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四(第二十四帖)

  先后对之事。
  疏云。二者先后于总举中言。先陈者(至)以后所陈分别前故(文)。
  明灯抄云。言显先陈。名为自性。言显后说。名为差别。言差别者。分别之异名也。以后所陈分别前故(文)。
  寻云。诸法自性差别。其义可定。何云如此耶。若尔引何文证之耶。
  疏云。佛地论云。彼因明论自相共相与此有异(至)然教小异。义亦别故。分为二门(文)。
  明灯抄云。佛地论云等者。佛地论意。色心自体名为自相。彼上所有无常等义。名为共相。各有的属非不定故。今因明意与彼有异。各附自体名为自相。贯通之义名为共相。贯通他上。如缕贯花者。犹如一缕贯黄赤花。一无常言贯通色心故。依于此声等局体名为自性。无常贯他名为差别。各无的属。得名不定。故与佛地其义有异。若立五蕴一切无我等者。显得名不定之相也。且诸法中自相共相体非是遍。有是自相非共相。如青色等相。有是共相非自相。如空无我等。此通余教非唯因明。其自相差别体即遍通。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自相共相皆有差别。此义唯在因明之旨。何者。有法言自性。法是差别。如五蕴中思数。体是自性。有漏无漏我无我。是名差别数论师立我是思。即以我为自性。以是有法故。思为差别。以是法故。此即我非我之共相亦有自性。思之自相亦有差别。蕴中思数是自性故。自性差别各无所的。得名不定。以理推之。此先后门虽即前局通门。然能诠教少有别异。所诠之义亦有别也。依教义别分为二门(文)。
  寻云。此文亦可证局通对义耶。
  四相违记一云。问。疏主引佛地论意何。答。先德云。为证先后对而引此说也。佛地所说但成局通证。非成先后记。而以言与此有异。佛地所说之因明之说。为第二重证文言也(云云)问。若尔何故前云但取因明自共为局通证而不取经自共。明知局通亦以因明说可证耶。答。谁言以因明说而不为局通之证。然今定此宗说法有三重。于中初重。对法等诸论中。说能成立所成立自共似为证。但非能所成立。直说经自共而不为证也。第二。然以佛地第六云彼因明论等之说。偏非唯局通之证。此重得名不定宽。故明知初重亦以因明自共为证无妨言也(云云)。
  寻云。以此文证先后对方何。
  注释上云。问。约此自共相如何立现比。答。佛地既云现比二量依二相立。故知有法是现量境。于彼自体不分别故。后陈共相是比量境。由分别心正所诤故。广释如彼论疏。然上卷云。取此二中互相差别不相离性为宗体者。由后陈法是有法家所有之义。以有法声简色等无常。以法无常简常住声故。由此等义合为宗体。非谓有法是比量心正所诤境。是故亦云有法因法二俱极成(云云)。
  四相违记一云。问。若尔现量心境云前陈。比量心境云后陈耶。答。是尔。前陈之有法亲任境表之。未有法可分别。故云现量心境后说之法以前有法可分别故。云比量心境也(云云)。
  定宾疏五云。寻诸圣教。建立二量少有差别。要先得意后遇教文。自然晓悟故。且悬叙理门·入理等摧邪因明所判二量。一向决定无有杂乱。自有余教随宜说故。互有交涉。言交涉者。于比量内有极易解分明可见者。假立以为现量之义。又现量中定心之内。极善比校亦有。假说以为比量○谓理门等因明宗中意明比量。要以散心分别比校了知同异。且如立声为无常者。比校瓶上。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谓以能立简去不同。复以所立正表其同。而成量智。是相比义。若唯独取声无常义。不成相比。故说无常两处相比。知其义同名为共相。共者同义也。既同瓶等。亦即了知异于空等。故有分别比校同异而成量也。若论现量。入无常观定心之内见无常相。直是定心自所变相。独观此境即知无常。不待比瓶而成量智。故是现量。亦如眼识得色境时。称可长短方圆等相。独受此境不能分别。此所得长与余长同。此所得短与余短同。此方此因此青黄等。乃至广说。应知亦尔。是故不能分别同异。然得前境说为现量也(文)。
  又云。佛地论第六卷○正义释云。如实义者。彼因明论立自共相与此少异。彼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定心所知自相共相皆是实义)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即如定心所观色等自相所有无常。但附所依色等己体。不于自外他受相比也)此即佛地论师释因明中自相之中。即摄余教自性差别自共二相也。佛地论又云。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花。名为共相(即如色名以为能诠。复以色体以为所诠。于现前色立此名义。由其先于余处色中识此名义。是故遍于一切处色。色既如是。声香等及无常等。一切诸法。皆有此遍。如缕贯花也)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比量境。此即佛地论师释因明宗共相之中。即摄余教自性及差别自相及共相入共相中也。由此故知。诸余教中共相一分入因明中自相之门。复有一分入因明中共相之门。又余教中自相一分入因明中自相之门。复有一分入因明中共相之门。故须识教门差互也(云云)。
  又云。然有余教现比二量或有相离。谓或就于比量之中假说现量。如瑜伽第三十卷○复作是思。如世尊说。若于不净善修善习。能断欲贪。是至教量。二者寻思现量。如彼论云。我亦于内自能现见于依不净。如如作意思惟修习。如是如是贪欲不生。是现证量。三者寻思比量。如彼论云○准此寻思于三惠中。辨彼修惠加行之时。得寻思名。亦得毗钵舍那之名。闻思比度冢间青瘀。能少伏惑贪欲不生。实是比量。与现量名。由现可见如此道理。名为现量。不据离于比度之心以名现量。又瑜伽三十二○此等意明。比量门中别有一分。现可明见道理极成。假名现量。其实正是比量体也。复有实是现量所收。假名比量。即如瑜伽第十五释现量义。简除已思应思之境而取建立境界取所依境为现量境。彼文意说。有观行者于地境中思惟水界或火风界。其本地境名为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如彼文中释此义云。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谓能缘之想也。想所变境即是唯识所变之境。是故想能建立境界也。此境有能缘之取也)地者即是建立境界之所依(此所依为所缘缘。依之生想也。前文取者。是能量此境也。此文所依者。是所量也)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即现量境中。简非应思惟。除已思应思也)地等诸界。解若未成时。名应思惟(谓于地界思惟诸界。复水界思惟诸界等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准论文。于地思惟水未成时。是闻思中加行之位。解若已成。是修惠中入根本位。并于现量门中。简而除之。瑜伽意明。已思惟者修惠之中根本成位。是比量摄。此中意明十遍处观。观中所见水遍处境满十方中。论中名为胜解作意。是假想观故。就假想假名比量。而不建立以为现量。若据实理。是定心境。现前独受不比余知。是实现量○(文)。
  今案。准此等文。先后对配现比二境者。是假说也。而有人云。实现比量者。非只义暗。亦殊于诸德也。
  孝仁记云。文佛地论云彼因明论等者。谓是之文引所由。其佛地之自相共相必定虽色等名自性。无常等名共相。虽故而依因明论言。且佛地之自相名共相。是比量心以缘故。及佛地之共相名自相。是现量心以缘故。故知自相共相不定也。是以准时。若色等若无常等。先陈名自性。及后陈名差别。故自性差别得名不定。为证是之理而引上文也(文)。
  明诠道云。佛地论意者。诸色心等法体名共相也。彼上苦无常等名共相也。因明论意者。佛地论之自相共相总名自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是现量心境故。比量心境名为共相。此即与唯识可言共相同。然少有别。现量定心寻名缘火。亦可言共相中摄故。问。二论共相同者。何故俱名增益共相耶。答(文)。
  寻云。声等局体名为自性。无常贯他名为差别等者。出得名不定之相。火若言尔者。声为自性无常名差别之事。是常自性差别也。何有不定之义耶。
  四相违记一云。问。言故依于此声等局体名为自性无常贯他名为差别得名不定者。此文甚难思。何者。既声为自性无常。为差别者。犹是佛地所说之自共。即能成前局通之证。偏有的属非不定得名可言。而何云得名不定耶。答。先德云。约声无常量。任有自性先说。差别后说故。声体为自性。无常为差别。翻此差别先举。自性后举成亦可有也(云云)问。若尔何等量耶。答。疏云。若立五蕴○是故不定(云云)意云。若五蕴立一切无我。蕴自性为自性。彼上我无我差别为差别。若立我思。我无我差别为自性。法体之思为差别。如是不定故。云得名不定(云云)问。若尔可谓唯立五蕴为自性。翻此立我为自性之量。得名不定何故云故依于此声等局体等耶。答。先德云。然论声之时声·胜二论者不诤声自性。唯诤常无常。故声自性为前陈。常无常差别名后。而无常无常为前陈声为后说之道理。合约立五蕴为自性之量者。亦有立我为自性之量。所谓所别不成。本作法云。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爰知依以差别为有法。以自性为有法之显现量。而云若立五蕴(乃至)是故不定也。问。若尔。何故约声无常量而云得名不定耶。答。不妨亦以无常为先陈。以声为后说。爰知而云得名不定。但本作法中无无常为先陈之量。义虽并然。今附实之本作法量辨此之故。但指我为自性。思为差别之量也(云云已上前德传如此)今谓。若依佛地所说自共证前局通者。付所成立。声者是局。自性故。无常者通。声之上差别故。今因明论所说与佛地异。所以为前后证。故云故依于此(乃至)得名不定也。意云。声等局体者。等者。等取无常苦空无我。是声之上差别故。寔是虽声上无常等差别。而亦一一法各别有。故为自相。是皆现量心境故。是云前陈。言无常贯他名为差别者。是以后所陈分别前有法之词。故知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比量心境。爰以明知。异于佛地自共。彼为局通证。要有的属非不定。此为前后证。得名不定。然非是约声无常量亦可翻立故。言得名不定。明知言故依于此等者。凡尔以辨得名不定之义也。非是以声无常量辨得名不定也。又云佛地自共相是因明自相摄。佛地共相与因明共相是同。得名不定者。因明自相与佛地自共相相望矣。如此之义以佛地广文当知。道理莫过于斯说矣(文)。
  下文云。备云。先陈云自性。后陈云差别。唯因明论而不通余论也。初二重自性差别其体一故。初重是虽定属一门。然望第二重时。不定属一门。得名不定。言彼因明论自相共相与此有异。彼说诸法各附自性名为自相。贯通他上如缕贯花名共相者。欲显因明自性差别有异不异。谓佛地论引因明自共相。是据现量比量二心境名为自性差别。此即与诸论异也。言故依于声等局体名为自性。无常贯他名为差别者。此即与诸论不异也。言若立五蕴一切无我。五蕴名为自性。我无我等名为差别者。显示初重也。五蕴自性差别各定属一门。言若说我是思思。为差别。我为自性。是故不定者。显第二重也。初重。自性差别其体一。但初重虽属一门。而望第二重时。得名不定。言彼说诸法乃至名为共相者。释因明自共相也意云。佛地论自相共相。望因明时。自相摄也。虽缘诸法苦无常等。然亦一一法各别故云自相故。所以然者。佛地云色心名自相。其上苦无常等名共相故。因明云。自相是色心及其上苦无常等。并是现量智证时。一一别故名自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是现量心境故。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花。名为共。是比量境。如五蕴诸法是无我。缘所生故。如幻也。如是比度故。此共相是同佛地共相也。共相于差别是一体异名也。意说云。佛地自共相是因明自相摄。因明共相与佛地共相是同。然言得名不定者。因明自相与佛地自相共相相望也(云云)。
  此虽即前然教少异义亦别故之事。
  前记云。疏此虽即前教少异至故为二者。此虽即前者。此先陈后说。即是次前局通无别也。然教少异者。对法佛地二种异也。义亦别故。对法即名局通。此中自性差别义门别也。义亦别故者。且据局通前后别也(文)。
  后记云。此虽即前然教少异义亦别者。言教异者。对法·佛地二论不同名为教异。一望自性差别实而言之。一约先陈后说不定以说。此名义异也(文)。
  邑记云。疏此虽即前然教少异义亦别故者。此第二所明自性差别即前第一。然对法·佛地教文有异。如疏所引。言义亦别者。前体义一多名为自性差别。如于一声之体局自性上。通有苦空无常我等众多差别义也。后约自共先后名为自性差别。如声自性唯附己体贯通他。唯所差别非能差别。常无常等贯通余法。能别于前。故名差别(文)。
  孝仁记云。文此虽即前等者。虽先后即局通。而对法论约于法相言。此因明论约于比量言。然二论并因明处也。对法与因明。说自性差别。然少别故。名教少异也。义亦别故者。约于法门言。约于比量言之也(文)。
  注释上云。教少异者。诸师。对法·佛地以为少异。今谓。前通内明。此在因明(文)。
  四相违记一云。备云○言以理推之此虽即前然教少异义亦别故分为二门者。此第二重前后虽是前第一局通。然教小异。谓对法是法门教故。此论是因明教故。对法是法门安立。因明是比量建立。故义亦别也(文)。
  彼因明论之事。
  四相违记一云。先德云。小论文云。现量心境为自相。比量心境为共相(云云)依此文而佛地论中辨二论异也(文)。
  后记上卷文如抄第六帖。
  言许对之事。
  疏云。三者言·许。言中所陈(至)故法·有法皆有差别(文)。
  寻云。可通初二重。何云前局后通耶。
  前记云。何故不取前后取局通。答。以局通作法定故取。先后不定故不取也。疏前局及通者。此即自性差别皆是言中所陈。即此前陈后陈上意许总名差别。故言有法及皆有自性。今者意取意中所许欲成立者。名为差别。非是一切非言所陈并名差别(文)。
  后记云。三者言许至皆有差别者。此第三对言陈之中。随其所应摄前二门也。若据义显。但摄第三。问。何以不摄初局通对耶。答。前通之中已有差别遍不遍等。何第三中准言陈外余皆差别。与前差别。即滥言陈。若言陈中即说差别。何故更说意许差别。缘此不摄初门。虽然不如总摄也(文)。
  四相违记一云。问。凡随应可通前二门。何故唯云前局后通俱名自性耶。答。诸记云云不同。且周前记云。以于局通○不取也(云云)意云。前后对意者。其法与有法不定故不取。今言许对意者。有法有自性差别。法有自性差别。所以取法与有法定局通。不取有法与法不定之前后对言也。后记云○诸记说不同如此。问。就后记。既疏云先局后通。可谓据义显但摄第一。而何云但摄第二。岂不违疏说耶。答。后记云。前通之中已有差别遍不遍等何第三中唯言陈外余皆差别与前差别。恐滥言陈。若言陈中即说差别。何故更说意许差别。以约此不摄初门。虽然不如总摄也(云云)此说虽可然。既相违于疏义。岂可依据乎。但准义断文。作如此解说也。义断云宗。因明自共相约先陈后说对而说(云云)故约此唯摄第二门。不摄初门也(后记意如此)今谓。明灯抄云。言显宗者名为自性。若局若通。不问先后俱名自性。故法有法皆有自性(云云)意云。为显法有法皆名自性。而不言前陈后说。若理总而言。可云以初二门。将有何妨乎(文)。
  寻云。言许对可通正比量耶。若言通者。既有意许宗因于彼不遍。岂无失耶。依之理门论云。或于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文)何况义断云。言许对四相违所违因也(文)。
  理门论云。又于一切因等相中。皆说所说一数同类。勿说二相更互相违共集一处犹为因等。或于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文)。
  定宾疏三云。故今且略释此论文云。或于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者。前文不许一有法上有二类因·二类喻·二类宗若许有者。成相违决定之过。今此不许一有法上用一相因同作事业。成二类宗故。二类宗亦是前文二相相违共集一处中摄也。傥若双成二类宗者。所乐之宗因不得遍。名不遍因。又复更有不乐之宗其因偏遍。以其偏故名不遍因。其法差别·及有法自相·有法差别悉有此过(文)。
  下文云○即知因明正理之法。一量之中立一类宗。容可是真。若一量中立两类宗。随应必堕三相违中(文)。
  又云。法差别相违因者。能别法中。以言对敌论表言显立一类宗。于此言中矫计假托。更成意许第二类宗。且如数论立眼等必为他用。他用之言但目假他。对敌言显已是一立。然非乐为。而设矫计。寄此言显假他宗中。别立意许神我真他。以为所乐○既意许中立此真他。即与言显假他差别。故名法差别也。故被敌论取有法上积聚性因。如卧具喻。还是由于因力取喻翻彼。意许非积聚他乐为之宗令不得成。而令别成非乐为中积聚假我。故名法差别相违因也。即知乐为因不得遍。更有不乐其因偏遍。是故论云。或于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谓不得遍及不普遍故名不遍因也(文)。

  后二相违其义同之。可见。
  寻云。准此等文理。若有意许之量必可有后三相违。彼如唯识比量及四分建立量。依有意许有差别相违过。故皆名四相违所违因。虽有差别相违过。于能违量勘不定及自教相违避之者也。明知言许对必可有相违因过云事。
  疏下文云。夫正因相者。必遍宗法。同有异无。生他决智。
  非取一切义如前说之事。
  四相违记一云。问。言义如前说者。指上之何文乎。答。先德云。疏上卷云。今此因明。但局自性名为自性。通他之上名为差别○不通他故。言中不带意所许义名为差别以通他故。今凭因明总有三重。一者局通。局体名自性。狭故。通他名差别。宽故。二者先后。先陈名自性。前未有法可分别故。后说名差别。以前有法可分别故。三者言许。言中所带名自性。意中所许名差别。言中所申之别义故(云云)此传极愚矣。此文是凡尔先说三重自性差别。未为述非取一切之义。故不可依据。平备云。非取一切义如前说者。如论云。是无常等因(云云)此传甚好。何者。论云。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遍是宗法。于同品定有。于异品遍无。是无常等因(云云)疏云。此无常等因者。述云。显因所成等者。取空无我等。此上二因不但能成宗无常法。亦能成立空无我等。随其所应非取一切。若所作因亦能成立言所陈苦等。及无常宗意所许苦等一切法者。此因便有不定等过。谓立量云。声亦是苦。所作性故。以无我法而为异品。所作性因于其异品一分上转。应为不定。言此所成声。为如于瓶。所作性故。体是其苦。为如自宗道谛等法。所作性故。体非是苦。此既正因无不定过。故此言等。随其所应故(云云)指此文而义如前说言也。意云。所作性因能成宗之无常苦空无我等。若唯不取声无常宗。而任能成取余空无我等亦为宗时。免不定失。所以随其所应。但取声无常宗。非取一切也。准此应知。除一切意所许之差别故。言非取一切义如前说言也(文)。
  (明诠道义同第二义也)。
  三重对中付。何重有四相违之事。
  明灯抄云。此三重中。唯约第三言许之门说四相违。宗有二分。谓法有法。二各有二。自相·差别。因违四宗故成四种。如有成立声是无常。声是有法自相。无常是法自相。此法有法。立者言彰非于宗中意别许故。若于言彰法有法上意别所许名为差别。谓意许声执受大种所生。非执受大种所生。或常住非大种所生。无常大种所生。作声缘性。非作声缘性等。随别许者皆名差别。意许无常念念无常。一期无常。转变无常。灭坏无常。作无常缘性。非作无常缘性。亦别许者名差别也。此即自相差别本无的属。但约言彰意许有别。非谓色等自性名自相。无常等义名差别。就差别中。随自所立因违彼者。方是相违。非望一切常无常等所许别义皆相违也。就相违中。因违意许不失言显自相宗者。此意所许方名差别。若违意许言显亦无。此意所许即非差别。第三门中开四种宗。今说。有因令此四种宗之所立返成相违故。名法自相相违因等(文)。
  四相违记一云○问。若尔何故疏下云此宗自相差别如前已说。今此略以言陈为自相。意许为别。故无妨难。明知言许此略。岂唯以第三重开四相违耶。答。谁言偏唯取第三重开四相违。今此略以言陈等者。说有法差别相违故尔云。今明灯抄意云。法有法皆有自性。法有法皆有差别故。所以唯约第三重说四相违宗也。不妨约初二门说四违也。问。犹未离难之。答。疏云。今说。有因令此四种宗之所立返成相违故。名法自相相违因等(云云)问。此文意何。答。抄云。第三门中开四种宗。今说。有因令此四种宗之所立返成相违故。名法自相相违因等(云云)此说颇理浅。非唯言许对故。先德云。今出置三重自性差别之意。为显四种相违宗故。云今说也(云云)先德传尤好。宽令开三重故言也(云云)。
  所乖返宗能乖返因之事。
  疏云。论说等言者。义显别因。所乖返宗不过此四。故论但说有四相违。能乖返·因有十五类○(文)。
  寻云。若尔非相违即因耶。
  明灯抄云。今观此文。所乖返名宗。能乖返名因。若尔何故初文云与相违法而为因故名相违因。非因违宗名为相违。前后文义岂非相违。解云。所乖返宗者。两宗乖返名相违。能令乖返说名因。能相违量·所相违量。此二互望名能乖返宗。名所乖返宗。此所乖返宗能令乖返故。名能乖返因。非谓因宗互望名能所。故前后文不相违也。故次下云。所诤别义方名差别。因令相违。名相违因(文)。
  寻云。等者外等内等之中何。
  四相违记一云。先德(云云)不同。有先德云。是外等也。意是等取因故可外等也(惠睿上人传也)备云。数等故亦可云内等也(云云)即先德判云。外等之义尤胜(云云)然而当今因明师依内等为胜。是说甚可笑。非唯相违疏说。道理不可尔。何者。内等是旧译之词。此论是唐三藏所译。岂须内等乎。既不足言。敢不离诸难。何责盲瞽可令堕坑耶。问。何内等外等耶。答。先德云。上既虽说次下云等等取云内等也。未说而云等等取云外等也。问。若尔此论等之言。外等样何。答。今论言等者。既显别因。谓所未说之十二因。而等取故云外等也(云云)先德传甚好也(云云)。
  寻云。就外等义。尔者等几因耶。
  疏云○举此三种等余十二。故说等言(文)。
  略纂三云。文言等者。此有两解。一云。举违一有四。等取违二·三·四十一因也。二云。举违一有四中二。违二有六中一。等取违一中二。违二中五。违三·四全。十二因也以后二宗同一因也(云云)。
  文轨疏二云。若所立因望此四宗。各各别违故有四种。然更有因违二·三·四。合有十一。略不别辨。故言等也。谓或有因违初二。违后二。违一·三。违二·四。违一·四。违二·三。或有因违上三。违下三。除第二违三。除第三。或有因通违四种。此则一一别违有四。违二有六。违三有四。违四有一。合十五因也(文)。
  松室云。此文轨疏文者。论举别违四种因等余十一因云一释也。问。若尔何云文轨师有二释耶。答。其意未明之然说有法差别相违因处云。论云。如即此因。述曰○故不具举(文)以此文可云。后二相违一因违二故。可云论说别违二因违二有六之中。一因合三因也。今以此文云二释之事然有耳。见上文时。都不见有二释也(云云取意)。
  文轨疏二云。论云。如即此因。
  明灯抄云。言等者。此有两解。一轨师云。举违一有四。等取二·三·四十一因也。二疏云○举此三种等余十二故说等言○(文)。
  违一有四谓各别违之事。
  (清[朝-月+(昚-日+亏)]注抄下云。违一有四谓各别违者。法自相·法差别各一因。已如论说云云)。
  法自相。
  论云。如说声常。
  法差别。
  又云。如说眼等必为他用。
  有法自相。
  注抄云。更有一因违有法自相者。如胜论对数论。立同异句义。自许同异非实。以能有故。如大有。然彼同异句义能有实等不同。大有有彼不无。能有既殊。大有便成异喻。此能有因于异喻有。相违量云。同异应非同异。以能有故。如大有。大有能有故非同异。同异能有故同彼大有非同异(云云此无意许。故无差别。后陈非实。本遮于实。非立非实。故无相违云云)。
  难云。离实大有为同喻成离实同异。离实义等故。与所立法均等。岂非能同品耶。
  又如此因者。违三违四法差别能违可有不定过耶。
  有法差别。
  又云。一因违有法差别者。如数论对胜论立自性为有。若显言自性。即所别不成。但言本性。诸法各有本性故。所别即成。量云。自本性非大等。二十五谛随一摄故。如神我。本性是有法自相。然有诸法体性之性·冥谛自性之性为差别。意中所许冥性自性。然神我喻唯有体性而非自性。即成异喻。二十五谛随一摄因。于异上有。故成违。量云。自性应非自性。二十五谛随一摄故。如神我。两家许有神我有体性。不违有法自相(云云)。
  难云。立者既意许冥性自性。可言自性应非自性。何言自性可自性耶。况岂无相符极成失耶。
  违二有六之事。
  谓违初·二者。
  又云。违二有六者。第一初二合违者。婆多对无过未世。立过未实有。量云。实有之法是世(宗)不迁故。如现在。是世为法自相。现与过未为差别。意许过未实有。不迁因唯于非世法上有。今取无为法为同喻。且违法自相云。是世应非是世。以不迁故。如无为。无为不迁故。无为不是世。是世不迁故。同彼无为。一不是世。违法差别云。过未世应非过未世。以不迁故。如无为。此因不违有法自相实有。既无意许。亦无差别相违(文)。
  违初·三者。
  又云。第二句初三合违者。如数论对胜论。立我唯受者。彼胜论亦许是作者故。量云。受者唯用他。用他即自不作故。亦表有受作用。不同论中法差别他用。彼他指我自体用指眼等所用。因云非所变故。更无同喻。非所变因于自性上有。然自性但能变不受用他。即成异喻。违法自相云。唯用他应非唯用他。非所变故。如自性。违有法自相云。受者应非受者。非所变故。如自性。今明因过。违他自相不违自教等。如陈那违有言非有不违自教有无之有(文)。
  违初·四者。
  又云第三初四合违者。即是有法自相·有法差别。一因违此二也。·如大乘对小乘。立唯识云。识外无物。了别性故。如眼识。器世间等是第八识相分故。若望余识。即是疏所缘缘。即是识外有物。违自相云。外无物应非外无物。了别性故。如眼识。眼识·外有疏所缘缘。是外有物故。违有法差别云。识应非第八识。识言陈自相意许第八为差别故。因。了别性故。如眼识(文)。
  违二·三者。
  又云。第四二三合违者。即是法差别·有法自相。一因违此二也·如大乘对数论。立。能变是识。思因缘故。如业。业名虽同。大乘自许思所成种子即是第八识相分。他不许有。彼自许即是五作业根是自性所变而非皆能变望他便成异喻。佛法中三业即是身业故。违法差别云。识应非第八识。识言陈自相意许是第八故。思因缘故。如自许业。违有法自相云。能变应非能变。思因缘故。如业(文)。
  违二·四者。
  又云。第五二四合违者。即法差别·有法差别。一因违此二也。·如声显一分常师对胜论立。能诠常。宗。无间发故。因。如声性喻。能诠有法自相。内常外无常。是法差别违云。常应非内声常。无间所发故。如外声。但是相续无间。非勤勇无间也。违有法差别云。能诠应非内体能诠。彼有内体外体。意许内体能诠。无间所发故。如外声(云云)。
  违三·四者。
  又云。第六句三四合违者。如论所说者是(文)。
  违三有四。谓互除一之事。
  违法差别·有法自相·有法差别者(疏中一因违三比量作法是也)。
  注抄云。违三有四谓互除一者。且除法自相一因违余三者·如胜论对佛法立。能受是因缘。能受有法自相。假我能受·真我能受为差别。意许真我能受。因缘是法自相。和合因缘·四缘因缘为差别。意许和合因缘。因云能有之所有故。彼许能有是大有。佛法能有第八识。真受者即实句中法。是大有所有法也。喻如业。业是大有所有。既取舍即有作用因缘。非和合因缘取即是受作用之受。非领纳受。便成异喻。且违法差别云。因缘应非和合因缘。能有之所有故。如业。业是作用因缘。不违法自相。违有法自相云。能受应非能受。能有之所有故。如业。违有法差别云。能受应非真我能受。能有之所有故。如业(文)。
  违法自相·有法自相·有法差别之事。
  又云。第二除第二一因违余三者。萨婆多对经部立虚空有体宗云。无碍实有。无碍有法自相。空无碍·择灭无碍。有法差别。意许虚空无碍实有。是法自相。然无意许故无差别。因云非所生故。喻如择灭。违法自相云。实有应非实有。非所生故。喻如龟毛。违有法自相云。无碍应非无碍。非所生故。如龟毛。违有法差别云。虚空无碍应非虚空无碍。非所生故。如龟毛(文就有法自相能违发此问也。问。龟毛虽无体。无碍宁无。答。同喻表诠立有体宗。喻亦复有体。今龟毛无体。何得(三)更说有碍无碍耶云云)。
  违法自相·法差别·有法差别之事。
  又云。第三句除第三一因违余三者。如数论对胜论立。大无常。自许二十五谛随一摄故。如五唯量。大为有法自相。从自性生大。五大之大为差别。意许自性生大。无常法自相。有灭坏无常·转变无常为差别。意许转变无常。违法自相云。无常非无常。随一摄故。如神我。违法差别云。无常应非转变无常。随一摄故。违有法差别云。大应非自性所生大。随一摄故。皆同前喻。大自相不得违违自教五大等故(文)。
  违法自相·法差别·有法自相之事,
  又云。第四句除第四一因违余三者。胜论对佛弟子欲立我有。由方便矫立云。有德皆实。彼论实句中我有十四德。有德有法自相。虽余实亦有德。而非矫立意许差别。皆实法自相。地等皆实。我皆实为差别。矫立意许我皆实。因大有所有故。如地等。违法自相云。皆实应非皆实。大有所有故。改喻云如业。彼唯许实句是常名实。业虽是所有而不是常。不名皆实。违法差别云。我皆实应非我皆实。大有所有故。如业。违有法自相云。有德应有德。大有所有故。如业(文)。
  违四有一之事(疏中一因违四作法是也)。
  又云。一因违四一句者。如萨婆多对清辨菩萨。欲立不相应行皆有体云。行蕴实有。行蕴有法自相。相应行不相应行为差别。意许不相应行亦实有。实有法自相。心心所实有·得等实有为差别。因云缘生故。如余蕴。清辨胜义皆空诸法皆不立。违法自相云。实有应非实有。缘生故。如幻。幻法缘生故。幻法非实有。实有缘生故。同彼幻法非实有。违法差别云。实有应非得等实有。缘生故。如幻违法自相云。行蕴应非行蕴。缘生故。如幻。违有法差别云。行蕴应非不相应行蕴。缘生故。如幻(文已上新出。十二因并论三因。总成十五种因。十五宗违三十二宗。总成四十七宗。论文七宗新加四十。自有大疏列十五句。来贤达非无要且未叙。所有学者咨问无从。余不[少/貝]不敏。辄申管见。未敢即为允当。且为穷微之资通方。贤哲请为详审云云)。
  寻云。清[朝-月+(昚-日+亏)]师十五因作法可依凭之耶。
  守朝云。先德云。天台清[朝-月+(昚-日+亏)]注抄未到之前。各多任情作法。虽有其异说。未为指南。今从清[朝-月+(昚-日+亏)]注抄流布。自余十种之作法唯有依据(文)。
  松室云。此十五因作法。先德私多作法出。推量此翰之注抄未到之前。新出为轴流于世。偏须付依之(文)。
  黄私记云。道诠大德具出其作法。虽然叵为定量。可后细学之。今私注云。见诠大德所出。是清[朝-月+(昚-日+亏)]师疏之意也。何不为定量耶(文)。
  横川僧都云。清[朝-月+(昚-日+亏)]师抄作十五因。不能繁出。取舍任意(文)。
  子岛云。此能乖返十五因作法。出清[朝-月+(昚-日+亏)]师注抄(文)。
  胜庄师十五因作法之事(别违四因略之)。
  违二有六。
  违法自相·法差别者。
  如大乘对声论师立。声无常。非所作故。如数等。此因法自相相违。量云。声是常。非所作故。如虚空等。亦违法差别自所乐识变无常故。违量云。声非识变无常。非所作故。如虚空。
  违法自相·有法自相者。
  如胜论师对弟子立量云。实性离实有性。异实等故。如德业等。此异实等因法自相相违。量云。实等性异实德等无别实性。异实等故。如毕竟无。亦与有法自相相违。量云。实性应非实性。异实故。如德业。
  违法自相·有法差别者。
  如小乘师对大乘立量云。色等实有。从缘生故。如幻事等。缘生故因违法自相相违。量云。色等自性非实有性。从缘生故。如幻事等。亦违有法差别。谓色等上作色等缘性。从缘生故因与此相违。量云。依胜义门。色等自性非作色等缘性。从缘生故。如幻事等。
  违法差别·有法自相者。
  如胜论师对大乘立量云。实性非实。异实故。如德业。此异实因违法差别量云。实性非离识外有实自性。异实故。如心心所。亦违有法自相。量云。实性应非实性。异实故。如德业(文)。
  违法差别·有法差别者。
  如一切有部对大乘立量云。影像色之体离识实有。因云能生余色故。如余色等。此因纵许实有之义。然违法差别离识之义。相违量。影像之色非离识实有。能生余色故。如余色。余色定非离识实有。是所缘故。如心心所。由此道理。同喻得成。亦违有法差别作影像缘性义。故量云。影像色非作影像缘性。能生余故。如余色等。
  违有法自相·有法差别者。
  如胜论师对弟子立量云。有性非实。有一实故。如同异性。违有法自相量云。有性应非有性。有一实故。如同异性。违有法差别量云。有性应非作有缘性。有一实故。如同性异(文)。
  违三有四之事。
  违法自相·法差别·有法自相之事。
  如一切有部对大乘立量云。去·来实有。所余实法所不摄故。如现在法。此因违法自相。量云。去·来非实有。所余实法所不摄故。如现假法。违有法自相。量云。去·来应非去·来。所余实法所不摄故。如现在法。亦违法差别量云。去·来之世不离于识。所余实法所不摄故。如现眼所见毛轮(文)。
  违法自相·法差别·有法差别者。
  如小乘师对大乘立量云。眼等实有。众缘生故。如幻事等。此因违法自相。量云。眼等非实有。众缘生故。如幻事等。亦违法差别。量云。眼等非离识。众缘生故。如心心所。亦违有法差别。量云。眼等应非缘眼等智境。众缘生故。如幻事等(文)。
  违法自相·有法自相·有法差别者。
  如一切有部对经部立量云。过去·未来体现实有。世所摄故。犹如现在。此因违法自相。量云过去·未来非现实有。世所摄故。如过·未用。亦违有法自相。量云。去·来非去·来。世所摄故。如现在。亦违有法差别。量云。去·来应非缘去·来智境。世所摄故。如现在法(文)。
  违法差别·有法自相·有法差别者。
  如胜论师对大乘立量云。有性非实非德非业。许非无故。如同异性。此因违法差别。量云。有性非离识。许非无故。如心心所。亦违有法自相。量云。有性应非有性。因喻如先。亦违有法差别。量云。有性应非作有缘性。因喻如先(文)。
  一因违四之事。
  如小乘对大乘立量云。依胜义门。眼等实有。从缘生故。如幻事等。此因违四。如理应知(文)。
  寻云。此十五因既云一因违二等岂非即因之义耶。
  明诠引备云。问。此二因各唯违一者。既因违宗。如何破文轨师耶答据一法自性而先后二宗令乖返故。云违一也。非谓因违宗也(文)。
  问。法自相相违作法如何。
  论云。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文)。
  疏云。此有二师。如声生论(至)无间所发性因(文)。
  下文云。此所作性因翻九句中第二正因。彼同品有。异品非有(至)故上已数论。略不繁述(文)。
  文轨疏二云。论云。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述曰。此举法也。如声论者对胜论等立宗云。声是常住立。因云所作性故。或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文)。
  略纂三云。论如说声常至所发性故。述曰。此举法也。谓声论者对佛弟子立声常宗。因云所作性故。或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文)。
  佛弟子义之事。
  论云。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是无常等因(文)。
  等字等取空无我宗胜论既许神我。岂以所作·勤勇二因成无常宗耶。
  疏上云。论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述曰○双举二因者。略有三义○(如抄第)大论云。由此道理。所作性故能成无常及无我等。不相违故。若法能成相违所立。是相违过。即名似因。如无违法相违亦尔(文)。
  同今论等字可为证文。
  疏中卷云。如佛弟子对声生论。立声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声生论言。声是其常。所闻性故。如自许声性。应是前量决定相违。彼既不成故。依自比不可对共而为比量(文)。
  善珠云。凡因明法立自他共。敌对必须同。前唯识量依共比量。今依自敌即无。若尔一切比量皆有此违。如佛弟子对声生论。立声无常。作因。瓶喻。声生论言。声是其常。所闻性故。如自许声性。若对共量立自比者应是前量决定相违。若许尔者。二·八正因应不成故(文)。
  秘二云。若共比量犯他不定即为过者。何有正量。且如九句第二之因。亦犯他宗决定相违。以彼自许有声性故。域龙何乃断为正因。及将此因声·胜相对便为不定。以此故知。共比量者违共及自方名为过。违他便非。不尔乃违诸教理也(文)。
  此演秘释则依上疏文出来也。秋篠僧正依此文释云。若许尔者。二·八正因应不成故(文)。
  今案。略纂者一部文相皆似古师。如言相违即因。此乃不从慈恩之前所制也。然而勘所所文。缁州本意存佛弟子义也。纂要云解四相违中言。大乘对他立声无常。意许是识变无常。以八·六耳三识同取故。据别违一识故。唯违意许不失言显。故成差别。今谓不尔○(文)断云。三解自性差别。第三云○若依第三解。以法有法各有自体及以别义者。如立声无常。有部可有别体。大乘如何无常等各有别体(云云)灯二云。如因明论法自相相违。外立声常。所作性故。犹如虚空。作相违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文)立者既云外人。于敌者不言外人。明知外道对内道为立敌也。以此等文思之。略纂即缁州本意也。
  胜论义灯文之中。现教力胜之义。
  理门论云。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若于尔时。无有显示所作性等是无常因。容有此义。然俱可得一义相违。不容有故。是犹预因。又于此中现教力胜故。应依此思求决定(文)。
  下文云。若现见力比量不能遮遣其性。如有成立声非所闻犹如瓶等。以现见声是所闻故。不应以其是所闻性遮遣无常(文)先记云。
  解深密经五云。又此道理略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云何由五种相名为清净。一者现见所得相○现见所得相者。谓一切行皆无常性。一切行皆是苦性。一切法皆无我性。此为世间现量所得。如是等类。是名现见所得相(文)(伽论七十八同之)。
  显扬论二十云。此中一切行无常性。一切行苦性。一切法无我性。是诸世间现量所得。如是等类。是名现量所得相(文)。
  古迹记云。由此理门判二因言。又于此中现教力胜故。应依此思求决定。现谓现见。教谓至教。若有立敌共信之教。虽违现见。胜义取定。若教各别互不信受。依现见力而取决定。今此二中虽无共教。依现见力应取无常。现见随缘声有无故。有说佛教名现证教非也。外道不许至教量故。勿但依佛莫立量故。问。若违现见。声论为负。应是世间相违宗过。答。彼约胜义立此量故。虽依胜义。若二敌对不违现教以为定量。若其真性有为空等。虽违现见。必无能敌诸执有者。无有一法共许有性为同喻故。由彼永遮他真因故。设违现见信为定量(文)。
  永超僧都云。相违决定者。迷者与迷相对为立敌之故为失。今法自相者。陈那菩萨傍谈彼义之故无失也(文)。
  定宾疏云。
  九句因无相违决定之事。
  理门论云。
  疏云(范)若别会说则成正因。如胜论师对声论师立。声无常(宗)所作性故(因)譬如瓶等(喻)。
  更于后时别会。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是常(宗)所作性故(因)譬如声性(喻)此二师前后时别立故。皆无有过。若此二师同一会说。合此二因为一类及一同类括布便转。作相违因(文)。
  理门论云。所言似破谓诸类者。诸同法等相似过类。名似能破。由彼多分于善比量。为迷惑他而施设故。不能显示前宗不善(文)对面三藏记云。论云于善比量者。明胜论师所立比量实得真立名为比量也。论云为迷惑他而施设者。可声论师所立立者。以非道理立量。破他还成迷他不成施设。若具言生。彼声论师以非道理破胜论师正比量者。还成他不成施设也(文)。
  理门论云。如是过类似能破性。多分依彼足目所说最极成故。余论所说亦应如是分别成立(文)。
  对面三藏记云。论云如是过类似能破性已下。总结十四过类。此文云似能破性多分依彼足目所说最极成故者。可云。所言似能破性者。多分依彼世亲菩萨所造足目论中所说故。成最极成也。论云余论所说亦应如是分别成立。即此过类者明非但此因明论。依足目论成立过类。其余诸论亦依足目论建立过类(文)。
  定宾疏六云。论曰。如是过类(乃至)最极成故。述曰○有论本云如是过类似能破性。多分依彼足目所说最极成故。复有论本云如是过类。足目所说多分说为似能破性。最极成故。此两本中。文词虽异。义实会同。推理而言。须作两解。一云。十四过类。多分是彼足目判伪。陈那依之将为要门摄伪难。故别本云多分依彼足目所说。后本又云足目所说多分说为似能破性也。亦有少分说之不当故云多也。最极成故者。极成堕似不滥真破。又各相别既不相乱故极成也。第二解者。陈那已前外道古师。都不悟解说喻方便。既不说言诸勤发者皆是无常。何能显因是决定姓。既不显真。从何简出以知其似。足目既是外道古师。何能判断是真是似。且如浪判阙审察等以为似难。岂堪陈那之所采也。据此明之。乃知声论立声为常。胜论即说声是无常。两家相破彼此相违。足目乃助声论立常。于胜论师立声无常所作。如瓶比量之中。多出似过名为别门。陈那数之乃得十四。以胜论量宜闻佛法故。彼足目设难之时。并堕似中。足目设难稍似难词。多分堪摄入过类中。自余外道设难全疏。多分不堪摄入过类。或有少分堪入过类。故总收之以为十四。是故论云多分依彼足目所说者。足目所说之伪难也。后本论云如是过类足目所说者。足目所说难胜论师之伪词也。多分说为似能破性者。多分堪说以为似破。不同自余无智外道全不似破也。最极成故者。不滥真破也。亦由足目所设伪难者。要不繁各有别相。不相似故。故谓极成。故唯十四离繁相别。陈那取之也(文)。
  黄私记下云。问。何故九句中不摄决定相违耶。答。九句中狭故不摄决定相违也。问。何故云狭耶。答。九句中所闻·所作无相对之句故云狭也。问。九句中有所闻·所作二因。何故云所闻·所作无相对之句。答。九句中虽有所闻·所作之因。以所闻之因无相对所作之因句。问。若尔第五句对谁立句。耶答。除胜论对佛弟子立句也。问。若尔说此纂文。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云云)意如何。答。此说第五句文也。问。云尔意如何。答。第五句若对胜论立。无不共不定。成相违决定。尔今对佛弟子别师不对胜论故。不成相违决定。所以虽有第五句之所闻性故因。九句中无相违决定。问。先许有声性论者之立所作之因。之人者谁耶。答。此胜论也。即此文意不对胜论言也。问。何以得知此第五句不对胜论耶。答。纂文云。故理门论中。难此第五句之不共不定云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准此故知。不约对二(云云)故得知不对胜论。言许有常性是常者。即胜论也(可知之)道诠大德传。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者(破文同前也)意云。何故问九句中无决定相违之意第五句之所闻性故因相对第二之句者。九句中应有决定相违。而物如何云九句中无决定相违耶。答。云理门颂中据别而说文意。理门论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等颂意。第五句所闻性故因。对佛弟子立。不对胜论师。故理门论中难此第五不共不定云。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云云)不约对二者。第五句声·胜二师相对非立量云也。彼论长行及此论中据二宗对故有相违决定者。又彼论者理门论也。此论者正理论也。此大小之因明论。约声·胜相对而有相违决定(云云)九句中声·胜不相对。故无相违决定云也(义意颇同前此义应察)。
  三松律师传。问。何故九句中无相违决定耶。答。纂云。理门颂中据别而说。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句中无(云云)问。此颂意如何。答。意云。今九句中之第二句声论师也。以所作性故因与虚空同喻立第四句。此第四句之所作性故因。见阙后二相。为法自相相违。能违之量作据此别义。得作正因。若以所闻性故之因与声性之同喻对立。应成决定相违。九句中不尔。故第二句所作性因且正因也。意云。对声论师之立别义而立第二句。故云据别而说。非对别师言也。问。声论师成声常宗。必用所闻性因与声性同喻。如何今立第四句。用所作之因与虚空之同喻耶。答。九句此作法门也。故为显法自相相违作法。出此第四句作法耳。问。若尔第二句立声性声论师。以所作因·虚空同喻对立别义耶。答。尔也。问。若尔立声性者之立所作之因对。如何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性因(云云)答。实虽对立声性论者。对不用所闻之因与声性同喻之日故。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问。据别而说者。对别义。非谓对别师者。应尔。为显何义。次文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云云)答。此亦为证第二句成正因之事所引尔也。问。此文此说第五句不共不定文也。如何今言为证第二句成正因之事引耶。答。引说此不共不定之意。只云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处取也。意云。九句中有所闻性因。第二句不对其第五句。若第五句对第二句相对立。不成不共不定。应成决定相违。既言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以见。第五句与第二句非相对。佛弟子师相对立也。故证无决定相违也。问。次文云不约对二文意如何。答。此亦对立所作性别义。不对立所闻性因·声性之同喻言也。问。实不立所闻性因·声性之同喻。犹胜论·声论二宗相对立。而物如何不约对二耶。答。实虽二宗相对。而以所闻性与声性同喻不对立声常宗。故云不约对二也。
  (以上三松传。此因明师寻常义也。唯前义师说准纂要上下文。犹为胜也云云)。
  九句义私记云。问。若言因喻之法不应分别。故此句名正因者。声论师作相违决定云声常。所闻性故。如声性时犹成正因耶。答。非正因。犹预因也。问。尔既有相违决定。何此句云正因。答。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云云)问。此文意何。答。约此云云不同。有人云。对不立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无相违决定过云事也。意约声生论师。有立声性不立声性。今对不立声性声生论者故以声性喻不能作相违决定云事也。问。尔声生·声显俱立声性。除此亦有不立声性声论师耶。答。有之。即约声生有立声性不立声性也。问。以何知尔。答。纂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云云)依此文知尔。问。疏显说声生·声显俱立声性。今纂文云不对许有等者。明不说约声生有立声性不立声性。何以此文称有不立声性论者耶。答。其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云。见有不立声性声论所以以此文为证。问。纂次文云。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此难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约对二。彼论长行及此论中据二宗对故有相违决定(云云)文意何答。意所闻性之因对胜论时可正因。而除胜论对佛弟子时。如有不共不定。此亦尔也。对许有声性论者时。是可成相违决定。然除立有声性·论者。对不立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此正因云事也。言不约对二者。立声性声论与胜论。此二为立敌非两相对去事也。言彼论长行者。理门论长行也。此论者。入正理论也意谓。彼论长行。及此论中。立声性声论胜论为立敌故。有相违决定也。有人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者。意谓对立声性胜论者非立所作因云事也(云云)问云。尔意何。答。意谓。第二句为第四句能违之量也。所以声性立时论者对胜论非立所作因云事也。意。声可常。所作性故。如虚空立时声生对立也。立声性为喻作时非对声生。故九句中无(云云)相违决定云事也。意为第四句为能违。是正因云事也。问。声生论立声可常。所作性故。如虚空时。胜论为此作法自相之能违。立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时。声论必以声性为喻。立声可常。所闻性故。如声性。作相违决定。何可云第二句是正因耶。答。尔作时成相违决定。问。尔何可云正因耶。答。其谓九句内正因。非谓九句外正因也。意为第四句为能违。是正因云事也。声论作相违决定时。是犹预因。非正因也问。能违之上更不作能违。尔物何声论法自相能违上。亦更作相违决定云能违耶。答。其法自相相违之能违上。更作能违无妨。今言能违上更不作能违者。于法自相能违上。非于法自相也(此义好耳。比文准可言也)。
  有人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句中无者。非对许有声性胜论立所作因对不立声性佛弟子此所作因也。问。若尔何故胜论为立者耶。答。其佛弟子·胜论俱立声无常。所以举胜论。正取佛弟子。意立声性胜论声论为立者。非立所作因。不立声性佛弟子为立者。对声论立此所作因。所以声论为此所作因。以声性为喻。不能作相违决定。所以无相违决定云事也。次文准可云(云云)。
  里书云。问。纂要文云。何故九句无相违决定者。问。何句耶。答。约此有二义。一问第五句无相违之所由。一问第二句无相违之所由。问。二意如何。答。初意谓。所闻性因既有相违决定。第五句因既是所闻。何故无耶。后意亦同所作性因必有相违。九中第二既所作因。何故无耶。问。邪正如何。答。今见答文。前说非也。凡有二过。一违文。既举所作因而答问。不言所闻。二违理。有疑不释。无疑弥释。岂有此理。谓所闻与所作二因成相违者。必由敌者。若声与胜相对立时。必成相违。若对余师。终无相违。今第二句胜对声生立所作因。必可相违。何故无过。此正成疑。彼第五句声对佛子立所闻因。此即定成不共不定。永无相违。其佛弟子不立声性。声论独立。此二相对。有何相违。更起疑问。都不成疑。若不疑牛无角而怪马无角者。岂谓智耶。又此第五非第二者。更有何文释第二句无违之由。其所闻因除胜对余。必成不共。其义常定。不言自显。如子执者。既显尚释。况第二句声·胜相对无相违义。岂不述哉。覆审此为第五句者。愚之甚也。问。不对等者。不对立所作之胜论。反显对立所作佛子。谓第五句。故即次云。故中难。所闻性因何言不云所闻性因。答。纵无说文。须自推求。而如理师云。不对许有等者。不对声显论师。以声显师许有声性。今对别师立所作因也(已上)。
  既云不对声显。不言不对胜论。释所由云。以声显师许有声性。即显对不立声性师。又云今对别师立所作因。不云今对别师立所闻因。文甚分明。何邪推耶。问。若非第五句者。何故次云。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此难不共不定。答。引证令知。谓第五所闻无违。第二所作亦复然也。问。云尔意何。答。如第五句所闻性因。若对胜论必有相违。许声性故。而对不立声性佛子故无相违。如是第二所作亦然。若对许有声性论者。必有相违。而对不立声性别师故无相违。故初表云。颂中据别。后总结云。准此故知。不约对二。彼论长行。及此论中。据二宗对故。有相违决定(云云)加以有明文。素法师记云。言不对许有声性等者。答意。九句中第二句中。胜论量不对声生论师而立所作因。声生师宗中亦有不许声性人。故胜论对此人立所作因。故无相违决量(等云云)。
  同私记云。问。相违决定能违之量有不定过。何遮耶。答。有不定何。问。声论师云声常。所闻性故。如声性时。胜论师作不定云。为如音响。所闻性故。声是无常。答。其因云除音响所闻性故。无不定过。问。若尔何论无此简别耶。答。论略不说。理可有之。问。若尔相违决定能违所违必可均等。何所违量因无简别。能违量可有简别。此非耳。答。又方音响收同喻。所以无不定。问。尔可有一分所立不成过。答。无此过。何者。依声性有能诠音响。所以随体摄同喻。若言有所立不成者。成喻分别。若尔约声无常量有此过。何者。瓶之上可烧可见之义·空无我义。不成无常宗。所以有所立不成(此义极好耳)(云云)。
  道诠大义抄云。三者有三论师云。慈恩疏云二·八句立者此胜论者非也。应言佛弟子○问。今意云何。答。慈恩疏上卷明二·八句立论者有二说。一云胜论。如基疏上卷明九句处文。二佛弟子。如同疏上卷末明(疏上卷末明)立所作勤发二因之所以处云。双举二因者略有三义。一对二师。二释遍定。三举二正。言对二师者。若佛弟子对声生师立所作因。若对声显立勤发因(云云)又略纂第三云。明法自相相违处云。若声论者对佛弟子(已上)以此疏应知。第二句立者佛弟子。问。第二句立者如何如是不同。答。约一相义是胜论师。若据尽理佛弟子也。问。且就一相。若第二句立是胜论者。二·八句因岂是正因乎。答。慈恩意。四·六句是所违。二·八即能违。若声生师对胜论立量云。声常。所作性故。如虚空等。若声显师对胜论师立量云。声常勤勇所发性故。如虚空等。胜论师作法自相相违过云。声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又声无常。勤勇所发性故。犹如瓶等。所违是四·六。能违即二·八。是故慈恩疏云。二·八句立者是胜论。二句立者虽名胜论。而是能违量故。真而非似。问。胜论作法自相相违过。后二声论师同与胜论师作违决云。声是应常。所闻性故。犹如声性。二八既是相违决定之因。何称正因。答。二声论愚钝无智。不作违决过故名正因耳。若作决定相违过者。还是似因。问。若对愚钝。如言正因。若对聪明。既是似因。何秤正因。答。是故以胜论为二·八句立者。此是为一相义。非是尽理。但为显二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常宗。以所作勤勇发为因。以虚空为喻时。有法自相相违过之义。此是约四·六名所违。二·八为能违之义。如是言如是言耳。以佛弟子为其立者。是尽理义也(云云)此义意。理门颂中据别而说者。别者是佛法。在外道外故名为别也。不对许有声性论者。所作因者不对许有声性胜论。故九句中云无相违决定言也。以何知。声论中有愚钝者。为胜论量不付相违决定可为正因者。此义意云。疏中卷释不共不定处文。及测师理门疏。并定宾疏明相违决定处同云。若胜论愚钝无智。不显示所作性等是无常因。应成正因(云云)既云声论对愚钝胜论时。所闻因成正因。准之知。胜论对愚钝声论时。所作勤勇发因亦可成正也(云云)。
  传说云。今此大义抄文者。道诠律师贞观年中作三卷书。决内明因明之难义。名曰大义抄。其中撰集因明之未决三十六个条今法自相立敌置第三十二问答(云云)。
  有九句义私记云。问。第二句有相违。云何云正因。答。问其有相违决定何。问答。声生论师对胜论师。而声常。所闻性故。如声性立。是彼作法也。答。第二句者不立有声性。对声论师立。所以正因而无相违决定。所以纂要云。问。何故九句无相违。答。理门颂中○故九中无故等。谓据别而说者。约别人而说言也。问。以何知。约声生论师。立声性声生论。不立声性有声生。答。首法师之纂之记云。声生论之中。立有声性。不立有声性有声生论(云云)所以云尔也。次文故彼论难。所闻性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此难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约对二者。此引例第二句显无相违决定也。引例意云何。声论师对胜论师。声常。所闻性故。如声性立时。胜论师。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云。能违之量不作对。先量可成正因。尔胜论师必可作对能违之量。所以先量不成正因也。如是第二句必立声性对声生论师而立时。有相违决定。而可不成正因。不立声性对声生论师立故。无相违决定而是正因也言也。福贵之大德之言。纂要问何故九句无相违决定者。第二句相违决定无非问。第五句相违决定无问也。何者。第五句者。声论师对佛弟子而立。无相违决定而有不共不定。若声论师对胜论师而立时。无不共不定。此时何故无相违决定问言。所以其破文者。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读赐也。问。尔就第五句。声论师对佛弟子时。何为作法。声论师对胜论师时。何为作法。答。声论师对佛弟子时。声常。所闻性故。同喻如电空。异喻如瓶等立。声论师对胜论师时。声常。所闻性故。同喻如声性。异喻如瓶等立所以声论师对佛弟子时。有不共不定耳而无相违决定。声论师对胜论师时。无不共不定。而同品有异品非有异也(云云)。
  私云。道诠意者。破文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也。
  九句义私记上云。问。第二句作法何耶。答。胜论师立声无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等。异喻如虚空也。问。谁对谁立量耶。答。对声论立也。问。约声论。有声生·声显。此中对谁立乎。答。对声生立也○问。第二句正因者。声论师作相违决定云。声常。所闻性故。如声性(云云)此如何遮耶。答。纂文问何故九句中无相违决(云云)此问为答。理门颂中据别而说。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故九中无等(云云)以此文证第二句无相违决定也。问。何以此文无相违决定证。答。云此多传不同也。有云。约声论师有立声性不立声性。今第二句不立声性对声论立。·故以声性为同喻。不能作相违决定。所以无相违决定也。有云。第五句所闻性因。立声性对胜论师以声性为同喻。为第二句成相违决定。尔不立声性对佛弟子立故。成不共因。第二句无相违决定也。有云。今第二句。佛弟子对声论师立。所以无相违决定。有云。今第二句。胜论师不立声性时对声论师立。故无相违决定。有云。九句立敌非相对。凡因正困相违不定明义故。无相违决定有云。相违决定二八句摄。具三相故(云云)问。就初传。声生·声显俱立声性。何处说有不立声性声论。答。即纂文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云云)以此知。声性不立有论者。问。疏文明不说不立声性有论者。为何以此纂文为证耶。答。疏文明不说。自文不对许有等云见文。不立声性有论者显然也。问。尔次文云。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此难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约对二。彼论长行。及此论中。据二宗对。故有相违决定(云云)此文意何。答。显此传成文意。所闻性因立性声对胜论。应成正因。而不立声性对佛弟子故。如有不共不定此又尔。许有声性对声论时。有相违决定。而不立声性对声论立所作因故。无相违决定云也。言准此故知等者。准所闻性因故。立所作因。立声性声论与胜论为立敌二非相对言也。言彼论长行等者。彼理门论中及此入正理论。立声性声论·胜论为立敌故。有相违决定言也。问。第五句因立声性对胜论。为第二句。应成相违决定传意何。答。此传意。纂文何故九句中无相违决定问。第五句不共因何故为第二句不成相违决定问。故答文云理门颂中据别而说。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之文意。今所闻性因不对立有声性胜论立所作因。不立声性对佛弟子立。故成不共不定因为第二句不成相违决定。故九句中无相违决定言也。问。何故所闻性因对佛弟子故为第二句不相违决定耶。答。佛弟子不立声性故。以声性不能为同喻。所以举虚空同喻。故有不共不定。若立声性对胜论。举声性同喻。为第二句应成相违决定言也。问。尔此就传。下文意成方何耶。答。言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者。理门论长行中。难所闻性因。何故为第二句不成相违决定言也。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者。若所闻性因。立声性对胜论者。以声性为同喻。应成正因。若成正因。为第二句应成相违决定言也。言此难不共不定者。次上文理门论长行中。难不共不定因言也。言准此故知不约对二者。论长行中所闻正因如是难准故知。今第五句不立声性对佛弟子立故。为第二句不成相违决定言也。言不约对二者。不约立声性声论·胜论二相对立也。彼理论长行及此入正理论中。云约声论·胜论相对故有相违决定云也(此传聊顺文耳)问。第二句佛子对声论立故。云无相违决定传意何。答。不立声性佛弟子对声论师立故。敌者声论以声性为同喻。不能作能违相违决定。故无相违决定言也(就此传可读不对许有等云文训同第二传也)问。第二句胜论为立者。何故云佛弟子耶。答。胜论·佛弟子所立同故。正胜论师。兼取佛弟子。问。何胜论·佛弟子所立同耶。答。胜论·佛弟子同声无常立。故云所立同言也。问。今第二句不立声性时对声论师立故。云无相违决定传意何。答。今第二句者。第四句能违。故今第二句不对声论师对所闻性因·声性同喻立声常宗时。所作因·虚空以同喻立声常宗时对故。无相违决定云也。问。尔声论亦重以所闻因声因·声性同喻。为第二句作相违决定。何可遮。答。彼九句中无相违决定。九句外有相违决定者。不遮。加以能违上又重不作能违量。若尔有无穷过。无诸正因也。问。尔就此传。纂文破文方何。答。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可训问。今九句立敌非相对故。无相违决定传意何。答。凡九句因。同品以有非有义。出正因相违不定义。必定非立敌相对。所以声论·胜论相对故。不许有相违决定言也。问。就玄应师义。相违决定二·八句摄。具三相故者。意何。答云。此彼师云。但说正因并是二·八。不言二·八唯是正因(云云)(此等传中。学者任意取舍耳云云)。
  有九句义私记上云。问。因喻之法不应分别故。此句名正因者。声论师作相违决定云。声常。所闻性故。犹如声性之时。犹成正因耶。答。不尔。成犹预因也。问。若尔何云正因耶。答。纂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云云)此文意(云云)不同也。有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无此过(云云)意云。约声论师有立声性不立声性之中。今此第二句对不立声性论者立故以声性同喻而不作相违决定。故无此过为言也。问。既声生·声显共立声性云定。而今对不立声性之声论者。若除二亦有不立声性声论者耶。答。有尔。即以纂文为证。故纂云。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此难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约对二。彼论长行及此论中。据二宗对。故有相违决定(云云)意云。所闻性故因。对立声性胜论成正因。而除彼对不许声性佛弟子时。如有不共不定。是亦尔。对许有声性胜论。是成相违决定。而除彼而对不立声性佛弟子故无此过为言也。言不约对二者。立声性声论·胜论非相对立为言也。言彼论者理门论也。言及此论中等者小论也。问。若对佛弟子者。何至立量门胜论为立者耶。答。其佛弟子·胜论俱立声无常故。举胜论。而正取佛弟子也。意云。佛弟子对声论立量。除胜论故。以声性为同喻。而不能作相违决定为言也(已上三松传也)有云。对许有声性时论者不立所作因(云云)意。其立字加时云点可训为言也。所以然者。此第二句既是第四句能违。而见第四句作法。既声生论师对胜论师。而立声常为宗。因云所作。而用虚空同喻。是即声论师不立声性时也。当此时能违。故既以声性不应难。故第二句无相违决定。而能成正因为言也。问。若第二句第四句能违故正因者。理门疏说于同有及二颂文所云。或时声论立声为常误说因言所作性故。此因亦于异品瓶中有。于其同品空中无(云云)既误说因言(云云)故第四句正非声论所立。而何对第四句立者。持成正因义。应遮相违决定耶。反问。先其误说因言云意何。反答。既所作者是无常义。岂声论师立自所许常宗而用无常因耶。若许此。声论成声常无常故如虚空人为言也。正答。既说声生论师计疏文。若声生论。本无今生。是所作性(云云)此疏意。声从本非有物。随缘生。生生常。所作。为言也。故立声常宗用所作因者。声生论师正本意。既非误说。但理门疏误说因言云。准多分云也。故可云第二句第四句能违故。无过而正因也(据别而说者如理记云。据别师而说云云周记云。声生论中。有别立声性论者等云云)亦云。九句中正因为言也。九句外而可有相违决定等(云云已上药师传也)有云。纂问云。何故九句无相违决(云云)九句中何句耶。答。是第二句问也。意。第二句是相违决定本量。而何无相违决定疑也。问。是第五句所闻性故因问也云。有何妨耶。答。其不正义也。问。就其不正义。第五句云。问意何耶。其传意云。纂答此问云。理门颂中据别而说。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此难不共不定(云云)既此难不共不定(云云)故是疑第五句为言也(是富基传也)问。所陈既有道理。何云不正义耶。答。此文引例释也。意云。第五句若对胜论许有声性。是成正因。而对不许有声性佛弟子故。不成正因。而成不共不定。准此知。第二句若对声论师许有声性是常。应成相违决定。然而不对立声性声论师。所以无相违决定。为言也。问。何以知此难不共不定者引例释云耶。答。纂此文次。准此故知。不约对二。彼论长行及此论中。据二宗对。故有相违决定(云云)既准此故知(云云)故是难第二句也。问。第五句云疑有何过耶。答。一者违准此故知文。二者若第五句问云时。都不成疑。何者。第二句比量既是相违决定本量。而何正因而无相违决定云时成疑。第五句对佛弟子时。不共不定义显。约此更何疑为言也。问。就第五句云传纂问答意何可成耶。答。有云。何故九句无相违决定者。第五句以声性为同喻。应成相违决定。何故九句中无相违决定为言也。故答文云。不对许有声性论者立所作因故九中无(云云)意云。若对许有声性胜论时。以声性为同喻。而应成相违决定。而不对胜论而对佛弟子故。不成相违决定为言也。亦言故彼中难所闻性因者。引理门文为证。亦准此故知等。准此论文故知。声论不对胜论云为言也。亦彼论长行及此论中等者。其理门长行及小论。许声性而相对立所作因所闻因二故。相违决定。但理门颂中。既约不立声性佛弟子云故。无相违决定为言也(云云)。
  久安四年十一月慈恩会。竖者隆兼付法自相。敌者成真惠律师传之间精义者教信得业。以勿说二相更互相违共集一处犹为因等文被难纂要料简之条。尤不探义幽微也。件义以此文为证。岂违文哉。所闻·所作更互相违二因集一处。同时立为疑因。若非集在别时立为正因文也。何误为难耶。付中件入寺湛秀已讲。并先师上纲门流也。不知先师踪迹。致呜呼难之条。尤不便不便。又就先陈后说对。直不引因明论思。引佛地有何意耶难。先师难也(云云)依凭湛秀已讲欤。若尔于大义者不知先师义欤。夫因明以血脉为本。若不传先师义者。殆不足精义之职欤。如何抑又禀承谁人耶。
  问。付法自相相违作法。明二因有何故耶。
  略纂云。一声常宗彰二因者。此有五解。一立者异故。二内外异故。三显四·六故。四有宽狭故。五违二·八故。立者异故者。声显立者。声是其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若取所作即似因摄。声生立声其常。所作性故。内外异故者。彼声论立唯内声。勤勇性故。亦外声常。所作性故。若取勤勇即不成摄。显四六故者。勤勇性因证声常宗。顺九句中第六句因。谓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所作性因证声常宗。顺九句中第四句因。谓同品有异品有也。有宽狭故者。因成于宗略为四句。有宽因成狭宗。谓所作因成内声常。有狭因成宽宗。谓勤勇所发性因成于内外声常。有宽因成宽宗。谓所作因成内外声常。有狭因成狭宗。谓勤勇因成内声常。此四句中并容皆是相违因摄故。宗一因二者显因宗有宽狭义。违二八故者。第四违第二。第六违第八。故理门云。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也(文)。
  明灯抄引此五解也。
  寻云。声生论师若立勤勇因。可有不成过耶。
  又声显有内外声常之义。如何可言内外异故耶。
  明灯抄云。问。所作因中致疑未决。所作性因对声显论随一不成所作通显。不唯是生。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何故对显随一不成。答。内外二道所作不同。如内道释。声从众缘所生。为众缘所生作。故说声是所作性。如声论说。说显为所作。如凿壁作孔显得虚空。空是所显。说空是所作。声论亦尔。声是常故。以向显声。说声是其所作。义通于生·显。若立声为常无常等为宗。若以所作性故为因。佛弟子对声显论随一不成。若以生义是所作义。声显论者所作义不成。若以显义是所作义。佛弟子显义不成。若立论者敌论者相对异因。随一不成。亦是似因。非真因也。问。若所作义如此别者。上真立因中所作性因。应是似非真。答。上真因中云所作性者。且约立论者立生义是所作义。故真非似。今对声显论不立生义是所作义说故。随一不成。若对彼师。更须以余义为立因也。问。见上所释。所作之义通生与显。若佛弟子对声显论。总言所作性故。岂有随一不成过。不可分别是何所作为生为显故。答。因喻之法不应分别者。即有别意。若自他俱许声上有咽喉等所作。复俱许瓶上有杖轮等所作。以别许故。可总为因今生所作自许他不许。显所作他许自不许。别不俱许。不可总成。故是随一不成过也。问。如凿壁作孔显得虚空。既是现见事。非不所作。若尔依作显空。所显虚空为所作性。为勤所发耶。若所作者。第二正因应无异喻。若勤发者。第八正因应无异喻。俱有不定相违过故。答。二·八正因异喻空者。遍法界空。其体常住。非是所作。亦非勤发。故为正异。无有诸过。孔中虚空隐显无常。位转变故。不以为异。问。何以得知孔中虚空隐显无常耶。答。遍法界真凝然常住。离系涅槃垢净无常。位转变故。唯识第八有其诚文。遍法界如喻常住空。离系涅槃喻孔中空。问。从勤勇发皆所作耶。设是所作皆勤勇发耶。答。从诸宗计可简此义。若佛法宗。一法之上得有二义。以瓶盆等通勤作故。生·显二宗。声显不许所作性故。不得对辨。且佛法中。从勤勇无间起寻伺。寻伺无间起身业。身业无间造作盆等。但是人功所作者皆是勤勇无间所发性。电光等河山大地空中风等。非人功所为。并非勤勇无间所发(文)。
  原本卷首表纸里。
  庄严论赞述第一文。
  三平等比如前有三。一过去。如其见河溢知外之雨。二未来。如言如见蚁聚知必雨。三现在。如耳如闻嘶声知必□耳(云云)。
  大般若云。色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云云)。
  左点济恩寺僧都(永超)训也。信永已讲之说(云云)睿与已讲传说也。
  私云。非以色清净为所以成受想行识清净之义。意云。非以色清净之所以成受等清净为言。重意云。不执之所以色净也。即以此所以受等净也(为言)。
  理门论云。若无所违害(云云)。
  永超僧都训云若。
  济恩寺训之由。信永已讲说有人传说也(文)。卷尾云。
  庄严论赞述文。
  今无著菩萨。依止日光智。无著无碍。即是登地人。故堪造论。可信可行也(文)。
  庄严论序云(一行半文字问不写)。
  土佐小别当(八月十三日死父方祖父)。
  (云私二此二人名第二十四帖首表纸裹想必藏俊赠僧正祖父力爰记)。
  右京进(八月二十四日死母方祖父)。

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四(终)

  (延宝二年甲寅正月十七日校正十一日至十六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