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七(颂疏论本第十七)

  谓贪等相应思(文)贪等转故思转者。转者起也。贪等起。思即起也。贪等行故思行者。贪等迁流游行。思即行。如此随贪势力故。思造作依托贪故。贪等三与思为道。重心云。贪业道贪造作。瞋业道瞋造作欤。光云。如彼贪等势力。而思有造作故。贪等是思依托处故。名业之道(云云)麟云。以思依贪等转故。如人依道。此贪等体虽非业。是业之道(文)。
  思所游故(文)问。云所游履。云所依托。意如何。答。于道所依义所依托所行义(所游履)在之。如人依道游行。思依贪行转也。光云。前七体是业。身·语业性故。亦业之道。为彼思业所游履故。由因等起身语业思身语业为境转故。名业道(云云)。
  业道者具显业道业业道(文)麟云。谓前七业业道类。贪等三业之道类。虽彼不同。而一业道名通两处故。此两类总得名业道(云云)。
  一业为余业一道为余道(文)一业为余业者。一业名为余业名也。一道为余道者。一道名为余道名也。十同名业道故ヲ释スル也。一业道名同十。与云业道也。其业道性·类虽不同。业道名同ナリト。为言。惠云。一业名通三业。一道名通十道。如车牛名通一切车牛也(文)。
  于典籍中(文)经典也。意云。说识住经典中云也。
  四识住事。第八卷疏云。如经言。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四是所住。识是能住。识所住故。名四识住(文)。
  离杀等七(文)麟云。离杀生等七至类前应释者。前释不善业道。今善业道与上是同故。类前释(云云)。
  义便明断善(文)惠云。由十业道中有邪见。明邪见次便。明断善也(文)光云。义便明断善。一问。恶业皆与现善相违。诸断善根由何业道。二问。断善·续善相云何(文)夫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道理思也。邪见亘善恶拨无果报也。邪见中上品圆满邪见起ツヨル时无始已来所数习。生得善根断也。生得善被断时。云断善根本时也。不至此位前。邪见缓故。断善加行位云也(已上禅谈抄)。
  唯有上品(文)惠云。问。九品邪见皆能断善。如何言唯上品邪见能断善。答。据实。九品邪见皆能断善。此言唯上品者。据第九品都尽处说也(文)今疏唯有上品者。上上品也。此则举九品善根断尽位也。夫断善相。如修道智慧断修。或先起下下品邪见。断上上品善根。乃至起上上品邪见。断最微细善根。顺逆相对可知之。是以发智论第二云。云何微俱行善根。答。断善根时最后所舍。由舍彼故。名断善根(文)微俱行者。最后所舍是微细故。今论云。如是说者。渐断善根。谓九品善根。由九品邪见。逆顺对渐次而断。如修道断修所断。或即下下邪见能断上上善根。至下下善根上上邪见所断。若作是说符本论(文文)本论文。上所引发智文也。
  所断欲生得者(文)决云。断善者。必是未离欲者也。未离欲者。身中无色·无色善根。离下地缚。必得上故。故离下地染时。得上地功德。既未离欲也。何有色·无色之功德耶。故断善者。唯断欲界善也(已上)。
  加行善先已退(文)惠云。加行善有九品并发。我皆在加行时舍也。今言断九品。据生得说也(文)。
  一切邪见皆能断善(文)光云。若有漏无漏缘·自界他界缘邪见皆能断善。无漏缘·他界缘。邪见虽境不随增。同类遍行因亦增邪见。有强力故亦能断善。又解。虽境不随增。相应俱有因。亦增邪见。有强力故。亦能断善(文)意云。无漏缘·他界缘。邪见于所缘境不随增方。虽其力劣。为同类遍行因。作随眠随增方。强盛故有力。能断善根云也。有余师说者。以不随增境界。他界缘·无漏缘邪见势力劣也存。不断善根云也。惠云。余师意。他界缘不缘自界因果。无漏缘不缘有漏因果。故不断善。破云。虽不缘自界及有漏因果。还缘他界因果及无漏因果。故言一切也(文)。
  渐断者(文)麟云。言渐断者。是正义。如修道断修惑。有余师云。九品善根。由一刹那邪见顿断。如见道断见惑。有说。断九品善。终无中出。如见道中。如是说者。通出不出。如断修惑(文)。
  论云若彼律仪(文)论云。有余师说。先舍律仪。后断善根。末易舍故。如是说者。若彼律仪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断舍彼律仪。以果与因品类同故(云云)光云。此释二俱舍。一叙异说。二申正义。此叙异说。因彼善根发得律仪故。善根是本。律仪是末。末易舍故。所以先舍。本难除故。所以后断。如是说者至品类同故者。此申正义。九品善根能发九品律仪。若彼律仪是此品善心所等起果。此品善心断时。即舍律仪。以果律仪与因善心品类同故。若加行善所发律仪。断善加行位舍。舍彼善故。正理云。诸律仪果。有从加行。有从生得善心所生。若从加行善心生者。律仪先舍。后断善根。然断善根加行根本。皆名断善。依此故。说断善根位舍诸律仪。若得生得善心生者。随断何品。能生善根所生律仪。尔时便舍。能等起随彼舍故(文)准此释。今疏诸律仪果有从加行已下文。正理论也。此文云。律仪先舍。后断善根(文)同今论不正义有余师说故。解云下会之。言先舍者。据先加行位舍也(云云)意云。加行善心所发律仪。断善加行位先舍之。以此望正断善位。加行善所发律仪先舍。生得善后断之也。若以加行善望。加行所发律仪一时舍之。非有前后。故正理论文。同今论正义。不同不正义也。
  加行善事。麟云。加行善所生律仪者。从闻·思等慧所生也。得善者。即生得慧也。
  人趣三洲(文)光云。恶趣染慧不坚牢故。不能断善。不染慧不坚牢故。不能入圣。言不染惠义便。兼举天趣中有生处得智。现见善恶诸业果故。不拨因果亦无断善。不在北洲。彼无极恶阿世耶故。不能断善(文)麟云。女身皆能断善。此是正义。以本论云若成女根定成八根故。知通女。有余师。唯男非女。欲勤·慧皆昧钝故。违本论非正(云云)论云。如本论说。若成女根。定成八根。男根亦尔(文)断善人也。宝云。扇搋等身志意不定。不能断善(文)。
  见行断非得(文)麟云。此断字通上下者。向上谓见行断。向下谓断非得为体也(云云)光云。躁动不定。不能坚执。不能深入。名爱行者。坚深不动。若能坚执。若能深入。名见行者。由斯理趣。非扇搋等能断善根。爱行类故。如恶趣故。故正理云。谓见行者恶阿世耶极坚深故。彼恶意乐推求相续故。名极坚。见远随入故。名极深。心极坚深故。能断善。诸爱行者恶世耶极躁动故(云云)。
  续善疑有见者(文)光云。疑有二。一疑有。二疑无。疑有能续善根。疑无不能续善。此中据疑有说故。言谓因果中有时生疑此或应有。即续善根。或生正见。定有非无。此是正见。能续善根。善得初起。名续善根。颂言疑有见者。有唯在疑。或唯在见。或通上下(文)问。以疑有心续善根者。疑有心直续善欤。又起正见续善欤。答。疑有心直续善也。付之起猛利邪见断善根者。仅疑有心现前时。辄不可续善。例如疑无心现前时不断善。拨无邪见圆满时断善根。如何。答。生得善。无始已来生生系属。数习殊猛也。故断事难也。续事易也。仍疑无心不断善。疑有心断善也。
  此或应有(文)麟云。此或应有者。谓是先执为无。复或应有也。正理云。续善根位。或由因力。或依善友。于因果欻复生疑。所招后世。为无为有有于因果欻生正见。定有后世。先执是邪。尔时善根得还续起(云云)又云。言或发正见者。婆沙云。谁住疑心续。谁住正见续。有作是说。转身续者。住疑心续。现法续者。住正见续。评曰此不决定(文)。
  疑无断善(文)正文云。有何证言疑无断善。光师但言疑有能续善根。疑无不能续善。不言断善耶。然麟云。疑无断善者。谓于因果中生疑无心。此或应无。从此生于邪见谓定无。便断善也(云云)可思。
  九品顿续(文)宝云。论。有余师言九品渐续。述异说也。论如是说者。至气力渐增述正义也。婆沙云。评曰。应作是说。九品顿续渐次现前。乃至应从地狱死当生地狱者。三品善根。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在前。当生傍生鬼。六品当生人天九品(文)从地狱生地狱等者。渐次现前之貌欤。
  现谓现世(文)现身续善者。下所明意乐坏等人也。
  除造逆事。造逆罪断善根者。现身无续善。必转身续善也。转身续善中。缘力断善者。将生时续善根。将生时者。中有末心地狱生有欲现前时也。因力断善者。将没时续善根。因力断善者。执强ノ地狱ノ果报ノ终アテ不改断善ノ思也(以上禅谈抄)今疏。若由过去○等。明因力断善也。若由现在○等。明缘力断善也。神云。若由久习。内因力强故。后将死时方续。若由恶知识。外缘力弱故。于前中有将生续。由自他力。应知亦尔(云云)问。因力断善者。于何时续善耶。答。地狱寿已将没。没时续善也。付之述テ地狱初能知ト于地狱ニ生所得ノ智惠アテ知业因业果ヲ见タリ。若尔初生时无苦患モ欤。又地狱不现前邪见业道事。现见业果故イヘリ。若尔者。初生时可为续善耶。答。婆沙净达释。地狱初能知者。除无间地狱。或除因力断善云。二释在之。初释。受苦无间。初生时苦受逼迫。无信因果见タリ次释。无间。初生程不受苦信因果。受苦已后。受苦无间也。因力断善物。无间罪人中。过失殊深重。初生时受苦无间也。可意得欤(以上禅谈抄)决云。或抄出云。于地狱初生时。若以正见见业果者。不起邪见。亦能续クヘシ善根。若以无记心见业果者。不起邪见。不ルヘシ续善根。然地狱初生之时。有生所得智。知前身造业者。生所得智不ルカ必可キニ善ナル故。以无记心见业果者。将没时续善(云云)无咎(以上)。
  又爱乐坏。正文云。论云。意乐坏(文)神云。又意乐坏。非加行坏。断善根者。不入地狱故。于现身续。若意乐坏。加行亦坏。入地狱故。要身坏后。方续善根。见坏戒不坏。应知亦尔(文)光云。意乐坏·见坏。谓起邪见。非加行坏。戒不坏。相仪中护。加行坏。戒亦坏。相仪亦不护。故正理云。谓世有人拨无后世。名意乐坏。而不随彼意乐所作。非加行坏。见坏戒不坏。见坏戒亦坏。断善根者。应知亦尔(文)决云。意乐坏者。起邪见拨无后世也。此人以意乐坏。虽舍戒行。且守威仪不失法则故。云非加行坏。加行者。本所持戒法则欤。起邪见虽拨无后世。于不坏先所持戒法则。故过轻。现身能续善根也。见坏(意乐坏)戒不坏(非加行坏)云同事也(以上)。
  相仪中护名戒不坏(文)相仪者。外相威仪ヲ护ルヲ名戒不坏(为言)此则对内起邪见拨无律仪欤。
  有断善根非邪见(文)麟云。义便对邪定为四句。布剌那。昔云富楼那(记也)邪定。谓造逆入无间。是邪定聚摄。未生怨者。谓阿阇世未生之时预记。是界能害父王。是王之怨。以未生时记故。名未生怨(文)上明造逆人断善之续善位故。其义便对邪定为四句欤。惠云。梵云布剌拏。此云满。出时物之皆满。旧云富楼那及兰那。皆讹也。
  天授三逆事。宝云。天授。旧云提婆达多。此人破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故是邪定。亦断善根。故是俱句(文)问。达多何时续善耶。答。命终时南无唱时续善也。付之既造三逆罪断善根。因力断善者也。将没之时可续善耶。答。恶至极还成善缘也。达多深重恶人。地狱火炎缠身。现前大地破烈现身到无间城门。转识受生之中有仅一刹那。大身体现身如入无间地狱。如此现身最后。善恶因果信力忽现前。归依心此身内起故。造逆断善ノ者ナレトモ依别缘力现身续善也(已上禅谈抄)。
  且初一者谓离所余七恶色业(文)光云。正理破云。又说加行造恶色业。色言太增。无色无容先加行造。俱舍师救云。色无太增。说色业故。若不说色。即非定显业是色故。若言加行。定是色故。即不说色。次亦可加行定是业。亦不须说业。业亦太增故(文)加行定有表ト定ムル故。正理如此难欤。俱转者。以业道望思说俱转。云一俱转。云二俱转。一二思外业道数也。
  第二一者谓先加行遣使(文)麟云。谓身二业语四。除邪淫。以无此遣使义(云云)此一俱转意。遣他作杀等。根本成时唯无表。表无也此根本成时。使住ストモ贪瞋等。本主应有起善无记心故。此善无记非业道故。此位ノ思ト杀等随一ト俱起故。一俱转也。从又此根本成时。起ストモ慢·疑等烦恼。其モ非业道故尚一俱转ナルヘシ。可思之。今略之欤。光云。正理破云。若先加行所造恶业。贪等余染及不染心现在前时。随一究竟。经主唯说不染污心。此有太减。以慢·疑等染心起时。亦有由先加行所起业道成故。俱舍师救云。论主意别。以不染心定一俱转。若染污心即不决定。虽慢疑等现在前时与一俱转。若贪·瞋等现在前时。即二俱转以染心滥。略而不说(文)惠云。不善业道俱转中。不染心中杀等随一究竟。如何有不善思与杀业道俱转及善中俱转也。七俱转。染心得善戒。既染心。如何有不善思与善业道俱转。答。谓业道随与同时善不善思俱时转。虽性不同。以与业道俱时生故也(文)。
  二俱转者(文)决云假令起瞋行杀之时。所起瞋俱起之思。与瞋俱转。又与杀俱转。故一思ト瞋杀二业道ト俱起。云二俱转也。问。遣使杀等随一究竟。自贪等随一现前时。有二俱转可云耶。答。可云二俱转。进云。于二俱转中不出之。付之既遣使诳等六随一究竟。自又贪等三随一现前。既是二俱转法也。何不出之耶。依之正理论中出之见タリ。答。是正理论师难今论二俱转语也。俱舍师救云。后三俱转中。言贪等随一。影显前二俱转中亦有贪等随一现前。前一俱转中。已说不染心。影显后二俱转中亦有不染心。论主文巧。前后显中不欲繁词。故不别说(文。以上)。
  说杂秽语不说诳等事。麟云。问。何不说诳语等三。答。诳等染言必兼杂秽。二俱转故不言也(文)说诳语等兼杂秽故。三俱转故。不出之也。。
  三俱转者(文)光云。谓以瞋心。于属他人鸡鸭等生。正断正命已。亦离本处故。于尔时瞋·盗·杀三与思俱转(云云)问。前杀由瞋究竟。盗由贪究竟(文)今何言盗由瞋耶。答。依不异心究竟云也。谓杀·盗二同一瞋心究竟也。前文依异心究竟。云盗ハ贪杀ハ瞋ト也。光二释中。后释意。宝同之。
  又先加行遣使(文)麟云。又先加行遣使杀等者。论文俱言加行造恶色业。不言遣使。理实。若加行定。非唯遣使。自作亦得。如先作杀加行后方死等。或先燃火后烧物等。或先发言后方解等。如是等类。并是自业相成(文)。
  第一四者(文)光云。问前三语起必兼杂秽。表·无表业四各别耶。解云。前三语起。同时别有杂秽语体。名俱起杂秽语。若离前三语起佞歌等。名不共杂秽语。总言之。若三语俱起。有三表·三无表。若四语俱起。有四表·四无表(文)。
  五俱转者(文)此先加行。遣使造杀等四恶色业。并贪等随一现前。故五俱转也。疏随四究竟者。遣使所造杀等随四究竟也。下六·七俱转可准之。光云。如先加行。遣使造恶色业贪等起时。随四究竟。名五俱转。随五究竟。名六俱转。随六究竟。名七俱转(文)。
  各当头起名为自力(文)当头者。独头起事欤。
  二俱转者此(文)麟云。无正见。一者正见是推度性。五识无分别故非正见。以息求故无正见者。谓推求名见。尽无生智息推求故。不名正见也(文)决云。正见是推度性也。尽无生智止息位无推度故。无见也(以上)尽无生智位。所作已辨位。息所求故。相应慧无正见也。神云。正理论云。此相应慧非见性故(云云)。
  四俱转者(文)近住等戒。制虚诳语一。不制离间等。故语一也。故身三合。四支戒也。麟云。恶无记心得戒者。此宗许故。如沙弥本是善心。来至坛场礼僧求戒。至第二羯磨忽起恶心及无记心。亦尔前势力发戒也。理实有无心得戒。此不论者。论明思俱转故。无心得戒非与思俱故。不明(文)。
  第二九者或依无色(文)惠云。入无色定得苾刍戒。入色界定即有定共无表。与思俱转也(文)麟云。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前等者。谓沙弥正受戒时。入无色定得无学果也(文)。
  论云别据显相所遮如是(文)光云。若别据律仪显相。所遮如上。若通据律仪·处中隐显。则无所遮。处中业道非是律仪。名离律仪据此隐相有一·八·五业道俱转。依宗正辨。受五戒等必须具足。方名律仪。若不具受。非是律仪。但是处中业道。如人不能具受五等。随其多少要期。且受离杀生等。虽不名为律仪所摄。亦得名处中业道。此中为足善业道中总有十种俱转。且于处中说一·八·五。理实处中具有十种(文)。
  一俱转者(文)麟云。得一支远离者。谓有人不能具受五戒。但受一支。得五支者。谓身三语二。此亦非近事·勤策·苾刍等诸律仪支。但成处中妙行。或善五识现前得三支远离为五。得六支者。即身三语三也。此上所明。皆是同时俱。非前后俱也(文)。
  释曰粗杂瞋通二者(文)光云。前六句明不善。后六句明善○为苦所逼。由相骂故。有粗恶语。为苦所逼。由悲叫故。有杂秽语。为苦逼。身心粗强。?戾不调。由互相憎故。有瞋恚(文)神云。由身分割截不离本身。更相践踏时。更相骂故。有粗恶语。为苦所逼。由悲叫故。有杂秽语。身心粗强。?戾不调。更相践踏所割身肉。由互相憎故。有瞋恚(云云)。
  贪邪见成就者(文)光云。贪及邪见成就不现行。由未离故。所以成就不现行。无可爱境贪为己有故。贪业道不现行。虽有凉风触身起贪。轻非业道。如轮王·北洲贪轻非业道。地狱中有生处得智。知前身造业来生此中。现见业果故。无邪见现行(文)。
  又地狱中业尽(文)问。地狱有中夭(见)何云业尽死耶。答。业尽死故无杀业道者。依猛利不善业。感地狱异熟果故。业未尽之时。无有横死之义。故云无杀业道也。然而依别缘力。至业力衰歇之时。不受尽彼处异熟果。可来生人中等故。有中夭云也(已上本义抄)释ストソ无杀业道之所以。地狱业尽死故者。约所杀之有情谈之。北洲无恶意乐故者。就能杀有情论之。光云。北洲约果论之。地狱约因论之。故论述北洲之相。云寿量定故(文)。
  业镜现前(文)正文云。光云。业才(文)今见光记。业镜(云云)神云。有业镜。造业身影皆现在前。又如瑜伽论说。阎魔王化作罪人本造业身。语地狱众生言。我本造此业。汝不须讳。又所杀生如牛羊等影。现在前来相续。妄语无用故。无妄语(文)光云(初释如神)又解。夫人虚诳为求遂意。于彼处所无事别求。以无用故无虚诳语。又正理云。或虚诳语令他想倒。彼想常倒故。无诳语(文)。
  即由此无用(文)问。此无用者如何。答。诳语ノ无用ヲ今无离间所以用意也。谓准诳语无用者。有所求令他坏。于地狱无别求无用故。无离间语。又令他坏。为令他想倒。地狱常倒故。无用ナレハ。无离间语欤。可思之。惠云。常离即无用也(文)此意以常离即为无用欤。若尔者。疏由此无用者。上诳语ノ无用ノ言用ト之云心欤。非用其义准矣。问。疏云。由此无用及常离。无离间语(文)何以常离即为无用耶。答。宝云。此地狱中总有三例。一通现行·成就。谓粗恶语·杂秽语及瞋。二唯成就。谓贪·邪见。三不现行亦不成就。谓身三·语二离间语·虚诳(文)。
  北洲成后三者(文)宝云。北俱卢洲有三。一意三业道唯成就不现行。二杂秽语通成就·现行。三身业道语三业道不成就·不现行(文)麟云。身心柔软无恼害事者。谓若身心刚强欲恼害他故。名为瞋恚。即身心柔软故无瞋也。不信因果作恶意乐。名为邪见。无恶意乐。无邪见也。此三离欲舍故。北洲无离欲故。定有成就(文)。
  无恶意乐故无杀等六(文)光云。无恶意乐故。彼无杀生等六。此即通释。又别释云。寿量定千岁故。无杀业道。无摄受自他财物故。无盗业道。无摄受女人为妻故。无邪行业道。身心暖故。无粗恶语。又正理云。言语清美故。无粗恶语。以无用故。无虚诳语及离间语。又正理云。无诳心故。无虚诳语。常和穆故。无离间语(文)问。今疏云。无用故。无离间·诳语(云云)无用故无离间貌如何。惠云。北洲无用者。常不乖离故。无心求故。无离间及诳也(文)为令他坏。作离间语。北洲常不乖离故。虽作离间语。和穆不坏。无用故无离间语也。又为遂求心用诳语。北洲无所求无用故。无诳语也。
  天鬼傍生前七业道唯有处中(文)天有七业道事。光云。虽诸天无杀。天爱自部故。或有时杀害余阿素洛·鬼趣。有余师说。天亦害天。知过去世为怨仇故。斩首截腰其命方断。故正理云。有余师说。天亦杀天。虽天身支断已还生。斩首截腰则不受生(文)惠云。六欲天与修罗相骂故。有粗恶语。阿修罗与女相离故。有离故。有离间语。有诳心故。有诳语。与修罗战有杀盗修罗女故。有淫·盗也(文)问。欲天起邪见欤。答。起邪见也。
  色界无处中业道事。惠云。色界无处中业道。初定发身语表等。是妙行摄也(文)明眼抄云。天趣·地狱虽俱现见业果。而有差别。谓天趣受乐。其心容预。虽见业果。亦起邪见。地狱受苦。其心逼切。已见其因。不起邪见。天虽起邪见。由见业果。所起邪见非上品圆满。若极作意思惟之时。便见业果故。不断善。但光法师言不拨因果者。旦据极重邪见也。非言全不拨因果也。或亦应言。现见业果故。不断善根。而不可言不拨因果者是谓。故泰法师直云。以天趣中有生处得智现见业果。不言不拨因果。前义为胜也(文)。
  然无色那含(文)惠云。然无色那含者。此说过去依身起无漏道。不说依地。有过去欲界一地身起一地道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道共戒。若三地身。即起三地道共戒。若四地身。即起二地道共戒。五地身。即起一地道共戒。谓生上地。即不起下地道共戒也。从此已后生无色界。曾一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一地身道共戒。乃至曾五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五地身道共戒也(云云)今疏云。虽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文)二·三·四·五地依身也。即二初禅。三二禅。四三禅。五第四禅之依身也。惠。起一地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云云)此明无漏依地未至中间四·本意六地也。谓过去依身欲界一地。起未至一地共戒乃至六地共戒者有之(为言)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共戒(云云)初禅依身。起乃至五地道共戒。除未至地欤。若三地身。起三地共戒(云云)第二禅依身。起二禅三禅四禅共戒(为言)余准此可思之。问。已离色染超越证不还(并)己离色染练根得不还者。设虽不修胜果道。既成果道摄无漏故。此圣人生无色时。可成过去律仪。若前二果人。以有漏道得那含果后。以有漏道离色界四静虑惑人。既未起六地无漏生无色界。争可成一地·五地共戒耶。答。胜果道起·不起。中古诤论也。有漏道证不还果人。必起胜果道故。依身无色有学圣者。必成スト过去律仪ヲ可云也。
  胜果道起事。麟喻独觉。凡位以有漏智断下八地修惑。依第四静虑入见道。一座成觉也。其间一百六十心。谓上八地九无间·九解脱。见道十六心也。上八地中。七地是凡位所断然起无漏无所作对治道也。非想一地。正起无漏有所作道也。此无漏无所作道者。则胜果道也。此则乍依第四静虑。拟宜起修七地九无间·九解脱道也。极利根麟喻如此。况声闻不修胜果道耶。故依身无色有学圣者。必成过去律仪也。
  余处通成现○(文)光云。除地狱北洲。彼无前七善业道故。于余界等。七善皆通现行及成就。然有差别。谓鬼·傍生有处中业道。彼身无律仪故。若于色界。唯有律仪。无处中业道。于初定中发身表业。但妙行而非业道。三洲·欲天有律仪·处中二种(云云)。
  十恶业道招○三果(文)第六卷明五果。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增上果也。其中感三果(为言)问。一杀业感三果欤(论问也)光云。有余师云。一杀业先受异熟。次近增上。次远增上。故有三果。有余师云。异熟·等流二果因别。先感异熟果。谓加行业令他苦故。于地狱中受苦异熟。后感等流。谓根本业。其命已无。生人中。寿命短促。经虽总说一杀生。实通根本·加行眷属(文)又云。不善业道招总异熟。通三恶趣。此文据重但言地狱(文)。
  来生人中受等流(文)光云。等流者。是相似义。如断他命令寿短促今时寿命还短促。盗等准释(文)惠云。问。人趣命根是善业感。如何寿短是杀等流果。答。不说人趣命根是杀生果。但由杀生能障寿令短。名等流果也。正理破此论。杀业与命作障碍因令短命。彼自释云。但是杀生近增上果。虽说人寿是善业感。由杀生近增上果。令命住小时。近增上名等流也(文)妻不贞良(文)。
  卑贱丑陋义也。
  乖穆(文)不和穆也。
  贪者贪盛(文)光云。前生起邪见者。今生痴增。所以者何。彼邪见望贪·瞋痴增盛故。痴是邪见等流果(文)惠云。邪见痴增者。由邪见增。后生痴等流果。贪·瞋准此释也(文)神云。邪见起时无行相转。坏现见事。比与贪·瞋相应无明。彼痴增重。贪·瞋有行相转故(文)。
  增上果者(文)问。增上果者。第三生受之欤。又受等流果生ニ受之欤。惠云。不善招三果。加行时令他受苦。于地狱受异熟。地狱据重亦通余二趣也。令他短命等流。临终时令他失威光。第三生光泽鲜少。受增上果(文)光不言第三生。可见之。宝云。由杀生故。光泽鲜少。坏他光泽故。不与取故。多遭霜电(损他物故)欲邪行故。多诸尘埃(污他名故)虚诳语故。多诸臭秽(诳他人不欲闻故。应受捡)离间语故。所居险曲(亲友往来难故)粗恶语故。田多刑棘等(语伤人等故)杂秽语故。候变改(是说非故)贪故。果少(欲减他物故)瞋故。果辣(辛辣如瞋故)邪见故。果少或无(轻即果少。重即果无。以上)麟云。时候变改者。是说非等。不顺寒暑故名变改(文)余同宝。惠云。硗确(上苦交反。下苦角反。硗确薄瘠田也)碱卤(上胡缄反。下音鲁。说文。卤谓西方咸田也)辣(卢葛反。辛其曰辣也。以上)答此令他受苦(文)光云。初杀业。于杀他位。一令他受苦。二令他断命。三令他失威。谓杀生时于加行位令他受苦故。堕地狱受苦异熟果。非正死时。以正死时无有苦受唯舍受故。于根本位断他命故。从地狱出来生人中。受命短促。为等流果。将行杀时执刀杖等怖所杀生坏他威故。感诸外物鲜少光泽。为增上果。坏威据远加行。受苦据近加行(文)。
  善业道三果(文)光云。正理云。且依离杀。若习若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于天中。受异熟果。从彼没已来生人中。受极长寿。近增上果。即复由此感诸外具有大威光。远增上果。余善三果翻恶应说(文)。
  又契经说八邪支(文)麟云。翻八正支。以翻正见立邪见故(云云)邪见·邪思惟(准八正支以寻为体也)邪语·邪业·邪命(此三以色业为体也)邪精进·邪念·邪定。
  身业名邪业事。光云。从瞋·痴所生语业。各有四支。总名邪语。以语即业故。不言业。但从瞋·痴所生身业。各有三种。总名邪业以身非业故。不言身(文)麟云。以语即业故。但言语。身非即业故。不言身(文)。
  界系门事。惠云。问。八邪支何界所系。答。邪念·定。邪精进。邪见。通三界。邪思惟·语·业·命。欲·色有。色界初定有。二定上无也。
  三断门事。惠云。问。几通见等三断。答。邪见见断。语业命修断。余通见·修断(文)。
  次第事。惠云。问。何故三业中先身后语。八邪中先语后身。答。三业据粗细次第说。八邪据相生说(文)宝云。正理云。以业中随粗细说。道支次第据顺相生故。契经言。寻·伺已发语(文)。
  瞋痴生语业(文)神云。瞋·痴所生语·身二业。各有身三语四。两种语四合有八支。名为邪语。两种身三合有六支。名为邪业。从贪所生身·语二业。身三语四。合有七支。以难除故。名为邪命(文)。
  贪能夺有情心(文)惠云。贪起时映夺本心也(文)。
  如有颂曰(文)光云。引颂可知。取下两句为证。上两句同文故来。故正理云。诸在家人邪见难断。以多妄执吉祥等故。诸出家者。邪命难除。所有命缘皆属他故(文)。
  此释违经(文)戒蕴经中观象斗等说邪命(ト见タリ)为戏乐延命。故知一切贪所生身语业皆邪命也。依之戏乐歌舞等皆是邪命也(为言)。
  断道者谓无间道(文)光云。道能证无为断。及能断有为惑。具此二断得断道名。即无间道能引断得至生相时。说名能证。能断惑得不至生相。说名能断。此无间道亦证亦断。若解脱道证而非断。虽于断得无引功能。与断得俱说名为证。非由彼力令此惑得不至生相。不名能所断(文)。
  能招自地可爱异熟(文)惠云。能招自地可爱异熟者。依未至地。起无间道。断欲界烦恼。九无间道相应思及定共戒。招初定可意果也。等流果即无间道前后相似。或无间道与解脱道前后相似也(文)麟云。言后等若胜者。约九品论之。同品为等。增品为胜。果非因前故复言后(云云)。
  士用果者(文)光云。谓道所牵俱有士用果。即是俱生士用果。二谓道所牵解脱士用果。即是无间士用果。三谓道所修。谓未来所修功德。或是隔越士用果。四谓道所证断。即是不生士用果(文)麟云。言道所牵俱有士用者。断道俱时诸法由道力起故。曰所牵也。言道所修至隔越士用者。以道断惑尽时。并能顿证一切功德。虽不顿起。并在未来。由隔越多念故。隔越言所证无为。不生士用者。以无为无生故。名不生。由道力证故。名士用(文)惠云。俱生士用者。即无间道同时思。能引同时心心所及四相七支无表也。谓道所修未来功德者。无间道后。引第九解脱中五通等功德也(文)决云。俱生士用者。今无间道俱生思。是名断道业。此思业能同时心心所及四相七支无表等引以。可云俱生士用也。无间道次引解脱道。可云无间士用。又无间最后第九解脱道中间所修五通等功德引。可云隔越士用也(文)。
  增上果者(文)增上果者。有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谓除无间道俱生思余有为法。增上果。又除前生前已生有为诸法。非增上果。果望因或俱或后故。除前生此余有为。或与因俱或在因后。名增上果也。
  无漏业有四○(文)麟云。无漏有四果者。谓道前后相似。若等若胜。是等流果。余三同前。言余有漏者。即无间道外余之三道。及余一切善恶等业感。非断道并除离系。善恶性故。有异熟果。相似生义。是等流果。由彼力能。是士用果。不障义故。是增上果。言余无漏者。即除无间道外。余解脱等道。及余一切诸无漏业(文)惠云。余若有漏善。即解脱道及一切有漏散善等。余若无漏者。即无漏解脱道。无记即有覆无记也(文)。
  无漏不招果(文)正文云。无漏唯不招报果。何总言不招果耶(文)论云。已总分别诸业有果。次辨异门(文)光云。一总问起。二起别问起(文)异门者。三性门三世门等。五门在之。可见之。
  色行二蕴少分(文)麟云。色蕴中唯取身·语二业。除色香等。非业性故。行蕴唯取思一。余触欲等非业性故。皆不取之。故言少分。余蕴非业。故亦不取。法通五蕴者。以诸非业性亦是法。法通五蕴。理实善法亦通无为。以余二性唯有为故。故约总相。但言五蕴也(文)惠云。色蕴中取色声表无表。表取形色。声取前二声。行蕴取思。余法皆非者。少分也(文)。
  善业以善法为四果(文)麟云。言善业望善法为四果者。同类因生。是等流果。牵引义边。是士用果。断道所得。是离系果。增上可知(文)不障义。增上果也。又云。言除异熟者。善法非异熟性故(云云)果必无记故。善非异熟性也。
  善业以不善法为二果(文)士用果者。善思无间引起不善法无间。士用果欤。麟云。善望不善无三果者。类不同故。无等流果。不善非无为故。无离系果。非无记故。非异熟果(文)。
  善业以无记为三果(文)麟云。以无记法为三果者。于前二上加异熟果。以善业能招无记异熟果故。余二可知(文)惠云。善业望无记法为三果者。善为因感当来异熟果。异熟果因善业生士用果。如通果无记因善心生。亦得余二无记因善业生。准此释(文)。
  不善业以善法为二果(文)麟云。不善望善除三果者。不善业非能断道故。无离系果。善法非异熟性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文)惠云。不善业望善法。即是前念不善为等无间。引后念善法生。为二果也(文)。
  以不善法为三果(文)不善业望不善法三果。谓前念不善为因引生后念不善。士用果也。其性同类。等流果。不障义。增上果。
  以无记为四果(文)惠云。不善等为因引后念三无记。为士用。谓异熟等。除通果无记也(文)麟云。不善望无记法。有异熟果。以不善之业。能感异熟无记之法。体是异熟故。有此果(文)惠意。约异熟无记心。云异熟果。前后念相望故。麟意。约异熟法。云异熟果。世门见故。
  答谓遍行不善(文)麟云。言遍行不善及见苦所断余不善等者。遍行不善。即苦谛下邪见等三·及疑·无明并集谛下二见·疑·无明相应惑业。是谓遍行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总言十一遍使。及见苦所断余不善业者。即遍行外苦下贪·瞋·慢等非遍行相应惑业。为同类因。此等皆能引生身·边二见。二见望彼虽性不同。以同染行故。与不善为等流果。身·边二见内门转故。故是无记如品初释(文)十一遍使者。苦谛下五见·疑·无明。集下邪见·见取·疑·无明也。今取不善故。苦下三除身·边也。第十九卷云。遍行自界也(文)依三义立遍行名。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为因遍生五部。光云。或遍行因等流果。或是同类因等流果(文)。
  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文)惠云。因前念四无记业。引后善法。如通果。初生定善。余三无记生善法及不善法。由通二境不同故。生善·恶二法(文)士用果相明也。增上果不障义。可知之。麟云。以无记非断道故。无离系果。无记与善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无记不招异熟及善法非异熟性故。无异熟果。故但二果(云云)。
  以不善法为三果者(文)麟云。望不善除异熟者。亦如望善说言。身·边二见为同类因者。且望当谛诸不善法故。言同类。理实二见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应言为遍行因。以此二见是遍行惑故(文)又云。言以无记为三果者。但有等流·士用·增上三果。以无记不招异熟故。无异熟果。无记之业非断道故。无记之法非无为故。故除离系果(云云)。
  色行二蕴少分(文)惠云。三世无别体。约五蕴立世体。同前三性门。同念无等流果及异熟果也(文)。
  过去业以三世法为四果(文)麟云。过去业望三世法唯除离系者。离系是无为。无为体非三世摄故除之。有余四者。以相应俱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摄。所以有士用·增上。有异熟者。谓过去善恶为因。感异熟果。今时同在过去也。等流果者。后似于前故。亦有之。望现未。准过去说(文)惠云。三世业与法性或同或异。思可知。异熟果性四句。唯异非同。唯不同等流。唯同非异果。唯性同增上·士俱用通。非除前性同及异也。过去世通多念故。同世得有等流及异熟果。现在一念同世无等流及异熟果(云云)过去业望过去法士用果者。过去业俱有相应法(俱生士用果)增上果者。过去业过去已谢法现在前时不障碍故。此过去业能作因。已谢法增上果同在过去。异熟果者。过去善恶业为因。感异熟果。此异熟果今已谢同在过去。等流果者。过去前后念相望谈之。可知之。过去业望现在法士用果者。无间士用果也。依过去业势力。无间生三性心也。增上果者。过去业不障义易知。异熟果者。因过去善恶业感现异熟果。等流果者。前后两念相望谈之。过去业望未来法士用果者。隔越士用果也。增上果者。过去业未来法生时不障故。异熟果者。因过去善恶业所感异熟果在未来。等流果者。隔念等流果也。
  现相未亦然(文)亦然者。亦四果数也。其作法准过去业望现在法。可知之。
  现相现二果(文)惠云。此约现在一念俱有·相应因。同时士用·增上果(文)麟云。现在但二无三者。唯一念故。无异熟果。无前后故。无等流果。但有相应因故。有士用·增上。可知(文)。
  现在望过去果无之。无果前因后之道理故。
  未于未果三(文)麟云。未来业以未来法唯三果者。俱有相应因通未来故。有士用果。有异熟果者。未来虽无前后。其异熟因约体建立。以善恶性为业无记性为果故。得有也。无等流者。以同类因熟位建立未来无前后故。无等流也。新云。异熟·等流必前后故者。若尔。未来无前后。应无异熟(文)。
  不说后业有前果(文)现在业望过去法。果无之。又未来业望现在法。或望过去法。俱果无之也。
  诸地业唯色行二蕴少分(文)惠云诸地业色·行二蕴为体。欲界初定准前。若二定已上。色蕴即定共无表。行蕴即思。空处已上。唯行蕴。思为体也(文)。
  同地有四果者(文)麟云。言除离系者。以离系无为非地摄果故。有四。可知(文)同地有漏业望同地法。有四果。谓欲界一切善恶(善有漏散善)为因感。异熟果。善恶业相似生义。等流果。由彼力引生果。士用果。不障义。增上果。初禅以上。定善为因。感当地异熟。善无记业相似生义。等流果。士用·增上准前可知之。非断道故。除离系也。
  异地二或三(文)惠云。若异地相望。如欲界业望色界法。即从闻·思慧入修慧。有士用·增上也。从欲界通果无记入色界善望即异性也(文)麟云。异地有二果者。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禅定。有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无欲界业感初禅异熟故。无异熟果。有漏异地无同类因故。无等流果(文)。
  第五明学等三果(文)学法者。有学身中有为无漏。无学法者。无学身中有为无漏也。非学非无学法者。一切有漏及三无为也。以有漏法不可修故。非有学无学身中法。名非学非无学无为法。不可修习令其增长故。亦非学无学法也。
  学等三业唯色行○(文)惠云。非学非无学业。色·行二蕴。同前学无学业。色即道共戒。行蕴即思也。若学无学法通五蕴。取无漏边心王大地十大善十寻伺道共戒四相得为体。非学非无学法通五十七(文)。
  非学非无学色蕴(文)正文云。可加行蕴。故光云。非学非无学业。以有漏色行二蕴少分为体(文)。
  且学业以学法为三果(云云)惠云。学望学法。即取苦法智忍已后至有顶第九无间道已来无漏道。前望于后为三(文)麟云。学业以学法为三果者。同无漏故。是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除异熟者。以无漏法非异熟故。除离系者。以离系是无为故(云云)。
  以无学法为三果(云云)惠云。学业即第九无间道道共戒及思。引第九解脱道尽无生智。亦为三果也。麟云。以无学法无二。准前可知。有士用。谓金刚喻定引起尽智。是士用果(云云)。
  以非学非无学为三果(文)惠云。即有顶第九无间道已前。断惑得无为。为离系果等。及前三果四向无漏定。引有漏定等也(文)麟云。以非学法有三果者。断惑证灭。是离系果。从无漏观于时。引起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果可知。除异熟者。无漏不招异熟故。除等流者。类不同故(文)。
  无学业以学法为一果(文)惠云。无学业取道共戒及相应思望学法。即前三果四向学法也(文)麟云。且初望学法。但一果无漏故。无异熟果。学法劣故。无等流果。非无为。无离系果。无有无学引起学心故。无士用果。然罗汉退者。谓有漏心中起烦恼退。亦非学非无学法也。若准正理。钝根无学望未来。利根学道为同类因。加行等流果。此约现起故无等流。不相违也(文)问。无学业以学法为一果(文)然无学后学法前也。无果前因后之理。如何。答。以未来学法为果意欤。
  以无学法为三果(云云)惠云。若无学业取尽智时。道共无表及思。望无生智无学。为三果也(文)麟云。无学有三果者。无间引起。有士用果。同类义故。定等流果。增上可知。除二果者。如学中说(文)。
  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二果(云云)麟云。望非学有士用果者。谓罗汉从无漏观出。引有漏心生。是士用果。无异熟·等流。如学业说。无离系者。谓无学人不更断惑证寂灭故(文)宝云。无学非无间道故。望非二。无离系(文)。
  非学非无学以学法为二果(文)惠云。非学非无学业。即有漏定共戒及思。引无漏定。无漏定为学无学法。或世第一法引苦法忍苦法为学法也(文)麟云。且初望学法为二果。有士用者。谓从世第一心入见道位。及余一切学人从有漏心入无漏观。并约引生之力。是士用果。无异熟果者。学法是无漏故。非异熟。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文)。
  以无学法为二果(文)麟云。以无学法为士用果者。谓无学人入无漏观。余同学说(文)。
  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五果(文)惠云。若非学非无学业。望自类法。取前断道有漏业。具足有五果。又释。有漏道断惑有离系果。余取有漏定及一切法相生也(文)麟云。非学非无学法通无为故。有离系果。约有漏边。有异熟果。同类所生。是等流果。士用·增上二果可知(文)。
  第六明见断等三果(文)三断者。见断(八十八使及相应俱有法)修所断(见断外有漏诸法也)非所断(诸无漏法也)。
  见所断业唯行蕴少分(文)惠云。见所断业唯思。修所断业色·行二蕴。同前三性业出体。非所断业即道共及思也。见所断法。即心王大地十大烦恼六不善二不定八中取六。除睡眠恶作。为四蕴。修断法五蕴。通七十二法。非断法。通五蕴心王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寻伺四相得及三无为体也(文)麟云。见所断业唯思为体者。以诸色法非见所断故。余受想等非是业性故。唯思一是见惑相应思也。法非业性故。受想业。四蕴为体。但除色也。修非二断色行二蕴少分者。且修断色蕴。谓一切有漏身·语业色。非所断业色。谓无漏七支。修断思者。谓除见道惑相应思。外余一切有漏思业。非断思者。即无漏相应思业。二蕴俱非全故。并言少分。法非唯业性故。通五蕴(文)光云。见断业。以四谛所断行蕴少分为体。若修断业。以修所断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若非断业。以有为无漏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若见所断法。以四谛所断受想行识蕴为体。若修所断法。以修所断五蕴为体。若非所断法。以一切无漏法为体。总而言之。三断业狭。三断法宽(文)。
  见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三果(文)惠云。见断业即身见相应思引边见。业生(文)麟云。初约见断业。唯三法。且唯见断除离系者。谓业非断道法非无为故。无此果(文)身见相应思边见等。引生自部惑故。等流果。由引生力。士用果。不障义。增上果。可知之。
  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云云)惠云。见断业引修断法。引修道贪等。即士用·增上。不善果即异熟果。以见惑有遍行随眠。能生五部与修惑遍行因。即等流果也(文)麟云。望修断有四果者。谓见断业通不善。修断通无记。故有异熟果。遍行因所生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非无为故。无离系果(云云)。
  以非所断法为一果(文)惠云。无漏五蕴及三无为但有不障义。为增上果也(文)麟云。望非断唯一果者。法非无记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无引生义。无士用果。业非断道故。无离系果。故但一果(云云)。
  若修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二果(文)惠云。修断业望见断法。如下无明。不了前境同时思。引生疑·邪见等(文)麟云。次辨修断业望三法初望见断但二果者。见断唯染污性故。非异熟果。修部无遍行惑取他部界故。无等流果。非法无为故。无离系果。无间生义。有士用果。除离系。是非断故(文)。
  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云云)惠云。修所断业。即善恶业引修断法。取前断道有漏业具五果释。即来生果为异熟果。余果可知(文)修所断善恶业感果生。异熟果。具修断惑由修断三性思。能引起修断善恶等心。士用果。俱生无间隔越等。修断业与修所断法。前后相生相似。等流果(自地修断相望)增上果可知。不障义。无为非所断故。修断法无离系果也。
  以非所断法为三果(文)惠云。修断业望非断法。即有漏定共戒及同时思。引生无漏定。为士用·增上果。及有漏道断惑证得无为。为离系果(文)麟云。望非断有三果者。以有漏道断惑证灭。得离系果。有漏善心无间引生无漏心。有士用果。言除异熟者。无漏非异熟故。除等流者。类不同故(云云)。
  非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一果(文)惠云。非断业即道共戒及同时思。不引见惑生。但有不障见惑生义。得为增上果(文)麟云。初望见断唯一果者。非断业是无漏故。见断法是染行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法非无为。无离系果。无引生义。无士用果。故但增上(文)。
  以修所断法为二果(文)惠云。非断业。即无漏道共戒及同时思为业。引有漏定生。为士用·增上果(文)麟云。修断有二果者。从无漏观出入有漏心。有引生义。有士用果。余义同前(文)。
  以非所断法为四果(云云)惠云。非断望无漏法。即法忍相应思及戒。证无为。为离系果引解脱道等。为士用·增上果也(文)麟云。非断有四果者。同无漏故。有等流果。无间生义。是士用果。断惑证灭。是离系果。非有漏。唯除异熟果(文)。
  随其所应遍上六门(文)光云。于异门中。最后所说。皆如次言。显随所应遍前五门义也(文)今疏。六门者。异门五门之次上。总分别诸业有果门加欤。然异门中初三性相对果明。论文初云。最后所说。皆如次言。显随所应遍前门义(文)此文总分别门次异门初。置此言故。皆如次言。遍异门分(见)若尔者。光释顺论文欤。
  释本论业(文)神云。释发智本论中应作等三业(文)谓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业·非不应作业(文)正文云。第三业字剩。论无此字(以上)。
  有说染污三业(文)光云。应作等三。各有两说。初师意。说染污三业。名不应作。诸善三业。名应作。诸无覆无记三业。名第三。后师意。说染污三业·及无覆中坏轨则不合俗礼仪身语二业·并能等起此二业思。皆名不应作。谓染污全·无覆少分·诸善三业·及无覆中不坏轨则合俗礼仪身语二业·并能等起此二业思。皆应作。谓善业全·无覆少分·于无覆中除应作不应作三业所余三业。名为第三。于二师中。前约胜义尽理而说。后约世俗而非尽理(文)宝云。此师说。不善·有覆无记身语意业。名不应作(文)。
  有说亦坏轨(文)宝云。第二师释兼取无覆无记·无轨则三业·意业即发身语者。皆名不应作也(文)惠云。坏轨则。即四无记中不合威仪无记。此约不顺世俗礼义。前约胜义感善恶果论(文)。
  若依初说(文)惠云。第三非应非不应作。第一师即取四无记及有覆无记。第二师。除威仪无记外余三无记及有覆无为第三业也(文)。
  论云为由一业(文)惠云。为由一业但引一生。此举现业问当果。又为一生下。举现果向因也(文)。
  一业引一生者(文)引业者。引同分业名引业。引同分唯三之文(尔见)故此一生言显一同分也。依之婆沙百十四。说四业有三说(并)但以同分为引果矣。此同分是生死总报。故旧译云。总报业。此则感总报业。总报之业也。问。总·别引·满感果委意如何。答。凡论业果。造其业。感其界其起·其生等。此云引业名总报。于此果报总体上。方感寿命长短身形作业等。各别报。此中命根引业所感。身形等满业所感也。以上明眼抄趣。光心。光三云。引业非唯感总同分。能兼感别命根故(文)此释显光意命根别报也。宝意总报·别报名引果·满果故。引果·总报眼·目异名也。由之以命根众同分。共名引果云总报也。可思之。
  一业不引多生事。惠云。问。若不许一业引多生者。何故阿那律言。我昔施一独觉食。感得七返三十三天。及人中为转轮圣王。最后生巨富长者大释迦家。此即一业感多生。如何言一业不引多生。答。彼因一业引得第二生果。更造业展转至亡生果。约本因初说。或由一业起多思。愿生天或人等感得七生故。言因一食感得也(文)。
  依萨婆多宗(文)经部宗意许一业感多生欤。
  时分定业应成杂乱(文)惠云。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者。即顺现等三世定业如何安立。即生·后业与现杂乱。此破一业引多生也(云云)麟云。言时分定业应作杂乱者。谓顺现·顺生·后三时定果。各由一业一引。今若一业能引多分生。则顺现业又招生报。此业为名何等。故成杂乱也(文)。
  应众同分同分差别(文)惠云。应众同分同分差别者。若此一身多业共引。即应一生内必死生。因云。以多业故。同喻。如多生。或可多生。应不死生。许多业引故。同喻。如一生。此破多业引一生(文)。
  多业能圆满者(文)满业者。一身支体眼耳等诸根圆满庄严业。故云满业。圆满之业。依主释欤。别报业者。支体色力其形相各别。云别报。此别报之业欤。
  譬如画师(文)一色图形喻一引业(文)光云。又正理四十三云。今一色所喻为一类业为一刹那。若喻一类。违此宗理。以非一业引一生。可约一类。类必多故。多引一生不应理。若言一色喻一刹那。非一刹那能图形状。即所立喻于证无能。今见此中喻一类业。如何引业约类得成。引一趣业有众多故。此言意显。一类业中唯一刹那引众同分。同类异类多刹那业能为圆满故。说为多(云云)引·满二业造时先·后事。惠云。问。先造引业。为先造满业。答。不定。随造者意乐力也(文)。
  或有缺减(文)宝云。明由多业圆故满业不同身形有异也(文)。
  二无心者(文)论云。二无心定。虽有异熟。而无势力引众同分。以与诸业非俱有故(文)麟云。二定有异熟者。谓无想定招无想天五蕴果。若灭尽定招有顶天四蕴异熟果也(文)。
  得者善恶得(文)续本义抄云。诸业者。唯限思业(云云)准此能发思欤。麟云。得与诸业非一果者。谓得与业或前或后非定俱故。非一果(文)法俱得者。与所得法虽俱时。有此得或前或后或俱生故。以不定非俱有因也。惠云。若心心所得四相等。与业俱时能引亦能满。若前后及一切不与俱时者。皆满不能引也(文)二定得所感满果事。光云。问。二定及得。既不感引感何满果。答。如婆娑十九云。评曰。应作是说。无想异熟。唯是无想定果。彼命根众同分及五色根异熟。唯是第四静虑有心业果。彼余蕴异熟。是共果。问。灭尽定受何异熟果耶。答。受非想非非想处四蕴异熟果。除命根众同分。彼唯是业果故。问。诸得受何异熟果耶。答。诸得受色·心心所法·心不相应行异熟果。色者。谓色·香·味·触。非五色根彼业果故。心·心所法者。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及彼相应法。心不相应行者。谓诸得生老住无常(文)。
  无间业者(文)论云。若有业。由五因缘。易见易知。此中偏说。谓处·趣·生·果及补特伽罗。唯五无间具此五种。余业不然。故此不说(文)光云。正理释云。处谓此五定以母等为所起处。趣谓以地狱为所趣故。生谓无间生感异熟故。果谓定能招非爱果故。补特加罗谓此人能害母等(文)神云。婆沙百十二云。复有说者。五无间业具五因缘。易见易知。是故偏说。一自性故。二趣故。三生故。四果故。五补特伽故。自性故者。谓五种性是决定极重恶业。趣故者。此五决定于地狱受。不于余趣。生故者。此五决定顺次生受。非顺现○果故者。谓此五定感世间极不爱果。补特伽罗故者。谓能造此五补特伽罗。易见易知。谓害母父乃至出佛身血所余一切恶业皆无五种因缘。是故不说(云云)。
  一者数行(文)论云。应知此中唯数行者。名烦恼障。如扇搋等。烦恼数行难可伏除。故说为障(文)光云。总分二品。但言上下故不言中。或言上下影中。可知。应知但依现行烦恼为其障体。不依成就(文)麟云。言数行难可伏除者。以烦恼数起故。今对治道无由得生故。云难可伏除也(文)。
  并一切恶趣(文)惠云。正理论云。何故名障。答。障圣道。若尔大梵应立为障。答。许离染故不立。问。无想何故立。答。不能离染。以无心故。准此通障六行离染也(文)麟云。报障中间。梵王非圣。所生起戒取处。不起圣道及道加行因。何不立为异熟障。答。以能离染故。非障也。非如北洲·无想·三恶趣中不能离染故(文。净宝云。离染者离欲界为言)于大梵。依身不起三灾。四善根不起圣道加行。圣道尚不起之也。但以有漏道离染故。非报障也。光上。引正理论能障圣道及道资粮并离染故云文毕云。即准此理。异熟障中不说大梵。以有漏道能离染故(文)。
  问此障何法(文)此问答释障名也。光云。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或亦能障异生离染(文)。
  论云此三障中(文)光云。此下明三障轻重。有两师解。此即初解(文)麟云。言第二生亦不得圣者。由造重业必生地狱。或烦恼障定堕恶趣故。第二生亦不得圣。若其报障现身虽不得圣。其第二生即容得也(文)。
  约异熟果决定(文)麟云。约异熟果决定者。释无间名。论先问云。此无间名为目何义。故有此答两说中。前约业招其果无有间隔。后熟假者从于此生无间定生地狱。俱是无间隔故。名无间。又论云。彼有无间得无间名。与无间法合故。名无间。如沙门法合故名沙门。解云。由此道有灭恶故。与灭恶法合。名沙门。此业有无间果故。与无间法合。名无间也(以上)除北俱卢(文)论云。且无间业唯人三洲。非北俱卢余趣余界。于三洲内。唯女及男造无间业(文)。
  谓彼父母于彼少恩少爱念(文)光云。若天生黄门少恩。为彼缺身增上缘故。惭愧微。若损黄门。父母于彼虽非缺身缘。父母于彼少爱念故。所以彼于父母惭愧心亦微(云云)缺身缘者。既天生黄门故。父母黄门缺根缘(为言)。
  如聪慧马(文)光云。婆沙云。大德言。诸傍生类杀害父母。于无间罪有得·不得。谓聪慧者得。非聪慧者不得。曾闻有聪慧马。人贪其种。令与母合。马后觉知。断势而死(文)引聪慧马。傍生类觉慧分明之语欤。
  人从非人生(文)惠云。人从非人生。如世罗生从鹤卵。或父母转作非人。杀皆不成逆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