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七(第三十七帖)

  问。付同喻合义且诸所作者皆是无常之时。无常之言可摄声无常耶。尔也。付之。声无常敌者不许之。如何摄之耶。依之唐朝人师不摄(云云)况异喻诸皆之言。既不摄宗。例是可尔。
  疏云。问。诸所作者皆见晚有云。不合(至)故须合显。云诸所作者皆是无常。犹如瓶等(云云)。
  又云。又设难云。异喻亦言诸皆。岂欲笼括宗因耶(至)声上所作与彼无常。令属着因(文)。
  明诠道云。沼法师云。故云诸所作者。即苞瓶等一切所作。及声上所作。皆是无常者。即瓶等一切无常并声无常。即以无常合属所作(文)。
  孝仁记云。
  明灯抄云。
  问。论云。谓于是处无有配合(文)如何释之耶。
  略纂云。无有配合者。此有两解。一云。配合者苞含义。应云诸所作者皆是。犹如瓶等。言诸所作者。苞括声瓶之因。皆是无常。总绾瓶声所立。是有合义。今既但于瓶等。但云有所作性及无常性。此则不含声上所作及无常性。不关宗因。名无合也。一云。配合者属着义。应云诸所作者皆是无常。犹如瓶等。即所立宗属着能立。能成所立之宗。更相属着是有合义。由此合故。今显声宗与所作因亦相合。故声是无常。合于瓶等。但云有所作性及无常性。此即能立不成所立。所立不随能立。既无相属着义。是无合过也。由无合故。不显声宗与所作因互相属着。如何声得是无常耶。此无配合。其义如何。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也。若尔何故古因明师。举同喻云如瓶所作性及无常性。合云瓶是无常。声是所作。声亦无常。无此配合。名云无合耶。陈那等云。诸皆之言笼括宗因。瓶等二立更相合属。即显声有所作亦是无常。何劳合云瓶有所作瓶即无常。声有所作声亦无常。既不繁此。不合无非合也(云云)。
  定宾疏四云。同喻即是瓶上所作及无常义以为所喻。声上所作以为能喻。此之三门是同喻义也。谓由瓶声二种所作以相譬比。及瓶无常三种义门。立敌同许。是显了故。证声上未显了中无常之分。令与瓶平也。次明异喻者。其声无常既有同喻证成义讫。故复须辨与无常异。非无常者。即说为常。故于此中。无常是所离。常是能离。即取能离标之为异。何故成异。良由所作是所离。即有非作是能离。故虚空处定无所作。所成之无常。但有非无常之常也。即知异喻能离之常及以能离之非作。并所离之所作。此作非作及相比譬还有三门。是异喻义。此义即是已显了分。然其声上所离无常先未显了。今复更由异喻翻证声上无常未显了边。令得与瓶无常平等。令成显了。是故两喻并名喻也。论曰。说因宗所随(乃至)余皆此相似。述曰○谓其因义总有三相。言三相者。并是在于声有法上。虽复初相名宗法性。同体义分以为余二。后之二相。如次即是两喻之中一分喻体。下文陈那正义。云为显于此不相离性故说喻言。又复难破外道古师因明别体故。论文云。又因喻别。此有所立同法异法。终不能显因与所立不相离性。彼文意说。所立门中有同异喻。各能显因不离所立。且如同喻之中。瓶上所作能立之法。既与无常所立之法性不相离故。合喻云诸勤勇发皆见无常。诸皆之言。显是声瓶二处之中能立所立。故同喻中诸字之内。摄取声上因第二相。更置皆言。令其不离声上所立无常之宗。故第二相即是同喻一分之体。据此一分。理不可言因喻体别。若执体别。终不能显因与所立不相离性也。若未得同。声无常义犹未得成。既得同证。即令声上无常已成。故辨异于无常之义。即说为常。标为异喻。故云诸有常住标异。既云次即简。因云。见非勤发无勤发故。见非勤发故。于异中勤发不成。何以不成。由与宗中所立无常不得相离故不得成。故第三相即是异喻一分之体。谓是所无之勤发也。据此一分。又不可言因喻体别。若执别体。终不能显因与所立不相离性。既识宽狭消颂文者。文云。说因宗所随同者。释喻也。因第二相由在同喻。含取而说。故云说因也。或如此论说云以诸勤勇无间所发。或如入理论云。若是所作。诸言即表瓶声两处各有勤发。若言即显指其两处。谓声与瓶。若此若彼。皆有所作也。故知。瓶上勤发是其所喻。声上勤发是能喻。能喻即是因第二相也。此能所喻并同喻摄也。宗所随者。声上无常。名之为宗。是其能随。是宗非喻。瓶上无常是其所随。故是喻也。二处勤发先见已齐。瓶上无常先见为首。声上无常随后见之。故瓶无常名为宗所随也。明知。勤发之中。能喻所喻及宗所随三分。以为同喻义体。就中一分即是因体也。此与入理论相会释者。如彼论云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等取盆衣等也)是随同品言。意明声瓶二处所作。若此若彼。俱是所作相合之义。故云若是也。二处无常。就中瓶上所有无常。是先已见。持此已见。见于未见声上无常。总令得见。文云见彼无常者。见彼两种所作之无常。又是相合也。即是举其能喻所喻二门相合。故此论中数说同喻。名之为合也。如瓶等者。举喻所依。非是喻义。今此颂中略不举所依。下长行中方具之也。是随同品言者。瓶上以有所立无常。与声所立无常义同。名为同品。声上无常是能随而非喻瓶上无常为道首故。即是所随而是喻义。故是所随之同品也。同品之义及比于喻义有狭宽。并辨同有。并已如上释同异品文中释说。第二句之宗无因不有者。本宗已得同喻证讫。故得辨异而辨宗无也。宗无两字所明义意者。宗是所无也。无是能无也。所无之宗是宗非喻。能无之常是喻非宗。标为异讫。即辨所无之勤发并取能无之非勤。总说以为因不有也。问。无与不有一体异名。宁知宗无但取能无。而因不有双取所不有及能不有为喻义也。答。宗是新成理。非是喻故。所无宗非喻中摄因。是旧许故。所无因得在喻摄。唯如同喻。云说因明知含因。若不含因。应名说喻。何以乃言说因也。又以同喻能显示因同品定有故。于喻中即含因也。而今异喻理。须准于同喻之例。所无之勤发。能无之非勤。并是喻也。入理论云非所作言表无所作。即其义也。道理亦然。故下文说能显示因异品遍无也。又下文说因喻分同通于两喻。故知必然。明知。勤发之中所无能无。并能无之常三分为异喻也。又与入理论相会释者。如彼文云。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是远离言。此义意明非是无常即是其常。此谓形对无常宗故。故即说言若是其常。此中若字是形望之词也。或有若字。若者如也。是相如之义。即同喻云。若是所作也。或有若字相形对故。名之为若。即异喻云。若是其常也。此即以离宗故。标之以为若是其常也。又云。见非所作者。更辨离因。离因门中。见其所无之所作。及能无之非作也。次举喻依。准前应释。是远离言者。先标异讫。次辨离因。故名远离。由无能立之因故。无所立之宗。得成异喻也。然应了知。能无之常但非无常。即立假名。故此常义不要有体也。能无之非作但非所作。即假立名故。此非作亦不要有体也。故入理论云。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此论后文意亦如是也。离宗离因。纵并无体。不妨合之。为一总门立之以为异喻。有法名为虚空也。此二名譬喻者结上两句同异真喻也。次下第四句者。似喻之义。如下具释。悉是真喻之外余邪义也。论曰。喻有二种。同法异法。述曰。第三长行别释真似两喻也。文分为三。初释颂中前三句义明真两喻。第二如是已说二法合离已下。释颂文第四句明似两喻。第三为要具二已下。辨比量中两喻具阙。前文有四。一标二数。二列两名。三别释两喻。四名义分别。此初两文也。且应了知。同喻门中自有两名。一名同喻。二名为合。异喻之中亦有两名。一名异喻。二名为离。准古师义。但有喻名无合离名。以其古师直指喻体故。非合离而合。陈那说喻之法。与彼不同。故名为喻。亦名合离。如次下文义中明之。论曰。同法者(乃至)犹如瓶等。述曰。第三别释两喻也。先释同后释异。此初也。文中且举内声为宗。勤发为因。通对生·显二种论师故立勤发之因。是上九句中第八句也。理实亦应通立内外声。对声生论立所作因。当上第二句。今且略之也。宗因两喻。即是通明因三相义。且如文中。勤发因者。在声有法。为第一相遍是宗法性也。以诸已下。正说喻词。谓于瓶上先总说言诸勤勇发。明知。声上因第二相是其能喻。瓶上勤发是其所喻。即知。瓶上因第二相。是作伴而有也。能所相合故置诸言也。此是同品有非有。因俱得说言同品定有。不得说言同品遍有也。皆见无常者。瓶上无常以为导首。声上无常从此而行。此中还是能所相合故置言也。虽置皆言。而能喻中无常义者。但得名宗不可名喻。敌未许故。宗须具故。故同喻中俱有所喻勤发及无常并能喻之勤发。总有三门。是同喻义也。犹如瓶等者。举所依也。故知合者。能所相对名之为合。岂同古师直指喻云譬如瓶等也。若准杂集第十六。虽共喻外别加合·结。乍似·同古。然于喻中已有合义。故彼文云。立喻者。为以所见边与未所见边和会正说。和会即是合义也。所见边者。是所喻之勤发及无常并能喻之勤发也。未见边者。是能喻之无常即宗是也。明知。不异陈那喻法。又寻瑜伽论第十五说。亦同杂集。故彼文云。引喻者引因所依诸余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既说喻是因之所依。故亦同也。又寻如实论。亦同杂集。故彼文中明五分义云。声无常(立宗)何以故。依因生故(立因)若有总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立喻)声亦如是(合支)是故声无常(结支)准此而言。瑜伽·杂集·如实论等。但更繁加合·结两支。其实喻中已有合义。故亦不同古师真指喻也(云云)。
  明灯抄处处引此文。欲知之者可勘合之。
  问。付倒合过。且若以所作证无常者。有何过耶。
  疏云。谓正应以所作证无常(至)如正喻中已广分别(文)。
  寻云。设以无常成所作。如何有违自宗失耶。况上文不云有违自宗失。如何。
  明诠道云。言即成非所立有违自宗及相符等者。由倒合故。以不共许无常而成共许所作。即违自意。故云违自宗也。又既以无常成所作。故云相符也(文)。
  孝仁记云。文有违自宗等者。谓不共许以成共许故。名违自宗之。数不言尔也。又立量之宗违言也。成共许故名相符言也。问。共比自比可尔之。若他比而如何有违自宗过耶。答(文)。
  问。无合倒合可有自他共等不同耶。二释。付之。若无者。能立不成等。既分自他共。例是可尔耶。若有者。无合等如何有自他无倒等耶。
  疏云。前之三过。皆有自他共分全等(至)以随立量有自等三故(云云)。
  孝仁记云。文此后二过但有等者。谓无合倒合二种之过。唯有共及全也。一分合而一分不合言事无故也(等文)。
  明诠道云。
  问。何故同喻过中列能立所立次第。似异喻中列所立能立耶。同异二喻虽殊。彼此次第可同。如何可云耶。
  明灯抄云。又于同喻先说能立不成。今异喻中。何故先说所立不遣耶。解云。异喻之中。初陈所立不遣。于正喻中。云诸常住者皆见非作。今随正喻以为次第。是故先说所立不遣(文)。
  问。所立不遣之中。可有两俱·随一·犹预·所依四不成耶。
  疏云。此中亦有两俱·随一·犹预·无依不遣(至)虽无所依。亦不遣其所立法故(云云)。
  寻云。异喻止滥。唯遮非表。设虽无喻依。遮义能成。如何以喻所依不成为过耶。
  第二释不明。设虽无异喻所依。若不遣所立者。岂非所依不成所立不遣耶。
  第三义与初义有何差别耶。
  三义之中以何为正耶。
  略纂云。此俱不遣义○今约有体量故。于异喻中无所依俱不遣十二句也(云云)。
  前记云。疏前解为胜者。问。前据何义为胜耶。答。前解异喻无体。但止宗因即无其过。故前为胜。后解抑道非无此理。据实非妙(文)。
  邑记云。疏或亦有之至前解胜者。问。此既有理。何不胜耶。答。既对无空元无此喻。何得唯遣能立不遣所立。若以所立无故此喻体无。故不遣者。前得无俱不成。虚空同喻亦应得有。能立无体之喻必无碍故。彼既不许。此亦应然。故前解胜(文)。
  今勘疏文。无前解为胜之文。仍可知其心耳。
  明诠道云。沼师云。然前解胜故(云云)今解彼。
  准此意者。周·邑两记意解沼续疏文欤。可勘之。
  明灯抄云。所立不遣亦有两俱等四不成。而约第四无依不遣即有三说。一云。亦有第四无依不遣。二云。或无第四。以异喻体但遮非表。若无所依即非过故。但有前三。此当轨说。故彼疏云。所立不遣必有所依。故无所依不成义也。三云。或亦有之。我无宗法于空上无。无空论师虚空无体。异喻亦无。宗法亦无。俱同无故。不遣所立。然前解胜者。初有第四无依不遣。此解为胜(文)。
  略纂云。此所立不遣义有十二○(文)。
  可见之。但列两俱·随一·犹预三种所立不遣。而无所依不成所立不遣也。仍与第二释同欤。此多同文轨故也。
  问。所立不遣之中。云何犹预不遣作法耶。
  问。事火无烟之义可有耶。
  疏云。犹预不遣者。如言彼山等处定应有火(至)如无烟火。如燋谷芽。今据显相故无违也(云云)。
  寻云。
  明诠道云。言今据显相等者。邑云。上言然有火处亦无其烟者。据显相即无也。微细之烟必有(云云)今云。此文会相违也。上文云诸无火处皆不现烟者。无烟之处无火。有火之处有烟也。若汝立者。无烟处无火者。何故经云如无烟火耶。岂无烟火非有耶。是故会云。有火处必有烟。然经意者。据无粗显烟相而言无烟也。然必有微细烟相也。故不相违(云云)。
  明灯抄云。如无烟火等。若性火者必无有烟。今约事火而说有无。然彼经意约永无义而说此喻。如第六蕴。十九界。第三手等。云何今说有无烟火。盖恐违经旨乎。然彼经意据粗显相。于事火中如无烟火。若约细隐相。于事火中都无无烟火。故无违也(云云)。
  问。疏云。牒计显有以影彰无(云云)心何。
  疏云○准前应言。彼说诸业体是无常。无质碍故。牒计显有以影彰无(云云)。
  寻云声论对佛弟子。立量云声常。无质碍故。如业之时。业无常故。虽有所立不成。今且以无能立为能立不成作法。又声论对佛法立量云。声常。无质碍故。如觉。此喻虽有俱不成。且以为所立不成。例是可尔。如何云不遣能立。而显所立不遣之义耶。
  明诠道云。言牒计显有以影彰无者。意云。以显有能立因而影显无所立常也。故论言彼说诸业无质碍故者。显有能立因也。此论文中。应言彼说诸业体是无常无质碍故。既不言体是无常。故今云影显无所立也(云云)。
  问。异喻中俱不遣过。可有有俱不遣无俱不遣耶。进云。论文不开也。付之。例如俱不成分有无不同。如何。
  疏云。问。似同不成俱中开二。似异不遣何不别明(至)立无异无不遣。异有必遣。故不开二(云云)。
  前记云。疏前望二宗至故合为一者。前对有空无空二宗。此意似同喻中俱中开二。即今似异喻中何不开有体无体俱不遣耶。疏此约立故合为一者。此中偏对有空论说。不据双对有空无空二论而说。故不开二也(云云)。
  邑记云。疏答前望二宗等者。前同喻过中。望两宗之喻故。有有体无体二俱不成。今此约有无二宗各别立量。故不开二。若立有体宗因。以有为异。即俱不遣。以无为异。必二立俱遣。立无翻此。必无但立有无一宗而成有二俱不遣者。故不开之(云云)。
  孝仁记云。文问似同不成等者。是意。似同喻之中。有俱不成无俱不成二种有。故其似异之中。亦应有无二种之不遣有言也。文故无非过者。虽无喻依而非过言也。文者遮有立等者。即下列作法之意也。是作法之异喻无依言事。其共许之也。文答前望一宗等者。前似同之中。望宗一而喻二故不开有无二种也。文立有异有即有不遣若无不遣者。立有宗时。若异喻有。而不遣有宗等。异喻无而不遣也。其立无宗。准此知之。凡夫意显。立有宗时。约有异喻而有遣不遣。若无异喻必遣言也。若立无宗时。约无异喻而有遣不遣。若有异品必遣言也。立宗时有无者。约诠遮而有无言也。异喻有无者。依有喻依无喻依而言也。是唯约遮言也。文故不开二者。望一宗而有无二种。异喻不遣宗等无言也(云云)。
  明灯抄云。文问似同不至故不开二者。初问意云。似同俱不成有无二种别。异喻俱不遣。如何唯有俱。答。中。故无非过者。故异喻中无喻所依而非过也。异喻但遮等者。次问意云。异喻唯遮。异是无体。非无遣过。遮有立异。异喻无体。岂非过耶。答中前望二宗对立声常等者。前似同中。声论·无空二宗相对望立声常。故同开二。声论有空。经部无空。二宗别故。此约别立等者。此约声论对有部宗。故合为一。两有空故。立有异有等者。立有义宗。异喻有体。即有不遣为此有宗以无为异故。故云若无必遣。立无义宗异喻无体。即无不遣。为此无宗以有为异故。云异有必遣。故似异中不开二过。文或可亦有至如理思准者。或可有亦等者。此第二说当玄应说。故彼疏云。准前同喻亦有二种。但由文略故不具陈。问。若尔论说如空。有俱不遣无俱不遣其义如何。解云。此亦有三。谓两俱等(云云)。
  略纂云。问。同法异法并是能成。何故同喻双显有无。异喻唯彰有体。答。同无是俱不成。有无双显。异无非俱不遣。故不彰无(文)。
  问。疏云。立无异无即无。不遣(文)心何。
  前记云。疏立无异无即无不遣者。立无体宗。异喻无体。异喻即是无俱不遣。亦是非作有碍。故言上之非字通下有碍。意云。非作后非碍故。审。问。前如有中云。立无异喻无。亦成正量。何故今云异者不遣耶。答。前云无者。与此不同。除六句外。更无余法可为异喻。因不滥行。得成正量。彼宗六句摄法尽故。而非得彼无体之法以为异喻。二立得遣。不相违(文)。
  异喻有二意之事。
  疏云。异喻应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至)除其不定及相违滥(文)。
  邑记云。疏返显正因除其不定等者。立异喻而有二意。一为返显。二为简滥。今既倒离。便以质碍成于无常。失前二意。言简滥者。简相违不定。如前明之(云云)。
  问。疏云。将彼质碍属着无常(文)心何。
  寻云。沼续云。
  明诠道云。言将彼质碍属着无常者。备云。以道理言者。异喻可云将彼无常属著有碍。然今且据不离故倒而言也(云云)沼法师云。将彼无常属着质碍(云云)余文同也(云云)。
  问。不离倒离可有自他共耶。
  疏云。亦可有三。自他及共。无一分过(云云)。
  寻云。无合倒合既有共而无自他例是可尔耶。
  明诠道云。不离倒离亦可有二(文)。
  明灯抄云。亦可有三等者。此二过中。各自等三合六。前似同中有四十八过。于彼加六合五十四。
  不离二义之事。
  略纂云。不离者。此有两解。一云。诸无常者见彼质碍。犹如瓶等。言诸无常离于声常。言皆彼质碍离声无碍。故是其离。今既但于瓶等双现二无。是别明无。不欲简彼宗因。故是不离也。一云。离者不相属着也。言诸无常者。即显瓶等常宗无处。异品无常与无碍因不相属着。是离义。由此反显声有无碍。定与常义更相属着故异喻须离。今既但云于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此即双现宗因二无。不明无宗之处。因定非有。故是不离。由此不明宗无之处。辨因非有。不能反显无质碍因与常住宗更相属着。故过也。若尔何故古因明师举异喻。云如瓶等见无常性有质碍性。离云瓶等是无常。瓶等有质碍。声犹无质碍。声应定是常。无此离义名不离耶。陈那等云。若是无常离于声常。见彼质碍。离无质碍。又于瓶等常宗无处。无碍因。定是常住。何故离云瓶等是无常。瓶等有质碍。声应定是常。既不繁此。不离非过也(云云)。
  寻云。何义为正耶。
  又云。问。合离若有二解。何是何非。答。广如义决(云云)。
  文轨疏二云。离者不属着也。若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如瓶等者。此即常宗无处。异品无常与无碍因不相应着。即是离义。由此反显声有无碍定与常义更相属着。故异喻须离。今既但云于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此即双现宗因二无。不明无宗之处因定非有。故是不离。由此不明宗无之处辨因非有。不能不能反显无质碍因与常住宗更相属着。故是过也。又释。言诸无常即离声上常。言皆质碍即离声无碍。故是其离。今既但于瓶上双现二无。自是别明二无。不欲简彼宗因。故是不离也。此二释中。今存前释。以合不合宗因反合为离。离岂离彼宗因。故别解为正(云云)。
  问。论云。如是等似宗因喻言(文)何释之耶。疏云。言如是者。即指法之词。复言等者。显有不尽(至)离此三更无有别似宗因喻。故于前等(文)。
  前记云。疏复言等者。此意。今此等字。上似宗因喻三支过中论文之中。除四相违自余诸过。各据言陈未明意许。今言等。等彼意许。又缺减过论文之中。言陈·意许。俱并不说。又缺过有分有全。兼单双者。二阙三阙是也。此等诸过论亦不明。今此等者并皆等彼诸过失(云云)。
  明灯抄云。向辨三支皆据申言等者。向者前也。三支过中。论文所说多是申言。少分有不申言过。如因过中法差别等。今从多说。故云据申言也。分全单双者。缺减过中。一分全分。一一阙单也。二阙已上双也(云云)。
  孝仁记云。文未明缺减非在言申者。有体阙虽不离于似宗因喻。而无体阙之非言陈有故等以等言也(云云)。
  今案。此文珍之又珍也。秘而可秘之。人不知此意。多致迷耳。后三相违决定所别差别他不极成等。意许不定等。皆见于论文矣。
  略纂云。等者有两释。一云。上来举声辨过。例余辨过然。一云。宗有犯一犯多。因有全分一分自他等。喻犯两俱随一犹预等。愆文不备彰。故言等也(云云)。
  明灯抄云。言等者。相传三释。一云。似宗因喻是其总名。三十三过即是别称。举总等别故说等言。二云。此中且约声等作法。准例应知余法亦尔。等余法量故说等言。三云。且如宗中。有犯一多不成。因有违多违一。喻中亦有两俱随一。如是别过并略不论。今总显非故言等也。又解。宗等少过。前已略论。缺减之愆。从来未辨。今显彼失故说等言。由此等言非等前也(云云)。
  问。以现比二量名悟他之义可有耶。
  疏云。问。若名立具。应名能立。即是悟他。如何说言为自开悟。答(至)亲疏合说。通自他悟及以能立(文)。
  前记云。疏明此二量至相影显者。问。现比二量亲能自悟。悟他及能立二称。能立能破亲能悟他。唯隐自悟。不言隐能立。何故所隐一二不同耶。答。其理正意。能立能破显明二义。能立及悟他唯隐自悟。现比二量唯显一义。今是自悟隐于一义。能立及悟他虽隐显不同。其数相似故不应责。问。现比二量约自先解。即名自悟。亲能立能破亦先自解。何故不言亲唯自悟解耶。答。现比二量。且约其智了自共相边名为自悟。能立能破。智虽先已解。不约其智。且约立论者能诠之言悟敌证亲。各据一义。亦不相违。疏次二立明者。次能立似立后明此现比二量也二种等者。此灯既发彼灯之影。彼灯亦发此灯之影。炬亦如之。自悟悟他。其影亦尔(云云)。
  孝仁记云。文亲疏合说者。亲能自悟名亲也。疏悟他及兼之能立合名疏也。是皆约二量言也。问论文唯大自开悟言。何故下即亲能自悟言耶。答。悟他不言而为自开悟言以。故知亲能自也。亲能悟自言以。故知疏悟他及能立也。是能立之具故言也。文此即兼明立量意讫者。悟他比量亦不离此。及是能立之具言故。次彼真似二立而解言者。正解也。为起能立而现比不立。不能故立是二量。故兼解也。能立之具能立之所须故。次于真似立而解言。是正解也。是以知不立二量而不能言是兼解也(云云)。
  明诠道云。
  问。陈那菩萨心。可立至教量耶。
  疏云。问。陈那所造因明。意欲弘于本论。解义既相桙楯(至)故不相违。广此二量如章具辨(云云)。
  邑记云。疏意显弘于本论者。谓瑜伽八能立。及论轨式中。皆有至教量等。疏从诠及义智开三量者。能诠为一。即至教量。所诠之义自共相为现比。由能缘智从三境故。开为三量。以境从智。其理亦然。疏以智从理者。谓自共二理(云云)。
  明诠道云。问。古人立六量。现量·比量·至教量·譬喻量·义准量·无体量。何故。今但立二量耶。答。今论意者。后四种量摄入现比二量中。故唯立二量。故上卷疏云。陈那菩萨废后四种。随其所应摄入现比。故理门云。彼声喻等摄在此中。由此论主但立二量(云云)问。后四种量摄入现比中云何。答。备云。基师意云。至教量者唯现量摄。譬喻量等皆比量摄。现量不摄(基意)西明意云。至教量等六量。皆并唯比量摄。现量不摄。今以基说为正义也(云云)(如西明理门疏下卷初。及文轨疏下卷。云云)。
  文轨疏三云○今陈那意唯存现比。余之五量摄在比中。何以尔者。夫能量者。要对所量所量既唯自共二相。能量何得更立多耶。故自悟中唯有二量等(云云)。
  定宾疏五云。即有疑云。瑜伽论说有正教量。陈那破者。岂不破瑜伽论。答。瑜伽意别。陈那意别。瑜伽通说。引信因明安立似比量。以谈真如涅槃等理。乘信修习得无分别现量智生。彼似比量能生真解。不可说为似比所收。又不可说真现真比。故说以为正教量摄。如有量云。大涅槃中有毕竟乐。因云。不生不灭故。同喻云。诸不生灭皆有毕竟乐。如太虚空。是法自相相违过。然得依之修证大乐。今陈那意。辨摧邪因明。除其现证之外。皆观共相。以知所量即正教量摄入比量。由其外人不肯信伏佛教是正故。不得立正教为量。故陈那意。现见佛记。瞻婆城中有长者妇。必当生男。母后命终。火焚尸时。母尸腹裂。犹有男生不可改转。又记。共得尼干七日命终。生食吐鬼中必定不谬。诸如是类皆无改转。故佛所说大涅槃中有毕竟乐。必亦不虚。即立量云。涅槃大乐其言决定。因云。佛所记故。喻云。如记生男等便成真比量摄。故陈那意。于摧邪门不立声量。以其摄入真比中。故不遮引信门中立声量也。以此方隅余喻量等。无有不取共相而立悉入比量。无劳别立故唯二量也(云云)。
  桙楯之事。
  明灯抄云。矛莫便反。说文长二丈。建于兵车。或为鉾字。楯食准反。御敌也。排也。或为楯字。矛即能破诸物。楯不为诸物破。一即能破。一不被破。古今乖角。其义亦尔(等文)三宗相对抄十九云(千观内供抄)补四云○矛盾者兵器也。矛长二丈。建于兵车。盾谓傍牌。楚有矛及盾之人。有来买矛。而谓买者曰。此矛坏千盾。其买矛者尚在。寻有买盾者复至。又谓之曰。此盾坏千矛。前买矛者乃因之云。还以子之矛坏子之盾得几许。卖者无对。自知负言。今意耶。其二言相违。以为与例(云云)。
  广此二量如章具辨之事。
  疏云。
  明灯抄云。广此二量。如义林章及法苑章第二卷辨(云云)。
  问。似现量可摄比量耶。
  疏云。有依于此唯二量文遂立量云。似现比等皆比量摄。如疏具述。有过不习(文)。
  邑记云。疏似现似比至有过不习者。二似非量。宁入量中。以似从真。即二量摄。如何独许比量摄耶。况彼量中既兼诸过(文)。
  以此文可会二量章文矣。
  二量章云。
  义断云。又云。似现通比非量摄。以理门云。由此即说(至)境无谬。故为定量。故似现不尔。云何比收(云云)。
  义心云。问。有云。似现似比由缘共相不异故。俱是比量所收。然约所似有殊故。分似现似比。若慈恩疏。似现似比皆非量摄。二说既殊。孰堪取则。答。二说俱不尽理。不是二量故名非量。如何复是比量中收。又若以缘共相故名比量者。无漏后智亦缘共相。佛遍知假。应比量收。但言由不得真故。非量比量皆缘共相。不言缘共相者皆比量收。若言论云当知唯有现比二量故摄非量在比量中者。即非说言。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谓有为·无为法。既云一切。应摄二无我法。彼既约辨体但摄有为无为。不摄无法及无我者。何废此中约刊定法体唯立二量不摄非量也。彼若立量成云能似比量是比量收。似所似量故。如似现量者。有违教失。论云。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既与真比正智不同。如何云乃似现即比量收。又此亦有自语相违。既由不是量名为非量。如何复是比量中收。此理若成。即应如立量云。能似现量应所似量收。宗似所量故。因。如似比量。喻。此既有违。彼何无过。故知二似非二真收也。若依后解。似比量可非量摄。其似现量不可全非量摄。由真现中三因成立。初二因中唯简非量可似现量非量所摄。第三因云。离名种等所有分别名为现量。解云。等言等取诸门分别。此中所离名种即是非量所离。诸门分别即是比量所离似现既通比非。故知似现通比量非量摄。似比唯非量摄也(云云)。
  问。付心心所法。且可有非定心非散心之义耶。
  断云。约四无记辨二量云。如通果心(至)非全是散。复不全定。然属定类(云云)。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七(终)

  (延宝二年甲寅三月十一日十二日书写。十三日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