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五(十末之二)

  (三十七右)论一切有情(至)可言具四(文)。涅槃名义具如法花玄赞及最胜王经疏二本(四十右)演秘云。问。无住涅槃菩萨证不。答。传有两释。一曰不得。此论说云出所知障而证得故。若尔摄论云何会耶。彼谓菩萨有无住故。解云。无住涅槃由菩萨证非彼已得。如修习位说得转依非巳得故。二云许得。分断所知所显真如悲智依故。有义断云。今依前解说出烦恼得有余依。要全出离。说出所知得无住处明非因得。详曰。后释为胜。言出所知而有二义。一者全出名之为出。此举胜者影显菩萨。如有余依举二乘者以显于佛。二者分全俱名为出。亦如三乘见修无学三无漏道名出世。由此有余言障永寂。无住不尔。若要障尽。亦应同彼言障永寂。既不如之。故与前别。不可为例。又由悲智不住于二所证之理名无住处。五地既断背于生死乐涅槃愚。而由证彼无差别理。此岂不名无住之义。况乃摄论明言有也。岂随已情强通圣教。
  (三十八左)彼言世尊(至)涅槃异远(文)。胜鬘经(九十左)曰。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故去涅槃界远(文)。今谓。不成之不彼经无有。演秘亦同。演秘释经曰。按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者。释曰。明我生已尽智不究竟。即知苦智。知苦智二。一知分段。二知变易。二乘断初未断变易。故言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者。释曰。梵行已立不究竟也。即证灭智。涅槃名梵。证梵之因名为梵行。梵行有二。一分段因尽。显有余依。分段果尽。显无余依。二变易果尽显无余依。无漏依在显有余依。二乘定性及不定性于前一中得有全分不得第二。虽有所成而为变易因果所杂故名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者。释曰。所作已辨不究竟也。是修道智。修道有二。一治分段。二治变易。二乘但修分段对治余治未修故事不究竟。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者。释曰。不受后有不究竟也。是断集智。所断有二。一分段因。二变易因。二乘断初。第二因名不度彼。不度彼故当必须断。不断彼故。去涅槃界远者。释曰。由前四智皆不究竟故去如来大涅槃远。举第四智显前三智。
  (三十九右)彼云(至)乃至广说(文)。胜鬘经(十右)云。惟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思议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去涅槃远。
  (三十九左)身智灭位(至)名有无余依(文)。定性二乘入无余依之时。身智都灭唯有清净真如在。或妄解云。无余依位身智犹在。如瑜伽八十说供佛等事。今谓。误错之甚矣。观瑜伽唯识等诸论。不见说无余依位有色心等如八十文彼是示现无余涅槃非实。何以彼为证。具如别章中辨。
  (四十左)佛他论第七(至)能感于生(文)。佛地论第七(三左)。
  (四十二右)或六行得灭(至)非择灭故(文)。对法八(十三左)云。世俗者。谓以世间道摧伏种子所得灭。是故世尊别名说为彼分涅槃。
  (四十二右)对法等(至)非择灭摄(文)。对法第四(七右)云。及见等所发身语意乐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义。瑜伽五十三(十四右)云。云何非择灭。乃至若学见迹于印涅二生·北拘卢洲·无想天若女若扇搋迦·半择迦·无形·二形等性及于后有苦爱若愿所得非择灭。当知一向决定由学见迹尝不于后有起希愿缠发生后有。唯除末无余永害爱藏种子故。
  (四十二左)五蕴论说(至)别抄等解(文)。如上已引。
  (四十三右)显扬论(至)非究竟离系(文)。显扬十八(十六右)如前已辨。演秘云。论非择灭摄说暂离故者。即显扬论十八中云。谓非择灭等四种离系者。谓缘差脱毕竟离系·简择烦恼究竟离系·苦乐系时离系·心心法暂时离系。释非择·择灭·不动·想受如次为四。后二既云系时离系。明是四中非择灭摄。
  (四十三左)对法第二(至)及想受灭(文)。演秘云。疏对法至不可为难者。此遮伏难。伏难意云。按对法云。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第苦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及想受灭。既云断受得二无为。二无为者如何不是择灭摄耶。疏意释者。种断现息俱名为断。受等据现暂尔不行。若不尔者于择灭中何不摄彼不动·想受。既开不摄。明非择也(文)如对法抄中详解。
  (四十三左)不同有漏道(文)。演秘云。疏不同有漏等者。遮小乘救。小宗救云。汝大乘宗有漏断或亦但非择。何责我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答。意易详(已上断不染无知得择灭或非择灭等具如俱舍光记第一·九左宝疏·十八右)。
  (四十六右)佛地论第三(至)对法复解(文)。佛地第三(三左)对法。
  (四十六左)圆镜即智(至)通相应法(文)。义灯七末(十八左)云。西明云。从喻为名。然云镜智即用相应智品为体。要集等云。或净第八亦名为智。从喻相应名圆镜智。是有财释。又云。或智用增即别境惠名圆镜智。或依主或持业。余心心所或是有财或依主释。所变种现唯有财释。今谓本释但是总释圆镜智名。圆镜虽喻六释之中无从喻释。然智及识诸相应品亦总名智。智相应故。圆镜即智。并持业释。除种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现生身等影。故现虽种生现望于种现非种影。但由现智变带生故名之为智。如说识言识自相故等。又云。然诸经论说不同者。各据一义。如佛地论云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者。据亲能生实身土影。相应智等杖彼变故非持种。故但说净识不说心所。若据质·相·假·实合说通诸心所亦能现生诸相分影。佛地第四云净识者。据前义。今此论中假实合论总出体故是总说故。论下结云。此四智品摄功德尽唯除无为。说生得故。性·相别故。
  (四十六左)佛地云等(文)。佛地论三(三左)曰。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一切所取能取分别。所缘行相不可了知不愚不忘。一切境界不分别知。境相差别一切时方无间无断。永离一切烦恼障知有漏种子。一切清净无漏功德种子圆满。能现能生一切境界诸知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住持一切佛地功德。穷未来际无有断尽。如是名为大圆镜智。
  (七十七左)佛地经云(至)故以为喻(文)。佛地四(十右)云。经曰。复次妙生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影像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论曰。已建立断当建立智。依此故言复次妙生大圆镜等。应知此中以喻显示。大圆镜智是能生现诸法影像平等因缘。谓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能现世间一切影像。智相应故假说名智。言诸处者。谓内六处。即是眼等。言诸境者。谓外六境。即是色等。此内六处外六境界即十二处。缘此十二生三智品心及心法。识为生故缘名诸识。即此诸识名众像影。种种行相差别现故。乃至此唯识言但遮愚夫横计一切心心法外定性色等偏计所执不遗不离诸心心法色等诸根。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非无有故。由平等故此二平等。是故说言平等平等。世间圆镜如来镜智俱无分别皆能现影无有差别。由是因缘名圆镜智。
  (四十七左)平等性(至)故言平等(文)。义灯云论平等性智。本释真如名平等性智缘于此云平等性智。西明云。谓有情平等。庄严论名众生平等智。今谓。本释是尽理。言余众生平等者由何能缘众生平等。意由智证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缘生而为平等。又复说言平等性智故。不但言平等智故。众生不是平等之性。又经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故。佛地论云。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不障平等性智通缘性相。但正释名不唯约有情。
  (四十八左)此摄十平等(至)摄八德(文)。佛地五(七右)云。应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说。各中一平等性。修习圆满成就佛地平等性智。此故说言平等性智。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若广说者。一一地中各性无量平等法性修习圆满成就佛地平等性智(文)。下经论中次明十平等中。大慈大悲即是第四第五平等也。如余彼中。
  (四十八右)佛地论云(至)无住涅槃(文)。佛地论三(四十右)云平等性智者。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性涅槃。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上种种影像。妙观察智不共所依。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四十八右)论三妙观察智等(文)。佛地三(四十右)云。妙观察智者。谓于一切境界差别常观无碍。摄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诸妙定等。于大众会能现一切自切作用。断一切疑雨大法雨。如是名为妙观察智。
  (四十八左)亦常观察(至)故名观(文)。演秘云。论摄观无量等者。一释如疏。有义。观者观名。即念住等。此能任持念住观故。佛地论说。若就粗相妙观察智摄四念住。观察一切身立等法。详曰。理既多途。二义俱得。
  (四十八右)佛地论(至)变化三业者(文)。佛地九(七右)经曰。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曰。有义。此显成所作智。谓智能起身·语·心。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绝故名方便。此即名业。又云。心地唯二。一自心相应。谓自心上化现种种身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谓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有义。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味者解深细法令失念者得正亿念名化他心。然心无化无形质。故如论说言心无形故不可变化又说化身无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诸异生力而说彼定力劣不能化现无形质法。诸法菩萨不思议定皆能化现。
  (四十九右)瑜伽第九十八说等(文)。九十八(七右)云。又诸圣者及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
  (四十九右)今从因果二位通论故(文)。演秘云。疏今说因果位通者。今者说通因果二位俱二十二。寻伺唯因不通果有。故不言之。
  (四十九左)佛地论第三卷(至)说智用增(文)。佛地第三(五右)云。智有四种。大圆镜等。于佛果地论心心法分位所现诸功能中。智最胜。以智为名。总摄一切有为亿故(文)。今谓。有为功能者。简无为功德。以今唯明四智故。若通说。清净法界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故佛地论连次文云。复次如是所说法门建立五法。总摄佛地一切佛法总摄无为诸功德故。乃至广说。
  (五十右)无性菩萨(文)。无摄性论九(十四右)云。转意现识故得妙观察智具足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宝藏。于大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能断诸疑能雨。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从都史多天宫而设之至涅槃能现。住持一切有情利乐事故(文)。今谓。朝鲜论本转五现识作转意识。又次下文转意识故作转五识故。
  (五十右)庄严论论(至)转第六识得(文)。今检唐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所译大乘庄严经论。彼第三(二十右)偈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释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观智。四者作事智。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止。何以故。三智动故。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六识得观智。传第五识得作事智。演秘云。问。庄严论颂云八七五六识如次而得故即转五识得妙观智。如何相违。答。佛地第三。有二师释。正义同此。第二师云。转第六识得成事作智。转五现识得妙观察。正义破云。此不应尔。非次第故。说法除疑周遍观察非五用故。释曰。彼第二师意同庄严。正义显彼庄严论说非次第也。故不相违。
  (五十右)佛地论中(至)不能繁引(文)。佛地第三(六右)如演秘引义灯云。释转识得智中。大庄严论转第六识得成事智转五识得妙观察智。此论相违。如何会释。答。本有二解。一云。庄严不依次说非言转六得成事智。故不相违。二疏外别解云。庄严论中据第六识能作神通等诸成业云得事智。五识因位粗不观察果位方能云得观察。故亦不违。无性两释答。随一义不违二论。然佛地论破转五识得观察智云说法断疑非五识能者。是破别师非破庄严。如理门论破古因明言。诸师异释繁不具叙。
  (五十左)对法第十(至)尽智等起(文)。对法第十(十二左)云究竟道者。谓依金刚喻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以断故。永证一切离系得故。从此次第无间转依。证得尽智及无生智十无学法。
  (五十二右)论妙观察智(至)皆容现起(文)。此明初起二乘见位最初得故。非菩萨见道位得二乘见道亦得此智。故云亦得。又言此后展转等者。此明后起有其三位。一者从见道位至无学位。此说定性二乘起生空观品。二者从四果向大乃至菩萨解行地终皆得起观察智。即于地前一阿僧祇劫满位应皆起故。三顿渐二语菩萨或至上位。即十地及如来地也。
  (五十二右)顿悟者(至)无学位(文)。义演云。谓至菩萨十地等故。无学位者。意说佛无学。非是二乘无学。于上三位中唯除有漏及无心时。余一切地中渐顿菩萨皆得起此智。故疏云渐顿皆尔。
  (五十二左)论法空观品(至)皆容现起(文)。义演云。论法空观品至皆容起者。此释法空观。有二。初明初起。后明后起。菩萨见道方得初起者。此明初起。准护法正意。初见道时双证二空非前后起。言此后展转至皆容现起者。此明后起。即除有漏位生空观及无心时三位余一切位皆得起。
  (五十二左)唯生空观(至)或二俱观(文)。义演云。此文意说。成佛已去唯第六识生生空妙观察智。生空妙观察智或观理非事。或观事非理。或二种俱观。皆得自在。
  (二十二左)佛地论等立有此义(文)佛地论三(十一左)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说。初地已上诸位皆得现行。随法流故。
  (五十三右)此中比量简过(文)。枢要云十地不起无漏五识比量云。十地有漏五根必不能发无漏五识。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所摄故。如地前位。
  (五十三右)佛地论有评义取后解(文)。佛地论三(十一左)云。如实我者。佛果方起。以十地中有异熟识所变五根非无漏故。能依五识亦非无漏。有漏五根发无漏识曾未见故。于佛果上此智亦不恒现在前。作意起故数数间断。
  (五十三右)第六种性本有始起门(文)佛地第三(十一左)曰。如是四智相应心品种子。本有无始法尔。不从熏生。名本性住种性。发心已后外缘熏发渐渐增长。名习所成种性。初地已上随其所应乃得现起。数复熏习转增转胜。乃至证得金刚喻定。从此已后虽数现行不复熏习更令增长。功德圆满不可增故。持种净识既。非无记。不可熏故。前佛后佛功德多少。成过失故。
  (五十三左)庄严论说(至)不愚迷故(文)。庄严论第三(二十一左)云。不愚诸诸所识者。了智一切境界。障永尽故。
  (五十三右)言诸处者(至)成十二处(文)。此佛地第三(六左)释庄严论意。
  (五十四右)佛地论又说(至)下准此解(文)。佛地论三(七左)云。诸心心法体虽是一。义用有多。随用差别分为二智。亦无有过。要达真理方了事俗故虽一心义说先后。或似后得名后得智(文)。义演云。疏或似后得至真观后生者。此明后得智有二解。且第一解云。佛地论说。若余三智由有根本引起后智。有本后二智名引。若此成事智先无根本引发成事智中有。后得智今第一解云。或似后得名后得智。意云。其佛果成事智即似因中平等妙观后得。以菩萨因十地中平等妙观后得智不证真今成事智亦不证真故名后得。即似后得故名后得。其体不是后得。第二解云。或如后得因中缘俗真观后生故。意云。因中平等妙观后得智唯缘俗故。今此佛果成事智亦似因中后得智唯缘俗。所以果上成事智名后得也。
  (五十四右)因有二类种(至)生二用现行(文)。义演所览本。二用现行下事有或未获述之五字。然子嵨不用。义演云。解云。因十地中根本·后得名别。有种生故云二类种。以后得现行受熏故。若至佛果唯有一类所生现行而有二用。缘真名正体。缘俗名后得。以后得不熏种也。有说。从初地至五地即根本·后得二智各别种生。若从五地已后乃至佛果即唯一种生二智现行。以五地中真俗行相互合令相应。即真俗合练故唯种一。又佛果后得智起更不熏种。种但有一。更无二种如此之义广辨在余处。此中未获具明。且略指耳(文)。言果唯一种生二用现行者。果位自在。恒生二智现行。然有果相似因位相。第六有别意乐故。或时唯理或时唯事果虽自在余智不然。唯有第六行相上。有以第六意识于因位中分别强故也。
  (五十四右)此中三说(至)十平等故(文)。此中三说。佛地第三(七右)全同此论。十平等治法如前屡引。
  (五十五右)佛地有四分心缘境(文)。佛地论第三(八左)具明四分缘境差别。
  (五十五右)诸智相见(至)假实分别门(文)。义演云。疏假实分别者。此文意说。明诸心所义实等。如前应知。
  (五十五左)总有四种(至)故不说之(文)。义演云。疏总有四种至故不说之者。意云。虽转依义有四种。先前颂言。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转依即是所证得。佛果上所证所显得也。今此中唯取佛果菩提涅槃。是转依果故。不取余三转依。其余三中虽有迷悟依真如。然是因中摄。若在十地中即是悟依。在生死中是迷依。故迷悟依因位摄。前能断道亦是因位。于十地中修行故。断十障证十如时。皆是因位能证中收。非是果上所生所显故不取之(文)。
  (五十六左)论曰前修习位(至)究竟位相(文)。义演云。意云。前修习位中所说转依果。应知即是此中究竟位体相也。
  (五十八右)长读尚字意乃为远也(文)。义演云。疏长读尚字意乃为远者。意说。此中菩提涅槃即是无漏界。此菩提涅槃即是不思议。此菩提涅槃即是善。此菩提涅槃即常。乃至安乐解脱身等亦然。即上一一此字流至于下。
  (五十八右)经云在缠(至)名法身(文)。此胜鬘·无上依经等意也。胜鬘至(十六右)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五十八右)彼约位(至)故不相违(文)。义演云。疏彼约于依此依于体者。此第一解云。然胜鬘经·无上依经说。在缠名如来藏者。即约真如在生死位中被二障所覆不得彰故。故说在缠名如来藏。此中即约佛果上二果体能摄藏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故。说出缠名如来藏。或彼约有障至故不同者。此第二解云。彼经说在缠名如来藏者。据有二障说。若无障故即诸出缠名法身。此中约本末说说。谓菩提涅槃是本。即能摄余末有为功德·末无为功能等故。与彼不同。即利乐事等皆是末也。
  (五十八左)此除大众部等(文)宗轮论述记(四十二左)云。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述曰。约法为论。十八界等在佛身时皆名无漏。非漏相应非漏所缠故名无漏。佛所有三业皆亦是无漏。故诸如来无有漏法。除此四部所·余诸部佛皆不然。
  (五十九右)六十六说(至)道谛所摄(文)。捡六十六无如是文。彼卷(三右)云。复次若能证解第一义谛所有正见及正见为先一切圣道。是名道谛。
  (五十九右)集论第三(至)唯是有漏(文)。集论三(八右)云。五取蕴·十五界·十处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有漏。
  (五十九左)今大般若大有此文(文)。般若宗明色等诸法毕竟皆空断绝名言戏论故。故云大有。
  (五十九左)佛地论第一(至)彼约无评(文)。佛地论一(十右)举二有义已云。如实义者。如来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非是有漏亦非无漏。非善非恶亦非无记。非蕴界等法门所摄。但随所宣种种异说。余处说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无记等。但就二乘异生等境粗相分别。不就诸佛诸大菩萨甚深境界。故余处说如来非实蕴界处摄所有善等皆是示现。乃至广说(文)。如实义者。犹如是说。亲阿毗昙心论六(十四左)曰。如是好谓初说。子注曰。凡得理者名如是说也。然唐精蕴云。彼论如实义者。亲光实义也。佛果功德非三科所摄。然亲光是护法门人。何违本师说耶。答。亲光所立不违护法。佛地始未成立。佛身等是蕴等摄。是故法花玄赞。理趣分疏等言佛身具有蕴处界等。总料简章·三身章·对法钞等引佛地·唯识二论释十八界通漏·无漏。准论及疏主。如实义者。非是亲光实义。补阙章云。问。漏无漏门云。五蕴俱可通。无漏者何。佛地论中如实义者。如来五根非蕴处界哉。答。依唯识论中第三师义。蕴处界收。涅槃亦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义亦复如是。彼释违经故非正释。或可彼据非二乘境非三科摄即二乘知。三科摄者。彼中所破。唯识克实非约知人故。佛根境等蕴等蕴处界摄。或可依胜义非蕴等收三摄据世俗故彼中破(文)。义演云。问。佛地论第一云。如实义者。佛地功德非蕴等摄。如何护法破彼正义解云。此有三解。一云。彼论就所执性蕴处界等故。佛蕴等非彼蕴等所摄。此就依他圆成而说。彼此论互不相违。一云。亲光明约法自相离言道理故非蕴等。此就安立诸行道理故蕴等摄。亦不相违。一云。作论者意异亲光立义据。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实蕴等。护法菩萨以理依教破彼所说如论。应知虽有三解。三藏法师意取后解。
  (六十左)何故第八(至)五境不尔(文)。演秘云。疏何故第八至五识不尔者。此难初释。何故因八缘于定色。定色引故。所变即属法处定色。五识亦缘定色为质。所变即非法处色收。
  (六十左)五称散五常缘故(文)。演秘云。疏五称散五常缘故者。此答辞也。一性散动。二者常缘五尘为境。不同第八故。所变色五尘中收。
  (六十左)根境既无(至)可受用故(文)。义演云。论云。然粗细异。非五境摄者。何所变者非五境摄。然菩萨等所变者但是自五境摄。粗细非是佛五境摄。其五根望佛变似根相。然他菩萨等不变。变根于变无所用。故佛用变根既是定果色。明知不是实五根。既无所依五根所缘五境。五识等亦不得生。故佛无十五界也。
  (六十左)无垢称经(至)恒在定故(文)。无性摄论九(二十四左)曰。由常寂定定障断。故如有颂言。那伽行寂定那伽住寂定那伽坐寂定那伽卧寂定。小乘俱舍等亦引无垢称经第二声闻品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第四观有情品(十三左)曰。念智常觉悟无不在定心。十八不共法中云。又诸如来无不定心。如阿罗汉敛心方定出即不定。如来于彼一一分位无不定心。具如无性摄论九(二十一右)喻伽·显扬·对法诸论说。义演云。无垢称经等者已下证无五藏。免言佛心恒在定。定中无五识。明知佛无五识。又说。五识性散乱。岂佛有散乱五识耶。此第二师意。唯许佛有十五界也。疏十八界不共法经者。经中明十八不共法处名十八不共法经。非别有经名十八不共法经也。
  (六十左)大众部计亦恒在定(文)。宗轮述记(四十七左)曰。论曰。大众等四部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述曰。任运自成应理言教胜名句等。常在定故不思名等。
  (六十左)对法第一(至)性散乱故(文)。第一(十八右)明六种散乱中。第一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
  (六十一左)余论等说(至)俱时生(文)。无性摄论第三(二左)云。无处无容。非前非后。同身同类。二识并生(文)。俱舍二十六(九左)光记二十六(二十九右)同二十七(初左)演秘四本(十三左)云。释曰。外人救云。二并何违。故引经难。经意说云。无受身处无容道理。非约前后。同一身中同类二识一时并生。又不应许此二是一。自性别故。释曰。外又救云。此之二识体同义分。其体是一亦不违经无同类并。故今破云。自性别故如眼等五识。又异熟识不应间断。结相续已后应余处更结生故。释曰。外又救云。和合意识·别生意识前后间起。亦不违经无同类并故。复破云。和合识体许是异熟。若间生者体便间断。若余后续应名更生。故量破云。和合意识不应间生。许是异熟故。犹如报色。又异熟体唯恒相续更无异趣。释曰。外复救云。何妨报色不断异熟心断。复此破云。因同于前。命根为喻。逐难粗释。余易不论(文)俱舍·婆沙等中亦有无所无答之语。
  (六十三左)说十九界等(至)之所遮故(文)。无垢称经四(初右)云。观第五大观第六蕴观第七根观十三处观十九界文。等者等取第六蕴第十三处等。
  (六十四左)又涅槃经(至)是密意说(文)涅槃经。胜鬘经(初左)云。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文)说为非色等者是金刚经等说。皆如常知。
  (六十四左)解不思议(至)同无异见(文)。世亲摄论第九(十七左)曰。论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释曰。自内证故者。谓诸如来自内所证由此真如自内证故。非诸寻思所思议处。于诸世间亦无与相似譬喻可喻令知。
  (六十五左)显扬十七(至)所以不述(文)。显扬十七(六左)有成不思议品明九事不思议。须者往。
  (六十五左)对法论第四(至)五根三境(文)。对法第四(二左)曰。无记八界者五识根香味触界。
  (六十六右)真如等五法皆灭道摄(文)。五法者清净法界及四智品此谓五法。真如灭谛。四智道谛。故云皆灭道谛摄。
  (六十六左)又对法第六(至)摄论亦然(文)。对法第六(二左)曰。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文)。瑜伽未捡。摄论未捡。
  (六十六左)所依真如常故等(文)三身章云。摄大乘问。佛受用身及变化身既是无常。云何经说如来身常。彼自答言。此二所依法身常故。无性释云。此非身常。依常身故。此显等流及变化身是异门常非自性常。又彼二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数数现化不永绝故。如常受乐如常施食。如来身常当知亦尔。无性释言。又受用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犹如世间言常受乐。虽非受乐常无间断而言常受。受用身亦尔。彼彼菩萨受乐无废。虽非常住而亦言常。故胜鬘言。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由佛化身数数现化不永断绝。犹如世间言常施食。虽非无间然数数施其心不绝名常施食。化身亦尔。数数现化不永绝故。二·身言常。是密意常。
  (六十六左)庄严论说三种常(文)庄严论第三(二十右)云。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文)。准上疏论。法身自性常。报身不断常。化身相续常。然清凉演义钞十二并十四云报身相续化身不断者误也。
  (六十六左)又若色心(至)违比量故(文)。义演云。立量云。佛色身非自性常。有生灭故。如余有为法(文)然法身常住。四智生灭。理智不融。与他宗别。如古钞中云云。此皆常恒所谭。不遑一二。义灯云。要集云。相传二释。一云。自性法身体凝然常。受用变化皆是无常。一云。三身皆凝然常。说无常者据化相故。二家皆广道理成立后断云。上来二释皆为应理。今谓。必无二俱应理。互相违故。本说虽略以明理尽。应依摄论·金光明经·无上依经·楞伽经等说报化无常以为尽理。经言常者。经及论文皆自会讫。
  (六十七右)七十八解深密说(文)。七十八(十七左)曰。世尊。我当云何应知如来生起之相。善男子。一切如来化身作业如世界起一切种类。如来功德所庄严住持为相。当知化身相者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文)。经第五(初右)之文。
  (六十八右)解深密经(至)所不能及(文)。七十八(十七右)云。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当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文)。经第五(初左)之文。义演云。疏二乘所得二转依果但名解脱身者。解云。言解脱者。即是依生空真如上所得假择灭离缚义边名为解脱。言身者。即是生空智所证真如名身也。身者体依义。即真如与假择灭为依为体故得身名。
  (六十九右)此亦佛地论有(文)。佛地第二(三左)初明法身无相功能是总离相。次明受用及变化无中边相。是别离相。又总别显示佛德。要由二十一殊胜功德。是故说名最清净觉。应知又体依聚义。见于佛地第七(十二右)。
  (六十九右)离相者无十相也(文)。义演云。疏离十相者。谓男·女二相·青·黄·赤·白·生·住·异·灭是名十相。真如之中无此相故。有云无十相者。谓五尘男女二生住异灭相也。
  (七十右)论二他受由平等示现等(文)。言湛然者等。最胜王经疏云。他受用此处灭余处复现。此岂非相违耶。答。总就世界海中无间断故。故言他受用摄不断常亦非相违。演秘云。传有三释。一云。观察系发平等故示现之。二云。平等系圆镜智而令示现。从彼能系说平等现。三云。平等自能示现。不假他系亦不系他。论曰。后释为正。既自在智非唯根本。现身土相何理不能。第二理通。镜智本故。初释非也(文)问。西方净土为报为化。莲宗如常所言。百本疏主云何领会。答。疏主上生经疏上(七纸右)云。故是报土亦不相违。有解。报佛有化。此亦不爽(文)准此局为自义通为有解。二义云。就断然可知。佛土章等其意亦同。支流何可异辙。
  (七十右)论三变化身(至)诸刹乐事(文)。演秘云。问。瑜伽论七十九云。地前菩萨不生净土。摄论亦云。生净土者是别时意。如何今云化居净土为未登地菩萨等耶。答。传有两释。一云。二乘·异生亦生故。观经等皆诚说故。瑜伽·摄论云不生者。据受用土不遮化土。二云。不生。瑜伽·摄论以自会故。又大乘同性经云。净土成佛皆是受用身。秽土中者皆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土者不得名净。此言净土据暂变说。即如法华三变净土。维摩等同。详曰。今同前说。多经论中说生净故。同性经中为对受用化称为秽。亦不相违(文)。今谓。别显不共唯识不判。报土尚生。况化净土。净土经论皎据非一。如上传释此以自力门意解之。不亦宣乎。
  (七十右)第二五法摄三身门(文)。佛地第七(十三右)亦有此门。二论不违是是故疏中指示。
  (七十右)经说真如(至)佛地经说(文)。佛地论七(十三右)云。又前五法摄三身者。有义。前二摄自性身。中间二种摄受用身。成所作智摄变化化身。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故阿赖耶识得自性身。大圆镜智转第八得。故知前二摄自性身(文)前二者五法中前二。即清净法界及大圆镜智也。
  (七十右)论说转第八(至)亦智殊胜(文)。无性摄论九(十六左)曰。论曰。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性释曰。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法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譬如世间阿揭陀药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
  (七十左)转去藏识(至)智殊胜(文)。智殊胜见于摄论第九(五右)无性摄论九(十三左)云。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
  (七十左)说平等智(至)然顺勘钞(文)。佛地第七(十三右)曰。平等性智如余论说。能于净土。随诸菩萨所药示现种种佛身(文)。庄严论三(二十二右)云。平等智用大慈与大悲是二恒无绝者。诸佛如来于一切时随逐众生。何以故。大慈大悲无断绝故。众生若有信佛像即现前者。如其所信随彼现故。是故或有众生见如来青色。或有众生见如来黄色。
  (七十右)说观察智(至)勘钞诸文(文)。佛地论七(十三右)云。妙观察智亦如论说。于大集会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说法断疑(文)。庄严论三(二十三左)曰。恒在大众中种种皆示现。能断诸疑网雨大法雨。故。释曰。此偈显示观智用义。
  (七十左)亦有转诸转识(至)智品说(文)。无性摄论第九(十三左)智品云。由转阿赖耶识等八事识蕴得大圆镜智。四种妙智如数次第或随所应。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乃至广说转第七第六等得受用身。
  (七十左)说成事智(至)庄严论说(文)。佛地论(十三右)云。庄严论说成所作智于一切界发起种种无量难思诸变化事。故知后一摄变化身(文)。庄严论三(二十二右)云。事智于诸界。种种化事起。○无量不思议。为利郡生故。
  (七十左)又摄论(至)具摄三身(文)无性第九(五右)云。论曰。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文)至十六纸广说四智三身。
  (七十一右)庄严论(至)第七等引(文)。佛地第七(十四左)云。庄严论说常有三种。乃至广说。具如上引。
  (七十一右)说佛法身(至)赞佛论说(文)。佛地论七(十三左)之全文。  
  (七十一右)七十八(至)有起尽故(文)。七十八(十七右)云。当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具如上引。起尽·生灭是眼·目异称。解深蜜经第五(初)全同。
  (七十一右)说证证因(至)般若论说(文)。般若论上(十五右)云。菩提者名为法身。彼体实无为。是故于彼法身此二(一受持经二演说经)能作了因不能作生因(文)。然三身章云。无著金刚般若论说。受持演说彼经功德于佛法身为证得因于余二身为生起因(文)。又佛地七(十三右)云。能断金刚般若论说受持演说彼经功德于佛法身为证得因于余二身为生因故。
  (七十一右)又说法身(至)诸经论说(文)。佛地第七(十三左)曰。诸经论说究竟转依以为法身转依。即是清净真如。非对治道。故知法身唯净法界真如为性。
  (七十一右)对法第一(至)亦有此说(文)。对法一(二左)云。自性身者。谓诸善逝共有法身。最极微细。一切障转依。真如为体故(文)无性摄论九(五右)云。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文)。智品中往往言诸佛法身等。是共有义。
  (七十一左)智殊胜文(至)实性故(文)。无性九(十六右)云。论曰。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无性释曰。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譬如世间阿揭陀药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文)。具如上引。
  (七十一左)论曰自性法身(至)得受用故(文)。今谓。科文略越。曲分而言。即自性法身至色心等物是第四择(明诠道本云四立理)四智品中下是第二解余身。然疏经文易不释。总入下文更不分科。
  (七十二右)据实二身(至)是受用佛(文)。演秘云。问。按佛地经说。观察智于大众中雨大法雨说法断疑故。起化相属何身耶。答。依受用身为圣菩萨说法等者他受用摄。依于化身摄亦如之。问。大圆镜智缘余二身所变之相。余之三智缘自受用所变之相。各属何身。答。圆镜智变余二身土所有相者。而有两释。一云。亦是自受用摄。以极微细非彼境故。由斯二智自变二身。非击第八而令现也。二云。所变随质二身土摄。若余三智缘自身土所变之相。自身土摄。非为他故(文)。义演云。意说。四智能现他受用及变化二身。若大圆镜智不能现受用·变化身。岂可镜智不能亲缘着他用变化身耶。故知现智亦能现余二身。前不言现者。今但约相中。他用身似后得平等智作用。其变化身即似后得成事智作用。所以说他受用·变化二身是平等智成力智现。亦不相违。
  (七十二右)此庄严论文(至)解此文意(文)。演秘云。问。此既庄严论中所说。前师如何而会释耶。答。今为通云。由因圆镜智方得受用。据所因说亦不相违(文)。佛地论七(十四右)云。庄严论说大圆镜智是受用佛。摄大乘说转诸转识得受用身。然说转去阿赖耶识得法身者。此说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显得清净转依法身。非说镜智。以说镜智是受用故。具如上引。
  (七十二右)现三乘他文(文)。演秘云。按佛地经云。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第七云。此显成所作智起三业化。由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语·心三业化。身化三种。一自身相应。谓化自身为轮王等种种形类。及现种种诸本生事。二他身相应。谓化魔王为佛身等。变舍利子为天女等。寄他身上示现种种变化形类。三非身相应。谓现大地为七宝等。或现无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无边界。如是等类离自他身别变化作情非情色种种形类动地·放光·风香等事。皆为利乐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身化业。语业亦三。一自身相应。谓佛自身化现梵音遍告无边诸世界等种种语业。二他身相应。谓令声闻大弟子等以彼梵者宣说大乘甚深法等。是故声闻诸菩萨等说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来变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应。谓化大海草木等类。乃至虚空亦出音声说大法等。如是皆名变化语业。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谓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问。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现。答。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复令有心相现。若心相现则名有情。非非情摄。是故化心但有二种。问。既许化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于此现心说非身化。斯有何失。答。色有离质化通非身。心法不然。无非身化。彼论复有异师说云。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深法。令失念者得正忆念。名化他心。前为正义。
  (七十三右)佛地第七(至)不能繁引(文)。佛地第七(九右)如演秘引。
  (七十三左)此涅槃经下佛地经(文)。涅槃经等考化作二业如上已引。
  (七十三左)此解深蜜经等(文)。七十八(二十五右)云。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无心。何以故无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文)解深蜜经第五(九右)全同。
  (七十三左)九十八(至)业果报等(文)。九十八(七右)如上已引。
  (七十三左)又无根等用(至)故说不化(文)。佛地七(十一右)云。但诸化色同实色同。化根及心但有相现。不同实用。
  (七十三左)不尔(至)为何法等(文)。义演云。意云。若化根等有实用。所化香等三法有实用。其事何如佛菩萨。于色界中虽化香味触三共。谓色界无段食。所化香等三尘皆无实用。若于欲界中化香等者亦无实用。以欲界中有段食故。如前第二内便明化中。化其何法等彼处已明。
  (七十四右)法身(至)不得为例(文)。演秘云。论谓自性身至离杂染等者。离杂染者。显不能起贪恚等也。故疏依此不起贪等云应木石。以之为难。不难木石中之实性。实性亦是真如之体故。有义云。然疏说法身转依真如顺生无漏四智功德。有情身中当能顺生故。亦得说具恒沙德。木石之性非现不顺。当亦无有顺生义故。又应正说木石之性即佛法身法身真如体圆遍故。详曰。虽作此释非疏本意本意如前。
  (七十四右)余如枢要(至)取佛地第七(文)。枢要下末(四十八右)云。说常乐我净等以除二乘四颠倒心故。二乘正证此法性者。非作常无常等解。由加行心作此无常等解故入。后出观时复观前观。不审所缘。便见加行谓是真智所缘亦是无常等。便谓真实诸法无常等。诸加行心及有漏后得虽非是执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执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于法执所引之果有漏观心上说能引法执障为颠倒。若无法执时此观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颠倒或十二倒。谓想·心·见等执身等为净。佛为除彼说无常等行为非常等。令其趣证。论其真理非常·无常。然二乘者由随佛方便言及执引故作无常等解。今为除彼令证极果说此真如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证其法也。正证彼时非常·无常。诸佛或说我或时说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余皆类。然此依护法唯六七有染心有执为论(文)。佛地第七(十六左)。
  (七十四左)如枢要说(文)。法性身土枢要略说。彼云。持性名为法。佛可法所收。明余身土皆周悉(矣)。
  (七十四右)法身亦名自性身(至)义为身(文)。论自性身依法性土者。佛土章云。称赞大乘功德经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说彼经典。住法性土也。又云。第二出体性者。自性身土即真如理。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义相为身。以体性为土。以觉相为身。以法性为土。体具恒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摄。非心心所。俱·依一如差别义说。
  (七十四左)如枢要说(至)遍一切处(文)。枢要下末(四十九右)云。自受用身如净土量遍法界者。应作二解。一实尔。二依用说。智是佛故。以所证无边故。如世间言所见处高言眼孔大。所学广故说智慧大。四智缘境门中。自受用土唯净无漏。余不见故。唯佛所知。他受用土本唯无漏净。见者唯净。一切不善诸异熟果皆已无故。然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观有漏故。见者居秽土利乐有情亦为现秽。见亦通秽。通诸识境。
  (七十四左)随住十地(至)广如彼说(文)。十地论三(二十右)云。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欢喜地已。他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类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因供养诸佛故成教化利益众生法。是菩萨多以二摄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后二摄法但以信解力行未善通达。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业。随力随分。是菩萨随所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受行清净地法。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彼佛子譬如金师善巧炼金数数入火。如是如是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如是如是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正修行已。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乃至十地广说如是(文)。义演云。意他受用身居十地中。随十地菩萨所宜现土或大或小或胜或劣。前后改转皆随菩萨根性所宜有斯差别。故初地菩萨见百叶莲华佛。二地菩萨见千叶莲华佛。三地菩萨见百千佛。其土亦尔。皆初小劣后皆胜大故。十地中随智性胜。劣皆见不同。名随宜所现也。
  (七十五右)唯见百佛(至)大千世界(文)。义演云。疏唯见百佛三千大千世界者。意说。初地见一个他受用佛见一百大化佛见一百个百亿一四天下小化佛见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
  (七十五右)净秽佛土(至)故言净秽(文)。枢要下末(五十右)云。化土本唯无漏。然有净·秽。见者亦尔。通有·无漏。然有净·秽。十地菩萨亦得见故。上知下故。然由本为十地菩萨现净土故。论说化土有其净言。化土本为地前等见。不别言净。总说见身。土各据增胜。本为而说。亦不相违。下不知上故。地前·二乘必不见无漏净土。
  (七十五右)他受用(至)法乐义劣(文)。三身章云。他受用身亦名应身。自受用身自受法乐。非应机宜而显现故。他受用身能令菩萨受法乐故。自他虽殊受乐无别合名受用。又云。天亲般若上卷论说。亦名报佛。此为十地菩萨所现一分细相为他受用。为诸菩萨受法乐故。若为三乘有情所现一分粗相为变化身。地前三乘所应见粗。非是修成真实功德但化用故。然此二身皆四智相所化。有情宜见粗细分成二类。地前三乘但依化用发心修行。而未能证广大法乐故。此化身不名受用。
  (七十五右)此佛地论广说大精(文)佛地第七(从十二纸至卷之终)。
  (七十五左)佛地其好等(文)。佛地第七(十七右)三义不同。一共。二不共。第三如实义者有共·不共。
  (七十五左)不共中(至)根熟后等(文)。佛地第七(十七右)云。有义不共。以佛所化诸有情类本相属故。是故如来底沙佛时曾与慈氏同为弟子。佛观释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后熟。又观慈氏因行先满释迦后满。遂于一处入火光令释迦见。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颂赞叹。令超慈氏在前成佛。有佛将欲入涅槃时作如是言。我所应度皆已度讫。又契经说。佛涅槃时观一所化。现在非想非非想处。当半此间。应受佛化。留一化身潜住此界。先所受身现入涅槃。彼从非想非非想没来生此间。佛所留化。为说妙法成阿罗汉。尔时化身方没不现。又诸经中处处宣说能化所化相属决定。是故诸佛所化不共。如实义者有共·不共。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菩萨因时成熟有情亦不决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别化度。若所化生一向共有。何须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唯应一佛常住世间教化众生。余佛皆应入永寂灭。佛亦不应化余众生令趣大乘。以无用故。但应化彼令得三乘入永寂灭。以易得故。诸有智者舍易就难。然灯助日。是故所化非一向苦。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萨不应发弘誓愿历事诸佛修学大乘。苏达那等亦不应事多善智识诸佛不应以已所化付嘱后佛。如是等事皆悉相违。是故不应一向不共。虽一一佛有化一切有情功能。然诸有情于无缘佛不肯受化亦不见闻。虽一一佛尽未来际常住世间教化无量诸有情类而随所宜现种种化或现等觉或现涅槃或名释迦或慈氏等。随一化相所度有情言皆度讫。生非想者宜见释迦化想得度。故留化得亦不相违。若诸如来因一所化。何佛现前而化彼耶。诸佛皆有非愿力故不可一化余皆止息。但有缘佛同处同时后得智上各现一化。其状相似不相障碍。更相和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识如是变。谓见一佛为现神通为说正法。如是等事不可思议。非唯识理不可解了。又自性身寂灭安乐正属自利。功德所摄为增上缘益众生故兼属利他。又与二身俱利功能为所依故。二利所摄受用身者俱有二分。一自受法乐分。谓三无数劫修自利行满足所证色等实身。令自受用微妙喜乐二地受法乐分。谓三无数劫修利他行满足所证色等化身。为入大地诸菩萨众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令诸菩萨受大法乐。由此二分或说此身唯自利摄。或说此身唯利他摄。或说俱摄。皆不相违。变化身者。唯为利他现诸化相故利他摄。
  (七十五左)弥勒发心(至)乃至广说(文)。弥勒上生经疏上(二十二左)曰。问。弥勒·释迦谁初发意今者成道前后乃然。答。佛藏经云。弥勒发心先四十劫。释迦方发心。佛本行经第一卷云。昔有如来号曰善思。弥勒菩萨于彼佛所最初发心在于我前四十余劫。然后我发无上道心。有佛名示海幢如来。我于彼国作转轮王名曰牢弓。初发道心。此中皆说后时发心。弥勒发心因弥勒心。释迦发心因释迦佛。故彼非初。但以舍身苦行修业不同所以弥勒成道终后(文)起劫及劫数不同。如上引。又如上生疏第一具释。
  (七十五左)论此诸身土(至)俱善无漏(文)义灯七末(二十三右)云。且第八识漏·无漏分别。无漏能·所缘俱无漏。纯种生故。二三性分别。能·所缘俱善。纯种生故。约亲相说。三界地系·不系对。能·所缘同不系。亦约亲相。如是诸识据因果位。诸门辨释亲疏能所缘。准理可悉。
  (七十六右)然能变者等(文)佛土章云。如实义者。十地菩萨自心所变净土。有二。第八所变唯是有漏。有漏第八相分摄故。为有漏身之所依故。虽无漏善力所资熏其相净沙。而是有漏。随加行等所现亦尔。若随后得无漏心变净土影像是无漏。识相所摄故。从无漏善种子生故。体是无漏。道谛所摄。其变化土三乘众集。二乘圣人菩萨凡夫之所集故。佛所变者唯是无漏。余所变者有义唯有漏。无漏后得不能变为净土相故。有义。亦无漏。无漏后得随佛所变增上缘力亦变事相。理未卒故。前释为善。
  (七十六右)能变之者无烦恼秽故(文)演秘云。问。七地以前烦恼犹起。云何乃言无烦恼秽。答。虽有烦恼皆为利益。是无量德故。不为过为能秽也。
  (七十六右)此据相似(文)义演云。虽能变者识具有漏无漏然所变土亦具有漏无漏。而所变净亦相伏相似。以有漏无漏土一种皆名为净土。意云虽所变土有漏无漏不同。然一种皆是净土故云相似。
  (七十六左)如螺髻梵王(至)所见异故(文)无垢称经第一序品及疏中具释。佛土章云。足未按前现秽非净。足按已后暂令见净。无垢称疏云。螺髻梵王是第八地菩萨也。
  (七十六左)今此文中(至)有情为论(文)义演云。三法者蕴·处·界三法也。周云。一佛变自土。二十地菩萨变化土。三地前菩萨二乘异生等变化土。故云。总约三法一切有情为论。
  (七十六左)论纯善无漏(至)非苦集故(文)枢要下末(五十左)云。纯杂义解由增劣不同。但依亲相分说。若依影·质复说不同。影中自地变纯。通力引杂。非通力中八缘现纯缘种杂。第七识中得名影纯杂。影从见·质说性故。五识善恶心杂。无记心纯。第六五俱等通。法应思准。
  (七十七右)净与不净(至)性有别(文)义演云。净者即是净土相分。不净者即是秽土相分。此文意说。若无漏心变起净秽土相分秽虽不同。此相分从能变心判性俱是善无漏性。以无漏心是顺益分胜分故。言非如有漏心相是性有别者。且如有漏鼻舌身三识三识通三性。其所缘香昧触境即唯无记。故能缘心与所缘境性各别也。有为同性。即如无漏识变起香味触三境。三境即唯善无漏。若余异生等鼻舌身识是善性时证。佛所变香味触三以为本质变起相分。即此相分从本质判性亦是善性。故亲相分亦是有漏善性。
  (七十七右)以蕴处界(至)杂引生故等(文)义演云。疏虽具释读者犹述。今外申难举此文答难。令读者易知晓。文外难云。无漏识所变相分同识摄无漏。亦可无漏识蕴变相同于识俱识蕴摄。答。不尔。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识相者。识谓见分相谓相分。此文意说。若心缘蕴·处·界等时。其所缘亲相分蕴·处等不可随能缘心即识蕴摄。即所缘蕴等还成色心等十八界别。且如第八识亲相分中变起五根尘。即所缘十处及法处中定果实色界五识所缘五尘及第六识等缘十八界时。此等所缘十八界等还是十八界摄。不随能缘心判是识蕴摄及法界摄也。以见分及十八界非是一类种生故。名云从自色心等种子生也。故所缘相分不从能缘心是识蕴摄。然见分·相分既纯无漏善种子生故。见相二分同是善性同无漏也。与见杂种色心等亦各有异。十八界种子各各别生名为杂种。与见分种不同故也。色心蕴处界名有异也。
  (七十七左)乃至相应法相分亦然(文)上来唯心王见·相分。此下明心所见相分。且如受缘蕴处界等。此蕴等法即不随于受而是受蕴摄。以色心别故。乃至想等可准知。
  (七十七右)作用法不同杂种生色心(文)作用不同者。谓心·心所缘虑作用。色是质等作用。受是领纳。想是取缘。如是如是作用不同。
  (七十七左)不可有漏同无漏难(文)演秘云。难云。无漏见相善等种同生。有漏二分殊性种何不等。答。系·不系殊。不可为难。
  (七十八右)问何故(至)必同耶(文)义演云。此中问意云。见相更许别界系。何必同是有漏无漏耶。答。难见想有界系不同者。然有漏·无漏各顺同。仍相顺故。同漏无漏可名相顺。若一有漏一无漏。即相顺义失。何者且如身在欲界。由得通力引得色界天眼二根即许欲界第八识见分缘上界天眼·耳根相分。所缘相分与见分虽界系别。然同是有漏·无漏。以相顺故。
  (七十八右)善等三性(至)性不可同(文)义演云。此释论中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文也。疏虽具释。读者犹述。冀令易晓。先须问起问云。有漏识所变相分同识是有漏。善等识能变相分同识是善性。不善无记性为难准知。故举论答。善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意说。能变识通三性相分唯无记者。谓各各从自名言。三性种子杂引生故。由斯香·味·触三唯无漏不妨鼻舌身三识通于三性。其第六识界眼·耳二识亦准知。许境通无记故。又末那识相分种子与第八识得成因缘。与所生果必因无覆无记。若不尔者。第七相分唯是有覆无记所摄。如何与八得成因缘。故知相不必同性。故疏性相别故者。性谓三性识体。相谓识所变相。性即局心。相是境。心别境故不得同性。得云善等识不必皆同等也。
  (七十八左)不可说(至)应言通三性(文)义演云。此难外救。外救云。第八所变香等唯无记。以见分是无记故。其鼻等三识所变香等三境并通三性。以能缘识通三性故。色·声二境亦如三境故言二境亦然。以三识下别释通三之所以。上来皆遮外救。诸论下明其遮意。于中以无证文难。虚空等下次举类例难。如虚空·非择二无为是胜义无记。其能缘虚空等心皆通三性。汝若言鼻等三识通三性故所变香等亦通三性者。应缘虚空等心通三性则所缘虚空·非择亦通三性。此既不然。彼亦何尔。是故相见不必同性。
  (七十九右)佛地论说(至)如彼第七(文)生灭门者。佛地七(十四左)云。如是三身受用变化既有生灭。云何经说诸佛身常。申二所依法身常故。又受用身及变化身虽有生灭。以恒受用种种法示无休废故。于十方界数数现化无断绝故。如常受乐如常施食故。说名常。庄严论说常有三种等。如上已引。又化自他身色等者。义演云。此有三句。第一化身自为他身名俱非句也。化色他心者。佛地论七(十五右)云。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诸法无形质故亦不可说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说言通一切处。色有二种。一者实色。二者化色。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惑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乃至)言化色者。由悲愿力为入大地诸菩萨众现种种身权权相好种种言者音依种种土形量不定。变化身者。亦悲愿力为化地前诸有情故现变化身。通色·非色。非色即是变化意乐。力·无畏等诸功德相无形质故无有形量。色者变化身语业等。随持处随众所宜。所现身形其量不定。如经广说(文)演秘云。疏三身相对四句等者。按彼论云。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为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为化地前杂类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欢喜。或令怖畏。改转不定。但名变化不是受用。不必令受现法乐故。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为地上菩萨所现种种化身。令诸菩萨受法乐故。随时改转不决定故。又云。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实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依止故。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变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又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佛。后五胜义佛。随其所应三身所摄。释曰。化身现于树下成道名现等觉。以愿乘通化一切生名弘誓愿。百劫修相业感王宫相好之身名业异熟。绩素等像名为住持法身。自体名法界佛。第八无漏名为心佛。大定之身名定佛也。自受用身从本种性三劫修成名本性佛。随彼地上所乐不同现身有异名随乐佛。前五是化及以住持故名世俗。后五实身而殊胜故名为胜义。初四化身。第五化像。第六法身。后四受用。
  (七十九右)上来已依(至)识等讫(文)义演云。略者。即前由假说我法等一行半颂也。广者。即二十三行半颂也。位者。即末后五颂。明唯识位次也。如上依此三段反广明能变识讫。
  (七十九左)一解云(至)变现等者(文)此中五行文句难通。恐错简写误。上言等取心所下言等亲相。今总言相等不举心王。何匆有等心所。又可言举亲等疏。何倒得言以疏等亲。义演导释不知宗述由是明诠导。论言通难陀二分护法三分之义。然疏指示是佛地三分师之义。未标其能立又之名。
  (八十右)应言唯境唯见分等(文)义演云。意去。说三分中自证分是实途二是假。可言唯识。若如余师说见·相分亦是实者。即不应言唯识。应言唯境唯见分等。以许相见与识自性俱实有故即释所以也。
  (八十左)佛地第四(至)依地性义(文)检佛地第四无此师义。第六(四右)云。唯识道理决定如是。心所变相虽相似有而实无体。若不尔者应有色等。如心心法不成唯识。若彼实有但不离识名唯识者。心及心法亦不离彼色等。诸相应名唯境。便成大过。
  (八十一右)前师相见(至)同种生故(文)义演云。问。何故前师相·见与识同种生即说相·见是故自证是实。后师相·见与识别种生乃言三分俱实。答。前师所说。初影境故假。后通性境及带质故实。有别也(文)今谓。相·见别种·同种就三类境辨之。具见我枢要上末(二纸)本疏一本(五十七)义灯一末(二十二丁)如前委解。
  (八十二右)内是依他外道遍计所执(文)义演云。此有两重内外。一者依他是内遍计所执是外。二亲相分名内本质名外。故疏云又疏所缘缘亦是外等。
  (八十二左)非心之理岂佛非有(文)明诠云。诸记唯心之唯多作非字。义甚难解。
  (八十三右)第三结释施愿分(文)义演云。然疏中云结释施愿分者。此文应倒。合云释结施愿分。即从次前论云然相分等依识变现以来即释唯识所以也。此论三分成立唯识等即是结也。后之二颂回施支愿也。或从初论文至此心与心所定相应故以来是释。此论三分成立唯识下是结。施愿可知或结释。施愿分者。意说。此论三分以下文至无增减。以来即结释文也。施愿如前。
  (八十三左)以佛说法(至)清白梵行(文)初中后善如第一中已办。
  (八十三左)然依境行(至)性相义(文)又依境行果三解。亦得名三分成立唯识。具如前释。
  (八十四右)依三义配释皆有非增减义(文)上来第一约初中后科。第二依境行果科。第三就性相位科。据三家科释三十颂。即一一科三义差别无有增减。故云有非增减。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