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八(六末之二)

  (四十三右)对法第七(至)与乐俱也(文)。对法第七(七右)又贪于欲界与乐喜舍相应。如于欲界。于初二静虑亦尔。
  (四十三右)彼广引证(文)对法第七(七左)云。若尔于初二静虑。云何与乐相应。与意地乐相应故无过。云何于彼有意地乐。由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喜。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三摩?多位余识无故。云何为乐。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摄受所依所依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如是心心法聚相应。由欣踊行。还令此聚皆得踊悦。又令所依阿赖耶识。自体安乐怡适。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喜若乐。是故说此相应(文)抄中具释所引经意。须者往见。
  (四十三右)舍受下三定等(文)。演秘云。然明意识舍相应云。在意识身舍相应者。在一切处。于相续末位。释曰。由乐喜舍通第六识。六识乐喜末位之时。而亦有舍故。云一切末位等也。又云。疑于欲界非喜相应者不决定心。若未息灭喜不生故。又云。何故烦恼皆舍相应。以一切烦恼随中庸位方息没故。所以者何。烦恼生起展转相续。渐渐微薄势力将释。随处中位。于此位中必舍相应。
  (四十三右)除第四禅除瞋(文)。义演云。除第四禅者。以第四禅意识。唯舍受俱。无乐受也。以上除嗔者。嗔唯在欲故。
  (四十三左)疑上静虑等(文)。义演云。疑上静虑者。疑彼定或胜或劣等。还是定地故。疑是定地烦恼。然此疑中先时喜乐心定力引生。所以疑得随转。问。既得上定。云何得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见·慢·疑是意识相应。非五识并。由得彼定妄执为最为胜能净。得有见戒。由执戒故。随计断常。得有身边二见。计此定最胜。拨无业道故起邪见。既得上定而生数慢。如上五见等烦恼。是出入定心所引。非于定中得有斯事。唯现量故。又疑于欲界不与喜俱。于可欣事求心未息。犹豫未决喜不生故。独行无明如疑。理说者疑既得与上喜乐俱。故知。无明亦喜乐俱也(文)。
  (四十三左)粗相苦乐(至)不在意故(文)。义演云。粗相苦乐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义。一云。若粗相论疑不与苦乐俱。苦境增胜决定。与疑行相既殊不得俱也。二云。欲界意识无苦乐受。疑既在意地无苦乐俱。有云。粗相说者。初二静虑。欲界人天。余杂受处所有苦乐。皆在五识不在意识。故知。疑无苦乐并(文)今谓。有云。之义为正。前义不可。
  (四十四右)贪等与喜舍(至)令如理知(文)。义演云。贫等与喜相应至皆理知者。意说。诸烦恼与喜舍相应。通下三地。除第三禅。唯乐受故。就欲界中。除地狱极苦处。以地狱中无分别烦恼故。余杂受处。意地有忧喜舍故。
  (四十四左)见非惠俱自体不并故(文)。义灯五末(二十一)云。论云见非惠俱不异惠故者。问。五见不异惠。不得异惠故答。何故前第四卷说第七惠俱。我见恒行不异惠故。答。有二解。一云。一俱有名俱。二相应名俱。前据俱有。此约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如覆诳等是贪痴分。贪分虽贪俱。说与痴相应。若不尔者。岂于贪分立覆等时不有痴耶。又解不然。诸说俱者解相应门。前据义说。所以云见虽即惠。如心所中义别故开。今据别体。见非惠俱。不障义分说与惠并。若然如何他性相应。若许义别名他相应。贪分覆诳应贪相应。论既不许前说为胜。于相应门义说俱起。此亦何失。
  (四十四左)问识问受(至)前不问后(文)。义演云。疏问五受别非边行故者。以受俱是别义非边行。边行义如上说。以边诸心起故不须问。疏不问与善等法相应者。善是染违故此不说。疏以后必问前故者。且如别境识等并五受及边行。先已明讫。所以将后烦恼问前。如云此十烦恼何识相应等。前不问后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后明。今不将烦恼对不定四辨相应等。
  (四十四右)上二界者(至)定所伏故(文)。义演云。论上二界等者。余九烦恼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唯无记摄。若欲界系贪等九法分别起者。唯是不善发恶行故。故集论第二云。自性不善。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是不善。杂集第四释曰。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性。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解云。九烦恼中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贪痴慢三通分别俱生。分别者。疑等三见同不善性就俱生中发恶行者。亦不善摄。若俱生不发恶行者。是无记摄。故论云。余无记摄。细不障善等。后明身边二见也。嗔一法唯有欲界。无问俱生分别。唯不善摄。不别分别。
  (四十五右)对法第四初同此说(文)。第四(初右)之初。明十二不善之义。于中第一自性不善之文也。即如上义演所引者是也。
  (四十五右)余三少分损自他故(文)。义演云。余三少分等者。意说。贪贪说贪痴慢之一分俱生者。发恶行损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运不发业者。是无记性。具四因故。即细不障善等(文)或云。余三忿等者大非。
  (四十五左)五十八说数现行故(文)。五十八(五)云。复次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恼自他处故。
  (四十五左)并此四因(文)。义演云。言并此四因者。并此数现行况前有四因也。虽数起现行。不能为损名无记摄。
  (四十五左)不发恶业所以同前(文)。义灯五末(二十二)云。论常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不发恶业。问。若尔何故全界烦恼皆能发润。答。有二解。一云约总说。二云此据亲发无记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发。此说为正(文)演秘云。论当知俱生身边二见等者。问。何以知然。答。按五十八云。复次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彼虽不说俱生边见。理同我见亦记性。
  (四十五左)前解为胜(文)。义演云。疏前解为胜者。以诸论多说此见在第九品中摄故。说无九品。又若如后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后解亦得。且如无色无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见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见尚许有九品。何况二见。上下多文分许有九品今取后也。
  (四十五左)若如后解(至)体有九品故(文)。演秘云。若如后解至体有九品故者。此有二意。一显后非。如色界等烦恼无记。体有九品九品别断。我见九品何一品除。除既一品。明无九类。二明后是。如上界惑。体虽无记得有九品。我见九品亦复何违。又今疏断且随一相。疏上下文。皆以九品为类说也(文)瑜伽略纂十五(三十六左)然此无记(文)断障章云。俱生身边二见。及此相应唯第九品。九地而论。但有九品。又八十一品类别断。此依渐次二乘者断及异生断。然身边见等。当第九品时断。余各九品断。
  (四十六右)即未至定不通有染(文)。义演云。疏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论文但云得根本起上烦恼。不说在未至得起上烦恼故。未至不通染也。意说。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住。大乘此位皆无散心。又无容缘不起烦恼。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烦恼。
  (四十六右)必无此者(至)命终故(文)。枢要云。要得根本定烦恼方起。有依未至断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终此人以何现行润生。有解。无此必得方命终故。如第七生预流无命终不得应果者。必得根本定方命终。有解。亦有唯以随眠润生。如见谛以随眠亦有现行润故。此亦应尔(文)。义灯具释。
  (四十六右)又解当于此时等(文)。义演云。疏又解当于此时等者。即此未至定时也。欲界烦恼。于此位中未究竟伏尽意说。若无染污。第九品惑方得入根本。伏未尽不得上定。此解未至定中有染。问。若于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烦恼尽者。于此中得起上烦恼不。答。得起烦恼。是上界系故。问。所言伏惑伏何者惑。答。唯伏俱生不伏分别。
  (四十六左)无有染第九(至)方自在故(文)。演秘云。疏无有染污至方自在故者。必无欲染第九品在。能入根本起未至惑。恶欲染尽入根本定。方容起彼未至惑也(文)义演云。无有染污第九品时至方自在故者。成前义也。此意即说。无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惑。要入根本方始却起未至定惑。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名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唯此后义未至定有染。
  (四十六左)由是(至)亦不能起(文)。演秘云。由是至亦不能起者。不能起彼未至定惑。问。得本定已未至定惑为实起不。答。有两释。一许得起。若尔何故六十二云下地诸法若生上地不现在前。答。异地不尔。同地容起。未至亦是初禅摄故。又下地身得初根本起未至惑。亦复无违。二不得起。无所须故。为胜舍劣故。若尔毕竟无有起义。何用有为。答。如三无色得有见道。无漏第八余九地虽无起义。地法得有。此亦应然。任情取舍。然多许起(文)未至定中有染无染何为正耶。瑜伽略纂第五亦作二释云。如唯识疏解。然准第八末疏。初解为正。彼云。此文可显未至无惑。不得根本。竟不起故。况又未至是初禅近分。非别定地。散喜犹无。况烦恼耶。大乘无文。且引婆沙两说。演秘似有染为正。岂是疏主之意乎。
  (四十六左)婆沙二说(至)二有染(文)。俱舍二十八(十六右)云。诸近分定亦有八种。与八根本为入门故。一切唯一舍受相应。作功用转故。未离下怖故。此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近分亦通无漏。皆无有味。离染道故。虽近分心有结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说。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文)光记二十八(四十三右)云。此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近分亦通无漏。未离欲者。依近分定起圣道故。故正理云。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小/貝]患界故(已上论文)皆无有味。是离染道故。起艰辛故。不生贪爱。以彼味定非离染道生故。是容预道生故。近分地中虽亦有道非正离染。助离染故。离染类故。非容预故。不生贪受。虽近分心有结生染。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说。近分无味。唯有根本。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以未起根本。亦贪此定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于彼近分。不生贪爱故不说有。此即叙异说也。
  (四十六左)显扬第二(至)细勘无之(文)。显扬第二(二左)八纸。余中广说四静虑及四无色世及出世。此中无文说未至有无染义故。言细勘无之。
  (四十六左)唯定烦恼非生烦恼(文)。演秘云。唯定非生烦恼等者。润生时起名生烦恼。惑生彼地。所起之者亦名生惑。非今所说除此。余时但缘定起皆名定生。如边常见因定后起名定烦恼。余准此知。然疏说云。如边常者。乍观似证生烦恼也。理证定惑(文)今谓。演秘释未可也。但如彼释。疏文难消。今释疏言通生者。此简定之言。或宿住天眼等通生。故云通生。如下引义灯言定类等。可例知之。义演云。唯定烦恼等者。定烦恼者。圣得彼定已后起于烦恼。而爱味所得定等也。生烦恼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地所起烦恼。有云。又润生方是生烦恼。但不缘定而起爱味。如执梵王起我见等皆名定惑。依演秘胜(文)义灯五末(三十一右)云。问。下起上中。身边二见为定为生。答。有二解。一云。定烦恼得宿住通惑复天眼。见彼梵王执我计常。即是定类。二云。生惑。此于他身起此二见。是彼生类故名生惑。然定惑唯分别起。生惑通二种。
  (四十七右)伏修不伏见(文)枢要下本(四十一右)云。伏修不伏见。见惑既不善。何不惑恶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势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义解。由势不行。不能发业。设使有者轻而不重。非决定业。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厌名为伏故。不尔便退。烦恼强故。定力势劣弱故。以无修伴。弱故不能。
  (四十七右)有义此身(至)圣得第三果(文)。义演(六末)云。有义至得第三果者。此问意云。若有漏道六行伏惑之时。不伏身边二见者。即如超果之人。先有漏道伏惑。然后入观。断惑之时。虽断分别及俱生六品。不证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边二见。次先不伏。明知不断。如何得第三果。
  (四十七左)如第七识(至)唯障无学(文)。义演云。如第七识至同障无学者。意云。此则引答。答云。然不伏我见亦不能断。然不妨证第三果。亦如第七识中我见。亦不能断。要至金刚无同道。方断证无学果。此中亦然。亦至无学时。方断证果。若作此解。违下论文。不许圣人先生上却断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二解。解云。亦断引例可知。
  (四十七左)今解亦断等(文)。演秘云。疏今解亦断等者。有义难云。未伏说断。次第之人。应于见道亦断彼故。亦不可说先伏助伴。论说俱生微细难断。修道位方除。说见道除理将未可。由彼微细不障见故。而自救云。次第之人。道依未至。由道劣故不能断修。超越之人。根本入故。云随所伏。皆能永断。详曰。若以未至而以释。难恐未除。次第不还。能依未至断修惑故。若云我依见道说者。菩萨见道。依根本定。亦应断修。若云但据小圣说者。超初果人。欲六品惑应不能除。依未至故。若云。曾伏故能断者。此即由伏不伏有殊。何关根本未至依别。由斯伴伏见断何失。论云。修除据次第者。然依定叙其理。亦通据伴以明而为胜也。思可知矣。
  (四十八右)下分别惑(至)为我(文)义演云。疏下分别至为我等者。意云。修定虽不伏分别俱生身等。若得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别及身见等。问。若尔何故下文问云。未离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得定者为问也。如命终心亦得起上者。此举例也。即九种命终心得定已后而命终时。得起上惑而亡生也。今得彼定亦不障起彼地我见等。缘未来生故者。此命终心。缘当生地法而起受故。但缘于未来生处起爱。而不执当生地法为我。
  (四十八右)恐相杂故(文)。义演云。疏恐相杂故者。若如凡夫人。未离下染。许起上者不然有二种失。一相违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杂即二界烦恼宜成相杂。或上界烦恼应是染污。如此二界染法。以相杂故。
  (四十八右)若尔见惑(至)为起不起(文)。义演云。若尔见或至为起不起者。问意云。如此间人。先得上地根本定已后时出定已后。起欲界心时。得起欲界先时。不伏分别见惑不问也。答。起将为胜。如演秘说。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论不退为起不走。准疏答中无文定判。指枢要说许此意起为胜也。言离此地染成彼地等者。意说。离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贪见等。不起下地分别惑等。正与此同者。彼五十八俱生下起上。与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与此同也(文)演秘云。若尔见惑至为起不起者。义灯第六心相起中。叙有两释。今观瑜伽五十八文。应许得起。故彼论云。由彼诸惑住此身中。从定起已有时现行。非生上者。彼复现起。释曰。彼前未断见道惑。身在下地而得起之。若生上已。下地见惑而不起也。准斯文意。许起应善。更思。
  (四十八右)五十八言不伏见等(文)。五十八(十六纸右)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无有见道。彼于欲界得离欲时。贪欲瞋恚。及彼随法邻近憍慢。若诸烦恼相应无明不现行故。皆说名断。非如见道所断萨迦耶见等。由彼诸惑住此身中。从定起已有时现行。非生上者。彼复现起。如是异生离色界欲。如其所应除瞋恚。余烦恼当知亦尔。自地所有见断诸漏。若定若起若生。于一切时。若过生缘便现在前(文)略纂十五(四十五左)云。论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色界欲。但由修道等者。以修道惑障定事任运生故。但伏修惑。见道烦恼分别而生。障于理故不伏。得定伏修之中。唯与贪瞋随顺憍慢。今能伏之。与我见等随顺憍慢。即不能伏。如六十九云。我见等不伏有文。简俱慢故。问曰。若尔贪恚亦尔。欲见俱者即不伏。此心憍慢。多随我生故。论遍简。若定若起若生等者。谓见道之惑。于此三义。有时而起。若定者与定心相入出。即染污定。此分别烦恼。如外道计过去八万劫等。期心入定观之。从定心入。此计执之心。谓邪见等。此分别惑。明与定心入出惑假名。若言起者。谓别散心起也。生者生彼也(文)次下(五十一左)亦引此文。明不伏我见等。
  (四十八左)对法第五(至)成彼地等(文)。对法第五(十八右)云。成就者。谓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生欲界。三界烦恼随烦恼成就者。依未离欲异生说。若已离欲。或生上地。随所离欲地。即此地烦烦随烦恼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随眼故。对治道所损故。如其次第(文)。
  (四十八左)五十八(至)上烦恼(文)。五十八文。如上演秘所引。又六十二(五右)云。复次下地诸法。若生上地不现在前。上地诸法。若生下地。其离欲者。或现在前。
  (四十八左)如枢要说(文)。枢要下本(三十九右)云。生在下地起无色界几烦恼。唯起于六或七。谓见·取·慢·疑·爱·痴·及我见。若定若生不过尔故。又可起彼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无起彼邪见及边见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见等故。生欲起色界定五。散中谓身·边·慢·爱·疑。二取不见起。邪见之相二。无因论亦是定后起彼邪见。九皆容起。并起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然无此文。生无色界。除下润生我。贪慢二见痴。余更不得起。彼无中有可说起谤等故。生无色界。唯起下俱生。无起分别相。无中有起谤故。
  (四十八左)论生第四定(至)俱生爱故(文)。演秘云。论生第四定中有中者。此即经文。大小乘论解之名别。大乘经部。许天中有转生地狱。有宗不尔故。对法云。或时移转者。谓于此位往余生处强缘现前。如得第四静虑。阿罗汉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时。由谤解脱邪见故。转生地狱。经部师者。婆沙论云。譬喻者说。中有可转。以一切业皆可转故。有宗计者。如婆沙论六十九云。问。若中有于界不转。无闻苾刍事云何通。彼佛法中适出家已修世俗定。初静虑时谓得初果。乃至第四谓得阿罗汉。起增上慢未得谓得。彼命终时第四静虑中有现前。便作是念。一切系缚我已永尽。应般涅槃。更无生处。阿缘有此中有现前。遂起邪见。拨无解脱。由谤见力。彼中有灭。无间地狱中有现前生无间狱。答。住本有时。有此移转。非中有位。谓彼将死由业势力。第四静虑生相现前。故起邪见生无间狱。
  (四十八左)对法第六等(文)。对法第六(十二右)云。如得第四静虑。起阿罗汉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时。由谤解脱邪见故。转生地狱中有(文)义灯五末(三十一)云。论生上起·起下且如谤灭。要集断云。有释为胜。中有本有。若色无色。皆得起谤及起诸惑。俱生身边二见。虽不与润生爱俱。而前后起于理无妨。然理难见。今谓。若中有本有若色无色。皆得起谤者。据何等说。若增上慢得初三定。未将极没生于上。未无上故。在中本有俱不应谤。若得第四定。谓第四果。即生第四中有起谤。论有诚文。不说生本有。亦不应生无色起谤。何以故。得第四定。执为第四果。必不更修无色界定。何以故。既取第四有漏定为果体。更修无色定将作何法。若作胜功德。即不应执第四定为极。若诸外道生色谤者。是色邪见。不应执第四定为极。若诸外道生色谤者。是色邪见。不说外道起下谤灭随地狱故。若生无色界厌背故。彼不缘下。如何可说谤释涅槃。若谤彼执所得涅槃非实涅槃。乃是正见非邪见故。又复本计彼天为果。得何故谤。若言上地邪见谤下者。此亦不然。本解生上起下。不论生上起下。又设生上起上谤下亦非无色。
  (四十九右)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文)。义演云。疏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云。此难萨婆多也。谓彼计云。在欲界本有中。见色界中有现前。遂使起谤故。今难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见色界中有耶。意说。通力许见中有。本有位不许见。况死生命终。必住散心。
  (四十九右)非由起上邪见(至)此解非也(文)。义演云。疏非由起上邪见至此解非也者。应难云。非由中有起色界邪见为增上缘。令欲界地狱后报业就。直生那落迦也。有古师计。云上界邪见为缘。令后报地狱果熟者非也。
  (四十九右)亦非彼本有(至)势力远故(文)义演云。疏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见势远故者。亦非色界本有起邪见。
  (四十九左)若尔应下界(至)思即是(文)。义演云。若尔应下界至思即是者。意难云。若言色界中有起下见者。即应下界不善业由上无明支发。行即是业。所谓邪见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难云。如上地行用下无明发者。何妨下地用上无明发。故云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缘生中辨。
  (四十九左)如下缘生中自当分别(文)。下文云。诸缘起支。皆依自他有所发行。依他无明。如下无明发上地行。
  (四十九左)此中应言(至)所以不说(文)。义演云。疏此中应言至所以不说者。意云。身在上地将生下地。起下润生爱。同时亦得有我见慢无明四法。且如无明与爱决定须有。余之二法有无不定。所以但说我爱无明。更不说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说。于当生地法而但爱也。
  (四十九左)又例起故(文)。义演云。疏又起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许起慢等。如缘当生地法起爱之时。得有我见。我见要缘欣。行与爱行相相顺。由有我见。方起爱故。计前境胜。亦起慢故。无明极成故此不说。问曰。所言我爱等四。此生为于前境上起。为于自身上起。为于中有上起。为于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境及自身皆得起。据其论又于境上起为胜。以前于中有起故。
  (四十九左)此举方隅无违理失(文)。义演云。疏此举方隅者。意云。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爱无明。答。据实亦起慢见等。今略举方隅故不说也。
  (四十九左)论而言生上(至)或随转门(文)。演秘云。论而言生上不起下等者。按瑜伽论五十八云。诸烦恼缠。未离自地烦恼欲者。自地现起。已离欲者。即不现起。若在下地诸缠亦得成就。非在上地得说成就下地诸缠。又六十二云。下地诸法。若生上地不现在前。上地诸法。若生下地。其离欲者。或现在前。有违此文故论通也。问。言多分者。为据时言。为约惑数。答。理该于二。问。时即可然。若约惑说。如何前言皆容现前。复几不起。答。起通见修名为皆也。起数增减略有三种。一云起三。谓邪见贪及俱无明。二云起六。如疏所明。三云起十。故论标云。下地诸惑分别俱生。皆容现起。有义断云。于第二说。然更推求起五为胜。除我见一。不见世间执他地法以为我故。故分别见非缘他地。当生处色尚未起故。润生之爱。缘当生处增上果生。既唯迷事。亦不可说与理惑俱。详曰。润生我见据总缘说。又此润位非一刹那。理事二惑前后间起。而言润生迷增上果。据彼爱境正润位说。理应无爽。枢要灯中有此意也。故五六释。取舍任情。
  (四十九左)谓余三见疑等(至)起此等故(文)。义演云。疏谓余三见疑等至起此等故者。此会文也。如瑜伽云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义。一据多分。二顺有宗故言不起。就据多分中有二。一约时节。二约惑数多少。约时者。谓谤灭时及润生时。唯此二时得起。余时不起。约惑数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谓我见·爱·慢·无明·嗔·邪见等。余疑·边见·戒取。一向不起下。据此不起故多分。顺有宗者。随顺萨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
  (五十右)顺萨婆多故(文)。俱舍二十八(十二左)云。生上不起下染。已离染故。
  (五十右)所余分别俱生之惑亦得起不(文)。义演云。疏所余分别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云。余疑三见外余之六法。通分别俱生。总得起不。此总问也。
  (五十右)见断嗔痴(至)无起相故(文)。义演云。疏见断嗔痴至无起相故者。意云。见道嗔痴邪见。及修道慢。于谤灭位中得起。余时即不起。若修道烦恼。谁润生位得起爱等。除此余时即不许起。亦如修道嗔及边见。润生位中。亦不起。无行相故。谤灭位亦无。但有分别嗔邪见也。有云。修道嗔。于欲中有不起。若润本有初亦许。于父母互起嗔·爱故。边见亦无(文)。
  (五十左)下之起上(至)亦无失(文)。义演云。疏下之起上至亦无失者。意云。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已。容起五种烦恼。所谓见取执上地法为胜能净故。亦得有慢。慢静虑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为胜为劣。与无明缘上极成故。文不说。若欲命终生上地时辨有。或云见见润生必须有故。此名生烦恼。要由我见等润而得生上名生烦恼。通前总有。亦余三或起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无瞋故但说九。
  (五十一右)未见起见文(文)。义演云。未见起断见文者。未见计起之文。准七断论云。许下界起上断见。依我见依我生彼。计死后断见故。得起彼断见。或可。彼断见。依欲界见。执彼上界身断灭也。
  (五十一右)如枢要说(文)。如上取引之文是也。
  (五十一右)论下地烦恼(至)味上定故(文)枢要下(本四十)云。下上相缘中。下地缘上。二界皆同。无文遮故(文)演秘云。论下地烦恼亦缘上地等者。按瑜伽五十八云。如是所说。十种烦恼。亦缘事转。亦缘烦恼。下地烦恼能缘上地烦恼及事。六十二中。五爱缘上如枢要引。
  (五十一右)六十二卷说(至)显扬等同(文)。六十二(五右)云。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追求欣乐而生爱味。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可乐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言爱味者。谓于是中边生贪着。
  (五十一左)瞋恚缘灭道五十八文(文)。瑜伽五十八(十三右)云。谓于灭谛起怖畏心。起损害心起恚恼心。如是瞋恚迷于灭谛(文)又迷道谛文云。所余贪等迷道烦恼。如迷灭谛道理应知。
  (五十一左)以瞋缘事例于理故(文)。义演云。疏以瞋缘事例于理故者。此论以迷上界事。例同迷道理也。深理尚迷。何况浅事耶。
  (五十一左)八十八说世间道(至)及我所等(文)。八十八(六左)明见烦恼二杂染中云。又见杂染得解脱时。亦能于余毕竟解脱。非余杂染得解脱时。即能解脱诸见杂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间道。乃至能离无所有处所有贪欲。于诸下地。其余烦恼心得解脱。而未能脱萨迦耶见。由此见故。于下上地所有诸行和杂自体。不观差别。总计为我。或计我所。由此因缘。虽升有顶。而复退还。若于如是一切自体。遍知为苦。由出世道先断一切萨迦耶见。后能永断所余烦恼。由此因缘无复退转。是故当知。唯见杂染是大杂染(文)今谓。准论俱行之俱字。改为诸字。义演云。疏于下上地所有俱行和杂自体者。即此欲界一身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观差别。但和杂总执为我也。是俱生总缘我见缘也。此中不说分别我见。以缘别法生故。意说。修道我见执自身为我。
  (五十一左)五十八云(文)。如上所引(九十六纸右)。
  (五十二右)此第六识唯修所断(文)。义演云。疏此第六识唯修所断者。意说。总缘我见。是第六识中俱生我见故修道断。
  (五十二右)或有异释(至)合缘为我(文)。义演云。疏或有异释见断至乃以三界合缘为我者。以四全常遍计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间为常。由先通缘三界法为我依计始计常也。故总缘亦通分别我见。此意证计分别见总缘故。言有异也。以俱生我见总缘有文。此则别出同异。若不同计他我。如何名边常。故分别我见先总执三界法为我。然后始计为全常等。且如常见。依我见后生。我见若不总三界合缘为我。岂有常见计为全常等耶。常见既通计全常。我见亦尔。故云如四全常。问。总缘四全常我见。言于三界合缘为我者。执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云。虽是分别。是总缘我见也。以见二十劫等五蕴故。通计自他五蕴为自他我常也。其执世间。若与我常见俱者。相从亦常见摄。若后起之者。即邪见也(文)枢要下本(四十)云。我见别缘不缘他地者。修道我见有二行相。一总缘得他地。二别缘不得。见断我见亦有二类。一见为他我。则得。二计为自内我。即不得。今说不得随义应知。或无分别我见缘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见故。
  (五十二右)对法第六与此同故(文)。第四(十四左)云。又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余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缘上地者。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由依彼门起分别故。立彼为所缘。所言无明缘上地者。谓与见等相应。见等除萨迦耶见。不见世间缘他地诸行执为我故(文)对法抄第五(三十四)云。烦恼所依所缘事上缘中意。取唯识第六会之。此中除贪嗔慢我见不上地。依多分粗相说非尽理。边见随身见后生故。此中唯说相应无明缘他地者。亦据多分亦不了上地痴故。
  (五十二左)此中我见(至)痴通总别(文)。义灯五末(三十二左)云。西明释上缘贪会违云或依别缘言总别者。且说五种有其三句。一唯总非别。谓萨迦耶见及边邪见俱生分别。二唯别非总。谓嗔虽无正文。分别俱生义亦无妨。三通总别。谓贪慢。今谓。嗔惑亦得总缘与见慢俱。邪见总拨。慢亦总㥄。嗔既许俱。何不总缘。身边亦别。如四分常论缘彼梵王及大种等。若非计我说为断常。非边见故。然虽得上定方计梵王等。所起之见未必上故。
  (五十二左)瞋唯别缘(文)。义演云。瞋唯别缘者。缘自地法。不同我见等总缘二界法为我等也。
  (五十二左)有义我见(至)而缘上(文)。义演云。有义我见边见至而缘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见。执上梵王为我。依此起边见故。是分别别缘。得他地法为我下。言不见世间执他地法为我者。下会云。不得执为自我。执为他我理即无遮。
  (五十二左)陵他所得胜法(文)。义演云。疏陵他所得胜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得胜法故也。
  (五十二左)又缘梵王一分常等(文)。义演云。疏又缘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说。上界我见后生常见。非是欲界见也。彼次已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边见。缘彼梵王耶。故此常见是上界系。即无得宿住通后方起身边见等。或可。亦依定后起也。
  (五十二左)对法第六五十八九等(文)。对法第六(十四左)如上已引。演秘云。瑜伽五十八云云。今谓。此文为证不成。彼文明下缘上上不缘下。彼具文五十八(五右)云。谓十烦恼。皆与自地一切烦恼。展转相缘。亦缘自地诸有漏事。下地烦恼。能缘上地烦恼及事。非上地惑能缘下地烦恼及事(上地烦恼不缘下。具如俱舍光记十九。四十四纸左)如是烦恼展转相缘。及下地惑能缘上地。于此处所余决择文。更不复现(文)今检五十八。不见不缘上之文。又五十九演秘不指其文。今检五十九。广明烦恼缘境有十五种。于中第十三自境缘。第十四他境缘。此亦不明不缘上之义。论之所指恐唯对法论。
  (五十三右)彼依粗相说即小乘也(文)。婆沙十八(十八右)云。具如俱舍光记十九(四十四纸右)。
  (五十三右)五十八(至)迷苦邪见(文)。五十八(十一右)云。又有诸见妄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如是邪见。亦迷苦谛(文)此说亦同正理四十八(八纸左)具如光记十九(四十五左)。
  (五十三右)彼卷初云(至)是常见(文)五十八(二右)初标列六十二见。以为常见所摄。今指彼(文)。
  (五十三左)如前已说(文)。义演云。如前已说者。即指上或有异释文也。下复言是他地边见等者。方释一分常见义也(文)今谓。释所指者误也。言如前者。指此卷初(十三纸右)明六十二见中。如指次上异释。
  (五十三左)此中例边同于我见(文)。演秘云。疏此中例边同于我见必依起故者。以全常见得缘他地。例彼我见亦得缘他。无有边见不依我见边见缘他。我见亦尔。
  (五十三左)今此所解(至)此极有理(文)。义演云。今此解至此极有理者。此第二解。许常见中一分常见得缘上。何以知者。谓有外道学彼定得通。缘梵王为我。而起我见。随后执一分常等故。边见亦得上也。作是说者。此极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起者。许得缘上。可如所说。依寻伺散心起。即不得缘上故言非边。此解意者。前虽言极有理。然义不周。若得通者许缘上。不通通者不许缘上。故是不周。言如前所说者。若约寻伺散心。即不得缘上。如前第一解之不许别缘我见得上地。
  (五十四右)今此又解(至)理亦不遮(文)。义演云。疏今此又解应言但是欲界所系自身之我至理亦不遮者。此解亦不异。但更出理会。不见执他地法为我。我教及此局言。或依别缘之实。若不作此会等者。道理难思(文)。
  (五十四左)又解别缘(至)为我者故(文)。义演云。疏又解别缘者至为我故者。此解论中别缘义。缘者所以义。即彰此二时依别所以。多分我见不缘于上。据实一分常中别缘我见。亦得缘上。二时者。一即约粗相。二依别缘。据二时说不缘上。有云。别缘是多分义者。意说。除此总缘我见等以外。更无别有我见是俱生分别。缘他地法者。约此道理名多分也。缘者所以至彼不缘者。意说。别缘者是所以义。不许计他地法为自我。据此所以说不缘上也。有云。别缘是多分义者。意云。除此总缘等外余烦恼。有别别所以。故不缘上。别别者即多分义。缘者所以义(已上)今谓。第二有云。之义不是。
  (五十四左)又解依小乘别缘(文)义演云。疏又解依小乘别缘者。会论言别缘不缘上者。依小乘有宗说也。自宗一分常。别缘亦得缘上也。
  (五十四左)五十九说(至)亦起慢故(文)。五十九(九纸右)明十五烦恼缘境中。第十四他境缘。谓谓色界于欲行烦恼。无色界于色行烦恼。又复下地于上地烦恼。所以者何。生上地者。于彼下地诸有情所。由常恒乐净具胜功德自谓为胜故(已上论文)。此文虽不明显其名。而是慢相故引为证。略纂十五(五十纸右)云。论云十四他境缘。谓色界于欲行烦恼。无色于色行烦恼。乃至于彼下地诸有情取。由常恒乐净具胜功德自谓胜故者。即大乘中上地得缘下地起烦恼。问曰。此是何惑。答曰。有解。此是见慢。如余处更有。但言我此胜彼不如等。设起我慢非一切烦恼皆起。又解。此是一切烦恼贪等并然。常以恒是常。见净胜是见所等故。虽有是缘。不似本质。缘名为境。如前卷初及对法第六。余处言上不缘下者。此是随顺理(文)问曰。下地贪慢不得缘上。上界之慢如何缘下。答曰。下地劣故。不于彼起慢。上胜故可起。即对法第二。无色不缘下地等文。如彼和会(文)。
  (五十五右)拨疑下地苦集理(文)。义演云。疏拨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见拨无下苦集理。并疑彼理。灭道非下界故不说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
  (五十五左)执欲界闻思昔所起等(文)。演秘云。疏执欲界闻思昔所起等者。有义断云。欲界闻思。既非三见及所起戒。如何二取说缘下地。故不缘者以之为胜。详曰。意说二取忆于下戒。因闻思起所有二取名缘于下。不言闻思即是二取。即是二取所执见戒。余难如灯(文)义演云。疏起彼二取执欲界闻思昔所起者为胜因者。有云。闻先欲界起邪见计定为涅槃者等。方起闻思。今生在上地遂执前起见取。执彼随见思惠为戒也。为胜因者。即执为胜因也。
  (五十五左)又二见得行相如前(文)。义演云。疏行相如前者。约缘欲界昔时闻思得起二取故云如前。
  (五十五左)五十八等云上不缘下(文)。此如上引。
  (五十五左)余一切时(文)。义演云。疏余一切时者。即说余一切不缘时也。一切异生故者。由彼异生不同外道计边常等。所以不缘故名多分。若修惑总缘我见。亦得缘下。
  (五十五左)瑜伽五十七(至)通漏无漏(文)。五十七(四纸至终卷)广明二十二根。有诸门分别。其中有三学门。
  (五十五右)论此十烦恼何所断(文)。义演云。论此十烦恼何所断耶者。第九三断门中。曲有四门。第一三断门。然迷谛相有总有别。以下二总别迷谛门。谓疑三见亲迷苦理等者。三迷谛亲疏门。论委细说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门。
  (五十六右)对法第三第四卷初说(文)。第四(七右)云。谓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义。又(七左)云。谓得见道后见所断相违诸有漏法。是修所断义。
  (五十六右)然见所断(至)九品断耶(文)。义演云然见所断为同小乘见四谛断为九品断耶者。此是征起论文。意说。为同小乘见谛作十六心断。为同惑作九品别断耶(文)。
  (五十六右)真如虽自相观(至)名总缘谛(文)。断障云。问。为总缘作意能断烦恼。为别缘作意能断烦恼。答。佛地论中释自共相。略有三说。有义。二量在散心位不说定位。定位缘一切。皆现量摄。此师虽言定心缘一切。不说断惑定总别相。然准义知。唯共相。断定心通。缘自共故。第二师云。定心唯缘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说缘共相。所显理者。就方便说。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说真如。名空无我诸法共相。或说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此师意说。就方便说。可名共相。说观中证可名自相。即显断惑唯自相观非共相也。第三师云。如实义者。彼因明论立自共。与此少异。彼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已体不共他故。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花名为共相。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皆量境。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名现量。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名为自相。真如虽是共相所显。以是诸法自实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名共相。自相亦与一切共相不一异故。此义意言。总为无我。共相所显一一别证体是自相。即可通为二观能断。能显是共相诠为唯识无我等故。据法并自相。一一法真理。皆能了知故。缘起经下卷言。真谛圣智。于真智境非安立义。总相缘故名顿现观。一刹那中。由加行引能普边知名总相缘。非一一法真如妙理。而不别知名为总相。佛地自会故不相违。
  (五十六左)五十九说(至)方能断之(文)。五十九(七右)云。复次见断烦恼顿断非渐。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修断烦恼。渐次而断。数数修道方能断故(文)演秘云。总缘四谛。共相作意名坏缘谛。遍缘诸谛作无我观。方能断惑。问。无分别智岂有缘总无我等行。答。一释如疏。又有释云。据彼共相方便所引。名缘诸谛无无我观。非真见道有此行相(文)义演云。疏与怀缘谛至或三品智故者。意云。怀者杂也。此无漏智与无漏作意相应杂缘四谛之真如也。名总缘谛。问。然烦恼既有九品。如何一时顿断耶。答。烦恼虽有九品。以违一真如或三心故。以于二种见道中皆顿断也。问。烦恼违一真见道。若证见道可得顿法。如三心见道。既是相见道。如何亦能断惑。答。三心见道有其二种。一云。三心是相见道。后得智据前作也。一云。三心是真见道。今但说真不言相也。问。何名三心。答。第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下品分别随眠。第二内遣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第三边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上品分别随眠。是为三心见道。问。三品智总能断惑不。答。总断。具如下品智能断下品分别烦恼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断中品烦恼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断上品分别烦恼所智二障。只缘烦恼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异。一一皆起无间解脱道。至三心满足。得名见道满足。若如前一二心等。但分证见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钝根劣智人。若利根者。唯一心真见道顿断惑故。问。此三心见道有真有假。今言断惑为真为假。答。既言断惑。如何说假。故但言真。问。据此论说三心。若相见道。若瑜伽之三心。是真见道。如何会释。答。瑜伽据三乘人各别见道说。亦不相违。又与怀缘谛作意相应至违一或三品智故者。有云。此意不同小乘别缘作意十六心等能断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见谛断惑。彼小乘总缘作意通缘谛理。分能缘如不能断惑。今此大乘。总缘名怀缘者。通缘四谛如。不作一一别解名怀缘也。亦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坏缘也。违一有一心见道。或三即有三心见道也。此即答上同修道九品断惑也。又有解云。谓此十烦恼。总迷四谛。若观四谛真如时。此此十烦恼一时顿断。所以故为与坏缘谛作意相应。即无漏真智。与总缘谛作意相应。总缘谛时。能断烦恼。以相违故不俱起故。
  (五十六左)非如修生(至)违九品智故(文)。义演云。疏非如俱生九品智故者。意说。俱生修道烦恼。烦恼一起有九品。要起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断及证也。是道下然故一时断。
  (五十七右)然除利根(至)得第四果(文)。义演云。除利根人至得第四果者。意说。除此利根者。谓此人先由闻思力故。遂作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烦恼。总束为九品。将下地上上品惑。与上地上上品惑。总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与非想地下下品。亦为一品。所以总为九品。即总起九无间道解脱道。而证第四果也。
  (五十七右)又诸烦恼有别行相(文)。义演云。又诸烦恼有别行相者。解云。如迷一个苦谛时。方邪见疑等是亲迷。随此见疑。后生独头贪慢等。皆名别迷于一一谛。即名迷此者。意云。但总行相。亦有别行相。如何名是以于一一谛唯别迷。苦但迷苦不迷集等三。岂名烦恼别行相也。即当谛谛下。皆具十惑也。
  (五十七左)若唯尔者(至)何谛摄(文)。义演云。若唯尔者至何谛摄者。意云。难前师云。若言随苦谛下见疑后生即得名别行相者。且如邪见疑痴等。亦总迷四谛。即此疑后所起贪等。是何谛摄。为随前别行相中收。为随此总行相中收。意说。若一而约别行相说。即摄总行相不得故。须更说总行相也。
  (五十七左)是故须说总行相(至)缘见疑生故(文)。义演云。此即总行相也。如疑见等。既是通迷四谛。明知。随后生贪等。亦名总迷。以贪等行相随见疑说也。总迷可尔者。此结总迷义。若别迷行相已下。是返难前别行相家。难云。若不如我说名总行相者。独头贪等是何谛下收。以独头贪等不能别迷谛故。亦可说总迷。疑更虽后生。明知。同疑见等。皆总迷也。同是分别惑故。缘见疑生故。问曰。此所言总者。为当数总名总。为当初行相总名总耶。答。言总者有其二种。
  (五十七左)今此总有二种(文)。义灯五末(三十三)云。论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杂心论云。下苦具一切。二行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今大乘颂。欲迷四各十。随行三八种。修六通行迷。上见修除恚。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有四句。一数总行别。二行总数别。三数总行总。四数别行别。数总行别。谛各有十。各迷自谛名为行别。行总数别者。即前颂中。然依一谛缘迷多谛名为行总。若数总行总者。谛各有十名数总。行总者迷。二三谛等。皆名为总。二二迷有六。即有六十。上二界谛。各除其嗔。六九五十四。合一百八。三界总有一百六十八。若三三合有四句。欲有四十。上二界谛各三十六。合一百一十二。若四谛合三界四谛有二十八。若数别行别。即前颂中各迷自谛。
  (五十八右)由此二三迷有六(至)总迷有一(文)。义演云。然总迷四谛。总有十一句。二二合迷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灭道。三迷苦灭。四迷集道。五迷集灭。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二后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为一句。又迷总四谛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别迷四谛即为四句。兼前都有十五句。

十一句图


  (五十八右)如怀缘念住(文)。演秘云。疏如坏念住等者。怀犹杂也身受身心法。二三四合以观之名怀念住。
  (五十八右)一是因二是依处(文)。义演云。一因处者集谛也。一依处者苦谛也。
  (五十八右)对法第七(至)生此十故(文)。第七(六左)云。又十烦恼皆迷苦集。起诸邪行。是彼因缘所依处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谛。皆是十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是故一切迷此因缘依处。起诸邪行。又十烦恼皆迷灭道起诸邪行(文)抄第六(八右)云。于灭道起悬崖相者。起难修证心故。返生烦恼。余可知。
  (五十八右)与大论第八同(文)。第八(二右)云。或分十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六贪·七恚·八慢·九无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谓即上下十烦恼。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应知(十二谛者。谓三界四谛)。
  (五十八右)灭道是彼怖畏处(文)。义演云。疏灭道是彼怖畏处者。由灭道谛是无漏能断惑法。谓有外道。谓有外道皆灭道谛作如是执云。灭道既能断惑等。谓能我等耶。谓恐我断便起怖畏。遂起烦恼拨无二谛故。十烦恼迷二谛生。有云。怖畏处者。但行不相顺。不增彼惑名怖畏处。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若集与惑(文)今谓。诸说皆非也。违对法及钞故(文)如上引可知。
  (五十八左)其烦恼起皆具此二缘(文)。演秘云。疏其烦恼起皆具此二缘者。因依·怖畏。是二缘也。
  (五十八左)问如何(至)皆迷四谛(文)。义演云。疏问如何至皆迷四谛者。意云。如何集灭道三谛有身边二见计。答。谓此二见。深取所缘不了三谛。妄执为我及法常等故。于三谛得有二见。若尔应一切烦恼我见。应皆迷四谛。何故说依苦谛果处起耶。答不然。若二见迷苦谛时。即亲迷不了。执苦果为我及断常等。若执三谛起者。但执三谛下烦恼起。妄计烦恼及俱时蕴等以为我也。不是亲迷。不同苦谛故。不可言二见皆迷四谛也。
  (五十九右)然实缘迷三谛(文)。义灯五末(三十四右)云。又有四句。有迷而不缘。谓二取。有缘而不迷。谓无漏智。有俱缘迷。疑邪见等。有非缘迷。缘龟毛等。非谛摄故(文)义演云。疏然实缘迷三。谛亦有二见至为我等故者。此意以我见实缘迷三谛。不同小乘唯果处起。以我见亦有缘三谛下烦恼起故。意说。由迷故。遂缘谛下烦恼执为我等。
  (五十九右)然以别缘(至)后解无违(文)。义演云。疏然以别缘谛至后解无违者。空非我自有二种。一通二别。通即四谛。谓苦等四。皆非我故。名为无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故。疏云总空非我通四谛者。以总缘谛故。故前说云。以真见道总缘谛故。即其证也。所以二见。亦得缘余三谛生故。别即苦谛。有漏五蕴非我性故。名为无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今此别空及非我理。苦谛所摄。萨迦耶见别迷无我。边中常见。别迷无常。边中断见。亦迷无常。计后不续。违生灭故。是故二见唯迷苦谛 。今约十六行中别空非我。唯属苦谛。与前总空等亦不相违。
  (五十九左)如五十八(至)一一别说(文)。五十八(十左)云。欲界迷苦有十烦恼。迷集有八。除萨迦耶及边执见。如迷集谛。灭道亦然。上界诸谛。并除瞋恚。随迷次第如欲界说。
  (五十九左)缘迷多谛(至)名行相别(文)。一与三四明属别总。二为何属。二亦属总。义灯云。二三谛等。皆名为总。演秘亦云。岂二三合缘非总耶。可以准知。多少之言所望不同。今乃以二已上为多。一以为少故。义演云。若迷少谛者。一谛名少也。
  (六十右)然立一百二十八烦恼(至)二十八故(文)。总别迷谛各分二种。谓数与行。初数总者。于四谛下各有十烦恼。行总者。二三四谛合缘行相。又数别者。四谛烦恼其数别故。谓苦谛下有十烦恼。于余三谛除身边见。唯有余八。行别者。缘谛行相各有别故。然于总别数各有行相。总数行别者。谓十烦恼。各迷自谛也。数别行别者。苦十烦恼。余三谛下各八烦恼。各迷自谛故。今言百二十八者。依数总数总下行别。及修道烦恼而立。欲界四谛各十烦恼。加修道六成四十六。于上二界四谛修道。各除瞋成四十一。二界合八十二也。并欲四十六总成百二十八也。若依余总别其数增减。若依数别。于三谛下无身边见。三界四谛唯成十八个烦恼。此岂非减数耶。若依行总。二二合迷有六。三三合迷有四。四合迷有一。一个贪有十一。于欲四谛有一百一十烦恼。上二界除嗔。各有九十九。三界合论。有三百八种烦恼。并修道十六。总合三百二十四烦恼。此岂非增数耶。
  (六十右)如相应无明(至)理亦无失(文)。义演云。疏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者。此引例证成一百二十八文也。且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行相如何。此之意者。如别迷苦谛有十。今烦恼唯迷苦谛。更不通余三谛。外余三谛别迷亦尔。若然。不共无明者。即合每谛下有十烦恼。以相应无明唯是通迷四谛相故。故知。唯合有九法各别迷也。若兼取不共无明。惟不九法成十。各别迷谛者。即相应无明。而无处数。由有此妨。所以将相应。随不共合说总名别迷。所以今者成一百二十八者。亦须总别相从说。方得有一百二十八。唯依总亦不成。唯依别亦不成。是故今依数总行别合说方得数。是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意例如是。
  (六十右)以上总解迷谛数别(文)。义演云。疏以上总解迷谛数别者。指次上数别文。非指上数总之文也。虽论言身边二见唯果处起。亦是行相别。然不是一一谛下。各具十之别行。所以摄在数别中。以下论文。方辨行别也。或可。此上言身边二见即是行别同故。数别文摄在。彼数总名数别也。论说。言亲迷故。不及前解。
  (六十左)此四行相(至)苦谛理起(文)。义灯五末(三十四右)云。问。此十烦恼迷谛亲疏。瞋·慢·邪见·疑·及无明。亲迷易知。身·边二见。总不缘理。如何亲迷。答。虽不缘理。正迷于彼空无我理。行相深迷名为亲迷。若迷余谛。约通空非我翻彼行相。及执余谛下惑以为我故亦名迷。二取行相虽深亦缘余谛下惑。但非正翻空无我理。不名亲迷(文)义演云。疏此四行相至苦谛理起者。意说。疑及三见。亲迷苦理生。谓疑苦谛为有为无。执我等故迷无我理。计常等故迷于无常。由邪见故拨无苦谛。是故四种亲迷苦理。
  (六十左)见戒二取(至)无我理故(文)。义演云。疏见戒二取至我无我理故者。意说。二取不亲迷苦理。但执邪见及身·边等三见。及俱时五蕴等。为胜能净者是见取。若执彼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名戒取。谓由有我受独头贪等。为见戒者。有二种意。一者体非见戒取。又不与见戒俱时也。二者贪等非二取眷属故。所以不执贪痴慢等。问。既是迷理惑。何不亲迷苦理耶。答虽复行相深远而迷理生。然不迷无我理也。故不亲迷苦理(文)演秘云。论二取执彼等者。此等用缘三见等起。望苦集理。有所隔故。名之为疏。是重重缘惑。
  (六十一右)于自他二见(至)皆亦疏迷(文)。义演云。疏于自他见皆亦疏迷者。意云。此释贪·嗔·及慢。非亲迷谛。谓于自身身见复起贪。贪爱已故。若于他人身上起嗔。见他执我亦生嗔故。云余有何所知起我慢等。谓嗔他时。名于他见解上起嗔慢者极成。此皆是迷苦理生。缘自他身身见等生故。名迷苦谛。论言如次者。自有二义。一者自他起见。二自他眷属。两重次第故云如次。二者举自他见摄彼眷属。不尔自见与自眷属。为他见取隔。如何名次(已上)今谓。疏文释彼眷属语不尽。义演第一释为正。
  (六十一右)然二取见法(至)。迷苦谛理(文)。义演云。疏然二取见法行相深远乃至何言迷苦谛理者。此意问云。贪·慢等行相不深取。复不亲迷。如何说言迷苦理等。准疏初解。虽迷事亦是谛摄。问。一切法皆摄尽无五谛故。何乃言缘事生或而非迷谛也。有云。言谛者。意在于理。迷事者非是迷谛。若约事谛即宽通也。故名迷谛。
  (六十一左)然实有身边(至)略而不论(文)。义演云。疏然实有身边至略而不论者。意云。据别迷中。谛谛下皆有十烦恼。明知。身边二见亦迷集等三谛。望数别中。以说八通迷四谛所以略而不说也。
  (六十一左)二取贪等准前苦说(文)。义演云。疏二取贪等准苦应知者。亦是疏迷。以二见无故。不唯亲迷者。意说。以二见集等三谛下无故。所以不准苦谛说言亲迷也。由此故知。二谛下无身边二见。二取贪等者。等取嗔·慢相应无明也。
  (六十二右)又解(至)不深取故(文)。义演云。疏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说不深取故言不迷。然不及前解。岂有缘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是灭道故。生憎恚故。故言不迷。且约此道理说。其实岂有许缘而不迷也。
  (六十二右)又以不缘理(至)非迷理惑(文)。义演云。又解以不缘理至非迷理惑者。意说。不可缘理。即不是迷理惑也。嗔等虽不迷理。而缘理生也。亦如见戒取。虽不缘理。亦缘理生也。有云。此意准解见戒二取。不说于嗔。前解为胜者。即指又解以前文。从又解已后。总是第二解。
  (六十二右)五十八说瞋迷灭谛等(文)。五十八(十三右)云。唯除瞋恚。谓于灭谛起怖畏心。起损害心。起恚恼心。如是瞋恚。迷于灭谛。
  (六十二左)如下忿等迷谛同故(文)。义演云。疏如下忿等迷谛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约亲迷灭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缘无漏生。但嫉等缘也。
  (六十二左)若此贪慢(至)名亲迷谛(文)。义演云。疏若此贪慢至亦名亲迷谛者。意说。此说相应贪慢与身·邪·边三见俱起者。即同三见亦是亲迷故。云随应如彼。说随应言。意除独头起者。问。何故但言二见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别故。境定不定故。若嗔与疑三见俱起者。亦见亲迷故。云随应如彼。
  (六十二左)慢贪(至)迷无漏(文)。义演云。疏慢贪至迷无漏者。意说。慢·贪随灭道下烦恼后起。唯疏迷故。
  (六十三右)此约数总(至)准前应说(文)。义演云。疏此约数总至准前应说者。意云。如上所说。贪等俱我见等名迷理者。约数总说。即谛谛下皆具十惑。若数别者。身·边二见唯苦不通余三谛。即贪慢与我见相应者。亦不通迷灭道。独头者许迷也。疏但言灭道不说集者。集谛虽无别我见等。然贪慢等以自体是集。缘集得起。不要须依别我边见方迷集谛。所以不言集谛(文)今谓。现流疏本。灭上有集。此为正本。义演就错本释。凿之甚矣。
  (六十三右)又瞋慢可成(至)无漏缘惑(文)。义演云。疏又嗔慢可成至无漏缘惑者。此问意者嗔·慢亲迷灭道。可成无漏缘惑。且如灭道下有独头别缘贪。如何可成无漏缘惑。今解。由此不说贪无漏缘者。以别缘贪不缘灭道无漏也。诸论约别缘贪不名无漏缘惑。除此别缘贪以外余相应贪等。得缘灭道下惑起。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贪缘无漏生。合是善生法欲。故知。但可说迷无漏生。是故疏云。随应如彼。又由此不说至可尔者。意云。独头起贪缘无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缘彼惑。若于余烦恼独头起者。亦不了灭道故得迷也。
  (六十三右)身边二见(至)修道方断(文)。义演云。疏身边二见至修道方断者。此释通伏难云。俱生二见等。既亲迷苦谛理。应见道断故作此说。俱生二见等。虽迷谛理。以行相细难断故。修道方断。若嗔及余独头爱等。迷色心等别事生故。唯修所断。
  (六十三左)简见道(至)违谛观故(文)。义演云。疏简见道独行贪等至违谛观故者。以有分别别缘事贪。即是缘谛下惑生等。此唯见断。违谛观故。
  (六十四右)亲所缘者今不取之(文)。义演云。疏亲所缘者今不取之者。意说。夫烦恼起时。皆变相分。即此相分是有体。为亲所缘。若据此理。一切烦恼应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约所杖质有无故。故烦恼随本质名有事无事烦恼。且如我见无所杖我质故。即我见名无事。一分嗔等缘实境起。名为有事等。如下自说。然准下有二种有事无事。一者本影合论。名有事无事。二唯约本质名有事无事。至文当知。
  (六十四右)今取当对法第七(文)。次下(六十六纸右)虽言第七。然现流本在第六中。对法第六(十五右)。
  (六十四左)即余四见及疑无法执(文)。演秘云。疏即余四见及疑无法执等者。疑与四见我见不俱。汝云我见摄法执尽。即四见疑便无法执。便无法执者。便成大过。岂有烦恼不依法执而得起耶。
  (六十四左)即极微教(文)。义演云。以教为本质也。
  (六十四左)若除影外等(文)。演秘云。疏若除影外等者。有义。今不依此。影外所杖。未必同时。如先闻有过未等名后方缘故。后后心生无名相故。又简境等无有名故。设远假名。但可许说名增上缘。何成本质俱时发影名为质故。先心缘名随名分别。后心缘义影像方生。能诠所诠全不相似。岂得说名为后义质。故知。影像亦有全无所杖之质。不尔便违前第一卷。说自心外蕴或有或无。详曰。疏此问答意简有宗。有宗心生无不杖质。纵缘空花龟毛兔角。亦以名等为质生起。纵而以简。由彼名等是能缘心近远所托似于真实故。云即无无本质者。非许名等同实尘等本质之体云无无者。何得乃以实质为难。又能诠所诠全不相似等者。此亦不然。岂诸质相皆相似耶。如景不碍虑不虑等。而非一故。余难准斯德失可悉。无俟言矣。
  (六十五右)影像本质双言(至)有无之烦恼(文)。义演云。疏影像本质至名有无之烦恼者。即约影像本质双即有。本质或无故。名有事无事也。
  (六十五右)或直据本质(至)二缘烦恼(文)。义演云。疏或直据本质名此二缘烦恼者。唯约本质说。如色等即有。如空花等即无。若缘此起烦恼。名缘有事无事烦恼也。
  (六十五右)今勘无漏缘(至)此后解(文)。演秘云。疏今无漏缘中不得作后解者。漏无漏缘。质·影双说。例事无事不唯望质(文)义演云。疏今勘无漏缘中不得作此后解者。即大论漏无漏缘中也。及此下名缘有漏无漏烦恼等(文)云不唯约本质。此意即说。若唯约本质名有事无事。亦应唯约本质名缘有漏无漏烦恼。设尔何失。不然岂有烦恼而亲缘无漏耶。以下文据质影二法。名缘有漏无漏烦恼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或直据本质文也(文)今谓。演秘义演。皆以后解为不正义。笠置师等。后义为正。会释疏并演秘文。然笠置师所选实为切当。救疏演秘曲而成义。凿之甚矣。演秘义演固非也。然此中有无事。与有无漏二门不别。以彼会此。后解为不正义。下文二门为别以遣例难。今按论意。二门不殊。直据本质立名为优。然二门立名有总有别。总者于诸烦恼中大分为类。谓有事无事有漏无漏等名别者。其中选法以属其名。谓我见等名无事等是。
  (六十五右)所引诸(至)门义勤之(文)。义演云。疏所引诸有事无事论文应为义门勤之者。如下所引论文。勤之不过七门明有事无事烦恼。第一约瑜伽云依见修烦恼分别有事无事(俱舍二十五。三纸左。亦依见修烦恼分别有事无事有三义。别具如光记二十五七纸右等释)。第二依瑜伽五十九。约自十种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约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第四又云。无境缘有境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五又对法第五。约有事境无事境。分别有事无事。第六以下文云者。对法第五下文。约有所缘无所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七对法第六。约缘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然烦恼所缘。皆颠倒虚妄。据其境说明体有无。故略明今有事无事。虽多门分别。聊勤七门用显幽旨。然后于一一门中有难者。疏主重释。且解第一门。
  (六十五右)瑜伽论云(至)彼相违故(文)瑜伽五十八(六右)之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右)云。此如对法第五卷述相违文(文)。对法抄五(三十三右)引顺正理论中。经说三义。伦记十六下(七右)云。又十烦恼见所断者名无事等者。以见断中身边见我慢所缘境生。是故见断一切烦恼。皆名无事。所余烦恼有事无事等者。修断惑中身边见我慢。缘无事生。余修断贪等。缘净不净有事而生。名有事无事。
  (六十五右)重缘惑(至)亦名无事(文)。义演云。疏重缘惑至亦名无事者。意云。见戒取。谓缘烦恼而生。名重缘惑。计合有事。以烦恼有境体故。然从我见等说。总名缘无事惑也。
  (六十五右)修道虽有(至)有事烦恼(文)。义演云。准俱生我见所缘我境。虽体是无合名无事。然以修道惑中多缘有事生。所以相从总名缘有事烦恼。次下解第二门。
  (六十五左)下五十九云(至)疑通二种(文)。五十九(三纸左)云。今当总辨一切烦恼如实巨细之相。建立迷执诸行差别。问。如是诸烦恼。几有事几无事。答。诸见与慢是无事。于诸行中实无有我。而分别转故。贪恚是有事。无明疑通二种。
  (六十五左)此以理论(文)。义演云。疏此以理论者。意说。疑无明。若与我见慢俱时者。即名无事。若与贪嗔俱时名有事。故言通二种。
  (六十五左)见修诸见(至)本质无故(文)。义演云。疏见修诸见至本质无故者。释所以也。但是我见慢等相应起者。皆无本质。不论见修我见等。以慢与我见俱时无本质也。
  (六十五左)贪等少故略而不说(文)。义演云。疏贪等少故略而不说者。谓贪与我见俱时。亦合名缘无事。以少故不说缘无事也。谓贪多分缘有体法起故。有解云。五十九偏举此二者。以相显故。贪等亦相从缘无事。略不说也。所以名不尽理。故且以理论之。我见慢行。所缘无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门。
  (六十五左)彼卷下文云(至)亦不相违(文)。五十九(八左)明十五种烦恼缘境中。第三四之文。义演云。意云五十九下文。但总说烦恼名有事缘惑无事缘惑。亦不别我贪等境名有质无质等。后文据总。五十九文据别。亦不相违。即会五十九诸见与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门。
  (六十五左)亦云(至)所有烦恼(文)。上缘境中第十五境之文。演秘云。疏灭道广大佛法等者。分别灭道。缘安立谛。广大佛法。缘非安立真如为境(文)义演云。疏亦云无境缘谓缘分别所计至广大佛法等所有烦恼者。谓分别烦恼者。谓分别烦恼。计灭道乃至空无我理广大佛法等。不称境知名无境也。但缘名故。如上界缘相似。问。何故但言无境缘不言有境缘耶。答。计亦合有。以易故不说。次释第五门。
  (六十五左)对法第五(至)谓前所除(文)。第五(四右)云。有事境所缘者谓除见慢及此相应法余所缘境界无事境所缘者。谓前所除所缘境界。由彼于我处起故(文)对法抄第五(十六左)云。有无事中。但略举见慢。明人我中取我见慢。其法执中。即邪见或边见等。及非五见。余一切邪惠余无明爱等。在相应中。在相应中一处解。
  (六十六右)次下文云(至)所缘境界(文)对法第五(四左)之全文。此明心心所所缘相有二十九种差别。其中第一非有所缘之文也(或指瑜伽五十九者非也。此不见对法也)。然五十九明十五境中第八云。不现见缘。谓缘去来所有烦恼。此局烦恼境。对法广通一切王所故。疏云此不论烦恼。
  (六十七右)有所缘谓余所缘境界(文)。对法二十九种中第二之全文。或引瑜伽第七现见缘。谓缘现在所有烦恼者非也。此亦不见对法论故也。
  (六十七右)对法第七亦云(至)名缘有事(文)。文在第六(十五右)对法抄第五(三十四右)云。五十八说。见所缘名无事。余名有事。顺正理引经说无事有事缘。经云。见道所断名无事。修道所断名有事。一释萨迦耶见。名缘无事生。余之九种。以此为本。从本而说。名缘无事。修道不然。无萨迦耶见故。言萨迦耶见一向增益。邪见一向损减。俱不摄实事。故名无事。贪等从此本名为无事。修惑不尔故名有事。三说见惑迷理无粗现事。名缘无事。修道烦恼缘事而起。粗现事境故名有事。今大乘不尔。如唯识枢要中说。此卷据决定中。随一一增胜故。说身边见。
  (六十六右)所余烦恼(至)以通见修(文)。义演云。疏所余至以通见修者。意云。但除身边二见及此相应心心所等余者。并名有事烦恼。以通见修者。意说。有事不唯是修道惑见道烦恼。亦通有事故。云有事以通见修也。
  (六十右)此之二见(至)相应亦尔(文)。义演云。疏此之二见至相应亦尔者。意云。此重释无事惑也。谓对法举身边二见为首。通取相应法名缘无事故尽理也。如此解释。前后所无故。别推征深为有用。
  (六十左)如说枢要(文)。枢要下本(四十一左)云。一切有事无事烦恼。不过三种。一诸见所缘本是无事。余是有事。因此行相本无决定。余不定故。当对法第七。二行相深迷无我名缘无事。余名有事。所谓行相深境必迷无我故。余必不定。五十九云。见·慢名无事。贪·恚名有事。无明·疑通二种。对法第五同。三见道所缘名缘无事。修名有事。见道诸惑。分别猛利。多横执故。修道少故。瑜伽云。见所断名缘无事。余名有事。除缘现在无为有体法。缘过未镜像等名缘无事。所余名缘有事。本境有故。对法云。非有所缘。谓颠倒心心所。及缘过未等。余名有事。本质或无名缘无事。余必有名缘有事。五十九云。无事缘。谓无事烦恼。有事缘。谓有事烦恼。与唯识同。今观此义初二门。一本体有名有事。二无质影像中。无体用名无事。影像中有决定执名无事。但五见。不定名有事。痴·爱·慢虽亦有执。不决定故。二执者名无事。二不执名缘有事故。见·慢·爱等。此名无事。余名有事。三明属见道名无事。修道名有事。随前诸文据实。有无事二门即尽。一本质·影像。二影像之内有体无体。如缘过未等名无事。现在有体法及无为。名缘有事。然于中义别。更分三种。一决定不定。二执不执。三明属见修道法。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六十六左)论彼亲所缘(至)无漏烦恼(文)。演秘云。论彼亲所缘虽皆有漏等者。按对法论第六说云。又缘灭道谛。诸烦恼不能亲缘灭道为境。由灭道谛出世间智及后得智内所证故。唯由依彼妄起分别。说为所缘。分别所计境。不离分别故。
  (六十六左)有无事不但取本质(文)。义演云。疏有无事不但取本质者。意云。如前有事中后解。唯据本质名有事无事。今不依彼据本质说。漏无漏但取本影二境。名缘漏无漏烦恼。与有无事别。不可为例者。如演秘说。
  (六十六左)与有无事缘别不可为例(文)。演秘云。疏与有事缘别不可为例者。此有二意。一成有事缘第一释。二成无漏必约影质。不可以彼有事缘中初释相例。问。云何名别。答。有事缘惑。能所二缘。而皆有漏。有相顺义。可直据质而以明之。无漏缘惑。能所二缘。唯违无顺故。不唯质得此缘称。今按论云有无事或漏无漏。例下事名二境。似于总名不名别事。是故有无事。漏无漏二缘不别。以直据本质名有无事为胜。思之。
  (六十六左)论缘自地者(至)所起名境(文)。演秘云。论缘自地至所起名境者。相·名·分别三名为事。事依分别之所起故。依主受称。灭道等名依分别起。依主同前为境可知。故瑜伽论五十八云。若缘苦集事境。所有诸漏。是缘邪分别所记事境。缘灭道境。及缘不同分界境。所有诸漏。是缘自分别所起名境。何以故。非此烦恼能缘灭道。亦不能缘不同分界。非无所缘。释曰。言不能缘。显不相似。非无所缘。显虽不似而托于名亦复缘之(文)义演云。论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门。缘事名境。谓缘自地烦恼所现相分。似本质故。说彼烦恼名缘分别所起事境。事即本体事也。缘灭道等烦恼所现影像。不似本质。是故但云缘名境烦恼。不说缘灭道体事烦恼。此据一相说。所以者何。前云缘无漏烦恼。是故应言缘灭道事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质故。据此一相。得云缘名境烦恼。
  (六十七右)自地烦恼依缘俱增(文)。义灯五末(三十三左)云。问。依缘何别。答。有二。一云。缘谓缘藉。即所依名缘。二云。依即依托。缘所缘境(文)今谓。初持业释。后相违释。今此依缘即是后义。义演云。疏自地烦恼依缘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缘所缘。亦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缘俱通能所。俱相增也。即今种及现行功用境也。
  (六十七右)灭道深远他处远故(文)。义演云。疏灭道深远他处远故者。以灭道深远烦恼不证故。得深远名。但依名缘也。他地本质境远。亦依名缘。所变相分。与质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虽亦有远依名缘。亦得增其本质。以地法同故。必与所诠相似。然虽得又缘远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质相似。岂同他界耶。故知。自地虽远。亦得名事境也。
  (六十七右)此如五十八(至)第七抄说(文)。五十八(十四右)五十九(九右)对法第六(十四左)第七(六右)此等文皆如上已引对法钞第五(三十三左)。
  (六十七左)谓有无异熟(至)皆如理思(文)。义演云。疏谓有无异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说。此十烦恼。几有异熟。几无异熟。几有漏无漏等。皆任思惟。然七随眠与八缠五盖相摄者。七随眠者。一欲爱·二嗔恚·三有爱·四慢·五无明·六见·七疑随眠。八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棹举·六恶作·七悭·八嫉。五盖(五盖具如对法七三纸右。即次下引七本疏六纸右)。如是烦恼。缠绕有情覆众善法。随逐自身令不得解脱。得缠盖随眠名相摄者。检前十惑以相配摄。解说根本烦恼讫。
  (六十七左)论曰(至)名随烦恼(文)。演秘云。论唯是烦恼分位等流性等者。问。各何分位是何等流。答。按瑜伽论五十八(八右)云。诸随烦恼。当知皆是烦恼品类。且如放逸是一切烦恼品类。所以者何。于染爱时多生放逸。乃至疑时亦有放逸。贪着·悭吝·憍高·掉举等。皆贪品类。皆贪等流。忿·恨·恼·嫉·害·等。是嗔品类。皆嗔等流。謟·诳是邪见品类。见邪见等流。覆是诳品类。当知即彼品类等流。余随烦恼。是痴品类。是痴等流。诸论不同。如下随文疏自会释。故不重云(文)义演云。论名随烦恼者。所言随者有其二义。一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名。随烦恼。此释忿等于嗔等上分位假立。无别性名随烦恼。二云。虽于诸烦恼有别自性。但是彼等流名随烦恼。如无惭等。又准瑜伽六十二有二义解。一云。随恼于心。二云。随烦恼而生也。疏同后义也文考六十二未见此文。此卷末(八十九右)解随惑名中。引八十八及对法第七。又引六十二。往而须见。
  (六十八右)又说唯四是实(文)。义演云。疏又说唯四是实者。谓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此之四法。据下段实门中方悉。
  (六十八)论此二十种(至)小随烦恼(文)。演秘云。论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者。有义。忿等十种。唯意识俱。名之为小。无惭等二。通六识故。名之为中。棹举等八。遍七识故。说名为大。详曰。亦有斯理。然无所凭。且依论释。
  (六十八左)此忿等十自类相生(文)。义演云。疏此忿等十自类相生者。但忿·恨名烦恼自类等。非是十俱名等流之自类也。或当体自类。非相望名自类也。又准俱舍有四义名小。一唯修所断。大乘不尔。二唯意识起。同大乘。三无明相应。不同大乘。四各别现行。同大乘(文)今谓。自类谓当体自类。瑜伽五十八(六左)云。忿等十随烦恼。各别不善心起。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具如次下自相应门中释。
  (六十九右)非无漏法(至)此即是瞋(文)。义灯五末(三十四左)云。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西明问云。忿既缘灭。如何此说依现前境。解云。从多为论。此论显扬。俱说缘现。实亦缘灭。今谓。此释有违下文。初师小十。总不缘上。后师嫉等亦不说。忿尚不缘上。如何缘灭。下许嫉等亲迷灭道。不说此忿缘于灭道。若尔准下说忿亦缘刹那过去。非唯现境。今何说现。若见怨家说灭道等。岂不于彼亦起忿耶。慈恩解云。许亦无失。此就粗相云不亲缘。或即是嗔。虽然未见正文。化情取舍。然西明云。怨要托本质。准既得缘刹那过去。亦不唯托于质。
  (六十九左)论能障不忿(至)身表业故(文)。演秘云。论能障不忿执杖为业者。显扬第一。二十随惑皆具五业。忿业五者。能障无嗔为业。乃至增长忿为业。释曰。中间三业与本惑同故云乃至。余准此知。后废不言(文)字汇伏兵器刀戟总名。杖六书正讹。别作仗非。凡殳杖儿杖上声。持之去声。小补韵会又矜谓之杖。明诠道论作杖字。检字书更无者。真兴失考。
  (七十右)亲对轻故(文)。义演云。疏亲对轻故者。意说。虽忿恨一种生恼。然忿亲对现境未必结恨怀怨故轻。恨即结怨故重。所以但说恨生恼也(文)今谓。忿恨有别。非唯前后。正理云云恨与忿相有差别者。如桦皮火。其根猛利。而余势弱说名为忿。如冬室熟。其相虽微。而余势强说名为恨。由此故有说恨相。言忿息已续生令心浊名恨。钞释曰。西国方俗。尚屋小坊。皆是砌砖表裹泥饰。冬时亦塞。当其舍项。开以一窍。于中索悬大铁盘。其相如[食*放]密塞四孔。下烧盛火令热。焰焰满其室中。然得拨室扫涂净洁。方延所供入其室中。热如陶新开余势。人处中者流汗立疾。
  (七十右)显扬各有(至)即为彼障(文)。显扬一(八右)云。能障无瞋为业。乃至增长恨为业(文)义演云。疏彼论随所依之惑者。即嗔也。所翻实法者。即翻嗔为无瞋。即为彼障者。意说恨障无嗔善根也。
  (七十左)对法云(至)安隐居而住(文)。对法第一(十六左)之全文。
  (七十左)五十五对法说故(文)。五十五(十八右)云。覆·诳·谄·惛·沈·睡眠·恶作。是痴分故皆世俗有(文)对法一(十六左)云。覆者于所作罪。他正举时。痴之一分隐藏为体。
  (七十左)然五十八(至)品类等流(文)。五十八(八左)云。覆是谄品类。当知即彼品类等流。
  (七十左)谄亦痴分亦不相违(文)。瑜伽五十八(八左)云。诳·谄是邪见品类。邪见等流(文)然此下论云。谄是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谄相用故。
  (七十一右)如诸论皆说(至)亦痴分故(文)。义演云。疏如论说掉举是贪分至且痴故者。如说掉举是贪分。不妨有体或是痴分。何妨此覆虽说为痴分。而亦说为贪分也。但掉举不唯贪分为例。不例假实也。
  (七十一右)不极成者理必不然(文)义演云。疏不极成者理必不然者。外难意。举唯贪分。今说亦痴分者。此不极成故。此所牒云不极成者。理必不然。下文说不然所以。
  (七十一右)二论说(至)便应无故(文)。义演云。疏二论者。即对法·瑜伽。此皆说掉举遍染心。疏嗔等俱时便忘无故者。意说。痴与嗔等俱时。便无贪一分。以贪嗔不俱故。不可说言唯是贪分。
  (七十一左)对法显扬第一五蕴等(文)。对法第一(十六左)云。恼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为体。高暴鹿言所依为业。生起非福为业。不安隐住为业。高暴粗言者。谓语现凶疏。切人心腑(文)显扬一(八右)云。恼者谓于过犯若他谏诲。便发粗言。心暴不忍为体(文)五蕴论云。云何为恼。谓发暴恶言。尤蛆为性。安慧广五蕴论云。暴恶言者。谓切害粗犷能与忧苦不安隐住所依为业。
  (七十二右)显扬第二(至)善根为体(文)显扬第四(二右)云。喜以不嫉善根为体(文)瑜伽五十五(十一右)云。忿·恨·恼·嫉·害。是瞋分故。
  (七十二左)对法唯约悭财(至)谓施违(文)。对法第一(十六左)云。悭者耽着利养。于资生具贪之一分。心吝为体。不舍所依为业。不舍者。由悭吝故非所用具。亦恒聚积(文)。
  (七十三右)对法云邪命依(文)。对法一(十六左)云。诳者耽着利养贪痴一分。诈现不实功德为体。邪命所依为业。
  (七十三右)险者不实之名(文)。险恐憸字形误。憸佥仙二音佞人也。字汇云。利口也。
  (七十三左)显扬云为欺彼故(文)。显扬第一(八右)云。谄者谓为欺彼故。诈现恭顺心曲为体。
  (七十三左)或掩㩉之名(文)。掩与掩同。礼聘义。瑕不掩瑜不掩瑕。忠也。㩉与搚柆同。说文折。搚腊拹二音折叠。
  (七十四右)五十八云(至)起损害(文)。五十八(十三右)云。唯除瞋恚。谓于灭谛起怖畏心。起损害心。起恚恼心。如是瞋恚迷于灭谛。又云。所余贪等迷道烦恼。如迷灭谛。道理应知。
  (七十四右)此据修道(至)至下当知(文)。俱舍云。正理十一云。与乐损恼有情相违。心贤善性说名不害。义演云。疏此据修道至下当知者。问。损恼有情缘事而起。云何说言通见修断。解云。即由此理。萨婆多宗唯修所断。彼宗见惑有其二义。一正迷理。二缘彼迷理烦恼而起。前忿等下。二义俱无故。唯修所断。大乘不尔。若见所断惑所生者。见所断摄。由此忿等。虽缘有情。而见所断。然非要二义是见所断。如五识中分别烦恼。此中且据通小乘说。说云修道也。故五十八约见道害迷理说。此论同小乘。约修道害迷有情事说。
  (七十四右)同此损有情(至)非此害也(文)。义演云。疏此中损有情然有二释至非此害者。此者即指此论损恼有情文也。将会瑜伽故有二解。具第一依瑜伽解。害者即嗔之异名。非此中害也。即通缘灭道无漏法起。不唯论有情。此论损恼有情者。依多分说。
  (七十四左)此唯缘有情(至)为正(文)义演云。疏此唯缘有情至为正者。据此论说。害唯缘有情生。不同瑜伽五十八文。故以此文为正。
  (七十四左)此二害(至)为正(文)。义演云。疏二此害至为正者。意云。此中明害。亦同瑜伽。缘无漏生故知瑜伽为正。若据缘有情。即此论为正故。有此二文不同。
  (七十四左)前恼中亦然(文)。义演云。疏前恼中亦然。由彼论言起恚恼心者。指此论前恼中。恼亦同此害。或就此论。恼不缘无漏。或就彼论。恼缘无漏。以彼论云于灭道起恚恼心也。
  (七十四左)显扬云(至)此兴盛事也(文)。显扬第一(八左)云。憍者谓暂获世间兴盛等事。心恃高举。无所忌惮为体。能障厌离为业。乃至增长憍为业。如经说。无正闻愚夫。见少年无病寿命等暂住。而广生憍逸。乃至广说(文)对法第一(十七右)云。憍者或依少年无病长寿之相。或得随一有漏荣利之事。贪之一分。令心悦豫为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长寿相者。谓不死觉为先。分别此相。由此能生寿命憍逸。随一有漏荣利事者。谓族姓色刀聪睿射富自在等事。悦豫者。谓染喜差别(文)今谓。对法意。长寿与荣利事不同。疏为同者未详。若显扬意。长寿相等为兴盛事。虽引二论。其意有别。瑜伽第二(十八左)说七种憍。
  (七十五右)显扬虽复(至)亦不违也(文)。义演云。疏显扬虽复引经至亦不相违也者。意云。会显扬对法文也。然显扬对法。憍缘兴盛荣乐事。生者据通小乘修道憍说也。言多分者。说多分缘荣利事生。据实缘情生也。
  (七十五左)然对法中(至)即非彼体(文)。义演云。疏然对法中言一分者至非即彼体者。意云。对法说憍是贪一分者。但是贪等之气分品类等。揽彼分成憍故。不是贪等之体故。非即彼体。且如解怠依四法立非即唯依贪。亦依嗔痴等故。体非四法。此憍亦尔。捡对法文亦有。疏云然对法中言一分者。必彼体也。揽彼成故。至非即彼体者。以假实别。即体用别也。如放逸依四法立。若言即贪者。亦是痴分故。故知。假用与体非无差别。疏中言懈怠依四法者错。唯懈怠是有不依四法故(文)今谓。今本作懈怠误。五十五云。懈怠是实物有也。
  (七十六左)有人若执(至)二种别相(文)。俱舍第四(十左)云。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文)此论文意。虽所观境有自他别。然分惭愧约耻增胜。稍似差耻为二别相。
  (七十七左)五十八说为痴等流(文)。今检五十八中。非有出无惭无愧之名正属当文。余随烦恼。皆正属当已。云余随烦恼是痴品类是痴等流。无惭无愧摄在其中故。言五十八说等。
  (七十七左)对法说为贪等三法(文)。对法第一(十七右)云。无惭者贪痴分。无愧亦同。
  (七十七左)然五十五说为实有(文)。五十五(十一右)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
  (七十八右)不静乃是诸惑共相(文)。对法六(十四右)云。相者若法生时。相不寂静。由此生故。身心相续不寂静转。是烦恼相不寂静性。是诸烦恼共相。
  (七十八右)对法显扬皆言等(文)。对法第一(十七左)显扬第一(九右)并言。障奢摩他为业。
  (七十八右)对法第七(至)说之为障(文)。第七(三右)云。盖有五种。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覆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
  (七十八左)此复由忆昔乐事故(文)。显扬第一(九右)云。掉举者。谓依不正寻求。或复追念曾所经见戏乐等事。心不静息为体(文)对法一(十七左)云。掉举者。谓贪欲分。随念净相心不寂静为体。释曰随念净相者。谓追忆往昔随顺贪欲戏笑等故。心不寂静。
  (七十八左)如第五卷会(文)。如第五卷(五十三纸)
  (七十八左)如前已会(文)。如第五卷中五遍染家释。
  (七十八左)舍于恶法(至)说之为障也(文)。义演云。疏舍于恶法至说之为障者。意云。舍者是善也。谓烦恼等是恶法。若恶法障于善。即掉举障舍行相最增。
  (七十九右)对法第六(至)遍染心故(文)。第六(十五左)五遍染文。五十八(六左)十遍染文。如上已引。
  (七十九右)然对法第六(至)是共相故(文)。第六(十四左)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右)此因不定亦不边故(文)。演秘云。异品阙彼边无性也。
  (八十右)遍染心言(至)亦不遍故(文)。义演云。疏遍染心言是一分证者。意说。弹诸师说通假实。且举一分实者。如不信等八遍染心。证是实有也。据实此边染心。因不定成此是实者。以放逸为不定过。以放逸遍染心是假有故。
  (八十右)疏此因不定亦不遍故者。此立量云。掉举有法。定别有体。宗法。因云遍染心故。同喻如不信等。异喻如放逸。又亦不遍故者。意说。因于异品不边无故。因三相中。阙异品边无一性故。外人将放逸为不定过。过云为如不信等。边染心故。是别有体。为如放逸。遍染心故。无别有体耶。准下文说假实之中。除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四法。余惛沈等。通假实故更不解。
  (八十一左)对法第六(至)惑共相故(文)。第六(十五左)云。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若离无堪任性等染污性成无是处故。
  (八十三右)由不信故(至)不忍等性(文)。义演云。疏由不信至不忍等性者。意云。于实等法上下忍不乐者。即是不信体也。若尔即实等上起忍乐体应是信。何故乃说是别境中欲胜解耶。答不然。若实等上起忍乐欲等者。但是信之因果。何以印可审知。是善方生于信。然起希求欣乐修习。若于实等上起不信者。更无别希求。所以不同信也。又于染法上。若故不忍不乐等。亦即信也。即相例之耳。于善上不忍。明知。是不信。返显于染法上不忍等即是信也。
  (八十四右)此等二法(至)无别二相(文)。义演云。疏此信等二法者。如信不信也。疏无记行劣无别二相者。无别二相者。无别信无别不信也。有云。不信·懈怠。但有善染二相。无记行劣。无染净二相(已上)今云。有云不正。
  (八十四右)此上二法(至)前因已会(文)。义演云。疏此上二法者。谓不信·懈怠。疏对法等言应作分别前因已会说者。以对法说是痴分故。今应分别之。彼论约痴相增说为痴分。定有别体也。
  (八十五右)对法说(至)相应念故(文)。对法第一(十八纸右)云。忘念者。烦恼相应念为体。
  (八十五左)对法等说(文)。对法第一(十八左)云贪瞋痴分说六种之散乱。
  (八十六右)彼二法分不遍染故(文)。义演云。疏彼二法分不边染故者。贪·瞋相违不俱起。所爱·所憎。境不同故。
  (八十八右)显扬对法五蕴皆同(文)。显扬第一(十右)五蕴论(二十二左)对法一(十八右)云。不正知者。烦恼相应惠为体。由此惠故。起不正知身语心行毁犯所依为业。不正知身语心行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观察。以不了知应作不应作故。多所毁犯(文)安慧广五蕴论(十二右)云。云何不正知。谓烦恼相应惠。起不正身语意行为性。违犯律行所依为业。谓于去来等。不正观察故。而不能知应作不应作。致犯律仪。
  (八十九右)如法蕴解杂事经(文)。法蕴足论八(四右)广说随烦恼。如上已引。杂事者。瑜伽八十九(七右)云。随烦恼者。若忿若恨。如是广说诸杂秽事。
  (八十九右)同大论八十六(至)亦引此经(文)。八十六(三右)云。复有三种烦恼异名。多分说在烦恼品中。一贪异名。二瞋异名。三痴异名。贪异名者。亦名为喜。乃至(有十五种)瞋异名者。亦名为恚。乃至(亦有十五)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乃至(有七种名)如是等名。当知如前摄异门。分多分已辨(文)五十八(七右)云。若杂事中世尊所说诸随烦恼。广说乃至愁叹忧苦随扰恼等。此依演秘所引。然八十六文。言三毒异名。不可言皎处。今观八十九。初标随烦恼举杂事经所明随烦恼名。疏云八十八。检文者误也。故略纂云。下八十九广解义。彼八十九之(七纸右)云。复次随烦恼者。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若忿若根。如是广说诸杂秽事。当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贪。名贪不善根。瞋痴亦尔。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奋发。说名为忿。乃至广说。
  (八十九右)然旧人不知(至)所说杂蕴(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左)云。若杂事中世尊说诸随烦恼等者。即今法蕴定。及下八十九广解义。大众部。三藏外别立杂藏。大乘萨婆多。无别杂藏。以毗奈耶中有杂品。是彼广明随惑。
  (八十九右)八十八(至)亦有此义(文)。八十六文。明贪等异名。非贪等名随烦恼。八十九中贪等名随烦恼。如上已引。今亦指此。对法第七(初右)云。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所。又贪瞋痴名随烦恼心所。由此随烦恼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
  (八十九右)六十二说(至)烦恼(文)。六十二(二右)演秘云。疏趣向前行等者。按彼论云。谓受僧祇或复别人诸衣服等。所有利养。或请僧祇及与别人。皆名趣向。若诸苾刍。于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八十九左)以有痴分(至)无不定过(文)。义演云。疏以有痴分至无不定过者。谓成失念是随烦恼故。立量云。失念有法是随惑。宗法。痴分故。因。如放逸等。喻。若如此立量。因有不定过。过云。为如放逸是痴分故是随惑耶。为如别境中染念。是痴分故非随惑耶。此亦不然。是痴分因。言亦念摄。得念分为体者。如何知耶。如前论云。失念者。念一分摄。说是烦恼相应念故。故痴分言兼摄染念。在中无不定过。
  (九十左)以十三门分别(文)。对法抄第二末(二十右)立二十门分别。须者往见。
  (九十左)对法第一(至)皆是假有(文)。第一(十六右)云。忿等是假建立。离瞋等外无别性故(文)对法抄二末(十右)云。此释论师。欲明随惑多分假有。或随他相故。今总说假立忿等理实。此中有别有性。至下当知。或释论师释本论中。嗔一分言。明忿等十定是假有。故作是言。不说二十皆是假有。不尔便违瑜伽等说(文)义演云。疏对法第一云。至有实假者。意说。如对法第一说。忿等二十皆是假有。此是总语。不妨二十中有实也。如前已明。各别者。谓二十随惑分为三类。小十中二大八。三类之中有假有实故。云各别之中有实假者。小十假。中二实。大八有假有实也。
  (九十左)又随他相总名假有(文)。义演云。疏随他相说总名假者。意云。若据各别说。有假有实。据随他相假有。瑜伽说随烦恼或是贪等等流。或是贪等分位故。
  (九十一右)五十五说(至)实物有故(文)。五十五(十一右)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略纂十四(四十一左)云。如对法忿等。皆是假有。何以相违者。一释云。彼据总言故云忿等皆假。此据实论故。此四法实也。又假有多说。或无体名假如忿等。或有体别从种生。恶相依贪嗔等法起名假。如此无惭等。彼论据相依而起故在假门。此论据别有种义故。
  (九十一左)见等之后(至)忿等十法故(文)。义演云。疏见等后贪等之上至十法故者。意说。贪瞋痴等上见修道烦恼。后亦得假立忿等十法也。
  (九十一左)小十忿等(至)体性相违故(文)。义灯五末(三十五右)云。问。忿等依嗔分。嗔得身边俱。忿等何不尔。答。粗细异故。问。忿等粗猛各起名主。与慢等俱。岂存主称。答。以自类非俱说为主故。
  (九十一左)以行相粗猛(至)故不并生(文)。此唯约修道说为细和。和字或去声呼之。此义演之意。
  (九十一左)五十五(至)互不俱故(文)。五十五(十左)云。复次随烦恼。云何展转相应。当知无惭·无愧。与一切不善相应。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惠。与一切染污心相应。睡眠·恶作。与一切善不善无记相应。所余当知。互不相应。五十八(六左)文。如前已引。
  (九十二右)对法第六(至)相如前说(文)。对法第六(十五左)云。无惭·无愧。于一切不善品中恒共相应。若离不顾自他不善现行。无是处故。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若离无堪任性等染污性成无是处故。五十五·五十八。如前已引。
  (九十二左)如萨婆多寻伺二法(文)。俱舍第四(十二右)云。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云何此二一心相应。有作是释。如冷水上浮以熟酥。上烈日光之所照触。酥因水日非释非疑。如是一心有寻有伺。心由寻伺不遍细粗故。于一心俱有作用(文)有部经部相诤。如论广说。正理十一(十六)曰。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说名为寻。心之细性说名为伺。不应寻伺一心俱生。虽一心中二体可得。用增时别故不相违。如水与酢等分和合。体虽平等而用有增。粗心品中寻用增故。伺用被损。有而难觉。细心品中伺用增故。寻用被损。有而难觉。
  (九十三右)增不增时体无乖返(文)。义演云。疏增不增时者。意说。惛掉一增一劣时。无乖返故得俱生。
  (九十三右)高下增不增(文)。义演云。疏高下增不增者。意说。寻伺行相何谓粗细。一向各定。然惛掉行相。或增不增。高下不定。若俱增即不相应。一增一劣即俱生。
  (九十三右)问贪瞋应尔亦有增不增(文)。义演云。疏贪嗔不有增不增者。意云。贪嗔二法。行相若一增一劣。应同掉等亦得俱起问也。答如疏明。故知。掉举惛沈行相。不并增故说不俱。若一增一劣。许遍染心也。
  (九十三右)对法六中(至)放逸五法(文)。对法第六(十五左)云。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若离无堪任性等染污性成无是处故(文)对法抄二末(二十一右)云。五十五说。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乱·恶惠六边染者。依别义说。非实能遍。谓依二十随烦恼中解通粗细。无记不善通障定惠相显故。说遍通三义名遍染心。五十八说。邪欲胜解及此大八十遍染者。依二十二随烦恼中解通粗细。无记不善遍通二义名遍染心。此论第七说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五种遍染心者。解通粗细。违唯善法。纯随烦恼无记不善。通四义故名遍染心。皆非实边忘念等。
  (九十三左)取痴分念等舍念分念等(文)。义演云。疏痴分念等舍念等者。即痴分妄念得遍染心。以念等上之妄念等不遍染心。所以云舍不取彼念上妄念等也。
  (九十四右)五识容有遍不善染故(文)。义灯五末(三十五左)云。问。五识得法自相。云何得与分别惑俱。答。自无分别。由他引生。证境分明故得自相。
  (九十四右)遍行之中(至)不说之也(文)。义演云。疏遍行之中余四义定不说之也者。意说。随烦恼与诸心心所等俱不俱也。且随二十。是前根本六烦恼等。或是等流。或是分位。如前已说。就遍行中余触等四。心心所起时皆有。义定更不说也。以具四一切故。受虽亦总。今更说随惑受俱者。今约别解。辩此随二十与五受俱不俱义故须尔说。其别境五。如下自同。
  (九十四右)由遍于不善等(文)。义演云。疏由不遍于不善等故者。意说。不同善俱所由。以善十一由不遍于不善故。此不论俱义所以不同也(文)今谓。准义演牒释。今疏脱不字。然义不稳。
  (九十四右)非通上界等(文)。义演云。疏非通上界无苦乐俱者。此释小十与受相应。有二师说。此初师也。忿等七种与三受相应。嗔者欲界非通上界。意地法故无苦乐俱。不在五识。于欲界中复不通苦乐。地狱之中。纵有苦受不在意识故不苦俱。意说。纵通上界。亦不与苦乐俱。以上界身等三识无苦乐故。此意地法故。何况不通上界。纵在欲界亦无苦乐。意地法故。忿等与喜俱者。嗔遇顺境喜乐俱故。
  (九十四左)四受俱除苦(文)。义演云。疏四受俱除乐者。欲界意识有苦受故。七四俱。
  (九十四左)以初静虑有意乐故(文)。义灯五末(三十五右)云。问。谄诳唯初定。意受而说是喜。悦根名乐。云何谄诳得与乐俱。答。虽悦根名正乐。是意相应喜故得与并。
  (九十四左)谄诳憍三(至)意有苦受故(文)。义灯云。问。地狱之中业相皆现。云何有诳说与苦俱。答。虽业相现而亦起诳。更检十地论。地狱有诳语业道不。
  (九十五右)一行相顺多分起故(文)。义演云。疏行相相顺多分起故者。以忿等五法行相多与舍相顺所以。言忧舍俱。据实亦得与喜等俱也。
  (九十五右)亦如此前自实义说(文)。义演云。疏亦如此前自实义说者。即指前文中云。由斯中大五受相应文。以中大随行通欣戚故。复与喜乐忧苦俱。谓舍受不违苦乐所故。故总得五受相应也。
  (九十六右)忿缘分位现在(文)。义演云。疏忿缘分位至亦缘过去者。此说忿缘过去。何以故。忿亦缘刹那前念之法。若尔何故说忿缘现在耶。答。忿缘现在者。约所缘前事危害等事分位究竟。总名现在。不妨于中刹那迁谢也。意说。约营事究竟名缘现在。若约刹那生灭名缘过去。故忿与念亦得相应。
  (九十六右)染定起时(至)下相违故(文)。义灯五末(三十五左)云。问。散乱云何得与定并。答。味定中心惨扰故。得与相应。又贪嗔等专注缘境。亦有染定故散乱并。
  (九十六左)前说瞋疑(至)约细行相说(文)。第六论(十六左)云。瞋与慢疑。或得俱起。所瞋所持境非一故。说不相应。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说得俱起。又云。此与三见或得相应。于有乐蕴起身常见。不生憎故说不相应。于有苦蕴起身常见。生憎恚故说得俱起。断见翻此说瞋有无。邪见诽拨恶事好事。如次说瞋或无或有(文)义演云。疏前说嗔疑及二见一少分至细行相说者。今此不俱者。据忿等行相粗说。前嗔与疑边见邪见三法各一分俱者。约细行相说(文)今谓。前文言身边二见邪见一分。此言二见一少分者。恐指彼三见。义演云。疑边邪见三法各一分者。不符前论。
  (九十七右)由此证知(至)此义应思(文)。义演云。疏由此证知至此义应思者。意云。嗔是忿自体。忿不与嗔俱。不共无明。是妄念·不正知之自体。如嗔忿等亦不俱故。云不遍此心者。即不遍无明心所也。即痴分故。释妄念等是痴分。不与无明俱所由。有云。由此证知至即痴分故者。此意云。嗔忿分既不与贪俱。故知。是不共无明上所立妄念等。亦不与此忿等心俱。由彼无明不与忿等俱故。各别起故。虽有此解。前解为胜。
  (九十七右)不言不共(至)有惠分故(文)。义演云。疏不言不共无明定得与俱者。意云。虽不共无明上立妄念等。不言不共无明定得与妄念等俱也。但言各与十俱者。意说。但言妄念等容有十个烦恼俱。不言定与无明俱。有云。不言不共无明定得与俱者。意说。但总聚言烦恼与无明相应。不约是说即令不共无明十俱也。以各别起故。不共无明。不与忿等俱。亦无失矣。虽有两解二皆有理。
  (九十七右)然痴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文)。义演云。疏然痴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意说。虽依痴及念惠立妄念等。然是痴分上立者遍染心。余者不尔。
  (九十七右)非言不共(至)定与恶惠俱(文)。演秘云。疏非言不共无明至恶惠俱者。不共无明。既有不与恶见俱时。此无明位不正知等。依何而立。由此故知。依无明立不正知等。方名遍染(文)义演云。疏非言不共无明至定与恶惠俱者。意说。痴上立妄念等遍染心。念惠上立者不遍染心。既言不共无明不与恶惠俱。明知。念惠上立者。不遍染心。有云。虽说妄念等遍染。不妨念惠分者不遍。何妨虽说妄念等遍染心不痴不共无明上立者不遍也。况论所言不共无明。定与恶惠俱。而名不正知等。故知。无明上立妄念等。不遍染心也。于相应聚中立者遍。虽有此解理未可依。
  (九十七左)此无明聚中余法与此俱(文)。演秘云。疏此无明聚余法与此俱者。此遮外难意云。不共无明恶惠不有。岂唯独一故。今答云。虽无恶惠。与余法俱亦不唯已。
  (九十七左)即于无明假建立故(文)。义演云。疏即于无明假立故者。释妄念等遍染心也。如前第四卷论末八遍染心中说。几于无明假立可检叙。问。若言不共无明上妄念等与不与不共无明俱。如何无明与妄念等为体耶。答。妄念既依无明上立。理令相应。但以行相作用不俱增故。所以不说妄念等与不共无明俱。据体得俱故。若言体不俱者。未知妄念等依何法立。不可牛角依兔角立故。故知。妄念等与不共无明体必俱时。但约行相不俱增名不俱也。
  (九十八右)贪痴分故不与瞋并(文)。枢要下本(四十二左)云。随烦恼中谄诳覆等痴分者。亦非瞋俱者。依多粗相说。据实亦俱。如瞋故。诳他行谄覆自罪者。理亦应然。相细隐故。论略不说。余解如疏。
  (九十八右)如枢要说(文)。枢要云。覆自罪为覆。覆他为覆也。如比丘尼覆他粗罪亦名覆。菩萨说他罪。为罪为福。乃至汝何心故。恶心皆覆。此中且说自覆。无恶心皆善。
  (九十八左)论生在下地(至)憍诳谄故(文)。义演云。论生在下地至憍诳谄故者。然由大八遍染心起显故不释。今此裎但解三种。谓耽定故起于憍醉。矫现有德。于欲界有情起诳。为纲?故。于他下有情起谄由。得彼定方起此等。又云。如已得上定者。起上界诳谄。诳谄欲界有情等。谄他令从已。谄他我得胜法等。
  (九十九右)论若生上地(至)容起彼故(文)。义演云。论生上地至容起彼故者。此释生上起下得十种。所以者何。如前分别。第四静虑中有现前时。便起下地谤灭邪见。由此定知。能起中二。起八者。又命终起爱时。虽是无记。而得八定相应起。以八遍染心故。故九种命终心。云俱生爱俱故。
  (九十九右)除此二种(至)不起下心(文)。义演云。疏除此二种时生上必不起下心者。意说。此二时得起下者。但起下得十。而不起下忿等十法。以忿等非是正润生惑故。不同爱故。所以不起。又非是谤灭故。不同邪见故不起。
  (百左)梵王执马胜手等(文)。演秘云。按婆沙论百二十九。引经说云。如佛昔在室罗筏城住誓多林时。有苾刍名曰马胜。是阿罗汉。作是思惟。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烦恼系缚为欲知故。入胜等持。即以定心于誓多林没。于四大王众天出。从定而起问。彼天众。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等。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欲天等展转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被复作推梵众诸天。欲住梵世复入胜定。复以定心自在宫没梵众天出。从定而起还作上问。梵众咸曰。我等不知。复推大梵。马胜胜问如前所问。彼大梵王。处自梵众。忽被马胜苾刍所问。梵王不知。便矫乱答。我于此众。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生者养者。是一切父。故知有诳。作是语已引出众外。谄言愧谢还令问佛。故知有诳。
  (百一左)然五十八说(至)恚恼心(文)。五十八(十三右)文。如上已引。
  (百二右)九十卷云(至)种种事(文)。九十(五左)云。当知此中或瞋意乐。或害意乐。或嫉妒性。或可爱事。深生染着。由此为因。于诸有情发起邪行。谓身语意所发恶业种种恶事。
  (百二右)更有八十六已去(至)忘不知处(文)。八十九云。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奋发。说名为忿。内怀怨结故名为恨(文)八十四(十七左)具明暴恶愤发等相。恐指此文。考八十六已下未得明文。
  (百二左)又于谛言(至)即非是疾等(文)。义演云。疏又于谛言疾等即非是嫉等者。此解真以又责之也。于事于理论之。嫉何故于理即非嫉。于事即是嫉耶。
  (百二左)迷谛总别皆通四谛(文)。枢要下本(四十三右)云。随烦恼中忿等。随所依缘总别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谛缘多谛。有依多谛缘少谛。有依多缘多。有依少缘少。后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谛惑。为从所依判谛。为从所缘。俱不定故。由此应言。所缘即所依。缘谓缘借故。非所缘境。境不定故。有义所依即所缘境也。以所缘境为所依杖。依从所缘判谛。依不定故。有义。依与缘别。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无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云何。有解。必无此者。有解。随增属谛。依增缘弱。邻近引故属依。缘增依弱属缘。疏远引故(文)义灯五末(三十五左)云。论随所依缘总别或力者。一云。随彼所缘。依于四谛总别惑起。如彼烦恼。皆通四谛。二云。迷谛烦恼。或依或缘。分为四句。有依一谛缘多。有依多缘一。有依一缘一。有依多缘多。行相思惟。随惑随彼。问。从何说断。随所依缘皆得无妨。
  (百二左)五十八说(至)瞋异名(文)。五十八(八左)云。忿·恨·恼·嫉·害等。是瞋品类。是瞋等流。
  (百二左)又设缘谛而不是迷(文)。义演云。疏又设缘谛而不是迷者。此意既知。是灭道即易生增·嫉·恼·害故。但缘而不迷。以知灭道故。准上解瞋中亦有此意。举不缘而迷为断。岂以缘故即迷不缘应不迷。如二取。
  (百二左)五十八说(至)瞋迷灭者(文)。五十八(十三右)云。如是瞋恚迷于灭谛(文)义演云。疏瞋迷灭者。此通言。谓不分别言迷而不缘。缘而不迷。不作如是分别。但通言迷也。此会瑜伽文。有疏本云。瞋迷灭者。
  (百三右)五十八说(至)如前所引(文)。如上所引。于灭谛起恚恼等之文是。
  (百三右)楞伽第九(至)嫉妒说法(文)。考第九卷无此经文。第十(五右)云。有无非余处。从因缘生法。智者莫分别说一体二体。外道愚痴说世间如幻梦。不从因缘生。依言语境界。大乘无上法。我依了义说。而愚痴不觉。声闻及外道。依嫉妒说法。于义不相应。以依妄觉说相体及形相。名是四种法。观于如是法故。生于分别。
  (百三左)论然忿等十(至)方得生故(文)。演秘云。论然忿等十至方得生故者。有义别释前十名为有事。非是大门。疏说非也。下有漏等方第十三。详曰。若非大门此属何门。若云属前。前门但明迷谛亲疏。门义全差。何得属彼。又有事等。自是一义。文明有事。自为其门。竟违何理。而见不许。不言后十。后十遍。染·不善之心。随彼所遍通事无事。易故不说。缘有漏等既云准上。而不作法。即当第二例余门也。
  (百四右)如五十八九卷抄会(文)。略纂。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八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