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三(五末之一)

  (初纸右)由此三种(至)故成位别(文)。枢要下本(二十三右)云。差别三中以心对境。境有三位。谓我爱执藏位等。心亦应三。一补特伽罗执位。名染末那。二法执位。名不染末那。三思量位。但名末那。与前三境相应不宽不狭。今第三说平智不说思量位者。今显第七有二位别。一有漏。二无漏。无漏无别。有漏位中有染·不染。复分为三。又前三位心境虽相应。而境中无垢不别明显。今对彼境虽宽狭不同。无漏义等故说平智。不说末那计。准本识名亦应有四。此加思量。对彼执持故。彼若但说异熟·无垢二名。此但名无覆平等智。彼但名执持。此亦但名末那。俱染净故。今此说别故有三名。
  (初纸左)即一切异生全(文)。义灯五本(五纸左)云。初通一切异生相续。西明两释。一明执相续。二云。相续者身。意取此解。要集亦云。此依五蕴身名相续。非执非心。今谓。不尔。此文意显三位差别有续有间。初总明之。后重料简起不起时。故前相续明此俱意有间有续。不明其身。若以五蕴身为所依名为相续。且如我执。亦依圣身。何故不云相续。平等性智亦依菩萨。亦何不云相续。
  (二纸右)此为初无此即舍名(文)。演秘云。此为初无者。第七我执初不起位(文)义演云。此为初无者。意说。我执入见道时最初舍故。即舍名者。即舍补特伽罗我见之名。义蕴亦同。
  (二纸右)此意是入无漏时舍(文)。义演云。此意即是入无漏时舍者。意说。在有漏位此识得以与我见相应。不舍染末那名。若至无漏位即无我执相应末那。以真无我解违我执故。
  (二纸右)如下亦然舍此相应(文)。义演云。如下亦然舍此相应者。如下文说。舍此四相应我见等亦然。
  (二纸左)不可说彼得互舍也(文)。演秘云。不可说彼得互舍者。不得以八同七令舍。以七同八而亦不舍。何以不得。答。染污过尤。暂灭名舍。净法他缚永无名舍(文)义蕴云。不可说彼得互舍者。不可第八同于第七有漏无漏位中更互舍也。染七约自体。染无即名舍。藏识由他缚永离方名舍(文)义演云。不可说得互舍者。不得以第八永舍名即令第七亦永舍名。何故不得。由第七染污自性断。即暂无之时而名舍。第八是缘缚断。要他永不执方名为舍。
  (二纸左)以二乘有学未名舍故(文)。义演云。以二乘有学未名舍故者。无处说二乘有学舍赖耶故。不可言以第七暂舍显第八亦暂舍也。
  (二纸右)若许暂舍二乘有学入无漏心亦应名舍(文)。义演云。若许暂舍至亦应名舍者。若许第八亦暂者。即二乘有学无漏亦暂不执藏。何故不名舍。
  (二纸左)染污末那违无漏故(文)。义演云。染污末那违无漏故者。意说。入见道时暂舍第七。有云。我见相应末那入无漏时不行。明第八暂舍赖耶名。此解然。违上说故。
  (四纸左)此非三心真见道义(文)。义蕴云。三心真见道不是正义。以第一心内遣有情假缘智既唯生空不遣法执。故此不取(文)枢要下本(二十三纸左)见道全生平等智者。疏中但有一心见道解。设三心见道后二心有此智。初一心无多分有。故所论总说非于其中唯起平等智。又长读论文。见道法空智起方有平等智。不但修道。问。颇有菩萨无分别智入法观意乐即入后智法观耶。答曰。不得。菩萨后得必由无分别智为前导故。佛地论云。等流之观与根本观同故。问。若尔何故言远等流即得。近即不得。答。近势难入远即易入故。又解。总无后得入别观。必各更起无分别智引之生故。问。初起未自在。后得由前引久起。自在生何妨。自力转。答曰。即依此义遂有意乐。后得不同无分别智。二观别也。佛地论及此论中。据其多分及自在故。平等性智无分别妙观智引即缘真如。若妙观智相见道。引平等智即缘似真如相。妙观入生空自不成平等。唯缘第八。此相可知。若第六识入法观位。听闻正法等。入别游观心。平等性智缘何境界。不可缘如及缘第八。六非此行故。若缘外缘听闻正法等及缘三恶趣等者。因中已有此行相耶。若其不缘何故缘似真如等即许他引。此不许随他引耶(文)演秘二解。初解云。同能引闻教法。第二不许(文)义灯云。平等六引。岂不缘名。许随六引随缘何境。
  (四纸右)人观不然(文)。义演云。人观不然者。第六入人空观不引起平等性智。若入法空观即能引第七平等性智。
  (四纸左)或八地以去(至)无妨(文)。演秘云。或八地已去无分别智至无妨者。此第二解。以二本智自入二观。二后得智各望自本名之为果(文)义演云。或第八地者无分别智至起人观后得智者。此疏重解。必法观后得入生空。生空引自后得智亦无妨。此望法空乃为远果也。义蕴大同。
  (四纸左)此中(至)即果全论(文)。义演云。然此中至即果全论者。初解者即上云由此应说等是。后义者即或八地已去等是。言果全论者。不论近远。但总说果。故云全论。故生空知果。是法空引。且名果故。论但言法空智果现在前位。法观法执第七即不行更无违果而言染七。故云全论(文)演秘云。若约后义即果全论者。但法空果。即起平等更不远果而以去之。故云全论。义蕴大同。义蕴云。疏若定尔者八地已去等者。此意云。若定以法观后起皆名法观果者。即八地已去无非法观果。以法观后起生空观等。俱是无漏是等流故。亦法观果。此故立近果远果。法观后起得灭定。皆名近果。起生观等名为远果。问。若尔即先起生观。后起法观。法观令应为生观远果。答。不然。今说起平等智。要法观故。法观是主得。以生观为远果。生观是劣。不可法观为此远果。
  (五纸左)其实唯有为(文)。义演云。其实唯有为者。即后得智所变似真如相分。是心上影像故言有为(文)第四疏云。初地已去既转依。已亦缘真如及余一切义灯演秘亦同。
  (五纸左)通缘有漏无漏为境(文)。义演云。通缘有漏无漏者。意后得平等性智缘有漏异熟。无漏缘真如故。问。何故尔耶。答。由第六缘真如所引。第七亦缘真俗(文)。义蕴云。余处未见文说第七识于五地中得真俗双缘。然第六引之。得亦无妨。
  (六纸右)前解为胜(文)。义演云。解为胜者。通缘俗似如为胜也。
  (六纸右)或第八未舍(至)此解难知(文)。演秘云。或第八未舍名至此解难知者。以执藏义正名赖耶。平等非执。故所缘八何名赖耶。疏既无能藏。藏义应暂舍者。此乃□前难知。意难。若无能藏所缘第八不名赖耶。既无能藏赖耶应舍。答。此难意如初位辨。故不重云。详曰。赖耶之名而既未舍。许缘何失。若要起执方名赖耶。既不执时名何不舍。由此理论许缘无咎(文)义演云。性未离故者。第八未能全离执故。有云。性未离故者。意说。七地已前若不入无漏观。第七亦与我执相应。以未离执故平等智得缘赖耶。此解为正。疏即是识字及一等字者。意合说云异熟识等无垢识等。
  (六纸右)此中比况(至)是法执(文)。义演云。此中喻况理有浅深至是法执者。意云。浅喻者。迷杌喻迷法。是法执。若杌为人。喻依于法执起我执也。
  (六纸右)深喻(至)人中起事执(文)。义演云。深喻至人中起事执者。意云。前法有深也。迷杌者。喻迷法空理。将杌谓人时喻人执也。问。此深喻喻人执。浅喻喻人执有何别耶。答。一种无别。但据迷杌分成浅深。人执一种。问。何故如是人法不同。答。法中据迷理说。人中据事起。所以法中喻有浅深。人执但是一种而无浅深。据实迷人。亦是迷理。然要迷法空方执法有。依此法有力方起我执。乃至执佛性为我。宗执法有体。依此作用上方起我执。约此一边言迷理事也。据实亦迷我空理也(文)演秘云。深喻至人中起事执者。法空理深。迷斯至理名为深也。问。谓人是人执。而与浅喻竟何别耶。答。据迷于杌分成浅深。问。谓人设喻迷生空理名深何失。答。意明我法相依而起宽狭不等。事理相托。故不喻之。
  (六纸右)问人中亦可言(至)起事执(文)。义演云。问。人中亦可言至起事执者。意云。返问翻喻人执也。问云。法中迷理。人中起事执者。亦可人执迷无我之理于法中起事执。答。法执宽故通迷一切。人执是狭。依人计我。所以唯依人身上起执。计为我故。
  (七纸右)难浅喻云(至)是法执(文)。难意云。于杌执是杌。而后更误执为是人。则取为比咒。可使执杌是法执。今则不尔。直迷以杌为人。则可言执杌是人执。何得言法执。
  (七纸右)难浅喻等(文)。义蕴云。疏难浅喻等者。此难意云。若言执杌执人。可喻法执人执。亦言迷杌迷人。如何况执。答。意云。迷谓不了。执亦不了。要由不了方起执故。不了杌时以执于法。故以为喻。有迷不必执。有执必是迷。以宽喻狭。于理无失。
  (七纸左)答不然(至)方为不了(文)。义演云。然答意云。迷杌者。谓不了。不了似于法执。法执亦不了于法也。以不了义同。所以将迷杌喻法执也。其实迷杌不得是法执。虽唯执杌然有实杌。地方谓人也。问。既言不了。似于法执者。未审不不了之义何异于疑。答。此虽不了则决定不了。疑者行相犹预。不可相例。
  (七纸左)如一眼识(至)不共执心(文)。义演云。如一眼识至二行相生者。此喻但取小分为喻也。唯取识行相不取两境。名小喻意者。惠体是一忆上下我法二用吴别。如一眼识自证分能生缘青等多境见分。故自证是一见分之用随境许多。又共许识喻者。护法安慧彼此共许识多行相名为共许识。即喻不共执心者。护法许我执生时必带法执。安慧不许。以第七识唯有我执无法执故名不共许执心(文)我法见分为一为多。或言我法二见用虽有别。或言体虽无异而用有别。准此等文似有多见。然我法二执唯对一境。所缘既一。见分何多。见分虽一用分我法。是故空晴破古德言有多见分以成一义。此说于理为胜。佛地论第七(五纸右)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
  (七纸左)然今所执(至)二行执故(文)。义演云。疑于理印事于事等者。且任不正义难也。虽非执者。亦且任不正义。答。望护法宗不许疑印俱生故。故且疑他世为有为无。于彼生何欲胜解等(文)且如上辨。义蕴云。问。喻中青等许有多境。法中二执境唯是一。此即法喻不同。何得为例。答。喻取少分。不可全同。但取于一心中行相非一以为为境也。今言行相非见相分。当情行解相貌非一种故。
  (七纸左)彼虽非执(文)。演秘云。彼虽非执等者。虽言兼于得失。今取得也。
  (九纸右)然此一切(至)大势相似(文)。义演云。然此一切至大势相似者。意云。此等菩萨多起法执故云相似。我执已伏。或已断故更不起。前七地有学顿悟。容我法二执间起。不同第八地已去。八地已去法执有行不行。若法空观相续即不行。若人空观相续法执现行(乃至)十地满心方永除断。若有学回心及顿悟菩萨我执。至七地满心伏尽。至十地满心断种。第六识我见第四地伏。第七我见至七地终心伏不行也。
  (九纸左)若不然者(至)无有漏心隔(文)。演秘云。若不然者至无有漏心隔者。若也不许细障行尔。即应三地法观恒行。以无有漏而为隔故。或不然者。显彼细障有不行时即法观起。前解为胜(文)。义蕴云。疏若不然者至无有漏心摄者。此意说。若不八地以上起淫执者。即应八地已上恒起法观。第七识中无漏相续更无有漏。以安慧师不许第七有法执故作是说也。问。若对安慧彼师不许有净。第七何得难云。无漏相续。答。前来已成三位。有第七识说。恐彼不许七有法执。故作是说。
  (九纸左)疏以此为证(至)有漏心故(文)。义蕴云。论云。八地已上犹起法执。此说第七非第六识。若许第六有有漏心应起人执。
  (十纸右)设未断故等(文)。义蕴云。疏设未永断彼人执种等者。此释伏难。谓有难云。若许第六有有漏心即令起人执者。二乘无学应起人执。许有漏故。由此释云。八地已上彼未永断人执种故。无学不然。不可为例。
  (十纸右)如解深密经当七十八(文)。经第四(十五纸左)七十八(十四纸左)云。世尊如佛所说。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云何波罗蜜多。云何近波罗蜜多。云何大波罗蜜多。善男子若诸菩萨经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谓于胜解行地软中胜解转时是名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是名六波罗蜜多(文)又(十五纸右)世尊此诸随眠几种粗重断所显示。善男子但由二种。谓由在皮粗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粗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
  (十纸右)二障三处过(文)。义演云。二障三处过者。如第十疏解。
  (十纸左)说彼地地皆能断故(文)。演秘云。说彼地地皆能断故者。第六法执地地既断。云何得言所知障在。若言言有据小有者。此亦不然。既法执起烦恼应行。如疏下难。
  (十纸右)二障三处过(文)。义蕴云。疏二障三处过者。见道·八地·金刚心名三处也。见道过分别二障。八地过俱生二障现行。金刚心过二障种子也。问。八地已上第七法执犹许现行。如何说过。答。约六识说。故不相违。
  (十纸左)疏谓彼说第七惑余识中法执种(文)。义蕴云。此设许安慧作如是救。非彼许七有执种。又此所破非安慧师。由彼不许第七识中有现法执。以安慧义为此难也。
  (十一右)疏何法为障等(文)。义蕴云。若第六识起生空无漏。能碍人执全不现行。今既有漏不碍生执。如何不起。
  (十一右)疏问何 故(至)全言有也(文)。演秘云。问。何故上言至全言有也者。生起下论(文)。义演云。何故上言至全言有者。即指前次通异生声闻独觉相续等文。此即生下文也(文)论(六纸左)云。次(法我见)通一切异生声闻缘觉相续。上疏(三纸右)释云。即诸异生一切二乘不问有学·无学身全。
  (十一右)于二乘等诸异生(文)。义灯云。等取凡夫。即二乘凡夫西明等云。等取菩萨生空智。以不障彼智亦名不染。要集云。彼说为胜。若等凡夫菩萨亦有何故不等。今谓。前胜论云于诸菩萨。即通凡圣。若望菩萨生空不染。起生空时可非菩萨。又亦应言于诸菩萨。除生空智亦名为染。前句总说文复不除故知总望不等菩萨起生空时。然于菩萨不言等诸言摄故。前影后故俱无有过。
  (十一右)由此法执通二无记(文)。枢要下本(二十四纸左)云。所知障中。纵不善不覆二乘名无覆。障菩萨名有覆。又解。不善心中亦唯无记。与烦恼障不相违也。问。智障不障于二乘。即名无覆。惑障不障菩萨。应名无覆。答。声闻唯求一果。智障故名无覆。菩萨双求二果。惑障故非无覆。问。智障障菩萨。即唯名有覆。惑障障三乘。应非是不善。答。智障唯障直见。但名有覆惑障令处生死故通不善。又自损损他。故瑜伽第十六引经云。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彼自释云。非先者。与诸烦恼恒俱生故。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文)佛地论七(四纸左)云。诸烦恼障体唯在不善有覆无记二心中有。若法执等所知障体亦在无覆无记心中。二乘无学亦现行故。无学位中无有不善有覆无记。此就二乘名为无覆。若望菩萨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
  (十一左)有四无记(文)。义灯五本(七纸右)云。论是异熟生摄者。且如异熟生心。乃至变化大小乘别。小乘四心定唯无记。然变化心通欲色界。威仪心宽。余三不摄并入威仪。唯单非双。问。受戒等发起威仪。岂非是善。答。彼宗意云。欲得受戒。此心是善。起礼拜等即是无记。然立戒体不依发起身语业思。依色声立。大乘变化唯四静虑。通善·无记及漏·无漏。余三通三性·漏·无漏如前已明。然得合起。如行道路歌舞拍鼓。或前后心发俱时亦得。或业果心不能俱发。若非业果及善·恶。能四心义说非多心并。大论云此世俗有故。云无记者。据别说故。
  (十一左)三缘不摄(至)此无记摄(文)。佛地论七(五纸右)云。若所知障就二乘说无覆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异熟生摄。以从异熟识生起故。若尔何者非异熟生。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威仪等心不坚执。故非普遍。故无二障体。
  (十二左)七十六解深密经及楞伽大有文(文)。七十六(初纸)深密第一(十六纸)楞伽第一(七纸左)第二(初纸)第七(十一纸)第八(初纸)第九(八纸左二十七左)第十(初纸)皆广说心意识。
  (十二左)小乘谓(至)种种分别(文)。俱舍第四(十三纸右)论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文)波沙七十二(二纸右)云。心意识三声虽有异而无差别。复有说者。心·意·识三亦有差别。谓名即差别。名心·名意·名识异故。复次世亦差别。谓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故(文)义灯五本(七左)云。萨婆多云。五门义别。一名门。但与施名。二义门。集起名心。了别名识。思量名意。三业用门。远知名心。开导名意。受生名识。四世门。过去名意。现在名心。未来名识。五施设门。在蕴名识。在处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识。非离六外别有心意。后检文。
  (十三右)然六十三中(至)所以稍广(文)。六十三(十一纸左)复次此中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何以故。由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于一切时缘执受境。缘不可知一类器境。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余识名识。谓于境界了别为相。
  (十三左)然彼错翻(文)。义蕴云。疏然彼错翻者。第二句云彼能念境界。第七因中非念俱故。第四句云故我说唯心者。此应为识。今说为心。故错翻也。
  (十三左)下次显证第八是无记等(文)。义蕴云。疏次下显证第八是无记等者。即彼旧经次下颂也。既云证第八无记等。即兼证第七有覆前六善等也。颂中虽不明说第七有覆。既言意二边取境。即是俱生边见。定有覆也。问。护法第七既无我所。如何疏云应云有我我所。答。是我之我相从说故。或约余师理亦无失。
  (十三左)旧云(至)说唯心(文)。第九(八纸右)之全文。
  (十三左)然彼错翻(至)次下显证(文)。义演云。次下显证者。即次下心常无记颂也。故下颂云。心常无记法至善不善者。此颂亦错。意不取二边也。夫二边者。所行断常。第七不能断常。故但缘第八执我我所非计断常。故是错也。
  (十三右)心常(至)善不善(文)。连续上经全文也。
  (十四右)及佛地经及庄严论等(文)。如上已引。
  (十四右)非是解解脱义(至)问经等(文)。义灯五本(七纸左)云。解脱经者。有云。因道断障得解脱。故名解脱经。要集云。如天请问等。不名解脱经。故今谓。不尔何经不令修道断障。不尔何得云。引对治故。明是佛说。故前说是。然天请问是别名。言解脱者。是诸不入阿含者之总名(文)演秘云。四阿含不摄等者。详曰。解解脱义名解脱经。于理为胜。故经颂云。若解脱诸惑等故。诸经论从其所说以立名者。其类寔繁。若不尔者。凡是经名是如来建。或集法立。岂佛·阿难据后零落而立斯号。若后人立名亦为未可。便合经目难为揩准(文)今谓。演秘与疏及灯不同。虽知各有其理。然瑜伽十六(九纸左)引此经偈。又长行中说解脱义(谓烦恼解脱·及事解脱·有余依解脱·无余依解脱等)演秘言从所说为名。实为优长。俱舍世间品中亦引此经(文)止观真记五引俱舍解脱经云。藏中无此经。但伪经录中四事解脱未得经文。今谓。解脱经名未得一准。智论第六亦引解脱经。是指华严。
  (十四左)同瑜伽等(至)世亲亦然(文)。瑜伽六十三(十二纸左)云。复次阿赖耶识无有烦恼而共相应。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一切时俱起不绝。谓我我所行萨迦耶见·我慢·我爱·不共无明(文)无性第一(十四纸右)世亲第一(十六纸左)论曰。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一者萨迦耶见。二者我慢。三者我爱。四者无明。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
  (十四左)解云(至)然今少别(文)。无性一(十四纸左)云。此中萨迦耶见者。谓坚执着我我所性。由此势力而起我慢。特我我所而自高举。此二有故便起我贪说名我爱。此三皆用无明为因。言无明者。即是无智明所治。故此即是识杂染所依(文)疏言少别者。我见为初。无明为后。三论并同。中间爱慢与二论别。故云少别此列爱慢。二论逆次。
  (十五右)此意相应(至)自性故(文)。义演云。此意相应至去来世有故者。意说。无漏道起此意烦恼即灭。何以故。烦恼与对治道不俱起。种已断故。无漏道生时此烦恼非但现无。亦无过未。何以故。过去·未来无实体故。然有宗计。无漏道起其惑虽断。于过·未世仍有体在。故不名佛。今说过·未无自体者。即破彼宗。
  (十五右)此经大小(至)诸部解别(文)。瑜伽十六经第四句为非先亦非后(文)略纂第七(十纸右)云。染污意恒时颂。唯识说第四句非曾非当有。彼依诸部颂。现行断故。非于未来亦非过去。萨婆多等不许贪慢见相应故。今依大乘正颂及大众部等说。非先亦非后。许诸烦恼俱时生故。又释染污意诸部不同。如唯识第四卷疏解(文)伦记五下(十二纸右)具辨泰备基师释。非先后句之别。
  (十五左)上座部等(至)有名恒(文)。义灯五本(八右)云。染污意恒时等者。诸部释异。且有部云。染污意者。谓第六。识恒时者。非不断故名为恒时。如常施食常受乐等。俱生灭者。非谓同时名俱。生灭俱有故名俱。即是诸或皆有生灭。若解脱者。对治道起。非曾非当有者。但舍其得离缘缚故。非无体性。上座部云。染意恒时。谓细意识无间断故。诸惑俱生云俱生灭。过未无故非曾当有。问。若细意识如受生等。恒时相续与四惑俱。云何摄论第二云。依染污故。时无断故。以此为难。又九心轮以有分心是受生心唯是无记。又下会瑜伽云。地狱无间有异熟生。是上座义。准此非细染意受生应非彼释。答。上座部中有本末计。无覆受生是本计。细染意生。是末计。经部师中亦本末计。释经准之。
  (十五左)萨婆多等(文)。俱舍二十(初纸左)云。以贪瞋慢是自相惑非诸有情定遍起故(文)光记二十(初纸左)云。缘别法生名为自相。缘多法生名为共相。又云。以贪瞋慢是自相惑缘别事生。非诸有情定遍三世诸事起故。
  (十六右)此第七识(至)我不成(文)。义演云。意云。证有第七总引六教。勤为一颂。如疏。不共者。此即第一经明不共无明。六二缘者。下论云。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乃至意法为缘而生意识。意名者。下论谓。契经说。思量名意等。二定别者。即下论云。无想·灭定有别。若无此识彼应无别。无想染者。下言无想有染。若无此识彼应无染。有情我者如下论云。谓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之心·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三性心位应无有我等。
  (十六右)如缘起经(文)。具云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唐三藏译有上下二卷。下卷(十五纸右)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无明。
  (十六左)义有二义(文)。因明疏亦同(文)义演云。义有二种至即真理者。意云。义有二义。第一可解。二义者。即义理理即真如。问。真如理与境义有何差别。答。初义别也。彼约对见分义为境。此约道理。即真如之道理也。问。此段论文次不辨义。何故预明此义。答。泛尔预明也。理应无爽。此义即是后文覆真实义也。
  (十七右)摄论无著本第一说(文)。世亲论一(十八纸右)无性一(十五纸左)。
  (十八左)摄论无性(至)有别善心等(文)。无性第一(十六纸右)演秘云。如无性论疏灯略引。学者犹迷。故今具录。论云。此于五识无容说有。是处无有能对治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非五识中有彼能治。于此见道不生起故。释曰。以五识中无能治见故。不得有所治无明。言见道者。简余二道。以成事智佛果有故。问。第六应有不共无明。有见道故。答。六有通治。非别治故。问。七有见道。七相应惑应名见断。答。虽不断之伏暂不起亦见力也。由斯见道有平等智。据大乘说。论非于不染意识中有。由彼此应成染性故。释曰。外人计云。在净六中。以净六中无余烦恼。相应无知得名不共。故难。净意既有无明。应成其染。论亦非染污意识中有。与烦恼共相应时。不共无明名不成故。释曰。牒转计破。意有余惑方名为染。不共既与彼意惑俱。便是相应。何名不共。论若立意识由彼烦恼成染污者。今应毕竟成染污性。释曰。不共无明恒行不绝。意识何有而得净时。论诸施等心应不成善。彼烦恼相恒相应故。释曰。破文外救。外救既云意恒成染。亦何爽耶。故斯难起。论若复有说。善心俱转有彼烦恼。释曰。余小乘救。施等善心与烦恼俱。由是不共无明恒行竟有何失。论是即一向与彼相应。余不得有。此染意识引生对治。不应道理。释曰。正难前救。意既一向恒有无明。无明外余善等之法。此意非有。既无信等。意名世善。而不得成。又意恒染不可能引无漏善生。所治不为能治因故。故出世善亦不得有。论若有说言。染污意俱。有别善心能引对治。能治生故所治即灭。应正道理者。释曰。显正义也。有大乘说。染污意外有别世善。世善能引能治见道。应彼相生治障理也。论若尔所立。不共无明亦不成就。与身见等所余烦恼恒相应故。释曰。此外难也。其难意云。七俱无明。有余见等三惑相应。应亦不得名为不共。若虽见俱犹名不共。我前染意俱时无明虽余惑俱。何乃不许名为不共。论汝难不平。非我说彼与余烦恼不相应故名为不共。然说彼惑余处所无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说与余烦恼相应名不成者。观他所立显彼过故。释曰。答。前外难。平犹齐也。前观汝宗言余惑俱失不共号。非我大乘许是义也
  (十八左)彼宗不共无惑相应故(文)。俱舍第四(八纸左)云。何等名为不共心品。谓此心品唯有无明无有所余贪烦恼等。于不善见相应心品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即如前不共品说。光记四(三十二纸左)云。何等名为不共心品者问。谓此心品至贪烦恼等者答。谓此心品唯有无明。无有所余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恶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无明唯见所断。若贪等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是相应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论意解不共无明。不与贪等本惑相应名不共。即是独头无明及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无明通见修断。故正理第十一(十二右)云。是故恶作是不善者。唯无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尔。若依正理解不共无明。无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又婆沙三十八解不共无明具两解。一解意不与贪等忿等相应。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见所断非以修所断。忿等相应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师意意不与贪等本惑相应皆名不共。应知即是忿等相应及独头起。若作斯解通见修断。此论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后说。各据一义释不共名。并无违害。应知诸论说不共无明。若说唯见所断据前师说。若言通见修所断者据后师说(文)。
  (十九右)杂事说随有多种(文)。法蕴足论第八(四纸右)杂事品十六广明多类(文)瑜伽五十八(六纸左)云。若有随顺如是烦恼烦恼俱行烦恼品类名随烦恼。云何名随烦恼。略由四相差别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污心起三于各别不善心起。四善·不善·无记心起非一切处非一切时(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右)云。论云。若有随顺如是烦恼俱行烦恼品类等者。随顺者。是总句。或寻·伺·睡眠等体非烦恼。顺故名烦恼。或谓别境中数与烦恼俱行者。随烦恼由相俱行。故名随烦恼。烦恼品类者。即忿·恨等。如下文是。谓品类等也。差别建立者。如是前五十五卷说会之。若杂事中世尊说诸随烦恼等者。即法蕴足及下八十九广解义。大众部三藏外别立杂藏。大乘萨婆多无别杂藏。以毗奈那中有杂品。是彼广明随惑。依十二处转。诸烦恼等者。此约总聚起。如前五十五别处起。不相违烦恼相应中。如前五十五说。
  (十九右)即诸烦恼(至)根本分位(文)。义蕴云。疏即诸烦恼分位差别等者。今准此师。见·慢·爱三唯无明分。此识之中除无明外更无根本惑故。问。若唯无明分如何言即诸烦恼分位差别。答。有二解。一云。既云诸烦恼分。即一一烦恼皆得立之。非要诸惑之上共立此也。二云。无明为诸惑本。故亦得云诸惑差别也(已上)今谓。二释并不允当。疏意总论。非局见等故。
  (十九左)不见不正知(至)掉若我掉(文)。演秘云。不见不正知者。问。前师但云以随惑中不正知是识中我见慢等。谁言随中说不正知为我憍等。答。若随惑中不说我憍我掉等。何理得知。随中憍等是第七识相应慢等。若言说者。教无文故。故为斯难。
  (十九左)瑜伽等(至)对法等论(文)。瑜伽第八(初纸)对法第六(十四纸)。
  (二十右)对法第七(至)皆名为随(文)。第七(初纸右)云。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所。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所。又贪瞋痴名随烦恼。心所由此随烦恼。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
  (二十左)对余痴故(至)不共名故(文)。义演云。对余痴故论多说痴至不共名故者。意会诸论不说不共贪所由。此有两解。一云。对余痴者。对余六识中痴等。但说第七识中痴名不共无明。一云。痴者。即是第七识中贪等之余。今将当识中贪。望当识中余痴且说于痴。理实贪等亦名不共。然贪等名不共者。有二意。一云。第七识中贪等。不与余慢等俱名不共。以慢高贪下行不相应故名不共也。二即说六识中独行贪等名不共贪。准下文此解正(文)今谓。余痴二解中。初解为正。顺次下(二十三纸右)疏故。
  (二十一右)然此师(至)为主故(文)。义演云。然此师至不为主故者。意云。此师说。六识中有不共贪等。非第七识也。然七识中贪不与六识中慢等俱故名相应。但与自识中烦恼相应名相应故。以不为主故。所以不得不共主名。无明不尔。得名不共。
  (二十一右)即六识中(至)名不共贪(文)。义蕴云。疏六识中独行贪等名不共贪者。问。此贪为与无明。不为与无明俱者。应如第七俱贪不名不共别有主故。若云不与无明俱者。痴为惑本。何得不俱。答。爱有无明。若尔应非不共。答。痴劣贪增故名不共。亦如第六无明胜故立不共名。
  (二十一右)唯此俱贪(至)不为主故(文)。演秘四末(三十三)云唯此俱贪至不为主故者。略有二释。一云。此第七贪不与六识慢等俱。故方曰相应。问。岂六识贪非相应耶。而与唯此。答。六相应贪通其二种有共不共。第七不尔。故唯言简。问。七贪非主即明相应。何言与六慢等不俱名相应乎。答。为遮外难故对六明。恐有难云第七贪等既不与六慢等相应应名不共故。今对显。二云。此者比六识也。疏不字误也。应为亦字。此六识贪亦与六识慢等俱者。或名相应。问。相应贪等第七岂无。言唯此六。答。简自六识不共贪等。而置唯言。非对唯识言唯此也。
  义蕴云。疏唯此俱贪至不为主故者。此意释难。谓有难云。六识中贪。若不与慢等俱故名为不共。今七俱贪等既名相应。应与六识慢等俱起方名相应。今解意云。非要与彼慢等俱起。但此贪等不分为主故。即名相应(此文难解。应更详之)今更以义解。唯此六识俱贪不与彼慢等俱故名独行贪。俱者名相应。贪以不为主故。此中俱字之下脱一俱字。应为即不与六识慢等俱。已上结前独行贪俱者方名相应。已下释相应贪。有本唯此之下傍住七字者误。
  (二十一右)是主无明余识中亦有(文)。义演云。是主无明余识中亦有者。此通六识中有。即是主独行也。疏释第二有义文分为三段。初有义彼说下破前。次应说四中下申自义。后此俱见等下释难。解第三释难文。疏有四义。节段难派。敷列示异。或云。总有四解中。第一说别有二说。二说各有两解。等者非也。此以谬解疏言总是第二说故。
  第一 此俱见等应名不共。若为主时应名不共(问)如无明故。许亦无失(答)。
  第二 此俱见等应名相应。若为主时应名不共。如无明故(问)许亦无失(答)。
  第三 此俱见等应名相应(破前师)若为主时应名不共。如无明故(前师难后师)许亦无失(后师答)。
  第四 此俱见等应名相应(破前师)若为主时应名不共(前师难后师)如无明故。许亦无失(后师答)。
  今谓于四解中第四殊为稳畅。
  (二十一左)即摄论无性(至)一切分故(文)。无性如上已引。


此论不共无明有二
  恒行不共(余识所无·余部所无。论云。谓第七识相应无相无始恒行余识所无。唯此识有)
  独行不共(此识所无·大小共所。疏云。与忿等相应起故名为独行。不与余俱起无明独迷谛理此识非有)

瑜伽无明有二
  相应无明——贪等俱(义演云。不与贪等俱行。故名独行)
  独行无明——非贪等俱。

独行有二
  主独行
  非主独行(不与忿等俱与忿等俱也)

对法无明有二
  应应无明——随所有受皆得相应
  不共无明——欲界忧舍。上界随所有受)

  对法第七(八右)云。无明有二种。谓相应不共。相应无明。一切烦恼相应故。若于是处随所有受皆得相应。不共无明。于欲界与忧舍相应。于上界随所有受皆得相应。喜乐·相应·不相应理应如疑说。
  枢要下本(二十五右)云。不共无明有二。一与根本俱恒行一切分。余识所无名不共。二不与根本俱名不共。然复有二。一与小中大随烦恼俱。不与根本惑俱名不共。二不与小随惑及根本俱。与中大惑俱名不共。随其所应后二亦通上界。然与相应多小上下界别。然为三句。一唯见断。谓独行四谛下者。二唯修断。谓第七识者。三通见修。谓忿等相应(文)今谓。枢要唯约不共而简不举余名。无明品类差别非一。如上辨之。
  (二十二右)不言自十八中唯一法(文)。义蕴六十八不共法如瑜伽等说。一无误失。三无种种相。四无不定心。五妄失念。六无不。七欲无退。八精进无退。九念无退。十定无退。十一惠无退。十二胜解无退。十三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四语业知。为前道随智而转。十五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六知过去世无著无碍。十七知未来世无著无碍。十八知现在世无著无碍。若萨婆多与此不同。准俱舍第二十七云。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大悲。名为十八不共法也。
  (二十三左)其第二独行不共等(文)。义蕴云。疏其第二独行不共者。此中意含二种。与忿等相应。即是非主。独迷谛理者。即是主独行也。此言不与余或俱者。不与贪等忿等俱。非不余大八随惑俱。彼遍染故。
  (二十三左)或不与余俱起(文)。义演云。云或不与余俱起等。非不与余中大等随惑俱也。然第四卷内末解随惑总有四说。此主独行总得相应也。若欲界兼与无惭无愧中二相应。上界不尔。如下解也。
  (二十三左)为成此后所说无明(文)。义演云。为成此后所所说无明者。是生起下文。为成后不共无明。故引瑜伽为说。
  (二十三左)五十八言(文)。五十八(四纸左)云。无明者。谓于所知真实觉悟能覆能障心所为性。此略有四种。一无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若于不见闻觉知所以义中。所有无智名无解愚。若于见闻觉智所知义中。散乱失念所有无智名放逸愚。于颠倒心所有无智名染污愚。不颠倒心所有无智名不染污愚。又此无明总有二种。一烦恼相应无明。二独行无明。非无愚痴而起诸惑。是故贪等余惑相应所有无明名烦恼相应无明。若无贪等诸烦恼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钝惠士夫补特伽罗诸不如实拣择。覆障·缠裹·闇昧等心所性名独行无明(文)略纂。
  (二十四右)与后五随(文)。义演云。与后五随者。即于八大随中与五个俱。谓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即前第四卷末四师中初义也。对前中小随。故名后也。义蕴大同。
  (二十四右)无惭无愧(至)或十(文)。后五加中合为七随。六遍加中为八。十·八两边各加中二。合为十二或十如前所说四家遍染。
  (二十四右)如契经说唯是分别(文)。义演云。如契经等说唯是分别者。以缘起经说圣者不共无明已永断故。故知唯分别。彼唯据此是主说。非约非主。以非主不共通修断。
  (二十四右)第二卷说(文)。第二(十六纸右)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二十四左)以忿等十(至)名非主独行(文)。义蕴云。疏以忿等十至名非主独行者。谓此无明与彼十中随一俱。名为非主。问。无明既不得主名。彼俱忿等为名主不。答。由忿等十各猛必别头起行相增故而立主名。非是对无明故而名主。忿与无明各增猛故。
  (二十四左)此十亦增上(至)无明增(文)。演秘云。此十增上至唯无明增者。由十增上十得主名。俱时无明不得主号。曰相应也。
  (二十四左)此随小乘名为不共(文)。义演云。此随小乘名不共者。大乘虽许以小乘亦许故言随。非恒行不共小乘不许。有云。大乘但随小乘说。非大乘许也。大乘不共无明即第七识中者是。前解胜。教自说故(文)今谓。初解非也。论已言恒行不共余部所无。言非小乘不许何也。义蕴云。疏此随小乘名不共者。若望大乘忿等俱者但名相应。以忿等体即根本故。从轻忿等且名不共。问。忿等粗猛。何得云轻。答。忿别起望彼中大行相名粗。今对断物贪瞋忿等可名轻相。余皆准释。
  (二十四左)随轻相说(文)。义演云。随轻相说者。谓忿等十种依根本立。大乘小乘俱然。以行相粗动数现起。故名为轻相。贪等不然。故名不共。意说。重者名根本。轻者名忿等。
  (二十四左)此虽二别(文)。义演云。此虽二别者。即是主非主二也。仍不是恒行无明所摄。即不遍三性心故。恒行无明边三性故。
  (二十五左)世亲摄论(至)据共许缘(文)世亲一(十九纸左)无性一(十六纸左)演秘云。按无著摄论云。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识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世亲论解。与此别说。无性论同。世亲论云。言同法者。第六识与五识有相似法故。彼有五根及阿赖耶为俱有依。此亦如是。有染污意·阿赖耶识为俱有依。此五同法。离染污意决定非有。释曰。所以有二名为二缘。无性摄论根境二种名为二缘。根中不取阿赖耶识。以共依故。故彼论云。五识与彼意识有同法性。谓从二缘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无有者与此相违。所谓俱生增上缘依无有别故。阿赖耶识虽是意识俱生所依。然不应立为此别依。是共依故因缘性故。
  (二十五右)彼文似难(至)有八无七(文)。义蕴云。疏似难大乘异师者。即安慧师。彼师不立净第七。难一分也。
  (二十五左)论谓如五识(至)俱有所依(文)。演秘云。论谓如五识至俱有所依者。有义弹疏释云。若是宗法。何故乃云必有眼等。今解。谓如至俱有依皆同法喻。即以此喻所简别法别法为其宗法。详曰。依义宽通。举眼所以简余非者斯亦何违。若言喻者何假置彼必有之言。观诸因明。未见喻中有此例。故必有定义。宗有无失。下总量云。必有不共显自名处。是宗法也。又总是喻更有何法是所简者将以为宗。若言意根即是所简。文既不言。应是意许。若如是者岂此宗法唯有意许无言陈耶。又未曾见。以喻所简别法为宗。准此则应先举于喻后方言宗。以喻简彼宗法过故。以此言。知疏无谬。
  (二十五左)总破萨婆多等(文)。俱舍第一(十二纸左)颂曰。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论曰。即六识身无间灭已能生后识。故名意界。谓如此子即名余父。又如此果即名余种。若尔实界应唯十七或十二。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应知。论曰。如五识界别有眼等五界为依。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说意界(文)光记一余(三十四纸右)云。意界虽无别体与六识异转位得名。据显说在过去。论体实通三世。从他生边名识。能生他边名意。喻况可知。问。未来无前后。而说有意界。亦可未来无前后应有等无间。解云。等无间缘作用所显。故未来无。意界据体。故未来有。依如是义说十八界皆通三世。
  (二十五左)逆次第配(文)。义演云。逆次第配者。是逆配简上第二能反中次第灭意及因缘依等。即从后向前简也。
  (二十五左)言在中摄(至)是一识摄(文)。义演云。言在中摄至是一识摄故者。此意即说。若唯言六摄不言中者。为言成于六识也。显成第六故置中言。是一识摄故者。意说。第六即是一识摄故。不得用六识摄为因。
  (二十六右)论此识若无彼依宁有(文)。义灯五本(九纸左)云。论此识若无彼依宁有者。大乘显。小若无第七经义不成故。难外云。眼等此中摄。有俱起根名二缘意亦六中收。应依现意名二缘。外难大乘云。意识二缘生。缘无意得起何妨。二缘生根无意亦起。经部共大同。许过未无。缘无亦许起。故为此难。答。持自有无俱是法。缘无现相二缘生。过去灭意现非有。意识根无不应起。若萨婆多就大乘宗为前难亦得。经部灭无假立意名。就大难云。五识六二缘缘实根亦实。意识六二缘缘假根亦假。然下别破经部。此先假叙。有部为难亦就大乘。答云。根法是所依。意俱非得假。又释。亲相相是缘生。质无亦是实。同五六二缘。所依根不假。外又难云。经说六二缘。根假识不生。识托六二缘。假应不起。答。所缘势疏远设假识得生。所依胜。增上势近假不起。然以亲相分例同根现实。应好。
  (二十六右)结上明非(文)。义演云。明非者。即结上文。是明萨婆多等非。不许有第七违上经故。
  (二十六右)论不可说色(至)二分别故(文)。义灯五本(十纸左)云。不可说色为被所依。破上座部云。五识依色根五识无分别。意识依色根意识无分别。被质难大乘云。第八依意根第八无分别何妨。第六依色根意识有分别。答。色法性是钝。五依不分别。意法是胜依。要思方分别。外难六依意根六有分别。八依意根八有分别。答。第八自性无明了。虽依意根不分别。第六自性有多能。更得意依故分别。问。现在名为意。已灭依此立意名。现在亦名识。已灭依现应名识。答。意名通二义。已灭依止得意名。识者唯了别。已灭无能。不名识。
  (二十六右)上座部救(文)。无性第一如演秘中(文)义演云。上座部救。胸中色物如西明疏说。可检叙之。
  (二十六右)不言自性分别(至)及下第七(文)。对法第二(十一纸左)云。问。于六识中几有分别。答。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三分别者。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复有七种分别。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未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文)对法抄第三(四十八纸左)云。三分别且问六识。据通说者。实八识为问。一释名。一名自性。依主释。自性境故。计度持业亦依主。瓶及五根尘俱缘现在。皆此所摄。有漏他心智亦尔。随念分别彼云以念为体亦持业。今云。亦有其惠。以此中说。是有相分别故。瑜伽第五云寻伺差别谓七分别故。或是思。或是惠设。从假说是寻伺者。今名随念如四念住。相应得名即邻近释。二体者。彼师如小乘。今解。自性有二种。一五识意识第八识为体。二寻伺及诸意为体。摄论破上座部师色为意根。即言五识无显示随念不言自性。明五识身有自性分别。此中复说自性即是有相所摄。瑜伽说是寻伺自性故。以五识同时意识相应寻伺为体。随念计度皆以寻伺为体。即有相故。若尔二定已上应无后二。故知上界者。并以惠为体。推度分别故非思。下界者。通以寻伺及思惠为体。非必俱故。第七名计度非必亦俱故(文)又云(四十九纸左)三约识分别。自性五识二说如前。随念计度皆唯第六。然第七识彼说无三。今言。有计度染污分别既通第七。计度摄彼故通第七。八识无三。或许有自性无失。如五识身。具三者唯第六。非遮五识等有一。三界心心所有分别故。然有说。五识无三。以唯一意识有分别故。摄论从他为论。非我大乘许五识中有自性分别。第八亦无。如五识故(文)略纂第一(二十四纸右)云。七分别义如下第五唯识第七对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别若依对法摄三分别中自性随念二。以五识无自性自性体寻故。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五识故。今此论中自性分别即是任运故说有相。谓于先所受义唯摄随念。故与彼论宽狭不同。或此与对法两门俱同。先所受义则摄自性随念分别。等流心位有相分别。缘前卒尔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摄自性与任运何别。无相分别由过现境所引。未来欲得分别名随前引。上二分别对法唯依法。此中通说人(文)伦记全同。婆沙四十二(十四纸右)云。欲界五识自惟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虽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别。不能推度故(文)俱舍第二(五纸左)云。传说。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由五识身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说无分别如一足马名为无足。自性分别体唯是寻(文)宝疏二(十纸左)云。寻是自性分别。五识恒有。正理论云。夫分别者。推求行相故。说寻为自性分别。简择·明记行似顺寻故。分别名亦通惠念。由此三行差别摄持皆念于境。明了转异于已了境遮简行生故。分别名不通作想。于未了境不能印持故。分别名不通胜解(文)义灯五本(三十九纸左)甚广。
  (二十六右)此随彼语(文)。义演云。此随彼语者。意说。准第二解五识无三分别者。何故初解言有自性分别云云。答。随彼上坐部说有。以上坐部许五识有自性分别故。至下第七卷广说。义蕴亦同。
  (二十六右)谓不许有同时因果故(文)。俱舍第十(六纸右)云。若法极成能生彼法。此法与彼时别极成。如先种后芽。先乳后酪。先击后声。先意后识等(文)宝疏十(十纸左)云。经部出违理失也。又论云。先因后果非不极成。亦有极成同时因果。如眼识等眼色等俱四大种俱有所造色(文)宝疏云。有部救也。因果有二。有同时。有异时。如前引教理即是异时因果。我宗亦许有极成同时因果。如眼根色境与识同时而眼境生识。非识生根境。四大·造色如影与牙。岂非俱有而牙大种生影造色非影造色生牙大种。此亦有教理也。今详此释与本文相顺也(文)。又论云。如影与芽(鲜本作身)岂非俱有(文)宝疏云。有部不能遮前教理。别出同时因果法也。
  (二十六左)如牙与影必同时故(文)。俱舍(檗本作芽鲜本作身)并宝疏解。牙字应身形误。一类比况非举两类。以下言影由身发故。与四末(六十三纸左)文不同。彼云。初生之时同念转故。又如青莲根生牙。必俱故。又如影生故。  
  (二十六左)心心所法(至)因果义立(文)。义演云。心心所法因缘一境至因果义立者。意云。以思受为同喻。证五根及识同一境故决定俱时。量云。汝眼根与识决定俱时。因云。同一境故。如思受等。若尔此量有他不定过。以经部许爱等心所法与心虽同缘一境然是思分位故。与心前后起故。犯他不定过。过云。五识与根为如思受同一境故定俱时耶。为如爱等。与心同缘一境故是异时。为有此过应前成立爱犹如思受决定俱时。量云。受等心所决定俱时。同一境故。如思受等。次成立已。然始将为喻成立根识决定俱时。五识既然。第六亦尔。决定俱时。俱时意根即第七识。
  (二十七右)疏然彼爱等心所之法虽前后起等(文)。义蕴云。谓经部师信贪等即是心之分位差别前后立名说为王耶。今应难云。爱等与心定俱时起。同取于境。相应法故。如思受等。此量成已然复准论为量。云五根与识决定俱时。许同境故。如心心所问。他许爱等与心不俱。即是正异喻离宗离因故诸非俱时者。必不同境故。如何疏云不尔有不定过耶。答。今准经部虽爱与心前后念起同云本量。以能所依故为因。若不成立爱等与心同时即有不定者。此理不然。若尔即设成爱等同时仍有不定。五识前念亦所依故。又违论文故为不可。
  (二十七右)言极成者(至)故简之(文)。义演云。极成者简诸部至故简之者。意云。说极成言简不极成。如大自简。若不置极成字简者。俱总言意识是有法者。即摄一切意识。有法中便有他·自所别不成过也。小乘许最后身菩萨有有漏不善意识。如悉达太子纳妻生子受五欲乐等。是今大乘不许。若摄在有法中即有自所不极成过。若大乘有他方佛等。小乘不许。即犯他所别不极成过。谓简此过置极成之言简也。
  (二十七左)不共者简现(至)所立不成(文)。义演云。不共简第八识至所立不成者。意云。今将不共之言简于共。谓现行第八识与诸法为共依(文)望第六非亲生故。非相近故。谓对五识增上生所依说故。言不共也。若不置不共之言。但总言极成意识必有增上俱生所依。是立宗者即宗有他能别不成过也。他小乘不许有第八识。今宗中不简将为所依者。故能别不成。即前陈有法名所别。后陈宗法名能别。以宗中不简故犯此过。又无同喻。他不许五识依第八故。若设举五识为同喻者。喻中有所立不成过。所立是宗法。宗法于喻上不得转。即喻上无所立宗名所立不成过也。
  (二十七左)疏若不简之便成有共依所立不成过(文)。义蕴云。若成第六定有共依。小乘不许别有共依。即是他能别不成过。今云。能立不成者。应疏本错。又能立不成乃是喻过。今出宗过。何言能立道理必然。更勘余本。
  (二十七左)显自名处(至)法处断收(文)。义演云。显自名处者至立已成故者。谓如眼识还名眼根处。乃至意根还名意处故。故显自名处也。意云。今置显名自处处言。意有所简。以上坐部师计胸中细色物而为意根。今不尔。意非色故。此色根既是第六所缘。即是法处所摄色收也。
  (二十八右)此理不尔(至)立已成(文)。义演云。此理不尔者。意云。上坐计色物为意根者。此道理不尔。若是第六所缘。此色应是外处所摄。不应是内意根摄。谓简如此过失遂置显自名处之言。若不置显自名处简者。但言极成意识是有法必有俱生不共增上意处。是法者无同喻过。以五识不依意处故。不可将五识为同喻也。故总说言显名自处即显诸识各依自根故。五识得为同喻也。彼非所立者。若俱言俱生·不共·是意处者。即宗非所立。何以故。以上坐部计色为意根亦摄入所立宗中故。大乘不许色为意根故宗非所立。若许色为意根者。复违自宗。自宗不许色意处摄。若对上坐成立者。犯立已成过他前立故。故是相府过也。
  (二十八右)等无间缘(至)皆许有故(文)。义演云。等无间不摄至皆许有故者。意云。言等无间不摄意者。简次第灭意根。此成俱有依故。若不言等无间不摄。但言极成意识必有不共显自名处增上生所依者。即宗犯所立不成。以等无间亦在宗中体非俱有依故。故有过也。若对一切小乘有立已成过。小乘皆许过去意根能生今识故。
  (二十八左)若举五识(至)所立不成(文)。义演云。若举五识为同喻所立不成者。意云。宗法于前上不博。所以喻上阙所立法。小乘不许五识用种子为不共依故。今不对经部。经部亦许有种子故。若对者有立已成亦许五识依种子故。
  (二十八左)生所依者(文)。演秘云。生所依者。亲能发起名之为生。非同种子辨体生果名为生也。
  (二十八左)非亲生故(至)以近胜故(文)。义演云。非亲生故者。第七望第八俱为俱有依。非亲生也。
  (二十八左)非相近者(文)。第七望前五识非相近。故不为生依。但得为染净依。问。第七与第七为生依者。与种子生现行何别。答。种子生现行即辨体生。今但为依亲能受起名生所依。不同种生现也。
  (二十八左)又简俱时心所(文)。义演云。又简俱时心所者。意云。俱时心所虽亦与第六为依。然非生所依摄。故须简也。问。如何第六心王依心所。答。如前论云。心王·心所许互相依。如王与臣互相依等。有云。俱时心所者。意简第七识俱时心所也。虽与第七俱时。不同第七生所依摄。
  (二十八左)前无同喻过后立已成(文)。义演云。前无同喻过后立已成过者。意云。若但言极成意识必有不共乃至增上依。不言生所依简者。即第七与五为俱有染净依等。亦摄在宗法中。亦合宗有所立不成过。又无同喻。小乘不许五识依第七故。故云无同喻过。此一义简。俱时心所至非所依故者。第二义简。若不言生所依简俱时心所。但言增上依等者。即心所与心王为依亦摄在宗法中。故有立已成过。他宗许前许。今更重成。故是相符也。问。如何心所与心为依。答。若能所相依心所即非心王依。若相引相假藉名依。即心所亦是王依。如王臣等。问。如前所简。亦有无同喻及立已成过者。何故不言此中偏说此二过。之答如前所简。但依一义简。所以不说。今此中生所依具二义简。即二义中简一过。所以偏出二过。亦无违失。又所依言者。即第三义简一切能依故也。若不简者亦有立已成过。何故不说。答。举一类余。故更不简。
  (二十九右)此中一一互相简略(文)。义演云。此中一一互相简略者。即将增上义对俱有义。又将俱有义对所依。如是一一诸义相对互简。
  (二十九右)五尘体实有耶(文)。义蕴云。此难法中一分不相应等。一分假法令实有也。若总难者。便犯相符。问。如五尘中涩滑等触亦是假有。何以为例。答。涩滑等触约增说假。即实四大不同生等。
  (二十九右)如五十二中说(文)。五十二(初右)具如第一卷中。略见演秘。彼云。即五十二明彼无法得为意地。是此证也。彼文广辨。今略引之。论云。问。如世尊说。过未诸行为缘生意。过未非有。何故说彼为缘生意。若意亦缘非有事境。云何佛说由二种缘诸识得生。答。由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是故说言缘意及法意识得生。释曰。持自无体令五识不行。令意识转故。假名法。非言为法即有实体。论云。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有义。若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若于二种不由二义起了别者。不应说意缘一切义取一切义。释曰。相分虽有据本质说得言缘无。
  (三十右)设前有体(至)后无体故(文)。义演云。设前有体今亦无用者。虽前说者今入过去故无用也。后既无体用依何立。故云其用理无有云。设前有体等。破萨婆多设。萨婆多计。有体者前已破竟。故过去无用。后无体故。破经部师。彼宗自许过去无体。其用理不得有。前解胜。
  (三十左)经部所计现在等(文)。义蕴云。问。彼宗既许有正思量。何得难云无正思量假依何立。答。经部现在虽有思量是识之用不名为意故。今难云。若无正思量意假依何立。
  (三十左)无违教失(至)今者废已从难(文)。因明疏。义演云。无违教失者。若望大乘意现在有正思量。今言无正思量者。就他宗难。今者废已从他难者。意云。若现在正思量大乘许有。今言无正思量假依何立者。不论已义。但就他宗故云废已从他难。
  (三十左)论若谓现在(至)宁说为意(文)。演秘云。论若谓现在至宁说为意者。问。有部十八界通三世。如何难言现但名识。答。意具思量·依止二义。而现在识虽未起用为依生识。然住意性亦得意名。不据思量现名为意故亦无过。
  (三十一左)论故知别有(至)假立意名(文)。枢要下本(二十五左)云。第三难中已灭依此假立意名。何故不依现名心识。但似意耶。意有二义。一依止。二思量。七二义具。余唯依止。过去依止似七故思量。亦似第七名意。不似心识名心识。问。已灭为依。等思量亦名似。六八现为依。似七有思量。应皆得名意。据实余识皆得意名。已灭似七识现故。但说之为意(文)演秘云。已灭依此假立意名者。有义依止名意。自望假说非依第七。思量名意依第七立。故云已灭。依此假名思量意也。立宗但诤思量意故。详曰。已灭虽无然开其路。彼识依此而可得生。似现依止假立意名。已灭之意与现思量殊不相似。如何依七假立思量。虽思量意是本所详。为外难云灭非思量何得名意。故论答云。灭似现意依止一力依之假立。若言依止自望说者。如何自望。若望现在。现在名识。以何称意。若望以前以前体无。似似于谁。论破于他假依真立义应不成。又按世亲摄论第一云。过去已灭无所思量。云何当有能思量性。准此文意不以思量为过去意。可审详之。
  (三十一左)论谓彼二定(至)彼二何别(文)。无性一(十七纸)云。又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无有。成过失者。若有定立有染污意。此有此无。在凡相续。在圣相续。如其次第二定差别道理成就。若不尔者。俱想受灭等有识行应无差别。
  (三十二右)若小乘唯二十一(文)。义演云。若小乘唯二十一者。谓遍行·别境各五·善有十。并心王·善有十。彼宗计。无痴善根是假立。即惠分故。大乘不尔。二十二法。俱舍云。义蕴亦同。
  (三十二右)摄论难云俱灭何异(文)。无性第一(十七右)云。心及法俱灭何异。
  (三十二右)论若谓加行(至)由此有故(文)。演秘云。论若谓加行等者。按无性摄论第一云。不可说在第四·静虑在第一有地差别故。出离·静住·欲差别故。二定差别。但举加行及地二别。又准俱舍第五卷论有十差别。一地有异。谓第四禅·有顶别故。二加行异。出离·止息二想别故。三相续异。异生圣者身不同故。四感果异。五蕴·四蕴报差别故。五顺受异。唯顺生受通生后等时差别故。六初起异。无想二界。灭定唯人。七退有异。得不经生经生别故。八名号异。九还不还异。如箭射空。无惑不返。十二得异。初唯加行。后通二得离染唯佛。加行余圣。如次配彼无想灭定。是二差别。
  (三十二右)无想灭等(文)。义蕴云。疏无想灭一识灭定二识者。问。此二定中五识既灭。云何但言灭一二耶。答。有二解。一云。无想定必以第四静虑为加行入。灭定必以有顶地更为加行入。眼等五识既非彼法。故不言之。二云。眼等五识先时已灭。不由二定而能灭故。但言灭一二识也。前解为胜。若言五识先时已灭非入定时灭故不说者。即应灭定亦唯灭一第六识。以染污末那根本智初已灭非有。此灭尽定随后得之所引故。
  (三十二左)二得二名(至)种种别故(文)。义蕴云。疏二得二名至四蕴等者。二得谓方便得·离染得。灭定具二得。无想唯方便。二名者唯厌想。灭定通厌心心所。故得名各别。无想唯五蕴果。灭定通四蕴果。
  (三十二左)疏并第七识二定多少种上总假立一(文)。义蕴云。无想定唯灭二十二法。若灭尽定并灭染污第七唯前正义师第七识。心所有十八并一染。心王有十九。即总依三十一法之一灭定也。问。既尔此定应通染净。如何下第七卷释。以种善故定亦亦善。又应无想定胜灭尽定劣。以无想定唯依善种立故。答。此说灭数多少合有尔所。若得定名唯依善种。何以然者。善心心所是能厌故。与定俱故。染污心等唯所厌故。不可依彼。以立定名由染灭故而得此定故。说依彼不说染种为定体也。九次第定皆名善故。
  (三十三左)二说如后(文)。义蕴云。疏一期无心之义二说如后者。准下第七卷有三师说。一一期都无心。二从彼设。后要有想生。三彼初生时有心方入。今言二义者。合二有心为一说也。
  (三十三左)此中一期无心之义(文)。无性一(十七纸左)云。又无想天一期生中无我执转。应成过失。言无想者。谓若生在无想天中心心法灭。初续生时有彼暂起。从此已后相续随转。若不许彼有染污意。一期生中应无我执。曾不见有具烦恼者一期生中都无我执。又诸圣贤同诃厌故。
  (三十三左)二说如后(文)。俱舍论。义演云。二说如后者。有合为三字。疏错作二字。如后第七卷说。检余本(已上)义蕴不改二字。为释亦有义理。
  (三十四左)次大众部(至)名成我执(文)。宗轮述记(六十一纸左)云。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述曰。缠谓现起诸烦恼等。随眠与彼其性各异。缠是心所与心相应。随眠既尔。现无相应义即十随眠不相应摄(文)。义演云。次大众部至我执者。即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四部及化地等计。别有随眠。如种子。是不相应行蕴摄。无想天位成就故。有我执。由斯圣贤同诃厌彼也。
  (三十五右)破正量部(至)在此中(文)。如上已辨。
  (三十五左)第六我执不有失(文)。摄论难意。若无染污意于善等位。我执不可有。故云我执不有失。此论中明由有第七我执于施等行不能亡相。与摄论不同。故下(四十二纸左)云望此极差。至下应知。今谓。此论初同摄论。结释稍有不同。演秘不允。如次下(六十八纸右)引。无性摄论一(十五纸右)曰。于中若无我执我慢。又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谓善·不善·无记心中。若不尔者唯不善心。彼相应故。有我我所烦恼现行。非善·无记。是故若立俱有现行非相应现行。无此过失。无性释(十八纸右)云。又一切时我执随逐不应道理。谓若不说有染污意。于一切时义不符顺。施等善位亦有我执。常所随逐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离染污意定无所有。非即善心是无明依。应正道理。
  (三十六右)相谓相状(文)。义灯五本(十三纸左)云。又论缚者。有其多种。或说二缚。一相应缚。二所缘缚。又说二缚。一能缘缚。二所缘缚。又说二缚。一相缚。二粗重缚。能缘王所与或俱时不得自在。为相应法之所缚。故相应即缚。持业为名。能缘王所为境所拘名所缘缚。通法执心。能缘缚者。即所缚境为能缘心缚。如阿赖耶名。相缚者。心为相所拘名为相缚。相缚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为缚。即安慧师。据法执说。能所取故。虽知如幻不能无自性故。或同护法。但据我执不了如幻。非据法执。又云。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三位既无末那。即无相缚故。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缚。唯除无漏通于八识。一云。据法执不了幻。故执之为有。一云。据我执。但不可幻即为相缚。故通法执。若幻不了如幻缚在生死名为相缚。唯在我执。三云。据行六度三轮之相。但在第六我执相应识所缘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若尔善心皆无我执。行度是善。应无相缚。答。据间杂说。不能亡相。问。若无我杂。即名无相巧便最胜与清净最胜二。二何有别。答。巧便据无执。清净据无悔。诸说相缚。不过于此。粗重缚者。总摄诸文。粗重有四。一现行有漏诸心心所。即杂集说二十四粗重。二现行·二障。三二障种子。四二障习气。或可。现行通说有漏三性心法。种子应然。以善·无记种子粗重义稍隐。故诸略不说。今说。相缚据我执引。及六度说依共不共。对小乘故依我执说。据自义故约六度说。言粗重者。此论不明。引经颂有随其所应皆修止观方能除之。通说无爽。
  (三十六右)摄论云谓我能行施等今有二解(文)。无性第一(十八纸右)云。又一切时我执随逐不应道理。谓若不说有染污意。于一切时义不符顺。施等善位亦有我执。常所随逐。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离染污意定无所有。非即善心是无明依。应正道理。如说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此未灭识缚终不得解脱(文)义蕴问。初解既取第七我执。岂第七识作能施等三轮相耶。问。第二曰。若取第六我执云能行施者。今此论意由第七我意。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何故今说第六我耶。答。初问曰。第七我执实不作三轮之相。以此我见恒内缘故令外相转。义同于彼能行施也。亦如第七。虽不能持已陵他。而内恒执我名为我慢。故约第七理亦无违。答。后难曰。第六识作我能行施等相。由第七识我执为本。举本显末亦不违论。疏断后胜。相行显故。摄论意也。问。施等善心宁有我执。答。间杂生故。
  (三十六左)此解为胜是根本故(文)。义演云。此解为胜是根本故者。此第二解是其根本胜前第一解也。以前解无有有漏亡相施等。何以故。以一切时恒执我故。非实显之者。意说。但由第七我执令六识中我执行相增明。所以说。云由我执所行施等不能亡相。非实显第七我故施不亡相也。故云。问。此论与摄论何别。答。约第七我执说云。由执我故施等不能亡相。摄论据第六中我说云。我能行施等。各据义别亦无违也。又由第七识令前六识不能亡相者。照法师云。即是七增六也。复由第六造业后感也(文)准义演释是根根者此约释义而云或云第七或云望六识等者并非义灯五上(十一纸右)疏有二解。取后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谓。后释为胜。由我执故不能亡相。云我能行施。岂第七我缘施等生言我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我为所依止行相增明。非云我施是第七我。若执三轮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时未伏。何况地前既不能伏。施等三轮何能亡相。故言相缚有其两种。一通一切相。由第七我。二执三轮相。虽亦由第七正说第六。然摄大乘据所依止。故云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等。若即说是第七我执不能亡相。应云非离无明我执自性而能执相等。何须云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故说所由。非说即是。然此论引瑜伽为证者。此通证故。非唯证彼三轮之相。若云由无漏无分别方能伏此相。即是见道前应非波罗故。地前修有漏加行。无分别智能伏第六。故成蜜多。
  (三十六左)瑜伽五十一显扬十七等(文)。五十一(七纸右)云。又复意识染污末那。以为依止。彼未灭时相缚不得解脱(文)显扬十七(十七纸左)云。复次前说意识依染污意生。意未灭时于了别缚不得解脱。若意灭已相缚解脱(文)演秘云。此论引彼文不足也。无意识言。今按。彼云。又复意识染污末那。以为依止。此脱初句。余文悉同(文)略纂十三(二十七纸右)云。由有末那故第六起相缚。谓由末那计第八为我故。第六于境起法执。执蕴等。缘境起缚名为相缚。相缚体即六尘。所缘皆缚也。又由有此末那故。八识缘境皆有缚起。即诸论云。谓境界相能生缚也。伦记十三上(二十四纸右)具举景泰两师释。
  (三十七右)既尔二乘(至)亦有相缚(文)。枢要下本(二十六纸右)云。末那为识缚之本。今观此意。若缘缚体唯据烦恼障。若相缚体据法执说。故此灭已相缚解脱。此若有时所起施等不能已相。若依烦恼说有相缚。阿罗汉身应无有相。以依缘缚说名藏时。无时名舍藏。不名舍相缚。无法执时名舍相缚。若尔生空智与法执俱。应称相缚。由是总显相应。所缘之缚通三乘断。相缚者。唯菩萨断。若由法执即二乘空观亦应有相缚(文)义灯五本(十一纸左)云。问。言相缚者。为烦恼障。为所知障。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由烦恼障二乘无学有漏心位应无相缚。我执断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后智应有相缚。二解。一云。由所知障。若尔生空后得应缚。答。不相顺故。依安慧释此即为正。二云。以烦恼障为相缚体。若尔二乘无学有漏善·无记心应无相缚。答。由此相分体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种故。今虽断彼我执体尽由有相缚。然法执体非正相缚。执有相故。为依助彼我执起故。是助相缚。无学散善及无记心亦有此助。未离相缚。生空后得虽有其助。无昔所熏之相正相缚者。故得云无此释为正。然执三轮相唯第六识。五·八任运。第七内缘故。若有漏相名为相缚。即通八识。问。诸论但云令六识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说通于八识。答。彼据三轮令第六识。由执我故。令前六识皆为相拘不了幻故。第七缘八亦为相拘。相缚本故皆是相缚。若七执我不名相缚。六识如何得名相缚。又此论云。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以此故知。通于八识。问。若尔二乘无学五八应有相缚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云。染意灭故五·八无缚。二云。既缘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别相犹是相缚。如似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无时五·八二识仍有漏摄。相缚应然(文)义演云。既尔二乘染末那灭等者。二乘入生空观。第七与法执相应。虽与法执相应。望二乘不名为染。但以我执无故名为染灭。何故五识仍有相缚答。如疏。
  (三十七右)或由同类相缚犹在(至)应有相缚(文)。义演云。或由同类相缚犹在至应亦有相缚者。意云。谓因位五识由七而有相缚。乃至无学果位虽无染七。而是自类亦起相缚。言不尔者。若不取因类解。唯取第七有法执名相缚。尔者即二乘无漏智即第七有法执皆有相缚。又云不尔者。不取此因解。何以故。若言自类。尔者即生空智心是前有漏因位之类应有相缚。问。相缚与所缘缚何别。有解。无别。以俱通三性也。若尔何须说二缚耶。答。据宽狭有殊故分二种。所缘缚通本影故宽。相缚唯影像相分故狭。有解。小别。即所缘缚从他能缘得缚名。相缚当体得名。故二乘断所缘缚。不说断相缚。以能缘缚取缘者名所缘缚。故有宗计云。如无学身虽非现有烦恼。然由现在他惑缘缚故成有漏名所缘缚。下论主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等。若所缘缚能缘名相缚。夫相缚者。皆是法执生故。二乘不断。然不及前解(文)义蕴云。疏或由因类至亦有相缚者。因中漏俱所熏之种。至无学位引起五识现行。是彼漏俱之类故有相缚。若由法执有相缚者。生空无漏与法执俱应有相缚(已上)此与义演第一解大同。
  (三十七左)以相缚见(至)二种缚也(文)。枢要下本(二十六纸左)云。又相缚见名相缚。见缚相名见缚。见不明证。不自在故由相缚。相无能证自在力。如何说见缚于相。如何所取能取缠(文)。义灯五本(十三纸右)云。问。相缚于见。说相名缚。见缚自证。名见缚等。答。如枢要解亦许名缚。有云。同种非缚。别种为缚。要集云。今谓。见有三轮。非如幻等。故说相缚。余分不尔。故不说缚。有说违文。但于施等不亡相。故有云违理。同种生果分能所缘。如何不说能所缚。今谓。要集前后自违。何者难有说。即云违文文但说施等不亡相故。即是不许余分名缚。难有云即能所缘故。若许能所缘为缚。前难三转非。若唯三轮名缚。即能所俱缚非。若云难有说据相缚说。难有云据能所缘缚说。若尔能所缘缚可非缚耶。既自许缚。如何难有说。有说会论说三轮。文据易了说故。
  (三十八右)无性摄论(至)五十一中(文)。无性第一(十八纸左)云。如说。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等(文)五十一(七纸右)文如上已引。此偈总言识依。彼论别言意识所依故。云文有少异。义演云。又西明云。此引颂重释相缚不脱所由。谓如是末那意是而识所依。此染意未灭。六识相缚终不脱也。
  (三十九右)若彼萨婆多等言由前及后等(文)。义演云。由前及后去来烦恼发故缘故者。意云。善等由前过去烦恼为缘引发故成有漏。及由后未来烦恼缘前善等故成有漏。何假互俱耶。故俱舍等云。善等起时虽无现漏。而有过未烦恼能缘缚故。彼善等名为有漏。故作此破云去来缘缚理非有故。
  (四十右)勿学无漏心(至)成有漏(文)。太云。问。为是学。为是无学。答。通二。
  (四十右)如对法云(至)决择分善等(文)。对法明六种有漏。于中唯举三种。彼第三(八纸右)云。漏自性者。谓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为有漏相属者。谓漏共有心心所及眼等漏相应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亦谓余地诸漏粗重。所随逐故。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治故。漏种类者。谓阿罗汉有漏诸蕴。前生烦恼所起故(文)对法抄第四(十纸左)云。六十五云相有漏。如瑜伽大好解。漏所摄缚唯以自所缘及同时第七漏故。然总名有漏及漏种类。但可前有漏所生名种类不可为他缘故成有漏。如唯识第五第七识中难等。漏所随者。不由他漏种故自地成有漏。但由彼余地漏还随余地。如未至定识还为根本地烦恼随故随增名有漏识。是此中意。漏随顺。谓决择分善等者。泰法师等云。有漏中所有无漏性。此如唯识第二破分别论者说。此中三释。一新熏。此善体有漏能为增上或因缘。生见道故。建立为无漏性。加行道等为道谛。体有漏故修道断。二唯本有。此位无漏增长之种名无漏性。现行及因缘闻熏等是有漏故。粗重随修道断。有漏从无漏种故。加行道等名道谛。体有漏修道断。新旧互用类此。应知此中六种初二摄一切尽。瑜伽五种有二摄尽。为性分别更离后四。瑜伽六十五亦尔(文)义灯具会瑜伽对法。彼五本(十六纸右)云。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此中亦摄六外境无记心。且据善说。若准瑜伽。过未有漏法善·无记心皆非所缚。及现外境非现量缘亦非所缚者。彼据质说。过未无故。善·无记心非漏相应。漏心缘时在过未故。现色若非现量心缘。不亲杖质。说非所缘。对法论据亲相分及疏所缘说。亦成所缘。同六十六断缘缚说。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不互相增故。漏随顺者。顺决择分。异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若无漏者。非随顺故。有漏之者。虽增皆有然与漏俱。不尔漏俱非漏目故。或虽漏俱而不增益。称损力益能转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据余漏说(文)余义如彼具释。义蕴云。疏问。如对法云。漏所缚等者。谓有漏善业由无明等。或能招后有不得自在。名漏所缚。言漏所随。谓余地法者。如他界善·无记等。种在此界身中。此界烦恼种现之所随逐。或此界善等他界漏之所随逐。言漏随顺。谓决择分善等者。此决择善虽能违背于有不灭生死。然与漏种及第七或性相随顺故非无漏。问。此中问意正生下文。若与第七漏随顺者。即是漏俱。如何起下。答。且引漏所缚义正起下文。余者文同故来。
  (四十一右)以有漏言(至)与漏俱故(文)。义灯五本(十五纸右)云。以有漏言表漏俱故。有漏有三。一体是漏。为有所有名为有漏。即三漏中言有漏。是有者。三有。此说上界内身为有。以上二界缘身起爱。离外境贪故。有之漏名有漏。即二界烦恼名为有漏。漏是所有。二有他漏故名为有漏。即说能有。三者漏性合故名为有漏。亦烦恼自体。由此漏在生死中故。即体有用名为有漏。今者此间表漏俱者。取能有体名为有漏。不取烦恼故。前偏难云。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瑜伽俱说有他漏故。杂集通说。问。若与漏俱方成有漏。即与杂集第三·瑜伽六十五皆悉相违。彼二论文不唯漏俱名有漏故(文)又云。准此二文(瑜伽对法)不唯漏俱名为有漏。答。此据正因。彼据别义。故不相违。
  (四十一左)诸有漏法(至)方成有漏(文)。义灯五本(十七纸左)云。言互相增益者。问。第七与六为杂染依增益于六。六识如何增益第七。答。有二义。一者增长。二者不损。若第六识发业感八。为彼依缘。得相续住。故名增益。如如无漏起必损彼不名增长。亦如眠睡。虽于眼根不能增长。而不损害亦名长养。此亦应尔。
  (四十一左)论牙相增益(文)。义蕴云。问。七可增六。如何说六增第七耶。答。有解云。由七染漏令六成漏。由六无漏令七无漏。即是牙相增益者。理不应。然今言。牙相增益方成有漏。何得以无漏为牙。又前五识名增。第七无漏后云何通。又云。由六识之中烦恼体增盛故。令第七识不得无漏名。增益者。理亦不然。无增义故。设前六识不起烦恼。第七无漏亦不得故。应正解云。由前六识烦恼业八招第八。能与第七为根为境。令七得生名增益也。
  (四十一左)对法等云(文)。演秘云。对法等云漏所随逐等者。等瑜伽论文。如枢要辨。对法所说如义灯解。故此不言(文)义演云。对法等云至复不相增益者。意云。但由有漏烦恼种等随逐。此身生他界地等。而不言缚他地有情也。又有漏种望善等。复不相增益。此会对法文。疏互相增益者。谓第七增益余法成其有漏。其第六识若无漏时。七染不行。唯此无明。未无漏时。增第七染。又互相增益者。西明此显有漏与漏性相同。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故。自身者。简萨婆多由他烦恼得成有漏。现行者。简经部种子。烦恼者。简大众部随眠。俱生灭者。简有宗由过未烦恼漏故得成有漏。此明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灭互增益方成有漏。
  (四十二右)亦非无始(至)故成有漏(文)。护法正义有漏无漏各有本有始起种子。若约本有种不由熏习而有。今明善·无记等得成有漏。故言亦非等。枢要下本(二十八纸左)云。无始法尔种子不曾现起。与第七俱。云何得成有漏。不要现行与第七惑俱方名有漏。若种若现。无始皆与第七惑俱互相增益相随顺故。并成有漏。非无漏种亦能相顺。又言。法尔不要七俱。非法尔者。必俱增益。然六十五等有漏无漏义等。如下第八卷释。
  (四十二左)即是摄论我执不有失(文)。演秘云。即是摄论我执不有失等者。此文与彼第六大同。其中委曲而征逐者。彼不及此故言极差(文)今谓。演秘不允。此论摄论差别。如上已辨(五十五右)。
  (四十三右)大乘之中(至)以此理通(文)。演秘云。大乘之中至以此理通者。虽八识别总得名意。以对六境故合为一。问。何故不释十八界耶。此文正释故疏不云(文)义演云。于处门中不开识者。以此理通者。问。何故于十二处中不开识耶。答。且以不共根·境相对以辨于处。总名言处。不论于识也。至第八卷彼彼分别中解。疏剩界字。界门中有识故。非此所明或可。界中不开八识。但说六识者。对根境说六。亦应无妨(文)准义演释别有一本。更加界字。
  (四十四左)初释六因(文)。义演云。初释六因者。因者由所以义也。
  (四十四左)亦非定别(文)。义演云。亦非定别者。意云。亦非六识定别。然更有七八二识故。又有云。亦非别者。总相摄成一识故。如一意识也(文)。今谓。二释未稳。非多少者。非七八等此谓非多。非五四等此谓非少。识数有六全同根境。故云非多少。然识是一了别相。不如根境六相之别。故云非别。又有七八不随根境立名。故云非定。
  (四十四左)大论亦说(至)青等识等(文)。瑜伽。
  (四十四右)对法等说(文)。对法第一(六纸右)云。问。眼识界何相。答。谓依眼缘色似色了别。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
  (四十五右)初句即是此识得名(文)。演秘云。初句即是此识得名者。即对法云。依眼缘色。依所依眼识得眼名。
  (四十五右)如瑜伽说(文)。瑜伽第一(初纸左)云。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四十五左)对法第二(至)非于色等(文)。第二(十二纸左)云。问。若了别色等故名为识。何故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耶。答。以依眼等五种解释道理成就非于色等(文)对法抄第三(五十一纸左)云。问。了别色等故名识。答。中唯识五亦又有体。六又字。但言五种道理故。初二又字合为一依故。
  (四十五左)此中第一(至)此第三转(文)。对法第二(十二纸左)云。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依眼处所识得生故。又由有眼识得有故。所以者何。若有眼根眼识定生。不盲瞑者。乃至闇中亦能见故。不由有色眼识定生。以盲瞑者不能见故(文)义演云。彼有二义至第三转者。彼对法论解第一依义中有二义。第一约依声。第二约具声。疏及由有眼识得有故此第三转者。意云。眼根是识家具故。所以亦而他具声中释。
  (四十五左)及由有眼识得有故(文)义蕴云。此第二义谓由具声。由有眼根。为资具。得有眼识。
  (四十五左)同无色所依在无色所依中(文)义蕴云。谓六七识同以非色为断依。今第六识依第七者。在彼无色所依中。故亦说为意中之识。
  (四十六右)不由有色识定生(文)。义蕴云。问。根无识不转。境无心不生。何独由根而不由色。答。二和生识。阙一不生。且据粗相根力胜故。但说由根。如盲瞑者显粗相也。
  (四十六右)且据粗相(至)识不必生(文)。演秘云。且据粗相至识不必生者。问。今盲冥者。有境无根而识不生。证识依眼如有眼者。由境无故而识不生。应识依境。又但有根识即依生色界。应有鼻舌两识。答。至理识生实藉根境。就胜缘说。依眼非色亦犹识·境互相因生而依主胜称为唯识。又济巨川匪唯一筏假诸帆桡方堪利涉。世就胜言舟为度。
  (四十六右)彼云(至)而识名坏(文)。对法二(十二纸左)云。又眼所发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亦变异。色虽无变识有变故。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青等色皆见为黄(文)涅槃十九(十二纸左)云。如迦摩罗病世医拱手。覆罪之人亦复如是(文)对法抄云。迦末罗热病也(文)玄应音义二十四(五纸左)云。迦末罗病旧云。迦摩罗病。此云黄病。或云恶垢。言腹中有恶垢。即不可治者也(文)演秘云。如迦末罗病等者。问。非黄见黄。自是意识如何以此证眼识耶。答。由根损故。令初眼识而不分明。而后识见有错乱。故举坏意证眼识变(文)义演云。所见青色皆以为黄者。问。眼识是现量得自相。坏色云何。于青色为黄耶。答。由根有损令识昧劣。意识依彼昧劣之门不分明。故于彼实青妄为黄解。实非眼识见青作黄也(文)义蕴云。问。既识及异见者为黄。便成非量。云何而说五识现量得自相耶。答。由眼根坏令第六识见青为黄。非眼识也。问。本说由眼识有反异而言。意识岂不乖宗。答有二释。一云意说。由眼识有变异。既由根坏意识错乱。此义亦成。二云。由眼根损眼识不明。遂令意识有此错乱。亦是由根反识令暗。义无乖也(已上)今谓。第二解与演秘义演同。
  (四十六左)彼云属眼之识(至)而得生故(文)。对法之全(文)
  (四十六左)非染净依(至)引发依(文)。义演云。非染净依至引发依者。意云。眼根等但与五识为生依。不与五识为染净依及引发依等。是故藏识为根本依。第七为染净依。第六望五识为引发依。能引发五识生故。此等依既非生依。故是所简。
  (四十六左)此色有时必识所变(文)。义演云。此色有时必识所变者。色必识变为根。必能生识见色。识必知有根。由此道理。依根不依色也。
  (四十六左)何得识种不随色起(文)。义演云。何得识种不随色起者。两句是问词。以下答也。
  (四十七右)彼云助眼之识(文)。对法云。又助眼之识故名眼识。作彼损益故。所以者何。由根合识有所领受。令根损益。非境界故。
  (四十七右)由根合识令根有损益(文)。演秘云。疏谓由根合识令根有损益等者。由根·识合观日月光。如次于根而有损益。又按俱舍论第二云。由二因故从根立号。一由根是所依性故。境即不尔。二由所依是不共故唯自识。依色亦通为他身眼识及自意识。而所取故。余四准此。由斯不从色等立称。虽即二义简滥亦毕(文)义蕴云。疏由根合识至令根损益者。如观炎令眼损力。观钵罗花令根益明。是其类耳。
  (四十七右)离识之色等文。义演云。离识之色等者。此举事以明。意曰。只可由根与识合识能领受境令根有损益。不可色与识合令色有损益。即如离识之外质色责有损益时。然识不损益故。如禾植等被霜雹损是也。既是色损。识不损。明知不由色与识合而已有损益也。他损色者。即霜损禾稼等是。义蕴大同。
  (四十七右)第五如于根者彼云(文)。对法云。又如眼之识故名眼识。俱有情数之所摄故。色则不尔。不决定故(文)法花玄赞一(四十纸)云。如根者。如根明昧。识亦明昧(文)今谓。此释与对法论不同。应知。
  (四十七左)问前等无间(至)独名意识(文)。俱舍第二(二十纸右)颂曰。后依唯过去。五识依或俱。论曰。意识唯依无间灭意。眼等五识所依或俱。或言表此亦依过去。又(二十纸左)云。何因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颂曰。随根变识异。故眼等名依。论曰。眼等即是眼等六界。由眼等根有转变故。诸识转异。随根增损识明昧故。非色等变令识有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余。何缘色等正是所识。而名眼识乃至意识。不名色识乃至法识。颂曰。彼及不共因。故随根说识。论曰。彼谓。前说眼等名依。根是依故。随根说识(文)长行如演秘引。
  (四十七左)意识不然眼等可尔(文)。演秘云。意识不然眼等可然者。据等无间六皆名意。今因第六故为不然。五识根别。依根立名。无滥可尔(文)义蕴云。疏意识不然眼等可尔者。不然字误。应可然。意识既可依意立名。眼等识亦应可尔。俱依意根。无异因故生下文也(已上)义演云。何故至等可尔者。意云。第六独名意识有滥故曰不然。眼识等随根立名。无滥故云可尔。意云。六识皆有无间灭意根。纵汝五识随不共根别名眼等故云可尔。何故意识独名立耶。故曰不然。有云。意不然者。意识应非依不共根。以余识依皆名共故。眼等可尔。眼等可名不共根。以余识不依故(文)今谓。眼等可尔一句。为起五识同喻难中预提。义演演秘任文为释。然其义不稳。义蕴改文。以改为优。以符文势故。
  (四十八右)七望五八俱是所依(文)。此段问答亦见于义灯中。义演云。七望五八俱是所依者。七与五为染净依。与八为俱有依。若据近而顺生。唯是第六非五八等。故得不共之名。
  (四十八左)七八据依亦有此义(文)。义灯五上(十八纸左)云。又七·八自相续。当体得名。六识间断。从依·缘因。或准界·处俱名心·意。第七名心意。第八名意心。理亦无失。然无诚文。
  (四十九右)论或名色识(文)。演秘云。论或名色识等者。有义疏说亦依主释。今解通有财释。以能有境名色识等。即有财释。详曰。若泛尔言非无此义辨论所说但依主释。故论断。云随境立名顺识义故。谓于六境了别名识。不言有境而名为识。
  (五十右)分别之言即是相分(文)。今谓。分别恐别法写误。于一句中析为见相二分故。
  (五十右)或彼法处(至)亦有此义(文)。义演云。或彼法处六能了者。即第六独名法识。又云。亦有此义者。六有了别之义。不同前法解也。
  (五十右)俱舍云(至)而即别名(文)。俱舍第一(十九纸右)云。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种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是法。唯于一种立法处名。颂曰。为差别最胜。摄多·增上法故。一处名色。一名为法处。论曰。为差别者。为令了知境·有境性种种差别故。于色蕴就差别相建立十处不总为一。若无眼等差别想名而体是色立名色处。此为眼等名所简别。虽标总称而即别名(文)光记一余(四十七纸右)云。虽标总称而即别名。如多主马同群各有别印。一主无印即以无印别有印者。此亦如是。故言总即别名。
  (五十左)萨遮尼乾子经(文)。义演云。萨遮尼干经是此论证者。彼经据未自在。五识唯缘自境也。若意识名法识者。即因果俱通故。故意名可尔。若尔果位五识许互缘。因位未自在不许互缘者。即正法念经云。因位五识亦许互缘。如蛇眼闻声。如何会释耶。答。疏自会云。是正量部师义。非大乘义。大乘不许蛇眼闻声。以蛇眼可有识根等故(文)考此经中。虽明神通并诸自在。未见五识依根等之文。演秘唯引正法念经。
  (五十左)正法念经(至)是正量部(文)。正法念经六十四(五纸右)云。复次修行者。随顺观身。如阎浮提中郁单越中弗媻提中三天下人。闻声差别。瞿陀尼人耳识缘声。如是不邪。彼以闻惠或以天眼见。瞿陀尼人眼识闻声。如阎浮提中蛇虺之类眼中闻声。瞿陀人亦复如是。以法胜故。
  (五十左)疏蛇眼闻声是正量部。义蕴云。问。按宗轮等论。佛灭度后第三百年中。于犊子部宗流出正量部。如何正法念处经是正量义耶。答。如文殊问经。明二十部。皆是如来先说也。今正法念悬记此事。理亦何妨。问。蛇眼为实闻声不。若实闻者。大乘何不许之。若依处正量不便执眼闻如来悬记。亦随依处而说。故云地眼闻声。大乘约彼实根便无互用之妨。如眼依处觉痛等眼。虽云眼病岂得名为眼身互用。诸如此例。皆准此释。
  (五十左)若得自在互用故(文)。义蕴云。疏若得自在诸根牙用者。此除意根。设未自在缘一切故。问。五根互用其义云何。答。有多义。一云。根境定识不定。如一眼根。随发何识唯缘色故。二云。境识定根不定。谓如眼识。随依何根但缘色故。三云。根识定境不定。谓如眼根。唯发眼识缘诸境故。四云。根定识境不定。谓如眼根。随发何识随缘何境。但名眼识。后二解正虽有根境离合杂乱。如疏自会。然前二义与论相违。且初解云。根境定者。便违论说。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又云。眼根发耳识等。识既称耳。宁说随根。第二解云。境识定根不定者。若尔即自在位仍名随境。如何论说依未自在。问。设第三解根识既定。何名互用。答。自取他境。他取自境。名为互用。非发他识得互用也。更有异义。如枢灯释(文)枢要下本(二十八纸左)云。诸根互用者。有二异说。第一师云。实能缘诸境。于中有二义。一义云。一一识体转用成多。非转法体。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无遮。不可难以大种为造。彼转体故。如第八缘五尘亦得自在。不可难言坏根不坏境等。二义云。恐坏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实境。所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识用广非得余自相。恐眼耳根得三尘时。若至能取。坏根不坏境。若不至能取。坏境不坏根。余三根取色声亦尔。皆有此过故。第二师解云。一一根处边有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诸根用各边一切故名互用。不尔便成坏法相故。心王亦应有心所用而取别相等(文)义灯五上(十八纸左)云。诸根互用。枢要二说。于第一师自有二解。一云。五识各各能缘一切诸境。皆得自相。无坏根境过。言离合者。据因位说。不障果位。得自在故。又如第八识虽缘诸境皆得自相。不有坏过。以于果位体有多能。非体转变为余法体故。不得难云见色名为眼亦许闻声等。能造名为大色等亦能造。彼体转异。此是功能。若以色能见。可例色能造。见色眼功能。非是体转异。然法师意存第二解。若第二师各还自根缘于自相。不名互用(文)子岛云。义灯于初解中第二为正。第一与第二解何失。第一有坏法相之失。第二解有非互用之失。
  (五十左)如佛地论(至)总有二解(文)。第三(十一纸左)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初地已上诸位皆得现行。随法流故。如实义者。佛果方起。以十地中有异熟识。所变五根非无漏故。能依五识亦非无漏。有漏五根发无漏识。曾未见故。于佛果上此智亦不恒现在前。作意起故。数数间断。
  (五十左)或从初地即名自在(文)。义演云。初地即名自在无漏五识现在前故者。问。初地五根既是有漏。如何能发无漏五根耶。答。地前五识不自在。成无漏等者。由第七执有我故。令五识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成有漏故七为染净依。由第六识与五识为引发依。随第六通三性。故不成无漏。及至初地由第六·七识得无漏故。引生五识亦通无漏。是故初地有无漏五识。至第十卷中更当广辨。
  (五十左)然有别义(至)不界仪力(文)。义演云。然有别义至不思议缘力等者。意云。五识由第六生法空后得智引生。于净土中许有现神变等身出水火现通说法事也。即是佛地论中有别师作此释也。非是本义。
  (五十一右)或有别义(至)不名自在(文)。义演云。或有别义七地以前至不名自在者。此约八地已去方名自在。以前虽互用未得自在。此亦是彼论中别师也。若互用准法花经地前亦得互用也。故经云。父母所生清净肉眼等。即是以上所解二义。
  (五十一右)彼第二卷中菩萨品(文)。大乘庄严经论第三(十二纸左)菩提品云。如是五根转。变化得增上。诸义遍所作。功德千二百。释曰。此偈显示转五根变化。此变化得二种增上。一者得诸义遍所作。谓一一根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谓一一根各得千百功德故。
  (五十一右)或即初地(至)此是本义(文)。演秘云。或即初地至此是本义者。佛地论中义有本别。举本简别。如次前疏而以明之(文)义演云。或即初地或即八地者。即此等时互用。更不自在。非已前无也
  (五十一左)准下论文此解为胜(文)。下第十(十八纸右)事智二说。初义唯缘五境。第二遍缘诸法。然皆言唯缘事相不缘真如。具如下说。
  (五十一左)如何互用(至)岂非杂乱(文)。义演云。疏如何互用至岂非杂乱者。又第二问也。或云。此却责也。但离取色名为眼。今合取触亦说名眼。得名岂非杂乱也。此约取境。明根名杂乱所由。非是问识得名也。今以识依根名无滥。言不至能取者。是离中知。以离中知故境色不至能取。故云不至能取也。言法相所谈者。即不至而离中知。法相道理令如是说。故云法相所谈。又云。令至等者。合中知。今以眼取触令合中知。五识五根而有何别。故名杂乱。复违上离中知法相所谈之道理也。
  (五十一左)名字于法非即铨定(文)。义演云。疏名字者。意云。名者犹如于客。客者无定属故。今名亦尔也。故名字无实。而不能定诠一法。故得客名。但依世俗所谈非此即为定量也。故经云名字互为客。又解。名字互为客者。无定量故。眼不唯取色得名眼。今亦取触名眼故。但所立眼名非定量也。
  (五十二右)佛地论第六广解此义(文)。佛地论第六(八纸右至十六纸左)演秘云。论佛地经说至作四记等者。疏及枢要虽皆引之。学未博者披犹难悟。今撮彼要随难释之。莫诸后学临文不惑。经由是如来云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傲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就解脱。释曰。余九化下皆有。以是善巧等言下同不录。论此中显示现神通化。为菩萨时示现种种陶师等类工巧等处。此是智上身业相现。为摧傲慢故现斯事。善巧方便。即是悲・慧平等运。道先现神通。先令生信故。名引生令入圣教。如现神通度迦叶等。次令调顺有所堪能。故名成就。引令长养诸善根。故后令解脱三界恶趣。经由是如来往诸众生种种生处。示同类生。而居道位摄伏一切异类众生。论曰。此中显示现受生化。谓现化身于天人中一切生处示同类生。居刹帝利婆罗门种伏下诸类。令得利乐。经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论此中显示现业果化。成所作智现以化身。领受化业。由此业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诸行。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类差别名为本生。如毗湿饭怛啰等。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释曰。领者摄捡。受谓领受。乘斯化业摄纳化果。故名领受。与身相应非身之身名为本事。所受身事名为本生。毗湿等者。此云众异。有多德伎。异众人故。即须达拏太子别名。举事明也。论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有契经说。如来先世迦叶佛时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须发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彼恶业令受如是难行苦果。释曰。今生六年苦行之事。亦得名为示业果也。经言。过去骂迦叶佛。今受六年苦行报者亦化之耳。化宜闻故。止余恶故。经由是如来宣畅种种随所乐法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尚信。论曰。此中显示庆慰语化。庆慰者。即是喜悦差别。语能生彼故名庆慰。成所作智化作语业。自现妙音令化心变谓闻佛语生欢喜故。随所乐法者。随彼因力所应。乐闻人天三乘诸差别法。文巧妙者。字句显美令乐闻故。义巧妙者。理趣分明易解了故。小智闻信。况听慜者。经由是如来立正学处毁诸放逸赞不放逸。又复建立随信行人·随法行人。论此中显示方便语化。如来大悲为诸有情安立学处。令伏诸恶修世间善。安立圣道分位差别。令入圣道出离三界。经由是如来断诸众生疑惑。论此中显示辨扬语化。成所作智随诸众生意乐差别。现化语业说种种义断诸疑惑。谓发一音表一切义。令诸有情随类获益。经由是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论此中显示决择意化。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起化故名化意业。此能决择所化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心行差别。如疏具录。此不重记。经由是如来观诸众生所行之行行与不行若德若失。为令取舍造作对治。论此中显示造作意化。随所观察一切有情所行之行。若诸恶行不行有德。行即有失。若诸善行行即有德。不行有失。如是观察为欲令彼取德舍失。于德造作任持对治。于失造作远离对治。经由是如来为欲宣说彼对治故。显彼所乐名句字身。论此中显示发起意化。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发身语。或此意业由智发起。或智相分现。似彼故。是故说名发起意乐。为说有情诸行对治。此所说法名句字身以为自性。是故显示名句字身。令起爱乐发生对治。经由是如来于定不定反问置记为记别。故随其所应受领去来现互等义。论此中显示受领意化。受相应思能动其心。令受苦乐。是故说名受领意业。成所作智受。受相应思能起化。故名化意业。于记问为记别。故随其所应如实了知一切问已。领三世等无量义。如实知已。随其所应一一·记别。无有颠倒。
  (五十二左)贤劫经第二卷说(文)。第二(十五纸左至十九纸左)此文至八万四千全引佛地。于中法下脱行一字(鲜本行法檗本法行)佛体体字作身(鲜本作身)佛地论六(十三右)云。如贤劫经广说其相。所谓最初修习法行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佛身波罗蜜多三百五十等。又贤劫经二(十六右)云。喜王菩萨与诸大众受教而听。佛言菩萨有六事。业习进行法修度无极有六事。光曜度无极六有六事。世度无极乃至广说。有分舍利度无极。乃至是二千一百。其中别一百度无极。主除四大去衰。令无有余。又(三之初纸)云。何谓修习行法度无极有六事。从古以来未曾发意。则发平等至真菩萨心。在于过去平等觉所。及于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惠。志乐佛道。心愿至真未曾匆忘。是谓修治习行而度无极。是为六。何谓光曜度无极有六事。发显明智道心之法已。自察戒发菩萨心。始从施起戒·忍·精进·一心·智惠。是谓光曜度无极(文)离此经文义演光曜为初。且加解释皆非。演秘云。疏最初修习至三百五十者。从初修习到彼岸法至终分布到彼岸法。总计三百五到彼岸法。一一到彼岸中皆具六度。三十七道·六波罗蜜·四摄无畏·十力·十八不共法。皆是三百五十中法(文)观贤劫经。第一言。修习行法度无极。第二言。光曜度无极。然至相孔目章三(二十七纸右)云。依普曜经。如来成道有三百五十度功德。从初光曜无极度。乃至分布舍利度。以六波罗蜜乘之成二千一百度。以四大·六衰·十法乘之成二万一千。今考。普曜经无有此文。探玄记十四(三十二纸左)引此文言。贤劫经说。孔目探玄并云始光曜无极度。恐暗记失。贤劫经中第一标列诸度。第二以下征释诸度。经文明白。况佛地论云最初修习行法波罗蜜。大藏法数光曜为初。此依孔目。义演亦袭古错。问答并非。大凡诸师明法门量。多引此经。广如大集经十五·报恩经第六(六纸)智论五十九(十三纸)无性摄论第八(八纸左)对法论十一(五纸右)俱舍第一(二十纸右)正理第一(十八纸)显宗第一(四纸)光宝各第一。疏主法花玄赞六。引真谛说。光宝皆用。孔目章第三·探玄十四·清凉疏钞三十八下(二十一纸)天台文句·仁王经疏等说。俱舍宝疏一之余(五十五纸右)云。言八万法蕴者。但就声闻教中为语了。缘觉及菩萨即多故。菩萨藏经·无量义经云。声闻八万·缘觉九万·菩萨十亿。悲花经云。声闻有八万四千。缘觉有九万。大乘有十亿。
  (五十二左)贪嗔痴及等分(文)。等分者。杂集论十三(二纸左)云。贪行补特伽罗者。谓有猛利长时贪欲。虽于下劣可爱境界。而能发起上品贪故起即长时无断绝。故如贪行者。乃至寻思行者亦尔。各随自境猛利长时如理配释。等分行补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烦恼远离猛劣。住平等位。诸烦恼故。随境界势力。烦恼现行故。薄尘行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微薄烦恼如前所说自性位烦恼相。今此烦恼望彼是微薄故。虽于增上所缘境界而微薄性烦恼现行。昔所修习胜对治力所摧伏故(上十一之七丁。明五种行。多贪嗔慢寻思痴)胜鬘宝窟中本(十一纸右)云。言心患者。多贪为一。多嗔为二。多痴为三。三毒等分为分。又解。取身见为等分。以身见能生三毒故也(文)今谓。第二不允。杂集对多薄行言等分行。何取身见以为等分。又义演云。心境相称名为等分者。亦逾远矣。
  (五十二左)无义所生过失(文)。贤劫经中云除六衰。今依他地·天台文句。四分六根。宝窟中本(十一右)云。用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万一千诸度。言四大者。所谓成身地·水·火·风。由前诸度得净法身故能舍之。言六衰者。外六尘。六尘之贼衰耗善法故名为衰。由前诸度证诸法空。故能治之(文)探玄亦同嘉祥。演秘云。疏六无义者。此六尘等。有情耽染而无义利。或名六衰。能衰有情所有善法(文)杂心论第一(十纸左)义蕴云。疏六无义者。义谓境也。即六尘境。有情于此起遍计执。境非实故名为无义。若尔四大应然。何不言四无义。答。彼约能造。若据为境即触尘摄。皆能生过故除之也。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