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四(三本之一)

  (初纸右)十义广种子(至)具义多少(文)。二末(八十三右)长行有二。初八段十义释此颂文。后以十理五经证此识有。又八段十义释三相中又二。初略解三。后广分别(八十四纸右)于第二广分别中。以十门分别种子(九十二纸左)中第七新熏本有分别(百纸左)至二末终解释已讫。第八具义多少即今文是也。
  (初纸右)瑜伽第五说有七种子(文)。瑜伽五(十二丁左)云。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辨因。或为作用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又虽已生未灭(丽本有能为因三字)然得余缘方能为因。非不得余缘(丽本无余缘二字)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成(丽本无成字)变异。又虽成变异。心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心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由如是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应知(文)略纂二(四十一纸左)云。七相中即是种子六义。一无常是因者。即刹那灭。有取与故。此辨因缘故除无为。二他性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与后念自性为因者。即恒随转非此刹那生。此第二因摄六义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灭方能为因者。显与果俱及恒随转二为同世。不同小宗二因于正灭。三因于正生等。大乘取果与果必同世故。不现在故。四然待余缘者。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五然变异者。显前待缘而本性异方能生果。更无别义。六功能相应者。即六义中第四性决定。第七相称相顺者。即六义中第六引自果。如是总显此中第三·第五六义中无。余五即彼六如唯识第二·摄论第二等·疏·枢要等会释(文)伦记二上(二十二纸左)云。第三复次中七相者。此与摄论及唯识六义相摄云何。谓第一无常即当刹那灭。开第二相与他性为因即当俱有。与后自性为因即当恒随逐。第三已生未灭成前俱有·随逐二义。第四得余缘即当彼第五待众缘义。第五成变异相重显第五待众缘义。第六功能相应即当彼第四性决定。第七相称相顺即当彼第六引自果。
  (初纸右)今此言六故云略也(文)。枢要上末(四十四右)云。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为生因·得因·成立因·成辨因·作用因。即当六义中第一刹那灭。第二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即当六义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恒随转。其与他性为因者。即种望于现行名为他性。缘不缘·碍不碍·隐显等种种异故。名为他性。即果俱有其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种子相生名为自性。前后生也。即恒随转故。唯识云。此显种子自类相生。摄论·唯识以果世别开之为二。瑜伽据一念因能生二果。因无别故合之为一。亦不相违(乃至)第三又虽与他性及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即当六义之中果俱有及恒随转二。唯识云。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正显为因之世。非正种子之义。现行之因得诸果等皆亦尔。故摄论·唯识以通诸法。不唯种子。故果俱中因言。叙出瑜伽。前既合二为一。故别门说为因之世。故不相违。现在去来非种子也。第四又虽已生未灭方能为因。然得余因。非不得。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第五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即六义之中无别相门即待众缘摄。夫待缘有二。一显一因体不能生果故待众缘。二显待缘已方始变异。瑜伽据体即有别开一为二。摄论·唯识以待缘义等合二为一。亦不相违。变异是转易义故。第六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即当六义中第四性决定。第七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即当六义中引自果。总而言之合六义中第二果俱·第三恒随转。瑜伽第二·第三义门对说。开六义中第五待众缘为瑜伽第四·第五。自余一切六·七无差别。勘瑜伽第五抄(文)义灯三(五十丁左)云。论然诸种子略有六种者准瑜伽第五。种子七义。何故二论多少不同。答。开合有异。如枢要辩。今更助释第三·第五。第三云。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念自性为因。然已上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即此第二果俱有义。此言俱有。为因为果俱是现有。瑜伽简他未生已灭为因之者故开为二。此论据因同时为一。故云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第五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亦此第五。彼约得缘熟未熟别。未熟非种。是种类故开之为二。此待缘同故合为一。故此云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殊胜即变异。
  (初纸右)法有五聚(至)简别尽(文)。义演云。疏法有五聚至简别尽者。意云。五聚法中但遮无为及心心所等即简尽。何以故。此三法是所简。然不相应法不可为种子。外色法可具六义。故此不简。即显余法并不名种子也(文)义蕴云。不相应法假而无体。更不须遮。或随色心亦已遮讫。余同义演。
  (初纸右)然简自处更立余门(文)。义演云。疏简自处立余门者。此释以彼门来由但约聊简自种子处。立余第二·四·五·六门等。不是遮余法非种子而立余门等。意云。第一·三遮简总尽。种子义已成立。今谓。聊简自种子处更立余第二门等。言不叙之者。意说。第二门等随立种子处分别不悬叙也。
  (初纸左)无性摄论(至)言内种有(文)。第二(十三左)云。谓内外等。稻谷麦等名外种子。阿赖耶识名内种子乃至言胜义者。阿赖耶识是实种子。是一切种子实因缘性故。及为彼体故。(乃至)刹那灭者。乃至广说。六种相无性论文虽举内外二种。然释六相唯约内种。故云唯言内种有。非谓论文有简别言。世亲论中通内外种。如下所引演秘中说。义演云。疏无性摄论不简差别者。意云。彼论不简外种差别。但简内种差别。具其七义成种子等有生果用。若世亲摄论通论内外种。今谓。此释不允。
  (初纸左)世亲即通(文)。演秘云。疏世亲即通等者。按彼论第二(十纸左)云。一切种子复有六义。刹那灭者。谓二种子皆无间定灭坏故。所以者何。不应常法为种子体。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释曰。二种子者。谓内外种。言俱有者。谓非过未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恒随转者。谓阿赖耶识乃至治生外法种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待众缘者。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余者不言。外法种者。易故不说。举难以显。文初标言一切种故。
  (初纸左)至果俱有(至)即不论外(文)。世亲摄论二(十纸左)云。言俱有者。谓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文)无性论二(十三纸左)云虽刹那灭。然非已灭。何者俱有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以此与果不相应故。如莲花根。
  (初纸右)如莲花根等(文)。义蕴云。莲根虽是现行所摄。以望华茎假名种子故说果。问。如何外种有恒随转。答。望一期说前后相续亦名恒转。
  (二纸右)于转变位能取与果(文)。俱舍六(二十二右)云。取果与果其义云何。能为彼种故名取果。正与彼力故名与果(文)光记六(六十五左)云种是能生义。因有生果之能故名取果。彼所生果其因正与彼果力时故名与果。
  (二纸右)亦显大众(至)无转变故(文)。演秘云。亦显大众等者。略为二释。一云。言十二缘起非是者非种子也。言无为无取等者释其所以。二云。非是之言而属下句。显彼缘起体非无为。言无取等释所以也。前释为本。本显无为非是种子。不欲破彼无为义故(文)瑜伽第九(十五纸左)说缘起八义。略纂四(二十四纸左)释第二·三中云。二无常义者。以非恒故。此破数论自性常住。为万物本尊缘成物故显无常。亦破大众部·化地部等十二缘起生是无为法。三暂住义者。生时过已无暂住故。对法论亦有刹那义。此破正量部色命根等。诸缘无法一期四相非刹那故(文)伦记亦同。准略纂意。演秘初释为优。或双破演秘两释者。却是未可。义演云。疏大众等四部至无转变者。意云。谓大众部·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计有缘起支无为。然化地部共计有缘起支无为。今时二部虽复不同。所计是一故。故处明也(文)义蕴云疏亦显大众部等至无取无与者。此有二解。一云。设许大众等说缘起无为种子者理亦不可。无为之法无转变故无取与故。此解非也。二云。此显大众等立缘起支无为成不成。以缘起支有转变故有取与故。故如缘起支无为非是无为。以无为法无取与故。问。大众等为说缘起支即是无为。若为缘起别有无为。答。彼师缘起是有为法。非即无为。然缘起支有无常生灭之理。是常是一说名无为。由此无为令缘起支有隔别也。若尔。即大众等无取与用亦无转变。如何显彼非是无为。答。彼师无为能令缘起诸支隔别。有转变义有作用功能。故彼所立非无为也。问。本明种子。因何显彼缘起非无为耶。答。由种子有刹那生灭义故遮简无为。所以傍显大众部等缘起支既有生灭。便用作有。亦应遮简非是无为。若尔。即大乘无为亦有作用。一切贤圣皆由无为有差别故。答。此难不然。我宗无为体无变异。但由能证深浅不同故。诸贤圣位有差别。汝之无为能令缘起有转变故有隔别故。何得为例(已上)今谓。义蕴亦同演秘后释。然准略纂及伦记意。邑师所非却是正也。况顺疏文学者择而取之。
  (二纸右)即遮正量部(文)。宗轮述记(八十四纸左)云。论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缘起真如。疏择·非择·空三体各一。得缘同余部。不动但是断定障得。定障名动。是散动故。今断得此故名不动。善·恶·无记如三体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缘起义同大众。然各一理。今据胜者但言道支·缘起。论入胎为初命终为后。色根大种皆有转变。心心所法亦有转变。疏入胎为初至心心所法亦有转变。此中意说。一期初后之中。色等有转变。如乳变为酪等性。非刹那生灭故有转变。心心所法亦尔。然即非一切行皆刹那灭。又解。色等虽性亦念念灭。然无去来世。不同萨婆多前法灭已后于未来法生至现在。今言。断法于现在灭已无别有法。从未来来但由前法为因力故引后法起。后法即是前法为因转作。虽刹那灭转变义成。
  (二纸右)若谓后时(至)初位无(文)。义演云。疏若谓后时至初位无者。此外救也。下即正破救云。初位未有因之胜用。要至一期得尽方有取果因用。
  (二纸左)又遮外道(至)无转变故(文)。无性摄论二(十二右)云。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或有计执自性为因。
  (二纸左)旧人云(至)非也(文)。义演云。疏真如是诸种子者。旧人以真如为诸法依。即唤真如为种子也(文)今谓。次下(二十右)云。无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与此意同。玄奘·慈恩等意。起信·摄论等真如受熏。是译者真谛等误。如下具释。然观慈恩传。三藏届于梵土。起信论已亡矣。是故三藏翻汉为梵以呈论师。准此疏意。三藏所翻起信定无真如受熏之义。笠置师等以为顺旧译论。续高僧传第五(十九纸左)。
  (二纸左)若尔前种(至)应为种子(文)。义演云。疏若尔至为种子者。此生下论文有二意。意云。若刹那灭为种子。尔者应前念种子与后念现行为种也。此约异时种生现为难。即第一义。或虽同念至种子者。此约同念自他身相望为难也。即第二意。若云种子要与现行同念者。即自种子应与他身现行为种。故具二意生彼论文。
  (二纸左)现者(至)三义名现(文)。明诠道论云。显现有三义者不是。义灯三(五十一纸左)云。论二果俱有至俱现和合。本疏三义名现。西明云。种与现行果俱在现在。故名为现。有解。二义。现在·现有。破初显现。破次非有。次非有者。西明说中不简假法。假法非有。云现有破。未详决云唯简第七狡而无文。亦破初说。有云。二义。一种·果俱现在。二俱在现在一身和合。要集云。有释·有云于理为胜。今谓。有释不简假法。如有解破。若云护法宗假法如无非因缘故。不相应行假实门简故此不遮。亦应常法及诸转识不须遮简。出体门中简转识讫。四分别中显是相分。常法转识非第八相。此何须简。云亲生自果即引自果。既云及所生果不一不异。即与果俱。后何须简。故诸门中具义多少。亦须简假。又云。简无性第七。诸七转识有力能熏。皆成种果亦不显现。应此中简。其义等故。如何留在第三方简。故于此中但简前后若种若现及他相离无和合者。此亦不得疏之本意。以无性人第七恒转亦具七义。但种果沉隐。以此简之。余非恒转故后门简。
  (三纸右)由此无性(至)不显现故(文)。演秘云。疏即显现简彼第七者。谓无性人现行第七熏成种时。虽果俱有。以种子果体性沉隐。所以现七不名种子。问。论云谓与现行果法简诸现识不名种讫。论更何用下之现字。何烦疏说云显现简耶。答。若无下现。疑因无体及在过未亦得名种。为遮此事故置现言。若尔。现中但摄二义。前现行言已简现识。下现字中应除显现。答。即显现言释彼第七非种所以。若不尔者。有何所以无性现七不名种耶。若尔论何不言显现。答。言显现唯得一义失余二义。故不言显现。问。显现乃遮一切现行。何但无性。答。余现阙余。非但此一。无性第七唯阙此一。故偏简焉(文)义演云。疏由此无性人第七识至果不显现者。意云。此释简无性人第七不成种子所由。问。如有性人及无性人前七识虽是能熏。总不得名种子。如何今者唯简无性人第七识有何意耶。答。有性人第七识阙二义故不得名种子。第一阙恒随转。入见道已而有转变故。第二阙显现义。第七虽复能熏。然种子果不显现。相沉隐故。所以不得名种子。其义极成故不简也。问。设简何妨。答。不尔(文)种子要有六义。既阙二义种子不成。更何须简。问。无性人第七识既有所阙。何须即简。答。无性人第七识但阙一义。故须简也。如何阙一义。答第七虽复能熏。种相沉隐而不显。谓阙此一义故须简也。问。何得有恒随转耶。答。谓无性人毕竟不发菩提之心。以第七不得无漏。既无无漏。即不间断。无有舍时。故有恒随转义也。问。既恒随转。如何不得名种子耶。答。以所熏种子相不显现。即是第七阙果俱有上义。故今简之。问。若相沉隐第七非种子者。且相沉隐非是种子。六义中云何言阙一义不成种子耶。答。显现即是果俱有上义。令果种相沉隐不显现。即是阙果俱有上义。故现第七不名种子也。其有性人无性人前六识。于无想天等五位不行。阙恒随转。非此所论。问。种果沉隐。沉隐如何。答。以第七识不通三性。一类无记恒与四惑相应。任运内执我。所以熏种。种相沉隐。若尔。与有性人第七何别独自简耶。答。有性第七阙恒随转。此中不简如第三恒转门中。对简故此文不说。问。如无性人第七识所熏种子生第七现行。将得唤为种子不。答。得名种子。问。如有难云。种子恒随转即得名种子。无性第七恒随转。何故不得名种子。答。种子恒随转所生现行显现。故名种子。无性第七虽随转。所熏成种种果相沉隐。所以无性第七不得名种子。
  (三纸右)现有唯在因(文)。演秘云。疏现有唯在因者。问。所生果法体既非无。无非因起。何故现有独处于因。答。非所生果一切皆有。如独影境与见同种。因可不无。故现有言但处因上或通于果。疏中且据别总配法亦不相违(文)义蕴云。疏现有唯在因者。问。既果俱有。如何现有不在果耶。答。有二解。一云。现果不定。因常有故。二云。如龟毛等相。虽与见分同一种子。毕竟不生。其种定有。故说现有唯因也(已上)今谓。后释亦同演秘。
  (三纸右)即简前法为后法种(文)。义演云。疏即简前法为后法种者。意简种子自类相生种者自义。
  (三纸右)即因在生(至)亦不相违(文)。泰抄云。问。上文云即因在生果在灭故。次言若因在灭相果在生相二文相违。答。上下二文皆是上座部义即所望义别。非是相违。若下文云因在灭相果在生相者。即约一个法体上以辨生灭因果。然彼宗即说灭体是有非是无体法。即如现在世有一个法体。此法体在初生相时即名为果。以酬前念灭因故。故果在生相。故下文云生时酬因也。若此现在法至在灭相即名为因。此灭相为因能引后念法。故云因在灭相。故下文云灭时引果。若上文言因在生果在灭故者。即约两个法体相望作法。谓前念法至灭相时。即能为因引后念法。至灭相时即后念法至生相。前灭相与后生相同在。即前灭相因与后念生相果并也。故云在生也。果在灭者。即者返前应知。谓后念法上生相果。即已前念法上灭相因而并显也。故前后二文所望义别。亦不相违(文)义演云。疏即因在生果在灭者。客云。酬前因在生引后果在灭也。意说。心法一刹那短促犹生生灭二时。即心法正生酬前因时。云因在生。欲灭之时能引后果。云果在灭又云。因在生者。望后念说。何以故。能引后果故。果在灭者。望前念说。何以故。酬前因故。故心初生望后念为因。灭时望前念为果。云因在生果在灭也(文)义蕴云。疏即因在生果在灭至不相违者。此说一法而有二时。同居现在故。亦不相违。果俱有也。此说因在生果在灭者。意说。生已而方灭。因前而果后也。次下疏云因在灭果在生者。意说。灭时引果。生时酬因故也。问。何故此疏上下明其因果生灭前后不同。答。疏主意说。胜军接因果故。互举之令学者易悟耳。即是前法生时与后灭并。后法生时与前灭俱。此即答因果之义也(文)演秘云。疏同在现在亦不相违者。虽因在生果在于灭。然同现在。故亦不违果俱有义。准下第三。因在于灭果在于生。此中疏错(文)论第三(十纸右)云。有余部说。虽无去来。而有因果恒相续义。谓现在法极迅速者犹有初后·生灭二时。生时酬因。灭时引果。时虽有二。而体是一。前因正灭。后果正生。体相虽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设。然离断常(文)疏三末(五十六纸右)云。此中亦同胜军论师种子等法前果后因俱时而生。
  (三纸右)此即胜军(至)非实用之(文)。异时因果有二义别。一同世异时。谓现在中有因果前后之异。二异世异时。对上可知。上座部计同第一义。胜军假用彼义。下疏三末(五十六左)云。胜军论师虽有此义云立亦得。然自不遵。亦无章疏现在于世(文)略纂举胜军义。是因果同时也。又次下(七纸右)云。以彼胜军许执因果同世故。
  (三纸左)若尔(至)何为料简(文)。演秘云。疏若尔种望种等者。因种在灭。果种在生。应同种现名果俱有。设尔何失。若尔种子生现种生种二竟何别。俱果俱故。故疏结云何为料简。又违瑜伽(文)义演云。疏若尔种望至非果俱有者。意云。此假设难也。难云。种生现行是因果。即许同时名果俱有者。种生种是因果。亦应同时名果俱有。答。设尔何失。若尔种生种种生现二有何别。故疏云何为聊简。此结不别之意。又违瑜伽异时义。瑜伽不许种生种同时也。有叙云。此难胜军论师云。因灭果生二时同在现在名果俱有者。即种生种亦应同时名果俱有。难意如是。何为聊简者。如胜军论师作此说者。何为聊简种生种种生现。一种同时义应无别。又违瑜伽异时之义(文)义蕴云。疏若尔种望种亦应然何为料简者。若胜军师以种现前后各一刹那同居现在名果俱有者。即种子前后亦然。应名果俱有。何为瑜伽料简云。法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何故此论自料简云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已上)今谓。义蕴与演秘·义演不同。若演秘·义演解。则料简二字稍无力也。义蕴为胜。
  (三纸左)即有二趣并生之妨(文)。义演云。疏二趣并生之妨者。意云。若人趣得灭。未灭彼身天趣已生。岂非二趣并生妨耶。故无一身二趣赖耶而得并起也(文)下疏三末(五十六左)云。又有二趣并生过故。前人等趣至异之时。后天等趣已至生。故彼言以是欣生时胜前法变异无多力能。但名一趣。随所当生彼得趣名。非于前趣。故无此过者不然。阿赖耶识分二趣故违此文。
  (三纸左)遮经部等因果异时(文)。无性摄论三(十七右)云。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复计阿赖耶识是诸法因。为遮此执故。次说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说。
  (四纸右)一身不相离(至)为因也(文)。枢要上末(四十四左)云。若诸种子生果。应取所熏中说。同身非相离者。即为亡人七齐追福。何有他他而得自身受胜果等。又异趣身如何受果。有解。前趣有善恶相。令受罪者能发善心。又经云。地狱等上有白黑幡表善恶相。令彼罪人发善心故。若尔。鬼畜人天无白黑幡。应不受果。有解。但是化彼俗语。何必得果。我杀还我上。走避亦难故。又解。由作愿者胜愿资故。令受罪者七分得一。又由亡者曾有处分作善恶事。现在为作果遂本心故。有果报同趣可受。异趣成难。又无受尽相依名言种生自同类。有受尽相谓善恶业得名言种感异生故。次萎歇时非善恶种生自善恶而有萎歇(文)今谓。枢要是权教分齐。非实教旨。其他宗致如应可知。心地观经第三·随愿往生经等。如梵网不能救生戒下(三之二十五纸)具辨(大乘义章九四纸)。
  (四纸右)外道说(至)有情因缘(文)。无性摄论二(十二右)云。或有计执自在为因。
  (四纸右)准此应知(文)。义演云。疏准此应知者。心有缘虑用。心种子无缘虑故。准色可知。
  (四纸左)难曰见分缘于见(文)。演秘云。疏见分缘见等者。即自证分缘于见也。是见分体。亦名见分(文)泰抄云。疏难曰见分缘于见自体计同时者。如第六意识见分缘前五识见分。意识见分正缘彼五识见分时。二个见分体同时。有人如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且是同时也(文)义蕴云。疏见分缘于见者。自证缘见也。俱是能缘。并名为见。下云因果即非因缘摄者。见分为因。自证为果也(已上)今谓。自证名见者。演秘约体用为释。义蕴约缘用齐为说。义蕴为胜。泰抄见分如文不劳释为自证。意谓。六·七二识见分正缘五·八见分。皆是同时也。今谓。此释不允。若约诸识见分缘见分。则虽因果之义或成立。然体各别。能所二缘见体不同。何得名为自体。演秘·义蕴并释见分以为自证。盖为此也。
  (四纸左)见分望见(至)非因缘摄(文)。泰抄云。疏见分望见虽同时因果即非因缘义者。问。见望见如何名因果。如佛果上如何名因果。疏见分望见虽如佛果上大圆镜智见分为果。以是能缘心故。若余三见分是因。以是所缘境即能缘为果。所缘为因也。
  (五纸右)非即因缘摄(至)类亦可然(文)。演秘云。疏即非因缘摄者。见·见同时虽名因果。不是因缘。疏若尔种望现起等者。类同种·种。但是因果。不名因缘。
  (五纸右)故应更解(至)更生果故(文)。泰抄云。疏故应更解种望于种许同时乃至不许后种更生果故者。此文意说。若种子生种许同时者。即一念中横生长后无穷。种子种子太多。既不许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果。即种子既后念不续。其种子即绝也。故起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为其因缘。即种子不断绝也。其种生现行许同时故也(文)义蕴云。疏都无因缘不许后种更果故者。如第一种同时既能生第二种。有何因由不许第二同念之中更生第三种等耶(文)演秘云。疏不许后种生果故者。结无因缘。若其前后后能生果。可有因缘。既多同起而无后者故无因缘。
  (五纸右)种望于种类亦应然(文)。演秘云。疏种望于种类亦应然者。类同现行无二自体一念得并。问。本·新二种岂不并耶。答。若为因缘并即不可。本新非因故并无失。若尔。新种设生现行。与本种现亦非因缘。何不许并。答。即一刹那二心并失。若尔。色种新应生现。望不障色有多并故。答。缘未具故。又若生现。有未穷失(文)义蕴云。疏种望种类亦应尔者。现行一念必无二现并生。种望于种应非二种俱起。疏如何本有同念得生新熏者。若种生种不许同时。如何本有与搏生种得俱时耶(文)义演云。疏种望于种类亦应然者。意云。法师解。一念既不有二现行。故知一念不得有二种子并也。更有异解。如演秘说(文)泰抄云。种望于种类亦应然者。此文即是外种也。难云。若言于一念中既从熏种而生现行。现行后熏成一新熏种。新熏种于同一念中更不得生现行。以一念中无二个眼识等现行并生者。且应一念中其新熏种子与旧种不得并也。应一念中无二个种子得并。由如一念中无二现行相似。答外曰。此难不然。且如一念中无二现行并即有圣教明文。谓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眼识并生等。其经教中不意一念中不得两个种子并。故知一念中得有两个种子并也。
  (五纸右)问若尔(至)体相违故(文)。演秘云。疏问若尔至体相违故者。此难意云。亦应见道搏生新种不以同时本有种子为因而生。以相违故(文)义演云。疏若尔如何至体相违故者。即承前起难。难云。若不许二种子同时生者。且应世第一法中有无漏种子同念不生。新熏种以体相处。如演秘叙。难意长。读演秘文。
  (五纸右)此不同时(至)无种生种失(文)。义演云。疏此不同时至种生种失者。意云。此答前难明不同时所以。意说。由世第一法中听闻熏智闻净法界等流正法故。有漏加行心增胜故。名增上缘熏世第一位中本有无漏种子。即此种子有势力故。能本性·后念自类法尔之种复能为因者。即此前念无漏种子复能为因能生后念一搏生之种。即是世第一法中本有无漏种二功能。第一牵生后念自类法尔之种。第二复能为因引后念搏生种子。即第二念法尔自类种及同时搏生种缘力既齐。同生见道现生无分别智。故无同念种生种失。故疏唤搏生种子名新熏种。问。若搏生种生种子。不从本有生。可名新熏。还从本有而起。何名新熏。今答者。由世第一法有漏熏故。虽从本有无漏种生。就强缘说得新熏种。然搏生种子义是不正义师。故合共传受。是护法门徒作如是解(文)演秘云。此不同时至种生种失者。此释意云。此搏生种由世第一同时无漏种子引生。不以同时无漏种起。故无同念种生种失。问。此搏生种何名新熏。答。由世第一熏习力故增无漏种。无漏种子引后搏生。搏生所以得新熏称(文)泰抄云。疏如世第一法乃至种生种失者。此下疏文并是上古已成法门也。乃至故一念中有四法也。此是古师不正义。疏今释不然乃至但三法者。此第一解亦是不正义。此文即本有种子及现行法并为因缘。疏又解本有种乃至为因缘者。此是第二正义也。
  (五纸左)此亦难解(至)三法展转(文)。义演云。意云。斥破前解。若如前说便一念中有四法并。第一任运自类法尔之种。第二本有所生。即搏生种子也。第三即本·新二种所生现行。第四即此现行熏成种子。以现行起时名熏种故。既有四法并。如何因缘得成。复如何言三法展转互为因缘。故是难解。
  (五纸左)即本有种(至)故但三法(文)。演秘云。疏即本有种至但三法者。本种·新现俱为因缘生新熏种。此非正释。本种望新非因缘故。若据疏缘理亦无失(文)义演云。疏云即本有种至故但三法者。立理也。虽有此理。然本有种望新熏种非是因缘。如演秘说。
  (五纸左)又解本有(至)为因缘故(文)。义演云。疏又解本有至为因缘故者。上义既非故须更释。意云。本有种子发生无漏现行。现行熏成种子。故得为因缘。即种子生现行为因缘。现行熏成种子为因缘。不取种子望种子为因缘。以隔现行故。虽有三解。取后解为正(文)显幽钞七本云。此护法意亦合新本共生现行。亦是前后相望名新本也。若种子从现行熏起。即名新种也。若现行从种子所生。即种子名本有也。但是无始时来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即种子现行合成新本义。若前二师本有者唯取种子。新熏者唯取现行。故今正义种子现行合说名为新本合用也(文)今谓。从方释新种本有新本合用皆不应理。
  (六纸右)由此(至)而用增(文)。演秘云。疏由此别脱等者。由此同念无搏生种。却证于前别解脱戒用增为胜。
  (六纸右)前解(至)俱增义(文)。演秘云。疏前解即体增等者。即是四法同时之义。
  (六纸右)此中虽显(至)何者因义(文)。义演云。疏此中虽显至何者因义者。据后论文外人难今疏主先释难后举论文云。外难难意。论果俱有显是因缘。如种子生种子。既是因缘。未审。与果俱有耶答。如疏。
  (六纸右)论虽因与果(至)无自体故(文)。演秘云。论虽因与果至无自体故者。有义难云。因现有用。果非无。可说果由现因起。果在未来体非有。如何说果由因生。答。正由后果无方说从因起。难。因体落谢。用常存。可言果由因用起。因体落谢。用随亡后果无因不生起。有释。如下说云。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是故现因能引后果。破云不然。此种子义前后相生因果皆实。彼说现识假名因果。不应以彼而证此义。详曰。余释有违理。如前破。因生后果。今略答云。以落谢因生后果因无后果可不生。现因体用既非无。后果有因起何失。余难类思。
  (六纸左)问为因既通种与有种(文)。演秘云。疏为因既通种与有种者。前种望与现行为因。后种望与种子为因。种能种生名为有种。或复翻彼现能熏种名为有种。种子与此有种为因意。明种子与现及种二为因也。问。按无性论第二释引自果云。今此种子是谁种子。答。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于此时能生自果。即于尔时说名种子。种与有种并无始故。释。种谓种子。有种即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能有种故名为有种。又因名种。果名有种。前释为胜。此种·有种未生果前俱无始有故。对引自名为种子。疏之所明岂不乖此。答。疏虽用彼种有种名。而意有别故亦无违(文)义演唯用演秘初义义蕴亦同义蕴云。种谓生现之种。有种谓生种之种。有后种故名为有。故二别也。
  (六纸左)能熏生故(文)。演秘云。疏能熏生故者。种子是彼能熏现生若尔本有其义云何。答。亦由增故或相从言。总名生也(文)义演云。疏能熏生故者。有云。由种子力能熏现行方得生也。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文)今谓。演秘。义演意有差别。演秘意谓。种子由能熏现行而生。此云能熏生。即种子所生。现行能生也。义演意谓。种子能生能熏现行。故云能熏生。即现行所生。种子能生也。能生·所生两师天别。然义演释于理为胜。以疏已言依生现行果之种子名为俱有故。或可演秘为胜。以言能熏不言现行故。语气可见泰抄云。疏何故尔耶能熏故者。取何故果俱有种。答。若生现果种果。此种子先是能熏现行生也。今故简自相种。非能熏生自相故。别此缘文且约增现行能熏得新熏。新熏种子为因而生现。据实而言。且有本有种子而现行。
  (七纸右)摄论第二(至)名为种子(文)。此非全文。双取两处论意合为一文。上之二句者(次下八纸左云。无性摄论说。非种子然名种类)无性摄论二(十五纸右)云。若言前念熏于后念成熏习者。此义不然。以其二念不俱有故。此亦显示由二刹那不俱有故。无定相应。无相应故。无有所熏能熏之性。若言依止种类句义。六种转识。或二刹那同一识类。或刹那类无有差别。由异品故。又(十五纸左)云。且有尔所熏习异计。或说六识展转相熏。或说前念熏于后念。或说熏识刹那种类。如是一切皆不应理(文)又下之二句者。无性论二(十四纸右)云。今此种子是谁种子。答。此问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于此时能生自果。即于尔时说名种子。种与有种并无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续等为种子体。如所说种子法不相应故。要待所熏能熏相应。种与有种其性方立。
  (七纸右)胜军如何释非即此刹那(文)。演秘云。疏胜军如何释此者。彼云。无失。生灭二相虽同一世。是二刹那以为因果故。亦不是即刹那也(文)。义演云。疏非即此刹那者。意云。种子非即此一刹那。必前后念。若如胜军因果同世。如何解此非即此刹那文耶(文)今谓。若难陀解。以此论文证因果异时之义。具如疏四末(六十二纸)。
  (七纸右)云何复释(至)如彼抄会(文)。演秘云。疏复云何释无种已生者。胜军释云。彼随转理。非大乘义。复何失。至下具释(文)今谓。论第四(十四纸左)护法会诸文云。设有处说种果前后。应知皆是随转理门(文)义演云。疏云何复释无种已生文者。意云。若如胜军因果同念者。如何释集论中无种已生文。种已生名别念故。故唯识云。无种已生集论说故。故胜军会云。无种已生者。谓阿罗汉末后之心生现种子更无功力生后果故为无种。非生果种先已灭名无种也。罗汉现身从先业生名已生。此即因果同时家会。若因果异时以此文为正。言如彼抄会者。对法抄也(文)今谓。对法抄中指略不释对法论三(十二纸右)云。有种已生者。谓除阿罗汉最后蕴。无种已生者。谓最后蕴(文)解此论文难陀护法等别。下疏四末(六十二纸左)云。谓无学最后蕴。此时种入过去。过去是无。当果不生现种已灭唯有现行蕴在。名无种已生。此中文略。集论本但有无种已生之言。今释家取以为证(难陀等解)又(六十三右)云。护法等释。彼集论中据不能生后说说故。谓此时缘阙。现在种子不能更引生后念种。非谓此念现行无种。种在过去。名为无种。对法无解。此略解教(文)。具如第四论及疏四末(六十纸)。
  (七纸右)瑜伽五十六别抄有文(文)。五十六(九右)云。问。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答。应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谓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无间灭。若诸异生生无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谓除尔所相。是第三句。或有无眼亦无眼界。谓阿罗汉眼已失坏。或不生眼。若生无色界。或于无余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文)略纂十五(八纸右)云。眼界四句中。如对法第二卷二两诤释。种子现行皆名界故。所以会释此文胜军师以为证种生现不同时。
  (七纸右)谓要长时(至)究竟故(文)。世亲摄论二(十纸左)云。恒随转应知者。谓阿罗耶识乃至治生。外法种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文)无性论二(十四纸右)云。何者。应知此恒随转刹那传传经于多时恒随转故。所以者何。其根损益枝等同故(文)今谓。疏主以为。得对治道名至究竟位。然究竟者穷极边际之义此通有漏·无漏·断·非断法。又对治者对有漏法为语。此唯局有漏法。不通无漏。谓有漏所治。无漏能治此无漏道有能对治有漏之能故云对治道。今言得对治道。此法唯是有漏。不通无漏。一切无漏非所治故。然种子六义广通一切本有·始起有漏·无漏之法。是故论云。应知诸法种子各有本有·始起二类然种子义略有六种等。然则今此恒随转义广通有无漏法。是故论文云究竟位。疏主释云得对治道者。非太局耶。此中释恒随转。无性云。其根损益枝等同故。世亲云。阿赖耶识乃至治生等。顾疏主正依世亲言得对治道等。二摄论文虽或别局。然此论则通。何必用同二论若思之泰抄云。问。若二部种是可断法。可言至究竟位。至有漏善及无记种及无记种及无漏种皆是恒随转。种体非断法。如何言究竟位。答。一解。即无漏种得胜舍劣。即无漏种子且名至究竟道。其无记种子等得至其道时。且舍无记有漏故。且名至究竟道也。第二解云。此中唯约烦恼等种说至究竟对治道。不约无漏种说以至究竟对治道。不断无漏种故也。此论中俱云可恒随转。其文即尽理。以有漏无漏法皆名恒随转故。若有漏种常第八识常起随转故。后至对治道时即舍也。若无漏常依第八识恒是随转故。后至尽未来际常不舍故也。
  (七纸左)此但言心实亦遮色(文)。义演云。疏实亦遮色者。问曰。前据但遮无为转识即简别尽。以色法具六义故不简。如何乃云实亦遮色耶。答。若论假名种子。色法可有六义故不简。今谈种子体。色法即非。又简经部色法。不许持种故。或此简内色。不论外色。故无失也(文)无性摄论三(十七纸右)云。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又一(十八右)云。色法受熏不应理故。无堪能故。又二(十五纸左)云。且有尔所熏习异计。或说六识展转相熏。或说前念熏于后念。或说熏识刹那种类。如是一切皆不应理。
  (七纸左)以三受转变缘境易脱故(文)。义演云。疏以心三受转变者。意云。心与苦等三受相应。缘境易脱故非种子(文)今谓。义演牒文以字之下有心字也。
  (七纸左)问第七识(至)方断(文)。义演云。疏问第七识至方断者。意问曰。种子与第七识俱有恒随转义。并至金刚心断。何故不得名种子耶。答。虽第七识究竟至佛果断尽。然登初地即有转变。第六若入法空观时。第七即与平等性智相应故。云未对治已前即转变故。据佛果名对治故。有间断不名种子。非恒随故。不同第六间断者。以第六五位不行不可为例。二乘见道虽得无漏第六。第七恒与法执俱故。
  (七纸左)若尔如何(至)尽相种子(文)。无性论第三(二十三右)云。复有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有受尽相者。谓已成熟异熟果。善不善种子。无受尽相者。谓名言熏习种子。无始时来种种戏论流转种子故。此若无者。已作已作善恶二业与果受尽应不得成。又新名言熏习生起应不得成。无性释云。有受尽相谓已成熟异熟果等者。善恶种子既成熟已不可重熟。受用尽故。犹如种子既生芽已不可重生无受尽相谓名言熏习种子者。即彼种子随缘增长。能起名言戏论因故。此若无者者。若无二相阿赖耶识。已作已作者。谓已作善及已作恶。与果受尽者。是已与果受用坏义。此破若无有受尽相。又新名言熏习生起应不得成者。谓都无有本无今有世间名言。一切名言皆因本旧名言种子。此破若无无受尽相(文)义蕴云。疏若尔如何名有受尽相等者。若以第七有转变故有易脱故不名种子。即善恶业种生果有限。亦是转变易脱。应不名为恒随转种也。既说恒随应非受尽。
  (八纸右)又有分熏习(至)名恒随转(文)。三熏习具如第八。无性摄论第三(十九纸左)云。名言熏习差别者。谓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来等用熏习差别。由此我法用影显现。诸识生起功能差别。我见熏习差别者。谓四烦恼所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有能执我熏习差别。有支熏习差别者。谓福非福不动行增上力故。于天等诸趣中有无明等乃至老死熏习差别。
  (八纸右)正以生灭恒转二理(文)。义演云。疏正以生灭恒转二理者。即六义中刹那灭·恒随转二门也。
  (八左纸)非显具六即是种子(文)。义演云。疏非显具六即是种子者。意云。意反难前也。汝下可以第七阙恒随转义。即例种子与果不俱同得名种子。设使第七具六义。且不得名种子。
  (八纸左)此显自类(至)对治位非得种名(文)。义演云。疏此显自类至对治位非得种名者。谓如无想等种。至见道位果不发生故。名对治道。此等种子金刚心方断其体。见道已去更不生果。无性约此名为种类。此论同八地已上菩萨烦恼种子更不生现行。但种类摄即入见道。三恶道等种子皆尔。余种虽中间缘阙。后有生果义。名种子。与无性别。故云不尔名种子。问。种子类此论与无性何别耶。答。此论意种子者。虽然中间有缘阙不生合是种类。然据体可有生果。果俱有义。义说名种子。若无性论说。但金刚对治道未起。中间复有缘阙未生果已来但名种类。以未有果有故。故无性约无上果胜用名种类。此论种了体不约现行故总名种子。故自类相引且名种子。
  (九纸右)无性显此二位差别(文)。义演云。疏无性显此二位差别者。即是种子与种类二位差别也。
  (九纸右)若尔(至)应不名种(文)。义演云。疏若尔至应不名种者。难前云。若无性第七阙与果俱非是种者。且应种子未生果时应不名种子。既有此妨故须更释。
  (九纸左)种见道断(文)。义演云。种见道断者。意云。无想定依厌心种子上立。若至见道无想天毕竟不受。约此义说云种见道断。即不生断。其实种体金刚心断。此种是善不障圣道。
  (九纸左)非要此念(文)。义演云。疏非要此念者。意云种子具六义者。便于一界不成三界诸种之过。
  (九纸左)一界不成三界等(文)。义演云。疏一界不成三界等者。以他界种不生现行。不名种故。若尔。应名种子成熟。彼种既名成熟。故知可有果俱。即名种子。非要念念中常与现俱也。
  (九纸左)若恒随转(至)生不善等(文)。无性摄论二(十四右)云。不从一切一切俱生。为避此难故说决定。虽恒随转。以诸种子功能定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文)世亲论第二(十左)云。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
  (十纸右)遮萨婆多(至)同类因(文)。演秘云。疏萨婆多与善法等与恶无记为同类因等者。问。按俱舍云。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三性五蕴自部自地唯与自地自部为因。云何今云善望不善为同类耶。答。疏文言总。意谈不善得与有覆无记为因。以同部。故(文)义蕴云。疏萨婆多等善法与恶无记为同类因者。俱舍俱以善五蕴望善五蕴为同类因。不望余性。应检婆沙·正理(文)泰抄云。疏遮萨婆多等乃至为同类因者。如嗔不善法与身·边二见为同类因。身·边二见是有覆无记。此解为正。故前疏中言小乘善与不善法为同类因有故起前疏中错也。
  (十纸右)又异熟因(至)无记果(文)。义演云。疏又异熟因至无记果者。彼计善不善业感无记五根身果是因缘也。故唤五根身名异熟果。异因故异时故。得异熟名。
  (十纸右)遍行因等是异性果(文)。演秘云。疏遍行因是异性果者。准有宗义。身边二见是遍行因。体是无记。遍与同地五部染法而为其因。五部染中既有不善。故得因果成果性也若尔。云何得等流果。俱是染故名为等流(文)义演亦同。彼云。问。何名遍行。答。有宗身·边二见遍与同地五部染法为因。所以论溺者莫不皆因我见等起。故论云。执者我见。沈论生死。言无我见能证涅槃等。何名五部。答。所谓四谛下烦恼及修道烦恼名五部也。
  (十纸右)俱有因(至)为因亦然(文)。演秘云。疏俱有因取异熟等果者。故俱舍第六云。谓此与心一果。异熟。及一等流。问。何故下云俱有·相应得士用果。答。士用果中而有通别。别士用果唯是俱有·相应因得。若通士用六因皆得。而但用力所得之果皆名士用。故不相违。疏据通说(文)彼疏云。问。相应·俱有因皆取同时士用果。各有何意。解云。俱有因取同时士用果意。欲傍资同时诸法令各起用。或起异熟因用等各取自果。具如彼明。演秘之释更不同也。俱舍六(十九纸左)云。俱有·相应得士用果。又云。为唯此二(相应俱有)有士用果。为余亦然。有说。余因亦有此果。唯除异熟。由士用果与因俱生或无间生。异熟不尔。有余师说。此异熟因亦有隔越远士用果。譬如农夫所收果实(文)光记六(五十九纸右)云。有说。余因至异熟不尔者。答中有二。此即初师。余同类·遍行·能作三因亦有士用果。唯除异熟因。由士用果总有二种。一与因俱生。二与因无间。相应·俱有能取俱生同类·遍行果若相邻能取无间。能作通取俱有·无间。故此五因得士用果。果熟因不尔。与果性异。感果稍难。要因相续果乃现前。非俱·无间。故无士用。又解。异熟果不尔。非与因俱·无间故非士用。有余师说至所收果实者。第二师解。此异熟因亦有隔越远士用果。譬如农夫春时耕种。秋时获果。若据通名士用。六因皆得。今此第二师说约斯说也(文)宝疏六(四十九纸左)云。相应·俱有之法有力用故名为士用。士用之果名士用果。非越士用体有别士用。即此士用所得名士用果。乃至正理论云。若士用果此有四种。俱生·无间·隔越·不生。言俱生者。谓同一时更互为因力所生起。言无间者。谓次后时由前念因力所生起。如世第一法生苦法智忍。言隔越者。谓隔越远时展转为因力所生起。如农夫等于谷麦等。言不生者。所谓涅槃。由无间道力所得故。又(五十一右)云。论有说余因至异熟不尔。叙异说也。此说唯除异熟因皆有士用果。此师意说。士用果唯俱生·无间。不许隔越。同类因等并有无间士用力故。异熟即是无故除之。士用果中亦有离系。此中说六因得故不说离系。论有师说至所取果实。第二师说。亦许隔越有士用力。由此异熟因力亦有士用果也(文)义演云。为因且然者。意说。此等因有宗计为因缘。今准前同类因。且非因缘。故云为因且然。既不辨体。又不相随顺。何义是因缘耶。不说能作因名。彼宗自云非因缘也所以不叙(文)泰抄云。善恶心心所起时。即为相应俱有因同时即得俱生士用果。
  (十纸左)若恶善等种(至)应顿生果(文)。无性摄论二(十四左)云。虽尔何故不一切时常能生果。为避此失言待众缘。非一切时会过众缘故无过失(文)世亲论二(十一纸右)云。待众缘者。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
  (十一右)三世有执(至)非无(文)。义演云。疏三世有执缘体至非无者。意云。谓萨婆多计得等生相三世实有。体恒非无。应顿生果。设彼救云。过去未来体虽恒有。而未起用故。所生果非恒顿生。论主破云。汝取果用应恒时有。不离体故。犹如其体。世亲摄论且同此说。
  (十一右)问若设(至)善心等果(文)。无性摄论二(十四右)云。今此种子是谁种子。答此问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于此时能生自果。即于尔时说名种子。种与有种并无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续等为种子体。如所说种子法不相应故。恶待所熏能熏相应。种与有种其性方立(文)世亲论二(十一右)云。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如是且显种果生义。
  (十一右)萨婆多等(文)。俱舍六(五右)云。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应知亦尔(文)义演云。疏以善色望四蕴为因至且得为因者。意说。由造身语善恶色业为因感当来四蕴。又或识等四蕴能引当来色身果故。小乘身语二业以色为体。意业体思。彼计色心展转互为因是因缘义。今则不尔。唯望自果得种子名。如麦种子唯生于麦不生谷等。
  (十二右)若谓然者(至)非能熏故(文)。泰抄云。此中既明种子生现行果名引自果。如何言非能熏习故。故知非也。
  (十二右)其无性人(文)。演秘云。疏其无性人等者。乘前为问。第八不熏无果俱义。第七既熏六义具矣。故应名种。义蕴亦同。
  (十二左)第七相显(至)不名种子(文)。义演云。疏第七相显至不名种子者。意云。虽第七行相显。然所熏种果相乃沉隐故。第七不名种子。问。是第七种子不名种子耶。答不然。今论第七现识不说种子也。以无性人第七识既恒随转应名种子。答。谓所熏体相沉隐。所以第七现识不名种子。即六义中阙果俱有义。以种果不显现故。
  (十二左)第八现识亦然(文)。义演云。疏第八现识亦然者。意说。第八既不能熏。即无所生果。遂阙果俱有义。且不名种子也。
  (十二左)第八门中(文)。演秘云。疏第八门中者。重明因相总有十门。种子之义当第八也。问。言引自果即色心等各自种生第七相分云何生八。答。是心相故。故能生心。问。所熏种为一为二。设尔何失。若唯一种。云何生虑·非虑二耶。七相八见有差别故。若熏二种。能熏既一。种云何二。答。虽能熏一。由有本质熏二无失。余难略择。
  (十三右)世亲摄论亦通外种(文)。如上已引。
  (十三右)摄大乘云作不作失得过故(文)。无性摄论二(十六左)云。论曰。为显内种非如外种。复说二颂。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作·不作·失·得过故成相违。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释曰。如是已辨外内种子。其性粗因(丽本作同)为显不同。复说外或无熏习等(文)演秘云。论外谷麦等者。问。内外种子皆能为因。何独言外假非实种。答。按无著摄论说二颂释。具如疏引。无性释云。又外种子若稻谷等。或有虽种而复失坏。若稊秆(稊音题。郭景纯曰。似稗布地生。稗音败。草似稻而实细)等。或有不种而复得生。云何内种非如外种有作不作共得过失。故次答云。故成相违。以内种子与外种子不同法故。名曰相违。若内种子与外种子有差别者。云何前文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真实种子。为避此难故。说外种内为缘等。由稻谷等皆是众生感受用业熏习种子。依阿赖耶力所变现。是故外种离内无别。又世亲云。谓外种子唯就世俗说为种子。所以者何。彼亦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故(文)今谓。义演释作不作等有二种解。皆不允当。作不作失得者。此指上外种稻谷稊秆等。非谓内种。如上所谓稻谷等是作而失者。稊秆等是不作而得者。皆背常理故言过失。后颂出无性论。于世亲论无此偈颂。颂中真字檗本论为由字。朝详论本作真。义蕴云。疏作不作失得过故成相违者。此有说云。若无种作善得善趣。不作失善趣。皆有过故俱无内种。如何有得失耶。或衣作善而失趣。不作而得果。似无种故。便与圣教等相违也。此未必然。今解。释外种也。谓有作而不得。谓种而不苗苗而不秀等是也。亦有不作而得。谓如稊秆不种而秀。亦如炭生茞胜木是也。由斯外种非实种子。故以内法为彼实种。天地空等皆准此知。
  (十三右)由依彼熏习(文)。义演云。疏由依彼熏习者。由依彼阿赖耶识熏习故。所以外种藉内种为缘。
  (十三右)又引颂云(至)分别不在外(文)。泰抄云。引颂云乃至分别不在外者。天者谓二十八天及星宿等。地谓大地。风谓空行风等。虚谓空界色。空界色者即是识虚空。然前识及无为不是此间识实虚空也。以虚空无为不是此中空界色故。地下无水。水处名彼。若有水之处名他。方谓十方。此等皆是识所。不是心外作也。言分别不在外中分别者。即二解。一云。分别者谓心心所之异名。谓前天地等皆是分别心所变故。二云。分别者解释义。即解释天地等不在外也。
  (十三左)以重变故(文)。演秘云。疏以重变故等者。其根种子第八变已生现根时复变现根。
  (十三左)论此种势力(至)即名引因(文)。枢要上末(四十六左)云。生引因中。瑜伽等云。未润种子名牵引因已。润种子名生起因。三性十因悉皆如如是。虽合为一不论远近·正残·生引。其能生种通业及因缘。未润去果远名引因。已润去果近名生因。正合能引所引说为引因。能生为生因义。三性十因即为三义生引二因并无性二合有五解。既有正残为生引。亦有内外果为生引(文)义灯三(五十四纸左)云。论此种势力等。此解生引通于内外。准二摄论皆亦同此。然世亲论果有正残。因分生引。无性论文但云。若外种子亲望于芽为能生因。传望茎等为能引因。识望名色为能生因。传望六处乃至老死为能引因。因虽分生引。果中不名残正·远近。二论名即可同。但果取有宽狡。二论内外各别作法。此论总明。杂集但望十二缘生不说于外。与瑜伽第九·第十同。第五但说杂染十因。菩萨地文即说三性十因。俱分生引。果中不云残正·远近。广略不同义皆无违。又伽论·杂集但于因中去果远近分于生引。果中不说。此即影显。又缘生支有总通现。瑜伽第十云。要先愚于所应知事即起邪行。起邪行令心颠倒。心颠倒结生相续。结生相续诸根圆满等。此即假说。非正缘起。故不于此别分生引。然有解云本疏无性唯说正残违无性者。是不寻疏(今谓。疏释无违无性论。何者。无性果中不名远近故。有解。要集其破不当)要集云。有说。世亲说近远。无性云正残。亦途听耳。又(五十六左)云。问。何故瑜伽等约因位别分生引。摄大乘等据果位殊分生引。答。因有熟未熟。未熟远引。近即生。果中有正残。近·正称生。残·远名引。各据一义互相影显(文)演秘云。论此种势力生近果等者。问。何要引为。答。按无性摄论第二具明。大略而云。若二种子唯作生因非引因者。收置仓等麦等种子不应久时相似相续。丧后尸骸如青瘀等分位随转亦不应有。何者。才死即应灭坏。云何譬如任运后灭。譬如射箭。放弦行力为能生因。令箭离弦不即随落。弯弓行力为箭引因。令箭前行远有所至。非唯放弦行力能生。应即随故。亦非动势。展转相推应不随故。既离弦行远有所至。故知此中有二行力。能生能引。
  (十三左)无性云(至)是引因(文)。彼论二(十六右)云。如是外内二种种子俱为生因及为引因。若外种子亲望于芽为能生因。传望茎等为能引因。阿赖耶识是内种子。亲望名色为能生因。传望六处乃至老死为能引因(文)今疏以内识种望现行识为生因。是亲因缘。望名色等为引因。疏远因。此与无性论不同。然无臣妨。义演云。疏如内识种子至是引因者。意云。此无性辨生·引二因近·远二果。且如无明发业。业招识等五果。即识种子生自现识名生。自现识名近果。即此识种子望名色支是引。自名色支是远果。余望广知。即名色自种望自现名生因。望后为引因。故约于十二支种已润位。因望于果明生引。果望因立为近远。问。何名引因远果·生因近果。答。为隔现识。所以得引·远之名。以彼准知。望自望他分生引·近远。
  (十四右)天亲云(至)名引因(文)。世亲论(奘译)二(十二左)云。如是所说二种种子。谓外及内。应知皆有能生能引。此中外种乃至果熟为能生因。内种乃至寿量边际为能生因。外种能引枯后相续。内种能引丧后尸骸。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二种子有生因。此因既坏。果即应灭。应无少时相续住义。若谓刹那展转相续。前念为因。后念随转。是则后边不应都灭。由此决定应有引因。此二种子譬如放弦弯弓为因。箭不随落远有所至。
  (十四左)无性理胜(至)无尸骸故(文)。义演云。疏无性理胜者。意云。若四生中总具生·引二因者。即无性理胜。何以故。以无性约十二支说。所以化生且有生·引二因。不取世亲者。以世亲计引因残果死后尸骸说。然化生无死后尸骸。以化生者无而匆生。死后顿灭也。
  (十四左)然世亲论意(至)果如任运后灭(文)。世亲论二(十二纸左)云。此中外种乃至果熟为能生因。内种乃至寿量边际为能生因。外种能引枯后相续。内种能引丧后死骸。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二种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坏。果即应灭。应无少时相续住义(文)无性论二(十六左)云。云何譬如任运后灭。譬如射箭。放弦行力为能生因。令箭离弦不即随落。弯弓行力为箭引因。令箭前行远有所至。非唯放弦行力能生。应即随故。亦非动势。展转相推应不随故。既离弦行远有所至。故知此中有二行力能生能引有诵。任运后灭故者。彼直以理增益引因。非说譬喻。所以者何。油炷都尽不待外缘。灯焰任运后渐方灭。非初即灭。由此道理。决定应有能引功力于今未尽。内法诸行亦应如是。有种势力展转能引令不断施(文)义演云。疏如任运后灭者。意说。若无引因者。有情死时应如化生死后任运灭。所以无著为成引因。更说有枯丧果也(文)今谓。义演释意。任运后灭为化生死者非也。准无性释。任运后灭即枯丧果。如油炷都尽灯焰任运后渐方灭。
  (十四左)但是天亲(至)亦不相违(文)。义演云。疏但是天亲解略者。意云。天亲但约一期不通化生。化生无枯丧果故。无性释广者。然无性约十二有支已润位说故。化生有生引二因。故云广也。但是广略。不用理违也。此上所引即摄论文(文)泰抄云。然和上云。然约法体者。即天亲解广。以约有情无情上皆生引因等。若无性解略。以唯约有情上立生引因。解无情上无生引因也(文)今谓。此解不是。无性望外茎等立生引因。非无情上无生引因。可知。义蕴云。疏世亲略无性释广者。世亲唯望枯丧名为引因不通化生故略也。无性望名色等亦不简枯丧。遍四生故广也。
  (十五右)然对法第四卷(至)能生所生(文)。彼四(九纸右)云。唯由如是四种支故。略摄一切因果生起法尽。谓于因时有能引所引。于果时有能生所生。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为起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造诸行。业熏习在心故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由心习气力能令当来名色等前后相依次第生起种子得增长故。能生支者。谓爱·取·有。由未永断欲等爱力。于欲等中爱乐妙行恶行差别为先发起贪欲。以有有取识故。于今终位将与异熟随顺贪欲。随一业习气现前有故。所生支者。谓生老死。由如是业差别习气现前有故。随于一趣一生等差别众同分中。如先所引名色等异熟生起故(文)如抄第四(二十二左)具释。
  (十五右)瑜伽第九(至)名生因(文)。彼九(十三左)云。即于现法中说。无明为缘故行生。行为缘故识生。此识于现法中名为因识能摄受后生果识故。又总依一切识说名六识身。又即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乃至触(丽本无乃至触三字。更有此名色种子是后有六处种子之所随逐。此六处种子是后有触种子之所随逐。此三十二字)种子触是后有受种子之所随逐。如是总名于中际中后有引因。应知由此能引识。乃至受一期身。故由先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由此爱故。或发欲求。或发有求。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由此爱取和合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即是后有生因所摄(文)如略纂四(二十一左)伦记三上(二十纸十五右)瑜伽第十(至)是生因(文)。第十(六右)云。问。几支是引因所摄。答。从无明乃至受。问。几支是生因所摄。答。从爱乃至有。
  (十五右)无性但约(至)亦不相违(文)。泰抄云。疏无性但约已润种中果去因为远近者。若准道理。则即生因为先。引因在后。若准瑜伽论等。引因为先生因在后。且如无明行乃至触·受。皆是引因去果远也。爱·取·有是生因去果近。故则是引因在先生因居后今解不然所望别也。无性立生因·引因。引因约已润生老位说。在胎中业种能生本识现行令起业种望识名生因。本识受生已名色渐增业种望名色则名引因。以是远故。无性约已润位立生引因。瑜伽论约润未润位。未润前七支名引因。已润爱·取·有名生有。立生引因所望各别且不相违。
  (十五左)无性摄大乘第二等(文)。第二(十七纸右)之意非全文也。
  (十六右)从内共相种子生故(文)。义演云。疏从内共相种子生起者。意说。外麦等种子从内识中麦等共相种子生。即有情共缘麦等熏种。后种藉此为缘后生。故外种子非无因缘生。
  (十六右)如摄大乘自广分别(文)。如上已引无性·世亲论文是也。
  (十六左)或由致也(文)。泰抄云。疏或由致也者。即起能熏现行之由故。熏种致于本识之由也。由能熏击本识能熏发种。致于本识之中。
  (十六左)熏者发也(至)数也(文)。此非字训。若本字训者。熏者火烟上出也。又气蒸也。又以火熏物也。习者。说文云。习字从羽从白。厚斋冯氏曰。鸟雏欲离巢而学飞之称。然疏就所诠事体为释。引用字书字训以释疏文。凿枘不合。义演云。疏习者近也者。谓与能熏俱时相近非前后念也。又云。近者此种子能近生现果。即是数习近生果义也(文)今谓。不允。
  (十六左)摄论第二亦有此文(文)。无性摄论二(十四纸左)云。要待所熏能熏相应。种与有种其性方立。为辨所熏故说坚等(文)广明能所熏义是也。
  (十七右)论一坚住性(至)乃是所熏(文)。世亲论二(十一右)云。坚者坚住方可受熏。非如动风。所以者何。风性疏动不能任持所有熏气一逾膳那。彼诸熏气亦不随转。占博迦油能持香气百逾膳那。彼诸香气亦能随转(文)无性亦同。
  (十七左)遮七转识及彼心所(文)。义灯三(五十六左)云。所熏四义第一义简西明二解。一同本疏。一云。不简七转心所。第三门简要集断云。此释为胜。今谓不尔。心王自在尚非所熏。心所依王。何独所熏故。第三门但简第八相应心所。具前二义故。第三简要集云。第七未转此中不简。简已转依。若非一类。即简七识。第八亦转。应不受熏故。初但简前六转识。非相续故。第二义中方简第七未转依位。此亦不尔。但言相续。不简第七。既言一类。即简第七。以漏无漏性非一类。不同第八末无漏位一类受熏。若无漏位即不受重。故不相例。第七已转既在初简。未转何故即第二简。若非无记。已转第七岂无记耶。问。第八具义说为所熏。三相熏何。答。或云。熏果报识。即当果相。或云。熏自相。是自体故。二解后正。义依体立。无别性故。但以自相酬因边名果相。持种边名因相故。唯自相是正所熏。
  (十七左)此简经部(至)不坚住故(文)。疏文前后错乱。更考善本。经部计色心互持。故无性摄论三(十七右)云。若复有执者。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复计阿赖耶识是诸法因。为遮此执故。次说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说。
  (十八右)如沉麝等(至)皆不受熏(文)。世亲论二(十一右)云。言无记者。是不可记极香臭义。由此道理蒜不受熏。以极臭故。如是香物亦不受熏。以极香故。若物非极香臭所记即可受熏(文)无性论二(十四左)云。非唯坚住。复无记性方是所熏。如平等香乃受熏习。非极香物如沉麝等非极臭物如蒜薤等。
  (十八右)亦遮识类善等受熏(文)。义演云。疏且遮识类善等受熏者。谓经部师计识类受熏。前念善等识熏故今遮也。识类之义如下自解(文)。无性摄论二(十五左)云。若言依止种类句义。六种转识。或二刹那同一识类。或刹那类无有差别。由异品故。或即彼识或彼刹那有相熏习非一切者。此不应理。种类例余成过失故。阿罗汉心不出识类。彼亦应是不善所熏。一类法故。或类例余成过失者。是例余类有过失义。此义云何。谓眼等根清净色性。皆根种类之所随逐。意根亦应成造色性。根义等故。且有尔所熏习异计。或说六识展转相熏。或说前念熏于后念。或说熏识刹那种类。如是一切皆不应理。
  (十八左)第七识内并非所熏(文)。义演云。疏第七识内并非所熏者。此释外难。外难。若无记性即受熏者。第七既无记。应当且受熏。答。第七虽无记。与四惑相应。是有覆无记。不同第八故非所熏。
  (十八左)此同于后(至)中释(文)。义演云。疏此同于后至中释者。辨第八识而有十门。然于后三性分别门。此中所熏是无记性一门。于后无覆无记中释。须云是无覆无记等。
  (十八左)此摄论无(文)。义演云。疏此摄论无者。但无此一段文。非无此义。
  (十八左)与佛地同(文)。义演云。疏与佛地同者。此论与佛地同简第八佛果不受熏(文)佛地论三(十一左)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种子本有无始法尔不从熏生。名本性住种性。发心已后外缘熏发渐渐增长。名习所成种性。初地已上随其所应乃得现起数复熏习转增转胜。乃至证得金刚喻定。从此已后虽数现行。不复熏习更令增长。功德圆满不可增故。持种净识既非无记。不可熏故。前佛后佛功德多少成过失故。如是四智相应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诸佛无有一切有漏种子法故。
  (十八左)违拒法故(至)不可受熏(文)。义演云。疏违拒法故者。意说。佛果第八极善无漏违有漏。善圆满故。显善既圆满更不合熏。有优劣故。若受若熏者勿前佛德胜后佛故。既有此妨。不可受熏。
  (十九右)性非坚密(至)是可熏习(文)。太疏云。问。此坚与前一坚何别。答。彼约一类相续。此约胜故别。义演云。意说。无为凝然常住法前后不断。故为坚密。又坚者一类义。密者细密。即一类相续道理细密。名为坚密。世亲论二(十一右)云。言可熏者。谓应受熏方可熏习。非不受熏如金石等。不应受熏名不可熏(文)无性亦同。今谓。义演二释。于中第一前后不断同前第一坚住。然为凝然是也。第二密谓细密是也。坚者一类者非也。太抄云彼约一类相续者是也。言此约胜者不当也。自在是胜。与坚不同。今谓。此言坚密。坚谓坚凝。外不随他。密谓?密。内不纳物。此非虚疏如玉石。然今言可熏者。就总为语。自在非坚是别。
  (十九左)又此应言(至)拟今说故(文)。泰抄云。疏又此应言若非坚密有体自在乃至拟今说故者。然今论文中具足应言若非坚有体自在乃可受熏也。今论文中但言依他坚密。论文不言若非坚密有体自在乃可受熏。说者据造在疏文中说故。或已前论中不坚密有体自在者。据今论文说故。今论文何故不简生等四相非可熏耶。今疏以三释通之。一云。生等假法。今论文依他之言摄。二云。今论文略。具应言若法自在性非坚密及有实体能受习气。此遮心所·无为·假法也。三云。今论文不言实有体者。假法先无。更何简之。
  (十九右)若尔空等(至)假法不论(文)。演秘云。疏若尔空等至假法不论。此质意云。若假是无故不须简。无为应尔亦不须简。真如无为善言摄故。非择灭等同生等故。虽善等摄犹更别简。假法虽无遮亦何失。义演大同。
  (二十右)由此故应第一说善(文)。演秘云。疏由此故应第一说善者。即前说言依他摄假。此解胜也。
  (二十右)无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文)。演秘云。疏无明熏真如等者。自古诸德多为此计。此论明简。故知古非。马鸣菩萨亦言真如受熏持种。恐译者误(文)义蕴云。问。何故唯说无明熏耶。答。且约染说。非余不熏。隐覆真如无明胜故(文)今谓。幻虎录云。然然如长水破相宗义云非同一向坚如玉石。何必他宗立此道理者亦非可知。
  (二十右)亦遮熏于假识类等(文)。义演云。疏且遮熏于假识类者。为经师计识类是假而能受熏。今遮之。
  (二十右)论四与能熏至乃是所熏(文)。义演云。论四与能熏至乃是所熏者。此释能熏共和合性。意说。要具三义方可受熏。一者与能熏必同刹那。二者能熏所熏同一身处。三者能熏所熏不即不离。能所别故名为不即。共和合性熏义得成名为不离。
  (二十右)所能和合是相应义(文)。义演云。疏此遮等者。若依世亲。约同时义释相应言。故彼释云。与能熏相应方名可熏。非不相应。当知即是无间生义。无性释云。非别异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名曰相应。故同处者遮熏他身。以同时者简前后念。即遮他身及前后念无和合义故非所熏。
  (二十左)若言现行生种异时(文)。义演云。疏若言现行生种异时者。此难大乘能熏。与所熏种异家义。即下解因缘中第一师义。意云。若计现行熏种异时者。如何解此同时文。下能熏中彼亦说异时者亦准此释。
  (二十左)其无性人(文)。演秘云。疏其无性人等者。问。纵不言染亦非受熏。何烦斯简。答。正取心王名为可熏体。第七岂非是心王耶。由此但以染污简之。
  (二十一右)即成一种生二芽过(文)。演秘云。疏即成一种生二芽过者。如一识种色心两处皆悉持之。熏既同时。势力复等。后过生缘两处齐生。故有两识一时而起。处虽有二。是一识故名一种也。若尔。何故下难彼云即有多种生一之过。答。理实而有一种。生多多生一失。前后互举亦无过矣(文)义演云。疏若二俱持至生二芽过者。若以色心并能持者。即一类法应有二种也。若二种者。即一一法皆生二芽之过。以色及心齐受熏故(文)义蕴云。疏即成一种生二芽过者。若二俱持即有二种。应云多种生一芽过。疏意以两所处持俱心种故云一种。生芽各异故云二芽(已上)泰抄云。问。色心俱持种即是二种生一芽。如何言一种生二芽。答。若色心。心即六识义。二处持种即应言二种生一芽过。以所依有二处故。不是一种生二芽过(已上)今谓。泰师所难邑师曾会释讫。义理已成。再之何用。
  (二十一左)总假不能持别色等能持(文)。泰疏云。疏总假不能持别色等能持者。其瓶假故不能持物。唯瓶体色等四尘实法持物也。疏不相应即色心等故者。不相应即色心上分位。则不能持种。瓶等依四尘假立且不能持种也。
  (二十一左)若尔本识(至)应能受熏(文)。义蕴云。若以诸不相应即色心故。如色心等不能受熏。第八生等即第八故能熏。
  (二十一左)若假说者亦得受熏(文)。义演云。疏若假说者且得受熏者。意说。本识自证分上有生等功能不离于识。且许受熏。又云。或即麻衣等虽是假法等许受熏(文)今谓。后说不允。
  (二十二右)即前六义简无为因(文)。义演云。疏前六义简无为因者。意云。因者所以义。今此间简无为者。即是前六义中。第一义中简无为所以也。谓种子有生灭故能生果。无为不然。此文且尔。不能熏也。又云。简无为因者。若有法体而有作用为因方是能熏。若法是无。是无作用。故非能熏。故有作用言简无法也。虽有二解。前顺论文。后且有理。任情取舍(文)今谓。第二凿矣。初义为正。然此中因是能生义。演释为所以者不是。
  (二十二右)论二有胜用至乃及能熏(文)。演秘云。论二有胜用是能熏等者。有说。业感六识之中。有胜有劣。劣不能熏。论言不熏而据劣者。若以论文无所简别总说不熏。亦应法执非能熏摄。名异熟故。故知业感胜者能熏。胜者是何。谓受三分舍受俱者唯是劣故。故非能熏。苦乐受俱名行相胜。是能熏也。或舍受中复分三种。违·顺·中容。中容不熏。余二能熏。复有说云。此中但遮第八心品。六识异熟无非能熏。无别圣教说不熏故。八无所熏。可非能熏。六有所熏。无不熏者。又心心所若非能熏即是所熏。何有心法非能所熏。详曰。二俱非理。初师之义斥如义灯。又约三受以辨胜劣。既非圣教。无乃意乎。若后师言。但遮第八余并能熏。此论应结唯七转识可是能熏。何假须说有胜势用。既言胜等。明有遮简。又余六识有所熏故皆令能熏。第八心所亦应能熏。有所熏故。又言。何有心法非能所熏。第八相应应非心所。非能所熏故。既有多失故不可依。
  (二十二右)一能缘用(至)非能缘熏(文)。泰抄云。一能缘用即简诸色为相分熏非能缘熏者。上之三句是正简法。下之二句即傍义也。外人问曰。既能缘作用简去色等。色等不能熏。应不熏成色种。答。为相分熏。被带相分熏也。其色体非能熏。故心体能熏。由如兵马不能打贼将军能打。将军带故马今能打贼。色法且尔。被心带故且熏成种也。
  (二十二左)此中总言意说如此(文)。义演云。疏此中总言意说如此者。论文虽总。简法有别。即简色等及劣心心所并本识心所。并非能熏故。
  (二十三右)心所等者(至)业所引者(文)。义灯三(五十七左)云。能熏义中二有胜用。西明云。业感异熟心心所等。护法无异分别。门人分成两释。一云。业感定不能熏。唯法尔起。必用业助。若依此说。异熟心心所等取六识满业所感心心所等。一云。业感有二。强者能熏。劣即不熏。若依此说。等取劣者。三藏意取后解为胜。又云。初释不许影像熏本质种。今谓。此说俱不应理。何者。初释本质非影熏成。转识不应与阿赖耶为因缘性。违护法释。第二解若是业招名为异熟。虽复引·满二果有别。名业引同。俱名异熟。并不能熏。俱异熟故。论不简故。无文证故。俱是满果。何独等劣。应胜劣俱等。若非业引。但分别生。即是能熏。性非异熟。是异熟生。异熟生宽。业非业感。俱异熟生。此简异熟是业感者。性微劣故。不是能熏。不假业力强分别起者。此异熟生及威仪工巧非业引者。亦能熏摄(变化强故不简。或云业所感变化等者非也。威仪工巧亦通业非业感。或云非威仪工巧非业所引者亦非也)论云此遮异熟心心所等者。举异熟无记等取威仪工巧业所感者心心所法及此等心心所带相分。俱不能熏。为非业感心心所法。缘变影熏一切不遮。故言第二解胜。异熟能熏也。但等取劣。道理无据(文)今谓。遮异熟生非能熏者。下疏七末(四十九纸)云。有漏能熏中除极劣无记。此即四无记中除异熟生。异熟生中有余三不摄无记。名异熟生无记。如法执等类。此皆能熏。唯除六识中业所招者。望余无记是极劣故。亦除第八识。但业所招并非能熏。
  (二十三右)唯业所感(至)或此法尔等(文)。义蕴云。疏唯业所感异熟心等二种所生无胜用故者。此异熟心由名言及业二种所生便无胜用故非能熏。问。若二种所生即非能熏。本新二种同生一现。此所生现初非能熏。答。虽有二种。俱是名言因缘种故。不可为例。若尔。见道无漏现行亦本有名言种及有漏闻熏增上种生此无漏智。应非能熏。答。此无漏现虽二种生。二种胜用俱不阙故亦是能熏。又俱是名言不同业种。夫藉业力者皆非强感故不能熏(文)演秘云。疏二种所生等者。自名言种及业种也。疏或此法尔等者。不须约彼二种所生。但由无用不能熏也。
  (二十三右)因中无漏为例并然(文)。义演云。疏因中无漏为例并然者。除第七识余识因中无漏第七并有增减。是能熏故。
  (二十三左)非余中物及平等物(文)。义演云。疏非余中物及平等物者。意云。如有刚柔高下心行方能熏也。若是中品及平等心等即不能熏。中者即三品中中品。如舍受等。平等者如业感异熟无记等。此物既非胜用故不能熏(文)今谓。义演释平等为异熟等者非也。平等对贪等。增上为说贪等。平等行之人此非三品中之中也。
  (二十四右)如邪见等(至)四义具足(文)。演秘云。疏如邪见等者。问。品类虽同。增减有别。岂唯增长即名能熏。答。论言增减名能熏者。二随有一。即是能熏。若不尔者。见道已去所生无漏唯增不减。应不能熏。彼尚能熏。此何不许(文)义演云。疏如邪见等至且有异故者。意说。邪见虽言一品。不妨有九品之用。无性第七虽无十地转易。不妨念念增减有九品别故名能熏。引邪见者。意证于此。疏四义具足者。引邪见证于第七。四义具足得成能熏(文)泰抄云。疏如邪见等乃至四义具足者。如经中说邪见一品断善根者。据尽上之间。论如上品邪见断前八品善根。仍未名断善根。有下品善根在故。若起上上品邪见心断下下品善根名断尽。如邪见虽言上品断善根。不废于中九品。第七识虽言下烦。下烦而何妨还有离之八品。明第七识有九品将邪见上品类第七品名俱有九品也。邪见还有能熏四义具足。若取第一解。第七识唯增则有妨难。难曰。无分别起渐明利渐增有果圆满。无性第七渐渐愚闇且应后时圆满。又无分别起渐增后果圆满时受快乐。第七识渐闇时且后时第七识常入地狱。又难曰。其有性有情第七识既在凡夫位。即与无性有情同。其无性有性即言转复迷闇。其有性有情第七识且应闇。即应过去有情唯经二大劫修道得成佛。其未来一切有情应经一阿僧祇劫修道方得成佛。故知前第一解不妨。取第二解三界九地为粗细九品胜也。其无性有情第七识常互宽且是增减故。是有情乘类。何故论说与有顶地下下品道一时顿断者。问。下论与下下烦恼一时顿断。如何此中言下下品道。此文且不说圣道名下下品。意说。断有顶地下下品烦恼之圣道能断第七识乘执也。若尔并第十地一时顿断修道烦恼者。其菩萨十地顿断烦恼时。无不起加行心。但为烦恼障金刚心。所以第十地菩萨烦恼也。
  (二十四右)然极难也(文)。义演云。疏然极难者。意云。无性第七十地之中既无转易。如何得有增减成能熏耶。又夫能熏如聪明·恶性人心有高下方成能熏。无性第七无始一类而无间断。如何得有能熏之义。故云极难也。
  (二十四左)问曰既尔(至)一时顿断(文)。义演云。疏问尔至一时顿断者。意说。若言第七有增减者。如何说第七识中烦恼与有顶地九品中下下品惑一时顿断耶。又问。前解无性第七。何故得有性第七为例。答。有性无性虽殊。第七品类相似。举有性例无性。且爽何理(文)义蕴云。疏问既尔何故至一时顿断者。问。既言顿断即是有性。何得以此例于性。答。既俱增减故得相例。又虽有性见道已前与彼同故。
  (二十四左)修道中顿超二果(文)。义演云。疏修道中顿超二果者。意说。利根须陀洹人既得初果。总束三界九地修道烦恼为九品断。如断欲界初品之时。即上地初品且断。断九品尽得第四果。超中二果如第九卷说。言此且不然者。若言与有顶地惑同断而无九品。不同彼。加行力然者。
  (二十五右)若尔菩萨(至)应无九品(文)。义演云。疏若尔菩萨第十地至应无九品者。此答意云。若以六识烦恼二业作意合为一聚九品别断。第七不尔。故无九品者。菩萨所断六识俱生且非加行。十地满心任运顿断。应无九品也。
  (二十五右)若以烦恼(至)一时顿断(文)。义演云。疏若以烦恼至一时顿断者。外云。由具三义。所以十地满心一时顿断。非无九品。一者烦恼不障菩萨地。二者唯障菩萨无学。三者作意留。由具此三义。是故十地满心任运能断得有品类。不同第七(文)准下演秘。唯为二义。于文为顺。
  (二十五右)已前顿断有得义不(文)。演秘云。疏已前顿断有得义不者。十地已前诸地之中能顿断不。此纵问也。易知不答。理准菩萨有力可断。一故意留。二不障地。所以必无不至金刚断修道惑(文)。义演云。疏已前顿断有得义不者。第十地以前得断烦恼当地修道烦恼不。此质外人。今虽不解。理准菩萨有力能断。由具三义。所以不断。必至金刚满心而断修惑(文)泰抄云。疏已前顿断有得义不者。此论主却质外全。汝若难言菩萨不部地故唯障无学此意留故者。菩萨应七地已前且有应得顿断以不。外人答言。菩入已前不断烦恼。论主言。既汝不许断者。此第七识烦恼且是不障有学。至金刚心顿断且无过也。还在九品故。以为不障烦有学。
  (二十五右)今此第七(至)非无九品(文)。义演云。疏今第七至非无九品者。外人云。谓此烦恼唯障菩萨无学。虽已前有断得义。由不障菩萨地及作意留故。故金刚满心断有品类者。今第七既障无学。明知金刚心一时顿断非无九品也。
  (二十五右)问曰若尔(至)以九品故(文)。义演云。疏问若尔应离此地至以九品故者。外难云。若言第七识有九品烦恼者。即今离欲界一地应断尽。如第六识中欲九品惑。不还之人离此地时而已断故。今此第七既有九品。且应如彼第六识中惑。云何乃言金刚心一时顿断耶。疏答云。此且不然。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离此地欲时第七断尽。不可以不断尽即云无其九品。且如欲界所知障通十地断。如离初地一分障时。此界所知犹未总尽。岂无多品。意返难云。若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离此地尽者。菩萨初地既断一分。未总断尽。应无多品。问。观此疏文。明无性人第七识。无性之人必不发菩提之心。如何此问证断惑耶。答。此且不然。今所明断者意证第七而有品类。然无性人虽复不断。意证有九品等行相增。故且成能熏。品可言增不可言减。则唯一义名能熏也。
  (二十五右)一一地通三界所断(文)。演秘云。疏一一地通三界所断者。此言倒也。意说。一一地中能断三界所知障也。
  (二十五右)又如菩萨(至)此例应然(文)。泰抄云。疏又菩萨生上不断下惑不障彼故此例应然者。如第三果六识中烦恼。生上必断下。又如二乘凡夫。若未离下地漏必不得上定。若得上地定必离下地满。又若生欲界必退失上地定。若生色界必伏尽欲界漏。菩萨不然。即从初地至下地已成。菩萨生色界不断欲界烦恼故。虽生上界远起欲界现行惑。又菩萨生欲界不退失上界定得上定。或生上界不断欲界烦恼。又菩萨·欲起烦恼时。前加行心皆为利乐有情故。菩萨正起烦恼时。即得百千功德(文)义演云。疏又如菩萨至不障彼者。此外人释菩萨断惑所由。意云。如菩萨生上不断下惑者。为不障彼果。后入地时。于地地中断惑许有多品者。论主难云。此例应然。既即第七识中烦恼且不障有学。虽离此地故不能断。要至金刚道然却断下欲界第七惑等。何以故。唯障无学果故。与汝所释其义相似。故第七而有增减。烦恼类故成能熏。理无妨也。
  (二十五左)问若有九品(文)。演秘云。疏若有九品者。三界九地合为九品。非一一地别有九品(文)观泰抄牒文。似此问答。未更有第六身见无后二义。故非成难之文。泰抄云。第六身见无后二义故非成难者。然外难曰。第七识中身见等以一类故。即至金刚心断。其第六识中俱生身等既一类。应至金刚必断。答。第六识中俱生身见等于四义中无三义故非成难。谓第六识俱生见等。一三受改易。若在地狱即与苦受相应。若色界中第三禅即与乐受相应。若在下二禅等即有喜受相应。舍受皆通。故第六俱生身见得有四受相应下论文自明。又境界易。谓第六俱生身见或执色蕴为我。或执余四蕴为我等不相续也。其第六识俱生身见唯有覆无记性。唯有三性不易也。疏中言无后义者非。
  (二十五左)由此义故(至)前解方成(文)。泰抄云。疏由此义故却成无始乃至今日今日为增前解方成者。此文意者。疏主意则取前第一解。若悊法师等以下学士教量欲得取第二解于理为胜(文)。演秘云。疏前解方。成者。即第一释唯增之义而得成也。故疏自云今日为增。明不结成前第二释故。问。虽生三界所缘无异。能缘行相唯作一常。有何别因得成九品。答。无明渐增三界法尔有九品差。斯亦何失(文)义蕴云。疏由此义故至前解方成者。此由前理。第七既有九品故有增减。有增减故无性第七亦是能熏。言成前解者。成前两解。非唯第一。说有九品成第三解。今日为增成第一解。
  (二十五左)若以无性(至)彼可名熏(文)。泰抄云。疏若以无性有情乃至不应种类彼可名熏者。此则有此师作此解。疏主今即叙成。疏中难破也(文)演秘云。疏若以无性有情第七等者。显前第二释非理也。详曰。观第二释不以有性无性相例。余有此释故叙非之。问。疏二释中何者为优。答。初释为胜。有增义显。若第二释减义难知。虽三界殊能所缘等。何定而有行相减耶。故第一胜。
  (二十六右)彼何名熏(文)。义演云。疏可名熏者。意云。不可言无性是有性家类而即成能熏也。问。若言无性第七同于邪见有品类者。如何论言与有顶地下下烦恼力等耶。答。如疏。
  (二十六右)不妨欲界(至)十地别断(文)。泰抄云。疏不妨欲界初品所知障通障十地别断者。今言欲界初品者。以九地总分九品故说。欲界所知障为上上品。初禅所知障为上中品。二禅所知障为上上品。三禅为中上品。四禅为中中品。乃至有顶地所知障为下下品。三界总为九品。欲界虽言初品。于中远有九品。总合为一上。同障十地故。故别断也。问。此言欲界初品者。即是欲界九品中。上品名初品。为欲界九品类作一品名初品。答。然准断障章。其所知障不得约九地分八十一品。但三界所知障能障十地。即所知障以分十品也。
  (二十六右)但初能障此者(至)不须论品(文)。泰抄云。疏但初能障此者证此即断不须论品者。若所知障能障此初地。即证此初地真如。即此所知障若所知障能障此二地。证此二地时能断。乃至十地亦不须论品。初地断欲界所知障。二地断初禅等障。但三界九地中。随有何地障能障此地。则法断之也。
  (二十六左)此中前四(至)然后牒论(文)。义演云。疏此中前四至后牒论文者。意说。此四能熏同于所熏皆有问起。捡前所熏中可知。
  (二十六左)若为相分何法为障(文)。演秘云。疏若相分相熏何法为碍者。有何法障不令变为相分熏耶。障法既无。故得熏矣(文)义蕴云。疏若为相分熏何法为碍者。论言。转识心所有胜用故是能熏。余色及异熟心等虽无胜用。为相分熏。亦有何法为障碍也。又解。七转识等虽是能缘中熏。若相分熏亦无妨碍。以第六识能缘一切心心所等说有胜用。不妨亦得相分熏也。
  (二十六左)何分为能熏(至)唯受熏故(文)。义蕴云。疏何分为能熏唯自证分者。相见俱依自证起故。问。见分既有二种势力用。四义不阙。何不能熏。答。虽具四义。依他生故。无别种故。非自体故。又解。阙强盛胜用。由他转变生。不能起他故。若许见能熏。所熏例应尔(文)演秘云。如自证分等者。若尔。何故言见相熏。答。约用而说(文)义演云。疏如自体分唯受熏故者。意说。受熏既唯自体分。准能熏且唯自体分。然见·相二分是自体功能。是自体变后方可能熏。以相分即彼质同不即不离。全是彼体相故。能熏彼本质种也。故第七熏彼第八见种。前五识熏第八相分种子。第六识通熏第八见·相二分种子。以第六通缘十八界故(文)显幽抄云。证自证分是后边故沉隐故不能熏也。荐福三藏亦同。今谓。疏主此言唯自体分。又七末(四十八左)释现行云。谓七转识及彼心所即是各自体分。及此各各所变相见分等但能为能熏者即是。准两处文。证自证分不熏种子明矣。
  (二十六左)论如是能熏(至)熏习义成(文)。义灯三(五十八左)云。论俱生俱灭熏习义成者。无性论亦识中种名为熏习。无著本论云。复次何等名为熏习。熏习能诠。何为所诠。谓依彼法俱生俱灭释熏习体。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释熏习义既云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明是种子名为熏习。举喻复云。如苣胜中有华熏习。乃至云。是诸苣胜带能生彼香因而生。无性释依字云。如言依云而有雨等。举其因性。为显此中有能随顺生果因体。此意依云有雨喻因有果。云喻因。雨喻果。即本识中种子如云。亦同无著般若论中释其云喻。故知熏习不目能熏。据实能所俱名熏习。
  (二十七右)种生芽许异时生故(文)。义演云。疏种生芽许异时生故者。意说。外色种生芽之时。要种变坏芽方得生。即言芽种异时。非谓种体顿灭名异时也。故知色法非实种子也。
  (二十七右)种现二义其文可解(文)。义演云。疏种现二义其文可知者。问。何故焰炷喻其三法。束芦但喻因果。而不言种现耶。答。种现易知。所以不喻。或种现即因果故不言种现。
  (二十七左)何故无有四法新种生现(文)。枢要上末(四十七右)云。三法展转因果同时中难云。旧种生新现为因果种生。新种现熏成为因果现起。若更新种无生力唯从现所生。亦应新现力犹微。如何起新种。答。新现缘皆具故新种故从生。新种未逢缘故不能生现。问。现行亲所起。即言缘已具。新种亦新生。何不缘称具。答。新现能熏四义具故说现逢缘。新种未逢。加行引故不缘称具。要由前加行势力牵引故种子方生现。问。能熏四义具即说现生种。种子六义成应说能生现。答。逢·不逢缘二有别故。如前已解(文)义灯三(五十九纸左)云。三法展转。难云。新现从种起。现行即能熏。种杂由现生。杂种即起现。答。现行逢胜缘。新现即能熏。新种□胜缘。未即能生现。又解。杂现势用增。才起即熏种。新种无胜用。故不即生现。又解。种子不相违。起现即熏种。现果体相返。种未即生现。难。受与受等违。种不即生现。色多得并起。应新种即生。答。新现由缘具。种子得从生。新种未具缘。现色未即起。
  (二十七左)不同经部因果异时(文)。义演云。疏不同经部因果异时者。意云。因果异时可有颀动。如下第三论破云因是谁因。果是谁果等。
  (二十七左)如小乘俱有因(文)。如上已引俱舍具明。义演云。疏如小乘俱有因等者。意说。有宗计心心所互相与力令生并生相等总名俱有因。与俱有法为其因故。今种望现以同时故名俱有因。且与俱有现法为其因故。
  (二十七左)心等更互皆得(文)。义演云。疏心等更互皆得者。意说。种现相望为俱有因名更互。非是唯一种也。通望新旧二种种同故。故说种现更互皆得。许合有二种一现。为种子义同。但说种现。
  (二十八右)本种与现唯作因缘(文)。义蕴云。问。论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即是以现望种。以种望现。何疏说本种望现现望亲种耶。又能熏生种。能熏即是现行。后说种起现行。如何俱时有二现行。答。论之与疏但是先后不同。论说种起现行。即是本种生现。不说新种生现。故不相违。亦无同合二现之妨。又设据新种生现亦无妨。但取因果俱之义。不取三法同时义也。前解为正。
  (二十八右)偏望为因缘(文)。义演云。疏偏为因缘者。意说。且约一偏而论。但约本有种望现行。现行望新熏。偏为因缘。不说现行望本有种为因缘。理不许故。
  (二十八右)非大乘中(至)是因缘义(文)。义蕴云。小乘除能作因余之五因。虽现行法皆是因缘。小望大生。大望本法。并是因缘俱行也。今者大乘种现相望。与彼义别。因果俱有即与彼同。故云如也。问。若不许现行为因缘者。何故摄论许此义耶。故疏解云即是本识等者。彼以本识与现七识相望为因缘。即以本识所持之种与现为因故此同。
  (二十八右)显扬破云(文)。显扬十八(八纸左)云。论曰。有一异计立六种因。谓同类因·遍行因·俱有因·相应因·异熟因·能作因。如是六种除异熟因余五因性不应道理。由有三种过失故。何等为三。乃至广说(文)七末(五十一纸右)云。如对法等第四说。异体类同体类现行展转为因缘者。彼对法论因缘中说六因是因缘。即现望现。设更有余处说。皆假说为因缘。实是增上缘等故。或随转门者。随顺萨婆多说俱有等五因为因缘故。显扬论十八破彼五因非因缘故。可应叙之。
  (二十八右)然摄论第三(至)即是本识(文)。演秘云。疏即是本识同此无妨者。说本识中种生现行名俱有因。同此唯识(文)。义演亦同。下七末(五十二左)云。以瑜伽第五十一及摄论引阿毗达磨经等。说转识与阿赖耶互为因缘故。非彼自种子可言转识更与本识互为因缘。故知现起六·七与种子本识为因缘。即现行熏成种义故。得以略显广。故知一切有漏无漏前来种子现行二法为因缘体。
  (二十八右)如彼俱有因(至)不能熏故(文)。演秘云。疏如俱有因体至不能熏故者。结小乘因体非俱有因。言不熏者释所以也。便以自义而显他非(文)义演云。疏似彼俱有因至不能熏者。意云。如俱有因体不成俱时为因者。即结小乘自体不违俱有因也。似彼俱有因义者。意说。小乘俱有因俱似彼俱有因义。而实非俱有因也。何以故。以不能熏故。即释不成所以。问。彼宗既不立能所熏义。如何得不能熏义以以释于他。答。今据自义难他为非。且有现行不能熏故者。如六识中业所感者。是极劣无记不能熏故。如何熏种成俱有因。且约自义难他也(文)今谓。义演牒文以彼之以作似。彼据错本。其释迂矣。
  (二十八右)下四缘中(文)。如第七末(五十一纸)具释。
  (二十八左)非现望现(至)同类因也(文)。演秘云。疏非现望现为同缘摄同类因者。不是现行而望于现为同类因。
  (二十八左)摄论皆有(文)。如上已引。
  (二十八左)对法第四(至)皆名因缘(文)。对法第四(九右)云。略摄支者。谓前所分别无明等十二支。今复略摄为四。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唯由如是四种支故。略摄一切因果生起法尽。又(九右)云。建立支缘者。谓习气故。引发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缘。随其所应依四缘相建立支缘。且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得为因缘。
  (二十九右)然不可知(至)义有别故(文)。义灯三(六十右)云。问。论本颂中具有不可知·执受处·了。何问处·了不问不可知。释中即具明不可知·处·了。答有二解。一云。影略说。二云。总依于别故但开别释中具辨。故通总别。又问但据体。答。并显用。故不相违。
  (二十九右)依义为问(文)。演秘云。疏依义为问者。义谓体义。以不可知而无别体故不问也(文)义蕴云。疏论问起中依义为问者。境依心有。心为所依。故先问相。此依转变次第。先心后境。唯识之义故。问中依义。答中依颂。故先境后心。所望别也。
  (二十九左)次略答中依颂而胜(文)。演秘云。疏次解释中依颂而牒者。释在问后为次言不可知。即本颂矣。
  (三十右)识自体分以了别为行相(文)。义蕴云。疏识自体分以了别为行相者。了别是识之见分行于境相也。言类体亦然者。自证既以见分为境亦名行相。
  (三十左)类体亦然(文)。义灯三(六十左)云。类体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类体亦然(文)今谓。此释不详。向未曾释不可知义。何有类例。况论亦无此意。然言类体亦然者。此识以了别为相。亦以了别为体故。言类体亦然。例如下第七思量为性相。
  (三十左)相者体也(至)名为行相(文)。大小乘解行相行解意不一准。俱舍四(十三左)云。或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故(文)光记一余(三十二右)云。问。行解行相差别云何。解云。言行解者。谓心心所行解不同。于诸境中取总别相。即是心心所法作用差别。此之行解于所缘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行。如上所说。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谓心心所其体清净。但对前境不由作意法尔任运影像显现。如清池明镜众像皆现。三会释行相名者。问。如前所引无惭四句所说行相。彼论应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义同即无差别。何故相对辨差别耶。解云。若言行解唯是心等作用差别。若言行相有其二种。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各据义不同实有差别。论行相名兼通行解。无惭四句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更有余文。准此通释。如是名为二种差别(文)。又四(四十四右)云。三名有行相。即于所缘一切诸法品类差别种种不同。心心所法随缘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皆悉现于心心所上。此所现者名为行相。即由此现带境。义边似前境边说为能缘。然此行相无有别体。不离心等。即心等摄。非是所缘。犹如明镜对众色相皆现镜面。此所现像而非所照。然约像现说镜能照。言行相者。谓有境界像貌故名行相。又解。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迁流名行。心等上现名行。即行名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释此行相广如前释(文)宝疏四(三十二左)云。有行相者。即于所缘品类差别起行相故。准论文。即是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与其心法不即不离。非如像色与镜不同。问。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何故十六行相中但言唯慧。答。准正理(七十四之二纸)有三解。意云。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不同十六行相只以慧为体。但是心心所等于所缘品类相中有能取义名有行相。又解。诸心心所亦是有慧行。相名有行相。若尔。慧不自有。如何说慧得有行相。答。此中行相亦以慧名体。而言诸心心所者。与行相等于所缘起必但时。从物名行相。犹如诸漏同时诸法体非是漏。以同对治总得漏名。此亦如是。又解。或依无间亦说有声。如有所依。故无有过。谓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意识相应诸心所法与所依识亦俱时生。识之所依唯无间灭。有行相理应知亦然(文)又大乘中瑜伽略纂一(二十三纸右)云。有行相者。谓行解相状唯有为缘非无为缘。无分别智无相状故。如识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质境行解相故。二即见分取亲相分行解相分。若取通义。行境体相名为行相。通无为缘。理无妨矣。有为缘中准前有二。并自证分等各望所缘思惟应悉。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质为所缘体一名同。行相体别故名不同。若见分名行相。即亲相分体虽各别。相似名同一。见分体解(演秘作缘)各各异故名为不同。如唯识第二·第三疏解(文)伦记一上(二十纸左)全同。义灯三(六十纸左)云。本释云。识自体分以了别为行相故。行相见分也。类体亦然。此意见分名行相者。行应平声读。以见分能行于境相故。此见分得行相名。评取初解云。然本但是行于相义也。类体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类体亦然。然西明疏并显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总为三释。评取第三。第三释行相言者。即了别领纳等各不同故名不同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声读。正是能缘之行解也。又解云。行于相故带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声。相通影·质。即同本释。然要集评取第三释同。世亲·无性俱行解相貌以为行相。此论亦云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若取行于相故名行相者。恐非论意。又不应言行相不同。违教及理。以心心所行于境相无差别故。何得言不同。今谓。错评。何者。泛言行相有三。一境名行相。即十六行谛。二能缘行相。即十二行法轮。三行于相名行相。即无分别智等。前二是局。后一即通。今此了言虽能缘行。释从通解。第三能变即依局。辨云了境相粗故。般若经云。彼识不能了故不通无分别智。第二能变亦从通解。恒审思量无我相故。或相影显。随其所应在因在果故。摄论本颂云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无性释云。于所缘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此释初句行相。既言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明作平声。不作去声而读行相。然次论云。所知无相者。谓说此智于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说言无分别智缘真如境。离一切相·作意·行相以为行相者。是释第四句。言显无分别智行相行于境相中时。不作行解相状。不是正释行相之言。问。相者是境。行者是心。如何说了名为行相。答。能行于相名为行相。有财释。或相之行。依主释。不得难云若取行于境相名行相。即违教理。及心心所行于境相无差别故者。此意难云。论说识受想等作用各别故违教。心及心所作用各别也。若取行于境相。王·所因缘。如何各别。此难不然。论云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者。据能行说。不约所行。识即能了行于境相。受即领纳行于境相。云作用各异。约取境用异。不取缘境之时取诸境相行解用异。以无分别智不作诸境别行相故。虽后得智及分别心缘境之时作诸行解。不取此释识之行相。以不遍故。今本论意。但取心起行于境相名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释本识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为行相。深乘论旨。本识任运无行解故。若局后得及分别心释行相者。得约行解名为行相(文)泰抄云。相者体也乃至行于境相名行相者。即三藏法师本解后两解即是疏主解也(已上)今谓。泰师此传未详何据。然第一相者体也者。无分别智无相状故。三藏法师曾在西域与般若相多诤事。如上说及下具辨(论七·三十左。疏七末六十九纸右)又释瑜伽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有二解别。如次下卷扬图辨别(次卷九十八纸右)然释行相。或离或合。本疏及义灯等大小乘别。并不一准。为令初学易解。今扬图辨别以示大途。



  (三十一右)总相而言执受义者(文)。瑜伽六十六(十纸左)云。如是若色若内若心心所任持不舍。若如是缘令成变异。是名执受诸法差别。与此相违当知是名非执受法(文)枢要上末(四十七纸左)云。六十六说五相名执受。初三。一唯色名有执受。此遮心心所等。非执受故。二于色中所有肉根根所依属。说名执受。此遮外不属根色。非执受故。三心心所任持不舍。说名执受。当知此遮过未及现在世依属根发爪等。及遮死后所有内身。非执受故。执受有三义。一生觉受义。即对法文。二能生觉聚类。即五十六文是。三亲领为境安危同义。即此文及五十一等文是。
  (三十一右)如瑜伽论第五十一(至)七十六卷(文)。五十一(四纸右)云。云何建立所缘缚相。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此于有色界若在无色。唯有习气执受了别。了别外无分别器相者。谓能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如是阿赖耶识缘内执受缘外器相生起道理应知亦尔(文)显扬十七(十五纸右)全同五十三(十六纸右)文。如次下引。七十六(初纸左)云。广惠当知。于六趣四生身分生起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复次广惠。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三十一右)对法第五(至)及与声处(文)。彼(八纸右)云。云何执受。几是执受。为何义故观执受耶。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执受。色蕴一分·五有色界处全·及四一分。是执受。色蕴一分者。谓根·根居处所摄。五有色界处全者。谓眼等。四一分者。谓不离根色香味触。为舍执着身自在转我故观察执受(文)对法钞五(十一右)云。执受中此唯能生于受即五根四境。五十六说通十色界。成唯识第二说通种子。然五十三说执受有二义。一若识依执名有执受。谓识所托安危事同。二以此为依能生诸受。此中约后义故九界除声。瑜伽约现行唯初义故通十色界。唯识通现种。依执义说故通种子也。大好。问。唯现在非过去未。发毛等虽现在亦非。如成唯识第二卷中已解。身自在转我。疏有二解。今解。外道我于身上法转自在纳受。舍者已执受令除断也。是身根等自能生受执我也。
  (三十一左)五十六说(至)名为执受(文)。彼(十纸右)云。问。几执受。几非执受。答。五执受。五执受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何以故。以离于彼余能执受。执受于波不可得故(文)略纂十五(九纸右)云。执受非受门中。若大乘真理唯第八名能执受。若随顺理门通六识。今看下文势。云以离于彼余能执受不可得故即随顺理门。其声界不离根常有。名为执受。声处有不恒故。所以不论。今取其界有云第八不缘声等者。如余处对法钞等分别。
  (三十一左)五十三说(文)。此显色蕴差别之文。彼(十六纸右)云。复次云何色蕴差别。略由六种。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识执不执故。四由识空不空故。五由想所行故。六由边际故(乃至)识执不执者。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谓识所托安危事同和合生长。又此为依能生诸受。与此相违非执受色。
  (三十一左)萨婆多等亦作此解(文)。俱舍二(六右)云。颂曰。前八界及声无执受。余二。长行释云。十八界中九无执受。前七心界·及法界全。此八及声皆无执受。所余九界各通二门。谓有执受·无执受故。眼等五根住现在世名有执受。过去未来名无执受。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不离五根名有执受。若住现在非不离根过去未来名无执受如在身内。除与根合。发毛爪齿大小便利涕唾血等。及在身外地水等中色香味触。虽在现世而无执受。有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损益展转更相随故。即诸世间说有觉触。众缘所触觉乐等故。与此相违名无执受。(文)正理论四云。颂中及言具含二义。一显总集。谓八及声总无执受。二显异门。谓余师说。不离根声亦有执受(文)宝疏二(十四纸右)云。论色香味触至名无执受。第二释色等四境也。此有三类。过未一向无执受。现在与五根合名执受。不与根合名无执受。论如在身内至而无执受。指事释也。如文可解。准上释五根四境。住现在世不离根名有执受。故知三无心位住现在五根。不离根四境。亦有执受。是心心所法摄为依处故。余缘阙故。识虽不生。已耳摄故。有执受者至名无执受。第三释执受义也。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者。释有执受义也。损益展转更相随故者。五根四境不相离故。损益展转更相随者也。即诸世间说有觉触众缘所触觉苦乐者。指事释也。正理论(四之十七纸)云。有执受法略有二种。一者有爱及有身见执为已有名有执受。二者为因能生苦乐名有执受。此当第二。宿业所引异熟果等分位相续是名第二。此中有爱及有身见。若正智生即须断灭。异熟相续诸漏尽者亦未断灭。是故善法既执受已。至般涅槃不舍此法。一向名有执受。
  (三十一右)对法唯据(至)故略不说(文)。演秘云。疏对法唯据至故略不说者。故彼论云。为何义观执受耶。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执受(文)今谓。论之全文如上具引。扑扬引文一何拙乎。上之二句为何而引。下之三句亦为无用。况又此承上起下之文。瑜伽伦记云。五蕴论·杂集声为非执受。瑜伽五十六为有执受。景云。声起时不离根故为执受。对法据不恒有故不说执受。基云。声界不离根常有。声处不恒。今取其声。
  (三十二右)外道中说为无碍(文)。上一末(四十八纸右)云。三有质碍无质碍分别。德·业·和合·有能·无能·俱分·无说七句唯无碍。
  (三十二右)不相离大所发之声(文)。演秘云。疏不相离大所发之声等者。四大既为第八所执。故彼所发不离大声亦名执受。
  (三十二左)何故十卷(至)犹如毛轮(文)。泰抄云。疏犹如毛轮者。本识缘境微细。如毛发微细也。言毛轮者。若眼翳中团圆之眼外空中有轮也。若眼睛上翳真长。即是空中长总由如毛也(文)义蕴云。如眩翳者。解云。看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长。即目前见长毛发。若目翳圆。即目见毛轮。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见绳(已上)今谓。众说皆不允当。今捡涅槃经十三(十四纸右)并举非实有物。于中别云发毛及旋火轮。准知毛发与轮是别。或可义蕴毛轮之毛衍文。经第九(七右)云。尔时修行者。得见于无无相。智惠中观察。不见诸众生。相及事假名。意取诸动法。我种子过之。无分别修行。乾闼婆城幻。毛轮及阳焰。无实而见实。诸法体如是。如心见诸法。无如是体相。一切法不生。但见迷惑法。毛道迷分别。以住于二法。初识生分别。种种熏种子。识如暴水起。断彼则不生(文)演秘云。疏犹如毛轮者。所缘幻化。有为不实。故譬毛轮。有云。说境微细或境多故。故类毛轮。勘文。今谓。毛轮之喻直显翳眼之所见。非譬微细境多。瑜伽七十六(四右)云。复次德本。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过患。遍计所执相当知亦尔。如眩翳人眩翳众相。或发毛轮转蜂蝇苣藤。或复青黄赤白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伦记二十下(三纸左)。
  (三十二右)不尔心等相应是彼所缘(文)。演秘云。疏不尔心等相应是彼所缘者。若也不取如前会尔。四蕴名名。心既名摄。心应即是梨耶所缘。余相亦尔。或是字错。应为岂字。前释为本(文)泰抄云。不尔心等相应是彼所缘者。若不言名体即是声。声即第八识得缘之。若取四蕴名名。尔者其相应是彼第八识所缘。以经说本识缘名及相故。故名者即是声。其第八识能缘声故。故说缘名也(文)义蕴云。疏不尔心等相应是彼所缘者。相初谓四蕴。若不以声为名。而以四蕴名名。即心心所相应之法。而是第八所缘。
  (三十三右)问何故彼复说(至)渐次能了(文)。十卷楞伽二(十三右)云。大慧。譬如阿梨耶识分别现境自身资生器世间等。一时而知非是前后。又偈(十一左)云。色于心中无。心依境见有。内识众生见身资生住处。
  (三十三左)辨中边云(至)生觉受故(文)。玄奘三藏所译彼论上(三左)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
  (三十三左)旧论云(至)卷末当解(文)。真谛三藏所译彼论(二左)云。似尘者。谓本识显现相似色等。似根者。谓识似五根于自他相续中显现。似我者。谓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本识者。谓阿梨耶识。生似彼者。谓似尘等四物(文)如卷末七十二纸具辨旧译错谬。
  (三十三左)下解五法中(文)。第八(三十三左)云。彼说(瑜伽七十二·三·四)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等。
  (三十三左)七十六解深密同(文)。七十六(初纸右)云。复次心意识相。当知如解深密中(乃至)广惠。当知(乃至)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彼经第一·二十六全同)。
  (三十三左)与五十一显扬等别(文)。五十一(四纸右)之文如上已引。显扬十七(十五纸右)全同。
  (三十四右)因执心所执(至)妄执习气(文)。演秘云。疏因执心所执等者。善无记心是能遍计是妄执心所执之法所执之法从彼能执以立彼名。所执自以见相熏种。亦得名为遍计所执妄执习气。或能遍计相之中熏所执种子。所执种子名执习气。前释为胜。
  (三十四左)或复此文(至)多起执故(文)。泰抄云。疏或复此文但约染语以有漏中多起执故者。此第三解。彼论中言。遍计所执习气以有漏中多起执故唯约染。据多分故。少亦有善无记心习气。
  (三十四左)一切色法(至)应不缘(文)。演秘云。疏一切色至应不缘者。色非能熏亦非能计。八复无执。此色相中又无种子。亦应第八不缘此相。以彼说言缘执种故。若言虽实而得缘色。且据种论言缘执习。既尔何妨。实缘三性种。且依染种说。
  (三十四左)若不尔者(至)此解为胜(文)。泰抄云。疏若不尔者一切色法乃至此解为胜者。此已下疏文皆是立理。若不约多分起染说者。既彼论唯说遍计所执种子。不说有余色种子。一切色法既不能起执。又色法遍计。又色法不能熏。应无色种子。其第八识相分中说无色法种子。又彼论不说第八识缘色种子。其第八识应不缘色种。若言心等有执能熏心种子。色法无执不能熏色法种者。其第八识亦应有执亦有能熏。彼论云。若云本识缘遍计种。又安惠等即说本识中有法执者。难云。其本识中既言有执。其本识应是能熏。已有执故。应不是所熏识。故知彼论但约有漏法中执胜故说第八识缘遍计所执种。不说第八识缘余色种及善无覆无记种。据实而言。第八识普能缘色心三性等种子也。故知彼论难不说有色种子。不遮相分中亦熏成色种。故知·既有色种。约多分说也。相分之中既无种子。又此不说本识应不缘者。既彼论唯言遍计所执习气。唯说胜种。既不说因余善无记种子在相分中。应本识不缘。既有善无记种在相中。虽彼论不说。有亦设本识缘之。故知彼论约多分染语。据实亦有自余善无记种子(文)义蕴云。疏若不尔者一切色法至有力能执故者。此对安慧云。若不如我前之三释。汝但言八识皆有执故。由此显扬等说阿赖耶识缘遍计习气者。前之七识是能熏故。可如所说。一切色法既不起执。又不能熏。即第八识相分之中便无种子。若相分中有色等种。本识应不缘。以显扬等不说缘非妄执种故。既尔第八应亦能熏者。许有执故。如前七识。问。色等种子既非忘执习气。护法如何会释论耶。答。如前三释随义应通。若依初解。执心执故名执习气。若第二解。染心等缘可名执种。善心等熏但名遍计种。若第三解。但约染法语。即色等种非执习气(文)演秘云。既尔第八应亦能熏者。此破伏执。执者说云。既言第八缘执习。何无执耶。故有斯责。
  (三十四左)即以此文为证(文)。演秘云。疏即以此为证者。问。所熏种子名执习气。证能熏识为执可然。藏识不尔。此何为证。答。余善心等由二分故。故名为执。藏识亦然。何不有执。故得为证。若尔藏识应亦能熏。同余七识。答。无别所熏非能熏摄。
  (三十四左)今此师意(至)如下自知(文)。演秘云。疏今此师意至如下自知者。初释自证见相同种。后释种别。有多问答。如后具陈。
  (三十五右)或名与相(至)而别有种(文)。义蕴云。此解不以自证分种为名相种。即是名相别有假种。问。第八为缘种不。若言缘者。即是相分便为假法。如何言自证种是实有耶。答有二种。一云。此解虽是实有。以能见分既非实有。作相缘时。不得种之实体但得假相。二云。自证之·种既是相分亦是假有。他许依种生实现故。此解为正。
  (三十五右)然今此文(至)皆是执受(文)。今此论文与瑜伽五十一·显扬十七所言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不同。与七十六解深密所谓相名分别戏论习气大同。如上已明。决择分种者。指顺决择位之种。以举有漏中最极位故。非指瑜伽五分。或指五十六卷者非也。泰抄云。然今唯言言。种子者谓是相名分别习气。即摄一切有漏种子。若资粮加行等种子皆摄得。故此论文与彼显扬论文别也。彼论但言遍计所执自性习气也。
  (三十五左)然第八识(至)差别功德(文)。次下八十一纸具明总别功能缘不缘义应知。
  (三十五左)若尔无色界(至)此义应思(文)。演秘云。疏若尔无色界至此义应思者。问。按彼论云。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色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如何说缘无色广大。答。捡文者误。疏主意取无色为难。以无色界唯缘种故。既言彼识缘无量等执受之境。明知第八缘种功能。问。云何彼种为无量等。答。缘无量境心所熏故。故名无量。或无量等种上功能。能生无量现行心故。前释为胜。
  (三十六右)即是能生(至)不违本识(文)。演秘云。疏即是能生至不违本识者。虽彼种上有多别能。谓即是善及于广大。广大之能同识无记。故能缘之。广大即功能即种子也(文)义蕴云。疏即是能生广大之心等者。此说种子有大功能故生彼广大心等。犹如大地有大力故能持大小。此种子即是广大功能故。此功能不失无记。不违本识。非如善等违无记故。非如假法违实识故。故瑜伽说本识缘广大功能也。复解。但随现行名为广大。非种子体故与此别。
  (三十六右)又无色界广大之用等(文)。演秘云。疏又无色界演大之用等者。此释应善。省诸过故。有义但缘种体随有功能皆能缘之。所以者何。若善种子差别功能由性别故说不缘者。应漏善恶所熏成种皆通二性。体是无记。用善恶分既不如是。何言体同本识无记说是所缘。用通善等非所缘耶。若言一种体别用故通二性者。若尔论说因果俱善岂唯约用。又体不离识。善等种体名为无记。用不离体。随体无记。故种体用俱识所缘。体用俱是善等所生。能生善等俱善等摄。问。若尔无想定等岂皆所缘。答。彼非所缘。既尔如何但从功能皆说缘耶。解云。厌心种上防心功能非无想定。但约此能假立彼定。虽缘种子差别功能。不缘假也。然彼假法不离实故。缘种之时亦缘假者。即无有失。详曰。理不一途。宁无此义。委寻疏旨。固亦无违。来难成似。其所以者。言随本识及对因果以判性者。依种体论。不依用说。善恶之用二性自成。何待因果方名善恶。又种之体随识因果性既不恒。何得责令善恶等种定唯二性。又以种体不离识故名为无记。便难种用不离种体成无记者。亦应色种不离识故而无质碍。色种现果不离种故应无质碍。体用因果非即离故。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又云。但缘厌种功能无想定等假不缘者。若尔彼定其体全无。厌种功能非定非假。前论云假亦能遮。假目何法。又约防能立彼定者。为定即能。为依于能方假立定。定若即能。定云何假。若依能立。有无穷失。故知其定即种防能。非别境定。定故称假。本识不缘非为假也。又云。缘种亦缘假者。若尔本识应分别变。由斯疏道理乃通矣。
  (三十六右)又种有三品(文)。演秘云。疏又种有三品者。心色等种三性等差各有三品。或三界种名为三品(文)义蕴云。谓上中下品。而第八缘无差别故。
  (三十六左)即已体故(至)相分缘故(文)。演秘云。疏即已体者。相不离识名为已体(文)义蕴云。疏即已体故者。摄所持种同能持识故云即体。体用因果非一异故。疏若断未断随增减缘等者。未断为增。断已名减。演秘亦同。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