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七(一末之二)

  (四十五右)常于实转(文)。演秘云。略为二释。一云。体性是常。唯实上有名常实转。二云。恒常唯在实句上转名为常也(文)今谓。以第二义为优。义演云。疏常于实转者。问。何故异句不于余句上转。答。实句是至余句用。此为依故。偏于实上转故。如前有总实异别实异也。
  (四十五右)俱于实转(至)名为异(文)。义蕴云。疏俱于实转异实之物者。此果即是能异实物也。问。表实遮德。实句立异。表德遮实。德应立异。答。德依实有。从本立异。实不依德。德不立异。故不可立。应更思(文)义演云。疏异实之物至名为异。意云。异实之物。由有实故。令实与余句异故云异也。实由有此者。此者异也。意云。实句由有此异句所以与德等异。
  (四五右)和合体者(至)名和合(文)。义灯二本(三十一纸左)云。和合句者。令彼地等与德和合。与彼我别。我但令彼觉乐苦等九德和合。
  (四十五右)有能体(至)不能果(文)。十句论云。有能句义。谓实德业和合。共或非一。造各自果。决定所须名为有能(文)义演云。疏定所须因者。配或时共一文。即是实德业三。无得一果也。此释无得果义故。有能句名定所须因也(文)今谓。如理师本与今不同故有此释义稍难通。
  (四十五左)无能体(至)决定所须(文)。十句论云。无能句义。谓实德业和合。共或非一不造余果。决定所须名无德。
  (四十五左)俱分体者(至)一切根所取(文)。演秘云。此有总别。俱分者。实德业三。三不同故名为总异。九实名实名为总同。德业亦尔。且一地实有众多地。总名一地名为别同。一一义差名为别异。德业准此。此同异性。在于色上即眼根取。余根亦尔。名诸根德。问。空时方我意既唯是一。如何得有别俱分耶。答。有三释。一云。但总相言有别俱分。非全一一实皆有别。二云。我意时等。对于多人及诸方时亦得有别。空望别别能合之者说。亦有多义。三云。约与德依多少亦异名别俱分。问。按彼论文但言俱分。无总别言。疏准何开。答。虽不明言。理实定有故。彼论云。俱分云何。谓实性。一切实和合。于一一实。实诠缘因。德业亦尔。释即总俱分。彼云。及彼一义和合地性色性·取性。释如次。即是实德业三别俱分义。由此疏开善得彼旨。
  (四十五左)无说体者(至)名无说(文)。涅槃狮子孔品第二说六种无。一毕竟无。二有时无。三少无。四无受无。五受恶无。六不对无。具如彼说。
  (四十六左)大同和合二唯一物(文)。演秘云。疏和合等唯一物者。问。有能而令实等造果。造果不一。有能故多。和合而能和合实等。实等一一而有多种和合应多。答。实等各别或共造果。造果非一故。故有能多。和合但令总实德业相属不离故体唯一。
  (四十六左)空时方我(至)四是多物(文)。义灯二本(三十一左)云。诸门分别中一多分别者。四多五一。以我及意依一人说名之为一。若约多人即多数故。空·时·方三。一切共有。更无多体名之为一(文)演秘云。疏空时方我意五是一物者。问。意如二微云何一物。答。一人身中祇有一种。名之为一。纵如二微。不言微成故亦名一(文)今谓。意者如数论所立心根。以肉心为体。意亦同入悲中。形如芥子。我所须具。又有等摄。
  (四十七右)觉乐苦欲(至)是无常(文)。演秘云。疏觉乐等无常者。问。如色味等。随所依实通常无常。此觉乐等何不亦尔。彼说觉等而依我故。答。若非所作可名为常。若是所作纵所依常。亦亦是无常。觉等十四。皆所作故。故彼论说。此十四德待因生。待因生者。即是所作故是无常。如彼具明。恐繁不录疏离性无常者。问。离合相对。离唯无常。合何不然。又说合性亦待因故。答。业等合时。有所依实而是常故。故得通常。离即不尔故不相例。又虽待因。体非所作故得为常。余皆准此。疏彼此唯是无常者。问。此彼既约近远二觉待数·时方。时·方二全。数之一分。体既是常。彼此何故而无常耶。答。夫待他生。即是所作。彼此体是无常不同一等亲。依常故而得名常。此疏待故。
  (四十七右)其香唯地上有(文)。义灯二本(三十一纸左)云。言香唯地有。准因明说故。唯无常者。是彼本论因果门中辨故。重性通常无常。若尔如何唯现量耶。唯父母微是常非现故。答。论无文解。义准云。通现比无妨。又香唯无常。如何通非现。答。香虽无常。不废但在子上故通非现。
  (四十七右)色味香触(至)唯是无常(文)十句论(七纸左)云。色味香触。若地所有唯是所作(文)演秘云。疏色味香触若地所有唯是无常者。即彼论也。因于粗地为同类因故皆无常。
  (四十七左)因门中说(文)。演秘云。疏因门中等者。彼论诸门辨德之中。约因明德为因门(文)。十句论(八纸右)论云。诸德谁何为因色味香触同类为因者。谓二微果等和合火合为因者。谓地所有诸极微色·味·香·触。地及火所有液体。地水所有重体。及水所有液体·润。二微果等和合同类为因(文)此约因以辨诸德故云因门。
  (四十七右)火合为因(文)。演秘云。疏火合为因者。按彼论云。火合为因者。谓地所有诸极微色·香·味·触者。释一一地上所有色·香·味触。由诸极微与火合故为因生起。故论复云。色香味触地所有极微和合者。与火合。既云极微和合者与火合。明知。火与地等极微合生香等。有云。前念之香而与火合为因。能生后念之香。又云。色等火合为因生香。又云。两火极微而生子微。详曰。总不应理。皆违彼论。
  (四十七右)同类为因(至)为因生(文)。演秘云。疏同类为因等者。按彼论云。色味香触同类为因者。谓二微果等和合。释二微果等和合之色。从彼极微色等而生。极微色等是微果色同类因故。故论复云。极微色等能造同数。二微等色同类果故。疏从前同类为因生者。疏家释彼同类因义。问。今引火合同类因文如何证彼香唯无常。答。二微果等彼许无常。香既在于二微果上。从同类生。故知无常。彼说地上所有香等即皆无常。今引火合显香地有。明知无常。问。既唯无常。何故彼论唯无常中但有十三不说香耶。答。觉等十三不约所依以辨无常。同类合明有十三德。香味等四。由约所依辨常无常。与觉等别不言十四。
  (四十七右)液性地火所有一切是无常(文)。演秘云。疏液性地火所有一切是无常者。准此液性不依地火父母极微。可依水微。由此彼计液通常也。地等坚硬。父母之微无流液也。火如何无非坚硬故。答。彼许眼见坚赤炭等亦名为火。纵焰火等亦不同水性。劲弱异(文)今谓。液性通在地火者。此在子微已上者也。如义蕴上已辨。然今约坚不坚为说者非也。
  (四十七左)圆性定唯是无常(文)。义演云。疏量中至唯是常者。意云。前四尔但约多极微说○故是无常圆性唯一极微上立。唯是常。若大空上有一圆性。亦是常。
  (四十七左)液性润性(至)若常无常(文)。义蕴云。问。唯一极微不可言合。二微已上方得有合。如何合性亦通常耶。答。今说极微之上有能合性。非要合时方名为合性是因。若极微等合。即是合果。便非合性故不相违(文)义演云。疏若常无常此等亦尔者。意云。若所依实句通常无常。此等亦尔者。意云。若所依实句通常无常。能依德等亦尔故云此等亦尔。意说。父母极微是常。于此所有色·香·味·触等德亦常。子微等已去是无常。于此所有色·香等德皆是无常。余并准此(文)演秘云。疏随所依实若常无常者。此色等十随其所应。依水火风父母极微即名常住。依子微等是无常也。色·味·香触。若依于地彼宗自说。唯是无常。问。色等依地父母微不。若不依者有何所以。若许依者。色等能依何唯无常。答。彼论无释以理言之。义同液性不依于地父母极微。火等极微色义得有。能依通常。
  (四十七左)不会无有常无常(文)义蕴云。如觉乐等非地之德。与地不相应故。此无是常。如色香等。是地之德。与地可相应故。此无即名无常。
  (四十八右)如地等实(至)一向是常(文)。演秘云。疏如地至一向是常者。实句中地。与德觉等竟无相应名常不会。
  (四十八右)若自许德(至)一向无常(文)。演秘云。疏自许德等者。且如地上所有诸德名自许德。此德与自所依之实有会时故。非常不会故名无常。
  (四十八右)如常无常(至)亦尔(文)。义演云。疏所作非所作亦尔者。即所作者是无常。非所作者是常。故云亦尔。余即句及德等句是也(文)演秘云。疏如常无常所作非所作亦尔者。有义。但是常者。即非所作。若是无常即有二种。有法无常皆是所作。无说无常即非所作。无说无体。不可作故。但非恒无名无常也。疏言无说所作非作。此义将非。详曰。彼论不说所作非作。然据理者。有义可依疏。意通结前之所明常无常。随应得说所作非所作。不是偏结无说一句。既称为无所作何有。而见非耶。由彼论中。作非作例同于前常无常义故。疏等复而言之也。
  (四十八左)地水火风(至)故知尔也(文)。演秘云。疏子微已上是现量等者。有义今解子微亦非现得者。详曰。疏既说云子微已上。明知。不说子微为现。下破顺世。明多果合以为其境。不证子微是现境也。具如义灯(文)。
  (四十八左)文不说重等(文)演秘云。疏文不说重等者。疏主应检不正本也。今亲检彼论云。色·香·味·触。现·非现境。若附极微及二微果名非现境。谓若依附夫非一实。是名现量境。声一切是现境。数量·别·合·离·彼·此·液·润·重·势用。如色味香亦尔。故知。重性通现非现(文)或云演秘未稳者误矣。今谓。疏文为唯理境。演秘考论以为通现比量。上明重性随所依实通常无常。何妨随所依实亦通现比。是以论文明说通二。然疏主云文不说重。非览错本何致斯误。况义亦不稳。又论云。重但地水二所具德。今言水火恐应写误(文)义灯二本(三十一纸左)云。重性通常无常。若尔如何唯现量耶。父母微是常非现故。答。论无文解。义准云通现比无妨又香唯无常。如何通非现答香虽无常。又发但在子上故通非现(文)二末(五十八纸右)云。火有十一种水十四中。除味润重性(文)今谓。准此文。明知。火德际重。重为火德写误必矣。义蕴云。疏重具德中水火德故者。今准十句论明实具德多少中。说重是水火德故。水火既是现量得。故知。所有之德亦是现境。如下自说水十四德。火十三德也。又解。重亦通非现量境。父母极微亦有重故。准常无常门重性既得通常。今此亦应通非现境。此解违疏。于理可然(文)义灯二本(三十二纸右)云。要集云。有说。地水火风父母极微非现量得。子微已上是现量得下破顺世及胜论中云。极微聚集足成根境。何用果为。故知尔也。有释。实等五句是现量境。和合非现故。下破云。彼许实等现量所得。以理推。微尚非实有。况彼自许和合句义非现量得。而可实有。由此证知。父母极微亦现量得。有解云。今谓。二微所生子微亦非现量得。十句论说。三微所生子。方粗得合下说粗色量得合为故乃色根得。集曰。今谓。有释为正。谓彼宗中不云色根所取方是现量境。有现量境未必色根得。乃至云。有说。引破顺世中多因极微合应非细足成根境。何用果为。由此证知。子微已上是色根境。父母非有。此破色根境。未说现量。引非色根境证非现量得。于理太疏。今详此意云。有说疏。未悟至理。何者彼十句论云。谓至实色等根等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既云根等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明知。子微已上。方与根合故。子微已上名为现量。是彼宗计。引下顺顺世等救云由果多分合故成粗为色根境故。取此证子微已上是现量境。于何理疏。妄说为过。若以有释为正。五句现得。彼此极成。说父母微是我现境。准何文说。十句论中。但说觉德为现比故。又云。根等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不说神我为现量体。复无文说父母极微我现量得。若据总相。有释不违。若委细论。有说为好。
  (四十九右)色味香触(至)并通二种(文)。因明后记云。问。列二十四德名。有言性者。有不言者。如彼性液性等。皆置性字。余皆不言而有何意耶。答。作论者意故此不同也。
  (四十九左)虽有六句(至)一唯无常(文)。义演云。疏虽有六句至无常者。意说。虽言义兼得失。论中唯难常能生果者所以合。更重举云。十句之中。虽六句是常。亦有不能生果者。必常皆能生果故。重举也。此即总举实中。已下即终简○中生果不生果也。六句常者。同句·俱分·有能·异句·和合。业一句唯无常。实·德·无说三句。通常无常(文)演秘云。疏虽有六句一向是常等者。此重说彼十句之中常无常等。欲显常中能生果者故。重举之。
  (四十九左)余五句全(至)不能生果(文)。演秘云。疏五句全至虽常不生果者。问。我是作者。何不生果。答。但能造因不作果故。所受之果他所作故(文)义演云。余五句全至论自诚说者。意云。此辨十句生果不生果。就十句中。余五句全并实中时·方·我·意·空而不生果。即同句·俱分·无能和合·异句。虽常不能生果也。余四句有生不生。除无说句。即实德二句。通生不生。有能·业此二句能生。然业是无常。非此所说。此论所破常生果者也。问。如何德句通生不生。答。德中与实中父母四大极微合者而生果。唯与余空实等相应者不生果。
  (五十右)十通常德亦能生果(文)。义演云。疏十通常德亦能生果者。十德者。色·味·触·一数·一别性·液性·润·重性·合·量十种常。皆许极微上有故名常也(文)演秘云。德句准有续者。实等生果。要须有能所以。有能名常生果。液等十德生果所须故。同有能名常生果。
  (五十左)六句皆实(文)。义灯二本(三十二纸右)云。叙计中言多实有者。今更助解。实句之中军林等假如论说。破彼实有为同喻故。此等少假余多实故。科文如疏。今助一科。总分为二初破实有。然彼实等非离识下。破现量得。依叙计中故作二科(文)演秘云。疏六句皆实者。有义通假。谓军林等。若依前解军林等假非六所收故。后说胜。详曰。彼军林等。离人树等无别军林。摄假随实。名实何失。又不摄假即非胜者。不摄无说亦应非非胜。故疏所明理无爽矣(文)今谓。演秘为优。义灯凿矣。言三法以上等者。三名云多。又四名云多。此见正理十四(二十二纸右)大乘义章十(九纸右)。
  (五十左)然多实有中(文)。演秘云。疏然实有中等者。十句之中九句实有名多实有。此多实中五是现量。现量所以得名为多。不尔不得名多现量。五是现量。五非现量现非现等现何名多。详曰。通明十句亦得名多。多者非一故五名多。不须相形方名多也。问。十句六句相摄云何。答。实·德·业等六句所知。异有无能而有多释。有义。三种同异句摄。三种皆是差别义故。有义异句既唯实转。即实句收。有能·无能。实·德·业三得果之时。望各自果及非自果。定所须因。还依实等三句所摄。六句依有不收无说。详曰。后说为胜。有依凭故。或不相摄。理亦无过。若依实等。即实等摄。德亦依实。应亦实收。此既不收。彼云何摄。又彼论中无相摄处。
  (五十二右)不可以无作用难(文)。演秘云。疏不可以无作用难等者。谓自真如实不离识。恐彼妄谓是离识有而为不定。为遮此故不言无作。若尔常住不生果因。亦于如转。彼何不遮耶。答。据实无作不生果等皆是正因。真如自许不离识故。不成不定。然立因法不可双陈故。论且举常住为难(文)义演云。意云。只可将不离识为宗以常住不生果为因而难。不可将不离识为宗以无作用为因而难者。以无作用为因者。外出不定过。作法云。为如兔角。无作用故非实有。为如真如。无作用故是实有○而一然大乘不许真如离识有也(文)今谓。演秘义演。皆以为遮以无作用为因而难者非也。何者疏意。唯遮改唯识宗为无作用也。是就因而言。又言不定过者。非必谓因中过失。如同学辨。又有深防迷因明者。如演秘三末(二十三纸右)义蕴云。疏真如虚空为不定过者。真如既不离识。定非不定。恐他不解故此遮之。下取常住不生果为因。亦即此同。据大乘自许真如虚空不离识故以为因。非是嫌前因而取后耳。
  (五十二左)量云此等实常不生果者(文)。演秘云。问。宗因既同。岂不有法成于有法因无依耶。答。疏但指法不能繁词。理实应揲常不生果一一法名以为宗也。思之可解。
  (五十二左)因不言常有不定失(文)。义演云。若但言不生果者。有不定过。即德句中。以合离等。名无常不生果者。他许离识别有得为不定也。今曰。言常故无不定。又大乘不许离识有体。
  (五十二左)或余句无常(至)故无不定(文)。演秘云。疏或余句无常虽不生果等者。即德句中。合离等德而无常者不生果也。问。今他比量。他许离识实有自体。何非不定。答。疏主所造因明疏中。立自他因甄简剖折。如其楚越百辨此论。往往挥杂甘蒿犹参。今以愚度智。聊有二意。一试。诸学者而悟不耶。俱舍论有斯意矣。二余因明师。于一因过不分九例。今随他语复欲发生学者觉惠故示纰谬。若言疏主实闇斯理。因明疏内。何巨照然。故应不出前之二意。故因应云许是常住不生果故。简诸不定悉皆无也(文)今谓。疏意不在二义。不简自他共。总举可有过失。
  (五十二左)今言常住(至)异喻中故(文)。演秘云。疏今言常住至在异喻者。即因异喻。准觉乐等宗同因异。理门九句。当第八同品分转亦为。正因(文)义蕴云。疏今言常住即除觉等者。问。何故此中不简于意。许意常住不生果故。岂不相符。答。他宗之意。虽许常住而不生果。然非是心。正是所破故不相符也。
  (五十二左)又不言常等(文)。演秘云。即宗因中皆除常字。宗除觉等。不尔相扶。详曰。纵除常言。觉等亦但是宗同品。彼许觉等而能生果。非因同喻。故彼论云。一体别体彼觉为因。此体彼体以远近觉而为因也。既言为因。明能生果。
  (五十三左)军谓四军(文)。四分律十五(二十二纸左)云。军者或一军·二军·三军·四军。一军者。一象军·一马军·一车军·一步军也。若纯有马军。纯象军步军车军也。二军者。二象·二马·二车·二步。或有象马。或象步。或马车。或马步。或车步也。三军者。三象·三马·三车·三步也。或象马车。或象马步。或马车步。四军者。四象·四马·四车·四步也。或象马车步也(文)善见律十六(十纸左)云。象军者。象上有四人。下有八人。是名象军。马军者。一人在马上。二人在下。是名马军。车军者。四人逐车是名车军。步军者。四人相逐。是名步军(文)僧祇律云。象军者。四人护象足。马军者。八人护马足。车军者。十六人护车足。步军者。三十二人执兵杖。
  (五十四左)设若是心(至)非定是有性(文)。演秘云。疏同喻亦非定是有性者。据意喻说言非定有。觉等喻上。无碍之因而得转故(文)义演云。疏设若是心至能立不成者。意云。如实中意是有碍法。今若许意是心将为同喻者。其喻有能立不成过。无碍因于有碍喻上不转故。喻犯能立不成也。故因明论中。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今为因于喻无故。是喻过也。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意云。即无碍因于有碍喻上不转故。阙同品定有性。意说。同喻上非定有因性。问。因既喻上无。如何名同品。答。准因明品有二。一者宗同品。二者因同品。今言同品者。意显宗同品。如何得知。以宗言不离识。今谓。将意是心。亦不离识。得为宗同品故。同品上非定有因性名非定有性。无碍不于有碍喻转故。问。何故须同品定有之言。答。准因明夫为正因须具三相。若阙一者是非正因。三相者何。一者遍是宗法性因。须遍宗上有。二者同品定有性因。须遍于同喻上有。三者异品遍无性即因。于异喻上遍无。然三相具方得成正因。意说。因若于喻不转者。非但喻犯能立不成。亦是因无第二相过(文)义蕴云。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此偏据以意为同喻。今设以意为同喻。无质碍因于此不转故。又解。今言同品非是有性者。若取觉等及意为同喻。无质碍因。于觉等有。于意即无。虽是同品意有性。而非同品实是有性。准第八因。此乃非过。以非心故。不入喻中。又宗言无常无碍。即以简意讫故非同喻。
  (五十五右)初中有二初以德例实等(文)。演秘云。疏初中有二以德例实等者。详曰。若准疏科。地水火三一段之文无所摄也。故今言者初中有二。一俱触应同破二同见无异破。初中二。文易可知。
  (五十五左)若但言(至)为无碍实故(文)。义演云。疏若但言至为无碍实故者。意云。若宗中但言非有碍不言是实句摄者。即有违宗失。岂自宗不许地水火风而有碍。故知。宗云非有碍实句摄即无失。以德实相例故。又有碍言。简他实句中无碍实等者。即我·空·时·方等四也。言彼不说为无碍实者。即彼宗不说地等为无碍实摄故。返显地等是有碍实摄也。又云。若但言至无碍实故者。意云。汝若救言大有等体无碍。然是实句摄者。即汝有违宗失。何以故。彼不说大有等是无碍实摄。如胜云。不言无碍实摄者。意返显是实句摄有碍。简无碍并同前。此牒初解。
  (五十五左)此以坚等例于地等(文)。义演云。即是第二以实例德。破地等虽色等。非是身根自境。所以于地等但得触不得色等故。下云身根所得皆有触故。
  (五十六右)其地等四(至)皆有触故(文)。演秘云。疏其地等至皆有触故者。由身得触。地等有触身得地等。
  (五十六右)色德(至)风中无色(文)。义演云。疏色德但在风中无色者(文)外问云。身根既得地等四法。何故但有触而无色。答。色德但在地等三有。以风中无色所以无色。问。风中有触。若尔者地等三上既有于色。身得对地等。何不得色。若根境相对。地等所有触皆得。意说。触四大总有。所以说身根得。色不遍于风所以不得色也(文)。演秘云。色不依风。由此身根不得于色。若尔身得地等。何不得色。色依地故。答。根境相对身得风等。由地有触故亦得之。非得地等一切之德。非自境故。
  (五十六右)彼以假实(至)眼所见(文)。演秘云。疏彼以假实地等俱名地者。佛法谈彼。非是他宗立假地。即眼所见名假地也。地坚为性。实身根得。有言。眼所见水名为假地。详曰。不应然。眼所见水但是假水。他亦许水是眼见故。若眼所见水名假地者。更何等水是眼所见。若言他眼不许见水。违彼此论(文)义演云。疏彼以假实至眼所见者。此生下(文)外有问云。夫论地者。以坚为性。应但身根得。如何亦眼所见。答。彼宗眼所见色名之为地故。地眼所见。言色是假地坚性是实地者。是佛法自谈。望彼宗。地等与色但名地。而不分别假实也。
  (五十六右)即以地等(至)返覆为量(文)。量云。地水火三。非有碍实句所摄。以眼所见故。如德句之青色等。青色等非无碍德句所摄。以眼所见故。如实句之地水火也(文)又十一种者。十一种德。谓色·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液性·润·行也。
  (五十六右)非如所执(至)实句所摄(文)。义演云。是第二宗法。为量可知者。眼见十一种德。然一一对地水火等为量可知。以俱眼见故为因。
  (五十六左)然不可言色即是地(文)。义演云。意云。但可将实句德相例非实非德。以俱身根得故。如德实等。又地等非眼见实句摄。坚等非无碍德句摄。以俱身根得故。比量相例可知。此释彼此相例所以也。然不可难他言色应即是地等。
  (五十六左)又言地等(至)地等非见(文)。义演云。此第二解。有两意。第一云。地等应不别坚等。第二云。地等非眼见。因喻同前(文)义蕴云。疏又言地等非别坚等者。此应为量云。实句地等。应非别德句坚等。以身根所得故。如坚等。言地等非见不可说色离地等无者。此意说。不可难他云色应离地无。眼所见故如地。何以然者。大乘自宗意地。于色便犯违宗。又地非眼见。色即可所见因。于地不转为喻。不成不可也。文言虽总意显别者。文虽总言。无实地水火风与坚湿等各别有性。意显实地与坚各别有性。实水与湿各别有性。余皆准知。
  (五十六左)不可说色离地等无(文)。义演云。意云。但可如前以彼此相例。云色德地非实。以俱眼所见故。如地色等。不可难他云色离地无。外宗亦许色离地有故。又云。如疏前云。然不可言色即是地。今此总说。又云。不可说色离地等无。据此二文合一处说。谓以中间显立意而别。遂隔文说。谈者知之。
  (五十六左)文言虽总意显别也(文)。演秘云。疏文言虽总等者。结申正义。文言总也。不以论云无实地等。即难于他色即是地。自五境分。色不即地。若难他者有违宗失(文)义演云。释通外问问云。若言此文会申正义及结前者。如何总为一段明。答。文言虽总为一段。意显别也如前。又云。论云亦非眼见实地水火等者。准西明疏云。此○后对青色等俱眼所见比量之文。若准此疏意。亦非眼见实地水火等者。即更破云。地等应非眼所见。以实句摄故。犹如风等。如疏云。又应言至是此意也者。是破意也。
  (五十六左)又应言地等(至)如风等(文)。义演云。疏又应言至如风等者。此立量破可破。此即成前地等非见之文。
  (五十六左)此中文略(至)此意也(文)。演秘云。疏亦非地等是此中意者。论言。亦非眼见实地等者。意说。地等非眼所见实句所摄。是此意者。即是彼此相例之意。
  (五十七右)彼不说(至)但破见触(文)。义演云。问。何故但执色触破。不约香味声等破。答。彼许地等非三根得故。
  (五十七左)业及大有(至)三色等性(文)。演秘云。疏业至三色等性者。大有俱分。是色性也。
  (五十七左)彼论说(至)耳根即空(文)。义演云。意云。此引十句论色等五根取境文。即以地。成鼻根而能取香○下二本(十一纸左)具有三说。
  (五十七左)此于诸句(至)名空耳根(文)。义演云。意云。若言耳根即空者未审○诸句中是何句摄。答。即是实句中空摄。此空若起作用之时。要依身根起作用。而取声等。身即实句。唤此空名空耳根。空即是耳根也(文)演秘云。疏取声之时至名定耳根者。近身之空。而起取声之作用故。问。耳根常不。答。耳即是空。故耳亦常。或是无常。如本微常。所生子微是无常故。然前解胜。彼论说。耳即是空故。与微义别(文)义蕴云。疏即实句空至名空耳根者。若无空时耳必不闻故。以空为耳根。领受声时。于身便起善恶作用。余根准此。问。耳根即空体应是常。答。耳虽即空。然是无常。亦如二十三谛虽即自性。自性是常所成。大等转变无常。此亦应尔。又空耳虽常。取境之用而是无常。此解为正(已上)今谓。义蕴释意非。耳即空。以言无空时耳不闻故。此似耳根为离中知。演秘义演为优。
  (五十七左)且十一德(至)一一简略(文)。义演云。意云。彼宗唤鼻根等五即是地水火风空。然此地等五根有十一德。今将此十一德。对其自根简略为量等。且为一量云。德中色等。应非无碍德句摄。许色根所取故。如地等乃至耳根对于声亦然。可知。言十一德者。地上有四。谓色·香·味·触。水上有三。谓色·味·触。火上有二。谓色·触。风但有一。谓触。又如声是空。耳根所取。总共合有十一德。对五根作量应知。问。色等十一德名对自根如文可解。言故量○德何根所得。答。唯身根得。
  (五十八右)此中文总无简略故(文)。义演云。此中文总者。论文总说也。文简略者。不广分别名为简略。
  (五十八右)此十句中(至)皆是非实(文)。义演云。问。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实一句为因。无说句为喻故。但破中间之八句也。
  (五十八左)虚空择灭(至)他宗比量(文)。演秘云。疏虚空至数为喻者。数字恐错。应为不字。空择灭等虽不离心。不得将为喻。何所以者。空择灭等·是佛法法。今就他宗以为比量。不可将自择灭等法而以为喻故。疏言就他宗比量。释所以也。若不尔者。前来何处有择灭喻而云数也(文)或说。现本作假。此甚为胜。古本皆尔。今谓。纵虽作假。而演秘难不能免脱。以一论中不取择灭为喻故。
  (五十八左)又此中宗(至)不极成过(文)。义演云。疏为简所别不极成过者。意云。佛法宗中不立实德。今中若不言汝执故。犯所别不极成过。就宗中先陈为所别。后陈为能别。今内宗既无实德。云何先陈。○实德等。若置汝执非实德等。即无前过。
  (五十八左)又因虽有(至)故无此过(文)。演秘云。疏虽有他随一过等者。佛法名他。外道他故。余准可知(文)义演云。疏又因虽有至故无此过者。意云。若依大乘。此量犯自随一过。亦有违宗之失○以大乘许火不异触德即是一体故。今言德非实摄○故○犯。若就他宗者。约彼宗许实中火异德中触故为此难。问。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实一句为因。无说句为喻故。但破中间之八句也。
  (五十八左)破余八句(至)八比量(文)。演秘云。疏余八句一一别除为八比量者。有义。九句之中。随除何句以为宗因。言非实等。非显多量。所以者何。且如初宗言德等者。除无说句并皆等不。若不等不尽因便不定。若言等者。除皆所等。即一宗因已能成立。所等八句。非离识有。更余为宗。犯相扶失。前已成故。由此初量总成八句。后别立一成二量。详曰。疏意说云。九句之中。随除于一即得为量。非唯局在非实有二。余句皆有可除为量之义。恐迷方者。依文封执。非实·非有二得为量。余乃不得故言八量。或约句数而有别别二合等义。不要令作。又复不言二合等量而无过也。为令学者得生异智故作此言。
  (五十九右)令知多法(至)不离于识(文)。义演云。疏令知多法至不离于识者。意云。多法中举实。一法中说有者。□□欲令学者知多法一法不离识也。
  (五十九左)论彼所执有(至)如实德等(文)。义灯二本(三十三纸左)云。论彼所执有至如实德等。疏及枢要俱云。法自相相违因过。以彼本量云我宗有性定离实句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等。此量不定。实为异喻。许非无无因。于实转故。便有余过。思准可知。今且与作法自相相违云。汝有性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此量之中。虽有他不定。德业句业他许非无。因于彼转。非自共许故非不定。又就破于他不定亦可为过故。枢要判。但是比量相违过摄。若准疏判云。应离实等八句之外无别自性。即无不定(文)枢要上末(十三右)云。破有句中有四。第一法自相相违过。彼云。有性离实句外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此有不定。以实句是异法喻因于彼有故。今云。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彼外道师。若以德业如同异和合为不定过。非不定过。他不定故。非自共故。论既以德业为同喻。但比量相违。第二有法自相违过。彼云。有性离实有别自性。许异实故。如德业以有性为有法。今言有性应非有性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今举无法为喻。亦成决定相违。第三第四。俱皆比量相违。
  (五十九右)初中有四(文)。义演云。言初中有四者。第一离法非有难。第二法外非有难。第三以有例法难。第四将无例有难。
  (六十右)不言八句(至)即非有性(文)。义演云。疏不言八句有不定过者。意说。若但言实等三句不言八句。□□他将异句为不定也。今言八句。是故无过。又纵言实等三句亦无不定。以异句等非共许故。言又遂令离等者。指下论文(文)演秘云。疏遮决定相违者。外作量云。所说有性。离实等三有别自体。除无说外余六句中。随一摄故如异等句。有云。有性异实等三。定应别有。实等所不摄故。如同异性。详曰。言别有者。别有其体若尔因有不定之过。为如同异实等不摄有是别有体。为如无说实等不摄有是无别体。故应依前(文)义蕴云。疏或遮决定相违说八句胜者相违。量云。我有性离实等三有别自性。因云。许实德性故。如同异性(已上)今谓。此量与演秘别。亦有过失。疏实等许非至外无别有者。意言。实之与有。其义无差别。实等非无。实等之外。更无实有。亦非无。何须实外别立有。乍观之者。恐不能悉故此录之(已上)今谓。如义蕴辨。疏文例难稍不齐等。何者此例离实。无实。难应离实无有。
  (六十一右)又总取所难之中(文)。义演云。言又总取所难之中者。意说。同异性总入所难之中。
  (六十一右)无性体非有(至)别立无(文)。义灯二本(三十五纸右)云。要集又云。有说。并云。无性体非有。无上不立无性。有法体非无。何须别立有性。彼若救言有法虽非无。不自有故须有有。亦应无法不自无。无法之外别立无(此即相望)集今解云。有法体非无。有故有有性。无法体非有。无故无无性。或可反对云。有无以相反。无法无无性。有无以相对。有法有有性。此答恒别。如何破他故。今论中但立量破。非要须并。今谓。设并亦能破他。且如集解。不能离过。何者。若云无法体非有。无故无无性。亦应有法体自有。有故无有性。有法体自有。有故立有性。无法体是无。无故立无性。反对之中。有无以相对。有法立有性。无有以相违。无法立无性。恒不离过。
  (六十一左)此责恒齐何方遗难(文)。演秘云。疏此难恒齐等者。此论主言。汝虽前解。我今后责。有无恒齐。汝今何方能遗我难。或有无齐。论主何方能遗外难。前解为本。有义。若胜论救。有法有有。难令无无。亦应汝色等非无。待因故有。龟毛非有。待因故无。既许有法从因而有。无不待无。我亦有法。由有故有。无法不假无法方无。解云。我法有因果。因果俱生灭。汝有为因起。应非是一常。详曰。释旨甚好。词当疏阙。可谓白圭而犹玷矣。何所以者。无为之理。为离系果及能作因。岂即生灭。若据有为。文无简故。他实德业。虽有因起。他亦自许有无常者。岂不相扶。若偏难常。亦何不简。故今应云。我有为法有因果。因果俱生灭。汝实等法有因起。实等并应非一常(文)义演云。疏此责恒齐者。外人救云。有此虽非无。不自有故须有有。论主责云。亦应无法不自无无法之外别立无。故云。此责恒齐。
  (六十一左)大有同异(至)六句之外(文)。义演云。即大有·同异·和合·有能无能·但说等六句也。
  (六十二右)莫此同异性亦非同异性(文)。演秘云。疏莫此亦非同异性者。此同异性。非但不是彼实等性。亦复自体非同异性。是故言亦。详曰。或亦前有。前有已破。非实等性。同异同彼。故论言亦。义灯二本(三十六)云。论云。勿此亦非实德业性者。作有法自相相违因。破云。非实德业性者。意云。非实德等同异性。以异实等故。如德业。德业异实。不是同异性故(文)本邦古哲多解此论勿字以为一字句。此即为禁止辞。总遮前所言之义也。近有灵空。造勿字和解。恢张古说。引以外书。大禹谟稽首固辞。帝曰。毋惟谐。论语雍也云。与是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今谓。古说不可也。又所引外书。并皆毋字。虽有与勿义通。而非全同。不可例同。是故慈恩。以莫训勿。知非禁示。若言训为禁示以遮前宗。次下论言。彼执非理。所以者何。勿一切法即有性故。此文有何所遮。又疏三末(四十三纸左)云。论勿触等五亦能了别。触等亦与触等相应。述曰。上勿字流至此。勿触等五与触等相应等。明知。此论勿字。虽有在上流及于下。而无有在下以遮于上之意。此段疏释亦同。今谓。疏解以莫为训。其意犹如恐虑之辞。如言莫大。演秘一末(三十二左)云。问。顺世何意计微为常。答。恐后劫成无种子故。故俱舍论第十二云。一类外道执极微常。彼谓空劫余极微在。何缘彼执犹有余极微。勿后粗事生无种子故。由斯此师计微常也。可以准知(文)光记十二(十六纸左)勿字如论演秘用。光师释。改勿为恐。明知。勿字相似恐字意味矣。此论多用勿字。第一卷中四处。第二二处。第三二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各一个处。玄奘所译诸论。此字亦多。其中且举一二。瑜伽云八十七(四纸左。义林章四末八纸右。释不死矫乱。答云。八十七意。勿他由此鉴我无知。因则轻哢以为是答文。疏六末二十三。引此文也。惑谬改勿为而字。义灯二末初左云。勿余境识缘余境故。西明云。勿之言。莫即缘粗缘细境。有杂乱过故)俱舍十七(十四纸工。宝疏十七·十八纸右)正理六十七(十五纸右)婆沙十八(三左)二十(四右五右)等。委释如别章。
  (六十二右)总立量云(至)如和合等(文)。枢要上末(十三左)云。难同异性中。第一有法自相相违过。彼云。同异性定异实别有。许异实故如德业。今令同异亦非同异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云何亦名谓许异实等。因不但显有异于实德业。亦显实等性非实性等。如能成遮实。如是亦能成遮同异性。俱决定故。故成有法自相相违。又不但有比量及决定相违。及有有法自相相违故。论言亦。不尔亦言便为无用。比量相违过者。实德业三。更无别性。六十句中。随一摄故。如大有等。又或实性定异实无。许显实故。如实余德业性亦尔。亦成决定相违。难实非实。亦同此破。因言便破非正难也。第三准上返覆两难。总别有殊。义理无别。第四比量相违。彼云。实性无别性性。许非初三故。如大有等。不但阙无同喻成不共不定。亦成比量相违。第五亦比量相违。
  (六十二左)此中无有自言相违(文)。演秘云。疏此中无自言相违等过者。有义。此言汝执。虽能显示非自所许。然法有法二言相违。不可说违自语失故。宗应云汝同异性应非实德业性。详曰。若不言简法违有法。可自语违。有法言汝。明非自许。今以法违何自语过。若以言简亦成过者。即因明论。天主叙彼有法自相相违之量。应非真破。亦有自语相违过故。彼既不违。此何即过。故然改宗云汝同异性。非无此理。若牒论全文而为有法故当依疏。
  (六十二左)然今宗(至)应别简(文)。演秘云。疏然今宗至应别简者。若不简别直依论作。即有法成有法等失。德业并在有法之中。复将为喻故有此过。
  (六十二左)然此有别而无总量(文)。义蕴云。若总为量。即不可以德业为喻。疏中三合虽即是总文外意也。三合为量。应以和合等句为同喻也。唯除有句不得为喻。化自许是实业性故。
  (六十三右)此中所言(至)当句为宗(文)。演秘云。疏此中所言至当句为宗者。即论中云。勿此亦非实德业。是非取上言实德业三。彼但总非。非量破故。言故别者。释别当句为宗之义。意乃显论中无总量理。
  (六十三右)便破实等(文)。义演云。便破实等者。意云。据论本意。但破同异性不破实等。今时乘便破无妨。
  (六十三左)文中宗等(文)。义演云。文中宗等言皆简略者。意云。论中但言宗等不言业者。但是文中简略也。处实合亦说德业。
  (六十三右)文言如德业(至)谓实德(文)。演秘云。疏等取德喻等者。有义。亦等总宗之喻。总宗之喻。非实·德·业故。别等取和合句义。详曰。论中既无难总之宗。等等总喻。喻何所设。
  (六十三左)返覆有七十六(文)。义演云。返覆者。即与异地性相望为量名之返覆。
  (六十三左)第二准量云等(文)。义演云。第二准量者。意云。此比量是论中第二文也。论言地等诸性至更相征诰者第一文也。准此应知者。第二文也。问。何名准量。答。即准知实非实等文作量。又实非实等。是第一文。准此应知者。是第二文。又云。以地性对体为第一文。以地等可非地等为第二文。论准此应知此者。即实性也。本破实性不破实等。前文既破实性已来。文便破实性等应非实等。今此亦。第一破地性已。第二遂准前破地非地等。
  (六十四右)应非实地(文)。演秘云。非实地言通二义。一者非是真实地。二者非是实句中地。
  (六十四右)前量应简别(文)。义演云。意说。言论中地等诸性者。应言汝执地等诸性应非地性也。论文中不说汝执者文略也。又有解云。此不定过。今向前地等诸性量。文中出过。不出者文简略也。此扑扬解(未详)。
  (六十四左)遮令同异有同异性(文)。义演云。次下难。是但是疏家遮破。非是正破。
  (六十四左)然实等各异(至)简不相似(文)。义演云。意云。实等各异者。即九实显各异也。相似者。即九实体。虽一一不同。同是一实句摄故名为相似。似者同义。所以于此实句上立同异性。德业亦尔。然望论文。于实等三句。共立一同异性为胜。以三句一一有同有异故。
  (六十四右)然文唯有(至)以性同实例(文)。演秘云。详曰。观论之意。令实德业同同异性。不别立性。此乃以实而同性例。又疏标云。难令离实等无同异性。今判论中。以性同实。应笔误也(文)义演云。解云。同异性外应立性。非一法故。犹如实等。今观论意。法师应错本意例。云同异性既不别立性。实等亦不合别立性。立性难意如是。若云以性同实例云。令同异性外应更立同异性犹如实等者。此例。乃例故。疏定误也。如疏云。无以实同性例者。此应正许。却无字应云以实同性例。例云。性上不立性。实等上应不立性(文)笠置批评云。演秘定判。深顺文相(文)今谓。演秘义演及笠置师。皆不得疏意。却为笔误。疏意。彼同异性。自是同异性。而别无有令同异性成同异性。其如同异性之外无第二同异性。实等亦复如是。实等自是实等。别无有令实等成实等之性。此即以性同实。令实等离实等之外无实业性也。实等性谓同异性。所例实等。能例是同异性。此所宗明。意在欲显实等之外无实等性。则彼所立同异性亦非实有也。然则能所例别。论疏文符。毫无拥塞。何为笔误。学者思之。
  (六十五右)若破十句有不定失(文)。义演云。意云。十句中同。即是六句中同异性也。若难他同异性更别立性者。外人出过云。我实性为如实等更别立性。为如异及有能句无别有能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义故。即同有同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义故。即同·有同异性等功能名相似也。若摄在所立之中故无过也。摄在所立中者。如疏云其实等性者。即等取异句及有能句等。令别有性也。
  (六十一右)且如除实(至)无法是(文)。义演云。意云。除实等三余之七句。并不是实德业。应立非实非德非业性。问。本难除实句外。令于余九句之上立非实性。即德业亦在其中。何故今者除其三句于余七句上立非实性。答。他宗计于实等三句共立一同异性。若尔除实余之三句上同异性。亦名非实性。今所余者。意将为同喻故。德业相望亦尔者。即云。余之七句。应别有非德性。以异德性故。犹如实等。各余之有句应立非业性。以异业性故。如德业故。云德业相望亦尔。
  (六十五左)今言七句(至)异实性故(文)。义蕴云。准异实性因。有不定过。为如德业异实性故七句有非实性。为如实句异实性故七句无非实性耶。理但应言异实句故。即无此过。论中既云若离实等。不言异实性故。言性者误加之也。
  (六十五左)又虽知德等(至)非实性摄(文)。义演云。意云。此释通外难。难云。若难令立非我性者。即德业亦在其中。何故除其德业难余七句令立非实性。答。虽知德业总名非实。其性即是非实性摄者。意说。德业上同异性。即是非实性摄故须除也。
  (六十五左)然合八句(至)故为量也(文)。义演云。今约总说除实句外望有体法即八句。及无说一句。即无相兼总于九句上立一大非实性。
  (六十五左)无别有一大非实性(文)。演秘云。疏无别有大非实性者九句之上。共有一性名为大也。问。何为此难。答。彼依相似立同异性。九皆非实。非实相似故。难令立大非实性。
  (六十五左)便违自宗(文)。义演云。意云。自宗既无实性。何故今更立非实性。
  (六十五左)若不尔者(至)犯相符过(文)。演秘云。疏若不尔至犯相扶过者。此有三意。一云。若不直责尔者。他许德上有非实性。此乃相符。二云。若不总难九句之上而共立一大非实性。即有相符。他许诸德立非实故。若九句上大非实性。他即不许故无相符。前解为本(文)。义蕴云。疏若不尔至犯相符者。若不尔直例。而要令九法之上立非实性者。即德业二句。他先许有。有德业性即是非实性故犯相符。文中但言实德业例亦应然(已上)义演云。疏若不尔者。意云。若不直例者。即有相扶之失。以难他九句合立非实性故。即如德业上。他亦立有非实性故。即同异性故犯相符(文)今谓。演秘义蕴义演三家。稍有不同。于中演秘初释为优。义演大谬。
  (六十六左)体是一法(至)为因(文)。义演云。若十句中体是一法。即举非有为因。大有和合。俱是一法。说非有为因。即不是大有摄故。故云非有。若十句中多法者。即举性实为因。即如前论云。非实德等至非实摄故如石女儿等是。以实句是多法故。因言许非是有性及非实等者。意说。和合句不是实句等。名非实摄。故举二因破和合句。意说。一法及多法。总不摄如兔角故。因中总言非有实等诸法摄等。
  (六十六左)又性体别故(文)。义演云。即第二解。实等即是法体。性即是实家大有性。以体别故。分为二因。亦无违也。义蕴亦同。
  (六十六左)前之五句现量所得(文)。演秘云。有义。今解实德通现非现。若唯现境。何故十句说通非现。又下论云。极微聚集足成根境。亦破本计。故知。实等通非现境。此即三全二句小分。现量所得。详曰。疏言五句是现量境。据总聚言不言实等一一别法。皆是现量。何以知者。答。疏叙胜论诸门义中。广自分别现非现境。岂可前后自相鱼鲁。若言疏主谈本六句。言五现量。疏之上下。何不说言五唯现量。疏不言唯。故知。疏意据此句中有现量境。名五现也。
  (六十六左)其此和合非现量得(文)。义演云。次下约非现量难和合句故。下论文彼许实等。乃至。况彼自许和合非现量量而可实有。龟毛比量。
  (六十七左)然彼计无(至)故但破九(文)。义蕴云。问。彼宗自许和合句义非现量得。即应破八。何得言九。答。此据设执和合是现量义故得成九。无说一句无设执文。不同和合。不可相例。
  (六十八右)非是缘不离(至)现量所得(文)。演秘云。此但遮实非是缘彼离识外境智之所得。而不表是缘不离识现量智得。以彼实句本无体故。又识内境。非皆现量知之所得(文)义演云。意云。但破他宗。非是返显实等缘不离识假境自体。皆现量所得。义虽是缘至非必现量所得故者。意云。今既破他离识之境不是现量。准义非是缘不离识假境现量所得。然此假境。有非必皆现量所得。据此道理。但是破他。而不返显缘不离识境等(文)义蕴云。虽是缘不离识境心等所得非必现量所得者。谓彼宗虽亦许有缘不离识境心等所得之法如龟毛觉等。然彼计。非必现量心所得。以牛毛等比智生故。又有解云。以义字牵向下读。谓彼宗实等。约义而言虽是缘不离识境心等所得。然非必现量所得若离识实等。必现量得故。今破之。虽有二义。前解为正(已上)今谓。后解应优。演秘义演。亦后解意。然准次下文(七十左)前解有理。
  (六十八右)恐滥持业释(文)。演秘云。疏恐滥持业释等者。若不言缘。为言离识实有自体即是现量。论若许尔者。即自他宗。皆说心等非离识故。故违宗过(文)义演云。疏复言缘者至即是现量者。意云。若不置缘字。即滥持业释。释云。然彼实等。离识实有自体即是现量。即显实等属能缘现量心。若尔者。即彼此二宗。俱犯违宗过。何以故。彼此二宗。计心心所皆不难识。今若将实等。即是能缘现量。现量即是离识有。岂不犯违宗过。谓简此过故着缘字。
  (六十八左)又若不言(至)现量得故(文)。义演云。意云。若不言缘。但言实等非离识有实自体等者。即觉乐等。入有法中。即有一分相符之失。
  (六十八左)其觉乐等(文)相符之失(文)。演秘云。疏其觉乐等亦入法中者。有法名法。疏即有一分相符之失等者。有义。有说。缘言简相符过。此即非理。应问彼言。有法之中。简觉等不。若其以简。何故相符。若不简者。设置缘言岂能遮简。由此即应为简相符。于有法中先除觉等详曰。此难意云。论说缘言在于法中。如何以法遮有法过。由斯即应于有法中言除觉等。便无相符。今以理观。简亦何失。连类言之。可当悟矣。且如佛法。对声论师。立声无常。无常宗法。便简声上所有常义。若不简者。他许声常。岂不相符。相符不有故知能简。今者实等有法之中。含能所缘法中言缘。意遣有法能缘觉等。与立声宗而有何别。独不见许故。一缘言兼简相符。想应无失。请审详之。
  (六十九右)若论说言(至)说唯字(文)。演秘云。准此文意。似牒外难。外难意云。彼既许有唯缘实心。论中应置唯缘二字。言唯缘者。简去觉等。无相符失。缘显能缘。无违宗过(文)义演云。疏唯缘者。意云。他宗复言唯缘实等心是现量。实等亦是现量所得故。着唯字。今破云。然彼实等。非是唯缘离识外实有自体。是现量所得。疏恐犯违宗至说唯字者。意云。然违宗及相符过。如前已出讫。着唯字者。意显别缘实等法也。
  (六十九右)通缘二者(至)现量得故(文)。演秘云。既许一心双缘二境。二境互从。是离不离实有自体现量所得。何所以者。不可一心分之为二。是以二境。更互相从。名离不离现量所得。由是唯言简此不得(文)义演云。疏通二缘者即简不尽者。意云。着唯字。即简各别缘之心得尽。其遍缘二种之心。即简不得尽。若唯简去缘实等心者。即觉等亦从实等离识有○遍简缘觉心者。即实等亦从觉等。不离识有。以合二境为一境缘故。犹如一人亦能尽。多人亦能尽。
  (六十九左)其总缘者亦所简故(文)。演秘云。其总缘中。若是离识实有自体现量得者。亦入所破故。论缘言简诸过尽。
  (六十九左)论又缘实智(至)如德智等(文)义灯二本(三十六丁右)云。论云。又缘实智下。破能缘智。疏有二解。假令生故。初解缘多法。后解智起。假藉多缘。不障能缘缘彼一多。若依初解。但破总缘不破别缘。后解通破。所缘之境。虽有一多。能缘之智。要藉多缘云假合生。要集云。今谓。初师后解亦有不定。缘实现智。为如有和合智。假合生故。是缘实智。为如缘德业同异智。假合生故。非缘实智。今详此说。妄出此过。何者若约总缘缘有和合。即亦缘实。即在法中。正是所被。无不定过。若破别缘有和合。虽假合生即不缘实。亦无不定。作两解者。前约境多智方得起。名假合生。后约因多智方得生。名假合生。非避不定。疏云。其眼识等。虽缘色等亦假合生。非缘实等。无不定过。有云。亦有自违。缘色等智应非色知。假合生故。如声等智。集云。此亦非过。谓内破外实德等摄四大色等故。非自违。蕴等所摄色等之法。若外人作此比量破者。彼即有违世间现量自教等过故。不得立也。今谓不尔。设执缘于离识蕴等。亦同此破。今此论意。但破离识实有诸法。若外难云。缘离识色等智。应非现量。即犯相符。若但云缘色等智。应非缘色等现量智摄亦有一分相符及自违失。若别作量。即非前量过。
  (六十九左)谓缘九实(至)现量之智(文)。义演云。意云。此缘实现量智。就破中有二。初破约境假合能生现智。二者破能缘智藉多缘亦名假合。即第一破境假合也。若言九实大有者。即实等不无名大有也。及异者。九实各别名为异。随所有德者。缘九实时。于一一实上。随有几德而皆缘之。同异等实性者。即同异性。即九实及德。有同有异故。缘实时。亦缘同异性。故说智缘假合境生也。故立量云。缘实之智。应非缘实现量智摄。以从假合境生故。如缘德智。一种皆假合生故。
  (七十右)若作此解(至)可以为喻(文)。义演云。此有二解。一云。如二所许智。皆缘多法生。无有一个智。独缘德等一法生。若缘德等时。亦缘多法故。故云无独缘德等智。可以为同喻。必合缘故。释无于独缘所由。二云。若约实等假合能生智。即用缘德智为喻○且如大有和合。体是一法。缘彼之智。不从假合境生。若欲破时。以何智为同喻。以德等智从假合境生故。即不可以德等智喻也。故言无独缘德等智为喻。即无唯缘一个德之智可以为喻。以德有多故。此解稍胜。今取前解为正。
  (七十右)有及和合(至)非假合生(文)。义演云。意说。大有和合亦是假合。大有必有能有所有。和合必有能和合所和合。境亦多也。缘此之智。亦得名缘假合境生。
  (七十右)今更解(文)。义演云。第二解。意说。有及和合。是一一法。然○必藉多缘生。亦假合生生。即智体。藉多因缘生。由多缘也。言其德智亦尔者。意说。德智及缘和合大有知。亦藉多缘生。亦假合生。
  (七十右)谓如意缘(至)缘于实句(文)。义蕴云。问。彼所许意。形如芥子。然不是心。何故此言如意缘实。答。彼宗计意。虽非是心。而是能缘。亦如计我。虽不是心。仍名现量得境。意亦应然。今更解去。其实彼宗。唯许觉等能缘。疏主以自义谈之故名意。若不尔者。意即是实。如何彼说意缘于实。又无处说意能缘故。
  (七十左)许有别缘(至)无过失也(文)。义演云。疏计有别缘至无过失也者。意云。有及和合。虽是一法。然智□□亦不假须与德实等合缘名为别缘。其亦得名假合生。何以故。智体藉多因缘生故。
  (七十一左)其眼识等(至)无不定失(文)。义演云。意云。此过合○前文中破缘实之智。非是缘实现量智摄。彼出过。过云。为如德智。假合生故。非是缘实现量智摄。为如眼识。假合生故。而是缘实现量智摄。眼识既非缘实之智故。无不定之失。
  (七十一右)今遮现量(至)故不相违(文)。义演云。意云。本和合句。不是现量。今言缘和合智。智非是现量者。但是遮破。而不相违。又恐有计是现量者。今时遮破。亦不相违故。疏云今遮现量者。但遮智非是现量。准此者。即准论文说遮。道理智及境六。皆现量也。
  (七十一右)准此知境(至)皆现量得(文)。义蕴云。能缘之知。既约设应现量者意故说通六。准此知境。若据设遮六皆现得。又云。境据本许等者。十八部中有本末也。
  (七十一左)即不平等因计也(文)。义演云。疏不平等因者。他家○大自在也。与一切物为平等因。今佛法毁之名不平等。因疏唯一。果有染净上下贫贱富贵不同。明知。因有皆降。果决□□差别。故不平等也。
  (七十一左)若言莫醯(至)大自在天者(文)。下疏七末(五十八纸左)云。大自在宫者。谓净居上有实净土。即自受用身。初于彼起证。是第十地菩萨宫。旧言摩醯首罗。今应言莫醯伊湿伐罗。即大自在也(文)华严音义曰。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有云。摩诃大。伊湿伐罗自在也。若诃字加蔼点。音转作醯计。合上摩是大义也。伊合下句。是自在义。如嚩路枳帝湿嚩啰译云观自在(句义钞)名义集二(八十左)云。大论此云大自在。正名摩诃莫醯伊湿伐罗等。今准或释。摩诃二字。恐是添蛇足。考智论(第二卷二十五丁)云。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文)自在天名。处处不必一准。瑜伽伦记二上(六丁)云。景云。如他化自在天上复有摩罗天宫。即言处所高胜。然即他化自在天摄。今五净居天上。直言有超胜净居宫大自在住处。十地菩萨得生。其中不言即色究竟天摄。明知。非地所摄。入大乘论下(十四丁右)云。摩醯首罗者。名字虽同。而人非一。有净居摩醯首罗。有毗舍遮摩醯首罗。其净居者。如是菩萨。邻于佛地。犹如罗谷。然楞伽经及起信等。大自在宫属色究竟。华严十地等。瑜伽显扬等。言在色究竟之上。自在天名通在诸天。以自在用胜人等故。是故诸经论中。或名欲天。或名初禅等。或名色究竟。例如梵天。或名初禅。或名诸天通。言十八梵天。观音经疏末(四十一右)云。大自在。即色界顶摩醯首罗也。楼炭称为阿迦尼吒。华严称为色究竟。或有人以为第六天。而诸经论。多称大自在。是色界顶。释论云。过净居天有十住菩萨。号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经云。大自在天光明。胜一切众生。涅槃献供大自天。最胜故非第六天。释论云。摩醯首罗。此称大自在。骑白牛八臂三眼。是诸天将。未知。此是同名为即诣王为将。妙文句(二之二)云。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有人言。是色界顶大自在。此不应超至彼也。文包私记云。在色天前故云欲天。故心地观等。列欲天中云自在天大自在天。问。若尔观音疏判彼品自在为第六天。大自在为色界顶。答。彼品诸身文不次第故。异今文。或云。梵文之法下句之首。有摩多字。必合上句末字为点。二句速属呼之。此例甚多。
  (二十七右)此天法身(至)别有住处(文)。演秘云。论大自在天者。按提婆菩萨释外道小乘涅槃论云。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所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地是依处。地主是摩醯首罗。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摩醯首罗身者。虚空是头。大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气。火是暖。罪福是业。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自在天是生灭因。一切从自在天生。从自在天灭名为涅槃。故自在天常。一切物涅槃因。又传释云。彼宗自在有三身别。谓法报化。彼说。报身居色天上。不来下生。状似世尊受用身也。其变化身。随形六道教化众生。然说多住雪山北面。或在南海末剌耶山顶。法身即此论所叙是。俱舍光记七(二十三左)云。又解(神泰云。真谛三藏说)涂灰外道说。自在天出过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宫。即佛法中说摩醯首罗天。三目八臂。身长万六千逾缮那。三化身。随形六道种种教化(文)瑜伽伦记亦同。
  (七十四右)梵即梵王(文)。演秘云。论尔执梵王等者。按提婆论中。叙此诸计言大梵者。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于莲花生梵天祖翁。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生一切花草以为供养。化作山野禽兽人中猪羊等类。于戒场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涅槃言时者。谓师论师作如是说。时熟一切物熟。时散一切物散。是故我论中说。如被弓箭射。时不到不死。时到则小草触即死。一切物时生。时熟时灭时不可过。是故时常生一切物。言方者。谓方论师。作如是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是故方常。言本际者。谓本生。安荼论师说。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及地。唯有火水时大安荼生。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破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间生梵天。名一切众生祖翁。作一切有命无命物。如是等物散没彼处名涅槃。言自然者。谓无因论师作如是说。无因无缘生一切物。无染净因缘。如我论中说。如棘荆针无人作。孔雀等类种种尽色。皆无人作自然而有。不从因生名为涅槃。自然是常。生一切物。言虚空者。谓口力论师。作如是说。虚空是万物因。最初生虚空。虚空生风。风生火。火生烟。烟生水。水即冻凌。坚作地。地生种种药草。药草生五谷。五谷生命。是故我论中说。命是食。后时还没虚空名涅槃。虚空是常。名涅槃因(六)清凉华严玄谭二十三(十九丁左)云。如此庄老皆计自然。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曰。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谓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经有物混成章。此先有言云。有物混成。先天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口道。强为之名曰大等)若以自然为因。能生属物。即是邪因。若谓万物自然初生。如鹤之白。如乌之黑即是无因(通其两势。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道为因。是邪因也。若谓万物自然而生下出庄子。意则万物自然。无使之然故曰自然。即无用也。如乌之黑等者。即庄子文。亦涅槃经意)。
  (七十四右)本际者(至)与此同也(文)。大乘义章。
  (七十四左)如此方(至)稍与彼同(文)。此指老庄等。具如二子章中。
  (七十四左)其我亦然(至)前后别(文)。演秘云。此释违也。违云。今明法执。何故论我。答。意可知。
  (七十五右)瑜伽第六(至)广百论(文)。第六(初丁左)第七(三丁左)显扬第九(初丁)至第十。广百论破我品。十六大论等。瑜伽六(初丁右)云。由十六种异论差别。显不如理作意。应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论。二从缘显了论。三去来实有论。四计我论。五计常论。六宿作因论。七计自在等为作者论。八害为正法论。九有边无边论。十不死矫乱论。十一无因见论。十二断见论。十三空见论。十四妄计最胜论。十五妄计清净论。十妄计吉祥论。
  (七十五右)明论声常(文)枢要上末(十四左)云。瑜伽第十五云。处所根裁施设建立者。如树根裁树之根本故。声根本名曰根裁。即是字也。辨出声处所名为处所。本声明也。谓劫初起。梵王创造一百万颂声明。后命惠减。帝释后略为十万颂。次有迦多没罗仙。略为一万二千颂。次有波腻尼仙。略为八千颂。此上四论。总名处所。今现行者。唯有后二。前之二论。并已灭没。字体根裁声明论有三百颂。波腻尼仙所造。略成声明颂有一千颂。名为声明略本颂。后有八界论。有八百颂。名为因缘。又有闻释迦论。一千五百颂。又有涅那地论。二千五百颂。此五声明并名根裁。能与根本处所声明。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护法菩萨造二万五千颂。名杂宝声明论。西方以为声明究竟之极论。盛行于于世。然声明论有五品。瑜伽十五(二十一二丁)云。相续·名号·总略·彼益·宜说。一相续。是合声合字法。为一品。是第一分。二名号。明劫初梵王于一一法皆立千名。帝释后减为百名。后又减为十名。后又减为三名。总为一品。是第二名号品。名号分。三总异。是声明中根本略要。四彼益。是次中略之。令物生解名为彼益。五宣说。是广宣说。谓略·中·广。是后三品即后分。三声论中有执。一切声皆是常有二释。一云。一切一切。即内外皆计常。二云。小分一切。唯内一切声常。虽有二解。前解为胜。外物虽复不诠。显生声之缘。亦有一切总共。亦有各别。随应有之(文)因明疏云。
  (七十五右)明论者(至)诸实事故(文)。一切经音义十九(十二左)云。毗陀或言韦陀。皆讹世。应言鞞陀。此云分也。亦云知也。四名者。一名阿由。此云命。谓医方诸事。二名夜殊。谓祭祀也。三名娑磨。此云等。谓国仪·卜相·音乐·战法谓事。四名阿闼婆拿。谓咒术也。此四是梵天所说。若是梵种。年满七岁。就师学之。学成即作国师。为人主所敬。梵天孙毗耶娑仙人。又作八鞞陀(文)杂心论(法救尊者造。宋天竺僧伽跋摩译)七曰。四毗陀经。一者亿力毗陀。二者阿陀毗陀。三者耶训毗陀。四者二摩毗陀。毗陀者智也。有六支所成。一学·二欲·三想·四辞·五说·六星历也(三丁左)摩登伽经上云。更有一婆罗门。名曰弗沙。其弟子众二十有五。广分别之。更为二十五分。乃至展转。凡千二百十有六种。
  (七十五左)彼计此论(至)诸法揩量(文)。揩者字书云。丘皆切。音阶。磨也擦也。成韵云。丘皆切。揩握磨拭也。此与揣字度也。试也量也者同。量字是称轻重也。是量度义。又揩者模也。式也法也。礼记云。今世之行。后世以为楷是也。若为法楷。则下量字。是定量义。此中准疏前后文。恐形误为揩。正应揩字。或揩楷通用。
  (七十五左)下破之中(至)为不定过(文)。演秘云。疏下破之中至为不定者。由许声性常不能诠。下破之中。彼不得将声性为喻。而与论主而作不定故云无喻。有云。由此不得与大乘作法自相相违者。详曰。不然。设许能诠。祇有不定失。法自相相违过者。同无异有。今能诠因。二喻皆有故。是不定。余能诠声。无常为同。声性为异。思之可悉。
  (七十五左)声皆是常(至)方乃显发(文)。义演云。问。声生○计别。答。如声生师计云。声体虽本有。要由寻伺舌等所系发生。生已更不灭。其声显师云。声体本有不灭。但由缘显。显而方得闻。故有别也。问。声与声性何别。答。声者所发之音响。声性者本来有。如木中有火。所发音者。即音声也。然声性。非是所发。但与所发音声为体也。
  (七十六右)一计常声(至)如萨婆多无为(文)义蕴云。彼计。一一法缘阙不生。皆有一非择灭无为故。引为例。问。大乘亦然。何论有部。答。大乘非择灭假非实有。不同声计。萨婆多无为。皆实故偏引之。
  (七十六右)由寻伺等所发音显(文)。义演云。意云。音响是寻伺所发。常声是音之所发。故云由寻伺等所发音显。
  (七十六右)全分一分(至)诸计尽(文)。义演云。疏全分一分等者。全分者。内外一切声。皆是常也。一分者。即计内声是常。外声无常○今破一切者。即计一切内外声常者。皆此中破也。言少分亦自破者。一切既破。少分云何得立。以少分者即一切之少分故。疏或少分一切摄诸计尽者。意云。计少分计一切法之二。此摄一切诸计总尽。虽有多计。亦不过此二计也(文)如因明疏者。因明疏云。对二师者。声论师中总有二种。一声从缘生即常不灭。二声本常住。从缘所显。今方可闻。缘响若息。还不可闻。声生亦尔。缘息不闻。缘在故闻。此二师皆有一分一切内外异性。一体多体能诠别故(文)后记云。声论师中总有二类者。一声生。二声显。此二计中。一一皆四种。且声生论。有计内外声皆是常。二计内常外是无常。此复二类。一者执内声常。其体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执内外声常。其体本多。如萨婆多择灭。此为四类。声显亦尔。问。此生显二计何别。答。显本有声先常住显发之。其声亦常。声生。发已方是常住。先无常也(文)前记云。缘响若息等者。且二师本计。生师元无。显师本有。生师从缘生已。后恒常不灭故。显师从有缘显。声性本有故名为常。缘息不闻。二师同计。此之二师。声复不闻者。但为响息故不闻。非声体无名为不闻。问。何者是缘响声耶。答。如人在瓶边打瓶中响。以以声为缘响。声为人击故瓶有响。内声亦尔。生显二师。俱显因唯击发音响。此音响能发于声。此音响息声则不闻。音响若不息声可闻也。言此二师皆有一分一切等者。且声生中有其二类。一执内外声皆常。二执内声常外声无常。此复有二类。一者执内声常其体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执内声是常其体是多。一一法上有一声体。如萨婆多无为。体有多故。此二类。俱不执外一分无常声是一是多。俱执内声为一多故。声显师中亦有四类。一准声生无别。二师总有八类执故。此二皆有一分等。此中有八。且生四者。一计内外声常其体是一。二计内外是常其体有多。三内声是常外声无常。其体是一。四内声是常外声无常。其体是多。生既有四类。显应然。故合成八也。问。所作对生其义无诤。勤对声显理乃有违。且外声如何得有勤勇。由此先成一切内声为无常。已即将此为喻。而成外也审。
  (七十六左)以彼声性(至)故无不定(文)。义演云。意云。若许声性是能诠。即有不定过。过云。为如余声是能诠故而是无常。为如声性许能诠故而是常耶。谓彼自许声性。虽常而不能诠表故。无不定过。又外道计声性不能诠。彼若成立常声时。亦不得转声性为同喻。亦不得为不定也。
  (七十六左)前计少分(文)。义演云。即前计内声。是全计者。即计内外声俱常故。论云有执一切声皆是常。今余者。即少分之余也。
  (七十七右)然彼所计(至)响声之体(文)。因明疏云。声生说声总有三类。一者响音。虽耳所闻。不能诠表。如近坑语。别有响声。二者声性。一一能诠。各有性类。离能诠外别有本常。不缘不觉。新生缘其方始可闻。不同胜论。三者能诠。离前二有。虽响及此二皆新生。响不能诠。今此新生声是常住(文)后记云。二声性。一一能诠各有性类者。准此声性随能诠声许有多也。别有本常不缘不觉等者。意云。声性缘未具时。耳根不取名不缘不觉。觉者起耳缘时。名之为觉也。不缘者。无缘也。总意而言。要须缘具。声性之上。分有可闻。若不然者。但住本常不缘不觉。不同胜论者。胜论但取同异性。名为声性。声生所作。如前分别。缘不缘具有闻不闻。胜论不尔故称不同也。问。胜论声性。与能诠声俱不俱耶。答。有俱不俱正起。即俱不起之时。但本常住。未必俱也。
  (七十七左)论有外道执(至)而体实有(文)。广百论第二(十一丁左)云。复次顺世外道作如是言。诸法及我大种为性。四大种外。无别有物。即四大种和合。为我及身心等内外诸(文)俱舍论第十二云。一类外道执极微常。彼谓。尔时余极微在。勿后粗事生无种子故(文)光记十二(十六丁左)云。胜论执。谓劫坏时。但坏粗色。尔时犹有余常极微。勿后劫成粗事果生无种子故(今谓。朴扬师演秘一末三十二丁左依光记意云。恐后劫成。无种子故。然以恐字摸勿。明知。此等勿字。非禁止意)彼执。劫坏之时。此常极微。散在空中。各各别住。劫将成时。众生业力。令常极微两两和合生一子微。父母所生粗果。各两两和合生余粗果故。量等父母。如是展转。两两和合。成大地等。从二极微生果已去。名为粗事。散常极微名为种子。与彼粗果为种子。二十唯识记下(二丁左)云。其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不灭散在处处。体无生灭说为常住。有众多法。体非是一。后成劫时。两两极微合生一子微。子微之量等于父母。体唯是一(文)因明疏亦同。瑜伽略纂三(二十丁右)云。彼计执实有体性。空劫时为先。至成劫时有果集起。散常极微集成粗故。于坏劫时。粗聚众色离散为先。有四大坏灭。还唯极微。住在空劫时。彼由宿住随念。见坏劫末粗色散成微。成劫之初。散微成聚色。或见空劫迥色诸微。遂执为常。此胜论师执。细常粗无常。伦记二上(四十五丁左)全同。
  (七十七左)实常四大生一切有情(文)。义蕴云。此虽言生一切有情。非不能生无情等法故。论言能生诸法也。问。此师四大生心法耶。若能生者。心应有碍。何得下难无方言如心心所。若不能生者。何故此云能生一切。答。有三解。一云。此师心心所法。别有无碍清净四大所造故。心心所亦得无碍。二云。除心法外余根尘等。皆四大生。言能生一切等者。约多分说。由心心所非四大生。便无质碍。下难无方故。引为喻。三云。彼计。极微无差别。所生之法。有碍非碍耶。宗妄计。不足责也。虽有三解。末后为本。或复解云。顺世心法许有碍相。于理未详。
  (七十八右)然此胜论更许有余物(文)义演云。疏然此胜论更计有余物者。余父母。极微以外。更有德业等。亦能生诸法也。
  (七十八右)不越因量(文)。义演云。意说。子微体不过于父母量。何以故。以揽父母极微而为体故。故第三微。如一父母许大。乃至大地。与所依父母许大者。意云。纵然大地。亦只与所依父母许大。有云。大地所依父母。亦是极微。若尔云何粗色依细极微。答。父母极微。唯只有一。容可多粗色不依一细微。父母极微。既许众多各能生果故。说粗果依自父母极微。何理不得。此文但总据合引故。此义未详。且如子微果依子微。即第七微摄。展转相依。渐粗渐大。岂客大地却依极微。更详。又云。若将大地量火母极微即不得。若依父母极微亦得。彼计极微实常生粗色故。胜论言粗色者。但据自宗破他计。准胜论师实句中极微也。色是德句收也(已上)今谓。准广百论不越因量而有大地等者。四大一一有多种类。而共和合之时。变异为粗大色。又粗大色中。种种形相自性差别。皆是分别所起。非实有物。喻如大乘所说瓶衣等物。可准思之。然若根本与大乘硕异。义演未详者。觅广百论也。广百论二(十四左)云。复次顺世外道。作如是言。诸法及我大种为性。四大种外无别有物。即四大种和合。为我及身心等。内外诸法。现世是有。前后世无。有情数法。如浮泡等。皆从现在众缘而生。非前世来。不往后世。身根和合安立差别为缘。发起男女等心。受用所依。与我和合。令我体有男等相现。缘此我境。复起我见。谓我是男女及非二。今应问彼。汝说。大种和合。变异为身根等。如是成内大种自性。为是男等非男等耶。彼答言。非。内外大种性无异故。虽大种性内外无异。然有安立形相差别。如是世间所知形相所有男等自性差别。皆是自心分别所起。非实物中有如是性(已上)瑜伽六(十七丁左)云。若聚集者。汝意云何。彼粗果物。从极微生时。为不过彼形质之量。为过彼形质量耶。若言不过彼形质量者。从形质分物。生形质有分物。不应道理。若言过者。诸极微体无细分故。不可分折。所生粗物。亦应是常。亦不中理。显扬十四。亦有此破。
  (七十八左)若有方分(至)如蚁行等(文)。瑜伽略纂二(二左)云。极微亦有方分者。方谓诸方。分谓细分。虽有诸法。而无细分。极微即是粗色所有。自更无他。唯识第一云。极微无方分。方即是分。非诸分义。二文虽别。亦不相违(文)疏二本(二十一丁右)云。以此极微体。即是分而体有分故。言极微犹有方分。或复分者。谓有二义。一方之分。二方即分。粗具二种。细唯后一。方即是分故无有失(文)演秘云。疏更无细分者。按瑜伽论第三云。然色聚有分非极微。何以故。由极微即是分。此见聚色所有。非极微复有余极微。是故极微非有分也。俱舍论第十二(十六丁左)云。藤缕合安布不同。得被衣名。如蚁行等。光记十二(十九左)云。如蚁行等。离蚁之外无别行步体。胜论亦许无别行体故。引极成为喻(文)俗诠云。若有方分如蚁列行位曲直无恒。以喻方分极微可折非常文今谓。先师意谓。行即行步。昱师行为行伍以昱师义为优。如光师所解。行为行步。则蚁行犹言蚁步。此甚不可。并观奢摩他行如众步之言。则于蚁步有何可称。昱师行为行伍符合成业论。如言雁行。若夫雁行之行。唯是行列。全无行步之义。可以思唯。成业论(二丁左)云。是故形色。无别有体。即诸显色。于诸方面安布不同。起长等觉。如树蚁等行列无过。
  (七十九右)执无方分(至)如心心所(文)。义灯二本(三十八右)云。破顺世中云。若有方分应假非实若无方分如心心所。准彼本计。唯有四大。而亦造心云如心心所。阙无同喻。外云。清妙四大造心无碍。粗大造色故碍。二云。虽唯造色。准理亦合有心心所。如数论师。三约胜论有心心所。说为同喻(文)今谓第一解未详。广百论等无说。此义相似儒家者流说清浊二气分成天地人畜等类。第二义言唯造色者不然。广百论明说。顺世四大和合为身心等故。演秘助解。义蕴为本。亦有义在。演秘云。若无方分等者。问。彼本计微造一切法。心心所等。亦合有碍。今以为喻。岂得成耶。答。如义灯释。今助一释。望能造大。实无差别。然所造心无碍。能缘心不成粗。造色有碍。集成粗色。宗计尔也。不可依于狂夫而无礼乐之轨故破二师。以心心所为喻亦得。
  (八十左)即德句中量德有五(文)。演秘云。疏德句中量德等者。实亦得有长短量合。不异微大二量体故。故不言也。有义。即是微量及短量德。子微有云。详曰。果色之言。唯因子微。可如所断。孙微已去。亦名果色。云何名取长大量耶。
  (八十一右)子微今(至)父母亦得(文)。义演云。意云。此返成也。边如亦将量无别为因。难子微如父母无粗德合。今时返成云。父母极微。亦粗德合。以量无别故。犹如子微故。疏云。以量无别因。显父母极微亦得。
  (八十一左)父母以处(至)子微亦得(文)。义演云。意云。此亦返成。且如前量云。或应本父母极微。亦无粗德合。以处无别故。如子微等。今返成云。子微亦无粗合。因云。以处无别故。犹如父母极微故言亦得。亦得者。亦无粗德合也(文)义蕴亦同。
  (八十一左)论若谓果色(至)可名粗者(文)。演秘云。论若谓果色遍在自因等者。有义。此依宗叙。前文说云。不越因量。非是本宗。详曰。今观论势前为本计。亦复何爽。故前论云又所生果不越因量。此揲而破。若非本计。论牒于谁。故前本计。此为转叙亦应无失。
  (八十二右)此但应言如二极微量(文)。义演云。意说。论中量因。合云如二极微量处各别故为因。今论云如处在因处各别故为因。而不言如二极微者。如子微与极微为因时。子微不名极微故。云但言如处在因处各别故。言但可以极微相即者。如因量。所在各别故知。果色体应非一。又文中少此意者。释因无如二极微量之言。欲显以下文。释因据各别故所由。今谓。义演云。牒文与现行本不同。现本为正。又义演。此意二字。属于句末为释者。解释不允。又不善(文)理思之。演秘云。疏以三微果等因非极微·故者。言三微者。第三子微果即第七。第七之因。即名为微。不名为极。所以总言如所在因。故不别言如所在极微。极微之言。不通微故。极微子微。皆得名为所在因也(文)义蕴云。以三微果等因非极微者。此中三微而有二义。一云。即子微名三微。父母及子以为三故。三微之果名三微果。即第七子也。一云。孙微为三微。亦第七子。以父子孙为次。孙第三故。三微之果名三微果。即第七子也。二解俱得。论多因极微合。应非细。足成根境者。疏既唯难父母极微。即许子微已上并成根境。依捡十句论子微既非现得。即非根境。彼论说云。二十四德。几是现境。几非现境。色味香触。或是现境。或非现境。云何现境。若依附大。非一实是名现依。云何非现境。谓若依附极微。及二极微论三果亦非现境。唯此即以三微果等方为根境。疏中偏约顺世师义。亦不违彼文。以此论中含二宗故(文)此同义演二义意。如上已引(次上卷六十八丁左)。
  (八十二左)此中二量如次前说(文)。演秘云。疏此中二量如次前者。不成粗色。及非根取。二种之量。即前论云。又所生果至便违自报两段文中。而已作讫故此不叙。
  (八十三左)论又果(至)如二极微(文)。义蕴云。此且约色果而言。若据心果。即因碍果非碍。
  (八十五右)是此宗义(文)。演秘云。疏此是宗义者。大乘宗。大乘不许沙体受水铜体受药。
  (八十五右)下就宗难(文)。演秘云。疏就宗难者。就外道宗。彼许果色入因微中。亦许水入沙微中故。故得取沙而为喻也。问。大乘同处不相离色。互相涉入。岂非因果体相受入。答。无实极微。是假识变故得涉入。不同彼宗。
  (八十六右)此中二十论(至)今亦同之(文)。演秘云。疏一应无次行等者。此一颂文而量有五。一彼论云。若无隔别。眼所行境执为一物。应无渐次行大地理。若下一足至一切故。量云。无障隔处。此中下一足时。所未至处。时亦应已至。汝执一故。犹如于此。二彼论云。又应俱时于此于彼。无至未至。一物一时。理不应有得未得故。量云。汝宗世间无隔别物。无有一法有至未至。执是一故。如手握珠(二十唯识述记云。至者到也得也及也。体是一物。于一时中。若手执时。理不应有此处可得。彼处未得。今依此难。一切世间无一物者。所以者何。且如一笔。以手执时。有至不至。如何成一。故知。大乘诸眼等境。或可说一。总可至故。如手握珠。或可说多。至未至故。如指捻珠。应立量云。如演秘言)三彼论云。又一方处。应不得有多象马等有间隙事。若处有一。亦即有余。云何此破可辨差别。量云。于此无障隔。一方处所有多象马。一象住地。应余马等亦住此地。执是一故。如此象马住地。四彼论云。或二如何。可于一处有至未至。中简见空。量云。无隔一处象马二居。应不得有中间空处。执是一故。如手握珠(二十唯识述记云。前第三难。约所依一。能依象等。多为间事。难应非有。此第四难。约能依二。所依地一。中间应无空缺之处。是二别故。前多有间事。及此有间合释。于前第三句颂。多有间事。旧论颂。但言及别类多事。此第四难。彼颂不摄故。今勘此善恶易明)五彼论云。又亦应无小水虫等难见细物。彼与粗物同一处量应等故。量云。小水虫等。依无流水。能依应等所依之量。执所依一故。由如无流一颇胝迦一所依色(文)二十唯识述记下(十九丁右)曰。烦曰。一应无乃至。述曰。下正破一。前叙宗中。卫世执一。小乘执多。今此设遮小乘执一。意兼外道。以小乘救有色等故。其颂一字。牒外人执。应无二字。通下五难。五难者何。若执境一。一应无次第行义。二应无俱时至未至。三应无多有间事。四应无有间。五应无难见细物。今合第三多有间事。第四有间。合为第三句。言多有间事。如业道等。西域言遮。此翻为及。或翻为等。若作及义。于六释中显相违释。
  (八十六左)退随他不得违理不成(文)。义演云。意云。若退随大乘者。即违道理。果体是如何得一不得余○又依宗正破名进不成。破彼转救名退不成(已上)今谓。进退之言就所破者为说。以巨难文免故也。如言进退维谷。约能破为释者。甚不可也。
  (八十七右)总摄为四种(文)。破楞伽外道四宗论曰。问。何等外道说一切法一。答。言一切法一者。外道僧佉论师说。言一切法异者。外道毗世论师说。言一切法俱者。外道子犍子论师说。言一切不俱者。外道若提子论师说。
  (八十七右)不言同异(至)彼性故(文)。演秘云。显有同异既是诸法性故。论言等。若论明言有及同异。不知此二是诸法之性。
  (八十七右)又等同异显类别故(文)。演秘云。除有同异所余之法。非显类别。复非法性故。不等之。问。数论本宗不立六句。今有同异何言彼计。答。彼虽不别立六句义。法体不无即名为有。法有同异名同异性。不同胜论。有说。三德名为有性。二十三谛名同异性。详曰。准此论破。有性不唯在于三德故。论结云。便违三德我等体异。亦违世间诸法差别。故知。有性通二十五。二十五差异。即为同异。
  (八十八右)又我等者(至)差别体相(文)。演秘云。疏又我等至差别相者。若论其体。二十三谛即自性故。体无其差。若据相言。二十三别。今约其相亦是所破。故等等之。初即约体故二别也。义蕴全同。
  (八十八左)皆有变碍为色性故(文)。大乘如瑜伽·对法等。小乘如俱舍论第一(十左)云。何故此蕴无表为后。说为色耶。由变坏故。如世尊说。苾刍当知。由变坏故。名色取蕴。乃至有说。变碍故名为色。
  (八十八左)我但破汝(至)我为定(文)。义蕴云。意云。我宗色等。是虚幻法体非真实故。不可言定有一实。问。大乘虽不立大有同异。色等诸法。既非兔角。即体非无。色与色同。与声等同。即是同异。此望法体。或一或异。四许之内。必随一中。今既破他。良无自犯。答。法体虽有或同或异。而非执定。诸离言假与名自遮无说有异言同故。而余宗重石?别。
  (八十九左)此中色等(至)不定过(文)。演秘云。等数量等十一种德。及地水火。皆眼境故。若不等之有不定过。不定过云。其所说色为如声等。非色性故。非是眼境。为如数等。非色性故。是眼境耶。
  (八十九左)又更互作法(至)复言等(文)。义演云。即色声更互相对破。色声各自为宗法。余者准此故。今言色等者。即遍等一切法也。
  (九十右)如共故(至)非异(文)。演秘云。此交加说。若顺言者。共故非异。即别非一。详曰。或但如疏。亦不交加。言共非一者。有同异性。与所有法而非是一。如似共相与所相法而非是一。假实能所种种异故。言别非异者。有同异性。异其所有。别别法外。而无有体。体即彼故。故名不异。似佛法中所有共相故。言如共。有说。以无别故。称为一。义差别故。复言亦异。如内宗中水波等喻。大意同疏。
  (九十右)一切色同一同异(文)。义演云。意云。即是亦一亦异义也。同一者。即同初计。同异者。即同第二计故。论破云一异同前一异过故。
  (九十一左)双无之言无所表故(文)。演秘云。但言无儿。即知石女。何须复说无女之言。义蕴大同。
  (九十二右)又此言表(至)即同第二(文)。演秘云。第四计中。有四句破。表同第一不双非难。遮同第二无所执难。问。且如大乘。一切色上有质碍性。此名有性。色性即有。非色法无。名同异性。此之二性。与色等法。亦得名为亦一亦异非一非异。还同外道。如何破他。答。大乘宗义。假名施设。非识外实。迷悟有别。由是悟故。四句皆是。若也迷者。四句皆非。故不同彼。问。以四句破彼外宗。大乘正义何句所摄。答。有义。大乘正法。非四句收。不可言故。无定性故。详曰。若同外计。一句亦非。若依假诠。通有四句而有何失。更互相望。得成四句如前应悉。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