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二十三。

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二。

  谓以自共相(至)名为共相(文)。光宝两解并引正理以释此论。然正理论总有二说。光引后说。宝引前说。彼论后说全同此论。前说不同。宝师引而不简何也。麟记等中引彼前说。且于前说中唯举自相说不引共相文。此为不领会正理前说与此论别也。
  相杂念住(至)俱有为体(文)。麟云。言相杂念住断烦恼。此论无文唯此义立者。今谓。此释非也婆沙百八十七(三纸左)云。问。此三念住谁断烦恼。答。惟相杂念住能断烦恼非余。问。何故自性念住不能断烦恼耶。答。若离助伴惟慧不能断烦恼故。正理六十(十四纸左)曰。三中相杂能断烦恼。非二能断太减增故。与慧杂住得相杂名。理则但应慧俱有法可得名曰相杂念住。非慧与慧可有相杂。无有一身二慧俱故。由此智慧非相杂摄。不应唯说相杂念住能断烦恼。理应具言自性相杂能断烦恼。于断烦恼慧为首故。无如是过。断烦恼时于慧亦立相杂名。故谓得止观平等运道能断烦恼。其理决定。所余一切心心所等有止品摄有观品收。此平等时彼亦平等。由是一切相杂理齐。显断惑时相杂理等故。亦于慧立相杂名。多于所成有胜能故。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断诸烦恼体是慧故。然名自性谓无所待。断烦恼时必待余法故。断烦恼位慧立相杂名。由此所言相杂念住能断烦恼理善成立。显宗三十亦同。如上诸论明说相杂能断烦恼。何以云唯义立。无稽之说不可信用。
  缘自他俱相续异故(文)。光云。故彼经说。所缘念住四念住中虽身及法亦通非相续。此中且据相续以论。或从多分(已上记文)。今谓。若正理论亦通非相续。如宝师解。
  若唯观法(至)名为杂缘(文)。杂不杂缘法者。本出婆沙。晖钞所立句数与光记不同。两师所立并违婆沙。宝师不辨光师是非。检疏颠末无有别释。光记云。若唯观法名不杂缘。于身等四或二合观。或三合观或四总观。二二合观有六。三三合观有四。四合观有一。总有十一。名杂缘法。通名法故(此方已出一之余(四十五纸左)亦见次二十四卷(三十一纸右。皆同))。晖钞云。四法一一别缘为四句名不杂缘。二二合缘为三句。三三合缘为二句。四法合缘为一句。杂缘也(上界品中亦同此释)光记所立句数杂缘总有十一。更加不杂缘四句都合有十五句。晖钞意。杂不杂缘合有十句。如上两师未引皎证。恐应是出胸臆。然此论就身等四法为说。正理·显宗约五蕴法而论。二论皆云杂缘法念住。总有四种。二三四五蕴为境别故。婆沙亦同。约就五蕴及无为法为说。彼论百八十七(四纸左)曰。法念住复有二种。一杂缘。二不杂缘。若缘想行蕴及无为名不杂缘。若于五蕴或二二缘。或三三缘。或四四缘。或五总缘及无为名为杂缘(已上论文)。此文总明杂不杂缘不明句数差别。以前具说故。百八十五(十纸左)曰(颂疏冠注虽指百八十七之文。不举百八十五故。不辨白句数方轨与婆沙说有稍不合)。复次有执尽无生智惟总缘五蕴。今遮彼意显尽无生智或总缘五蕴或复别缘故名此论。尽智应或于身循身观念住者。谓缘色蕴。或于受循受观念住者。谓缘受蕴。或于心循心观念住者。谓缘识蕴。或于法循法观念住者。谓缘想蕴行蕴及择灭。此说不杂缘法念住。若杂缘法念住。则于五蕴或二二缘或三三缘或四四缘或五总缘。二二缘者。谓色受缘。色想缘。色行缘。色识缘。受想缘。受行缘。受识缘。想行缘。想识缘。行识缘。三三缘者。谓色受想缘。色受行缘。色受识缘。色想识缘。色行识缘。受想行缘。受想识缘。受行识缘。想行识缘。四四缘者。谓色受想行缘。色受想识缘。色受行识缘。色想行识缘。受想行识缘。或五总缘者。谓色受想行识一切总缘(已上论文)。此文五蕴合缘句法者。谓二二合缘有十。三三合缘有九。四四合缘有五。五总缘有一。合有二十五句。更加一一别缘五句(婆沙更加无为应有六句。今此唯约五蕴作法)都合有三十句。今用婆沙五蕴杂不杂缘法为之准绳。以作此论身受等四杂不杂缘句。总有十四。谓二二合缘有六。三三合缘有三。四总缘有一。合有十句更加一一别缘四句。杂不杂缘都合有十四句。为欲令初学易解故。揭图以示差别。
  初婆沙论五蕴杂不杂缘三十句。



  一一别缘(五句)。色。受。想。行。识。
  二二合缘(十句)。色受。色想。色行。色识。受想。受行。受识。想行。想识。行识。
  三三合缘(九句)。色受想。色受行。色受识。色想识。色行识。受想行。受想识。受行识。想行识。
  四四合缘(五句)。色受想行。色受想识。色受行识。色想行识。受想行识。
  五总缘(一句)。色受想行识。
  (此二合缘法。于五蕴中第一以色为主更兼余一。此有四四。第二以受为主。更兼余一。此有三句。除前色故。第三以想为主。更兼余一。此有二句。除色受故。第四以行为主。更兼余一。此有一句。除色受想故。是故二二合缘。)
  (缘总有十句。三三四四合缘皆准此法。)
  第二此论身受心法杂不杂缘十四句(此凭上婆沙意作法。光记晖钞所立未详其据)。


  一一别缘(四句)。身。受。心。法。
  二二合缘(六句)。身受。身心。身法。
  三三合缘(三句)。身受心。身受法。受心法。
  四总缘(一句)。身受心法。
  如是熟修(至)复何所修(文)。婆沙第二说三义观七处善。此论何故不说。光师作二种释。宝师同其第一。又论修次第。光师唯会正理此论相违。宝师广会婆沙俱舍·正理三论。各有意致。
  此暖善根下中上品等(文)。婆沙六云。问。此四善根为有几品。答。有三品。谓暖是下品。顶是中品。忍及世第一法是上品。世友说曰。暖有三品。下下·下中·下上。顶有二品。谓中下·上。忍有三品。世第一法唯一品(已上论文)。冠注云。此论同世友说。今谓。此论暖法为有三品。此同世友。顶法亦有三品。不同世友。勿漫言同。
  谓瑜伽师(至)名中忍位(文)。中忍满位二行一行古今会释云不鲜。原其根柢。净影义章创道二行。至唐圆晖亦言二行。然检诸论无二行文。明知二行是谬矣。台家荆溪依顺颂疏。以故台门末叶强设会释。何有当乎。冠注引显宗三以为诚证。此是剿说也。本出于北林钞。然彼论颠末无此文。可不耻乎。古今释家横说竖说巧立义理专事通会。然新旧婆沙·俱舍·正理·显宗诸论绝无诚文。*二行为满其误必矣。具如古钞。不遑缕说(文出旧婆沙第四(四丁)新婆沙五(十七纸)旧俱舍十六(二十三祇)正理论六十一(五丁)显宗论三十(八纸)净影大乘义章十一(三纸)天台妙玄三之二(十四丁)文句六之二(四纸)释签三之二(十一纸)等)。然光法师评德光(惠晖云。云瞿拏钵剌。是中印度秣底补罗国人。是西方有学圣人。于本国造百余部论)。二解云。于理为胜。宝师破云。德光所解事太繁杂。既无论文何理知定相系属乎。如我见增者为治我故起非我行者。何别理于灭等下偏起离等行先观灭等谛耶(文)。今谓。德光论师纵虽有学圣者。以理推穷。所解或亦不正。何敢信用。宝师大如弹驳。不亦宜乎。
  此言意显(至)决择分名(文)。旧论云。一切圣道名决择分者。于见道中随约一道故名。又正理云分谓分段。即是见道是决择中一分摄故(显宗全同)。
  此四善根(至)憎背有故(文)。正理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蕴异热为圆满因。不能牵引众同分故。极厌诸有欣圆寂故。
  此四善根(至)非择灭故(文)。光记云会释此论与正理·婆沙相违总有四说。宝解大同第二。四善根得与能依道有其差别。叵以例同。如宝师辨。
  依根本地(至)极猛利故(文)。光宝并引婆沙第*七(六纸左)文。然其所注释光师约苦乐道以辨差别。宝师就止观等不等为释。宝解于理为优。
  遇了分位善说法师(文)。惠晖云。遇了分位者。即了五位修行次第者。为说修暖法次第修顶。从顶生忍准此。
  生谓卵湿生(文)。惠晖云。得圣后不受。若未得圣前即亦许受。*如世罗等(文)。今谓。非局圣位。如今所明。或亦不受。
  有谓第八等有(文)具如下论(十七纸左)。说预流极七返有中。麟云。第八有言但遮欲界非遮上界。以上流者受多生故。惠晖云。第八等者。等取色界一处二生业。于色界十六天一处受一生更不受第二生。于第二生得非择灭。欲界第八生业色界第二生业障得上品忍也。
  何缘唯此(至)异生性故(文)。光云。世第一法能如无间道舍异生性故。苦法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故。世第一住现在时说名为入故(已上记文)。此如下论(十纸左)并记(二十八纸左)具说。
  论曰(至)如华果树(文)。宝师引正理释。光师不引何乎。今谓。正理·此论其旨不同。正理论师大破此论所说别设一说。宝师所引是也。彼论云。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有无漏摄法智忍生。此忍名为苦法智忍。宁知此忍是无漏摄。从世第一无间而生。以契经中言世第一无间入正性决定或正性离生。尔时名越异生地故。此忍既是决定离生一分所摄。定是无漏。从世第一无间而生。说无漏言等(具如宝疏引)经主此中作如是释。为显此忍是无漏故。举后等流以为标别。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花果树。详彼意谓。唯说忍言。恐此有同加行忍失。此无深理。非为彼法有此法生。此法必应与彼同类如华果树。断对治等因果类殊。又不极成。以苦法智是无漏性非为极成。如何忍生彼同彼是无漏。又此无同加行忍失。说世第一无间生故说此能越异生地故。非有漏忍能成此事。又如何知此苦法忍以苦法智为等流果。若谓此忍是无漏故乃前生故。理亦不然。未说此忍无漏理故。由此证知前释为善。
  经说正性(至)得决定名(文)。麟云。详其正性之名即通涅槃及与见道。离生决定唯目见道。故此二名皆通两释。谓依主·持业。
  谓许此忍(至)生相(文)。婆沙三(六十左)云。谓一切法能于未来有作用者。总有三类。一者内法。如苦法忍。二者外方。如日等光明。三者内外法。如诸生相(已上记文)。今谓。婆沙云日等光明等取月灯等。与此论同。
  如上怨家能害怨命(文)。正理·光·宝及朝鲜本家字作肩。旧论云。譬如上怨家肩杀怨家。
  有余师说(至)解脱道故(文)。俱舍·婆沙并有三说光云。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论曰(至)无能隔碍故(文)。正理难之。俱舍师救之。光师具举宝师唯举正理难。不用俱舍救。宝疏如是类多思之。又无间之间。此论约碍正理就隔。二论有别。
  其中总有(至)故修道摄(文)。大分言之。大乘及成实论·经部宗等。总取十六以为见道。有部并论主唯取十五以为见道。第十六心是修道摄。如此论文。惠晖云。经部师第十六心是见道摄。比量因云以智摄故。如余修道七智。有部是修道。因云。以果道摄。如余修道也。又依大乘。杂集第九云。如是十六心刹那说名见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摄十六心刹那于曾所未见四圣谛境各以四刹那见故。为见道(已上论)。唯识第九亦同对法。广如唯识述记。
  见道位中(至)二随法行(文)。今小乘宗。信·法二行在见道位。大乘不然。故广章云。信·法二人。谓在见道十五心顶并见道前趣向果。如是总名信行·法行。然对法论。唯初资粮已具望入见道名二人者。约亲近说。显扬唯说见道前者。据长时说。亦不相违。不同小乘唯在见道。
  此于一切(至)必初得故(文)。宝云。言必初得者简超越第二第三果也。彼虽初得。非必定初故。麟云。此预流果不得即止。得必在初。故名为定。
  此二圣者信慧互增故(文)。麟云。理实信解信增见至慧增。今言互言。显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东西互见也。今谓。未稳。
  何缘先断(至)非后果向(文)。光云。五等等取断六品等乃至无所有处第九品。果等等取一来不还果。颂疏云。此喜者。何故断五品非第二向。断七八品非第三向。断上七地非第四向也(已上疏文)。今谓。光释不符论意。何者已断五品尚为预流不名第二句。例此断七八品。尚名一来不名第三向。光师云。等取六品断者不可也。颂疏为正。故正理六十四(三纸右)云。何缘先时断修所断欲一至五或七八品初定一品广说乃至无所有所第九品惑至第十六道类忍智心。但名预流一来不还果。非一来不还阿罗汉向。显宗全同。
  则预流名应目第八(文)。光师释第八言总有二解。初解指预流向。次解苦法智忍。智度论言八人地故。宝疏颂并用第二释。
  于现观流(至)名预流者(文)。麟云。谓遍历十六心皆起得至身也。非谓得果名果(已上)。今谓。不然。以违正理论故。彼论六十四(六纸左)云。未遍至得现观流故八忍八智名现观流。道类智时皆具至得。是故第八不名预流。
  彼从此后(至)说极七生(文)。结者光有二解。初解为正。又言二十八生者。弥沙塞部计。人天中合为七生。成实论计。总有十四生。不计中有。大乘及萨婆多立有二十八生。如瑜伽偏记述。
  又彼有余七结在故(文)。光宝所解不同。光师为论主义故救正理来难。宝师以为婆娑异师说。正理破斥非关论主。犹且以道理弹。何用俱舍师救释为。又破泰师者。光宝并同。其至义趣稍有差别。
  法尔自得苾刍形相(文)。虽证无学。唯得形相未得戒体。以无要期故。十诵及萨婆多许有罗汉沙弥。盖为此也。余部余律与此不同。如报恩吼详辨。
  以不生长(至)业与果故(文)。宝师配新旧业以释二故。此释不允。论约业果以立二故。现文已言彼生长业。何分新旧二业。光释为善。
  诸有决定(至)况得预流(文)。麟云。此是以劣况胜。义通二释。一云。由忍不随恶趣故。所以有恶趣之业不能生忍善根。况得预果耶。二云。忍尚不起恶趣之业名不起忍。且从前解(已上记文)。今谓。后解不顺论文。
  如言作空谓毁台观(文)。尔雅。四方而高曰台。又云。观云之阙。孙炎曰。门双观也。释名云。观者于止观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