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四末之二)

  (五十六右)能有所依故名有所依(文)。言有所依有二种别。一唯俱有依名有所依。如五十五。一于四缘中除所缘外名有所依。如第一卷。依与所依差别不同。具有四义决定恒者此名所依。或二名通呼。具如下疏(八十五纸左)。
  (五十六左)瑜伽五十五(至)名有所依(文)。五十五(三纸左)演秘云。依瑜伽至说无量名等者。按彼论云。问。诸心心法凡有几种差别名耶。答。有众多名。谓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无量差别。问。何故眼等亦有境界。而但说彼名有所缘。非眼等耶。答。由彼眼等离所取境亦得生起。心与心所则不如是。问。何故名相应。答。由事·处·时·所作等故。问。何故名有行。答。一切所缘作无量种差别行相转故。释。同缘一质相虽相似。见行各殊。名差别转。问。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虽有为法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唯恒所依为此量故。释。有两家。一云。如一眼识托三根生。谓眼等一·次第灭意·及以末那。虽有为下而释伏难。难意可知。今约根依。色非依根。所以不得名有所依。二云。相应王·所名一种类。如眼王·所同托眼根。详曰。二互不定。前家阙释种类之言。明众所依理亦不尽。后家不辨众所依义。今者应云。如眼等识俱有依根总有四种。谓同境·分别·染净·根本。如此论中护法所说。以依非一名众所依。论意唯依俱有根说。不得取彼无间灭依显心王所。简彼色等名一种类。问。七·八二识依何言众。答。从多而说。或彼心所依亦名众。众非一义。兼自心王依成二故。王·所同类。故总合言托众所依(文)今谓。略纂详释。彼为正。彼(十四·三十四)云。问。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等者。谓心所等同一识种类托所依。如眼识依眼根。俱时心所亦尔。余准可知。外人既亦难解为伏难云。诸有为法谁无有依。何故心法等独得名耶。故论解云。虽有为法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彼自分因皆非恒依故。又相应共有法非恒依故。唯恒为依者为此中依量故。眼根等是识等所有名有依。非余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识类托众所依根能依之识得名有所依。故言恒依。此解为胜(此瑜伽文出于次下八十九纸右)义蕴引论文竟云。彼言一种类者。如诸识中一眼识等心王所名一种类具三依故名众所依。依与所依俱名所依。如下诸论会言唯恒所依者。此三所依唯恒定故。约正义说。
  (五十六左)此中所言(至)有三种者(文)。演秘云。然彼言所依总有三种等者。彼瑜伽第一及唯识论。由隔所引五十五后。故言彼也。乍观似彼五十五文(文)今谓。演秘所牒恐应错本。与今疏殊。剩言一字。然等二句是此论文。是故简云此中。彼字何指彼乎。义蕴云。牒此论文非瑜伽也。
  (五十七右)恒不恒(至)皆名所依(文)。演秘云。问。心心所起三依恒定。何得说云三中合说不恒不受。答。略为两释。一云。依诸师释俱有依。除护法外有通恒定不恒不定名为所依。非据因缘及等无间有不恒等。二云。依下正义具四义者方名所依。等无间缘阙决定等。无时不依。名为决定。虽由之生。世既不同。不得名为无时不依。又云。恒者俱转之义。既是过去。恒义便无。其因缘依。有不恒定。如现熏种。是种因缘。然后现无而种不绝故非恒定。亦非所依。疏总相谈不恒不定。亦无有失。二义俱得。后释顺疏。有义。斥疏恒不等。已自会五十五及唯识云。故但应言依有二种。谓种及现。瑜伽且依现行者说。现依有二。俱有·无间。彼论且约俱有依说。但由言略无别所由。此论具明通举三种。详曰。疏之所云恒不恒等。如前两释。过亦无有。断言依二。恐乃雷同。此论·彼论皆言所依不言依故。若言依者。一切皆许种现皆是。更何须会。若言依与所依无异。岂不违下护法所明。由此故知瑜伽五十五正明所依。此论真假而兼说也。不可彼广略会之(文)义蕴云。疏恒不恒定不定合说为所依者。三依之中种子依·无间依是恒定也。俱有依中五识四俱依。第六依七·八。七·八互相依。兼亦恒亦定也。第六依前五。七·八依第六。第八依色根。此并不恒不定也。兼不正义故言合说。
  (五十七右)瑜伽第一(至)阿赖耶识(文)。第一(五纸)略纂一(十五纸右)云。唯识云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因缘依。彼以四缘名显故。又云俱有依·开导依·种子依。大势同此。成唯识第四中。以亲疏为次第。此中以显隐为次第。前后不同也。伦记第一全同。
  (五十七右)此中三依三缘作名(文)。枢要云。何故四缘三名所依。所缘缘体不名所依。胜者名所依。势相亲近所缘缘疏。是故不立。因则可是。依义则非(文)义灯云。然彼所依总有三种者。问。心心所法起藉四缘。何故但说三种依耶。解云。所缘通内外。余三唯在内。故但说三。问。余识缘内外。不得说四依。第七唯内缘。何不说四依。答。三缘生识胜。故但说三依。缘依亦外缘。力微不说四。问。境界生心劣。故不说四依。所缘引识微。应非二和起。答二和通远近。根境并为缘。依义据亲近境疏不说依。又云。不例。三缘依声中说。所缘缘者是于声说。此明所依故彼非例。难陀·胜子等立种生现前后异时。引杂集等云。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云。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以非即此刹那长贯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摄论俱生俱灭者如疏中会。
  (五十七右)彼论以理为名此论以缘为因(文)。义蕴云。理谓道理。谓诸现行必有种故名种子依。根识必俱时故名俱有依。前心开导后故名开导依。由斯道理瑜伽立此名也。今言因缘·增上·无间者。缘四缘中名因也。问。心心所法互托境生。何故不说所缘缘为所依耶。答。此三唯内境亦通外。疏故不说。
  (五十八右)梵言羯烂多(至)是间义(文)。义演云。疏羯烂多至是间义故者。此文来意者。谓旧唤等无间缘为次第缘谬也。今谓。辨其邪正故引梵本对明。
  (五十八右)种望种子应无此依(文)。演秘云。疏现望种子应无此依者。现行熏种。虽是种依。体既是现。故不得名为种子也。若言因缘。理即可摄。有疏本云。种望种子种字误也。何以知者。答。后种既托前种而起。何得云无。故知误也。有义弹云。非但此论说心心所名有所依。彼瑜伽论亦说眼等识有三种所依。既彼此论皆说心等名有所依。不说种子能有所依名种子依。有何过失。此中不欲释因缘故。故下广文言种依也。如增上缘依非摄一切增上缘尽。此亦应尔。不摄一切因缘因缘尽也。详曰。虽本欲明心等所依。及列释中据宽立号。何以明者。即此论云诸有为法皆托此依。故知据遍。若唯约心。何不说云诸心心所皆托此依。言诸有为。又疏若云三依一一摄自缘尽。可如所责。但云初依依宽立号。何得以彼增上缘例。故知疏断实无其咎(文)。义演亦据演秘。今谓。种字实为写误。何者。现行因种子而生。以种为依故云种子依。现种相望以立其名。又后念种子从前念种而生。若其约种种相生则亦立其名。何得不名种子依乎。因缘宽故。现种·种种俱名无害。下疏(八十一纸左)亦明种子依。
  (五十八左)若言俱有依等(文)。义蕴云。疏若言俱有依即种果同时应名俱有依也。若尔心所与心亦是俱时。如何说言唯种相似。若心所非依。不同种子。故不相似。言如下当辨者。即下云。有境为生等四义具者名俱有依。非有境故不取也。
  (五十八左)若尔俱时(至)王是所依(文)。演秘云。疏若尔俱时至王是所依者。此问答意。种·现俱时非增上缘。置增上简。同时心所即是增上。更无别简。应得名为增上缘依。夫俱有依要有主义。所既非主。不简无失。有义弹云。此亦不然。由俱有名有前滥故说增上言者。根种望现。业种子等及扶根尘等。应是此依。既同有滥。如何偏责。故于尊教不应显失。详曰。滥有亲疏。亲难辨故可须简之。疏者易知不假分别。故下净月种·现相例为俱有也。又疏但明两俱宽狭对望有差。何处有慈尊过处构虚指斥。
  (五十八左)唯种相似(至)如下当辨(文)。演秘云。疏唯种相似者。唯现俱种似俱有依。所等不似。增上缘言故简种也。疏故复简之如下当辨者。下净月云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文是也(文)义蕴云。唯种果俱时与俱有依义相似故(文)。
  (五十八左)故言等无缘依(文)。此举缘义简种子因。或云种生现现熏种前灭后生者非也。
  (五十九右)设如小乘(至)无增上(文)。演秘云。问。若依自义。三依并无。既假同他。何但有二。俱舍颂云心心所由四。二定但由三。三者四中除所缘缘。故不唯二。答。非增上缘皆俱有依。虽有增上无俱有依。亦无失也。问。不相应据自三无。何故前云诸有为法皆托此因。岂不相应非有为耶。答。有义。依他实法而得生故说从因生。非别生也。详曰。或依有法多分而言。
  (六十右)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文)。西域记四(四纸左)云。奢羯罗故城中有一伽蓝。僧徒百余人。并学小乘法。世亲菩萨昔于此中制胜义谛论。慈恩传二(十九纸左)亦同。
  (六十左)必有转变灭(文)。义演云。准数论宗。有转变无常无灭无常(文)太云。若言灭坏无。即有能别不极成过不许故。今言转变此他比量。
  (六十左)世亲认取为师(文)。俱舍光·宝二记并言世亲本宗有部后信经部。此俱舍论之所以起也。
  (六十左)又为亲所教师(文)。太云。如意论师即是天亲菩萨亲教师。西域记第二(十八纸左)云。世亲室南五十余步第二重阁。末笯曷利他(唐言如意)论师于此制毗婆沙论。论师以佛涅槃之后一千季中利见也。乃至于时如意诘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飞矣。下席一人视之蔑如也。因而剧谈论及火烟。王与外道咸諠言曰。如意论师词义有失。夫先烟而后及火。此事理之常也。如意虽欲释难。无听凿者。耻见众辱齰断其舌。乃书诫告门人世亲曰。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辨正论。言毕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国。兴王膺运表式英贤。世亲菩萨欲雪前耻。来白王曰。大王以圣德君临为含识主命。先师如意学穷玄奥。前王宿恨众挫高名。我承导诱欲复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亲雅操。于是召诸外道与如意论者。世亲重述其旨。外道谢屈而退(文)今谓。准此记文。如意是世亲菩萨之师也。如意堕负之论火烟集苦。彼记·此疏有别。
  (六十一左)据其细理亦无失也(文)。太云。若观行次第即前苦后集。若因果次先集后苦。
  (六十二右)时人谓(至)身犹废忘(文)。义演云。疏时人谓未入大乘时作者。西方皆谓。世亲菩萨未回心时作此论也。世亲昔弘经部宗义(文)义蕴云。疏时人谓未入大乘时作者。世亲先于经部宗出家。造胜义七十论。故救经部因果时之义。何以得知未入大乘时造此论耶。答。后废忘故知尔也。若入大方作。年月既近。如何废忘。
  (六十二右)对法第三云(文)。如上引对法抄具解。演秘云。论无种已生集论说故者。按对法云。无种已生者谓最后蕴。释。无种已生是本论也。谓最后蕴是释论也。今难陀师取彼论意以之为证。彼意云何。难陀释云。二乘无学邻无余心名最后蕴。生此蕴种已入过去名为无种。所生法在名为已生。既因已灭而果现在。明知因果时必不同。疏此中文略者。不引彼释后蕴文故称略也。
  (六十二左)今释家取以为证(文)。演秘云。疏今释家取以为证者。即难陀师名为释家。取彼论意以为证也(文)义蕴云。疏今释家取以为证者。此二释。一云。无种已生身者。本集论文。师子觉云。此据无学最后蕴也。即是彼论释家取本论无种已生文证无学末后心唯现无种也。二云。难陀师释。此论家取集论文证此因果不俱时义。后释为正。
  (六十二左)瑜伽五十六(至)亦尔(文)。五十六(九纸右)云。问。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答。应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谓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无间灭。若诸异生生无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谓除尔所相是第三句。或有无眼亦无眼界。谓阿罗汉眼已失坏。或不生眼。若生无色界。或于无余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文)演秘云。疏或有眼非眼界等者。如灯第一故不引也(文)义蕴云。疏瑜伽第五十六云或有眼非眼界者。彼论问。若有眼亦眼界耶(论全文如上所引故略之也)义演云。意云。虽有眼而非眼界。界者因也。此意说。虽有现行眼根而无根种。如无学最后眼根等。
  (六十二左)此前后俱也(文)。演秘云。疏此前后俱者。前后体有名为俱有。非俱时有名俱有也(文)义演云。疏此前后俱也者。此师意说。种灭芽生因果不俱。若尔种子六义中二果俱有文如何会释。此师会云。言果俱有者。据前后名俱。即据一期生前后说可有俱义。非要念念因果俱也。俱生俱灭者。意会云。但说因果二法俱有生俱有灭。不说因果念念俱时生灭。
  (六十三右)瑜伽第五(至)自性为(文)。第五(十二纸左)。
  (六十三右)两法并非即此念(文)。义蕴云。谓他性现行及自性种子皆非即此刹那也。
  (六十三右)彼集论中(文)。义蕴云。疏集论中据不能生后种说者。谓无学末心更不能生后念种子名为无种。现在种现名为已生。非是现在种现不俱时故。
  (六十三右)此时缘阙等(文)。演秘云。疏此时阙缘等者。无缘更生后念之种名为无种。若尔云何名为已生。答。而能生彼俱时现讫名为已生。或种现在简彼未来名为已生。取前为正。有义弹云。若作此解。彼论应言无种已不生。此论应言彼依不引生后种说故。如何乃言据不能生后种而说。今别解云。无种已生依别生后自类种说。若生现行。即前十一有种已生。若尔如何杂集论释。有种已生谓除罗汉最后蕴也。无种已生谓最后蕴。答。觉师子意。余时种子为因能生后念种现。此末后心前念种因唯能生现故。论本名无种已生。由无种故后更断灭。今难陀意亦即同彼。其护法等不依彼故。故但如前依种子说。非汝难陀·觉师子等所知见也。无著大师意。说种子前后相生云无种已生。详曰。义有万途。岂无此理。若顺二论。疏释为优。云无种者彰无后类。已生之言明与现俱更有何求须安不字。此论应云彼依不能而更引生后种说故。义繁文约。省不等字故。彼论释言后蕴也。若但据种自类相引。余时皆然。何假以彼后蕴而释。亦不可言释家不得无著之意。何所以者。而师子觉枢衣北面伏膺函杖而造其释。岂误本旨。以此而推优劣知矣。
  (六十三左)此下比量对前师说(文)。演秘云。疏此下比量等者。前师量云。种生于果必定前后。以因果故。如爽种等。出彼过者。麦种等喻能立不成。麦等而非胜义因果。设云我许。有他随一。据实喻亦所立不成。由下论云非极成故。故不出也(文)义演云。应对前师作量云。种生现必定俱时。是因果故。如焰炷等(文)义蕴云。疏云此下比量对前师说义准应知者。量云。内种生现应非胜义。许种与现不同时故。如麦与芽。此就他宗故得为喻。若以因果异时为因。即种生种为不定过。他若救云外种生芽非非胜义者。今为量云。外种与芽定非胜义。非因缘故。如风声等。
  (六十三左)论种灭芽生非极成故(文)。演秘云。论种灭芽生非极成等者。彼量同前。据实芽种而非异时。喻阙所立。若云我许。即喻所立他随一过。又因不定。焰灯荷根而俱时故。
  (六十四右)灯炷生焰(至)为彼不定(文)。义蕴云。谓前师立量云。内种生现定异时。因果法故。加外芽种。或如自类种。今为不定。为如自数种因果异时。为炷焰因果同时。
  (六十四右)彼论第五说种子七义(文)。第五(十二纸左)云。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辨因。或为作用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又虽已生未灭然能为因。得余缘方能为因。非不得余缘。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成变异。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由如是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应知(文)略纂第二(四十一纸左)云。七相中即是种子六义。一无常是因者。即刹那灭。有取与故。此辨因缘。故除无为。二他性为因者。即果俱有。因念生。与后念自性为因者。即恒随转。非此刹那生。此第二因摄六义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灭方能为因者。显与果俱及恒随转二为同世。不同小乘二因于正灭三因于正生等。大乘取果与果必同世故。不现在故。四然待余缘者。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五然变异者。显前待缘而本性异方能生果。更无别义。六功能相应者。即六义中第四性决定。第七相称相顺者。即六义中第六引自果。如是总显此中第三·第五六义中无。余五即彼六。如唯识第二·摄论第二等疏·枢要等会释伦起全同。
  (六十四右)名不相似(文)。义演云。约色心种子生现行说也。若约心现种。现行能缘。种子不缘。若约色现种。现行有碍。种子不碍。故名异类。若种种相望。色心前后无有乖异。故名同类。
  (六十四左)此大法师(至)异念生者(文)。义蕴云。疏此大法师至名同类者。此意云。六·七望本识是异类者。转识·根本异·计度·任运异。能熏·所熏异。染与不染异。言五根名同类者。俱色根故。或前念后念同类也(文)。义演云。疏此太法师至异念生者。彼师意说。根因识果。故不同时。且由经部故作是说。又五根同类异念生者。有云。五色根既是同类。不可二个眼根并生。故云异念。又根种已灭。现根仍有。如无学后蕴。故不同念因。此中辨他性自性等遂解此义。非与此文相当也。虽有三解。前解为胜。难陀许根识异时故。
  (六十四左)即第二卷(文)。无性第二(九纸左)云。论曰。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
  (六十四左)摄论第二六义中(文)。如第二释论(二十一左)。
  (六十五右)至下断惑转依中(文)。十末(三十三纸左)义蕴云。疏至下断惑转依中叙者。下明第八转种现同时异时疏有二解。
  (六十五右)如第二卷(文)。论第二(二十一左)疏三本(三纸左)。
  (六十五左)解深密经第七十六(文)。解深密经第一(十六纸左)七十六(二纸右)经·论意同。演秘云。论次有俱依至必有故者。瑜伽七十六是此证也。故彼论云。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余耳等识亦尔。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释。此中有识。有陀那识。以陀那识为诸识依。同境之言而有二义。一据本质。质一名因。二据相分相似名同。
  (六十五左)又五十五云(文)。五十五(即纸左)云。问。有分别心无分别心当言同缘现在境耶。为不同耶。答。当言同缘现在境界。何以故。由三因故。谓极明了故。于彼作意故。二依资养故。
  (六十五左)由三因故(文)。演秘云。疏由三因故等者。意识本欲缘于前境名作意也。言资养者。即本论云。二依资养故。疏脱二字。云何二依。答。谨按疏主瑜伽钞中。而有两释。一同此疏。二云。一依意根。即是末那。二眼等根。由彼眼识依眼取境。令彼意识取境分明。由是五根名长养意。五随举一名二依也。问。正义意识不依眼等。何得取眼名二依耶。答。据眼为门取境明了。名之为依。不得俱有依名为依也。详曰。如疏所明而不显彼二依之义。取瑜伽钞第二义释。释彼文具(文)略纂第十四(三十三纸右)云。论解有分别心无分别心同缘现在中云由三因故等者。如集量理门论云。五识唯现量。同时意识亦尔。今此中五识虽明了现量。不名有分别。不与寻伺等相应故。第六虽与五同缘现量。名为分别。以与寻伺相应故。若同缘现在。可得明了。若彼五识后意识则不明了缘过去故。如缘百千劫事则不明了。如第五十一卷中破。今此第一因既言极明了。故知缘现在故得有明了。非五识有缘过去复得明了。第二因与五同时。既于五境作意。故知亦缘现在。第三因二依资养故者。眼识有四依根。意识有五依根。四与眼同第五加自。此谓意识依。自根及眼根二依资养方能缘现在。若唯依一自依即缘境不明了。此据散非定境。因此依眼为门取境名资养。非同眼识依根名资养。又如眼等善恶识起。必由意引方得。由意资眼识故得有善恶。方知意眼同缘(文)义灯亦释此文。如次下引(集成三十五纸左)。
  (六十六右)二十唯识(至)取趣无我(文)。论(五纸右)云。依此所说十二处教。受化者能入数取趣无我。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应受有情无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入所执法无我。谓若了知唯识现似色等法起。此中都无色等相法。应受诸法无我教者。便能悟入诸法无我(四十三纸述记具释)。
  (六十六左)彼论护法为释(文)。义蕴云。彼论护法为释者。护法别作唯识导论释彼世亲颂及长行也(文)义演云。护法为释者。且二十唯识论颂及长行皆世亲自作。今言护法释何。答。护法释者。然别作一卷名导唯识论。释彼二十唯识也。义净译云成唯识宝生论。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
  (六十六左)即旧真谛菩提流支(文)。真谛译云大乘唯识论。菩提流支译云大乘楞伽经唯识论。一名彼色心论。
  (六十六左)此颂即彼(至)第八颂也(文)。流支・玄奘无归敬偈。真谛有八句偈。今指真谛云第十一颂。
  (六十七右)十者(至)非也(文)。二十述记上(四十一纸右)云。此即第二说密意颂。旧论说言。故佛说此二。似内外处。名之为二。似有色处故言为十。亦不相违。谓六内识从自种子生现行时。其现行识变似色等境相而转。非外实有色等十处。为破实我。为成内外处。世尊说有色等十处。是此中意。
  (六十七右)古论颂云(至)非也(文)。真谛论云。识自种子生。显现种子生。显现起似尘。为成内外入。故佛说此二。流支论云。依彼本心智。识妄取外境。是故如来说有内外诸入(文)义蕴云。内外为二。
  (六十七左)境不离识可许彼有等(文)。义蕴云。境是相分。不离识有。故非识种。根离识故。不可说有。故说为种(文)演秘云。疏根离识故不别说有者。问。不许别根。云何离识。答。不同自境是自相分名为离识。非言识外别有实体名为离识(文)或云非五识所变故云离者非也。
  (六十七左)彼有八颂此第八颂(文)。真谛译云无相思座论。玄奘译云观所缘缘论。义净译护法释论云。观所缘缘释。
  (六十七左)论彼颂意(文)。彼长行释如演秘引。
  (六十八右)生色识故(至)非体是色(文)。义演云。生色识至非体是色等。长连读之。
  (六十八右)或相分名色(至)色识种子(文)。义演云。疏或相分名色见分名识此二同种故名是色识等者。意云。解色识疏中有三解。从不须分别至故说现识名为色识以来总解。又见分识变似色故是一解。或相分色不离识故是第二解。此二解见·相皆别种生。或相分名色以下第三解。即二分同种家义。就别种二解中。初解之识者第八识。功能者五识见分种。以见分识变似色故。故名色识。即色识种子名色功能。已此功能为成十处差别义故。假说名根。本与此境色无始时来更相藉待。名互为缘。缘者因·由·所以之义也。以待根故有境待。故根有照引之功能。相因借故。根望现行识而是因缘。见分种子名照根故。第二师解云者。即疏中言或相分色不离者。识是第八识。色功能者谓五识相分种子。依成十处义说为五根。此与五尘无始时来能熏。相分与所熏成五尘种子互为因缘。能熏生种种起现行。以递为因故。即因望现识为增上缘。以相分名色。见分名识。是此师云。识者第八识也。功能者五识见相种子。以同种故。此相见种依成处义说为五根。此与境色无始时来能熏所熏互为因也。此师相·见同种。种为五根。五根望识亦是因缘。即互为因。言有此三意。后诸讲者应悉逗留。亦如演秘具陈。上解功能三解下辨境色。义灯云。就难陀释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识颂有三解。初依见·相别种义解。言识从自种生者。即识见分。似境相转者。既起现行带境相。起似彼所执外境相现。无别五根。即见分种名为五根。所带似境即是五境。二云。识者五识相分。不离识故。名之为识。从种起现为五识境。实在内识似外而现。为成内外处分种为十。三云。依见相分同种义解。五识见·相合名为识。自种生者见分。从种起现行也。虽无别种。亦带相起。名似境相转。观所缘缘论三释大同。但互为缘少有差别。
  (六十八右)二前念识相(至)不违理故(文)。义演云。疏二前念识相至不违理故者。意说。前念识相引生本识中色识中功能。令起而生色识也。似自者似色。果者现行色识也。功能者种子也。即前念识相引本识中生似自果之功能令起而生现识。理无违也。此总举。下别解。
  (六十八右)故说(至)为今所缘(文)。义蕴云。疏故说前相至为今所缘者。有二解。一云。但用前相为境。不用见为所缘。二云。但以前相为疏境既非后相。非今所缘。后解为正(文)今谓。演秘与义蕴前解同义蕴虽后解为正。然前解顺疏文故。
  (六十八右)生今现行之色识(文)。义演云。疏生今现行者。即前相分所熏之种生今现行相分也。言色识者。即相分引同时五识名色识。有云。前念相分种子生今现行相分。相分不离识故名为色识也。
  (六十八左)不用前识为今所缘(文)。演秘云。疏不用前识为今所缘者。显五不缘心心所故。
  (六十八左)如亲相分(至)名所缘(文)。义演云。疏如亲相分至名所缘者。意说。同时亲相分为影生见分。有体者。相分缘生故。是有体影者。识缘相分。二变影而缘。即影像相分也。言名为行相。于识上现名为所缘。即当影像相分也。下论文释互为因。
  (六十八左)前相亦然(至)亦为所缘(文)。演秘云。疏前相亦然至亦为所缘者。此显前相具二支故成所缘缘。前相体有名之为缘。识带彼相成所缘义。故观所缘论云。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文)义蕴大同。
  (六十九右)又此所言(至)亦无违(文)。演秘云。疏又此所言至亦无违者。此释外难。总标无违。即次下言从前念等。显无违理。外难意云。颂言境色。长所色识。而色是同。境识河汉。长行释颂。一何矛楯。
  (六十九右)从前念说(至)更互为因(文)。演秘云。疏从前念后至更互为因者。此意以境有前及俱故。颂·长行对望说异。立名亦差。理实前境亦名色识。俱时之境亦名境色(文)义演云。疏据现在说至更互为因者。此据长行说种与色识互为因所由(文)义蕴云。疏从前念说至如长行说者。此中意云。颂中言境色者。约前念相分为今识境也。长行云色识者。约现在识缘现在色。不相违也。
  (六十九右)即显二念相似种是一故(文)。演秘云。疏即显二念相似种是一故者。后念相分是前现所熏种生名一种也。问。名言相种在识无边。如何后相要前种起。答。设不以前相种生者。即相似故名之为一。勘彼颂云。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彼论释云。境相与识定相随故。虽俱时起亦作识缘。因明者说。若此与彼有无相随。虽俱时生而亦得有因果相故。或前识相为后识缘。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论中虽不言种一等。以意而言疏亦无失。
  义蕴云。疏二念相似种是一故者。二念现种俱相似故。后相与种即前所熏故种是一。前念熏时现行为因。后念相分以种子为因。亦是能熏。与经相因也。
  (六十九右)若以此见(至)互为因故(文)。义演云。若以见分至为因者。即说见分种子为根相分为色识。即根与境无因缘义。因者所以也。疏境须根用者。意云。此解互为因。即由现行相分相分与见分为缘见分起已后熏成种。种有生识果用故。云须根用。若根须境用。现根有缘发生现识而变似前境故。云须境用。此即功能·境色互为因也(文)演秘云。疏若以此见分至递为因故者。道理根境须相因起名为须用。问。见种不生现行色相。相复不熏见分种子。如何得有递为缘义。答。由境为缘见方得起熏成自种。识种为缘生识见分变相分生境若不有。见分不生。见分不生。谁熏见种。见种若无。见从何起。见若不有。相因何生。未有无心独有境故。由斯远望得互为因。详曰。观疏释此种与色识一段之文。总有三节。初以见种名之为种。理名色识。二或相下。相种名种。现名色识。然此有二。初总相明。又此所言等下。释于伏难显颂·长行二意别也。三若以此见分种下。见种名种。现相名色识。今助一义翻前第三。相种名种。现见名色识。问。四中何胜。答。理虽皆通。若顺彼论。第二应善。正顺颂文。颂文既云功能境色无始为因。明即相分种现分二。故彼释云。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识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违理。功能发识理无违故。在识在余虽不可说。而外诸法理非有故。定应许此在识非余。此根功能与前境色从无始际展转为因。谓此功能至成就位生现识上五内境色。此内境色后能引起异熟识上五根功能。根·境二色与识一异。或非一异。随乐应说。既言生彼五内色境。复云根·境二色。明知功能即相分种。现名色识。
  (六十九右)境须根用(至)种子根等(文)。义蕴云。疏境须根用故境为缘有种子根等者。有说。境谓前念相分名为色识。根即后念见分之种。若前念境须后根用合生现识。即前境为缘能牵后识故有种根。若后念种根须前境用。即以后根为缘发生现识缘于前相故。得说言种与色识常互为因。即互为因由所以者。理未必然。此意说。若境须根即相分为缘而见熏种。若根须境即种为缘生见而变于色。名互为因。
  (六十九左)无别实有(文)。义演云。疏无别实有者。意说。但以识种为根。除此外无有实根。
  (六十九左)如第一卷(文)。论一(十九纸)疏二本(十三纸)。
  (七十右)如解深密(至)二十唯识等(文)。经·论并如上已引。
  (七十右)有时相顺与势(文)。义演云。疏有时相顺与势者。如第六入生空观第七有漏。是不与力。余时与力。
  (七十左)即安慧等诸师所说(文)。义灯云。释俱有依中本判云。第二火辨。要集疑云。若第二师是安慧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慧既许自证分种傍生十八界。种亦成杂乱。若一自证分义说根境。亦成杂乱。安慧自许第七入见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今为释之。安慧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许阿赖耶变似色根等。或余师义。设自所许。约计情别。亦不杂乱。言第七虽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慧合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慧。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文)枢要云。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慧师义。彼见相分虽是所执体性都无。亦有似色之相。如梦所见。今时山河一切皆尔。故有藏识所变根境为所依缘亦无失也(文)义蕴云。疏虽实无色等者。谓安慧师。根及种等皆菩萨八相遍计无体。以似色等以色现等难前师也。西明云。此非安慧义。彼不许有实根故。今言似色亦是彼师。
  (七十左)初申十难(文)。义演云。疏虽实无色似色等现者。由安慧计见相二分是遍计。破云似色故。安慧论师虽前非。总中十难。第一诸界杂乱难。第二二种俱非难。第三四缘相违难。第四根识系异难。第五根通三性难。第六根无执受难。第七五·七不齐难。第八三依阙一难。第九诸根唯种难。第十假为他救难。
  (七十左)瑜伽五十一(文)。五十一(九纸左)云。复次依此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故。薄伽梵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识界。由于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故。又如经说恶叉聚喻。由于阿赖耶识中有多界故。
  (七十左)摄事分中(文)。九十六(初纸右)云。当知诸界略有二种。一住自性界。二习增长界。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随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乃至复次以要言之。虽界种类十八可得。然一一界业趣有情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当知无量。譬如世间大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种类一故虽说为一。而有无量。如是于其一一界中各有无量品类差别。种类一故虽各说一。而实无量。
  (七十左)对法第一(至)即彼界摄(文)。杂集第一(五纸左)云。问。眼界何相。答。谓眼曾现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界相。自余五根并六境六识皆取现种(文)对法抄一末(初纸左)云。种子等者。此依种子以显界性。种子现行俱是眼界不即不离。故眼界摄。不尔眼者。应非见义。下皆准知。有说。唯种是现非现。有说。唯现是眼非种。有说通二。及诸外道小乘等说。五根体性各各不同。种生现行同世异世。并如唯识第四卷论·第一卷疏·第四卷疏释。
  (七十一右)五十七(至)及五十四(文)。五十七(七纸右)云。问。二十二根云几色所摄。答。七(五根·男女二根)五十四(六纸左)云。谓色蕴摄一蕴全·十界十处全。
  (七十一左)如五十五解(至)内处摄故(文)。五十五(四纸右)云。问。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虽有为法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唯恒所依为此量故。
  (七十一左)五十六界四句(文)。五十六(九纸右)云。问。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答。应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谓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无间灭。若诸异生生无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谓除尔所相。是第三句。或有无眼亦无眼界。谓阿罗汉眼已失坏。或不生眼。若生无色界。或于无余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如眼界一切内界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七十二右)瑜伽第三第五十四对法第五等(文)。第三(八纸右)云。增上缘者。谓除种子余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识所余识亦尔(文)五十四(五纸右)云。生起所作者。谓眼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能生意识(文)今谓。考五十四。未见明文。演秘引五十六·对法第五(七纸右)演秘云。按对法第五。解增上缘略有九类。第一任时增上。师子觉释。谓风轮等于水轮等。器世间于有情世间。大种于所造。诸根于诸释。风能持水。水能持地故。风水轮皆言等也。由器世间·大种·诸根能持有情·所造·诸识。故器·大种·根等三类亦名增上。又瑜伽论五十六(十四纸右)云。眼与眼识非正生因。唯建立因。是故此二俱时而有。余根余识当知亦尔。释。建立因者。是增上缘。若五识种即是五根。故违诸文增上缘也。
  (七十二右)对法第四(至)一分色界系(文)。杂集第四(四纸左)云。四界二处·余蕴界处一分。是色界系。一分者。谓除欲·无色界系及无漏法。为舍执着离欲界欲我故。观察欲界系。五十六(十纸右)云。问。几唯欲界系。答四。问。几唯色界系。答无。问。几唯无色界系。答亦无。问。几唯欲色界系。答十一。问。几唯色无色界系。答。无。问。几通三界系。答三(文)演秘云。疏十一唯欲色二界系者。谓五色根·色声触三·眼耳身识。舌·鼻·香·味色界不有。意·意识界·及法界三通三界故。由斯欲色唯有十一。
  (七十二右)彼有根故明有眼识(文)。义演云。疏彼有根故明有现识者。意说。若识种名根。根既彼有。得有现识也。
  (七十二左)翻返二许俱与教违(文)。义演云。疏翻返二许者。意云。若许识种即根。根同识应唯欲界系。若许二识种即二根者。即识同鼻舌根亦通色界系。彼有根故。得有现识。破云翻覆二许俱违教也。
  (七十二左)五十六次下文(文)。五十六(十三右)演秘云。疏上地无寻伺起眼识等难是者。亦是此中所违文也。按彼论云。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亦无过失。既云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而彼得起。明知识种不即是根。若是根者。前问后答皆不应理。思之可悟。理既无违。故知识种非根明矣(义蕴亦引此论文)。
  (七十三右)对法四等(至)故言一分(文)。对法第四(二纸左)明诸无记云。八界八处全及余蕴界处一分是无记。八界者。谓五色根·香·味·触界。八处亦尔。为舍执着离法非法我故观察无记。自性无记者。谓八色界处·意相应品·命根·众同分·名句文身等。
  (七十三右)不尔便违种名执受(文)。义演云。疏不尔便 违种名执受者。赖耶摄为自体令生觉受名执受。即种子不名执受。若约第八执持不失边。种子亦执受。若不约生觉受。但言根有执受种无执受者。即违种子执受之文(文)义蕴大同。
  (七十三右)瑜伽五十六说(文)。五十六(十纸右)云。问。几执受几非执受。答。五执受。五执受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何以故。以离于彼余能执受。于彼不可得故(文)义演云。疏五种一分非执受者。意云。五尘通内外。内有执受。外非执受。故言一分。然声虽虚疏亦名执受。故瑜伽云有执受大种声·非执受大种声等。
  (七十三左)摄论第一(至)为同法故(文)。无性第一。
  (七十三左)论又瑜伽说(至)依但应二(文)。义蕴云。彼论三依谓种子·俱有·无间·难陀救曰。岂不前说。眼等五识意识为依。此现起时必有彼故。既有俱依。如何难言依但应二。师难曰。瑜伽第一云。眼识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阿赖耶识。故许五识与意识俱。三依不摄。既无眼等三依不全故论责。
  (七十四右)对法第一(文)。如上已引第一(五纸左)。
  (七十四右)诸识亦应唯种子妨(文)。演秘云。疏诸识亦应唯种子妨者。此难意云。论云眼界通种现。执言唯种不取现。亦言眼识有眼识种。亦应同根唯取种。即对法云。问。眼识界何相。答。谓依眼缘色。似色了别。乃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耳鼻舌身意识界相亦尔。
  (七十五右)六无根唯种矣(文)。义蕴云。问。说以业种为根。如何不是唯种。此师答曰。若如难陀以识种为根。即违对法曾现之文。我今说业。约能熏现行名曾现见及。所熏种名五现。无唯种失。问。若尔通现业。何故论中唯言业增上种。答。种子常有。现非常故。为根义隐故不说现。若尔现业已灭。何非唯种。答。远望能熏说现无失。
  (七十五右)安慧破十难(文)。义演云。疏下安慧破十难者。意云。前师避过以业种为根。所以安慧申其十失难破前师。第一业通善恶性根唯无记失。第二声意二业性应无执受失。第三业通身语意根通二蕴失。第四业通色声法意非内处失。第五鼻舌根业种根唯欲界失。第六识意业所感业应末那失。第七色根即业种根无唯现失。第八业是色声思应非色根失。第九五识唯无记恒业所感失。第十善识非业感根非俱有失。意说。善等根识等无俱有根。非业感故。
  (七十五右)第三由业(至)二蕴失(文)。义蕴云。身语色蕴。意业行蕴也。问。身语二业既是色蕴。意业应是色蕴。何名行耶。答。身语有云动假即是业。意业取相应意。体非名业。持业·邻近得名。既不可为例。余皆准释。
  (七十六右)若言根虽(至)非唯无记(文)。演秘云。此救意云。若业已熟所招五识理唯无记。业未孰时所起五识既非业感。故通善恶故(文)义演云。此业种若熟。能感于五识。然五识是无记。由业未熟未招五识。所以五识依彼未熟业种得通三性(文)义蕴云。疏此业未熟等者。此意救云。若业种已熟所生五识现行可是无记。若业种未熟之时。五识但从自种而生。即通三性也。
  (七十六右)应无眼等(至)如色声等(文)。演秘云。论应无眼等为俱有因者。即善染眼而以何法为俱有因。非业招故。不可业种而为因也。问。难陀既许根识异时。责无俱有。岂不相符。答。有义两释。一云。依教难彼。不就宗责。瑜伽等说眼等为识俱依故。二此难救家。救家虽假以种为根。至实自许根识同时。故难无失。详曰。今观论意。由善染识非业所招。不依业种。偏难此二无俱有依。而元不论同异时也。
  (七十六右)即今西方(至)实有别根(文)。演秘云。此师意据偏增说故得为正义(文)义演云。疏根从缘称者。业即是缘业为增上缘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识。说彼为业者。根据能招说根为业也。
  (七十六左)解深密经(至)显扬十七(文)。深密经一(十六纸左)云。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瑜伽七十六(初纸)亦引此文。入楞伽第五(十六纸右)云。以依自心分别而生一切诸法。偈云。转变时形相。四大种诸根中阴及诸取。如是取非智。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因缘即世间。如乾闼婆城。辨中边上(三纸左)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演秘引五十一(四纸右)之文不亲论文。今考五十一(八纸左)云。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显扬十七(十六纸右)云。所依止因者。谓由阿赖耶识所执色根为依止故五识身转。非无执受。又由有此识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为依止故意识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种色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亦尔。非无意根。
  (七十八右)本转二计(文)。义演云。疏本转二计者。前引二颂及释名本计。从有避如前所说过难以下是转计。今时双会故言双牒。故论云非谓色根即识业种也。
  (七十八右)论又第七识(至)有转易(文)。义蕴云。问。此安慧师三位无第七。如何无间断而言转易耶。答。有二体。一云。此难前师。且随他说。二云。此中兼有余师。非唯安慧。违理失。
  (七十八右)六十三(至)乃至意识(文)。六十三(十一纸左)如上已引。  
  (七十八左)显扬十七八九(文)。十七(十七纸右)云。又即此识(阿赖耶)于一时或与二转识俱起。谓意及意识。至第十九。
  (七十八左)前师若言(至)非现依(文)。义演云。疏前师若言至非现依者。此牒前师意也。言应说有藏识至相望而有者。难前师也。难云。汝若言依种子者。即合论云由有藏识得有意识。何故及展转说云由有藏识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耶。故云何故展转相望而有。言前师若言以第六至展转说者。前师重救。见意识得转等。总依现行根。不依种子说。前师遂依瑜伽论文自救前义云。第六种子若欲生现行时。要须随遂第七种子。若第七种子生现行时。第六种子方生现行。约此展转说。亦得种子依。所以论云。由有末那意识得转等。
  (七十九右)不尔五根(至)亦有别根(文)。义演云。疏不尔五根为例亦然亦有别根者。意难云。第六依第七即得展转说者。五识亦依五根。应论说云由有第八识故得有五根。五识复依五根转等。既许五识依现第六为俱有依。然第六依第七种便展转说者。五识依第六时。亦应依六种也。以前师不许五识依六种故为此难。又解云。若第六种欲生现。必须随第七种方生现者。如五识种子欲生现时。应亦随逐五根种子方生现行。何以故。一种皆有别根故。别根者即第七识。又返难云。五识有别根不许识种。第六有别根。亦应六种不随于七种。又解云。谓前师以五识种为五根。以六依七。由六识种子生现之时随彼第七种故说六依七者。故今非云。此不可尔。应说五识种子随彼五根种生。若许尔者。即应五识许有别根。如何前言以识种依五根耶(文)义蕴云。疏不尔五根五识为例应然者。此意难云。若以第六识随逐七种故。瑜伽论展转说者。五识种子亦随根种方乃得生。彼亦应言有藏识故得有五根。五根为依五识得转。差别因缘不可得故。问。前师若许有色根。可以为例。彼师既以种子为根。如何难云。亦随根种。答由此疏云别有根等。即以对法为证。又种子根前以难破。有色根故。今为例亦无过也。
  (七十九右)如对法第二(至)识处说(文)。对法第二(十二纸左)云。何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耶。答。以依眼等五种解释。道理成就非于色等。何以故。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依眼处所识得生故(第一义)又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种子随逐于眼而得生故。
  (七十九右)及用第六同时意依(文)。义演云。第六即是同时意也。
  (七十九右)瑜伽第三七十六五十六(文)。第三(八纸右)七十六·五十五三文。并皆如上具引。
  (八十右)即是可止之辞(文)。演秘云。止者止住。此言即是止近辞。故此次说不及前师。或字误也。应为指字。
  (八十右)有所述可(文)。义蕴云。前师述义有堪可者。下指如前(已上)今谓。演秘·义蕴不辨如是句法差别者何也。演秘释云。止者止住(乃至)应为指字者。闇之何至于此。义蕴亦谬。虽无细释。然不领会述可之义。于一言下已炳着矣。夫述可遮止等法者。此出于婆沙五十七等·对法十五等中。大小两乘之所共说也。且对法十五(十纸右)云。分别显示决择者。谓于如所说蕴等法中。随其所应作一行·顺前句·顺后句·三句·三句·四句·述可句·遮止可等。一行者即问论法。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与余法互相问耶。如是一问一切法乃至述可句者。谓于所问顺尔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问。如有问言。诸无常者皆是行耶。设当是行皆无常耶。应述可答所问如是。遮止者。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不尔言遮止所问。如有问言。蕴外诸行几谛摄耶。应遮止答蕴外无行(已上论文)准此论释述可·遮止二句。如演秘·义蕴解为大河汉可知。
  (八十左)若不言他(至)不能自依故(文)。演秘云。不定过云。为如第七恒转依他证八有依。为如第七虽复恒转而不自依证八无依。问。因于同异二喻转等。名为不定。今唯第七。何成不定。答。虽体无二。义即有差。对二义故亦无有失。
  (八十左)若不言恒转(至)无同喻过(文)。义蕴云。宗若不言依恒转。直言依第七识者。此应以第六识为同喻。而言无同喻者。阙因同喻也。以第六识非恒起故。若改此因言识性者。出过如疏。
  (八十一右)论许现起识至许依现识(文)。义演云。论许现起识以种为依识种亦应许依现识者。此明种子第八有二种依。一即自第八现识。二即能熏七识。此即义准释。谓现行识用种为依。义准何防种子第八以现识为依。现者即通八识也。故说种子依自第八亦依七转识。数下论云。初熏习位亦依能熏。又论识种亦应许依现识者。义法师云。疏虽有解。今更释云。净月师以见难陀云五识依自五识种为俱有根。我亦说种依。于现识为俱有依。故下云。初熏习位亦依能熏。后依第八。皆俱有依故(文)义灯云。论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本疏说云。此令种子有俱有依。论言现识依种者。以所依根通种·现故。故疏言种。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喻过。第八望种非因缘故。是俱有依。
  (八十一右)谓共许现行(至)种子为依(文)。义演云。疏共许现行识以种子为依者。彼此皆许现行用种子为依。如前种子依等。言故今令种亦应依现识者。即令第八种子依现识也。故下云初熏习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现识故。下论云能熏异熟为生长住依等。即说能熏与种子为生长依。第八异熟为种子住依。据之论文许种子依现识者。通八识说。非唯第八。唯除异熟生无记心心所。以不熏成种。复不与种子为依故不取也。
  (八十一右)若谓论文(至)无同喻过(文)。义演云。疏若谓论文至无同喻过者。若如论云许现识以种子为因缘依者。即今成立现行与种为依。即无同喻。何以故。现种是因缘依。种依现行是俱有依。岂得将因缘依与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论文所说。即无过也。今应云。种子应以现行为俱有依。因云。种·现二中随一摄故。喻如现望种。唯现望种虽是因缘。此师意云。若望能熏。辨体是因缘摄。若望俱时。有力即俱有依摄。今取现为喻者。取俱有依一边之义也。若不尔者。即无同喻。由此故论不言现行以种为因缘也。
  (八十一左)今助解者(文)。义演云。疏今助解者。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现行。第二取一切异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现行识。
  (八十一左)今此师(至)成俱有依(文)。演秘云。问。令心心所取自所缘方成所依。种既不能取自所缘。现望于彼何成所依。答。所依四义是护法宗。非此师意。不可为难(文)义演云。疏今此师令成俱有依者。此答意者。前辨因缘。宽通故通种现。今约辨种依现。以现行非是种子依故。种依现但得名俱有依也。此解虽言现种为因缘。但是下出体中。生长依故成俱有依。然住依亦是俱有依(文)义蕴云。疏今助解云至令成俱有依者。此意说。能熏现行望所熏种。能生种子望所生现是因缘依。然现行望种既种子依。应名俱有依以俱时故。
  (八十一左)又现行望种(至)皆能熏故(文)。义蕴云。此说前六识异熟及第八识异熟现行既非能熏。望彼能生之种名为俱有依。余善染心既是能熏可名因缘依故。
  (八十一左)又诸识现行(至)今略不述(文)。演秘云。异熟六识而不能熏。现望于种亦同第八而非因缘。论略不说(文)义蕴云。疏又诸识现行至唯第八种望现是依者。此说六识异熟心等各有二俱有依。如前文说。此等现行不能熏故既非因缘。应同此中第八识说。以不能于种无力。此中略而不取。文言识种亦应许依现行识者。但说第八现行与彼种子为俱有依之。此前三解取义各别(文)义演云。疏又诸识现行异熟皆有俱有依生今略不说者。此解通取诸识异熟现行。皆有俱有依故。举种例同现。亦应有俱有依。且例种令有俱有依。所以下出体中不言此诸识异熟。略不说也。以于种无力。不能为依。以第八为住依故。出体中偏取此第八异熟为种依也。何故不例余能熏识现行耶。答。彼望自种是能熏。得为依也。故且不例。准下为依中。亦取为依也。但取俱时依义。不取为因缘依义也。若准问前辨种依。现识唯第八。不说七转识也。准下文。兼取七转为胜。不略故等者。异熟六识现行并不能熏成种。望于种亦非因缘。同第八识。文中略故不别说。又此业感六识于种无力。不能持种。不同第八。似不能熏故。不同余七。故望种与非种而依。
  (八十二右)今不说依(至)望现是依(文)。演秘云。异熟六识虽不能熏同于第八。然现望种无能持力。不同八现与种为依。故不取也。
  (八十二左)始末为论等。演秘云。本有·新熏如次始末(文)今谓。此释不是。论云。生长住故云始末。非约本有·新熏。义演云。疏始末为论至俱有依为例者。此即许现起识以种为依。下文乃至不生长住故名始末也。总意相例云。既许现起第八识以种子为因缘依。故知种子第八识以现行为俱有依也。
  (八十二左)此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依(文)。义演云。疏此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依者。意说。种子用现行为俱有依。言以种子因缘依者。现行用种子为因缘依。言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即例种子用现行为俱有依。故论云。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种子亦应许依现识。有云。现行望种既为因缘。即例现行望种亦为俱有依。以现行生长种故。异熟为住依故。此是本·新熏二种家义。义具故也(文)。义灯云。疏言。故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住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意以异熟识中种即以第八现行为住依。能熏转识望于种子。虽是因缘。亦与种俱有。故与诸现行识俱有依为例。新旧合释生长义。
  (八十三右)楞伽经文(文)。演秘云。论如契经至恒相续转故者。按楞伽第九(十纸右)人体·及五蕴·诸缘·及微尘。胜人自在作。唯是心分别。心遍一切处。一切处皆心。又云。依父母和合。阿梨耶·意合。如苏瓶中鼠。共赤白增长。蔽尸厚疱创。不净依节尽。业风长四大。如诸果成就。详曰。与论所引文虽不同。理旨同也。所以疏云勘彼文同。或可疏勘梵本云同。不据汉本。汉本阙此论所引文。
  (八十四右)五识不成(至)别依色根(文)。义演云。疏五识不成者。由各别依五不成执受。疏第六识不别依色根者。以第六不同五识别依色根故。第四有执受证中言各别依故。因不遍意识故。此中出彼之遍因也。今会云。彼言各别依者。即是显非遍因也。无不定过。
  (八十五右)此不定故(文)。义演云。疏此不定故者。意说。现八依根不定。有根即依。无色无根不依。故云不定也。
  (八十五右)后不定故(文)。义演云。疏后不定故者。初熏习位说种依现。以后即不定。何以故。转识以后可有间断。间断位种子不依。故云不定。论未了所依与依别者。此辨所依能依差别。所以如下先辨能依后辨所依(文)今谓。义演不顺论·疏。何者。论云若识种子定有一依等。疏云则有二依后不定等。准论·疏意。后者二依中。第二是非。谓熏习初后。
  (八十五左)从下而征解亦应尔(文)。演秘云。本明心等而有所依。今者先征所依等义。名从下也。解文同征故云应尔。故后解中。先解二别。后明心等具依多少。
  (八十五左)不问因缘及余三缘(文)。义演云。疏依不问因缘及余三缘皆是依者。此解论中有生灭法伏因托缘义也。杖因者即因缘也。托缘者即三缘也。意说。诸有为法依此四缘所生诸法。未有而有名之为生。有法暂停说之为住。如是诸法托缘皆说为依。即四缘望有为法有力令有为法得生住者。故望有为名之为依。
  (八十六右)诸无为法(至)能为缘故(文)。义演云。疏诸无为法至是有为诸法者。意说。无为为缘能起有为。亦得名依。如以真如为境起无漏智等。如憎嫉灭道等皆是。
  (八十七右)唯除遍行色行少分(文)。义演云。疏唯除遍行及色行蕴少分者。此遍行五并是决定。所以不简遍行。触思等随心决定故。色行蕴少分者。谓思等·及命根·种子·并无为等。亦决定故不简也。既尔应与诸法为所依。并决定故。
  (八十七右)若尔四大种(至)扶尘四大(文)。演秘云。初四大种造五根者。后即造彼扶尘四大(文)义演云。若尔以下至并决定故者。并是难词。但约余者申难。不约五根。五根先是所依体故。
  (八十七右)不尔即五蕴(至)少分相望(文)。义蕴云。疏不尔即五蕴中除识蕴少分相望者。谓五非六依。六非七·八依等。彼虽有境而无决定故此除之(文)演秘云。疏除识蕴少分相望者。诸识相望有决定者。然非一切故云少分。此决定识不取为难。以决定识是所依故故除之也。
  (八十七右)简四大五有色尘(文)。义演云。疏即简四大五有色尘者。即简别色蕴所除者。虽是决定非有境故须简也。四大者。谓造五根四大种也。五有色尘者。意取五根扶尘并四大种也。
  (八十七右)四心心所取自所缘(文)。义灯云。令心心所取自所缘。此即举果显因所依。若法虽杖说因缘起。而不能取自所缘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缘望彼。但得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论唯心心所名有所依。余不名有所依。
  (八十七左)此简受想蕴(至)行蕴少分(文)。义蕴云。疏此简受想蕴全行蕴少分者。此并心所应合在前为主中简。不阙第四义。如作意等亦能令心心所可取所缘故。于此中简心所者。疏文颠倒也。或此心所既是所依之果。岂可自令取所缘耶。由此心所亦阙第四义故。此中简理亦无违(文)演秘云。疏此简受想蕴全行蕴少分者。但简行蕴心所法故。又行蕴命亦是主故。故言少分。此文不次。结前第三所简法故。
  (八十七左)总而言之(至)受想行三蕴(文)。义演云。疏总而言之至是所依者。意云。于五蕴简有是所依·有非所依者。且如色·识二蕴中唯取五根及意根是所依。余者并非。故云少分。云七·八识即意根摄。然八识相望者。意取七·八。余想等三蕴全非所依故亦简之。
  (八十八右)皆须置此言(文)。演秘云。疏皆须此者。置此令心取自缘言。
  (八十八右)而以义准由少义理(文)。义灯云。若不作斯义门简者。法有相滥。然疏云。而以义准由少义理。谓自身识为依。非后为前前为后依及他为自依。要集云。此无相滥。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后故。自识不依他根而起。已极成故。故唯四义简法已尽。今谓不尔。虽知四义简法已周。论文不显。但且对前诸师异说。辨彼非所依。不显简他及于前后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须简非前后者。亦应云等无间。明前望后为等无间。何须复云前取于后。下解开导云于后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须说云谓有缘法。言心心所。岂非能缘。又如熏习熏自极成。何须复简他身前后。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托缘皆得名依。既论说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亦是自识由他识生。何故不简。前后虽别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别时家解摄论熏习俱生俱灭。以前后法同有生灭。云俱生俱灭。今前后心异遍计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简。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后是俱有依。
  (八十八右)他为自不决定(文)。义蕴云。问。如摄论说。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即自他识有决定义。如何此云不决定耶。答。此说暂时非究意故。又彼决定与此义差。彼说立为增上力。如来决定说。众生决定闻。此中意说。决定有彼法。此心等方生。故不同彼论决定之义。
  (八十八左)如枢要说(文)。枢要云。依所依别中。所依具四义者。身根望四识。阙于何义而非所依。且义解云。无决定义。以依下身起上眼等故。此亦不然。下五识但起上意识应非五依。亦不定故。又有解云。阙有境义。夫立有境者。必同分根起有境用故。彼同分根非是所依。但是依摄。由此身根必无与四同分有境。设自身识未必俱起为四识依。以说依用名为有境非依体故。此亦不然。论下文说。虽有色界亦依色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摄。若许依用以名有境。五根于八起识不起。皆名有境。以依体说。不除有境。唯无决定若依用说。亦应说言无有境义。非一切时恒起识故。或第七·八非五·六识定同分故。由此今释·有其别义。夫所杖托皆说为依。具四义者。依中最胜。立为所依。劣者不立。具决定中何为决定。非定俱有名为决定。决定有四。一顺取所缘决定。下名同境。二明了所缘决定。下名分别。三分位差别决定。下名染净。四能起为依决定。下名根本。其有境为主亦各有四。此四决定·有境·为主。亦随有一种。即是决定·有境·为主。五根于五识有顺取所缘决定·有境·为主。意识于五识有明了所缘决定·有境·为主。第七于五识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第八于五识有能起为依决定·有境·为主。故此五识具四所依。五根能顺五识取所缘故。意识能助五明了所缘故。分别之言明了境义。不尔定心应非五依。七识能令五分位别。第七究竟成无漏时。五定无漏。不尔有漏因七虽转。非究竟故。第八于五种子能起现行为依。总说第八为能起依。准此等证。故知随具则得彼名。若决定·有境·为主。唯但一种不通四者。则应五识无四种根。由此义言。第七于六及第八识。唯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第八于六·七唯有能起为依决定·有境·为主。后四依义皆通前三。论之本意随应疏出。所依之体既具三义。令所生果取自所缘。为第四义。随何前三俱具。即能令取自所缘故。此四义胜。皆随三中能可具者。即名所依。余者不立。于所生果非殊胜故。且色蕴中五根望余五识及六·七·八。五尘·法处色望一切识。不相应行及无为望一切识。非识种子望一切识。皆不具三。无前随应三中义故。子细研究都无有故。一切心所随望何识。唯有决定·有境四种随应可具。唯无为主。其诸种子望其自识。可有分位差别决定·为主二义。唯无有境。其前五识自互相望及望六·七·八。并六望七·八。一切皆无。无随所应三中四义故。余心心所一切现行。色·不相应望诸种子。一切皆无。诸心所法望自种子。阙无为主。以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染净同故。体是王臣。故无为主。亦无令果取自所缘。其八现识望自种子。唯无令果取自所缘。可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义故。其中具阙随义应知。已略疏条。后读应番然下文中。五根望第八。唯除定有不除余者。举初所无例无后故。但举无一则不成所依。何假具述(文)义灯云。又云。枢要云。前三各具四义。若尔决定简法已尽。谓同境即显有境。根本即为主故。由此证知。余三无用。今谓。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论说俱有依前明明义。后复云同境·不共·分别·染净·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种于前义中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为所依。何须前义要具为依。即是前三各具于四义。四义随有即具前义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根等四识。非彼五种故非所依要集云。今解身根为主义简者今谓不尔论文本意。为主一义以王简臣。不简身根。若云虽有身根。四根若阙四识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虽有第六。若无身根。身识不起。岂许身识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简别身根。又枢要言顺取所缘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义。不解有境义。不得妄难。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约顺取境义说有境义。若顺不顺皆有境故。智者当察。问。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简去种子。岂可种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种应非根。便违圣说眼等五根皆通种现答。论根通种现。今护法辨依·所依别。现根用胜。名为所依。种根非胜。不说所依。若取种根为俱有所依者。自种应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义。故不取种。
  (八十八左)何以简余先言有境(文)。义演云。疏何以简余先言有境等者。意问云。何故立所依中。先言决定。次言有境为主。余心心所取自所缘及至简法。乃先言有境。次言决定。后言为主。何故如是两文不同。答。皆是影互而言。亦无有失。言三因者。即是非有境故。非定故。非主故。故论云余非有境定为主故者。即非字通下二。故字通上二因。故二因皆前后影互说以简于法。更无别义。意显六处外余法非是有境·决定·为主义故。所以不为所依也。又解。余非有境定为主故者。但二因简余法。余法谓非有境非定主故。故非所依。略不说决定故至下出依中正简之。故此解胜。
  (八十九右)五十五云(文)。略纂云云。如前已引。
  (八十九右)唯恒所依(至)决定之义(文)。义蕴云。疏唯恒所依为此量等者。恒所依者即当此中决定义。言为量者。即以决定为所依义之揩定也(文)义演云。疏即是此中决定之义者。以瑜伽唯恒所依为此量故文。即是此论中决定之义。护法依此义聊简。要具四义方成所依。故此引瑜伽但证所依义。非要同此四义也。
  (八十九右)彼论言有依此言是故(文)。演秘云。彼瑜伽论言有所依。即是此论所说者是。
  (八十九左)即前有境(至)所缘境故(文)。演秘云。疏即前有境眼等为异等者。以有所缘与有境义而有别也。若有所缘体唯能缘。若言有境即通五根。要有所缘方有所依。故除根也(文)义蕴云。疏即前有境眼等为异无所缘境故者。此心心所等有境有缘名有所依。眼等有境而无所缘故但所缘非有所依(文)或云。五识为无漏五根为无漏者。可笑之最矣。
  (八十九左)此解所有能依(文)。演秘云。此释伏难。伏难意云。本明所依。何故乃辨能依心等。故释所有能依法者。意欲翻出能依之体显彼所依疏言此解所有能依者。此牒定也(文)义蕴云。疏此解所有能依等者。此中论云唯心心所即是能依。意欲明此心心所等而能有彼所依之内六处也。
  (九十右)此是依外(至)故重言之(文)。演秘云。此总结前出所简法之所以也。依谓所依。色心所等是所依外所简之法。故所依后而方指简名重言也。或唯显明心所所以。以释外疑。外疑意云。圣教既云唯心心所名有所依。即应心所亦所依摄。故有斯释。斯释意云。此者此所。依谓所依。所是依外别所简法之一数也。若不简之。恐疑同主亦是所依。故更分别名重言也。对次前文心心所处故名重言。有义问。何故别简但简心所非所余耶。答。立论者意不应征责。由前引教说心心所名有所依。即恐心所亦是所依。故次简之。虽皆有所依。所依唯心。余非所依。相显不说(文)义蕴云。疏此是依外别简之法者。此意云。心王心所互相杖托并得名依。今心王与心所为依。即是通依之外别简所依。故重说之。又前来虽说心心所法依内六处。不说心所通依之外别心为所依今此重说故云依外二解随情(文)今谓。义蕴云。二解随情。然与演秘解并不全同。然论文次明色等心所诸识别简之法。由之言之。则演秘第一解符顺论疏意也。
  (九十右)然诸识(至)。略不论(文)演秘云。疏然诸识至略而不论者。而有不得为所依者。即四义中而阙第一决定义也(文)义蕴云。疏然诸识相望至略而不论者。五·六望七·八阙决定义。前言余非有境定为主故。即具标三义。次上二文但重明有境为主。不说决定。故云略也。由次下正出所依即以简之故。此不简诸识之中阙决定者。
  (九十右)如瑜伽第一(文)。第一(五纸左)云。彼(眼识)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也。
  (九十一右)必有一分别意识(文)。义灯云。问。五识何为以第六识为分别根。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缘故。谓极明了故。于彼作意故。依资养故。言明了取者。意虽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无意识五不起故。于彼作意者。由欲得缘彼境界故。即同缘义。依资养者。谓由意识资养眼等识方得起故。即引发义但说五识依五根者。由二义故。言相顺者。一近相顺。即近所依。二相资相顺五根有漏。五识亦有漏。五根无漏。五识亦无漏故。
  (九十一左)世亲摄论第四(文)。第四(十纸右)云。意为彼依者。是彼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乱彼不生故。
  (九十一左)无性摄论第一(文)。第一(十八纸右)云。又一切时我执随逐。不应道理。谓若不说有染污意。于一切时义不符顺。施等善位亦有我执。常所随逐。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离染污意定无所有。非即善心是无明依。应正理如说(颂如疏所引)。
  (九十一左)由有第七(至)无漏等(文)。义蕴云。疏由有第七识染故至不成无漏等者。问。因中第七既得无漏。眼等五识应无漏。答。一由第七究竟无漏故。二由先时有漏种生故。彼五识不成无漏。
  (九十二右)世亲摄论第一(文)第一(十九纸右)云。又二定别故。所以者何。若定说有染污意者。无想定中即有此意。余定中无故有差别。若异此者。于二定中第六意识并不行故应无差别。又无想中生应无我执故。所以者何。若彼位中无染污意。彼一期生应无我执。若尔不应圣所诃厌。既被诃厌。是故定知彼有我执。
  (九十二右)如后卷说(文)。第五卷。
  (九十二右)世亲摄论第一(文)。第一(十八纸左)云。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识必有眼等五根为俱有依。如是意识亦应决定有俱有依(文)义蕴云。疏摄论第一五同法中乃至不能烦引者。彼论以五识为同法喻第六识有俱有依中云。五识既有五根及第八为俱有依。此第六识亦应如是亦以染污意及赖耶为俱有依。
  (九十二右)无性五同法云(文)。无性第一(十六纸左)云。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者。此破唯立从六二缘六识转义。眼等五识与彼意识有同法性。谓从二缘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无有者。与此相违。所谓俱生增上缘依无别有故。又眼等识各具二缘。皆是识性。如是识性并有眼等俱转别依。唯增上缘非因缘等。此为能喻。意识亦尔。应有如是差别所依。阿赖耶识虽是意识俱生所依。然不应立为此别依。是共依故。因缘性故。义蕴云。既云共依。明知五识亦依第八。
  (九十二左)瑜伽显扬(文)。瑜伽五十一(五纸左)显扬十七(十六纸右)。
  (九十二左)又显扬第一(文)。第一(二纸右)云。又能执持了别外器世界。与不苦不乐受等相应。一向无覆无记。与转识等作所依因。与染净转识受等俱转。能增长有染转识等为业。乃能损减清净。
  (九十三右)虽有不同缘(至)长时为论(文)。义蕴云。疏有不同缘如定中闻声等者。问。前解同境定中同缘。今何不许。又要起希望方始出定。若意不同。闻何得希望。答。不障定中许得同缘。然非决定。如卒尔等不必同缘。故瑜伽说。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问。既不同缘便非决定。此第六识应非五依。答。此约五识决定以六为分别依。若阙此依不明了故。非要同故。境方名决定。第七与五虽不同缘。亦名决定。故此五识四种所依各有决定·有境·为主。等义如枢要说。问。如耳识等卒尔心时定有意识不。答。虽不同缘必须有意。唯除五位。常现起故。若尔何故瑜伽说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答。五识生时虽有意识。未缘此境。一刹那已方于此境而起寻求故言无间。非五俱时无意识也。故集量论云。五识俱时必有意识。即此意识能引第二寻求意识生。
  (九十三右)由三因故(文)。义蕴云。疏由三因故者。一极明了取。即五识二识互为明了因也。二于彼作意故。即意于五境系心缘也。三依资养故。由意引发五识生也。
  (九十三左)因中(至)五识(文)。义蕴云。疏因中第六至五识等者。因中五识若起善时。必善第六俱时而起。善第六既不能漏彼五识故由第七也。
  (九十四右)如对法第一(至)乃至广说(文)。第一(六纸右)云。问。眼识界何相。答。谓依眼缘色。似色了别。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如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相亦尔。
  (九十四右)又此相顺余境别故(文)。义蕴云。五识与根有漏无漏定相顺也。
  (九十四左)如对法第二等(文)。第二(八纸右)云。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又复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当知此中由所缘故。释义故。又云。无间灭意者。由随觉故。无间觉义是意义。当知此中随显相说。对法第三抄(四十一纸左)云。二解意中除三位二说。如唯识第五卷初。论由随觉等者。彼云。心心所法思量名觉。现随过去生故。所随名意故言随觉。若尔现在自是觉。更何须随举现所随为释此意。无间觉义者。谓与现在无间觉故。显次第缘义。当知此中随显相说者。以非二意中同时意。是显相故唯说之。今解不然。论本亦自说过去名意故。以唯识第五破小意过去非意。过去自性非思量故。曾于现在但名识故。似他思量无所似故。由此名意。必第七识过去似此亦得意名。正思量故。故言随觉者。觉谓第七思量名觉。此过去似第七为依。或随第七觉义名为意也。无间觉义。此无间所依之识似于觉故名意也。随显相说者。谓诸论唯说无间意者。随者随显相说。行相易了故。论说此中故非诸论。此中释伏难。何故不似现在心识而似意耶。答。有当知此中说似意者。随显相说。似为依义。又行相细隐似现意故名随显相。故过去不名识心。第七识一明所依。如唯识第四·五及别章。如五十一及六十三抄叙。
  (九十五右)如六十三说(文)。六十三(十一纸左)。
  (九十五左)楞伽经第九卷(文)。第九卷(十九纸右)之全文。
  (九十五左)准此前依足为好证(文)。义演云。疏准此前依足为好证者。准此经文。亦得与前五依·六依为好证。不但此第七也。
  (九十六右)六十三说(文)。六十三(十一纸左)。
  (九十六右)如无性第三卷云(至)名染污依(文)。第三(三纸右)之全文。
  (九十六右)同世亲说(文)。世亲论第三(二纸右)云。谓此意识贪等烦恼所染污意名所依止缘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为依名依染污(枢要释等无间。举此两论。与此并观)。
  (九十六左)前第一师(至)亦是此流(文)。义演云。疏前一师至亦是此流者。亦是此有俱有依之流类也。何以知者。以初师云七·八二识既恒续自力胜故。明知有互相依义。亦解云。亦此流者。亦同前三位有第七识。此解胜(文)论四(十五纸左)云。第七·八识无别此依。恒相续转自力胜故(文)今谓。疏言无者者。指此论文。今本作难字恐写误。以难陀师无难他故。又义演初义不允。难陀云第七·八识无别俱有依故。
  (九十六左)亦作此义无相违故(文)。演秘云。三位无七家亦同安慧成八无依。亦作此义。亦显安慧三位无七。
  (九十七右)随何乘障(文)。此望三乘有别。谓有覆无覆别。佛地论第七(四纸左)云。若法执等所知障体亦在无覆无记心中。二乘无学亦现行故。无学位中无有不善有覆无记。此就二乘名为无覆。若望菩萨。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又云。若所知障就二乘说无覆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异熟生摄。以从异熟识生起故。若尔何者非异熟生。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
  (九十七右)不障彼乘之识(文)。义演云。疏不障彼乘之识者。即无覆无记识也。以法执望二乘名不障。于无学有言无覆者。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有覆。此识三位有故名为不障。
  (九十七右)五十一言(文)。五十一(十一纸)。
  (九十七右)六十三等(文)。六十三(十五右)。
  (九十七右)显扬十七(文)。十七(二十一左)。
  (九十七右)问六七(至)应设功力(文)。义蕴云。疏问六七为依至应设功力者。疏中不解。且初难云。八以七为依。非七转时六不转。八以七为依。七既转时八应转者。答曰。第六能引七。依转六亦转。第八不以导七。依转八不转。又染七染于六。依转六亦转。七染不违八。七转八不转。又复难云。八为七依。依转七亦转。七为八依依转八应转者。答。第八诸识本。本转七亦转。第七转识收。以七转八不转(文)演秘云。疏问至应设劬劳者。答。六依于七。七依亲故。亲依转六亦转。八依于七。七非亲故。七无漏八不转。有执·无执行有相似·不相似故名亲·不亲。答第二云。若由八转七方转。可难七转八亦转。第八转位七先转故。七转时八不转。由亲疏别。准前应知。又释。六·七二执违非执故。七转位六亦转。第八无执不全违。所以不随所依转。思之。
  (九十七左)又各别依故因(文)。义演云。疏又各别依故因者。此第三师引瑜伽论云。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有色根身。第八遍依故。能执受根身等。故有色界亦依色根。何故不说。言八七为依者。意说八用七为依。七转八亦转。
  (九十七左)第三师云(至)如前理说(文)。义演云。疏第三师云诸识种子应有所依七八现行识具三义如前理说者。意云。生下文也。此师意说。种子既具三义。应以七·八现行识而为所依。其三义者。所谓前说生依·长依·住依。故论云识种离彼不生长住故。彼者即总七·八现行识也。
  (九十七左)论识种不能至而无所依(文)。枢要云。疏中有二义。一云。前师识种许依本识。本识具三义。可与种为所依。种果不能现取自境。果无自所缘。故异熟识与彼为依非所依也。故说种有依。不说有所依。又解。此解识种不能与现行为所依。可有分位差别决定·为主。无有境故。可有识依义而非识所依。上来分位差别即染净依。别与为名名分位差别。身根望四识。四义皆无。故无过失。
  (九十八右)此中二解(至)非现所依(文)。义蕴云。文言识种不能现取自境者。意兼二义。一简现为种所依。阙第四义。二简种为现所依。阙有境义。诸师纷乱道理难详。前三通。第四妙穷玄趣耳。
  (九十八左)始但有四乃至有一(文)。义蕴云。疏始但有四乃至一等者。意云。此第四师说。五识具四所依。谓五色根·六·七·八识。第六具二。谓七·八识。第七有一。谓第八。第八有一。谓第七。其心所各各更加自相应之心。即五识心所有五所依。乃至第八心所有二所依等。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