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二(七末之一)

  (二左)或转变者是变异义(文)。演秘云。疏或转变者是变异义者。问。初解何别。答。所变之用是依他起故与前别。此用实非见·相二分。依此二用计能所取方名二分。是二分执所起处。二分之用。用名二分。
  (二左)或变是现义如初卷解(文)。义演云。疏或变是现义如初自解者。即第一卷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问。安慧·护法皆言变现。此二别。答。若安慧言变现者。即自体分变现起遍计取执见·相二分。即有体法变似无也。若护法言变现者。即自体分变现起依他见·相二分。即有体法变似有也。故有差别。
  (三右)非谓我识(至)名为分别(文)。义演云。疏非谓我识自体能缘名为分别者。即是依他起缘见分等名相分。非谓别有实识体能起分别也。有云。我者护法自指为我。谓对安慧故自称我(文)义蕴云。疏非谓我识自体能缘名分别者。此言相分是见分所取名所分别。非谓我自证分能缘相分为能所分也。此即自证分假称我也(已上)今谓。有云之释不允。义蕴为正。
  (四左)此护法解(至)释外难讫(文)。义演云。疏此护法解第四句兼释外难讫者。如论中是故一切至皆不离识。是释第四句。如唯言为遮至心所法等。此是释外难。外难云。心是识职可名唯识真如色等不相应既非是识自证分是唯识。
  (四左)安慧随应解假实等(文)。义演云。疏安慧随应解假实等者。安慧计。识自证分是实有。余见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文)义蕴云。疏安慧随应解假实者。自证实。二分假。我识变佛我是他依实有。依他实有依斯执实能所取等方是假法。二释如第一疏。
  (五右)上文安慧说余非佛(文)。演秘云。疏上文安慧说余非佛者。上言二分。安慧明余不据佛说佛无二分。下文明佛有二分者。护法适尔。非慧本意。
  (五右)或并有漏说分别故(文)。义蕴云。疏或并有漏说分别故者。此解两师并除佛及余无漏心。以颂言分别。即五法中唯有漏故。准安慧释。菩萨后得亦有二取。此实皆无。非唯有漏。据增处说。且言有漏。
  (五左)外境通能所取等(文)。义蕴云。谓妄执实能所取皆名外境。如执他心虽是外境。亦名能故。
  (五左)此依摄论说唯二义(文)无性第四(三右)云。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者。如前所说。身等诸识所取能取。虚妄分别安立为性。唯识为性者。由邪分别二分显现。实唯是识。善等法中虽无邪执。缘起力故二分显现。亦唯是识。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者。所取色等名无所有。能取识等名非真实。此二皆是遍计所执并名为义。
  (六右)以辨中边等(至)为自性故(文)辨中边论上(五右)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
  (六左)二十部等说体非无(文)。义演云。疏二十部等说体非无有极成故者。意云。二十部等皆有能变虚妄心故。问。说出世部等既说世间法假。如何言二十部等有虚妄心。答。彼部虽言诸世间法假。亦有体。但非实有。不妨假有(文)今谓。且约总相多分而言。不遮少分说体非有。
  (七右)此文但说(至)立分别名(文)。义演云。疏此文但说有漏位故立分别名者。如论中说。分别言据有漏位说。若无漏根本智即无分别也。
  (七左)二文三师(文)义演云。疏二文三师者。即指论中有两复次释一颂文。三师者。即指护法·安慧·难陀等三师。三师皆有依他而无遍计故。皆递离增减二边契中道也。
  (七左)言中道者(至)契会中道(文)。义演云。疏中道者正智也理顺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根本后得智也。若顺正智者。即通取资粮加行位中有漏闻思慧等。皆能顺生无漏正智也。亦解。理者道理也。正智者即通有漏无漏正智。但无错解说当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无漏方名正智。又契会中道者。中道有二种。一者约经。即以不空不有名中道。二约废诠谈旨名中道。别以理顺智名契。以智证理名会。故通二义也(文)辨中边论述记上(八右)云。论是则契中道。述曰。由有有无二种法故。一切诸法非皆有空。则契中道。中谓非边。道者真智。此理妙故合真智。又言。道谓游履之义。即是真如智所游处。此中所说有无义趣妙合真如大道理也。离于过失故言中道。旧云。是名中道义者非也(已上)今谓。准此文义演通取资粮等位有漏智者非也。
  (八左)即十地经第八卷第六地(文)。十地论八(六右)云。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
  (八左)华严所说(文)旧华严二十六(三左)云。又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探玄记十三(十七纸右)云。此之一文诸论同引证成唯识。今此所说是何等心。云何名作。今释此义。依诸圣教说有多门(约后四教十门分别)清凉依新华严广释(云云)。
  (八左)无性第四(至)名体(文)。无性第四(七右)演秘云。无性摄论广释其意。疏中虽引随文兼释。初学难分。今更引之。冀令易悟。论云唯有心者。心识是一。唯声为遣所取境义。由彼无故能取亦无。不遮心法。由彼与心不相离故。如说若无心所有法。心未曾转。若尔灭定何故唯心。释曰。此经部难。若言有心定有心法。如何灭定唯有心王。经部灭定唯有心故。论是彼宗过。我大乘宗若处有心必定亦有心相应法。若处无有心相应法。心亦定无。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显示三界唯识。言三界者。谓与欲等爱结相应随在三界。释曰。举欲界爱等色·无色二界爱结。无漏清升。对彼有漏名之为随释论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法。无有三界横计所缘。此言不遣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谓道谛摄根本·后得二种所缘。由彼不为爱之所执故。非所治故。非迷乱故。非三界摄。亦不离识故不待说。若尔应说如是二界。无界中经部唯有心心法故。释曰。若以二智不执外境。二智所缘不离识故。唯识自成。故不待说。无色经部心不执外。彼界唯识不说应成。对彼应言二界唯识。论此难不然。识所取义皆无义故。非但色无说名唯识。释曰。但识所取心外之境并皆是无。名为唯识。不唯色无得唯识名。释论何者。释曰。外人问也。除色等外何者更是识所取耶。释论亦无余虚空等识所取义(今谓。论亦无之言。此属句末。以四字为句故。演秘属后句释不是。今谓。扑扬虽且引论。而不得论及本疏意。何者。论云余虚空等。此举虚空所取之法)释曰。此出色外所取之义。论经部诸师许无色界诸心心法是无色相无体无实所取境义显现所依。释曰。叙彼计也。虚空是无色相无体实等。然此空者由心心所破色观空虚空方显。故心心法是空所依(今谓。然此空者下。此释显现甚为迂泛。义蕴为优)论恐彼执为非心心法故。说三界皆唯有心。释曰。恐执虚空离心心所名非心法。或恐彼执能依空无。所依心法亦复不有。由斯故说三界唯心。披此观疏可悟矣。
  (八左)即与欲等爱结相应等(文)。义蕴云。谓此三界皆有欲等爱结。谓心心所随在三界。与此爱结相应。系属三界贪等。故言三界唯心。或此言欲等者。即以欲界等余二界。谓心心所属此处爱结也(已上)今谓。后释为正。演秘亦同。
  (九左)又经部执(至)显现所依等(文)义蕴云。谓经部计。无色界心心所法唯观虚空。此所观空是无色相。亦无实体所取境义。离诸障碍。名为显现。彼心心所唯与此显现虚空为所依故。既无境义。便同命根故。恐经部执为非心法也(已上)今谓。显现之义与演秘不同。演秘迂矣。
  (九左)又前二师(至)应非唯识(文)义演云。疏亦前二师至应非唯识者。第一师安慧·护法。二师即是难陀。此二师但约妄心以辨唯识。且说三界。若不尔者。无漏非三界摄。应非唯识义。所缘唯识所现者。诸识所缘即是相分。相分即内识自证分上所现也。
  (九左)解深密经(至)说同此意(文)。经第三(二左)七十六(二左)演秘云。按解深密经。慈氏菩萨问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小法能见小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如是显现。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无性摄论第四释云。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为体。此所缘境说名所行。本境名质。似彼现者说名影像。谓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名无小法能取小法。譬如依止自面等质。于镜等中还见本质。由迷乱故谓我见影。由镜等缘威力大故。虽无异影而似别有影像显现。此心亦尔。问。此镜中像为有无耶。答。有两释。一云。镜中有别影像。眼识起时缘影而生。不尔便应有见无相。喻不似法。又摄论等镜像况依他。空花类遍计。又七十六云。如净镜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多影亦然。准此别有。但无实用。说离质无。摄影从质。云见自质。一云。离质无别影像。由迷乱故谓见影像。故佛地论第四说云。谓诸有情颠倒执着。影像熏习成就力故。镜面为缘自识变异似面影现。由见世间起增上慢。谓我镜中见其面影。以无别影镜中生故。经但说言众像显现。不言生起。佛地第五言生起者。依现假说。又无性论第五说云。又如影像于镜等中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而此影像实无所有。又世亲摄论亦第五云。譬如影像实无有义。即于本质起影像觉。然影像义无别可得。详曰。后释为胜。会余违文具义灯辨。小乘同异如瑜伽钞。
  (九左)世亲说云(至)无别有体(文)。世亲论四(四左)全文但所现之现为说字正。义演云。疏复举识者。即指识所现文。意说。显识所现言是识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缘义。观疏文答。解深密上言诸识所缘。即义须同。何重举唯识所现之言。答。复举唯识所现者。意显所缘相分依他内识上现。此相分是内识之境界。定者是决定义言无有小法能取正法。有意说。无有小许实能取心缘小许实所取境。何以故。无作用故。如二影生者。相见二分依自证故如影。
  (十右)佛告慈氏(至)能取正法(文)。此本论文非世亲释。
  (十右)旧维摩云(至)故众生垢(文)。注维摩三(十九左)新旧两文如上已引。
  (十左)能入唯识现在十地(文)。义演云。疏能入唯识现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入之处。若随悟入者。此解论中随字。即地前非正入也。亦云。或随经义入十地。而第二解随字。意说。或随经义修习。而能得入十地等。
  (十左)摄论(至)不出经处(文)。无性四(十九左)云。论曰。诸义现前分明显现而非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
  (十一右)无性云等(文)。无性四(十六右)云。释曰。复为成立无有境义故。引余教及余道理。谓诸菩萨成四法等。相违识相智者。更相违返故名相违。相违者识名相违识。生此识因说名为相。了知此相唯内心变外义不成故无有义说名为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等者。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悉皆充满脓血等处。鱼等傍生即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于是处唯见虚空。一物实有为五相违。非一品类智生因性。不应道理。云何于此一江河中已有脓血屎尿充满。持刀杖人两岸防守。复有种种香洁舍宅。清净街衢众宝严地。清净美水波浪湍洄。虚空定境若计外物都无实性。一切皆从内心变现。众事皆成。如有颂言。

  于一端严淫女身 出家·耽欲·及饿狗
  臭尸·昌艳·美饮食 三种分明各不同

  (十一右)空定唯空等(文)。义演云。疏空定唯空等者。作观行者而依空定观境皆空。若余人等即于其境而为其实。既互相违。明境随心种种见别(文)义蕴云。疏空定唯空非今实物等者。观空之定所观之境一切皆空。非是实人非有实物。所观为空。若实为空。即成乖反。又非人鬼等所见实互乖返也。又多本作非一实物。于理为胜(已上)今谓。准摄论文。空定是四无色中第一空无边处之观也。义演·义蕴漫言观空者未可也。以论明言入空无边处定故。
  (十一右)此虽非有(至)各变不同(文)。义演云。疏此虽非有至各变不同者。观此文意。释通外难。谓有难云。境既实无。是遍计所执。如何鬼等见不同。应举此疏文答。
  (十一右)旧云一境应四心(至)解成差证(文)。梁论第五(十九右)义演云。疏应言一处解成差者。意云。心外既无实境。何得一境应四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违境。应四心也。处义宽故。心外无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处(文)今谓。言一意处者非也。论云于一处。岂是意处。今疏亦同。
  (十一左)第二缘过未等(文)。无性摄论(十五纸左)云。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无性释曰。无所缘识现可得智等者。过去未来皆非实有。此与经部共许成就。梦境实无一切共了。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已说非有(文)演秘云。论二无所缘识智者。有义。应云无所缘识相智。无所缘相识得生故。文略不言。待今说故。详曰。意云。无境而识得生。言无所缘显境无矣。何繁相言。若言相者。而是境相。故须置者。四缘之中亦应说云所缘缘相。相是境故。彼不言相。得知是境。故此何须。又相亦名所缘相也。论若言无所缘相者。岂不滥彼相分无耶。有相滥失。故无为善。但见前文。有识相言。便谓第二亦合有相。二文全别。不可例同。
  (十一左)论三自应无倒智(至)应得解脱(文)。无性摄论四(十五纸左)云。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知真实故。无性释曰。本文虽显。而少助说。若有欲令如所得义即真实有。应不用功自然解脱。一切有情皆见实故。
  (十二右)论四随三智转智至如何可变(文)无性论(十五纸左)云。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道理成就。无性释曰。得心自在者得心调顺堪有所作。得静虑者。谓诸声闻及独觉等。若已证得清净静虑心一境性乐静思虑名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者。谓随增上意解势力。如所愿乐欲令地等变成水等。皆悉显现。得奢摩他者。谓已证得奢摩他定。滋润相续令心寂静。所言修者。空境相应。或四圣谛所缘相应。止观双运故名相应。与此相应故名为修。法观者。谓此后得观契经等正法妙惠。才作意时诸义显现者。谓契经等正法教中。随于一种无常等义。如如作意思惟刹那速灭等性如是如是非一品类境界显现。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者。无分别智后当广释。义若实有。此智应无。非有分别无分别成。义若是实有。无分别智生不应不显现。此智如实缘境义故。由此无间所说道理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皆无道理成就。
  (十二左)然今取转换(至)前解为是(文)。略纂等中。然难体性转变义。今解不尔。由定自在故。虽诸法性决定。而大士实证法性如幻。转地现行变成金等现行而成。神用无方。岂可思测。故前解胜。
  (十二左)得十自在(文)。义演云。疏得十自在者。一寿。二心。三众具。四业。五生。六胜解。七愿。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无性摄论亦言各据胜说者。余圣教中说第三地菩萨方得定自在者。据胜而说。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据胜说。理实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萨于地地中皆能具行十波罗蜜也(文)十自在者。出于十地论十(十八纸左)。
  (十二右)或意解思惟观等(文)。义蕴云。谓实非金宝。意解思惟谓为金宝。此转质无金用故非此说也。
  (十二左)第二得定(至)独觉等(文)。无性论中二句在第一下。于第一中有三种。一自在菩萨。二声闻独觉。三增上解力。世亲亦同。
  (十三左)境随真惠转(文)。义演云。疏境随真应惠转者。惠能缘真。缘真之惠。名为真惠。即余五境应随他真惠而不现也。有云。境随真惠转者。境谓真如也。以无分别智不取于相。而真如亦无出相也。
  (十三左)自性即缘识之体(文)。义蕴云。此以识体为自性。性有二种。一事。二理。事谓识之体事。理谓义理。即我法等之义所依也。此二皆以识为自体。心等所缘皆不离此识自性也。
  (十四右)大乘他方(至)不善眼识(文)。他方佛有部等不许。小乘等意。前十五界皆有漏故。许后身菩萨记不善眼故。
  (十五右)论余识识故(文)。义灯六本(初右)云。言余识识故。本释如疏。西明云。第六意识·及大众部等所立细意识·自宗七·八。皆是有法余识识故。然七·八识前依理·教已成立。故有法得成。今谓不尔。若前成立有法得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讫。应立已成。若云前立为有。今立不离故非已成。前亦数成不离识讫。又大众部立粗细二第六意识。今亦立彼。岂不违宗。若云彼细即我第八。何成立彼大众所立细意识耶。立自八故。又若不置极成之言。后身菩萨不善意识他方诸佛第六意识。亦有法中应有一分所别不成。若置极成。即七·八识非他遍计。要集云。若余识中兼七·八者。有法虽言余识。仍有不定。由此有释于理为胜。今谓不尔。余识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识而为不定。以避此过。但云余识不言第六故。又设非兼七·八。亲所缘境不离能缘心。亦无不定。
  (十五右)若别言第六(至)为不定过(文)。义演云。疏若别言第六至为不定过者。若有余字中不摄七·八识。即外人将七·八识二识为过云。汝第六识为如五识是即不亲缘离自诸法。为如第七·八识故亦得亲缘离自诸法。彼小乘虽不信有第八识。然将此识亲缘心外法故为不定过。据现实非不定。既不信有七·八识。何得更缘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识亦是极成。前引理教已成立。故亦成有法。
  (十五右)恐他以七八二识为不定(文)。义蕴云。此实非不定。恐他以为观缘离自法故此遮之。问。他许五识亲缘外尘。尘即是法。今以为喻。应有所立不成。答。有二解。一云。约别法尘五境非法。如成眼识以耳为喻。二云。设五皆法。前量已成不离识讫。不阙所立。
  (十五右)论此亲所缘(至)如彼能缘(文)。义蕴云。此文意兼自证缘见亦不离能缘。能所缘中二随一故如自证。
  (十五左)别有六量(文)。义演云。疏别有六量者。即六识各别作比量。即为六量也。
  (十五左)此第二唯识量(文)。义演云。疏此第二唯识量者。取前亲所缘量为第一。此量为第二。若约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勘余本。
  (十六右)不言即识(至)无为别故(文)义演云。不言即识者。宗中不可云即识。但可云决定不离心及心所。若言即识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过。以他心境即是心故。疏以有无为别故者。若以所缘有为无为即是识者。且如所缘中有是无为法者。此无为复与识别。如何言所缘法即识耶。
  (十六右)今此所成(至)亦即我心(文)。义灯六本(二左)云。问。难他心智应缘外境。今云缘自心非亲缘他心。亦应如镜为缘还见自质者。为镜喻心为当取质。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以镜喻心。应云以镜为缘还见自镜故。心为缘还见自心。如何得云还见自心。如何得云还见自质。以质喻心为难准此。答二解。一云。且约散位应云如质以镜为缘还见自质。今他心智以他心缘还见自心。二云。约定如定为缘。自心变作种种影像不离自心。如似散心以镜为缘还见本质。非离于质镜中别生问。自心他为缘还能见自心。自质镜为缘质不能见质。如何为喻。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质以镜为缘还见眼质。故云还见自质。虽取见非眼。眼依处故。随世俗故。
  (十六右)以是法故即有体法(文)。演秘云。疏以是法故即有体法者。论云所缘法者。即是因法。既云所缘。必须有体。故所缘因除彼空花。疏云以是法者。以是所缘法也。省所缘言但云是法(文)义蕴亦同。
  (十六右)又解除彼亦得(文)。演秘云。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因中应云除彼空花所缘法故。以言简之亦无过也(文)义演云。又解除彼亦得者。即立量云。除他心智所缘他心心所境已外余所缘诸法。决定不离能缘心等。因云。是所缘故。如相应法。又立量云。除彼无体已外余所缘有体法。决定不离我能缘心。是所缘法故。如相应法。或因除亦得。因中应云除彼空花所缘法故。以言简之故无有过。
  (十六右)非言余心(至)故通心也(文)。义演云。疏非言与心相应至故通心者。若非言与心相应。即唯心故。故但总言相应通心王也。故不言与心相应。问。此文与前此亲所缘定非离此等论文何别皆成立所缘不离识故。答。有二解。一云。无别。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云。有别。前量偏约亲所缘缘说不心。而有外救云。如心心所法及亲所缘。不离心故可成唯识。若疏所缘质色并不相应法及与无为等。既非亲缘。应离识者。故说此量。然此量意。色等诸法以是法故皆非离心。如心心所非谓此法是亲所缘说不离言。故与前论文有别。明知此量有法但云所缘色等诸法为有法。与前论文有法不同。故说与前论文别。或可。前后二量因有别故。前后论别也。
  (十六左)初离有后离无(文)义蕴云。勿以真理俗事为初后。谓论中初言我法为初故离有。后言空识言后离无。
  (十七右)辨中边论初卷等(文)。彼论上(二左)云。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宗空相。
  (十七右)旧译亦同(文)。真谛所译题曰中边分别论。彼上卷(二左)云。虚妄分别有。彼处无有二。彼中唯有空。于此亦有彼。此中虚妄分别者。谓分别能执所执。有者。但有分别。彼处者。谓虚妄分别。无有二者。谓能执取执此二永无。彼中者。谓分别中。唯有空者。谓但此分别离能执所执故唯有空。于此者。谓能所空中。亦有彼者。谓有虚妄分别。若法是处无。由此法故是处空。其所余者则名为有。若如是知。即于空相智无颠倒。
  (十七右)处于中字皆七转声(文)。义蕴云。此有二释。一云。处于中三字皆第七转。于唯境声。处中依声。如言眼中之识。故中亦是声。二云。中字误。应为等字。彼论言处。此颂言于。意念二文何以解其中字。后释为正。
  (十七右)处言与于(至)有所依故(文)。义演云。疏处言与于大义相似者。意说。处字与于字大义相似。疏以处于中皆第七转有所依故者。旧颂云彼处无有二。处者皆即第七转中境第七啭。然第七啭声中有所依有所于境。今即是所于境声摄。处与于相似故。论第一云。谓二空于者。是境第七摄。然空列中字为第七转。应云处者于中是第七啭摄。或可。颂中字是第七转摄。以第七转中有所依声故。
  (十八左)故说一切法者等(文)。彼论上(三右)云。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论曰。一切法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依前理故说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虚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有故者。谓有空性虚妄分别故。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谓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
  (十九左)旧云是名中道义(文)。中边分别论上(初左)云。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名中道义。一切法者。谓有为名虚妄分别。无为名空。非空者。谓由空由虚妄分别。非不空者。谓由能执所执故。有者。谓虚妄分别有故。无者。谓能执所执无故。及有者。为于虚妄中有真空故。于真空中亦有虚妄分别故。是名中道义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等文不违般若波罗蜜等。如经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二十右)据理而言四事皆通(文)。演秘云。疏据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有义弹云。身不定难如何得说通非情耶。若言情非情境于多相续皆不定属说通非情。此亦不然。境道非情。仍约有情名不定故。故应思之。详曰。言四皆通。定不定。或通有情。不云四种通情非情名皆通也(文)义蕴云。疏据理而言四事皆通者。准理身不可通非情。今言皆通有情也。以处·时二亦通有情。如言王处自在时等。或言通者通定。思之可准(文)义演云。疏据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云。四事中处·时二即是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决定。今言四事皆通者。处·时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决定。言处·时通不定者。谓于是处同一时间有情心既有多。所变亦应有别。故于一境变名不同。即随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同居异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谓多有情同一事业多时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今言处·时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胜说。理实皆有定不定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说。四事皆通有情。如疏云。谓终南山处。谓缘山时及作用等亦是无情。水土有生长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经尔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处定有情。即名有情。所处定故。说处通有情。时通有情者。或有缘此人。或时不缘人等。故说时通有情。疏中即约有情缘山等。据非情说。身与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属身故。又解。疏中错作通字。应是过字。应云据理而言四事皆有过。外人难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识无心外实境者。即处·时·身·用四皆有过。据此有理也。亦如真谛旧颂云。若唯识无尘。此一句通结于处·时·身四事。应难云。若唯识无尘者。即处定不成。亦若唯识无尘者。即时定亦不成。处成既定成。故知识外有实境。身·用亦准此难云。若唯识无尘。身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新颂云。若识无实境。此下一句亦通于四处。外人难曰。若唯识无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说。若唯有识无外境者。处亦不成。时亦不成。身亦不成。作用亦不成。既许成者。通显识外境不无也。
  (二十右)旧真谛论(至)唯识无尘(文)。真谛所译题曰大乘唯识论一卷。彼论(初左)之全文。义演云。疏真谛论云至若唯识无尘者。意云。今此颂是也别为难。难云。若唯识无尘境等许处时定者。此应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识无外境故。故云处·时悉无定。无相续不定者。大乘许相续不定。今难云。相续应定故。云无相续不定无不定言。意显于定。作用若成者。今难云。应不成。以唯有识无外境故。今一行颂下一句结上三句。意云。既唯有识无心外境。所作事等如何得成耶。又泰法师解此颂云。此则应云处·时决定。取第二句上一无字相属上处·时也。此文意说。处·时悉无定无也。意显有处·时决定也。即第二句中相续不定者。相续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者。即作用也。即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于此。应言作用不定悉不成。悉不成者。难上处·时·身·用定不定等悉不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应云若唯识无尘者。处·时·身·用定不定悉不成也(文)义蕴云。疏旧真谛论处时悉无定等者。处·时据定。彼论难令无定相续不定。今难云。无不定也。余可准释。
  (二十右)菩提流支论(至)及所作事(文)。流支所译题曰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一名破色心论一卷。彼论(初右)之全文。义演云。疏菩提流支论云若但心无尘至人及所作事者。此颂意说。但有圆心无心外六尘也。实无外境。妄见离心外有境。故云若但心无尘。离外境妄见。处时定不定。准上处·时令定难难不定。故云处时定不定。人及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云此二法不定。今难人云。即上定字流至于此。应云人·所作事应定。文中虽复不别配。准上相相返理合如是难也。以故唯有识无外境。又泰法师云。若言处时定人所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颂将第一句难下三句。
  (二十左)彼长行云(至)不缘色等(文)。彼论疏上(二十一右)云。述曰。下广四难。于中有二。初牒大乘义别为四难。后总为四难。初中亦二。初牒大乘义。后正申难。此广初句颂。通下四难。若者若大乘。谓若大乘说唯有识无心外境。即是离于心外实有色声等境有缘色等能缘识生。此识生时不以离心色等为境者。此即小乘外道牒大乘义。自下正难。
  (二十左)何因此识(至)非一切处(文)。彼疏曰。述曰。即第一难。颂第二句处定不成。谓既无实境。许有此识生。何因如缘终南山识。于此山处起余处则不生。此及所余境实无故。谓立量云。非缘终南处。缘此识应生。执。境实无识得生故。如缘终南处。此言现识非谓此识。若说此识者。非此处亦生。然今且为处定比量此识不生。倒生比量。义准可知。然不繁作。下皆准何因等言即不应成。
  (二十左)经部师等(文)。彼论疏(二十纸左)云。谓此所难无实外征。论主假作经部诸师为此问意。故言设难。又设谓施设。即实经部施设此难。
  (二十左)此言现识非谓此识(文)。义演云。疏此言现识非谓此识者。此难意云。云不缘终南山处。亦应缘此终南山现量识应生。不谓比量识生。何以故。以比量识不缘南山处。缘此终南山比识亦得故。
  (二十左)何故此处(至)非一切时(文)。彼论疏(二十一左)云。述曰。此第二难。颂第二句时定不成。谓既无实境。许有此识生。何故如缘终南山处识于一时起。非一切时生。此时余时境俱无故。谓立量言。非缘终南时缘此识应起。执境实无此识生故。如缘终南时。此言现识。如前已说。处·时有异。余意可同。
  (二十左)同一处时(至)随一识生(文)。彼论疏(二十二右)云。述曰。即第三难。颂第三句相续不定不应成难。言相续者有情异名。前蕴始尽后蕴即生故言相续。或非常一。简异外宗亦相续。谓既无外境许有此识生。如同一山处及同一时间有多相续。皆共缘见。何不决定随一相续缘山识生。所余有情此识不起。此虽正难现未显。次举喻成。
  (二十一右)谓外量云有见不见(文)。义蕴云。此量相符。如鬼人天。同一所时唯一见水。余不见故。此量应云。有多相续。同一时间于终南山处。应定一见。余不能见。此为宗也。因喻如疏。
  (二十一右)如眩翳人(至)有此识生(文)。彼疏(二十二右)云。述曰。此举决定例不决定。既言虚妄分别以为缘故似外境生。实无外境。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无小实义唯有识者。如世日眩及中有翳以为缘故。同一时间于虚空中。此决定见有发蝇等种种异物。非是眼中无眩翳者。于此时处许有见发蝇等识生。何故于同一山之处及同一时。有多相续皆共见山非是决定。如见发等随一能见虚妄眩翳。唯识既齐。定随一见其义应等。既许多见故。是相续不决定故。谓立量云。有多相续同一时间于一处所。应定一见余不能见。执唯识故。如多相续同一时间于一发等。有见不见(文)义演云。如眩翳者。解云。着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长即目前见长毛发。若目翳圆即目见毛轮。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见蝇(文)今谓。毛轮者。二物非同。勿谓毛之轮。又多本作蝇。义演释为蝇。义恐见错本二十唯识疏曰蝇有附食等用。明知蝇字非绳。
  (二十一左)复有何因(至)其用非无(文)。彼疏(二十二左)云。述曰。下第四句作用不成。于中有三难。此即第一翳发等无实用。复有何因言通三难问。及申三难竟。论云余发等物其用非无。通上三难。谓既无实境许有此识生。有何所以有眩翳者所见。发蝇等无发蝇等用。无眩翳者所见发蝇等有发蝇等用。发有为髻等用。蝇有附食等用也。量云。眩翳所见应有实用。执无实境此识生故。如余发等(文)今谓。新论此无余发等物等二句。第二下亦无余饮等物等二句。至第三下有余发等物其用非无二句。此顺旧论。流支·真谛两论皆有故。二十疏(二十四右)云。此中举初余发蝇等。等取第二余饮等用。及等第三余城等用。然旧论一一难下皆自出例。今恐烦广故总显之(文)今谓。论与此疏言同意别。若约论在第三。则余发等言等取第二饮等用及第三城等用。如彼疏释。又此疏意。余发等言唯等蝇等不等第二·第三。以第二·第三有二句故应知。
  (二十一左)第二云复有何因(至)其用非无(文)。新论中无余饮等二句。此顺旧论如上已辨。第三亦同。彼疏(二十三右)云。述曰。难作用中。此即第二梦饮等无实用。即供身四事。一饮食。二衣服。三翳药等取第四卧具。然此外加刀杖及毒药。药通二种。有毒无毒故。谓既无实境许识得生。何故梦饮酒等无醉乱等用。余时饮等有有醉等用。量云。梦中饮等应有实用。执无实境此识生故。如余时饮等。
  (二十二右)第三复有何因(至)其用非无(文)。彼疏(二十三左)云。述曰。此第三难。寻香城等作用不成。旧论云乾闼婆城讹也。梵云健达缚此云寻香。谓中有能寻当生处香即便往。亦名健达缚。其西域呼俳优亦云寻香。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业。唯寻诸家饮食等香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求饮食。能作幻术。此幻作城于中游。名寻香城。幻惑似有。无实城用。或呼阳焰化城名健达缚城。诸商估等入诸山海。多见阳焰化为城空。于中闻者作乐等声。西域呼作乐者既名寻香。故说此化城名寻香城。谓既无实境许此识生。何故此城无实城用。非寻香城有实城用。量云。此寻香城应有实用。许无实境此识生故。如余城等(文)义演云。疏寻香城者。梵音云健达缚。旧云乾闼婆。此云寻香。西方戏儿但作音乐造幻城等。寻饮贪香。彼所造城名寻香城。由此海中日轮云气相击势力似城相现。从喻为名。亦辨健达缚城如泰法师抄。更有广释。恐繁不录。
  (二十二右)如上皆有返覆比量(文)。义演云。疏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处决定比量云。汝正缘终南山。缘此终南山识应不生。执实山无此心生故。如余不缘终南山处。时定量云。汝缘终南山识应不起。执实山无此此心生故。如不缘时。次相续不定量云。如多人于一处所同一时间。一人眩翳见发蝇等时。余人无眩翳者亦应见发蝇等物。执唯识故。如众多人同一处时见实山等。
  (二十二左)真谛论云(至)及苦受逼害(文)大乘唯识论(二右)云。定处等义成如梦。云何梦中离诸尘。有处或见国园男女等。非一切处。或是处中有时见。有时不见。而不恒见。是故离尘定处定时得成立。如饿鬼续不定如饿鬼相续不定得成。云何得成。一切同见脓河等。脓遍满河故名脓河。犹如酥瓮。饿鬼同业报位故。一切悉见脓等遍满。河中非一。如见脓河。余粪秽等河亦尔。或见有人捉持刀杖遮护不令得近。如此唯识相续不定离尘得成。如梦害作事。如梦离男女交会时出不净为相。梦害得成作事亦尔。如此由各各譬处时定等四义得成。复次如地狱一切。由地狱譬四义得成立。云何得成。见狱卒及共受逼害。如地狱中诸受罪人见狱卒等。定处定时见狗鸟山等来。平等见非一受逼害亦尔。实无狱卒等。由同业报增上缘故。余处亦如是。由此通譬四义得成。
  (二十二左)菩提流支论(至)为彼所逼恼(文)楞伽唯识论(七右)云。处时等诸事。无色等外法。人梦及饿鬼。依业虚妄见。此偈明何义。汝言。以何义故。于有色处眼则见色。余无色处则见有色。于有色处不见色故。又汝言。以何义故。又即彼见处于有色时眼则见色。若无色时不见色者。汝以何义。于彼梦中一处见有聚落城邑及男女等。或即彼处聚落城邑及男女等皆悉不见。或有时见。或时不见。非是常见。又汝言。若无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如是则应一切时见。若不如是应一切时不见者。此义不然。何以故。有于处时无色香等外诸境界。亦有同处同时同见。亦有同处同时不见。是故偈言人梦及饿鬼依业虚妄见。故此明何义。以汝向言若无色等外诸境界。云何有时处等见不见者。此义不成。是虚妄说。何以故。以离色等外诸境界时处等事皆悉成故。又(八左)云。如梦中无女。动身失不净。狱中种种主。为彼所逼恼。此偈明何义。如人梦中实无女人而见女人。与身交会漏失不净。众生如是无始世来虚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诸境界。皆亦如是。实无而成。以如是等种种譬喻。离色香等外诸境界。有处时人所作业等四种事成。又复更有一种譬喻。离色香等外诸境界四种事成。皆虚妄不实。是故偈言狱中种种主为彼所逼恼。故此明何义。彼四种事离色香等外诸境界一切皆成。云何皆成。如地狱中无地狱主而地狱众生依自罪业见地狱主。彼地狱主与种种苦。而起心见此是地狱。此是地狱处。此是地狱时。此是夜时。此是昼时。此中前时此中后时。彼是地狱主。我是作罪人。以恶业故。见狗见乌。或见铁钩。或见两羊。乃至广说。
  (二十二左)新翻论云(至)释前四难(文)。二十疏上(二十五右)云。初一句答初二难。第二·三句答第三难。第四句颂答第四难。至下当知。颂言身者相续异名。
  (二十三右)彼论云(至)非一切处(文)。彼疏(二十五右)云。述曰。此长行中文有其三。初以如梦喻合解处·时二难。次解第三征。后解第四难。就初段中文复有三。初解颂说如梦之言。次解处时俱定之理。后结二定非不得成。此即初也。然旧译家不闲此义。遂略不翻。梵云伊(上声呼之)缚(平声呼之。合名梦也)。筏(此有二义一是有义。二譬喻义)今言如梦显是譬喻。故言意说如梦所见。非谓有梦名伊缚筏。或后有释。梦者能缘。其村或园等梦之所见梦心所有。今颂略言喻如梦者。显梦所见为二定喻。非能缘梦心为处时同法。恐以能缘为同喻故。今简略也。论谓如梦中虽无实境。述曰。次解处时俱定之理。以一梦喻喻二理成故。此最初说如梦中无实境也。然今论师解四外难非正当难。以去外疑。举世现事返质外人信解前难。此梦境无。经部·大乘彼此共许。故以为喻。论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述曰。此解处定。犹如梦中一种境虽无实。或于是处见有村等。余处不见。故虽一切处皆有识。而于是处终南山非于余处。
  (二十三右)正解量云(文)二十疏云。彼此成已返解他难量云等。前后之文与此疏同。
  (二十三左)以因言许无随一失(文)。义演云。疏以因言许无随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许者。因中即他随一不成过。彼小乘等不许境不实故。是置许言为简过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许言故。无他随一失。
  (二十三左)言如是故(至)不定过(文)。义演云。疏言如是故无以真如不定过者。意云。言如是者。即指所许之境。内处时等故简真如也。若不言如是。但以是境故者。即有真如为不定之过。以真如亦是境故。问。梦境是非觉。岂可将前境耶。答。今所成意。彼执处时定实即通遍计也。故以前后是现境此违他准已亦得为对。
  (二十三左)彼论云(至)不令得食(文)。彼疏(二十六左)云。或复有释。鬼有二种。一福德鬼。住此洲而报与天同。二薄福德。所见水等皆为猛火。今以薄福喻身不定。故如饿鬼。若福德鬼喻不成故(旧论无此。如前已说)。论河中脓满故名脓河。如说苏瓶其中苏满。述曰。解颂脓河。河中脓满得脓河名。非有小脓名脓河也。西城中卖苏人说卖苏瓶。言满瓶着苏并瓶亦卖。言卖苏瓶。非有少苏言卖苏瓶。旧言苏瓮。脓河亦尔。又(二十七右)云。述曰。自下正解相续不定。如多饿鬼同为恶业同得恶果。多共一处聚集之时同见脓河。相续不定。非于脓河定唯一见一不能见。如眩翳者见发蝇等。故虽无实境相续不定。其义亦成。外道·小乘经部师等。皆信饿鬼同见脓河。故以为喻。量云。同于一时同于此处相续不定。其理得成。许无实境故。如饿鬼所见脓河。然颂脓河更有等字。等何等法。论等言显示或见粪等。述曰。由恶业故所见水等皆谓粪尿及余血等。摄论等云。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为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即此意也。论及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护不令得食。鬼由恶业深极饥渴。设虽见脓亦趣望。得为诸有情遮不令食。一切同见非唯一见。故喻得成(文)义演云。立量准前者。量云。汝于梦中见有村园等时。亦应不见。汝许梦境非实有故。如余梦中不见村等时。或返之。或于梦不见村园等时。亦应见有村等。许梦境非实有故。如汝余梦中见村等时。正量云。其非梦中境虽无实所见村园等。更其时亦定。许如是境皆无实故。如梦所见。此因对经部。经部许梦境非实故。疏中言以经部为首。若萨婆多梦境许实。故今不对。问。岂园皆有有情非。答。纵无有情。村中定有情。村中定有时。故知亦通有情。
  (二十四右)彼论云(至)精血等用(文)。彼疏(二十八右)云。如梦中言如先已说。譬如梦中梦两交会。境虽无实。而男有损精。女有损血等用。等者等取支分劳倦出汗等用。梦得钱等。其用则无。境虽无实。其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余见发等有发等用。其理亦成。量云。眩翳·非眩翳等所见发等有用无用成。许无实境故。如梦失精等。
  (二十四左)颂曰一切(至)故四义皆成(文)。彼疏(二十八左)云。言一切者。标宗所明总解四难故言一切。故四义皆成。此总结也。余十三字正答难也。
  (二十四左)彼长行云(至)为逼害事(文)。彼疏(二十九右)云。然大乘中。其狱卒等在地狱中作逼害者。非实有情。至下当悉。其掷罪人置地狱者。是实有情。与俱舍同。此对萨婆多及经部等申其正理。不对大众·正量部等申其正理。下正解难。论而彼有情同业异熟增上力故。述曰。申彼地狱受罪有情因果同。故。此显所由。论同处同时众多相续。皆共见有狱卒狗鸟铁山等物来至其所为逼害事。述曰。同处者显处定义。同此处见余处无故。同时者显时定义。同此时见余时无故。众多相续等者。显相续不定。皆共见故。来至其所为逼害事者。显作用成。狗者驳狗也。鸟者铁嶲啄眼精等鸟也。铁山者。即众合地狱等作羊牛等形来逼罪人。等物者。等取刚铁树林剌等蠰狗吒虫等。此中意者。谓地狱中境虽无实。同处同时多受罪者。同见狱卒等来为逼害事四义既成故。于余时境虽无实。其处定等非皆不成。又(三十纸左)云。今彼部(摩诃僧祇犊子部等)意。狱卒狗等皆有情数。是在地狱有情用故。如那落迦报。然诸部中大众·正量说狱卒等是实有情。萨婆多师虽非有情。然是心外恶业所感增上大种转变所生造色形显量力差别。经部师等难非有情。然是心外造业之时唯熏内识。及其受果乃在心外。大种转变起形显等。今大乘意亦非有情。造业之时既在内识。受果之世在识非余故。今大乘与诸部异。大众部等于此救之。其在地狱行业掷人置地狱者。是实有情。诸部无诤(文)瑜伽第四(六右)广明诸地狱相。略纂二(二十五右)云。狱卒狗鸟爙炬吒虫等。二十唯识叙诸宗不同。萨婆多师·经部·大乘说是非情。然少差别。上座部说为情类。广如彼破。伦记亦同。义演云。然圣教中唯说地狱中狱卒与鸟等是有情故。饿鬼见者是无情也。若阎罗王宜以文案。狱卒伺命等即是有情。如经中说。若人心常怀恶毒。又见一切众生有厄难凶恶之事心大欢喜。由造此业死后作阎罗王伺命狱卒等。
  (二十五右)旧唯识云(至)引经为难(文)。流支·真谛二论并引阿含之说。
  (二十五左)识从自种(至)说彼为十(文)。彼疏(四十一右)云。此即第二说密意。颂旧论说言故。佛说此二似内外处。名之为二似有色处。故言为十。亦不相违。谓六内识从自种子生现行时。其现行识变似色等境相而转。非外实有色等十处。是此中意。
  (二十五左)似色现识(至)差别而生(文)。彼疏(四十二左)云。释初二句颂。似色现识者。谓即眼识能现似色而转之。识无实色故名为似色识现似色故。说眼识名似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生者。从能生已识体之种。此种由境界等诸缘合已异本相续名为转变。此了色识从自种子缘青黄等。种种行差别而生。
  (二十五左)佛依彼种(至)眼处色处(文)。彼疏(四十二右)云。述曰。依眼识种说为眼处。依于眼识所现似色说为色处。种名为眼。相名为色。故言如次。
  (二十五左)如是乃至(至)差别而生(文)。彼疏云。论如是乃至似触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述曰。如是者牒眼识。乃至者略中也。谓略中间耳·鼻·舌三识也。举五识中初·后二识以作其法。准余可知。
  (二十五左)佛依彼种(至)身处触处(文)。彼疏云。述曰。此亦如前。此意即是五有色处种名为内根。境名为外处。观所缘论亦作是说。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互为因。功能即是种子异名。亦说五根体即识种。成唯识论第四卷中略有二说。有说。眼等五根即五识种。无现眼等为俱有根。唯自因缘生已种子。名为眼等。为俱有·所缘。以为诚证。观所缘说。第八识上五识种子名五根故。又说。常与境互得为因故。其五外境许有依他色处无诤。其陈那等依此唯识于观所缘作如是说。有说非理。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十八界种应杂乱。成如是便有十一过失。广如彼说。然护法论师假明陈那执复转救言。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其安慧等复破彼言。应五色根非无记。如是便有十二过失。然广如彼。亦陈那等即随文解更无异释。其安慧等释此。于识所变似眼根等。以有发生五识用故。假名种子及色功能。非谓色根即识业种。破经部等心外实色。由未建立有第八识。若不说种为眼等根。眼等便离六识。而有。故说种子为眼等根故。今于此有二师释。于中一一更别开义如彼疏解。
  (二十五右)依此密意说色等十(文)疏云。述曰。此总结也。依破于我。于识种子说为眼等。于识所现现行似色名为色等。非离于识别有眼等。眼等不离第八识故。
  (二十六右)二者(至)并识变故(文)。义演云。疏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识故隐五识根乃至并识变故者。然彼二十唯识中云种子为五根。相分现行为尘者。即约未建立第八识以前。即隐五色根但说种子为根。恐小乘执离识外别有五根故。说种为根也。今此唯识论中意。依识所变非别实有者。即由正义。依建立本识。变起现行五色根为所依。现行五尘相分为所缘。故不同二十唯识论说根尘并识变也(文)义蕴云。疏二者以未建立第八隐五色根等者。谓五根第八相分。小乘未信故。且隐之但说识种。若尔种亦小乘不立。如何说之。答。彼虽不许第八中种。小部经中亦有种子。故说为根。此中言二者。即论二十唯识中第二义也。非是前科释外疑中第二文。不解释密意等为第二故。
  (二十六右)此下第二(至)所有胜利(文)。二十唯识疏(四十三左)云。胜利者果利也。
  (二十六右)唯识二十(至)数取趣无我(文)。彼疏(四十三左)云。补特伽罗名数取趣。以能数数取诸趣故。有其果位安立因名。由无实我故数取趣。又云。受化者能入数取趣无我。述曰。此释上二句颂。总立宗也。次当广释知十二处无实我故。受化者入有情无我。若言人趣唯一故。
  (二十六右)谓若了知(至)乃至知者(文)。彼疏(四十三左)云。述曰。六二法者。即十二处。内六处·外六处。谓根及境。由说十二处教。若知六识从根及境六二法生。了知自身唯眼能见都无见者。乃至了知唯意知法都无知者。此中见者。等外道等执实我故。能了知根境除我执也。
  (二十六左)应受有情(至)有情无我(文)。彼疏述曰。二乘根机者名为应受有情无我教。由知唯有根境识等无实我故。二乘根者便入有情无我正理。除计我执。得二乘果。是密意说十二处教之胜利也。
  (二十六左)依彼所化生(至)如化生有情(文)。彼疏上(二十九左)云。述曰。上三句显别意。第四句引喻成。第一句显机宜。第二句能化意。第三句说。  
  (二十六左)彼自释言(至)化生有情(文)。彼疏(四十纸右)云。此释第四能成喻句。有断见外道。闻说无我来问佛云。我体既无。谁住后世。今佛世尊为答断见者。说有中有化生有情能住 后世。非为实有说化生也。若非实有。佛如何说。
  (二十六左)彼但依心(至)化生有情(文)。彼疏云。述曰。以诸色等断或不续。诸转识等或断或隐。唯第八心相续不断。能从前世往于后世结生不断。佛观此心密意说有化生有情。非现实有化生有情乃后说也。此举极成以况二家不极成法。问。何故化生知非实有密意趣说。
  (二十七右)不说实有化生有情(文)。义演云。问。中有之身既是业灭具五蕴成。云何非实。答。以中有身顿起顿灭非如本有相续长时。恐彼执为实有情我故非实。理实与彼本有相似亦密说故。
  (二十七右)说无有情(至)但有法因(文)。彼疏云。述曰。由佛经中说。无有情我及生者等八种事但有其法但有从因所起。因即所由。所从生法一切名因。都无实相。故知化生密意趣说。然旧论偈说。无众生及我。但法有因果。今勘三梵本。并无果字亦有故字。由此经故知说化生是密意教。若无故者其理不成。无因成故。
  (二十七右)说色等处(至)契经亦尔(文)。彼疏云。此合法喻。若尔如何。
  (二十七右)依所化生(至)非别实有(文)。彼疏云。述曰。解上三句颂。观空密说。非别实有色等十处。机宜如何。所化众生执有实我。为破彼我执说有色等十。令除一实见故。旧论颂云。色等八有教。为化执我人。即此颂云。依所化机宜说色等也。
  (二十七左)彼长行云(至)法无我(文)。彼疏云。说一切法唯有识者。是有情无我密意。教余。故受化者能入一切法无我。我主宰义。知法无主宰名法无我也(文)义演云。问。何故唤法名为我耶。答。我者自在之义。即诸法有自在义故得我名。不得将割断义以解于我。
  (二十八右)应受诸法(至)诸法无我(文)。彼疏云。述曰。菩萨根境名为应受法无我教。由知诸法唯有识故。菩萨根者便能悟入诸法无我。除计法执得成佛果。是诸法唯有识教之胜利也。然佛世尊有三时教。此唯识教第三时说。令得佛果故非密意。有情无我教是第一时教。令得二乘果故名密意说。
  (二十八右)若知诸法(至)入法无我(文)。彼疏云。述曰。外人既闻诸法皆空说唯识教。自下设难。此牒大乘义。下方申正难。若能了知一切诸法一切皆无。得入于法无我理者。
  (二十八右)是则唯识(至)何所安立(文)。彼疏云。述曰。此正难也。既言一切诸法皆无。即无有识。唯识既无。今此论中何所安立得入佛果。其安立者即牒论初立宗言。问义同前释。
  (二十八左)论谓依识变至说为法空(文)。此疏不引二十答文。演秘(二十五左)为引曰。按二十唯识论云。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无我。如是乃名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文)二十疏(四十五右)释此文曰。非是令知一切种类唯识亦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意存二性故。若非知一切种无。令知何等。又次文二乘异生诸愚夫等起计所执。自性诸法差别诸法以为实有。即是诸法体及用也。令知此所执性体用都无。名入法无我。非知真俗凡圣等境亦都无故名入法无我。
  (二十八左)非无离遍计(至)说为法空(文)。义演云。疏非无离遍计所执实有乃至说为法空者。意说非无离此遍计所执实言以外更无余无漏正体·后得智所证唯识性故说为法空但空法执名为法空故。问。此根本·后得智证唯识。为约依他。答。从前问且约依他名唯识性。兼取真理亦无妨。论非无无离言正智所证唯识性故说为法空者。意说。说但说所执我法无故名为法空。不说依他·圆成无故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圆成法体不无。又是离言正智所证不得名空。长读论文。
  (二十八左)设依他言(至)故今总言(文)义演云。疏设依他言法体亦离至故今总言者。此说依他离言所由。意说。依他唯识性虽有依他能诠诠言。其法体亦离言也。问。何以知耶。答。谓后得智所缘故。唯有识无心外境。不带言故。此证其离言故。依他·圆成俱离言也。其正体智自体分证自许依他见分时。亦是正智。证离言依他唯识性故也。论虽总言非无离言正智所证等不别分别。今疏家据正体后得。分别其善其真如离言不说自成。
  (二十九右)其正体智自证分亦证依他(文)。义蕴云。谓前本问依他识性。今论答云。非无离言正智所证。正智证者即是真如。便乖问意。故此解云。其正体智自证缘见亦是依他唯识性也。
  (二十九左)若总四俗(至)亦是相依(文)。义演云。疏若总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哲解云。若四俗谛中。初俗谛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俗。俗中后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说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广分别。如泰法师抄。或四可将俗对第四真将真对初俗亦得相依。相待立故。
  (二十九左)佛说为不可治者(文)。演秘云。按宝积经云。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即不可除。
  (三十右)摄论第四(至)故名坚住(文)。今按摄论并无性释。言诸识体是识等。不言色处识为体等。然摄论等虽有稍异。而终成一意。彼次前文(无性四九纸右)论曰。如是已说种种诸识如梦等喻。即于此中。眼识等识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色亦唯有识。云何可见。此亦如前由教及理。释曰。教即十地·解深密经。理即经中所说道理。谓三摩地所行影像及梦等喻。皆如前说(文)承此论文次举难(九左)云。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无性释曰。若此诸识亦体是识等者。此问色·识一类坚住相续转因。言一类。者是相似义。前后一类无有变异。亦无间断故名坚住。即此说名相续而转(文)今谓。摄论就能现识而论。此论约所现色而难。能所虽异意则不别。
  (三十右)天亲云多时住故(文)。世亲摄论四(六右)云。一类坚住相续转者。由相似故名为一类。多时住故说名坚住。
  (三十左)由无迷执(至)应无颠倒(文)。摄论亦有。疏中不引。无性论四(九左)云。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若不尔者。于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无性释曰。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者。等即等取烦恼业生诸杂染法。眼等诸识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作所依处。所依处者即是因义。故者须也。观彼问意而作此答。谓无义中显现似于眼等诸识。一类坚住相续而转。由此起彼颠倒等法。
  (三十左)颠倒即诸识(至)二障杂染(文)。摄论四(九左)云。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无性(十右)释曰。若不尔者。若不如是转。于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若无颠倒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无因缘故。
  (三十一右)二障杂染(至)何有清净(文)。摄论四(九左)云。此若无者。诸清净法亦应无有。无性释曰。若无杂染。清净亦无。要息杂染显清净故。
  (三十一右)摄论第四无著颂本(文)。演秘六末(二十六右)云。摄论第四(十右)无性释曰。乱相许为似色变识。乱体许为非色变识。顺结颂法。故文隔越其义相属。若无似色所变因识。非色果识不应得有。以若无境有境亦无。释曰。言顺结等而释外难。外难意云。准长行释。与彼颂文何故不次。故答彼言。约顺结颂。取义相属故。文隔越亦不相违。其文隔越对者可患。先因后果。名之为顺。又云。以若无境无似色境。有境亦无。能有彼境颠倒之心名为有境(文)今谓。此释非也。无性释意唯就颂中明隔越成文非顺次成也。非通颂与长行顺逆有别。无性通释甚明白矣。迷之如是何乎。
  (三十一左)唯识二十云(至)现量为胜(文)。彼疏下(二十四纸右)云。此则正量·萨婆多等为此问起。先议诸法刊定胜量。后方申难。此即议也。刊定者贬量也。言诸法者即是所量。一切有漏无漏诸法由三二量揩准有无。量者量度。如以尺丈量绫锦等。文为能量。绫等所量。知其量数是其量果。诸心心所缘诸法时。说有四分。见分能量。相分所量。自证量果。如是自证缘见分时。见分所量。自证能量。证自证为量果。如证自证缘自证时。自证所量。证自证分为其能量。即此自证亦为量果。能返缘故。若以第三缘第四时。第四所量。第三能量。其第四分即为量果。能返缘故。陈那以前古内外道大小乘师皆说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圣言量。今依梵音。云阿弗多阿笈摩。此云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圣者说名为至教。但是世间言无差二可信者语皆至教量。契至理故。令定争故。如八语品四圣言等。言比量者。比附量度名为比量。即以众相而观于义。缘此义名为比量。言现量者。诸部说异。且萨婆多用世友说以根名见。根体是现量。以显现义是根义故。此能量境名现量。是持业释。法救说。识名见。能量境故。识名现量。持业如前。妙音惠名见。能量法胜慧名现量正量部说。心心所法和合名见。心心所法合名现量。经部师说。根识和合假名为见。假能量境假名现量。吠世史迦德句义中觉为现量。数论师说。十一根中五根是现量。若归于本。自性是现量。大乘师说。根名为现。依·发·属·助·如·根五义胜余故。然是色法不能量境。唯心心所能量度故。心心所法正是量体。依现之量名为现量。此依士释。若无著以前但说二分。唯一见分为现量体。无著以后陈那菩萨立三分者见·自证·证自证分为现量体。五慧诸识虽皆有执。然无随念·计度分别。明现取境名为现量。无漏皆现量。如说善等性。小乘有五。外道有二。大乘有四。合有十一种。出现量体广如余处。此略显示陈那以后其诸量摄入此中。此体除此外更无故。如因明疏。今者世亲说有三量故。论说言一切量中现量为胜。所现境故。证自相故。大小二乘外道内道皆共许尔故。今总叙贬议诸量现量胜余。
  (三十一左)若无外境(至)如是境耶(文)彼疏下(二十五左)云。述曰。此正申难。如世人言。我今见色。乃至触触。若无识外实色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此既非无。外色等定有。总言觉者。心心所法之异名也。今此云觉。谓现量智非唯是惠。因明者说言证智者。心心所法之总名矣。故旧论云。如此证智云何得起。成唯识中亦有此难。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
  (三十一左)论现量证时(至)妄生外相(文)演秘云。论现量证时不执外等者。依二十论。通破正量及萨婆多。故彼论云。如梦等时虽无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现觉。余时现觉应知亦尔。故彼引此为证不成。释曰。通破三宗。又若尔时有此现觉。我今现证如见色等。尔时于境能见已无。要在意识能分别故。时眼等识必已谢故。释曰。破正量部。以彼计境相续有故。故但破见。又刹那论者有此觉时色等现境亦皆已灭。如何此时许有现量。释曰。此破有宗。有宗境识皆刹那灭。
  (三十二右)颂言现觉(至)许有现量(文)二十疏下(二十六左)云。第一句述正现。显离外境实有不成。下三句破外宗。明无现觉成无外境然旧论本遂分二段。前后别明。其此颂中初句易解。至下当知(文)义蕴云。疏现觉如梦等者。此法喻不全相似。然以梦中不分明执实。心外现觉亦尔。故以为喻也。起现觉时等者。谓从现量起执心时。现量见境俱无。正量部等境许长时。唯心间断。不可言见及境已无。唯能见心灭故。合二师故。
  (三十三右)若大众部等(文)二十疏下(二十九右)云。大众部等刹那既同。六识俱时虽小不同。颇同此。
  (三十三左)然实五俱亦有意识妄执(文)义演云。此释时异于常又违论。亦五识起俱生烦恼同时意识不可起分别。宁容五俱之意有妄执耶。前论自云后意分别方生外想。不说俱时。一何乖反。然准前寻伺中后正义师。五无寻伺五俱分别。意识即许有之。故五俱意妄执何失。
  (三十三左)后五识生何故执断(文)演秘云。后五识生何故执断者。有何所以意执断耶。执既不断。与五同缘。故知五俱第六意识有执无妨。
  (三十三左)然但坚深可说有异(文)。义演云。疏然但坚深所说有异非五识俱无有执也者。此释通外难。外难云。意五俱意识有执。未审与俱时五识行相可异。答。然但坚深可说有异意说。五识俱意识不坚深执者。即与五识自是现量。若五俱意识有执著者。即与五识有异。以五识是现量。俱时意识不是现量故。坚深是执。不坚深者无执。又解。外问云。五俱意识若有执者。未审与独头第六识执何别。答。独头意识执坚深故是遍计。五俱意识虽有执而不坚深。故非是遍计亦是现量。今谓。后释为优。
  (三十三左)如别抄中叙诸师说(文)。略纂第十四(初左)。
  (三十四右)若小乘等难(至)不是破他(文)。演秘云。疏若小乘等难至不是破他者。本虽破他。设他有难。此文即成显正义也。问。设他有难。依五识说。何乃不破彼五识耶。答。前已显五不执为外。故不破之。有义弹云。疏说此但显其正义。不是破他。今解破他者。详曰。疏意如前。非不破他。问。何以得知。疏亦破他。答。疏既说云不可执为是实外色。若不破他。而诫于谁云不可执。又下文云若小乘等。若前不是破他说者。何乃中间言若等耶。以此而观。疏意不唯明中自义。显对他难理通辨正。思之。
  (三十四)现觉了时(至)唯心也(文)。二十疏下(三十一左)云。论如世自知梦境非有。觉时既尔。何不自知。述曰。梦·觉二识无境既同。世能自知梦境非有。其觉时识自知。应等梦心无有。觉时许知无。觉识境既无。何不知非有。量云。世尊觉时识应知境无。许无境故。如知梦识。
  (三十四左)但显正义不是破他(文)义蕴云。前已破他讫。今既小乘难云。但是五识现量取外。不说意识执外。故今解云。五识所缘之境以意所执之外实不取外。但如梦中之境非实外也。此即会中正义不破小乘。
  (三十四左)此同摄论第四中难(文)。无性第四(五左)云。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真智觉时亦如是转。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如是未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无性释曰。举梦等喻以显示者。共成立故。
  (三十五右)后释先难觉时境色应知亦尔(文)。义演云。疏后释先难者。如先难云。何故觉时于自色境不知唯识。今此论文释先难有二。初举喻。如言如梦未觉至方能边觉等是后释难了。如言觉时境色应知亦尔等文即是释先难也。
  (三十五右)唯识二十颂云(至)所见非有(文)。彼疏下(三十二右)云。未得真智觉。不能自知生死梦所见定非实有。即正理解于此颂文。或为喻显。如世未觉不能自知梦心所见定非实有。觉时亦尔。以喻释难。即此半颂以法·喻二义解之亦无违也。旧论下句今在上说。今此上句旧论下说。旧依梵本。今从唐言。亦无乖返。诸上下颂应如是知。
  (三十五左)惛如梦故(文)。彼疏下(三十二左)云。论如是世间虚妄分别串习惛热如在梦中。述曰。下以理解。此释下句颂中梦字。生死之识不称实理说为虚妄。无始已来数数熏发名为串习。盖缠覆蔽称之为惛。毒火所煎号之为热。或复串习无明称惛。圣智不生名之为热。犹如世间数习闇昧惛睡之识名之为梦。生死亦尔。睡者惛热义。梦睡心之异名。即说生死名世间尔。如经所说生死长夜。
  (三十五左)依教设难(文)。义演云。疏依教设难者。疏文错。是释难字。勘余本。
  (三十五左)若不能知何谓他心智(文)。二十疏下(四十九左)云。述曰。下外人难。论主既说缘与不缘有何过者。今为二难。先难不缘。后难许缘。此即初也。若说一切诸他心智不能亲知他心等者。云何说之为他心智。便立量言。汝之他心智应非他心智。不能亲缘他心等故。如自色等智。
  (三十六右)若能知者唯识应不成(文)。二十疏云。述曰。此即第二难彼许缘。若凡及圣诸他心智亲能缘知他心等者。所说唯识理应不成。许此智缘心外境故。复立量言。汝他心智应非唯识。许此智缘心外境故。如我此智。喻中不言如我此智。便阙同喻。然他心智亦能了知他心所法。唯名他心者。从主胜说故。然此不能了知他心。能缘心等亦不了知彼所缘境。若许知者。便有自心知自心过。自心有缘彼。彼有缘自心。故若许知便有此失。若别时缘即无此过。自心前后许相续故。既尔大乘许一刹那自心返缘彼能缘。彼能缘等何不许缘。此亦不尔。但许一念自心自缘。谓自证心缘见分等。犹尚不许一念见分返缘自证。岂许见分一念自缘。唯见分能缘他心故。若尔他心缘自身。自证亦应得说一念他心智得缘彼境。此亦不尔。前已说一念见分不许能缘自。自证分类此亦尔。故他心智但知他身心心所法。不缘彼境及彼能缘自证分。不名他心智。故此说因位非佛等心(文)义灯六本(四左)云。西明云。安慧三释。护法二释。安慧无违。护法释中第二云。一切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通一切位者。言中有滥。云一切所缘不分亲疏。疏所缘缘滥亲所缘。总云不离能缘故。若疏所缘缘亦不离能缘心。何须云缘他心智不亲缘他心故。非离识取。设亲缘他心。亦不离自心故。又前如何言应不亲缘离自之色等。以彼所缘无离自故。正解应云一切亲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
  (三十六左)解深密言无有少法(文)。经三(三右)。
  (三十七右)无性第四(至)见外心等(文)。无性论四(八右)云。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此释前难。无作用故。谓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如是生时者。缘起诸法威力大故。即一体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离。诸心心法由缘起力。其性法尔如是而生。如质为缘还见本质等者。譬如依止自面等质。于镜等中还见本质。由迷乱故谓我见影。由镜等缘威力等故。虽无异影而似别有影像显现。此心亦尔。乃至广说。
  (三十七右)如质为缘(至)还见自心(文)。义蕴云。问。如以他心为缘但见自心之相。可言还见自心。如面质为缘境之所现。但是影像。如何此言还见本质。答。镜无实像。但由镜故令自识上有面像现似本质而名见质也。问。眼识亦能缘镜像不。答。眼识现量不缘妄镜。但由意识以眼为门缘影像故。亦有许五识缘假。如前两说。
  (三十七右)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广说如彼抄解(文)。彼疏下(五十纸左)云。此颂文意有征有解有逐有答。所以者何。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此外人征。如知自心智。此论主解伏意。亦有自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外人复逐。第四句颂不知二字。论主复答。不知者无知。已由无知故不能自知。总言不知如佛境者。显成二智不如实知。然依梵本。颂不知字应言无知。不知无知。答·逐不知总显二不如实。今此文略合言不知。义亦合二。经下当知(文)长行并疏具释此颂。不遑广引。
  (三十八左)许见相分(至)体所变故(文)。义演云。问。何故百法论中说二所变者谓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变者谓见相二分。二分相违。若为会释。答。此文明唯识义。即说二所变是见相分。彼论出法体。即说二所变谓十一色。彼论如言二所变者。即第八识心王能变起五根五尘。同时心所唯变起似根尘。然第七识不缘色。此中除之。若五识亦能变起实五尘。若第六识能缘变十八界似根尘等故。彼论言二所变者。此中即约唯识道理说。五聚法皆不离识。总名唯识。即自识相故名唯识。乃至识实性故名唯识等(文)今谓不允。
  (四十右)此种子识等(文)。义演(八末)云。疏宜由字释一切种子识者。意云。此释颂中初句合置由字。应云由一切种识谓本识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别。今谓。义演牒文与现流本不同。
  (四十左)于因缘中(至)因缘种故(文)。义演云。疏于因缘中唯除现亲能熏之因缘此明一切种子故者。意云。现行亲能熏种。虽亦是因缘。今者不取。颂意本明一切种故。所以不取现能熏种。以现行非是种故。
  (四十左)问前第二卷末(至)言等流果耶(文)。义演云。疏问前第二卷末种生现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此处明种生现行即言是等流果耶。
  (四十左)答如前第二(至)非士用果(文)。义演云。疏答如前第二乃至非士用果者。如前第二卷明因能变·果能变。唯等流·异熟二因习气摄一切种尽。故彼云。等流习气是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第八种子生现行。唯是等流果不是士用果。故彼等流果即是此间等流果。非是士用果也。问。若不得士用果者。如何彼论下云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答不然。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等流种即是俱有因。意云。纵许是俱有因者。拟旧因缘故。谓萨婆多所说。六因中除能作因外余异熟·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缘。故颂言因缘五因性。显扬十八破萨婆多。俱有因不定是因缘性。又解。此间名为因缘。据当法体说。如第二卷云如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就譬喻说。不相违。
  (四十左)彼间等流种等(文)。演秘云。疏彼间等流种子等者。即彼第二而明等流异熟因处(文)义蕴云。作简字者误也。指前因能变中故云彼间。
  (四十一右)然显扬十八(至)是因缘故(文)。十八(八左)云。有一异计立六种因。谓同类因·遍行因·俱有因·相应因·异熟因·能作因。如是六种除异熟因余五因性不名道理。由有三种过失故。又云。俱有因者谓摄受因一分。如眼于眼识。如是耳等于所余识。
  (四十一右)今但是因缘(至)等流果(文)。义演云。疏今但是因缘至流果者。意说。此因缘是十因中生起因等摄得等流果。问。十因中几因是因缘。答。若六因是因缘。所谓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是因缘性。若尔何故偏举生起。答。虽六因是因缘。然生起因之果近故疏中偏举。
  (四十一右)如摄论说(文)。无性第二(八右)云。最胜因者。所谓种子阿赖耶识能摄持此故。能与彼而作生因。非唯摄受。要由摄持熏习功能方为因故。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习功能能为因性。现前能生杂染法故。果相即是由转识摄。贪等现行杂染诸法熏习所持名为果相。阿赖耶识因果不定。故当说言。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文)义演云。疏如摄论说即义说为二因者。即摄论中唯说种子生现行。亦名同类因。亦名俱有因。即于一切种子生现行。义说为二因也。
  (四十一右)若前解者(至)果中摄(文)。演秘云。疏若前解等者。解等流中第一释也。对彼等流二种之义以辨余因。下疏准知(文)义演云。疏若前解至果中摄者。意云。前等流果中有二解。初解即种子生种。后解即种生现行。今准前解。种生种唯是等流。若准后解。种子生现行。现行亦名士用果。或增上果摄者。意说。增上果宽。亦摄得士用果也。亦有疏本作别字解亦得。意说。前总相解等流果。即取种子生种种生现。是等流果。今别解者。唯取种生种。是等流果。若种生现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摄。增上宽故通取士用无妨(已上)今谓。今本作别。此本为正。不尔下文前解之言难通。义演·演秘不允。义蕴为正。
  (四十一右)言异熟者(至)现种异熟等(文)。义演云。疏即善恶种望诸现种异熟等者。意说。善恶种子望诸异熟无记现行种子。皆名异熟。性不同故。异熟生无记法者。即业所招总别报异熟生无记心心所。并名异熟。望善恶并不同性故。意说。善恶种子与异熟果为增上缘种。
  (四十一左)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缘种(文)。演秘云。疏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缘种者。此辨因缘·增上缘别也。前生者。即前等流中种生种·种生现等也。
  (四十一左)然约第一解(至)有为果故(文)。义演云。疏然约第一解等流即此二种乃至以俱有为果故者。若准前解。等流果中即取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名等流果。此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此二种。即摄一切种子尽。下士用果但于种子生现行上。义说士用果。然士用总有四种。一者俱生士用果。谓种子生现行熏种子果。二者无间士用。谓种生种子果。三隔越士用果。谓善恶业能感后报异熟识现行果。四者不生士用果。谓无漏圣道断烦恼证得择灭无为离系果也。今疏中但说俱生士用故。云以俱有为果故也。即种子为俱有因。现行取第二解(文)义蕴云。疏然约第一解等流等者。解等流中。初以种生种及种生现俱名等流。总为第一解也。后若别解者下。唯前后种为等流。种生现即士用·增上。此为后解。此中据第一解。等流宽并此异熟。即摄一切种子尽。正与前第二卷解等流·异熟二因习气同。下言前后准此应悉。
  (四十一左)若约后解等流果等(文)。演秘云。疏若约后解等流果等者。后解等流种亲生现亦等流果。故取作意种子望心为士用也(文)义蕴云。若约后解等流至作动心等者。等生故者。今准后解。既唯前后种为等流。即种生现可名士用。前已说讫故不重云。但说作意望心为士用也。以稍疏故。与力胜故。此约法士用。
  (四十一左)若前解等流(至)远望士夫等(文)。义蕴云。前解既以种生现为等流。故远望士夫所作为士用果。此人士用也。
  (四十一左)增上果亦有二(文)。义演云。疏增上果亦有二种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解增上果。一者不杂增上果。二者杂增上果。且不杂增上果。此第八识现行若望他善恶业。所感其识现行。是名异熟果。望作意种子。作动心心所种生现行。即名士用果。若从因名言种子生识现行。现行即名等流果。除此三果已外余所依根等及外山河等。皆名增上果。此约前解。此文约不杂增上果说。二者杂增上果者。即五果中除增上果以外余四果。总名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宽故。余四果皆增上果也。此据后解。等流种子现行等且名增上。即除增上外余四果。皆名增上果。即约杂增上果说(文)演秘云。疏若后解等流至亦增上者。亦等流果显所生现望能生种有二果义。
  (四十二右)若后解等(至)亦增上果(文)。义蕴云。后解既种自望为等流。故以种生现为增上。此言亦者亦士用也。前已说故。
  (四十二右)第七识种子(至)是亲增上因(文)。义演云。疏第七识种子至是亲增上因者。意云。第七识种子与第八识现种为俱有依。由第七识种子势能引起第八识。或第七识种子亦依第八识种子。如眼根种子与眼识种子为俱有依。要由眼根能引起眼识种子亦尔。又如第六识种子依第七识种子相助与力而能生现等。即第七识种子望第八识现行种子故。第七识名亲增上因。虽六因中无增上因。由五果中有增上果。今对彼果说有增上因也。故第八识亦得名异熟果。亦得名等流果。亦得名士用果。第八识现种望第七。亦得名增上果。故第八识得具四果。故第二卷论云。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果有多种者。具四果也。
  (四十二右)余一切法准此应知(文)。义演云。疏余一切法准此应知者。若第六识中异熟无记业所感者。即此异熟生无记。名言种望同类种及现行名同类因。善恶业望异熟生无记心现种名异熟因。作意种子位能惊觉异熟生无记令现起。即名士用因。若第七识种子为俱有依。由第七识势力能引第六识中异熟无记令起。即第七名亲增上因。若第识名疏增上因。即第六识中异熟无记心望此能生。随其所应名等流果·异熟果·士用果·增上果也。若眼等五识之中异熟生心。亦准此知。唯用五色根为亲增上因。第六识名疏增上因。其第七识唯有三果。谓等流·士用·增上。无异熟果故。论云此生等流异熟士用增上果故至名一切种者。此论文意。以其所生四果显能生种子因名一切种也。
  (四十二左)论除离系者至非种生故(文)。义演云。论除离系果非种生故者。离系果唯是无为唯是灭谛。即断烦恼缚得无为离系果。离系果不通有为无漏道谛也。
  (四十二左)论有展转义至分别种故(文)。演秘云。论有展转力等者。有义。今别叙难。难云。岂不由种生现对治方证离系。何故不说。故论通也。详曰。种生能治望离系果但为疏缘。与疏所叙对增上缘为难何别云别叙难。请审披之。义演云。论有展转义非此所说等者。若从种生智。智能断惑方证离系。据此展转说。亦合说离系果。然今但说分别种染分依他故不说离系。
  (四十三右)下文自例净法亦尔(文)。义蕴云。此证前解分别唯有漏也。
  (四十三右)由此道理(至)此中说也(文)。义演云。疏由此道理至此中说也者。观此疏文。二师解别且朴扬解云。由此说染依他道理。所以复不取无漏有为也。一切种子等者。意说。有漏一切种子于彼四果摄果不尽。以不摄无漏有为果。然亦有能生彼有漏四果义。故云此颂中说之。又泰法师解云。由此说染依他道理。设且不取无漏有为一切种子。何以故。以无漏种子生现行无漏时。但摄得三果。如无漏种子生自无漏现行。种子为同类因。现行为等流果。如无漏作意种子位惊动无漏识种子令生无漏现行识。即作意种子名士用因。无漏识名士用果。又第七识无漏种子为俱有依。望第六无漏识为亲增上因。无漏识为增上果。但有三果而无异熟果。故云摄果不尽。所以不说无漏种等。有疏本云后亦不取无漏等者。意云。此颂中不说无漏有为。及下长行倒中。方说无漏有为。例中亦不说无为。故云后亦不取无漏等。并有能生彼果义故此中说也。此说有漏种子此缘(文)义蕴云。疏无漏有为至摄果不尽。无漏果中除异熟故有四果。下说无漏有为一切种子。于彼四果之中不摄离系。故言不尽。何以得知后净法中亦不摄离系。以前后文并有能生义故。故知净中亦不摄离系果也。下论自言。净种现行为缘生故。故此中说除离系果。准此有漏四果。无漏唯三。疏通三缘者。除因缘(已上)今谓。扑扬及泰师解与此不同。此邑师解则与此中说也之语义势不合。于三师中泰解亲文。
  (四十三左)亦有展转相生之义(文)。义演云。疏亦有展转相生之义者。意云。有漏分别心生种子时。亦有展转相生之义。即从种子生现行。之后熏成种故。故有展转相生义也。准疏此论文有两种展转也。一谓展转证得无为离系。二谓展转相生之义。即种生现生种等。
  (四十五右)如前第二(至)八卷自解(文)。共不共等第二卷。三熏习义第八卷。
  (四十六左)下后解讫(至)与此不同(文)。义演云。疏下后解讫略作数科与此不同者。即下文中言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现分别除等无间已下文是。
  (四十七右)今且随文(至)学者寻之(文)。义演云。疏今且随文乃至寻之者。如下解四缘中。因缘即解颂中一切种识。余三缘即解颂中现行分别心心所。如下解十因。即解颂中一切种识。解五果等即解颂中分别现行心心所。但随便宜作数段科。读者知。
  (四十七左)缘中有总别(文)。义演云。言缘中有总别者。总即四缘。别即实分别多种。如因缘·所缘缘中各分二种。或增上缘亦有二种。谓有力增上·无力增上等。今答云缘且有种子。虽有势力。望异熟识名色等五果种子稍亲。明不是隔越亦非因缘。若隔越非因缘者。如何牵引种子说为因缘。解云。据实非正因缘。菩萨说牵引为因缘者。因缘类故假说因缘。
  (四十八左)如现行因及异熟果等(文)。义蕴云。谓现行能熏七转识因望异熟现果非因缘摄。以不次故。现业望果亦非因缘。非自类故。
  (四十八左)各各所变相见分(文)。从方云。证自证分是后边故。沉隐故。不能熏。
  (四十八左)有漏无漏各除一已(文)。义演云。疏有漏无漏各除一者。有漏位中除极劣无记。无漏位中除佛果善。并不熏故。
  (四十九左)心品之言(至)共有法等(文)。义演云。疏心品之言至共有法者。即旧经论中名共有法。若新经论中名俱有法。然共有·俱有一体异名。问。所言共有法者。未审共有何法。答。即共有得及生等四相。亦如定共戒·道共戒等。意说。由如定·道二戒亦名定共戒亦名定共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故说心所名共有法亦名俱有法。宜品言兼摄心所。故得等四相皆名品也。
  (五十右)论极微圆故不熏成种(文)义灯六本(五右)云。论极微圆故。西明三释第三云。前文通释因果第八。即无所熏故。后文通释因果第八。因微果圆。要集云。于释中有释第三于理相顺。今谓不尔。谓七转识别释前七。第八心品下别释第八。极微圆故。通释八识有因异熟·果位无漏不熏所以。以业异熟极微故不熏。果位无漏极圆满故不熏。不尔前言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不能熏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说于理为胜。以疏解云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识中异熟之心。并不熏者。以极微故。果上第八以极圆故。偏简第八。果方无漏。五识异解有许通因。佛身善法无增减故。实果八识俱应简之。通释八识。由此前论但说有七能熏本识生自类种。
  (五十左)佛果上第八等(文)。义蕴云。疏佛果上第八以极圆故不熏成就止种者。此中应言佛果八识不熏成种。唯言第八疏文略也。
  (五十一右)既言异类(至)果故(文)。义演云。疏既言异类至果故者。意云。种子异类相望不能亲生俱异时果及异类果故。其相云何。作法云。如种子望俱时异类种子非因缘。如眼识种望耳识种子等。或种子望俱时异类现行。如眼识种子望耳识现行。或现望俱时异类现。如眼识现行望俱时异类耳识现行。或种子望异时异类种子。如前念眼识种子望后念耳识种子。或种望异时异类现行等。皆非因缘性也。或现望异时异类现。如前念眼识望后念耳识亦尔。
  (五十一右)对法第四说(文)。第四(十五纸右)。
  (五十一左)彼对法论(至)即现望现(文)。对法第四(十五纸右)云。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碍故。摄受故。是因缘相。当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种因相显因缘义。谓自性·差别两句建立能作因。余句如其次第建立俱有·相应·同类·遍行·异熟因。对法抄四(四十三)具释诸因。学者寻之。
  (五十一左)萨婆多俱有等五因为因缘(文)。义蕴云。彼有六因。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遍行因。五异熟因。六相应因。唯初能作不说因缘。显扬十八广破。恐繁不引。
  (五十一左)显扬论十八(至)可应叙之(文)。十八(八左)演秘云。显扬论第十八中。广非有宗六因不得为因缘云。且同类因有三过失。若言同类之因名同类因。有已成过。何以故。若善等法善等种性先已成就。彼何用因。若言同类即因名同类因。是即无果。有不定过。何以故。不示其果。是谁因耶。又非决定因体同类。不相似法亦为因故。若言非同类即因亦非同类之因。是即言名。有虚设过。同类因言无有所主。浪施设故。如是于余四因三过。如理广说。问。与摄大乘岂不相违。彼许俱有是因缘故。答。显扬破彼现行相望俱有义。不同摄论。如前已会。
  (五十一左)又瑜伽第三(至)第十八等(文)。第三(八右)明四缘中。因缘者谓种。第五卷(九左)五十一(十六纸左)三十八(十右)显扬十八(十一左)此等文皆陈列四缘。
  (五十二右)瑜伽第五十一(至)互为因缘(文)。五十一(五左)无性摄论第一(十二纸右)皆如上引。
  (五十二右)论二等无间缘(文)。义演云。论等无间缘者。缘即有缘虑用也(已上)今谓。误之最矣。不足取议。此缘唯在心及心所故致斯误。四缘皆是缘藉之义。非缘虑义。
  (五十二左)三十八说(文)。三十八(十右)云。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缘等。
  (五十二左)菩萨地有开导之言(文)。即指上文大折瑜伽以为十七地。此文在彼第十五菩萨地。
  (五十三右)对法第五(至)应非此缘(文)。第五(初)。
  (五十三左)前灭一心(至)后一心缘等(文)。义蕴云。问。多少不均。如何言等。答。心与心所和合似一。虽多少异亦名齐等也。
  (五十三左)即简相似法沙门义(文)。上(五本十六纸左)言著名沙门义。名殊体同。如上已引婆沙等辨。
  (五十三左)又言等者(至)一心一所等(文)。义蕴云。问此与著名沙门义有何别。答。彼但受与受别缘。想与想为缘。不望余法。此虽一心一所。可望余法为缘。故与彼别。但非多法故成等也。
  (五十四右)如草火等喻(文)。俱舍第七(初左)云。大德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谓或有时从多生少。如烧稻秆大聚为灰。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乖条多所荫映。
  (五十五左)第八十说等(文)。八十(十九纸右)云。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
  (五十五左)入无余心前入灭定(至)第七八无记心命终(文)。义蕴云。此据俱解脱罗汉。由愿力故得灭定命终。余非俱解脱及无愿力者即不能尔。问。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已引。何故此说灭定命终。答。罗汉灭定七·八二识既唯有漏。非定散俱即散心也。言命终非无心定者。约凡夫及无愿力故。不相违也。门既有别解。如第三。
  (五十六右)如大论第三(至)与此文同(文)。第三·十八之文如上已引。捡九十三。无分明文。恐九三形误。指上所引五十一之文。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二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