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六(一末之一)

  (初纸右)余行外处及无表色(文)。义演云。疏外处者。即外五尘。如前破色蕴。但约内色。今破不相应行。兼破外色及无表色。即法处所摄色也(文)演秘云。疏及无表色等者。问。此无表色即内色蕴。何须今指。答。虽内色蕴。望以类别故别破之(已上)今谓。内外之言有多差别。今约十二处门五根名内六境(五尘无表)名外色。俱舍光记一余(三十七纸)婆沙百三十八(十三纸)宝疏一(二十七纸左)。
  (初纸右)因明之法(至)破初计也(文)。义演云。疏因明之法遮他为论者释外难。难云。若言不相应行及外色等。以非觉非觉性故即非我者。心心所是觉性。应皆是我。故答言因明之法。但遮他为论。不是返谈。
  (初纸右)此兼遮计(至)合七比量(文)。七量者。一我应非常。二我应非一。三内色非我。心心所非我中有二因。四不恒相续故。五待众缘故。第六破行。第七破色等故有七量。义演云。疏此兼遮计至合七比量者。意云。破初即蕴计我中有正有遮。遮正相合有七比量。破正者是执。遮者不必是执也。
  (初纸左)破僧佉等计(文)。等者等取胜论等。有作受故。数论亦有一分受果等之义。彼宗计我得解脱时受彼涅槃乐果故(如演秘一本五十一纸右)然非如胜论计。既破作受。何不举胜论等取数论。如次下破无思虑文。答。世间异生有即蕴计。故破即蕴中不别指名。今破离蕴别举外道之名。常途次呼数论胜论。今从常举初故云数论等。如上所言(一本七十九纸左)对数论破受者。对胜论唯破作者。今亦同矣。
  (初纸左)因如所标(文)。演秘云。疏如所标者。论中所言中离蕴我。离蕴即是蕴不摄义。故此所标。即是因也(文)。义演云。疏因如所标者。论云中离蕴我。即是据因合计。我离蕴即蕴不摄义。
  (初纸左)彼宗计(至)非常无常(文)。宗轮论云。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述记(七十八纸)云。其犊子部。谓补时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不可说非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施设此我名我。实非蕴等(文)俱舍(二十九九纸)破我品云。犊子部执有补特伽罗其体与蕴不一不异。光记(第三十三纸右)云。言犊子部者。十八部中之一称也。佛在世时有犊子外道。计有实我。计同外道故以标名。如来弟子不应执我。而横计我故先破也。犊子部执有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我之异名。数取五趣。其体实有。与彼五蕴不一不异。彼计。我体非断非常。若与蕴一。蕴灭我等应断。不可言一。若与蕴灭我不灭。我应是常。不可言异(文)演秘云。疏然别有体等者。问。若然如何不是离蕴。复与瑜伽第四类我而有何别。答。虽别有体。体与其蕴非即非离。彼第四计虽言在蕴。与其我而即有异。故不同也。义蕴亦同。
  (二纸右)衣者依止(至)不即不离故(文)。俱舍论(第二十九九纸左)破我品云。但可依内现在世摄有执受诸蕴。立补特伽罗。如是谬言于义未显。我犹不了。如何名依。若揽诸蕴是此依义。既揽诸蕴成补特伽罗。则补特伽罗应成假有。如乳酪等揽色等成。若因诸蕴是此依义。既因诸蕴立补特伽罗。则补特伽罗亦因此失。不如是立。所立云何。此如世间依薪立火。如何立火。可说依薪。谓非离薪可立有火。而薪与火非异非一。若火异薪。薪应不热。若火与薪一。所烧即能烧。如是不离蕴立补特伽罗。然补特伽罗与蕴。非异一。若与蕴异。体应是常。若与蕴一。体应成断(文)具如光记。
  (二纸右)简别真如(至)无随一过(文)。义演云。疏简别真如者。意云。若言非实有有不定过。今言非实我故无滥也。疏无随一过者。若不言许因有随一过。何者大乘既不立我。云何我是依蕴立。置许之言。明表他许(已上)今谓。简别真如亦见次下(五纸右)。
  (二纸左)彼立五法藏(至)不可说(文)。俱舍(第二十九十一纸右)破我品云。又彼若许补特伽罗与蕴一异俱不可说。则彼所许三世无为。及不可说五种尔焰。亦应不可说。以补特伽罗不可说第五及非第五故(文)光记(第三十七纸右)云。第三约五法藏破。尔焰此云所知。旧云知母不然。彼犊子部立所知法藏。总有五种。谓三世为三。无为第四。不可说第五。即补特伽罗是不可说摄。彼宗立我。若在生死与三世五蕴不可定说一具。若舍生死入无余涅槃。又与无为不可定说一异。故说此我为其第五不可说法藏。故牒破云。又彼若许我与五蕴若一若异俱不可说。则彼所许五种所知。亦应不可说具有五种。以我与前四法藏不可说为异故。不可说为第五法藏。以与前四法藏不可说为一故。不可说为非第五。非第五者。即是前四法藏。既第五非第五俱不可说。但应建立前四法藏。不应别立第五法藏。又真谛师云。神我若异前四则是可言。不应立第五为不可言。不异前四。则唯有四无常名第五不不可言。故不可说第五及非第五(文)又义灯二本(十三纸左)云。问。大般若中亦说五藏。谓三世为三。有为为一名有为藏。无为为一。亦名不可说藏。与此何别。答。义有别。准可知。
  (二纸左)以二比量破第三计(文)。二量者。一上所立应非实我之量。二此所立应不可说是我等之量。此云二量。道论标注云。后量正也。略解冠注。云疏有二量。然义灯判后量为正者非也。二量无过。何判邪正。然义灯意。非判疏量舍前取后。此对西明要集俱取枢要所非量为正而言。三藏所示他人比量非无过失。疏中所立三支善成。是故云此量正。义灯二本(十三纸右)云。故此量正西明集。俱取枢要所非量为正。所非量者。量云。汝所执我不应说。是我我非他我。许不可说故。如有为无为。以之为正。旦西明云。汝所说我。应不可说是自我非他我。不可说有为无为故。犹如空华。如枢要非不取为正。又彼本计虽执有我。不得说为我非我。摄在不可说藏。若言说为自我非他何名不可说。若云不可说作有为无为故在不可说。彼有为法。亦不可说作无为及我。应在不可说藏。要集云。云自我非他我。但破一师一我非谓一切。若尔何者外道计我是他我者。数论受果我。是自非他。胜论计作受我皆尔。说三藏量云自我非他我者。是余人立。三藏叙他非自正释。论文既云。又既不可说有为无为。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此是举喻不取为因。若取为因。云何言亦应不可说为是我非我。言亦亦谁。故本疏正。枢要上末(八纸左)云。破非即离中。又有量云。汝所执我。不应说是我我非他我。许不可说故。如有为无为。此义虽可尔。不顺文意。乃破一我。非一切故。又此论但破一师计我。非一切故。此解乃通破一切故。又但举一法足为同喻。何假有无为。又论总令于我非我聚亦应不可说。如有为无为。何得乃言如有无为我非他我。故应如疏。
  (二纸左)若破俱句(至)兼说非我(文)。义灯(二本十一纸)云。若破俱句。他宗亦说我非俱句。犯相符过。又无同喻。此意他立非即离我。亦不得说为我非我俱句。以不可说故。如大乘说真如之体非亦有亦无俱句所摄等。今若破他云。应不可说为我非我故犯相符。又无同喻。如龟毛等。虽不得说为我。得说为非我故非同喻(演秘云。龟毛等法。虽不可说以之为我。可说非我。量云。不可说非我者。此一分宗龟毛喻而不得转故阙喻也)有为无为为喻亦尔。又若双取我非我为法。有无为中。随举一法亦得为喻。何须双举为无为耶。今助解云。彼意虽不得说为我非我。然许我在不可说藏。不可说藏中我。不得说为我非我。今难欲令既不可说为我非我。亦应不得说有不可为我非我聚我在聚义中。何以故。如有为无为。汝我不得说作有为无为。即不说有不可说有为无为为不可说藏。汝我既不得说作我非我。如何即立有不可说我非我聚为不可说藏。故举有无为以为同喻。又亦应虽不可说为我非我。然许执为我。亦应不可说作为无为执作为无为。然疏意云。彼宗计我。虽不说作我非我常无常为无为。然执为我故云。且以我非我为例不说所余。量云。汝所执我。应不可说是我者。据本执说。虽不得说为我非我。然执为我故今偏破。
  (二纸左)应定说是蕴等(文)。演秘云。略有二释。一云。虽复双云我与非我。他本计我。非我兼说。故应难云。如言我非我然体实唯我。虽言蕴非蕴。我应定是蕴。二云。此是伏难。难云。计我与蕴不即不离。不即不离正是本计明。我非我亦合本计。如何非我不是正破。为此破云。应定是蕴。如似其我。我是正计。是彼本义。疏取本意。难令即蕴例意同前(文)义演云。疏应说是蕴不应说非蕴者。意云。此真相例云。汝宗计我。但可说是我。不可说是非我者。亦应定说即蕴计我。不应说离蕴计我也。非蕴者离蕴义。又三藏解云。我者是我非我者。即此自我非是他我故云不可说是我非我(文)今谓。演秘二释中。以初为优。义演唯依第一举三藏解者不可也。此西明等之所用。义灯之所破也。义蕴云。疏应定说是蕴不应说非蕴者。今兼破非我者。谓彼宗但计为我。不计为非我。既尔即但应言即蕴。不应说离蕴。又解。如谓蕴非蕴。蕴是正说。非蕴兼说。今言我非我。亦正破我。兼破非我。此并难知。不如真例。汝既不可说是有为无为。何得论其此我非我。更有解如别(已上)今谓。义蕴上举二释亦同演秘。真例是自义顺论文故。
  (二纸左)又量云(至)无为义(文)。义灯二本(十二纸左)云。又量云。汝所执我。于我非我聚义亦应不可说。等者应立量云。汝我于我非我聚应不得说在彼中。以不可说故。因如有为无为。此意云。不可说者。不是离言故不可说。但取于我上不可说作为无为我非我之不可说以为因。如有为无为是喻。此意取此上不可说作为无为之义为喻。不取别为无为体以为同喻。此意总说。不得说在我非我聚义中。如不得说。在为无为中。以不可说故。不取其体。不尔我是有法。更有何法名为我非我聚。故此量正(文)演秘云。问。为无为喻喻。为取我上为无为义。为取余耶。答。但取我上具如义灯。详曰。设取我外为无为义为喻亦得。余有无为等有不可说义。有无为等。而不在彼我非我聚。我上既有不可说义。云何即在我非我摄。喻有二立可为正喻。问。余有无为云何得有不可说义。答。无为不得说作有为。有为反此。若尔何故论云。又既不可说有为无为。岂余有为等不可说作为无为耶。答。既两句论成其一量。应须分别。不可说者。而举因也。有无为者举其喻矣。因喻合言故无有失。若真准论。论中不言不在聚等。如何宗云于我非我聚亦不可说。问。若取我外余为无为论说又亦。又亦于谁。答。由前难我而非是实。今更难彼非我聚等故言又也。亦者亦彼余有为无为。余有为无为有不可说。即不在于我非我聚。我亦同彼故。故言亦也。更思。义蕴大同。

疏释论文为二比量

  (第一量)又既不可说有为无为(因)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宗)。(此初量意论无同喻。疏中所加如龟毛等)。
  (第二量)又既不可说(因)有为无为(喻)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宗)。(第二量意三支无阙)。
  (三纸右)合十比量破三计(文)。破第一计有七比量。第二一量。第三二量。合有十量。第三二量者。一应非实我量。第二应不可说是我量。或应不可说量。于第二量疏有二义。对文可知。
  (三纸右)总破上二差别我(文)。义演云。疏上二差别执我者。即上二种三计我也。初三即数论等。后三即犊子部等也(守千为两三计)。
  (四纸右)虽自性体(至)非共许故(文)。义演云。疏虽自性体至非共许故者。此释难。难云。若作用不起。如大等是无常者。即犯不定过。过云。为如大等作用不起是无常。为如自性作用不起是常耶。答。虽自性体常。以非共许故无不定。长读疏文(文)演秘云。疏虽性体常至非共许故者。详曰。此他比量。犯他不定。何得非过。应改因云。许非自性作用或时有不起。故既简自性。便无不定。或可自性安于宗中。而兼破之亦无其失。然初解胜。本破我故(文)义蕴云。疏虽自性体至故不定过者。问。准因明他比量。得以他法为不定过。今以自性为不定过。于理不违。何故疏断非共许故无不定耶。答。疏意此过他中共比量故。不得以唯他比为不定过。此亦不然。唯自比量。不得他法为不定。设是他中共亦成不定也。有助解云。若以自性入宗中。云我及自性应是转变无常。理即不违。此解虽善便彰师之过也(自他比量之别。亦见次下疏·五十二左演秘一末·二十纸左集成二之二)。
  (四纸右)即除僧佉(文)演秘云。详曰。疏除僧佉理。实兼破数论一分受果等之义。亦无其失。量云。汝解脱实我应不能受涅槃乐果。许无思虑故。犹如虚空。彼宗计我。得解脱时。虽无思虑。而能受彼涅槃乐果故破无失。
  (五纸右)势用作用(至)十句说故(文)。德句有二十四。于中第二十一名行。行有二种。二十一行者。此有二种。谓念因作因也。现比智行所生数习差别名念因。攒掷等业所生势用名作因。行是势用也。十句论中。多说作因名势用。说念因名行。
  (五纸左)或䛴互破等(文)。义演云。疏或绮互破作受之用者。数论计无作者用。胜论计我有作受用无唯受者用。故今互破。亦得言我无作受用(文)。
  (五纸左)此中遮无(至)便为实我(文)。义演云。疏此中遮无至便为实我者。意云。此但是遮他为论。不是返显唯有受者用即是实我。若返显者。即第八识及僧佉我应是实我。以计有唯受者用故。
  (六纸右)非我见所缘(文)。演秘云。论若非我见所缘境者。有义二释。一云。同疏。外道我体非我见缘故。下论云。若无我见能证涅槃。次云。若是我见境者。是设遮也。若尔下云又诸我见不缘我等。岂不相扶。答。应说我云我见有二。一执着我见。二虽缘我而不执着。初染后净。言无我见得涅槃者。据无染见下立量破。破染我见故无相扶。二云。诸宗计我。皆我见缘故。后二量无相扶失。而言非我见缘者。是设遮也。详曰。若言我见有二种者。即彼我体亦我见缘。云何得言非我见境。故知。彼宗净我见者。不作我解不名我见。
  (六纸右)文虽无救以理为之(文)。义演云。意云。如前破我既非我见境应非是我。文外或设救。救云。其我虽非我见缘。亦是余心心所缘故有我也。故今破云。汝能缘我心心所等。如缘余心者。意说。真如仍名缘真心缘(文)今谓。缘余心者。谓除我外缘色声等之心。非局缘真如。义演局矣。次下(二十纸左)见有如缘余心之喻可知。
  (六纸右)虽不作如解等(文)。演秘云。无分别智。虽复不作真如之解。仍唤真如缘真如心缘。汝我应尔。然彼本计而不许也。
  (六纸左)故为此解助破彼失(文)。义演云。疏故为此解者。意云。本计我非我见缘。今解云。如缘真如乃至其我应名我见缘者。故云故为此解。若许缘我不作我见解云故。前量破云如缘余心是也。故言助破彼失也(文)今谓。此亦谬也。论文唯就我见为难。然疏中约心心所法亦举真如。皆是文外助破也。
  (七纸右)言至教者(至)二十抄(文)。二十唯识述记下(二十四纸左)云。今依梵音云阿弗多阿笈摩。此云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圣者说名为至教。但是世间言无差二。可信者语皆至教量。契至理故。合实事故。如八语品四圣言等(文)瑜伽伦记七上(十五纸左)云。第一至教者。旧云圣教。梵本无此语。唯云至教。至理之教故。至教众多。或了不了。今引了义故云第一(文)略纂八(十纸左)云。论曰。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者。先云圣言。今言至教者。即至极之教。以理至极。无问内外。皆名至教。先云圣言者。即不如此。三十二种言中圣言有十六。何必要是佛语名圣言。以先指言圣者即佛菩萨等。今言至教者。即无所简相(文)演秘云。论所信至教者。问。何者言教得至教名。答。通于凡圣言无差别。可信者语皆至教量。契至理故。会实事故。如八语品四圣言等故。显扬论第十一云。至教者谓一切智人所设言教。或从彼闻法随法行。此复三种。一圣言所摄。二对治杂染。三不违法相。圣言所摄者。谓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经教不违正法。不违正义。对治杂染者。谓依此法善修习时。能永调伏贪嗔痴等不违法相者。翻违法相。当知是名不违法相。违法相者。谓于无相增于有相。于杂染法立为清净等名违法相。问。外道言教三义并无。云何名彼为至教耶。答。随彼宗言论云所信简违宗矣。因明疏第一(五十二纸)云。古说或三。现量比量及圣教量。亦名正教及至教量(文)同纂要云。古立三者。有云。古师以缘圣教及所余心故。分三量缘于圣教。所生现比名圣教。缘于所余。现比心得名现比量。今助一解。即能即能诠教名圣教量。何以故。成唯识云。圣教正理为定量故。岂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缘教之智以为量耶。又显扬第十一云。圣言所摄者。所谓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经。教展转流布传来至今。名不违正法正义。不言所生之智。如立量言名为量故。量即有二量具得此量名。能生量故。故理门云。彼处亦应于其现因说为现量俱不遮止。古师心境别明。陈那隐境从心不越二量故不违也。问。所言至教取何教耶。为但佛说亦通弟子。答。通弟子说。如显扬说前已引说。若尔如唯识论。诸师互非。大小二乘亦更相斥。何成定量。答。说与正理不相违背。展转传来名为至教。非诸弟子所可说言皆为定量。又大小乘各自信受说不违理名为至教。非约通许。不尔大乘小乘不信。岂大乘经不名至教。诸外道等自所许教。亦彼至教。各自宗故。
  (七纸左)广百论中(文)。第二破我品释论第二从第九纸至十四纸。广破胜论文同此论。
  (七纸左)此下第四总破(文)。演秘云。疏总破前师等者。问。设总破者岂亦不有一分相扶。各许净见不缘我故。又互不许染缘我故。答。故疏说云。但缘我见皆不缘我。此简净见及互不许。悉皆尽矣。论略指法。疏具明也。有云。若言我见应不缘我。即有过失。染见不缘我故者。详曰。不然。违论及疏。疏论叙难皆言染见彼许缘我。问。若尔自宗能所缘义。皆应不成故。外难云。汝宗眼识应不缘色。有所缘故。如缘声等识。难所缘量准可知也。答。彼量便有自教世间相违等过。世间共许眼缘于色。我即不尔问。正智缘如非世共许。他以为难。何事不齐。难准前作。答。本意但争我体有无。汝妄执我常。能作受故为前量。然真如理非能作受。体是实有。故正智缘广如掌珍论。问。他若将彼第七八识为难如何。答。我能所缘皆假言说。复不离识。汝我及见实能所缘我复离识故不为例。应审思之(文)义演云。即四门中是第四。我非我见境我见不缘破也。
  (七纸左)不须别说染净之惠(文)。义演云。意云。惠者见之异名。然彼计我见有二种。一者染二者净。染者缘我之时有执。净者虽缘于我。不作缘我解故不起执。所以名无我见。今若染净二见各别分别。不缘于我。即有相符之过。何以故。为净我见不作我相解故。亦云不缘我。所以总说不分二见也。问。既不分别总破者。岂非亦有一分相符过。答。不然。如疏自言。但汝所说缘我之见。今皆破之。明知。净分净见虽无我相解。仍得名缘我生故亦是所破。
  (七纸左)然就彼计(至)不缘我生(文)。义演云。即外道自。彼此宗互相许我见缘我生。若其生者皆是横计也。望各各自宗破也。
  (八纸右)故今此宗应有分别(文)。义演云。意云。计既不同。宗中有法须有简别故。前立量云。汝等各别至方成有法者。既改前量有法无过也。
  (八纸右)不须分别(文)。义演云。意云。不改宗中有法比量亦成。大乘欲显缘我之见皆不缘我生故。
  (八纸左)宗中如前应分别(文)。义演云。如能缘我见既有缘不缘者。明知。我体亦有是所缘非所缘者。应须分别故立量云。汝等各我见所缘之我有法。应非实我宗即无过。
  (八纸左)如瑜伽显扬十六论(文)。瑜伽第六(初纸)显扬第九(初纸)广明十六异论。
  (八纸左)皆缘影像(至)是相分者(文)。演秘云。疏无有一我是相分者。彼二论中明十六种大外道论。所缘皆是自心相分。若有一我体是相分。我体可得名为所缘。见缘于我。既无其我体是相分。故知。我体不是所缘。见亦不缘我为其境。
  (八纸左)故与小乘所说有异(文)。或云。大乘有部经部三宗之别。如上已辨。义演云。意云。大乘依蕴实我即蕴。我皆不离识。小乘说依蕴计我者。执离识实有蕴等也。故小乘大乘所说有异也(文)今谓。义演为优。
  (九纸右)若作三科等(文)。义演云。疏若作三科此即第二也者。即初出五种科。或曰三科。此第二故。
  (九纸右)言我执者(至)皆名执故(文)。演秘云。若言我见不通心王及余心所。执言宽故。该见同时心心所等。皆名为执。或言我执。亦唯是见。如下但说见名为执。今取前释(文)今谓。下说为见执一者无失也。广百论释第二(十八右)执字为见。余意全同。义蕴云。疏言我执者显非唯见等者。谓我见唯身见别境惠摄。今言执者通解王所。问。诸处皆说见为能执。何故此说通心所。答。执是着义。诸心心所皆有执着。见是惠义。故不通解。执我法中见为其行。余处偏说。亦不相违。又深取名执。唯见得名沉溺执执着余亦名执。问。若言余心心所皆有执。即安慧五八等执应为正义。答。不然。今此处明我见俱时心心所等皆名执。不说于余故。与安慧不相似也。
  (十纸右)如第六识中执(文)。义演云。五位无心而不起故。第七不尔。故名恒具。唯阿罗汉等三位不行。余一切时恒起也。
  (十纸右)一缘少故(至)即更增之(文)。义演云。意说。诸识之中。第七具缘最少故恒行。谓眼耳具九八缘。鼻舌身三具七缘故。言鼻等等舌身也。意识具五缘。八七识各具四缘生。问。何故此中说第七识具三缘。答。据实同第八具四缘。今将第八根本根即是所缘境。所以合说但言三缘。三缘者谓种子·作意·所缘境。如论第七广明。言等无间俱有增上者。意说。若望诸识随缘更加之。若据第七识。以第八识为俱有增上。第七八识犹如束芦。互相依住心同时也。如下自解(文)今谓。唯以第八为俱有等者局矣。以俱有增上广通多法故。
  (十纸左)亦无实我唯似第八(文)。亦者亦于第八本质。以本质中无实我故。唯者简所执性。以此相是依他起。似如第八非实我性故。义演云。疏影像相中亦无实我者。意云。第七杖第八为质时。返起影像相分在第七识上。但似第八识相现。然非是实我。何以故。是依他起相故。若于于此相分上。不了妄执作我解者。是遍计所执相故。二相有别。如后言相亦二者。准此解。
  (十纸左)以许染净故杂种所生(文)。演秘云。疏以许染净杂所生者。下第十论云。三性因缘许杂引生。问。第七相分杂引云何。答。有二释。一云。第七现相。随于见质通于二性。此相熏种。种随现相亦名二性。后相依此二性种生名杂引生。二云。此第七相。或质同种。或见同种。种称杂引也。性杂可知。前解为胜。许第七相别有种故(文)。义演云。如演秘二解。又北川有法师解云。第七缘第八质反起相分而薰种时。即此种子通其二性。所谓染无记净无记性。然此种子。有时发染第七识现。有一时起净第八识。何以故。此种子当薰之时通二性故。虽通二性。然此种子。不约一时有二功能。但约此种子前后生现行为论故。现行通二性也。问。所薰种子势力齐等。如何染净之识前后生。答。不然。种子若唯有一。可须责其前后。种子本有新薰既有无量。但逢缘即生。何得责其前后。又解云。夫论第七欲成染净。亦由第六为增上缘。第七方成于染净等。今时亦复如是作法云。且如第六造善之时。资第七所以。第七识中我执轻微。第八所薰。此种时随质名净无记。若第六造不善业时。由资第七。第七识中我执尤重缘第八。所缘薰成种。此种随第七见分。名染无记。且作此解。至下当知(文)今谓。第一解非也。何者诸识种子各别不一。然一种子。或时生第七识。或时生第八识则种子混淆不可定属。况无辨生自体之义。何名种子。论云。种子谓亲生自果功能差别。然带质境种通情本之义古来未决。盖为此也。恐繁且止。如别章辨。带质通情本有三。性种系是。然性通情本。此义难思。枢要上末(三丁左)云。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义灯云。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此即通情本之义。然演秘初义为胜。义灯或云。相质种别种亦应好。准此别种义。说种通情本。此亦古说亦有义理。
  (十一右)不称本质(至)名为有执(文)。演秘云。五识不亲缘自外质名为不称。有云。初禅眼识见欲火灾。相分与质不相似故别种生故。详曰。当地五识所缘质相。岂同种耶。复云何称。若言异地不称义显故举之者。亦为不可。便疑。同地种同相称(文)。义蕴云。若尔六七亲缘相分。何不名称。答。相分非我而执为我故名不称。既不缘着质义。即与不缘本质同故(文)。义演云。疏不称本质名为执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若言第七不称第八本质名有执者。即五识亦不称色等本质。应名有执。五识既无执者。故知。第七不约不称本质说有执也。然约影像说。若于影像。妄执当情现者。即是遍计所执相也。即非但依他名相。即遍计虽无体。亦得名相也。如下言相分二薰者。即指此文。故知。不称相分名为有执。而不要不称质名有执也。
  (十一右)准此知相亦有二(文)。枢要上末(九纸右)云。起自心相之言有二解。一云。即影像相。二云。即所执相。虽无实体。当情现故。诸说心相皆准应知。
  (十一右)论二有间(至)五取蕴相(文)。义蕴云。论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者。问言。识所变此是何识五取蕴相。复是何相。答。疏初解云。此中所言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者。是第六本质起自心相者。是影像相。既云第六本质故。论言缘识所变五取蕴。即是第六意识。缘第八识所变五取蕴相也。问。若尔第八所变色可尔。余之四蕴第八不缘。如何称变。既无变义。亦不得言五取蕴相。答。今言变者。非谓八缘。从彼种子识生四蕴现行。亦名第八所变。是因变故。问。变义可尔。四蕴既非第八影像。何名蕴相。答。如下论云。邪教所说蕴相我相是影像耶。今言相者体义。是五蕴之体相。非是第八相分名相也。又解。识所变者。余六余七也。五取蕴相者。能所缘相俱名相也。以第六识缘彼诸识相见分等计为我故。问。既通见分即是能变。何名识所变耶。答。自证变故。种所生故。此二解中后释为正。
  (十一左)萨婆多中(至)故名取蕴(文)。婆沙七十五(三纸左)云。问。何故名取蕴。取蕴是何义。答。此从取生。复能生取故名取蕴。复次此从取转。复能转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引。复能引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长养。复能长养取故名取蕴。复次此中取增广。复能增广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流派。复能流派取故名取蕴。复次此蕴属取故名取蕴。如臣属王故名王臣(文)。俱舍第一(五纸左)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
  (十一左)如对法说欲贪名取(文)。对法论第一(四纸左)云。问。云何名取蕴。答。以取合故名为取蕴。取者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来染着现在欲贪名取。欲者希求相。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来自体为方便故。执取现蕴令不起现前。由贪染着现在自体为方便故。执取现蕴令不舍离。是故此二说名为取(文)。同钞一本(五十七左)云。合是知义顺义不相离义相资力义。由蕴与取互相和顺遍不相离更令资生。以取名蕴。从取生如草糠火。或能生取如花果树。系属取如帝王臣。此三皆唯是依士释。今论但言欲贪未现自体名取。唯是蕴从取生名取。不说余义。然理无遮。据胜说故。然取蕴必是蕴。有是蕴非取蕴。无漏诸蕴。非取合故。论取者至所有欲贪。述曰。此显取体诸蕴中若发业若润生若取缘若俱起遍相增长。与欲相应贪爱为性。瑜伽六十五。亦唯说爱味名为取故。十地爱增名取。诸论虽说取支四取通诸烦恼。然于谛六遍行增润生位中。贪最胜故。独名为取。非如小乘通诸烦恼。六遍行者。一事·二位·三世·四界·五求·六种。行者一事·二位·三世·四界·五求·六种。如此论下第六卷说。亦瑜伽说。若能取所为取。皆名取故(文)。枢要上末(九纸右)云。欲贪名取者。虽对法文。同亦十地解取支云爱增上名取。此随义增非真实理。据实而言。瑜伽等云。一切烦恼名取支。取蕴亦尔。蕴能生取如花果树蕴从取生如草糖火(文)。又义灯二本(二十四纸左)云。问。总缘蕴计蕴通无漏。云何但云缘五取蕴。答。约相分说云缘取。蕴取者准集论等。即四种取。皆唯说贪云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执取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故。乃至云。由贪着欲系缚沈染为因。诸在家者。以为诤根由贪着诸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家者。以为诤根故取缘此四贪名取。同唯识论。爱增名取。唯识又云。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准此诸惑皆名为取。若准瑜伽八十九说。即通一切有漏之法。皆名为取故。彼云当知。此中若能取若所取若所为取。如是一切总说名取。问。何所取。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何能取。四种欲贪是能取。何所为取。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等。准此诸文。若取唯爱。据增上说。若据能取有及有具。通余烦恼。若相从者。所取能取。及所为取取境取体取因皆取。各据一义并不相违。诸说不同。准此应会。今言取蕴。随其所应取所生生于取。所取能取及所为取。皆得名取蕴。
  (十二右)此中所言(至)妄生我解(文)。演秘云。论缘识所变五取蕴者。问。此五取蕴何识所变。答。有义除第六识余七识反。第六所变自亲相分。下文别说。起自心相执为我故。问。若是本质。如何但说缘识所变。答。理实亦因余能变之识说所变言。依相见实理亲缘唯所变相。若依本质亦缘能变。此随相显说所变言。实亦不应言识所变。不尔前执应说变言。前既但言缘第八识。此亦但应缘第八识。此亦但应缘五取蕴(文)。今谓。此释不详。前云缘第八识。此云缘五取蕴。以能缘识有差别故。前第七境。此第六境。如小乘等第六缘心外五取蕴相。或总或别执为实相。今者大乘与彼不同故。云识所变蕴。前文不言。以小乘不知第七故。
  (十二右)又第六本质(至)是俱生故(文)。义蕴云。疏第六本质至实亦有者。第六所缘。唯言五取蕴相不别言本质者。由第六所缘有多种法故。不可一一别言。非如第七唯缘一法故彼举质也(文)意谓。论文漫言或别。不克指境。非如向指第七境以为第八也。其不别指。虽有稍似无本质者。然论其实非无本质。何以然者。是俱生故。此虽更置又字。而非别解。为欲顺成前宗。更启其端云又第六等。或可。又字显第二解。此以五取蕴等文。总为相分。亦有其理。义演云通外难亦得。义演云。疏故不别言者。意云。此通外难。难云。何故第七缘第八。今特第六不言别缘第八。答。以第六所缘本质。非定是一法通其总别。所以不别言缘第八也。其意亦有缘第八识也(文)义灯二本(二十三四右)云。问。前俱生执因七缘八不言取蕴。间断我见即言取蕴。答。七唯缘第八狡不须简。第六通缘余故取言简(文)演秘云。疏非无本质是俱生者。非有俱生执不缘本质起。释俱生执要有本质之所以也。
  (十二右)述曰第三文(至)故名为细(文)。释俱生有三种中。第三明断位之文是也。所在即位。言十地等者。下第九(三十纸左)卷。释四地所断微细烦恼现行障之文也。彼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文。三义释微细义。后二非必。释俱生下。义演非也)义灯二本(十五纸左)云。细有四义。一品类对。九品之中第九品摄。望余迷事此同第九。若自类于言亦有九品。二分别俱生对。此任运起故。三见修对。此唯修断故。四上下道对。唯上道断故名为细(文)义演云。疏显执微细者。释论中细故难断。疏断之所在者。彰论中修道方除。问。何故名细。答。由无始串习体相微细故名为细。虽有此言。以何为证。答。如疏云。十地云远随现行故。不作意缘故如何名远随现行。答。有二解。一云。此俱生我执。无始时来随逐有情任运现行。不由邪师等之所引起故。名远随现行。二云。此二我执。声闻初二果人。皆不能断故。菩萨十地之中皆不断故。名远随现行。此显俱义。不作意缘者显生义。然不由横思计度。
  而起故名为细。总结也。问。我执言细如上所明。论说难断如何解释。答。如疏所明具有三义。引之如后。
  (十二左)一非世道伏(至)故言难断(文)。枢要上末(九纸左)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等中。疏有三解。一以修道之见行相。微细于见道见故。或修道中。自望前八为细故。二以见道易断名细。上道难除名粗。如三心中自分粗细。三见道约能治道弱。所断相从。初品名细。修道约自品行相名细。难断疏解亦三。一世道不伏。二渐次初道不断。非见断故。三缺道不除。要九品满道方能断故。今第四若超。越第三果人第六识执。于中五释。一见道不能断。超得果后而亦不断。要至金刚心。与第七识执一时断。二云。超得果后别起道断。彼既不障果。何名彼地惑如第七识执此亦何违。三超得果时。相见道后更不出观。别起胜道加行等道。断修道惑得第三果。诸处但说第十六心已知根摄而建立果。何故此中后起修道断惑得果。彼说初果非超越故。四超得果时。从相见道即入修道。无间解脱断修惑得果。不起加行。无容别起加行道故。五超得果时。即一刹那。真见道无间见修惑双断。虽先世道不伏我执。由意乐胜入见道位。伏与不伏一念俱断。乃至广释(文)义演云。意云。此总举三义答问也。列数可知。简别如后。问。此三义中初二易知。第三云非地未满至方断者未审。其义如何。答。意云。且如欲界有九品烦恼。第九品是其我见。若九品总断尽。方名地满。若断前六七八品已来。总名未满。虽有修道起。不能断我见。要至欲界第九品时方断我见。欲界地既然。余上八地皆准知(云云文)。
  (十二左)初简修道不相应惑(文)。演秘云。独头贪等名不相应。世道能伏(文)义演云。此即简前三义。且言初简不相应惑者。且如欲界修惑有二种。一者与我见等相应。二者不与我见相应。且如不相应惑。即世道能伏。若与我见相应惑。世道不能伏。即简第一义。第二简见道。一切所有分别惑。见道能断。今此俱生我见不尔故。须简见道烦恼也。第三显行相者。即如上引。十地二义解。问。此论言于修道中数数修习方能除断。如何除断。答。有三义。
  (十二左)一识分别(至)非种子(文)。初略说中有三。第一识分别。二乘分别。三习分别。兼明数不数修。义演云。一识分别者。意云。此显数数修断。有三义解。且如第一识分别者。识有多种。一即第七六二识执。且如二乘人。第六识中执。即数断。第七识中非修断。何以故。答。第七识执总有一品。其体微细。要与第九品烦恼一时顿断。障无学果未障前三果。所以不断。二约乘分别者。且如第六识中执。二乘人数断。然菩萨人不数断故。言非菩萨于六识中(今谓。于六识中四字恐衍文。或下句头可属)意显菩萨不断第六识中执也。何以故。不障地故。菩萨求菩提非求涅槃。我见等障涅槃。所以菩萨不断。三约习种分别。且如菩萨断习及种。二乘断种非习。此总都标上三义略释也(文)习气者。此中正指种上之气分。实通种现。如瑜伽略纂具辨。断障(五右)云。依此所说。一切二乘及余异生有漏无漏道。皆唯无间正断伏惑。解脱道中断伏粗重。加行胜进皆不说能。菩萨利根。有漏无漏四道皆能。若断伏唯障体。断亦通业果。或二皆通。断必证真。伏未必尔。菩萨伏障证真亦伏。二乘异生等未必能尔。又(六右)云。然云解脱道断粗重者。略有二解。一依菩萨非说二乘。二者粗重有二。一粗二细。今不断细。粗者可除故。入二禅名断苦根粗重。二乘不断细者故言不断。
  (十二左)不数断(至)断道俱数(文)。断障章云。然六识中俱生烦恼所有习气。虽有九品。十地渐渐各断。此九障十地故。与所知障品类同故(文)义演云。疏不数断者。断道俱数。意云。此菩萨修断俱数。答。二乘人道数数修。种数数断。若菩萨人道数数修。习气数数断(文)今谓。此释不允。言不数断者道。数数修者。或有数修而不数断。无有数断而不数修。何者其数断者。是其数修道也。是故无有断而非修焉。枢要上末(十纸右)云。二云。超得果位别起道断。彼既不障果。何名彼地惑。如第七识执。此亦何违。三超得果时。相见道后。更不出观。别起胜道加行等道。断修道惑得第三果。又云。依次二三解道断俱数数(文)修而非断者。虽数数修方便等道。而不能断除诸惑者是也。枢要云。一见道不能断。超得果后而亦不断。要至金刚心。与第七识执一时断。又云。依第一解。道数数修。断不数数。
  (十三右)于二乘中(至)伴已伏故(文)。下广释于中初释乘分别。断障章二末(十丁)云。其六识中俱生烦恼。除其习气虽有九品。断即不同。其随眠等略有四类。一者八十一品类别断。此依渐次二乘者断及异生断。然身边见等。当第九品时断。余各九品断。二者随其凡位已伏多少。后入见谛见道俱断。不伏不断。以分品数。入见已后便次第断。三者九地合为九品断。如预流果。束三界九地一切烦恼总为九品断。取无学果。顿超越故。四者三界九地合为一品断。谓金刚心大乘断位。十地因中不断惑故(文)义灯二本(十六纸左)云。若超越人复有三类。一唯超初果。二超初二果。三超中二果。且超初果者。谓有声闻性是利根。先凡夫时欣求上生。以苦粗等六行世道。伏于欲界六识俱生迷事粗惑前之六品。乃于后时。逢缘回趣求声闻果。修七方便以为加行。入见道时。一刹那中见修合断。得第二果。以彼六品先已伏故。见道能断迷理之惑。虽先不伏。伏彼伴类入见道时。亦一时断。道断数数准之可解。二超初二果得第三者。谓有声闻性是利根。先凡夫时曾以六行伏欲修惑九品迷事乃至为所所九品事惑。后入见道。先已伏者及以不伏。亦与见惑合一时断。修断数数准可知之。问。前二类人。何故不伏迷理之惑。答。以彼不解修理观故。迷理之惑不违事观故不能伏。问。何不能伏有顶地惑。答。以彼细故。无上可欣。不为六行故不能伏。又彼惑细不障有学故唯断尔超初二果前依正义傍说不正。烦不能叙(十八右)云。超中二果得第四者。谓有声闻性是利根。先于凡时不伏修惑。于七方便但伏见惑入见道时。断其三界见道惑尽。得初果已更未断修。由意乐力有堪能故。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总相三界六识。修惑九地之中。束为九品。如欲初品乃至有顶初品之惑。合为一品。余八准此。若第九品迷事之惑同时顿断。成阿罗汉。道断数数准亦可知(文)今谓。见道断俱生我见者。于三类超越中。唯在初二。以超中二果入见道时唯断见惑。故。义演云。问。我执唯是修断亦通见断。答。云言唯修道断者。据二乘中渐次行者故唯修。若顿悟者亦通见道断。断义如何。疏若顿悟者至伴已伏故者。答上问也。如何见道能断俱生我见。答。且如超初二果真证第三果者。能断也。谓此人前于世道。六行伏此我见之相应惑或伴。既满伏已入见道时。与见道惑。于一观一时能断证第三果。何以故。欲界烦恼皆断尽故。或伴者即前八品我见之伴也。问云。既言伏其惑伴不言伏其我见。如何与惑伴同断。伏与不伏有差别故。答。有三解。一云。今此我见。与余惑俱生相生相资。有力起坚执等。今伴既伏。我见独自无有势力。所以于见道中。与伴一时同断理有何失。二云。入初见道即断分别烦恼及惑伴已。至后念方便别入观。断此我见证第三果。问。夫见道唯一刹那。如何言后念别入观断。答。不然。如论云。虽多刹那事方究竟。总说一心名见道无失。三云。言世道不能伏我见者。约渐悟者说。今约顿悟人。道力既强。不妨世道亦能伏我见也(文)今谓。三义之中第一为优。演秘云。疏若顿悟者亦通见断等者。有义。俱生我见行相微细。如何超果说见道断。若言助伴先有漏伏理亦不然。相应贪等我见行同。如何说伴前有漏伏。若伏相应我见应尔。行相同故。对法等说超初二果。随转理门。非大乘义。详曰。障果相违碍即断之。欲界烦恼既碍不还。见道断之而有何失。若言惑细。岂胜无漏见道之智。若不胜者。胜断不胜何不许耶。又言伴者。流类相助非要相应。要相应要相应者。云何五地说断害伴。故疏不说相应之贪名伴已伏。又云相应行相同者。亦为不可诸论皆言心王心所同一所缘不同行相。若言对法随转理者。何处大乘不许超果。不许超果断欲我见。此论明言而无生上退断下失。岂不相违。亦不可以末那惑例。末那烦恼不能润生障不还故。又复论主已自简讫。
  (十三右)然初二果(至)第九品故(文)。义演云。意说。初二果人根钝智微。不能世道伏。入见道不断。要至欲界第九品。胜道方断第六识中我见。然是有覆无记性(文)。断障章(九纸)云。烦恼障中俱生六识。断即不同。身见边见。及此相应唯第九品。九地而论但有九品。
  二执章云。此中我见在二识中。在第七识。唯有覆无记。瑜伽六十三说末那烦恼。其性唯是有覆无记。如是显扬·唯识处处皆同。不假繁引。其第六识略有二类。一俱生。二分别。俱生者。虽有覆摄。决择五十八云。当知俱生萨迦邪见。唯有覆无记性摄。此文非一。不能具引。
  (十三右)断有二种(文)。已下第二释识分别。断障章(初纸)云。断者不续义。由无漏道断其种子。令不相续名之为断。及由有漏无漏道力。伏其现行令不相续。亦名为断。此释即以所断名断。障即是断名为断障。是持业释。又释。断者是除害义。由无漏道除二障种。及由有漏无漏道力。害二现行令不生起。名之为断。此释即以能断名断。障之断名断障。依主释。
  (十三右)第六识中(至)方究竟(文)。断障章(十右)云。其六识中。俱生烦恼。除其习气虽有几品断即不同。其随眠等略有四类。一者八十一品类别断。此依渐次二乘者断。及异生断然身边见等。当第九品时断。余各九品断。又云。若断俱生烦恼障品。唯第四定。以金刚心依第四禅入断惑故。
  (十三右)菩萨初地(至)四地永不行(文)。断障章(十三右)云。何故大般若第五十四仁王经云初地断贪。二地断瞋。三地断痴。四地断见。五地断疑。答。旧人解云。解借举凡圣以十地。三地已来相同世间故。断三毒四五地中。相同四沙门果。初果断见疑故。说四五地除见疑。而实初地已断。见者身见。四地能断俱生身见故。疑者事疑非烦恼疑。由身见生身见之伴。
  (十三右)第七识中(至)方断顿尽(文)。断障章(九左)云。第七识中九地烦恼障亦有二说。有义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类。然于其中自类有九。如增上邪见能断善者亦有九品。彼亦如是。唯同非想第九品故。唯障无学。金刚始断。有九品故。体有增减故成能熏。有义九地各有一品。细分便成八十一品。势力所障皆同非想下下品惑故。金刚心一时顿断。
  (十三左)又总而论六七等(文)。此下合六七识释习分别。数不数修。
  (十三左)菩萨数数断其粗重(文)。义灯五上(十四纸左)云。粗重缚者。总摄诸文。粗重有四。一现行有漏诸心心所。即杂集说二十四粗重。二现行二障。三二障种子。四二障习气(文)今谓。此中所言粗重指其习气。
  (十三左)第七识执(至)方能顿断(文)。义演云。疏第七识执(至)非数数断者。此约三乘。互道数数修断不数数。要至第九金刚心方顿断除。成无学果。菩萨至佛果顿断成佛。
  (十四右)此中二执(至)亦不相违(文)。枢要上末(九纸左)云。疏有三解。一以修道之见行相微细于见道故。或修道中。自望前八为细故。二以见道易断名细。上道难除为粗。如三心中自分粗细。三见道约能治道弱所断相从初品名细。修道约自品行相名细。难断疏解亦三。一世道不伏。二渐次初道不断。非见断故。三缺道不除。要九品满道方能断故(文)义演云。疏此中二执至初断名细者。此会违也。若言第九品断即名细者。何故三心初断名细。既有此妨。如何通释。疏若言品类至亦不相违者。即是会也。且如品类言。即第九品名细。余八品名粗若约难易而言。即如三心中初断名为细。后二名粗。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文)三心者。论九(十三纸左)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违有情假缘智能除除耎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知能除耎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
  (十四右)以界(至)现不相违(文)。演秘云。疏界第九者当界。当界第九品也(文)义蕴云。疏此中所说二乘执故者。此中说修道数数断者。即说二乘之执也。以二乘人修道数断俱生我执故。亦有疏本作二我执字。即是此中六七二我执也。第三句云细而难断。即是此中二识俱执。此说为正。不劳舍也(文)义演云。疏以界言之至理不相违者。意云。此第二更会。界即三界。等地即九地。九地之中皆是第九品。即如疏品类细故已下。作四句分别可解。又能治所治以分粗细者。即更一重会九品而论。约第九品名细。约三心而论。约初能治而名细起由微故(文)演秘云。疏有难断不名细等者。详曰。疏有三句。以理言之。有第四句。即三心中第二心也。望初非细。望第三心非是难断。
  (十四左)此就所断以作二解(文)演秘云。疏此就所断以作二解者。解难断义。即言品类是第一解。次言难易是第二解也。
  (十四左)二以行相而说(文)。演秘云。疏以行相翻说者。正违生空之智。所以今言生空除灭。问。若言俱生修道断者。与楞伽经岂不相违。按四卷经第二说云。大惠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须陀洹人。二种身见断故。疑法不生。十卷第四文意大同。答。有义。俱生据伏分别。约断断之与伏俱名断故。或翻译者。不悟大乘。随自所解。小乘相说。萨婆多等皆见断故。
  (十四左)游观生空智(文)。义演云。疏有游观无漏者。意云。但不断惑无漏智总名游观无漏智也。即正体智断迷理惑时。不得名游观智。若后重入观不断惑时。即名游观无漏智。谓游观适属故。若后得智即断迷事惑。不得名游观。若重入观不断惑时。亦得名游观。如次入灭定等前无断心名游观无漏智也(文)唯识章记(六本二十一)云。不断惑不观理名游观无漏。如徒然人名游戏人也。
  (十五左)如枢要说(文)。枢要上末(十一纸右)云。分别二执。既不说总别。即蕴之我二十句等。论唯说别无总之文。此有二解。一依文义实无总。然未见文。但与前俱生不同所以不说。二解实有总别。与前同故略而不论。如即蕴计我。岂简总耶。此解为胜。离蕴之我不说总别(文)义演云。疏不说二境者。所谓本质及影像境也。又解云。分别我执有二种。今者不说二执境之总别(文)今谓。或云。即离二蕴我。此云二境者不允。以义演第二义为优。以顺枢要故。
  (十五左)相见道中(至)故论言初(文)。义灯二本(二十五左)云。初见道时即能除灭有四解。一见修对见在初。二真相对真在初。三四道对非胜进。四无间解脱对在无间故言初见道。
  (十六左)若三心者(至)名为易断(文)。义演云。疏若三心者准法执说者。意云。无间道断种子。解脱道断习气。总名为初者。不据三心。但约修道说。三心准法执说者。若准下法执文说。三心亦为初。余修道等名后。如下说。又云。三心准法执说者。法执中三心。即第二三心无间道。望后解脱道亦名为初。彼既然。此亦可尔。言三品断者。即三心见道作三品断。所谓内遣有情假缘智等。如下自释(文)法执出论第二(八纸右)。
  (十七右)无少法能(至)故皆缘蕴(文)。解深密经第三(二纸左)分别瑜伽品中文也。彼云。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文)第七论(二十四纸左)云。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文)疏七末(二十六左)云。述曰。解深密言。无有少法。无少实法能取余法。余者心外实法也。非自实心能取他实心。但识生时。必似彼他心相现名取他心也。
  (十七左)言沙门者(至)若梵等也(文)。义灯二本(二十五左)云。言世间沙门婆罗门等也。等取刹那帝利等四姓。又等幢摩(此云不共死)补羯婆(典狱)旃荼罗(云严帜亦屠)篾戾车(云乐垢秽)达滑(媱女家沽酒家)羯耻罗(云断狱宦)。
  (十七左)此中难云(至)种种事业(文)。义灯二本(二十六右)云。西明广引大婆沙第十一有八论者释忆所作。今谓不然。即前所叙两三类计外道等问。何要别叙显有差别。可作是说(文)更者字书历也经也。了知一切等者。释识字。若支义切音至记也。与疏释不同。温者玄应音义云寻也。郑玄注礼记云后时习之谓之温暖也。取其义矣。左传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注寻重也。疏寻温也。此寻与燖通。中庸朱注云。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时习之也。大全云。火熟物曰燖。似帘似林二切。
  (十八右)犊子部我(至)与外合问(文)。俱舍(第三十六纸左)破我品云。若一切类我体都无。刹那灭心。于曾所受久相似境。何能忆知(文)光记(第三十二十六左)云。犊子部问。若一切种类我体都无。刹那灭心。于曾所受及远相似境何能忆念。何能记知。昔境似今名相似境。
  (十八右)辨外救有三问答(文)。义演云。疏有三问答者。如论云实我若无至然诸有情等。第一问答。又从若无实我至于理无违。第二问答。又从我若实无至然有情类已下。第三问答也。
  (十九右)由第八识(至)故无失也(文)。枢要上末(十二纸右)云。问。前心善不善熏故后可忆前心若异熟不薰后不忆。答。前心是能熏有种后能忆。前心若异熟不熏后不忆。问。前心是能熏有因果能忆。后心若异熟无因忆非果。答。前心是能熏有因后能忆。未必要同性。异熟何妨忆。如前嗔心后善心忆。异性为因异性能忆。佛忆无始一切事故。有漏宿命岂不能忆异熟心耶。但由后时熏习胜故能忆前事。非要此因生此果。(文)义灯二本(二十六纸右)云。叙自义中。由熏习力后方忆者。异熟无记自不能熏。后应不忆。答。不要自熏后方能忆。何以故。以善恶心虽能熏种不废有不能忆。又佛圆镜智。岂由因中曾见能熏。后智起忆。若要由熏佛不能忆。以在因中诸劣无漏一切有漏。皆悉已舍不熏或种。于此已后用何能忆。故知。不由自类熏已后方能忆。但说由熏。令彼增明后起现行。即便能忆。此异熟心。由善恶熏令彼忆。问。三性相间由善恶熏异熟能忆。多念异熟后如何忆。答。设不能忆亦复何过。非一切心皆能忆故。或从本有种生能忆。又如枢要。西明法师如彼疏明。要集云。泛论忆事即有二种。一者能忆心。二所忆境。若能忆心唯第六识。与念相应故能忆之。故唯识二十论云。与念相应意识能忆。过去诸识所受之境。虽灭无体。前念诸识领彼境界。熏成种子不失等也。于所忆境即有二义。谓忆曾受境。或忆曾能受心。此心即由自证分力故。今能忆等。今谓。此释未能尽理。何者有异熟心不能熏种。由谁为因后时能忆。又宿住智所缘之境。非皆曾受。佛果八识皆能忆前。不唯第六。故义不尽。今释能忆有其二位。一佛二余。余有自在未自在位。未自在位有二。一现二种。现中有四。一自体分。二想势力。三与念相应第六意识。四总聚心心所。据自后念能忆前心。偏说自证。据其分限所忆差别。偏说想力。约未自在但追过去。偏说念俱分别意识。尽理言之。第六相应诸心心所。此总能忆。若种子者即上能熏。唯除异熟所熏成种为后忆因。或第六识与念想俱相应。心所所熏成种生现能忆。若得自在复有二位。谓定及散定。据有漏无漏生空唯第六识。若依法空通第七识。七随六引与彼同缘。忆亦无失。若在散位。诸根既许皆得互用故。应五识亦缘过去。或虽互用但缘现在。若在佛果八识俱能。但由因熏果无新种故。论但云由熏习力得有忆识。不说各各自熏能忆。
  (二十右)心心所法(至)于理无违(文)。义灯二本(二十八纸右)云。释作业受果。大乘八识以辨有无。前六具二。第七俱无。无记故不作业。染污故非受果。第八受果。是异熟故。不能作业。无记性故。犊子正量本经贤胄密林山等五部。同说五识不能作业受果。第六并能。大众部等。同说六识。六识并能作业受果。萨婆多等。五识受果而不作业。第六俱能(此释传闻未见正教)。

心心所
  除第八余七识(第一)
  第八识心心所(第二)
  八识心心所法(第三)
因缘力
  七识种子(第一)
  第八自体种子(第二)
  八识各自种子(第三)
相续
  阿赖耶(第一)
  第八现行(第二)
  识趣五蕴(第三)
造业
  六识(第一)
  六识(第二)
  即此假者六识(第三)
受果
  六识第八(第一)
  六识第八(第二)
  六八除第七识(第三)

  明诠道论正用第一。今谓。第三应优。论文总言心心所法无别简故。
  (二十三右)古云迦毗罗讹也(文)。演秘云。旧百论等名伽毗罗(文)真谛金七十论题下云。此是外道迦毗罗仙人所造。明二十五谛。非是佛法。又论云(初纸)说此偈缘起。昔有仙人名迦毗罗。从空而生。自然四德(云云)旧百论者。罗什所译百论也。或指涅槃经者非也。义灯引有说云。涅槃经言阇提首那仙者音讹异耳。即迦毗罗仙。然若章安意。迦毗罗仙与阇提首那不同。涅槃疏十五(三纸)云。阇提首那宗迦毗罗等故(文)正理论九(七纸)云迦比罗。
  (三十三右)此云黄亦(至)黄赤色仙人(文)。因明疏鬓字作须。演秘云。相传云。劫初之时有一外道。旧百论等名伽毗罗。此人修道得五通仙造略数论。已知世无常身不久住。恐他于后破所造论。遂欲留身久住与他论难。往自在天所。请延寿法。自在天云。汝可往林食余耳子。即可久住。其余耳子未熟之时其色乃青。若已热者其色黄白。此即仙药。此药初食。酸苦少味。食已若饮冷水。口中甘味。犹如食蜜因以名焉。仙获此药乃恐无常。更往天所复请延年。天云。变为一物最得长寿。天遂变仙为一方石。可一丈余。在频陀山余耳子林。陈那菩萨造因明论。成以宗因喻破其数论。彼仙门徒。莫能通者。将陈那难辞书之于石。石寻书答。陈那知已。与仙门属共往石所。书难在石。同对记之。明且来看寻书解讫。如是复书日日往看。至二三日方始能解陈那复书七日方解。如是复书更不能释。其石流汗大吼振。碎迸在空中。于是天神掌捧陈那住在空中。说颂赞叹。时众既睹。于是陈那所造诸论。盛行于世。
  (二十三左)如十八部(至)雨众外道(文)。因明疏伐里沙。伐字作筏。如十八部如字无之。因明疏云。其后第子十八部中上首者名筏里沙义灯等皆无。然此中如字。此是指事非譬况也。有无不同。义则无别。次下(二十九纸右)云。此中数论及与胜论。各有十八部。异执竞兴。如别抄记(文)尔时者。天竺一年分三。谓寒热雨三际。如西域记等明。清凉玄谈引此疏云。乃至其雨徒党名雨众者。即义当自在黑所受跋婆和。梵音不同耳。俱舍麟记云。又此外道弟子。多如雨际时雨故曰雨众也(文)今谓。麟记释颂疏雨众三德之文。不知何据。准此论及因明疏稍难信用。况义亦不稳。
  (二十二左)梵云僧佉(至)亦名数论(文)。因明疏云。梵云。僧佉奢萨怛罗。此云数论。谓以智数数度。诸法从数起。论论能生数复名数论。其学数论及造彼者名数论师。(文)义灯二本(二十八左)言数论者。本即应是劫比罗仙造。后诸门徒分成十八部。雨外道者即一部主。金七十论。或雨众中别人所造。何以故。准天亲菩萨传说云。佛灭后一千一百余年有外道频阇诃婆娑。频阇诃是山名。婆娑名住。以此外道住此山中。因即为名。有一龙王名毗梨沙伽那。住此山下大池之中。善僧佉论。此外道知欲就龙学。龙变其身作仙人状。住叶窟中。外道就学。成已求论欲决是非。到逾阇国。声王论鼓求看论议。因金造论。欲至已期往山所。以诵咒力召夜刃女。名曰稠林。从其乞愿。令我死后变身为石永不毁坏。神女许之在石窟中。舍命之后身变为石。因何此愿。其先龙王欲破灭此数论师义。从龙王乞持我身坏方使法灭。龙王心谓。身讵能久。因即许之故。今变身为石令久。是以数论法流至今。后陈那菩萨破斥其义。作于比量书斯石上。流汗出声不能救得。因此陈那所造因明盛行四主。声振五天。盖为于此。有云。劫比罗仙。作金七十论留身为石。住余耳林。似其误也。然传云。千一百年后。此外道出造七十论天亲出时外道已灭。即说天亲亦千年后出。此传似误。何以故。真谛三藏中边疏序。九百年出外道亦九百年前。不尔如何得释彼论。有云。涅槃经云。上古有仙名阇提首那。彼仙造论名三弥叉。此云观察。广明二十五谛。准此观察即是智惠。与数论名同。数是智惠故。即是本论。言阇提首那仙者。音讹异耳。即迦毗罗仙(文)章安涅槃疏(十五之三纸)云。阇提首那宗迦毗罗故。百论云。迦毗罗弟子诵僧佉经二十五谛(文)清凉华严玄谈二十三(六右)云。本源即是迦毗罗造金七十论。即自在黑造偈。长行即天亲菩萨解释(文)考金七十论。题下云外道伽毗罗仙人造。恐后人信用向有人之说而所添。彼论下(二十纸左)云。弟子次第来传受大师智者。是智者从迦毗罗来至阿修利。阿修利传与般尸诃。般尸诃传与褐伽。褐伽传与优楼佉。优楼佉传与跋婆梨。跋婆利传与自在黑。如是次第自在黑得此智。见大论难可受持故。略抄七十偈如前说(文)或云。且从根本故言伽毗罗仙人造。下之疏(四末五十九左)云。世亲菩萨为往昔时。东天竺有僧。共数论师学徒论义。彼立二十五谛。大地等常。今无念念生灭。广叙彼宗。此僧难言。今必有灭。以后劫坏等有灭故。准前有灭。外道难言。后必不灭。今无灭故。如今时山等。彼僧于时竟不能答。王见信受僧佉外道遂辱此僧。令乘驴等。然彼外道为王。重已造七十行颂论。王赐千金以显扬之故。今金七十论即其由致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言。彼非能破。宗因喻过。我僧并无故。又汝所立因。有随一过。谁言今无灭故后亦无灭。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转变灭。后有灭故。如灯焰等。汝不解量乃非我僧。其时国王。遂将世亲此论遍诸方域宣令流布。无人当者。遂起昔时王及僧佉外道证义者等骸骨。或缚草为人拟彼时众而加揵之。
  (二十四右)下第四卷(文)。四末(六十纸)。
  (二十四右)自性所作名为变易(文)。因明疏四(五十五纸右)云。变易者谓中间二十三谛。非体新生。根本自性所转变故(文)金七十论云。变者。一大·二我慢·三五尘·四五根·五五知根·六心·七五大。是七名变。自性所作故(文)同上(十六纸右)云。性变异生因者。此义中自性有三德故。能生变异。自性无此德。汝言则为实若有三德不相应故。不能生果。是事不然。三德合生变故。譬如有多缕和合能生衣。三德亦如是。更互相依故。所以能生果。外曰世间生有两。一者转变生。如乳等生酪等。二非转变生。如父母生子。自性生变异。为属何因生。答曰。转故如乳酪自性转变作变异。故是变即是自性。是故别类生。此中不信受。
  (二十四左)古名冥性(文)。涅槃经云。从性生大等。大乘义章六(四十七左)云。复有宣说。八万劫外冥性为始。如僧佉经说。迦毗罗仙得世俗禅。发宿命通能知宿命。见过去八万劫事。过是已前不复能见。便作是念。八万劫外不应无法。应有冥性。冥性微细。五情从彼冥性初生觉心等。
  (二十四左)今亦名胜性(文)。金七十论上(二十二纸右)云。自性次第生者。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或名众持(文)因明疏四(五十五纸右)云。未成大等名自性。将成大等亦名胜性。胜异旧故(文)章安涅槃疏云。但此性谛。或谓即是神我。或谓是冥初。皆有其义。冥初据二十五谛之初以是冥谛。又言是常。及是神我。未测其异(文)俱舍光记三云。一我彼计常。但是受者而非作者。二十四谛是我所。是我之所受用。二自性以萨埵剌阇答摩为体。此三如我之臣佐(文)今谓。章安一说冥性神我体一者非也。又光师云。自性为我之臣者亦非也。七十论云。自性亦如是我所受用故。大等变异。一切我共用。如一婢使有众多主同共驱役故。自性亦如是。一切我同用。
  (二十四左)我知者神我也(文)。因明疏四(五十五纸右)云。我知者谓神我。能受用境。有妙用故(文)大乘义章云。十六神我出大品经。神谓主。我谓我人。论自释曰。所言知者。计有我人用余五情知余五尘故名知者。
  (二十四左)二变易(至)是故非本(文)。演秘云。疏二变易而非本一说十六谛者。问。下明五大而有两说。两说皆许五大成根。但别总异。既能生他合唯俱句。云何此说唯变易耶。答。而言五大别成根者。且约展转少相成说。据实成根体唯量。由斯十六名唯变易。审思。一说谓十六谛。金七十论上(四纸右)云。十六但变异者。空等五大。耳等五根。舌等五作根及心。是十六法。但从他生不生他故。故但变异(文)同卷(二十二纸右)云。慢次生十六。十六者。一五唯。五唯者。一声·二触·三色·四味·五香。是香物唯体唯能。次五知根。五知根者。一耳·二皮·三眼·四舌·五鼻。次五作根。五作根者。一舌·二手·三足·四男女。五大遣。次心根。是十六从我慢生故。说大我慢十六(文)有说。但十一根。因明疏云。二云十一种除五大。
  (二十五右)三德合故(文)。金七十论上(十纸右)云。初三德者。变异有三德。变异者所谓大我慢乃至五大等。此二十三皆有三德。一乐·二苦·三痴闇。末有三德。故知。本有三德。末不离本故。譬如黑衣从黑缕出。末与本相似。故知。变异有三德。变异由本故。自性有三德。谓本末相似。二不相离者。变异与三德不可分离故。譬如牛与马其体不为一。三德与变异其义不如是。自性有三德。斯义亦复然。同不相离故。本末则相似(文)义演云。疏答三德合故者。意云。此萨埵等三。是自性上德。然我本有不从他生其我。若须境界受用。自性与三德合故。转生二十三谛。令我受用。云何自性与三德合生三十三谛耶。答。如疏云。次第生者。即是相生次第也。德者是功德之义。彼计三德为生死根本。亦亦如佛法中贪瞋痴为生死本也(文)演秘云。问。自性体即剌阇等三。云何三种合名一谛。答。体实有三。作业等即同。故合为一。有义。三德类同。合之为一。详曰不可。勇尘阇等。种种差别。名类同(文)因明疏云。谓初自性总名自性。别名三德萨埵等一一皆有三德故。金七十论云。是三德何所作。初能作光照。次能作生起。后能作系缚。三德互违。犹如怨家。而共作事。为属一我。不自在故。得共一事。譬如三物合为灯。是火违油炷。油亦违火炷。三德亦如是。性虽相违。为我作事。三德合生变。自性转变作变异故。从一自性生三世间。三德不同故有胜劣。
  (二十五右)三德者(至)勇尘闇也(文)。七十论上(十一纸右)云。是三德者。一萨埵·二罗阇·三多磨。喜为萨埵体。罗阇忧为体。闇痴多磨为体。是现三体相(文)广百论第一(十四纸右)云。由彼所计自性最胜三分合成。所谓萨埵·剌阇·答摩。第一萨埵其性明白。第二剌阇其性躁动。第三答摩其性闇昧。此三一一相用众多。皆是神我所受用事。我以思为性。思所受用时。剌阇性躁警。萨埵等令起种种转变功能。三法和同。随于一分。变成大等。转名最胜。譬如大海其水湛然。随于一分风等所击。变成种种骏浪奔涛。如是所执自性最胜。一分有用变成大等。余分无能无所转变。是即自体应成种种。成种种故。定是非常。如大等果相非常住。又三自性一一。皆有明躁昧等众多作用。自性作用既许体同。以性随用应成多体。自性最胜无差别故。是则最胜体亦应多。自性最胜体成多故。应如大等定是无常(文)玄应音义二十四(十二一纸左)云。剌音勒达切。答摩此云闇。余含多义不可的翻。旧言忧喜闇。又云。染粗黑异名也(文)因明疏后记云。闇钝之闇者。简明闇也。但取愚痴之闇也。正名勇尘闇。今古伤名如文自辨(文)今谓。俱舍光宝等并云。自性以萨埵剌闇答摩为体(文)义蕴云。疏勇尘阇者。有能生大等之功故名为勇。从微至着。以细生粗。故类于尘。未生法时相貌未显。义同于闇。余黄赤等皆傍翻。如一瞿目于九法同义明之。非此所要。
  (二十五左)若傍义翻(至)若舍(文)。涅槃经云。根本有三。一者染·二粗·三者黑。染者名爱。粗者名瞋。黑名无明(文)。清凉花严玄谈二十三(七纸左)云。新云贪瞋痴。旧名苦乐痴。新云苦乐舍。敌体而言。即是三毒能生三受名苦乐舍。黄赤黑者。是其色德。贪多轻光故色黄。嗔多动躁故色赤。痴则重覆故其色黑(文)大乘义章六。就心法中有其三种。谓染粗黑。染者是贪。粗者是瞋。黑者是痴。如是次第。从细生粗。后还从粗以至于细(文)演秘云。疏今云黄赤黑等者。由此三种是黄等故。所以能成一切诸色。余之名等。皆悉准此行相释之。
  (二十五左)外人问曰(至)余不能知(文)七十论上(十九纸右)外曰。我此中有疑。是我者为作者。非作者。若言云何有此疑。世流布语故。世间说。人去人来人作。僧佉说。人非作者。卫世师说。人是作者。是故我疑。答曰。人非作者。云何得知。以偈释曰。翻性变异故。我证义成立。独存及中直。见者非作者。翻性变异故者。前两偈中说。我者异自性。亦殊于变异。翻异二相故。与两不同故。三德是能作异。此三德故。是故非作者。外曰。若非作者用此何为。答曰。为立证义故。我证义成立。我是知者故。余法不如是。
  (二十五左)又从冥性(至)我受用故(文)。演秘云。疏又从冥性至我受用故者。问。何不受用能成冥性耶。答。所成之法。虽不离本。要本转变。方堪用之。故言受用所成之法。如所成器。虽体即金。要成其器。方可受用故。言用器不说用金。此亦应然(文)义演云。疏冥性者。谓自性未生大等时。与大等冥合一处故。唤自性亦名冥性(文)今谓。冥性是非冥合之义。义演误。
  (二十六右)从自性先生大(文)。演秘云。问。自性生大。余二十二许展转生。云何论言二十三法总自性成。答。二十三体皆自性成。据相相起但言生大。余传传生亦无失矣。俱舍光记三云。谓我思量欲得受用诸境界时。三法即知动转之时。其体大故名之为大。
  (二十六右)或名觉(至)名慧(文)。觉者。净影云觉心。金七十上(二十二纸右)之文也。彼论云。是大即于智故大得智名。又云。决智名为大者。何名为决智。谓是物名碍。是物名人。如此知觉。是名决智。决智即名大。
  (二十六右)我执者(至)故名我执(文)。演秘云。疏我执者。执知其我所须事业。亦如律云执事人也(文)义演云。疏我执者。执即观察之义。观察于我知我须境。便生五大等。又云。即此我执执事于我。以转于我而生憍慢故名我慢(文)我执净影云我心。光记云。四从大生我执。谓缘彼我故。名我执(文)今谓。演秘义演。并为执事者不是也。又光记等唯言缘我。亦不尽理。并观七十及此疏文其立名意可知。金七十中(初纸右)云。我慢我所执者。我慢有何相。谓我声我触我色我味我香我福德可爱。如是我所执名为我慢(文)今谓。论约我执所知而说。今疏就能知而释。
  (二十六右)初名转异等(文)演秘云。我执初从大起之际名为转异。亦如世间苏油等瓶日炎津生。我从大生义同于此名为绢织。或转异者说彼大也。以言初故。大从自性转异有故。
  (二十六右)我慢生五大(文)。七十论云。五大初名火大炽。演秘云。问。按涅槃经三十九云。从慢生十六法。谓五大·五知根·五作业根·心平等根。一何乖返。答。有义经译误也。彼经下云。是十六法。从五法生。所谓五尘若慢已生十六法者。云何复云是五法生。故知译谬。详曰。或复彼宗计有八十部差经之上下各举一说斯亦何过。
  (二十六左)色成于火大等。光记三(十纸左)云。五从我执生五唯量。谓色声香味触。足前为九。六从五唯量生五大。谓地水火风空。足前为十四。谓色能生火。以火赤色故。声能生空。以空中有声故。香能生地。以地中多香故。味能生水。以水中多味故。触能生风以风能触身故(文)今谓。准疏及记根境相对生成。然所成根。不取疏成尘。诸根并同可知。净影章云。从声一尘生于空大。声触二尘生于风大。色声触尘生于火大。色声触味生于水大。从于色声香味触尘生于地大。地大从于多尘生故。最能生成一切万物。
  (二十六左)触成于风(至)而得于触(文)。义演二本(二十八纸右)云。问。以触为风大。风大成皮根。皮根得触而不得风。若尔触体是何。答。以坚湿痒饥等而造风大。与风体别。如胜论等。问。皮不得风。风何根得。答。心平等根不必皮得。
  (二十七右)故十一法(至)顺此后解(文)。演秘云。乍观两解。虽总别殊。然皆言大而能造根。十一非本。合顺二解。实理前释。且约展转有助成义。实成根体是五唯量。故顺后释。
  (二十七右)五知根者(文)涅槃经云。五知根眼耳鼻舌身。净影章亦同。金七十中(二纸左)云。耳皮眼舌鼻。此五名知根者。云何说名根。此五能取声色等故。说名知根。
  (二十七右)五作业根(文)。金七十中(二纸左)云。舌手足人根大遣。五作根者。云何名作根。语言等诸事。是五能作故。故昔圣立名名为五作根(文)今谓。论唯言舌。此疏言语具。通取口舌等。论虽二皆名舌。而知根中取知味边。作根中取言说边。二根有别故。论云。舌根从味唯生。与水大同类。是故唯取味。又云。是舌根与知根相应。能说名句味(文)涅槃经云。五业根手脚口声男女二根。净影亦同光记三(八纸左)云。语具谓肉舌。于语有增上。手于执有增上。足于行有增上。大便处于弃舍便秽增上。小便处于淫欲乐事增上。此等并有增上。应立为根(文)正理九(八左)唯取舌根以为语具。
  (二十七左)又此男女大遗根(文)。演秘云。疏大遗根等者。遗者弃。即是吐弃大小便路。
  (二十七左)有别作用故别立也(文)。金七十论中(三纸右)云。人根与知根相应。能作戏乐。及生儿子。大遗根与知根相应。能弃于粪秽(文)涅槃三十八(十九纸左)憍陈如品云。从性生大。从大生慢。从慢生十六法。所谓地水火风空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业根。手脚口声男女二根心平等根。是十六法。从五法生。色声香味触。是二十一法根本有三。一者染二者粗三者黑。染者名爱。粗者名瞋。黑名无明。瞿昙是二十五法。皆因性生(文)章安疏十五(三纸左)云。阇提首那宗迦毗罗。执因时有果因果同时。故百论云。迦毗罗弟子诵僧佉经二十五谛。今此具出。故知是也。又云(五纸右)此二十五谛与百论中有同有异。总为三。一者名异体同。论云。从冥生觉。从觉生我心。此中云。从性生大。从大生慢即是名异体同者。冥是八万劫外冥然不知。此中言。性是万法性。冥伏在于八万劫外不可得知。论云。觉知者。即是觉知八万劫事。此中言。大只是能大觉知慢我易见。二者名体俱同。即是五大五庆五情五业并心平等。三名体俱异者。论云。神我无主即是一根。此云染粗黑者。亦是一根。此即大异。染粗黑三云何为一。解云。三不并起。贪等前后。随取其一足二十四。问。此阇提既其宗于迦毗罗义。何故不同。解云。当佛世时不见三师。但见其从。其从改本故说不同。乃至五业中云男女二根。论以大小便为二根。各有所据。论就一体。经就二人(云云)但此性谛。或谓即是神我。或谓是冥初。皆有其义。冥初据二十五谛之初。以是冥谛。又言。是常及是神我。未测何异。于中云从慢生十法者。此未即生一十六法。无有染黑粗三一时而起。随从其一生。此不定故。先不说。言十六法者。即是五大·五知根·五业根·心平等根。列五根名。乃云触者。谓身为触。问。平等根者论家所明意识。明托五根起者为五知根。心既遍缘。故名平等(文)云是二十五法皆性生者。其实性生二十四法。能所合数故二十五(文)大乘义章云。五作业根。一手·二脚·三口·四男根·五女根。复有一种。心平等根谓肉心。诸大合成。故云平等(文)今谓。净影同经。与彼论违。因明前记略舌加皮。亦违经论。未详何据。
  (二十七左)次生心根(文)。大乘义章十六云。复有一种心平等。所谓肉心。诸大合成故云平等(文)光记云。彼计肉心名意。
  (二十七左)故因明说执我是思(文)。因明疏云。即前数论立神我谛。体为受者。由我思用五尘诸境。自性便变二十三谛故我是思。
  (二十七左)三德是(至)我便解脱(文)。因明疏云。由此三德是生死因神我本性解脱。我思胜境三德转变。我乃受用为境缠。缚不得涅槃。后厌修道。我既不思。自性不变。我离境缚便得解脱(文)七十论云。因智厌解脱。因细身得智慧。因智慧得厌离。因厌离舍弃细身。真我独存。故名解脱。翻此则系缚者。翻智者名无智。如人执言我可怜我可爱。我可爱者。由慢故计我。是名无知。此无知系缚自身令在人天兽等中。
  (二十八左)如军林等(文)。军者四军。四分律云。军有四种。一象·二马·三车·四步。僧祇律云。象军者四人护象足。马军者八人护马足。车军者十六人护车足。步军者三十二人执兵杖。具如四分律十五(二十二左)善见律十六(十纸左)如次下集成辨之(二之二)
  (二十九右)不同瓶等(文)。演秘云。问。瓶他许实。复多法成。今此因中岂无不定。答。亦入所立故无不定。
  (二十九右)然余处中假说言生(文)。义蕴云。金七十云。自性能与诸法为生因是也。
  (二十九左)若言三德(至)无同喻(文)。演秘云。疏。若三德至无同喻。一一别人。以三德成。而非是假。军等但以多人等成故名为假。不说军等以三德成。若三德为因。军等同喻阙无能立。若将别人。以为其喻。别人非假。阙无所立故名无喻。
  (二十九左)若尔五唯(至)以皆生故(文)。义演云。此释难。难云。如自宗五尘亦多事成。以一一皆用四大造故。即不许同军林等假。何故难他大等多法成。即同军林是假。岂不自违教。答。亦无违。然五尘即三假中相续假收。故无违教。问。若尔何故有处说之是积聚收。答。如演秘会。三假者。一相续假。二聚集假。三分位假。疏以皆生故者。意说。四大五尘皆是生灭无常。不同数论许大等一一法皆多事共成故有别也(文)演秘云。问。此论下云是聚集假岂不相违。答。此依未灭。约时言之名相续假。彼据积集多法以成故不违也(文)三假者出于第八论(三十八纸右)云。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已上论文)疏九本(六十七左)云。假有三种。一聚集假。如瓶盆有情等。是聚集法多法一时所集成故。能集成虽实。所成是假。二相续者。如过未等世唯有因果。是相续性。多法多时上立一假法。如佛说言。昔者尘王今我身是。所依五蕴刹那灭者。虽体是实。于此多法相续。假立一有情。至今犹在故。三分位假者。如不相应行。是分位性故皆是假。一法一时上立。如一色上名有漏可见有对亦名色等。并是于一法上假施设故。若彼实者。应有多体。其忿恨等。皆此假摄。又(六十九纸右)云。真谛三藏解拳论成此三假。陈那菩萨造(已上疏文)此中等者。假有多类故致等言。依对法抄第六(六右)有五种别。一假·二假·两种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谓观待假。待名为假。如佛地第三广百论等。二假者如六十五说。两种三假者。一种三者。如大般若仁王经说。一一种三者。如唯识第八说(如上所引)四假者。如大智度论说。六假者。如瑜伽第一百说。具如彼钞(瑜伽伦记五下五纸右)。
  (二十九左)又彼宗计(至)非现量得(文)。义演云。疏又彼宗计至非现量得者。意云。将欲破其现量得。先须叙计后(文)。演秘云。彼说五根心平等根是现量体。彼以大等成于色等故。得色时亦得大等。我执等法现量得者。皆准此知。
  (三十右)彼执是常(文)。演秘云。以非生灭名为常也。不同神我自性等常。
  (三十右)之现量所得(文)。演秘云。眼等五根体是现量。大等但是现量所缘。今置之言显是依主。不言之为言境体即是现量。
  (三十左)真如离言(文)。演秘云。真如体非多事成故不同彼(已上)今谓。真如虚空为不定矣。前后甚多。然以义趣有别为无其失。今总以离言为无过失。演秘别立不同之义。亦有其理。
  (三十一右)文有其八量有其十(文)。义演云。次下第二总破本事能成自性。合有十量。破第一难本三成。破第二难本非常。破第三以体例用。破第四第五不反例反。破第六以相例体。破第七二位相例。破第八体相相成破第九第十相体相即破。
  (三十一左)有能别不极成过及无同喻过(文)。义演云。疏能别不成过等者。意云。若宗但云无常。即宗法中犯能别不极成过。何以故。数论宗中不立灭坏无常。又无同喻。以彼大等非灭坏故。今加以转变之言。并无前过。以数论师许有转变无常故。
  (三十一右)论三体既遍(文)。演秘云。论三体既遍等者。问。外人难云。汝宗第八亦同此过。以能变识体无别故。汝若不违我何有失。答。由六识等熏习力故。山无山别。故第八识非一切处皆变为山不同汝。
  (三十一左)此中遮总合成一相(文)。义演云。意云。但遮三德总合成一大等相。不破大等。彼许三体相各别故。今就彼宗故为此破。
  (三十二左七)相实有三(文)。演秘云。三德未变大等法时。各有一相名之为三。变大等时方合为一。
  (三十三右)即救前难(文)。义演云。前计云三体名别。后合时方成一相。既被难已更救前难云。三体虽别。而相但是一。不由和合成一相故。与前别。既被前难。遂矫为此计。今第八更难。
  (三十三左)由违自宗故为一难(文)。演秘云。此中体相相例。而合成两难。以俱违宗故。但言一。
  (三十三左)合难二十四谛(文)。义演云。疏第三合难二十四谛者。意说。于中随救随难申□五难。第一总别相从难。第二相色见三难。第三相体随无难。第四二相互乖难。第五应见九三难。
  (三十三左)其大遂异(至)一相为难(文)。义演云。疏其大遂异者。意说。非谓三成大德即有三。可大等虽三德成但有一大乃至一心平等故。知一一义同。所以立多一法为一总相。故下救云。谁言诸法各是一耶。说总相言意在于此。
  (三十四左)彼若转计(至)各是一耶(文)。义演云。问。如何破总相不言有多总相。如何今救云谁言大等诸法各是一相耶。答。不然。如前总相者。即是三德所成大等二十三法。即二十三法各各体。一一义是同故名总相。以言总相。即唯有一相。若言大等是总即唯一相者。彼宗□□根心等事故前不然。又解云。彼宗所计萨埵等三。各有二相。一总二相。明知。所成大等既不一。然总相亦合多故。今转救不许有多。
  (三十五右)前第一翻(至)似同此难(文)。演秘云。次前论云。又三是别。是第一翻。言似此者。即此次下第三翻文。非此第二。以第二文而未难彼失本三相及本体故。生起下文故。第二末而言此也。
  (三十五右)汝根本三相共成一相时(文)。义演云。意云。此三相非是萨埵等三体名三相。但是萨埵于三体上。各有一大等相名三相。即三个大相名根本三相。即此三相和合。见一色等。如大既尔。乃至心平等根亦然。
  (三十六左)有一自相(文)。义演云。疏有一自相者。即萨埵自相也。
  (三十六左)论既有三相宁见为一(文)。枢要上末(十二纸左)云。此难三德。各应见一。与疏不同。一根应得一切境。以根无别故。一境诸根得。以境无异故文(宁字疏意犹言何也。枢要意小补韵会反词)义灯二本(三十纸右)云。论云。既有三相宁见为一者。大乘自宗能所造色。皆同一处。应体相别。云何见一。又如一境多生同变。亦应见异。云何见一。答。不同彼以非实故。自体虚疏。同业招故。故似于一。问。论云。即应一根得一切境。以三德成故者。佛法五根。俱四大造净色为体。何不一根得一切境。答。各自种生四大疏造。不同于彼皆三德成文义蕴大同。
  (三十六左)还应见一如何见三(文)。义蕴云。彼计。萨埵等虽名三相。以和杂故。所以见一。今且以大等一相。就本体难言应见三相。次第二量以大等一相。就彼名三相难。故令见九。前量就体。后量就相故二量别也。
  (三十六左)如前见色(文)。义演云。意云。如前文云如何现见是一色等。应于此中一一为难(三十八右)大为因慢为果(文)。义蕴云。但举大慢余法相望非无因果。问。自性望大亦为因果。何不从首而说。唯言大慢等耶。答。今言。意破由三德所成故无差别。自性体即三德故不明之。亦无违。
  (三十八左)然佛性论(文)。彼论一(十七纸左)上破胜论。次破数论中云。若灯能自照不更须别灯照者。瓶等亦应自照不更须别灯来照。若灯体暗故。应照自体。而不须别灯照者。瓶亦应尔。瓶体有暗。则应自照自体亦不劳别灯来照。瓶应自照故。是则瓶灯一种俱应自照并不由他。则瓶与灯复有何异。若灯不应照者。云何能照自体。若体无暗不须照者。复何劳照。若照自体者则有二失。一者体应有照故。须照者。此则与瓶为一。瓶有晴故。既不能自照。灯亦有暗。云何能照。二者能所照一。既是一体。竟谁为能所照耶。汝灯譬既不成证。量义亦坏(文)今案此文或未惬当。更捡他文。
  (三十九右)成劫之末等(文)。因明后记云。成劫之末有鸺鹠出者。问。前劫比罗。何故成劫初时出世。今此鸺鹠即言成劫末时方出。何意不同。答。虽俱总出成劫之中。先后有别故言初末。问。二十劫初而出。答。准理而言。合当十五劫后方成欲界。有情于中方出。若尔即合是成劫之末。何故言初。答。对后出者所以言初也(文)。义演云。疏成劫之末人寿无量者。然劫有四种。所谓成住坏空等各二十劫。今言成劫之末。即第二十劫。人寿无量八万岁等。乃至住劫人寿渐减。所以外道得经多千岁数犹在也。有云。成二十劫者。一劫成器世界。十九劫成有情世间。今言成劫之末。即十九劫等(文)今谓后记为正。
  (三十九右)昼避色声(至)方行乞食(文)。俱舍光记第五云。谓此外道身形丑陋。昼则隐伏山林。夜则来人间乞食。因惊孕妇令堕胎之后。便不乞食。乃于捣舂之所。拾碎米而食之。因以名焉。
  (三十九右)时人谓似鸺鹠(文)。尔雅云。怪鸱是也。其鸣即雨。为?可以聚诸鸟。头目如猫。昼无所见。夜即飞啖蚊虻故。庄子云。谓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鸣则后窍应之。其声连啭如云休留故。名曰鸺鹠。江东呼为车载板。楚人呼为快杜鸟。蜀人呼为春哥儿。皆言其鸣主有人死也。试之亦验。
  (三十九右)谓即獯猴之异名(文)。准理门论。猴恐狐字形误。彼论云。獯狐子光法师对面记云。獯狐子鸺鹠子异名也。(文)成韵云。广韵鸠鸱。关西曰训猴山东曰训狐。一名只狐。准广韵猴字亦可。
  (三十九右)旧云优娄佉(文)。玄应音义云。入大乘论四果论及旧百论等。云优楼迦者。并皆讹也。
  (三十九右)或名羯拏仆(文)。因明疏云。后因夜游惊伤产妇。遂收场碾米齐食之。因此亦号为蹇拏仆。云食米齐仙人。旧云蹇拏陀讹也(文)玄应音义二十四(二十七云)云。旧言食米屑也。外道修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三指。以物缚之。往至人家舂谷簸米处。以彼缚指拾取米屑。聚在掌中。随得多少去以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亦名[孚*鳥]鸠行外道。拾米如[孚*鳥]鸠行也(文)俱舍光记云。惊孕妇令随胎之后。便不乞食。乃于捣舂之所。拾碎米而食之。因以名焉(文)齐与剂通。剂分也。又药剂也。礼内则云。凡食齐视春时。又即浅切。音剪。说文断也。剪取其齐故谓齐为剪。又与齑通。齑碎也制也。古今韵会四(五纸左)云。齑增韵又碎也和也。集韵或作齑齐。通作齐。周礼五齐昌本睅拆□遁拍深蒲注。齐当为齑。齑菹菜肉之通称。俗作齑。
  (三十九左)一生中国(至)无具七者(文)。因明疏云。鸺鹠因缘如前已说。时彼仙人既悟所证六句义法。谓证菩提。便欣入灭。但嗟所悟未有传人。传者必须具七缘故。一生中国。二上种姓。三有寂灭因。四身相圆满。五聪明辩捷。六性行柔和。七具大悲心。经无量时伺无具者。
  (四十右)后住多劫(文)。因明后记云。后经多劫婆罗门等者。问。准此外道成劫未出言经多劫。是何劫耶。答。非经成住坏空等劫名之为多。但据日月岁数等劫名之为多。亦彼无过。设纵经于住二三万亿五顶亦名多劫也(文)。
  (四十右)婆罗痆斯国(至)五角(文)。演秘云。疏儒童子五顶者。有云。儒童有五弟子名五顶。有义。然即说儒童名五顶。然疏中说其儒童子称为五顶。亦未可依。儒童即是童子异名。婆罗门父非童子故。详曰。然初师义。虽无所据理犹可通。第二师义。斥疏全非。世之立名。有种种异。稚年貌美号为儒童。老从旧称斯有何过。若言儒童即令唯小。俗字观音应即是圣。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文)文轨师云。后住劫初。婆罗胝国有婆罗门子。名摩纳薄迦。此云儒童。亦名般遮尸佉。此云五顶。由具七德。彼仙为说六句义法。即日入灭。五顶后为其五弟子说此六句西明云。婆罗门子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更有弟子名曰五顶(文)灵泰疏云。疏有二说。一云。其顶有五旋发如角。二云。头上有五肉角故名五顶。
  (四十左)唯有六句(至)立十句义(文)。因明疏云。十八部中上首名战达罗。此云惠月。造十句论。此六加四。谓异有能无能无说。广如胜宗十句论并唯识疏解(文)。俱舍惠晖云。后代十八部中上首名战达末底。此云惠月。造十句论。开同异句为二。更加有能无能俱分也(文)又云。一梵云陀罗标。此云主谛。即实句义以九法为体。是常也。界成即聚不增。坏即散为极微不灭。与二十四法为所依。二梵云求那。此云依谛。是德句义以二十四法为体。此则配前九法。三梵云羯摩。此云作谛。是业句五法为体。离实德外别有五法。令实德作来。四梵云三摩若。此云总相谛。是大有句即前实德业。不能自有。由别有一大有有之。五毗尸沙谛。此云别相谛。是同异句。离实德业外有别自性。人与人同。人与畜异。由别有同异令同异也。六三摩夜谛此云无障碍谛。是和合句。能令实等不相离成。
  (四十一右)依九实故(文)。义演云。疏依九实故者。问。如异句不依德业偏依实耶。答。如德业二句。并是实我之德业也。故今异句唯依于实也。
  (四十一右)或总实异或别实异(文)。义演云。此解异句也。一个实句有九种不同。名总实异。就九实中一一有多细分名别实。下自解。问。四大有多极微即得有细分。且如时·方·空·意·我既唯是一法。如何言有细分有。答。亦有细分。且如时者。即有春秋等四时。方者即四方业。空者亦有细分。如随所有总无处。皆彰得空如屋中。亦有空外边亦有空。乃至色等诸法随一无处。皆彰得空故。空亦有多分。意者即约多人说亦有多意。我者亦约多人说故得有细分。我细分者。彰是不二义。
  (四十一左)实德业三(至)或共不共故(文)。义演云。意云。实德业三有功用。能共得果时名有能句。若实德业三无功用。不能得果名无能句。即多法不共不能得果故。无能句亦依多法立。又解云。有能有多法能合多法共得果。无能亦有多无能。能合多法不共得果为无功能。不相助故。故不共得果。如下自解。
  (四十一左)若有色味香触名地(文)。演秘云。问。十句论后诸门中云。地由十四德说名有德。如下疏列。如何今云地有四德。答。若显地体唯由四德。若论其地与德为依名有德者有十四德。余之德非显地故。故不言之。亦不相违。余水火等皆准此释。
  (四十一左)以德显地(文)。义灯二本(三十纸左)云。疏以德显地者。但为色香味触所依。以彼能依之德显此地体。若阙少德即不名地。余水火等准此应知。以其神我能为觉乐苦等九法和合因缘。既和合已知起知相名我。亦以彼和合等相显此神我意实义同。
  (四十一左)若有色味触(文)。义演云。疏若有色味触名水者。问。如何无香耶。答。不然。约本水体无香。不约余将水等以和合。真本水味也(文)义蕴云。疏若有色味香触名地者。问。疏下文列地有十四德。今者何故但说四耶。答。有二释。一云。胜宗十八部中计各异故。此言四者。据总者云。下列十四兼彰别德故有别也。今助释云。若具论地德乃有十四。今显体性唯四非余。余虽地德而非地体。今此四种亦德亦体。下文具明地德故不相违。解地既然。余皆同此。
  (四十一左)若是彼此(至)名时(文)。演秘云。疏能诠缘之因名时等者。由俱等时体是实有故。与诠缘心名句等而为因也。余皆仿此。
  (四十一左)非虚无为亦非空界色(文)。非三无为中虚空无为。亦非俱舍所谓空界是明暗等故云非空等。
  (四十二右)若是觉乐(至)名我(文)。演秘云。疏若觉乐至名我者。由我能令九德和合而能起智故。举所知及所起智以显我体。有云。和合即和合句。由我与彼和合为因。和合即能和合九德。详曰不然。十句论云。我谓是觉·乐·苦·欲·嗔·勤勇·行·法·非法等和合。因缘起智为相。若我亦是和合句因。彼论即应和合之下而置等字。既不如是。故知。者非和合因。又彼论释意云。谓觉乐等九德不和合因缘。起智名意。亦应意与不和合法而为其因。九德方能起于智耶。若许尔者。彼宗何处有不和合。若不尔者。我何故然。又十句论上下。不言我与和合句作因缘。
  (四十二右)不和合因(至)名意(文)。义灯二本(三十纸左)云。问。觉等九德不和合因缘名意者。岂彼意实不是彼意根。若是意根。心起依之。何得说言不和合因缘耶。解云。意望九德疏故。非能为彼和合因缘故。名不和合因缘。不是合彼九德不和(文)义范云。问。我十四德。何故唯与九德以为和合因缘。答。觉乐等九是能遍法故。和合此九方能起智决择是非。数量别合。离五虽亦是我之德非能遍法。故不说之。问。既以我为和合因缘。彼和合句复何所用。答。彼和合性和合九德。与我合时能起智相必以我为和合因缘。和合方能和合。若不起智相。但合实及德等。令不相离相属。此即但由和合之力。不要我为和合因缘。问。何故尔耶。答。我皆证境理须九德故。为和合因缘。若但言合诸法令不相离。非证境故不要九德。虽名和合不要我为和合因缘(文)义演云。疏若是觉乐至名意者。意云。此意虽能起智相。不能令九德和合亦有和合耶。答。亦能和合。虽不得九德具足。然随分多少不障。又疏为缘不如于我而能亲和合故。云不和合也。
  (四十二右)眼所取一依名色(文)。演秘云。疏唯眼所取一依名色者。简异余德名唯眼所取。色依一实名为一依。故彼论云。声触色味香。各一根所取。色味香等皆依一实。然眼取时。要多微合方为其境。今谈其色体依一实非一依色即眼能取。故彼论云。色香味等。若依极微及二彼果名非现量。若一依色即眼能取。何非现境。眼等所得皆现量故。或据其体是眼所取一依名色。不是许眼取一微色(文)今谓。疏文恐脱唯字。此处多以四字为句。况论文皆有。然演秘牒文全同论文。义演云。疏眼所取一依名色者。意云。色者眼家所取。一依者即色依一实上有也。且如地上有色。是岂不依一实地耶。地上既然。明和。香味准知(文)义蕴云。疏眼所取一依名色者。谓一极微之色名一依也。问。今言眼所取。岂一极微名眼取耶。答。眼虽不取一微。而一微之色即为眼所依功能也。今助解者。眼唯取色不取声等名为一依。非谓一极微色也。眼不取故余皆准此。
  (四十二右)一实非一实(至)二以上数(文)。义演云。疏一实非一实者有二解。一云。一实者。即唯一实句。非一实者。即即实句九种各各不同。名非一实。二云。一实者。即一父母极微。非一实者。谓□□□有多数故名非一实。问。父母极微体既有二。如何总名一实。答。父母极微体虽有二。同一实常能生诸法总名一实(文)今谓。二解皆非也。十句论云。一切实和合一非一实等诠缘因一体等名数。
  (四十二右)量有五种(文)演秘云。疏量有五种者。微短何殊。长大何别。俱依二微三微果故。答。体虽无别形待为异。有云。微大二量据卧而言。长短两种约立以说。详曰。何故立中不许微大。卧中不得有短长耶。论复不说教理并无固难依也(文)义演云。疏量有五种至五圆性者。意云。彼外道计长短微圆大等五者。但此极微本自有。如是长等性。不由横竖别等方有此相(文)今谓。义演为优。
  (四十二右)一微性(至)果上有(文)比谓下八十四字。应入下(四十三左)是现量体之上。义灯二本(三十一左)云。一微量唯二微果上者。以彼父母二微合生子微之上。有此微量以为根取最细之色。不与父母合者以非根境故(文)义演云。疏唯二微果上有者。意云。即第三微。由父母极微为因。引生一个子微。即三体各别义。又解云。由父母二极微和合一处即当子微。离子微外无别父母极微。即是三微同一体义。虽有两解皆有道理(文)此二义亦同义蕴(一之四十六纸左)具如次卷(五十二左)引之。义蕴云。疏微性等者。谓父母所生子微之上立此量。问。今此子微望父母微亦有相显。如何说言最微名微。答。本父母微圆量所摄。就所生中此最微也。又约根所得境中此最微故。问。微短二量俱二微果。此二何别。答。微性对大立名。短性形长立称。问。大长二量俱三微果已上立。复有何别。答。微果虽等自有长而不大。亦有大而不长故二别也。
  (四十二右)如萨婆多轻(至)是轻也(文)。俱舍论第一(七纸左)云。可称名重。翻此为轻。
  义灯二本(四十纸右)然此宗中长色中得有短色。不如轻重法。重必无轻。轻必无重。不作相形以成轻重。但言不可称之谓轻。可称之物即名为重故。
  (四十二左)二大性(至)以上方有(文)。义演云。疏三微果上有者。即第七微。即如前父母二微并子微。总三微为一父。又更有三微和合为一母(合前为六)所生得一果微故(是为第七)云第七微即圆微也。
  (四十三右)一非一实(至)因名别性(文)。义蕴云。问。此与前数复有何别。答。前言一实即是一数。非一实者。谓二数等。今此即说一实与非一实异故名别性。又如一水有多差别名一实。与火等别名非一实。俱名别性。问。若然与异句何别。答。彼取一实非一实等异。此取诠缘之因故不同也。
  (四十三右)但取初合名合(文)义灯二本(三十一纸右)云。合之与离。但取初合名合。初离名离。已后即非。
  (四十三左)三是离生(至)名为离生(文)。义蕴云。疏三离生至与空离所生之离者。谓如树等被所伐时。与空等离时于中后能生一离体故言所生之离。复有解云。如树被坏。初与空离。后归磨灭。复与空离故。言与空等离所生之离也。前解为本耳(文)演秘云。疏所生之离等者。如树草等。遭风等缘枝叶摧残。与空离际生得一离。离是所生。故名离生。所生之离者。此释词也。复由离体能令法离。合义翻此(文)义演云。疏前造实果至名为离生者。意说。如先造得禾稼等果。后被霜雪摧坏。既被坏已与空等离故云离生。离生者即生得离(文)十句论(二纸左)云。合云何。谓二不至时名合。此有三种。一随一业生。二俱业生。三合生。随一业生者。谓从有动作无动作而生。俱业生者。谓从二种有动作生。合生者。谓无动作多实生时。与空等合。离云何。谓从二至不至名离。此有三种。一随一业生。二俱业生。三离生。此中随一业生及俱业生。如前合说。离生者。谓已造果实由余因离。待果实坏与空等离。
  (四十二左)远见打钟久方闻声(文)。义演云。疏远见打钟等者。胜论宗计五尘中。色一离中知。余四尘是合中知。境至于根方生了相。如见打钟。即其义有与内宗不同不可难也(文)胜论取境有二说。别如光记辨(集成三之一)。
  (四十三右)远觉所待名为彼性(文)。十句论云。属一时等。远觉所待名彼体。近觉所待名此体(文)义灯二本(三十一右)云。远觉所待为彼性者。以能取心势远取之名彼。
  (四十四右)比有二种(至)比有风雹(文)。十句论云。一见同故比。于不见所相境有智生。二不见同故比。于彼毕竟不理见境所有智生(文)演秘云。疏比有二种者。相顺名同。违名不同。有云。因果同时名为见同。如火与烟。是同时故。因果异时名见不同。如见禾死已有霜故。虽有同时。约多分说。详曰难知。若同时见名同时者。见烟之时既不见火。何得名同。若亦见火。此即现何得言比。若言烟火据体同时名同时者。禾损与霜岂异时耶。若云见烟必有火体。禾损不尔。不相例者此亦不尔。如见禾盛名为见因。岂能生因此时有体有不遍失。复违彼论。论云。见不同故。比者谓见因果相属一义和合相违。于彼毕竟不现见境所有智生。论既自云。由相违等方有智生明。不同者是非顺义。同义翻此。
  (四十四右)地水火三(至)名为液性(文)。义蕴云。问。地火如何流注。答。如镕金时。地火二种皆见流液故。此液性通于地火之德也。
  (四十四右)现比智行(至)智种子(文)。演秘云。疏数习名念因者。但数修习名之为习。不同佛法熏习名习(文)义演云。疏现比智行至即智种子者。意云。此现智及比智相生已由能数习差别。故知念因也。止之因也。即唤此数习差别名为念因故。说此因亦得名念因也。问。既无熏习之义。如何得名种子。答。虽无熏习之义。然与熏习义相似亦名种子。或可。义当大乘中熏习义故名种子也。
  (四十四左)?掷等业(文)。演秘云。疏攒掷等者。由作因力而为因故。攒矛掷石。石等方去。不尔不发。
  (四十四左)正智喜因(文)。演秘云。疏正智喜因者。与知俱时喜受名因。或离染缘。而是正智喜跃之因。二释任取(已上)今谓。准下非法初释应优。
  (四十四左)先合后离(至)名为取业(文)。义蕴云。疏先合后离之因。名取业者。谓取物时。手与物合为先。物与处离为后。此因名取。又解。物先与彼空等相合。由取为因与空等离。
  (四十五右)有质碍(至)名行业(文)义灯二本(三十一纸右)云。取谓先合后离据上下论。行即约在地等(文)义蕴云。先合后离之因名行者。如人足等名有碍实。先与地合后与地离。此因名行。无实行体应然也(已上)今谓。取行二业。并言先合后离有何别乎。取业在手行业在足。取业在极微等。行业就有碍实。又义灯意。取据上下。行约在地。此为二业之别。义蕴取业二释。以何为正。取业在手则前释似优。以约手合故。然疏取业言极微合。后释为正。以物与空合。是名为合非手故也。
  (四十五丁右)云谓实德业(至)名同(文)。因明疏云。徐说先悟六句义法。说实德业。彼皆信之。至大有句。彼便生或。仙言。有者能有实等。离实德业三外别有体常是一。弟子不从云。实德业性不无。即是能有。岂离三外别有能有。乃至五顶虽信同异和合。然犹不信别有大有(文)胜论谓之。离实五顶立之。即实师资乖角忽起。于兹具见因明疏法自相相违下。
  (四十五右)俱舍论云总同句义(文)。俱舍五(二纸)云。又应显成胜论所执。彼宗执有总同句义。于一切法总同言智。由此发生(文)光记五(五纸左)云。又应显成胜论所执。彼宗执有总同句义。通一切法故名总同。于一切法上。总同言总同智。由此总同句义发生(文)因明后记云。准十句论唤作同句者。大有能与实德业三而为体性。同一有故。所以唤有名之为同也。问。同句与同异句二何别耶。答。有名同者。体一无同。同异不尔。总同总异及别同。体类即别故二不同也。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