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七本之二)

  (二十六右)论悔但容与(至)贪等细故(文)。演秘云。论悔但容与无明相应者。问。此俱无明应唯不共。不共迷理。此迷不迷。答。设尔何违二俱有失。若不迷者何名相应。所缘异故。若言迷者。而因邪见之所引生亲义焉在。答。传有三释。一云。但言不共有亲迷理非皆亲迷。二云。虽邪见力之所引生。不缘见起故亦亲迷。三云。悔俱无明亦是非主。由此染悔非亲迷摄。有义断云。然悔亲迷其理难见故。说不共有非亲迷。虽违论文理相顺也。详曰。夫染悔者。悔偱于善悔不作恶。此岂非迷苦谛理耶。虽复邪见前后引生不缘为境。亲迷何失。无文遮故。论闻思位中有悔眠故者。问。眠无五识。何得有闻。答。有二释。一云。缘所受境闻说法等亦得名闻。二云。眼但有思。文中总举非显眠位得名闻也。今取前释。
  (二十六右)合瞋邪见(至)不得(文)。义演云。疏合嗔邪见贪我见至不得者。此言悔与嗔邪见及痴而五法俱起故。此解亦好。论文且为粗相云不得与九或俱。据实亦得俱也。问。此悔何故不得与慢·疑·边见·见取·戒取等俱。答。思之可知。
  (二十六右)又解必不得俱与悔间起(文)。义演云。疏又解。必不得俱与悔间起者。此言不与根本烦恼俱者。且顺论文作此解也。
  (二十六左)如大论第七染污分别说(文)义演云。疏如本得相应有。意说。嗔与慢相应也。依斯瑜伽第一明七种分别。其中有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若染污分别者。即通不善染有覆无记。不染污分别者。即通善净无覆无记故。于寻伺差别立七种分别(文)今谓。若指七分别中染污者。染污是第六。何言第六。恐七字形误。合作一字。次下引论同于此。今检瑜伽第七无文。从第六初至第七终。明十六异论六十二见等。
  (二十七右)如五十五(至)对法等同(文)。五十五(初纸四纸)五十八(七右)对法第一(十九右)之文。皆如上引。
  (二十七左)显扬第一(至)不言无记(文)。第一(十七右)云。恶作者。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怏追恋为体(文)次上(七左)疏云。不言无记彼是通言故。义蕴·义演。并言染·不染中含二无记故。云通言。又次下(二十九左)引瑜伽七分别中不染污。此不染污通善无覆无记。又次下(四十四左)文详易解。
  (二十八右)闻所成等(至)即狭劣也(文)。义演云。疏于闻思修三位皆有寻伺故者。故瑜伽第一曰。闻所成地者。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惠。及惠相应心心所等。思所成地者。谓从思生解义惠。及惠相应心心所等。修所成地者。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惠。及相应心心所等。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于惠思择法故。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于惠修对治故。解云。三惠即用别境惠为自性。若据瑜伽释论。说三惠地故。通心等为三地体。疏皆是此故者。意云。闻等位中取成诸法。皆是闻思修三位所摄。皆有寻伺故。若但云闻惠等不言取成者即狡故。言所成即宽。兼摄余法(文)略纂六(九右)云。闻谓闻惠。闻缘教故。以此为因。所成诸法名闻所成。即以彼惠及相应法。并闻所缘。若文若义。并所得果为彼地体。
  (二十八右)论有义初二(至)有悔眠故(文)。演秘云。论闻思位中有悔眠故者。问。眠无五识。何得有闻。答。有二释。一云。缘所受境闻说法等亦得名闻。二云。眠但有思。文中总举非显眠位得名闻也。今取前释(文)义蕴云。闻思位中有悔眠故者。问。眠无耳识。因何有闻。答。因先所闻。睡眠位中有惠生故。亦名闻惠。故瑜伽说。闻谓比量。睡眠时既无说者。实不闻教。但第六识思推听教。似耳识故亦名闻也。疏解眠位说有思据决定者。故不言闻。或疏为正。论言闻思。义兼于悔。不说眠故。
  (二十八右)次应辨染(至)故先不说(文)。义演云。疏次应辨染至故不说者。意云。既说悔通善性。次即合说悔通不善。何故不言通不善。乃说。通无记。答。以次第问。合说悔通不善。谓后说悔通见修二断。即于彼处自说所以。今时不述也。
  (二十八右)染谓有覆(至)眠等三皆通(文)。义演云。疏染谓有覆至眼等三皆通者。意说。染无记者。谓我见俱时无记心等。净无记者。谓威仪等四。今言眠等三法通染净二无记者。如何通耶。答。与欲界修道身边二见俱时。即通于染。意说。眠位之中得起任运身边二见。身边二见。既有覆无记性故。得与眠俱。如何寻·伺通染无记耶。答。寻·伺既通任运分别故。我见俱时得有寻·伺。问。若尔者即第七识中我见。应亦有寻·伺俱。答。此不应尔。寻·伺说为第六识有。不说第七有寻伺。故知。且据第六识说。问。五识既许有寻·伺。五识应当有我见。答。不尔。五识应有寻伺者。由第六识引故言有。五识实无寻伺故不相违。此据欲界说。其悔行相粗猛。未通染无记。染无记行相微细故。若悔通染者。乃是不善非是无记故。恶作即不与欲界中俱生身边二见俱起也。上来据欲界辨。初定岂有二无记。寻伺故者。意说。寻·伺通染净无记也。初定岂有第六识中俱生身边二见相应寻·伺。初定中亦有威仪等相应寻·伺故。云初定有二无记寻伺。
  (二十八右)论四无记中(至)非定果故(文)。义灯云。论四无记中悔唯中二者。问。异熟通果俱容得起威仪·工巧。悔既容与中二性俱应通四种。答。虽色界天起通果心来。至佛所起身威仪及语工巧。又诸圣者。起通果心。屈申言语不为利乐。皆是无记。此皆上界及异熟心起。非单四无记故皆不俱。今据单起威仪·工巧容与悔俱。问。悔非染无记俱者。如所知障望菩萨人。即是染污。岂非彼俱。答。据烦恼障非染无记。依所知障通染无记故不相违。
  (二十九右)此说异熟有二(至)二谓法执(文)。义林三科章云。依瑜伽第三。说无记有四。无此自性。唯识亦说。法执不彰二乘故。异熟生摄。准瑜伽六十六。说无记有五。初四如前。更加第五自性无记。谓诸色根是长养者。外诸色处非异熟等之所摄者。皆名自性无记。除善·染·色处·声处。案此文。唯论色蕴是自性无记性。不说四蕴通自性无记。今解。四蕴亦通自性。如二乘等所起法执。是异熟生亦名自性。然异熟生有二种。一是业感。二是从生。所以本地第三说四无记。已摄自性尽。六十六中开第五者。以从生者体非异熟立为自性。前后二文不相乖返故。五蕴法并通自性。诸师于此阙而不论。后学之徒。遂无凭据。略纂十三(九右)云。异熟生有二种。一从异熟种子生。二从异熟相续生。第六识等者。是异熟种子生。名假异熟。如眼根非真异熟。其第八识是异熟相续生。前念后念皆异熟故。今前念后念皆是异熟者。能执持。非六种识故有异也(文)佛地论七(四左)云。若法执等所知障体。亦在无覆无记心中。二乘无学亦现行故。无学位中无有不善有覆无记。此就二乘名为无覆。若望菩萨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若所知障就二乘说。无覆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异熟生摄。以从异熟识生起故。若尔何者非异熟生。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文)异熟差别。具出瑜伽六十六(十七纸六纸)略纂·及伦记对法抄四等。如上已辨。
  (二十九右)二谓法执(至)不通恶作(文)。义演云。疏二谓法执至不通恶作者。意说。此法执无记心心所。以通染故。不与恶作俱。前说染无记不与恶作俱故。此明于净无记。法执染故。此不说也。此中云异熟生无记。是业果异熟心心所故。不摄法执无记。所以此中不说也。法执无记名异熟生者。非是业果异熟生。但从异熟识中种子生故。名异熟生。
  (二十九左)其余无记心(至)亦是彼摄(文)。义演云。疏其余无记心至亦是彼摄者。第一解云。其恶作通无覆无记性者。若缘威仪·工巧。即是威仪工巧无记摄。若无覆无记恶作。设不缘威仪·工巧。亦是威仪工巧心摄。是缘威仪工巧心之类故。非余异熟生心摄也。此解即顺论文故。云不通异熟性。又其余无记心至亦是彼摄者。有云。同萨婆多宗。威仪宽故。设大乘余无记心。虽不缘威仪·工巧。是威仪等摄。问。威仪何不与法执无记心心所俱。答。谓威仪等唯无覆无记性。法执有覆故非彼俱。又设除业果及法执异熟无记。并缘威仪心等。外余泛起无记心者。亦是威仪中收。许令是异熟生摄。今且随小乘亦威仪摄也。周云。其余无记等者。即指前法执染无记。是四无记之余。虽不缘威仪等。以是缘威仪心之流类。亦威仪中摄。此义未详。谓法执心是染。威仪心是非染。如何言是威仪心之类。答。俱无记故。据此意者。悔与染法执无记俱。谓悔不通异熟性故。所以法执无记。非向异熟生中收。若许与染无记俱者。违前疏文。不许恶作与染无记俱故。解云。虽不与我执无记俱。不妨法执无记俱也(文)今谓。诸说未稳。其余无记者。除向二种异熟生。外余无记心不缘威仪等者。此心虽不缘威仪等。而无记类。故摄威仪等中。有云约萨婆多者。疏文无有其意。略纂十六(二十七左)云。即异熟生心独头起者。及缘威仪工巧心后等流引生异熟生心。亦名威仪心工巧心缘也。
  (二十九右)又解彼不缘(至)亦恶作俱(文)。义演云。疏又解。彼不缘威仪心等至亦恶作俱者。第二解也。意说。其恶作无记生者。若缘威仪等。即威仪心等摄。若恶作无记性者。若不缘威仪等。即合是异熟生无记摄。如有卒尔生悔。悔昨日过见悔不问。问。彼人在如是之心。既非染净。若非异熟生者。更是何心收。答。据大乘中。异熟生心宽。余不摄者。皆异熟生摄。如增上缘也。今此解者。即违论文。所以会云。论中且据业果无记说。说云。不俱不妨。异熟生中一分无记。亦得俱也。故云异熟生无记亦恶作俱(文)今谓。此释非也。此解意。谓法执异熟生无记。亦恶作俱。非约卒尔心等而言(文)易可知。
  (二十九右)应勘诸论佛地二障等文(文)。瑜伽佛地。如上已引。
  (二十九左)此异熟生心非实异熟(文)。义演云。疏此异熟生心非实异熟寻伺亦然者。意说。睡眠·寻·伺。但名异熟生不名真异熟。若现行第八识。名真异熟亦名异熟生。以异熟识自种子生故。得异熟生名。不同六识别报心心所等(文)。义蕴云。疏此异熟生非实异熟者。此说眠与异熟生俱非第八也。故此与前第三卷明第八识中无散动故文不相违也。此言寻伺亦然者。后解寻·伺非异熟。但亦非真异熟俱也。
  (二十九左)不与第三(至)相违也(文)。义演云。疏不与第三第八识中亦相违者。第三卷说。异熟者是第八真异熟。此言异熟者。是异熟生非真异熟。故与前第三论不相违也。
  (二十九左)非谓信等别唯起一(文)。义演云。疏谓信等别唯起一者。意非唯与信等一法俱。瑜伽为但十一中随与一善相应即名为义。
  (三十左)或静及妙皆通二种(文)。义演云。疏或静及妙皆通二种者。意说。妙静简寻·伺二种。有云。皆通二种者。意说。妙通简悔眠·寻·伺二种静亦尔也(文)今谓。后说为正。
  (三十左)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文)。义演云。疏云。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者。唯第二解。即先闻比丘。于色界中有中亦得起悔。今言上不起下者。据多分说等者。此会违也。据多分说者。如无闻比丘。于中有位起悔。余时不起故云多分。及生有故言无也者。又据色界生有说也。若有生在色界不得起下地悔。据此一时故云不起下悔也。
  (三十一左)彼时极促(至)此据本有位(文)。义蕴云。疏后时极位不容生悔此据本有者。问。此何本有。答。有多释。一云。无用比丘。欲界本有由先得定有天眼通。见上中有。即便起悔者。此理不然。中有之身亦具五蕴。若有中有即是生彼。如何上界更有悔耶。又天眼通力上界系。彼俱之悔云何得是下地系耶。若悔是上界系者。即是上缘于上。云何此说下缘于上。亦不见恶作通上界文。若退天眼已方起此悔者。既无天眼。如何见彼中有。故为下可。又一解云。中有心谤灭便生地狱。地狱本有起此悔者。理亦不然。此说邪见悔俱。地狱既无分别烦恼。如何得有邪见。又一云第四禅本有者。亦为不可。中有起谤便生地狱。必不生上故皆不当。今应释云。疏言此据本有邪见悔者俱。此约余时。欲界本有悔修上定说。非增上悔故不违理。
  (三十一左)上烦恼等皆以三界分别(文)。义演云。疏上烦恼等皆以三界分别者。即上差明烦恼等约三界上下分别皆得起故。准此亦应生上起下悔。
  (三十二右)论不许(至)故不相违(文)。义演云。疏论不许至故不相违者。此明得起下悔所以也。且如前第六卷。既将烦恼三界分别上下得起。准知。悔亦合约三界明所以。今说生上得起下悔。如何知。以邪见者悔修定故。故得起下。若尔何故论文不许耶。答。论但据十根本烦恼中。但与无明相应。更不与余九惑相应。所以中有起邪见。不与悔俱。今言得起下者。据别时说。别时者。即邪见前得起故名俱。故知。得起下悔故。与论文亦无违返。
  (三十二右)许俱义隐(文)。义演云。疏许俱义隐者。然许悔与邪见及嗔俱起。义稍隐故。故云不俱。其实亦俱。然此一段疏总有四解。第一与第四品别。下知俱加嗔也(文)今谓。义演牒文稳字作隐。现本为正。隐字顺疏文势。
  (三十二右)悔非无学离欲舍故(文)。义演云。论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者。此是三学分别。然有宗悔眠二种。非学无学。是有漏故。寻·伺具三。通无漏故。依经部宗。四皆通三。无学身中有悔眠故。今依大乘悔非无学。离欲舍故。犹如忧根。问。如诸律说。无学无记犯戒生悔。是非恶作。解云。是厌假说悔名。于无记而生悔者。未见诚文。应是惠及胜解。义亦无失。
  (三十二右)善法欲已去皆名为学故(文)。瑜伽五十七(十一右)云。问。未知根何义。答。修谛现观者。从善法欲已去。于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义。当知是此义。
  (三十二左)对法第四(至)皆通此说(文)。对法第四(六左)云。谓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有学义。从积集资粮位已去。名求解脱者。当知求证解脱分位名积集资粮位。又云。谓于诸学处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无学义。以阿罗汉等于增上戒心惠学处。已得究竟故名无学。六十六(十七右)云。复次云何学法。谓或预流或一来或不还。有学补特伽罗。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学法。何以故。依止此法。于时时中。精进修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故。云何无学法。谓阿罗汉诸漏已尽。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无学法(文)五十七(十二左)就二十二根中亦明三学。
  (三十三右)问苦根(至)名不断(文)。瑜伽略纂第十五(二十二左)云。问曰。何故忧苦二根说不断耶。苦根体是断法。在无学身起故。如前说。忧根顺离欲说为初二无漏根体。二无漏根体。不断相从说不断。虽无学身。无以体善法故。唯断缘缚。不是断体。欣求涅槃故。亦名不断。于第三果已去。非择灭不起故。言修断及不断。
  (三十三右)谓苦根(至)由无漏(文)。义演云。疏谓苦根在五识由无漏故者。释所以也。意说。圣人身中有苦根者。以由无漏故有也。后得位引者。意云。五识中苦根。圣人得成就者。由无漏后得俱时。能引五识中诸精进等得有苦根。此约苦根与无漏后得俱时名引。即五识同时意识无漏智引起也。
  (三十三右)或引后时五识等生(文)。义演云。疏或引后时五识生等者。意云。或前念无漏后得。能引得后念五识中苦根也。此约前后念相引故。与前解不同也。
  (三十三左)五十七说(至)如对法第十(文)。演秘·义演并引对法。不引五十七何也。疏撮举其意不引全文。五十七(二十七)云。如经言于上解脱希求忧戚云何。希谓修行者作如是念。是处众圣能具足住。求云何。谓修行者作如是念。我于是处当具足住。戚云何。谓于下劣不生喜足。忧云何。谓于无上心生思慕。此中预流一来。于一切种皆圆满故。建立忧根。若不还果虽有初二。余二无故不立忧根。唯善法欲。
  (三十三左)如对法第十(文)。演秘云。论亦非如忧深求解脱故者。忧求解脱是无漏根。故通不断。故对法论第十云。未知根者。谓信等五意喜乐忧舍。已知根体数亦同之。
  (三十三左)随顺行相等(文)。义演云。疏随顺行相者。忧行相修于所求。如忧早不得解脱等。又后非无漏道亲所引生故。亦非如忧。深求解脱故者。又解云。此文别释眠悔二种。眠虽无漏道引。非亲所生故。非如苦根。悔虽求解脱而非深求故。非如忧。由斯悔眠非非所断。
  (三十三左)论已断故名非所断(文)。义演云。论若已断故名非所断者。重释睡眠容非所断。谓若已断名非所断者。无学身中善无记眠。亦非所断。于中缘缚先已断故。故于此起眠无缚所断名非所断。此即约缘缚断名为非所断。故六十六云。云何非所断法。谓一切有学世间法。一切无学相续中所有诸法。此中若出世法。于一切时自性净故。名非所断。余世间法由已断名非所断。
  (三十三左)六十六说(至)皆已断故(文)。六十六(十七左)云。云何非所断法。谓一切有学出世间法。一切无学相续中所有诸法。此中若出世法。于一切时自性净故名非所断。余世间法。由已断故名非所断(文)演秘云。问。不还断眠。何故唯言无学断已名非所断。答。不还能缘缚未尽故。不同无学(文)义蕴云。疏六十六说至皆已断故者。彼文意说。二乘无学。烦恼之缚尽故。彼身中有有漏诸法皆名已断。约已断故名非所断。即此有漏诸法皆名非断故。此睡眠亦通非断。问。悔眠二法俱欲界系。何故悔离欲断。而眠乃通非所断耶。答。悔唯戚行多与忧俱故离欲舍。眠行通欣由段食起。无学既食故眠不断。
  (三十三左)据求无漏(至)即非非断(文)。义演云。疏据求无漏无漏所引即非非断者。此文意说。若忧即能深求无漏。忧何时早证等。若苦即无漏所引。苦根亦名无漏。今者眠若望忧能求无漏苦无漏所引者。其眠即合是断法不通不断。何以故眠不能求无漏。又眠无记性者。无漏后不引。然眠善性者。虽除无漏远引。以不亲引生故。以亲言简。若将眠同忧苦。即不通非断。若约缘缚名非所断。即通非断。又由无学者有段食故有眠。眠通不断。
  (三十三左)恶作虽悔(至)故深言简(文)。义演云。疏恶作虽至故深言简者。意云。且如悔。若悔先不求涅槃等。虽亦是善悔。然行相不深。不如于忧。忧行相深故。
  (三十四右)又解此据多分不得者(文)。义演云。疏又解。此据多分不得者。意云。说悔不通不断者。据多分有不求涅槃不起善悔者说。不妨有求出世深生悔故。亦通不断。
  (三十四右)远引生故(文)。义演云。疏远引生故者。意说。无漏远引眠者。如圣者或经一日二日等入观疲劳与睡眠是也。
  (三十四右)二法虽非(至)通无漏师义(文)。义演云。疏寻伺二法虽非无分别智乃至此解即通无漏师义者。此师意。然虽本智中即不与寻伺俱。然由加行位中寻伺能引真见道故。或后得智中。同时亦引起寻伺故。寻伺得通无漏名非所断。故后解虽非乃至即不通无漏师义者。此义意说。若根本后得智中皆无寻伺。然由寻伺能引无漏智。由如于忧。或彼后得智引相应寻伺。由如于苦。故寻伺。如忧苦亦名无漏。义蕴亦同。
  (三十四右)大论第五(至)非寻伺故(文)。第五(十三右)云。寻伺七种相中第六寻伺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谓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别而非寻伺。
  (三十五右)显扬第二(至)是无漏故(文)。演秘云。按显扬第二(十四左)说。为无漏及为寻也。即彼论云。二正思惟。谓依正见。与彼俱行离欲思惟。云恚思惟。无害思惟。于修道中。相续作意思惟诸谛。与无漏作意相应。令心趣入极趣入。寻求极寻求。释曰。趣犹向也。入是解也。寻谓推寻。此趣寻等各有胜劣故有极言。余文可悉。问。伺何不入八道支耶。答。未见大乘所明之文。且依有宗。婆沙论九十九云。伺无彼相。是故不立。复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复次伺用。为寻所覆损故。于策正见。寻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有义。显扬论云。寻求极寻求。此即是寻。趣入极趣入。此即是伺。二种总名正思惟支。与小乘别故亦无失。又瑜伽二十九(十一右)云。由此正见增上力故。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诸所寻伺。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伺。若心趣入诸所言论。即由正见增上力故。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言论。是名正语。
  (三十五右)显扬第二(至)故有等言(文)。如上已引。
  (三十五右)对法第十(至)是语言因(文)。对法第十(八左)云。正思惟者。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文)十地第一(十七右)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诸上妙地。有力不解释。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是口言行(文)演秘云。即瑜伽云。若心趣入诸所言论。亦言说因。又云。问。彼论无有正思惟言。据何说有。答。彼论牒颂。净觉人者。依梵论本云思惟也。疏依梵文故无有失。问。经云思惟。云何即证寻成无漏。答。言思惟者。八道支一。体即是寻故得为证。又解脱月。诸菩萨众。请金刚藏释十地义。准十地经叹菩萨德。金刚藏等。八地上位。上位意识。唯是无漏。解脱月等叹云净觉。净觉明知。体非有漏。
  (三十五右)问既引十地(至)语言因(文)。演秘云。疏问既引十地至语言因故者。此难意云。言思惟者。是本经颂。论家释云。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言说因故。觉名觉观。是口言行。准其论文。亦得为证。何故不引(文)义蕴大同。
  (三十五左)答若依梵本(至)净思惟也(文)。义灯云。西明释云。正引十地三诸之中第一请文。长行释云。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即口言行。三藏解云。应言寻伺。言觉观者。译家谬也。今护法师。引为诚证者。今恐传谬。何以故。本疏主说。亲承三藏云。捡梵本言僧羯腊波。但是思惟。亦无正字。何况是寻。言觉者觉观。此说觉为观。译家增故(雷斧下·二十五纸左云。梵云。僧羯腊波。翻云思惟。子注云。梁真谛译。唐三藏译云。作意者未详。何据今准慈恩西明淄州等释。何有唐三藏译云作意耶)今西明云。三藏解云。应言寻伺。言觉观者。译家谬也。经但说云净觉。觉即是寻。如何得言应云寻伺。故知。传谬。问。设唯是观。观即是寻。寻是语因。后师何故不引为证。答。正思惟支体有二种。一通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后得位体。即唯是寻。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后体。即思及惠。瑜伽二十九云。若心趣入诸取寻思。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思。乃至云。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言论。是名正语。正语是果。思惟语因。及显扬第二云。寻求极寻求。现前寻求觉了计算观察。思惟思惟性。又瑜伽二十九云。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总立此二合名正见。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体。对法第十说。惠蕴摄正见正思惟正勤。九十八云。若出世间以正智为自性。除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为所缘。瑜伽二十九云。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此根本位。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此后得位。云如证而觉故。此等皆是后八支体不说寻故。后师依大乘通因果本后正思惟支。非是寻故。所以不引(文)演秘云。疏故引不同彼但应云净思惟者。显今论家但引本经不引论释。不引论意。具辨如灯。问。若引本经经颂不云正思惟者是语言因。何得引之证是说因。答。文虽不言理必可故。故经颂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诸上妙地。有力不解释。既云净觉说上妙地。今何不释。明知。净觉即是说因。不尔如何叙有净觉责不释耶。详曰。观文察理兼论无伤。何所以者。且觉观言。若梵本有。即不应责译主加增。若梵本无。想唯识师不引此谬取彼正论思惟之言。通证因果言说之由。竟有何失。论说说因甚明着故。更思(文)今谓。演秘云不引论意如灯。灯云。非是寻故。所以不引。然按疏意非全不引。虽引与旧译别故。疏云引不同。灯云非寻故不引者未详。笠置师会云。疏外纵现行本一重问答等。具如彼中云云。义蕴云。疏答若依梵本等者。此答意云。若说觉观理合是寻。准梵本既云僧羯腊波。即是思惟。元非觉观。翻译失错。实不是等。今此论引与梵本同。与此方十地论别也。问据此方若准梵本。即彼此二论不违返。问。设僧羯腊波是思惟。更加净字。与此所引少别。何得言因。答。净思惟即八道中正思惟支。俱语言因故不违也。
  (三十六右)又解十无学法(至)无寻故(文)。十无学法者。对法第十(十五左)曰。又十无学法。当知依止无学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说。何以故。无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无学戒蕴。无学正念正定。是无学定蕴。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无学惠蕴。无学正解脱。是无学解脱蕴。无学正智。是无学解脱智见蕴(文)义演云。此师意说。正思惟即是寻伺。故知。佛十无学法中除正思惟。唯有九无学法。又八圣道支中。既许正思惟是一数。即应佛有七圣道支。
  (三十六左)八地已去(至)有漏五识(文)。义演云。疏八地已上无漏观心既相续转至有漏五识者。此即难也。难云。五识要由寻伺引者。八地以去。无漏心常相续。若无寻伺时。如何发起有漏五识。答。不尔。大目连定中闻声。非有寻伺引五识。故知。八地菩萨起五识。未必由寻伺引。无漏意识相续。虽无寻伺。不妨五识亦得起。前显五识多由彼寻伺起。非说一切时要由寻伺引五识起也。
  (三十六左)大乘不尔(至)如枢要说(文)。枢要下末(七右)云。五十六说。身行有三。谓出·入息·及身业。语行亦三。谓寻·伺·及语业。正思惟与语为因故。寻通无漏。五十七。五根不摄三十七品中六语·业·命·喜·安·舍。不说不摄正思惟。即是惠故。此云何通。瑜伽五十六(十八右)说。身行有三。谓入·出息·及身业。语行亦三。谓寻·伺·及语业。意行亦三。谓受·想·及意业。故佛无寻·伺何妨语转。业不无故。第四禅中二息等。既无其身得住。二定处应无寻·伺及语业。故语应亦转。边·非边行故。如前已说。身业唯染不可为例。又论且举身业染者。论实亦有无漏善法。不尔佛身语如何得转耶。故以业思为转。常入第四定故(文)义灯五末(四十九左)云。问。身语心行有边非边。第四定地虽无出入息。有思边行身业得转。在佛果位既无寻伺语之边行。语应不转。答。如疏及枢要说。问。既说语业为语边行。第二定上地法有语。同身行故。答。约佛可尔。语不假寻。除佛已外语。必寻引故已上无。问。说法逗机。语假寻伺。泛尔言说何假寻伺。犹如五识多由彼起。亦有五识非寻伺生。如无色定起耳闻声等。答。二定已上起语时难。犹如五识必假寻伺。问。身在欲界及初静虑。起语时易。应同五识。答。语皆推度。起必寻伺。五识不尔故不得例。又设一解。欲界泛语二定已上。或有语言非寻伺发。但用思生。诸论但言寻伺起者。随粗相说。如思惟支。问。正思惟支以寻为体。佛身阙过。诸静虑支。既说寻伺。佛无应过。齐功德故。答。道支唯无漏。佛无可成过。禅支漏无漏。纵阙亦非过。不尔功德即令具者。诸佛应成有漏。禅支是功德故。又如疏解。依于思惠。若尔无粗细。何成对治支。答。亦依思惠分为粗细及对治支。如正思惟。亦无过失(文)具如上疏四末(二十二左)及义灯释。
  (三十七右)以七十三(至)四句为证(文)。演秘云。问。根本智中有寻伺耶。答无。故瑜伽论七十三(初左)云。问。若思惟真如即观真如耶。设观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应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观真如。谓以分别所摄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见真如相不见实真如。乃至未至正通达位。及通达后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观真如非思惟真如。谓通达真如时。由胜义故。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通达后相续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观真如。谓离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诸相。释曰。其第二句。即根本智。言非思惟明无寻伺。若尔云何言由胜义思惟其相。答。不同加行后得智等。云非思惟。尔亲证真言由胜义。名思惟其相。思惟即是能缘异名。亦如出世末那之名。非染意故不名思量。无漏正思亦名为意(文)今谓。瑜伽四句中第二句。檗本作由胜义故思惟其相。鲜本思惟之上更有非字。鲜本为正。演秘依错本故消释芸芸。
  (三十七左)然大论第五(至)名分别(文)。此寻伺决择之文。如上已引(文)义演云。疏大论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者。大论约此二种分别辨。一有漏心名分别。二边计心名分别。解此二种有漏。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别也。
  (三十七左)虽据有漏作论(文)。义演云。疏虽据有漏作论者。意云。分别于五法中属第三者。据有漏作论。不言唯属第三等。以寻伺亦通无漏后得智也。
  (三十七左)若准第二师(至)此义应思(文)。义演云。疏若准第二师至佛便无乃至此义应思者。据第二师说因中十地及二乘等无漏心中有无漏寻伺。佛果全无寻伺。若尔佛果但有思惠而无寻伺。言无粗细者。意说。寻是粗伺是细故。可立为能治支。佛果思惠。既无粗细故。无能治支。若自余人有烦恼。在初修初定。初禅中有寻伺支。以寻伺支能治欲界中恚害不善法故。故说寻伺支是对治支。喜乐是摄益支。定体是所依支。此定体是余寻伺喜乐之所依也。如来身中烦恼既无故。无寻伺为能治支。同不放逸能对治放逸。如来无断有不放逸。寻伺既名对治支。如来应有寻伺支。答。护法须防如来则有不放逸。寻伺是语行。佛无无漏语行故。无寻伺支。
  (三十七左)如枢要说(文)。枢要下末(六右)云。此中正思惟。若体是寻通无漏者。何故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五根。不摄三十七中六法。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别即惠根。此师以因果通论。故体即惠。前师此可为正故。寻非无漏。以寻名说之。如三界适悦名乐。瑜伽第四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故知。寻伺引无漏。无漏引中两解皆得。若言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故。通无漏。何不对分别四句分别。以互有宽狡故。
  (三十八右)其楞伽师(至)第一卷解(文)。义演云。疏其楞伽师乃至立差别者。诸楞伽师。即执楞伽经中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执八识尚不别。何既别有心所。故不立心所。中百论师。执诸法皆空。诸法尚不许立。岂别立心所。经部师及妙音师。唯立三心所。所谓五蕴中。受·想·思三。余善染中。皆依思上假立。无别有体。若更立有心所。则经文应云多蕴。不令唯立五蕴。故知。心所唯有三种。此等虽有心所。少故名无。妙音尊者亦同经部作此说。即是婆沙论中四评家师中一人也。余者谓觉天·世友等。彼虽不言一切心所并无等者。经部计有三心所等少也。余染善等。是思分位假也。据此道理总为此难。如前第一卷解。思想等是实。触等是假。如前既难(文)义灯云。要集云。妙音不立。勘文不获。楞伽中百论师等者。护法造论不关此地诸师所难。智度论等广辨心所复何人也。或可。护法假叙宾主。今谓本意云。楞伽中百论等诸师。非说此地。但说西国。如理门论云破古因明师。古因明师不善之者。非无著等。楞伽等师者。道理亦尔。虽智度论广明心所何妨。有说。即心分位。如智度论。广辨诸法何妨。清辨云胜义空俗妄为有不妨。护法依彼等计。假立宾主起此问端(文)。今谓。如要集辨。妙音无有此计。疏上下文。皆言觉天。此言妙音。恐应忘失。捡婆沙百四十二(七左)为觉天计不言妙音。
  (三十八左)如俱舍(至)妙音等计(文)。俱舍第十(三纸)云。有说。三和即名为触。彼引经证。如契经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文)此举经部计触心所假无实体。婆沙百四十二(七左)。
  (三十八左)即摄论第四(至)如前引说(文)。摄论第四(五左)十地论第八(初)楞伽第十。广说其相。
  (三十八左)摄论第四(至)故此略颂(文)。无性摄论第四(十四右)云。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文)枢要云。瑜伽五十七(十四左)二十二根中。问。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远行及独行无身寐于窟。答。依意根处。由于前际无始时故。边缘一切所知境故名为远行。诸心相续一一转故。无主宰故名为独行。无色无见。亦无对故名为无身。依止色故名寐于屈。摄论第四云。游历一切所识境故名为远行。为证此义复说独行。无第二故。言无身者。无形质故。寐于窟故。居在内故。言调此者。于如是心作自在故。难调心者。性儱㑦故(文)义灯云。心远独行者。摄论既云。无第二故名为独行。似依一意识义释。准引此难。不唯依经部(文)此颂通大小乘故。在婆沙正理等中。光记亦释。此见疏一本(三十六左)如彼(集成一之四)辨之。
  (三十九右)无垢称经(至)第四卷(文)。经第四(八)第四论(九左)。  
  (三十九右)五十六说(至)故唯说六(文)五十六(八右)云。虽复经言如是六界说名士夫。然密意说故无过失。问。此中有何密意。答。唯欲显说色动心法最胜所依。当知是名此经密意(文)略纂十五(七左)云。释六界经云。唯欲显说色动心所最胜所依者。六界中四大色所依。空是动往来所依。识是心所所依。若言六界无心所。心所无别体。唯言六界不说于造色。色亦无体(文)义灯云。问。四大及心体性可知。空体是何。答。准杂集第二。废立二十五种色云。谓作取依故。作相故。即立迥色及表色所以。表即属申。正是动作。故瑜伽第一云。表色者谓业用为作动转差别。此作所依。即彼迥色。迥色者杂集云。谓离余碍触 方所可得。问。何非余空说是迥色。既云迥色。复何名空。答。士夫界故非虚空空。离碍触方所。故复名空。问。若取迥色。迥色即离四大有。何故余部说唯四大不空所造。答。彼不了故。宗计异故。不可为责。经部有师不立心所。大乘异说亦复同彼。共引此经。不唯经部。瑜伽但云。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所。或亦假叙非必彼难(文)具如次下疏释(四十二纸右)。
  (三十九右)论庄严论说(至)无别染善法(文)。演秘云。论庄严论许心似二现等者。按隋所译论第五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二光无二法。释曰。求唯识人。应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种唯是心光。如是贪等烦恼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无染净二法。何以故。不离心光别有贪等染净法故。详曰。准此疏云能取所取名以二现。文理相顺。
  (三十九左)牒已成义(文)义演云。疏牒已成义者。意云。此第一句义。即已前论文中在。八识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心王心所之上。皆能现似见·相二分。或现似能取所取。疏主意。若哲法师云。许心似二现者。即心似贪等现。似信等现名似二现。今此两解。哲解稍亲。本意引颂证无心所。不论现似见·相二分。疏主错解此文。或可无错。举见·相心现。例染净亦是心现也(文)今谓心王可然。言成立心所者。不顺此中文势。若如哲法师义。则如是之无失。或指下文。
  (四十右)初以经证后以理成(文)。义演云。疏初以经证者。即无垢称经等。后以理成者。即指庄严论也。义蕴大同。
  (四十右)第九十卷皆有相应之言(文)。第九第十相应言等者。第九(七右)云。得力通自在。及共相应法。现诸一切色。心法如是生。又(十八纸右)烦恼熏种种共心相应生。众生见外境非诸心法体。第十(十九纸左)云。以依有无熏。生共心相应。死不共相应。清净实相法。共智相应住。
  (四十右)如对法第五(至)非自性等(文)。演秘云。按对法第五(十七纸)云。同行相应者。谓心心法。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此相应复有多义。谓他性相应非已性。如心不与余心相应。受不与受相应。瑜伽五十六(七纸右)所明。如前已引。
  (四十右)离日轮外有光明故(文)。义演云。疏离日轮外有光明者。光有二种。一近轮光。二远轮光。有经说云。日有千光。五百下照。五百傍照也。
  (四十左)此楞伽经(至)五法品说(文)。第七五法门(十六纸右)云。心心数法一时非前后。如日共光明一时而有。分别种种相。
  (四十左)五十六说(至)五种性不成(文)。五十六(八左)云。五种性不成。分位差过失。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
  (四十左)彼言且说(至)故立五蕴也(文)。五十六(七右)云。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法。此不应理。何以故。且说诸蕴有五种性。不成就故。又若彼计分位别故有五性者。分位别计亦有过失。何以故。是诸分位展转相望。作用差别。若有若无。皆成失故。若言有者。由相异故。便应有异实物体性。若言无者。计分位别则为唐损(文)略纂十五(六左)云。论破无心所唯心实中。此破经部师唯有心王一法。受想行心非别有体。今破之曰。且说五蕴不成。无别想受行故。违经失也。设计有一心前后分位别有受想等。非一刹那中有受想等。今破若有无皆生失有者。由此心相异故。便应同时得有实数。何故初刹那唯名识。第二念名受。三念名想。一心得有想异。故知。由俱时心所法故。所以如此应知。缘可缘境。初念等即应名受。心知所缘故。如第二念心无者有分位别。虚劳其功计有别位。量汝言。第二念应不名受。作用无别故如初念心。
  (四十一右)分位差过失(至)故成非理(文)。五十六(七右)云。又不应谓如六识身分位差别。何以故。由六识身所依所缘有差别故。是诸分位一处可得故。不应理(文)略纂十五(七右)云。若计如六识非俱时分位别有六。彼不同此。所依等别故。此心心所法。一处俱起故不为例。
  (四十一右)彼计六识体等(文)。演秘云。疏彼计六识体一等者。有义弹云。此未必然。彼意但说同是了别。前后分位六识不同。详曰。识若有六喻岂得成。所喻四蕴。体计一故。若了别同。约位分六。实别者。应所此蕴蕴义是同约位分四。体应各别同能喻识。由斯过故。故计体一。纵非本计。然为前难故转计也。况复经论明一心计。
  (四十一右)若谓一识(至)如何有转变(文)。五十六(七左)云。若谓转变亦不应理。何以故。于有色物可转变故。得有分位前后差别。非于无色。有如乳酪生酥等异。
  (四十一左)因缘无别故(至)分位差别(文)。五十六(七左)云。又心因缘无差别故。行别分位不应道理。于一刹那心。不可得差别因缘令彼分位而有差别。是故汝计分位差别不应道理(文)略纂十五(七右)云。前计云心分位立受想行心者。其心分位别因缘不可得。如起心缘一可爱境。初念即应起贪。乃至一切时。未离此境。已来应尔。何故初念名识。第二名受。第三名想。差别因缘无故。若无心所法。于一刹那无差别因缘(文)义演云。疏谓现在一念有种种多行相同者。今难云。谓现在一念识。有多行相。谓一念中有领纳行相取像造作惊心了别等众多行相。许唯有一识。有何所以。今此一念识有多行相。因缘者所以义也。
  (四十一左)设多念反异(至)亦成过失(文)。义演云。疏设多念反异根境相似因缘无别亦成过失者。此难多念反异也。设许汝前后多念。则令一识有种种行相别者。今难云。且如一眼识。前念眼识。亦依眼根亦缘色境。后念眼识。亦依缘此根境。既眼识前后念根境相似。云何则令一眼识前后有了别领纳等取像造作等行相差别故成过失。
  (四十一左)与圣教相违(至)彼有问答(文)。五十六(七左)云。又违教故。唯心实有。不应道理。违何等教说如经言。贪瞋痴等。恼染其心令不解脱。问。此中何所相违。答。若唯有心二不俱有。是即贪等应不依识。若汝复谓以识为先。亦不应理。无差别过前已说(文)义蕴云。疏彼论引云如经说言贪瞋等者。彼破经部云。既言贪嗔等染恼其心。即是异心别别有瞋等心所。若体即心。岂可心自染恼心耶。
  (四十二右)又复经言(至)如前已引(文)。五十六(八右)云。又复经言。三和合与触俱生受想思等。又余经说。如是诸法恒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说言如是诸法而可分柝令别殊异。
  (四十二右)显扬第一心所亦有(文)。第一(三纸左)说作意云。由此与心同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如经中说。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法行不可思议。
  (四十二右)又经说灯明喻等(文)。五十六(八右)云。又佛世尊。为欲成立此和合义。说灯明喻。是故不可离彼俱生而说和合(文)略纂十五(七左)云。灯明喻者。灯明及炷喻同时心心所法。贪等染心也(文)演秘云。疏经说灯明喻者。略有二释。一云。灯明及炷。以喻同时心心所法。二云。如燃众灯其明和合。诸心心所和合亦尔。详曰。前释为善。何以所然。瑜伽论云。又余经说。如是诸法恒共和合。又佛世尊为欲成立此和合义。说灯明喻。若如后解喻有不边。以燃灯事。或一或多而不定故。灯明与炷。必定相随和合义尽(文)。今谓。前释为善。略纂亦同。义演云。疏又经说灯明喻乃至如前引者。如依一灯有众多光明。即依一心有多心所。长行如前引者。即前论七卷(八纸左)文引之。如日与光喻。与灯明喻相似。今引灯明喻意。取光明与灯同时。以喻相应义也。
  (四十二右)楞伽(至)长行如前引(文)。楞伽第十(二十二左)云。焚烧无我见。令我见炽然。如劫尽火焰。如石蜜蒲萄乳酪苏油等。彼处所有味。不尝者不知。取于五种中。五阴我亦尔。愚痴人不见。智见得解脱。明等诸譬喻。心法不可见。何处何因义。和合不可见。诸法异体相。一心不能取。无因亦无生。虚妄觉者过(文)长行先引者。指五法品日光譬喻之文。
  (四十二右)又违三喻谓乳酪苏等(至)唯有想也(文)。五十六(八纸右)云。复有违彼圣教可得。何等圣教。谓世尊言。乳酪生苏三譬喻故。或有处所。四尘大种以之为我。或有处所。有色意生。或有处所。无色想生。如是经意。岂唯大种。或唯有心。唯有想耶。是故当知。如是等经。皆有密意(文)略纂十五(七纸左)云。乳酪生苏三譬喻者。法师云。经云。经中说此三譬喻。离此三外是无喻也。六界外岂无余心所也。备师此喻喻羯剌蓝等初三位。太师云。乳喻欲界四大为我。酪喻色界有色意生。生苏喻无色界空想生转增胜故。所以三喻然岂三外色界等无心等耶(文)今谓。疏同太解。以顺论文故。义演云。疏又违三喻乃至或时唯有心唯有想也者。今以义唯将后三句。即配前三界也。其事云何。言唯有色者。即配前欲界。既说欲界中。计四大种为我。岂欲界中唯有色。故知。亦有心心所等。言或唯有心者。即配上界。色界中既言意生者。即是心也。岂色界唯有心。故知。亦有色心所等。言唯有想者。既配上无色界。无色界中既言无色想生。岂无色中。唯有想而无余心心所。故知。亦有余心心所也。或云。谓乳酪苏乃至唯有想也者。今引此喻。意说。证有心所。岂唯有色必应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者。即是化生。随意即生也(文)今谓。义演二释。以初为正。或说凿矣。
  (四十二左)广如彼说(至)即五经也(文)。彼者指五十六。五经者。第一贪等染心经。第二触俱受等经。第三和合非和合经。第四灯明喻经。第五三譬喻经。寻论可知。引多界经。会违以示密意。非五经摄。
  (四十三右)恒决定非如所等有时不定(文)。义演云。疏恒决定非如所等有时不定者。意云。虽恒有识。所乃不定。如贪瞋疑惠等不并生故。问。五边行岂不恒决定耶。答。虽恒决定非为主故。亦非为依等故。以为主等四义而简于心所故。但言唯识不言所等。
  (四十三右)谓空界色(至)有此空界(文)。空界色二。一内一外。今取内色。俱舍一(二十一左)云。诸有门总及口鼻等内外窍隙名为空界(文)法蕴足论第九(十九右)云何内空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空性空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此身中随皮肉血骨髓等空眼穴耳穴鼻穴面门咽喉心腹肠肚等穴。由此通贮所饮所食。及令下弃。复有所余身内各别空性空类。是名内空界。
  (四十三左)又次前引(至)应为返质(文)。义演云。疏又次前引乳等喻经应为返质者。即返质前觉天等。汝若许心前后反异差别者。应质云。乳酪苏等。前后反异。乳酪等则名为色者。既许心体前后反异。心体应亦名色。又质云。汝谓。士夫六界。则唯有心者。乳等喻经中。说欲界有粗四大如乳乃至无色想生如苏。岂唯欲界有粗四大耶。余二界。准此质之(文)义蕴云。疏次前引乳等喻经应返质者。六界言言识不许心所俱。乳喻唯言色。欲界无心等。色无色界意相准知。
  (四十三左)非谓所似贪等亦无(文)。义演云。疏非谓所似贪等无者。意说。心王似心所也。若心王起染时。心王似贪等。若心王起净时。即似于信等。故颂许心似二现。即是心王能似也。或似于贪等。或似于信等。即自所似之贪信等也(文)今谓。初解为正。
  (四十四右)非一为例(文)义演云。疏非一为例者。意说。二义总取。若但取后一义者。他即将见相二分为例。以无别体复心生故。又云。非一为例者。意说。总取二义。名之为似。非取一义为例名为似也。此解是本。
  (四十四右)前经可知(文)。指前十地摄论无垢称等。
  (四十四右)若尔贪信等(至)是何(文)。义演云。若尔贪信至是何者。此问也。问意云。心王是能似。心所是所似。若言许心似二现亦摄心所者。即心所摄入能似之中。今更说如是似贪等未审。似何贪等。此问也。总心聚中已下至亦在其中。是答词(文)义蕴云。疏尔贪信等既入能似聚中者。此说许心之言。若摄心所即贪信亦入初句能似聚中。后言似贪信等。更以谁为能似。
  (四十四右)总心聚中(至)似贪信等现(文)。义蕴云。疏总心聚中贪信等法亦别变似贪信等现者。此说其总许心似二现中。亦说贪信等各自似贪信等二分现。故第二三句别举云。如是似贪等。复似于信等。
  (四十四左)以义说之总别聚异(文)。义演云。疏以义说之总别聚异者。意说。心所虽摄入总心聚中合同一聚。然以义说之。分总别聚。心王为总聚。心所为别聚。意说。心王反似见相二分现。其信贪心所自证分。各各反似二分贪信故。意说。贪自证分所反相上。亦有贪信二。其信自证分所起相分中。亦有信贪二也。即显次二句非上总句。此解顺疏。有云。心王自证分上所变相分中有贪信。先说三性法。其正信自证分所起相分。亦有信贪无记三性法也。其染贪自证分上所变相分上。亦有贪信无记三性法也。故无记法。有顺善染。所以相分中通有三性法。如别抄说。下亦目顺此解。约心王并贪所变。信所变皆能变。似贪信等也。与前解别(文)今谓。前后二解未详。贪自证分。唯现自相见分。非现信上二分。信等亦同。贪信互现。非疏文意。
  (四十四左)不过染净二位中故(文)。义演云。疏不过染净二位中故者。此释伏难。难言。且如心心所。有多分位通三性等。何故但说许心染净二现耶。答。诸位用强莫过染净二位。所以说心似贪等现。即显胜隐劣。亦似无记故。疏曰故此总言亦摄无记。不违善染法故。
  (四十四左)如诸部中执无无记(文)。义演云。如诸部中执无无记法者。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此之四部。唯立善恶二法不立无记。其山河等既有所顺等者。如缘山河。世治等是善业所感。如秽恶世间及地等。是恶业所感。小乘有宗意说。好恶山河等。随善恶业感。既善恶性。此亦如是。但言似贪信等不说似无记(文)宗轮论云。大众部等计。无无记法。述记(五十八纸左)云。随一一境所望不同。善恶业感各有异故。善感名善。恶感名恶。故无无记。上二界惑其性是何。答。唯不善。二通变化心。其性是何摄。答。是善性摄。
  (四十五右)又解心所不离心故等(文)。义蕴云。疏又解心所不离心故等者。前解约总别聚异。总中别出。染净心所为二别句。此解初句。独明心王自体似二现。第二三句。染净心所自体似二分现。以心所不离心故。故说如是似贪等言。
  (四十五右)总结前义(至)非解后论(文)。义演云。疏总结前义至非解后论者。意云。此有二义。第一总结前经论。即言无相违之失。是第二云。或此后通但通前经非解后论者。意说。此论文但通前引经如何圣教说唯有识等文。不解后论中许心似二现等文。问。若第二解。不许后论者。如何此文说及现似彼等文。答。以道理不违故。一处说未以须会(文)今谓。准前论文。疏第二解不如第一。
  (四十五右)今此所说(至)非即非离(文)。义演云。疏今此所说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至法尔因果非即非离者。然此论中言若依世俗。即蕴处界等心王心所。各各有别。即依道理世俗中解。若论文中言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即离者。即依四胜义中第二胜义。以第二胜义中诸法因果非即非离故。以心王为因。心所为果。亦非即非离。以心所为因。心王为果。亦非即非离。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应因俱有因故。
  (四十五左)又约第三(至)八非定离(文)。义演云。疏又约第三胜义至八非定离者。意云。若据能诠说八识各别。若约二无我说。八识皆是二无我。以八识皆是人法空摄。
  (四十五左)若遍对第二胜义非即离亦得(文)。义演云。疏若遍对第二胜义非即非离者。因果性故。非即非离等。所以四谛因果道理。非即非离也。若第一俗。即边计所执。有名无实。如计我等。第二俗即说蕴处界等各别。第三俗明四谛因果。果非因。因非果。因果各别。第四俗即二空各别。由断我执显生空。由断法执显法空。真如虽无别。由断二障显得。所以诸法皆不定故。若第一胜义。蕴处界。皆如幻化水月等八喻。皆不真实。若依第二胜义。因果不即不离。以苦集是一物因果故。二等又心王为因心所为果。或种子为因现识为果。皆非即离。若依第三胜义。真如体是一。但约诠显了。即假说二空有别。若依第四胜义。即一真法界。心言路绝故。第二俗与第一真。法体虽是一。但约真实如幻等故有差别。余者准知。问。后三俗前三真。体皆是一。如何于一法上而分真俗。答。据体是一。但约所为说有别也。然佛为入佛法众生及余有情。说曰世俗法定有蕴处界等。实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实。若久修道行者各入圣位。佛即约现行次第。说诸法如幻。因果不离等四胜义也。故动机有异不可齐责。
  (四十五左)又即推入(至)何有定离(文)。义演云。疏又即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离至何有定离者。今约四胜义中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离。既说诸法如幻化水月阳炎。何有定离。故约此如幻等殊胜道理。明蕴处界非即非离也。
  (四十五左)或是第四(至)彼文自会(文)。义演云。疏或第四乃至彼文自会者。若依第四胜义说。心王心所不可定说即离。然八识自性亦不可言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减时余不减故。亦非定善。经说八识如水波等。广如下解。
  (四十六右)颂中义有(至)依俱隐故(文)。义演云。疏颂中义有至依俱隐者。意云。据论所问。但问现起分位。若据答中乃有三门。谓所依及俱转并现起等三门。今据现起相显故。偏问余二门隐故不同。
  (四十六左)五十一说(至)是也(文)。五十一(六右)。
  (四十七右)及无心之言(至)意得起失(文)。义演云。疏及无心之言乃至意得起失者。颂中无心二字。通下四位应言无心灭定。无心无想定。无心睡眠。无心问绝。若余四位不言无心者。即恐同有心眠等意品得起。为简此失故。置无心之言。乱犹恐也。
  (四十七左)言根本者生之由始义(文)。义演云。疏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云。始者初也。即是根本义。即第八识生诸识之因由也。又约生此一身之中。第八亦得为生之初始。不得将无始以解此始也。即第八识是无始也。但约生现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终始也(文)今谓。初解为正。
  (四十八右)又解第八七识并明(至)影显文也(文)。义演云。疏又解。第八七识并明断有漏分位乃至影显文也者。第七八识。并明断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变颂云。阿罗汉位舍。即明第八断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识第二能变颂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等。是明第七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今六转识。但明起灭分位故。颂云。五识随缘现乃至睡眠与闷绝等。故知。六转识唯明起灭。不明断有漏分位也。今解云。第七八识。一切时常行。即无间断。所以第七八识。但明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亦影显六转识亦有断时故。六识但明起灭分位。亦影取第七八识亦有起灭分位次。前后论文影显也。今言起灭者。灭即是五位无心。起即是有识常现起也。
  (四十八右)即此一句通二颂说(文)。义蕴云。疏即此一句通二颂讫者。以一句共为亲依。即解初颂五识。第二颂中意识。皆依本识故。
  (四十九右)小乘五识有三类(文)。义演云。疏若小乘五识有三类即以五四三缘而生者。三类者。一者眼识为一类。具五识生。谓空·明·根·境·作意。二者耳识为一类。具四缘生。谓五缘中除明暗亦闻声故。三者鼻舌身三识为一类。具三缘生。谓根·境·作意。
  (四十九右)谓空明根(至)五同小乘(文)。演秘云。有义。然说取色必藉明者。依闇所障瓶瓦等说。理实暗色眼亦能见。又夜行类。不藉明生。水行之类。不待空发。又于琉璃颇脆迦等障色之中。亦不藉空。天眼发识。空明不藉。详曰。或夜行等。亦待明等。望于人等。虽即是暗。对鸺鹠等何废是明。如于一境四见异。故人观琉琉障外之色。要彼琉琉。而违于眼方能见之。若近于眼中无空者。亦不能见。以此而言还待于空鱼等类悉(文)伦记一上(二十四纸右)云。问。眼由明见色。有见暗色。识依眼根生。有识不依根。答。准相续解脱经云。由定力故有光明相。由此光明故见暗中。然即天眼尚假光明。况亦肉眼不假光明。若蝙蝠等者。眼匡有光明故。闇中能见色也(文)。正法念经六十四(十一左)北洲眼见不藉空缘。
  (四十九右)论外随作意五根境等(文)。义蕴云。论外随作意五根境等者。问。作意心所何名外缘。内依本识为现为种。答。一云。种子亲生故。说为内。作意等疏名为外。一云。恒续不阙者名内。或时不续者名外。由此七八现行并诸识种。并内缘摄。六识作意及根境等。有时不续故是外缘。以眼根等亦暂阙故。二解俱得。疏约前释。
  (四十九左)论谓五识身内依本识等(文)。演秘云。论谓五识身内依本识等者。问。今言内外依何义明。答。有二释。一云。约十二处。本识意处之所摄故。名之为内。作意法处。故名外也。二唯第八识。若种若现生根本故。独名为内。所余诸缘非根本故。皆名为外。论依后说。
  (五十右)七十六解深密说(文)。七十六(二左)解深密一(十七左)文如上引。
  (五十二右)或厌于心或异缘碍(文)。义蕴云。疏或厌于心或异缘者。谓无想等三。由厌心故。意识不起。眠闷二法。由疲势等。名为异缘。又无想等三。大乘但由厌心。小乘别有实法缘等。前解为正(文)义演无想天亦摄异缘中。
  (五十二右)故与前别(文)。义演云。疏故与前别者。意云。前解染一分不行故。不妨有一分无漏第七。今解但令识体转变成染净。非总不行故。不同前染一分灭。净一分在。故与前别也。有云。故与前别者。不同前第六识也。以第六缘碍总不行故。今谓。有云。之义为正。以下有释故。
  (五十二左)取次第二番(至)彼双结故(文)。义演云。疏取次第二翻解末云。由斯颂中不说此第六乃至双结故者。即论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说第六识此随缘现文。亦应在论中第一翻解末。亦应结云由斯不说此随缘现也。今论中第一翻解。不着由斯等言。于第二翻解下。方着由斯等言者。为欲双结上二解也。
  (五十二左)不内缘种根理等故(文)。义演云。疏不内缘种根理等故者。种子根。谓六根。理谓四谛理。五识并不缘。有云。五识唯缘外不缘内。种者以五根发识。道理齐等也(文)今谓。有云。之义不允。前解稍通。更思。
  (五十三右)何劳对七八(至)与五同故(文)。义演云。疏何劳对七八至与五识同故者。意云。谓前师将六识对八七说。解内外门者。不得约理说于内外门。何以故。以五七八识同同故者。同缘事境生。不缘内理生故。若如后师。并六识自相说。即得有内外门。前五识缘外门生。第六识通缘内外门也。方第六故者。意说。缘内外门方是第六识也。问。前师许有内外门不。答。若约缘理并内外门。前师即不得有内外。若但约八识分别。亦得有内外门。即如五识缘外。七八识缘内。第六通内外极成。第一翻解是前师。第二翻解是后师。故论文五识已下。是后师解(文)今谓。义演解方第六云。方为助字非也。方者比方之义。五与第六比方形待。以为甄辨。故言方第六等。
  (五十四右)生第四禅(至)受此果故(文)。婆沙百五十四(八纸左)云。问。无想天在何处摄。答。外国师说。第四静虑处别有九。此是一处。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即广果天摄。然以高胜寂静故别立名。犹如村边阿练若处(文)俱舍第五(二左)云。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文)光记第五(十一右)云。广果天中有高胜处。无想有情而居其上。如中间定梵王。于梵辅天中起台别住。此亦如彼名无想天。
  (五十四左)虽总言六远三近一(文)。演秘云。疏虽总言六远三近一者。有二释。一云。当地名近。异地名远。眼耳身三。下地法故。二云。先灭名远。后灭名近。由生彼天四识不生有前后故。前释为正。本意显彼所灭之识非皆当地。置远近言(文)义演云。疏虽总言六远三近一者。即眼耳身三识。二禅已上无故名远三。一者第六意识。此地方灭名近一。问。初生彼天亦返有许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约地远无故名远。不据初生许起名近远也(文)。然对法抄第三(四左)云。成唯识言。彼无六识。由间断故名不恒行。遍行·别境。并善十一·远五·近意名不恒行。有漏观粗所厌。唯此故唯灭此(文)此文于六识中总分为二。五识为远。意识为近。与此稍别。
  (五十四左)虽总言六远三近一(文)。义蕴云。疏虽总言六远三近一者。眼耳身三初禅系。与无想远。意识当地言近一。鼻舌唯欲界。略不说之。又解三识先无。意识后灭。故言远三近一。若尔应言远五。何说三。答。此于当界分近远也。今取前解(已上)今谓。义蕴演秘。并取前解。然准对法抄。后解为优。抄云远五近意故。
  (五十五右)即对法显扬五蕴(文)。对法第二(二右)显扬第一(十四左)五蕴论(二十三纸)如演秘引。
  (五十五右)瑜伽第十(至)非有色支(文)。第十(十四左)论文大同。于中无想天灭尽定下。各有中字。有色无色上。并无唯字。三摩钵底。此云等至。通有无心定。如上具释。
  (五十五左)瑜伽第十三(至)无余涅槃(文)。第十三(十三右)中分别有心无心两地差别。建立五门。此第四分位建立门文也。彼云。分位建立者。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何等为六。谓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余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无心地。第一义建立者。谓无余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何以故。于此界中。阿赖耶誐亦永灭故。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未永灭尽于第一义非无心地。
  (五十六右)此师解(至)不应征结(文)。五十九(十一右)云。复次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圣迹。三正知入胎结生相续。谓转轮王。四正知入住结生相续。谓诸独觉。五于一切位不失正念结生相续。谓诸菩萨(文)略纂十五(五十纸左)云。唯云。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谓异生。二唯随眠。谓见圣迹者。此据随眠。凡夫俱用现种。对法九种会故。决定起故。言起贪嗔故非无有种。见道果人异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现行润。如初禅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现行润。以道力劣。虽异地生。以八种润除第三果外无以唯种润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对法第五。此中言菩萨以智力受生者。谓同对法。以愿力受生故。此果虽有漏亦有漏善业招。然随愿生处故(文)对法抄第五(七左)云。如五十九说相状。不还润生为二解。一亦用现生自地者。如初二果。二唯用种。曾得满道故。正命终戒贤师唯第八。胜军亦有第六。然唯识有二义。在十证中。即古师说(文)义灯五末(二十二左)云。若尔何故五十九云。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果生。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谛迹。答。此据多分。如说见谛随眠润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现缠。虽说异生现种共润。何妨唯种。问。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现缠润生。答。瑜伽第一云。又诸异生将命终时。我爱现行。由此力故。便爱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报。若预流・一来尔时我爱亦复现行。虽言制伏。不言非润。杂集第五云。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今以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下虽说对治摄伏。不言非润。离欲圣者文自说言。对治力强。爱不现行。由随眠力令生相续。又解。圣唯种润。凡唯种现若尔二论文如何通。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润。设润是助。五十九文据正润说。亦不相违。如实义者。凡夫二果。俱种现润。文如前说。若尔无心睡闷被杀。既无现爱。用何正润。答。临终有心必定起爱。非一刹那。即能杀故。问。于润生位中有生殊。又起爱缘自身境别。为于二位俱起二爱。为不尔耶。答。润中有起自体爱。润生有起境界爱。以于死有不见中有谓我无有起自体爱。于中有位。见生处故起境界爱。故瑜伽第一云。我爱现行由此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体。由此建立生报自体。乃至云。自于彼业所得生处。还见如是种类有情。喜乐驰趣。即于生处境色所碍。中有遂灭。生有续起(文)义演云。疏此师解。五十九云。至不应征结者。即此师会后师所引瑜伽五十九文。此师云。五十九说异生以现行烦恼润生者。据多分说。非谓一切。即生无想天。唯种子润生。如说入见道已即用种子润生。随眠种子也。然初二果人。亦以种子及现行润。唯第三果人。自他满心用随眠润生。以断欲界九品烦恼尽。又未得起初禅现行烦恼故。唯种润(文)具见枢要下末(九右)此疏次下(八十二右)集成中。
  (五十六右)又解五十六(至)从彼没等(文)。五十六(初左)云。谓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异熟果。后想生已。是诸有情。便从彼没(文)略纂十五(二右)云。论云。无想异熟后于生已。是诸有情便从彼没。此中随顺理门。大乘彼果初生。及命终皆无心。何以得知。即下文云。一期无心唯有色者。谓无想天生。故知。唯有色无心也。有文初生有心。此文后时无心。西方皆以定业感时。感无心果。不感有心故彼无心。此如对法抄广解。后应长读。此文云。谓若生色。便彼没已。处中有中名想生。已其中有便从彼没。即大乘处非小乘义。二解如前。能引发无想定思者。谓定体时思。能感别报(文)。义演云。疏又解。五十六云。至为便故者。意云。此解后师所引瑜伽文也。彼文说。后想等生便从彼没者。意说。死已中有心生名想生等。是故后想生时。是死已后便从彼天没。非未死时。即言为便从彼没。故知。死后中有想生。便从彼没也。
  (五十六右)异生润生(至)命终时等(文)。义蕴云。疏异生润生有唯种子如此外道等者。问。此师中有既许想生。中有末心对法说染。即是从天没生欲界等。亦有现行润生。何故此言唯种子润。答。据本有说故言唯种。或此师不许中有染心故作是说。
  (五十六左)五十九(至)起现爱故(文)。五十九文如上已引。对法第五(三右)云。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文)对法抄五(七右)云。九种命终心。显扬十九。五十九说。一切烦恼皆能结生。何故此中唯说于爱。润生有二位。一明了三性位。容起一切烦恼。若明了有覆位。唯起于爱。又望正命终有近有远。远通三性近唯是贪。此中如别抄及自本说。十地第一有凡圣润生。及五十九等说。
  (五十七右)虽与无心定为喻(至)故得为喻(文)。义演云。疏虽与无心定为喻至故得为喻者。观此文意。外有伏难。难云。若无想天末后有想者。云何得与无心定为喻耶。故有此文。然与无心定为喻者。中间长时无心定。与无想定相似故得为喻。以无心定中间无心故。
  (五十七左)然上座部等(至)亦无有心(文)。义蕴云。然上座部说中有亦无有心者。此说无想中有不许有心。非余中有也。今言恐此前师亦作此计者。此乃疏主设遮。岂可前师不信对法中有末心亦是染耶。或前师说对法言中有染心。约余趣说。非无想天故为难也。枢要下末(八右)云。上座部勘有中有。无何得说言中有必起润生烦恼耶。本计无中有。末计有故。已下文理。唯识中看(文)义灯五末(五十二左)云。枢要云。勘有中有无中有。答云。本计无末计有。又曾闻释。约本而言。云无中有。今据末计故有中有。又云。本计有二。一理为量。二教为量。因分两诤。理为量者。即立中有。余论约此。故说云有。若引经为量者。不立中有。然要集云。勘宗轮论。上座复名雪山立八义别。余同一切有。即云立中有。大众等四部。都无中有。今谓不定。一切有部本宗同中论文。不说定有中有。云末宗异义。其类无边。雪山同彼。岂有中有。其大众等。论文不说定无中有而云。菩萨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于中有。故要集说无其准定。
  (五十七左)大乘中有生支摄故(文)。如八末(五纸右)疏具释。
  (五十七左)第五对法等(至)亦唯染故(文)。第五(三左)云。中有初相续刹那。唯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摄故。从此已后。或善或不善或无记。随其所应除彼没心。以中有没心常是染污。
  (五十八右)然非即次生有(至)第一念心也(文)。演秘云。疏非然即次至第一念心者。即本有初名第二念。对前生有得第二名。此显所余(文)义演八本上(八右)云。疏然非即转识文也。意说云。法尔受生。初有六识者。不通初生有即起识。意通生有已去本有初位也。非即次生有后第二念时者。虽言六识本有初位亦有。不言次生有后第二念有也。言第二念者。即是本有之第一念心也。为对生有故。所以言生有后第二念。若但约本有位。即是第一念故。意说。六识此本有初念。亦未起也。
  (五十八右)不尔卵生等(至)有意识故(文)。演秘云。疏不尔至有意故者。显除所以。由彼卵生初在胎藏无意识故(文)义蕴云。疏不尔卵生至非必有意识者。谓卵心在女腹未有意识。若以三分分之。即名本有初摄。论云。如余本有初。既入喻中便无所立故。今料简应除彼也。问。如卵生者。初出卵时。必大昏昧转识不行。若三分分亦名初分。何无过耶。答。疏中因喻皆言天越。即已简讫。设取论中因喻。应告许除闷绝本有初故。如余本有初即无过失。彼出胎时闷绝摄故。
  (五十八右)无性第三亦说初生有心(文)。无性摄论三(初右)云。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逻蓝更相和合。若即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
  (五十八左)第十二卷(至)唯入不起(文)。第十二(二十右)云。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从彼没。
  (五十八左)又非中有(至)名入无心(文)。义演云。疏又非中有禾可起报心者。意云。报心者。即彼天中业所感别报心心所等。意说。此报心于中有末位未起。至彼天本有位。暂起即灭。依此灭位立无想天。故知。中有但起润生爱等。而不起于报心心所也(文)今谓。义演释意。未为本末之末。以属上句。未字形误。合作末字。中有初念起异熟心。至中有末常。是染污。如上引对法论。今简初念故言末等。义蕴云。疏非中有未可起报心者。谓无想异熟。必依报心种立。前师彼天本有初位。既无转识。无想异熟便无立处故说。中有末位起此报心。依此种子立彼果故。
  (五十八左)诸论皆说(至)润生心故(文)。对法·显扬等说。如上已引。  
  (五十九右)五十三(至)心等灭等(文)。五十三(十三右)云。复次若由此因此缘。所有生得心心所灭。是名无想(文)略纂十三(六十八左)云。法师云。初生有心。此心通善无记性。任运起故名为生得。此灭已于阿赖耶识上建立无想异熟。俊师云。初生有报意识。此识灭故名生得心心法灭。大师云。其无想天受生及舍寿时。并无意识。言生得心心法灭者。即中有末染污心。任运起故名为生得。此心心法灭已后受生有名生得。心心法灭建立无想。然无想是别报。于第八识上。有防心不起。功能是别报体。即无想定思。思体感总报。于上有防心功能感别报。问曰。第八现行心心法。如何名厌心功能名无想别报。又定位心心所不行上建立。何故即一思上通感总别报耶。又无心业。如何感有心第八识报。今解不然。若定前思为总报业。感第八总报。若厌心种子功能。是别报业。感第六意识生得心心法灭及色蕴等别报。若前加行不厌心时。生得报异熟舍受可生。由前加行厌心故。今生得报心不生。于此种子防心不起功能建立无想。即别报业感别报法体。不离有心无心二说。如对法钞引文证等。此中不言一期有心。故知。设余处言有心。此随顺理门。又难增上慢苾刍等可知。此中生二蕴。为一业感别业感。答。若总报同一业。若别报别业感故。中有有心。生有无心。何爽。亦当前思感。或思体感中有别报。思上功能厌心者感生有(文)具出疏二本(八十一纸右)对法抄三(三十四右)集成二本之三终。
  (五十九左)彼处转识(至)即已不行(文)。义演八本上(九左)云。疏彼处转至亦不行者。意云。此牒前师宗计。汝若言彼天三性转识不行。若初生时。彼异熟生无记心等亦已不行。即彼天初位名无记者。此牒他宗。如下正难。
  (五十九左)如何可言唯生得灭(文)。义演云。疏如何可言唯生得灭者。此正由难也。汝若言彼天初位三性心不行者如何。瑜伽论说于彼天中唯生得报心灭。明知。彼天初位。转识暂起。然后灭也。意难云。若彼天初位。转识等总不行名无心者。即瑜伽不可说唯生得报心灭名无心。
  (六十右)对法第四(至)谓无想报(文)。第四(三纸右)云。生得无记者。谓诸不善有漏善法异熟(文)今谓考第四论。无生得无记。谓无想报之文。此引意者。对法云生得无记。是异熟果。故当此无想报。
  (六十右)义虽知尔起将为胜(文)。义演云。疏虽知尔起将为胜者。意云。虽有如上所难之道理。仍不及得起。
  (六十右)如萨婆多亦许多时(文)。义演云。疏如萨婆多亦许多时故者。此引例。有宗许彼处所生多时有想不灭(文)俱舍五(二纸左)云。生死位中多时有想。言无想者。由彼有情中间长时想不起故(文)婆沙百五十四(八左)明生死有想无想。亦明生死前后心多少中云。如是说者。此事不定。或前多后少。或前少后多。随其意乐有差别故。
  (六十右)即显报体及无记性(文)。义演云。疏此虽显有心至无记性者。此明报体名异熟。即是无记性故也。非是现起心皆无记也。
  (六十左)此受无想处第四静虑(文)。波沙百五十二(初右)云。问。何故第四静虑。顺心心所灭非下地耶。答。诸欲入彼定者。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静虑。次入第二静虑。次入第三静虑。后入第四静虑。于第四静虑上中下心。从上入中。从中入下。下品心断入无想定。譬如女人绩毛为缕。除去粗者缉绩细者。乃至将尽以手绝之。入无想定。当知亦尔从粗入细。乃至都灭故。此惟在第四静虑。又下诸地有欢戚受。行相粗动难可除灭。第四静虑。惟有处中受。行相微细。易可断灭。故下地中无无想定。问。何故无色界无彼定耶。答。惟有异生计习此定。以为能证无想涅槃。无色界中无有无想异熟可计故。无想定于彼亦无。又诸异生怖畏断灭。彼界无色。若更灭心便为断灭。是彼所怖故。彼界中无无想定。
  (六十左)即彼凡夫第三天处(文)。义蕴云。疏即彼凡夫第三天处者。其实下三天亦兼圣者。以上五天唯圣所居故。说下三为凡夫处也(文)义演云。疏即彼凡夫第三天处者。指广果天。是受果处也。下诸天处其想粗动至下二无亦然者。意云。第四静虑次下三禅天。喜乐受想等行相粗动有变异故。不可于中受无想果。其第四禅下二天想亦粗动。难可伏灭。不可于中受无想报。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胜难伏故。非于无云福生而受报也。
  (六十左)非是凡夫(至)无心果(文)。义演云。疏非是凡夫至心果者。意说。无云天名下品熏习。福生天名中品熏习。广果天名上品熏习。意说。非是凡夫下中品熏习。而于二天受色身无想果。何以故。下二天非殊胜故。明知。返显广果天受殊胜无心果者。必是上品熏习。若余下三禅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熏习。如初禅中梵众天为下品。梵辅名中品。大梵天王名上品。余第二三禅中三天皆然。
  (六十左)无色无身(至)果处故(文)。义灯五末(五十三右)云。又云。无色非天眼境。若无心时既无色身。谁为能证涅槃之者。又复地法无无想定故。此异熟不在余处。
  (六十一右)如前第一卷解(文)。疏二本(八十左)云。所熏成种。此是增上微微心是。招彼异熟。即招阿赖耶识。依此本识。余粗动六转识想等不行。于此无心分位。假立无想异熟。此言虽总。而意欲说明了心时。种子招总异熟。无心以去厌心种子。招别无想异熟。论种子体。是一种子。通招总别。若据其位。前后有殊。有心无心二果别故。又解。微微心以前明了故招总果。微微心细所熏成种感别果。二种种子各招一果。亦不相违。微微心种转为无想定等故。前解为胜(文)义灯五末(五十三右)云。论即能引发无想定思。要集云。有说有释。各有三解。彼第三为此初说。彼第一为此第三说。彼此第二义即不同。今取有释第三为正。既有说第一。即有释第三。何故独取有释第三而为正释。有说疏文。不断第三为正说故。然以理准非极厌。心招彼总报。极厌心种招彼别报。何取相违。又微微心种。是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果。顺五十六。不尔一因如何能感有无心别相违二果。又西明云。微微心及微心相应思引总报。以有心故。即彼二种至无心位引别报。以无心故。故今谓不尔。岂于微心种亦立无心定耶。

此疏三解 二本二解

  微微思种感。总·别。果。此疏初解·神泰师解·西明为胜。
  前明利思感总报果。此疏第二不判正否。无心后思感别报果。二本第一此义为正。
  微微心思感别报果。此疏第三·略纂以此为正。微心明利感总报果。二本第二。

  (六十一右)论即能引发无想定思等者(文)。义蕴云。疏有三解。初解。以一现思能感总别二果。第二解。虽是一思。约分位别。有心无心感二果故。第三解。二现思感二果。问。此中三释何者为优。答。初释最善。无想异熟果体因。说感总别报为行支故。第三释理亦可通。前后现思感总别报。前是正行。后是兼支。无违理失。其第二解。以无心位感彼别报。理稍难详。岂有无心思种能感后天。经五百劫令心心所都不行耶。又以思种独能感果。未见断文。由定力能感彼者亦应感。总许有力故。又无心假定。但有遮心不起之义。何能有力感彼果耶。又此论言。即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天异熟果故。此即现思。不言所引无想定种能感彼果。故知不可。疏主且约假果以假定为因。然未必取此为正。问。今言感彼别报。为说感彼有心之位异熟意识。为说感彼假实异熟耶。若唯感现识不应说感无心。若言但感无心。云何实思而感于假。若感彼假异熟所依之种。种由现有。云何不感于现而但感彼种耶。答。今以义准。唯感彼天异熟意识。不感无心之位。何以然者。彼天初位。必有异熟生得之心。此心若非修定时感。更是何时能感。问。若不感无心。如何说招无想异熟耶。答。此假异熟。依生得种。种随现识说感无心。理亦无失。
  (六十一右)前说即许(至)理不遮故(文)。义演云。疏前说即许一思招二报乃至理不遮故者。即说一思能感总别报。是前第一解也。亦得有心无心报者。此释一思感总别报所由也。有心即是总报第八识无记。无心即第六别报异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思尚得也。非色报者。观此疏意。文外有问。问。如何一思能感总别二报耶。答。既许一业招色非色果。此一思感总别二报。于理何违。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谓第八识等。
  (六十一左)后解二业(至)感于总报(文)。义演云。疏后解二业至感于总报者。意云。此显第三解与前第一解别。前第一解。但一思通招总别二报。此第三解。即二因招二果。如别报之因。即微微心也。感别报第六异熟等。如前说。总报极成故此不说。欲显定因者。即临入定微微心是也。有云。后解二业等者。通取第二解。即三解中。明后二解与第一解别所以也。
  (六十一左)此会前唯有有色支言(文)。义演云。疏此会前唯有有色支言者。此会瑜伽第十文。彼文约长时总报身说言唯有色支。不说以前。今此中说一思能招总别二报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别异熟无记第六识等暂起。起已即灭唯有色支。此谓据一业能招总别故。兼说有心。瑜伽约彼果长时故。故唯有色支亦不相违。
  (六十一左)设云一期此同小乘(文)。义演云。疏设云。一期此同小乘者。设说无想天一期总无心。唯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说六无。非谓总无本识等。
  (六十一左)俱舍论云(至)后业等(文)。俱舍第五(二左)云。言无想者。由彼有情中间长时想不起故。如契经说。彼诸有情。由想起故。从彼处没。然彼有情如久睡觉。还起于想。从彼没已必生欲界。非余处所。先修定行势力尽故。于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尽便堕。若诸有情应生彼处。必有欲界顺后受业。如应生彼北俱卢洲心定应有生天之业(文)言不得生下三禅者。婆沙百五十四(七右)云。问。彼亦曾起下三静虑。何故不引彼地寿果。答。彼虽会起下三静虑。非坚执故不引彼寿。惟坚执着第四静虑故。引彼寿。有说。彼虽曾起下三静虑。而非所求。彼惟求于第四静虑。有说。彼虽曾起下三静虑但如所涉路而非所趣。第四静虑。是正所趣非如所涉路故引彼寿。有说。若造无想天顺次生受业者。法尔亦造欲界顺后次受业。如造北俱卢洲顺次生业者。法尔亦造欲界天顺后次受业。有说。欲界是一切有情退所归处。谓诸有情。由业力修力往色无色界。彼业若尽还随欲界。譬如大地是诸飞鸟退所归处。谓诸飞鸟由翅翮力飞腾虚空。翮力尽时。还随于地。有说。无想有情。经五百劫住于无想。如熟睡眠。觉已不能取余异熟。便随欲界。如人在树端倚枝而眠多时欻觉手忘攀揽即便随地。彼亦如是。
  (六十二右)或谤释种涅槃(文)。婆沙百五十四(七左)云。有说。求无想者。执无想定为真道。彼异熟为涅槃。乃至生彼天中。此执随遂。彼后从无想出将命终时。见当生相。便作是念。定无涅槃。若实有者。我已证得。于今何故生相现前。由谤涅槃及圣道故。从彼处殁生恶趣中。尊者妙音。亦作是说。彼谤涅槃及圣者故。从彼命终。定生恶趣。
  (六十二右)必生欲界(文)。演秘云。问。准小乘宗。彼没生欲。欲有五趣。生何趣耶。答。按婆沙论总有三说。有说。定生地狱。有说。定生恶趣。如是说者。定生欲界。处所不定。
  (六十二右)今此不同(至)可作是言(文)。义演云。疏今此不同彼唯生报可作是言者。意云。今此不同者。即显大乘不同小乘也。谓小乘计无想天者必次生报即受。何以故。彼计云。修定时。必更不退。所以死后即生彼天。故云。唯生报后报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说。今大乘不尔。以修定时有退不退。不退者可同前说。退者退生不定。生其义如何。谓修定时若有退者。死后或生欲界。重引现前。既得定已后。方生彼天受无想果。故疏言此通后报。即隔生名后报也。既言通后报受果。不可说于无想天没。定生欲界。欲界或可无后报业。故知。生彼天既通生后不定。明知。与小乘别也。生者即报也。即次生是也。后者即后报也。即从此生更隔一生。后生方受名后报也。不定者即不定报也。云何名不定。答。谓此人虽先得定后时退。先修定。定虽是无想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定不受无想果故。故名不定业。如下解不定业。亦同此也。
  (六十二左)虽牒一句(至)逐文便故(文)。义演云。疏虽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云。释伏难云。无心既通四位。何故先解二定。答。逐文便故也。
  (六十二左)不言唯于无想天无心(至)故须简(文)。义演云。疏不言唯于无想天无心至故须简者。意云。若无想天唯在广果一处有。无想天不通余处。所以不说无心言简。若余四位无心滥有心者。谓有心二定及有心睡眠闷绝也。今言无心。简去有心故。言及无心二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等也。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吃粘食故。有无心睡眠。然亦欲界中。亦有少分无心睡眠。若等活地狱。亦有少分无心睡眠。若余地狱中。即无无心睡眠也。
  (六十二左)无相类法(文)。义演云。疏无相类法者。意云。余四位通有无心。缘有心滥故。所以致无心言。简无想天唯一处有。又无法相类故。于彼天不说无心言也。类者相送义也。又类者滥也。
  (六十三右)遍净者谓第三禅等(文)。义演云。若得初禅有漏定。即伏欲界贪。若得二禅未至定。能伏初禅贪。亦不能伏自地二禅贪。若得第三禅有漏定。能伏二禅贪。不能伏自地三禅中贪。若得第四禅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禅贪。不能伏自地贪也。若得空处有漏定。即伏第四禅贪。不能伏自地也。乃至有顶亦然。今偏言伏遍净贪者。约地满心为论。又下地贪等粗恶法。必障上地细妙定法。所以总伏下地法方得上定。今但举遍净一处即得。何须具陈。
  (六十三右)今无心定由定前心力(至)义与彼等(文)。对法抄第二(四左)云。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灭即是定令身位异。名入彼定。成唯识说。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文)义灯云。西明云。虽非心所专注一境。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要集云。有释初释为胜。今谓不尔。无心睡眠。亦非心所专注一境。何无安和亦名为定。故如由前加行定力令身安和。以无心时安和。亦彼有心时安和。同得定名故本解正(文)二无心位名定。具如婆沙百五十二(九纸左)。
  (六十三左)此体如前第一卷(文)。第一(二十六纸左)疏二本(七十六纸)。
  (六十三左)依二十二法灭上假立(文)。对法抄第三(二十九左)云。二应有体数多小。今解。十八法定有。谓遍行定善十一并心。或加别境一。二三四如圣二十二法。二十二法非必须有。如小乘说。或体唯一。总依诸种。今云不然。以依诸种立此定故。前释为胜(文)婆沙百五十二(十四左)云。问。此灭尽定几物为体。有说。此定一物为体。若灭现前即名无心故。问。云何一灭刹那现前即名无心。答。如一受刹那现前。即名有受。一想刹那现前即名有想。一识刹那现前即名有识。如是一灭刹那现前即名无心。斯有何过。有说。此定十一物为体。以十大地法及心灭故。有说。此定二十一物为体。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灭故。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法。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文)俱舍光记五(十六右)云。解云。评家意更有欣厌心所。随其所应。与心相应。而非并起故。与前家不同。无想定体。准此应知(文)义演云。疏依二十二法灭上假立者。解云。此无想定。能令第四静虑二十二法灭。假立无想定。二十二法者。谓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及心。然此定虽非心所专注一境。然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文)今谓。义演然此定等下。依西明意。此义灯所破。其义不稳。义演往往引西明释。不引枢要并义灯等。此时斯书亡耶。虽存或不见耶。今疏云二十二法上假立者。当婆沙第三有说。有部立十大善地。大乘立十一善。以有此违。二十一与二别。
  (六十三左)瑜伽第十二(至)亦作此说(文)第十二(十九左)显扬第一(十四左)二文大同。但显扬言出离想作意。不言背想。譬说全同。
  (六十四右)不同俱舍(至)名无想定(文)。俱舍第五(三左)光记五(十三纸左)云。身中无想名无想者。无想者之定名无想定。依主释也。或即定无想名无想定。持业释也(文)疏二本(八十二纸右)云。初二定持业释。无想异熟通持业依士(文)依如上文。俱舍通二。今唯持业故云不同。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