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二(第三十二帖)

  问。一因违四比量作法如何。
  疏云。如胜论立。所说有性离实等外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同异性(文)。
  寻云。此比量依何证文立之耶。
  唯识论一云。彼所执有应离实等无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实德等(文)。
  疏·灯等文。如别抄之。
  问。许非无故因。是不定因欤。
  问。疏云。其同异性既是异品所离之外(文)心何。
  疏云。乍观此因。是共不定。二皆有故(至)因唯于异品实等上有。同遍非有(文)。
  寻云。若许非无故因非不定因者。法差别相违。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体何物耶。五句之外无其体故。若有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体者。岂非真不定因耶。
  前记云。乍观此中是共不定者。即胜论立有离实有性。是因。其实等即异喻。其同异性离实有。不是有性。矫取为同。即此许非无因。异喻实等上有。同异性上有。乍看似共不定。细寻乃是异品。故言乍(云云)。
  邑记云。疏其同异性既是异品所离之外者。应详此中脱一字。传之人失。应言非所离之外。意云。其同异性既是异品。即非所离五句之外。由彼立宗但言离实等。不言离五句故。彼矫立为同品耳(文)。
  孝仁记云。文所离之外者。即异法喻言也(文)。
  明灯抄云。乍观此因是共不定等者。观此比量。许非无故因。同有异有。故共不定。为如同异性。所说有性离实等外有别自性。为如实德等。所说有性离实等外无别自性。是故此因成共不定。同异二品因皆转故。然彼五顶诤五句外无别有性。五句不无即有性故。故立有性离实等五有别自性。阙宗同品。于离实有无共同品。故阙同喻。其同异性虽是异品所离之外。而彼胜论方便矫立。取异为同。非无故因唯于异品实等上有。既阙同喻。非无之因于何同喻得遍转也(文)。
  注释云。所离之外等者。释本同品还成异品之所以也。备云。宗名所离。同异性喻既是宗外。故非宗同品(云云)此释意云。其同异性既是异品。即所离之外。或既是异品之所离之外。谓同喻名合法。异喻名离法。如异喻过名不离等。故宗名所离。异喻名能喻。由此亦为所离宗外。是约通相消此文耳。清云。所离者。谓即大有。其同异既是异品。即是所离大有之外(云云)此别约今有性离实等文消释。问。既云有性离实等外。由此有性应为能离。何言所离谓即大有。答。能名为所。其例非一。况复此中能所未定。此释意云。胜论所欲令离实等五句外者即是大有。故大有性名所离也(云云)。
  明诠里书云。备云。同异性为同喻。实德业为异喻。是故虽有共不定过。然彼五顶诤五句外无别有性。是故离实等外有别自性之宗。阙宗同品。其同异性既是异品。所离之外。故意云。同异性喻是宗外。故非宗同品(文)。
  问。疏云。亦如论说(乃至)对无空论阙无同品(文)心何。
  疏云。亦如论说。声常之宗治自相因。对无空论(至)同上遍无。许成相违。今此亦尔(云云)。
  寻云。
  又无空论者经部师也。若尔法自相敌者佛弟子欤。不尔如何。
  又阙无同喻。若能别不成上义者。此文如何。
  明灯抄云。此义稍隐。故引喻示。如论说言。声是常宗。所作性故。同喻如空。异喻如瓶。其如空喻对无空论。阙无同喻。所作性因于何同喻得遍转也。所作等因唯于异品瓶等上有。阙无同喻。同上遍无。既同无异有。故许成相违。今此比量。其义亦尔。对彼五顶成立有性离实等五有别自性。阙无同喻。其同异性虽离实等有别自性。非是离实大有性。故不得为同喻。许非无因于何同喻得遍转也。义既无别。故云亦尔(文)。
  注释云。例今论法自相成此中相违义。今此始出阙宗同品之法自相。故别劬劳。声常比量。对胜论立。又对佛法。如前已释(经部名无空论。见所依不成疏)(云云)。
  定宾疏三云。论曰。若无常宗(乃至)故无有过。述曰○且难意云。若立声为无常。因云所作性故。同喻云譬如瓶等。异喻云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量若对无空论师。空体既无。云何得说。虚空之中以无所立无常宗故。名之为常。标为彼处。又复云何得说彼处此之所作因法无耶○问。立声无常意破常论。何故乃言对无空论。答。此有二释。一者。假设论之。因明并是作法之门。不要实有如此比量。第二释者。声论本从胜论流出。胜论言空是实句义。即言有体。声论之中别分诸计。一家计云。声与声性可言是有。虚空俱是无障碍处。声在中转。何烦执空云有体性。故亦即名无空论师。不要佛法经部宗中名无空论也(文)。
  子岛云。设对无空论师。非实对胜也(文)可决之。
  问。付许非无故因。法自相相违作法如何。疏云。依此比量。后三从初一因违四。法自相相违者(至)同异入宗所等之中。故无不定(文)。
  寻云。凡论有句即离之事。但约三句说。同异和合之外别有有性云事。本自不成之。依之疏主余处虽成离三句别成有性。同异性非不定敌(文)如何。
  明灯抄云。同异入宗所等之中等者。若不入者。作不定云。为如实德等。所说有性离实等外无别自性。为如同异性。所说有性离实等外有别自性。同异既入宗所等中。故无不定。此法自相相违中因。唯实德等得为同喻。其同异性不得为喻。不随所立故不得也。后三相违。其同异性亦得为喻。随所立故。由此当知。因必须本。喻或改同。此即举一非无之因。违法自相与法差别二宗已讫(文)。
  注释云。弟子五句皆名有性故。师对立有性离五。何知弟子五皆有性。答。弟子本来不别建立能有之法。是故五句即体不无。皆名有性。由此沼法师云。又复弟子许同异性体既不无。亦是不无之有(纂)若五顶实等亦名有者。岂成自相相违。返彼量云。有应非有。有一实故。如同异性。同异性名有。何得成相违(断)明知若许实等名有。理亦五句皆名有性。故珠述弟子云。五句不无即有性故(云云)问。师主唯取实德业上能有之性。何为大有。弟子随亦诤是大有离实等三无别自性。不诤离彼同异和合。既尔对谁约五句诤。若尔应是一分相符。如数论立觉惠非思。所有一分相符之失(非思比量如纂)。
  答。此是胜论自比量故。有法有性直举大有。更不约三论其即离。由此五顶总难彼云。实等五句体既不无。是故五句体即有性。何因五外更别立之。难意如是。故对彼立离五大有。无相符失。问。大有虽非即三句体。然属三句。还能有三。是故弟子更不可难三句上有以属。答。弟子直难大有当体。更非约彼所属所有。问。若尔何故上文述彼弟子难云。岂离三外别有能有。答。仙言有者。能有实等离实德业三外别有。故彼弟子怗仙人教。且约所有三句难。彼今对弟子情谓五句即体有性故约五句(云云)。
  疏云。彼计实等有法之外。别计有一大有之性能有诸法。法若无此。即体非有。如龟毛等。故今破之。彼宗所执大有性者。应离实等八句之外无别自性。汝宗许是非无法故。如实德等。等取业等不言八句。有不定过。或但言离三句亦得。其异句等非两共成。无不定过。或遮相违决定。说八句胜。非无之因唯彼许于有性上有故。许言简自随一过。实等许非无离实等外无别有。有性许非无。应实等外无别有。难令实外无别有性。又遂令离实等外即非有性(云云)。
  灯二云。论彼所执有至如实德等。疏及枢要俱云法自相相违因过。以彼本量云我有性定离实句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等。此量不定。实为异喻。许非因于实转故。更有余过。思准可知。今且但与作法自相相违云。汝有性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此量之中虽有他不定。德业句等他许非无。因于彼转。非自共许。故非不定。又就破他。于他不定亦可为过。故枢要判。但是比量相违过摄。若准疏判云。应离实等八句之外无别自性。即无不定。要集云。准相违量云有性应离实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者。当比量相违。此意枢要自已判讫。要集出过云。既别用喻。如何相违。同前不定。此说亦非。何者。设别用喻。亦是相违。如因明论法自相相违因。外立声常。所作性故。犹如虚空。作相违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此因用旧。同喻改之。今者此量因亦用旧。但改同喻。与因明同。云既别用喻如何相违者。是妄出过。不善因明也(云云)。
  秘云。疏遮相违决定者。外作量云。所说有性离实等三有别自性。除无说外余六句中随一摄故。如异等句。有云。有性异实等三。定应别有。实等所不摄故。如同异性。详曰。言别有者。别有其体。若尔因有不定之过。为如同异。实等不摄。有别是有体。为如无说。实等不摄。有无别体。故应依疏(云云)。
  枢要云。破有句中有四。第一法自相相违过。彼云。有性离实句外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此有不定。以实句是异法喻。因于彼有故。今云。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彼外道师。若以德业如同异和合为不定过。他不定故。非自共故。论既以德业为同喻。但比量相违。第二有法自相相违过。彼云。有性离实有别自性。许异实等故。如德业。以有性为有法。今言。有性应非有性。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今举无法为喻。亦成决定相违。第三·第四俱皆比量相违(云云)。
  注释云。问。因论生论。唯识论一破胜论云。彼所执有应离实等无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实德等(已上)此量不定。所余句义以为异喻。许非无因于彼转故。答。彼疏释云。彼宗所执大有性者。应离实等八句之外无别自性。汝宗许是非无法故。如实德等。等取业等。不言八句者。有不定过。或但言离三句亦得。其实句等非两共成。无不定失(已上)问。今下文云。他比量他及共为失。此既他比。如何得云非两共成无不定失。答。灯师以初释为疏主正意。如彼第二卷云。彼本量云。我宗有性言离实句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等。此量不定。实为异喻。许非无因于实转故。更有余过。思准可知。今且他与作法自相相违云。汝有性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此量之中虽有他不定。德业句等他许非无。因于彼转。非自共许。故非不定。又就破他。于他不定亦可为过。枢要判但是比量相违过摄。若准疏判云。应离实等八句之外无别自性。即无不定(已上)明知后释但假叙耳。问。若但假叙。岂非虚设耶。答。亦欲难余句令无别自性。故先假叙。非全虚设。又彼论演秘一释疏他比量中他不定不以为过云。今以愚度智。聊有二意。一试诸学者而悟不耶。即俱舍论有斯意矣。二余因明师于一因过不分九例。今随他语。复欲发生学者觉惠。故示訿谬。若言疏主实闇斯理。因明疏内何巨照然。故应不出前之二意(文)。
  后两重问答乘便记之。以上文可案等取五句之义也。
  问。许非无故因勘付法差别相违方何。
  疏云。彼所立量。离实等有性。是法自相。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至)所说有性应非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许非无故。如实德等(云云)。
  注释云。法差别中备云。不能有一实德业离实等者。意云。不能有一实离实性也。于德业上非亦谓加一字也(云云)今捡诸本。未得一字。何况能有实德业中。既无一字。岂不能中独云一耶。问。不能有实等。其名如何。答。此义如前违三中释。其中应依即义相违不破自相之训释也。问。彼五句外无不能有于实德业而有体法。如何不破言陈相耶。非识所变无常例难。如前一因违三中出。答。此义难思。试用二意。一者此中且叙过相。不相不须要具二等。假示一偶。其例非一。二者更有三义。一云。其法自相寻言难故。理探言中等字所诠故。约五句而作相违。差别比量理约意许。别探言外能有之义。由此理故。即义相违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者。任运自当同异和合。是故遂存言显自相。问。此有多难。一者若望师主。同异和合不名有性。是故离实有性之名不可转彼。二者同异能有实等三句。岂得名为不能有耶。三者同异和合五句摄。那忽以为离实等五。若唯约离实等三者。离实等五自相何存。答。所言离实等有性者。此文言略。理实应言有别自性。本量尔故(遮初难)同异应非不能有者。如前违三法差别中。具以三义而解释之(遮次难)言中但云离实等。故等二等四。皆存自相(遮后难)问。遮前二难理且可然。第三转救疑虑未休。差别全存自相。如何等二等四不齐。答。论中有法自相差别。以彼准之。其例齐成。谓彼自相偏成大有。直破彼有而作相违。差别之时。约泛尔有分别施设作有缘性非有缘性而作相违。大有虽无非有缘性差别。理应探意许故。不顾自相已成大有。但约言总分二意许。若不而者。大有性上岂应有彼二差别耶。今此量亦应如是。不顾自相义至五句。泛约离实等之自相。别寻意许能有之义。故成差别。不破言显。问。若尔敌者不能有实而离实量所立不成。同喻实等非离实故。答。敌总非于能有实等。非自别立不能有等。故云非能不云不能。由此实等能成所立。问。若尔实德业于二中何摄。答。非二所摄。例如他用二差别中不摄龟毛虚空等也(第一释记)二云。此是如前四句之中带言陈之差别。故不同余差别。三云。差别有二。谓体与义。义差别者要具二体。体差别者不要具二。此二释广分别。如上有法差别(已上法差别云云)。
  问。付一因违四比量勘有法自相相违过方如何。
  疏云。为有法自相相违云。所说有性应非有性。许非无故(至)不违自教自语之宗。同喻亦无所立不成(云云)。
  孝仁记云。文同喻亦无所立不成者。如实德等言能相违之量之喻。无所立不成。其非不违于自教自语。亦无所立不成过。故名亦也。问。何故改喻不改喻言耶。答。后三违以从于初一违。而一因违于四言事言故言也(云云)。
  问。又付今此量勘有法差别相违之过方如何。
  疏云。有性既为有法自相。作有性有缘性·作非有性有缘性。是有法差别(至)许非无故。如实德等(云云)。
  问。疏云。此上同喻举同异为喻亦得(文)心何。
  疏云。不改故因。即为违量。故成四因。此上同喻举同异为喻亦得。随所立故(文)。
  寻云。法自相相违以同异性可为同喻耶。
  明灯抄云。此上同喻举同异为首亦得随所立故者。今观此文。似致上四相违之上。然以同异望法自相。不随所立。不得为喻。望后三违得为同喻。随所立故。然则随所立故者。简法自相相违。具文而言。此上同喻。除法自相余三相违。举同异性为首亦得。随所立故。言随所立者。除法自相说余三违为简初一。遂致此言(文)。
  注释云。举同异为首等者。清·备等意。亘四能违举同异性为喻皆得。珠云。此上同喻○遂致此言(云云)此释未了。违文理故。谓文无简。但总简云。举同异性为首亦得。又胜论立五外大有。敌者反立不离五句。同异既是五句所摄。故与敌量能为同喻。如何自恣除一个宗耶。又若同异不与敌量为同品者。应不定过。许非无因转同异故。所言随所立者。是显本立五外有性故。敌亦以同异为喻。非谓四中但取后三(文)。
  问。疏云。论文所说皆共比违共(文)何作法耶。
  又问。疏云。向三四因皆自比违自(文)意何。疏云。此四亦有他·自·共比。各亦说有违他自共四相违因。合三十六(至)他比违他等。皆应准知(文)。
  前记云。向三四因者。向者所说三四因难。法师前明一因违三。许非无故。一因违四。皆违自等者。胜论立自比量。佛法违他。故名违自。违他比者无立他比量。他比量中犯此四过。即名违他。违比量故名违他也(云云)。
  明灯抄云。向三四因等者。向者前也。向前所说其有一因而违三者。如胜论立。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许除四大体非无故。如色声等。今指彼故云向三四因。彼即胜论立自比量。故云皆自比违自。又解。向三四因者。言三者。前者其有一因而违三者至故成违三。今即指彼故云向三。言四者。前云一因违四法自相相违者至故成四因。今即指彼故云向四。皆自比违自者。一因违三。一因违四。皆自比违自。若如立者作法而言。是似共比。有法有性是共许故。然寻意许。有法有性是大有性。是故此因唯自比违自。敌者宗中都无离实大有性故(文)。
  注释云。向三四因者。向者前也。指前所引胜论自比违三违四之二因也。珠作二解。第二同此初解。但引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许除四大体非无故量也云。今即指彼故云向三四因。备云。三者。他比量·自比量·共比量也。四因者。四种因也(已上)此两解未可也。问。前一因违四文云。然彼五顶诤五句外无别自性。不违自教。故知五顶为其敌者。既尔乃是自比违共。如何今云自比违自。答。今且解云。此中文意。以共违共自违自等单比为首。欲令准知余自违共共违自等交互比量。然论比量三支皆共。是故名为共比违共。向三四因。宗因既自。故亦以为自比违自。理实亦是自违共耳。问。本意设虽然。何违文判之。答。此量敌者纵容不定。若对五顶虽是违共。若对余者但是违自。当知违自一片决定。故约定说。不约不定。故周释云。胜论立自比量。佛法违他。故名违自(云云)虽作此解。义犹未了。别应思择(文)。
  孝仁记云。文合三十六者。且共比有自·他·共之中。各有四相违。合三四·十二有。此准自他比量各有十二故。都合三十六相违因。是四九·三十六言也。文向三四因者。即自他共名三。及四相违因名四因也。是四九·三十六种言同意也。向者前也(文)。
  邑记云。疏论文所说皆共等者。问。后二相违宗因喻三。唯胜论有。何名为共。答。彼对五顶因喻同许故名为共。问。疏云向立违三四因。亦胜论立何名自。答。许非无因。唯立者许。故名为自。自共等九已如前述(文)。
  明诠道云。言此四亦有他自共比者。意云。此四相违若有他比量·自比量·共比量也。论之所说是共比量违于共也。言各亦说有违他自共四相违因者。意云。他·自·共三比量各亦违他。
  寻云。三十六相违者。如何可数之耶。
  明诠道云。言各亦说有违他自共四相违因者。意云。他·自·共三比量各亦违他违自违共也。谓他比量。一违他。二违自。三违共。此以违他及共为失。违自非过。自比量亦违自违他违共。共比量亦违三。此之二种并以违共及自为失。违他非过。合三十六者。四九·三十六也。四种相违一一各有九种相违。故成三十六(文)。
  明灯抄云。此四亦有他自共比者。此四相违亦有他比四违。自比四违。共比四违。他比四违亦有三种。谓他·自·共四违。合有十二。自比四违亦有三种。谓他·自·共四违。合有十二。共比四违亦有三种。他·自·共四违。合有十二。总计三十六(文)。
  寻云。明诠心者。所违因有十二欤。若尔如何可会立依自他立敌对亦须然之文耶。
  明灯抄心者。所违有三十六欤。若尔违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等之文仍可审定之。
  问。疏云。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违他非过(等文)意何。
  疏云。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至)违自非过。义同前说(文)。
  寻云。
  注释云。问。此九种中。自他共违当分为过。自他互望非过。可然。共违他非过。自他违共共违自为过。此四如何。答。若以共许法而立共比量。敌者设以自许别法为喻。虽作相违等过。不能令彼立者信。故共比违他不为过失。共比本意欲成自义。而望自宗。若有相违。翻招自害。无所遁避。故共违自以为过也。他共违共者。于共许法中唯取他许边。犹如他违他。自比违共。准之应知。是故此二亦以为过。此有备解。义颇未了。问。若尔五顶同异句义亦名有性。彼云何立应非有性如同异性。此共比望自非所立不成。何言共违自皆为过失耶。答。有声虽通。其义各别。今难师主离实大有故。同异性能成敌宗。是故文云。言同意别。故无诸过(云云)○问。断云。若五顶实等亦有者。岂成自相相违。反彼量云。有应非有。有一实故。如同异性。同异性名有。何得成相违(云云)若同异有与大有有二有别故敌喻成者。断主何故作此难耶。答。断难意云。若师主实等亦名有性者。有法有性含二种有。弟子如何总成相违。有应非有。如同异性。同异亦在总有中。故非谓别破大有性时。同异之有亦是为过。况复断解弟子量云。为破破他就他宗立。则知断主意不名单共比。是故弟子同异虽名有。以之为喻。难彼他有性应是他比违自之类。不如师主名有之过(文)。
  如师主名有之过(文)。
  (上文如一因违四法自相相违处抄之)。
  三卷私记下云(东大寺本院私记也)。
  问。疏云。故知此四非必相违(文)心何。
  前记云。既许一因通违四种故知此三是必相违者。此意说云。既许一因违得四种。明知此四种非必各各皆违得四种因也。不许违二三四。据实亦有违二。亦有违三四等也。疏既许一因至非必相违者。此意说云。他前难法自相。取他异为同。他同为异。后三相违。无他同为同。他异异。亦如是行相不同。云何得二二合三三合等耶。他难意。行相不同名相违。执论文难故。今言既许一因得违四。故法自相者后三合作句。亦不相违也(云云)。
  明灯抄云。
  问。后三相违。九句因中何摄之耶。
  疏云。问。四相违九句何句所摄。答。乍观文势。唯初一(至)同品非有。异品有故。随所立故(文)。
  寻云。积聚性故因。于异品中。卧具上有。龟毛非有。既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也。岂非第六句耶。又有一实故等因。纂要中。即九句中第六句也(文)何今疏云皆彼第四耶。
  明灯抄云。今观后三皆彼第四等者。问。后三相违非唯违害于法自相。何得说言第四句摄。答。若不加言。似违自相。随言难意。故违于法。既违所立。同无异有。岂非第四(文)。
  邑记云。疏云答至具二因故等者。唯法自相。论中自说。所作·勤勇二因。即当四·六所摄。后三相违。唯第四句。准理亦有同品非有·异有非有。即第六摄(文)。
  注释云。答中乍观文势等者。意显后三亦通第六。谓称聚性因。望神我用胜宗之异品卧具龟毛。有一实因。望大有性之宗异品同异和合。一一皆通有非有故。然今论中。各举一喻。疏约此文故云乍观。或复唯法自相。其相显然。后三本因。望言显宗转同喻故。似非相故云乍观。若依此解。文中应云然今观后三亦皆彼第四。但是文略。问。积聚性因若第六摄。能违敌量是何句耶。答。若以遮诠直破真用。应是第八。今以表诠反立假用。故摄第二。违所立故者。后三违义。言中不显。更舍彼意所乐立宗而作相违。故别结之(文)。
  违三违四因九句摄之事。
  又云。违三之因望宗异品色声四大。违四之因望宗异品同异龟毛。以理推之。通有非有。亦第六句。义准应知(文)。
  问。疏云。此上所说但是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文)心何。
  疏云。此上所说。但是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至)合计一百四十四种诸相违因(文)。
  前记云。立敌两俱不成者。即此上四相违因。即是立敌两俱不成也。问。不成是初相过。相违是后二相过。各自不同。云何将不成就相违而作句耶。答。不望体说。但望名而说。今无过耶。此相违因是后二相过。立者本立因拟正成宗。因既阙相。不能成宗。此相违因即名不成因等(文)。
  略记云。疏此上所说两俱不成者。此望同喻上。立敌不许有此因也。如何指虚空为喻。说所作因立敌俱不成也。下文云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等者。彼望于宗有法上无此因也。如声常。眼所见性。即阙相立不定。相违要初相不成。故言等也(文)。
  邑记云。疏此上所说至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者。四相违因不阙初相。此言两俱不成等者。非是有因不依有法名为不成。但是两俱不许于同品有名两俱过。余三不成亦准于此。以相违等并是后二相过故(文)。
  明灯抄云。此上所说等者。六不定因有四不成。此四相违亦有四不成。三支过中各有四不成。如前已解。三十六中一一有四等者。三十六句如前已说。三十六中一一皆有四种不成。合有三种三十八也。三四·十二。成一百二十八也。三八·二十四。并前成一百四十四诸相违因。何以得知。四相违中有四不成。如不定中引理门说。前中卷末说不定中云。理门既言。四种不成于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随所应当如是四种不成。既通九句。九句之中。四百二句有四不成故知四相违因亦有四不成。此复何等。如说声常。勤勇发故。若以显论。随一相违。彼许显发顺常因故。若疑烟雾。立彼有火。以现烟故犹预相违。兔角是无。鸟依生故。即为所依不成相违。如初相违具四不成。余三相违理应必有。问。四不成阙遍是宗法性。是初相过。四相违阙同品定有异品遍无。后二相过。既各不同。如何四相违得有四不成耶。答。且两俱不成。立敌俱说眼见之因于声上无。以之即为两俱不成体。本立共因。将正成宗。因既阙相。不能成宗。故四相违名不成因。此即立敌俱说阙相故。不能成宗。故云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不望体说。望名说故无过失。后二相过故名不成者。非不成体。又解。此上所说者。此上所说一因违四所作违量。是名此上所说。所以尔者。许非无因。立敌俱说不遍有性有法之上。故名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有性有法是成所诤。立者意许大有有性。敌者意许不无有性。非是大有有性。有法既不极成。许非无因于彼有性何得遍转。故此上说四相违是立敌两俱不成之四相违。非谓论文所说四违名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论文所说四相违中法自相。云声是常。所作性故。其所作因于声有法遍皆得转。既有初相。故非立敌两俱不成(文)。
  因明要义抄下云。安璟师问。四种相违但约阙后二相而有。若阙初相亦有此过耶(明诠师山阶讲师)答。但阙后二相有此过。阙初相无此过也。问。若尔何故说四相违竟云。此是两俱不成之相违(云云)答。疏意非谓阙初相时有四不成之中两俱不成之四相违。但此立敌两俱不成之四相违也。问。不然。既有两俱·随一·犹预·所依四相违(云云)今云。既约四相违有四不成。何约四不成无四相违。若此无。彼亦无。若彼有。此亦有。答。大作法云。四相违此阙后二相过。四不成此阙初相过。定何四不成有四相违耶。又有人问。两俱不成作法何耶(守忠法师药师寺讲)答。论明是。问。但阙初相有此过。若阙后二相亦有此过耶。答。亦有也。何者。立声常。所作性故。如虚空时。所作因虚空之上有。立敌共不成故。云两俱不成也。问。智周记云。此非约体。但约名为言(云云)意何。答。四不成此约体为言也。同喻四不成此约名为言也(自上他问答。自下自问答)问。四不成但约阙初相立。若亦阙后二相立耶。答。基疏明四相违竟云。此上所说但是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亦有随一·犹预·所依余三不成(乃至)如不定中引理门说。皆应思惟(已上)依此疏者。阙后二相亦有四不成也。问。四不成此初相过。相违此后二相过。何约阙后二相立四不成耶。答。周记云。不望体说○即名不成(已上)邑记云。四相违因○后二相过故(已上)问。周师云非望体说望名而明等意何耶。答。四不成体此阙初相过。今约阙后二相说故。言非望体言但望名者。阙后二相之上。假。立不成之名。故云望名说也。问。约阙后二相立四不成何耶。答。立敌共其因阙后二相不成其宗。名两俱不成之四相违。但约立者但约敌者。其因阙后二相不能成宗。名随一不成之四相违。又其因疑乎喻不能成宗。名犹预不成之四相违。又其因于喻无所依。此名所依不成之四相违也。疏文指六不定具四不成。文云。准之可知(云云)故如是安立。问。立敌两俱其因阙后二相。不能成宗两俱不成之四相违作法何。约余三亦尔耶。答。论所陈此立敌两俱不成之四相违。若声论对佛法。立声常。勤发性故。如虚空者。此他随一不成之四相违因。又萨婆多对大乘立云。他方佛声定不善。大乘者耳所闻故。如佛此处说法声。立敌共犹预。佛此处若说法。若不说法。此是因疑乎喻故。此犹预不成之四相违因。大乘作能违量云。他方佛声定善。大乘者耳所闻故。如佛灵山说法声。大乘立别比量云。他方定有佛。有机欲及修行者故。如此世界。今立此别比量。令有他方佛故。无他所别不成(此等比量出纂要初)又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常住。所作性故。如神我。此是因于喻无所依。故所依不成之四相违。佛弟子作法自相云。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也。问。因以有法为所依。宗有法不成。此因所依不成。何故无喻依。名因所依不成。答。因初相以有法为所依。因第二相以喻为所依。今就第二相无所依故。无喻依云因所依不成。问。因第二相是即喻上能立。此喻上能立。若喻为所依。为当因为所依耶。答。基疏有二释。一者以因为所依。二者以喻依为所依(云云)问。约以喻依为所依者。喻依不成故。有所依不成。若以因为所依者。为因不成时。亦所依不成。答。尔也。因体不成亦名能立所依不成。问。四种相违中。所依不成但约喻依不成而立。若亦约因依不成而立(因体不成云因依不成)答。且无此义。何者。四相违因皆是立敌共许因。于立敌皆具初相。若约因立所依不成者。立能违量时。此因不应具三相故也。问。何故但因决喻疑犹预不成。而非喻决因疑犹预不成耶。答。云因疑者。于雾等性怀犹预时。有人如立量云。彼山定有火。有烟故。今四相违因立敌共决。若约因疑者。敌论者立能违量时。其因成似因。是故四相违之犹预不成。但约因决喻疑立也(文)。
  又云。
  注释云。所言两俱不成等者。非是因望有法不成。但是因喻相望立名。故须下文举不定例。中卷结不定相云。此论且依两俱不定过说。立敌俱许因于二喻共不共等。说为过故。二喻虽共。若因随一。疑因之喻。同喻无体。随应即是随一·犹预·所依不成不定过摄(已上)由彼准知。论四相违立敌俱许阙后二相故。名两俱不成相违。此但假立四不成名。故周师云。不望体说。但望名说(云云)诸师同之。珠作二释。初释同前。第二以真两俱不成约违四量消此文也。后三不成四相违者。珠云。如说声常。勤勇发故。若以显论○不成相违(已上)此亦未可。谓论相违四皆两俱。云何勤勇为随一耶。兔角无者是真有法所依不成。今约同喻无体不成不尔。亦违所例。不定犹预相违亦复如是。今试解云。全离欲人欲界见惑。小乘但说凡位先断。不许大乘真见道断。设立量云。离欲圣法忍非实断欲见(宗)现前法忍故(因)如余修道等(喻)小乘此因是第六句。于诸同品一向不转。异品凡圣转不转故。若望大乘是第八句。于诸同品有转不转。异品真见道一向不转故。如是应名随一相违。或复违三违四比量。若对佛法亦是其流。若于一处共了有烟。然于大海疑烟雾等。设立量云。彼近远处定无事火。以现烟故。喻如大海。此等应名犹预相违。同品大海是疑因喻。异品厨舍有现烟故。若声论师对无空论。立声常宗。所作性因。如虚空喻。或复设立。树林是无。鸟依生故。如兔角等。应是所依不成相违。二因唯转异喻品故。问。两俱。所依二义可然。谓两俱相违既指论四比及例不定初相具足。所依相违亦例不定。故知此不亦约有法。随一·犹预二义未了。所例不定之文但云。若因随一疑因之喻。为因随一转有法上。约此相违名随一耶。若尔下文后三不成可有不定及相违等。与此何别。为因虽共转有法上。而约随一阙后二相名为随一。若尔应言随一之喻。何故文云因随一耶。犹预不成相违因者。为望有法名为犹预。若尔初相阙不可名相违。两俱相违既具初相。此亦应然。何不同耶。为望有法虽决定因。约喻中犹预阙后二相耶。若尔应言因之疑喻。何故文云疑因之喻。答。彼文所言二喻虽共。若因随一者。此显喻中因随一转。谓彼二喻虽共不定。然约随一阙第三相。非约有法言随一也。彼说不定故云虽共。相违中应云虽同无异有。犹预相违亦应准之。言疑因之喻者。乃于同喻生疑之因。是故中卷不成文云。然上但说因于宗不成。理实此因于同异喻。随应亦有四种不成。故理门论解不成已云。于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随所应当如是说。至下当知。然名不定及名相违不名不成(已上)彼文既云于同异喻。又云然名不定及名相违不名不成。故知今四不成相违要具初相但阙后二。又下卷犹预能立不成有二解。珠释虽顺彼第一解。违前诸文。今释顺彼第二释意并前诸文。下卷所依能立不成亦有二解。珠释不顺彼此诸文。今顺第二并前诸文。问。彼犹预第二释有或言。应非正。答。所依不成第二亦有或言。下文以之为理尽释。故知或言非必不正。还应例犹预第二亦正义(文)。
  引合上下文可沙汰之。如抄第。
  理门论说四相违之事。
  疏云。然理门论摄此颂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若无所违害(云云)。
  寻云。摄上颂云。似颂九句因。不说后三相违如何。
  定宾疏三云。轨法师不悟此文云。理门论中但立法自相相违。阙无余二。西明测法师即言理门具四相违。谓准下颂云。邪证法有法中释之。今详。西明不许也(文)。
  此指或于一相同作事故文也。
  如纂及疏抄第。
  寻云。若无所违害者。若字不明。如此文者。亦有非前邪后正之相违因欤。若尔声无常量。设虽有相违决定。何必非相违因耶。
  前记云。若无所违害者。此是理门。其义未审(文)。
  略记云。疏若无所违害者。此正因(文)。
  邑记云。疏理门至若无所违害者。上之两句意。明本所立量。要以异品为同品。邪证自性差别四宗计。下之明敌者成相违过。必须同有异无。无所违害方成能破(文)。
  孝仁记云。若无所违害者。是因不违于后之自而言也(云云)。
  明灯抄云。然理门论摄此颂云等者。理门论中说不定也。摄此颂言。若法是不共共决定相违。遍一切于彼皆是疑因性。说不定也。既有摄颂。故四相违亦有摄颂。言邪灯等者。此之一颂摄四相违。文有三[/卽]。初之二句显四相违邪证者。释相违义。能倒立故名为邪证。又不善取证即名邪证。法谓宗法。如无常等。轨生物解故名为法。言有法者。宗有法也。如色声等。能有宗法故名有漏。如是二种各有二相。故成四种。谓法有法各有自性及差别故。入理论中名为自相此论名为自性。性是性相。其义同也。次有一句结成相违。此谓四因。由倒证故名相违因。后有一句释成所由。夫与他因作相违过。所立比量必须违害他所许宗。而不违害自共所许现量等义。方成相违。故云若无所违害(文)。
  注释云。邑云○珠云○诸师多同之。备云。测师云。若无所违害者。此四种因为后宗无所违害也。本记云(乃至)据相违宗之因大无所违害故。证者证成(乃至)本记为正也(云云)。
  虽有诸释。未消若字。论语曰。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苞氏注曰。若人者若此人也(云云)。
  当此中意。然备云大无所违害者。可检(文)。
  定宾疏四云。论曰。摄上颂言(乃至)皆是疑因性。述曰。自下第二复摄成颂也。文有四门。一者摄六不定。二者摄四相违。三者双释不定相违之名。四者辨其似因名义理尽○论曰。邪证法有法(乃至)此成相违因。述曰。第二门摄四相违也。不善取证即名邪证也。法自性相违·法差别相违·有法自性相违·有法差别相违。配之可知。入理论中名为自相。此论名为自性。性是性相。其义同也。论曰。若无所违害(乃至)异此无似因。述曰。第三门双释不定相违之名。及第四门辨其似因名义理尽也。若无所违害观宗法审审者。释不定名也。凡正因者。以同违异。异中遮同。今不定因。且如不共。无同违异。异自然无。四种共因。同不违异。异不违同。相违决定。同不定同。异不定异。谓于相违决定之中。所闻之因将瓶为异。所作之因将瓶作同。故六不定并是无所违害之因也。既无违害。故观宗法而审察因。常与无常两种宗法共所量因。故所量因名不定也。常与无常两宗之法不违所闻。故所闻因名不定也。常与无常两宗害法。同在一依。虽各别用所闻所作而不得定也。余可准知。若所乐违害者。四相违立者所乐悉被敌论还用彼因之所违害。故知有法自相相违因者。立者乐以有言诠有。被敌论者还论者还用彼因违之使成非有。余并准知。成踌躇者。疑之异名。结不定因名及义也。颠倒者。结相违因名及义也。第四门云异此无似因者辨其似因名义理尽也。然是释上常无常勤勇等二颂九句。并加三相违及决定相违等有宗法性以明似因。此由形对二种真因故。有如此似因之义。即唯就于有宗法性明似因尽。故云异此无似因也。不遮更有无宗法性四不成因。以说异此无似因也。何故此处文中不说四不成因名似因耶。答。上文所明非宗法性。彼处释讫(云云)。
  永超僧都云。若违害所无。
  有人云。若无所违害。
  有人云。若(定也)无所违害。
  传日本往生传(匡房)云。权小僧都觉运者。洛阳人也○慈惠僧正以下相议曰若人不遂大业者。道之耻也(云云)若人论语文也。
  问。疏云。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与相违(文)心何。
  疏云。问。如前所说。十四似因设有两俱不成。亦有不定及相违耶(至)由此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与相违(文)。
  邑记云。疏答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与相违者。问。且若言两俱不成必无不定者。如前论解不定中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云。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乃声生对声显立。两俱不许无常性因于有法有。疏自断为两俱全分两俱不成。今何不许两俱不成亦不定耶。又若两俱不成必无相违者。如立声常。眼所见故。此因立敌不许于声上有。又于同品虚空上无。异品瓶盆上有。岂非两俱不成亦是法自相相违过耶。又前解因三相有阙二。有阙三。有阙一。如阙初·二。或阙初·三。理应合有两俱不成及不定过。既许阙三。即应许有两俱及相违过。如何此中不许两俱不成亦有不定相违过耶。答。今此疏意。且约三中唯阙初相名为不成。后二相中偏阙一相名为不定。二相俱阙名曰相违。非尽理说。不是前后自相违害。据其实理得有两俱不成兼余过也(云云)。
  明灯抄云。答中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相违等者。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相违二因。于宗有。方为不定及相违。故太贤师云。虽无全过。今约一分两俱不成亦有一分不定相违。如立一切声皆是常。勤勇发故。如声性等。共许此因。于外无声无。若于内声便有二过。若许同喻以瓶不定。若无同喻。是相违故。若准此解。疏主亦同。今约全分而作此说(文)。
  注释云。不定相违必具初相。两俱不成必阙初相。故不相并。问。九句之中第七句因。岂不并有不成不定。答。彼不顾初相。且约后二相示其作法。非真不定。所以者何。夫不定者。以有法上极成之因诤未了义。因转二品。犹预不决。若因不遍。谁依妄因于宗生疑。故真不定。非真不定。然处处文或以不成不定等过并破他者。但假立名。非是真过。阙减过中阙二准之。如不定过。相违亦然。令宗决定名相违因。若初相阙。约何令决定。问。文中兼问不定相违并不并义。何故无答。答。文中既云令宗不定令宗决定。此文兼显彼不并义。疑决既隔不俟。应知此是疏主文义巧妙。问。中卷之末。一因违三相违比量加立后三决定相违。岂非并耶。答。彼且约改因名相违决定。非是第六真不定过所以然者。彼三比量决智既生故知非实相违决定。谓四相违阙后二相令宗决定。决定相违各具三相令宗不定。是故此二必无并理。问。一量多宗此二并耶。答。约多可尔。谓与一因违三比量法自相宗作能违云。所说有性是四大种。许陈四大余法不摄故。如四大种。此法自相有相违决定。后三宗中有相违过也(云云)。
  明诠道引邑记了云。可存(云云)。
  明诠道云。言不定之因于宗定有者。问。声生对声显。云声非勤勇发。无常性故者。此因立敌不许于声上有。岂非不定耶(云云)。
  如抄第。
  问。疏云。必无不定及与相违(文)心何。
  三卷私记下云(空晴僧都)问。凡有不定量并有法自相相违更有不定过。此皆为真法自相相违耶答。约此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真过有似过有。即其真过者。此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等也(明诠大德等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必有不定过。非真法自相相违破有句法自相相违等也(云云)(甚以成笑戒灯大德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或有不定过。或无不定过(云云)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不定过无。真法自相相违。即破有句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等也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也(云云)(真惠大德传也)有人云。有不定量相并法自相相违。若彼能违量作不定时。以本量所有同不定着。而因明道理。而如是同不定回出道理无。故能违量无不定过也(云云)(春德大德传也)有人云。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相并有理都无。而有不定量法自相相违相并有理都无而不定量。法自相相违。有见有不定过着。非法自相相违。不定有不见。而直法自相可令违道理见。着法自相相违。故彼不定过为显法自相相违而出不定过。彼不定过非为过也等(云云)(隆光大德传也)问。不定过显法自相相违非不定过为过之意如何耶。答。不定过可令有本量因不定见许。置彼为如言出不定过。非谓别有不定过本量因不定令有许。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相并理无也(文)。
  虽有诸德异义。不过此等意。仍可案之也。
  秘一云。疏下破之中至为不定者。由许声性常不能诠。下破之中。彼不得将声性。为喻。而与论主而作不定。故云无喻。有云由此不得与大乘作法自相相违者。详曰不然。设许能诠。秪有不定失。法自相相违过者。同无异有。今能诠因二喻皆有。故是不定。余能诠声无常为同。声性为异。思之可悉(文)。
  以此文。不阙后二相而真法自相相违之义。尤以难依用之。
  破有句之量·所立宗因之量·有为相比量·唯识比量。不言眼所不摄时。初三摄因于此等量双付不定法自相相违也。皆如别抄。可见。
  (延宝二年甲寅仲春二十九日。依原本对正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书写)。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