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一本之四)

  (三十右)二乘(至)果名(文)。义演云。䟽二乘至立胜果名者。意云。此对等觉菩萨及无学二乘四句分别。如文可解。二果者。二乘菩提涅槃也(已上)今谓。广通十地。何唯局等觉耶。
  (三十左)如瑜伽论(文)。演秘云。按瑜伽(彼论第五十九·十纸云。当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离欲于自生处方得受生。非离欲故。又未离欲者诸烦恼品所有粗重随转自身。亦能为彼异身生因。由是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结生相续。文)释。若现起润则非一切。若据成就助业受生故言全界。举离欲尽即不受生返显未离。即一切惑皆续生也。或据起现名为全界。故彼论云。将受生时。于自体上贪爱现行。于男于女爱恚互现。又疑。男女今为与我共行事不。又我见慢等法亦现行。由此当知一切烦恼皆续生。故知据现名为全界。二解任取(文)今谓。朴扬云。二解任取。若论大旨。无别违论。然论润生有多差别甚不尽理。瑜伽略纂十五(五十纸左)云。论云。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结生耶。为不全耶。答。当言全非不全者。此问润生非发业。发业虽十烦恼。修道无记。上界烦恼贪等即不发业故。今据润生我爱为正润。余为助润。如下自出。为破小乘唯贪润生故也。对法据正润故唯言我爱。不相违也。论云。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谓异生。二唯随眠。谓见圣迹者。此据随眠。凡夫俱用现种。对法九种会故。决定记故。言起贪嗔故。非无有种。见道果人界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现行润。如初禅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现行润。以道力劣。虽异地生。以八种润。除第三果外无以唯种润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对法第五。此中言菩萨以智力受生者。谓同对法以愿力受生故。此果虽有漏亦有漏善业招。然随愿生处故(文)伦记十七上(十七纸右)云。补阙云。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圣迹者。对法即云。初之二果缠及随眠润生。若不还果唯随眠润生。何故相违。三藏润生随眠则定。如此中说。一切诸学见迹皆言随眠润生。缠起不定。或有或无。对法据起故言二果缠及随眠二种皆润。备云。不还果者从欲界死生色界时。唯以随眠结生相续。以离欲道所依身中不起烦恼故。若从初定死生彼异地时。亦以现行结生相续。非离欲道所依身故。测云。异生具二。圣者唯种结生相续。此解应问。初二果既未离欲。应以现润。何故此中唯种润耶。答。应作是说。初二果人虽起现行。而智所伏势用钝故。相从名种。理实通现。
  (三十左)今此(至)名续(文)。义演云。䟽今此论中并皆名续者。意云。言一切烦恼皆能续生者通名故。今应作四句分别。自有续生是非烦恼。谓所知障为缘成变易生死亦名续生。虽非发业但转粗令细有续生义。自有非续生是烦恼。谓为烦恼种子。自有亦续生亦是烦恼。即爱恚慢等现非业者。自有非烦恼非续生者。即心法等。
  (三十一右)烦是(至)名烦恼(文)。论第九(五纸左)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三十一右)言解脱者(至)亦云涅槃(文)。法华玄赞二(三十三纸右)云。梵云波利抳缚諵。此云圆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涅槃讹也。涅槃以六门分别。一体。二名。三得时。四得人。五能障。六入意(乃至)三众苦都尽离二死故名为解脱。在二乘等分段死尽。虽离二缚非圆解脱。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涅槃。义不具足故(文)最胜王经疏二本(三十九纸左)云。涅槃之义略以五门分别。一列释名。二者出体。三辨得人。四辨得时。五问答。初列释名者。初列次释。列中初总后别。总者泥洹经等名为泥洹。有称泥日。皆梵语讹也。正云波利抳缚南。唐言圆寂。亦云波利涅婆南。又亦云灭度。亦云情凉。亦云彼岸。涅槃中亦云无生·无出·无作·无为·归依窟宅·解脱转依等多名。又云。释名者。正云波利抳缚南。或涅波南。正翻云圆寂。圆谓圆满。诸功德满。所证理圆。能所证圆。寂谓寂静。自体澄堪离染嚣动。亦通能所证。然从增胜功德称圆。果位满故。理体称寂。本凝然故。由圆众德方证理寂故名圆寂。若俱圆寂。即亦寂名为圆寂。是持业释。
  (三十一右)佛地第五(文)。彼论第五(三纸右)云。初证如来地时。顿证二种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尽故。名无余依。犹有变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余依。悲智无断所证得故。亦名无住大涅槃界。涅槃即是真如体上障永灭义。由无漏慧简择谛理。断诸杂染而证得故。亦名择灭。如是择灭于真如上假施设有。无别实物。至究竟住。说名涅槃。无所趣故无臭秽故。离编织故。离稠林故。名为涅槃。声闻独觉有所知障。习气未灭。云何证得究竟涅槃。所知障习是无知故。非染污故。障菩提果不障涅槃。非烦恼故不能润生。若无愿力回心趣大。至无学位尽其寿量必永寂灭。
  (三十一右)下转依中(文)。论第十(九纸右)云。涅槃义别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习。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文)下䟽(九末二十五左)云。又解。解脱者。即胜解。数缘解脱。解脱苦。名解脱。因中印境为名。乃名胜解。在果出苦为目。故名解脱(十末六十八右)。
  (三十一右)非解脱体即胜解数(文)。此简婆沙等说。俱舍光记一之余(五十左)云。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蕴体中云。云何无学戒蕴。答。无漏身语业名无学戒蕴。云何无学定蕴。答。无学三三摩地。谓空·无相·无愿。云何无学慧蕴。答。无学正见智。云何无学解脱蕴。答。无学作意相应心已解脱当解脱。谓尽无生无学正见相应胜解。云何无学解脱知见蕴。答。尽无生智。解云。胜解心数法中当广分别无学位中胜解相(已上)同记第四(十五左)云。又正理更叙杂心等师解云。有余师言。胜谓增胜。解谓解脱。此能令心于境无碍自在而转。如胜戒等(夹注云。如杂心云胜解者。但得脱义。阙于胜义评家也)又宝疏云。旧杂心谓名解脱。
  (三十一左)凡夫(至)暂灭(文)。义演云。䟽凡夫所修诸行暂灭者。意云。凡夫六行欣上厌下。计上定为涅槃。所以迷事俱生烦恼暂伏不行。所显之理即名涅槃。即唤寂静之理名真如。非是大乘真如也。又释真解脱应作四句分别。寻文可知(文)此对有漏言真。
  (三十一左)乃至(止)暂断(文)。演秘云。䟽乃至有顶诸惑暂断等者。得初禅上至有顶。名至有顶。由得彼定能伏诸惑。名惑暂断伏。有顶下诸地惑也。非有顶惑亦能伏。无欣上故。
  (三十一左)彼分涅槃等(文)瑜伽十一(九纸左)云。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文)略纂五(九纸左)云。色四静虑名寂静解脱。是现法乐住现行烦恼一分断故。种子未断后还退生。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设无漏静虑及未定。以此亦名彼分涅槃。又是有为非无为究竟涅槃。名差别涅槃。又一分断故。净定及一分无漏折伏烦恼。名彼分涅槃。断惑无漏非无为故。名非决定。是彼分涅槃又非断性证。非择灭。能证静虑。亦名彼分涅槃。真涅槃名此分涅槃。假涅槃名彼分。彼分是种种相似义。彼假种类而真相似名彼分涅槃。亦涅槃之差别名差别涅槃(文)演秘云。疏彼分涅槃者。略为二释。一而伏烦恼所显之理。是真涅槃之少分故。故名彼分。二云。即四禅等所有净定由伏烦恼有寂静义。名为涅槃。以是有为故名彼分。分者相似流类之义。据无惑边。有寂静义。与真涅槃稍相似故。故名彼分。故瑜伽论第十二云。四静虑者或复名为彼分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后解为本。前虽无文。理可通也(文)伦起四上(十纸左)云。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者。净定无漏定味定名为一分断。彼味定名诸烦恼一分断故。有寂静义名为涅槃。以是有为还动。非是无为决定凝寂。名彼分涅槃。净及无漏体是有为。实非涅槃。但据无惑与彼涅槃少分相似。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或净四静虑现行烦恼一分断故。种子未断后还退生。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言非究竟故。名差别涅槃者。由离烦恼随分寂静。假说涅槃。非是究竟寂静故。言差别涅槃。
  (三十一左)住此(至)不住(文)。此就无漏中而简对言真解脱。演秘云。疏住此二中非为不住者。有无余依名之为二。乐住二中云非不住。致此言者。明无住处名真解脱。彼既乐住故非真解脱(文)义蕴一(十五右)云。疏又二乘等虽得二灭至非为不住者。言二乘等虽得有余无余。住此二涅槃中非是不住二涅槃也。以无大悲般若。不得无住处涅槃。故言非为不住。由此二乘但名解脱非真。言以是假故者。约种灭说。言十地证如真非脱解者。十地菩萨有大悲般若故。可得名真。烦恼未尽故名非解脱。问。二乘无余既无身智。如何言住乎。答。无余涅槃有余同得身智灭时。涅槃方显。如无间缘前念灭已缘方显。故非谓身在不得无余(已上)今谓。此释本据义灯(一末五纸)彼中详释。须者往见。
  (三十一左)解脱(至)假故(文)。义演云。疏解脱非真以是假故者。意说。二乘有无余依二种涅槃。但离缚故得解脱名。非真解脱故名假也。故法花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斯人未得无上道故。言真非解脱者。意云。菩萨烦恼未尽。习气未除。不名解脱。
  (三十一左)假体(至)真如(文)。佛地论第五(三纸右)云。是故二乘先入有余依涅槃界。后入无余依涅槃界。菩萨初证如来地时。顿证二种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尽故名无余依。犹有变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余依。悲智无断所证得故。亦名无住大涅槃界。涅槃即是真如体上障永灭义。由无漏慧简择谛理断诸种染而证得故。亦名择灭。如是择灭于真如上假施设有。无别实物(文)义演异解云云。未得一当。今谓。假体择灭者。二乘所得即是择灭。择灭非实。下释云。以有无余依灭所显故。十地所证即是真如。真如即是圆成实性。非假可知。故云实即真如。
  (三十二右)又总别(至)所得解脱(文)。义演云。疏又总别至非不住故者。意云。如前解真解脱。对凡夫外道小乘作四句分别讫。今更对外道二乘明其假实。故与前别。言总者大乘。别者即外道二乘。即将总对别以明假实也。又非不住故者。亦得云不是无住处也。何以故。以总别相对说故(文)今谓。此释不允。总谓总合。以不分外道二乘。别谓简别。以显外小所得唯假非实故。非谓外小。
  (三十二右)言所知(至)依主释也(文)。演秘云。疏所知之障者。问。此障之体亦是所知。何非持业(文)今谓。所问非也。若约能障当念。则唯能障非所知境。若约第二念已后。则为所知境。然约世而论。所知过去。能障现在。能所已别非同一世。则非障之体亦是所知。何为持业。如无我观可以例知。
  (三十二左)二所障体(文)。义演云上约有无法出所知体。下约有法出体者。谬之最矣。何者。上约知不知以立障名。但局所知。此广通二障举所障体。非关障名。上下天别。请勿雷同。
  (三十二左)即四智品及四涅槃(文)。四智者。第十(十三纸右)四涅槃第十(九纸右)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三无余。四无住处涅槃。
  (三十二左)异生虽作(至)二种故(文)。义演云。意云。此一段疏文总作三种四句分别。第一将地前菩萨及二乘相对以分四句。问。若尔既是菩萨。如何言异生(云云)答。瑜伽论云。异生有二种。一者内法异生。二外异生。今地前菩萨未登圣位。但名内法异生。第二约异生外道及二乘相对以分四句。第三约二乘菩萨相对以分四句。若三重一一四句分别即有十二句。若依文作法但有八句。言大非菩提者。地前菩萨对二乘称大。未得无漏知不名菩提(文)今谓。初解异生为地前菩萨者非也。瑜伽内法异生非必菩萨。恐又次下文有地上菩萨。
  (三十三右)至下当知(文)。第十(十三右)云。应知圣教依胜用说。理实俱能通障二果。
  (三十三右)又解(至)位也(文)。义演云。疏又解已下约其五位。更重配论文。释断障得果造论所由也。若尔。何故疏言四位。答。五位中前二合为一位故说四位(文)枢要上本(三十八左)云。类上解文者。二段科有二。一因果三转依。二凡圣断得。三段科有二。一悟断得。二遣断证。四段科有二。一胜解行等四位。二六转依中但成四位。四位摄六故。五段科亦二。一五忍。二七地分五。故如是合成八义科段(已上)今谓。此中又解等下此枢要四段科中第一意也。
  (三十三右)摄大乘中等(文)。摄大乘论(世亲论三十六所知相分第四·二纸)云。何处能入。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三十三左)胜解行地(文)。义演云。疏胜解行地等者。意说。地前虽有二位。随所闻法皆生胜解。所以地前两位总名胜解地。
  (三十三左)前文本解(文)。义演云。疏前文本解者。意云。论文从为于二空。并得大菩提。及疏文至下当知文。并是唐三藏广安慧师义。又解。已下是疏主将论文依五位配释。前解为本。
  (三十三左)论又为开示(至)令达二空(文)。枢要上本(三十八左)云。又为开示谬执我法等中。为外道开为内道示。为小乘开为大乘示。为边主开为中主示。为初根开为熟根示。此上依人又开唯识示我法。此上总解开示二字(文)演秘云。疏令达二空等者。我法无体。名之为空。非二空性。
  (三十四右)唯识真理(文)。义演云。疏唯识真理者。意说。唯识配世俗谛。真理配胜义谛。即由无明盲故外执我法名迷唯识由不正解故谬执我法。于二空门而不解了。又西明云。令达二空是胜义唯识智。于唯识道理如实了知是世俗唯识智(已上)今谓。唯识真理者。是唯识真实道理。非唯识性。义演真理为胜义谛者非也。
  (三十四右)此即正(至)外道解(文)。此下有二。初约外内别配。文义能所不同为说。此则开浅示深。二或内外下约分全而释。此则不分内外。然此开深示浅此皆约外小。若大乘下通大小等而释。
  (三十四左)若大乘中等(文)。演秘云。疏若大乘中至互显者。但举小乘名谬我法。影取空见名谬唯识。大乘空见知我法无。非谬我法。拨识理无故得言谬。非全不解。不得名迷。但影显也。而无互义。互言相从(文)义蕴亦同。
  (三十四左)此中(至)前殊(文)。义演云。疏为外道等至故与前殊者。意云。此前殊者。此一段文总有二释。即三意各别造论所以也。言与第一所说有殊者。即与第一释有殊。言故与前殊者。即与第二释殊。又云。解一一与前第一安慧师义殊。细详可知。举前论文对辨。开显此文者。即开此唯识教文令生信故。演示此义者。示唯识义。即此一段疏文是火辨师叙世亲菩萨二意造论也(文)今谓。第二释优。以引论文成义故。此明安慧火辨意致不同中。初约证识性。次约迷悟依。安慧约悟断得果故。与今二义不同可知。又安慧悟断得果。今火辨意唯当初悟以言正解是无漏真智故。悟证是真智用故。二论师别可知。
  (三十四左)又如枢要(文)。枢要上本(三十九右)云。下有十释。一除邪显正。外道邪谬执我法迷正理唯识。令达二空除邪显正。二断谬明真。小乘谬执我法迷于真唯识。令达二空断谬明真。三去虚妄留真实。谬执我法不了虚妄唯识。迷唯识者不了真实唯识。令达二空去妄留真。四识世俗知胜义。谬执我法不了世俗唯识。依依他起起二执故。迷唯识者不了胜义唯识。令达二空识俗知胜。次上二解第九卷说二重唯识。已上四解皆取真如。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五见境观心。谬执我法不了境唯识迷唯识者不了心唯识。令达二空见境观心。六除空说有。谬执我法增益空法。迷唯识者损减有法。令达二空。除空说有。七灭愚起智。谬执我法愚痴增。迷唯识者少正智。令达二空灭愚起智。留惑润生得种智故。八舍劣得胜。谬执我法生死劣法起。迷唯识故佛位二果无。令达二空舍生死劣法得胜佛位菩提涅槃。断烦恼障得大涅槃。断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如斯二转依果。九遣断证。谬执我法有所执转。迷唯识故不悟依他。令达二空证圆成实。十粗心。谬执我法粗重起。迷唯识故圣道无。令达二空证真心。于唯识理如实知故。以上诸释随其所应如理配释。
  (三十五右)先小乘学(文)。今谓。小字恐大字写误。以下言造十地疏故。
  (三十五右)德光论师(文)。如上已述。义林章云。二十唯识释中与今不同。又西域记中云。先学大乘后入小乘。却破大乘之义。与今不同。
  (三十五左)说十二(至)非无(文)。义演云。疏十二处密意言教者。意云。如来为破执故。说十二处教不分根尘。而在内外别。虽总不分。意在心内。依他起性不离识故。小乘不解如来密意言教。遂计十二处离识实有也。说密意言意在于此。
  (三十五左)彼立量云等(文)。演秘云。疏萨婆多量等者。问。量有何过。答。有云。宗言实有心心法喻。大乘忿等是假非实。喻有一分所立不成。大乘瓶等是境非实。因有不定。若宗法言决定非无故无过也。详曰。宗云非无。因亦决定相违过也。量云。汝离心之境定非是有。除心心所内境无为不相应等。是所知故。如龟毛等。
  (三十六右)彼立量云(文)。演秘云。疏清辨量等者。问。量有何过。答因有不定过。为如外境是所知故证识是无。为如内境是所知故证识为有。
  (三十六右)如汝心外境(文)。汝简自之辞。以护法立外境非有。清辨立非无故。简免过耳。义演云。疏今就中道无自违失者。意云。今言如汝心外境者。就大乘中道义故。云如汝离心之境。中道大乘心外无境故。若望清辨自宗。即违自宗失。以有境故。此二计与论主作比量相违难。
  (三十六右)掌珍中等(文)。彼论上(二纸)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于自他宗计度分别虽有众多遍计所执。然所知境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以诸愚夫不正觉了胜义谛理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妄执诸法自性差别增益种种邪见罥纲。如世有一无智画师画作可畏药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乱意谓为实有。执实有故自起惊怖或生贪染。于彼境界众多计度增长分别诸见罥网。若正觉知胜义谛理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尔时如世有智画师不执彼有真实自性。非如前说。有为无为境界差别邪见罥纲以自缠里。如蚕处茧。彼非有故无分别慧趣入行成(文)论中广说。且举要文耳。
  (三十六右)依相似教等(文)。义演云。疏一类等至恐违至教说有一识者。意云。此菩萨依五种相似教文说有一识也。言相似者。如远行。虽复教说有诸识。此菩萨不可耶。将说远行言。即唯有一识。犹如说一。相似故名依相似教也。远行教即法足经也。
  (三十六右)摄论第四(至)菩萨计(文)。此文总含多意。一一识无多识。二一心无心所。今约初义。又此论第七及疏七本(三十八纸左)枢要下末(七纸左)义灯五末(五十一右)正理论第十一(二十纸右)此等约第二义。又瑜伽五十七(十四右)明大乘正意。具如伦记中释。彼十六上(二十五纸左)云。第二辨意根中。据遍缘前际。无始时事以释远行。以时远故。境广故。若萨婆多引此颂证现唯一意识无二并生。经部亦引此颂证一心王更无别数。今大乘中虽许八识同一时生。于一识中无二并起。则破大众部师在胎有二意识故。言诸心相续一一转故。又心义属阿赖耶。在染唯一。在净唯一。一类相续故言诸心相续一一转。故名独行。又破吠世师义我为主宰管御于心而行境界故云无主宰。故云独行(文)世亲(第四·九纸左)无性(第四·十四纸右)两论并有一意识计。此疏正依无性。彼论第四(十四纸右)云。论曰。此中有颂。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释曰。说一意识菩提萨埵引教证言。若远行等游历一切所识境故名为远行。为证此义复说独行。无第二故。言无身者。无形质故。寐于窟者。居在内故。言调此者。于如是心作自在故。难调心者。性?悷故(文)正理论第十一(二十纸右)云。又如契经伽陀中说。心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能调伏难伏。我说婆罗门。此等诸经皆遮心所。又于心所多兴诤论。故知离心无别有体。谓执别有心所论者于心所中与多诤论。或说唯有三大地法。或说有四。或说有十。或说十四故。唯有识随位而流说有多种心心所别。如甘蔗汁。如倡伎人。故无受等别体可得(文)又次下(七本三十八纸左)立别无心所家引此文以为证。应知。
  (三十六左)一依(至)行教(文)。演秘云。疏依远行等教者。按瑜伽论五十七(十四纸左)云。依何根处说远行等。答。依意根处。由于前际无始时故。遍缘一切所知境故。名为远行。诸心相续一一转故。无主宰故。名为独行。无色无见亦无对故。名为无身。依止色故。名寐于窟。疏所释者依无性解也(此见下疏七本三十六左)集成十三之二。
  (三十六左)二依(至)受教(文)。无性摄论(第四·十四左)论曰。又如经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释曰。复引第二圣教为证。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谓此五根所行境界。唯是意识一一各别能领受义。意为彼依者。由此增上彼生起故(文)演秘云。疏依五根所行境等者。无性摄论第四释此经云。谓此五根所行境界。唯是意识一一各别能领受义。既云意识一一别受。明无余识。问。楞伽·涅槃皆明一识。此师所立乃扶彼经。云何论主判为邪执。答。有义。楞伽意说。七依八种而方得生。故言第八起诸识浪。非说第八转作余七。涅槃经意。以彼六识识性是同故立一识。依根分六。非六体一名为一识。如彼经云。如一色性随五根缘得五尘名。岂言一色体即一耶。五境虽别。变碍义同。同一蕴摄。故说名一色。识亦应尔。了别性同。一蕴摄故。故名一识。故涅槃经第十四云。眼识性异。乃至意识性异。是故无常。若但一体。云何言异。故如前会。不尔前后岂自楙楯。又涅槃经三十九云。譬如一火因木草等名木等火。意识亦尔。因眼根等各眼等识者。此显六识同意处故总名意识。余文准会。其理可悉。
  (三十六左)又解深蜜瑜伽等(文)。彼经第一(十七纸右)云。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广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暴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灭尽可得如是(文)瑜伽七十六(二纸右)引经全同。
  (三十六左)有云(至)理必不然(文)。一意识计有三释别。一六识体一。二七识体一。三八识体一。圆测道证·神廓等并以六识一为正(神廓摄论疏亦有此说。然神廓师是摄论译场之笔受人)义演言有云者。测法师解也。义灯一末(八纸右)云。论或执诸识用别体同。西明云。有说。八识多一。有说。但执六识为一。不说七·八。虽有二解。取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释云。唯除别有第八。故彼论云。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识。故知别有第八自体。虽无正文。准理第七离意别有。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为正。今谓不尔。若无唯言。可如所会。既说唯除别有第八。更许离六别有第七。乖论唯言。要集又会。如深密经。文唯显说第八与六。意中合说第六·七故。彼意唯信有第八识。本未信有第七末那。故世亲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若尔。那知世亲不依楞伽所说第八与七如水起浪执七为一唯除第八。又复无性但言此中无别余识。那知不依一类诸师依楞伽经如水起浪八识体一。此论但云诸识体同。诸言无简。又无著摄论云。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依彼论文。即云说一意识。明不许多。又云如意思业。只说意思分为三业。非别二思。若许余识。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无性但总说言无别余识。世亲摄论唯除第八。更别师义。如古因明师立能所成多少各别非皆相似故。古一意师亦应如是。非可违论说六为一将作正叙。
  (三十六左)经部觉天等执(文)下疏四本(五十三纸左)云。譬喻师是经部异师。即日出论者是名经部。此有三种。一根本即鸠摩罗多。二室利逻多。造经部毗婆沙。正理所言上座是。三但名经部。以根本师造结鬘论广说譬喻名譬喻师。从所说为名也。其实总是一种经部(文)。今谓。俱舍二(七纸右)有觉天计。正理四(十八纸右)云。寡学上座此当俱舍觉天。然正理中往往有上座之言。未详是室利逻多。疏主有何所据。又检正理始末。正理第三(九纸右)明立三科由中。前破世亲呼言经主。连次初呼彼上座言等。此上座言之初也。此下往往有此。又第四(十五纸左)立处假界是胜义。此为上座说。即是经部计。慈恩所言恐依此等论文。未得明文。难以一决。又正理中言上座及一切譬喻部师。又言譬喻论者。又言譬喻师。文不一准。深须消息。是经部非一中。此中指根本经部。以下(第四末二十三纸左)言根本经部说有三法遍行(受·想·思)故。正理十一(二十纸左)云。有譬喻者唯有心无别心所等。觉天是婆沙四评家随一也。婆沙百四十二(七纸左)明觉天立离心无所。彼云。尊者觉天作如是说。名二十二实体唯一。所谓意根。彼作是说。诸有为法有二自性。一大种。二心。离大种无所造色。离心无心所。诸色皆是大种差别。无色皆是心之差别(文)如下疏(七本十三八纸左)言婆沙等叙妙音等计者。此恐疏主忘失。以前文(此段及四末二十纸左·同二十四纸·六本二纸左)皆云经部。唯第七本云妙音。况考婆沙。有觉天计如今所引。无妙音师立无心所之文。义蕴一(十六左)云。疏经部觉天等计者。此正叙觉天兼说经部。准婆沙论百四十二。唯觉天无心所也。虽说三法和合名触者。既言和合。明不实。余准皆假(已上)今谓。于经部中。根本譬喻论师全无。上座室利罗多分无计。别立受想思故。觉天亦全无计。义蕴既云正叙觉天者。此释好也。全无·分无虽皆名无。然今论文言无别心所。此则正显全无。然三法和合等文。准俱舍等是经部所引。疏主此段稍有淆滥。然准正理。譬喻者计唯有心无别心所之师。又有执别有心所论者。于中一立有三大地法。或说有四。或十或十四等。如正理明。然疏第七云。如前第一卷解。彼虽不言一切心所并无者。与正理文相违何者。答。正理言无者。言心之分位无别心所。非不分立受·想等。疏主就义言不言并无。亦无巨妨。又考正理论。于经部中根本譬喻论师立唯有心无别心所(第十一卷二十纸左)又上座室利罗多立受·想·思别有体性。以经说故(第十之四纸右)虽总言经部。非无稍异。然四末疏云根本经部说有三法遍行者。此违正理。恐疏主暗记失。
  (三十七左)觉天所执(至)无心所(文)。义演云。觉天论师是经部中一师也。今谓。不知觉天是婆沙四评家中随一。言经部中一师误之甚矣。士夫六界者。俱舍二(七纸左)云。入胎经说。又觉天所成自义(光记二·二十纸左)又正理五(八纸左)譬喻论师引此成已义。又所引触文出于俱舍第十(三纸左)光·宝两师并云经部。又疏主下文(第七)云俱舍解触支中叙经部计。又第七中引六界文为楞伽师并经部妙音等计。与此不同。瑜伽五十六(七纸)破依分位经。六界经等立无心所计。略纂十五(六纸)释之。今谓。疏主觉天为分无计者。恐无本据。婆沙·俱舍等无其意。义灯云。要集云。如何得知立三·四等。见不引文即云。如何得知。如彼西明所引。何知本疏不见彼文。恐烦不引。徒设征责。今谓。淄洲亦不引文。又疏下文引妙音等。可以例知。
  (三十七右)行信思等(文)。疏四末(二十四纸左)云。经部以思分位名信等。
  (三十七右)初之二种(至)非异(文)。枢要中有九句分别。此第一解。彼上本(四十纸右)云。又解。各有小乘大乘师执。第一清辨依世俗谛心外有境。二俱非无。第二小乘中一说部执一切法唯有假名都无心·境。外道空见亦复如是。第三小乘执心意识义一文异。摄大乘说心意识体一者是。第四上古大乘亦有依庄严论执诸心所离心无体。如下心所问答中辨。故四各通大小二执。由此总应九句分别。第一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大乘执境执心非空非有。第三·第四大乘小乘执心执所非多非异。第二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第三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小乘。第四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第五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小乘。第六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大乘。第七解云。四俱大乘。第八解云。四俱小乘。第九解云。四中一一皆有大乘小乘。并各如次应云。执境执心非空非有。执心执所非多非异(文)义演九句一一立名旗势文字多误。有叵取解。
  (三十七左)然清辨计(文)。义演云。疏然清辨计至有何心也者。意云。清辨胜义中心境俱空。世俗中心境俱有。如何今者偏计识无不言境耶。答。依世谛中心境俱有。今因违汝说有境无心。
  (三十七左)邪见一说(文)。宗轮论述记上(二十八纸左)云。一说部。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识。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即乖本旨。所以别分名一说部。从所立为名也。真谛师论名与此同。文殊问经云执一语言部。名虽相似。然注解云。所执与僧祇同故言一说。此释非也。
  (三十七左)正量部师(文)。下三本(四十一纸右)云。不同安慧及小乘中正量部等无所缘相得名为缘(文)如此编(一之五)引宗轮疏具解。
  (三十八右)即安慧师(文)。如下第三本(四十一纸右)具释。
  (三十八右)如僧伽等(文)。僧伽即数论师。如下(一末二十三纸)具明。  
  (三十八右)如吠世等(文)。吠世即胜论师。如下(一末三十九纸)具明。  
  (三十八右)犊子等计(文)。宗轮论云。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述记(三十七左)云。犊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静处。贪欲起已不知所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后仙种皆言犊子。则婆罗门姓也。又论云。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述记云。其犊子部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文)下疏(八十六左)云。筏蹉氏外道名犊子外道。男声中呼。归佛出家名犊子部。皤雌子部女声中呼。即是一也。下疏云。此部主计非即非离我。如俱舍二十九等(文)言等者等取正量部等。下疏云。正量部等亦作此计。
  (三十八左)法藏部(文)。宗轮论云。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辨菽氏师(文)疏(上卷三十九左)云。法藏者部主名。密之与藏义意大同。法藏法密二义皆得。此师含容正法如藏之密故言法密。从人以立论主名。此部师说。总有五藏。一经。二律。三阿毗达磨。四咒。即明诸咒等。五菩萨。即明本菩萨行事等。既乖化地本旨。遂乃部分。他不信之。遂引目连为证。菽者豆也。上古有人。嗜缘豆字。辨以为食。遂得成仙。目连是彼仙种故言辨菽氏也。或言。仙人食豆。此是彼种。我谓族类。此部引目连说有五藏证也(文)又宗轮疏(下八十八纸)明此宗计。未见此文。他日更考。婆沙九(七纸左)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已义故。谓或有执。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如大众部。彼作是说。智等能了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灯能照为自性故能照自他。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相应。如法密部。彼作是说。慧等能了相应受等。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说。慧有二种。俱时而生一相应。二不相应。相应慧知不相应者不相应慧知相应者(已上论文)下文广破诸计。文长故止。
  (三十八左)化地部(文)。宗轮论云。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文)疏云。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之人鹿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正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土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问经言。大不可弃非也。又疏(下八十一纸)具明此宗计。未见此文。他日更考。义演缘俱有法具有三释。皆不允当相应俱有宽狭天别。准相应俱有二因可以思知。
  (三十八左)法救说(文)。婆沙一百四十二(七纸右)云。尊者法救作如是说。名二十二。实体十四。谓即前五及命·舍·定无别实体故(乃至)问。何故彼说定根亦无别体。答。彼说。离心无实体故。如说定云何。谓心一境性。由此诸根名二十二。实体十四(文)法救是婆沙四评家中随一。然饰宗记二末(三十九左)云。杂心论主虽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为法救论师。其所造论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论第十二云尊者说曰。注中云。此达磨多罗以右昔达磨多罗为尊者(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准此应知杂心论主亦立法处无表色体。以之为假。然婆沙中法救论师者。即婆沙七十七·顺正理五十二·俱舍第二十并云萨婆多宗有四大论师之一数也(文)今谓。定宾善考终古未考义。可谓学博矣。予今览杂心论。论主非婆沙中法救明矣。何者。论中举四论师评三世义。世友为正也。依之而言。则定宾引证知是迂泛矣。
  (三十八左)论故作斯论(文)。演秘云。论故作斯论者。此之结文前之二师亦合有之。上言今造此论一句后之二师理亦合有。不可繁重故互影显(文)义蕴亦同。
  (三十九左)科此本教有三种三(文)。三种三者。谓相性位科·初中后科·境行果科。然枢要分科凡有八释。此三说科彼八释之第三·四·五是也。
  (三十九左)颂说言(至)等事(文)。大乘楞伽经唯识论天亲造菩提流支译与真谛译大乘唯识论·玄奘译二十唯识同本。文出次下(六十七纸左)。
  (三十九左)虽知此心(至)不可妄故(文)。义蕴一(十七右)云。疏虽知此心虚妄显现至不可妄故者。问。初言虽知此心虚妄显现。即是已了妄讫。何故复言若不知真不了妄耶。答。初未达真虽知虚妄。以有漏故未能深了。证真已后方能尽了皆如幻事故。下论云。未真觉位长处梦中。要至觉时方能追觉也。
  (四十右)经言(至)而非真(文)。此厚严经文也。出于第八论(三十一左)。
  (四十右)总十三住略为五位(文)。五位十三具如第九中明。
  (四十一右)准释瑜伽摄论(文)演秘云。疏准瑜伽摄论等者。瑜伽者相应之义。境·行·果三并相应故。即所诠也。论从所诠名瑜伽论。摄论正宗明十殊胜。十殊胜者。前八是因。后二为果。就前八中。初二是境。次六是智。智即行也。斯之二论正宗所明唯境·行·果。唯识准彼亦境·行·果为正所宗(文)义蕴亦同。
  (四十一右)然初境中(至)此二故(文)。枢要上本(四十三左)云。辨境之中明真俗谛。二十四颂明俗谛。次之一颂明真谛。明俗谛中分二。初标后释。如相性位三科中解。次上三科如疏中解(文)义演云。意云。就境中有其真俗二谛。虽别以真俗相依故总为境。问。胜义世俗各有四重。此中何故但说二谛。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又问。何故境中但说二谛不言余法。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
  (四十一左)广明识相(文)。枢要上本(四十三纸右)云。后二十二颂半随所标而广释。广中有三。一广三能变体。二广依识所变。三广由假说言。
  (四十一左)依境行果(至)性相(文)。若境行果科则枢要云上本(四十三左)辨境之中明真俗谛。二十四颂明俗谛。次之一颂明真谛。中分二(文)若相性位科则枢要云(同上)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之一颂明唯识性。后之五颂明唯识位。
  (四十二右)要无九过(文)。若正比量则必离三十三过。谓宗九。因十四。喻十。今唯立宗不举因·喻故云九过。
  (四十二右)由此灭道(至)非对治(文)。义蕴云。疏由此灭道或非世间者。灭·道二谛即第三俗。若对胜义可名世间。约无对治故非世间。
  (四十二左)心与境(至)为圣(文)。演秘云。疏心与境冥等者。叹圣心智亲证于境。离其妄执曰与境冥。体妙殊胜功能莫方得斯胜德。名为神会。有云。如次配后·本智。又云。本智缘如名心境冥。世第一法名之为智见道名神。详曰。虽为穿凿全无所据。有何所以后得·本智别名心智。本智之境而名神耶。如何有漏与无漏见而有会义(文)义演云。疏心与境冥等者。本智及心望境名与境冥。心所望境名智与神会。又哲云。心与境冥者。心冥真境。智与神会者。有胜神会故(文)今谓。诸说并不稳畅。境该真俗。心智亦通。意谓。能有根·后二智冥会真俗妙境。名之为圣。义蕴云。心与境冥智与神会者。有解。初是后得智。现量智境故名为冥。后是根本智。真如妙理犹若神也。会即现证。又初约心王证境。后约心所证境即俱是根本也。更有别释。不劳烦述。
  (四十二左)然大般若(至)彼说(文)。大般若四百九十八(十二纸)如演秘所引。义灯一末(九纸左)云。疏言依大般若八啭声中释世间云。是世间出故名世间者。以五蕴体即是世间。非是五蕴别从世间而出。以五蕴体是世间故。五蕴自现之时。名世间出。如世说言圣人出故。准八啭声即体声也(因明前记举上释云。问。此释世间。云何言是世间出故名世间耶。答。准般若。此初文是释出世间文。复有读者应更捡文)造世间故者。以从蕴上起诸烦恼。烦恼生业造作当果。名造世间。即业声也。由世间者。以烦恼等是五蕴具能造五蕴。蕴从彼具故。名由世间。即具声也。为世间者。以为蕴体堕在世间故。名世间。即为声也。因世间故者。过去或业体是世间。从彼招感。因于彼故。名因世间。即从声也。属世间故者。系属世间故。即属声也。依世间者。以刹那生灭后依于前而得起故。名依世间。一切诸法皆七啭声之所目故。第八呼声以召彼故更无别义。故略不说(文)演秘云。按彼经四百九十八云。是六波罗蜜何因缘故名为世间及出世间。舍利子。世间者。谓六波罗蜜是世间故。乃至依世间故名为世间。舍利子。出世间者。谓此六波罗蜜是出世间故。拔出世间故。由世间出故。为世间出故。从世间出故。世之出故。依世间出故。名出世间。详曰。准此经文。疏所引云是世间出名世间者。出字剩也。题卷亦误(文)义蕴云。然此疏云。是世间出故者。出字剩也。或疏意兼释于出世间故加出字。然者略也(已上)今谓。初义与演秘同。此解应然。
  (四十二左)释问起因如枢要说(文)。枢要上本(四十四左)云。准瑜伽释言。总问此论所明宗要。问者先闻诸经所说一切唯心。其义未了故为此问。或作论者先总受请论之宗要。尽在心中欲为学徒分别解说自假兴问为起说因。故为此问。若不尔者。先无略说。无容歘问。又发问者略有五种。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欲利乐有情故问。今为第五。专为利乐诸有情故作此论也。已达故非初二。自问故非次二。故依第五以发问端(文)义灯一末(十纸右)云。又难有五。一为不了义得显了故。如言此文有何义耶。二语相违故。如言何故世尊先说与今说异。三由道理相违故。如有显示四种道理相违之义。四不决定故。于一种义于彼彼处种种异门。说故。五者究竟非现见故。如言内我有何体性而言常恒无有变易如是正住等。今此设难即第二·三。
  (四十三右)余如枢要(文)。枢要上本(四十五右)云。何故本颂最初答难标论宗。般若灯论初释八不。清辨二释顺世俗解。今以此颂摄一部中所有义尽。由是答标。下十四颂半广此所标三种能变下三句颂。次是诸识转变等一颂广此第五句颂彼依识所变。复有八颂广此颂上二句由假说我法等。彼初二颂答文外违理难。后六颂答违经难。言虽似别。意皆依心所变现而说。后之五颂总广修此一颂半所经行位。故先答难即标论宗。总摄一部之大意也初一颂半分之为三。初二句随先问答。次一句随别征释。后三句随陈自列。此以义科。非依释段。
  (四十三右)论由假说(至)识所变(文)。义灯一本(十纸)云。释此颂文虽有十师。大类分三。谓安慧菩萨就依他中唯立一分。难陀·亲胜等立于二分。陈那等师立于三分。护法准下虽立四分。然随于古释依三分。
  (四十四右)此但说识义兼心所(文)。义演云。疏此但说识义兼心所者。此释外难。难云。识体有变。相依上说我法。心所有二分。应亦说我法。何故说识实不言心所。答。此但说识义兼心所(文)今谓。此难及答具见次下疏(五十六纸左)义灯具释如集成引(五十一纸左)。
  (四十四右)若尔真如(至)名真如(文)义演云。意此外难。难云。我法是不实。实名唯识。真如非不实。应当非唯识言不离识名唯识等者答也(文)此问及答亦见次下疏(五十六纸左右)。
  (四十四左)后后遂有相见分生(文)。演秘云。问。相·见二分发乎无始。云何后后方遂有耶。答。约更增说。如法华言来入此宅又纵无始际相见亦因熏习。熏习后起熏习相见。起非一故言后后(文)今谓。有漏无漏各有本始种子。后后之言有何失乎。义蕴云。疏后后遂有相见分生者。问。此相·见分无始先有·如何此说后后生耶。答。虽及未熏前前已有。犹如说蕴从取而生。约义说故。
  (四十四左)经颂言(至)而转(文)。经谓厚严经。即第二卷论(九纸右)所引之文也。
  (四十五右)是故经言(至)我法名(文)。亦厚严经之文。第二论(十一纸右)所引。
  (四十五右)又第二解(至)以为我法(文)。义蕴云。疏又第二解至义依体者。言以无依有者。所执我法无实体。能执之情其体不无。无体我法依于妄情故。言以无依体。言义依体者。此圣教我法相见体上有主宰义即立为我。有作用义即立为法。我法二义依相见体故。言义依体也(已上)今谓。此释本据下疏。然与今意。不合。下疏(六十五右)云。护法释云。识自证分相见依他二分非我非法。无主宰故。无作用故。性离言故。圣教名我法。者是强目彼等。
  (四十五左)我法二假(至)都非(文)。义灯一末(十三右)云。此意释云。世间我法说所执相以为我法。我法本无。唯只言说。圣教虽说所缘见相蕴等诸法以为我法。蕴等实非若我若法。但唯有言故云乃属于说。
  (四十五左)以所说(至)若法(文)。义灯云(一末十三纸右)此意解云。所执外我法无。世说我法者。随自情执我法之解说为我法。无彼所执我法可说。以我法无依内情故。以无依有假。故但说情。圣教所设依识等上有我法义。义依于体。即义是别。识体是总。以别依总故说别义以为我法。名义依体。此既说义以为我法。故不在言。有彼体义为所说故。
  (四十六右)若安慧解(文)。枢要上本(四十五右)云。安慧解云。佛身诸法不可说为若我若法。证不可言故。执习俱尽故。施设我法唯在于余。除佛已外诸异生等于计所执总无之无别执为我法。世尊为除此妄实执。于总无上义施设。为圣教我法。如论所引厚严二颂(文)义灯一末(十纸左)云。且安慧云。相见无体。能所取故。故经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无。此说有为及以无为二种为有更无余法。佛能证智离虚妄故。以自证分缘真如时。更无见相分。无能所取故。缘自证时为后得智。无二取故。亦无见相。犹此相见既是虚妄即遍计收。依他之中唯自证分。既有二分。皆是妄心故。三性心皆许有执。除佛已外并皆有执。何以得知。准多经论。第五地中断于下乘般涅槃障。求涅槃者既是善心。若其无执。何须说断。八地已上除加行心。加行心善。既说言除。故知有执。又复世亲造缘起论许三性心并无明俱。故并有执。问。既除佛外皆悉有执。十地无漏心有执不。答。有二解。一云。有执。二十唯识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既云不知如佛境。明无漏心亦是有执。问。既许无漏复名为善。何有无明。答。简余重故。如有漏乐受亦名为苦。行苦摄故。如有漏善亦名不善。胜义不善故。故名为善及无漏者。亦简重故。二云。虽通三性。无漏心无。故下第八云。八识心心所有漏所摄皆有执故。既简无漏心。故不说有。问。岂无二分耶。答。准下第九解真见道叙异说中。不立二分即安慧等。故无漏心不许有执。然二十唯识云不知如佛境者。据有漏说。或非明了。不得如佛。相传二解。准此唯佛不有二分。故知我法不依佛说。无二分故。证不可言故。执习断尽故。施设我法唯在于余。除佛已外于计所执总无之上。别执为我及以实法。世尊除此虚妄执故。于总无上假施设为圣教我法。又(十二纸右)然安慧释。假我假法世间愚夫于自证分上妄生相见。相见本无。不了此空执有我法。我法别无。或执相见别二以为若我若法。故名别无。相见总无为别我法作所依止。以此我法依相见故名别无依总无。而假立为世间我法。以无依无假立圣教所说我法。虽迷悟异俱依于无。又此安慧以外似内故。以无似有。相见体无。似内心执有。故法准同。圣教我法以有似无(文)演秘云。疏若安慧解至别无依总无等者。有义。圣教我法所执既无。如何圣教亦无依。无故应别解。彼宗世间所说我法及一分圣教菩萨二乘所变现者。此无依无。由有漏心皆名执故。若诸菩萨无漏心现及佛现者。皆强施设。义依于体。不违正理。问。若尔。二分皆是所执。彼无二分。依何假说。答。安慧解云。说依二分。且依世间一分圣教。若无漏心佛所现者。此等皆依自证假设。又此亦得依识所变。自证分中分别说。有能所变故。若依此释说。所变言未皆说名相见二分。详曰。除佛以外余无漏心相传二释。一云。有执。有二分故。一云。无执。无漏二分非虚妄故。第八论云。八识心心所有漏所摄。皆有执故。已简无漏。或无漏心皆无相见。疏中且依第一义说二分既执。诸佛便无。所以我法不依佛立。依余圣者有漏心既名无依无。据斯一义。理亦何失。具如义灯(文)准第八·疏·灯·演秘第十·枢要·二十唯识疏等。多明无漏心有执之义。义演云。疏别无依总无者。我法二种是别无。即于总无之上此有别无我法也。此即通说见相二分名总无也。或可见相二分各得总无之名。故相分总无之上此为我法。见分亦尔。为安慧师此见相二分亦是假无。如蜗牛头有二角。角无其体。但起头故。
  (四十六右)唯以(至)解别(文)。义演云。疏与护法解别者。难陀但依相分上此为我法。护法通达见相分上此为我法。故有别。
  (四十六右)又解如枢要说(文)。枢要上本(四十五纸右)云。难陀师云。依相分上起所执我法。随计妄情说为世间我法。即依所变依他上施设为圣教我法。
  (四十六左)此识所变(至)三种(文)。演秘云。论言此者。此其所变。体者即见相分。有义。此有二义。一云。此者此能变识。二云。此者此我法二。此我法二所依见相能变之识有三识故。详曰。本释为正。何所以者。夫言此者指陈之义。前言我法依识所变。既云所变。必有能变。故异前言此能变三。明知此言属于所变。若此能变。文势疏断。又此我法亦为不可。为言我法即是所变非是见相。见相复非我法所依。既有斯滥故从本疏。
  (四十六左)三法转相依也(文)。演秘云。我法依相见。相见依识体。问。何故颂言我法名彼。见相为此。答。对自证分近远别故。立彼此言。三法转依远近别故。
  (四十六左)此义通余(文)。余者除此异熟识因果之外一切内外种果皆悉如是。故云通余。非必指小乘。俱舍二云。或所造业至得果时。变而能熟。故名异熟。彼所得果与因别类而是所熟。故名异熟。或于因上假立果名。如于果上假立因名。
  (四十六左)今者(至)世故(文)。义演云。意云。异时者。约初造业望当受果为异。不约种望现果说。何以故。大乘许种现同世故。
  (四十七右)思量(至)释也(文)。演秘云。疏思量即识准前释者。异熟两释但准持业。何以故。既云思量。明非是种种位无有思量义故。故疏但言思量即识准于前释。
  (四十七右)三了别境识(文)。义灯一末(十四右)云。论及了别境识。要集叙。有说。下一识字通三能变有云。前云彼依识所变。三变通名。此云识者唯属第三了别能。以心意识名体别故(要集但叙而不决断)今谓。释非。所以者何。前标我法依识所变。次辨能变识体一多。本欲释前。不拟别解心意识号。故下释云。此三皆名能变识故。又心意识了名之通故。随增立名。余处说别。此处据通。识之名体不得云别(文)下疏(四十九左)具释。
  (四十七右)二十论说(文)。二十唯识述记上(十纸左)云。谓诸经论所说心·意·识·及了别。此之四名其体无异。但名差别。心积集义。意思量义。识了别义。了识达义。应言了别。此中言略但说了言。旧论言等等此了故。乃至了别有二。一细。二粗。初通诸识。后唯前六。此即八识皆有四名(文)义演云。疏二论至说六识者。意云。此举教为难。难云。若言前六名识者。何二十唯识论说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了通名者。意说。八识俱得名心意识等。何故今者偏说前六名识。答。偏说前六名识者。有其二义。一则了别别境。二则了粗显境。如下论言了境相粗故。前六不同七·八也。
  (四十七左)然滥第七(文)。演秘云。问。何故不言滥第八耶。答。第八通缘三种境故。无滥不言。若尔。第六通缘诸境。应不得名了别境识。答。以根对境得名了别。问。根境相对七八应然。详曰。准此等妨言滥七八亦应好也。疏据显相且言滥七(文)今谓。疏释本据下论(第二之十一右)云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疏二末(七十二右)云。以前六识同了粗境异七·八故合为一名。枢要上末(三十八右)云。三行相粗故。四所缘粗故(文)今谓。疏意以缘境粗唯简第七。以行相粗通简七·八。下论唯以缘粗通七·八。所望不同。义演云。疏对此六尘至然滥第七者。意云为对六尘此识一一别了。别者即各别义。为别别了六境名了别境识者。然滥第七。何以故。第七·六有解别境故。即第八识是第七识之境。故知第七亦应名了别境识。何故唯言六转识。答。第七约不得名了别境识。明知不约了别别境说。但依了别境识说。即无过也。别为记别。
  (四十七左)此依胜义(至)八别(文)。第九论(二纸左)云。然胜义谛略有四种。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等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文)二谛章云(二十一左)胜义胜义者。体妙离言迥超众法名为胜义。圣智内证过前四俗复名胜义(文)义演云。疏此依胜义至可言八别者。意问云。今此八识为定别为不尔耶。且依四种胜义中说。不可依第四。心言俱绝故。若依第二·第三。不可云一多。真故相无别。四谛因果故不二。但可云依俗中第二·真中第一明。何以故。但是十八界故(文)演秘云。疏依第二第三至相无别者。问。何故不辨初胜义耶。答。初据胜义谛而有两释。一云。初体即第二俗。第二俗中可言八别。故除初真。二云。初真体虽即第二俗。俗劣真胜。故初真中亦无八别。今依初释故除初真。如下第七疏自两解(文)疏七本(四十五左)云。又(此第二解)即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离。理稍殊胜故。虚幻法故。何有定离。八作用别。亦非定即(又七末二十九纸右)。
  (四十七左)颂中唯言(至)有八种识(文)。疏七末(十七左)云。唯与定有别者。梵音言都。都者不唯是唯。亦是定义。于此都字之上加阿缚驮剌那。即是揩定义。故今应言唯是定义。
  (四十八右)一类菩萨(至)文异(文)。一类菩萨者。摄论所说如上已明。小乘者如俱舍等。摄大乘论云。复有一类。谓心意识义一文异。是义不成。
  (四十八右)楞伽经说(至)水中诸波(文)。十卷经中第九(初纸)具文云。依诸邪念法。是故有识生。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文)古会云。生显总合言生。又断无明得菩提。故言邪念等。或言总意别故。约八识言生及邪念等。于中第二于理为正。
  (四十八右)兼说识性(至)别开(文)。古说云云。如别章述。唯识章(十一右)云。或因果合说九。楞伽第九颂云。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依无相论同性经中。若取真如为第九者。真俗合说故。今取净位第八本识以为第九。染净本识各别说故。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此中既言无垢识与圆镜智俱。第九复名阿末罗识。故知第八识染净别说以为九也(文)无相论转识品云。能缘有三。一果报识。即阿梨耶。二执识。即末那。三尘识。即六识。乃至境识俱泯。即是空性。其空性者阿摩罗识也。乃至唯阿摩罗识是真如。如大乘同性言。众生神识无边无色。无相不可见。无定处所识相清净。唯无明贪爱习气业等客尘烦恼之所覆障。譬如清净虚空四尘所障。无相论陈那菩萨造真谛译观所缘缘论同本。今二义中一识性者。此依无相论同性经。二染净别开者。此依功德庄严经。如下疏第三云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然楞伽经有九种识。彼说真识为第九名无垢识。如上下会。此无垢识是圆镜智相应识名。转名因第八心体得之。
  (四十八左)然依(至)别位起故(文)。义演云。疏然依根境至别位起故者。此释外难。难云。若如大乘说有八识者。如何唯说有十二处等。答。但依根境相对体别说有十二处·十八界等。实有八识也。如经部师细意识至第六别位起故者。彼师计云。细意识离粗意识外别有体仍别位起。如在灭定或无心时有细意识。虽无粗第六意识得有此细意识故。是有情摄。非无情也。亦如大乘在灭定时。虽每余识。依第八识在不名无情。此亦应尔。虽作此计亦无可两意识并起。七有细无粗。有粗无细故(文)言经部计细意识者。宗轮论云。有根边蕴有一味蕴。疏(九十一左)云。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有根边蕴者。根谓向前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边。其余间断五蕴之法是未起故名根边蕴。
  (四十八左)如枢要说(文)。枢要上末(三十七纸左)具释异熟量了境三义。
  (四十八左)及亦二义(文)。准下疏等具有三义。二义如此所明。更有一义。及者谓等义。下疏五本(四十右)云。又及者等义。举四烦恼等余触等(俱舍等颂为等取余心所等置及言是也)又二十唯识述记下(十九纸右)云。西域言遮。此翻为及。或翻为等。若作及义。于六释中显相违释。第三句及第四句并是显此四难义各不同非无次行即是俱时至与未至故置及言。若言等者。显非唯尔更有此余。今者四义皆已列名。义不是等。但言及并显相违释。
  (四十八左)如后卷说(文)。第二论(十一右)云。及言显六合为一种(文)今谓如常所解合集前后立以及言。今颂应有此意。然准下论合六为及。
  (四十九右)三滥有财(至)思量了别境(文)。义蕴云。疏三滥有财恐以异熟为思量了别境者。问。此既自他双举。为与依主何别答。若以已从他所依而立名是依主也。若将他法为已物。是有财也。虽举自他相各别故。又有财全隐自名。依主自他俱举。胜约前解故有滥也。
  (四十九右)四滥邻近(文)。演秘云。疏滥邻近者。问。全取他名可云邻近今言异熟思量了别。自他俱说何成邻近。答。邻近释者。取俱时法以立自名若无及言恐言异熟由与思量了别俱时。异熟名为思量了别亦无失矣。六释差别具如法苑决择明之(文)义蕴云。疏四滥邻近者。问。如四念住全取念而不言惠名为邻近。今此何故自他举耶。答。此实非邻近。少分相似。所以言滥。又邻近亦同有财。有其二说。自他双举亦名邻近。若尔。与有财何别。答。随其两释单举双明。只是有财将他属已。邻近隐已从强故二别也。
  (四十九左)初之一名唯未转位(文)。初名谓异熟名。执持贯通因果。异熟赖耶唯局因位。应知。或难疏主云。阿赖耶名唯未转位。异熟之名亦通果位。何故今如是言耶。予答云。不知性相之最矣。总论第八识因果之位有三种别。一我爱执藏现行位。二善恶业果位。三相续执持位。此中阿赖耶名唯在第一。异熟之名通第二位。不及第三执持之名广通因果三位皆得异熟之名。唯在未转炳然可观。或者难言如何何乎嗟乎。下论(第二之十一纸右)云。一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此多之言表通二位不通果位。
  (四十九左)皆通异熟等名(文)。义演云。疏皆通异熟等者。意云。诸识皆从异熟中种子而生。亦得名异熟识。何故独乎。又解。诸识种子各自转变能生现识。是故诸识名异熟识(文)今谓。义演谬也。具如下疏及枢要上末(三十七纸左)。
  (四十九左)如枢要说(文)。枢要上本(四十五左)何故本颂等之文是也。如上已引(二十五纸右)。
  (五十右)合作二文科(文)。演秘云。疏合作二文科者。初略释颂所有论文分为二段。一别解三句合为一段。二总解三句合为一段。有两种合故名合作二文科也。
  (五十右)总作三文科(文)。演秘云。疏总作三文科者。初略释颂一段论文总为三段名总三文(文)今谓。有二三别者。后三段科如是诸相已下诸文皆唯释第三句。前二段科非唯局第三句。于中愚夫所计已下亦总释三句。此为别也。
  (五十左)如论易详(文)。义演云。疏如论易详者。意说。论中一一别解世间我法·圣教我法。此二种我法皆由假说。今谓。略者颂文。故双举也。
  (五十左)或主(至)我用(文)。枢要上本(四十六右)云。我谓主宰。法谓轨持。主是俱生我。无分别故。宰是分别我。有割断故。主是第七我。宰是第六我。主是世间我。能作受故。宰是圣教我。依用辨故。并疏为五解。
  (五十一右)法谓(至)不舍自相(文)伦记十三下(三纸右)云。梵语陀罗唐名持义。梵语达磨亦是持义。能持故名法(文)义灯一末(十四纸左)云。此意能有屈曲轨范表彰差别生物解者。随增名轨。不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名为持。持自性故。缘无为等生解之时。通得名法。不是定说无及真如不能生解故名为持。今于总一法名分为轨持。不尔轨持二言何别(文)伦记十三下(四纸右)云。新罗证法师云。法有三义一持差别。如此上文。持识不行差别义故。二持自性。如次文说。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有义。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法。三轨生解。次文中云。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于无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
  (五十一右)一体有(至)说对(文)。枢要上本(四十六右)云。圣教法名轨。依用辨故。世间法名持。执实自体能自持故。并疏为五。此中皆依增上义说。四解通依世间圣教。第五别配(文)义灯一末(十四纸左)云。又以轨持疏有四对。不是如次配前轨持。但随所应为其四对。准义配取。并枢要中圣教世间对。枢要解云。此中皆依增上义说。前四解通世间圣教。第五别配(文)自性差别者。因明疏上本(二十六左)云。佛地论云。彼因明论诸法自相唯局自体不通他上名为自性。如缕贯华。贯通他上诸法差别义名为差别(乃至)五蕴等为自。无常等为共。色蕴之中。色处为自。色蕴为共。色处之中。青等为自。色处为共。青等之中。衣华为自。青等为共。衣华之中。极微为自。衣华为共等(文)义演云。问。陈说何别。答。但总申名陈。广分别名说(文)因明疏下本(二纸右)云。言先陈者名为自性。言后说者名为差别。
  (五十一右)前唯(至)通无(文)。义灯一末(十四左)云。若解此释。西明引立无亦名轨。如因明论立我为无亦得名轨。徒设劬劳。有解不得本疏主意救此义云。以我体无为疏所缘缘。以无体故不能生解。亲缘有体生解名轨。亦是徒施。有云。复引瑜伽论。轨通有法无法·有为无为·若有若无俱名论轨。亦应自息。要集复云。有说。四对辨持轨异。无为无法唯持非轨。义即难寻。复引楞伽真智缘如乃至云。后得智缘远从本质生解。名论轨亦无有失者。此不异前。何烦广说。又引瑜伽五十二云。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乃至意法。答。由能轨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五识不行通为无为(既欲证无及如名轨。复引通语如无轨言。不解本释徒为证据。应寻前解经论无违)演秘云。有义。轨唯有法持亦通无。此一尽理。许无义宗能生解者。约无本质。非无影像能生心也。故下论云。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详曰。若从其胜。轨有有法。据但生解。无亦名轨。故瑜伽论五十二中以五种理成缘无识。识既缘无。岂非无法生物解耶。若生物解。何不名轨。若尔。云何缘用必实。答据生识体。缘必有体。若行解起因无亦生。如立我无岂不生彼我无行解。故亦无违。疏等之意如灯具释(文)义蕴云。疏前唯有体后亦通无者。此即第一体有无对。下之三对如次可知。
  (五十一右)瑜伽五十二(文)。五十二(初纸左)云。问。如世尊言。过去诸行为缘生意。未来诸行为缘生意。过去未来诸行非有。何故世尊宣说彼行为缘生意。若意亦缘非有事境而得生者。云何不违微妙言说如世尊言。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何等为二。谓眼及色。如是广说乃至意法。答。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是故说言缘意及法意识得生。问。何因缘故知佛世尊有是密意。答。由彼意识亦缘去来识为境界世现可得非彼境识法处所摄。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有义。若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于无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若于二种。不由二义起了别者。不应说意缘一切义取一切义。设作是说。便应违害自悉弹多。又不应言如其所有非有亦尔。是如理说。是故意识如去来事非实有相缘彼为境。由此故知意识亦缘非有为境。复有广大言论道理。由此证知有缘无识。谓如世尊微妙言说。若内若外及二中间都无无有我。此我无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共相观识。非不缘彼境界而转。此名第一言论道理。又于色香味触如是如是生起变异所安立中。施设饮食车乘衣服严具室宅军林等事。此饮食等离色香等都无所有。此无有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自相观识。非不缘彼境界而转。是名第三言论道理(文)略纂十三(四十五右)云。论云。答。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世尊假说为法等者。有体法唯在现在。体是有故名真实法。若过去未来体非实有。然能持自无体令五识不行。令意识转。假说名法。此岂是法。故令法处摄。前引经中但有法量而无处字。假说无为法。非谓法故便法处摄而言遂有体。应立量云。如我所言过未无法亦应名法。有所持故。如现在法。应成意缘过未等无体之法意识应缘。以是法故。如有体法。答。由彼意识亦缘去来识为境界。世现可得者。此世间相违。过未之识十八界摄。意缘之时非法处收。但是当曾六识界摄。缘过未世亦然。虽假说名法非法处收。缘空华等心亦起。此境亦非法处收。亦得假名缘法起意。应立量云。去来二世意所缘境诸色等法非法处收。缘去来世识故。以意缘之所行故。如去来世所缘六识。问曰。此是所缘缘不。答曰。影像当心唯识三世摄故。是所缘缘。此本质无法非是因果。影像可成因果。今就外执破。非大乘中影像不有诸识可行。有性安立有性。无性安立无性等者。有性之法自有业用。能持自体令他识不行自识得行。无性之法不能自有作业。唯有他识不行等。故名无性。缘有不知无故。便违自宗。广大言论中。无我观此无我本质无。如世智即缘彼无显得真如。如加行智即亦有影像当心。据本名无。影像言有。今以本质破外人。若影像是依他性。是何性摄。答。不相应中法同分摄。此乃与心同种。心之相分义名法同分。非谓乃言缘无我境直照本质更不变生即是无法摄。应同前解。
  (五十一右)今者(至)名无(文)。义演云。疏今者相分必有似无名无者。释外难。难云。夫论缘法。必有相分。如何名无。答。虽必有相分。以似无本质故。当时缘无作无相解。后时影像似无本质也(文)义蕴云。疏今者相分必有似无名无者。此会瑜伽。彼云无名法。今约相分但是似无非实无也。
  (五十一右)前是共相(文)。自性差别亦云自相共相。佛地。因明两论有别。至下当辨。
  (五十一右)前唱者(至)名轨(文)。因明疏上本(二十七纸左)云。自性亦名有法。差别亦名法者。法有二义。一能持自体。二轨生他解。故诸论云。法谓轨持。前持自体一切皆通。后轨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陈前未有说。迳廷持体。未有屈曲生他异解。后之所陈前已有说。可以后说分别前陈。方有屈曲生他异解。其异解生唯待后说。故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
  (五十一左)谓我(至)生者(文)。枢要上本(四十六左)云。瑜伽八十三(十五左)但解八名。一我。我我所见现前行故。举有能缘以显所缘我体是有。二有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性更无余法。又复于彼有爱着故。情者性也。初总谈彼有情之义无体可显。即五根等皆名有情。此即我唯有此性无余法故。后解以爱为情。能生我爱。说名有情。于彼法性生爱着故。若无有情谁情所爱。三意生。是意种类。有能思量胜作用故。显是意类故名意生。四摩纳缚迦。依止于意而高下故。若总释义。此名儒童。儒美好义。童少年义美好少年名曰儒童。论依别释。摩纳是高义。高慢他故。缚迦是下义。卑下他故。以依止意或陵慢他或卑下他。名摩纳缚迦(圆测文轨玄应经音并邑记等亦同。然大日经疏云。经云社怛梵者。谓与智者外道宗计大同。但部·党别异故特出之耳。经云若摩奴阇者。智度翻为人。即是人执也。具译当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类。计人即从人生。故以为名。唐三藏云意生非也。末那是意。今云末奴。声转义别。误耳经云摩纳婆者。是毗纽天外道部类。正翻应言胜我。言我于身心中最为胜妙也。彼常于心中观我可一寸许。智度亦云。有计。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清净。名为净色。或如豆麦。乃至一寸初受身时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庄。唐三藏翻为儒童非也。儒童梵云摩拏婆。此中云纳。义别耳。此二名是菩提阇梨解。文。慧琳音义八·十一纸右云。摩纳婆梵语也。译主大唐三藏云。此曰儒童。案善无畏三藏译大毗卢遮那经。并与沙门一行出义记云。摩纳婆正翻应言胜处我。彼宗外道自言。有神我。在身心中最为胜妙。彼等常于自身心中观我。或长一寸计。大智度论。亦计有神我。或如芥子或如豆麦。必为净色。若译为儒童者。梵语应云摩弩婆。两译不同。未知执是请勘梵本文。笠置会云枢要以总别释则非正翻儒童者不可也。诸师并翻。何为非正翻乎。然三藏所传中边音殊女男声别。未详谁是。华严刊定记十二·十七纸右。观人法无我中。初举法无我。次明人无我。次明人中有众生等见·然释意生摩纳婆云。意生者。勘梵本中名摩努阇。谓有作此计云。我是意生者。依止于意或高或下生故。摩纳婆者。此云儒童。谓少小而有学植者。仍要是四姓中婆罗门种。不尔。虽小有学。但名俱摩罗。此云童子也。今此知诸法性平等故。意生高下及四姓中高皆不可得故。并云无。以其二名义类同故。一处列也。已上。玄应音义第一·六纸左云。摩㝹正言摩奴末那。此云意性身。言诸文是梵言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金刚般若经文)瑜伽伦记二十二上·二十四纸左云。梵云摩兔遮。此云意生。后意生故。是意之种类身也。摩纳缚迦者。此云儒童。或多云年少。此等是神我之异名。盛年自在意高下故。昔云摩纳略也)五养育者。增后有业作士夫用故。初养未来。后长养现在六补特迦罗。以能数数取诸趣故。诸贤圣等亦名此者。从未得道旧身说故。七命者者。与寿命和合现存故名命者寿命是别。者是总也。总者与别命和合现存故名命者。八生者。谓具出现等故(文)大般若四百十一断诸见品(十四左)云。舍利子言。世尊。以诸菩萨方便善巧能为有情宣说法要。令断我见·有情见·命者见·生者见·养者见·士夫见·补特伽罗见·意生见·儒童见·作者见·受者见·知者见·见者见。由此义故名摩诃萨。
  (五十一左)若依大般(至)见者等(文)。枢要上本(四十九纸)云。大般若一处说十三。瑜伽八中加士夫·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开瑜伽八中养育者分为二世。故说士夫。依此初九是别作用。后四通作用。依别作用单行相说故。或说十五。加使作者及使受者。依单重通别行相具说故。初十三单说。后二重也。初九别也。后六通行相故。大般若第七说有十七。前十五中加起者·使者。或说十九。前十七中加使知者·使见者。后二文亦依单重别通行相一切具说。由此诸教说数不同(文)义灯一末(十五纸左)云。枢要我差别有十七。今又加之。大庄严论第十一卷云。见者闻者·觉者·识者·食者·知者·说者·作者,。此虽说八。见者·知者·作者与前说同。闻·觉·识·食·说者五别。前十七上更加此五有二十二。虽未见文。准大般若等。既有使作使受者等。加使闻者等成二十七理亦不违。
  (五十一左)若依世亲(至)别故(文)。枢要上本(四十六右)云。金刚般若上卷(九纸)说四。虽诸本名别。今菩提流支所翻云。我·众生·命者·寿者。天亲论释。见五蕴差别。一一阴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相。此意总计三世五蕴差别为我。见身相续不断。是名众生。此计五蕴从前际来相续不断故名众生。一报命根不断住故。是名命者。此计现在现有命故。命根断灭后生六道。是名寿者(达摩岌多译云。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此见未来生寿更起故。理准此名是养育者。养未来故。翻家错失名为寿者。不尔。生者命者诸教之中应别说有寿者。由此彼经但说四种。以缘三世总别计故。又(四十八纸左)云。能断金刚般若经。依杜行顗梵本。贞观二十三年。于玉华宫夜翻朝进。本既别矣。列名亦殊。初八后九。依大般若等诸本及大师自本中能断金刚分梵本亦四。所以天亲等释唯四非多。其能断初八云。有情·命者·士夫·数取趣·意生·摩纳婆·作者·受者。后文说九。此八加我。初文因说度一切有情。有情为首略无其我。此中士夫即育养者。于现在身作士夫用故。瑜伽生者即行者摄此八之中。前六别行相。后二通行相。故前说八。后兼说我。六别行相·二通行相。所以有九。
  (五十二左)乃至言生者(至)依瑜伽释(文)。枢要上本(四十七左)云。瑜伽第十(初纸)云。生云何。谓胎·卵二生初托生时。等生云何。谓即于彼身分圆满仍未出时。趣云何。谓从彼出生。起云何。谓出已增长。出现云何。谓湿·化二生身分顿起。蕴得云何。谓诸生位五取蕴转。界得云何。谓诸蕴因缘所摄性。处得云何。谓即诸蕴余缘所摄性。诸蕴生起云何。谓即诸蕴日日饮食之所资长。命根出现云何。即诸蕴余寿力故得相续住。此中略义。谓生自性。若生处位。若所生。若因缘所摄。若住持所引。若俱生依持。前十中第一生及第五出现是生自性第二·三·四是生处位。第六蕴得是所生。第七界得·第八处得是生因缘所摄。第九诸蕴生起是任持所引。第十命根出现是俱生依持。谓生者具有此十义。以总作用故但说八。合士夫用入养育者。多分计故。答开为二。增后有业名养育者。育现在身作士夫用名为士夫。约世开之。
  (五十二左)萨婆多等(文)。俱舍五(八纸左)根品偈云。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论曰。命体即寿。故对法言。云何命根。谓三界寿。此复未了。何法名寿。谓有别法能持暖·识说名为寿。
  (五十二左)二十七贤(文)。法苑贤圣章立五门具释枢要及第九疏中义灯等。皆亦具释。须者往见。
  (五十二左)十三住圣(文)。如瑜伽四十八(二十八纸左)梁摄论开第九论及疏中具说。
  (五十二左)三乘十地(文)。此明三乘及十地贤圣。或可十三住中已有十地。今言十地者。三乘所共住之地。故云三乘十地。具如大品经等明。
  (五十三右)旧云流谓生死(文)。涅槃经三十六(四纸右)迦叶菩萨品云。何因缘故名须陀洹者。善男子。须名无漏。陀洹名修习。修习无漏故名须陀洹。善男子。复有须者名流。流有二种。一者顺流。二者逆流。以逆流故名须陀洹。迦叶菩萨言。世尊。若从是义。何因缘故。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不得名为须陀洹。善男子。从须陀洹乃至诸佛。亦得名须陀洹(文)章安疏十四(五纸左)云。初正答中二。先牒问。次正答。正答中二。先释修无漏名。次二种下释逆流名。流有二种。一生死流。须陀洹人即逆此流。众生顺之。二者逆流。须陀洹人顺入此流。小般若云。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次论义重显。初问通义。若逆流者。后三果人亦皆逆流。尽名须陀不。答。又二(云云)又显扬云最初得逆流果等。此皆义翻。今正翻预流。以无滥余果故为正。
  (五十三右)二向不定(文)。演秘云。疏二向不定者。略为二释。一云。唯第二向。超越·次第有差别故。若次第者。断欲修惑前之五品所起四道。及第六品加行·无间。总名为向。若超越者。始从一坐顺次择分见十五心。名之为向。二云。前二种向名二不定。非唯第二。第二如前。第一向者。前十五心有断修惑有不断者。先伏不伏有差别故。详曰。若据修惑断不断别第二可通。若理教明。行相殊别。前解为胜。问。第三·四向亦有不定。何唯言二。答。据论所举。略不言余(文)今谓。第二为正。已举二果。何唯言第二。况又唯言二向无第字。前二种向名二不定为正。邑法师不判二释正否。然第二义终云。论中言等。非唯等圣。亦合通凡。如经中说授祠授亦圣教我。笠置润色演秘。恐不味疏之文次语气者乎。义蕴云。疏二向不定者。即第二果向不定也。次·超别故。且次第者。得初果已断欲界俱生初品烦恼。乃至断第六品。加行无间二道已来皆第二向。若超果者。谓先伏欲界俱生六·七·八品烦恼入见道断。即以顺决择分及前十五心为第二果向故。瑜伽五十七云。未知当知根得为三果向。即前三果也。准此后二果向亦有超·次。应名不定。以论中不说后二果故不言之。若初果向决定。唯取决定及前十五心故非不定或可初向亦有不定。至有先伏欲界俱生五品惑等及不伏者。入见断时多少不等故亦不定。若准此解。疏云二向不定即初二向也。论中言等非唯等圣。亦合通凡。如经中说天授祠授亦圣教我(文)演秘云。问。如佛法说祠授等者。何亦不名我种种相。答。有两释。一云。且据得圣及修行者。不说余类。二云。祠授等名虽我别号然非通称。所以不取。若取一一所有别名。其数巨亿。前解为正(已上)今谓。义蕴为优。义演云。疏二向不定者。此列法师解。从初果以去断修道五品。是一来向摄亦是初果摄。所望前后不同故名不定。又敬宗法师解云。如须陀洹向超越者。十五心时即前世间道以伏见道惑及修道五·六。入见道时一时同断。据实亦合是一来向摄。以与见道惑同断。所以还是初果摄。故名不定。第二向名不定者。谓第二果人断七八品。合不还向摄。亦得是第二果摄。何以故。以彼七·八品与第二果中第六品颂云同断故。所以但第二果摄。不得名不还向。名为不定。虽断惑唯果摄非是向摄。故名不定(已上)今谓。此释皆言初二二向不定。不言第二。其义应正。然两师释向果二名不定之义。非谓断惑。此则不顺疏文。义蕴为优。
  (五十四右)崇聚(至)界义(文)。演秘云。疏崇聚生因等者。崇聚即是积聚异名。是蕴义也。俱舍颂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释云。一切诸色界略为一聚说名色蕴。由此聚义蕴义得成。余蕴亦尔。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此中种族是生本义。如是眼等谁之生本。谓同类因。左传隐公六年曰。周任有言。同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根本。杜注云。蕴积也。崇聚也。义蕴云。崇聚者有二释。一云。尊崇之义。即一言通蕴·处·界皆可尊故。二云。即积集义。即唯属蕴不在处·界。此解为胜。生者即处也。此十二处皆生识故。因者即界也。谓十八界通现及种为诸法因。
  (五十四右)余三善巧(至)别别法(文)。义灯上末(二十右)云。此说善巧诸论不同。依瑜伽论二十七。说有五善巧。加处非处及缘起善巧。如般若心经。或说为六。于此论中加缘起谛及无智亦无得。即四善根中能所取观善巧。此约三乘或无智得但约大乘作唯识观。若瑜伽五十七说六。于前五上加根善巧。显扬十四说七善巧。于此六上加谛善巧。故彼颂云。于诸蕴·界·处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若辨中边有十善巧颂云。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根·世·谛·乘·为无为。是名十善巧(文)演秘云。疏余三善巧者。所等有七。疏但列四。后三不出。故言余三(文)解释余字二说不同。若义翼意。则论唯举三等取瑜伽·显扬六·七善巧中余三·余四。若演秘释。则等取经说十善巧中余七。今案。但就论文义翼亦有其理。若准疏释。演秘为优。具如古钞。何者。疏云余三等。又释等字已后举善巧种类云若依等。看疏文势。如演秘释。更为七善巧。然瑜伽中虽不明谛善巧。而显扬别说。疏文不次。何为巨妨。瑜伽伦记七上(十一左)云。然此善巧或略或广。文处不同。若依婆沙第六卷。说有四善法。谓界·处·缘起·及处非处。若依瑜伽。此二十七卷说五善巧。五十七说六善巧。谓于五上加根善巧。显扬十四说七善巧。更加谛善巧。辨中边第二卷说有十善巧。一蕴。二界。三处。四缘起。五处非处。六根。七世。八谛。九乘。十有为无为。大菩萨藏经第十七卷说十善巧。一蕴法。二界。三处。四谛。五无碍解。六依趣。即依义不依文等四依也。七资粮。八道法。即三十七品。九缘起。十一切法。遍摄一切有为无为。
  (五十四右)中边菩萨藏经(文)。辨中边论中(初左)云。十善巧者。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处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处善巧。六根善巧。七世善巧。八谛善巧。九乘善巧。十有为无为善巧。菩萨藏经(大宝积经五十一菩萨藏会十七·六纸右)云。吾今略说十种善巧。何等为十。所谓蕴法善巧。界法善巧。处法善巧。谛法善巧。无碍解善巧。依趣善巧资粮善巧。道法善巧。缘起善巧。一切法善巧(文)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宋西天三藏赐紫沙门法护等译)三十四(十七纸左)云。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而能安住于一切法。以胜慧决择而能获得十种善巧。何等为十。一者蕴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处善巧。四者谛善巧。五者正知善巧。六者随顺善巧。七者智识善巧。八者菩提分善巧。九者圣道善巧。十者缘生善巧(释十善巧。经文甚广)对法述记一本(四十八左)云。菩萨藏经第十七卷·辨中边论说十善巧。一蕴。二界。三处。四缘起。五处非处。六根。七世。八谛。九乘。十有为无为善巧。此十皆是菩萨所观(文)中边论抄中(二纸右)云。列善巧名旧言胜智。若言善巧是缘彼智。若言善巧真实是此智所缘之理。故二别也。谓蕴之善巧乃至无为法之善巧。依士释名(文)中边论中云。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为除此见修十善巧。抄释云。善巧是智。智能除见。故次修也(文)演秘云。问。善巧何义。答。善巧是智。蕴等是境。智缘蕴等名蕴善巧蕴等从智亦名善巧。问。按大菩萨藏经第八及第十善巧。一依趣善巧。即是四依。谓依义等。二资粮。谓福·智二。三念住。谓四念住。四四正胜。谓四正勤。五五道分。谓信等五根。六觉分。谓七觉支。七道分。谓八正道。八趣作一道所谓菩萨证大菩提等。九缘起。谓十二缘。十一切法。谓为无为。与疏所列十何不同。答。中边为治十我见故。经为菩萨修波罗蜜多。各据一意立十不同(文)然见彼经十七。说十善巧名。况疏文的指。不可异求演秘迷矣。何为指其南者耶。言处非处者。义演云。处者谓人即处。非处者谓三途。在果总名一善巧(已上)今谓。如理法师释处非处为人三途者。可笑之最也。珍伽五十七(初纸)广以四门为说。初释名义云。问。何等为处。答。于彼彼事理无相违。问。何等非处。答。于彼彼事理有相违。是名处非处体(文)义蕴云处非处即十力也。根谓信等。今谓。未尽也。处非处者虽在十力之中。然今总指不局十力。又根者是二十二根。如中边等。指斥唯言信等。通漫甚。
  (五十四右)如对法第一疏解(文)。彼疏一(四十九纸)枢要结颂说三科废立。引中边第二释三科义。具如三科章。
  (五十四左)言施设(至)说义(文)。下疏三末(二十纸右)云。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建立发起者亦名施设。下论第三(三纸左)云。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疏(同上)云。此中安立取像异名。谓此是青非非青等。作此分齐而取共相名为安立者。与今不同可知。
  (五十五右)瑜伽第六显扬第十说(文)。瑜伽论第六(十五右)云。薄伽梵说。苾刍当知。于诸法中假立有我。此我无常无恒不可安保。是变坏法。如是广说。由四因故于诸行中假设有我。一为令世间言说易故。二为欲随顺诸世间故。三为欲断除谓定无我诸怖畏故。四为宣说自他成就功德成就过失。令起决定信解心故(文)显扬第九(十五右)全同。今考文在第九。疏云第十。恐调卷不同欤。
  (五十五左)虽无于真方可假说(文)。义演云。此有两解。一云。长读言我法相虽无能于真识方可假说。二云。别读言。我法虽无真我法等亦方可假说。然依内识已下明假说所由(已上)今谓。长别二释并不顺疏释。第一云真识者非也。今总言真故。第二别读者不然。此二句中理叵别读。虽然二字相响上下是常法故。
  (五十六右)故此但说近依他(文)。义蕴云。疏故此但说近依地者。故此颂中言识所变者。但说识之所变依他二分为我法之近依也。若望真如得为我法疏远依也。以真如与依他为依。依他方是我法依也(已上)今谓。义演释非也。义蕴为正。次下(六十二右)云。解深蜜经第二亦为执依远望疏言亦可后执。具如下释。
  (五十六左)心意识了名之差列(文)。如上(四十七纸右)已引证二十唯识。但二十论意。了通诸识之名。非释第三识名。与今稍异。
  (五十六左)故以别释识之义(文)。演秘云。疏故以了别释识之义者。有疏本云释识之用。故有解云。若护法师见分名用。体依他故。若安惠师见分无体。故自体上有了别用。依他性收。详曰用字错也。应从义言。即护法师识自体分亦名了别。不须约见显识了别。
  (五十六左)述曰隐劣显胜故(文)。五重唯识中第四也。唯识章云。四隐劣显胜。识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但说唯心非唯心所。心王体殊胜。心所劣。依胜生。隐劣不彰。唯显胜法。故慈尊说许心似二现。如是似贪等。或似于信等。无别染善法。虽心自体能变似彼见·相二现。而贪信等体亦各能变似自见相现。以心胜故说心似二。心所劣故隐而不说。非不能似。无垢称言。心垢故有情垢。心净故有情净等。皆此门摄。义灯一末(二十纸右)云。本疏意云。外问。我法所依内能变相岂无心所。此意难言。心能变见相。依此上立我法。心所变相见。何不依彼立我法今答此难。此中识言亦摄心所。何以故。定相应故。心起之时非定有所。如贪信等。心起之时随与一俱。非一切时恒贪信并。故举心王摄于心所。不举心所摄于心王。西明云。答外难。难。色等依心变。摄本名唯识。心所非心变。心所非唯识。故今释言。此中识言亦摄心所。此未必然。何者。乘前为难。前云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答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乘此即难。识转变见相。依之立我法。心所变见相。何不依彼立。此下即答。此中识言亦摄心所。文势相连。如西明释终有此难。应更须通。又未释变义及以唯识。何有斯难。
  (五十六左)彼五种类非定俱行(文)。演秘云。疏彼五种类非定俱行者。除遍行外余之心所并种类也。即贪信等亦不俱行。有云。如彼第八遍行起时。余识遍行未必起故。详曰。不然。若以余识遍行不起故但言心。亦可余识不常时行八遍恒起。但言心所。故知不可(文)义蕴亦同演秘。但破有云之义言无所以故。
  (五十七右)论变谓(至)二分(文)。枢要上末(四纸左)云。变谓识体转似我分。释所能变。依斯二分下释能所依。我法俱依识所变故。若依总作二文科者。初文释第三句中。或复内识转似外境释能所变。我法分别惠习力故下释能所依。愚夫所计下分为二文。能所变者识所变。能所依者彼依也(文)下疏(七末二右)云。安慧解云。何名转变。谓是三识自体皆转变似见相二分。识自体分名为转变转变者变现义。即识自体现似二相。实非二相。其实二相即所执故。即遍计所执似依他有。理实无也。或转变者是变异义。谓一识体变异为见相二分用起也。护法菩萨解云。又转变者是改转义。谓一识体改转为二相起。具于自体。即见有能取之用。相有质碍用等。由识自体转起能取及有碍故。或变是现义。如初卷解。今取自体能转变也(文)义灯一末(三十五纸右)云。西明云。此三分以释变言自有三说。一云。初三分安慧等八师释。除亲胜·火辨。世亲同时唯立二分。二云。三分除安慧释。变似二言是依他故。余如上说。三云。二分诸师共释。唯除安慧。三分更除火辨·亲胜。三藏意存后释(此释不尔。若以后释为正。三分非安慧文。二分亦无安慧。岂许安慧不释此颂。又准本疏。二分正是难陀等文。今云二分诸师同释。唯除安慧。三分复除火辨·亲胜者。岂可难陀亦立三分。根本疏主亲承三藏翻糅论人。岂可不知妄为此断。故取本疏科判为正余定妄传。非三藏释也)。
  (五十七云)论说(至)性故(文)。演秘云。疏论唯二依他性者。摄论第四。如下引之(文)摄论四云。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文)无性第四(十一纸右)释曰。由唯识者。是无义义故。由二性者。谓相及见于一识中有相有见。二分俱转相见二分不即不离。始从眼识乃至身识。随类各别变为色等种种相识名相分。眼等诸识了别境界能见义边说名见分。是名二性。广如彼说(文)义蕴云。疏论说唯二依他性者。即摄论也。问。何故言唯二。岂无余分耶。答。诸师共许唯见相故。或自证等见分摄故。
  (五十七)不尔如何(至)不外取故(文)。演秘云。疏不尔如何名他心智者。若也不许除缘如智余皆有相。即他心智而不得成。疏后得智等不外取者。释所以也。既不外取。若不变相。如何可说名知他心。若言外取不变相者应亲得彼。何名唯识(文)义蕴云。疏不尔如何名他心智者若不尔唯除真智余皆变相者。即他心智应不得成。以后得智不外取故。知他心智者必后得故。既不能亲取他心。故知必有相分。此意为下即有一师后得无相故作是说(文)下疏(七末三十六)云。心等缘时但如汝宗镜等照物似外境现名了他心。他心之影于自心上现名了他心。非心亲能了他心也。亲所了者。谓自所变之相分以无作用及实不能取外境故(文)论第七(十九右至二十六纸左)及第十终广明安慧·难陀·护法立一二三分之别。二十唯识述记下(五十二右)云。论二智于境各由无智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述曰。下显总成他自心智不如实知。一无智言通答上问。及释下因。若菩萨等能知他心及知自心。二种诸智名为二智。或现行法执俱无明所覆。或法执种子俱无明所蔽故。言无知所覆蔽也。覆谓覆障。蔽谓隐蔽。覆障所知离言法性隐蔽自心。不称实故。如来净智断法执故。所行真俗依他圆成二种诸境。体性离言超思议道。名有为等。皆从强名故。佛他心智缘他心时。既称彼境如实离言。名如实知。诸菩萨等他心智等。不知彼境性离言等。不称彼缘。虽缘他心及缘自心。名不如实。故此说言。诸菩萨等二智。于境无知所覆。不能了知如佛所行有为无为性离言境。说此智名不如实。论此二于境不如实知。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述曰。此此重释前不如实义。除佛智外余他心智及自心智由有法执。似外境相虚妄现故。虚者不实。妄者颠倒。是故于境不如实知此第一义故不如实。论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述曰。此第二释不如实义。由自身中法执能取所取分别种子犹未断故。此二于境不如实知。此则总说。若别说者。此他心智通有无漏。若有漏者略有二说。安慧等云。诸有漏心唯有自体无相见分。如此卷初(乃至)护法等云。谓诸有漏心依他性中亦有三分等。
  (五十七左)此二广释(至)述记中说(文)。第七(十九纸右)第十末(十七纸右)二十述记下(四十九纸左)。
  (五十七左)许有相见(至)或同或异(文)。解同异种。枢要二说。义灯有三师说。又三类境颂枢要虽释。其义稍难。故义灯中更加广释文过十纸。本邦古说芸芸如云。今谓。三藏法师探诸论意分为三境。立以三名。然诸论中无有明说三境三名。以故汉和曩哲犹豫迷岐。或难定属。今且援引枢要·义灯文。略释同异种义。广释三类境义如古钞并别记。枢要上末(二纸右)云。有说。相见同种生。谓无本质者影像相与见分同种生。其有本质者本质亦同种生。即一见分种生现行时。三法同一种故谓见·影·质(文)义灯一末(二十二纸右)云。问。相见二分为同种生。为别种起。答。有三师不同。一师云。见相同种生起名唯识。若别种起。既与识殊。何名唯识。此有二类。一三法同种生。谓本质·影像·及见分三。二两法同种生谓相·见分。三法同种者。且眼识起时。缘于色境熏成种子。种子有三功能。一能生本质。二生自相分。三生自见分。两种同种者。但自相·见。不生本质(谓缘过未龟毛无境)或虽有质。质本有生。不能熏故。问前三法同种生者。有二过失。一第八相例失。眼识亲缘色。相见同种生。本识亲缘色。亦应同种起。答。眼识自能熏。相见同种起。第八不能熏。见相各别起。问。若尔。眼不缘八见。八见·相别起。六既通能缘。八见·相同种。答。第八见·相亦同一种。若尔。二诸法杂乱失。如第六识一刹那中缘十八界。质与见·相既同种生。故十八种成杂乱失。亦有三界杂乱过失。若依第二不生本质。本质唯旧。亦有二失。一违教失。若前转识不熏成彼第八本识种。违阿毗达磨经云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因性。亦常为果性。二者界杂乱失。又若见分与相同种。如在下地起上天眼。既许本识缘彼二根以为相分。即欲界本识与彼二根同一种生。上界眼根与下界识同一种过。若言第八不能熏故相·见同种。一前言不简。二违理失。八俱有相。何有不同(文)枢要上本(二左)云。有说。相·见别种生者。本质·见分定别种生。其影像相与见分及本质。或异或同种。相分等现行为因缘故。本有俱生。现行相分或和合生。新旧种同生故。安慧二分亦说种生。见与体同。相分二说。或同或异。相分无体。种子是假。义灯一末(二十三右)云。第二师云。见·相别种。若尔。亦有三过。一假法种生失。如缘极微。极微无体。但假想惠折为极微。唯识下云非谓极微有实自体。又瑜伽五十四云。建立极微非由有体。是故极微无生无灭。若此相分别熏成种后生现行。极微有体亦有生灭。缘不相应过亦同此。二违圣教失。显扬十八云。谓诸极微但假想立。自体实无。瑜伽五十四。非由有体。若别种生。即成有体。故违圣教。三假法能熏失。既假想惠安立极微。相分是假。许能熏种即违第二。假法如无非因缘故。第三师云。见·相二分随其所应种或同异。如缘龟毛兔角等。相与见同种。以无自体。相分复假。不别熏种。但随见力带同熏种。如缘五根。有为实体。相与见分即别种生。以十八界定异因故。不相杂乱。然相与质。一云同种。一云别种。虽有二义。相·质种别理亦应好。以亲疏缘各别故。如缘第八。相·质同种。即许一种生虑非虑。亦有二身根等俱失。以相与质既同种生何不二身根等若六缘时。相分是假。即有一种生假实失。此言假者非如瓶等。以能熏故。但无根用不发识。名之为假。由此相·质或说同别。然于此义应设劬劳。又解。若相与质同种生者。如眼等根。第八所变是因缘故实有根用。若起相分因第六生。虽与本质同一种生。以第六见为缘起故。分别变摄。故无实用。非无体假故无假实同一种失(文)枢要云。护法正义。质·影二相与见分三。此三三性种子界系等未要皆同。随所应故。即前所说相见别种是此正义(文)问。此疏云故相别种于理为胜。枢要亦云相见别种是此正义。明知相见别种为正。然义灯中相见一向同种。或一向别种。俱有多过。以立巨难。或同或异无指其非。文势似取第三师为正。师资去就非矛盾乎。答。非相违也。此疏枢要别约有体相分而论。故此疏云许有相见二体性者。枢要云有说相见别种生者。本质见分定别种生。义灯广通有体无体而论故。以或同或异为正。缘龟毛等无法。见分同种生。缘五根等无法。是别种生。慈恩唯约有体故。以别种为正。若约无体。为同种生。慈恩略说。淄洲细判。师资同辙更不乖翻矣。枢要上末(三纸右)云。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一者性境。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此真实法不定随心。三性不定(文)义灯一末(二十四纸左)云。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种生复因缘变。名为性境。眼等五识及俱第六现量缘时得境自相。即此相分亦是性境。相从质故。余法准知。如此相分有四不随。一不随能缘同善染性。二不从能缘同一界系。三不随能缘同一种生。四不随能缘是异熟等。于中虽有与能缘心同界同性。是境自性。不由能缘心力是此性界地等。名性境不随心。枢要上末(三纸左)云。二者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石女·无为·他界缘等所有诸境。如是等类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义灯一末(二十五纸左)云。释第二句。谓能缘心但独变相无别本质第二。虽有本质。然彼相分不生本质。以彼本质是不生法等。此等相分及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应五数所现相分。但与能缘同一种生故。名独影唯从见(乃至)此等影像有四从见。一从见分同是善染。二同一界。三同一种。四同异熟及非异熟。以不生本质但意识所变。此之相分由能缘心故。是此界性等。摄相从见故。名独影唯从见。枢要上末(三纸左)云。三者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覆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义灯一末(二十八纸右)云。解第三句。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杖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如第七缘第八。是摄相从见有覆性。从质无覆性。枢要上末(三纸左)云。性种等随应者。随应是不定义。有二随应。一者。义显三境诸心聚生。有唯有一。有二二合。有三同聚(乃至)二者。又性种等随应者。显上三境随其所应。或性虽同。而系·种不同(乃至)或系虽同。性·种不同(乃至)或种虽同。而系不同(乃至)以此一颂定诸法体。于八识中。若因若果。一一行相于五蕴法各别牒出。恐繁且止。义灯一末(二十九纸左)云。性种等随应者。通释前三句。谓前三句中随其所应判性种等不可一例。有性界随心种不随。有性种随心界不随。有界种随心性不随。有三俱随。有俱不随。且如第八缘天眼耳。性随种界俱不随(文)问。三类境于四分中为唯局相·见二分。为通后二分耶。答。南北两寺教理相诤。且依北寺通后二分。三藏结一行偈正为分别相见同别种义。虽然不遮依此颂意判后二分境也。何者。枢要上标云。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下结云以此一颂定诸法体。已云诸境诸法。何局见分境界。况佛果位后之三分通缘四分。若言不通后二分者果位中后二分缘相分时。岂不通三类境耶。其缘相分摄三类境。何非性境耶。具如义灯并古抄辨。
  (五十七左)如一蜗牛(文)。蜗姑华切。蜗牛负壳蜒蚰也。尔雅翼云。蜗牛似小羸白色。头有两角。行则出。惊则缩。首尾俱能藏入壳中。盛夏日中则身悬树叶下。往往升高。涎沫既尽。随即槁死。本名蜗虫。以有两角故以牛名。
  (五十八右)非有以有(文)。演秘云。疏非有似有者。不同真如是真实有。名为非有。从缘生故。非体全无。名为似有。义蕴亦同。义演云。疏非有似有者。非有者不同真如是实有也。似有者似遍计所执二分故云似也。意说。但从缘生似妄心所计实二分故摄似也。实非二分者。实非是遍计二分也。
  (五十八右)如大造色(文)。演秘云。疏如大造色者。如能所造虽各别种。然由能造所造方起得能造名。要由其心境方生故。故言唯识。问。心所亦由心王方起。应名识变。答。但见·相二由识而生。复是识上能所缘用故。设别种者是同种类。复是识用亲所取故。心所不然。又亦自别起见·相故。何得相例(文)义蕴云。疏如大造色者。此意言。大之与色各别有种。大种生时傍令色种亦能生现。相·见二分虽不同种。自证生时。击彼相种亦令生起故。得说言转似二分。色非大种同。即言色是大所造。相非识种起。何妨言识变。
  (五十九右)安慧解云(至)所执(文)具如下辨。
  (五十九右)除佛以外(至)自证分(文)具如下辨。
  (五十九右)似依(至)亦有(文)。演秘云。疏似依他有二分。体无者似彼依他有体之法。自体是无。疏如自证分相貌亦有者。举所以也。如者似也。似他自证相貌现也(文)义蕴云。即似义。以自证有体实非有。余同演秘。义演云。疏如自证分相貌亦有者。意云。此是安慧许相见二分虽是此计所执。不同龟毛全无故。有似自证之用。问。自证既是离言。如何得有用耶。答。安慧云。自证体虽离言。而亦有缘用。见·相体虽是无。何妨似自证之用。问。如言变似二分。护法·安慧如何别耶。答。护法云。相·见二分似妄情所计实二分也。安慧云。此二分虽无。似自证亦有缘用。故二师有别。
  (五十九右)即三(至)法执(文)。义演云。疏即三性心中皆有法执者意云。有漏自证既不证。明知三性心中皆有执也。
  (五十九左)如依手巾(文)。义蕴云。疏如依手巾变似兔幻者。问。兔头即喻自证。如何此云变似。答。自证从种变生故得言变。依他虚幻故称似也(已上)今谓。法喻不合疏意。此喻唯比自证与相见分。以故云二耳体无依手巾起。手巾比自证。二耳比相见。喻意唯此而已。
  (五十九左)彼引(至)决择(文)。彼指安慧。
  (五十九左)说无(至)三性(文)。义蕴云。疏无明支通三性者。无明既通三性。故知三性有执。问。既有无明。即有执耶。如第八识。虽无无明。亦许执故。答。无明必有执。有执不必有无明。无明无处尚得有执。何况有无明耶。问。护法如何释此缘起论文。答。相传有三释。一云。言无明支通三性者。约第七识中无明说。第七无明与前六识三性俱故。二云。约随转门随萨婆多。分位缘生无明支时。一切皆是无明故。三云。约所知障中无明说。故通三性也。此上三释乍观可尔。道理俱违。所以者何。且初释云约第七无明通三性者。理未必然。彼论自言无明支通三性。岂第七俱无明支耶。第二解云随转门者。理亦不可。彼萨婆多无明支位无善心故。彼宗所计同性之心尚不并起。况三性耶。第三解云所知障中无明者。亦为不可。无明住地既摄是染。亦不可与善心俱起又所知障中无明非有支摄。故此三释俱为不可。若以理通者。初解为胜。第七无明非正支摄。助支可通。下论云。正发业者唯分别。助者不定。故此无明亦有支摄。如说有漏表与漏俱。由第七漏令诸善等得成有漏故。此无明得通三性。又第七无明疏能发业。何得非支。亦如八俱受想疏能起爱及名言故。且作斯会。道理犹难。缘起论者世亲所造。护法既世亲弟子。总不相违。故作此释。余之二解烦不能会(文)义演云。疏无明支通三性者。意云。法执为地无明得生。无明既通三性。明知三性心中皆有执也。引教证意如是。三性心中既有法执。明知二分皆是遍计(文)演秘云。夫无明俱必有其执。三性心内既有无明。明知三性必皆有执。问。若护法宗如何会彼。答。未见护法会彼之文。取护法宗相传多释。一云。据第七识相应无明。遍前六识三性位故。名通三性。二云。随有宗说。彼约分位以辨缘生。无明支位所有五蕴皆名无明。故通三性。三云。法执为无明地。以此为缘名通三性。详曰。三解俱非。第一非者。第七无明岂无明支。发总别业方名支故。第二非者。有宗但说无明位蕴总名无明。不说彼位五蕴善俱。若善等俱即行支故。第三非者。不障法执得名无明。执等正起。如何得与善等心并云通三性。今为一释。据第七识无明而说。何名为支。答。由第七识无明力故。余六识等方起无明能发于业。虽非支体为支远缘。假名为支。据此义边名通三性余人不简故不同也。
  (五十九左)由识自体(至)或有执故(文)。义蕴云。疏由识自体至或有执故者。此即安慧三分之中唯自证分是能执也。
  (六十纸右)世尊(至)非谓实有(文)。义演云。意云。此外有难难云。世间不了是虚幻所以妄情计我法。世尊了法皆离言。如何圣教说我法。答意易详。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终

宽政八丙辰年六月八日
紫云山第十八世 东英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