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一(九末之二)

  (五十右)总即结上(至)应列其名(文)。总即已下二句。释论菩萨至圆满已之文。由得已下三句。释论为入至第一法之文。
  (五十左)对法庄严论(至)。是地果(文)。对法十一(十左)庄严论七(十五左)对法十一(十左)云。复次依法修三摩地者。瑜伽地。云何当知。此地略有五种。谓持·任·镜·明·依。持者。谓已积集菩提资粮。于暖等位。依诸圣谛所有多闻。如所多闻安立止观所缘境故。说名为持。又已积集菩提资粮者。为求谛现观听受契经等法。故名多闻。任者。谓缘此境如理作意。由此作意依所多闻无倒思惟所闻义相任持心故。境者。谓缘此境有相三摩地。此三摩地即缘多闻为境。与定相俱。故名有相。由此三摩地犹带所知事同分影像相故。又此三摩地能审昭察所知事质故譬于镜。明者。谓能取所取无所得智。由此智见道所摄现观转故。云何菩萨依瑜伽地方便修学证无所得。谓诸菩萨已善种集福德智惠二种资粮已。过第一无数大劫已。闻随顺通达真如契经等法。如理作意发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依此影像舍外境想。唯定观察自想影像。尔时菩萨了知诸法唯自心。故内住其心。知一切种所取境界皆无所有所取无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实。故决了知能取非有。次复于内舍离所得二种自性证无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说。菩萨于静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唯知所住内安心智所取非有。次观能取亦无。后触二无所得。依者。谓转依。舍离一切粗重得清净转依故。当知此中以因果两位释瑜伽地。由持等四种释此地因。最后一种释此地果(文)显扬二十(十八左)云。颂云。略说瑜伽道。缘所闻正法。奢摩他与观。依影像成就。论云。若略说瑜伽道。当知多闻所摄正法为境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自体。依止影像及依止事成就。如薄伽梵说。有五种法能摄一切瑜伽行者诸瑜伽地。谓持·任·明·镜及与转依。当知闻正法是持。所缘是任。止观是明。影像是镜。事成就是转依(文)义灯七本(十五左)云。问。准杂集十一。复修瑜伽有其五种。谓持·任·镜·明·依。依谓转依。即是见道。持·任·镜·明此四为因得转依果。持·任等四依何位起。复是何法。答。准彼论云。依暖等位。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谓即闻惠。任思惠。镜即修惠。明谓所观。无能所取。或镜即定。明者是惠。暖·顶·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满入世第一。或无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刹那即入世第一法。唯定时促故无持·任。但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种。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闻·思。以在定中依凭圣教故以为持。论云如所多闻安立止·观所缘境故。与定相应如理作意以为任。无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依定名为镜。云此三摩地犹带相故。能观之智名为明。云谓能所取无所得智。又释持·任等唯除真见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无果故。真见位中无影相等故。通所余位。故显扬二十云。有五种法能摄一切瑜伽行者诸瑜伽地。八地已上义说闻·思亦缘教等。故通为正。又四善根亦亲蒙佛而为教授。故庄严论第七颂云。自后蒙诸佛法流而教授。释云。从此已后蒙诸佛如来以修多罗等法而为说之。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镜·明。持谓于教起六种心。任即次起十一作意。镜即修九种住心。明又依智作诸神通。或不配此。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祇满心方始修之。庄严论第七云。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等。已后方说起四善根。诸教皆同。自古诸师意解不同。取文各别不得教意。教意菩萨修四善根。有正修满位。有仰修习位。仰习作观通三十心。如唯识观等成就在见。学即通前。此亦应尔。学虽通前。正修成满即在于后。资粮等位可得仰习。观所取无伏我法执。观能取无能伏于法执。不尔如何能伏二执。杂集·庄严·此唯识论等。据正修位不通资粮。璎珞本业住云住于十住修学四善根者。是似学修习。然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相念处合四善根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总意别。意取四十心满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译谬。魏·梁·隋·唐同本异译。余本总无。笔授谬。大品经云堕顶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者。或学观所取似顶名堕顶。或本二乘在于顶位回心向大亦名菩萨。故云堕顶菩萨。说此等退堕二乘地。于理无违。然本业·大品更检彼文。
  (五十一右)言过第一(至)为此证说(文)。义灯七本(十七左)云。问。四善根既属初劫。云何言福智满已。大庄严论云何言行尽僧祇杂集如何言过第一无数劫。答。约多分说。又据初劫定散杂修。已满已过已尽纯定所修此位方作。
  (五十二左)旧言方便道(至)此名加行(文)。法华玄赞三(二左)辨多方便中云。一进修方便。谓见道前七方便智进趣向果名为方便(文)具明三种或四种方便。
  (五十二右)对法八说(至)非资粮(文)。第八(十八右)之文。
  (五十三左)对法第十一(至)即唯是惠(文)。对法十一(九右)云。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乃至推求者是观察义。
  (五十三左)无性云(至)名如实智(文)。演秘云。按无性摄论第六(七左)云。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释曰。约位以明寻思行相。推求行见即能观智。行相见解名为行见。推求名义见识上假心外实无。即此寻思是加行位初修因相。又云。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释曰。决定了知名义等假名如实智。即方便位终成名果。
  (五十四右)七十三云(至)即唯无漏(文)。七十三(九左)云。问。如是五事。四种寻思。此中何事摄几寻思。答。如理作意相应分别总摄四种。问。如是五事。四种如实遍智。此中何事摄几如实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取摄。
  (五十四右)七十二说(至)故名三漏(文)。七十二(十一左)云。问。如是五事。几有漏几无漏。答。相通二种。二唯有漏。二唯无漏。真如漏尽所缘义故名无漏。非漏尽相义故。正智漏尽对治义故名无漏。
  (五十四右)摄论第六(至)唯有识性(文)。无性六(七右)。
  (五十四左)四十八卷第十住中(至)名无性忍体(文)。第十住中者。此是第八无相无功用地。约十三住故言第十。四十八(十六右)云。超过第七杂清净住。得入第八纯清净住。住此住中。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此复云何。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观一切法。于现法中随顺一切杂染无生。观彼先时一切所有邪分别执因所生法。于当来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此四寻思四如实智。广说如前真实义品。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是故说言。于无性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是诸菩萨得此忍故得甚深住(文)略纂十二(四十一右)云。论云。超过第七杂清净住得入第八纯清净住者。以有漏心隔名杂。纯无漏若纯净。此八地已上相续家释。七地有功用故名杂。八地无故名纯。言隔不隔。此八地已去有漏心间起家义。论云。住此住中。于无生忍证得第一最极清净忍者。初地亦得无生忍。此二何别义。云。如显扬第六。无生忍有三种。所执性名本来无生忍依地名自然无生忍。圆成实名苦垢无生忍。其初地证断二分别执故。名得本来无生忍。八地已去真俗双行。得自然苦垢二无生忍。又八地已去证一味纯观真如故。名得苦垢无生。以前证得余无生忍。又以前得分段无生忍。八地以去证分段无生忍。又初地等不入恶道无生忍。八地已去非有心间生无生忍。论云。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者。何故不论四寻思。寻思是因非无生忍。以是唯有漏故。如实智通无漏。是此八地无生忍体故。前二文重解无生忍智。此复云何。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故知是智即是忍体。有寻思已之言。故知寻思不至八地已去。以无有漏心故。以前皆有有漏心故。其后得智但相似作。义无妨其实作。寻思唯有漏意欲引生无漏如实智。无漏智既摄法。即是如实。何故更作寻思观引生如实智。假设作时。立是相似。非真作之(文)演秘云。疏今此住中已极清净者。按彼论云。于无相住中四种灾患今悉除断。一者于无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二者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三者于一切种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四者有微细想现在前行。故是此住名极清净。释曰。第七地中尚有法执。意识执彼上清净等勤思慕等。故无生忍名之为杂。
  (五十五左)非是寻思与寻相应等(文)演秘云。疏非寻思与寻相应等者。非四寻思与不定中寻相应故而得寻名。若寻相应方名寻思寻思不应在第四禅。第四禅中无不定中寻法体故。
  (五十五左)三十六(至)八分别等(文)。三十六(二十三左)云。愚夫于于四如实智。有所阙故。不现前故。便有八种邪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谓由如是邪分别故。起诸杂染。起杂染故。流转生死。于生死中常流转故。恒有无量随逐生死种种生老病死等苦流转不息。菩萨依此四如实智能生。了知八种分别。于现法中正了知故。令当来世戏论所摄所依缘事不复生起。不生起故。于当来世从彼依缘所趣分别亦不复生。如是分别及依缘事二俱灭故。当知一切戏论皆灭。菩萨如是戏论灭故。能证大乘大般涅槃(文)言能生三事者。或云。名相分别名为三事。今谓非也。不寻论之前后故致斯误。言三事者。谓分别戏论所依缘事。见我慢事。贪瞋痴事。此是八种邪分别之所生三事也。三十六(十九左)云。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云何名为八种分别。一者自性分别。二者差别分别。三者总执分别。四者我分别。五者我所分别。六者爱分别。七者非爱分别。八者彼俱相违分别。云何如是八种分别能生三事。谓若自性分别。若差别分别。若总执分别。此三分别能生分别戏论所依。分别戏论所缘事。谓色等想事为依缘故。名想言说所摄名想言说所显分别戏论。即于此事分别计度非一众多品类差别。若我分别。若我所分别。此二分别能生一切余见根本及劣根本萨迦耶见。及能生一切余慢根本所有我慢。若爱分别。若非爱分别。若彼俱相违分别。如其所应能生贪欲嗔痴愚痴。是名八种分别能生如是三事。谓分别戏论所依缘事为所依止。生萨迦耶见及以我慢萨迦耶见。我劣为依生贪嗔痴。由此三事普能显现一切世间流转品法(文)显扬十六(八右)云。颂曰。分别有八种。能生于三事。分别体应知。三界心心法。论曰。八种分别能生三事。何等为三。一分别戏论所依缘事二见我慢事。三贪嗔痴事。
  (五十五左)此等义门(至)第六卷说(文)。第六(三左)具明四种寻思四如实知应知。
  (五十五左)其中似文(至)亦唯意言(文)。无性第六(七右)云。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若时证得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文)今谓疏文据摄论意。稍异。
  (五十五左)无性第六(至)果等寻思(文)。第六(七右)之全文。俱名果下有句一字。
  (五十六右)对法第十一(至)皆不成实(文)。十一(九右)之全文。
  (五十六左)无性云(至)实唯在内(文)。无性六(七左)云。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意言者。寻思依名等。全同疏引。演秘云。疏依名所表外事者。名所诠表识外之事。
  (五十七右)依此二法(至)皆不可得(文)。无性六(七左)云。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者。寻思名义二种自性唯假立相。谓色受等名义自实无所有。假立自性。譬如假立补特伽罗。寻思名义二种差别亦假立相。谓无常等名义差别唯假立故。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者。证知四种虚妄显现依他起摄。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者。了达四种遍计执义皆不可得。
  (五十七右)三十六(至)之自性故(文)。三十六(二十二右)云。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事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性假立·差别假立。
  (五十八右)准四十八(至)四寻思观(文)。四十八(十六右)云。住此住中。于无性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于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知。如实了知一切诸法(文)此等文义如上已述(五十四丁左)。问。七地以前漏无漏杂起。修惑尚行。何有不作寻思观耶。别钞云。七地以前如实观门未极清净。寻思观起故。对法瑜伽两抄亦通地上。如何会耶。答。凡寻思观是推求门。以此为因引如实智。其如实智皆是印可。无推求义。是故入见已去虽复有漏间杂。然是有漏如实智观非寻思观。如对法·瑜伽钞。且于如实智上。立寻思名。具如子岛等会。
  (五十八左)论名义相异(至)故合思察(文)。义灯七本(十九左)云。问。准论云。名·义相异故引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离合为四。与瑜伽同。何故无性摄论第六云。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立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答。彼论谈法有其六种。若寻思观即名·义别开。二自性二差别合观故成四种。瑜伽三十六·显扬第六·无性第六·大庄严论十二。皆说四寻思·四如实智。无说六寻思处。西明云。离即为六合观为四者。准此知非。广释名·义·自性·差别。如摄论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五十九左)如摄论等说明得及暖(文)。无性摄论六(十五右)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所求果遂故。名为得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譬如最初求得火等暖者。即是暖品善根。譬如钻火暖为前相。此亦如是。真智前相(文)义灯七本(十八右)云。论依明得定者。明者无漏惠。今言明者无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现起。故名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得。持业释也。故无性摄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所求果遂故名为得。此论复言。初获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无漏惠日正名为明。此明前相亦名为明。无性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名。此依证达惠为明解。故经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热烧照前之暖相。似彼烧热立以暖名。非体不暖。但非正火。非正名暖。若观无义智体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应云明相转盛。又此明得即是寻思。无性论云。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又无漏智可不名明耶。问。依定所发是下寻思。何不名下寻思定名明得定耶。答。望义有别。照所取无名之为明。推求所取假有实无名为寻思。故无性论云。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下文明谓能照无有义智。言定举照义。明观举推求。互举无妨。问。明增亦所求果逐何不名明增得定。答。暖相在初偏立名得。故无性论云。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余既非创。不与得名。问。若尔应云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释。何名持业。答。举能并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得名。故非依主或可。得是推求体也。明者是照用也。体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得之定并依主释。或邻近释。定非明得。明得俱定名明得定。
  (六十右)一印顺名(至)名印顺定(文)。释印顺名。疏有二释。又差别者下是第二释。演秘亦有二释。初者有义。次是演秘助释。演秘云。论依印顺定至顺乐忍者。疏有两释。有义诤后释云。若印能取无顺随观察顺通上忍。应印所取无亦顺观彼顺通下忍。理俱齐故。下忍由印既不名顺。上忍亦印宁有顺名。故今解顺唯在中忍。上忍如下但名印忍详曰。据文粗显有义为优。下总摄义释本颂文。而明三忍印能所取。初后二忍皆无顺字。若穷理谈疏亦无失初忍未修顺无能取不立顺名。后顺观彼故有于顺。下摄义中举中显后。文略影耳。今助一释。顺通初二。初忍虽未修无能取。印所取无。即是顺无能取义也。能·所二取相侍立故。故论结云。印前顺后立印顺名。上忍已印不可言顺下文影显。但中言顺亦不相违。
  ┌——印顺——疏第一义
  ├——印忍——疏第二义
  下忍┼——印忍——有义
  └——印顺——助义

  中忍——乐顺——四释并同

  ┌印顺——疏第一义
  ├印顺——疏第二义
  上忍┼印忍——有义
  └印忍——助义

  (六十一右)摄论云(至)名一分(文)。无性论第六(十四左)云。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无性释云。有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者。唯能通达所取无故。名入一分由于此中了达义无未能伏彼能取行相唯识令无。是故说此名谛顺忍。
  (六十一右)对法第八(至)摄论等名(文)。对法第八(十八左)云。顺谛忍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一分已入者。于无所取一向忍解故。一分随顺于无能取随顺通达所依处故。
  (六十二右)无间即定(至)二释皆得(文)。义灯七本(十九左)云。依无间定等。此后无间即入见道立无间名。若以智名无间。即无间之定。依主为名。此定无间即入见道名无间定即持业释。不同明得。定非明故。无间非智。但无别隔即名无间。智定俱通。西明解。第一法观名为无间。此所依定名无间定。即依主释。阙持业释。无间名宽。非唯智故。通二释胜。不同前三。以名狭故。
  (六十二右)论如是暖顶(至)双印空相(文)。义灯七本(十九左至二十三左)曰。此牒前释悟入三性结前所明。以暖·顶位未观能所无。云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以彼所取名·义二种依能取识而假立故。此观名·义初·后二位。无心外境但依内心。一重唯识。亦分悟依他。中忍起位观能取空唯识如幻等。第二重唯识。初悟入遍计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计故。第二全悟遍计所执。亦知能取性非有故。亦悟依他。上忍·第一单双印彼能所取空。并悟圆实。此言悟者据似悟。非是实悟。故下结云。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问。若上忍·第一悟圆成者。何故云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唯识性。准此应通四位。答。既言于四位中。明简上忍及第一位。不尔但应云于此四位。何须说中。又解于暖·顶位观名·义二离识是无互不相属名悟遍计。观名·义等唯有识量及假名义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圆成实。此依摄论名·义为客处解。问。中忍起位观能取空。上忍起时方始能印。应于忍位方悟依他。如何初二说悟依他。答。摄论据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从上忍说名悟圆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变空是依他起。据真如理空即圆成实。故摄论中引庄严论云。住此二无真实理。问。准无性摄论。初悟遍计。次悟依他。后悟圆实。准此论第八引经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等。即先悟圆实。次悟依他。又复无性摄论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悟三性。何故不同。答。依学观察趣入方便相似悟说。先悟遍计。次依他。后圆实。即观名·义更互为客知彼非真。次观唯量及唯假等。若依真证要达圆成方知识幻。故彼此说各不相违。若尔何故摄论复云于绳谓蛇智。见绳了义无等。准此即先悟依他次悟遍计。答。此约悟入除执而说。初虽观彼名·义等无未能决定。要知依识已彼执方除。如见杌时方除人解。摄论亦云。如是依止唯识显现依他起觉。舍于六义遍计执觉。不要先观依他起已方观遍计。故不相违。又释于绳起蛇智等据久学说。名·义互为客等依初学明。准此等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计次悟依他后圆实。即名·义互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计后圆实。即见绳了义无等是。三初悟圆成次依他后遍计。即非不见真如等是。入位亦三。准初总在见道前。准后总入见道后。三初二性在见道前悟。圆成实性入见已悟。即见绳了义等。故彼论云。如是依止圆成实觉。遣依他起迷乱之觉。及彼次下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问。于此四位但遣遍计不遣依·圆。即观假有及唯识性。云何言世第一法双印二空。答。偏说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执名·义等有不了依·圆。观彼空时能悟后二。故说印空理亦印有。故下云。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问。安立少物。谓唯识性即是有观。印彼二空即是空观。空有既乖。如断·常见。因何得并。答。执不执殊故得俱起。又观无二即显空性。是圆成实。据相似说。印此空性名印二空若尔何故前云忍境·识空故亦名忍。准此正意印二取空。答。准此前后双印空·有。前说为好。问。既言双印。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观俗。印二空性谓真胜义即是观真。真俗双观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能合观。答。五地合观据二智并起或真证说。此据相似非是正证。俱带相故亦不相违。
  (六十二左)论皆带相故(文)。义灯七本(二十四左)问。言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现前安立少物者为在何位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带相故未能证实。又云。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颂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坚执是定现量。要集云。据出观位说。观中现量不作此解今谓不尔。若许观中不带空·有二种相者。应触无所得。即住真见何名加行。又亦应伏相·粗重缚。复违前诸文。
  (六十三右)此中颂者(至)瑜伽论颂(文)。无性第六(十九右)云。论曰。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二颂。全同此论。
  (六十三右)古云分别观论(文)。梁摄论第九(二十一右)云。论曰。又正教两偈。如分别观论说。
  (六十三右)菩萨于定位者(至)入真见道(文)。无性论六(十九右)云。释曰。谁能如是寻思得果。如是教授当复为谁。为答此问说于二颂。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者。谓观所有似法似义定所行影唯是内心如经言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现菩萨者。即说能观。于定位者。心住一境。义想既灭除者。谓由彼影遣其义想。审观唯自想者。谓察观察如是似法似义之相唯我定心之所变现。如是住内心者。是心于尔时即住自心。义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者。谓先已了所取是无。如所取性既无所有。所取性上能取之性亦不得成。后触无所得者。谓从此后证无二性所得真如。
  (六十三左)论此加行位(至)亦未能断(文)。义灯(二十四左)云。本释如疏。今又助释。此相缚体由第七识二执为本。令诸识中不能亡相。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我执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据执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执所施不亡相者。岂我执耶。由执法有故不亡相。设云见所施属我之物。是我所见亦我执起者。于余度中不亡相者。岂皆执为我所耶。故瑜伽论但云染污末那为依止故。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不言由我。望菩萨说名为染污。二乘不行无相施等。又前释言。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又若我执为相缚者。二乘无学断此我执应无相缚。此等回心加行等位应无二缚。又观安立应能断缚。何故瑜伽六十四云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二乘但能观安立谛。故知二缚未得解脱。问。若尔二乘无漏后得既行于相。应有相缚。答。以漏无漏性相违故暂能伏除。虽行于相不为相缚。即据此理四分相望为所缘者亦得名相。虽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见分彼相所拘者约显相明。非唯相分名为相缚。故瑜伽七十五云。相·粗重缚有十四种。五于所智境无智缚。六于能知智无智缚。既能知所知俱名相·粗重缚。明见分等亦得名缚。本疏复云。如前第二卷引。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等。证四皆缚(文)义灯五上(十三左)。
  (六十四右)有义八识(至)有义不然(文)。义灯五上(十四左)云。相缚者。心为相为拘名为相缚。相缚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为缚。即安慧师。据法执说。能所取故。虽知如幻不能无自性故。或同护法但据我执不了如幻。非据法执。又云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三位既无末那即无相缚故。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缚。唯除无漏通于八识。一云。据法执不了幻故执之为有。一云。据我执但不了幻即为相缚。故通法执。若幻缚在生死名为相缚。唯在我执。三云。据行六度三轮之相。但在第六识执相应识所缘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若尔善心皆无我执。行度是善。应无相缚。答。据问谁说不能亡相。问。若我杂即名无相。巧便最胜与清净最胜二二何有别。答。巧便据无执。清净据无悔。诸说相缚不过于此(文)又云。问。言相缚者。名烦恼障。为所知障。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由烦恼障。二乘无学有漏心位应无相缚。我执断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后智应有相缚。二解。一云。由所知障。若尔生空后得应缚。答。不相顺故。依安慧释此即为正。二云。以烦恼障为相缚体。若尔二乘无学有漏善无记心应无相缚。答。由此相分体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种故。今虽断彼我执体尽由有相缚。然法执体非正相缚。执有相故为依助彼我执起故。是助相缚。无学散善及无记心。亦有此助未离相缚。生空后得虽有其助。无昔有漏所熏之相正相缚者。故得云无。此释为正。然执三轮相第六识。五·八任运。第七内缘故。若有漏相名为相缚。即通八识。问。诸论但云令六识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说通于八识。答。彼据三轮。令第六识由执我故。令前六识皆为相拘不幻故。第七缘八亦为相拘。相缚本故。皆是相缚。若七执我不名相缚。六识如何得名相缚又此论云。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以此故知通于八识。问。若尔二乘无学五·八应有相缚。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云。染意灭故五·八无缚。二云。或缘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别相犹是相缚。如以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无时五·八二识仍有漏摄。相缚应然。问。相缚于见说相名缚。见缚自证名见缚等。答。如枢要解亦许名缚。有云。同种非缚。别种为缚。
  (六十五右)大论五十八(至)皆得微薄(文)。五十八(十六左)之文。远字作永。略纂十五(四十六右)云。论云。略有二种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等。如前本地第三云。善法不名粗重亦非随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对法二十四种粗重。业粗重等。故义曰。一性粗重。即烦恼种等。此中言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调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三约性粗重。论云善法等故非。此中约不调柔粗重。有漏善法亦尔。不相违耶。论谓此若有烦恼者。身中善无记等法为漏和杂不调柔故名习气。罗汉有此善等在。虽得微等。法体仍存。谓法不断名习气。此漏粗重气分在身。与善法中和杂不一异。如毒在身中有气分不一异。随眠断时。此得微薄。佛圆镜智生。故言永断习气(文)演秘云。疏谓有随眠至无堪任性者。此显罗汉所断之漏所在之处以明体也。凡夫·有学五蕴假者名有随眠者。有识身即有随眠身。漏如毒药。令身不安无所堪任。从喻为称。疏随眠断时至皆得微薄者。是烦恼漏毒之气分。因毒而有名所发等。无始而有名本所得。不安稳等同前烦恼名彼相似。由本毒除故发气稍得微薄。
  (六十五左)文珠问经(至)为众生归依(文)。上卷(十三右)颂文(十四左)。
  (六十五左)五十八又云(至)不共佛法(文)。五十八(十六左)。
  (六十五左)大论第二(至)说为行苦(文)。第二(二左)云。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自体粗重所随故。粗重所生故。粗重自性故。诸佛如来安立为苦。所谓由行苦故(文)略纂一(四十左)云。若烦恼品所摄种名粗重。亦名随眠者。粗重有三义。一恼害义。唯染污法。二无堪忍义。通无记法。三性有为义。通有漏善。今说烦恼名为粗重。具有三义。名随眠者。俱舍释云。随眠义是是随眠义现贪等是。成唯识云。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若望菩萨。唯二障种。故无记等不得此名。诸无记品具二粗重。体无堪任。是有漏故。此说名粗重因无初恼害故。余处唯说染种名粗重。无记法非之。善法唯一。谓有漏性。决择分说。有自性业粗重。对法亦名有漏粗重。由无初二义故。今论说信等法种不名粗重。亦非随眠。是故一切所依自体即是异熟五蕴之身。烦恼逼恼。惑烦恼依附名粗重。所生体是异熟无覆无记。名粗重自性(文)伦记大同。
  (六十六右)对法第十(至)如别抄说(文)。对法十(十三左)云。云何名一切粗重。略说有二十四种。谓一切遍行戏论粗重。领受粗重。烦恼粗。重业粗重。异熟粗重。烦恼障粗重。业障粗重。异熟障粗重。盖粗重。寻思粗重。饮食粗重。交会粗重。梦粗重。病粗重。老粗重。死粗重。劳倦粗重。坚固粗重。粗粗重。中粗重。细粗重。烦恼障粗重。定障粗重。所知障粗重。如是二十四种略摄一切粗重。一切遍行戏论粗重者。谓执眼等诸法习气。无始时来依附阿赖耶识相续不断。即此名为戏论习气。从此习气眼等诸法及名言执。数数生起。领受粗重者。谓有漏诸受习气。烦恼粗重者。谓烦恼随眠。业粗重者。谓有漏业习气。异熟粗重者。谓异熟无堪能性。烦恼障粗重者。谓猛利长时烦恼性业障粗重者。谓能障道无间等业障性。异熟障粗重者。谓与谛现观相违那落迦等自体得。盖粗重者谓能障碍善品方便盛贪欲等性。寻思粗重者。谓能障碍欣乐出家欲寻思等性。饮食粗重者。谓极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交会粗重者。谓两两形交身心疲损性。梦粗重者。谓睡眠所发身惛劣性。病粗重者。谓诸界互违所发不安稳性。老粗重者。谓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死粗重者。谓临命终时诸根乱性。劳倦粗重者。谓远行等所作支体顿弊性。坚固粗重者。谓无涅槃法者。如其所应。所有戏论粗重等性。粗·中·细粗重者。谓欲·色·无色所有粗重。如其次第。烦恼障粗重者。谓声闻独觉菩提所治。定障粗重者。谓九次第定所发功德所治。所知障粗重者。谓一切智性所治(文)义灯七本(二十六左)言粗重者。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别抄说。粗重不同略有五种。一二障种子名粗重。即此论颂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二二障所引生所余习气无堪任性名为粗重。即下断障中云。二障所生无堪任性。如于二定说断苦根。三二障现行名为粗重。即说惛沈正障轻安。违细轻故名为粗重。如第六明。又对法第十云。领受粗重。即异熟受。能障定故。四诸有漏种总名粗重。显扬十六说依他自性由相生粗重。粗重为缘又生于相。五一切有漏种及现行名为粗重。瑜伽论五十八云。粗重缚即一切有漏法。应知此中或漏所随故。漏所生故名粗重。或漏自性故。或相应故。名为粗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云。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粗重相。此有五种。一现重相。二刚强相。三障碍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转无堪能相。由此有漏随其所有。总说有漏名为粗重。望无漏说。不善·无记名为粗重。即二障种·现及无记受望善心说。善有堪能故。或唯说散名为粗重望定而说。定有轻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随其所应。且有漏善或名粗重。漏所随故。或非粗重非漏性故。非种子故。非习气故。所余或名粗重。或不名粗重。或唯说烦恼名为粗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为粗重。执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种说为粗重。以漏执性性沉隐故。生现障故偏得其名。或唯习气名为粗重。以微隐故。性难断故。诸说不同准此会释(文)今谓。五十九说十八粗重。瑜伽·对法互相有无。瑜伽更说愁恼粗重·怖畏粗重。不说领受·坚固·粗中·细·烦恼·定·所知八种。所余虽名稍别。体即皆同。显扬十九(三纸左)说二十粗重。于瑜伽十八上加定·所知。可知。
  (六十六左)显扬十六(至)及无所见(文)。显扬十六(九左)云。复次颂曰。由二縳所縳。坚执二自性。故二縳解脱。正无得无见论曰。起前所说诸分别时节为二縳。所谓相縳及粗重縳。由此二縳执二自性。谓执依他起自性及遍计所执自性。是故解脱二种縳已。于二自性正无所得及无所见。所以者何。由反计所执自性毕竟无故。不可得。依他起自性虽复是有。不取相故无所见。
  (六十六左)又云(至)为缘生相縳(文)。十六(十右)之文。
  (六十七左)显扬十九说(至)方乃俱解脱(文)。检第十九未得此文。
  (六十八左)今说于彼(至)彼不尔故(文)。自下疏有二释。初说二乘亦作非安立观。然于二乘非安立观兼修安立正观。又非安立中唯局人空不通法观。菩萨不尔。然论为显彼劣故不说有二乘兼修非安立观。又二乘下是第二释。此释意谓以诸经论为证。二乘唯作安立不通非安立观。演秘云。论非如二乘唯观安立者。疏有两释不断优劣。今观二释理犹难悟。何所以者。三乘真见皆非安立。如何二乘方便安立引非安立。如前不许以执导空以异类故。若许作者复违此文。答。异类观因理诚未可。增上相发粗引妙生于理何失。如漏无漏许相导故。故瑜伽论七十三云。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亦无熏习。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今以安立引非安立亦何爽理。然安立观本希断惑证无为理。能少伏惑亦得名为顺非安立。又余类非一。涅槃·胜曼诸经皆言无作四谛非诸二乘之所知故。或二乘人愚·不愚法二类不同。初不能作。后容修之。经论依前故言不作亦应无失。
  (六十九右)六十九中(至)八现观故(文)。六十九(十四右)之文。
  (六十九右)显扬十六(至)不依无色(文)。十六(十六右)之文。
  (六十九左)又如何七十一(至)一分亦尔(文)。六现观者。出次下论(十六左)一思现观。二信。三戒。四现观智谛。五现观边智谛。六究竟。七十一(四右)明六现观自性界系所依事。今所引文此明所依。演秘云。疏。一依非依等者。谓思现观唯欲界故不依八定名依非依。余五通依八定地有。据修道说。又三依五。此三初生依于见道。四禅根本及一未至名为五依。见道眷属信亦五依。余信现观而即不尔故云一分。
  (六十九左)问何故不依(至)依下地入(文)。见道不依中间一有理有文。答中。初明三理。初非明利故。二彼多散乱故。三非纯净地故。又瑜伽文下。次明文中。初引瑜伽次指此论。应知又上所引第七十一三依五依生等亦其证也。义灯七本(二十八右)云。论菩萨起此暖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暖·顶可通中间。非是见道近所依故。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满者非在中间。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余可通依近分·中间。又解中·下品忍及暖·顶二方便通依。成满唯在第四静虑故。今此文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准此成满当不通下。故知中间定不得有三乘成满。方便皆通。以入见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说五依非中间地。西明·要集俱许得依者。乖文自说。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能起断惑能起善根。理必应尔。今谓不尔。彼说尽漏约修道断。非谓见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现观依未至·及四静虑。不说无色·及以中间。若以九依能断为证。亦应无色能入见道能起善根。若许起者违涅槃经暖等善根是色界系。及七十一·六十九文。又此论中·及六十九·显扬论等云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见道者。就断烦恼并大乘中顿悟者说。若渐悟者断所知障色界亦许。二乘回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于见道。问。既许毗钵菩萨生色·无色。虽是顿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应通无色亦有善根。答。暖·顶·下忍容许上生。非邻近者可许上生。虽许上生所起暖等是色界故。定·惠均胜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据诸凡夫及二乘说。或四善根菩萨生彼不能现起此四善根。或不上生。资粮位中许有生上未起暖等。作此说者顺诸经论。伦记十九上(十六右)初举景释。此许余五通六地。次举泰释。此辨诸部及瑜伽中七十一第一百两文。
  (七十右)有菩萨功能(至)不同二乘(文)。六十九(十四右)云。复次如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以为依止引发无诤及与愿智。当知如来所有一切不苦佛法妙智亦尔。余神道等一切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
  (七十右)六十九说(至)生起此智(文)。六十九(十五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清净。亦名为修。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昔来于彼曾未解脱。由此生故是诸圣者于见所断烦恼断中能正分别。谓那落迦我已永尽。乃至不复堕诸恶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证得预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断如是所有烦恼。又随所欲应可为他所说别者当为建立又审观察而记别之。
  (七十一右)今至修皆遍缘等(文)。演秘云。彼傍所修世俗智种。至修道位皆能生现遍缘诸法。不同有宗毕竟不起。故六十九云。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释曰。由入见道断染污故。故世俗种离彼一分能染污法名为清净。据此清净故名为修。又云。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能正分别不堕恶趣又能了知得预流果已断如是所有烦恼为他记别等。释曰。此皆傍修世俗智。能非说无漏后得智也。
  (七十一右)又六十九云(至)是此根摄(文)。演秘云。按彼论(六十九左)云。又于见道初智生时。诸余智因由能生缘所摄受故皆得增长。一切见道即此刹那皆名为得。于此得已后时渐渐次第现前。当知见道是速进道。释曰。见道十六初智生时。余十五智本有种子。而增长故皆名为得。由初智力而为生缘所摄受故。既云一切明无色界无漏见种。此时亦增名修无色于理无失。
  (七十一右)对法第十(至)不自在说(文)。第十(十二左)曰。如是依一切上地现修道时。皆能修习下界下地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当知此中所说义者。谓依止上地现前修习道时。下界下地所有善根虽不现前亦皆修习。何以故。于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谓转增胜·现行自在故(文)此论显示准上地修下地善不明依下修上地善。故今点示。
  (七十一右)若自在先得(至)如类智缘(文)。演秘云。按彼论(六十九十七丁左)云。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了别色·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别。若不尔者不能了别。释曰。类智有二。一真二俗。今此所明约俗类说。若真类智必缘于上。如上下谛八类智也。既善习者能了于上。明善自在亦能修上。俱曾得故。
  (七十一左)六十九说(至)少分亦无(文)。六十九(十四左)之文。论界能下有初字。其余大同。
  (七十二右)此论中释(至)不入见道(文)。枢要下末(三十八左)云。如前说。入见道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惠厌心非殊胜故者。此依所智障俱有烦恼障对治。或唯断烦恼障入见道义。非依唯断所知障对治义。以欲界见道烦恼。有不善·及五趣·四生。厌心可深能入见道。上界不尔。若唯断所知障。不藉深厌心。但求菩提不欣解脱。上界亦得故。有声闻色界回心入见道等。此说直往。彼说迂会。亦不相违。
  (七十二右)显扬十六(至)能起现观(文)。十六(十六右)之文。即三恶等七字疏主所加。
  (七十三右)此即第十七地分别(文)。论云。解行地摄。此约瑜伽七地以论摄属。故言七地分别。
  (七十三右)对法第十三(至)第十一说(文)。对法十三(十二左)无性六(二丁)。
  (七十三右)心境相称(至)平等平等(文)。无性六(十右)。论曰。尔时菩萨平等(文)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无性释曰。平等平等者。谓如所缘都无所有。如是能缘亦无所有。是故所缘·能缘二种平等平等。
  (七十三左)此但偏遮有漏(至)戏论也(文)。义演云。意云。谓有漏后得智有相分。所以偏遮也。问。何名有漏后得智。答。从前无漏根本智势引生但假名后得智。实非后得。问。无漏后得智无相耶。何谓不遮。答。无漏后得智虽有相分。无所取着故非戏论。所以不遮也。如疏云此亦离彼相戏论者。此释不遮无漏后得以由也。
  (七十四右)佛地有二说(文)。第三(八左)具如次下(八十六右)疏解。
  (七十四右)如摄论第六(至)真法界等(文)。无性第六(二十一右)云。智者了达二皆无者。胜慧相应故名智者。于二无性能决定知故名了达。反计所执所缘·能缘本来无性名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者。平等安住故名等住。所取·能取悉皆远离故言二无。如是现证法界非虚名真法界。
  (七十四左)论有义此智(至)名声等智(文)。演秘云。疏有量破。有义弹云。作此立因亦无因喻。但应直责不须立量详曰。作量直责理俱难详。所以然者。前师但云无分别智无有相分不言余无。何得而以色·非色智为量直责。今以理准文阙一重难之与答。难云。除无分别智余一切心。正缘境时应无相分。名缘境故。如汝无分别智缘境之时。前师答曰。设尔何失。故论牒云。若无彼相名缘彼等。难色等智展转成立真见有相。论不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后智。难色等智今为量云。汝缘色之智。能缘声等。许无声等相故。如缘声等智。余量准知。有义断云。无因喻者真似可知。
  (七十四左)返覆比量义准可知(文)。义演云。量云。汝缘色智应非缘色智。无色相分故。如缘声智。又缘声智应非缘声智。无声相分故。如缘色智。为量可知。
  (七十四左)如观所缘说等(文)。观所缘论(初左)云。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
  (七十四左)如虽无亲证(至)名曰证(文)。义演云。如虽无亲证无分别相至名曰证如者。此文解。谓有难云。若有相分名有所缘者。且如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时。应有亲证无分别相。此师答曰。不尔。虽无亲证无分别相。然智证时有相分。与彼真如极相似故。名为亲证。非无相分。但不同智粗相分故说无相分。
  (七十五右)如对法第一抄会(文)。对法抄九(六八左)。
  (七十五右)说无相取(至)七十三说也(文)。七十三(五左)云。问。于无相界若取其相。非无相取。若无所取亦不得成无相之取。若尔。如何名无相取。答言。说随眠已远离故。此取虽复取无相界不取相故成无相取。问。若无构获云何成取。答。虽不构获诸相差别有所增益。然取无相故得成取。问。无构获无所增益。此取相状云何可知。答。取胜义故。取无相故。五种事相皆可显现。以为其相。问。若不分别可立为取。何故不计诸取灭无。答。灭无无有修行义故。非修观者依于灭无有所修行。问。若尔。云何证知其相。答。自内证智之所证知。问。若尔。何不如其所证如是记别。答。此内所证非诸名言安足处故。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示无数习无相智义。无数习故知无相智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
  (七十五左)此缘真智(至)体相起故(文)。义演云。疏此缘真智狭带真如之体相起故者。狭带者是仗托义。犹如病人要仗强人之所策然后方起。正体智劣要仗真如体相方起故。说狭带也。言带有二义。一者带影像相名为带相。二者带体相。名为带相。无分别。谓虽无所带影像相分。然即狭带真如体相。名为带相。所以者何。正智见分不离真如。是内证法故(文)。今谓。狭带是仗托义者。此释大非也。狭带是亲。仗托乃疏。狭带是大有力。仗托无力。孟子所谓狭秦山越北海。可以准知。疏主上说狭带是逼附义。是亲与仗托不同。又明诠·真兴等分开狭带·逼附以为二义。此亦谬娱。如上已辨。
  (七十六右)此亦不然非所虑托故(文)。义演云。疏此亦者。意云。虽心王·心所相仗起时带彼心所体相而起。然心王不得名缘心所。心所非心王所虑托故。意说。心王·心所俱时缘前之境。境是心所虑托。可是所缘。心王虽带心所体相而起。然不是心王所虑托故。不名所缘。所有解云。前虽非理。彼心王不带心所之体相故。又解。心与心所展转相缘带彼影像。名为所缘。义亦无过。如第八卷四缘中解。
  (七十六左)渐顿一心多心分别(文)。义演云。意云。渐即多心。顿即一心也。
  (七十六左)论实证二空(至)总说一心。义演云。实说二空至总说一心者。此一文中会二师意。且三心师云既多刹那。明知实有三心。但据所证真如体相等总说一心。其实有多。一心师云既所证真如是一。明知能证智亦是一也。言多刹那者。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道名多刹那。据实一心。
  (七十六左)即是会五十八等一心见道之文(文)。五十八(十五右)云。其于再时智行如是建立见道。由二道理。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再所得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时说名一心。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说有一心。谓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见道究竟(文)。义演云。疏即三心见道至一心之文者。意云。瑜伽五十八据真见道中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见道也。三心师会云既有多刹那。明知三心是真见道。即此三心家会五十八一心之文也。若一心家云多刹那者。据无间·解脱·胜进三道名多刹那。非无间道中许有多刹那也。
  (七十七右)以五十八(至)证此渐也(文)。五十八之文。如上已引。五十九之文至下当引。对法第九(初右)显扬十七(初右)云。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断随眠三心智生。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假缘智。此中前二是法智。第三是种类智。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如是烦恼十种所摄。一百一十二烦恼者。谓欲界见苦谛等所断各有十种。色·无色界见苦谛等所断各有九种。谓各除嗔。如是名为一百一十二烦恼。
  (七十七右)然五十九(至)名顿断者(文)。五十九(七右)云。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修行烦恼渐次而断数数修道方能断故(文)。义演云。此师会五十九(文)。或可。初入观心即断三品惑名顿也。又解云。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即合上品烦恼所知障一处合断故。名之为顿(文)。今谓。第二与疏不同。
  (七十七左)第二师说(至)三心究竟(文)。枢要下末(三十八左)云。见道二师说。胜进道缘何为境。即缘解脱道境。更无别行相。思之。有义渐者。依疏以三心为渐。五十九说三心为顿。准此文释。顿通一心·三心。诸释渐如别抄多少别引。
  (七十七左)且为二说(至)如别抄解(文)。义演云。意云。有二解。名顿。一云。即初三心名顿。所谓一无间·二解脱·一胜进虽有多心。长时相续不出现故。故名为顿。二云。显初二心名顿。即起一无间·解脱除胜进从胜入劣。不似起故。故云且为二说。此即解真见道中顿义。解此见道中顿义合有十一解。如别钞(文)。义灯七本(二十九左)云。传三藏解顿渐二师合二十五释。且渐断师有十四释。顿断师义有十一释。西明云。虽二十五释理尚未尽。合二十八释。淄州破云。西明但闻三藏前二十五释。不闻二十六释。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释亦未尽理。合三十三方得尽理。淄州亦破云。今者义准合三十九。破立文长。不须具述。
  (七十七左)五十八(至)今以为证(文)。五十八(十右)云。正见相应。随所治惑能治心生。诸有随眠所治心灭。此心生时彼心灭时。平等平等对治生灭道理知(文)对法。义演云。疏智为其相者。体相也。见以无漏智为体说一心见道文也。今为以证者。证其顿证断一心之义。
  (七十七左)然五十五胜(至)第九抄(文)。五十五(十六右)云。云何名为第四现观。谓于加行道中先集资粮极圆满故。又善方便摩莹心故。从世间顺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软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二内遣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中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二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粗重。又此现观即是见道亦名双运道。此中虽有毗钵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双运合立三心。以于一刹那中止观俱可得故。当知此论心唯缘非安立谛境。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文)。问。此文明说三心。何为一心之胜证耶。笠置举子嵨解云。此文明分法类。既以三心为相见道。返知一心是真见道。故以此文为一心见道之胜证。今谓。此解未稳。何者现有明说一心见道之文。舍之不取却举历说三心之文以证一心。于理甚为迂僻。恐五十五五字写误。应作八字。以上已言五十八等一心见道之文故。义演云。此中互解二文者。意说。一心解三心。三心解一心之文。故云互解也。且一心师解三心文云。虽无间等三心不同。以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三心师解一心文云。据相等故。总说一心。其实有三心。
  (七十八右)有古德云(至)不然(文)。义演云。古德意说。此真见道渐·顿有二师说。今更加论中一真见道至故总说一心文为第一说。后二有义为二义。总为三说者。不然。前无分别智等文但是总标。非是别解之义。
  (七十八右)内遣者(至)下皆准知(文)。演秘云。论内遣有情假缘智等者。而言内等传有两释。一解如疏自身名内。故对法论云。云何遣各别有情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相于自相续中有不分别我相。不分别者是除遣义。云何为遣各别法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相续中不分别色等法相。余因于前。故知内者约自身说。二云。约界以辨内外。初遣欲界自他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界故说内言。犹言内人道自及他皆名内也。第三遍遣上界我法二假皆尽故说遍言。详曰。后理虽通然无所凭。今依初说。
  今谓。后说非无所据。此顺瑜伽及胜友义具见伽略纂并伦记十五上(三十四左)
  (七十九右)广缘一切内外我法(至)能广法故(文)。义演云。疏缘一切内外法我者。外解我如彼计梵王为我是计于他我。外法者。外五尘等。言三心真见道义者。是许三心是真见道。师义言以法真见道者。法者放法。是放学义也(文)。略纂十四(四十八纸左)云。那烂陀寺海慧论师释此三心。非唯菩萨见道。亦是二乘。所以者何。初别观法上无我故。作无我行观名遣有情假。次作空行遣属我法假除我所执名第二遣法假。第三假我及属我法重观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遍遣二假。然今取唯大乘为胜(文)。义灯七本(三十六左)云。问。大乘真见断二障。据彼总别立三心。二乘真见断一障。应亦别总立二心。答。说六现观通三乘。现观智谛现观之中辨此三心。故许小有亦复无妨。又解不许。二乘唯观安立谛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许作者。何故诸部小乘之中。皆不说有二心见道。若尔初十六心诸部亦无。岂可不作。若亦不作。违杂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谛。谓于诸谛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尔何故诸部不说总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约不愚法依大乘教中声闻乘法作安立观。诸部小乘多约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问。若尔三心亦应如是。答。杂集论中但说安立。不说声闻作非安立。胜曼经亦云声闻知有作。二解任情。
  (七十九右)此初泛说为相见道(文)。义演云。疏此初泛说为相见道者。此论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即总标。是泛说也。下有二师方是正解。又约相见道中决定有三心故说是相见道。瑜伽说三心缘非安立。此明泛说相见道意。
  (七十九右)一对法(至)名类智(文)。对法九(初右)瑜伽五十五(十六左)。
  (七十九右)三又十六心(至)后二名类(文)。义演云。疏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后二名类者。且如苦法智忍·苦法智名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名类智。余三谛亦尔。故四谛合有十六心。即八观真如。八观正智。观正智者名类智观真如名法智。
  (七十九左)四六十九(至)唯法智了(文)。六十九(十七左)云。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能了别色界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别。若不尔者。不能了别。所余诸智或在毗钵舍那品。或在奢摩他品。法智·类智二品所摄(文)。义演云。疏若曾上界善取相者。意说。菩萨于加行位中曾修上下谛观。今住相见道中等。能作前上下八谛十六心观。即苦法忍·智缘欲界四谛。若类忍·智缘上二界四谛。即以类智了色·无色四谛法。
  (八十右)以自证分(至)体义无别(文)。义演云。疏以自者。问。为·无为异。何云无别。答。无彼能缘所缘之别。以自证分虽是能缘而非无为法之能缘故言无别。有解。真如是一切法体。亦是无分别智之相。自证亦是见·相二分之体。据此道理说云无别(文)今谓。有解。以上是演秘之释。笠置亦有一释。皆不允当。今谓。见分证识性故能所有别。自证证识相故体义无别。次下(八十六右)疏云。自证识相亦是自心。观依他故。今依见分说。如下引义演释。
  (八十二右)唯对法中有此文也(文)。义灯七本(三十八右)云。瑜伽五十五。但说上下一十六心。据三乘通及非广惠。杂集论中说总十六。今此论中具说二种。问。二十六心何先后作。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若尔何故杂集说总十六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答。此论中会依真假说。不言三心无间后生。故在后作。又显扬十七云。不由行差别。即是言教随真见道拟宜而说。教授于他。非内证智。又解总作在前上下在后杂集·此论俱先说故。显扬十七云上下观十六种智修道作故。若尔瑜伽如何通释。答。彼据从真见道入相见道。至第三心无间即出方现在前。又说现观边智谛现观。二十六心俱此观摄。随且举一。不言无间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现观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现观有二。依广布教相见第一。内证相见是第二故。非说下上为第二现观。又释不定。随观行者真见道前先意愿力。至相见道即先作之。未见教断。随情取舍。问。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见道。何故显扬十七。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智生。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杂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问。显扬云。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瑜伽论等说与此同。何故如是。答。此论等说总约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断证差别。不说断数。又据非安立谛。显扬约断虽一二品。据安立谛分成一百一十二烦恼。实不相违。
  (八十二右)对法云(至)法智为境(文)。对法九(二左)云。出世间道有二境界。谓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正智为境。由此诸忍·智如实了知故(文)。
  今谓。疏法智为境。法字伦作正字
  (八十二左)苦者苦谛(至)第九广解(文)。对法九(初右)云。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今于此中所说义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依止苦谛所起契经等法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慧正见体生。由此慧故永舍一切见苦所断三界所系二十八随眠。是故名为苦法智忍(文)。演秘云。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即忍。忍前加行位中之智。由此此智通缘二境。一缘加行智。二缘真见所观真如。真如极成故。疏不云但言忍智。有义弹云。然此智忍既不缘智。如何乃言忍前法智。故但应言现证真如故名忍也。详曰。无违。所以如灯具引理教。然云智忍或从因为名。因即方便缘教之智忍从因智而得智名。或从果称。皆如灯具(文)义灯七本(四十右)论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缘如。二别缘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观。此中且据法真见道言观三界苦谛真如。若准杂集。二种具论故。
  (八十二左)苦法智者(至)名苦法智(文)。对法九(二右)云。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断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从此无间。由如是智生证得转依。是名苦法智(文)义灯(四十二右)云。问。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后苦法智法即真如。答。虽俱缘如。初创缘如未印悲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二重证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八十二左)苦类智忍者(至)名苦类智忍(文)。对法九(二右)云。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所以者何。由初二种若忍若智是后一切学与无学圣法种类从此彼得生故。是故无漏慧生。各别内证缘此为境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是故名为苦类智忍(文)演秘云。释曰。初二忍智是后所生圣道种类。名为苦类智缘。此忍名之为忍。或后所生诸圣道等是前类故名之为类(文)。义演云。言有二种。一者言。二者言之中言者即是意言。当随缘法忍智时意道后诸圣法是此类。由此说得名苦类智忍。释曰。类者。流类。俱舍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与前相似故得类名。杂集云。由初二种是后一切圣法种类。解云。初忍·智是后所生之圣道种类。名苦类智忍。第二解与俱舍同。又显扬十七名种类智。
  (八十三右)苦类智(至)名苦类智(文)。对法九(二左)云。苦类智者。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所以者何。由苦类智忍无间无漏智生。于苦类智忍内证印可故。名苦类智(文)演秘云。论四苦类智等者。即缘第三类忍为境。或亦缘前法忍法智即印类所缘之事。不缘类忍名印类忍。
  (八十三右)论法真见道(至)名相见道(文)。演秘云。论法真见道等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初释云。此论·对法皆云类忍于法忍智各别内证。即已总法无间·解脱二自证分。又云类智印可类忍。不说类智别证法智。如何言法真见道解脱自证。今作二释。一云。法忍法智别法真见无间·解脱见分缘如。类忍总法无间·解脱自证缘智。然未决定类智重法审决印持。亦同类忍法二自证。二云。前三如前。第四既云印可类忍。由是总法无间·解脱证自证分缘自证分。二道之中自证缘见四缘第三。今类智忍既法自证。第四缘忍明法二道证自证分。但说法见及自证者。略不论之。义必应尔。详曰。而言法者但法真见缘如智。别不据法彼别别行相。以真见中无别行故。第三虽但证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缘第三。然祇是智而缘于智。据此一边别配二道。不约三四解行以分故亦何爽。故论结云差别建立名相见道。若第三·四俱双法前二道自证。差别之义而不显也。若法二道证自证分有理有文。或亦无失者略尔。
  (八十三右)此即总法(至)故合法也(文)。演秘云。又解此总法者。但法缘如。不分二道见与自证名总法也。疏虽缘智缘如不同见分是一等者。谓真无间·解脱二智皆缘于如。类忍缘智据能缘见同故合法。
  (八十三左)五十五说(至)智谛现观(文)。演秘云。按五十五云。现观边智谛现观。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如其次第于一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如是从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释曰。缘先世者略有二解。一云。缘见道前曾所观察下欲界地上色·无色二地烦恼即苦·集谛。及二增上即灭·道二安立谛境。二云。缘前真见名曾观察。以放真见缘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谛以之为境。言第三无间者。三心见道第三心后而起十六名第三无间。余经文可悉(文)义演云。第二现观位者。意云。似法·类智生时是见道后得智。是后得智故云。第二现观位也。谓忍可欲乐智者。即苦法智忍·苦类智忍也。余谛亦尔。现观决定智者。苦法智·苦类智。余谛准此。此云。二俱是相见道中智得智。故云是现观边智谛现观也。又按瑜伽五十五云。现观边智谛观等者。解曰。现观者真无漏智。边者后也。智谛现观后所得智。通有漏·无漏。意说。此后得智向真见道正体智后得智也。又云。二增上安立者。即是灭道无漏谛。为世俗智现缘不着。但为增上缘发起世俗智缘安立谛境。又云。似法·类智世俗智摄者。此智是世间世俗智。以似他无漏法·类智故云似也。以放似他故名为似。相似也。
  (八十三左)显扬十七说(至)三心亦然(文)。义演云。又按显扬第十七(二左)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谓于欲界苦谛生二智。一者现观审察智。二者现观决定智。于色·无色系苦谛亦有如此二智。如于苦谛有四智。如是于集·灭·道亦各有四智。约此道理说有修道位。释曰。四谛二智同五十五。亦不由加行有十六差别。尔随观谛所作有此差别。故真见道中亦可说有十六心也。
  (八十三左)今此约行(至)唯是相也(文)。义演云。言此约行差别说者。意说。此论中约二谛法智·类智行解不同而有差别故。唯是相见道也。
  (八十四右)然彼文说(至)可细寻之(文)。义灯(三十九右)云。问。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是道。何故显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十种无色三界杂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
  (八十四左)论若依广布(至)有九种心(文)。瑜伽五十八(十五右)云。其于尔时智行如是建立见道。由二道理。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文)。具如下辨。
  (八十五右)五十八末(至)如彼抄说(文)。五十八(十五右)云。依初建立(第一广布圣教道理)增长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时说名一心(文)略纂十五(四十三右)云。论云依初建立增上力乃至见道究竟者。此明相见道也。略有三说。一云法智品等者。品者品类。品类言即并摄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类合名四心。类智亦尔。此是皆品有八种。能有断惑之功。此说次后入如智品时节。八定品能寂静故住心故。总名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后定品一心。以定品无断惑之功不为智。故但总名一心。虽智时有定定时有智。功能别故。智时阴定定时阴智不论。问曰。初四法忍·法智为四心类智亦尔者。应随顺小乘解。以断上·下界惑别故。又解。大乘别者。如对法初无间复无间别。故云。各为一类二说。今言。品者是品类义。论云。法智品者不取其法智。意取法忍。即法智之品故。此法忍为四故。八心以能断惑是无间道故。得智名。四法智·四类智合为一心。名纯奢摩他道。以不能断惑非无间道故。总名九心。三说。即法忍·智为四类忍·智为四心。名八心。见道双运故。此八俱时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静不同于智能断惑故。言总得一心名。智为八心。故令有九。初解。前后别故合三十二心。总为一故总言九心。此解。但有十六心定慧别故。名为究竟心有。此三说之中后解为胜。初解三十二心者。论云即尔所时。故知定慧同时但有十六。何得言三十二。第二解论云法智品。业何故得言取忍为四。第三解为胜。真见道定慧或前后或俱。三说同上。或无间·解脱别故。或断·慧·思别故。或俱义故。如前叙诸家见竟。
  (八十五左)对法显扬瑜伽(至)故今会云(文)。对法九(初右)云。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等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文)显扬十七(初右)瑜伽五十五(十六右)如演秘引。
  (八十六右)依真之义(至)正与此同(文)。义演云。此文会违。论释相见道非真依真假说所由。此相见道依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但是假说实非断义也。故显扬云。从第一法无间有三心生。断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烦恼。又对法云。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生。断见所断。瑜伽五十五云。世第一法无间生三心断见所断。如是等文皆约相见道依真假说从第一法无间而生。据实非无间实能断。而言无间及能断者。皆是假说。非真如是。此有会也。若据实而言及从前世第一法无间。有真见道后即生三心相见道次生十六心等。故菩萨在相见道中学前真见断证之事。故是假立。问。既是假立。何故须学。答。为欲遍知二障二我故。
  (八十六右)此有三因(至)如文可解(文)。义演云。疏此有三因者。意云。释上假说所由。谓彼三心真见道后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立后方得生故。论云。非安立后起安立故也。分别随眠真已断故。故知假说非实断证。
  (八十六右)非安立因不遍三心相见道义(文)。义演云。疏非安立不遍三心者。以三心相见道是非安立故。故不不得将非安立因证于三心非真见道。但可以非安立因证十六心非真见道。
  (八十六右)本颂何故(至)依见分说(文)。义演云。疏本颂何故但说于真至今依见分说者。意问云。本颂何故不说三心·十六二种相见道但说真见道耶。答。说真见道者为证识性故。识性即真如。是无分别智见分所证故。此唯约见分说。不约自性分。次自证识相亦是自心故。但说见分缘如。不说自性缘如也。若说自证缘者。有是缘于见分。见分是依他起摄。所以不说自证缘见分缘真如。真如有是真见道也。若说相见道。有是缘智。依他起收。
  (八十六左)佛地论第三(至)此中二师之义(文)。佛地论第三(九右)。义演云。意云。彼第一师同此论第二师义。彼后二师同此论中第三师义。问。彼论中后二师义如何差别。答。彼第二师总言无漏智有见·相。不论根本·后得。若据第三师分别云。根本智无见·相。后得许有。故成二别。
  (八十七右)七十三说(至)四句广说(文)。义演云。按彼七十三云。有思惟真如不观真如。谓真见道中菩萨以根本智观真如也。有亦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相见道中菩萨。有以后得智观真如等。有不思惟亦不观真如。谓余三心等(文)今谓。义演虽言据彼论而与彼大别。今具引论文以合知其黑白。七十三(初左)曰。问。若思惟真如即观真如耶。设观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应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观真如。谓以分别所摄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见真如相不见实真如。乃至未至正通达位。及通达后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观真如非思惟真如。谓通达真如时由胜义故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通达后相续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观真如。谓离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诸相。
  (八十七左)佛地第三(至)不劳此引(文)。佛地论第三(十右)云。若无漏心全无相分。诸佛不应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是则违处处经论。转色蕴依不得色者。转四蕴依应无色等。则成大过。
  (八十九右)对法第十三(至)现观各别(文)。对法十三(十三左)曰。建立现观略有十种。谓法现观·义现观·真现观·后现观·宝现观·不行现观·究竟现观·声闻现观·独觉现观·菩萨现观(文)显扬十七(三右)六同此论。更说十八。瑜伽五十五(十五左)七十一(二左)并明六现观。无性摄论第六(十六右)说十一种别。
  (八十九右)然有义事(至)如别抄说(文)。义演云。义者。谓能缘观心上苦·无常等义。事者。观心同时俱有之法。同一事业故。所缘者。谓四谛非安立等。谓此等法义如六现观章广明。故云如别抄说(文)但舍二十三明见缘事三种现观。
  (八十九右)喜能明利别有分别故(文)。义演云。疏喜能明利别有分别者。问。何故不与乐受相应。答。思现观是欲界中思慧。思慧唯在意识中。有故。欲界第六识唯有喜·忧·舍三受相应。所以第六识中无乐受。若色界中意识有乐受。上二界无思慧。又欲界中若得闻法意识领解喜受相应。故云喜能明利别有分别也。
  (八十九左)七十一说(至)为自证(文)。七十一(三右)云。问。思现观何自性。答。上品思所成慧为自证。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文)。义灯七本(四十二左)云。此思等六出体有四。一克性。二据胜。三相应。四眷属。如思现观等说是惠者。即克性体。及俱行菩提法即后二体。五十五云。决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据胜出体。释名者。如思现观是邻近释。如四念住体实是惠。由与念俱名为念住。思现观亦尔。此论·显扬·瑜伽七十一并云。思所成惠而为自性。西明云。思现观或持业。或依主。信邻近。或如信。且思现观诸论说是思所成惠。如何持业。亦非依主。如或非观名为现观说为邻近。思亦非观。名为现观。何非邻近。若云现观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现观非思。云思现观是邻近耶。信现观体于三宝。净信为体此克性体。瑜伽五十五云。及闻所成决定智惠。据胜出体。显扬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应眷属。余皆准此。信·或释名者或亦有财。虽体非观。能助现观故。或依主释。助现观之信。令观明之或。名信·戒现观。或如念住亦是邻近(文)略纂十四(四十七左)云。问。谛现观有几。今正答。缘谛之现观。谓智谛及边究竟等。余非正现观。若是思现观因故名现观。信从相应得名现观。戒是共有等名现观。非正现观故。
  (八十九左)思能生修(文)。义演云思能生修者。由资粮位中思所成能引生暖修慧。
  (八十九左)自相者(至)末广故(文)。义演云。疏自相者。下中摄故末广缘故者。意云。以下·中品思不能广缘但能任运生缘自相。故云自相者下中品摄。若能广缘无常等共相即上品思摄。
  (九十右)七十一说(至)是等流故(文)。七十一(七左)云。问。无边际智及顺决择分善根何现观摄。答。非诸现观摄。当知是现观等流。
  (九十左)论四现观智谛现观(至)无分别智(文)。义演云。论现观智谛现观者。意云。智者即是能观之智。谛者即是非安立谛。此智现观缘非安立谛故名现观智谛也。谓一切种者。即真如。以真如与一切法为体故以真如名一切种(已上)今谓。一切种即真如者。此释非也。何者以通取见·修道根·后二智故云一切种非谓真如。
  (九十一右)七十一等(至)是此现观(文)。七十一(三左)云。问。现观智谛现观何自性。答。缘非安立谛境慧为自性。或是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文)五十五(十六右)明现观智谛现观中。举三心已云。又是现观即是见道亦名双运道。
  (九十一右)论五现观边智谛现观(文)。五十五(十六左)云。云何名为现观边智谛现观。谓此现观后所得智名现观边智(文)义演云。初现观者。即是真见道非安立谛名现观也。下现观二字者。即是六现观通号也。边谓后边。此安立谛即非安立谛之后边也。谓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者。意云。智谛现观是真现观后缘诸安立世出世智也。智者缘安立谛之智。谛者是安立谛。此安立谛智是非安立谛后智。故云。谓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也。
  (九十一右)七十一等(至)自性等故(文)。七十一(三左)云。问。现观边智谛现观何自性。答。缘安立谛境慧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
  (九十一右)即尽智等(至)即通十智(文)。义演云。十智者。谓苦智·集智·果智·道智·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据大乘中说。阿罗汉不得十智。但说烦恼漏尽之处名尽智。又起智缘择灭无为烦恼不生处名无生智。即佛身中亦有十智。若小乘中有不退种姓阿罗汉亦具十智。以烦恼更不生故。若退种性阿罗汉唯得有九智不得无生智。以更退起烦恼故。然小乘说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说亦通无漏。纵是无漏缘事智亦是世俗智提。或取三十七菩提分法为自性也。
  (九十一左)七十一说(至)分法为自性(文)。七十一(三左)之全文。
  (九十一左)六十九(至)可勘彼文(文)。六十九(十左)虽无十智之言而举诸智云差诸异生及诸有学相续中者。皆是有漏。若在无学相续中者。皆是无漏。又俱舍智品广明十智。
  (九十一左)此等门义(至)不同等(文)。义演云。意说。诸论所说现观或六或十或十八增减不同者。可准上两说和会。今按对法·显扬·唯识说有增减据义各别。亦不相违。
  (九十一左)真摄第四(至)亦通修道(文)。义演云。意云。但摄第四根本智少分不摄后得智。唯摄见道。不摄修道。故云少分。
  (九十一左)其相见道收(至)亦通修故(文)。义演云。意云。此相见道摄彼第四后得智少分不摄根本智。唯摄相见道不摄修道。又摄第五后得智全不摄世俗智全。又摄相见道又摄真见道及修道等。
  (九十二右)世亲第六(至)自相续故(文)。世亲第六(十一右)之全文。无性第六(十二右)云。由此般若波罗蜜多于佛法界能正作证。树自相续自在现前故。名为生。如有说言。一切雄猛乐利他者生母养母所生所育(文)此论上文与疏所引不殊。尔义演释曰。由此般若树自相续故者。若佛身四智即名觉树。敷荣故。菩萨身中智慧亦名为树也。始从证得更不退转故名相缚(文)今谓。此释非也。不顺论文故。
  (九十二右)四十七说(至)他果也(文)。四十七(二十四左)明极观喜住中云。又住于此在在生处多作轮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远离一切所有悭垢威被有情调伏悭吝等(文)义演云。疏已此明华果也者。若实佛果即是菩萨四智心品及大涅槃并一切智·一切种智及无漏离系果等。此皆是菩萨未成不得实果。华果者即入初地已去由无漏势力傍资地前资粮住。以前有漏故一切业令感得十王。十王位乃是菩萨果报。果报即是果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业故资旧业也(文)今谓。义演牒文与现前疏不同。
  (九十二左)无性云(至)染作证故(文)。无性第六(十二右)之全文。
  (九十二左)佛地经说得十平等(文)。佛地论三(七右)曰。此经中说。证得十相平等性故。此平等性通真及俗故缘一切。亦无过失(文)具如下平等智中辨。
  (九十二左)无性第六(至)广如彼释(文)。无性六(十二左)云。释曰。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见一切等无我故。如有说言。一切诸法皆如来藏。如是等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者。如彼意乐平等性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此即名为菩萨见道者。见先未见胜法界故。譬如声闻独觉见道。
  (九十二左)如梵网经(至)十地中广说(文)。梵网经·十地论第三广明初欢喜地。
  (九十二左)四十七说(至)多多百门(文)。四十七(二十四左)。
  (九十三左)六十九等(至)况此菩萨(文)。六十九(十五右)云。是诸圣者于见所断烦恼断中能正分别。谓那落迦我已永尽。乃至不复堕诸恶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证得预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断如是如是所有烦恼。
  (九十三左)广说此相(至)世界中摄(文)。十地论三(二十五右)曰。经曰。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菩萨以为眷属。
  (九十三左)又少此成熟(至)读者勘之(文)。义演云。意说。此论中成熟百类所化有情。亦合摄入彼论照百佛界等中。一处释之既不一处明。故知译论者失。
  (九十三左)如四十九(至)如十地第三卷(文)。第三(初纸至十一纸)考四十九未见彼文。准演秘四十七(二十一左)说引发十大愿。又四十五(十六左)明十大愿。
  (九十三左)说十种净修住法(至)皆并广解(文)。十种净修住法见于四十七(二十二左)演秘云。十种发心等者。所指经论文既广多。故不引也。
  (九十三左)又作阿赖耶识(至)三乘差别(文)。演秘云。按五十一(九左)云。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此修善法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圣谛现观。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未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当于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内为粗重縳所縳。释曰。资粮·加行异生缘彼眼等转识此有二义。一三乘通说。理实大乘亦缘第八作唯识观。二质·影不同。赖耶为质转识为影。隐质谈影云缘转识。问。二乘云何能观赖耶云入声闻正性离生通达赖耶。答。有二义。一据不定声闻性人根熟者说。彼入自见后回入大能达赖耶。定性不然。二约种子赖耶识言。三乘皆能知苦断集。广如瑜伽论抄。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一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