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七(八末之二)

  (四十五右)论有义无明(至)后有业故(文)。义演云。论有义等者。此初师。是火辨难陀菩萨。
  (四十五右)十二三断门(文)。义演云。疏十二三断门者。如论言。自性断·离縳断·不生断故。约十二支明此三断(文)。今谓。诸门分别中言三断者。见修非断也。义演云自性等非也。
  (四十五右)对法第七等(文)。对法第七(十六左)如上已引。
  (四十五右)有人解云等(文)。义演云。疏有人解云者。又是璟太二云。解意云。异熟思修道断者。见未断故。真实义愚见道断者。已得圣故。且作此解。下疏主非引圣为难。
  (四十五左)缘起下云(至)且对法云等(文)。缘起下(十五左)对法第七(十六左)此等文义如上具引释已。
  (四十五左)五十九说(至)非俱生烦恼(文)五十九(初右)云。问。贫等十烦恼几能发业。义不能发。答。一切能发。若诸烦恼猛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者。又分别起能发。此业非任运起。
  (四十六右)若言发别报业者(文)。演秘云。疏若言发别报业者。便非行支者。初句牒救。后句正破。彼救意云。大论云。发三恶趣业。是分别者据发别报。难意可悉。
  (四十六右)又此中二说(至)唯见道断(文)。义蕴云。疏又此中二说正发业无明唯见道断者。此中前后师皆说。正发无明见断。异熟愚既正发业故非断(文)演秘云。疏又此中说者。解此三断。两师是也。
  (四十六左)彼人复云(至)余见断(文)。演秘云。疏彼人至余见断者。显异熟愚修断所以。所以者何。瑜伽既云迷俗·真谛发非福等。对法复以俗·真二苦摄于八苦。七苦既事。异熟愚迷发非福行。故异熟愚唯修所断。以迷事故。又对法第七云。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故知瑜伽世·胜二愚迷事理别。故修·见断二有不同。问。准对法等迷异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断理契通途。疏何见责。答。按对法论。释异熟愚云。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准此论文岂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序不违教理。义蕴云。疏彼人复云异熟愚迷前七君者。彼人意云。对法说。异熟愚发非福行。真实义愚发福·不动。瑜伽复次云。迷世俗苦起非福。迷胜义苦发福·不动。故知异熟愚即是迷世俗苦者。真实义愚即是迷胜义苦者。对法论说前七苦是世俗第八苦是胜义。由此准知。异熟愚迷前七苦。真实义愚迷第八苦。彼师总结意云。前七多是事苦。异熟愚唯迷于事故是修断。以第八苦多是苦理。真实义愚唯迷谛理故是见断。若尔此师忧正。答。显过如疏。八苦者。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怨增会。六爱别离。七求不得。八略摄一切五取蕴苦。
  (四十六左)不尔者前七苦中第六七是坏苦等。义蕴云。彼师以异熟愚迷世俗苦发非福行。真实义愚迷胜义苦发福·不动行。三苦中苦苦坏苦名世俗。行苦名胜义。今推之云。若异熟愚迷前七苦中六·七。既是坏苦。即应非福行招色界。色界必无非福行果。岂彼无坏苦耶。故知不可言以二愚配三·八苦。问。三苦八苦相摄如何。答。准对法论。八苦之中前五摄苦苦。次二摄坏苦。后一摄行苦。问。下论以十二支摄三苦。生通三苦。老死除坏。何故对法生·老死唯苦苦耶。答。对法以三·八相摄。据行相增故。苦摄于五苦。此论据实道理故兼通三苦。老死通三(文)演秘云。疏第六七是坏者。按对法论第六说云。三苦·八苦展转相摄。所谓生苦乃至怨憎会苦。能显苦苦。顺苦受法苦自相义故。受别离苦·求不得苦能显坏苦。已得·未得顺乐受。法坏自相义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能显行苦。不解脱二无常所随不安稳义故。释曰。二无常者。一生位苦。谓苦苦。二灭位苦。谓坏苦。生·灭二位皆无常摄。名二无常。
  (四十七右)此中无明(至)如别章说(文)。略纂。
  (四十七右)对法第五(至)唯修断(文)。对法第五(三右)云。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受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文)对法抄五(七右)云。九种命终心显扬十九·五十九说。一切烦恼皆能结生。何故此中唯说。于爱润生有二位。一明了三性位。容起一切烦恼。若明了有覆位。唯起于受。又望正命终有近有远远通三性。近唯是贪。此中如别抄及自本说。十论第一有凡圣润生。及五十九等说。何故十二支爱初取后。此中末后唯说受种。五十九说。约润有爱中有等位起余烦恼。故一切烦恼皆名为取。不定所爱·如五十九说相状。
  (四十八右)彼若救言(至)。从多分说(文)。义演云。疏彼若救言大论第十但据通言从多分说者。前师救意云。除三外余九支通见·修断。今瑜伽以少从多说无明·爱·取三支亦通见·修二断也。论结生者和合苦也。由爱·取润五果种已。令续后身不绝。故名结生。
  (四十八右)如何五十九(至)皆能结生(文)。文如已引。义灯六末(三十四右)云。问正无明支唯见道断。助者通修。善恶趣同。何故说云往恶趣行唯分别起。岂善趣总业任运能发耶。答。往恶趣总报业。正·助唯分别发。人天总报任运亦助。由此能发恶报行者说唯分别。故五十九云。若诸烦恼猛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者。又分别起能发此业。非任运起。若许修惑助发总报。此何所简。若尔者如何说全烦恼皆能发业。答。约人天说。若恶趣行但分别发。故说唯言。又正感恶趣别报业者。亦分别发。任运但能助发别业。故说唯言。若尔生恶趣已。岂不能造别报业耶。若不造者何故第三。云阿赖耶识随先业转。眼等六识随现缘发。若云先造业感待现缘发。若尔即无顺现受业。皆先造故。若云现受业唯人天造。恶趣不能斯有何失。若尔龙鬼不得供养初出慈定·见道等耶。若许得者。准此亦能正造感彼恶趣别报。此亦不然。此供养业所感善报。是人天果。非恶趣报。若尔于狱卒等起恶被损。岂非别报。准此应知。有此理。取舍任摄(文)。
  (四十八右)又说取支通摄四取(文)。义灯六末(三十五右)云。问。虽知俱生而为正润。四种爱·取正·助何是。答。且四种爱并通二断。如五十五。为约集谛说四行相。四种爱即是见断。出依常乐净我而生故。又五十五云。爱云何。谓于自体亲眤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爱。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等。起贪着爱。彼希乐。谓于所余可乐色等起希求爱。六十七释意亦大同。准此通修。四取之中。于欲境取及我语取俱通修断。于见·戒取唯见道。然余处说四取见断者。依一相说。据实亦通。故此论中二师俱许通修道断。助正润生准即可知。问。取体是何。答。八十七四修唯贪。彼云。复有四取。谓于欲·见·戒禁·我语所有贪欲。瑜伽第十四取亦同。然九十三云。又取欲取。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润前引因转名为有。皆言取彼四所取。意取能取。故皆即贪。依八十九。通能所取皆是取支。故彼论云。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总说为取。问。何所取。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何为能取。四种贪欲。何所为取。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为贪利养等增上力。故起第二取。奢摩他为依为往离欲起第三取。为欲随说分别所计作业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语取。此意由为欲得受用六尘境故。所以起贪乃至。为欲了知所许作业受果起我语取。问。若所取境即所取收。若能缘爱即能取摄。何是所为。答。前二别明。后一合说。或前取取且对于心。后所为取据由于彼有可乐相方起贪欲名为所为。此多分别。故彼论云。如是四取依二品取。谓在家品起初一。出家品起后三。故是分别。若是俱生何分二品。又此四取于初唯在欲。余通三界。故瑜伽第十曰。初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即由此说证受外增上果为缘起爱能润生者据欲界说。上二界中离境贪故。又解。四爱举境明者。亦且据欲界。若尔何爱润上地生。答。虽未见文。准许常我可通见·修。即后有爱及以独爱润三界生。或贪喜俱。彼希乐。虽举六境。实通内身。依内身起。四皆通润。问。内法异生不希后有。于命终时所起烦恼是取支非。答。亦是取支。若尔何故八十九云。我为诸取遍知永断正论大师。故于此法誓备行者。虽带烦恼身坏命终。而不于彼建立诸取。所以者何。彼于诸欲无所愿反而出家故。答。据分别起不障俱生。如内异生无不共故。虽起于行云云不说无明为缘。非无余愚。此不名取。应知亦尔。不还唯种子润。应不名爱·取。论十乐舍俱爱不与爱共相应故等者。问。若约种位。现受与种。何非爱俱。若约当起。识及名色。六识未起何有乐·舍。答。疏云。此生支位宽。故与乐·舍俱。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故。约此生支位中识·名色等。非据刹那名识支位得与受俱。依十地论子·果时义。以其生支是前种果。以种从现说得相应。故无违也(文)。
  (五十右)有说及无想没(文)。秘云。疏有说及无想没者。即前第七无想天没无心师义。
  (五十右)若助发助润起现无失(文)。义蕴云。何以知耶。缘起下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及圣有学三。无明为缘引非福行。我不说为无明缘行。准此有现助发无违。不还未至临终。先所未伏之惑。何理不起。故知此二起现无失。
  (五十右)泛释一切断义(文)。对法抄第四(二十九右)云。见断等义四门分别。于中第二辨所断义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断。谓诸染法通见·修断。二离縳断。此有二种。一离縳断。谓断缘彼杂彼烦恼。六十六说善无记法唯修所断。二不生断。此有二种。一因灭果不生。谓三恶趣果。见道所断。二果衰因不生。谓诸善法见道所断。五十三说于见道中。无相异熟能得毕竟非择灭性。故因亦断。如是类也。诸非所断二类如前出体中说。此即第二辨所断义。如唯识缘生中释。其恶趣果断二种。一云体亦随差见道障。故论云。无记修所断者。据余无记杂缘缚说。一云唯断业有无记不除。不能生异熟。云何释。异熟障据此果无记体在·生杂缘缚。
  (五十一右)杂彼烦恼(至)名为得断(文)。义演云。疏杂彼烦恼乃至名为得断者。意云。此疏中第一解。但立漏俱名杂彼烦恼。名亦有过。先至下疏生自征离也。如疏下文云。若说七名杂烦恼等文。即是难前第一解。
  (五十一右)又相间起(至)然显名杂(文)。义演云。疏又相间起者名为杂乃至然顺名杂者。意云。此第二解。杂彼烦恼者。谓前六识中善及无记等法。与烦恼前前后后间杂而起。名之为杂。由烦恼习气力故一一前前后后所起善无记法。皆成有漏性等名杂彼烦恼。即外难曰。若相间起名之为杂者。即有学回向大至初地。及顿悟菩萨至初地起平等性智及妙观察智。与第六七识烦恼前后间起。即平等性智等亦应名杂。答。疏中自然相顺者。名之为杂。其无漏第六·第七识不顺烦恼。与烦恼相违故。所以不名为杂。言此非因等起诸无记业因等起故者。意说。今名杂彼者。但于间生而有杂义。不由等起因而成杂也。以无记业非无明为因起也。故云非因等起。问。何名等起因。答。如有漏福不动善业。由无明支发。即此善行无明所发名因等起故可然。有漏善业名之为杂。若无漏第六·七识及无记法。不由烦恼无明为因所等起。故无漏无记不名为杂。故知非因等起。外离者彼即狭也。摄义不尽。若有漏善由无明为因发故名之为杂。即无明不发无记业。无记法应不名为杂。故是不尽也。
  (五十一右)无漏第六(至)非因不起(文)。义蕴云。疏无漏第六七不顺烦恼至非因等起者。此无漏六·七虽与烦恼间生。不名为杂。性相违故。有漏善业虽与烦恼不顺。然由无明之所等起故成有漏。可有杂义。无覆无记虽非烦恼为因等起。然与烦恼性相顺故亦名为杂。六·七无漏既非等起。又不相顺。故不名杂。问。第七无漏可与烦恼间生。此中何故兼言第六。答。据疏远说亦有间义。五识不然。无漏五识非佛无故。
  (五十一左)又杂者(至)善亦名断(文)。义演云。疏又杂者至善亦名断者。此第三解。意说。有漏善业名之为杂。以福·不动行由无明为缘支起故。得经名不同无记。无记不由无明支故。故疏云不同无记。后断彼无明。其善业即名离缚断也。然疏中第二解。杂彼烦恼即通有漏善业及无记法。总名杂也。宽。若第三解杂唯取有漏业不取无记名杂稍校。今者取第二解会第三解。少分名杂彼烦恼。理将胜也。
  (五十一左)此解违下唯修断(文)。义蕴云。次下文说依离缚断。说有漏善无覆无记唯修所断。今依此后解。即心王遍行等自性非染。既与见惑相应亦名见断。即违下说无记唯修断文。问。第二解云。与烦恼间起名杂。善无记等亦与见惑间起。亦应不修断。何故疏云前二说善。答。由分别惑与心等相应。念心等成染污性。心等心与见惑俱时而起。故约相应名杂。便违修断之文。见惑虽与善等间生。不能染彼善无记等令成染污。故此善等不随见惑通于见断。不违唯修故前解胜。
  (五十二右)若说七识(至)非杂烦(文)。义演云。疏若说七识名杂彼烦恼至但能缘尽说之为断非断杂烦恼者。意云。若说第七识中烦恼与第六识中等善三性俱故。以与漏俱故。名杂彼烦恼者。如不还果入身在欲界。以离欲界九品修惑尽。其第七识中烦恼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以势力等故。即应不还果身中善法应不名断杂彼烦恼。以欲界第七识中烦恼在故。由此但断第六识中能缘彼烦恼尽。故说善等名断。不约断杂烦恼名断也。以第七识中烦恼犹在故。必至无学方始断故。
  (五十二右)既示生上(至)亦自然无碍(文)。义蕴云。疏既示生上圣者不断杂烦恼亦自然无等者。如不还生上。欲界善等虽未断第七能杂烦恼亦得断。已断能缘诸烦恼故言自然无也。以缘彼烦恼强故。不待能杂自然名断。又解云。生上圣者。不断杂为一句。烦恼亦自然无为一句。言烦恼者。即见惑也。如次下文。指事作法。文意可知。前解为本(文)演秘云。疏既尔至亦自然无者。既由前理诸生上圣。下地善等虽未断彼杂烦恼法。然彼善等亦名得断。自然无者。显不由杂烦恼无故而得断也(文)义演云。但断欲能缘九品惑尽善法自然得断也有解云。不还果人虽不断第七识中杂彼烦恼种子。若生上界即不得起欲界第七识中现行烦恼。以此现行烦恼不起名自然无也。现行既无善名断。
  (五十二右)如见道烦恼(至)亦名为断(文)。演秘云。疏如见至亦名为断者。举见道或自性强故不由缘缚而称为断。例彼善等缘缚强无即名为断。虽见缘缚与善等杂烦恼有别。以俱非强取以为喻。亦无其失(文)义演云。疏见道至亦名此见道或自性是强。入见道时自然而不由修道缘缚无。故见道或无。故见道或得断名也。例彼善等亦名为断。善等是劣。缘缚是强。以强无故。所以善等得断名也。是故善等亦名缘缚断。
  (五十二右)既尔如何(至)此义应思也(文)。演秘云。疏既尔如何由之名有漏等者。此难意云。断既不由杂烦恼无。得成有漏应不由彼。详云。今为二释。一既有斯妨。即约六识解杂烦恼。当地六识烦恼杂无。当地善等名得离缚。二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断缚据强缘。杂在善等断。若尔何故云善等断由断。缘彼杂彼烦恼。答。善断有二。一小分断。二全分断。言离欲等欲善名断。据小分断。言由断杂名为断者。依全分断。无学满位缘杂二惑皆悉无故(文)。义蕴云。疏既尔如何由之名为无漏等者。欲界善等能缘惑强。不约断杂得名断者。如何说善等有漏。皆由第七惑耶。有此义应思者。缘缚先除。断从强立。漏据俱惑藉七方成故。善等虽断缚仍名有漏。若非由七漏义何从(已上)今谓。此是秘第二释。
  (五十二右)问如五见是(至)不应断(文)。义演云。疏问如五见是惠体至不应断者。意问云。五体即是惠者。即此惠为不断耶。
  (五十二左)应断者(至)皆可断故(文)。义演云。疏应断者至皆可断者。难云。若言自性应断者。即应遍行欲等心心所法体总所应名。何以故知。无离相应法外名断故。以相应惠体皆可断故。又难云。若是自性断者。即与烦恼相应惠体又亦无所缘缚法。又惠体既自性断者。亦无相应缚也。意云。若惠不是自性断而惠此所缘缚。亦有与烦恼相应义。亦有离相应缚义。若言惠是自性断。即同烦恼。所以无所缘缘等。云当体是缚法等故。若言惠体不应断者。五见便无见断所摄。故烦恼中五见是惠分。皆通见·修断故。若言不断便无是义。与圣教相违。
  (五十二左)如是乃(至)准此问答(文)。义演云。疏如是乃至不不正知等亦准此问者。应问云。不正知以惠分为体。此惠分是应断。是不应。若言是自性断者。无缚相应法。以惠体即是缚别。若言非是缚者。此惠便非烦恼体摄。
  (五十二左)是体者是缚非见者非(文)。演秘云。疏是见体者是缚非见者。惠与五见为体应断。非五见体。非自性断(文)。
  (五十二左)由此此下(至)皆大有妨(文)。演秘云。疏由此十等者。遍行·别境合而言(文)义蕴云。念由痴等方得染名。惠不从他。体自成染故有别也(文)义演云。疏由此此十等者。即遍行别境合而言也。意云。除惠余九通三性。是染分者。入随惑中。然体非漏。假名为漏。是所縳法故。其作意等。若是烦恼者。即无相应缚等。皆有大坊亦须说(文)今谓。疏云邪作意等。义演不加邪字。唯云其作意等。疑是邪字属上句末。以为疑辞。今按不尔。邪作意者。此如非如理作意之类。况又上下以四字为句。义蕴云。疏除惠余九入随烦恼中者。谓妄念及邪欲·耶胜解也。问。妄念与见俱别境分。何故妄念体非漏耶。答。念由痴等方得染污名。惠不从他。体自成漏故有别也。
  (五十二左)说依者等(文)。义蕴云。疏说依者因也所依处也。论恶趣等因惑业断果亦随断。如北洲等所依之处。此第八毕竟不生亦名为断。余人天等不同此也。
  (五十三右)瑜伽六十六(至)唯修所断(文)。六十六(十七左)云。云何修道所断法。谓一切善有漏法。一切无覆无记法。
  (五十三右)五十七说(至)及与不断(文)。五十七(十二左)云。十二一分非所断。谓即十四中六及余六余二非所断(文)略纂十五(二十二左)云。前十四中六及余六者。前中六。谓五受及意。余六者。谓信等五及未知根。以通漏·无漏故(文)义演云。疏信等六根至不断者。意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此之六法有漏是修道断。以趣无漏故亦名不断。
  (五十三右)而缘此缚此位起缚等(文)。义蕴云。疏而缘此缚此位起者。缘杂如次。疏问。见道烦恼岂不缘之者。见惑若缘有漏善等。见惑断时善等应亦名断。何故说唯修。疏答。缘之亦起。然未尽故者。虽断见惑修未尽故。非见断所感故。随发业之惑。亦见断者。即福·不动业亦分别无明所发。彼善趣异熟亦应见断。答。一由恶趣总别报业俱是分别无明所发。二由无明与行俱是分别。故果随因名为见断。善趣异熟善业所招业无明。可通修·见。故非断。问。恶趣总报业岂不以修道无明为助发耶。答。一云发总别二业正助俱分别。一云发总报业正助俱分别若发别报业正唯分别。助亦通修。既许有别报。善业通修理。般若发善趣总报行。正虽分别助即通修。若发别报正助俱修惑。由斯善趣与彼令差。不可为例。虽为此解理亦离详。且如此洲无想天等。既是善趣业招。何因亦唯见断。今应正解如前(文)而缘此缚(文)义演云。疏而缘此缚者。意云。缘此信等起缚。于修道位中起者。皆修道断也(已上)今谓。义演唯约缘缚。义蕴通约二缚。义蕴为优。
  (五十三左)对法第四瑜伽六十六等(文)。对法第四(七右)云。谓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义(文)瑜伽六十六(十七左)云。复次云何见道所断法。谓萨迦耶等五见。及依诸见起贪·嗔·慢若相应无明。若于诸谛不共无明。于谛疑等。及往一切恶趣业等。是名见道所断法。
  (五十三右)若择二取等(文)。半择者。玄应音义二十四(十三右)云。半择迦旧经论中。或作般吒。或作般荼迦。皆梵音轻重耳。此云黄门。其类有五。一半择迦总名也。有男根用不生子。二伊利沙。此云如。谓见行欲即发。不见即无。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扇(敕住反)谓本来男根不满。亦不能生子。四博又。谓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五留拏留拏。此云割。谓被刑者也(文)伦记十四(十六纸)曰。泰云。半释迦是无男志性。乐他于已为过义。扇?迦是无根义。初半择迦具此二义。第二半择迦有根。无男志性。乐为过故唯名半择迦。以有根故非扇?迦。第三以无根故非扇?迦。非本无根。为他残害。男志性不改。不乐他为过。故非半择迦。若有损害已后失男志性。乐他为过。同女性者。名半择迦亦扇?迦(文)杂集论八(二右)云。又半择迦有五种。谓生便半择迦(摄释曰。问。五种中生便·除毒。此二种永无男势。应名扇?。云何言半择迦哉。答。若无男势。后不乐他于已为过。即名扇?。虽无男势。若乐他人于已为过故名半择迦。据实望彼男势用合名扇?)。嫉妒半择迦(见他行媱自男势动名为嫉妒也)。半月半择迦(半月女·半月男势方动。得半月名)。灌洒半择迦(被他于已行非梵行得他精。而自男势起名为灌洒)。除去半择迦对法抄六(二十六右)云。扇?迦此云无根势(一生无也)半择迦此云乐欲乐他于已为过故。五中初得二名。次三唯半择迦。非?迦。人生中无男势故。后一若不被他于已为过名扇?迦。无根势故。若他于已为过名半择迦迦。有乐欲故不同初人。彼人一生无根势用。第五人曾有他用。虽无其形性势仍在。唯起彼用故。由此不被他于已为过。无乐欲故不名半择迦。不同前四人被他于已有过之时乐欲方生故。先生不生即有乐欲他于已为过故。瑜伽说三人此说五者。本性除去灌洒。即彼被他于已为过得不净灌洒故。五十三抄解不然。以嫉妒开人返不说灌洒故。此论开合嫉妒。故加灌洒(文)惠琳音义三(六右)同十二(六右)委释之。报恩吼八(二十七左)中引诸说。
  (五十三左)五十三说(至)是非择灭(文)五十三(十四右)云。若学见迹于卵·湿二生·北拘卢洲无想天·若女·若扇?迦·若半择迦·无形·二形等生。及于后有若爱若愿所得非择灭。当知一向决定由学见迹。掌不于后有。起希愿缠发生后有。唯除未无余永害爱秽种子故。
  (五十四右)断是舍义(至)例应然故(文)。义演云。疏断是舍义非得对治义若尔恶趣业果亦无记性为例亦然者。意云。今者善及无记法是不生断者。但是舍义。非得无漏治道断也。但现行不起名之为断。其三恶趣恶业无记果。至见道时现行更不起。亦名为断。断亦是舍义。故云例亦应然。然此善无记法种子至于修道位中。即是离缚断说。无想天三途异熟无记果。及别报善业入见道时现行不起名不生断。若此等种子皆悉不断。至修道身。始离缚名为离缚断。
  (五十四右)与因合说(文)义演云。疏与因合说者。意云。说恶趣果见道断者。与因合说。以分别烦恼为因发业。见道烦恼既断。果亦不起。果与因合说名为断。其果种子未断。
  (五十四右)五根见断亦如此释(文)。义演云。疏五根见道亦如此释者。意云。三恶趣·八推·女人·半择迦二形等。所有五色根名见断者。亦是与因合说名断。其色根种子未断。其修道位方离缚断。有云。信等五根外道出无想定时亦有。后至见道位准前亦断。即不生断也。若约离缚边亦名修断。
  (五十四右)若道理论唯有三种(文)。枢要下末(二十二左)云。应断之法者。五十九说。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所以者何。对治道生烦恼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名断彼相应。相应断已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文)若小乘说。其如俱舍光记一(三十七左)宝疏一(六十一右)于中宝疏大断大小乘三藏法师之义。
  (五十四左)无想定等(至)随见断(文)。义蕴云。疏无想定等引发烦恼见位因亡果随见断者。问。如前疏说舍外道等所依身故。彼无想定故亦不起。准彼即是果丧因亡。如何此云见惑因亡果随见断。答。前说外道等者。但举定所依身而非定所招果。定之果者。谓无想天故不可说果丧因亡。由邪见修定故。邪见因亡定随见断。前虽说舍外道身。意说。由分别烦恼断故定亦不起。非是依疏文前后乖返(已上)今谓。此释与演秘不同。准疏文势演秘应优。演秘云。疏无想定至因亡果丧者。问。唯依外道方起此定。入见便舍外道依身定。永不起。何故不名果丧因亡。答。疏示方隅举三恶起别报善业果丧因亡。显定亦尔。然恐有执定唯果丧因亡一义。故更举之因亡果丧。显通二义。不尔何故在此果丧因亡下辨(文)。
  (五十五右)大论第十(至)无全断者(文)。第十(十五右)之文如上引。  
  (五十五右)虽有七生(至)不定(文)。演秘云。疏虽有七生至不定者。此问意云。得预流已欲极七生。更不生上。无欲第八。此即全离上界有支。云何得言无全断者。其答意云。亦有预流而得不还。得生上界。由此不得云全断也(文)义蕴亦同。
  (五十五左)不还欲界一切至与此同(文)。义演云。疏不还欲界一切至不定者。意不还离欲界一切有支。其上界不定。或于欲界证无学。或有从不还次第生上二界得无学者。或利根招果不生上。有钝根。次第行果故生上。上不定。此通前后。并答前问。若阿罗汉即断一切有支。瑜伽正与此文同。
  (五十五左)此门兼解果断分齐(文)。义演云。疏此门兼解果断分齐者。意云。此中兼明初果一来不还无学断十二支分齐。如初二果断欲界一切一分有支。不还果断欲界一切有支。罗汉断三界一切有支尽。无明四果断十二支分齐也。或约无想天果名不生断等如前说。论十乐舍(乃至)实义。如是诸圣教中。随彼相增所说不定者。此亦虽说十二支。与三受相应意也。据此论中说。十支与乐受舍受俱。十一支与苦受俱。十一少分坏苦所摄。十二少分苦苦所摄。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者。此等皆是假说。即约当来生老位中假说与乐舍受等俱也。今者若据当实义言之。十二支中若无明·行·爱·取·生·老死。此等六处中既有现行心心所。故六处支中得与乐更舍受·苦受相应。此六支中亦得有苦苦·坏苦·行苦也。余识等五支并有支。此等六支皆是种子。未起现行心心所。如何得与三受·三苦相应。问。虽无三受是无三苦邪。有为皆是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现受既无。苦缘何立。故此六支无三受·三苦也。所言有者。皆是假说。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行苦者。即十二支无同种现。一切皆是行苦所摄。答。言依舍受与行苦者。唯无明等六支中得有行以苦。以此位中得起现行舍故。又缘起说。生显行苦。老显坏苦。死显苦苦。又十地经云。无想行识名名识六处名行苦。触受名苦苦。受苦苦受·有·生·老死名坏苦者。如上圣教。皆虽相似说也(文)。
  (五十五左)三众俱门依当起位(文)。枢要下末(二十七右)三受俱中识等六支既是种子。云何相应。择有二义。一依当生位说。二依随顺俱有。义亦无违也。故种名俱。俱是相应之异名故。若尔依有支无当生。云何相应。识等五种当有现行种说相应。有支威力曾于行支等中有相应。故种亦说相应。或从识等当生位说(文)。
  (五十五左)受不与受相应是自体故(文)。义灯六末(三十七右)云。问。若约种位现受与种何非受俱。若约当起识及名色六识未起。何有乐舍。答。疏云此生支位宽故与乐舍俱。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故约此生支位中识名色等。非据刹那名识支位得与受俱。依十地论子果时义。以其生支是前种果。以种从现说得相应。故无违也(文)。
  (五十六右)大论第十(至)所除中一(文)。义演云。疏大论第十至所除中一者。意云。此引证也。瑜伽云。乐舍除二者。但支十支相应。除受及老死二支。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即苦受与前所余二支中老死支相应。不与受相应。故说云。三受门中乐·舍二支得与十支俱。苦受得与十一支俱故。大论与此论同(文)义蕴云。疏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若苦受俱更取乐舍所除二中。一者死支故成十一(文)。大论第十(十四右)云。复次几支乐受俱行。谓除二所余支。几支苦受俱行。谓即彼及所除中一。几支不苦·不乐受俱行。谓如乐受。道理应知。
  (五十六右)三苦分别门(文)。枢要下末(二十七右)云。三苦中苦依生苦相。初二唯欲。后一通三。若据其性苦苦唯欲。有迫缘故。坏苦通色界。有乐受故。如经中说。入变坏心。后一通三界(文)。
  (五十六左)大论第十(至)支一分(文)。义蕴云。疏大论第十至非受俱行支一分者。谓十支舍受俱行支。舍受·俱受取非受俱行支中一分是舍受者。唯是行苦非余二苦收。
  (五十七左)论十二全分(至)如坏苦说(文)。演秘八(四十三)云。论十二全分行苦所摄等者。此同瑜迦六十六说。按彼论云。谓后有业烦恼所生诸行。于彼自体中能随顺。生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粗重所摄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略五取蕴皆名为苦。又此行苦遍三受中。然于舍受此粗重之性分明显现。是故但说不苦乐受。由行苦故。譬如热痈以冷触对即生乐想。热灰堕上便生苦想。若二俱离尔时唯有痈自生苦分明显现。又行苦性中。乐如冷对。苦如灰堕。舍如离二痈自性苦(文)。
  (五十七左)大论第十(至)非二支收(文)。第十(十四左)云。几支行苦摄。谓所有坏苦苦支亦是苦支。或有行苦所摄非余二苦。谓不苦不乐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
  (五十七左)瑜伽六十六说(文)。如上已引。
  (五十七左)此约实体(至)二位说支(文)。义演云。疏此约实体相显二位说支者。何名二位。一者实体。二者相显下自解之。言实义摄苦如是者。即相结上所说苦义也。
  (五十八右)且此论中(至)名多分(文)。义演云。疏且此论等中有二至多分者。此释二位也。一全体多分摄三苦者。此解实体位也。意云。若据全体论即多分摄得三苦。故论者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诸有漏法皆行苦故。此约多分。不妨于中亦有余苦。故论云。十一少分坏苦所摄。十二少分苦苦所摄。二相显多分摄三苦者。此解相显位也。意说。即与舍受俱时支名行苦。故依舍受立行。相状显故。疏云即舍受俱支亦名苦。即十一支名行苦也。余二支受俱苦者。意说。与苦·乐二受俱支名苦苦·坏苦。故依二受以立二位。其相最显。此据多分不妨。于二苦中亦通行苦也。且就二受据相显别立苦故。
  (五十八右)缘起经上卷(至)死显苦苦(文)上卷(九右)之意非引全文
  (五十八右)十地第八(至)名为坏苦(文)。第八(十左)之全文。
  (五十八左)瑜伽等说(至)正称道理(文)。义蕴云。疏瑜伽论说据遍法体正称道理者。谓缘起经但约果位以配三苦。不摄因十支。便非遍法体。十地经中虽遍因果。唯据相增非正称理。大论三苦与此论同遍因果。故名遍法体。不随相增名称正理(文)义演云。疏瑜伽等说据通法体正称道理者。上来此论中所说。十一少分是坏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少分是行苦者。皆依瑜伽论第十说也。故知瑜伽所说称正道理。
  (五十八左)因多种子隐而不论(文)。义演云。疏因多种子隐而不论者。疏中二解。此是第一解也。据因中识等五及有支唯是种子。无明与行无爱·取此四支半是种子。半是现行。故言因多种子隐而。不说十二因中有三苦也。
  (五十八左)或说果时即显因故(文)。义演云。疏或说果时显显同故者。此第二解。意云。此十二支因中亦有三苦。其有为法皆是行苦。既与苦乐受俱得有二苦。故论云。十乐舍俱等广如前说。故前十支亦有三苦(文)。
  (五十九左)对法论说(至)有能所生(文)。第四(九右)云。于果时有能生所生。
  (六十右)五亦集谛招感名集(文)。枢要下末(二十七左)云。决择分说苦等四谛体。如疏摄事分中说。十二分逆观中生支及识等五者。是老死集。即苦集体同者。集有二种。一招感异熟名集。即决择说唯业烦恼。二能生苦果名集。摄事品中生支等。是二论虽别不相违也(文)。
  (六十右)萨婆多师(至)故说二(文)。俱舍二十二(二左)同应知此中果性取蕴名为苦谛。因性取蕴名为集谛。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虽有殊·非总有异。
  (六十左)集是有报义(文)。五十五(十五右)云。问。苦谛义云何。答。烦恼所生行义。问。集谛义云何。答。能生苦谛。
  (六十左)大论第十五十六至与此文同(文)。第十(九右)云。问。几支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支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种子性。问。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文)五十六(十八左)云。余事所摄支中二是未来苦支所摄。谓生老死。五是未来苦因所摄。谓现法中从行缘识(乃至)触缘受。又即五支亦是现在苦支所摄。由先世间今得生起。果异熟摄。谓识·名色·六处·触·受。又现在果所摄五支。及未来果所摄二支。总名果所摄缘起。当知余支是因所摄缘起。
  (六十一右)集谛谓所余(文)。义蕴云。疏集谛谓所余者。准彼亦应言。三支现在因。即受取有三支。当苦因即无明行。
  (六十一左)不尔识望(至)得至得为因缘(文)。义演云。疏不尔识望名色至得为缘因缘者。意云。若不如前邻次说尔者。即识望名色。乃至展转亦尔。得为因缘也。谓约当生·老死果说为因缘也。意说。此识等虽不同前邻次说。今据隔越说。我等五支望当生·老死亦得因缘也。即隔有支等名隔越也。
  (六十二右)如对法说(至)业种者(文)。对法四(十左)文如已引。
  (六十二右)集论第四(文)第四(十右)亦如已引。
  (六十二左)瑜伽第十(至)无因缘者(文)。第十(五左)云。问。何故诸支相望无因缘耶。答。因缘者自体种子缘所显故(文)。
  (六十三右)若无此论难解瑜伽(文)。义蕴云。疏若无此论难解瑜伽者。谓彼论答云。因缘者自体种子缘所显故。由依业有便非自体。依现爱取即非种子。由此彼论不说因缘。见此全文知彼论意。
  (六十三左)无明望行(至)有余二缘(文)。演秘八(四十四右)云。有义问云。无明望行既非同类。如何得有等无间缘。答。一云理实但与行俱无明为无间缘。然行俱者业眷属故亦名为业。故说与行为无间缘。二云同聚异体展转得作无间缘故。若如前解福·不动行非无明俱。如何成缘。故后说胜。问。如非福行亦无明俱。如何望行为等无间。答。总依诸行说有此缘。今此不言望三种行皆成无间望福·不动成无间。故非福应思。详曰。观后问意其非福行既无明俱。即是无明无明为缘。答。意可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后聚品总为无间。无明望行为无间缘。不约别对后无明说。由斯但说无明望行为无间缘。故无有失(文)。
  (六十四右)谓通达后(至)亦名为意(文)。此百二十四字衍长。演秘·义演等不牒释此文。古本亦无。
  (六十四左)又如对法(至)非实缘起说(文)对法第四(九左)云。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得为因缘。由彼熏习相续所生诸业能造后有。故当于尔时现行无明能引发。故为等无间缘。由彼引发差别诸行流转相续生故。思惟彼故为所缘缘。以计最胜等。不如理思惟缘愚痴位为境界故。彼俱有故为增上缘。由彼增上力令相应思颠倒缘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随其·所应尽当知。
  (六十五左)如大论第五(至)是苦道(文)。第五十六(十八左)十地第八(二十右)中边上(六右)。
  (六十六右)盖中边(至)名杂染(文)。真谛中边分别论上(五左)云。三种准者。谓烦恼·业·生。烦恼难者。谓无明·贫·爱·取。业难者。谓行及有。生难者。谓所余七分(文)。玄奘辨中边论上(六右)云。三杂染者。一烦恼杂染。谓无明·爱·取。二业杂染。谓行·有。三生杂染。谓余支(文)今谓。新·旧二论第三言生。今疏言苦难失稽矣。无上依经上(十六左)说。于三界中有四种难。初三即惑业生。第四过失难如枢要引。
  (六十六右)难法第四(至)是业(文)第四(十二右)。
  (六十七右)瑜伽第十(至)广问答等(文)。第十之文如上屡引。九十三。缘起经上下。
  (六十七左)此下第二正解二死(文)。枢要下末(二十七左)云。二种生死以八门(义灯亦有八门。与今不殊)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招生死差别相。四解位次。五解得处。六四种生死相摄。七会三种生死不同。八问答分别对名。问答三门如论。其得处如前第七卷解第八识生无漏中说。然应料简诸果不同。其位次预流等得初地即得。如瑜伽决择声闻地及佛地论。其三种生死不同。如疏中引楞伽。然且胜曼及此论三种身。依三乘决定。楞伽唯依大乘顿悟怖烦恼者说。或通说不定性差别胜位。地前一切与本无别。所以不说。辨招生死差别相者。分段有二。一散。二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缘生。唯欲界·全上界小分。依生得善得报别。二依胜闻思生得善心转延福寿。杂资所越唯在欲界。心猛利故。定中有三。一有漏定愿转福寿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静虑广果天下乃四无色。唯有漏业熏三品禅生。三生五净居。有无漏杂变易唯二。一者漏发愿等并无漏合资故业。谓七地已前一切二乘。皆已现行无明等为缘资二。八地已上唯无漏定资现行智障等并已无故。摄四生死者。无上经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十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蜜。何者为四。一者生缘。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无有。何者生缘。或即是无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生因。或是无明住地所生诸行。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三种意生身生。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堕眠。譬如缘三有中生念念老死。下文云。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二业难。三者生报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报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有有者。有三界有异熟体。无有者。无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无漏资生死亦说为难。问答分别既得变易。经三大劫亦有变易。得百劫邻角耶。答。不得。不以所知障为缘故。若所留身有漏定愿所资助者分段身摄。设许无漏定愿所资助感其分段。有何过失而不许耶。以极胜故非分段收。非变易者不能无漏资身久住。势力弱故(文)。义灯六。
  (六十七左)得名所由(文)。义演云。疏得名所由。即解因缘二字之所由也。因者正惑。缘者助感也。
  (六十八右)无漏业中(至)缘事生故(文)。义演云。疏无漏业中除无分别乃至缘事生故者。问。加行·根本·后得皆名无分别。问。若皆无分别者。未审有何差别。答。虽无分别义各不同。如加行智无颠倒分别。正对智无推求分别。后得智无邪思惟分别。故此三种皆名无分别。今唯取缘事生后得分别智。不取缘安立四谛无分别智。以缘四谛理故(文)今谓未详。
  (六十八左)论缘谓烦恼所知二障(文)。义蕴云。问。论但言烦恼助感。理以无明发业。名为助感。
  (六十八左)意趣润生者等(文)。义蕴云。疏云意取润生之惑者何。答。胜鬘既说。如取为缘。取是润惑业为正感。取润业种名为助感。
  (六十九右)论三界粗异熟果(文)。义蕴云。问。疏云五蕴为性无色定有色耶。答。三界通言据多分说。亦不相违。有云。约定色者。理必不然。此业异故。或取色种亦不应理。非波系故。
  (六十九右)用前有漏(至)异熟果(文)。义灯六末(三十八右)云。且分段生取名言熏习识等五种而为亲因。福及非福·不动三业为胜增上能招感缘。一切烦恼总能为发业润生之缘。由依他缘而得生故。胜曼经·无上依经·宝性论等。皆隐识等名言亲种。但显增上业名为因发业润生惑名之为缘。故胜曼经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
  (六十九左)此释名也(至)各分段(文)。义灯六末(三十九右)云。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余。有差别故。此差别身命有齐限。即段之分名分段。命属身故。即依士释。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亦分段名为分段。即持业释(文)。
  (七十右)谓前诸无漏(至)细异熟果(文)。义灯(六末三十八右)云。变易生死即前识等五果种子皆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不动除无想天及五净居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而为远胜缘。故此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又云。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又云。无漏有分别业。有分别业即后得缘事智俱之思。思亦即愿故不别说。由所知障执彼菩提有情为有。起此悲愿亦为断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为其缘。虽实变易用名言种而为亲因。福·不动业为增上缘。若无漏无胜堪能感变易生。由所知障方发悲愿。故起无漏资身故业。故此论云。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今隐所资但举能资及以能发胜劣两缘。故胜曼等云。无漏业因所知障缘有意生身。既以识等名言种子为亲因生。明变生体是有漏。说是无漏界外生死者。依胜缘说。或无漏人所受生死。或无烦恼漏所受生死。故名为无漏。非体无漏界外别性。非离三界有别有情。仁王般若云。三界外有别众生。是外道义。非诸佛经(文)。
  (七十右)非彼世间(至)故名为细(文)。义蕴云。疏非彼世间乃非回心至诸天尚不能见者。意云。有预流果入变易身。分段罗汉等皆不能见。但是分段身无问凡圣皆不见变易身说。得天眼亦不能见。若向果·菩萨等一种归变易身。但各各同类自相见。从上得见下。下不得上。如初果受变易身不见上三果人变易。唯自类相见。若上果人受变易。非但自类相见。亦得见下三果变易身。乃至回心及顿悟菩萨。虽有同受变易身。然下位自相见而不见上。上位自相见亦得见下位变易身。又此变易身极是肉眼亦能相见。纵有分段得天眼者亦不能见。问。初地菩萨受变易。二地分段菩萨得见下不。答。亦得见。以二地菩萨根劣惠强亦见下地变易细身。不同二乘无学等。以根钝故。又虽是同初地然有分段有变易。但同类自相见。分段亦不见变易身。且初地菩萨若分段若变易。皆不能见二地菩萨分段身。既不见二地菩萨所住之土。岂得见身耶。亦如六欲天展转下不见上天身土。以福有强劣故使然也(文)具如次下(八十四左)。
  (七十右)第八十说(至)尚不见故(文)。此变易身非唯诸天不见。如二乘等犹不能见。如下论(二十四左)八十(二十二右)云。问。若住有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答。由彼要当增诸寿行方能成辨。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密意说言物类。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槃故不如初心始业菩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其名尊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瞻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观。何况其余众生能见。彼于涅槃多乐住故。于遍游行彼彼世界亲近供养佛菩萨中。及于修习菩提资粮诸圣道中。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被觉悟已于所修行能不放逸(文)今谓。起信解谤以此论文证无余依有色·心等。是故论文虽长具引不略。此文明言别作化身示现无余般涅槃界。知是非实无余涅槃。每令幼学听莹。可不慎乎。此文亦见佛地论第二(十三左)。
  (七十左)如前第七已有二解故(文)。第七(二十八左)云云。义演八末上(二十左)云。疏总举二人者。解云。即是顿悟·渐悟菩萨二人。若顿悟色界后生无漏。若渐悟即唯欲界后引生无漏第八(文)疏一切异生即顿悟人者。意说。若悟顿人直入菩萨初地等即名异生菩萨。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学圣果。或得无学圣果后回心。入初地者即名圣者菩萨。
  (七十左)此变易死(至)下当知(文)。义蕴云。疏此变易生死不属无漏业者。问。实圣教说为无漏。随助因说即属无漏。何理相违。答。此云。殊约异熟果是明。不属无漏。若随助因增上果摄。此据克体不随因。故无违也(文)义灯六末(四十四右)云。然分段死言属三界。变易不言。以分段死随业系地即言三界变易之业说是无漏故不言地。要集说云。随在二界者不善论意。变易生死隐不说彼有漏业。故处所差别。略准可知(文)。
  (七十左)论由悲愿力(至)故名变易(文)。演秘云。论由悲愿力至故名变易者。问。按摄大乘云。菩萨留惑证一切智。今云。悲愿能招于生得至佛果。岂不相违。又生但由悲愿而致。何用烦恼。不退菩萨而不断耶。答。七地以前用受分段。八地已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断。若尔应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断耶。答。如末那惑虽最后除亦得名染。此亦无失。又能助所知令变易续。故不断之。若尔二乘无学回心应无变易。烦恼无故。答。有惑习气。能为助缘亦受变易。且依初释(文)。
  (七十左)谓由大悲救生(至)如细身命(文)。义灯六末(三十九左)云。且依此论略列三名。一不思议返易生死。释名如论。亦通依士·持业二释。以由无漏所资感故。所受返易妙用难测。非下劣境。变易即不思议。持业释也。或无漏定愿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不思议之返易生死。即依士释(文)。
  (七十一右)如资色界广果天身等(文)。义演云。疏如资色究竟天身至欲界人天亦尔者。意云。此即指事也。有二解。一云若受变易生死者。以无漏定愿资此旧身。令得广大过于色究竟天身。然此天身长一万六千由句。今资此身过彼天身。故云过一万六千由旬。令过一万一万六千劫者。由菩萨得变易。必无漏法资延寿令长彼天。故过六千劫。或异于彼者。随一种由无漏法资。或可身不得过一万六千由旬。命亦不得过一万六千劫。则所资身长短命劫数。论少异于彼天身命。故云或减于彼也。何以如是。由其菩萨愿力。须长即长。须短则长。须短则短。而无定限。故云无定齐限。欲界亦尔者。意说。于欲界人天中受变易生死者。以无漏定愿资旧身。今或长于旧业所感者。亦无定限。故云无定限。今即增减者。谓诸菩萨意欲尔故。若菩萨上生究竟天者。不得变易身也。第二解云。若生色究竟天者。必得变易即资本身。更长于一万六千由旬。今更过一万六千劫也。或减于彼用无漏资。故可身感旧身尔减旧命。何以如是。谓如由菩萨意欲等故。欲界亦尔。问。如色究竟天如何得有回心耶。答。虽有声闻生彼不回心。直往菩萨生彼亦得变易。问。如圣者云。大地菩萨不生于彼。云何于色究竟天而受变易耶。答。前卷解亦有许得生者。故受变易身义亦无妨。且依前解。言色身五百由旬今过五百劫者。意说。第四禅中广果天身。身长五百由旬。寿命五百劫。若菩萨受变易身。以无漏定愿资故身因。令身自命或过于彼天减彼天义如前说。亦有疏无资广果天身过五百由旬命过五百劫或减于彼。此疏本虽不载广果之文。意义亦同。彼此皆得。
  (七十一左)楞伽第四(至)无漏法身(文)。楞伽第四(二十一左)云。大惠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是故我为诸声闻故说一乘道。大惠声闻·辟支佛。若离一切诸过熏习。得证法无我。尔时离于诸过。三昧无漏醉法觉已。修行出世间无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议自在法身(文)。问。胜鬘三种意。成身通渐·顿二悟。楞伽所说亦为通耶。答。枢要有二释。一限顿悟。一通渐·顿。二各有理。正否如何。太抄·义演等前说为胜。兴师·范师后释为优。思之。
  (七十二右)又此生死(至)之所成故(文)。义灯六末(三十九右)云。二名意成身。身即属果。意愿是因成通因果。即随意所成之身。身属因故。依士释也。
  (七十二右)胜鬘经云(至)诸受根灭(文)。经(十八左)云。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生死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诸根坏。生者新诸根起(文)宝窟下末(二十六左)云。今明释生死中有三。谓标释结初生死。两字标生死也。生死者。此三字将欲解释故牒六也。诸受根没者。释生死也。眼耳等六根生识领纳六尘。故云诸受。又此六根能能容受识住。故名为受。此六能生我。故名根。没者死也。生分已谢。死分次起。故云次第也。不受根起者。虽有根相。不能生灭领纳前尘。故云不受根。又不容受六识。故言不受根也。是名结也。乃至今示生死之相。诸根坏者。眼等诸根坏。五受中舍受根坏。生者新诸根起。由业烦恼力未来还生为起。五受根中是喜受根起。四识住中喜润故。住亦是十二缘中识支也。
  (七十二左)此天人之名(至)即胜鬘也(文)。宝窟上本(四右)云。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罗。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鬘谓华鬘。而言胜者。一释云。鬘中之上故云胜鬘。胜鬘父母借彼世间殊胜之鬘以美其女。故号胜鬘也。
  (七十二左)佛性论云(至)受于变易(文)。佛性论第二(二十九右)云。复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极果四德。金刚后心方乃得之。应知。何以故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独觉·大力菩萨。住无流界有四种怨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有生死。乃至广说。
  (七十三右)彼经自云(至)因之而起(文)。经(十二左)具文云。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彼生心上烦恼。彼生心上烦恼·止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如是过恒沙等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
  (七十三右)所言住是何义(文)。宝窟中末(二十八右)云。略以八同释五住地。第一释名门。见一所住地者。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惑。八忍七智推求谛理名见。缘一理总断烦恼。故名一处。故云见一所住地也。又解。五利烦恼推求名见。入见道一处并断名见一处。言住地者。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目之为地。
  (七十三左)第八地说(至)自在愚也(文)第九论(三十三左)云。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断。彼永断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一分故。
  (七十三左)彼言大力(文)。胜鬘经宋求那跋陀罗译。
  (七十三左)无上依经云大地菩萨(文)。经上(十五左)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密(文)此经全部二卷梁真谛译。然佛性论亦真谛译。第二论中(十九右)一处云大力菩萨。一处(二十右)云自在菩萨。明言异意同。
  (七十三左)此非尽理但随经者。义蕴云。据实前三果七地已前宁受变易。今云罗汉已得自在。自在菩萨及是八地故云非尽理也。下疏会。
  (七十三左)佛地第二(至)即前三果(文)。第二(十三左)云。若尔声闻或除七生。或除三生。或除上界处处一生余一切生得非择灭。或一切生皆非择灭。云何更经三无数劫修菩提因而得佛。虽诸烦恼所润分段得非择灭。而由愿力受变易生。三无数劫修菩提因。无有过失。非择灭者。众缘不具。于此时中毕竟不生。非永不生。彼虽长时住在生死。由定愿力资惑生因。令其功能多时生果。即此一身展转增胜乃至成佛。如延寿法更不受生。
  (七十四右)于此时中毕竟不生非永不生(文)。义蕴云。既无烦恼七生等后众缘不具。毕竟更不受生。非此中第七生身断绝不生。以资故因得相续也。
  (七十四右)第八十说(至)乃至广说(文)。第八十(二十三右)云。复次回向回向菩提声闻。或于学位所待众缘有差别故。
  (七十四左)如前卷末已略解说(文)。如第七论(二十八左)疏七本(五十七丁)释。
  (七十四左)七地已前(至)乃是实身(文)。问入地已去秽业已亡。得恶趣不生。何以有受实身乎。答。凡代受苦是萨埵利物之极。何有不实苦。若实不受则何称化物之深。故瑜伽中分二十二根三断门。苦根通非所断。此论亦言苦受亦由无漏起故。若非入地已去代受苦时。何通非所断。然入见已后虽复断分别二障不造恶趣总报业。而俱生二障未断。故造恶趣别报业。理亦无违。故疏主对法抄明言菩萨生三恶趣。太贤古迹等祖述斯义。言生三恶趣实身受苦。义演云。七地已前代诸有情受三途苦等者。意说。菩萨是欲界中人天实身。此菩萨代有情受苦时。菩萨身亦有苦受相应。以分段身粗火所烧也。菩萨若生厌离即除苦受。若菩萨在地狱中。或施饮食。或为说法。务在利益。问。若菩萨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时。如何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萨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无有失。又解云。菩萨设生色界。纵入地狱。火烧不痛。以色界身细自业所感欲界火粗。粗细既殊。火烧不痛。苦已得变易身往三途者。化身往受苦等。
  (七十五右)此句由自在故烦恼未尽故(文)。义演云。由于三昧得自在故受变易。烦恼未尽故受分段。属第四句者。谓不受变易不受分段。即如来无余涅槃界。
  (七十五右)大智度论(至)舍分段也(文)。智度论七十三(十左)云。复次是菩萨又修集无量无边善法身中无八万户虫。亦少病痛故衣服·卧具等常净洁无污。得诸法实相等善根力故身中无八万户虫。心清净故身口等亦清净。离虚诳邪曲等下贱烦恼故心清净。二事清净故虽行世间离诸逼迫苦恼。心不厌没故出过声闻·辟支佛地。是菩萨贵佛道故不贵利养。虽行头陀不遗是法。以是究竟道因缘少分非究竟道。是名阿鞞跋致菩萨行类相貌(文)。大般若三百二十六(二纸)四百四十八(十三纸)云。善现不退菩萨身心清净。非如常人身中常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诸菩萨善根增上出过世间所受身形内外清净。故无虫类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渐渐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转净。由此因缘是诸菩萨身心坚固曲若金刚。不为违缘之所损恼(文)义蕴云。大般若云。不退菩萨身心清净。非如常人身恒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
  (七十五左)如对法第十三抄会(文)。对法抄第十(六十五右)。
  (五十五左)楞伽第四(至)意生身故(文)。第四之十五叶左全文。此次上文云。大惠如圣人智。修行分别见五阴虚妄。大惠是名五阴无五阴体相。大惠汝今应离如是虚妄分别之相。离如是已为诸菩萨说离诸法相寂静之法。为遮外道诸见之相。已下如疏所引。
  (七十五左)十卷楞伽第五云等(文)。第五(初右)演秘云。疏十卷楞伽等者。疏虽粗释初学犹述。今依古德逐难略解。理惠之心证法相应。有寂灭意。名三昧乐。由入三昧能现身故。复由三昧安住心海。见自心境妄心转识波浪识相。而不生起或见自境。显由妄识不生方知第二身。文疏引不尽。而经次云。妙花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中月镜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是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土大众。释曰。以无性惠悟此理。故得如幻定能觉诸法悉如幻等。菩萨所起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花庄严。有为缘生故。如像等。言如实觉知诸法相。亦起身因。第三身。云种类生等者。释云。应物现形。形非一故名为种类。随感齐发名曰俱生。起不加功称无作行。无作行等为起身因。身名种类俱生等也(已上)今谓。义蕴亦同。彼云。疏一者得三昧乐者。由定而得法乐也。善通法后二以彼必得故行标之。三摩跋提者。显定自在而得此身故以名也。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者。由多时住无相观故。能如实知诸法皆如幼事。因得此身故五色也。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者。由得四无碍智及业自在故。而得此身故。能变数万亿随类化生种类多身俱时而起。不由功用名无作行。此之三名或从因称或果名。理可思惟。
  (七十七左)经云自心寂静等(文)。义蕴云。疏经言自心寂静等者。由得定自在故名自心寂静。行种种行者。于一行中起诸行故。大海心者。谓本识也。转识之相者。即大海波也。由得胜定故。烦恼之风不作。心波之相亦寂静也。言自心境界者。谓真如也。由证此境故如实知一切真妄。故下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境等。余义可知。故彼二种三种意生身名位有异者。楞伽·胜鬘意生身名二种。
  (七十七左)故彼二种(至)亦不相违(文)。义演云。故彼二种三种至亦不相违者。意云。此意生身有两个三种。故云二种三种也。即如胜鬘·此论说二乘无学·已得自在菩萨得三种意生身。此即第一三种也。又楞伽经说三种意生身。即第二三种意生身也。故知据胜鬘·楞伽·唯识。菩萨三种意生身仍不胜有学回心。今时并取佛地论。或除七生满受变易。或除一生满。或除上界处处受一生。及瑜伽八十或于学位方能弃舍。即前果人受变易。或无学位方能弃舍。故通取诸教。义方周悉如上。诸经所说变易名位有异义意亦不相违。
  (七十七左)此变易生死(至)从喻为名(文)。义灯六末(二十九)云。三名变易化。变谓改旧。化谓新起。变化即身。持业释也。更有多名。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辩。
  (七十七左)此显扬第十六(至)非业报身(文)。第十六(十四左)云。声闻转依当知复有二种。一趣寂灭。二趣菩提。问。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答。依变化身住能证菩提。非业报身。
  (七十八右)论如诸异生拘烦恼故(文)。义蕴云。论若所知障助无漏业至拘烦恼故者。疏中三释不断优劣。然第三解文显明。以所知障解脱故得入无余。不能发业润故不同异生拘于烦恼。且第一解然。瑜伽以二乘定性与无种姓人种姓相类理即可然。今此以二乘趣灭心拘同于异生拘于烦恼。即法喻稍不相似。其第二解云。难伏外计者。谁为计耶。大小二乘不许无漏同于善恶感生死也。若云小乘计以无漏熏禅感净居者。即不得以所知障为助耳(已上)今谓。疏三解中准语势气第一应优。以第二言亦有此理。第三言亦无过失故。第一言同二论故。喻取少分理类常何妨。法喻稍有不似。学者择而居焉。
  (七十八左)若作此解(至)但有三文(文)。义演云。疏若作此解有四问答至但三文者。解云。若将如诸异生拘烦恼文。答。前问即有四问答。若将此文总作难词即但有三问答。故前疏云或分为三。
  (七十九右)第八十说由种姓别(文)。八十(二十三右)云。问。若。若阿罗汉回向菩提便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何因缘故一切阿罗汉不皆回向无上菩提。答。由彼种姓有差别故。所以者何。诸阿罗汉现见种姓有多差别。谓或见有诸阿罗汉俱分解脱。或复见有唯惠解脱。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故当知由彼种姓有差别故。非一切阿罗汉皆能回向无上菩提。
  (七十九左)有二难意(文)。义演云。疏有二难意者。如下疏曰。总同即第一难意。又云第二问也。即第二难意也。
  (八十右)先答第二问(文)。义演云。疏先答此第二问者。如论云。谁言实感至非独能感已来。总是答第二问也。然所知障等论文。是答第一问。有疏中错作答第二问。读者知之。
  (八十右)初解同瑜伽(至)亦无过失(文)。义演云。疏初解同瑜伽佛地者。此瑜伽·佛地论中亦有此问答故。彼论云。若所知障助无漏业。乃至答云如诸异生物烦恼故。故同二论等。
  (八十左)此第二外人问(文)。此依有四问答以辨。
  (八十一右)解脱者谓二涅槃等(文)。义演云。疏解脱者谓二涅槃者。二涅槃者。谓有余依·无余涅槃也。问。二乘无学合得前三涅槃。何故但云得二涅槃耶。答。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一切有情共有。所以不说。
  (八十一左)佛地论说(至)是为大过(文)。佛地第二(十二左)云。是诸声闻皆住无学。尽此一报必入永灭无余涅槃寂静安乐。与佛无异。如余论说。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长时受苦。变易位中无诸苦受。斯有何过。行苦有故。是为大过。虽经此苦令得如来三身功德大喜大乐。故无有过。一切大乐不过涅槃。彼已证得。复何所少更求菩提。涅槃虽有寂灭安乐。而无受乐之菩提乐断受乐等无量功德。何用行苦有为乐耶。有为无漏犹如涅槃。是无漏故。非行苦摄。
  (八十二右)如阿罗汉延寿之法(文)。如次下明(八十四左)瑜伽第一(十三左)云。云何死。谓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此后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等故(文)伦记一上(三十六右)云。若依俱舍约寿尽·福尽·福不尽等作四句。可知。若依对法。初将寿尽死对业尽死作四句。寿尽死非业尽死者。如大乘中一业感多生。如初一生寿尽故死。业势未尽。二业尽故死非寿尽者。如有一业但感百年。百年满已遇胜缘故更延寿命。于所延寿不尽而死。第三可知。第四俱不尽死者。中天之流。次将福尽死对寿尽死作四句。有福尽死者如饥冻死等。有寿尽死非福尽。如大福者死有余财。福寿俱尽死者。衣食命一时俱尽。俱不尽死者。如大富者横被他杀(文)。延寿法如瑜伽对法俱舍等明。
  (八十二左)即非择者复更生义(文)。演秘云。疏即非择者复更生义者。身苦及业已得非择。更无重起。由此但资感身之业令身不断。准此疏文更字下脱一无学。或不脱也。且未延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择灭。由后延故百年外命而得相续。故云非择复更生也。非择许生如后疏辩。且依后释。今谓。演秘·义蕴·义演。皆为非择灭而解。然准下文恐应胜字。下(八十七右)文云。以定愿数资。故改去前恶者。转生后生者。亦有前尽后更生义。或有定力非极长时增胜。但得二十劫等。为今更增亦有前尽后生之义。
  (八十三右)不同小乘熏禅(至)更互而起(文)。演秘云。疏不同小乘熏禅等佉者。此唯无漏。彼漏无漏故有别也。或小熏禅而更造业。今但资业故云不同(已上)义蕴云。疏不同小乘熏禅等法。谓彼以有漏·无漏杂修静虑生五净居。今唯无漏定愿故与彼别。论又所知障为有漏依此障。若无彼定非有者。问。入法观时既无此障。诸有漏法岂非有耶。答。有种故亦为彼依。问。如前论说。以有漏言。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唯此。但由第七识俱烦恼方成有漏。何故今说此障为依。答。七俱烦恼由此故。若无此障彼或亦无。由此胜鬘云。无明住地为依止。故恒沙烦恼因之而起。故有漏依唯所知障。
  (八十三右)言胜定者(至)第四静虑(文)。义演云。疏胜定者旧云边际第四静虑者。即诸定之中此最上胜故云胜定。此定地起中最后边故名返。是胜极故名除。地地中上品定也。故四定俱名胜定。或唯第四静虑亦得之殊胜故。准疏通其二解。
  (八十三右)今虽无文(至)理不违故(文)。演秘云。疏今虽无文至理不违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胜者。即名边除。若望他自下不知上。下人云何名得边除。边际不得何得变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言(文)有说。贞观以前古师以为边际名唯局第四。是小乘意。奘师已后定知。广通四定。对法论文实为皎据。然今疏言虽无文说者。意谓。由边际定受变易者。无文说何静虑边际定。此约无克说。非谓都无论文。以对法论四定俱名边际定故。义演云。疏今虽无文至理不违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胜者。即名边际。若望他自下不如上。下之人云何名得返际。返际不得何得变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说。
  (八十三右)佛地云(至)乃至广说(文)。佛地第二(十三右)云。斯有何过。行苦有故是为大过。虽经此苦。令得如来三身大喜大乐故无有过。
  (八十三左)论既未圆证(至)猛利悲愿(文)。演秘云。论既未圆证至猛利悲愿者。问。执彼菩提可是法执执有情何非我执。答。若执有情常一主宰可我非法。但执有体。不舍自情。故但法收。
  (八十四右)论又所知障(至)有大助力(文)。演秘云。论又所知障为有漏依者。问。前言有漏由与漏俱。云何复云由所知障。答。若成有漏必由漏。俱与漏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义既别。前后无违。
  (八十四右)论若所留身(至)非彼境(文)。演秘云。论若所留身有漏定愿等者。正解如疏。有义。二乘故意以无漏定资何不得。然无大悲大愿力故。无漏力弱故。所资身但名分段。不尔熏禅定唯有漏。详曰。论既明言。岂以人情抑不从。又彼熏禅留身事而义不同。谓熏禅者。资异地因生异地果。难故可容无漏定熏延寿。但延此报前因。何得相例。复所延果而非永固。与变易生而不齐等。故可依论。
  (八十五左)经言界外(至)生死等也(文)。演秘云。疏界外生死漏生死者。解云。准经文应云界外生死·界内生死。界内即有漏也。界外即无漏。无漏即变易。有漏即分段。但约助缘故云界外。体非实尔(文)今谓。有漏即分段者。非也。此唯明变易。何系于分段。
  (八十五左)即十地云(至)当生其中(文)。十地论云。佛地论一(十左)云。如是净土方所圆满。既超三界异熟果地。如涅槃等。应无有因。若有因者应三界摄。若言净土超过三界。还有超过三界法。因此应当说其相。云何胜出世间善根所起。谓大宫殿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得所得智善根为因而得生起。非是无因。非大自在天等为因。
  (八十六右)更勘胜鬘(至)此等文也(文)。胜鬘经(二左)楞伽经。
  (八十六右)瑜伽八十(至)乃至广说(文)。八十(二十二右)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取。为往有余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起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问。若准有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答。由彼要当增诸寿行方能成辨。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蜜意说言。物类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槃故不如初心始业菩萨(文)佛地第二(十三左)亦同。
  (八十六右)此是发趣(至)初修菩萨(文)。义演云。疏此是发至极迟钝者。解云。如世尊言。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即是发趣极极钝耳。于出现界事佛。欲合此声闻出现土中十方世界承事诸佛。欲令遣起有情。故此人名极迟钝。不如初修菩萨者。若无学回心二万劫或十千劫方至菩萨信心。若初修顿悟菩萨经六十劫即至信心亦有。疏不无出现界事佛变化有情。文义亦无违(文)今谓。义演牒文于现流等无之。知更有一本。
  (八十六左)无上依经(至)如别抄会(文)。义蕴云。疏无上依经有四种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谓无明住地能生于行。是生死疏缘故言方便二因缘生死。谓无明住地所资之。是生死之正因故。三者有生死。谓三种意生身。三有有之中有异熟故言有有。灭此生死体生不无。更有生灭等相。故言有有。四无有生死者。谓此生死无有苦苦·坏苦。故言无有。灭即变易之身所有生异等。此亦更无生死。故云无有生死。且说变易四种生死。文有余。广如枢要·灯(文)义演云。疏四种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谓所智障是变易生前加行也。二者因缘生死。唯是无漏业因。三者有有生死。即是以定愿力初变易渐渐。四者无有生死。谓此变易身渐渐衰劣(文)。枢要下末(二十八左)云。摄四生死者。无上经(上十五左)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十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蜜。何者为四。一者生缘。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无有。何者生缘。或即是无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生因。或是无明住地所生诸行。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三种意生身生。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堕灭。譬如缘三有中生念老死。下文又云。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二业难。三者生报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报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有有者。有三界有异执体。无有者。无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无漏资生死。示说为难(文)义灯六末(四十右)云。与四种生死相摄者。无上依经云。有四种生死。一方便。二因缘。三有有。四无有生死。如分段生死有四种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报难。四过失难。烦恼难者。谓无明·爱·取业难行全及有少分报难。即识等五果·并生·老死。过失难者。谓生·灵·灭·爱·悲·苦恼。以变易四如次譬彼。即所知障为方便。有分别业为因缘。不取无漏有分别。业非过失故。非失集故。或印不同也。所得变易为有有。以其五蕴有生·灵·灭等。为无有生死。既譬彼过失。即变易上生·灵·灭等行苦摄故。更无余果云。无有生死。准此而言念念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缘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无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摄论并悉无文。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西明释云。无明支名方便。所发行支名为因缘。识等八支名为有有。生·老死名为无有。今谓。少乖文。既无明喻分段死烦恼难者。即爱·取支亦烦恼摄。既以因缘喻业难。即有支少分亦因缘摄。余略不论。准论·本疏及前第七等无间缘皆已广辨(文)。性性论第二(十九右)云。四怨。四无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漏业。譬如无明生行。或因烦恼方便生同类果。名为因缘。如无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类果。但名方便。无明生善行·不动行故。令无明住地生新无漏业亦尔。或生同类。或不同类生福行名为同类。以同类俗故生智惠行名不同类。以智是真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者。是无明住地所生无漏业。是业名为因缘生死。譬如无明所生行。是业但感同类不生不同类果。善行但生乐果。不善但招苦报。故名因缘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缘生死譬须陀洹以上。但用故业不生新业。三有有生死者。是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漏业为因。三种圣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漏业为因三界内生身。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名为有有。如上疏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是三圣意生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惟退堕。譬如生为缘老死等为过失(文)。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七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