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二。

分别界品第一之二。

  此除色声(至)余三种(文)。颂疏云。无记二字义属上句。余谓色声。此通三性今谓。余谓色声者误也。余即十界。具如长行释。
  十八界中(至)此彼差别(文)。有见等者。泰疏云。旧云可见不可见者误也。瑜伽伦记一上(十九纸右)云。有见有对者。旧经论名可见。依梵本名有见(文)。麟云。有见梵云婆。此云有。尼陀罗舍那。此云见。见含三义。如婆沙七十五(十六纸)及一百二十八(初纸)正理第四(四纸左)然释有见三家皆引正理。泰疏云。今此文中但以第二义释。以可示现此彼差别。能有眼根见用故。说色名有见。如心有所缘境说心名有缘也(文)。今谓。泰意色有眼见故名有见。此与第一相滥。宝疏但引正理。不加解释。又光记云。此色界以可示现在此在彼差别不同。有能示现此彼言说故名有见。此即言说名见(文)。晖师亦同。然依婆沙。正理。见义总有三说。别唯二义(光记·伦记并同)别二者。一眼见义。二示现义。于第二义中亦有二种。一方所示现。二影像示现。然婆沙中。一方处示现。是世友义(惠晖云示现义则不正也者非也)二眼见义。是法救说。三影像示现。是胁尊者义故。言总有三说。然世友义。但云示现。非谓言说。泰·宝两释并无此意。今依大乘杂集论三云。立有色有二十种义。其中第四有方所故。谓有分量故。第六方所可说故。可说在彼在此方故。第十三显示故。谓诸言说显示义故(文)。又解。言说名见。正理四(二纸左)云。有说。色者谓能示现在*此彼言。此有彼言故言有色(文)。又婆沙百二十八(初纸)云。有见如有名等。准此等文。光解为正。
  如毕舍遮室兽摩罗(文)。泰疏云。毕舍遮。旧经中名毗舍阇鬼。鬼中胜者也。玄应音义二十二(十二纸左)云。毕舍遮。旧云毗舍遮。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癫狂鬼也(文)。大日经义释第七(六十九右)云。毗舍遮是极苦楚义。以饿鬼趣故。常为饥渴热恼之所逼切。因以为名(文)。言室兽摩罗者。泰疏云。室兽摩罗形如象(麟记云。有云。形如床大)旧经律。或云失收摩罗。或云失守摩罗。梵音转耳。译云杀子鱼也。善见律第十七云。鳄鱼也。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龟齿至利。有禽鹿入水。啮腰即断。广洲土地有(文)。玄应音*义十五(五纸右)十八(六纸右)亦同。又婆沙九十五(二纸左)云。如有海兽名室兽。旧婆沙文三十九(二纸左)云。失兽摩罗·凡所衔物。坚执不舍。要以利剑断截其牙。然后乃舍。五见亦然。
  如诸蝙蝠鸺鹠等(文)。蝙蝠者。玄应音*义十五(二十六纸)云。蝙蝠方眠方因。方言蝙蝠·服翼·蟙䘃·灵鼠四者。一物方别名也。崔豹古今注。蝙蝠一名仙鼠。一名飞鼠。五百岁。色白脑重。集物则头垂故。谓之倒挂。蝙蝠食之。神仙蟙音织·䘃音黑。律文作螑蝮非也。又鸺鹠者。玄应音*义十四(二十五纸右)云。鸺鹠许牛切。下力周切。亦名钩鵅。即鸱鸱也。夜见昼伏。亦名怪鸟也(文)。尔雅云。怪鸱是也。其鸣即雨。为圞可以丧诸鸟。头目如猫。昼无所见。夜即飞啖蚊虻故。庄子云。谓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鸣则后窍应之。其声连啭如云休留休留。故名曰鸺鹠。江东呼为东载板。楚人呼为快杜鸟。蜀人呼为春哥儿。皆言其鸣主有人死也。试之亦验。光法师对面记云。獯狐子鸺鹠子异名也。
  境界所缘复有何别(文)。正理四(十纸右)云。论云。六识·意界·及法界摄诸心所法。名有所缘。有所缘故(此论云。能取境故)如人有子。所缘·所行·及与境界。名义差别(文)。光师三义以辨差别(宝师以为四解非也。第一解中。总别虽殊。其义则同。如下三义释异熟相。况下二释皆有又隔。今释无有。三释明矣)宝师破云。并非论意。然不辨其释所以为非(其非如别记中)又泰师云。约碍功能名境碍。约碍法体名所缘碍(文)。此同光师第二解也。颂疏亦唯引光第二解。又初自释是光第三解意也。今谓。泰·光·晖等。并以体用分其差别者未可也。何者。论言转时说名有碍。又云和会转故。此等论文皆约功用。若无施能取能缘之用。则何有拘碍之义。言唯碍体。全无其理。又宝疏释曰。有境之法。于自境上。有见闻等游履功能。名为境界。心心所法执境而起。名为所缘。即心心法二差别者。执境而起心心所。同名为所缘。越彼彼境于余境中。此不转故。名为有对。取像印持功能差别。心心法异。名为境界。越彼于余境此不转故。名为有对。此谓差别(文)。今谓。宝师释二种别。似派却混。于余境中此不转者。此即境界有对。何为所缘有对。又心心所执境而起。此时岂无了别取像等用。如宝法师。纵虽具鹅王眼。此中分辨。何为所缘。何为境界。若约心心所而言之。境界·所缘毫无宽狭。二种有对眠然无别。今辨差别。本为欲分根识有对也。非于心心所也。诸师不领境界·所缘立名之由故致此谬。其境界乃是功能所托故通根识。又所缘者。缘有二义。一谓缘藉。二谓缘执。今言所缘第二是也。是故所缘唯局心心所法不通诸根。又终南家业中卷云。七心之数以照境边入于境碍。能缘虑边又入所缘有对。问。取境缘虑深浅如何。答。约局论。初念取境乃属境界有对。相续缘虑即是*所缘有对(文)。今谓。家业同光第三。且就初念相续分二种别。不符论文。又清凉华严疏钞三十五下(三十九左)云。论自问云。境界·所缘彼有何别。论答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释曰。彼即六境。此即根识等。意云。若根识等于色等境有能见等功能故。即托色等为我境界。若心心所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托境方生。即色境等名为心等之所缘也。是则境界有对。能缘力强。所缘有对。所缘力强。故所缘中但有七心。境界之中具有根识。以根不托境而生故。故能取境边名境界有对。为境引边名所缘有对。而大云释云。碍取境义边名境界有对。碍缘境义边名所缘有对。似非本意以论引施设足论四句分别境界有对。谓一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二于陆有碍非水。如人等眼。三俱碍。如捕鱼人乃虾蟆等眼。四俱非碍。谓除前相。释曰。以此而明。以见等为碍耳。非碍见等也(文)。又论自释碍义。云何眼等于自境界及自所缘转时。名为有碍。答云。越彼于余此不转故。释曰。谓眼缘色不听声等故。眼于色名为有碍。碍我余缘故。则碍取境义。斯亦有理。而疏不言碍取余境。俱言碍取境边。故非论意。三有对义。彼论为难。今已略显。然第三有对。体虽七心。要缘六境故亦有色。又言等者。等于下别无对色故。此无对色亦六境中法界摄耳(已上疏钞)今谓。清凉责大云释。以语不足为非论意。岂惟不足而已。义亦不允。清凉元无领会境界·所缘之别也。论意约就能取能缘以分二别。然清凉分力于能所缘辨其强弱。今非此中意耳。又定宾饰宗记二末(四十一右)云。境界·所缘复有何别。此难意云。五种色根能取境界。名为境界有对。既非缘虑故。非所缘有对。其义易知。然论境界·所缘有对二门。并言以七心界及诸心所而为体性。是则境界·所缘有对应无差别。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若于彼法者。彼色等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十二界·一分有取境功能也。即说彼为此法境界者。说彼色等是此十二界·法界一分之境界也。总相意。取境功能。即立名为境界有对。犹如灯炎有灯炷功能也。心心所法执彼而起。执彼色等境界而起也。谓凭境力心方生。总相意者。自由他生。即立名为所缘有对。犹如灯炎藉炷已生也。亦如羸人杖力故起名为所缘者。境名所缘也。所缘之有对。依主释也。此文分明自辨异已。光法师等浪为多释(已上记文)今谓。宾师自负辄得领解。排斥光师多释。然见其释相。尚昧文段。何会渊致。近取比况。玄皎难分。此一段文唯在问答境界所缘。其释有对出见下文。此中释有对者。此是太早计也。以故所立譬喻不合法说。灯炎烧炷功能者。此唯显示能取功能。非显境界。又灯炎藉炷已生者。此显心心所法依于所缘而起。非喻境界亦名所缘也。又慈恩唯识述记二本(初纸左)引此论文。虽非别加细释。然乱位次颠倒论文。乱次者。彼列次云所缘·障碍·境界。与此论违(杂心论云境界·障碍·所缘)又引二差别之文。先举明所缘文。后举明境界文。以故所缘文中。彼字失其所指。此倒文之失也。又溜洲释疏依宝疏意。扑扬依光记意。圆晖依用泰·光。遁麟·惠晖亦不出此域。学者深须消息。
  若于彼法(至)名为所缘(文)。斯文有味。字字着眼。初者泛言彼法。广通一切有为无为等法。言此有功能者。泛指言此。卒归根识二法。若此无功能。则但是色声等法。何得境界之名。今者此根识法于彼色等法上已有功能。方以彼色等法相望此根识法。立境界名。说彼之彼。指上彼法略去法字。又此法二字。即是上此。更加法字虽总言法。而卒落根识。如上所辨。上明境界。下示所缘。言心心所法执彼而起者。彼者即指上彼法。说彼为境界二处所指。而今亦言彼。前所言境。若未为心等之所缘执。则但名境。不名所缘。要须心等执彼而起。方名所缘。言彼于心等者。彼者。指上执彼之彼。执彼之彼如上所辨。于心等者。简非心等。立所缘之名唯在心等非余法故。然则法名宽通。境界次狭。所缘极局。宽狭渐次钩锁连续。善说境界·所缘之别。然慈恩师唯识述记(二本)虽全引此论。泪乱位次颠倒文句。譬如截断人之总身以为两段。移于下分冠于头上。岂可观乎。详如集成编中。
  云何眼等(至)说名有碍(文)。光云。此中言自者。五根五识各取自境不能取他名自。非不为他缘。意及意识缘法境故名自。非不能缘他也。又解。缘十三界名自。非五根五识取故。又解。十八界中随所取者即名为自(文)。此解与上(一余三十纸左)释各各了别三义全同。然第一释如通途说。法境是不杂乱体也。第二·第三本据下文。下文(第二论二十三纸右)云。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识各一所识。又总皆是意识所识。如是五识各六识中二识所识。由此准知。余十三界一切唯是意识所识。非五识身所缘境故(文)。第二释意符顺余十三界等下文。第三释意顺皆是意识所识等文。亦顺下文(第三论二纸左)云。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
  越彼于余此不转故(文)。麟云。转之言起。谓识不于声上起也。既不能取他。明知。唯为自境所拘碍也。或转谓不移于声境也。有约了青色识不于黄色境。明其拘碍碍。大意亦同(文)。今谓。转以移释不是。下转可尔。上转如何可通。
  或复碍者是和会义(文)。麟云。旧云。眼等于自境转时。于余声等而不得起。此和会言还是拘碍。准此释。与前无别(文)。今谓。不然。所望不同。非无差别。上约于余不转。此约和会自境。自他霄壤。何言无别。
  十有色有对(文)。正理第四(二纸左)有色有三说。如光所引。然惠晖云。问。色体不是见。有眼见故名有见。亦应色体不是色。有彼色故名有色。答。乘言便故言有色。乘上句有见也(云云)今谓。乘言便者非也。正理有三释故。
  若法境界有对(至)是境界有对(文)。麟云。言应顺后句者。谓问中境界居前。所缘是后。今即顺所缘答故名顺后。亦名称后句答(已上定宾释前后句亦不允当)今谓。此释谬也。准此下论及大乘对法论等。问有二句。于中称顺后句故云顺后句答及称后句答。如此论文及颂疏等。问略后句至答方显。所以知问略后句者。下论(第二之二十纸左)问答意识所依·无间(此准五识作法而言)云。若是意识所依性者。即是意识等无间缘耶。设是意识等无间缘者。复是意识所依性耶。应作顺前句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识等无间缘。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已上论文)准此下文。明知。今此问中略去后句。大乘亦同。其问答法具如对法十二(八纸左)同十五(十纸左)瑜伽略纂六(十二纸右)伦记五上(十六纸)引婆沙明大小等句。演秘七末(十九纸左)云。泛尔决择。问答诸法。而有宽狭差别不同。由斯对法第十五中。明其一行。顺前顺后·二三四等诸句数也。故彼论云。一行者即问论法。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与余法。互相问。如是一一问一切法。今有问言。若成就眼处亦色处耶。设成就色处亦眼处耶。应顺前句答。余句相望问答。顺前后及以四句。如理应思。如是次第一一渐成。如理应思顺前句者。谓于诸法中随取二法。更互相问依止前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智亦所知耶。设所知亦知耶此应作顺前句答。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谓余法。顺后句者。谓即二法展转相问。依止后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设能取亦所取耶。此应作顺后句答。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谓色等五境及法处。除相应。
  鸠摩罗多作如是说(文)。鸠摩逻多。神泰翻云童子。光·宝并云豪童西域记云童受。慈恩云童首。唯识述记二本云。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一字恐三字写误)中。北天竺怛叉翅罗国有鸠摩*罗多。此云童首。造五百论。时五天竺国有五大论师。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于日亦名譬喻师。或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譬喻师。经部之种族。经部以此所说为宗。当时犹未有经部。经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同四本云。譬喻师是经部异师。即日出论者。是名经部。此有三种。一根本即鸠摩逻多。二室利逻多。造经部毗婆沙。正理所言上座是(光记二·十纸左云。然和须密。此云世友。俱舍释中云。是室利*罗多解。乃至正理不破者。言中不违故不破也。已上。今捡正理四·六纸左亦有此说。然同俱舍。二之三纸左。言有余师说。不言上座。正理往往有上座言。然指室利*罗多以呼上座。未见明文。具如下辨。三十二纸左。然光·宝并言。上座是室利*罗多。又正理第六·三纸右。引鸠摩罗多颂。其连次文云。上座所宗等。此指鸠摩罗多。以有言上座徒党。正理二十五*之。八纸右。光记第九·四十一纸左。指之云尊者世曹。又上座弟子有大德罗摩。正理二十五·五纸右。上标斯名。至下。六纸右。指云上座亲教门人。正理第二十五·第二十六中。上座之言殊多)三但名经部(文)。然经部中鸠摩*罗多·室利罗多二人不同。西域记中鸠摩罗多翻为童受。室利罗多翻为胜受。演秘云。按西域传。东天马鸣。南天提婆。西天室利罗多。北天鸠摩罗多。中天龙树(此五论师出犹如日出)然嘉祥三论玄曰。成实者。佛灭度八百九十年(大乘玄云七百年或云九百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多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又诃梨跛摩传云。初依萨婆多部出家。三论玄曰。有诃梨跋高足弟子。序其宗曰。诃梨跋摩本是萨婆多部鸠摩罗多弟子(已上)今谓。恐应同名异体。以出世年大相违故。又惠晖云。今颂在喻鬘论者。未可取信。以喻鬘等未渡故。宝疏等广指云造喻鬘论痴鬘论等中有此颂耳。
  此是所许(文)。泰云。虽是经部说。不违萨婆多义故。云此是所许。光·宝不然。光云。论主意朋经部故。云此是所许。宝云。经主印许经部义故。今谓。光·宝为优。何者。此说非不违有部义。以故显宗·正理并不举用。光破当矣。
  其余十界通善等三(文)。颂疏云。此除色声八。无记。余三种者三性分别门。此十色中。除色声二所余八种是无记性。无记二字义属上句。余谓色声。此通三性(文)。麟云。言余谓色声者不然。若唯明十色。可言谓色声。通辨十八界。何局在此二。故论云。其余十界通善等三。谓七心界。与无贪等相应名善。贪等相应名为不善。余名无记。法界若是无贪等性·相应·等起·择灭名善。若贪等性·相应·等起名为不善。余名无记。次方辨色声。今此章中全是疏略。良疏主承前十有色及除色声等言。唯于十色辨故成此误(已上)今谓。麟·惠两师释三性中不开胜义者非也。惠云。择灭为相应等起善。空·非择为自性无记。误之甚也。具如光记辨。
  与无贪等(至)名为不善(文)。光云。于法界中。善有四种。一自性善。谓无贪等三善根及惭愧。二相应善。谓与自性善相应等。泰疏亦同。宝云。七心界与无贪等善根相应名善。贪等三不善根相应名不善(已上)今谓。宝疏略惭愧者未可也。明四种善具如论十三业品中(十四纸)。
  色界声界(至)余是无记(文)。光云。色界声界至余是无记者。此即别明色声。色声二界若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善。若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不善。若无记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无记。及非等起色声皆名无记。以无记色声中有非等起故。不别说等起。以实而言。无记心亦能等起身语表业(已上)颂疏亦同。又宝疏云。第三释色声。此二之中。唯有等起善不善也(已上)泰疏亦同。今谓。泰·宝为优。以此论中不说色声是等起无记故。又色声亦通善不善。本依能等起强盛力故。其色声无记性本自尔。非别依藉能起力故。光师所谓初定中有覆修或等起身语者。未必须能起力方成无记。若依大乘。瑜伽伦记云。由三思(加行决定等起思)发故。色声成善恶表。此据表善恶。非体是善恶也。余香味等非此三思发。所以不成善恶性。
  有余师说(至)摄益于身(文)。光有三解。宝师大同初解。光师第一·第三。轻安为心所法。此释为优。第二为身之轻安非也。以旧论云与轻安相应等故。光云依彼四静虑现起等至者非也。静虑等至二种不同。俱举所依故。旧论云。依止定及三摩跋提等。梵云驮南衍那。此云静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总立七名。有心无心定散等别。如唯识述记·及了义灯·瑜伽略纂·及伦记等具释。
  如是说者(至)于彼非无(文)。正理论四(七纸左)云。又眼等根互相系属。见诸哑者。多分耳聋。涂足不涂。眼明昧。脐轮涂沃。津润于唇。拔鼻中毛。眼便落泪。诸如是等其类寔繁。故知。诸根互相损益。勿令眼等诸根用微。故鼻舌根色界定有。
  余十五界唯名有漏(文)。光记云。余十五界唯名有漏。道谛·无为所不摄故。如诸烦恼。如譬喻部非情五境·无学身中十五界。非漏所依。皆名无漏。虽皆无漏。非道谛收。犹如虚空及非择灭。是故得为如是比量(文)。麟云。言余十五界唯有漏者。谓五根·五境·五识漏随增故。唯此宗。佛十五界亦唯有漏。以佛自身虽无烦恼。而为他人缘于佛起故。亦有漏。若余部师。佛身非漏依故。不名有漏(文)。宝疏云。余十五界唯名有漏。漏随增故。与大乘论部不同也(已上)大乘者。谓五蕴论·及杂集二·唯识第十有三义等。
  五识有寻伺(文)。朝鲜论本。有寻之有作唯。颂疏亦同。正理·显宗并为有字。同此论本。今谓。唯字为正。以长行释云显义决定故说唯言故。正理·显宗恐应顺此错本。又此论颂误为有寻伺者。以长行直释云眼等五识有寻有伺故。又有字是正。则泰·光·宝并应加会释。既不会释。明知。有字写误。旧论颂云。有觉亦有观定是五识界。长行云。是五识界恒与觉观相应故言定。又有人云。梵语有字兼有唯义故。释云说唯言。颂疏等中改为唯字。虽无巨害。未可也。以梵语多含不可辄改故。今谓。唯字多义。唯识枢要上本云。故说简持是唯义也。亦决定义及显胜义(具如集成编中释)。又正理第五云。唯者定义。又唯识述记七末(十七纸左)云。唯与定有别者。梵音言都。都者不唯是唯耳。亦是定义。于此都之字上。加阿缚驮剌耶。即是楷定义也。故今应言唯是定义。以依他中决定唯有空故。前既言无有二。此言唯者。更何所简。不可已无更须简故。唯是定义(文)。又但字有定义。正理论八(八纸右)曰。此中但言或显定义。定有间隙故名定间。如是有熟故名定熟。是定有隙理得定义(文)准此等文。有人之说或其可尔。今案。长行唯言。恐是写误。当作有字。有字亦有定义。正理十三(十二纸左)曰。释此有生生等于八。一有能云。此中有言兼显定义(已上论文)今谓。有之梵语亦有定义故翻译师或翻为定。或翻为有。续高传九(二十二右)道宠传文云。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流支。初翻十地论。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大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挍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永平四年方讫。及勘仇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若奉圣心(已上传文)准此传文。梵文唯一。随译者意为定或有。然现流论经见作有字(十地论二之七纸左)乃是流支意也。崔光十地论序(第二二纸右)云。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旬。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留支。此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此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余人。在大极紫殿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已上序文永平四年首夏翻译周讫)。然准论意。自梵本有二本。一有一定。非关译者(清凉疏抄三十四中。六十五右云。西域之经自有二本)。十地论二(九纸左)云。有二种颂。一有不二不尽。二定不二不尽。此颂虽异。同明实有。若非实有。不得言定(已上论文)净影记第二(七十一纸左)云。有二颂者。此华严经。佛去世后。文隐龙宫。后因龙树入海诵出。传之在世。至于论主作论释时。世传有二。一颂言有。一颂言定。故有两颂。两*颂虽异。同明有者。会定为有。若非实有。不言定。会有为定(已上论文)今案。梵土三藏非一。或元有异本。或诸部禀传各各有别。或伪造成别。于中好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或固执相诤。为欲依据。更作别文。为真经论。具如婆沙百八十五(十五纸左)正理论中。佛灭度后年未几许。梵土经论真伪混淆。遐传支那时已线远。大小经论数如尘沙。泾渭逾杂。龙蛇并进。是以有眼囊哲审详刊定。示勖将来。庶耘芜穬以辉金言。
  以行相粗外门转故(文)。麟云。言行相粗者。谓五识依五根取五境。行相粗显。若尔。内门意识应非行相粗。解云。五识望意识名粗。意识望上地名粗。又解。通望上地并名为粗。且依前释。言外门转者。谓缘外色声等境故。
  伺在欲界(至)应名何等(文)。颂疏曰。此问意。伺非三品收者。不与伺相应故。不可言有寻有伺品。伺得与寻相应故。不可言第二无寻唯伺品及第三无寻无伺品。既非三品。应名何等。
  由此故言(至)有四品法(文)。颂疏云。由此者。由有第四无伺唯寻品也。有寻有伺地者。欲界初禅是也(文)。惠晖云。下再结前义。明后三界中。约法别论。在欲界初定各成四品也(文)。麟云。据约法界自有四品法。然四品皆初标品名。谓字已下指其法体。
  谓除寻伺余相应法(文)。余者四十四心所法也麟云。问。何不言意·识二界。独言心所耶。答。虽意及识亦为初品。此约法界明故。但言心所。所以论言谓除寻伺余相应法故。
  传说分别略有三种(文)。传说之言。意不一准。如上具述。今显婆沙禀传故云传说。非谓不信或难知之义。
  此八及声皆无执受(文)。正理四(十六纸左)云。颂中及言具含二义。一显总集。谓八及声总无执受。二显异门。谓余师说。不离根声亦有执受(已上)若据大乘五蕴论·杂集论。声为非执受。瑜伽五十六为有执受。景云。声起时不离根故为执受。对法据不恒有故。不说执受。基云。声界不离根常有。声处不恒。今取其界(已上)然宝师意。不用正理故。云声非有所缘法故言及声。此意虽依异门。不同正理。麟云。乘前有所缘界。声非有所缘法故。复言及。此亦顺成宝释。婆沙三十八(九右)曰。问。如前所说。有执受·无执受其相云何。答。有说。若与血肉筋骨相杂住者。名有执受。与此相违名无执受。有说。于彼斫剌破裂时。生苦痛舍担。名有执受。与此相违名无执受。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若法已生未灭有情数是有对非所闻。名有执受。已生简未来。未灭者遮过去。有情数遮非有情数。是有对者遮意处法处。非所闻者遮声处。与此相违名无执受。尊者在取作如是言。若法有方分有情数系属身是有对可牵可斥。名有执受。有方分者遮过去未来。有情数者遮非有情数。系属身者遮身所出。谓发毛等。是有对者遮意处法处。可牵可*斥者遮声处。与此相违名无执受。又百三十八(七右)云。有执受是何义。答。是增语所显堕自体法。无执受是何义。答。此增语所显非堕自体法(已上论文)今谓。准上论文。诸说皆简声无执受。正理举余师说。定是不正义。
  尊者觉天(至)唯大种性(文)。正理第四(十八纸右)此段称寡学上座者之教理。大同今此觉天说。然正理初(第一之九纸右)有譬喻论师名。次下(同卷之十纸左)言譬喻师。次亦言譬喻部。然后(十一纸左)指示前师初呼为彼上座。准文渐次。则后上座之言即是指前譬喻师或譬喻部师也。除此更无所指。从此已下往往有上座之言。然至第三卷(二十纸左)言彼上座及余一切譬喻部师等。今据慈恩·普光等意观此论文。鸠摩罗多此谓根本譬喻论师。又诸宗·尚鸠摩罗多者总说譬喻部师。又于彼譬喻部中。更选室利罗多称为上座。故言彼上座及余譬喻部师等。慈恩等释应有根据。正理始末未见明文。略如上述。
  若尔何故(至)乃至广说(文)。正理四(十八纸右)譬喻论师引此所举二经为难。
  彼说不离(至)无相违过(文)。正理五(八纸左)云。譬喻论师作如是说。诸所造色非异大种。所以者何。契经说故。如说云何名内地界。谓于眼肉团中。若内各别坚类邻近执受。乃至广说。若异大种别有诸根。不应于根说大种性。又余经说。苾刍当知。诸有士支皆即六界。既定说六为假有情所依实事。故知。眼等色等造色非异大种。若所造色异诸大种。有何意趣此经不说。彼言非理。不了契经深意趣故。前所引经顺世名想故作是说。谓诸世间眼肉团中起眼名想。此眼名想依眼所依大种等趣。眼肉团者。总说一切不离眼根大种所造。若不尔者。此经唯应说谓于眼肉各别等。坚性等言已遮慧眼。应不须说肉团中言。又于眼言是因第七。肉团中言是依第七。由此表知总摄一切。因眼所起不离眼根大种所造是因。于眼所起肉团。其中所有内各别等。名内地界。此则显示眼等生因·依因等地。由此重说二第七言。总摄一切眼及肉团所依大种(已上)今谓。准此论文。光解为优。宝疏不精。
  入胎经中(至)非唯尔所(文)。正理五(九纸右)云。后所引经唯说六界不言余者。有别意趣。谓续生时眼等无故。虽于此位亦有身根。而犹未能觉冷等触。若法有体未起作用。不应在有用品中。又唯六界是诸有情有用本事。从续生心至命终心常有用故。
  彼经复说六触处故(文)。宝疏云。彼经说六界者。谓四。大·空·识。为成士夫本事。士夫非唯尔许。亦更有六境及心所故。所以得知。彼经亦说色等六触处故(文)。光云。言触处者。触之所依故名触处。即眼等六根。故婆沙七十四云。复次眼等六处作触所依义。名六触处(已上论文)此中引意。取能依触。非所依处(文)。今谓。光解为优。有归据故。然光师意取能依触者。未可也。今此取所依处为善。何者。顺下论故。次下(九纸右)云。如契经说。今六触处应知即是昔所造业。光记云。如契经云。今六触处果。应知即是昔所造因。触所依处名六触处。即眼等六根。此中意。取所依六处。不取能依六触。泰疏意谓。六根为六触处。光师引文不非。其义不是。泰解为优。
  能烧所称有异诤论(文)。婆沙百三十六(六纸)初能所斫亦有异诤。非唯后二门而已。然今此论且随一边言能烧所称有异诤等。
  异熟因所生(至)假立因名(文)。宝师破泰师义。于中破泰师总别义。深为的当。以有正理明据故。然言不见相从假立之异者。此破不是也。以相从假立二门有别故。以假立门非相从故。雷同为一。岂精当乎。然泰·光·宝等。并释此论分为四说者。未可也。今折论文总为三段。不开二三。以论无或言故。第一约异熟门。第二约业果门。于中初业次果。即是如次依主·持业释也。第三约假立门。正理·显宗并为四段。故以三或为隔。此论唯为三段。有二或故。又检旧俱舍。唯有三复次。无约果文。非唯旧论。正理·显宗亦复如是。然正理论虽有四释。而此论三说外更加一释。第一释云。离因而熟故名异熟。异熟体生名异熟生。显宗亦同。此二论意。异即离义。不同此论。
  有说梵行亦能长养(文)。若依大乘。瑜伽第五十四说四长养。亦同杂心。又六十四云。复次有五诸根大种长养。谓食长养·梦长养·避不平等长养·梵行长养·等至长养。即此长养略有二种。一任持长养。二不损害长养。此中最初是任持长养。后四是不损害长养。
  若尔不应(至)梵音声相(文)。详见婆沙百十八(二纸右)施设足论者是六足中随一也。唐三藏自余五论皆虽已翻。而唯此论未翻耳。若大乘说虽有二解。以通异熟为正。如对法抄一。又义林章云。依菩萨地常行爱语·如语·谛语故。感得大士梵音声相。同余相好通异熟故(已上章文)然婆沙意。声非异熟。成此义宗。总有九说。此论三传·五传·随欲三说。如次彼论第一·第二·第三之义。此三义之外更有六义。彼论诸说无通异熟。此论偈颂明说亦同。然光法师别立通义。于小乘宗甚难信顺。婆沙百十八(初纸)曰。诸法由业得彼法。当言是善不善无记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已义故。谓犊子部分别论者。欲令音声是异熟果。问。彼由何量作如是说。答。由圣言故。如施设论说。何缘菩萨感得梵音大士相。菩萨昔余生中离粗恶语。此业究竟得梵音声。由此说故。彼便计声是异熟果。为遮此意。显一切声非异熟果。故作此论。乃至广说。问。若一切声非异熟果。施设论说当云何通。答。依展转因作如是说。然一切声非异熟果。问。何故诸声非异熟果。或有说者。声属第三转。谓最初业生诸大种大种生声。声属第三。故非异熟果。复有说者。声属第五*转。谓初业生异熟大种。异熟大种生长养大种。长养大种生等流大种。从此等流大种生声。声属第五。故非异熟果。复有说者。声随欲转。非异熟法可随欲转。复有说者。声复生声。非从异熟复生异熟。复有说者。声是现在加行所发。异熟果是前业所起。复有说者。离初静虑染时。语表便断。若是异熟者。应离三界染时方断。复有说者。声有三种。谓善·不善·无记。异熟果唯无记。有说。若声是异熟者。生可爱趣。应一切时出如意声。生非可爱趣。应一切时出不如意声。现见有时与此相违。是故声非异熟。复有说者。声有间断。异熟色无间断。是故声非异熟。然诸菩萨由二因缘发愿求佛大士夫相微妙梵音。一由曾见。二由曾闻。由曾见者。谓彼菩萨曾见诸佛处大集会。为诸有情以梵音声宣说正法摧伏异论。微妙深远具丈夫相。由曾闻者。谓彼菩萨具闻如来以梵音声宣说正法。乃至具丈夫相。尔时菩萨见闻欢喜深心爱乐。则便誓受顺彼正因。我诸梵戒梵行精进。皆当回向愿于未来得住如是大士行类。由此意乐复种种上妙香花供具音乐。供养诸佛独觉声闻制多形像。承事供养父母师长同梵行者。修如是等殊胜福时。一一回求梵声相。又勤净除二种业道。谓粗恶语及杂秽语。由勤净除粗恶语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此梵音摧伏一切外道他论。由勤净除杂秽语故。感得言词威肃清亮。由此言词映夺一切世俗异论。譬如有人见他处在花妙堂阁陈列五乐欢娱自恣。闻他拊奏五乐音声。作此思惟。我于何时。当得如是处妙堂阁。陈列五乐欢娱自适。既思惟已。勤加功力积集财宝。如其所愿皆能辨之。菩萨亦尔。由见及闻发愿求佛梵音声相。诸业过去乃至广说。
  若尔身受(至)便违正理(文)。异解纷竞。难辄适从。泰·光意谓。论主用五传义声非异熟。宝师意谓。论主破两师义。声通异熟。三师解释意见不同。然解正理三师皆同。正理师破斥后师意存前师。以于前师文下通身受难故。然泰·光师不用三传义者。以正理中移于后文在初说下故。又以难云身受从业所生大种生。不云从长养等流大种生故。又泰·光师为论主意用后师者。以正理中虽有别破后师之文。此论无别能破文故。况又长行顺释偈颂。颂文已云无异熟生。何以长行许通异熟耶。然宝法师为俱舍破两师义者。以能破文在两说终故。若依论文起尽。宝解尤为稳畅。又论主多破婆沙故。其余具如两师疏记下辨。今案。约此论现文言之。则宝解为优。又探其义言之。泰·光为善。又通大小乘意。除犊子等小乘无文。泰·光符顺小乘婆沙。此论偈颂及婆沙等在文炳着。
  若有眼界(至)亦眼识耶(文)。泰疏云。将释此文。先述毗婆沙论(七十三之十纸。百六十二之十五左)若依伽延有五行。一成门。二不成门。三得门。四舍门。亦名弃门。五退门。前四门通功德过德。第五一门唯功德有退也。婆沙唯有前四门。依彼论成有八句。不成亦八句。得有十。舍有十二。具如彼述。宝疏第四(三十六纸左)云。然此得名有总有别。总名得者。获及成就皆名为得。非得亦尔。舍不成皆名非得。别名得者。一者未曾得及得已失将成就法得至生相初获名得。二者得已不失。得至现在名为成就。即是先不属己初获属己。名之为得。此谓生时决定属己故。名之为得。未在身故不名成就。成就谓得现在于身。舍及不成亦准于得。若望同类。唯初刹那生相名得。最后刹那灭相名舍。尔时非得至生相故。于其中间虽后后念至其生相。然此类法恒名成就。非今获故。此类之得现在身故。若别望刹那三相前后者。生相定获。此时名得。至住异相时。总名成就。至灭相位方名为舍。落谢过去名不成就。于诸论中依总类说。不约刹那故。故婆沙·正理四通行等。皆约初刹那生相名得。非于后念。若就诸法具得成就及舍不成。四种差别即有不同。如非想见惑唯有成就及舍不成。无有得也以无始来恒成就故。后虽容断必无退故。若利根无学诸无漏法。有得成就及不成就。在凡位时名不成就。金刚心时名之为得。尽智已去名为成就。无其舍也。至无学位更无退故。涅槃舍时无非得故。若有得舍定有成就不成就。所以最初得至生时不名成就。以彼身中成就非得故。最初非得生时不名成就。以彼身中成彼法故。于生位中正得舍故。名为得舍。正理论云。得·获·成就义虽是一。而依门异说差别名。得有二种。谓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说名为获。先已得得。说名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谓先未得及得已失。未得非得。说名不获。已失非得。名不成就。故说异生性名不获圣法。今详正理。文虽少异。其义亦同。先未得得。说名为获者。有二种。一曾来未得。如无漏道等。二得已失。如生上地等。先未得得。说名为获者。即是于二位初得至生相时。先已得得。说名成就者有二。一无始已来恒成就者。二初得已后第二念去。皆名先已得得应知非得与此相违者。非得有二种。一无始已来曾未得者。名为不获。通其前后名为不获。二谓已得舍。复于初念生相名为不获。第二念去名不成就(已上)今谓。光师解正理论。未得得。为获。已失得。为成就。各但为一位。与今论别宝师各为二位。是故二论意同。言有少异。故光记云。正理若作斯解。而得·舍·成就·不成就四句相违(与俱舍相违)或可。得·获·成就本唯一物。随作论者宽狭异门。庄严于义。不可皆使例同(已上)。今谓。光师此解本据元瑜正理钞彼具文曰。问。得·舍·成就·不成就四句相违。何言得谓获成就。解云。得·获·成就本唯一物。随论者意所用便别。此文与彼不可一例。其义云何。此明获·成就意。以异文相对解释。辨得·非得差别之相故。获·成就体各不同。彼四句中欲以异门庄严于义。得即唯据新得。成就即通新旧。成就摄于得。得不摄成就。思之可解(已上)然光法师评此钞云。成通新旧。得据新论。不成通新旧。舍据新论。得时即名成就。舍时即名不成者。此解谬矣(已上)今谓。宝师意谓。婆沙约初念后念而言。古德意同婆沙。但改时一字。更无妨害。又宝解。或约得体。或约得时。或就得名各有差别。名有总别。时有得·成。故云上是别义等。或云就体以说。或云就时论等。又光师初界品云。所得法至生相云得等。次根品中云。此法上得创至生相等。二品不远。前后相违。又圆晖初依宝师。界品得成就门。云得至生相名得等。次根品中云所得法流至现在名成就。此据光师界品释。义跨两师。能所未定。何得显得体相。宝师解释得·非得义。尽善尽美宋传云俱舍一宗以宝为定量。不亦宜乎。其余立破如疏记中具辨。不遑枚举。
  独俱得非等(文)。独字通得。俱字通非。即是独得俱得俱非之义。又等者。宝师等唯等成就。故宝疏·颂疏科言得成就门。光师科云得成就等门。故解等字云。等谓等取成就等。此中总明得成就·舍不成就。如婆沙具说。恐繁不述。今谓。光师为正。论云为摄如是所未说义。总复言等故。
  我执依止(至)说心为我(文)。婆沙七十四(初纸)论内外处。总有四说。此论当第四。然众贤论师破此论说。故宝疏云。准婆沙有四释。此论即当第四正理云何破自宗义。又世想立名依少分立。如何为难(已上疏文)今谓。宝破当矣。又宝师破光云光第三解与正理同亦当。光师引婆沙百三十八之文释此论文不合。宝疏引七十四为正。彼引契经与此论同。然此论所引。上之二句与下二句。是各别经。又婆沙论四句为一经之文。不分二经。
  若境与识定为所缘(文)。颂疏云。定有二义。一如色等五境。与识定为所缘。名之为定。谓五识名定。缘境不杂故。今此五境得名定者。谓与五识定为所缘故。五识缘时名同分。虽被意识缘。以非定故。故非同分。第二法境名定。体即是定。唯意识缘是决定故。定被意识缘。所以望意识名同分(文)。惠晖云。五识名定。五境不得名定。以通与意识为所缘境故。五识唯缘自境。五识名定。今唤五境名定。约能缘五识名定。五识缘时名同分也。
  由诸圣者(至)恒名同分(文)。光师解法界名定总有四说。宝疏·颂疏同彼第一。
  迦湿弥罗国(文)。具出西域记第三。此云买名国。旧云罽宾讹也。居北印度之境也。又了义灯一云西天竺。天亲传云天竺之西北。汉书九十六云。罽宾去长安万二千五百里。又唐书云个失密。或曰迦湿弥罗。演义抄五十一云迦湿弥罗。亦云迦叶弥罗。并翻阿谁入。华严音义三曰。旧名罽宾国。此翻阿谁入。乃至众人咸云。我不因圣僧(末田底尊者)阿谁得入此处。故从此语即立其名国即在北印度境。乾陀罗次北邻也。
  西方诸师(文)。元瑜正理抄第九(三十九纸右)意谓。西方师是干驮罗国萨婆多师。又迦湿弥罗国萨婆多师为北方师。印度诸国萨婆多师为外国诸师。下皆准知。
  复开为二(至)二无识属(文)。神泰云。若依正义。一切眼皆有识属。应依故。无识属不生义也。
  如观月舞相仆等色(文)。婆沙七十一(十纸左)曰。如百千人同观初月。又如众中有一妓女等。
  根境识三(至)故名为分(文)。宝云。准正理文(第六·八纸左)更相交涉。是总句。作用及触。是别句。
  通三者(至)各通三种(文)。惠晖云。法界通三断者。法界中不定贪·嗔·疑·慢。大烦恼痴。及大地法染慧为五见。此十是见惑。余大地九。大烦恼五。寻·伺·睡眠。大不善地二。四相·得。此等与前见惑相应等。即见断也。通修断者。十大地·寻·伺·睡眠·恶作取染。大烦恼五。大不善二。小惑十与贪等为相应缚。大地十·大善十·寻·伺·睡眠·恶作取善无记有漏边。十四不相应。无表取别解脱定共不律仪无表。此等诸法与贪等为所缘。是所缘缚。名修断也。非断即取大地·大善地·寻·伺·四相·得·道共无表无漏边·及无为。为非断也。
  八十八随眠(至)皆见所断(文)。此论唯指心·心所法·四相为彼俱有法。正理·显宗不尔。彼云。此中八十八随眠。及彼相应心心所法。并彼诸得。若彼生等诸俱有法。皆见所断(文)。又言随行得者。光·宝所解不同。光师随行即得。持业释也。宝师随行之得。依主释也。今谓。宝师不隐。随眠及心心所等法。皆已有得随眠上得。何有不名随行。光师以为随行即得。于理为胜。略如光·宝第一各辨。又光记云。俱有有二。若心所俱有则与随眠同。迷理故亦是见所断。若四相为俱有并随行得。是见惑亲发起故。皆见所断。无修断相。不通修。非无漏故。不通非断。又得非俱有故。故言随行得(文)。言八十八者。颂疏云。苦谛有十烦恼。集·灭各七。除身见·边见·戒禁取也。道谛有八。除身·边见。四谛合为三十二。上界除瞋。有二十八。谓四谛下各除瞋故。成二十八。上二界各有二十八。合成五十六。兼欲界三十二。成八十八。此等随眠是分别惑。迷理起故。才见谛时。彼皆断故。名见所断。见谓见谛。见是能断。惑是见所断。见之所断名见所断。依主释也。
  前及此色定非见断(文)。泰·宝疏意。并通上三。光有三解。初二解通三。第三唯指非六及色。此中第三为优。
  几是见几非见(文)。光云。尊者世友眼见。尊者法救眼识见。尊者妙音眼识相应慧见。譬喻者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已上)。宝疏此外更有犊子部心心所和合见。惠晖亦云犊子部心心所同时我见。今谓。宝·晖两师不可也。检婆沙十三(初纸右)云。或复有执。一眼见色。如犊子部。然光师何不举此计。今谓。虽唯一眼见色。而非识见等故。所破中不举用之。
  传说不能观被障诸色故(文)。正理云。然经主意不忍彼因。故于颂中标传说语。
  譬如夜分(至)明昧不同(文)。光师有二解中。第一为优。杂心论一(二十六纸右)云。如阴昼见色。学见亦如是。如晴昼见色。无学见亦如是。
  又颇胝迦琉璃云母水等(文)。云母者。本草纲目八(五十四纸)云。释名。云花·云珠·云英·云液·云沙·磷石。时珍曰。云母以五色立名。详见下文。按荆南志云。华容方台山出云母。土人候云所出之处。于下掘取。无不大获。有长五六尺可为屏风者。但掘时忌作声也。据此石乃云之根故。得云母*之名。
  有余复言(至)亦说钟能鸣(文)。有余者。光师云。识见家异师。泰疏云。婆沙论云。昙摩多罗说眼识见。奘法师云昙摩多罗是昙谟德部。宝疏据此说。今谓。旧云昙摩多罗。新云达磨多罗。此翻法救。法救是识见家。泰疏等云昙摩多罗部。或云昙谟德部。恐应是误。
  又嘉祥三论玄云。次三百年中。从可住子部复出四部。以嫌舍利弗毗昙不足。更各各造论。取经中义足之。所执异故。故成四部。一法尚部。即旧昙无德部也。二贤乘部。三正量弟子部。四密林部(已上玄文)然法尚部。部执论云法上。文殊问经云法胜部。十八部论云达摩郁多梨部。出三藏记云法盛部。又昙无德部翻云法藏·或法护部·或法正部。此云法尚·法上。名声相近。是故嘉祥误为旧昙无德。又法胜与法尚·法上语相近似。且法救杂心释法胜论。故唐三藏及神泰等。指斥识见宗义。以为昙无德部之计也。宝疏立义动与光师乖翻。今亦然也。据唐三藏及神泰疏。与光不同。学者应思(次第三卷六纸。亦有光·宝异说。并观更明)。
  无如是失(至)不言识色(文)。光有五解。泰疏同第二解。此解为胜。
  若眼所得(至)说名所见(文)。光师此有三解。若初二义。于上下文互有同文故来之义。若第三义。合初二义以为第三。其意不别。三义不允。今所引意。眼识生时。说根是见离识之根不说为见。为证此义引婆沙云。根识之所得受说为所见。宝疏略释不周。泰师解通。
  如何共聚摅掣虚空(文)。法花譬喻品云。斗诤*摅掣。文句云。意谓为是为掣。复谓为非名*摅。又*摅叉也。以五指俱取也。掣者牵把之貌。
  于见色时(至)为二眼见(文)。光云。明两眼见前后。颂疏亦同。宝疏云。分别一眼二眼见色之义。今谓。宝解亲文。光解不允。以论不说前后故。
  论曰(至)二眼俱见(文)。光云。如犊子部。两眼互见。非俱时见。处隔越故。速疾转故。谓俱时见。如婆沙十三破云等(已上记文)正理第七云。有余师说。处隔越故。眼见色时。唯一非二。以一眼观箭等时。能审定知曲直相故。
  闭一触一此事则无(文)。此意。若言两眼各见。则今者闭一。理不应见本月。以前开一眼见本月故。又触一如前。则被触眼应见第二之月。然今开一触一。则彼本月与第二月二月并无。是故明知。二眼俱见。其第二月但是第六之妄见。实无体性。故五事论上(十右)曰。问。已知见用唯属眼根。眼见色时。为二为一。答。此不决定。若开两眼观诸色时。则二俱见。以开一眼按一眼时。便于眼前见二月等。*开一按一。此事则无。是故有时二根俱见。又发智论说俱见因谓。双开时见分明等。两耳两鼻应知亦然(已上论文)今谓。俱舍云触一眼。五事论云按。言异意同。旧俱舍云若开一眼半闭一眼等。对映可知。光云。但被触眼所引意识。妄谓见二。非触眼见。此证两眼同见二月俱发一识(文)。宝师虽破光释。光师无失。宝疏云。又若两月非各一眼见者。因何障被触眼。第二月无。第一月在。障不触眼。第一月无。第二月在(已上)今谓。障不触眼第二月在者。未详也。第二月者但是第六妄情所见也。已无本月。何有第二。又此论文依五事论。今云论主自释者。不检本源也。五事论者。本世友说。法救作释。
  论曰(至)则不能闻(文)。正理论七(十八纸右)曰。有说。耳能取于至境。声相续转来入耳故。又自能闻耳中声故。此说非理。手才执铃。声顿息故。若声相续来入耳中。手执铃时。依铃声可息。从彼传生。中间离质相续不息。此声应闻。然执铃时。现见一切铃声顿息。都不可闻。不可息余。余亦随息。不闻余故。余亦不闻(已上论文)泰疏云。真谛云。声来入耳是正量部计。
  眼中药等则不能观(文)。麟云。西方人多着眼药。故指此明(已上麟文)今谓。佛多在恒河边说法故。多引河沙喻。亦此类耳。然天竺热。人多患眼。慈恩对法钞云。迦末罗病是热病也。玄应此云黄病。损眼根故。所见青色以为黄色。多着眼药。盖为此也。经中多有空花喻。亦可准。
  眼根虽见(至)耳根亦尔(文)。光·宝所解不同。瑜伽伦记一上(二十四纸右)云。问。眼由明见色。有见暗色。识依眼根生。有识不依根。答。准相续解脱经云。由定力故有光明相。由此光明故见暗中。然即天眼尚假光明。况亦肉眼不假光明。若蝙蝠等者。眼匡有光明故。闇中能见色也(已上)然正理八(十五纸左)云。夜行类识不籍明生。水行类识不待空发。人于琉璃颇胝伽等障色亦尔。天眼发识不假空明。
  谓向游尘同类相续(文)。玄应音义云。向许亮切。三苍。向北出牖也。向亦窗也。今谓。下论(第十二)云。积七牛毛尘为隙游尘者。即谓此也。
  此大德意应可爱乐(文)。光云。上来虽有四解。论主评取第四大德。婆沙一百三十二(初纸右)亦有四解。同此论(已上记文)今检婆沙。唯有三解。无此论中第二说文。
  若异此者(至)许为有对(文)。光有四解。宝同第一。此解为优。
  论曰(至)鼻等识故(文)。宝云。言等量者。如根微量。境微亦尔。相称合生鼻等识也。此云等者。境与根量非减非增。名之为等。非是要与爪甲量等。名之为等。随取少多皆名等也(文)。惠晖云。言等量者。如鼻等根有一百极微。即能取一百极微香境。若香等境大。即前念先取半。后念取半。由根速疾发识。谓言同时。若境少。即根半发识取境。名等量也。然五色根中。前四许全发识及半发识。身根半发识。不许全发识。
  如是耳根(至)形量差别(文)。光释云等。一等量义。二等取义。第一顺正理论。第二顺此论意。宝疏云。言蚊云等声者。随质判也(已上疏文)。宝意。蚊质小。云质大。故言随质判。然麟云。呼雷为云者。从质判者。此违宝意。
  眼根极微(至)傍布而住(文)。泰疏云。眼根安布有二说初说傍布。是萨婆多义。有说重累。是余部义。故旧俱舍云。有余部说。如聚重累(已上疏文)光记云。前说为胜。不言有说故。然宝师以后释为善。以违众多理故。今谓。泰·光所解应然。宝师所难之不称理。何者。诸根如珠宝光清净映彻。虽隔膜覆。然非不取外香味等。已取外香等。外非执受香等亦是同分。何违众理之有。
  如香菱花(文)。本草纲目二十六(五十五纸)云。胡荽释名。香荽·胡菜·蒝菜。时珍曰。荽许氏。说文作葰云。姜属。可以香口。其茎柔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今俗呼为蒝荽。蒝乃茎叶布散之貌。作芝花之*芝非矣。藏器曰。石勒讳胡。故并汾人呼胡荽为香荽。又时珍曰。立夏后开细花成簇。如芹菜花淡紫色(文)。婆沙十三(五纸左)云。问。眼根极微云何而住。为傍布住。为前后住耶。设尔何失。若傍布住者。云何风吹不散。若前后住者。云何前不障后耶。有作是说。黑瞳子上傍布而住。对外色境。如胡荽花。或如满器水上散麨。问。若尔何缘风吹不散。答。净色覆持故吹不散。有余师说。黑瞳子中前后而住。问。若尔何故前不障后。答。体清净故不相障碍。谓如是类所造净色虽多积集。而不相障。如秋池水以澄净故。细针堕中而亦可见。耳根极微住耳孔中。鼻根极微住鼻孔中。如是三根绕头而住。如冠花鬘。舌根极微住在舌上。犹如半月。然于其中如毛端量无有舌根。身根极微随身内外次第而住。复有余师以喻显示诸根极微次第住相。眼根极微黑瞳子上如药杵顶。耳根极微住耳孔中犹如灯器。鼻根极微住鼻孔中犹如人爪。舌根极微住在舌上。犹如剌刀。身根极微随身而住犹如戟槊。女根极微住女形中犹如鼓颡。男根极微住男形上犹如指环。佛于经中亦以此喻说诸根相(已上论文)。五事论上(十左)大同此论。但不说男女二根相。身根摄故。又楞伽经。眼形如蒲萄朵。杜顺止观云。如香[耒*妥]花亦蒲桃埵。又楞严云。耳根如新卷叶。杜顺云。*如斜跋叶。旧俱舍云浮休阇皮。此论云如卷桦皮。玄应音义云。桦木名。皮以饰弓者也。又楞严云。鼻根如双垂爪。杜顺云。如覆爪甲。又楞严云。舌根如初偃月。杜顺云。如偃月刀相。又旧俱舍云。男根邻虚如大指。此论云如指[韋*沓]。玄应音义云。今作㧺同。徒答切。说文指㧺韦㧺也。今射[韋*沓]也。
  如冠花鬘(文)。玄应音义曰。古冠切。冠犹箸也。下梵言摩罗。此译云鬘音莫班切。案。西国结鬘师后用苏摩那花。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是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则诸经中有花鬘是也。大鬘宝鬘等同其事也。
  女根极微形如鼓?(文)。玄应音义云。桑朗切。埤苍鼓?也。字书鼓材也。今江南名鼓匡为[(吉/业)*桑]。?音五寡切。楞严云。因名身体。如腰鼓颡。补遗云。今取杖鼓颡故曰腰鼓颡。腰鼓若今杖。鼓系着腰中者。颡即鼓之匡也(匡与筐同)腰鼓之类。两头阔。中央狭。神泰云。外小。中大。里小。故言如鼓颡。
  故如是说(文)。宝疏意谓。此上依俱不俱。此下句数差别。此之一句属下为头。然检旧论云。故说如*是。此句结上。宝疏科属下文者不是。
  谓是意识所依性者等(文)。光·宝并有问答。光师第一大同宝第二。光师第二大同宝第一。非无稍异。对文可知。
  论曰(至)眼等非余(文)。若依大乘。唯识第五。具五义故。随根得名。谓依·发·属·助·如根(文)。疏云。引对法三。眼所发之识故名眼识(第二发义)由眼变异识必变异。如迦末罗病损眼根故。所见青色皆以为黄。非坏色时而识名坏。
  彼及不共因等(文)。麟云。此与前门异者。前门明眼等独名所依。色等非所依。此门辨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故二门别也。
  谓眼唯自(至)意识所取(文)。麟云。自身眼识简他身眼识以眼非他人眼识所依故。又唯自眼识依不通自意识依。若色便通四种识。一自眼识。二他眼识。三自意识。四他意识。故名为共。如观镜·月等。
  眼识唯在欲界初定等(文)。麟云。二禅以上地法微细。无寻无伺。无三识也。由此相望或有上下。然于眼界。初将眼望身。次将色·识望眼。次色·识自相望。后将色·识以望身。总有四节。
  此中眼根(至)终不居下(文)。颂疏云。且欲界眼见欲界色。此即眼与身等(等同地故言等)身在欲界获四禅眼。是即眼在身上。决定无有身居上地起下地眼以生上地在胜眼故。不须起下地劣眼故。眼于身终不居下。
  色识望眼(至)下地眼故(文)。颂疏云等谓同地。如欲界眼见欲界色。色·识与眼俱同地也。若以二禅眼见初禅色。色·识属初定。眼属第二禅。此即色识望眼俱下地也。上地色细。下眼不能见上色故。故色非眼上也。上识不依下地眼故。故识非眼上也。由此理故。色·识非眼上(文)。麟云。上识不依下地眼者。自在下识依上眼。如二禅已上借初禅识。终无上识依于下根。
  色望于识通等上下(文)。颂疏云。色望于识通等·上·下。故言一切。如欲界识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识等也。初禅眼识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识下也。获二禅天眼借初禅眼识了二地色。此即色望识上也。
  色识于身如色于识(文)。颂疏云。二者谓色·识。此二望身通等·上·下。如色于识故言亦然。如身生欲界起欲界眼识了欲色时。此即色·识望身同地等也。身在欲界发上天眼起初禅识了初禅色。此即色·识望身上也。身生二禅借初禅识了下地色。此即色·识望身下。
  鼻舌身三总皆自地(文)。颂疏云。鼻根·鼻识·香·身四种。舌根·舌识·味·身四种。身根·身识·触三种。此等相望。总皆自地。谓此三种取至境故。鼻舌两识唯欲界故(文)。麟云言身识触之自地者。且约身根对触。不将识对身为自地。又身即根。更无别相。故但言三。不同鼻等与身根别约成四种。
  自谓若生(至)谓之为下(文)颂疏云。谓欲界初禅身识望于身触。皆同地故名为自也。下者。生上三定借初禅识觉上地触。此即身识望于身触在下地也(文)。麟云。借初禅识者。以上地无身识故。
  于游等至及受生时(文)。游等至者。具如论第二十八(十四纸)定品及婆沙七十二(九左)明顺逆等。惠晖云。或同即身生初定入初定观初定法境。四皆同地名同。或异者。如身在欲界入初定观欲界法。第一念即身·意·法在欲界。意识属初定。第二念等已后身·法二属欲界。意根·意识属初定也。若观初定法。即初念意识·法属初定。身·意根属欲界。若第二念等已去亦起初定心。即身属欲界。意·法·及识三属初定也。若第二念起二定等。即身属欲界。意根属初定。意识属二定。法通三地皆得。余准此说。从上地入下地心。亦准此释。及受生时者。或同者。起异地心无命终理。如身在欲界死却生欲界。四皆同地。或异者。若身在欲界死生初定。即意根属欲界。身·意识及法属初定。从上生下。准此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