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一(五本之一)

  (初纸右)即是难陀等长徒之义(文)。义演云。疏长徒之义者。难陀五识一刹那亦是常徒大纲之义。大分五识唯一刹那间断之。五识相续者。即子细别解(文)义灯四末(十九右)彼开导依。本疏三解。第一难陀等。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此师准文不许五识俱生。亦无二刹那续。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后必意识起。是故五识必用第六为开导依。第二安慧等。第三护法等。
  (初纸右)开导依名如前已释(文)。疏四末(五十七纸)。
  (初纸右)瑜伽等第一(至)了别(文)。瑜伽第一(五纸右)云。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乃至(六纸左)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文)略纂第(十八纸右)四非相续有二说。一云。一切位定尔。一云。不据等流心(文)伦记一上(二十三纸左云)四刹那不据等流(文)义蕴大同之。
  (初纸右)彼第三云(文)。第三(五纸左)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若不散乱。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文)略纂第二(八纸右)云。五识刹那中唯识第四有二说。一云。五识唯一刹那。自类前后定无二刹那相随而生。亦非五识展转无间更互而生。以此文为证。决择等言。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者。言总说六意说五识。前后唯有意识。意识便通生故。二云。此依未自在位。多分卒尔心唯一刹那。非等流心及自在位。广引理教。皆如彼说。彼开导依第三正义。虽各自类不说五识相续刹那。同前同彼。皆不违理。然取后义。多顺诸文(文)伦记亦同。其如第一卷五心分别中。
  (初纸左)彼第三又云(至)随意识转(文)。第三(六纸右)云。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文)。
  (二纸右)五识无间必意识生(文)。义演第四本(四十二纸右)疏从此无间必意识生者。意证五识不相续。非证五识由六生也。此文如下。证第六由五识生。故第六以前六识为开导依(文)。
  (二纸右)疏即明了心后生意识(文)。义蕴云。问。如何五识名明了耶。答。由与意俱令五明了。若尔五俱之意足为开导。何假五识为开导耶。答。既与意俱。意开导时五亦开导。是此师意。
  (二纸右)以前六识为开导依(文)。义灯四末(二十右)云。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都重为斯错判。今又助解言。安慧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慧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文)。
  (二纸右)问曰平等智起等时何非此依(文)。义蕴云。意问云。如平等智见道等初起之时。亦由世第一法第六引起。何不说彼为开导依。答。意可知。此亦兼问镜智。
  (二纸右)彼先自生(至)常徒之义(文)。义演第四本(四十二纸右)云。疏彼先自生至常徒义者。此答前问。问云。且如平等性智初起时。第六意识何非此依。今答云。彼先自生。意云。彼第七识无始自相续生。见道以前恒不间断也。但由第六入生法空无漏观时。令其前念有漏第七灭。后念无漏第七与平等智俱起。故其前念有漏第七。但用前自类有漏第七能引。后念无漏第七及平等智。非由第六今引得生也。但以第六为增上缘。令七转变故。彼疏远者平等智但亲依第七。不亲依第六。故言疏远(文)。
  (二纸左)安慧等师(文)。义灯四末(十九纸左)云。西明云。第二净月。安慧师许三位无末那故。要集亦云。定非安慧。论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为开导依。彼许三位无末那故。则不得言相应末那今谓。不尔。准何得知是净月义。既自不识梵本。又非翻译之人。若是安慧前难如何。答。准本疏释云。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虽即六识转末那得名为第七。实非第七。不通净故。不尔违经。初地初心第七识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释。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疏外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都重为斯错判。今又助解。言安慧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慧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略而不言。第二师文中有二。初纵后夺。初中有三。一云。未自在位可如所说。二过境位。谓卒尔遇境位可如所说。三过非胜境位可如所说。上一位字贯于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若自在位。下夺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夺初位。此师意云。谓互用位多恒缘境。此意破前六尘境至识不并生。以即刹那而便落谢。互用之位如眼识起。虽有余境亦能缘之。何假余识而眼识间断耶(文)。
  (三纸右)二率尔遇境(文)。演秘云。疏二率尔遇境位者。问。论无率尔。何乃加之。答。准下夺中既有三位。明今纵处三位不无。故过言中含率尔也。有义过非胜境即摄率尔。要遇非胜境。率尔心后方不续故。若遇胜境率尔心后相续而生。若别言率尔即显率尔后皆不续。既率尔后非皆不续故。即摄在第二位中。由此应有四句分别。一心胜境非胜。谓于劣境起等流心。二境胜心非胜。谓于胜境起率尔心。三心境俱胜。谓于胜境起等流心。四俱非胜。于非胜境起卒尔心。唯依第四说不相续。详曰。义恐未然。现见人有偏注意者。虽胜境至不舍先缘。岂非胜境率尔心后而不续耶。虽境非盛以心先无偏所注处。遇而缘之相续不息。岂非境劣心得相续。由此故知。所纵三位多分不续。未可即以句数定之(文)。
  (三纸右)论若自在位(文)。演秘云。论若自在位者。施为无拥名为自在。夫将变现随欲而成。有所观察莫不明悟(文)。
  (三纸右)不正义(至)转五识故(文)。义演云。疏转五识故者。若据不正义初地转得无漏五识。亦名自在位(文)花严刊定记十一(七十二纸左)释十自在云。总名十自在者。谓于命等十种随应转变之力在自不在于他。此即在之自故。是依主释。都云十自在。带数释也(已上记文)今谓。演秘总约大致为释。刊定别就文词。更依六释为说。取解明白。学者之所喜也。
  (三纸右)八地以去皆能任运(文)。演秘云。疏八地已去皆能任运者。据自利说。若依利他于诸药病有未悟者(文)。
  (三纸右)此有漏五根亦互用(文)。枢要下本(十九纸左)云。法花论中五种法师六千功能。凡夫未得无漏。五根中亦言得互用(文)。
  (三纸左)彼论复言前三心是无记(文)。五心章(四十三纸右)云。瑜伽论说。初三心是无记。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客无乱境五识中一与第六识连续生说。若在因位境界强胜诸识杂生。并生五心皆通三性所摄。若无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文)决择钞上本(三十二纸右)云。疏章中客无乱境者。谓如眼识。境非强盛。无四识间杂生。名中无乱。非遮第六许续生故。章及得自在一切多善者。八唯他。第七不定。非总是善。故言多(文)。
  (四纸右)亦应诸佛(至)然但有三(文)。义演云。疏亦应诸佛无率尔心至今初见故者。此约佛位假说有率尔心。以刹那初随境故。其实佛无率尔心也。疏若皆已见至然但有三者。此约实义以无寻求。例无率尔心。以率尔时即是决定等三心故。以曾见故即起决定更无率尔。言等流者。望前曾见心名等流也。非即此念名为等流。以初念故约前后相似名等流故。云但有三心。谓决定染净等流心。无率尔寻求心。理如前说。有云。但有三心者。说佛解脱道但有三心无等流心。有率尔·决定·染净·三心也。
  (四纸右)故心前后(文)。义演云。言故心前后者。约因位中说有心前后。故五心据未自在位。若自在位即五心不具故(文)五心章明第八诸位阙具中云。此说五心。唯依因位等。成唯识说。八地已去乃至成佛任运决定不假寻求故。但有四。三乘通论无漏具五。有寻求故。即诸刹那义别说有。非前后起。初转依等如前已说(文)决择钞上本(三十一纸右)云。章成唯识说言故但有四者。此据缘理名为任运。于药病等八地已上犹未善。可起寻求故。章三乘通谓无漏具五者。菩萨有四。二乘无漏后得听法有寻思。作此说。然实理者唯依大乘亦得具五。七地已前后得听法亦有寻求。八地已上未善药病。亦有寻求。章义别说有者。非于一境得有五心。寻求决定两相违故。于刹那灭多境决不决定别。含而言之可有五。或云。但总了境义分寻求。以解境故名决定也(文)义蕴云。疏即诸佛卒尔心时至然但有三者。境初至故名卒尔心。无疑虑故名决定心。是无漏故名染净。相续不断名等流。故一念心具四义也。初一是假。故但有三。问。若许佛有决定心者。前三心是无记。复云何通。答。约余有漏心说。故不违彼。有云。此说但有三心者。除决定心。何以然者。先来有疑。今时创决。名决定心。佛先无疑。故无决定。境至故有假卒尔者。理定不然。诸佛应无胜解非决故。
  (四纸左)以事望理难(文)。义演云。疏以事望理难者。如谓佛等于境自在者。即其事也。如变大地为金银海水为苏酪等。即约此事道理。难五识令相续也(文)义蕴言异意同。义蕴云。疏以事望理难者。佛菩萨等名事。于境自在不假寻求等理也。由此理故五识相续。
  (四纸左)为非初过(文)。义演第四本云。疏为非初过者。亦有疏作此字。今从此字胜。意云。为非次第二卒尔过境位。即翻第二位也。前师说非故名过也(文)演秘亦同(文)。
  (五纸右)瑜伽第一(至)三心可得(文)。第一(八纸左)云。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文)略纂第一(十八纸左)云。初说三心者。诸心生时多起三。故后二心不定。第三心后方有染污。染污后有等流。等流五识。五识不由自力生。由意引故生。故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恒相续转(文)义蕴云。疏五识生时三心可得者。除寻求决定。此二唯意非五识。故既言可得。非必此三五识皆有。但有即五识有等流心。
  (五纸右)第一抄解(至)如别章释(文)。略纂第一五心章等具释。
  (五纸左)彼若解言等(文)。义蕴云。疏彼若解言至可互相续者。此即设许前师递相续救生。下论文非谓前师意识间断也。
  (五纸左)递相续生(文)。演秘四末云。疏递相续生者。眼识与意落谢过去。后意续起。意落谢已眼等复与意识续起名递相续。非意识灭后独生名互相续。以五必与意俱起故(文)。
  (五纸左)若尔此是(至)可互相续(文)。义演第四本云。疏若尔此是意识相续生至可互相续者。此是自征云。瑜伽但云既眼识时非无意识。此证第六识相续。何阎五识。此既不尔。以下论主释瑜伽文不尔意。有云。若尔至乃言五识相续者。此是前师难词。指彼论是明意识相续非明五识也。故疏如眼识时以下。论主解彼互相续生。明瑜伽不尔意。二解中后解胜(文)。
  (六纸左)瑜伽第五(至)不别言处(文)瑜伽第五(七纸左)云。或有所得自体。由自所害不由他害。谓有欲界天。名游戏忘念。彼诸天众或时耽着种种戏乐久相续住。由久住故忘失忆念。由失念故从彼处没或复有天。名曰意愤。彼诸天众有时展转触眼相视。由相视故意愤转增。意愤增故从彼处没。或有所得自体。由所害不由自害。谓处羯罗篮遏部昙闭尸键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众生或有所得自射。亦由自害亦由他害。谓即彼众生处已生位。诸根圆满诸根成就。或有所得自体。亦非自害。亦非他害。谓色无色界诸天一切那洛迦似那洛迦。鬼如来使者。住最后身慈定灭定。若无诤定。若处中有。如是等类(文)。略纂第二(三十四纸左)云。游戏忘念意相愤恚者。此即欲界四空居天。下之一天俱句摄故。非天杀故。萨婆多宗二说。或四王天摄。或三十三天摄。今则不然(文)义灯第四本(二十二纸右)云。问。戏忘愤恚定是何天。答。本疏释云。欲四空天非下二天。乃至又出曜论云。四空天(文)演秘引瑜伽已云。又按对法第三云。清净已生者。谓游戏忘念。意相愤怨·乐变化天·他化自在·色·无色界诸天。多故逸故随其所应。于所受用境及所住定自在而转。详曰。准对法论。妄念·意愤·变化·他化。次第而言。妄念·意愤即当时分知足二也。又愤恚者。多因色境。欲上二天于诸妻室。无所摄属。何因相视生愤恚耶。何以明者。瑜伽第五云。三洲摄受妻妾。施设嫁聚。而除北洲。无我所故。如是大力鬼及欲界天亦尔。唯除乐化及他化自在天。既无摄属。理应无有相视愤怨。问。何所以者。答。以此二天外境多化故。于内㥽亦无配摄。由此取下二空天者。不违自他善等四句。亦顺对法。理应无爽。问。何故。智论云。欲六天中间别复有天。谓戏妄念·心恚天等。答。虽处中间何妨。得是二天所摄。智论自云。皆六天摄。亦犹梵王中间禅者。初定摄故。或通六天。智论明言此诸天等皆六天摄。瑜伽复说欲界诸天。故可通六。若尔四句岂不违耶。答。非彼六天总是戏恚。取彼戏恚名为自害。如总名人唯佛使等方俱不害。六虽总天唯戏恚者。是唯自害亦何爽理。依实有情少分而言。上二空居亦有摄受。如魔王女摄归魔故(文)对法抄第四(十三纸右)云。游戏妄天等者。此中但以欲界第五第六之天。大论第五谓。欲界天名游戏妄念·意相愤怨。俱舍等亦尔。此解不尔。违即通六六天。或有此二天。今且据胜天。唯今有多放逸。故戏妄忿恚天于境是自在。于定自在色无色界其地居二天不清净摄。以有杀害等事故。或清净等摄。化生故。今摄胜故。清净者。谓作处资具相似故(文)伦记二上(十五纸右)云。第七自体游戏妄念及意愤天者。景师等解。此即欲界空居四天下之二天。俱句中摄。以非天杀故。后补阙问。帝释与修罗兽时。上之四天各遣天众来。助帝释防守苏迷卢山四面。云何不与非天兽耶。解云。但助守城。非共兽也。若尔上之四天不自害。天不杀修罗即无杀业。云何欲天有十恶业。解云。总说欲天造十恶业。何必六天皆遍造。问。若以此文即证游戏妄念意相愤怨。遍在空居四天者何故。对法第三明二十四已生中说。清净已生者。谓游戏妄念·意相愤怨·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无色界·诸天。多放逸故。随其所应于所受用境及所住定自在而转。不清净已生者。谓彼所余此文即说夜魔天名游戏妄念。都史多天名意相愤怨。次即别明乐变化天·他化天。故奘法师解为欲阶别空居四天。故作是说。以他化自在天唯属第六。乐变化天唯属第五。故说意相愤怨属第四天。游戏妄念属第三天。道理游戏妄念·意相愤怨·通空居四天。以地居二天行欲与人相似。是故不名清净已生。空居四天但有相抱执手相笑相视。行欲事转。是故得名清净已生。准彼智论。妄念意愤皆通六欲(文)。
  (六纸左)如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文)。百九十九(十五纸右)明四一分常论。一梵世二大种心等。一戏妄一意愤(文)。
  (六纸左)此善恶(至)定有相续(文)。义演云。疏此善恶人等者。善人境者。如瞻佛像。恶人境者。如爱三途苦具境等。境况是强五识不断(文)。
  (六纸左)释唯一念(至)境平等故(文)。义演云。疏释唯一念文者。此会前瑜伽文。问。况言五识相续者何故。瑜伽云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耶。故疏会云。此据率尔境及平等中容境。说有率尔心。若增胜境计五识相续。有有云。率尔等总一境也(文)。
  (六纸左)五十二说(文)。五十二(初纸右)云。复次云何等无间缘。谓此诸心心所无间彼诸心心所生。说此为彼等无间缘。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亦名意处亦名意界(文)演秘云。论故瑜伽至名为意根者。有义第二师释文有其二。初正翻三位破。二引瑜伽为证。疏说引证属第三文。今不依也。引瑜伽文证五得以自类为依。不证第三过胜境故。详曰。乍观论势诚有斯理。若审理披文即疏为正。何所以者。举增盛境证五相续。引瑜伽论自类为依。岂不显五是相续耶。故下结云。故知五识有相续义。虽复三因皆明相续。随自因下所引之文以为别证。斯亦何失(文)义演云。疏五十二文言通故六识明知互为缘者。问。安慧既引此文为证。即应六识六识互相无间。何故第六不以前五为无间耶。应因护法会之。此解略难解。下具解。又云。若此六识至意根者。意云。安慧师引瑜伽意证六识更互为缘。以前难陀计五识唯第六识开导依故。问。安慧师第六既不用前五为开导依。瑜伽言若此六识为彼六识文如何会。五识为彼六识开导可然。第六意识即不如是。答。言总意别。亦不相违。前五识为彼六个识开导。其第六识还用自类为开导也。故不相违(文)。
  (七纸右)若五识间断(至)五识生故(文)。义演云。疏若五识间断至五识生故。此叙前难陀五识不续。一念生已定有意识生。若尔即五十二应云等(文)。  
  (七纸左)自下第二破(至)有二(文)。义演云。疏有二者。第一破意用五为依。第二难意令以七八为依。
  (七纸左)瑜伽第三(文)。第三云。文如上已明(文)。
  (七纸左)六十七集量论(文)。五心章云。又解深密经及决择七十六说。五识同时必定有一分别意识。俱时而转。故眼俱意名卒尔心。初卒随境故。此既初缘未知何境为善为恶。为了知故。次起寻求。与欲俱转希望境故(文)。
  (八纸右)论无心睡眠(至)为开导依(文)。义蕴云。无心睡眠等者。就前师说。或此第二义非唯安慧。故不相违(文)。
  (八纸右)有无第七如常徒说(文)。义演云。疏有无第七者。意云。诸师计灭定中或无第七。如常徒说。今时即计有第七家。故灭定中有净第七。安慧师第七唯有我执。若依生空后得智。为加行入灭定时。即无我执。即灭定无第七。不计第七通净分故。余师计有。问。安慧次不计灭定有第七。如何乃言灭定中有七八耶。答。约安慧宗中余师说也(文)。
  (八纸右)疏如在定中(至)此耳间生(文)。义蕴云。此意说。定中先有意识。后耳识生。既得以意为五识缘。何故五位出心不以第七为第六根耶。问。安慧灭定既无第七。知何说此为第六依。答。就前师说。或此第二义非唯安慧。故不相违。下准此释。问。前说定识与耳同缘。如何今说不同缘耶。答。此据安慧自许非是正义也。护法耳意虽许同时不必同取故。问。定中意识既许与因缘。何名为定因中五识唯是散故。答。耳识虽是散意识何妨定。许定意识缘五境故。缘境虽同定散别也。
  (九纸右)论平等性智(至)开导依(文)。义灯四末(十九纸左)西明云。第二净月。安慧师计三位无末那。故要集亦云。定非安慧。论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为开导依。彼许三位无末那故。则不得言相应末那。今谓。不尔。准何得知是净月义。既自不识梵本。又非翻译之人。若是安慧前难如何。答。准本疏释云。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虽即六识转末那得名为第七。实非第七。不通净故。不尔违经。初地初心第七识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释。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疏外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郑重为斯错判。今又助解。言安慧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慧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略而不言(文)今谓。溜洲别设疏外义及助解等本由疏主解释者。有免过也。
  (九纸右)例同五识用意为依(文)。义蕴云。问难陀曰。既间断五识以意为依。五位无心间断意识。何不许用七八为依。答。五意必同取。意与五为依。六七境不同。意依唯自类。问。境虽同别间断不殊。如何五识非依自类。答。五由寻伺起。要共引方生。意识自力强。不须依七八。
  (九纸右)虽即六识(至)实非第七(文)。义演云。疏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至亦应尔者。意云。谓第六识先于世第一法作有漏生法二空观。能引后念见道无漏智。正起时有漏第七及四惑并分别者并皆伏断。俱生者伏。即何以知者。生法空观违二执故。望安慧宗唯有我执无有法执。既第七灭。引平等性智。空二执故。此智但依第六上立。而不立依第七。何以故。谓安慧本宗不许第七通无漏故。问。若尔何故言平等性智相应末那乃至亦应用彼为开导。圣教既有明文。何故虽违不许。答言。有平等性智相应末那者。但有其名而无其体。即显第七名通无漏假名末那。实无体也。由转去有漏第七得平等性智。所以说平等性智依末那立。具实唯依第六识也。问。设不假立无漏末那名有何过耶。答。有违经失。经云初地初心平等性智得有相应末那故(文)。
  (九纸右)不尔违经(文)。经者指佛地经也。佛地论第三(十一纸右)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菩萨初地初现观时最初现行。从此已去后后地中修令增长。清净圆满无漏观等。现在前时恒常现行。若有漏心现在前时。则便间断。如是展转乃至十地最后心时。自此已后尽未来际常无间断。如有漏位阿赖耶识恒与末那一识俱起。无漏位中大圆镜智。亦应常与平等性智一时而起。故平等智亦无间断。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亦在初地。初现观时最初现行。从此已后渐修增长。若有漏心正现前时。或无心时则便间断。如是展转乃至佛果(文)。
  (九纸左)此有二说如前已说(文)。二说者。无间解脱两道之舍是也。具如第三卷中。
  (九纸左)摄论第三(至)或第七心(文)。无性论三(三纸右)云。如是结生相续时识。于一切处一切种类一切时分。皆依染污。即中有摄。后心为依。此所依心生有为境。于一切处一切种类一切时分是染污故。能依之识非是意识。由此越于意识法故。或有说言。与四烦恼恒相应心名染污依(文)枢要下本(十九纸左)云。又异熟心依染污意。天亲解是第七者。论文但言烦恼。俱行意。无性亦云。或有说言。与四烦恼相应心名染污意识。故知天亲说为第七。又言。此缘未来为境。非必第七。与无性同。若如疏解。说为第七者。何故世亲说为第七。无性说为第六。天亲以第六相显略而不论。第七相隐亦能助润。故明依之。无性据缘当有为境非第七力。故隐不说。唯识第六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又无性第三亦同天亲。一说为第七。说为第七。如前俱有依中已引之说(文)义灯四末(二十一纸右)云。论又异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无性两释。一云。即第六识为染污依。第二同世亲。所谓末那。何故二别。答。两论不违。此有二义。一恒相续。二缘内外起增上爱故。无性即据通缘内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亲即据恒相续识常起染污。非无第六。以非恒故。隐而不说。无性菩萨据续生时。非无第七。以不外缘故亦不说。然今此师所说染。意或同世亲。或同无性。或可染意依第七说。相相应非愿即第六识。以此为证。证诚第八用第六七为开导依。似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复第六不证第七。或此师意且据凡夫一分而说。初受生识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蕴末心除转轮王。必起贪嗔方得受生。相应非愿即是二智(文)。
  (十纸右)此约异生(至)菩萨受生(文)。义演云。疏此约异生一分有学菩萨受生等者。谓异生受生位中必依染污意识得生。中有没心常起染污。故由六七引第八生。摄论说染污意识通六七二识。有学一分者。就有学中。有利钝二根者。利根者从初果直得罗汉。更不受生非此所说。其钝根者次第受生。亦由六七而引第八。菩萨受生者由悲愿相应善心。即二智相应善心是六七二识。问。异熟心依染污意。依何位说。答。唯约异生不说圣者。又解。通约二乘有学说。谓有中有故。又中有没心是染污故。问。何故中有初心不起染污。要后没心位起染污耶。答。中有初心犹近圣道不起染污。谓此身中得无漏故。故至中有没心起染污意。云无漏道。远故。问。初二果人可尔。第三果如何起染。答。第三果人于中有没心。于上界定而生爱味。生上界也。问。地上菩萨有中有不。答。有二说。一云。无中有。瑜伽云。菩萨由智结生。对法云。亦依悲愿相应善心故。以悲愿助而结生也。故大论云。菩萨知而受生。非为不知。二云。七地已还菩萨悲增上者。为救众生故受分段身亦有中有。瑜伽等说。欲色二分有中有故。又显扬说。大地苦萨不受无色界身。由此知。许有中有。问。菩萨中有有染污不。答。二说。一云。虽受中有不起染污。菩萨知而受生。非为不知。又由悲愿助结生故无染污。二云。菩萨分别惑虽无俱生犹在。药病等未能边知。故于中有有俱生爱。准此而言。合中有有染污。二解任取。更捡余文。问。何故但说悲增上不说知增上。答。知增上者受变易身求菩提故。于此问答略而不论。
  (十纸右)菩萨受生如对法第五(文)。第五(三纸右)云。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文)演秘云。论或由悲愿相应善心者。按瑜伽论五十九云。智所引发结生相续。谓诸菩萨又有能引发义利结生相续。谓智所引发结生相续。又集论第三云。已得究竟菩萨摩诃萨等。乘大悲愿力故生诸有中。又对法云。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疏主释。若分段变易亦由二智善心为缘第八得起。言二智者。即七六识相应之智。有义但取第六为胜。详曰。双取为优。将何以验。答。按佛地论第五。云无待大悲平等法性者。如来大悲普能拔济一切有情。通缘三界。又云。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者。随诸有情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释既云。菩萨于十地中一地得一。明知而用平等性智为缘。受生而救物也。不尔云何地地证得。释中言佛。举成就者。显彼分得。故不相违。如下广引(文)。对法钞第五明等无间缘中。广明受生心(第五初纸至八纸)云。菩萨受生唯悲愿者。彼云。即瑜伽云。七智所引即诸菩萨唯在悲愿智力也。即若生有无有中有。初心及未心一向是善。此亦不然。若说第六受生命终可有此义。然岂无异熟耶。即唯将死中有末心唯是善故。若说第八命终受生即无是义唯说润生。俱是善故。简别诸人(文)。
  (十纸右)异熟心依染污意(文)。义蕴云。问。世亲无性染意何以各殊。答。无性据发润。异熟依六生。世亲说俱依第八依于七。
  (十纸右)既有三证(文)。义演云。疏既有三证者。即前引无性摄论者。世亲摄论对法第五(文)义蕴亦同。
  (十纸右)由前八识皆有过证(文)。义演云。意说。前八识皆有通证得互为依(文)今谓。义演释为通证。现本作过。恐过字形误。以通为正
  (十纸左)例与五依故(文)。义演云。疏例与五依故者。如定中意识先有得与五识为依。如无心位意断。以应用七八为依以恒有故(十一右)此中四缘如下广解(文)义演云。疏此中四缘如下广解者。而通指因缘等四缘。如下第七卷中说。有云。此中第四等无间缘指下七卷说。应加第字。言为此依者。为开导依(文)
  (十一右)论开导依(至)等无间缘(文)演秘云。论开导依至非心所等者。有义科云。开导依者。至名开导依者。辨依义。此但属心下示其依体遮问非依。初辨依义有四义简此后心等。是第四义。简自类识后心不为前心作依。无引导故。或虽是心同时不为心所作依。非开避故。又言此者。此前灭心于后所生心及心所为依故。然为四义将为胜也。详曰。言等无间何理不遮自类后心同时心所。岂复有许后心为前及俱时所无间缘耶。又第四义简。后心等其第三而简何法。故三义胜。又云此者。此前灭心者。意即可通。望文不顺。文中不言前灭心故。云何此故。今应云此于后心。至名开导依者。辨其名义。此言此前具三义法。此但属心下出体遮余(文)
  (十一左)简异类他识(文)演秘云。疏简异类他识者。自身八识名为异类(文)
  (十二右)他现生处不障我路(文)。义演云。疏他现生处不障我路者。意难云。且如意识。现生时不障眼识路。何不用意为开导依。要令意灭方始开导耶。既现生后不障路。而非开导者。故知八识不得互为等无间缘非如自前心也。且自类前心不灭。即障彼路后心不生故。待自类前灭后生方为开导。他既不障我路。故非异类互开导也。汝如何说他与此为依耶。
  (十二左)如萨婆多师(至)应无开导(文)。婆沙第十(十四纸右)云。何故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俱生。尊者世友说曰。于一刹那身惟有一。心心依彼转。故无有二。复次于一刹那惟有一类众同分。心依彼转。故无有二。大德说曰。法生时和合惟一无二。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故一刹那心惟有一。复有说者。若有二心。俱生则应不可调伏。如今一心。刚强?悷犹难调伏。况二心耶。若心不可调伏。则无得解脱义。故一相续无二心俱。或有说者。若一相续二心俱生。则有杂染清净俱时起过。谓一心杂染。一心清净。如是则无得解脱理(乃至)广说(文)义演云。疏如萨婆多至应无开导者。难前师也。且如有宗心不并生。可互为开导。大乘既许八识俱起应无开导。既俱时生。如何更互为开导。故云今既俱生应无开导。汝若许为依应即不俱生。次举论难。
  (十三右)一者体二者用等(文)。义蕴云。疏一者体等二者用等者。心王心所各唯有一名为体等。同所依缘名为用等。或俱能变见相二分名用等。自证一故名体等(文)义演云。疏体等者。心心所法各各唯一无二受等并生。名为解体等。用等者。心心所法同依一根。同缘一境。作用相似。通三性等名为用等(文)今谓。义演释用等义不允。言用等者。正取前引后用。此用前后皆等故言用等。今者唯明体等。至第七卷具释用等。此略说也。光记第七(四纸右)云。言等无间缘者。前心心所各一名等。此即缘体名等。又解。后心心所各一名等。此即果体名等。又解。前后心心所各一名等。此即通缘及果名等。又解。前心心所等与后心心所为缘。非唯自类。又解。后心心所等用前心心所为缘。非唯自类。又解。等通前后两处。言无间者。或属于缘。或属于果。或通缘果。总而言之。前心心所生后心心所。中间无有余心间起。故名无间。又解。无有等法于中间起。名等无间。若即等无间是缘。持业释。若等无间之缘。依主释(文)。
  (十三左)如色等故(文)。俱舍论第七(初丁左)云。大德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谓或有时复多生少。如烧稻秆大聚为灰。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无条多所荫映(文)光记七(五纸左)云。此约前后色不等。非等非等无间缘(文)。
  (十三左)第三十八十因中云(文)。第三十八(八左)云。云何十因。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文)又(十右)云。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彼一切心法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缘摄受因摄(文)。
  (十三左)瑜伽第三(至)能生识(文)。第三(八右)云。又有四缘。一因缘。二业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者。谓种子。等无间缘者。谓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所缘缘者。诸心心所所缘境界。增上缘者。谓除种子。余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识所余识亦尔(文)。
  (十三左)摄论第一(至)等无间缘(文)。无性论第一(十八右)云。又经部师不说唯色名为心法等无间缘。此所无故。心及心法四缘定故。
  (十三左)何为摄论(至)等无间缘(文)。无性论第三(十七右)云。论曰。又阿罗汉后心不成。唯可客有等无间缘(文)。无性释(十七左)曰。又若虽其俱生俱灭摄受种子相应道理。但执唯有前刹那心能为种子引生无间后刹那心。即阿罗汉后心不成。不应得入无有余依妙涅槃界。由最后心能为种子等无间缘生余心故。如是即应无无余依妙涅槃界。是故色心前后相生。但应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无有因缘(文)义演云。疏彼复难言者。前师引摄论难护法。计色为无间缘故。彼论难经部意。若许后心为种者。阿罗汉末后心应不得入无余涅槃。后种更能生故。下总结云。故知色心等可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不得名为因缘。疏中引彼且撮略也(文)今谓。疏主略法未尽善矣。
  (十四右)摄论第三云阿罗汉(至)然有此缘(文)。义蕴云。彼世亲摄论第三云。若有执前刹那色能为种子。后刹那色因彼而生。前识后识相望亦尔。若如是者。诸阿罗汉终无有得无余涅槃。色心两永无尽故。前刹那色望于后色。前刹那识望于后识应知容有等无间缘。无有因缘也。
  (十四右)上座部中经部师(文)。义演云。言上座部师者。即上座部中以经为量者说为经部。非是二十部中经部也(文)此如上引义灯具释。
  (十四右)此设纵言有二种义等(文)。义蕴云。初意云。彼经部自许色有因缘及等无间缘。今纵许等无间缘夺因缘也。即以第三卷文为证。言若尔故。摄论第一云。非经部师唯色等法名无间缘者。此征词。难初解也。言第三卷中等者。正会违。意云。第三约色中有诸种子。心中亦种子心生于心。既有因缘及等无间缘。色生于色可知。亦尔故许色有无间缘也。第一卷据阿罗汉入无尔已无识及种唯有色在。故不说色有无间缘。
  (十四左)摄论第一(文)。无性论第一(十八右)云。又经部师不说唯色名为心法等无间缘。此所无故(文)今谓。按正理论十九(十一左)云。譬喻论师说。诸色法如心心所法有等无间缘。见乳酪种华生酪酢芽果。如心心所前灭后生。故知诸色有此缘义。又无经说唯心心所能为此缘。故立此缘。定非色者。是虚妄执(文)。
  (十四左)第三卷中(文)。无性三(十七右)如上已引(文)。
  (十四左)此义为正(文)。义演云。此义为正者。此论中言纵设许。是正义。非是彼宗许色有缘也。
  (十四左)二者以彼第一论文为正(文)。义蕴云。彼部先不许有等无间缘。但许因缘。今夺因缘设许有等无间缘也。言此义为正者。今疏断以经部先不许色有等无间缘。是正义也。
  (十五左)论唯心心所(至)不应为例(文)。义灯四末(二十二左)云。论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者。问。心心所法多少起而得说为缘何妨。诸识多少生亦复得为缘。质云。诸识前后多少起相望得成缘。色法多少生前后亦成无间缘。彼复质云。诸识多少起例同色不成缘。汝诸心所多少生。亦应同色不成缘。解云。心心所法和合似一。共辨一事得互为缘。诸识不然。何得互为缘(文)。
  (十五左)显扬论五十五等(文)。显扬第一(三右)云。心所有法者。谓若法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文)瑜伽五十五(三右)云。问。如经言。此四无色蕴当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说言如是诸法可分可折令其差别。何故彼法异相成就而说和合。无差别耶。答。众多和合于所缘境受用领解。方圆满故。若不尔者。随阙一种。于所为事应不圆满(文)。
  (十六右)一相应(至)同故(文)。瑜伽五十五(四右)云。问。何故名相应。答。由事等故处等故。时等故。所作等故(文)略纂十四(三十四纸右)云。论解心心所差别名言。何故名相应。答。由一一事等处等者。事等谓体也。体皆一故无第二受等。处等者。谓同于一境处转故。又依缘处等故。时等者。同一刹那故。所作等者。同于一境行所作等故。知缘青者。但为青也。又善恶无记所作等。问。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种类托众所依。差别转故等者。谓心所等同一识种类托所依。如眼识依眼根。俱时心所亦尔。余准可知。
  (十六左)论然诸心所法(至)无主义故(文)。义灯四末(二十三左)云。然诸心所非开导依。问。心所望王不开导心所非所依。心王心所既导生。何妨。心所亦成依解云。等无间缘义相引。心所可成缘。开导据胜能。非主不成开导依(文)。
  (十六左)何故受等(至)为解此难(文)。义演云。言何故受等至相等为依者。长续自显。疏何故不如著名沙门义者。意云。此沙门计受想等各各自前后相生。今难意者。何故不如著名沙门义受引受想引想。而乃前念识俱受与后念想为依耶。即因触生受。受为想依故为难也。著名沙门者。非真沙门。相似沙门也(文)今谓。义演著名释为相似非也。俱舍光记云。相似沙门义。此本据婆沙论。彼论第十(十七左)具言相似相续沙门说。义演不原根本。妄释非真沙门名为相似。其误可知。或云。有云。西天之人。或云。法救论师着大德名。故云著名者。其非可知·俱舍第七(初左)云。大德复言(婆沙第十(十五左)云。大德说曰。心与受等一和合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无有过)。以诸色法无间生起(如上具引)岂不心所无间生时亦有少多品类非等。谓善·不善·无记心中。有寻·有伺·三摩地等。此于异类实有少多。然自类中无非等义。谓无少受无间生多或复从多无间生少。想等亦尔。无非等过。岂唯自类前能为后等无间缘。不尔云何前心品法总为后品等无间缘。非唯自类。且于受等自体类中无少生多。以说等义唯执同类相续者。说唯自类有等无间缘。心唯生心。受唯生受。乃至广说。若从无染无间染生。此染心中所有烦恼用生灭烦恼为等无间缘。如出灭定心还用先灭正入灭定心故起彼说。非说初无漏心应阙此缘而得生故(文)光记七(五纸左)云岂不心所至至三摩地等者。问。岂不心所三性相生有寻伺等相生前后多少亦有非等。此于异类至无非等过者。答。异类相望实有多少。同类相望即无非等。岂唯自类至等无间缘。者问。不尔者答。云何者征。前心品法至以说等义者释。前心品法总为后品同类异类等无间缘。非唯自类。前文通释且于受等自体类中前后相望。无少生多。无多生少以说等义。唯执同类至为缘故起者。此述相似沙门义。唯同类相生为等无间缘。彼说非善至而得生故者。论主破。夫心心所具四缘生。若执同类唯生同类。初无漏心前无此类。应阙此等无间缘而得生故(文)婆沙第十(十七右)云。问。前后刹那诸心所法。或多或少。云何名等。如欲界心所。多非色界。色界心所多非无色界。善心所多非不善。不善心所多非无记。有漏心所多非无漏。如何可说此缘能引等无间法耶。答依事等说。不依数等故无有过。若一心中有一想二受等者。可不名等。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随所应生各惟有一是故名等。问。为心但与心受等但与受等作等无间缘。为不尔耶。相似相续沙门说曰。心但与心作等无间缘。受等亦尔。各与自类作等无间缘。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必尔者。应善心还生善心。不善心还生不善心。无记心还生无记心。贪心还生贪心。恚心还生恚心。痴心还生痴心。如是便无究竟解脱(文)今谓。下七末(五十三纸左)言相似法沙门义。相似相续沙门者。婆沙第八(十一纸右)云。问。何谓非常。答诸有为法。问。何缘外道计彼为常。答。由二缘故。一见诸色法相似相续故。二见心心所忆本事故。见诸色法相似相续故者。谓彼外道见老时色似小时色。见今日色似昨日色。便作是念。即小时色转至老时。即昨日色转至今日。见心心所法忆本事故者。谓彼外道见小时所作所习所受。老时能忆见昨日所作所习所受。今日能忆。便作是念。老时心心所法即小时心心所法。今日心心所法即昨日心心所法。由此二缘故。彼外道于五取蕴妄计为常。
  (十六左)何故不如著名沙门义(文)。义蕴云。西方有此师。心王心所各唯自类为等无间缘。今难。何不同彼而许心王所与余心所为无间缘耶。
  (十七右)第七八识等(文)。义蕴云。第七决定见道位转。第八识金刚无间解脱。两师不同故言随何位也。
  (十七右)与摄论第一(文)。如上已引无性论说。
  (十七左)如对法第五说(文)。第五(初纸至三纸左)广说等无间缘。于中具明心之生起由十种力(文)演秘云。论无心等位至即前自类者。对法同此。按彼论第五。云等无间缘者。谓中无间隔等无间故。释论云。不必刹那中无间隔。虽隔刹那但于中间无异心隔。亦名中无间隔。若不尔入无心定心望出定心应非等无间缘。然是得彼缘。是故一相续中前心望后心中间无余心隔。故是等无间缘。释无余自类心来隔也。即余自种类虽是同而非即此亦名异也。若言异识名余异者。住无心位有七八间。云何得言入出二心无间耶。故如前释(文)。
  (十七左)论彼先灭时(至)为开导依(文)。演秘云。论先灭时至为开导依者。问。前难小乘行缘于识时分悬隔无缘义。故今同于彼应不能开。答。夫开导者。前开其路引后令生。今避其途是施功已。由斯后起而无见遮。从曰长时固亦无咎。不同于彼过去为缘。过去法无缘义焉立(文)。
  (十八右)问如解深密经(至)依悲愿等(文)。解深密经第一(十六)云。心意识相应。大论第三(六右)佛地经论第三(十一右)庄严论无性摄论第三(二)对法第五(二纸)演秘云。此等诸教疏灯上下而屡引矣。然唱导者。临论时披捡。非不劳神。今略重举。初师难云。瑜伽第一云。谓眼识生三心可得。率尔寻求及以决定。又第三云。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此即五识引生意识。又初师及第二师难云。瑜伽又云。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方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又解深密等亦云。五识意引也。此即五识由意引生。第二师云。又如摄论及庄严论佛地经等。彼意皆说转第七证得平等智。转第八识得圆镜智。此即由彼世第一法第六意识。引生平等性智相应净识。观察·平等二智相应第六七识。引生镜智相应净识。又异熟识依染污意。如对法说。或依悲愿相应善心。此即有漏无漏六七引有漏八(文)。
  (十八左)八十五卷(文)。八十五卷(十二右)云。等无间缘者。谓前六识等。及相应法等。无间灭后六识等。及相应法等。无间生(文)。
  (十八左)大论第五(至)显扬十八(文)。第五(九左)显扬十八(十一右)云。等无缘者。若从此识等无间诸识等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文)。
  (十八右)摄论第一(至)未遍智意(文)。无性第一(二十右)义灯四末(二十四纸右)云。疏云。如摄论第一云。一法未达未遍智者。此引摄论云佛不为小乘说阿赖耶识。外人即引经文为难。若尔何故经中。世尊云我不说一法未达未遍知。而能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我唯说。言一切法已达已边知方能断惑成阿罗汉。言达无间道。边知解脱道。此难意云。若不为说阿赖耶识。岂得云于一切法已达边知。无性为释。此佛密意说不断烦恼。以别相声说总相处。非诸烦恼有各别断。或取共相。无常等行故。不为说阿赖耶识。此意以别相名。意诠生空总相义。处方能断惑。惑共相无常行。非缘别别色等之智而能断惑。故言一法未达边知者。别相之声说总相智而能断惑。非一一法皆达知尽方能断惑。故不为说阿赖耶识。今瑜伽文亦复如是。意说。前各自别识。为后各自别识等无间缘。故于总处说。若彼六识为此六识等。此是别意言声于总处转故。又此总意别有三。一会前第三。云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者。若此识及诸识皆是总语意说各别八识。举此总声。非谓诸识许。互为缘。一云。解第三意。别说后识定生简无学最后心。然举于总诸识生声。一云。会前又此六识为彼六识。意欲别说各自六识举彼总声。意自别六。非此六言总含八识。云言总意别何者。五十二初举诸心心所无间后诸心心所生。通诠八识。重复言此六彼六。据三乘通说。故不通八(文)演秘云。疏如一法未达未遍如意者。无著明八不为小说。无性举外以经为难而为通之。今略引云。彼本论云。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由此深细境所摄故。无性牒外引经难云。如说我不说一法未达未边知等者。释外难意云。赖耶深细不为小说。即小乘人不见第八。云何断惑成阿罗汉。何所以者。如世尊说。我不说一法未达未边知成阿罗汉。我唯说言于一切法已达已边知方能断惑成阿罗汉。释既云边知方成罗汉。罗汉云何不堪闻八。八若不闻即非边知。何名无学。进退有失。论此密意说不断烦恼。以别相声说总相处。释两义答彼。此第一解。据真谛释。声者名也。处者义也。生空真理名总相义。以彼别相一法之名。诠于总相生空之理。故称为密。经意总云。若生空理未以无间解脱二道达边知。故不能断惑成阿罗汉。不言一切皆须达知。方断得果由斯。第八罗汉不知亦无失矣。外伏难云。何以得知。别声诠总。无性答云。非诸烦恼有各别断。释缘色等法。别相之智名为各别。烦恼既非别相智断。故知经云达边知者。是总相智。问。以别诠总。其意如何。答。显总是别真实性。故论或取共相。无常等行者。此第二释。依俗谛解。二乘之人依十六行观于四谛。赖耶既在苦谛中收。无常等行亦该第八。八据斯共相二乘亦知。所以圣教望共不共二相而说知不知也(文)义演四本(五十三纸)云。疏一法未遍知者。意云。引此文者。意证言总意别。据此论文即言总意别。若准摄论文即言别意总言。一法未达名别意。有生空理名总。即准断烦恼证生空理。故则密意说也。更有异说。如演秘广明。又如有云。一法未解可即不解一法。亦是言总意别。与此意同(文)义蕴亦同。
  (十九左)此有二解(文)。义灯四末(二十五右)云。论为显此识依缘同故。有二解。一云。依是不共依。缘是因缘依。以总聚言。不须分别种之与现种。不离识自体分。故云依缘同。又解。以总聚言。缘第八识因缘增上。种现虽殊总不离第八。但不说等无间非所缘。故此据染说。若无漏位亦缘无间识。二云。依所依。缘即所缘。以因缘增上俱名为依。缘即所缘。即下计第八自体及种子。如次计为我及我所师义。又前二依有胜用故。所以偏说。非谓为显依缘因故。以且解依彼转未解缘彼转故。然要集云。或可初释唯俱有依。后释通二。今谓。不尔。若初但一何故论云但显前二。故说有余(文)。
  (十九左)但总聚言(至)即是正义(文)。义蕴云。疏总聚而言至即是正义者。此护法义。第七但缘现行第八不缘种子。若尔所依既通种现。如何缘彼不通种耶。故今解云。不须分别。种不离识。即兼缘种故。二所依俱得名缘。
  (十九左)二云(至)此便非有(文)。义蕴云。疏二云至便非有者。此安惠义。许缘种子。今言缘彼。即二依俱缘。若唯缘现非种子者。即应此识唯俱有依无因缘依。既许有因缘依。而论说言依彼缘彼。故知此识缘种子也。问。护法安惠如疏已明。难陀火辨依缘不同。如何会释。且难陀师而有二义。一云。我虽不以第八心王心所为第七识俱有所依。第八持种。于第七识有增·上力。疏相伏记亦得名依。今许缘八故不违也。二云。缘自所依。非我宗义。虽许依种而不缘之。如八依七。虽许缘现而非所依。如眼缘色。此亦何前释为正。后解违颂。火辨师亦为二解。一云。相分色等虽缘不依种。及见分为依亦缘依缘宽无违理教。二云。相见俱以识为体。故相不离依。缘亦同。后已虽通前解为本。
  (二十右)不尔(至)此理定无(文)。义演云。疏此理定无者。道理定不显无间灭依。何以故。以第七不依自前念识故。设计缘者。即依·缘不同。以第七不缘第八识故(文)。
  (二十右)即是不缘种子等义(文)。演秘云。疏即是不缘种子等义者。若缘种家以依缘同简无间。讫不烦约胜。而重简之。义明定故。由此故知非是彼义(文)。
  (二十左)所依之彼(至)所识之识(文)。义演云。疏所依之彼至所依之识者。说所缘即是彼第八也。更非异彼别有第八故。所依·所缘对能缘以得名也(文)今谓。不允。疏以颂言依彼缘彼前后次指故加细释。所缘对能缘云所依不尔。义演未可也。
  (二十一右)大论显扬对法等诸论(文)。瑜伽六十三(十一纸左)云。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文)显扬第一(二左)云。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还缘彼识。我痴我爱我。我所执我慢相应(文)对法第二(二右)云。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文)。
  (二十一右)论有义此意(至)及相应法(文)。义灯四末(二十六纸右)云。论释缘彼。问。难陀师计七依本识亦缘彼相应。何名依彼缘彼。答。据执为我名依缘彼。火辨安惠并准此释。
  (二十一右)非殊胜法不可计我故(文)。义演云。疏非殊胜法不可计我故者。以种子无缘虑胜用。不可计为我所。疏脱所字或可我字中合说。既不可计为我所耶(文)。
  (二十一左)瑜伽六十三(至)皆尔(文)。演秘引三论(三论如上已引)已云。准对法论无我我所。但可证意之所缘也。
  (二十一左)即带我所行相转故(文)。义演云。疏我所行相者。我所与我同缘前境。受领取像等行相。今若缘我时兼带彼行相故。云带我所行相转(文)。
  (二十一左)又应我所有时断故(文)。义蕴云。疏人应我所有时断故者。如见道分别种。除应无我不还果等。断欲修惑为难亦然。
  (二十二右)不可缘彼立此义也(文)。演秘云。疏不可缘彼立此义者。彼者彼境。此义我所(文)。
  (二十二左)计缘彼识见及相分(文)。义灯四末(二十六右)云。问。火辨何故不执自体以为我见。答。见分作用故执我。自证沉隐故不执之(文)火辨所立未明其二分三分中何。虽然论云相见俱以识为体故。准此似三分师。
  (二十二左)故知我境(至)识之见分(文)。演秘云。疏故知我境等者。我即是境。末那缘故(文)。
  (二十二左)我所有属他之用(文)。义演云。疏我所有属他之用者。我所即相分。相分有发识之用。故相属见分而能发识。故云有属他之用(文)今谓。不稳。
  (二十三右)相见二分俱一识为体(文)。演秘云。论相见二分俱以识为体者。有义即心自体说名见分。非四分中第二见分。世亲同时唯二分故(文)今谓。准上灯释有义未尽理矣。
  (二十三右)此安惠说(文)。义灯四末(二十六右)云。安惠破火辨中。有三番问答。初约定。次变不变时后约凡夫。厌色生上不变色难。不同圣者生上变色。问。护法正义七缘八。为我自证缘见。作何行相。答。不同见分。自证思量见分时不作内外。我非我解。但实证见体。亦如邪见缘外之时见之自证缘见之时。但证见体不同邪见。问。论无一心中有断常见。故我我所执不俱起者。何故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等起我我所见耶。答。二十句等虽同依色蕴等。不是同时。前后别起。故即无妨。问。断常依惠立。二见不并生。二执一惠生。两执不并起。答。断常境别。二执境同(文)。
  (二十三左)等流境故(文)。义演云。疏等流境故者。内境既是外尘等流。五识亦应名缘内色。又五识缘尘。应亦名缘内。
  (二十三左)等流境故(文)。演秘云。疏五亦应然等流境故者。言等流者。相似之义。七五所缘。本质之境皆是本识相分摄故。义演云。疏等流境者。五识所缘外五劣。是内五境之等流。等流者。是相似之义。虽内外别内是五尘故(文)。
  (二十四左)于诸论中(至)及种子故(文)。义演云。疏不简现行及种子故者。诸论中但言第七缘藏缘。不别简缘种子现行等(文)。
  (二十五右)大论五十二摄论第二(文)。大论五十二(十五右)无性摄论第二(十二纸左十三纸左)演秘云。论说种子实物有者。按大论五十二云。云何略说安立种子。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边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然此习气是实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又按摄论第二云。又若略说阿赖耶识。用异熟识一切种子为其自性。又云。阿赖耶识是实种子。是一切种子实因缘性。准此多文种子是有。问。若实有何故瑜伽五十二云。复次种子云何非折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性如是等性。如是安布名为种子。如谷夹等物所有牙。茎叶等种子于彼物中磨捣。分析求异种子。了不可得亦非余处。然诸大种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谷麦等物能为彼缘令彼得生说名种子。又云。是世。又摄论第二云。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二论皆云无别实物。复云世俗。云何定断论说实有。答。世俗有言非定诠假。如下论释。因果道理不即不异。为对异熟因果定异。故云无别。又不同现心色之法缘虑质碍。云无别实故无违也。
  (二十五右)不可简别缘此种子非彼种故(文)。义蕴云。若许种随五蕴摄。不可简别唯缘识蕴种不缘余蕴种。故是假法不随现收。问。若尔此师种子何蕴摄。答。既是意根所得可行蕴收。惑识上假功能还随第八摄。问。种能生现。既是因缘。如何不随现五蕴摄质。答曰。现行能熏种。不许随种收。种子能生现。何须随彼摄。俱因缘故。如何假种子生实现行。答。假非因缘。非我所说。既有胜力。假亦能生。如命根等。虽是假法持色心令不断故。
  (二十五右)五十一显扬第十七(文)。五十一(六纸左)云。由此末那我见慢等恒共相应。乃至缘阿赖耶识以为境界。执我起慢等(文)显扬十七(二十七纸右)云。由此意根恒与我见我慢等。相应乃至又此意根恒缘阿赖耶识为其境界。执我乃慢高举行相而起。
  (二十五左)若言识体能生故(文)。义蕴云。识能变色。故云能生。
  (二十六左)八十八云(至)不依俱生(文)。八十八(二十四左)云。又依分别萨迦耶见立二十句。不依俱生(文)明二十句见六末(十纸左)对法第一(十五纸左)我见在五我所。十五合二十句。
  (二十七右)此即举事(至)非执可然(文)。义演云。此即举事至非执可然者。且举世间共成为例。长连读自悟。意云。断常二见既不得一心中俱。明知第七识中亦不得起我我所执。但可相例。不通七识中即有断常二见也。
  (二十七左)论应知此意(至)似常一故(文)。演秘云。论似常一故者。依疏所简可为四句。一似常为一。第八心所似。似一非常。眼等转识。似一似常。赖耶识体非似一常。转识俱所诸种色等者。问。我犹主义。可计一常。所既不然。计多何过。如计诸蕴我一所四。此何不然。答。俱生分别有差别故。又虽俱生缘内外。何得为例。
  (二十七左)但缘见分(至)心所(文)。枢要下本(二十纸右)云。何故第七缘彼。即有四说。正义缘见分。依彼唯有现种二师。以依现为正。仍不别说四分依何。今解。依自体有胜力故。见分有作受之用。所以缘之。不离体故总名缘彼。又解。依三分总有力。故唯缘见分。唯作受故。或所缘见者。是能缘义。即依缘同三分并名见。所以论云。恒与诸法为所依故(文)释论云。依楞伽等说。第七末那缘六尘境故。新罗晓公立量云。第七意根与能依识必应同境。不共根故。如眼等五根(文)善殊依兴师释云。五识以色根为所依根。故根识所取必同境也。意识以心法为所依。故能所依俱利其境不必同欤。次意根了诸境者。于因举果能也。第七意根为因。意识广缘诸境故也(文)济恩・永超作共不定过云。有共不定过。作法云。为如五根不共依故与能依识同境。为如第八识。不共根故非同境(文)又先贤作相违决定云。第七末那与能依意识非同境一类无记故。如第八识。
  (二十七左)亦遮计余识为我(文)。义演云。亦遮计余识为我者。以余识非一类故不执为我。此乃泛简。非见此中有此计也。
  (二十八右)作用相显(文)。义演云。作用相显者。以相分间断不可计为我。余三分中是作用相最显。
  (二十八右)或即一念(至)第七所计(文)。略纂十六(十七纸右)云。护月师义。但缘为我不为所。此通言者。正法藏义也。即为我家之我者。护法义也(文)义演云。或即一念计此至第七所计者。意云。一念中于我见上义说我所之言。问。如前破他云。无一心中有二惠。何故今言一念有我我所耶。答。二惠俱是执一心不得并。我所但义说。所以一念而得并。即我所但依我见上义说。而不是执。故一念俱起无失。计此即是此者。意云。一念中计此我。即是此我所。以义说。故有云。计此即是此者。我即是我。又是我之我者。西明云。是我者。显此第七计第八为我。之我者。义显第七更不计余唯执第八以之为我。故于一见义说二言。又解云。是我者。义简他我。之我者。义简非我。理实末那相应我见无此分别(文)义蕴云。又云。或即一念者。谓前我即第七自指后我。即所执第八能缘所缘必同念故(文)演秘举西明已详曰。复助一释。义言第七执所执我是我许我。初我第七假者。名我后我第八。即所执我之言与许我意我相似。论多处唯言有我见故者。按大论五十一云。阿赖耶识或于一时唯与一种转识俱转。所谓末那。何以故。由此末那我见慢等恒共相应思量行相。若有心位。若无心位常与阿赖耶识一时俱转。缘阿赖耶识以为境界。执我起慢思量行相。显扬所明如疏具引。
  (二十九左)善心等可(至)亦可得之(文)。义演云。善心等可然者。善心等无执。许得三性俱起。执则不然。
  (二十九左)未起对治断其我执(至)即除四人(文)。义蕴云。此第七识七地已前虽起无漏未断我执名未转依。三乘无学·不退菩萨此四人。或断种子。或断现行。毕竟不执。此第七识方名转依。若约位论除四人。外唯缘藏识。阿赖耶名未永舍故。若分别解初地已上。入无漏时亦缘余法。问。此中初言未断我执名末名未转依耶。八地已上去方名转依。何故后言初地去方云已转依。答。初地转依约暂转。说未断执故。或约第六。分别二障已永断故。不尔此文前后自违。
  (三十右)即除四人此应分别(文)。演秘云。即除四人等者。三乘无学·不退菩萨。此四决定不缘藏识。所以除之。四外余人有缘不缘。当须分别。分别可知。有漏无漏缘不缘故(文)义演云。即除四人者。三乘无学及不退菩萨为四。此应分别者。即初地等菩萨虽非四人而起无漏心。亦不缘藏识故须分别。
  (三十右)佛地经说(至)广如彼说(文)。佛地论第五(七纸右)演秘云。如论一一具明。今牒彼经略引论释。经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论应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说。各证一平等性。修习圆满。成就佛地。经证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论谓诸大士相及诸随好相差别故皆名为相。如是诸相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增上者。谓富贵自在色等诸蕴各别。皆非富贵自在和合。亦非富贵自在。离计所执说名平等。喜爱者。由边计力。于顺彼法发生观喜。于违彼法发生爱感。边计所执诸法无故。于计所执喜爱亦无。说名平等。达解如是所说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故名证得。初地菩萨最初证得。后后地中渐渐方便修合增长。最后他地圆满成就。经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论缘起有二。谓内及外。内缘起者。谓无明等十二有支。外缘起者。谓种牙等一切外物。此二缘起一切皆由因有故果有。因生故果生。无作用义。空无我义。无补特伽罗义。是缘起义。如是等义缘起自相。是所领受故名领受。缘起等义离计所执。说名平等。达解如是所说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故名证得。经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论色等诸法变坏等相不相似故名为异相。远离如是各别异相。即是共相。如是共相以何为相。非相为相。如契经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谓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达解如是计所执法毕竟永无平等法性。故名证得。经弘济大慈平等法性。论慈有三种。谓有情法及无缘慈。由此三种平等救济一切有情。不同凡夫及二乘故。故名大慈。救度一切。长时积取福惠成满故。故名弘济。如是所说弘济大慈遍一切处。无差别转故名平等。弘济大慈平等法性为所缘。故就境说名平等法性。经无待大悲平等法性论声闻等。非不能拔济一切有情。小分行相暂时而转。如来大悲普能拔济一切有情。通缘三界。遍满行相恒时而转。无所观待。恒救不舍。随其所应拔济三界所苦有有情。无待大悲无差别转。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缘平等法性为境。经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论随诸有情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如是色身。如是示现一切如来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说名平等法性。经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论若有如是种类语业。能令有情善根成就闻生欢喜得净信乐。如来便现如是语业。令彼得闻。如来所出一切语言称机宜故。诸人天等皆违逆。故名敬受。虽有众生不顺佛语。此是化作。或当有益。后必信受。就总为语。故言一切敬受所说。如是语言由前道理诸佛同现。故名平等。如是名平等即名法性经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论有漏五蕴说名世间。念念对治二种坏故释。一有为故念念坏。二有漏故对治坏。唯苦集二具斯二坏。论即彼息灭名为寂静。释彼苦集二。论由此于此而寂静故。即是圣道及以涅槃。依他起性世间寂静同归真如圆成实性。故名一味。此即名为平平等法性。经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论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义蕴云。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一利得可爱事故。二衰失可爱事故。三毁不现前诽拨故。四誉不现前赞义故。五称现前赞义故。六机现诽拨故。七苦通恼身心故。八乐遍悦身心故。如是八种。四违名苦。四顺名乐)谓利衰等。如是八种总有二品。四违名苦。四顺名乐。生欣戚故。圣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过衰不下。如是乃至乐而无爱。苦而无恚。由彼远离遍计所执世间八法。于一切处皆同一味。即此说名平等法性。经修殖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论功德即是菩提分法等诸功德。熏修长养。成就解脱。说名修殖。平等性智虽无分别。由佛菩萨智增上力。如如意珠。令异身中功德生长成就解脱。言究竟者。能得三乘般涅槃故。如是智名平等法性。远离遍计所执性故(文)义蕴大同。
  (三十左)即知十地(至)身之影像(文)。义演云。论知诸有情至佛影像故者。西明云。此引大庄严论。证平等性智通缘一切。知十地菩萨根性差别。为现他受用身佛之影像。故十种平等性智入初地时即能证得。后后地地修学至佛地时方得圆满。问。能现佛影像为初地即能。至佛地方得。答。有二说。一云。平等性智初地即能。诸菩萨现佛影像且如十回向位中菩萨。尚能八相成道。况初地菩萨获百法明门十种平等。而岂不解现佛影像。二云。十种平等虽初地得。要至佛地方得圆满。然后乃为十地菩萨现他受用身。如下第十四智成三身。平等智能现报身。为十地菩萨而说法也。其妙观察智亦有十因。广如理趣分疏。捡叙。
  (三十一右)此中亦如(至)隐故局故(文)。义蕴云。疏此中亦如第六缘七隐故局故者。小乘不知故名为隐。唯一识故。不同意故。名为局。问。此虽隐局与八相例何不引以为证。答。第七依于八行相难知。不可更以隐局为证。故举共许明显之法以为喻也。
  (三十一左)第七末那(至)为自性故(文)。义灯四末(二十六纸左)云。思量为性相。问。既恒思量所执我相。与我见何别。具作我解故。复何不名我见。答。我见推求并作我解。此作我解而不推求。故不名我见。问。何以得知心作我解。答。准心所知。既云我爱我慢等。当尔彼爱等若不作我解。贪爱于何又亦不应名我爱等。由此准知。心王亦作我解。若尔心王应取别相。答。不尔。即此我境是总相故。领纳属于顺益已相。而贪爱等方为别相。论说唯言故。问。我无我等是其差别。何名总相。答。准诸法自性差别。名非总相可尔。今心王所取总相。心所所取别相。与彼有别。于彼自性差别之上各有总相故。不尔王所境应差别。故知我者即是境之总相。于我之上可意不可意等方是别相。又有解云。心王亦取别相。辨中边论云。心王亦能取总别相。心王亦能取总别相。今捡彼论第一云。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准此心王不取别相。此论第五亦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不言了别事之别相。问。心王既作我解。即是我执。云何第八卷护法正义。云执我法者必是惠故。不说所余。答。心虽作我相而不执之。执者是惠故。又释云。彼据胜说及根本说。此据相从必由于惠方能起执。非于此聚而无有惠可起执着故。言必是惠故。不障相应亦有二执。问。贪等皆有执。疑有执不。答。执必见俱疑非见并。又执必决。疑不决。故疑不是执。问。如思相应业之眷属亦立业名。与见相应见之眷属。何不名见。答。业是造作义。俱能造作未来果故及所造事业。故俱名业。见者推求。相应非推求。故不名见。又释克性即非。相从亦见。如似智慧相从俱名智慧故。问。执我是慧能。同聚俱执我。推求是慧用。相应亦推求。答。推求是见。余法不推求。执者坚取义。同聚俱执我。问。既恒审思量。与思何别。答。通别有异。此但思我。彼思一切。
  (三十二右)其实思量但是行相(文)。演秘云。其实但是行相。识自体分实非思量。今举见分思量行相显彼自体分实非思量今举见分思量行相。显彼自体问。云何显耶。答。是思量体名为思量。举末显本。如花果树(文)义蕴云。疏其实思量但是行相者。思量我无我境。唯见分故与了别同。疏其体即是识蕴摄者。即显不是心所中思也。彼体即是行蕴摄故。
  (三十二右)其体即是识蕴摄故(文)。演秘云。其体即是识蕴摄故者。问。岂彼行相非识蕴耶。答。虽亦识蕴遮彼外难而有此言。为外难云。行相思量与思何别。故今答云。行相体者。既是识蕴。相亦同之。思即行蕴故不相例。
  (三十二右)论由斯兼释(并)名末那故(文)。演秘云。论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者。心意识三皆有通别。若缘虑名心。依止名意。了别名识。此即通名。八识皆有此三名。故若积集名心。思量为意。了粗名识。乃是别名。如次别属第八七六。问。心行相者。而是阿赖耶。答。缘虑是也。问。何故意以别相为行。心通行耶。答。有义虽标总称。即是别名。如十一色。色得名故。详曰。此不为例。色无余名。不同香等。故取总名以标别称。心有别号。何得例同。故今解云。行相何要取别相耶。取总何失。前解第八。了别为行亦取总。故不须例。随应说故。
  (三十二右)由能审思(至)名末那故(文)。义蕴云。疏能审思量各自所取者。自证见分境各别故。或漏无漏位所缘异故。
  (三十二右)各自所取名末那故(文)。义演云。各自所取者。第七能审量故。唤第七名为末那。有云。心意识三各各自取所缘。第七别名末那。
  (三十二右)六十三问(文)。六十三(十二纸左)此文问答亦见此卷末(八十三纸右)演秘云。按瑜伽论六十三云。问。若彼末那于一切时思量为性。相续而转。如世尊说。出世末那云何建立。名假施设。不必如义。又对治彼远离颠倒。正思量故。释此中难意。若意若四惑俱恒思量者。即出世位而无四惑。复不思量何名末那。初答意云。夫立名者但假施设。未必称义故。出世意虽不思量亦得名意。与疏稍别(文)今谓。论名末那。然是假名不称义。故疏言不名。故言稍别。今按。不名之。不恐亦字形误。若为亦字与论全同。
  (三十三右)后解烦恼字(文)。义演云。后解烦恼二字者。捡疏合有三字。一者并。二者烦。三者恼。合有三也(文)今谓。义演就错本释。故致斯误。
  (三十三右)相应五义(至)第三卷说(文)。疏三末(二十二左)云。此中边义各有所简。时简前后。依简别识。行简依同其境各别。缘简别见。事简体多。虽具上义若事不等不名相应。如五与意唯依事简。或但四义唯除行相。以各别故一一应思。非无所以。上来已解相应门讫(文)今谓。论文唯举四义除行相故。或云边行五心所相应义者非也。
  (三十三左)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文)。义演云。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者。五字即颂中四烦恼常俱五字也。故今长行先解俱字。次乃解四字。即烦恼非一名为四也。如下云是名四种是也。义蕴亦同。
  (三十四右)倨者倚恃(至)傲者傲惮(文)。本论注上居御返正作倨字。下五到反。踞傲者慢貌。见唐韵。
  (三十四右)瑜伽第十(至)显扬第一(文)。第十(六纸右)明十二缘起中。缘起经(二纸右)对法第一(十三右)第四(九纸右)显扬第一(六纸右)。
  (三十四右)亦如后卷(文)。第六卷释。义灯四末(二十九右)云。问。言四惑俱。我痴我见如论自辨。爱有四种。慢七九种。是何爱慢。答。是总爱以缘我故。非余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摄。我慢恒起。非九慢类。
  (三十四右)第十喻伽(至)五十八等(文)。第十(三纸右)对法第一(十三纸右)第六(十四)显扬第一(六纸右)大论五十五(九左)五十八(二纸左)。
  (三十四左)意遮萨婆多(至)各自力起(文)。俱舍。瑜伽五十五(七纸右)云。问。何烦恼与何烦恼相应。答。无明与一切疑都无所有。贪瞋互相无比。或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如染爱憎恚亦尔。慢之与见。或更相应。谓高举时复邪推构。
  (三十四左)此中论字谓沦没(文)。现行论本。沦作轮字。二字音通。
  (三十五右)瑜伽五十八对法等(文)。五十五(九左)烦恼差别有十五门。第三见断烦恼。第四修断烦恼。五十八(第二纸)广明十烦恼俱生分别见断修断等。对法第四(七左)云。云何见所断。谓分别所起染污见。
  (三十六右)对法第四(至)修道断故(文)。云何修所断。几是修所断。为何义故观修所断耶。谓得见道后见所断相违。诸有漏法。是修所断义。见所断相违者。谓除分别所起染污见等余有漏法。
  (三十六左)又前二见(至)非此相违(文)。义演云。又前二见通缘内外者。意云。答前问也。前问云。何故我见不与我所见边见互相续生耶。答。二义。一云。此识相应我见一类无间。所以不容起我所见等。即指次前恒内执等文。二云。又我所见及边见通缘内外。此相应见恒缘于内。故不互起。问。第七既不许有我所见及边见等。如何言二见内外有答。说前第六识中我所见等。问。本意但问第七识我见。如何将第六识中我所见等答有。答。观其本意问云何故我见不与我所边见互相续生。所以得将第六识中我所见等答也。问。我所见与边见何别。答。行相不同。故二见有别。我所见如执五蕴。有二十句。中间五蕴为显有。五句是我。余十五句是我所。缘此起见名我我所见。如计色是我我有诸受。受属于我我有受中。余蕴准知。边见者。随此执有断常等解即名边见。故二见有别。义蕴云。疏又前二见通缘内外者。二谓我所边见也。问。边见既唯于内身执常断。如何此说通缘外耶。答。执他梵王身等为断常者。是外故亦边见摄。
  (三十六左)对法等云疑都无所有(文)。义演云。都无所有者。意说。第七识中都无有疑。其执我者。皆爱着故。故无有嗔也(文)今谓。此释不允。对法第六(十五右)云。又贪不与上相应者。由惠于境不决定必无染着故。余得相应者。与余慢等不相违故(文)瑜伽五十五(七纸右)云。问。何烦恼与何烦恼相应。答。无明与一切疑都无所有。贪瞋互相无此。
  (三十六左)无明等中(至)如下说(文)。第五卷。
  (三十六右)四种爱以为集谛(文)如别章(文)。演秘云。说四种爱至七慢分别者。相摄如灯。具明四爱如法华摄释第三第四(文)义灯四末(二十九纸右)云。问。言四惑俱我痴我见如论自辨。爱有四种。慢七九种。是何爱慢。答。是总爱。以缘我故非余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摄。我慢恒起。非九慢类(文)义演云。四种爱以为集谛。此何爱摄者。言四爱。一者爱。二者后有爱。三者喜贪俱行爱。四彼彼欣乐爱。虽皆集谛。此爱即便第一爱也。捡摄释叙(文)四种爱者。瑜伽五十五(十三纸右)云。问。何故于集谛为四行观。答。由有四种爱故此四种爱当知。由常乐净我爱差别故建立差别。初爱为缘建立后有爱。第二第三爱为缘建立贪喜俱行爱及彼彼希乐爱。最后爱为缘建立独爱。当知此爱随遂自体。又爱云何。谓于自体亲胒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起贪着爱。彼彼希望爱云何。谓于所余可爱色等起希求爱(文)贪爱为集。瑜伽五十八(十八右)七慢如杂集六(十六左)。
  (三十七右)对法第六五十八等(文)。对法第六(十五右)云。相应者。谓贪不与瞋相应。如瞋疑亦尔。余皆得相应。何故贪不与瞋相应。一向相应法必不俱转故。又贪不与疑相应者。由惠于境不决定。必无染着故。余得相应者。与余慢等不相违故。如贪瞋亦尔。谓瞋不与贪慢见相应。若于此事起憎恚。即不于此生于高举及能推求与余相应。如理应知。慢不与瞋疑相应(文)五十五(七纸右)云。问。何烦恼与何烦恼相应。答。无明与一切疑都无所有。贪瞋互相无此。或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如染爱憎恚亦尔。慢之与见或更相应。谓高举时。复邪推构(文)如演秘辨。上下疏文八五字误。
  (三十七右)论瑜伽论(至)宁不相违(文)。演秘云。论瑜伽论至宁不相违者。按五十八云。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心高举。是故贪慢更互相违。捡两本论皆五十八。疏云五十五。捡文者误。论分别俱生至义乖返者。按五十五贪嗔互相无此。惑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慢之与见。或更相应。谓高举时复邪推构。捡两本论并五十五。疏云五十八亦恐捡错。又按对法第六云。谓贪不与瞋相应。如瞋疑亦尔。余皆相应。故知贪与见慢相应。又云。见慢皆不得与瞋疑相应。不障见慢自相应也。
  (三十七左)又未必唯见断等(文)。义蕴云。疏又未必唯见断即修道中强分别者。如禽鬼亦有猛利贪慢。虽是俱生亦名分别。
  (三十九左)瑜伽五十五(至)瑜伽第三(文)。五十五(二纸右)第三(四左)问。如是诸心所。几依一切处心主。一切地一切时一切耶。答。五谓作意等思为后边。
  (三十九左)此则一解(至)次第二解(文)。义灯四末(二十九纸左)云。论及余触等俱有二师释。初师二解。一四惑余一无覆性。余若尔后言有覆性摄。岂不重耶。答。此师解余。有其二义。一遮。二表。今取遮义。五遍行法前与八俱。亦与七俱。恐同于前。是无覆性。故余言遮。后言有覆摄者。是其表义。故无有过。
  (四十右)又及者等义(文)。二十唯识述记下(十九纸右)云。西域言遮。此翻为及。或翻为等。若作及义于六释中显相违释(文)又如六本下(二十九纸左)。
  (四十一右)若忆过未(至)未合即欲(文)。义演云。若忆未至未合名欲者。此辨欲与念差别也。若忆过未法时已合者。是缘过去念缘过去故。追忆往事恒明记故。若未合者。即是欲故以希望为性。于未遂事起欲故。意说。已合名念。未合名欲。
  (四十一右)五十五(至)有欲生故(文)。五十五(二纸左)云。欲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趣希乐。又(三纸右)云。欲为何业。谓发生勒励为业(文)五十八(十七纸右)广明染欲。未考疏所引文。杂集论一(十一纸右)云。欲者。于所乐事彼彼引发所作希望为体(文)义蕴云。疏五十五说于所爱事有欲生者。问。第七爱我。应有欲耶。答。若先未合而希爱者方名有欲。七虽爱八先已合故。故非有欲。
  (四十一右)若尔诸佛(至)故不相违(文)。义灯四末(二十九纸左)云。简别境五中。问。此师第七何无欲耶。答。缘未遂境可有欲生。此识缘我恒遂无欲。难。七缘境恒遂不希未遂。无欲俱。佛果所缘恒现前无彼未合。欲不起。答。佛果悲愿度众生。境界虽现欲无减。因中我法恒现取。无愿不希。非欲并。又释如疏。余四准此。
  (四十一右)文与前别(至)所简乃同(文)。演秘云。文与前别者。与前第三所明文别(文)疏所简乃同者。同彼简去别境及善·随惑·不定。
  (四十一左)五十五说(至)胜解生故(文)。五十五(三纸右)云。胜解为何业。谓于所缘功德过失或俱相违。印持为业(文)杂集一(十一右)念者。于串习事令心明记不忘为体。不散乱为业。串习事者。谓先所受。
  (四十一左)论定唯系心(至)故无有定(文)。演秘云。论定唯系心至刹那别缘者。问。若据有为定境不一。依相续说。八非间断。如何说七刹那别缘。七系于八而有。似一常故。答。定有专注一境之相。境对称一。第七不尔。据境有为。故云别缘。而非第七作别缘解。而似一常依相续说。若尔本智相应无定。无一相故。答。一解虽无有深专义。有定无失。诸师上下或云别缘。或说缘一。准此应悉。
  (四十二右)不作别缘前后念解亦非常(文)。义蕴云。下之一句释妨难也。若缘一法不作别缘前后念解。即名定者如执虚空我等。应必有定。故云亦非常解方名为定。执虚空等作常解。故亦非定也。
  (四十二右)五十五说(至)其定方生(文)。五十五(二右)云。心一境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顺趣向。为审虑。依心一境性。又(三纸右)云。三摩地为何业。谓智所依为业(文)杂集一(十一右)云。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
  (四十二右)因定类生(文)。义演云。因定类生者。佛果中定者。因定之流类。由因所修果方起故。问。佛八识总有定不。答。八识皆有。如来四威仪中恒有定故。世尊无有不定心故。
  (四十二右)令能缘其必有定(文)。义蕴云。此中合字应为令字。佛果之识。设令能缘任运之境亦必有定因定类故。问。此中论云。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次上即云。此识无始恒缘定事。次下复云。前后一类分位无别。文·势既不违。何乃乖角如斯。答。前约所缘境定。下约能缘行相。分位不殊。此据能缘所缘刹那生。新新别起故无有定。不相违也。问。若以能缘刹那灭故无定者。即除无分别智。余后得智等皆应无定。答。彼即专住深取。乃任运散缘生灭。虽同定散则异。
  (四十二左)五十五说(至)余别有性(文)。五十五(七左)云。问。是诸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见世俗有。是慧分故。余实物有。别有心所性。
  (四十二左)有慧之境定不定故(文)。义演云。有慧之境有定不定者。意说。有慧之境有定。有无定者。故此识俱无有定。今但约定说。不约境说。以第七境常定有故。
  (四十三右)烦恼分位(至)不得并生(文)。义灯四末(三十纸右)云。问。此师何故七非随俱。答。此师意说。二十随惑杂集论说皆假有故。依根本惑分位立之。此识俱惑恒无间断。无分位故不得并。又五十八云。诸随烦恼皆是烦恼品类。若尔何故决择五十五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放逸是假有。余者论说是世俗有耶。答。此师意说。假者有二。一相待假。二分位假。前无实体。分位假者。而是有体。云实有者。据分位说。云世俗者。通于假实以相待分位俱名为假。问。实有假有理可易知。世俗有言应须分别。唯识论等说沉掉等。是别有体。如何大论云世俗有。答。言世俗有者。非谓假有。不同放逸定是假故。不同无惭等四依胜道理别有体用。不名实有。此沉掉等皆他等流。别有体性。义非胜显。不名胜义有。非体假无名世俗有。
  (四十三右)如所造触(文)。义演云。所造触者。谓所造涩滑等触。然是能造分位差别。则是地大增故名涩。水大增故名滑。其触于能造分位上立。无惭等亦尔。虽分位立而触许是有体名有体假。虽所造触体非是实色。今此意取转变分位。稍须似实名有体假。
  (四十三右)非如长等诸形色等(文)。义演云。非如长等诸形色等者。意说。不同长等相形名假是无体假是也。
  (四十三右)虽说有体(至)根本复起(文)。义演云。虽说有体至随根本后起者。此指前无惭等。
  (四十三右)自不能(至)根本后起者。义演云。疏自不能与他根本俱随根本后起者。谓无渐等虽说实有体即根本故。不更与根本惑俱亦可随他根本后起。约分位也。
  (四十三左)又且如瞋(至)名瞋(文)。义演云。又且如嗔轻微者名嗔等者。据实嗔重忿轻。然谓忿起之时行相显故。故云嗔轻。意说。忿等无体假。犹如长等也(文)义蕴云。疏又且如瞋至余名忿等如长短者。此中但取瞋等轻重相对。犹如长等。意说。轻重不得俱生。如长短相待名假。不尔即应瞋忿俱假。许得并生长等故。
  (四十三左)即于彼假(文)。义演云。即于彼假者。意说。说长短是彼色上假。忿等是彼嗔等上假故。彼者即实法。即于彼实上而立假故。实外无体。
  (四十三左)故对法云忿等皆假(文)。对法第一(十六右)云。忿者依止现前不饶益相。显之一分心怒为体。执杖愤发所依为业。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瞋等外无别性故。
  (四十三左)言余染心说俱义者(文)。义演云。余染心说俱义者。此师会云。言染心中与忿等俱者。据第六识说(文)义演云。疏言余染心说俱义者。谓对法五随。瑜伽或六或十。言遍染者。约前六识说也。唯此师既不许。随或与根本俱起。即是约六识有分位故。通不善有覆故。此随或言遍染也。非遍第七。
  (四十三左)三文别者(文)。义演云。三文别者。会以下三师所说文也。即第一说五随边染心。第二说六随边染心。第二说十随边染心。下言及论三文者。即指此文。然约别义者。即如论中所立及释文是。
  (四十四右)外众缘力(文)。义演云。外众缘力者。其睡要藉内外二缘。内即惛沈。外即病等。既有时暂起明。是间断(文)今谓。此释有余具如对法论并抄中说。
  (四十四右)如对法论第一末说(文)。对法第一(十九纸右)云。睡眠者。依睡因缘。是愚痴分心略为体。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时或非时。或应尔或不应尔。越失所作依止为业。睡因缘者。谓羸瘦。疲倦·身分沉重·思惟闇相舍诸所作·曾数此时。串习睡眠。或他咒术神力所引。或因动扇凉风吹等。愚痴分言为别于定。又善等言为显此睡非定痴分。时者谓夜中分。非时者谓所余分。应尔者。谓所许时设。复非时或因病患。或为调适。不应尔者。谓所余分。越失所作依止为业者。谓依随烦恼性睡眠说(文)对法钞二末(二十三纸左)云。论睡因缘者。至串习睡眠。述曰。释体中文显睡因。因义略有五因。一羸疲。二疲倦。行役所生。三身分沉重。疾病所致。或性惛沈。四思惟闇相。舍诸所作。寂静闲闷无禅乐欲。王曾数此时。串习睡眠。论或他咒术至凉风吹等。述曰。此释睡缘(文)略有三。一咒术所引。二神力所引。三凉风所引。等言显示滥处所引鬼等所引。论愚痴分言为别于定。述曰。虽愚痴分唯染非余。显善等睡尚常皆性暗昧。故别于定。定行虽略明证法故。或依缠盖说痴分言。不尔善等应有痴俱。释师且依别定为论。论又至非定痴分。述曰。释业中文初通三性。前言痴分。恐言唯染故说善等。论时者至余分。述曰。此第二位。夜分中分应睡眠时。或是夜中分应睡眠分。初后夜等名为非时。论应尔者至谓所余分。述曰。此第三位。所许时者。佛开许时设。护非佛所开许时为病为调皆名应尔。应作睡故。不应翻此。论越失所作至性睡眠说。述曰。此第四位。多乐眠者所作事业并皆越失。此依随惑染眠说。非善等睡。由闻思等所引睡眠不越失故。显此作业非遍一切。义蕴云。疏如对法论第一未说。即是间断非相续义者。彼说。睡眠间断故非七。俱恶作维亦间断。彼约追悔先业故不以间断之。此言第七识所藉缘少者。意说。由少缘相续不断。故无眠也。
  (四十四右)恶作虽亦然(文)。义演云。恶作虽亦然者。此释伏难。难云。恶作与睡眠既一种。由内外缘生。及有间断。此二句何别。答。据七并不相应。约余别义则行相有别。别义者。谓追悔苦业等。如论可知。意云。今据相显。且简睡眠。若待通内外二缘。此中简亦得。
  (四十四右)一类无殆(至)内缘而起(文)。义演云。一类无始简别不假内缘而起者。此者第七。不假身心沉重惛昧内外。非不假与身俱等内因也。故一类无始之义以简别内缘。内执之言以简外缘。二缘俱无故。云所藉缘少。
  (四十四左)且如惛沈等(至)七八应无(文)。义演云。且如惛沈等至七八应无者。此则后师难前师。即此文中有二难。意先显违教难。后显违理难。若不许五遍染心者。应非染心。便违圣教。论有诚说边染心故。言遂言说彼六识边等。显违理难。即牒彼计下由自理。汝遂言五边染心。但说遍六识者。牒彼计也。圣说边行通诸识有。应七八无。下有问答。
  (四十五右)若尔五染(至)五亦无(文)。义演云。若尔五染言边染至应知五亦无者。后师难云。言五边于染。唯许六皆有。第七即云无者亦应言。六识起根本唯意独许有。五识中应无(文)今谓。义演云。唯意计有五识应无者。与疏不同。疏意通前六识。又五者指惛沈等五。非谓五识。
  (四十五右)汝言遍六染心等(文)。义演云。汝言边六染心等者。意难云。汝言通六染。未审边何位地说之为边。即牒前理无则是前随惑之义。不边第七。若据此难后师为胜。
  (四十五右)只如(至)七识中无(文)。义演云。只如疏七识中无者。前师救云。若言五边染心无此不成染者。且如下六边染文中。即无五随中惛沈等何防。论言五边染而七识中无(文)。义蕴云。此师意云。瑜伽说六随言边染。即除五中惛沉掉举二亦得言边。我今尔。集论虽说五边染心。即除第七及六识根本惑。外边余随惑等亦名为边染。于理何失。
  (四十五右)即是六识中除根本(文)。义演云。即是六识中除根本者。此师随惑不与根本俱起。即除起根本。外余染心时皆与五随同起。所以五亦边染心。约此道理云无此五不成染。不道边根本染心云边染心也。若据此理前解为胜。即无随惑家。
  (四十五左)若言余字(至)明自体(文)。义演云。前师救云。颂中余字简异前。性唯在五数。复言有覆者。即明第七识之自体。故余字外更说有覆意各别也。
  (四十六右)第一因释诸论相违(文)。义演云。第一因释诸论相违者。由第一师意释诸论违。逐后有诸诤也。
  (四十六右)初泛出边染随(文)。对法抄二末(二十二纸右)以二十门分别随惑。于中第五明自类俱起。立四种边染义。谓五六八十其中取八边染。以为正义。
  (四十六左)对法第六(至)恒共相应(文)。第六(十五左)云。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若离无堪任性等染污性成无是处故(文)今论但加于字。余则全同。
  (四十六左)集论第三卷文(文)。第三(八纸右)。
  (四十六左)对法一云(至)性不成故(文)。杂集论一(十七纸左)云。惛沈者。谓愚痴分。心无堪任为体。障毗钵舍那为业。掉举者。谓贪欲分。随念净相心。不寂静为体。障奢摩他为业。随念净相者。谓追忆往昔随顺贪欲戏笑等。故心不寂静。不信者。谓愚痴分。于诸善法心不忍可。心不清净。心不希望为体。懈怠所依为业。懈怠所依者。由不信故无有方便加行乐欲。懈怠者。谓愚痴分。依着睡眠倚卧为乐。心不策励为体。障修方便善品为业。放逸者。依止懈怠及贪瞋痴。不修善法。于有漏法心不防护为体。增恶损善所依为业(文)抄二末(十三纸左至十五纸右)具释应知。
  (四十七左)问如定变化(至)通三性法(文)。演秘云。问。如定变化障者。依定得通能起变化。由彼硬涩无堪任性能障于彼变化等事。变化之障。依主得名(文)义演云。如定变化障至有惛沈耶者。意云。即硬涩是无堪任性。能为定障。复是变化障。变化者。即神通也。然此无堪任性。能为定障。非唯是染污诸论不调柔性即三性心中皆有此性。今既善心有无堪任性。岂善心中有惛沈耶。谓惛沈以无堪任为性故。故为此难。
  (四十七左)由第七有故余成无堪任(文)。义蕴云。疏由第七有故余成无堪任性者。问。如有漏定得轻安时。即无烦涩。岂可第七无惛沈耶。若无惛沈应非边染。若许有者。应无调畅性相违故。答。由定力故。令第七中惛沈微劣。故无烦涩。得有轻安说。无堪任通三性者。不言在定亦无过失。又有漏定虽有轻安。若望胜定仍名烦涩。即由第七堪任故。若纯无漏即无此事。
  (四十七左)如有漏善等(文)义演云。如有漏善等者。意说。由惛沈与七识俱。遂令善心成无堪任。非是自善心有惛沈也。成无堪任者。如第七有我执等令前六识所起施等不能七相等是。
  (四十八右)五十五说(文)。五十五(十一右)云。掉举是贪分。故皆世俗有。
  (四十八右)或文外意(文)。演秘云。或文外意者。瑜伽文外。彼论不言世俗有者有实体故。
  (四十八右)此中所辨(至)或文外意(文)。义蕴云。疏此中所辨实有体等或文外意者。本意欲明边染心义。今论有体无体。故云文外意也。或此掉举诸论皆说会外。今云有别体者。即诸论文外意也(已上)今谓。后解顺疏。演秘不允。
  (四十八左)为会此文(至)边染心举如何等(文)。义演云。此生起意。掉举与悔及眠有四种同。一边同。二增同。三分同。四有体。初边同者。悔眠边三性心。掉举边染。悔眠痴位增。掉举贪位增。悔眠痴分。掉举贪分。悔眠有体。以四不定中唯言寻伺假故。掉举亦是有体。以有四同欲举类例。寄问而起。言为会此文等者。即指上文。
  (四十八右)若眠悔无体是愚痴分(文)。义演云。此通伏难。难意云。悔眠无体许痴分。故何得举例。今质言。若言痴分则善等心中此悔眠法应无俱起。
  (四十八左)不尔愚痴应通善心有(文)。义演云。言不尔者。若言善等有悔眠法。则悔眠是痴分故。痴通善心中。有成大过失。
  (四十八左)五十五云(文)。五十五(十一纸右)云。睡眠恶作是痴分。故皆世俗有。
  (四十八左)对法论言遍三性(文)。对法第一(十九右)睡眠恶作并言。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时或非时。或应尔。或不应尔(文)瑜伽五十八(七右)云。寻·伺·恶作·睡眠。此四随烦恼通善不善无记心起。
  (四十九右)但言寻伺假(至)何义不同(文)。义演云。何义不同者。以掉举例同悔眠令别有体也。有何义不同悔等。而令无别体耶。四中但言寻伺是假故。悔眠实有不言假故。应悔眠有实体。今例如悔眠有体掉举又有体。例同故。掉举既虽别有体。贪位增故应说贪分。例同故。以悔眠虽有体痴分故。
  瑜伽五十五(文)。五十五(十左)云。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慧·与一切染污心相应。
  (四十九右)五十八说(文)。五十八(六纸左)云。随烦恼放逸·掉举与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胜解·邪念·散乱·不正知·此十随烦恼通一切染污心起。通一切处三界所系。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一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