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六(八末之一)

  (初纸右)虽此二支(至)俱是因故(文)。义演云。疏虽此二支至是因故者。意云。释通外难。难云。此无明·行二支得与生等为因。何故此因偏对识等五种为引因耶。答。虽此二支亦得远望生老死为引因。今不说者以前十支俱是因故。所以且近对识等为因亦无违也(文)义灯六末(十九右)云。问。何故此论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名所引。瑜伽即说无明至受皆名引因。答。此论据行能引五趣业果种子。未润之位分为生引。业引果种故二能引。五种所引。能所引殊。瑜伽望果未润之位。去果犹远。初之七支总名为引。已润七支果近名生。即牵引·生起二因所摄。已起名果。果即是彼远近因果。故说于现法后法中识乃至受于生·老死位所摄诸支。言现法即前七。后法即后三。或现法即前十。后法生·老死。或现法是今果。后法是后果。总显二世。生·老死支皆引·生果。此二是彼引·生因近果。望义有别。故不相违。
  (初纸左)如胜鬘经(至)无明住(文)。经(十一右)云。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文)略纂四(二十六左)云。前四烦恼障。后一所知障。彼经自说。无明住地声闻·辟支佛所不能断。唯有如来佛菩提智所能断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识第九与经说同。烦恼障四中初一见道断。后三修道断。
  (初纸左)佛地第七(至)皆所知障(文)。第七(三右)云。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二纸右)此论下言(至)断犯戒愚(文)。第九(二十右)云。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二右)唯望菩萨(至)望余不染(文)。佛地论七(五右)云。此就二乘名为无覆。若望菩萨是染行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
  (二右)五无明唯取前四(文)。义蕴云。取前四住中发业无明。问。若取正发业者。唯应初一。何得言四。答。既通取四。理兼正助。不唯取正故不相违(已上)今谓。邑师此释误也。正发业者。何唯局初一乎。次二·三·四修道中亦有一分正发业者。短绠之不及何也。
  (二右)于中后有(至)皆非此支(文)。义演十本(六十六右)云。疏于中后有助正发业为简助等皆非此支者。意云。且见道无明及修道者一分不善性者。名正发业。若贪·慢等修道一分无记者。举前无明。或前后起性贪·慢等种。即势力疏远亦能助无明发业也。亦如故杀贼。前者为正杀。后者为助。故由后军助前军。令前军势力勇猛。正能杀贼。此发业正助其义相似。问。无明发时为更有余贪·嗔·慢等不。言言虽无明同时有贪·嗔·慢等。今者据发福·非福·不动一切业说。所以但说无明不说余贪·嗔·慢等。发三行时无明重有余贪等。有无不定故。不说贪等为支。疏乃至何谛下无明能发业。又不共等四种无明何无明发业。如是分别至下自明。无劳烦述。
  (二左)缘起下卷无明有四(文)。下卷(十五右)云。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文)。义灯六末(二十三左)云。问。四无明何者是耶。答。彼经意以现种相对立缠随眠。缠中俱不俱行对立为相应·不共。故缘起经云。缠无明尚细。况有随眠。相应无明尚细。况不共无明。故依二对立四无明。即诸种子名随眠。现行分二。与根本惑俱名相应。不与本俱名为不共。然多说是是主独行。迷因果理行相细故。不同非主独行无明。
  (二右)别助当业(文)。义演云。别助当业者。此有一业者同成果。但助感当果之业。且如正作杀生时。亦能发语意二业。若正杀生即是身业能感当来总报果。同时语·意二业得为助也。故非行支。
  (三右)缘起经说(至)后有业故(文)。经下(十六右)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
  (三右)对法第七等(文)。第七(十七右)中明二种愚。具如次下。
  (三右)又瑜伽第十(至)非学提(文)第十(十五右)云。问。几支是学。答。无。问。几文是无学。答。亦无。问。几支是非学非无学。答。一切。问。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学耶。答随流转故。若学所有善有漏法彼与流转相违故。及用明为缘故非支(文)略纂第四(四十九左)云。二十六一切皆唯非学非无学等者。此以入圣后方成学。诸异生位皆非学故。前第九卷业对法第四说。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有学义。此中依证胜学亦不相违。唯识云。圣者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非有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于后苦果不迷求。故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生净居等。于理无违。即显异生顺解脱分顺决择分能感引果皆有支摄。缘起经下卷云。外法异生四种无明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不能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意显不放逸异生及圣非福唯招人天别异熟果不招恶趣总异熟果。既非行支。故不说此非福以无明支为缘。彼经又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虽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者学应知永断。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随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断增上缘。此显异生见道已前。虽由三无明及不共种发福不动。感人天趣总异熟果不与无明为起胜缘。究竟灭故。非由三无明等亲所引发。由彼种在。或违能发故。亦不遮无明缘福不动行。但遮彼非福。以无明为缘故。彼经但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不说异生不共无明已不起故不造新业。其善法欲后异生身善有漏支随流转故既非是学。故能感生缘起支摄。
  (三右)此中有云等(文)。此有云义亦出次下(四十一右)疏主辨释周悉。引来并观更得明白。义演云。有人解者。太法师及璟法师等释。
  (三左)缘起下说等(文)。下卷(十五左)义灯六末(二十二左)云。问。内法异生何名放逸位。何处非放逸位。答。无文判定。或有说。在十信已去。或十住第四住位。或说四善根位。今为二解。一云。但约策励不策分二类别。经不定处故。一云。四善根位。多住内门修不放逸故。问。若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亦造感总福·不动业。何故缘起经上。云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答。据不以不共无明为缘发行。云不缘无明更造诸行。异彼外法所有异生。故彼文云。是故唯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若即依文。应知内法生若放逸者不造行。与前相违。前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为缘生行。又缘起经·杂集论·及此论。皆圣者不造新业。不言诸有学皆不造新业。然要集云。无性摄论第八。云由加行种得者。谓能感异熟果义。非异熟因。能对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故知。内法异生不造总业者不然。彼摄论文约见道前后修无分别智。不言余所修善皆即增上假名异熟。故不为证(文)摄释二云。疏住外凡位者。此有二释。一云。十信已前名外凡位。已后名内。二云。十住已前名为外凡。已后名内。菩萨本业璎珞经云。佛子住此地者。所得功能过外凡后百千万亿。由此故知已前总名外凡。议曰。前虽无证理亦可通。约未入彼四十心位立以外称。问。何故本业说十住外名为外凡。答。以十住外未入三祇根本位故。故与外名。前解约彼方便根本皆异已前未发心故。总名为内(文)三慧章云。三乘具圣位者。虽有三惠发心未定。名住外凡。发决定心方内凡位(文)金刚般若会释云。即显十位是初住摄未入僧祇。此在外凡(文)。准此等释从十信位以为外凡为优。义演云。何问名外法·内法。何名放逸·不放逸耶。答。十住第七位已后即名内法。更不退作外道二乘等。第七经已前即名外法。此约先是退法种性。第七住已前亦皆有退。即名外法。要第七住必定不退。名内法异生。又若生是不退种性者。即入十住初四皆名不退。名为内法。以前名外法异生。
  (三左)不起现行相应无明而引发故(文)。义灯六末(二十一右)云。若不放逸发福·不动又有二说。一云随眠。非现行发故。杂集论第七云。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逐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发福·不动业。缘起经下卷云。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既云相应善心之所引发。明无现行。然说虽于善趣感殊胜生故由种发。不尔应非行支所摄。问。若许异生种子发业。何故用下无明发上地行。答。枢要释云。有下现行无明为因起。自迷真实义愚现见有故。此意由愚求上地生故下愚发。一云唯除不共余无明发。诸不放逸及圣有学。当起三种无明发非福行。虽不招果非无明。故知起福及不动行。有余现发。故缘起上云。复有一类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乃至云。又无知故。于非对治起对治想。造诸福行或不动行。由是道理。如是诸行应知唯用无明为缘非爱及取。此求无有云依无有爱。通外道说。求当涅槃名依无有爱。即内法异生。故起现愚发福·不动。既有二释。何者为胜。答。准杂集论说有随眠。又缘起经以外道作从不如理作意生由无明发。内法不放逸发福·不动行。如理作意生。如理作意非彼无明生起之因。即前解胜。若准缘起经。由三无明起非福行。何故不得现行发行。若不起无明发行感果。亦应不起现爱·取润。又缘起经唯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不言异生有学余三无明皆悉不起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准此后胜。既无许家。任意取舍。
  (三左)对法第七(至)真实义愚(文)。对法抄第六(十七右)云。第二大段解二愚发业中有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二。初论本后释论师。论本中答有二。初标后略解之。此中问即瑜伽中十问。同彼云。福·不动行由正简择力而起。何因仍用无明为缘。彼文答总不及此文。然是二愚皆应名异熟。皆应名真实义。俱不解异熟。俱不达谛真实义故。然异熟据粗果迷相深。从增为名。真实愚于迷果义浅。不解谛理故。所以从本为称。又云。据人天苦得谛理者知之。不知谛理者迷之。故体与真实愚。其三恶道苦世俗者了。今仍此迷为首名异熟。故瑜伽名世俗苦及胜义苦。或三界苦总名异熟。不解一切苦。故造非福。唯不解四谛理。解三恶道苦果故名真实义。不解三苦。唯在人天。狭故从本名为粗恶。此之二愚见道断。唯识第八自有识文。瑜伽不如实知诸谛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业。或作有漏修行引不动等。若不住正念。乃发非福业。故智皆见谛断。此论下文亦即见谛不明。业明皆见道断。云何说异熟愚修道断耶。此但迷理。然有粗细。粗发非福。细发余二。由彼一向并染污性非谓业唯染。故善信解粗恶异熟。或一切异熟有此正见行相。即住正念不造非福。今既无明与非福合时。此念必不容受信解粗果异熟之等之行相正见也。真实义愚中未见谛迹。难起善心。由随眠所缚后生现行。不了三界人天细苦。便发二业。若依缘起经。外道异生二乘皆用四无明为缘。内生放逸三无明为缘。不放逸非无明为缘者。亦有随眠为显三别。赞谛深达不说有之。入见道中方断种故。若不尔者十五位异熟果。何时造耶。必以欲资故。业而王故。或彼不动唯别异熟。非总不能感总报故。此说为非。先明引十王业。往昔来不放逸时作今资故生。此有何失。如生大自在天。
  (四右)既所有业(至)亦非行体(文)。演秘云。疏既所有业皆非行支者。即感后有别报之业。疏现所有业亦非行体者。感后别业既非行支。明招现别亦非行支。义蕴云。疏由此道理既所有业等者。说别报业不名行支。即名顺现受业亦非行体。
  (四右)不尔别报有相例失(文)。演秘云。疏不尔别报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现别业得是行支。感后别业亦应行体。俱别业故。义蕴云。疏不尔别报有相例失者。此以报例业。云若能感别报之行既是行支。所感别报之果应名引果。
  (四左)若不尔者(至)应名行支(文)。义蕴云。疏若不尔者至应名行支者。意云。此解别报业亦得名行支所由也。言若不尔者。意云。若不如我义说别报业亦名行支。尔者即知如诸有情于一生中唯有总报业及有兼别总报业。受文余业者。即所余能感别报异熟心心所。及别报名色等应非行感。意说。此别报业应非行感。何以故。以能感别报之业不名行故。由此故知。至别报因体等者。意云。所感别报心心所及名色等。既得名别报业者。明知别报。别报因体亦得名行支。即其证也。问。所言有一总报业唯感总报果。未审行相如何。学者难明达者分别。答。如下一一举疏便释。冀令披者自知。勿疑繁矣。疏若正异熟至熟果者。即于五支中行支全。及名色中与第八识相应。想·愚·作意·及触·受支一分。此是总报果。以前一业能感也。疏兼总别者。意云。此释有一业。随总别果。谓此业力强盛能感总别二果。谓于五支中感第八识心心所。即触·受等各一分是总报果收。又由此业有势力故。兼能感得别报果。谓名色中五识及意识。并六识相应作意·想·思·触受五别境。并六处体即五根四尘等。意处中取少分。此等直名别报果。是前总业通感别果也。意说。此业但招得识等五支。即五支中摄总别报果。疏若兼名色唯满果亦是行支亦尔正行如报者。此文即明唯别报业感得名色。六处受名满果也。意云。别报业所感非但是名色亦是满果也。故别报非是总报。正行如报既是总报行。亦是行支。故云正行如报(文)义蕴云。若唯别报行不名行支。即应唯别名色。应非行感。既名行感。故别报行可名行支。非正行支也。名色支中第八心心所名总。余名为别。虽余支中亦通总别。名色最宽故偏举也。
  (五右)不尔即有(至)所以除也(文)演秘云。疏不尔即有如前理妨者。如前别报名色相例。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总不是正行。故论除之。非除之故体便非行。义蕴云。疏不尔即是有如前理妨者。如前业果相例之妨也。疏所以除者。别报既非正行。故偏除之。顺现别助皆非行也。
  (五右)有分熏习所收(文)。义演云。言有分熏习者。意云。若发感总报行。发感总·别报行。此无明即是十二支中无明支。若无明唯发感别报行。此无明但是有分熏习。非是缘起中正无明中。
  (五左)即识支全及名色少分是总报(文)。义蕴云。名色等取八俱作意想思意处中取前念第八。余可知。此中妨难至如出体中者。此不指次第出所引体所。唯说前十门中出五果体处也。
  (五左)此五种子(至)为所引也(文)。义演云。疏此五种子虽是当果亲因缘至为所引者。意云。此释伏难。伏难云。种子亲能引识等。念是能引因。何故乃名所引耶。答。如疏。何名所引发耶。答。谓识等五果种子未被行支熏时。即不能引生现行。若后此种由近行支熏发。性种者能引现行名果为发总。如水润种子子引生果等。
  (六左)萨婆多业为因缘(文)。义演云。疏及萨婆多业为因缘性者。解云。然萨婆多说。除能作因外余五因皆因缘性也。
  (七右)集论名识能引(文)。对法第四(九右)云。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为起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造诸行业。熏习在心故。
  (七右)三四有异(至)亦前二支(文)。义演云。疏识名能引三四有异乃至亦前二支为第三故者。解云。三四有异者。谓集论中说无明·行·识支三种名能引。名色·六处·触·受四种名所引。亦前二支者。谓前无明·行名能引。为第三者。即识支为第三能引支。
  (七左)缘起经上卷(至)通能所引(文)。经上卷(十左)云。应知于此十二分中。无明与行及识一分名为能引。复有一分识及名色六处触受。名为所引。
  (七左)缘起上卷(至)亦名所生(文)。经上(十左)之全文。
  (八右)一内异熟受(至)名为能生(文)。演秘云。疏一内异熟受至名为能生者。问。设据当生。云何即名能生摄耶。答。由当起受而领于境。由境起愚造作诸行。愚因受起。受名能生。故瑜伽论九十三云。一者领受内异熟果。二者领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由于内异熟果中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长诸行(文)。
  (八右)约当生位名为能生(文)。义蕴云。疏约当生位名为所生者。有疏本云各为能生者。能字错也。若二种受但是能生何名一分(文)泰抄亦同。
  (九右)虽有前后杂乱不定等(文)。义演云。疏虽有前后杂乱不定者。意云。若第七识一切时熏第八识见分种子。若前六识虽熏相见名言种子。有时熏或有时不熏。非如第七一切时熏也。故云不定也。
  (九左)及实生果有前后(文)。演秘疏及实生果有前后者。据彼总报名色·触·受而与其识实无前后。或有前后。总报新种诸识熏别。未必同时。第六熏者亦容前后。由此而言有俱前后。若别报识·名色·触·受·及五根等非无前后(文)今谓。未详。
  (十右)十地对法亦说现行(文)。十地八(六左)云。识亦有二种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等(文)名色六触·触·受二作具如上引。对法四(十左)云。识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所有业缚。二与名色作缘。令有情业缚者。与行所引习气俱生灭故。与名色作缘者。由识入母胎名色得增长故(文)名色·六处·触·受二业具如彼说。此等诸文如演秘中上已引释。
  (十右)缘起上说(至)如是而说(文)。上卷(七右)之全文。
  (十右)如何缘起(至)生引同时(文)。上卷(十一右)云。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
  (十左)经说生引皆是同时(文)。义灯六末云。论复由此说生引同时等者。有其四释。一云生引等支。未润之时不与生支俱。若润已后但名有支。故名不俱。此解但润·未润不俱。不解得生·引同时。第二云。虽云润·未润时不俱。正润之时生·引得俱。此解虽似顺文。未契复由此说。复由此说者。即指前词。依当现起。亦违十地经说子·果俱时。第三云。于现生·老二支位中。有当来识等五果种。为当来所引支。与现生·老同时而有。此生·老支是过去爱·取之所生。故名生·引同时。此上诸解皆为不正。第四云。润·未润时必是不俱。被润已去正生现时果因同时。即此生·老望爱·取·有是所生。即此生·老位识等种子。望前无明·行支是彼所引。未润之时心不得俱。爱润已去即得为俱。名生·引同时。此同本疏。西明释同第三。不顺经论。此论云。依当现起说有前后。由此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此说生·引同时。既云复由此说。即由前说现起次第。据此一重亦未能解两重缘起。又缘起经云。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若据现生·老。即由生已方造来业引识等五。即是由有生已方始有引。何得云要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文)(二十五左)演秘云。问生·引各二。为四同时。为不尔耶。答。有两释。如灯具说。然疏说云。其润缘合至总名为有。观其文势。明能生·引二同时也。被润业种体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润已名为能生。据体无异名为同时。若尔云何论言复由。复由之言明据现起。答。果将起时名为现起。或初润时虽果未起。后正生果亦有有支。据此有支。名生·引同。若不尔者。论何须说润·未润言。又疏会经。或望所生果远近故。明知疏意约能生·引名为同也。或复疏意显所引·生二同时也。言润缘等意明由润果方得生。显润·未润不俱起也。同义灯断。由论会经据当现说。若能引·生便非现也。详曰。前义为本。故彼经云。此能摄聚分及此能转出分一时而生次第宣说。释曰。彼经自云能摄聚分谓无明等。能转出分谓爱·取等。故顺经文前义为胜。问。疏上下取彼经意。何乃不同。答。教文虽一理有多途。故疏前后而释有异。法归分别有此云云(文)今谓。演秘云能摄聚分及能转出分者。异译文也。佛说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上下二卷。随达磨笈多译。笈多言能摄聚分所摄聚分能转出分所转出分。玄奘言能生所生能引所引。故笈多经上(十右)云。佛言比丘无明与行及一分识是能摄聚分。彼一分识及名色·六入·触·受是所摄聚分。比丘彼一分受及渴·爱·取·有是能转出分。生·老死是所转出分。及彼一分名色·六入·触·受亦是所转出分。
  (十右)其体是一位别说故有引生别(文)。义蕴云。疏其体是一依别说故有引生别者。五果种子生得之时。与尔生得其体是一。约位别故说为生引。今据生现之位故说生·引同时。此说所生与取引同时。谓生死位识等五现名为所生。识等五种名为所引。未被润位生·引不俱。既被润已生现行时种现必俱。故同时也(已上)今谓。此解为正。同灯第四也。
  (十一右)经亦不说定同时故(文)。义演云。疏经亦不说定同时故者。意云。今经中亦不说能引·所引与能生·所生一切时定同时也。经中但言若行·识等五果种子未被润。及未生现行时即引·生不同时。若被润及当来生·老现行时。即说能引·所引与能生·所生得同时也。
  (十一右)或望所生果近远故(文)。义演云。疏或望此所生果远近说故者。意云。若能引·所引去果即远。若能生因即去所生果近也。意云。谓去果远先说引。去果近后说生也。
  (十一左)是牒前也(文)。义演云。疏是牒前也者。即是牒前起后文。问。此论说能生支。即今唯说论迷外增上故。何重举前文中。谓缘迷内异熟愚乃至五果种。已说论文能所引等七支耶。答。前行支·五果种是所润支故。此文中举所润六支。以解能润爱取。若此中但明受取能润。说不举所润。何者未知能润润何法耶。今为明能润支举所润六支。以解能润爱取。何者未知能润润何法耶。今为明能润所以先举所润六支。故云牒前起后文。
  (十一左)由迷内异熟(至)造三种行(文)。义演云。疏由迷异熟果无明不知二苦造三种行者。二苦即世俗胜义也。问。瑜伽第十云。由不了世俗苦故起非福行。由不了胜义苦故起福·不动行。对法第七云。二种愚。一者异熟愚。二真实义愚。由后复发福·不动。由初发非福。准此两文。即应异熟愚不了世俗苦唯发非福行。真实义愚不了胜义苦发福·不动行。今此论异熟果愚与对法各因既同。何故此言迷异熟无明不知二苦。后彼言随其所应造三种行耶。答。此中异熟果愚由与外果相对。但是迷三界苦果者并名迷内异熟果愚。由此通迷二苦。通发三行。对法唯据迷三恶道一向不信俱造诸恶行者名异熟愚若迷四圣谛境。于人天苦不如实知。而造善业者名真实义愚。此合为一。彼开为二。愚名虽同义有别也(文)义演云。疏不知二者。解云。二苦者。一谓世俗苦。二谓胜义苦。
  (十二右)论复依迷外(至)欲等四取(文)。义灯六末(二十七右)论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等。问准此论文。由愚迷境起受生爱。准瑜伽第九云。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愚缘受生。如何会释。答。有二解。一云由无明为先不了外境增上果故发起于受。受为缘生爱。非缘受起愚。而言境界所生受果愚者。由愚是彼境界果受之因故。论言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不言境界愚爱故前第四云。唯无明受为缘生爱。此非受支。一云。由此第二境界所生受之迷增上果愚。意云。此境界所生受。是迷外增上果愚之所生。即说此受由境及愚二力所生故。即由第二境界所生受因境所生。又取受字云受果愚。即因愚起举果显因。云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正说应云迷外增上果境界愚为缘起受。受彼外果方起爱·取故。前云受二种先业果。谓受内异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意云。境界所生受。受外增上果。不得说境界受之果。论云受二种先业果故。又九十三云。复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生贪爱。此即直明。西明二解。一云迷受生愚。此受是外境界增上果故。此论即云外增上果愚。故不相违。一云迷境界生愚故。此论云迷外增上果愚。然境界是受增上果。故瑜伽即云境界所生受果愚。要集云。后解为胜。今谓俱非。何者初释云受是外境界增上果。若尔何故云受二种先业果。后释云境界是受增上果故。亦违前文二先业果。又境界是受所缘缘。即应受为果。如何说所缘还以为果。问。此云迷内异熟。通含世俗·胜义。未知迷何世俗胜义。一云迷第二俗。若尔缘事应非见惑。答。见戒取等虽缘事生何妨见惑。二云迷恶道苦为俗愚。迷人天苦为胜义。此释为正。然俱谛摄。而杂集第七云。愚内异熟真实义。真实义即四圣谛者。然迷世俗得其总名。云内异熟。迷真实义者微细。故云真义。即四圣谛。据四圣谛亦摄内异熟。内异熟亦摄真实义。互举总义。
  (十二右)四取者(至)又如枢要(文)。枢要下末(二十二右)云。八十九云。能取所取为取名取支者。欲界生恶趣极重者。见恶相已不生希求。欲界业轻引。及上二界死生恶趣者。不见恶相。见往同类相。遂于当生希求爱。缘起不依前义故说不求。总爱见所有支义。不尔上界不生恶趣应无爱·取。现在·未来俱不爱故(文)义灯六末(三十五左)。
  (十二左)不尔异熟(至)未能生果(文)。义蕴云。疏不尔异熟此名言种未能生果者。若不言异熟即名言种自能生后种及现果。今此意说。若不同无明发行势力。即名言种无力未能生当来异熟果也。
  (十三右)此中二愚(至)随增分二(文)。义演云。疏此中二愚随增义记乃至随增分二者。解云。此中说迷内异熟果愚唯能发业迷外境界唯能润生者。皆约随增而说。据实而言迷内异熟果愚非但能发业。亦能润生故。论云。全界烦恼能结生故。若迷外境尘愚非但能润生。亦能助发业。如缘外如色五尘境界起染爱发非福业。然迷内异熟愚即是见烦恼。迷理或迷苦果理故。又迷未来生死苦果理故见道断。
  (十三右)故下二或皆通发润(文)。义演云。疏故下二义皆通发润者。此引论结也。故下论云。若见道烦恼即正能发业助能润生。若修道烦恼即正能润生助发业也。
  (十三左)瑜伽第十(至)生起因故(文)。第十(六右)云。问。何故诸支相望无因缘耶。答。因缘者自体种子缘所显故。问。若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因果体性建立缘起耶。答。依增上缘所摄引发因·牵引因·生起因故说名为因。
  (十三左)彼下支云(至)胜分有等(文)。演秘云。按瑜伽论第十(十右)云。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一就胜分建立。谓取所摄受业。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等种。释曰。取所熏发名取摄受。即是被润业种为有。
  (十三左)本地第五(至)因缘为性(文)。第十(十二左)三十八(十右)之文。如上屡引。更不重述。
  (十四右)第十复云(至)所有种子(文)。瑜伽第十云。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乃至受所有种子取所摄受建立为有(文)现行疏作爱宗形误。
  (十四右)伦谓从中有(至)乃名为死(文)。义灯六末(二十九右)云。问。从中有位即名生支。于中有中亦有许死。何非老死。西明云。是生方便。六识间绝有第八识故非老死。今释有死非名老死支者。以是趣生方便摄故。未名老死。
  (十五右)缘起亦云(至)渐长生(文)。演秘云。按缘起经(上卷九右)生有五种。一下种生。二次第增长生。已能得受用。世俗生。释曰。第二第四据胎内外增长分二。死有六种。如疏具引。第三死者彼经释云。自相死者。识于身中移出分别及色根灭没。释曰。余之五死对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系云(文)。今谓。此亦依笈多经。若玄奘经上(九十左)云。于其最初有下种生。从此无间有渐增长。从此无间有出胎生。从此无间有渐生长。既成长已受用言说能得等生。如是品类名次第生(文)义蕴云。疏缘起亦云有下种生等者。在胎有五位。初一名下种生。余四名渐增生。出胎位中初婴婉位名出胎生。童子·小年位渐长生。盛根位能受用诸境等名成长生。
  (十五左)五衰名老(至)邻近死故(文)。经上(九左)云一者须发衰损。以彼须发色变坏故。二者身相衰损。形色肤力皆衰损故。三者作业衰损。发言气上喘息逾急。身战掉故住便偻曲。以其腰脊皆无力故坐即低屈。身羸弱故行必按杖。身虚劣故凡所思惟智识愚钝念惛乱故。四者受用衰损。于现资具受用劣故。於戏乐具一切不能现受用故。于诸色根所行境界。不能速疾明利而行。或不行故。五者命根衰损。寿量将尽。邻近死故。过少死缘不堪忍故。
  (十五右)有六种死(至)如彼经广说(文)。彼经上(十右)云。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别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别相。六者时非时死。应知此中自相死。谓识离身色根灭没(文)演秘云。死有六种。如疏具引。第三死者。彼经释云。自相死者。识于身中移出分别及色根灭没。释曰。余之五死对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系云(文)。今谓。此亦依笈多经。朴杨释慈恩疏。不用玄奘经本。不知何意。疑以当时无玄奘本之故然乎。义蕴云。疏有六种死者。随业势力死者名究竟。横夭折者名不究竟。将死正死名自相死。究竟不究竟死中答有多类相状不同。名分但差别相。第六死者。老已寿尽方死名时。未者而死名非时。问。此与究竟不究竟死何耶。答。究竟死者不妨未老。以业尽故。不究竟死不度。已老业未尽故。时死必究竟。究竟不必时·非时。不究竟可准知(文)义演云。疏有六种死生时死者。释曰。究竟死者。谓阿罗汉入无余灭。即死后边处无后方名为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谓诸异生死。离于此方死处有未来生。乃至流转不绝名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者。谓将死及正死时。后识离于身名自相死。四者不究竟分位差别相者。谓异生等死时即有将死·正死前后分位差别。五者究竟死分位差别相者。谓无学人死时亦有将死·正死。已死前后分位差别。六者时·非时死者。如人寿百年。若寿尽百年各时死。若中夭者名非时死。或力杖非论死名非时死。即死不得时故名非时。
  (十五右)大论第十及八十四(文)。第十(初左)八十四(十右)。
  (十五右)为爱润色有果起故(文)。义演云。疏为受润已有果起故者。意说。由爱取润已生等果起名有果起。非是有支名有果也。何以故。约当生分位说故。故疏此中中有生支摄者。此依分位说也。
  (十五左)五十六中(至)如彼广解(文)。五十六(十六右)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生因依处。三众苦引因。四众苦生因。五种苦生起。众苦引因依处者。谓于现法中名色为缘六处生起。不断不知。此为所缘及依处。故一切愚夫于内自体愚痴生起。是名无明。无明缘故。次后诸行乃至后时有触缘爱。此中六处名无明等引因依处。众苦生因依处者。谓诸愚夫触为缘。故于现法中诸受生起。此为依处。于外境界发起诸受。由爱为缘次后有取。取为缘故次后有有。如是爱等三种生因用触缘受为所依处。众苦引因者。谓无明缘行乃至触缘受。现法中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识等生·老·死苦。是故说此为彼引因。众苦生因者。谓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是名当来众苦生因。即先所作业为烦恼摄受。未来世生将现前。故当知名有。众苦生起者。谓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名为众苦生起。即识·名色·六处·触·受先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已与果名生老死。复得苦名(文)演秘云。释曰。现身六处是前际果。由迷此果起无明·行乃至于受。无明等七能引所引俱名引因。现在六处是无明等所缘起处名引依处。由贪现受起爱·取·有。故说现受为正因依。若引因体即前能依无明七是。生因亦前·爱·取·有三。未来生老名苦生起。义演云。问。疏引文即有名色·六处约受。若今抄家但为六处。贪受何为不同。答。抄据胜所引。疏据具说。理亦无失(文)义蕴云。疏五十六说名色六处为引因依处等者。能引所引俱名引因。此据现生位中现行名色·六处。能起无明发行。招当五种。故说名色·六处为因依。引因属后果六处属前因。不是当十二支中为依处也。六触受者。六识相应也。能生爱·取·有故为生因依。问。受缘于爱。何缘触耶。答。唯无明触所生之受为缘生爱。故兼触也。
  (十五左)瑜伽第十(至)不如理作意为因(文)。第十(六右)云。问。若说无明以不如理作意为因。何因缘故于缘起教中不先说耶。答。彼唯是不断因故。非杂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虽染因说缘起教。无明自性是染污。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无明。然由无明力所染污。又生杂染业烦恼力之所熏发业之初因。谓初缘起。是故不说不如理作意。问。何故不说自体为自体缘耶。答。由彼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染不能增长。亦不损灭。故是不说(文)伦记三下(十一右)云。第九分别缘中合以三十门分别。第一一一支。问曰。分别无明有二问答。彼唯是不断因故。等者不正思惟与无明作不断因。不能作杂染因。体非染故。何者不起非理作意而有缘起。故名不断因非杂染因。此中景有二解。一云不如理作意者。约现在无明相应不正思惟说。此由无明故染。不能染无明。故不说为无明因。二云是与过去无明相应作意。问。若尔者过去作意与无明俱。何故唯言作意与无明作不断因。不言过去无明与现无明作不断因耶。答。虽有无明而力劣故。故不说。作意力强故约其问答也。又此作意体(备述两释)一云遍行作意。二云通行思数也。又生杂染业烦恼之所熏发等者。谓生杂染由业杂染起。业杂染起由烦恼杂染。故言由彼之所熏发。业体谓行。初因即以无明为体。虽诸烦恼皆业初因。无明触十一胜事。故偏说之。谓所缘等广如经说。俱舍云。无明不说因。生死应有始。老死不说果。生死应有终。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故十二支无始转回。辅阙云。生杂染体由业烦恼二缘所染。业因烦恼一缘染故所生。谓初无明。无明不由作意所染故起。是故不说不如理作意为缘起初。问。何故不说无明自体为自体缘耶。答。由无明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染不能增减故。自体非缘。
  (十五左)依染因说支故(文)。义蕴云。疏依染因说支故者。问。善业并五果生死非染。何故此说依染立支。答。诸支并已无明为因。故十二支名流转。染污作意非染污故非动因。问。既曰。不如理作意即是染污。何故非支。答。作意由与无明等俱故说为染不同。无明自性是染。问。不如理作意者。既必与染惑俱。何故不以余惑为无明因。答。余惑皆以无明为本。具十一殊胜。不可余惑与本为因。问。若以未故非本之因者。诸法皆以赖耶为本。无明与行应非识因。答。若据持种为依。即以第八为本。若约染行流转。即以无明为本。此十二支既皆杂染。故识支等亦以无明为因。
  (十六右)又生杂染是业烦恼之所熏发等(文)。义演云。疏又生杂染等者。意说。识等五支及生老死此等七支。皆由无明业烦恼杂染法之所熏发名生杂染。其实识等七支是异熟性。不名杂染。
  (十六右)缘起上卷(至)为缘生爱(文)。上卷(十一纸)之全文。俱舍九云。有余释言。余契经说。非理作意为无明因。无明复生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亦取支摄。故亦说在此契经中(文)光记九(二十八右)云。古世亲解。是后世亲祖师。即是杂心初卷子注中言。和须槃豆是说一切有部中异师。此中已破。故正理不非。无明既从非理作意因生。故知无始。非理作意亦取支摄。以此四取摄法宽故。不但摄诸惑亦摄非理作意。故亦说在此十二缘起契经中。故更不立余缘起支(文)论(十四左)云。余复释言。余契经说。非理作意为无明因。无明复生非理作意。非理作意说在触时故。余经说。眼色为缘生痴所生染浊作意(文)。光记九(二十八左)云。此是经部中室利罗多解。此名执胜。正理呼为上座。
  (十六右)问老死有果(至)忧悲苦恼(文)。俱舍第九(十三左)云。若缘起支唯十二者。不说老死果生死应有缘。不说无明因生死应有始。或应更立余缘起支。余复有余成无穷失(文)义蕴云。疏老死有果至忧悲苦脑等者。问。爱悲苦恼为是谁耶。若。谓死者忧悲之时诸识尚苦乃至是死因何名死果。若属生者与死余乖。既在他身。如何为果。答有二解。一云。死者忧悲可为老为将死之果。非正死之果也。一云寿属忧悲。谓死者既因死起即是果收。何论自此解为胜。何以然者既云老死之果。即合正死为因。若自爱悲何成死果。又经自死别离时愚人贪着发声蹄哭等。此多着感所起非是死者能然。
  (十六右)十地经第八(至)转多名恼(文)。第八(五左)之全文。论中不释。涅槃经三十七(迦叶菩萨品)云。今何因缘乃说无明。善男子如此。二法互为因果。互相增长。不善思惟生于无明。无明因缘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长诸烦恼者。皆悉名为烦恼因缘。亲近如是烦恼因缘名为无明不善思惟。如子生芽。子是近因。四大远因。烦恼亦尔(文)探玄说十三(十左)云。余经中不正思惟为无明因也。愚痴着我者。正是初无明支也。
  (十六左)五根相对名苦(文)。义蕴云。疏六根相对名忧者。问。已说心愁名忧。何故更言意根相对。答。前是正解。此对根明。亦非丧理。
  (十六左)新翻大般若(至)苦忧恼(文)。第三百五十(五丁)云。观无明不可得观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死老愁叹·苦忧恼不可得。
  (十六左)如婆沙(至)三四等(文)。二十三卷(初)二十四卷(四右)云。问此契经说老死缘秋悲苦忧恼。何故愁等不立有支。答。无支相故。谓愁等五散坏有支。如霜雹等害诸苗稼。复次愁等非一切时。非一切处。非一切有。犹如疾病。是故愁等不立有支。问。此愁等五不应但说老死为缘。以无明等十二有支为缘生故。答。此经应说无明缘行。及愁等五乃至生缘老死。及愁等五而不说者。是有余说。复次应知。此经以终显始。老死为缘。既生愁等。应知乃至无明亦尔。复次老死位中多起愁等。故偏说。复次老死位中所起愁等多是上品。是故偏说。复次造恶业者。毁净戒者。于此位(鲜本作住)中多生愁等。是故偏说。如契经说。若男若女造身·语·意三种恶行。或破尸罗临命终时恶趣相现。如日欲暮大山峰影来覆其身。当于尔时身心惊怖生大苦恼。及至广说。是故但说老死为缘。
  (十七右)由惑生惑业(至)有支理唯此(文)。义蕴云。疏由惑生惑业等者。俱舍颂文也。十二支中无明·爱·取二是惑也。行余有支一分是业也。五果·生·老全有支一分名苦事也。此中由惑者。爱缘取也。由或生业者。无明发明取缘有也。从业生于事者。行缘识有缘生是也。从事事生者。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爱缘老死是也。从事惑生者。受缘于爱是也。影显如疏可知(文)。俱舍第九(十三左)长行释曰。从惑生惑。谓爱生取。从惑生业。谓取生有。无明生行。从业生事。谓行生识。及有生生。从事生事。谓从识支生于名色。乃至从触生于受支。乃从生支生于老死。从事生惑。谓受生受。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显老死为事·惑因。及显无明为事惑果。无明·老死·事·惑性故。岂假更立余缘起支。故经言如是纯大苦蕴集。不尔者此言何用。
  (十七左)非如小乘(至)惑等相例(文)。俱舍第九(十二右)如上已引。
  (十八右)故依三相立三支(文)。对法论四(九左)云。生·老死言为显依三有为相故(文)。对法抄四
  (三十四左)云。显三有为相者。以三相名显此下文。以欲显依三相。缘起经中显三苦故。
  (十九右)问何故诸支(至)三合立耶(文)。婆沙二十四(三右)云。问。何故三有为相中生独立一支。老死共立一支耶。胁尊者曰。世尊于法功能差别能善了知。金无此能。故于此事不须征诘。复有说者。诸法生时生有作用。故独立支。诸法灭时老死·无常俱有作用。故合立支。有余师说生令诸法相续增长。故独立支。老死令诸法不相续不增长。故合立支。或复有说。生令诸法和合。作用故独立支。老死令诸法离散。无用故合立支。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生令诸法从未来入现在。故独立支。老死令诸法不相续不增长。故合立支。或复有说。生令诸法和合。作用故独立支。老死令诸法离散。无用故合立支。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生令诸法从未来入现在。故独立支。老死令诸法从现在入过去。故合立支。尊者妙音作如是说。生作用胜。独辨一事。故独立支。老死作用劣共辨一事。故合立支。如强力人独辨一事劣则不尔。
  (十九左)杂集论云(至)各别立支(文)。杂集第四(九右)之全文。对法抄四(三十四左)云。离老病死等如唯识解。非于胎生身中等者。化生顿起应六处俱。然可后别。胎生必不尔。故偏简之。其湿生卵生亦复如是(文)义蕴云。疏为显离老得有死故。为有不老而死者也。此即阙定义也。问。亦离老得有生。而不附生立老取。答。老者衰异。死者离灭。以相顺故附死立支。生位未衰。不依生立。
  (十九左)病何非支(文)。婆沙二十四(三左)云。问。病何故不立有支。答。无有支相故。复次若法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有者立有支。病非一切时。非一切处。非一切有。故不立有支。如尊者薄短罗说。我于佛法出家。年过八十尚不忆有少头痛。况余身病。彼在欲界赡部洲生尚无少病。况余界·余处。病不偏故不立有支。
  (十九左)谓此病法(至)不患小疾(文)。义演云。谓此病法至不患小疾者。云上二界全无病也。六欲天中亦无有病。以福德故虽有五衰相。然是死相而非是病。若地狱中亦无病。以极在逼迫故。随所应有者。即欲界人·鬼·畜三恶趣中有病。虽有然亦不定。且人趣中尊者薄俱罗过八十曾不患不疾。此上皆据经教。故此病法非直不遍三界。纵有亦不定也。
  (二十右)瑜伽第十三(至)腐败性故(文)。捡文者误。此文在第十卷(十五右)云问。几支色界系。答。一切一分。问。云何应知。彼有老耶。答。彼诸行有朽坏腐败性故。如色界系。当知无色界系亦尔。
  (二十一右)九十三第九等(至)故不遍也(文)。九十三(二右)云。由是故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于现在世犹如束芦相依而转。乃至寿住如是名为从其前际中际缘起诸行得生。于其中际生已随转。当知此中依胎生者说转次第。卵生·湿生除在母腹。有余差别。有色有情在欲色界。受化生者于初生时诸根圆满。与余差别。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如是各为此中差别(文)第九(十五右)义意亦同。
  (二十一右)瑜伽第十(至)身分顿起(文)。第十(初左)云。生云何。谓于胎·卵二生。初托生时等生云何。谓即于彼身分圆满。仍未出时趣云何。谓从彼。出起云何。谓出已增长。出现云何。谓于湿·化二生身分顿起(文)略纂四(三十左)云。生支中初别释十句。后略义结。初四句说胎·卵二生。次一句湿·化二生。身分顿起者。谓支分顿生。其化生诸根顿生。谓手足等支分亦尔。湿生不然。谓根渐生。支分顿起。与前卷说胎·卵·湿生诸根渐起亦不相违(文)伦记三下(二左)云。此通举一身为生支。身分顿起者。此论前卷及余经论皆言化生顿起余之三生诸根渐现。今言湿生亦顿起者。即知胎·卵二生诸根渐起。化生顿起。湿生通于渐顿也。顿者如从烂湿未爱起湿生虫。诸根顿具。
  (二十二右)九十三云(至)依识而转(文)。文如上引。演秘。
  (二十二左)瑜伽第十(至)非一切故(文)。第十(十五右)文如上引。
  (二十二左)缘起上云(至)不应理(文)。上卷(七左)之全文。但疏有名。经作名生。又理字上有道字。
  (二十二左)依有色身(至)理亦无失(文)。义演云。疏主会彼经文。自有三释。一云彼中说名依色。住者据欲色二界有色身现起色。作是语也。二云或色种子等者。此解意云。无色界中有色种子。乃至三云取无色界定果色种子名支。问。圣者可尔。凡夫云何。答。异生亦有本有定果色种子。故彼界具十二支(文)今谓。疏主会经唯以二义。于中会瑜伽文亦有二义矣。义蕴云。疏九十三云无色界名子色种子为识所依者。此但有名色与识相依之义。五蕴具故即名名色。非是十二支中名色支也。何以然者。此中名色是业所招。彼名与色异界系。故何容一业招异界身。瑜伽说。十二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者。但其名即成一分。何要色种。若据种说即上二界全分有支。何名一分。故疏别会依有色身。于理为胜。疏又彼定色所有种子亦得为名。问。彼界虽有定现行何言种子。答。约定有说。现行不定故。此解且据泛名色说。非此相应。定色种子非业感故。
  (二十三右)缘起上说(至)岂缘于爱(文)。上卷(八左)之全文。但疏而违经作相违。疏非福果经作果生时。义蕴云。疏虽求善趣而违果生等。如外道等。杀害淫祠求欲生天。地狱果生。此不缘爱问。生恶趣等既阙爱缘。如何有取。答。爱种生取。于理无违。又假无爱受为取缘。要有何失。前解为正。支既阙少。隔越为缘。未其可然。爱不遍。既非正解。不劳和会。
  (二十三左)希求无有(至)此二果生亦不缘爱(文)。义演云。谓实同辈自谓极果。不希后有。名求无有。并前恶趣故云二果不缘爱也。论生恶趣者。于现我境而起爱故者。问。为已生起爱为未生耶。答。有二解。一云异生于彼色为苦。其虽无爱生而于现我起爱着故。若尔现说已生。即非润生之爱。何名爱支。答。但据爱有遍义不得成支。非要正润之时偏恶趣。也一云将生起爱。此准疏释。不爱当生。于现身境亦起爱故。问。既不爱当生。即恶趣无爱。云何言遍。答。虽非恶趣之爱。但许有爱润恶趣生。即得言遍。又虽不爱当生之境非是当生处爱。以爱必缘当生受故受既属彼。爱亦随之故爱言遍。
  (二十四右)故如彼取爱定有种(文)。义灯六未(二十九右)义演云。问。爱增名取。体类是同。如何举取以喻。答。准缘起经说爱。有无不定。取必在成。由此道理不还润生定有取种。故举为喻(文)今谓。义演亦有义理。按缘起经上卷(八纸左)云。然由所作非福行故虽求善趣相违果生。彼果时岂缘于爱。唯应用彼取为其缘。又云。由造福行·不动行故相违果生。此果生时岂缘于爱。唯应说彼取为其缘。由此道理非唯用爱与有为缘。
  (二十四右)虽彼不爱当生处(至)亦起爱故(文)。演秘云。释如灯·疏。有义生异界地。既用当生处爱润生。欲界异趣亦缘当生处爱润也。业变苦具为乐令爱。令爱乐具现在我前名我现境。非现我身名我现境。详曰。但爱得起即能润生。所缘之境何局当处。如水溉田。不简此彼。又爱缘受。受通现受。境何不许现境为缘。故疏所明无有过也(文)义演云。疏虽彼不爱当生处至亦有爱者。意此人虽不爱当生处身。然于自我亦起爱也。及于现境亦生爱故。故舍去欲时而于身皆生爱心。又我境者。以我为境也。
  (二十五右)即四七日已前(文)。义演云。疏即四七日以前者。此中名色位既在前四七日位中。如初生羯罗蓝至健南位。总有四位。每位一七日。凡经四七日名为名色位。
  (二十五左)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文)。义演云。疏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者。解云。今者举识。识谓续生时自识相显。今因字通下四位。即应之谓续生时因识相显。依斯发触。因触相显。因触起爱。因爱相显。余如是。疏说意云。若生五果现行时令五果种子因相显也。钵罗奢法位此云具根位。
  (二十六右)缘起上说(至)死显苦苦(文)。上卷(九右)文略取其意。
  (二十六左)此第五问(文)。演秘云。准下答文问合有四。文约义繁故今展之。一问。全界烦恼皆能发业。此何唯一。二问。润通诸惑。何但说爱。三问。润惑非一分爱·取支。发惑亦多支应不一。四问。取摄众惑。云何但说爱增名取。以下答文如次答也。思可知之。
  (二十七右)一切烦恼(至)如缘起说(文)。缘起经上(初左)云。云何名为分别缘起初胜法门。谓十一种殊胜事故。于缘起初宣说无明以为缘性。何等十一。谓所缘殊胜·行相殊胜·因缘殊胜·等起殊胜·转异殊胜·邪行殊胜·相状殊胜·作业殊胜·障碍殊胜·随縳殊胜·对治殊胜(文)。
  (二十七右)一所缘胜等(文)。缘起经上(二右)曰。云何无明所缘殊胜。世尊告曰。无明所缘即是一切苦因苦果。有众过患诸杂染品。及以一切若因若果有众功德诸清净品。是名无明所缘殊胜(文)。
  (二十七右)二行相胜等(文)。经上曰。云何无明行相殊胜。世尊告曰。如是无明隐覆其实显现虚妄以为行相。是名无明行相殊胜(文)。
  (二十七右)三因缘胜等(文)。经上曰。云何无明因缘殊胜。世尊告曰。如是无明普于一切烦恼杂染诸业。杂染诸生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
  (二十七右)四等起胜等(文)。经上曰。云何无明等记殊胜。世尊告曰。谓此无明或愚当来苦谛所摄。后有自体或愚现法苦谛所摄已得自体。如是愚者。或有能引所引缘起。或有能生所生缘起。此二缘起即以愚于当来现法自体。无明作等起缘。乃至广说。
  (二十七右)五转异胜等(文)。经下(十五右)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乃至广说。
  (二十七左)六邪行胜等(文)。义蕴云。疏六邪行胜者。起邪行者痴增上故。妄计解脱非道为道。等名增益行。拨无因果无施与等名损减行。以作业胜者。谓染污法名流转。无漏法名寂止。九彰碍胜者。谓善根等名胜法。三惠等名广法(文)经下(十六右)云。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中。皆能发起增益・损减二种邪行。复言。世尊如何名为增益・损减二种邪行。世尊告曰。由四颠倒。谓于非法见为是法。或于是法见为非法。或于生天解脱道中非方便者见是方便。是方便者见非方便。如是名为增益邪行。诸有诽谤一切邪见。如是名为损减邪行。是名无明邪行殊胜(文)。
  (二十七左)七相状胜等(文)。经下(十六左)云何无明相微细自相殊胜。二者偏于可爱非爱俱非境界共相殊胜。所以者何缠缚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随眠无明。相应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不共无明。遍于一切可爱非爱俱非境界。覆真实相显虚妄相共相而转。非余烦恼有如是相。是故殊胜。余身见等共相烦恼亦用无明为依而转。是名无明相状殊胜。
  (二十七左)八作业胜等(文)。经下云。云何无明作业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略有二种所作事业。一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流转所依事业。二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寂止能障事业。乃至广说。
  (二十七左)九障碍胜等(文)。经下(十七左)曰。云何无明障碍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障碍胜法。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胜法。世尊告曰。应知胜法者。能摄五根令其和合。所谓惠根。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胜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广法。世尊告曰。广法者。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是故说名障碍广法。乃至广说。
  (二十七左)十随转胜等(文)。经(十八纸)云。云何无明随缚殊胜。世尊告曰。乃至有顶三界有情。于诸谛中所有无智随眠随缚。未缺未减。由彼有情说名具缚。又此无智善趣·恶趣因果差别。无色有情有其下品。色界有情有其中品。欲界有情有其上品。如是成三品无明。诸有情类当来可生。一一法尔三品随缚。此说异生。若诸圣者渐次永断。若具上中定有中下。或有中下而无上下。又阿罗汉虽尽诸漏脱烦恼障。应知尚有所知障摄无明随缚。如是无明应知极远随逐有情。唯除诸佛余皆随缚。是名无明随缚殊胜(文)今谓。经中初后皆云随缚。疏作通转。恐应形误。或转字为正。以言乃至有顶故。然准经文由彼有情说名具缚。缚字为正。
  (二十七左)十一对法胜等(文)。经下(十九右)云。云何无时对治殊胜。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对治无明。何等为二。一依他音。全分无量法界妙智。复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缘四圣谛十六行相。作无明等烦恼业生一切杂染离系事业(乃至二十三左)全分无量法界妙智。能作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离系所依事业。乃至广说(文)今谓。义演云。二智谓妙观·平等二智。或正体·后得。或生空·法空等。多解芸芸无有一当。不检本经故致斯谬。非唯二智。前十殊胜皆不顺经。义演略释。尔无有失。
  (二十八右)诸论唯说四爱为集谛(文)。演秘云。疏说四爱为集谛者。按瑜伽论五十五。云何谓于自体亲昵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惑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而起贪着。彼彼希乐爱云何。谓于所余可爱色等起希望爱。
  (二十八右)十地第八(至)后名取也(文)。经八(五右)云。受染着故名爱。爱增长故名取。
  (二十八左)瑜伽八十九(至)皆名取故(文)。八十九(十左)云。复次当知依于二品。建立四取。一在家品。二外道法中诸出家品。当知此中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如是一切总说为取。问。何所取。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问。何能取。答。四种欲贪是能取。问。何所为。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文)如上具释。
  (二十八左)世尊何缘(至)非境界故(文)。经上(五左)之全文。
  (二十九右)又言无明(至)作等起缘(文)。此非全文。撮取其意引以为证。经上(六右)云。复言。世尊何缘色界爱·取二种不作色界不动行缘。世尊告曰。诸有未离欲界贪者。色界爱等未得生处。若无生处则无堪能。故非色界不动行缘。如说色界爱·取二种于其色界诸不动行。如是无色爱·取二种于无色界诸不动行应知亦尔(文)准此经文。离欲及色自类为缘。未离欲者及以他类非等起缘。义蕴云。疏又言无明与离欲界或色界类能生缘起作等起缘者。彼经意说。离欲界者。即色无色也。或色界类者。即色界近分定也。能生缘起者。即彼二界行支也。作等起缘者。谓欲界无明与彼上二界行为等起缘也。问。无色界行自有色界无明为缘。何得以欲界无明作等起耶。答。自有一类异生得色界定。不起烦恼。渐得无色界定者。色界既无现行无明。故以欲界无明作等起因。问。既障四禅诸定。如何以欲界无明为缘。答。曰初定前加行期心欲生无色渐得彼定故。无色界行亦得以欲界无明为缘。
  (二十九右)又言如是(至)不动行动缘(文)。上经连次之全文。义蕴云。疏又言如是无明至能为彼界不动行缘等者。由无明故所起非理作意。谓此作意不了上界之苦。而求生彼故云非理。即此作意由无明起故说为果。或同时或异时果。俱得为伴共发彼行。问。无明发行伴耶。答。若无作意欲生于彼。虽有无明不修彼定。故要得也。
  (二十九右)五十六说(至)即此所摄(文)。五十六(十八右)云。如世尊言。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当知此中入出息气名为身行。凡为导首身业转故。身所作业亦名身行。曰愚痴者。先起随顺身业风已。然后方起染行身业。如入出息能起身业。故名身业。如是寻伺与诸语业俱名语行。受相与意业俱名意行。如是一切总说身行·语行·意行。诸有随生何地。当知有支即此所摄(文)略纂十五(十二左)云。当知有支即此所摄等者。备师云。此有支望当生处判。即属当生处系。此唯有支一支。非十二支缘起支。景师此通以果摄因者。生此一地。生死现前能感此。十因随果亦此一地系。若尔即知无明。无明下界者。不发上界业。伦十五下(三十七右)。
  (二十九左)如下无明发上地行(文)。义蕴云。论如下无明发上地行等者。谓入初定伏下地惑。而生初禅者必以欲界无明而发彼行。若生二禅已上者理即不定。若起初禅或。即收初禅无明而发彼行。其有虽得初定不起彼或。而修上定亦以欲界无明为缘。上地无明犹未起故。如生无想天者。得以欲界邪见俱无而发彼行。设以上无明发于理无违(文)义灯六末(三十右)问缘起经云。何不说爱·取与行为缘。世尊告曰。爱·取二种自界所行。乃至爱·取与是色·无色界诸不动行为等起缘。不应道理。非境界故。准此爱·取唯自界缘。上非境界。如何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爱亦缘上。答。经据多分未得定者。论约得定少分上缘。故不相违。又复经意虽爱·取缘。要因无明不了彼苦方起爱·取。故无明发非爱·取发。虽作意时如理相应不起无明。由有彼种随眠力故。令此不了上界为苦造不动等。故无明发。如二乘者有漏善心不了于境。说由无明习气力故。此亦如是。问。既有上地无明等种。不许发行。明内法异生不放逸者。造福·不动用随眠发亦非行支。同彼种故。答。不例。如近分定初刹那思。是上地行。初起之时不由上心不了方起。故由下地无明所发。若在欲界为求善果起造福业。即由不了为苦方求。既与如理作意相应。明非现愚能发行支。若近分定相应之思。不感根本总报果者。可近分心为求上生。修根本定由彼种发。既下论云。即苦·粗等六种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故近分定说为行支。明由下发。问。行支是思。如何下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苦·粗等六种行相。是惠行故。答。惠俱之思亦名行相。为行何失(文)·演秘云。有义两释。一同疏明。第二解云。欲界无明通发三界行。发业无明见所断故。得上定者不伏下故。然证上定应言根本。近分未能伏下尽故何名行支。根本初生染未起故。故说上定下无明发。故疏非理。详曰。且如起空处未至定时。第四禅痴发彼行不。答。不发者何所以耶。若许发者何顺欲界无明发为。二界无明不可俱起。若前后发便乃重发违论所说。故今不取。又未至定许能招报。何非行支。行支岂要伏惑尽耶。余如灯辨。今助一释。未至·根本皆容不地无明所发。二种皆是不动业收。俱得名行。如次而招别·总报果。疏据初之者但云近分。
  (二十九左)要入彼根本(至)应非行支(文)。义蕴云。此下外解初入根本定既未起上无明。故知根本行支亦用下无明发。
  (三十右)此文可显(至)竟不起故(文)。义演云。疏此文可显至竟起故者。此意即显上八地有漏未至定中皆无烦恼。由不得根本定故不得起上八地烦恼也。
  (三十右)但是下起未(至)皆如此发(文)。义演云。疏但是未至定下地皆如此发者。意云。如身在欲初起初禅未至行支。即是欲界无明能发。又如初起第二禅中未至定行支。即由初禅中无明发。乃至初起此想地未至定行支。即用无所有处无明发。故云但是未至下地但如此发(文)今谓义演牒文与现流疏不同。义演本正。
  (三十左)论彼爱亦缘(至)于理无违(文)。演秘云。论彼爱亦缘当生地者。此文来意如疏已明。有义弹论云。然此问护法烦文。彼受既非受支。何事须此问。详曰。按瑜伽论。十二有支分因果杂。如前具明。受支名杂。以触为因名为因受。与爱为缘名为果受。前际果故。由受二别故此文起。岂容无义徒致烦文。以凡凌圣穷为未可。义蕴云。疏若俱时现行受若前时种子受于理无违。前种子受是正受支。俱时现行非正支也。非种子故。上爱俱时必染污故非正受摄。或有解云。正爱支通种现言五果。即种子为爱缘。即通现。由此瑜伽说受支名杂。即因果杂也。前解为正。瑜伽不说因果俱正爱故。
  (三十一右)业在引因造作名行等(文)。义蕴云。意说。三业俱造作故总名一行。故不开之。被爱取润转名为有者。虽有行支五业种子。被润俱能有果故。同一有品不开之。
  (三十一右)萨婆多等(至)定不同也(文)。俱舍九云。云何十二支于三际建立。谓前后际各立二支。中际八支故成十二。
  (三十三右)十地论第八(至)此翻译谬(文)。本出十地经第八(九左)论随经释。彼经云。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见现在世事。爱·取有·生·老死是见未来世事。于是见有三世转(文)演秘。
  (三十三左)与瑜伽等同(至)二未来等(文)。瑜伽第九十(二右)云。云何缘起体。若略说由三种相建立缘起。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中际生已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文)义灯六末(三十一左)云。准瑜伽第九分为三际。谓初中后。由待前七有爱·取·有。由待此三有现生·老死。此虽三世据后报业造·润·得果三世时别分初中后。克实还过去十支因。有现二支果。谓生·老死。以今生老望后更起无明·行等即名中际。以待生等起无明等故名后际。即是两重。非同有部。义蕴云。疏但言三际至非谓三世。问。三际至非谓三世意有何别。答。要隔生死方名为世。际即不然。且如前七为初际。爱·取·有为中际。此之二际许同一世。又如后报业。现世造业爱·取·生等俱在未来。虽属两身仍名一世。际则分二。中·后别故。
  (三十四左)施设二重实为无益(文)。涅槃经宝疏第十二云。唯识论云。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此言凶悖。指斥三世诸佛说无用故。若谓无用佛成道三十八年已前。三乘皆观二重因果十二因缘。得道非一。法花·涅槃所说缘起皆是三世因果非一世也。观一重因果得道出何经论胜三世耶。是佛随机别说。如何执文非其三世。
  (三十五左)九实三假(文)。义灯六末(二十二右)云。论九实三假等。据何名假。答。本释云。显生·异·灭三相位别名生·老·死。体即识等。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此自无体。揽他为故。不约多法名之为假。名色·六处亦多法故。亦不克性辨其假实。行支非一。通假身语名为行故。不可云思有三非一非约色声。亦应无明·触·受及爱俱非一事。各有多故。虽六触·受及四爱等。不名多事。故色·声·思多事是行。故知有支无其自体。即已润六支。生·老死支即前识等三相位。别更无异体。故名为假。西明三释。一云识等多法立三依来生等。一云识等五法随名出体。在不相应。一云合前二说。故名为假。今谓不尔。若多法立说有名假。名色等同。若依来生论不应言三相位别。生·异·灭相非未来故。生·老支非不相应故。又言或可体不异故说为假。此同本释。故可为正。要集虽更多云。自为问答。爱·取相例。还云爱·取体用俱别。行等用别体同。准此既云用别体同名之为有故是假者。此即前因。何劳别说。
  (三十六右)五十六与此同(文)。五十六(十六右)。
  (三十六左)第十但言(至)此中别显(文)。第十(十四右)云。几一事为自性。谓五。几非一事为自性。谓余(文)义演云。疏此中别显者。意云。瑜伽第十云。五是一事不列名。此论列。即明识等云别显。
  (三十六右)第十云(至)故分二种(文)。第十(十五右)云。问。几支染污。几支不染污。答。三染余通二种。若不染污善及无覆无记别故。分为二种应知。
  (三十七右)非转爱为增上贪故(文)。演秘云。疏非转爱为增上贪故者。以上品贪而为取支。故云爱增。非转爱支以成上品为取支。故名为爱增。由斯取等名为独相(文)。义演云。疏取中虽爱增上非转爱为增上贪故者。且外问曰。如转识等五果种子成有支。有支转化生等。即说余有支名为杂相。若转爱支名取支。取支应是杂相。答。转下品爱成增上品爱。名取支可说取支名杂相。今但以下品爱支名爱支。上品爱名取支故。取支非是杂相故。非转下品爱为增上贪作取故。又取支通摄余烦恼名取支故也。问。且爱即起时必有无明。无明遍染心。无明应名杂相。答。无明遍染心。不以无明而为爱取。故无明非杂相(文)。义蕴云。疏取中虽爱增上非转爱等。以彼所增之爱而为取支。非是转彼未增爱体而为取也。故无交杂。问。增与未增说为无杂。润与未润理亦应然。何故论言余是杂相。答。彼所润者即前种子故名为杂。然取与爱现行各别为例不齐。况取支中兼余惑等。问。取支既有无明。何不与彼相杂。答。虽有无明然非发行者也。
  (三十七左)第十但云(至)是杂相(文)。第十(八左)云。问。几是独相。几是杂相。答。三是独相。行等是杂相。问。何故行有是杂相。答。由二种说故。谓能引爱·非爱果故。及能生趣差别故。问。何故识与名色·六处一分有杂相。答。由三种说故。谓依杂染时故。依润时故。依转时故。问。何故识乃至爱与老死有杂相。答。由二种说故。谓别显苦相故。及显引生差别故(文)略纂四(四十一右)云。四三是独相行等是杂相者。成唯识云。无明·爱·取说名独相。不与余支相交杂故。余是杂相。谓能引爱非爱果者。体即行支。未润已前名引因故。及能生趣差别者。谓即有支由行被润转名为有。能生支故。识与名色·六处一分有杂相者。显此三支有二种杂。一现为果时与当果杂。后门杂是。二因支相望自体亦杂。今问此事。谓即一识得名色·六处三种别名。触·受非识故不问杂。依杂染时者。谓识支。谓前文说。由邪行故念心颠倒。颠倒现识既熏种子。即名色支。依润时者。即识种子为爱取润。初结生位名名色支。依转时者。即此名色六根起故名六处支。非六处等全唯是识。皆有识故。是故成杂。别显苦相者。识等五种生现行故。位显三苦相名生·老·死。现在因苦相犹未能显名识等五。至现行位显此五种所引生果。前后位别名生·老·死。故言及显引生差别因(文)伦记三下(十五右)云。第四明相独杂。三是独杂等者。成唯识云。无明·爱·取说名独相。不与余支相交杂故。余是杂相。谓前后义定不转作余支名独相。与此相违是杂相也。谓能引爱非爱果者。体即行支。未润已前名引因故。及能生趣差别者。谓即有支。由行被润转名为有。能生支故。识与名色六处一分有杂相者。谓如识支时。通有五蕴但说识为支。故是一分。至名色时识转为名。名中一分。至六处时中识复转名意处。非余五处亦是一分。但一识性往于三支。前后名异其义亦殊。故名杂相。触·受非识故不同杂。依杂染时者。是识支。谓前文说。由邪行故令心颠倒。颠倒现识既熏种子即名识支。依润时者。即识种子为爱·取润。初结生位名名色支。依转时者。即此名色六根起时名六处支。非六处等全唯是识。皆有识故。是故成杂。别显苦相故等者。现在识等现起五支酬前因起。五支相显。别显苦相。若在未来同异熟法。当有未显合名生死。此生·老·死一为现在无明等七引因所引。二为爱·取·有三生因所生。故言及显引生差别故。此生·老·死于次生身现在起时增征有异。离为五支。故言别显苦相故。须知此宗现在识等五支与未来二支有杂相者。生支具摄识等五支。老·死但摄受支后分。故名杂相亦可。可老死润生俱有识等五支名有杂相。
  (三十八右)论无明爱取(至)亦起善染(文)。演秘云。论无明爱取唯通不善者。有义弹疏云。说欲无明唯不善者。此不应理。助发亦通修所断故。详曰。疏自问答有助·正别。正唯不善。助可无记。已作两释而不定判取正非助。何过见非。
  (三十八右)对法云(至)唯不善摄(文)。对法第四(初左)如上屡引。
  (三十八右)问若尔取中(至)名助润也(文)。义演云。疏若尔取中既四取如何乃言修惑正润见或助。岂有取支名助润耶。解云。此中问意。若取支中既有四取。然此四取是分别烦恼。即令见道烦恼是正润修惑是助润。如何乃言修惑是正见惑助耶。又岂有取支名助润耶。
  (三十八左)答彼是助润合名取支(文)。义演云。疏答彼见助润合名取支者。解云。答意者。取支中若上品爱名取支。即唯正润。若四取为取即是助润。今合二名取支。故取支中通其正助润也。
  (三十八左)问何妨(至)合名无明(文)。义演云。疏问何妨亦应助发或者合名无明。意难云。取支中既有正润助润。合名取支亦应发业之中有无明唯能发助当业。此别助当业之无明应合无明支。
  (三十八左)答齐解亦得(至)前准后故(文)。义演。云疏答齐解亦得至以前准后者。解云。今此唯识论中。且据正发总别业之无明名无明支。若发别助当业之无明非是无明支。今将前无明支。准后取支合名无明支亦无妨也。以取支中正润助合名取支故。
  (三十九右)大论第十(至)通染净(文)。第十(十二左)云。问。是诸有支几唯杂染品。几通杂染清净品。答。四唯杂染品。余通杂染清净品。问。云何生支通二品耶。答。若生恶趣及有难处唯是杂染品。若生人天诸无难处此通染净品。当知余支随其所应皆通二品(文)伦记三下(二十右)云。十三染净门中。四唯杂染品者。谓无明·爱·取及识。问。三烦恼是染。可知何以知识是染。答。如上说。由邪行故令心颠倒。心颠倒故是识杂染。此据中有末心为支故云四唯杂染。或第四是老死支。老死位中不能修学故。与染名识等五支准生支说。此等六支实非染净。随总别业果得因名。成唯识云。三唯是染。烦恼性故。七唯不染。异熟果故。会此文云。七分位中容起染污。假说通二。余通二种故。此唯染。说为四支者。或识或老死。假得染名。唯识据实。亦不相违(文)略纂大同。
  (三十九左)大论第十(至)如前已说(文)。第十(十五右)云。问。几支欲界系。答。一切支。和合等起故。问。几支色界系。答。一切一分。问。云何应知。彼有老耶。答。彼诸行有朽坏腐败性。故如色界系。当知无色界系亦尔(文)义演释三界别。
  (四十右)谓观下界十二支为粗苦障等(文)。义蕴云。此意说。观苦粗障等。能观行相正为对治。以下支为境界故。观上静妙离。虽有能观行相。但是行支非正能治。非厌下故。此行由下无明发正为能治支。问。厌下等观。但是惠类何名行支。答。此与惠俱。邻近名行支。能造作是正行支。问。思与惠俱。行为能治。触·受亦惠俱。何非能治。答。思能造作性。又是善。复是现行。能招果故。正是行支。由上思俱可名能治。虽有触·受然非二支。以彼二支性是无记必是种子故。波二支非能治也。此中据伏名治。
  (四十右)即上地行支无明所发(文)。义演云。疏即上行支下无明行发以下一切为境界故。其解云。且如欲界中不善性无明支。能发起初禅。初禅未至行。行支既得起也。即能却伏欲界中俱生迷事贪痴等。问。如何此行由无明发。彼能伏下无明支耶。答。无明发行。行力渐施下地。无明无容得起。故说上行伏下无明。问未知未至定中。有多分行支。答。且初禅未至定中有九加行无间解脱道。以伏下地九品修惑。一一品皆有加行无间解脱。故三九成二十七个行支。能感初禅中异熟果也。至胜进道有无不定。如对法论等广说。以下一切为境界。故知即是缘下界一切支为苦粗障。虽缘上界一切者。即缘上一切支为静妙离。静妙离亦名正妙出。故说依上行断下界支也。观此文意释通外难。难云。若缘上一切为静妙离者。何故但说行能伏下。而不说余支伏下耶。答。行支是能治道。余支非能治道。故不说也。问。下伏惑道体既是惠。即惠此伏下界烦恼。何乃论中云上地行支此伏下地无明耶。答。据实而言。惠体能。今言行支能伏者。约惠同时思。思能伏下地烦恼。非唯惠能。故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其同时心心所总亦能伏。以思是业体偏说行伏。故不相违。又解。假是惠伏。亦名行支伏下地感。以业之眷属亦名故。所以思相应心心所总名行支也。亦由如说意能传心发业。然传心发业异是无明。但从主为名。此亦应尔。论云。思于行蕴为主胜故。故即十二法能伏上地。谓遍行等。
  (四十左)此六行相(至)及别抄说(文)。瑜伽略纂伦记。义灯中具释。
  (四十左)瑜伽第十(至)非究竟(文)。第十(十四右)之全文。
  (四十一右)大论第十(至)非支摄(文)第十(十五右)之全文。
  (四十一右)有人解云等(文)。此段辨释引文已出此卷之初(三右)更不繁述。
  (四十一右)又不放逸(至)外说为依(文)。义蕴云。问。不放逸造别报非福行。即以三种无明为缘。既有现行无明。何故造总报福不动。即言正能作意之所引发不用三种无明为缘。答。岂以有三无明即令造福不动。亦用现行为缘。若尔缘起下云。诸圣有学亦以三无明为缘发别报非福行。岂得发总报耶。故知但由有不共无明种子。令彼不了福不动果。远起正法作意。发福等行。于理无违。解脱为依者。以求解脱心为依也。或胜解数名为解脱。
  (四十二左)亦不可唯言圣不造业(文)。演秘云。疏亦不可唯言圣不造业故者。此牒伏救。伏救意云。经中但云圣不造业。何得以此证内法人亦造业耶。故牒总非引对法证。
  (四十二右)是故彼业说因于此真实义愚生(文)。义蕴云。对法既云。未见谛者虽起善等由彼随眠。是故彼内法。不放逸者彼福不动业。而说因于此真实义愚种子生也。真实义愚即不共无明故。论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等者。若萨婆多初后名一刹那无漏定。中间一刹那有漏定为杂修。若大乘初后有漏。中一刹那无漏名为杂修。问。少大二乘名何异耶。答。小乘既无业种。故以初后无漏资其有漏。令感净居彼有漏果。故资有漏为因也。大乘既有下天故业种子。必藉无漏胜力方资。故以有漏助于无漏。资惑故业令有功能。既不新招故大小别。问。无漏之法能破有漏。如何无漏资故业耶。答。彼由无漏胜定愿力。能令故业感生彼天。即名为资。非如水土及爱取等观能资润。亦非如食长养根大。故不相违。变易生死资其故业生自在官。与此相似。
  (四十三右)论由此应知(至)不迷求故(文)。演秘云。论由此应知至不迷求故者。若准有宗有两师说。故婆沙论五十三云。问。圣为造欲界引同分业不。有说。不造。欲界多过多灾横故。但造满业。有说亦造。前说为正。故顺正理六十四云。非诸圣者更能新作牵引后业。以背生死向涅槃故。故经说。圣唯受古业。
  (四十三左)论杂修静虑(至)于理无违(文)。演秘云。论杂修静虑等者。若准有宗杂修静虑。新造引业。招净居果名为杂修。不据熏故。故俱舍论二十四云。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漏令感净居。释曰。初后无漏。中间有漏。名为成就。由前后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业。不尔如何感义得成。又婆沙论云。异熟因杂修静虑引五净居众同分。既异熟因能引同分。明定造业(文)义灯六末(三十二左)云。论杂修净虑资下故业等者。准俱舍论。初后各一刹那无漏。中间刹那起有漏定。第四静虑三心成满。次渐修下三禅各三。大乘少别。且谈杂修总有五种。一纯有漏定熏修。谓生四静虑。除五净居。二纯无漏定熏修。八地已去受变易生。有漏定尽故。三漏无漏杂修。即为定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即现法乐住。并生净居等。四有漏定散杂熏修。谓阿罗汉舍福·命行。资命·福果。五无漏定散杂熏修。谓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萨变易生死。此资故业生净居者。第三所摄。然此杂修有漏为两边。无漏一刹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净居业异生身造种在身中。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熏修成满。无漏定力改转资昔感生业种。令势殊胜生五净居。故非有漏为中间也。其力劣故。又初刹那有漏为加行。伏除定障。次念无漏为无间道。正除定障。后一念有漏为解脱道。故熏修满。若以有漏为中。无漏为初后者。岂以无漏为加行。有漏为无间道耶。末后解脱为能资故。所资相顺方能生果故。又此杂修初起。唯在人趣三洲。以修灭定初唯人故。或通六天。皆入见故。然不经生方杂修生。通利钝根。钝根有退生下静虑熏起方生(文)。笠置抄中异解云云。须者往见。
  (四十三左)对法虽言等(文)。对法第七(十七左)如上已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六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