顿起。生相虽作俱起近因能生所生诸有为法。而必应得前自类因及余外缘和合摄助。如种地等差别因缘助芽等生令生芽等。又(六纸右)云。又如种子水土等缘随阙一时芽必不起。故知种等功力极成。
  (八纸左)因有亲疏缘法亦尔(文)。演秘云。有亲疏者。谓六因中除能作因。余五皆是因缘所摄。且同类因三性五蕴各自为因。如善识蕴望自为亲。望余四蕴名之为疏。以非识故余互相望亲疏准此。疏缘法亦尔者。四缘之中除因缘外皆名为缘。且自六根望自六识名亲增上。余望六识名之为疏。不为碍故。非近生故。余准此知。义蕴大同。
  (九纸左)论所相恒有(至)亦有生等(文)。义灯三(六右)云。论所相恒有而生等合者。问。此破与前理有何别。答。前以彼宗不离无为别立能相。例破有为不令别立。今以有为体恒有说生等合。例彼无为体亦恒有应生等合。故二文别。
  (九纸左)彼此异因不可得故(文)彼者无为。此者有为。或云。彼者生等用。此者所相体者非也。
  (十纸右)有四子段(文)。义演云。就第七难中曲分四难。第四一定世有无难。第二生灭非依难。第三灭生相返难。第四违同顺异难。
  (十纸左)然正理师(至)是取果用(文)。准俱舍师破。古萨婆多以为功能。作用眼目异名。如婆沙说。正理论师稍有差别。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作用。彼论十三(二十四右)云。此诸有为复有二种。谓有作用。及唯有体。前是现在。后是去来。此复一一各有二种。谓彼功能有胜有劣。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是二种辨三世中。当广思择。又十四(初左)云。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前已辨。一切现在皆能为因。引摄自果。非诸现在皆能为缘摄助异类。谓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损害者。便于眼识不能为缘摄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损。定能为因。引当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别。然于同类相续果生。有定不定。摄引势力名为作用。亦名功能。若于异类相续果生。但能为缘。摄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文)义蕴云。疏正理师(至)亦不然者。今救。彼计。未来之世有生果功能。过去一念落流之法有与果功能。谓过去法与现处故。现在住相。但有取果作用而非功能(文)取果与果具如俱舍六(二十二纸右)。演秘云。疏正理师(至)是取用者。按正理论第十四意。生相未来。但起功能。非是作用。现在起取果用。方是作用。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有作用。俱舍师破云。汝立功能作用眼目异名。何故生用但名功能。住等三种名为作用。又违婆沙评家所说。彼说云。无有等无间缘异时取果异时与果。准彼论意。入无心定即是过去取与果也。既过去取。应名现在。正理师言。等无间缘现在顿取。过去渐与者。此为不可。即无间缘异时取果。违前婆沙(文)今谓。以上所说全依俱舍光记第五(四十五右)义演云。疏然正理师至即是取果用者。正理师计。未来世中虽有一切法。唯生相有功能。能生法等。过去虽亦有一切法。唯异熟相至过去。有与果功能。即如过去无间缘有与后果功能。问。何名取果。何名与果。答。如演秘师解。生相未来有取果用者。意说。生相未来正起用时为因。能起后刹那果名有取果用。又云。正理师但计过去法有与果功能不说异相。异相在现在故(已上)今谓。义演不允。
  (十一右)何不去来(至)非作用故(文)。演秘云。疏何不去来法皆有功能者。此难过未一切诸法皆有功能不但生相及与果也。俱本有故。疏生非作用等者。此乃牒计成前难意。由汝本言生与果等不是作用。显是功能不言余法有功能故。又难。生相无作功。作功无故。名功能余未来亦无作用。无作用故名功能。难过去法亦准此知(文)义演云。疏何不去来皆令有功能至作用者。意云。生及与果并非现在有作用者。即应未来过去法一切时皆令有功能。何独唯生及过去耶(已上)今谓。演秘初释为优。义演不允。
  (十一右)异灭不能(至)便非现在(文)。演秘云。问。准正理论。住异灭三皆能取果。起用各别。于所相法住令安住。令取胜果异即衰损令取劣果。灭即坏灭令入过去。难岂非过。答。异等不能引于胜果。名不取果。就一边难亦无失。
  (十一右)若谓作用(至)亦非功能(文)。义演云。疏若谓作用至非功能者。意云。汝若救言但名作用不要取果即异灭不取果仍是现在者。难云。生相既不取果者。应不名功能而亦名作用。以不取果故。
  (十一右)婆沙第三(至)复如何通(文)。第三(六纸左)云。谓一切法于未来有作用。总有三类。一者内法。如苦法智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内外法。如诸生相(文)义演云。疏言复如何通者。意难云。若言未来过去法但名功能不名作用者。即婆沙论说未来三法有作用。不说功能。复如何通(文)今谓。疏主唯举难责不加救释。然正理中亦通斯难。彼(十四之初左)云。岂不论言。苦法智忍光明生相如是三法。皆于未来能起作用。天爱汝今执文迷义。我宗释言。此文但约近缘功能。假说作用。以于多种法生缘中生是近缘理极成立故。以余位因作用名。于此位中假立名想。如是住等随应当知。苦法光明亦于此位有胜功力。假立此名。实唯引果方名作用。
  (十一左)故彼所执进退非理(文)。义演云。论故彼所说进退非理者。依宗有过名进非理。转救不成名退非理。又如疏云进为相违至不得俱有者。此解进非理。汝若言相违故用不顿兴者。汝宗体既相违。如何俱有。此即依宗有过名进非理。如论云若相违故至如何俱有。即其文也。言退不相返用何不齐生。此解退非理。意云。今然汝宗许生等有体。云不相违。若体俱有者。用何不齐生。故是非理。论云又生等相至齐兴作用。即其文也言又进非理至不同时。此解进非理。又住违灭。牒本计名进。宁执同时名进非理。故论云住异灭宁执同时明非理。又退非理至同世者。今就汝宗住不违生。何容异世。故云生住例应同世也。
  (十二右)别破异相(至)今略不破(文)。俱舍五(十七纸右)云。又应一法生已未坏名住住已坏时名灭。理且可然。异于一法进退推征。理不应有。所以者何。异谓前后性相转变。非即此法可言异此。故说颂言。即前异不成。异前非一法。是故于一法立异终不成(文)。光记五(四十六左)云。又应一法至立异终不成者。此即别破异相。又应一法生已未坏名住住已坏时名灭。理且可然。纵虽住灭也异于一法进退推征。理不应有。然言异者。前后性别。非即是此法可言异此法。故说颂言。异相时法异前住相时法。法即非一法。若住异别法有违宗过。此即退征也(文)义灯三(六右)云。俱舍云。即前异不成。异前非一法。若所异之法即前住所住者。异义不成。非前所住是别法者。即非一法(文)演秘全依光记。然流行光记大有脱文。演秘为正。宝疏五(三十二左)云。又应一法至理不应有。又纵许有住灭。而破其异也。论所以者何者。有部征也。所以一法不许有异。论异谓前后至立异终不成。经部出所以也。若前一法说异不成。无所异故。若后异前即非一法。是故一法立异不成。无所异故。若后异前即非一法。是故一法立异不成。正理论(十四之三纸)云。诸对法者。于法自体差别用中。立有异名。非唯自体。谓有为法于自体中。能引自果作用名住。即此作用衰损名异。此住及衰无容自有。应有别法令住令衰此二之因即住异相。于斯正理何不忍欤。又(四十之四纸)云。非正生位立有异名。作用尔时未衰损故。即由此理立住异名。此能衰损引果用故。由法作用被衰损时方引自果。由因被损后果生位渐劣前因。故果渐劣由因有异。此果刹那复由俱起异相为缘令衰损故。复能为后果渐劣缘。如是一切有为相续。刹那刹那令后后异故前前念有异义成。此义既成。应为比量谓见最后有差别故。若尔相续渐增长时应无异相。不见果故无斯过失。住相尔时由外缘助势力增强摧伏异故(文)。今谓。宝疏于文为当。光记义灯演秘等释。虽复无巨妨。然宝师疏不加住相。直就异法而释。胜于舆师。以此颂文唯就当位不对住相故。后世欲为释者。请仿宝疏。
  (十二左)前后念法(文)。前念者。过去落谢之法。后念者。未来之法。或云。前者生相。后者灭相者非也。
  (十二左)如菩萨地四十六卷说(文)。彼(二纸右)文云。一一刹那有为诸行。皆有三种有为之相。于刹那后复有第四有为之相。即于此中前刹那行自性灭坏。无间非先诸行刹那自性。生起正观为生。诸行生已即时未坏正观为住。此已生行望前已灭。诸行刹那自性别异正观为老。从此诸行生刹那后。即此已生诸行刹那自性灭坏正观为灭。
  (十二左)此论主答(文)。义演云。疏论主答。答外问也。外问云。大乘灭相既是过去。无法者如何与现在法为相耶。答云。现在法立灭相者意表此法后是无。然非表法现是无。说无得为无因者。意云。过去未来非有。以非现故。如空花等。今灭相虽无。然与后灭法为相何失。
  (十三右)义别说四(文)。义演云。疏义别说四者。问。未审。四相一刹那中。为同时起。为前后起。答。诸说不同。古萨婆多师说。生相在未来有用。于现一刹那中。住等三相前后起。若正理师云。住等三相同时起。大乘一刹那中假立四相。但义说前后表法有无。实同时无别也。
  (十三右)然一期生十时分位(文)。婆沙十八俱舍第六云。十位(文)光记六(二十右)云十位谓胎内有五。一羯剌蓝。二阿部昙。三闭尸。四揭南。五钵罗奢佉。胎外有五。一婴儿。二童子。三少年。四盛年。五老年。
  (十三右)一刹那立同萨婆多(文)。枢要上末(二十左)云。古一切有师生在未来现在一刹那。三相时别。又(二十三右)云。若正理师生在未来。住异灭三同一时用。
  (十三左)一期等立同正量部(文)。枢要上末(二十二左)云。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时生灭。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刹那刹那生灭。动等时长。大地经劫住(文)正量部计出俱舍五(十七纸右)光记五(四十七纸右)宝疏五(三十三右)。
  (十三左)合二立者同经部师(文)。义灯三(十四左)云。经部立二种。谓刹那一期。有部亦尔。又(十六左)云。七遍不遍差别。一期四相约有情辨。刹那四相遍有为法。八十八云。如是三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一依生身。二依刹那。依初流转者。谓于彼彼有情众同分中。初生名生。终殁名灭等(文)。广明大小宗计之异。如枢要义灯中。
  (十三左)菩萨地说刹那四相(文)。如上所引四十六之文是也。
  (十三左)左显扬及瑜伽八十八说(文)。显扬十四(十二右)曰。云何无常。何等差别。颂曰。无常谓有为。三相相应故。无常义如应。六八种应知。乃至八种无常者。一刹那门。二相续门。三病门。四老门。五死门。六心门。七器门。八受用门。乃至十五种变异者。谓分位变异。乃至一切种不现尽变异。分位变异者。谓从婴儿位乃至老时。前后不相似。各别变异(文)八十八(十一右)一期生中云。婴孩等位立住异相。乃至寿住说名为住。诸位后后转变差别名住异性。又刹那相中云。谓彼诸行刹那刹那新新而生说名为生。生刹那后不住名灭。唯生刹那住故名住异性。
  (十三左)诸论通说(至)唯望前作(文)。演秘云。疏诸论唯望于前者。诸论通明一切有情有情之名亦摄无学。无学未心更无。蕴。无后可异。故言望前。
  (十三左)亦说除彼末心(文)。演秘云。亦说除彼末心者。除彼无学最后之心。对余有情亦得异后。故不相违。
  (十四右)一期生自望为相(文)。义蕴云。疏一期生自望为相者。谓此论云。即相续转变名异。不望前后也。前刹那异相。论自说云。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故二别也。
  (十四右)依转变立(至)望前后法(文)。前刹那中云住别前后复立异名。今云即此相续转变名异。一期刹那义有差别。故云不同。
  (十四右)诸门分别如余处说(文)。如略纂十二对法抄五(四十五纸)。
  (十四右)谓成佛时得未曾有(文)。对法抄五(三十七右)今准前说。亦是曾得及未曾得。然未曾得一新新生。故名未曾得。有漏种故亦是曾得。如别脱戒。二从来未起名未曾得。如世第一法等。三无漏名未曾得(文)。正理十四(十五丁左)云。此中经主作如是言。岂不此二语为性。故用声为体。色自性摄。如何乃说为心不相应行。此责非理。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别有故。教谓经言语力文力。若文即语别说何为。又说应持正法文句。又言。依义不依于文。又说。伽他因谓阐陀文字。阐陀谓造颂分量语为体。又契经言。知法知义。法谓名等。义谓所诠。又契经言。文义功妙。又言。应以善说文句。读诵正法。恶说文句读诵正法义即难解。又说。如来获得希有名句文身。又说。彼彼胜解文句甚为希有。由此等教。证知别有能诠诸义名句文身。犹如语声实而非假。
  (十四左)论若名句文(至)非实能诠(文)。演秘云。问。大乘自许他方佛土色亦能诠是异声有。因岂不犯自不定耶。答。非实诠言以简彼讫故无不定。义蕴大同。
  (十四左)别破中有五(文)。义演云。疏于中有五者。第一如色非诠难。第二名等无用难。第三声色无差难。第四例生语诠难。第五但征机调难。
  (十五右)论谓声能生(至)何用名等(文)。义灯三(十七左)云。谓声能生等者。破他可知。问。大乘自许假名等诠。言何用名等。岂不自违。答。外许名等定异于声。由声生显。此声必有音韵屈曲。不尔不生。大乘能诠虽在名等依屈曲声。非定一异。对破定异摄假从实。云声能诠何用名等。故无有过。
  (十五右)萨婆多(至)显类破之(文)。俱舍五(二十右)云。若此句义由名能显。但由音声显用已辨。何须横计别有实名。又未了此名。如何由语发。为由语显。为由语生。若由语生。语声性故声应一切皆皆生名。若谓生名声有差别。此足显义。何待别名。若由语显。语声性故声应一切皆能显名。若谓显名声有差别此足显义。何待别名(文)。光记五(五十五右)云。若言此颂何中九义由名能显。但由音声显能诠用已辨。何须横计声外别有实名。又未了此名至待何别名者。经部复作二门。进退征责。若言此名声能生显。应一切声皆能生显。生即如种生牙等。显即如灯火照瓶等。若谓生显声有差别。此足显义。何待别名。
  (十五右)正理师救(至)。而定实有(文)。上引正理论文。此明教证。明其理证(文十四之十六右)云。理谓现见有时得声而不得字。有时得字而不得声。故知体别。有时得声不得字者。谓虽闻声而不了义。现见有人。粗闻他语而复审问。汝何所言。此闻语声不了义者。都由未达所发文故。如何乃执文不异声。有时得字不得声者。谓不闻声而得了义。现见有人。不闻他语。睹唇等动知其所说。此不闻声得了义者。都由已达所发文故。由斯理证。文必异声。又见世间隐声诵咒。故知咒字异于咒声。又见世间有二论者。言音音相似。一负。一胜。此胜负因必异声有。又法与词二无碍解境界别。故知字离声。是故声者但是言音无差别。其中屈曲必依迦遮吒多波等。要由语声发起诸字诸字前后和合生名。此名既生。即能显义。由此展转而作是言。语能发名。名能显义。故名声异。其理极成应知。此中声是能说。文是所说。义俱非二。如是则为无乱建立。
  (十五左)别有实体法处所收(文)。俱舍五(二十一右)云。毗婆沙师说。有别物。为名等身。心不相应行蕴所摄。实而非假。所以者何。非一切皆是寻思所能了故。
  (十五左)若不言法处(至)所立不成(文)。演秘云。疏若不言法处等者。若宗但言非离所依别有实体。他许屈曲离所依色别有实体。故阙所立若言法处。他亦不许上屈曲在于法处。故喻无过。义蕴亦同。
  (十六右)汝大乘师(至)唯意所缘故法处收(文)。义灯三(十八左)云。问。若云。声上屈曲能显义故有教性。故意识所得。故法处收。假立名等。他云。我宗亦尔。大乘通云。不唯依声假立名等。通依多法故法处摄。长等不然者。问。此据缘假。为缘实者。若据五识唯缘实宗。长等意得。应法处收。若云虽唯意得依眼明取故非法处屈曲之声明取亦尔应在声处。若据缘假屈曲之声亦耳识得。应声处摄。又应耳识亦缘名等。即屈曲故。今正解者云。大乘师声上屈曲。虽体非实仍法处收说为名等者。据摄假从实。非即正取屈曲声体以为名等。取屈曲上有能诠用说为名等。如无心定等但取种上能防心用非即种体。名等亦尔。故法处摄。长短之色无能诠用。如屈曲声自体性边俱自处摄。非大许彼屈声体在不相应。彼非色心。此是色故。设五缘假耳识但取屈曲声体。不取诠用。故摄处别。疏中但以屈曲之声。长短等相例者。且随他宗为不正释。及摄假从实。云声能诠非是克体性用别门取声体为名句文等。故下正解。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身。更有问答及以异释。恐烦不述
  (十六右)不可难言(至)现同处故(文)演秘云。疏不可难言戒体但依思等者。外难意云。长等但依色即令别处收。无表唯依思。应不同处摄。答意云。无表现与思同法处。何得难令不同处耶。此即且据同处答他。不离他责。他责之曰。长短亦尔。现同处故。何得难令别处耶。由此次下当正解也。有云。现行是意境。能依是意境。故同法处收。详曰。定道无表理容可然。别脱无表如何依现。又若意境即同法处。色等屈曲自亦意境。应唯法 处。故知非也(文)义蕴云。疏不可难言戒体但依思等者。外人难云。依声立名等。声名别处收。戒体依于思。思戒应别摄。答。名依多法故别处收。戒但依思。故同处摄俱法处摄。故言现同处故。问。命根与第八种子俱是意缘。又不依多法。何别处摄耶。答。第八种子若以根境相对亦法处摄。说种随现意处所收。种与命根别处摄者。而显扬等亦云。六处住时没定假立命根。既言六处。即 依多法说别处。理亦无伤(集成次下)(六十纸右)
  (十六左)论若谓声上(至)非能论者(文)义灯三(十九左)云。论若谓声上等者。外救量云。声上音韵屈曲不能诠。声屈曲故。如弦管声。声上音韵屈曲是有法。不能诠是法。枢要云。论主为作有法差别相违。内声屈曲能生名等不生名等。是差别故。故论云。此应如彼声不别生名等。先举同喻。后举宗法。故作量云。汝内声屈曲不能生名等声屈曲故。如弦管声。此就他宗。彼弦管声不生名等。故以内声如彼弦管声。有解作法差别相违因破云。内声屈曲不能别生实名等。 即声屈曲故。如弦管声。此说不尔。准外量 文屈曲是有法非法。何名法差别
  (十六左)论此应如彼声不。别生名等(文)演秘云。论此应如彼声等者。疏有两意。初立量破而言此者。此小内声。彼亦彼小弦管声也。次云又若语声等者。此言此自内屈曲声。彼即彼外内生名声。然疏中量与前外量作有法差别。思可知也(文)今谓。第二解释不顺论疏
  (十六左)量云汝内屈曲声(至)如弦管声(文)义蕴云。疏量云。汝内屈曲声至如弦管声者。此意与前外量为有法差别相违过。谓前外量有法所言语声屈曲者。即生实名。不生实名等为差别。小宗许内屈曲声能生实名等。今欲违此意许。故云内屈曲声不能生实名等也。
  (十七右)我亦不说(至)非不能诠(文)义灯三(二十左)云。疏云。我亦不说弦上屈曲非不能诠。但如汝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今我因俱故者。此意前随汝宗。屈曲之声云如弦管不生名等非善恶性。亦如汝说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我弦管声是因俱故。假通善恶亦许能诠。如林声说法离质化等皆通善等(文)演秘云。疏但如汝化身语二业等者。意如灯释。问。既许能诠。成语业不。答。大乘语业实体唯思。若据假业纵离质声名业无失。故佛地论第七说云。化身语业各有三种。谓自他身非身相应。意业唯二。谓自他身无非身也。非身谓非情。若心相应非非情故。故但二种。问。小乘化语得为业不。答。若依有部。即质化语能生名等。是语业性。若离质化依婆沙意而有两释。一云。化语性是语业。由心发故虽离质化无执受生。然属有情非外器摄。故风轮等外器音声与此相违不能诠也。弦管等声类亦如是。亦无诠表。有歌曲等似名非真。许是语声由风气等所引发。故虽名语声仍外器摄。无名非业。不成就故。二云。虽是能诠然无实名。所有诠表似名非实。如镜中火。似火非真。性亦非业。又不成就。以无执受大种生故。诸论据似说有情名。依即质化说成化语(文)今谓。化人语业即质离质成不成就之义。光宝大诤。演秘文多依光。虽举婆沙二说而未判正否。然光师以为婆沙离质亦业为成。宝师即质如光师解。离质不 尔具引光宝以示差别。光记一余(七纸右)云。问。心语有名。为成就不。解云。成就。故此论第五卷云。又名身等有情数摄。能说者成。非所显义问。化语有名为是业不。解云。是业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问。诸化语是业不。有作是说。彼是语业。由心发故。有余师说。彼非语业。但名语声。以所化身无执受故。婆沙虽无评文。且以前师为正。不言有余师故。问。化语是业为成就不。解云。成就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
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以此准知。成就化语。若言婆沙据即质化故言成就若离质化则不成就者。捡寻婆沙上下论文。俱言成就化语。无有不成化语之文。若言化语通成不成。婆沙应言若即质化语成就若离质化语不成就。彼论既无此说。故知定成化语。问。如箫笛等亦是无执受大种因声同化语声。为有名不。为是业不。复成就不。解云。无名。故此论云。有情名声。谓语表业。此非语业故无有名。有歌曲等似名非真。如镜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
亦非是业。故婆沙二十二云。问。箫笛等声是语业不。答。彼非语业。但名语声。由风 气等所引发故(已上论文)既非有名。亦非是业。故不成就。问。如化四境。非名非业。如何说成。解云。由心力能亲发化故可成就。箫笛等声即不如是。故不成就。又解。化语无有实名。论言化语是有情名声者。似有情名非实有情名。如镜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既非实名。亦非成就。化语非业。婆沙解。化语是弃非业无体。既无体完。旦以后师为正。又此论业品亦同婆沙后师。故业品云。散依等流性。有受异大生。解表大种同散无表。用执受大种造。化语既不用执受大种造。明知非业。化语虽非是业而得名语。由心力能亲发起故可成就。箫笛等声虽名为语非亲发起。故不成就。若非前解。释后证言同散无表者。据非化语业。若据化语业则用无执受大种为因。上来虽解化语真似两说。于无执受皆具四声。又解。由门异故成八种声。谓有执受无执受因声。有情名非有情名声。各有可意不可意。总成八种(文)宝疏一余(十一右)云。问。若尔何故入阿毗达磨第一云。声有二种。谓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有差别故。随自体者。名有执受(自体者自身也)是有觉受义。与此相违名无执受。前所生者名有执受大种为因。谓手语等声。后所生者名无执受大种为因。谓风林等声。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别为四。谓前声中语声名有情名声。余声名非有情名声。后声中化语声名有情名声。余声名非有情名声。准此论文取化人语。是无执受为因。有情名声。然不说表业。准此论文与此论正理相违。此论有情名声唯语表业。唯是执受大种为因声。正理有情数声唯是执受大种为因声。化人语同许非执受大种为因声。故知非是有情数色及有情名声。入阿毗达磨许非执受。而言化语是有情名声者。岂不相违。答。各依一义故不同
也。此论等据此声无得得。非是有情名声。正理非是有情数声。入阿毗达磨据有情心发故名有情名声。问。若尔何故婆沙十三云。声处有八种。谓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此各有二。谓有情名声。非有情名声。此复各有可意不可意别。故成八种。答。此师与入阿毗达磨意同。然非正义。正理此论两文不用此文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问。诸化语是业不。有作是说。彼是语业由心发故。有余师说。彼非语业。但名语声。以所化身无执受故问。婆沙两说无评。何者为是。答。非业为正。所以得知。以此论业品中身语表业唯执受大种为因故化人语既同评是非执受大种为因。故知非业。又准正理六十四解发语中。云此居口内名语亦业。流出外时但名为语。不名语业。准彼论文。化人语离身远响。如何成业。问。既非是业。有得得不。答。既非有情无得得也。问。如何得知化声无得。答。一准正理论云。非执受大种为因声与非有情数声无宽狭故。化人同许非执受故。故知不成就心。二准婆沙评家义及此论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庄严具。尚不成就。如何离质化语得成就耶。有人引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准此论文。若化语不成就者。如何说此成二界色耶。破曰。此不成证。通异解故前引文证化人无得义是决定。此文容有两释。故不成证。此说即质化色触二境及即自身以欲界化心发欲界语。故作是说。非谓此是离质化人所发语也。所以得知。身生色界。作欲界化。一说不化香味。一说化而不成就。如庄严具。离质化人语既更栋远身庄严具。如何说语有成就义余如前说。问。若尔何故婆沙上下无文说不成就离质化语。答。此不在疑。故不别说。即是化人总不成就。无情法中此已说故。故不别说。如不别说一树一石等名不成就。又如说发毛爪等非执受者。非有情数无得得。故此总显于离质化人当不成就。如何离质化语须更别说。问。化人语及箫笛等虽非成就为有名不。答。定无有名。下论文云。名是有情数故既无得得。何得有名
  (十七左)今大乘(至)得有善等(文)演秘云。疏今大乘因俱等者。按对法第一云。因受大种者。谓语等声。因不受大种者。谓语等声。因不受大种者。谓树等声。因俱者。谓手鼓等声。释曰。因谓所以。受谓执受。省故言受。即内大种所引之声。有情数摄。因不受声翻前可知。由内外缘所引之声名为俱也。二增上缘发生一声。然有宗不许。故显宗论云。无一声性以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二四大种各别果故。虽二大种有相扣击而俱为因各别发声。据自依处不成三体。虽有手鼓相击为因发生二声。而相映夺随取一种相别难知。是故声处唯有二种。今依大乘不取小义。疏如林声说法亦得有善等者。在佛化者而是善收。所余不尔。以佛色声皆唯善故。有义设非是化有情胜业所感外器有如是声。能诠诸法同弦管声。亦无有失。详曰。经中唯言是佛化作。弦管等声要人吹扣。无教不例。故难依也(文)对沙抄一末(二十一右)云。此中语声说众生数。林树说法理非因受。且彰少分。亦不相违。因俱声中既许多大王一造色。故鼓声等依二大生。如和香等。此林等声能生名等。皆如唯识第二卷说(文)义蕴云。疏今大乘因俱故者。谓弦与手合。情非情俱因。此二合发一声。名因俱声。若萨婆多弦之与手合各有一声相似。非体是一。疏离质化等者。离声之外别处起化。名离质化。如林说法等。亦如妙音菩萨先现莲花其身在此而于十方国土现种种形。皆离质也。即质化者。人即于此身而起变化。如现在可爱语及身上下出于水火。亦如变身为鱼米等是也。于中佛化即离皆善。除佛已外即质可通善。离质唯无记。问。弦管声等何性摄耶。答。由思所发。能表善等可通三性。同假语业。此据大乘义。疏中随小乘。故云汝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文)义演云。疏因俱声者。大乘因俱声。许有诠表也。今弦管声即因声也。故云又谁说彼定不能诠。或可化人语声林说法等声皆是因俱声。皆以心为因。皆由诸佛诸大菩萨心所起。故由心所起声与心俱故名因俱声。亦犹手鼓相扣出声(文)今谓林树说法非因俱声如上对法抄辨。义灯三(二十左)云。西明云。杂心许有因俱声。如弦管等。俱舍论破。正理论救云。谁言一极微二大所造。但约助缘说因俱声。此中正破杂心所说。不许此说。杂心因俱即弦管等。似有能诠非实能诠。正理亦同。何故但言偏破杂心。不云兼破正理何也(文)俱舍一(七左)云。有说。有声通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如手鼓等合所生声。如不许一显色极微二四大造。声亦应尔(文)宝疏一余(十三右)云。论有说有声至合所生声。第四破异说也。此杂心师说。手鼓合生声名因俱声。即二大种所生声也。论如不许一至声亦应尔论主破也。如婆沙不许一显色极微二四大所造。故知一声亦不得内外大种共造今详此意。论说声因大种别者。是造义也。非唯缘击发声。正理论云。虽有执受与无执受二四大种共相扣击而俱为因各别发声。彼声各据自所依。故不成三体。
  (十七左)彼复救言(至)应有诠用(文)义演云。疏彼复救言至应有诠用者。此即小乘救申难意云。若一切声皆能表。如弦管声者。即风铃等声应有诠表。正扶前难意。或可论主牒救破也。如彼复救言。至弦管等者。牒外救
也。即风铃有诠用等正难也。虽有两意前解为胜。顺论文故。如疏云。我许内声至应因位不同(文)今谓。义演评文不顺今疏。汝我之言虽处处不定。然此中前后。汝指小乘。我谓大乘。何忽有违。
  (十九左)不可一法分分渐生(文)俱舍五(二十右)云。又诸念声不可聚集。亦无一法分分渐生。如何名生。可由语发(文)光记五(五十五左)云。经部破。以诸念文不可聚集云何生名。亦无一名分分渐生。如何此名可由文生(文)宝疏五(三十九左)云。论又诸念声至可由语发。难无生理。一念之声未能诠表。多念之声乃能呼召。故知多少之声乃有名也。前后念声刹那已灭。不可聚集。又不可说一字之名分分渐生。进退征难无其生理。如何可说由语发耶。
  (二十右)彼若救言(至)最后生故(文)。俱舍五(二十右)云。云何待过去诸表刹那。最后表刹那能生无表(文)宝疏五(三十九左)云。论云何待至能生无表。有部反难经部。成自义也。由多念表色念念渐生入于过去。最后表刹那无表方生。声生于名义亦准此。
  (二十右)既尔即应(至)便能解义(文)俱舍五(二十左)云。若尔最后位声乃生名。但闻最后声。应能了义(文)宝疏五(四十左)云。论若尔至应能了义。经部难也。既唯最后声能生名者。但闻最后声应能了义。何须要等前念之声。
  (二十左)以语与名不即不离(文)演秘云。疏以语与名不即离等者。此遮伏难。难云。我名离语。汝不许之。既不许离。汝应即语。故有斯答。
  (二十左)如枢要中说此义也(文)枢要上末(二十五右)云。言天爱者。梵云没劫。此名为愚。愚有三名。一提婆。此云天。二缚(平声呼之)此云光明。三钵刺阇钵底。此云先主。钵刺阇生也。钵底主也。旧云世主也。摩诃波阇波提名大生主是也。此即梵王世间之胜。莫过于天。世间之劣莫过愚者。唤愚为天。调之故也。唤奴为郎君等。光明者照了义。愚人痴闇调唤为光明。如名贫人为富财物。亦如唤钝人为聪明物。梵王世间皆计为父。犹彼所生。但知端坐。虽能生一切。都无动作。痴人喻彼。虽被驱使百种皆作都无所知。无小别识劣从胜号名曰生主。此痴天可怜故曰天爱也。余义同常文义蕴云。疏言天爱者。此有三释。一爱属愚人是天之爱。依主释也。二天爱不是愚人为天爱者。全取他名有财释也。三以愚人为天。天即所爱。持业释也(文)光记四(二十三左)云。西方相卑呼为天爱。非能自活。天爱得在。
  (二十一右)如梵音斫刍(文)略纂二(十七左)云。眼者梵云斫刍。斫者行也。刍者尽也。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今言眼者体义当故(文)伦记并义林五根章亦同。
  (二十一右)依一切位非自在者(文)义演云。疏非自在者。意说。自在菩萨于一刹那声中。说无量惠辨陀罗尼名句也。返显因位依多刹那声名一切也(文)对法钞三(三十七右)云。佛及得自在菩萨。一念声能起语等。此论下云。随思一字便能证得一切法差别名言善巧。故无性摄论唯识第九第九地菩萨即得满足。
  (二十一左)名诠法自性句诠法差别(文)俱舍五(十九右)云。应知此中名谓作想。如说色声香味等想。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或能辨了业用能时相应差别。此章称句(文)光记五(五十左)云。梵云那(去声)摩。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名义。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义。能非义合。声非能诠义。亦非义合。又(五十一右)云。梵云钵陀。唐言迹。如一象身有四足迹。如一颂总四句成。故今就义翻之为句。句能诠义究竟(文)具如次下(二十七左)。
  (二十一左)文体是字(文)俱舍五(十九纸右)云。文者谓字。如说壹伊等字(文)光记五(五十二左)云。此别释文。即以字释之。梵云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于义。西国俗呼扇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为味译者谬也。梵云恶刹罗唐云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救易。亦是能彰显义。能近彰名句。远显义也。故今以字用显其文。字即文异称也。即阿等字是不相应行摄。非同此方墨书字也(文)方言及新旧异如不疏辨。文字二别玄应音义云。说文云。昔苍颉造书。依类像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生也。孳乳浸多也。
  (二十一左)文者彰义(至)而体非显(文)。释文有二。一彰义。二显义。此依对法第二。下引论文。彼具大(二之三业左)云。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此又名显。能显之义故 文 对法钞五(四十七丁)云。彰者彰是表义。与二为依。彰于义故。略准可知。或与名为依。显名非句。与句名所依显句。非名故名为彰。彰者别也。若尔即与名
身等亦有句者。其义如何。故前解胜。此是假说。不可以为本。能显中一者如与名为依。但能显彼名字义。与句为依亦尔或复 义者。是所诠义(文)今谓后解顺五蕴论显扬论如次下引。演秘云。疏文者彰义等者。名句二种为彰为显。显彰自性差别义故文为所依。从能依说称彰显有说文体即名彰显。以能诠彼名句二故。能诠即是彰显义也。详曰。疏释为正。有所凭故。瑜伽论五十二云。若唯依文但可了达音韵而已。不能了达所有事义。若依止名便能了达彼彼诸法自性自相。亦了音韵。不能了达深广差别。若依止句当知一切皆能了达。俱舍第五云。哀阿等字非能诠表。顺正理论七十六云。文谓不能亲目于义。但与名句为诠义依。此等诸论言。文不能了达事义能诠于法。云何名显。若名能显。云何不能了事义耶。故疏释善。若尔何故五十二。云于一切所知所诠事中极略想是文。若中是名若广是句答。由能为依助彼名句令成诠表。远有诠义。诠义疏微名之为略。非亲所诠小名为略。今又释云。若言能诠唯名句二。若言能显通名句文。大能显彼音韵差别名句二故。故五十二云。若唯依文。但可了达音韵而已显扬十二云。显发名句。故谓之文。对法第二云。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又此名显。能显义故。义者所以文。是能 显声之音韵所以也(文)今谓。后释顺对法五蕴论显扬论。义灯三(三十二左)云。问。言便膳那此云扇相好根形味。此即是盐能显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准此解意(文)即能显。云何前言而体不能显耶。答显有二义。一显名句。二能显义。文能显名句。名句由文有故。名句能显义。文从名句能显体。非显义故。前后义亦不相违。问。字射非能显从彼名句说为显。声性非能诠从名说能显。答。名句依文近。字从名说显。句等望声疏。声不从名显。问。文体非能诠为因从果显。字体非能表为果从因表。答。名句必带文。文从名等显。声不必有字。字不从声表。问。名句为揽字成为别有体若别有体岂 可离声。一刹那声必有字故。若即揽成名 句与文体性何别。答。有二解。一云。各别。一刹那声多屈曲故二云。揽成。总别有异故三体别。后释为正。如前第一卷已辨。
  (二十一左)字者无改转义(文)对法论二(三左)云。此复名字。无异转故。所以者何。如眼为眼。异此名外更有照子导等异名改转。由彼同显此想故。非壹等字离襄壹等差别外更有差别。能显此字故无异转。说名为字。无异转者。谓不流变(文)对法钞五(十纸右)云。彼同此想者。想者名也。说因为名。由彼照了等同显此眼名故。不流变者。流谓转义。变谓异义。谓字但守先住更不流转变异故(文)五蕴论云。云何文身。谓诸字为性。以能表彰前二种故亦名为显。由与名句为所依止显了义亦名为字。别门所变易故(文)宝疏五(三十七右)云。故对法云。彼二所依是文。如绫锦文。由起于丝显异余处。即依此显。安布以为龙凤。又合龙凤以作锦窠根本皆依文丝显成。丝如其声。文如其字龙凤如名。句如其窠。壹伊等字显在声上。即将此显能目自性。别更生名。因差别义。别更生句。此名句。皆依于文。
  (二十一左)是其字体文是功能(文)。义演云。疏文是功能者。意说。文是功能义也。即字能显发名句。今能诠得义功能谓之文故。字是体。功能是用用不离体。故说文即是字。亦犹种子有生果功能。功能岂非种子耶。
  (二十一左)或字为初首(文)。义演云。意云。此第二解。若据论文先名次句文。今解。即先文次名后句。故言或也。(文)今谓。上约横释。今就竖解。
  (二十二右)杂集云(文)。此第二卷(三纸左)全文。释本论二所依有二解别。其中第二是也。
  (二十二左)瑜伽言(至)说之为字(文)。五十二(十二右)云。复次云何名身。谓依诸法自性施设。自相施设。由遍分别为随言说。唯建立想。是谓名身。云何句身。谓即依彼自相施设所有诸法差别施设。建立功能过失杂染清净戏论。是谓句身。云何文身。谓名身句身所依止 性。所有字身。是谓文身(文)略纂十三(五十二左)云。论名身中云。自性施设自相施设等者。即体一物而缘故有自性相二别自性者体。相者状也。即诸法体状义。句得差别义。故夫名诠共相。今言自性等者。以于自性等上增言非名即称自相。意云。非称自性等。但于上施设。如说天人眼耳等事。
  (二十二右)又显扬言(至)不必有名(文)。彼十二(二右)云。此中欲为名首。名为句首。句必有名。若唯
一字则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摄。则唯字无名。
  (二十二右)如枢要说(文)。上末(二十六纸)二。辨差别中。引瑜伽对法显扬。今指此文略言如彼。若通一章广有五门分别。
  (二十二右)如此卷言(至)不得自相(文)。当卷(十右)云。真谓自相假智及诠俱非境故。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亦非难此有别方便施设自相为假所依。然假智诠必依声起。声不及处。此便不转。能诠所诠俱非自相。故知假说不依真事。
  (二十二左)自相共相(至)体即遍通(文)。因明一(二十九丁右)二(十九纸右)八(十七丁右)此疏二末(六十二纸)三末(二十三纸)九本(二十七纸)十本(五十五纸)佛地论六等。释自共二相。演秘云。疏自相共相体非是遍者。此之二相互不相遍名非遍也。疏自性差别体即遍通者。此二俱遍自相共相。故名为遍也(文)义蕴云。疏答曰。此有密意者。谓自相共相与自性差别行相各异。宽狡不同。自相者。唯现量证。言诠不及。共相者。假智分别贯通余法。自性者。一切法各别有自体。差别者法体之上差别之义。其中自相共相行相各定不得互通。若自性若别理即不定。自共相中皆有自性差别。今言名诠自性者。但得共相之中自性。不得自相中之自性。故与下文亦不相违。此是密意也。然共相中复有二种一共相理。谓若空等诸法共有故。二共相事。谓水火等遍合一切水火故。此上名诠自性者。但诠共相中中之法体也。
  (二十二右)自性差别(至)皆有差别(文)。义演云。疏自性差别体即遍通者。总举也。疏自相共相至皆有差别者。此答遍通所由。言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者。如自相当体即自性。如言声是有法即是自性。以先陈故。言共相有自性者。我无我是共相。数论立我是思。我是先陈。而是自性。思为差别。以后陈故。言自相共相皆有差别者。如五蕴中思数为自性。望数论却为差别。以后陈故。此即自性有差别也。若共相有差别者。如无常是诸法共相以后是差别。如言声是无常等。故云自相共相皆自性差差别。
  (二十二左)如因明云(文)。因明疏云。佛地论云。彼因明论诸法自相唯局自体不通他上。名为自性。如缕贯华。贯通他上诸法差别义名为差别。此之二种不定属一门。不同大乘。以一切法不可言说为自性。一切可说为共相。如可说中五蕴等为自。无常等为共。色蕴之中色处为自。色蕴为共。色处之中青等为自。色处为共。青等之中衣华为自。青等为共。衣华之中极微为自。衣华为共。如是乃至离言为自。极微为共。离言之中圣智内冥。得本真故名之为自。说为离言名之为共。共相假有。假智变故。自相可真。现量亲缘圣智证故。除此以外说为自性。皆假自性非真自性。非离假智及于言诠故。今此因明但局自体名为自性。通他之上名为差别。准相违中。自性差别复各别有自相差别。谓言所带名为自相。不通他故。言中不带意所许义名为差别。以通他故(文)义断三(九纸左)云。又与经说二相何别释自共相。经论相违中全未尽。理 佛地经论成唯识论及因明等说自共相。各少差别。且佛地经论所明自共相。即三科等皆名自相。各守自性若无常等名为共相。理通余故。唯识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少与彼同。亦谈彼二相故。然言假智及假诠唯依诸法共相而转者。此约能诠不得彼体。如诠色时以其色言通一切色。智增彼相不得自体。诠于此转。名为共相。不同无常等义贯通一切不唯色故名为共相。即通于经所说二相。起诠之时总名共相。非所诠者即名自相。亦不同因明所立共相。彼约增其诸法自体相通自类。不由作心总贯诸法。名为共相。因明论中藉因三相贯通宗喻如缕贯华。比智方起。故理门云。若所此处此相定遍。于余同类念此定有。于彼无处念此遍无。是故由此生决定解。此即于彼假智及诠共相之上便起共相。不可说彼定即因明所说共相。不立比量。言不诠三相。故智缘于彼不相通。故虽知此言及比量智亦于增益共相上转。意不说彼名因明中所立共相。彼不作想。贯诸法故彼通余。各自类故。今此贯余。通异类故。宗中所立亦通喻。故说此为共。瑜伽等中言自共相因明论中共相可摄。比量立故。然不同因。是先陈后说自性差别摄。立我为有无。名立自相。故因明自相亦与经别。虽经自相亦现量得名为自相。然彼经中自共二相俱是因明所说自相。各附法体别别证故名现量缘。如期分别妙符经论所说理故。此即会释并出体讫。余虽问答分别二相引三藏释及解二量。问答门中所说二相。不关因明自共二相。不能烦叙。彼略所问答。但于唯识似谓增益名共相。于中推求自共亦不关经中所说二相。披者当悉。今者总摄自相差别略有二门。一依诸经论。二真据因明。且诸经论中自共二相总有四对。一体义对。五蕴等法名为自性。若无常等名为差别。如佛地论等说二总别对。名为色。即是自性。如有漏色无漏色等。名为差别。即前第一体之与义俱有总别自共。如次更无差别。即诸经论皆悉通明。三诠非诠对。非所诠者。名为自性。名言诠者。即名差别。即唯识等云。诸法自性假智及诠俱非境。故亦通前二。若名言诠皆名共相。非名言诠。即名自相。四名句对。名所诠者。名为自相句所诠名为差别。即唯识等云。名诠自相。句诠差别。亦通初二。诠体诠总名诠自性。诠义诠义名诠共相望第三对名及句身并诠共相以所憎相可通于余。非二自无故名为共。除因明理摄诸说尽。昔因明中所说二相亦有四对。一体义对。即瑜伽等言。所成有二。一自性。二差别。即前第一对。二总别对。四相违是。即前第二。且随所争不过此二。据因明理。自共二相。非如前说体性各定。三先陈后说对。即辨宗依是。通前二对。但先陈者即为自相。后说之者即为差别非定何法。即摄所成非成对。以所成者名为差别非所成者即名自相故。理门云。观所成故立法有法。但成于后非成前故。四言陈意许对。即四相违因所违者是。虽违有法及别义名二差别相违之因。然唯意许不是言彰。如法差别既 不言彰准知。有法差别相违亦是意许。虽通局对通名差别局名自相。然此即前体义对摄后说意许即前总别对中别义。更无别体。问。因明所陈不过经中自相共二相。如何说与经义有别。答。有三义别。一因明二相。据前后说分自共二。以后别前非如经说。纵虽前后二相恒定。谈法性故。二言陈意许。设经自性对争意许亦名差别。三因明二相据通局分。以后所说必贯于余。不尔喻无非成比量。即名为似。前所说者不必须通。因明论意举喻证宗。故须通喻。虽不通喻亦名差别。即定是过。然体不定。经泛通辨虽遍不遍二相即定。故有差别。
  (二十二左)数论所立(至)以是法故(文)。因明论云。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
  (二十二左)是我非我(至)亦有差别(文)。义演云。疏是我无我至亦名差别者。此即重释前义。如我非我。是共相令差别。以先陈故亦名自性。然思是自性。以后陈故亦名差别。
  (二十三右)今此中言不同于彼(文)。演秘云。今不同彼等者。今此论言名诠自性。不同余教现量所证诸法自体之自性也。疏云。诸法至唯现量证。即举所证之自性体。
  (二十三右)若法体性言说所及(文)。义演云。疏若法体性言说可及者。如彼水火等。得其相非得离言法体也。
  (二十三左)且如名诠(至)之共相理(文)。次下(六十二左)云。言共相者。如言色时。遮余非色。一切色法皆在所言。乃至言青遮非青。一切青皆在所言贯通诸法。不唯在一事体中。故名共相说为假也。遮得自相。名得共相。若所变中有共相法是何得者。即得自相。应一切法可说可缘故。共相法亦说缘不及。然非是执不坚取故。如五蕴中。以五蕴事为自相。空无我等理为共相。分蕴成处。色成于十。处名自相。蕴名共相。一色蕴该十故。于一处中表黄等类别。类名自相。处名共相。于一青等类中有多事体。果青非华等。以类为共相。事名为自相。一事中有多极微。以事为共相。以极微为自相。如是展转至不可说为自相。可说极微等为共相。故以理推。无自相体。且说不可言法体名自相可说为共相。以理而论共既非共。自亦非自。为互遮故。但各别说。说空无我等是共相者。从假智说。此但有能缘行解。都无所缘真实共体。入真观时则一一法皆别了知。非作共解。言说若着自相者。说火之时火应烧口。火以烧物为自相。故缘亦如是。缘火之时火应烧心。今不烧心及不烧口。明缘及说俱得共相。若尔唤火何不得火。不得火之自相故。如唤于水。此理不然。无始串习共呼召故。今缘于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称前法。如眼识缘色。称自相故不作色解。后起意识缘色共相。不着色故遂作青解。遮余非青之物遂作青解。非谓青解即称青事。故二十唯识伽他中言。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说有现量。此谓假智唯缘共相而得起故。法之自相离分别故。言说亦尔不称本法。亦但只于共相处转。如说青莲华等。有所遮故。今大乘宗唯有自相体。都无共相体。假智及诠但唯得共不得自相。若说共相唯有观心。现量通缘自相共相。若法自相唯量得。共相亦通比量所得。乃至故言唯于诸法共相而转。此之自相证量所知。非言说等境。
  (二十三左)若尔即一切法(至)自性者(文)。义演云。疏若尔至自性者。即牒前一何乖返难意。更重问也。若言自相离言唯证智知名诠不得但得共相之自性。尔者即一切法不可言等正 难也(文)演秘云。疏若尔一切法皆不可言等者。问。与次问答何有别耶。答前粗后微故。二别也细思可悟。
  (二十三左)故今应解(至)其义可然(文)。义蕴云虽说名言诠得共相之自性。亦非实得共相中之法体性也。遮得自相。言得共相。应得差别。言得自性。约此义故且说名言诠得共相之自性也。问。遮得自性名得共相。亦应遮得共相言得自相。答。自相唯内证。不可说言诠。共相义宽通。假说名言得。
  (二十四右)问曰若尔等(文)。义演云。若据此解即不但共相然不得共相之自性也。
  (二十四右)又唯五根(至)此义应思(文)。义演云。疏又唯五根至应思者。问。如何有此文来。意云。根尘等心心所得名诠不得。问。若不得者。云何言名得共相之自性耶。答。不得法上无常等别义。云得自性。如诠青时不得无常别义。言得自性不同心等得自相(文)。演秘云。疏又唯五根五尘。心心法得者。根尘自相名皆不得。故唯心得。佛果八识悉皆得之。因中第八得二自相。五识但得五尘自相。六五同缘得尘自相。定中意识亦得五根。余即不尔。问。五根照境。五境自相根何不得。答。现量之心名得自相。根非现量。故不得彼。若尔何故显扬论云。问。如是现量谁所有。答色根现量等准彼答词。即五根体亦名现量。今何言非。答。彼文意举心之根境。以为能有现量之心。而言现量现量之体质实唯心法。义蕴亦同。
  (二十四右)然不得共相之别义(文)。演秘云。疏不得共相之别义者。即共相差别义。差别之义何所得故。问。此名句二所诠自共与现比量所缘何别。答。有同别。且比量心而有同者通缘彼二。若不尔者。如何得言闻比量比量据此得缘彼二。而言别者。于自共相为欲了知。心相行解实比余法方名比量所取共相。现量望彼。而言同者。但言名句诠于色声常无常等。此自共相现量亦缘。而言别者。名句所诠但依心变无实体性。唯共相转。现量带诠彼之二相总名自相。又现量心寻彼名言所诠之法。虽不定计名属义等。而作行解亦与彼同。声不及处智不转故。佛知彼无。以遍缘故亦与彼同。除前诸义。若五八识在于因位。相正义有体。定所带相通有无体。名句所诠共相无故。故与彼别义蕴云。疏然不得共相之别义名得自性者。如言火时通一切火名为共相。不得此木草等之差别义。故言火时名得共相之自性。非谓言诠称共相之自体名得自性也。
  (二十四左)问曰若尔(至)漏无漏耶(文)。入阿毗达磨第二云。非即语音亲能诠义。勿说火时便烧于口。要依语故。火等名由火等名诠火等义诠者谓能于所显义生他觉惠。非与义合(文)因明疏云。有说。自相如火热相等。名为自相。若为名言。所诠显者此名共相。此释全非。违佛地论。若以如火热等方名自相。定心缘火不得彼热。应名缘共。及定心缘教所诠理。亦为言。显亦应名共相。若尔定心应名比量。不缘自相故。乘斯义便明自共相。诸外道等计。一切名言得法自相。如说火但取于火。明得火之自相。佛法名言但得共相。彼即难言。若得共相唤火应得于水。大乘解云。一切名言有遮有表。言火遮非火。非得火自相而得火来者。名言有表故得于火。有救难外云。汝若名言得火自相。说及心缘应烧心口。以得自相故。若他返难云。汝定心缘火既得自相。应亦烧口。心此不烧。假智及诠虽得自相。而不被烧。如何难我。即有解云。境有离合殊。缘合境者被烧。定心离取。故不被烧。由此前难但应难名言。言依语表。表即依身。是合中知。若得自相即合被烧。今问。此难为难因明自相。为经中自相耶。答云。依因明自相。若尔此难并不应理。因明自相非要如火热为自相。如何难彼令火烧心等。设纵依经自共相难即不得言假智及诠得自相救。彼假智诠论自诚说得共相故。若据外宗彼非假智诠俱得自相故。可依此智以难于彼。彼返难曰。定心得自相应定心被烧。亦不得以离合取救。谁言。定心唯离取境。瑜伽说通离合取故。又若离取即不被烧亦应离取不得自相。火以热触为自相故。又于极热捺落迦中。意与身识同取于火。既不被烧应不闷绝不与苦俱。彼既闷绝。及与苦俱。明得彼火热自相。故前救及难二并成非。今且自共相外道未必皆有此二。佛法之中有此义故。彼外道等但言火等即得火体。火体为自相。而不立共相。不能分别经之与论。故总难之。若如说火。得火自相即应烧口。此据言火在于口中言得自相。自相亦不离口。故应烧口。或可抑难非正难彼。合口被烧。口是发语之缘非正语。故正难于彼寻名取境之心亦得自相。得自相者心应觉热若他返难言。令我寻名缘火之心亦被烧者。自是被屈。非预我宗。寻名假智不得被火之自相故。若觉执触即非假智。称境知故。设定心中寻名缘火等亦是假智。不同比量假立一法贯在余法名得自相。各附体故名得自相。是现 量收不得执等相故假智摄。如假想定变 水火等身虽在中而无烧温等用。如上 定心缘下界火虽是现量所带相分亦无烧温等用。问。若尔实变水火地等有温热等用不。答。虽有用而不烧心等。但任运变中即是火体自相。定心亦尔问。身根实智俱得火之自相。何得有烧不烧异答。火有微盛烧不烧异。问因明自共相有体无体耶。答。此之共相全无其体。设定心缘因彼名言行解缘者即是假智。依共相转。然不许名与所诠义定相属着。故云得自相。然是假智缘得名为共相。作行解故。此之共相但于诸法增益相状。故是无体。同名句诠所依共相。若诸现量所缘自相即不带名言。冥证法体彼即有体。即法性故。若佛心缘比量共相亦无有体。许佛遍缘。故亦无失(文)定宾理门论疏云。佛法难言。名得自相。其名即应附。今火上唤火应烧口。以其火名出自咽喉唇舌之间。名亲附火故应烧口。且如身根及根依处所起身识所得火烛。被烧之时亲附火上独受此境。不待比余不触之火。方知烧身故。此独受是自相境。是故但有与身合火。名为自相。能烧其身。汝既唤火言得自相。理应同此身被火烧。是故唤火应当烧口。此是西方佛诸弟子难外道词。皆作是说。有不悟者。翻破此难云。定心缘火。既得自相岂即被烧。今详。此难非理。心无形质。可言不烧。名出口中。何得不烧。若肉团心心与缘虑心作所依处。即由缘火在心外。故意识缘外。得自相时火离内心。火不烧身。此复有二。若缘实火外亦成烧。犹如化心化为火。故若缘假火。但有火相。以不实故亦无所烧。十遍处中如火遍处。若心缘火。在肉心中火与肉合即亦被烧如阿罗汉化火烧身。汝诸诸外道名诠火时既无烧用。云何说言名得自相。外道若救。名诠火时但得实火。名得自相。不要名言与火相合。即如眼识缘青色等。眼虽不与青色等合。然得自相。如此名言既不附火。故不烧口。此救不成。色境不假合中而知。是故眼识缘青等时不合而知。得青自相。今论火境。烧热名火。要合中知。被火烧时由身识故。独受现境。亲证火烧。必定不由此所合火与不合火烧相同名为火方说能烧故。据附合现前火境独受之处自相之中而被烧也。汝既执名云得自相。名在口中。何得唤火不烧口也。不同意识起分别心立名之时与此身中相合之火望不合火烧相同故方能类知同有火名立名为火。火名既通不合之处。合处复待比不合处。方能立名。如此假名是容非实。立时即有。不立不有。故非附合火体之中。明知名者不附自相也。言陈之名亦即同此。是故立名既不附合火体之中。但得名为方便假立也。
  (二十五右)何故不立(至)故颂不立(文)。对法抄三(三十七右)云。摄法已周。更不立偈。偈依五蕴假也。以诠诸法体义。唯名句为此依。谓字立偈无用。故今不说。
  (二十五右)虽有多字未了有名(文)。演秘云。既未了有名等者。略有二释。由未能了法自相。故不得有名。文巧略也。余准此释。二云。虽有多字尔未能了法自性。故须有名有句。准此此明立彼名句文三不取于颂之所以也。故下结云。不别说颂后解胜也。问。依字有名句。三皆不相应依句颂方成。颂不相应摄。答。有二释。一如疏辨。二云。字成名句等。言势相续不相应。颂虽以句成。言势间隔非彼摄。
  (二十五左)若般若灯(至)即说为句(文)。总料简章(二十四右)云。句有二种。一集法满足句。二显义周圆句。如说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此一一句义虽未圆亦名为句法满足故此当中道所说名也。梵云缚去声迦。此云言也。此当中道所说句也。义周圆故(乃至)此准般若灯论所说。
  (二十五左)无别种子生故言即声(文)泰抄云。然名句文不从种子生。其名句文与声同种生。其小乘中说名句文三自性无记 不通善恶性。若大乘中说。名句文三通善无记性若佛成就名句文。即是善无漏性。若除佛已外余十地菩萨二乘凡夫等所有名句文。即是无记性。若生住异灭四相无别种。其能相法还与有为所相法同种生。其四相即通三性。从所相有为法以判性也(已上抄文)今谓。大乘不立能有为相泰师立能所相者非也。此有部计故。
  (二十六右)虽二自性互不相离(文)。演秘云。疏虽二自相互不相离等者。即是法词。二无碍体。体唯是。所对有别体非异也 文 义蕴云。疏虽二自性至体有异者。虽声名二自性互不相离。由对理机。约此不同。故说二无碍解脱有差别。非是声名二体有异(已上)今谓此与演秘义蕴不同。义蕴为胜。义演云。疏法对所诠词多对机者。意说。法词二无碍解知。一种是惠体。无差别。望所诠所对不同。故说有别。故云法对所诠等(文)今谓。演秘义演意谓。法辞二无碍解唯一种惠体无差别。故云二性不相离等。此释不允。言二性不离者。声名二性本无别体声。上屈曲谓之名等。名等不离音声。故云二性不离。然本虽一今分为二者。以所对不同故
  (二十六右)辞多对机(至)意了义故(文)。演秘云。疏词对机等者。且如如来能以一音起一切声以应物机。疏耳闻已等者。此约闻法行相分二。非声名等有二别体。或可。非体有异之言显前法词二无碍解。文泰抄详释。须者寻之。
  (二十六左)论诸余佛土(至)假立三故(文)。演秘云。论诸余佛土至立三故者。维摩等经是为证也。问。按彼经云。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合诸天人入律行等。此乃香上不立名等何得为证。答。对于此土音声屈曲所立名字言彼土无。不说彼香无文名等。问。香上名等行相云何。答。因香差别悟法自性差别等故。犹声屈曲解法等也。
  (二十六左)如无垢称经说(文)。彼经第五(香台佛品五纸左)云。无垢称问彼上方诸来菩萨。汝等知不。彼土如来于其世界。为诸菩萨云何说法。彼诸菩萨咸共答言。我土如来本为菩萨文词说法。但以妙香令诸菩萨皆悉调伏。
  (二十六左)或以光明(至)触思数等(文)。义蕴云。问。如何依光明等立名等耶。答。光明等色多类不同。分位亦别。谓依此一类光明分位。能说法之自性。便立为名。依彼一类光明分位。能诠法之差别。便立为句。依香味等为例亦然。问。光明是假色。如何依假更立假耶。答。如依长短便立生等。彼极成。此亦何妨。若以长等兼实色故可立假者。光明兼实为例亦成。故无违也。问。光明香等有质碍法可同见。故约分位差别。假立名等。于理可然。触思既是心所无形质法。如何依此假立名等。答。如他心智。即其事也。如佛欲为众生说法。即现多类触思。此为自性。彼为差别。即生名等。众生知已遂解文义。问。上可知下。下不知上。岂余凡圣能知佛耶。答。佛力加被知亦无妨。又如来实心下位不知。既是他心许知无失。如猿获等知佛心也。
  (二十七右)问曰小乘(至)有他方佛(文)有部不信大他方佛。经部不尔。具如俱舍十二光记十二(十三左)
  (二十七右)依发身语(至)立无表色(文)演秘云。疏发身语多法立等者。且据所发以辨于多。理对所防名多亦得。
  (二十七右)命根等与六处为根(文)。演秘云。疏命根等者。所持有六能持之名而得多名。此乃正答前外难也。无表依多。所依身语色声处收能依业故法处摄。命根亦尔。名等类然。长等不然。故同色处(文)义演云。由依多至长等不同者。意说。名依多法。立名等法处收。然无表依思。触所防身语七支忽得。依多法立无表戒。亦法处收然是一思。其命根所持法有六处。命根亦多克射。唯一法故是法处收。体长等依色立。应亦法处摄。此不然。长等唯依色。若缘长等时亦时一分实色。故长等色处收。设不例 文 义蕴云。疏由依多法立至长等不同者。前以长等例于名等。亦非别摄。故今此结诸余佛士依多立名不同长等故别处摄。戒依所发身语。亦是多法。命根连持六处。此等皆依多法。亦别处收。不同长等被唯依色故同摄(已上)又泰抄意谓。若大乘无表色虽是法处然非不相应行。若成实论说无表色是不相应。若取大乘无表色以例名等不相应者。义不当也。又言命根依六处种者。即三界命根有差别也。若言欲色二界则依六处以立命根。若无色界无五根身。唯依意根种而立命根。取六处种立命根者非也。是故于二释中后释为胜。今谓。例无表色。且就一多不同而说。何论相应不相应别。又言六根种者。言总意别。非适今也。虽论无色亦言巨妨。如六处殊胜文。可以例知。
  (二十七右)有义无表(至)法处所摄(文)。演秘云。疏有义至法处摄者。若尔外言。我亦如是。何理偏责。详曰。据实依思以立无表。但是一法。此释无违。若指他难而依所发。以明无表前释为胜(文)义蕴云。疏有义至法处摄者。此解无表但依一思。故非别摄。与长等不同。问。二解何胜。答。后说为胜。前解难知。无表但从所防所发而得色名。不依身语。如何说依多法立耶。若尔六处既是命根所持。所依种子亦非多法。命根应随第八种等意处所收。答。如前已解。无劳再述。
  (二十七左)梵云便膳那(至)物中味故(文)。因明疏云。便膳那为名句依。而显所表。显有四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四盐。如次能显风凉大人男女味故。故名为显。文与今不异。光记五(五十二左)云。梵云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于义。西国俗呼扇盐酢等。亦名便膳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为味。译者谬也(文)宝疏五。(三十六左)云。西方俗呼酱酢盐扇等物为便膳那。以酱酢盐等能显于味扇能显风故名便膳那。旧译为味误也○古德者。杂心论并佛性论等。杂心论(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第九(三纸左)云。若六种类相似者。是名种类句者。集诸名味。究竟显义。味身者。是字身(味者是字梵音中有味声。谓是字之模法。非今形色字也)。名者名诸法。以名显义。如名男女(文)义演云。梵云便膳那。意云。此翻为文。文义不同。而具四义。一者相好即如来八十种也。然三十二相要由八十种好庄严显发也。二者扇风。虽遍不现。要由于扇而显发故。三者根形男女色相言等异。要由根而显发故。四者味。味即是盐能显诸食等味。故说此味名文也。问。何故文字有此多名。答。如言文义巧妙同之为便缮那。故便缮那含多义也。虽有四义不同。然是一显义。是故唤文。亦得名显。能显义故。对法匆说文为显。然古德说文。名之为味者。犹如于盐能显味。故或可。云文为便膳那。字为恶察那。言理应名迹者。如寻迹见象。寻句知义。故说此句理应名迹。若云播陀。但是足义。不得说为句也。问。本意明句。何须辨足。答谓。钵陀播陀声显相似。为辨所以无对明。
  (二十七左)如言文义巧妙(至)是一显义(文)泰抄意谓。此文意者。盐能显出食中气味。犹如佛经。其义深远其语增妙也。此中巧妙谓。文巧义妙。然此巧妙即是经中气味说说巧妙为便缮那也。疏主引文以为巧妙为味。味即是文者。恐不当也。何者彼言文义巧妙者。此显如来灭后诸阿罗汉结集三藏缝缀贯穿文义无错称为巧妙。非谓文能显义名之为味也。今谓。一往可然。再往论之亦无巨害。夫文之为文也。无错谬也。若有错谬则非实文也。例如人之不仁名为非人。思之。
  (二十七左)恶察那(至)如对法说(文)。光记五(五十二左)云。梵云恶刹那(麟记作那)唐言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改易。亦是能彰显义。能近彰名句。远显义也(文)对法第二如上已引。
  (二十七左)钵陀是迹(至)知义也(文)。光记五(五十一左)云。梵云钵陀。唐言迹。如一象身有四足迹。如一颂总四句成。故今就义翻之为句(文)今谓。光释一颂四句。一象四足其数相类。故翻为迹。今疏不尔。寻迹得象。依句知义。故翻为迹。二致有别应知。泰抄意谓。此中意欲明迹足之别。故疏云。若梵云钵陀。此云迹。若梵云。播陀此云。故二别也。足者是其脚足。迹者是其地上所游履之迹也。经中伽陀四字为句如马有四脚迹。又一行中有四句。亦如马之足迹(已上泰意)今谓。此释大同光记。
  (二十八右)余十种法皆应知也(文)。演秘云。疏余十种法等者。大乘不相应有二十四。明十四讫。余之十种准上应知。故指不说。
  (二十八右)又约界地(至)如别抄说(文)略纂十三(四十七)云。六门分别对法抄第三(二十纸)十门分别。今指此等云如别抄。泰抄云。如枢要中说也。
  (二十八左)此是大众(至)同此(文)。宗轮论述记(六十一左)云。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述曰。随眠即是贪等。随眠亦有十种。在无心位起善等时名异生等。但由随眠恒在身故。若是心所无心等位应是圣人。无烦恼故。非心心所。故无所缘。有所缘者。必彼心所。论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述曰。缠谓现起诸烦恼等。随眠与彼其性各异。缠是心所与心相应。随眠既非。现无相应义。即十随眠不相应摄。又(八十一纸左)云。化地部亦计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文)行事抄上之二(三十七左)云。弥沙塞部(五分律也)戒疏云。经云。不作地水火风空识相名弥沙塞。此云不著有无观(文)表无表章(二十左 云。五分律是化地部律。灵泰抄云。弥沙塞者。此云化地部。谓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及化地部。是此五部同计(文)宗轮论(八十一纸左)云。其化地部本宗同义。谓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一无所缘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异生不断欲贪瞋恚。无诸外道能得五道。
  (二十八左)如俱舍随眠品说(文)。第十九(二纸左)中。广被正量部等。义蕴云。疏有执随眠是不相应等者。问。大众随眠为是种不。答。俱舍十九牒彼计云。若执烦恼别有随眠心不相应名烦恼种。此中复说名贪等。故如现贪等。若不对种何名现贪。故知此师随眠是种。现行贪等与心相应。故此随眠名不相应。问。何故立此为不相应。答。无心之位及善心时现行贪等皆已灭。故若无此者。应非异生。彼或起时无因生故。问。此师随眠有几。答。现贪等十种亦如之。余色心等不立种子。故与经部等别。问。此师随眠既是种子。以何法持。答。如得非得。无别法持。但依总聚之身。断之成圣也(已上)泰抄破之云。有人云。大众部有种子者。此说不然。既有种子。何故唯于贪瞋痴慢疑等烦恼之上立有随眠。若立种子即应云。性心皆有随眠生。既于三性心中不立。故知无有种子也(文)今谓。泰师破邑师云。大众部中不立种子此解却非也。准俱舍正理光宝记等。意皆为大众部立种子也。光记十九(五左)云。大众部等现起烦恼名缠。熏成种子名随眠。是不相应。宝疏十九云。大众部计。由烦恼力别有随眠。心不相应名烦恼种等。
  (二十八左)贪等随眠(至)现行贪等(文)。婆沙五十(三十纸)云。言随眠者。是随逐行者增昏滞故(文)宝疏十九(初纸)云。行相微细随转随增。是随眠义(文)俱舍十九(二纸右)云。若是欲贪之随眠义。随眠应是心不相应。便违对法。如本论说。欲贪随眠三根相应(文)光记十九(四纸右)云。若是欲贪之随眠义。据依主释随眠应是心不相应。同大众部等。彼计随眠是心不相应。谓诸烦恼于正起位。于自相续引起别法心不相应行蕴所摄。名为随眠。
  (二十八左)萨婆多随眠(至)是心粗也(文)。经部现行名缠。种子之位名为随眠。有部不立种子。随眠是缠即现行法。俱舍(十九之二纸右)云。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欲贪等体即是随眠。又(二左)云。然经部师所说最善(乃至)然随眠体非心相应。非不相应。无别物故。烦恼睡位名随眠。于觉位中即名缠故。何名为睡。谓不现行种子随逐。何名为觉。谓诸烦恼现起缠心(文)宗轮论云。有部一切随眠皆是心所。与心相应有所缘境。一切随眠皆缠所摄。非一切缠皆随眠摄(文)述记(七十四右)云。性缠有非随眠。随眠但有七。缠通一切惑。三世烦恼皆是缠。非如十八缠等 文 演秘云。疏此义最心粗者。此萨汝多所以名粗。若缠是现行。现行缠与随眠之义而不相应。言随眠者。随逐有情眠伏不起。若现行缠不相续故。非眠伏故。故与随眠名之及义皆不相应。问。何知有部随眠是现。答。按俱舍论第十九云。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欲贪等体即是随眠。又云。阿毗达磨依实相说。即诸烦恼说名随眠。故本论说。欲贪随眠三根相应。既曰相应。明知现也。有义问曰。大乘既以染污种子为随眠性。外亦难云。汝宗惑种应非随眠。名贪等故。如现贪等。答。我宗随眠但可说为贪等种子。不名贪等故因不成。若尔于我此理非无。但可说为贪等随眠。不名贪等。论主所立因亦不成。此难应思。详曰。名贪等因破彼随眠非不相应。而不障彼是随眠摄。何以此因返难。染种不名随眠。深乖论旨若言设防大众部等为此难者。亦不应言我宗随眠不名贪等。所以者何。如十八界种随其现名十八界。贪等随眠何即不尔。又若随眠不名贪等。贪等随眠应非贪等。若许尔者。此随眠等何法摄耶。故为不可。今与彼因作相违决定。我宗染种定是随眠名为贪等。无所缘故。如汝随眠对大众等便无过也。他若救言我亦尔者。应诘彼云。不障随眠。但不许汝不相应摄。又直责云。我宗染种名贪等。随现贪等心所收。汝宗随眠贪等名不相应中云何摄。
  (二十八左)非遮彼(至)非一异故(文)。义演云。疏非遮彼至非一异故。意云。但遮彼不相应。非我种子即许相应也。何以故。以种子随眠与色心等非一异故。云不得相应也(已上)今谓。此释不允。与色非一异故。非此中意。疏言非一异者。与现行心心所相望。染种非一非异故。
  (二十九右)有余部执(至)为不相应(文)。成业论(九右)云。是故所言谓。过去业其体实有。能得当来所感果者。理定不成。若尔应许。由善不善身语二业。蕴相续中引别法起。其体实有。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说。此法名为增长。有说。此法名不失坏。由此法故能得当来爱非爱果。意业亦应许大此法(文)演秘云。按成业论。叙正量部说无表戒是不相应。云有说。此法名不失坏(文)今谓。按成业论。此文非说无表戒。至论之终别说无表戒。又唯引不失不引增长。然考异译毗目智仙业成就论。唯为不失坏。无增长义。准异译论不引增长不可强责。为无表戒异译全无其意也。次下所引中论说不失法。亦业果相续非谓无表戒具如下引。业种引果之用与无表防非之用大有差别。虽非正量部计。疏主判为得之异名。非无表戒可知。笠置等意会为无表戒。以论言引别法起故。会释不得允当。
  (二十九右)旧云不失法如券也(文)。泰抄云。疏云。旧不失法如券是也者。犹如财物。虽在他处由有此券后还索得此。不失法亦尔由有得故法不失也(文)此中观论第四(十四右)云。今当复更说。顺业果报义。诸佛辟支佛贤圣所称叹。所谓不失法如券。业如负财物。此性则无记。分别有四种。见谛所不断。但思惟所断。以是不失法诸业有果报(乃至)不失法者。当知如券。业者如取物。是不失法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亦不系。若分别善不善无记。无记中但是无记。是无记义阿毗昙中广说。见谛所不断。从一果至一果。于中思惟所断。是以诸业以不失法故果生(文)般若灯论第十(八纸右)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