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九(颂疏论本第二十九)

  且第一明四无量者(文)义章云。四无量者化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门说四○经中名此以为无量。亦云。四等缘于无量诸众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复名等(文)。
  释曰(文)此一段分为十。一显颂科。二列数释无量言。三明无增减。四出体。五行相。六所缘境。七依地。八不断惑。九修习。十依身。
  (如文可知之)。
  一慈二悲(文)寻。慈等释名如何。义章云。爱怜名慈。恻[愴*刂]曰悲。庆悦名喜。亡怀称舍。心无存着故曰亡怀(文)。
  言无量者。宝云。婆沙八十一更有三释。一云。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故。二云。对治无量放逸烦恼故。三云。如是四种是诸贤圣广游戏处故名无量(文)。
  引无量福故(文)光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从境为名。引无量福故。从等流果为名。感无量果故。从异熟果为名(云云)宝云。无量有情为所缘者。从境名也。引无量福。因无量也。感无量果者。果无量也(文)引无量福者。光云等流果。宝云因无量。可思之。尧抄云。引无量福者。慈等四无量为同类因。引生无量善为等流果。所等流善无量故。于慈等立无量名也。福善也。感无量果者。慈等四无量为异熟因。感欲·色界二界无量异熟果。欲界四无量感欲界果报。色界四无量感色界果报。所感果报无量故。于能感慈等。立无量名也(以上)遁云。由缘无量有情故。得无量福。以得无量福故。得无量果(文)。
  此有四障(文)惠云。欲杀有情心名嗔。欲害有情心名害。耽着境界不修善品名不欣慰。于妙欲境界起染着情无厌名贪也(文)宝引正理云。欲恼有情心所名害(文)余如惠。恼害之差异。可思之。
  一嗔(文)光云。且舍与慈有差别者。慈能对治嗔所引嗔。无嗔为体。舍能对治贪所引嗔。无贪为体(文)准此释。第一嗔嗔所引嗔。第四嗔贪所引嗔也。
  三不欣慰(文)明眼抄云。光云。不欣慰以嫉为体(文)云嫉为体意。显于他有乐无苦中喜受者。与嫉妒违也。义章云。喜除嫉妒。经有中亦云。喜除不乐。以嫉妒故。见他得利。心不喜乐(云云)。
  四欲贪嗔(文)论云。不净与舍俱治欲贪。斯有何别。毗婆沙说。欲贪有二。一色。二淫。不净与舍如次能治。理实不净能治淫贪。余亲友贪舍能对治(云云)。
  对治此四多行障(文)遁云。多行谓性增多也(文)。
  慈悲二种无嗔为体(文)于悲无量体。婆沙·正理·显宗。举无嗔不害之二师异说。今论云。四中初二体是无嗔。理实应言悲是不害(文)准理实应言之文。论主意用不害师。今疏云。若依论主。依用之色也。寻云。付无嗔为体义。与慈无量有何差别耶。答。光师所引正理论会云。性虽无别。慈能治杀有情瞋。欢行相转。悲能对治恼有情瞋。戚行相转。是谓差别(云云)又难云。悲无量治害。尤可为不害体耶。光云。以实而言。悲正治嗔。害是嗔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或悲治害。述论主义。论主解云。理实应言悲是不害(文)寻云。付不害义。颂文云无嗔性耶。光云。解云。不害似无嗔。以无嗔名说。故正理云。有作是言。说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实如是。但害似嗔。以嗔名说。悲之行相亦似无嗔。立无嗔名。理实是不害(已上论文)又解。颂文是前师义(云云)明眼抄云。此中有三解。一解依颂会长行。次解依论主义会颂。次解长行二义。颂且明前师义也。今且云。第二释似胜(以上)。
  喜即喜受(文)喜无量体异说非一。婆沙论举二师说(喜根为性。欣为自性。然无评家)正理论出三师说(一喜受为体。二以欣为体。三无贪为体。光云。彼论意破初说。存后两家云云)今论同婆沙初师。以欣为体之义内。又有异说。婆沙论云。有余师说。此喜无量欣为自性。欣体非受。别有心所。与心相应。有说。欣在喜根相应聚中可得。有作是说。喜根后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云云)。
  舍即无贪(文)麟云。谓于亲友起贪心。次缘怨家。亦损亲友。便生嗔也(云云)问。舍以无贪为体。唯应治贪。何前云治嗔耶。光云。此舍无量所治嗔。贪所引故。贪是其本。嗔是其末。若贪不起。嗔亦不生。故舍无贪性亦能兼治嗔(文)。
  若依论主(文)问。论主意以无贪·无嗔二法为体者。颂文何云无贪耶。光云。解云。理实此舍以二法为体。颂言无贪。且从强说。或颂无贪是前师义(云云)。
  与乐是慈(云云)宝云。正理论云。此阿世耶有差别者。观有类如己谓慈。乐有情类离苦谓悲。于他兴盛欣慰谓喜。于亲怨相不思谓此舍(云云)光云。阿世耶者。此云意乐(云云)。
  欣慰是喜(文)喜无量欣慰行相者。慈无量与乐。悲无量拔苦之上。作欣慰行相也。此则欣诸有情得乐免苦之义也(以上本义抄词。但此正理论欣为体义注也。可分别之)。
  舍怨舍亲(文)光云。怨家易舍故先舍怨。亲爱难除故后舍亲(文)宝云。正理论云。此阿世耶(此云意乐)有差别者。观有情类如己谓慈。乐有情类离苦谓悲。于他兴盛欣慰谓喜。于亲怨相不思谓舍。婆沙八十一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忘怀平等是舍相(已上论文。以上)。
  愿诸有情得如是乐(文)神云。正理论云。且慈无量愿得何乐。有说。愿得第三定乐。诸受乐中此最胜故。若自未证由闻故知。有说。愿得涅槃妙乐。于诸乐中此最胜故。有说。愿得阿罗汉乐。此已解脱诸烦恼故(文)问。虽作与乐等行相。实不得乐。非颠倒耶。光云。虽实未得。由善意乐无颠倒。虽实未得。与胜解相应起故。非执真实。故非颠倒(文)惠云。大乘真实与乐。如变大地为金银。搅海水与苏酪等也(云云)。
  缘欲界一切有情(文)光云。正理云。皆缘欲界有情为境。能治缘彼嗔等障故。谓于欲界有怨亲中三聚有情。能生嗔等。于中有舍怨亲等相便能伏除嗔等烦恼。是故此境唯欲有情。必不缘色·无色界。大悲体是无痴善根。由此力能通缘三界(文)。
  喜无量唯依初二静虑(文)光云。第三喜无量但依初·二静虑。喜受摄故。余定地中无此喜故(文)。
  余三无量依六地(文)光云。此师唯约定地以说(文)。
  或五者(文)光云。或有欲令唯依五地。谓除未至。是容预功德。已离欲者方能起故。未至定是未离欲道。设已离欲亦不能起。此师但约容预德(文)。
  或有欲令此四无量(文)宝云。此师意说。定·不定地·根本·加行。以皆缘无量有情。授与饶益。除去衰损。庆慰得舍。忘怀平等故(文)。
  前文已释根本不断惑了也(文)二十八卷云。无漏能断惑及诸净近分。释曰。诸无漏定皆能断惑。诸净近分亦断烦恼。即欣上厌下断也。言近分者。简根本地。以根本净不能断惑。不能断下。谓已离故不能断自。自所缚故不能断上。以胜己故。中间禅亦不断惑(文)。
  上亲友者(文)麟云。先从上亲起者。谓从易向难故。修悲及喜同上。若修舍者。从处中起。与上不同。先舍处中。顺舍易故。上亲起贪舍难。故最后说(文)。
  谓财法交(文)财法交者授与财法交极亲爱云意欤。光云。正理论云○中亲友者。谓财法交极相亲爱。下亲友者。谓唯财交亦相亲爱(云云)。
  随得一时必成三种(文)麟云。若于初二定得一必四。若三定已上得一必三。以无喜故。今约定成故言成三。不言成四(文)光云。随得一时。必成慈·悲·及舍三种。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文)。
  初句总标(文)此一段分为十。一颂科。二标数释相。三别明前三解脱。四明前三依地。五明四无色解脱。六明灭定解脱。七总明缘境。八明第三定无解脱。九明修净解脱。十释身证名。
  谓于内身有色想贪(文)光云。一于内色身有色想贪。为除想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今方内身令贪不起。名初解脱(文)古(尧)云。有缘内身之想。与此想相应贪亦有身中。为伏除此贪故观外不净青淤等色。令贪不起。故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修今此解脱行者。虽已离欲贪。而为令坚固故。以不净行相观外诸色。由于外色数观察故。于内身色中亦生厌想观外不净相已。方内色身亦是不净。故贪不起也(以上)此意。内者内身。有色想者。有缘内身色想相应贪(为言)观外者他人身也。寻。于心所中何取想耶。光云。然契经中言想观者。于贪聚中想增言想。于无贪聚中观增言观。故言想观(文)宝云。言内有色相观外色者。谓胜解作意。观自己身被虫啖等。见内身相及见外虫故。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故正理云。经言有色观诸色者。为显何义非未除色。能如实通此经深义。然诸先圣传授释言。未能伏除缘内色想。是有色义。云何知然。第二解脱差别说故。谓于第二既作是言。内无色相观外诸色。故知初解脱未除内色想。由此论者建立最初。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观行者如害怨尸。虽已离欲贪。而为令坚固。以不净行相。复观外诸色。由于外色数观察故。于内色中亦生厌想。如乐净者。颈系拘尸。极怀羞惭深生厌恶。如是观外不净相已。方内色身亦是不净。观心净故。见内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如观箧中众色类物。名初解脱极成满位。此成满位解脱何法。谓心于色不乐增背诃毁厌恶。遮止欲贪。即解脱欲贪。是无贪性故(已上论文云云)此意。内者内身有色想者。有缘内色想。是有色义。谓观内色生厌想。遮止欲贪(为言)观外者虫等也。两师意可思之。麟云。言于内身有色想贪者。此是旧解。以有想贪故名有色想。新云。谓胜解作意观身自己被虫啖等。见内身相及见外虫。故云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此以身想名为色想。与章不同(文)旧解光释。新宝释。明眼抄云。今见二师意。光师自身名内。以他人身等名外。宝师以自人身名内。以虫等为外也。然正理论初解脱云。观外不净已方内色身(云云)知观他死尸不净已。以方自师。光法师意顺此文也(以上)。
  谓于内身无色想贪(文)光云。二于内色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于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第二解脱(文)宝云。言内无色想观外色者。谓胜解作意。见内自身被虫食等。不见身相。顺见虫等。故言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故正理云。修观行者从此后时。渐复遣除缘内色想。谓以胜解想自命终。舆载身置弃尸处。种种禽兽争共食啖。须臾身尽唯见禽兽。或于是处以火焚烧。乃至遗灰风所飘鼓。须臾身尽唯见空界。或想自身。如苏盐等为火水等之所融消。乃至身无唯见火等。名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此胜解力除色想故。虽缘身起。而不见身。既已遣除缘内色想。心相续转无别事业。胜轻安乐任运现前。于此位中。数数修习缘色处境厌背行相。是名第二解脱成满。亦如第一解脱欲贪。虽于先时修不净想已得解脱。缘色欲贪。与无始来我爱难遣。若观身有。仍恐追生。故后复修内无色想厌恶色观。清净过前。行者尔时。依初静虑得此二观。深生味着。为欲令此转增进故。入第二静虑。复修二解脱。复修二法次第如前(已上论文)宝意。内有色者。见内身色相乱坏不净流出故云有色。内无色者。前内色未无。今内色已无。禽兽食啖尽故云内无色也。同智论说欤。麟云。第二内无色想者。亦是旧义。新云。胜解作意。名自身被虫食等。不见身相。唯见虫等。故言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文)。
  第三净解脱(文)光如今疏。宝云。正理云。彼瑜伽师久观不净。厌恶转故。令心沈忏。为欲策发令暂生欢。或为暂解。久修劳倦。或为自审验不净观堪能故。彼复依第四静虑。于欲界色起净胜解。先取宝衣花等净相。由胜解力渐广思惟。遍于所缘作净行相。如契经说。彼于后时。应取少净相总思惟诸色。此虽策心。而不掉举。虽观净相。而不起贪。既知善根势力增上。次复于境略聚其心。于一所缘观净而住。此位名曰净解脱满。能究竟舍不净想故。此净解脱亦如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已上论文以上)问。观净色相如何。义章云。又此观时。先取金银诸宝色光。以方骨色。所取宝色实是清净(文)又云。净解脱者。除去皮肉。唯观白骨。又观骨光。作其青·黄·赤·白想。名净解脱。观法云何。先取金银诸宝等光。用方骨相。后得见之(文)。
  依婆沙论(文)婆沙论八十四云。问。解脱是何义。答。弃背义是解脱义。问。何等解脱弃背何心。答。初二解脱弃背色贪心。第三解脱弃背不净观心。四无色解脱弃背次下地心。想受灭解脱弃背一切有所缘心(文)。
  初二解依初二意起(文)论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文)古(尧)云。初·二不净解脱。初禅解脱能治欲界眼识所引贪。第二禅解脱能治初禅眼识所引色贪也。问。初二解脱唯以欲界色处为境。然色界色清净。何观欲界不净色。离色界色贪耶。答。光问答也。光云。问。色界色净。观欲不净。如何能离色界色贪。解云。此非正能断。令暂远离故(云云)又光云。正理云。欲及初定有显色贪。由眼识身所引起故。为解脱彼。初·二定中立初二解脱。二·三定中眼识无故。亦无所引缘显色贪故。三·四定中无不净解脱。初·二解脱相似善根。虽欲界中容得有。为欲贪所陵杂故。不立二解脱名。三·四定中。虽亦得有。去所治远。势力微劣。不得名第三解脱。依彼后静虑离八灾患。心澄净故。第四并近分立后静虑名(文)。
  无色散善者如命终心(文)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其位可不定。不可限命终心。是以今论余所中。明二十心相生云。生得善心无间生七。无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自界加行善心判。若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终心者。岂可生加行善心哉。难。论文云。彼散善者如命终心(文)限命终心(见)如何。答。案论文起尽。四无色解脱体。简彼界散善标亦非散善性微劣故毕云。彼散善者。如命终心。无色界散善微劣事。如命终心云也。如言所显。其意在之。全非遮余时起生得善心矣(已上本义抄意)。
  灭受想解脱(文)灭尽定十四不相应中一也。根品(第五卷)释之。谓有实体性。灭心心所。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唯依有顶。下诸地皆有想。行相粗动。难可止息。有顶名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依有顶也。彼无色。若灭心。同断灭。故异生怖畏不修之。圣者现法涅槃胜解ヲモテ入也。
  一者想心(文)麟云。言想心者。谓粗相心也(文)想微细微微三心者。心品粗细最细三重也。谓粗云想。细云微细。最细云微微。此位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有二十二物。二十一心所者。大地十·大善十·欣厌随一也。光师余处(五)所引婆沙论云。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法。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云云)意灭二十二物心心所。有二十二物不相应行。替处名灭尽定也。想心等三心位。若欣心所现起之时。缘灭尽定。厌心所现起之位。缘受·想等心所。不缘灭尽定也。难。光释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方能入故(文)如此释。不缘受想等(见)如何。答。入心位厌受·想等心所。欣灭尽定。不过此二。厌受·想等心所之时。虽不缘灭尽定。此犹欣灭尽定故。厌受想等心所也。故对出心广缘余法。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等也(以上本义抄意)问。今疏云入灭定心。总有三种(见)如此释者。入心者亘三种(见)然结释云。从微微心入灭尽定(文)若尔。入心可限灭尽定欤。如何。答。今此入心者。专虽名微微心。广取之者。可通想微细心也。故标释不相违欤。本义抄当处并第五卷论义在之。可见之。
  入心唯是有漏(文)光云。入心缘彼灭尽定寂静方能入。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反缘灭定。故通二种(文)。
  初二可憎(文)麟云。初二可憎者。观不净故。第三可爱者。观净色故(云云)。
  各缘自地上地苦集灭谛(文)麟云。缘上苦·集·灭者。谓下劣故。及背下故。不缘下也。及缘九地类智品道者。谓无色不缘下欲故。不缘法智。此四无色能遍缘故。故能缘非择灭及虚空等。故婆沙云。若谓一物。若谓多物。一切皆缘。又云。灭受想解脱无所缘(文)空无边处近分地加行善心。缘第四静虑有漏法。唯限粗苦障三行相故。择灭无为。非粗苦障法故。不缘彼有漏法上择灭也。类智品道。九地展转为同类因故。无色界心。缘下地类智品道故。缘彼法上非择灭也(第二十卷一个论义也)无色界善心。可缘下地能治类智品道也。类智品道。可为无色界能治之法故。设虽下地能治。亦缘之也(此同处论义也)。
  第二定中无眼识所引显色贪故(文)第二定中无色贪故者。述第三静虑不立初二解脱故也。谓欲界(并)初静虑。有眼识所引显色贪故。为对治彼。初·二静虑。立初二解脱。第二定中。无眼识所引显色贪故。第三静虑。不立初二解脱(为言)自地妙乐所动乱故者。明第三静虑不立解脱故。第三静虑意地妙乐受所动乱故。不立净解脱(为言。本义抄趣)问。初二解脱。唯治显色贪。为当治形色贪欤。答。通治显·形二色贪也。但论文。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者。就显且述治显色贪。尽理论之。可云通治显·形二色贪也(以上本义抄)古(尧)云。青·黄·赤·白四色。是众色根本。长短等形色。是青等上差别故。初二解脱。依治显色贪。亦形色贪自被治欤。
  答为欲令欣(文)论云。为欲令心暂欣悦故(文)光云。一为策心令欣。二为审知成满(文)。
  此二胜故二界边故(文)殊胜故者。余解脱身中证得故。虽可名身作证。第三·第八殊胜故。得身证名云心欤。或又第三净解脱名身证。义章云。观察净身。证得解脱。名身证解脱(云云)第八解脱名身证。光所引婆沙云。想受灭解脱。以无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名身证(云云)二界边故者。光所引正理云。色解脱中。净为边际。于诸无色。灭定为边(文)。
  一内有色相观外色少(文)光云。一于内色身。有色想贪。为对治彼。观外小色。作青瘀等。二○观外多色○三于内色身。无色想贪。但为坚牢。观外小色。作青瘀等。令贪不起。四○观外多色○又于内身。无色想贪。但为策心或试烦恼。观外青黄赤白四色。令贪不起(云云)问多少分别如何。义章云。于外色中。始观一身。以为不净。名外观小。何故不多。龙树释言。学观之始。畏心难摄。不取多观(文)。
  初二如初解脱(文)光云。初二胜处自性地等。如初解脱。是初解脱果故○(文)次二胜处·后四胜处同之。麟云。解脱是因。胜处为果。因修解脱。八胜处故。前三解脱。于诸色中。但能总取不净净相。今八胜处。于诸色中。分别多小青等异相(文)异相者变异相也。
  观外青黄赤白(文)义章云。青黄赤白是八解中第三解脱。于外色中。除去皮肉。作其骨想。后观此骨。作其青黄赤白等想。为四胜处。观法云何。欲为青观。先得四禅。次于外色取小青相。还入定中。复观皮青。如是往返。极令能熟。名青胜处。黄等亦然(文)。
  能制所缘(文)宝云。前三解脱。于诸色中。但能总取不净净相。今八胜处。于诸色中。分别小多青等异相故。前解脱。但于色中。弃背欲贪及不净想。今八胜处。能于所缘。分别折制伏。令随心转(云云)分折所缘境者。分别青黄赤白事欤。
  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文)释胜处名也。宝云。言胜处者。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故名胜处。答。降伏所缘。摧灭贪爱故。名胜处。正理云。或于是处。转变自在不随起惑故。名胜处。胜于处故。立胜处名。或此善根即名为处。处能胜故。立胜处名(云云)光云。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故。名胜处。或胜烦恼故。名胜处。或此善根名处。处能胜故。名胜处(云云)。
  解脱后起胜处事。明眼抄云。问。若解脱后起胜处者。第二解脱。已舍色贪。后起胜处。初二何故犹名内有色想耶。答。若依光意。有色想贪者。且约义次第也。非实有贪也。若依宝法师。虽已舍贪而有色想。观内身故也(以上)。
  遍处有十(文)问。遍处观门行相如何。义章云。行者初先系意安静。于己身分。取小青相。极令明了。如明镜中见诸色像。以渐广之。周满世界。同为一青。名青一切处。黄赤白等类亦同然。次始于自身。观小地相。极令明了。以渐广之。周遍世界。悉为一地。名一切处。水·火·风等类亦同然。患色多过。次舍色相。缘无边虚空。先缘咽·喉·鼻·口等空。极令明了。以渐广之。见一切界同为一空。名空一切处。患彼空观外缘之恼。次舍空相。缘无边识。始观一识。极令明了。所谓观于缘一空识。以渐广之。见无边识。皆令明了。名识一切处(云云)。
  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文)问。论文列十遍处。次第如今疏释。若尔者。前观地等。后观青等欤。答。思前八遍处观门次第(如疏次下释)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也。但于论文次第者。泛尔只述十遍处相。更非由观门次第列之也(以上本义抄)。
  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文)宝云。正理云。经于此处皆言一想。上下及傍无二无量。于一切处。无间无障。周遍思惟。故名遍处。遍于处故。立遍处名。或此善根即名处。行相遍故。立遍处名(云云)。
  缘欲可见色(文)问。前四可尔。次四观地·水·火·风。可云缘触处耶。次下释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云云)光所引婆沙论文同之。知地等遍处。观青等能造也。何云观假四大耶。答。光云。实缘色处。假想地等故。正理云。如何地等亦名色处。地地界等有差别故。显·形名地等。说地等遍处。不言地界等故(文)此释意云。上卷云。地谓显·形色。随世想立名。水火亦复然。风即界亦尔。显·形二色之上。随世间想。假立地·水·火·风四大种名故。前八遍处之中。后四遍处。缘此假立地·水·火·风四大种名显·形二色。假作青等所依实地·水·火·风四大种行解故。虽名地·水·火·风遍处。实缘可见色也(为言)但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之文者。就今所作行解。云观青等所依大种也。遍处是假想观门故。虽非触处之中实四大种。缘假四大种。作青等所依实四大种行解也(以上本义抄)。
  灭定解脱根品已释(文)根品次。圣由加行得(文)此灭定。唯圣者得。异生不起也。又唯加行得。非离染得。以无心故。要大加行方可得也。灭定初人中(文)灭定未曾修。初起难故。以人中说力者故。慧解利故。在人中初修起已不退者。直生有顶。若退者。生色界已。由先习力。得起灭定也。
  生上二界总由三缘(文)正文云。颂意明于上界中起定之缘。非明生上界缘。故论云。生上二界。总由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文)。
  一由因力(文)宝云。此于先时近者。近曾起者。及数修者。数数修故。即是近同类因。由此二因力故。生色无色。虽无教力。而得生起(文)麟云。一由因者。此有二相。一于先时。虽非数习。由近起故。今能起定。二虽非近起。而数习故能起。此二并是因力。谓现同类因(文)。
  造感上地生顺后受业(文)麟云。顺后受业者。以顺生是因力摄故(云云)。
  生上二界起无色定(文)麟云。上总述三力。下约三界别辨。无色由二力。色界由三力。欲界由四力。无云等天无灾患者。谓由第四静虑无三灾坏故。不由法尔。起无色定。生无色。生色界。起静虑。及法尔者。下三禅为灾所坏故。有法尔(文)生下三静虑者。灾坏时。法尔次第起二·三·四禅定。生第四静虑时。无灾坏故。起无色定。由因·业二力也。
  更加教力(文)麟云。正理云。谓人三洲·天亦闻教微故不是(文)。
  已下是流通分(文)问。第一卷疏云。初三行颂。是序分。次有六百颂。是正宗。后四行颂。是流通分(文)此则迦湿弥罗义理成已下。为流通也。神泰(并)宝记同之。若尔者。今何以佛正法有二之一行。属流通耶。答。第一卷疏以六百行颂。为正宗。以七言颂。为序分流通。故以后四行颂。为流通也。然约所明义论之。于六百行颂。明所简择有漏·无漏法义颂。正为正宗。佛正法有二之一行。非简择有漏·无漏法义故。且属流通(以上)古(尧)云。若具论之。以佛正法有二已下颂。可为流通分也。然上卷者。且约七言之颂。不取佛正法有二颂欤(以上)。
  正法有二(文)准宝记。此下文有三。一述二种正法。二(有能受持已下)述能持人。三(圣教总言已下)述住时分。就中有两说(矣)。
  谓契经调伏对法(文)光云。教法者。谓三藏教法。一素怛览藏。此云契经。二毗奈耶藏。此云调伏。身语律仪调伏行者。教诠调伏。从所诠为名。三阿毗达磨藏。此云对法(文)。
  圣教总言(文)初师意。如来圣教。盛行世间。唯限千载。不过此时云也。但如来圣教。才传世间。虽至像法·末法之时。彼皆衰微。不如千年之时分故。以少属无·云唯住千载也。
  有释(文)第二师意。释尊入涅槃一千年以来。无有入圣得果者。故证法住时。唯限千年。千年之后。教法独盛。受持正说者。便住世间故。云教法住时复过于此也。今此说意。尤叶道理故。宝法师判二说正义云。今详两说。后说为正。所以得知今时有教法故。
  论云此论依摄(文)惠云。此论依摄者。此条前摄彼胜。依彼文也(文)。
  我多依彼(文)光云。我多依彼释对法宗。于中时以经部义宗。少有贬量。为我过失。然亦未敢即为指南(云云)。宝云。多依婆沙论释。多言显示少有异途。谓形色·像色。过去·未来。有·非有等○少有贬量毗婆沙义。是我过失。以非世尊大圣弟子辄有贬量故。成过夫。论主谦也(文)。
  凡厥异生(文)光云。凡夫愚痴。无有慧眼。不能观见四真谛理。起惑住情。无法自制。名无制人。由起鄙恶寻思。独迷横计。惑乱圣教。
  大师世眼久已闭(文)光记意。已下六行颂。长行中引来颂。非本颂欤。谓世亲菩萨。造俱舍论六百行颂。遣门人寄往迦湿弥罗国之时。无有此文。后被请释论。解释六百行颂之日。初制大师世间久已闭已下六行文。故长行摄。非本颂也。今疏意。为本颂摄欤。但伤叹劝学已下科文。同光记也。宝记意。自下为流通分也。宝云。自下有三颂。大文第三。流通分。此中三颂。总有十二句。第一四句。伤叹教法灭。第二四句。伤叹证法灭。次两句。双伤二种正法灭。次一句。伤叹烦恼力增。后一句。劝求解脱也(云云)又云。就第一颂中。有四句。初一句。明佛善说教。能开世眼名世眼也。大师涅槃。向有千年。故言久闭。第二句。明大弟子说教堪为证者多散灭。多言显有少分。第三句。明世眼久闭。能为证者多散灭故。无见真理人也。无真见人故。无判教人也。第四句。明不见理故。鄙寻思。由鄙寻思。妄制教故。乱圣教。乱圣教故。教法灭。第二颂。有四句。第一句。明无教授本师。自觉者佛也。已归胜寂静者。归涅槃也。诸寂静中。涅槃最胜故言胜。明教授本师也。第二句。明无弟子教授持彼教者。谓圣弟子多随灭者。谓大弟子多随佛涅槃也。多者。显亦有少。第三句。世无依怗者。明无上两人也。丧众德者。以无师故。无定慧德也。第四句。无钩制惑者。定慧如钩。惑如狂象。狂象无钩制御。随意东西。诸惑无定慧钩。亦随意流转。由斯证法将灭。第三颂四句。初句。既知如来者。法主也。正法者。教证正法也。寿者。一千年也。第二句。渐正论亡者。谓初百年渐次至九百年也。如至喉者喻也。如人将死气尽至喉知死不久。正法渐次沦亡。至九百年。将灭不久。第三句。是诸烦恼力增时者。明恶时也。二种正法将灭。众生烦恼增时。第四句。应求解脱勿放逸者。勤学正法也(云云)。
  享禄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抄功毕。当夏比。对洛阳建仁寺秀藏主。讲谈之次。披具书抄之。
  法印权大僧都英宪(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