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十六。

分别业品第四之四。

  佛依业果(至)说黑等四(文)。光有三释。宝疏·颂疏大同第二。惠晖云。因果合举名黑黑。黑之黑故。黑黑即黑熟。
  此黑白名(至)互相违故(文)。婆沙百十四(五纸左)云。问。无有一业亦黑亦白。何故名黑白黑白异熟业耶。答。为欲显示一依止中一相续中受二种业所感异熟一黑一白。是故说名黑白黑异熟业(已上论文)。此文分明。何用光记芸芸为。
  此非白言是密意说(文)。若依大乘。瑜伽第九云。非黑非白无异熟业。杂集第八云。非黑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乃至非黑者非烦恼故。白者一向清净故。隽云。此论但言白。瑜伽名不白。体实是白。
  于见道中法智忍等(文)。惠晖云。见道有十五心。七智不断惑。不论故取忍就八忍中四类忍断上界。今论断欲界惑故。颂中取四法忍也。
  离四静虑(至)纯白业尽(文)。麟云。问。所以四静虑俱言第九思不说前八者何。解云。此中对业以明治道四禅第九思法尽白业故。所以举之。前八思于四业中无所复对故不说也。以上界烦恼唯无记性非四业摄。不同欲界前八尽黑业故。
  何缘诸地(至)未离系故(文)。光云。若烦恼断是自性断。断已无容现在前故。以有漏善非自性断是缘缚断。断已有容现在前故。于欲善中非皆并起故。说容言。如善忧根。若彼断已而不现行。离欲舍故。欲界余善断已犹行。以成就故(已上)。颂疏亦用斯释。今谓。此释不然。忧是离欲舍法故。离欲染忧必不起。然忧之不起非由断缘彼惑故然。忧根是别一类。何必对彼须说容言。光释不稳。
  诸烦恼言永寂静故(文)。光释烦恼言三义不同。于中第一为正。
  故思经中(至)为意业故(文)。宝云。彼师引故思经证贪嗔邪见是意业也。旧论云。譬喻部说贪等名意业。于故心作经中说。若执如此。惑业成一性(已上)准此等文故思是别目。光释似故思字属上句末不为经目。
  即饮诸酒(至)非粗显故(文)。婆沙百十二(三纸左)云。故彼论言。问。为身三恶行摄一切身恶行。为一切身恶行摄身三恶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非断命。以手杖等抚系有情。及非邪行。于所应行作不净行起饮酒等诸放逸业。由不正知失念受用诸饮食等。及不能避诸执戒者。诸如是等所起身业非三所摄。又云。问。为语四恶行摄一切语恶行。为一切语恶行摄语四恶行耶。答。一切摄四。非四摄一切。不摄者何。谓如有一独处空闲作如是说。无有惠施。无有亲爱。无有祠祀。如是等语恶行世间有情不生了解。非四所摄。问。为意三恶行摄一切意恶行为一切意恶行摄意三恶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贪嗔恚邪见俱生受想行识非三所摄。
  谓诸善思(文)。光有三义。解不说轻无贪等。自评取前二说。宝师三皆不许。今谓。虽无皎据义则无妨许有何失。予则从光。
  受生尸罗必依表故(文)。光法师会前后相违大抵同前。又二具之言表无表数同异辨别亦有三释。于中第一为优。大凡受说恣等作法。皆悉简出未具者。不令彼闻知。是律常轨也。
  令诸有情(至)杀罪所触(文)。言所触者。婆沙三十二(十八纸右)云。得获触证文字虽别同显一义。麟云。至身名为所触(已上麟文)。维摩经云受所触如知证注主云梵语智证与触音相比故即以为喻也。
  贪瞋邪见(至)后起差别(文)。宝师唯引正理更无细评。光师亦引婆沙断言。作论者意乐不同。
  又经中说(至)云何不同(文)。光师分科。至问余亦尔为问。非情以下为答。云何不同更为一问。此中总有二问一答。宝师分科。至亦尔一问。又至不同一问。此中唯有二问。无答。然宝师分文本据正理·显宗。彼释虽符二论。然于此论不分。二论此论其文不同也光解尤为切当。正理论四十一(十四纸右)云。又经中说。苾刍当知杀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嗔生。三从痴生。乃至邪见有三亦尔。岂诸业道于究竟时皆由三根。佛作是说。非诸业道于究竟时皆由三根。加行有异。云何有异。颂曰(云云)显宗全同。此中旧论偈颂长行次第与新论不同。
  依先等起故是说(文)。颂疏云。前经云杀生等从三根生者。依先等起说。先等起者即加行也。正文云。等起与加行应是前后。何云即加行。
  又波剌私作如是说(文)。光云。旧云波斯讹也。西域记十一云旧云波斯思也。人性躁暴俗无礼义。婚姻杂乱。死多弃尸。天祠甚多。提那跋外道之徒为所宗也(已上)。婆沙百十六(十五纸右)云。此西方有蔑戾车。名曰目迦。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父母衰老及遭痼疾。若能杀者得福无罪。所以者何。夫衰老者诸根朽败不能饮食。若死更得新胜诸根。饮新暖乳。若遭痼疾多受苦恼。死便解胜故杀无罪。如是等杀名从痴生。以迷业果起邪谤故。
  又诸外道(至)从痴所生(文)。婆沙百十六(十六纸右)云。又此西方有蔑戾车。名曰目迦。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母女姊妹及儿妻等。于彼行欲悉无有罪。所以者何。一切女色皆如熟果·已辨饮食·道路·桥·船·阶梯·臼等。法尔有情共所受用。是故于彼行欲无罪等邪行。名从痴生。所以如前。
  又诸吠陀及余邪论(文)。玄应音义十九曰。毗陀或言韦陀。皆讹也。应言鞞陀。此云分也。亦云知也。四名者。一名阿由。此云命。谓医方诸事。二名夜殊。谓祭礼也。三名娑磨。此云等。谓礼仪·卜相·音乐·战法诸事。四名阿阇婆拏。谓咒术也。此四是梵天所说。若是梵种。年满七岁就师学之。学成即作国师。为人主所敬。梵天孙毗耶婆沙仙人。又作八鞞陀(十二纸左)毗耶娑问经(后魏圣昙般若流支译)上曰。此是仙人名毗耶娑。造四毗陀(三纸左)摩登伽经(吴竺律炎与月支优婆塞支谦译)上曰。昔者有人。名为梵天。修学禅道有大知见。造一围陀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自净。出兴于世造四围陀。一者赞诵。二者祭*礼。三者歌咏。四者禳灾。次后更有一婆罗门。名曰弗沙。其弟子众二十有五。于一围陀广分别之。即便复为二十五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鹦鹉。变一围陀为十八。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为善道。其弟子众二十有一。亦变围陀为二十一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鸠求。变一围陀以为二分。二变为四。四变为八。八变为十。如是展转凡千二百十有六种(三四)。杂心论七曰。四毗陀经。一者亿力毗陀。二者阿陀毗陀。三者耶训毗陀。四者摩毗陀。毗陀者智也。有六支所成。一学·二欲·三想·四辞·五说·六星历也(三纸左)。涅槃义记(净影)曰。一亿力。谓事火忏悔。二耶受。谓布施祠祀。三阿陀。谓诸斗战法。四三摩。和解违诤(略钞)无量寿经疏(憬兴)曰。有四吠陀。婆罗门学。一寿吠陀论。谓养生缮性。二祠吠陀论。谓享祭祈祷。三平吠陀论。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陈。四术吠陀论。谓异能·伎艺·禁咒·医方(此同西域记二六纸右及众经音义)六波罗蜜经十偈曰。大梵身四臂四面莲花生。演说四围陀(七纸左)。
  请亲教师(文)。光宝并言。亲教梵名和尚(已上)。业疏三上(八纸右)云。中梵本音邬陀耶。在唐译言名之依学。依附此人学出道故。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转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释。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远意失其近语。真谛所译明了论疏则云优波陀诃。稍近梵音。犹乖声论。余亲参译委问本音。如上所述。彦琮译云郁波第耶。声相近也。寄归传三(十一纸右)邬波驮耶。驮字音停驾切。既无正体。借音言之。邬波是其亲近。波字长唤中有阿字。阿驮耶义当教读。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泛唤博士皆名乌社。斯非典语。若依梵本经律之文咸云。邬驮耶。译为亲教师。北方诸国皆唤和社。致令传译习彼讹者。
  一白二羯磨等(文)。事钞上之五(三十二纸左)云。次明众法有三。一者单白事。或轻小。或常所行。或是严制。一说告僧便成法事。二者白二。由事参涉义须通和。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云白二。三者白四。受戒忏重治举诃谏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若就缘约相。都合一百三十四羯磨。略言如此。更张犹有。单白有三十九。白二有五十七。白四有三十八。若通前二则百八十四法。
  第三羯磨竟(至)名根本业道(文)。表无表章云。别解脱无表得有三类。一出家大戒。第三羯磨竟。是事如是持时得其菩萨戒。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时得。先发期心所邀胜愿今满足故。随机羯白。二正授戒体法。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若僧时到。僧忍听。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离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授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三第三亦如此)僧已忍。与某甲授具足戒竟。某甲为和尚。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此持。业疏三下(一纸右)后羯磨中第三遍已应至僧与某甲受戒竟和上某甲。是羯磨竟处。僧忍默然故。持者是总结和。辞依文为记春夏秋冬时及量影者。为受离多人前后错乱故。须师授屈释量次知一食时有前后发。如是例也。余如念法中。问。具戒发时在何言下。答。如智论云羯磨竟得。又云与汝受戒竟得。有人解云是事如是持者竟也。如心论中。第三羯磨刹那顷作及无作是根本业。律师以为第三说字是得戒也。今以此解比前二度。似是竟处。引后通收则未竟也。故第三中不忍者说。寻有人诃便不成就。既命令说。依命而说可成前也。故众既默。明有所许故通收。云僧已忍与受戒竟。故至此前名为戒法。理同智论受戒竟也。如上卷中。又二上(十纸左)云。有人解云。羯磨为二。从初至结大界竟。明前白委告缘本具彰。今重举陈显成业处。还牒前白劝僧和默。二僧忍默然下结前两告。业成后语。就前体中又分为四。初大德僧听。告众静缘。二此住处下至同说戒。牒二双告。三谁诸长老忍僧于此四方相内下劝僧同和共成作业。必所不忍亦须陈说。四僧已忍下。既已久默事决可知。故单牒本成前默相。有人解为三。从初至谁不忍者说。总牒缘本。劝僧通和。语默之间足显同别故。白四法约说制三。可以例知。二僧已忍下至诘竟。字牒前忍默表业成就。作法至此是竟处也。岂至三说即是作竟召令忍默。不忍便说。寻声即说。安有法成。故至竟字结前相。此义定矣。三僧忍默然下不异前解。上三消判各有指南。后释附文可依行(文)。事钞上一云。问。羯磨竟时。其文何所用。答。解者多途。今一法以定。谓第三说已云僧已忍其事竟。不同前解。第三说已名为境也。故律云。忍者默然。不忍者说。今即说其不忍之竟便成诃破。必其忍默三说已无诃亦成。任意两得(文)资持释云。凡有三解。一尽结文。二至说字。三至竟字。今下判定。即第三解破古中。初标今异古。故下引文。质非必下旁存旧解故云两说。然不诃可尔。诃则非成。若从竟字则无此妨。断戒体章下(三十二纸)云。断曰。得无表时。是根本业道方成刹那也。今据羯磨文事取业道究竟之时。第三说谁不忍者。说时是也。章云如是持时得。不详羯磨言也。谓羯磨言。三说大德僧乃至谁不忍者说而结三说。又说僧已忍与某甲授具足戒竟某甲为和尚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文云与竟。故知第三说竟时。是与戒时。当得戒时。何待如是持耶。结芳诀(三十八纸)云。今议泛得无表时者。古多据杂心文云。第三羯磨一刹那顷作及无作是根本业第三说字时得。定宾意。然智首·南山依智论云与汝受具足竟。即前具足戒文云羯磨竟发戒。今慈恩意如智论(十三)云。第三羯磨讫即得无量律仪。如是持字时得是别受也。既标出家大戒等。自誓问诀(十六纸右)云。而至论其羯磨成限从他别受。凡有三解。一至说字(谁不忍者说之说字)此出杂心。定宾所据但非无妨。必其忍默。无诃则成。若其不忍诃则非成。二尽结文(通收句末是事如是时)慈恩所译三至竟字(授具足戒竟之竟字)南山所判。此中后二并依智论。彼曰羯磨竟得。又曰与汝受戒竟得慈恩以为尽结文者未是稳审。何则言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但是总结和辞。南山所谓通收。云僧已忍与某甲授具足戒竟。是羯磨竟处亦受戒竟者(元照以论二文分为二义。而配三二两解者非南山判意。二文言异义)进退的当宜其信用。若复通受。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时。然如自誓受不须通收和辞。正是第三羯磨竟得。今谓芳诀·问诀所辨皆不原权舆。依业疏等。环庵所言本是古律师说。此非定宾初据杂心别立新义者也。又环庵意据羯磨文克取得时。文既云与竟。是故指示第三说竟时。甚有道理。南山灵芝等破立未可。何者今论得时者。此就无他诃而法成者为说。若有诃者则受既不成。何及论得戒时量乎。皮之不有。毛将安传。又南山等约决定成限取授戒竟字时者。此亦不然。有一受具之人众忍无诃。则当说字时已得戒了。虽然此人若有诃者受戒不成。今为虑之之深故。强为后至授戒竟字得者。是则延早得者以属晚类。迟速失时僧位滥阶。此岂正判乎。又慈恩说亦践古辙。全非草创。章中虽言第三羯磨竟等。而未可言必据智论。又尽结文此是灵芝判古义之语也。不知章中在于何处慈恩意谓。僧众法事美成之时。受者所邀胜愿方满足故。指示如是持时得。非必拘于羯磨文也。窃以当今具缚僧徒指定他得戒之漏刻。宁自得决知耶。唯以圣训为准为绳而已。岂唯不知他量而已。其登坛受具之人于斯须臾间周遍法界。恒沙善法一蹴而入于己身中。然不梦知触一毫芥法。其知言第三羯磨竟孕抱戒体。唯是佛与佛之境界也。如言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知者言之耳。如报恩吼详述。
  从此已后(至)说四依(文)。光记云。谓常乞食·树下坐·着粪扫衣·食尘弃药(文)。随机羯磨第一曰。善男子听。如来至真说四依法。一依粪扫衣。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曰。能持。二三四受持如前。羯磨疏三下(三十四纸右)云。四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有本说云。陈弃药者。谓世间煮残查滓可弃者。取煮之。得疗便止何须问本。
  及余依前(文)。颂疏云。余依前者。谓未死已来身也。惠晖云。第二念已后作时无表是。今生未死。来生身未至。未来依身前所有表无表相续生。名后起。此解同此疏也。
  论曰(至)由嗔究竟(文)。光释究竟三解不同。一因等起。二刹那等起。三通二等起。自评取后二解。宝疏断云。刹那等起非余所以具如彼疏中辨。
  虚诳离间(至)此三成故(文)。麟云。且诳语由贪者。谓贪他财行诳取。嗔他故诳。如深河诳言浅等令他死。痴可知(文)。然光法师举正理三师义已会与颂相违亦有二解。宝疏与第二解同。
  如前所说(至)四处而生(文)。光师此中一一皆立多义。以会通局。宝师云。此等皆是从多。非不少分亦缘余法。
  唯邪见一名色处起(文)。光有两解。宝疏大同第二。颂疏并麟记同第一。惠晖亦同第二。
  要由先发(至)不误而杀(文)。光宝各解不同。麟云准新解。于他有情想合为一缘。但为四缘。唯此五缘犹少。若依律疏。更如命断。彼以他想即是不误更不别说。又解。此中不误杀言已显断命。故不可说(已上)。今谓。宝疏符顺旧论。彼云。若人有故意。我必应杀彼。于彼有彼想。唯杀彼不漫杀事。由此三义杀生成业道。然准下盗五缘。光为五缘。非无其理。宝释盗缘。第二于他物中。第三起他物想(云云)。又贤首梵网疏一云。依地论。五缘。一是他身。简自故。二是众生简杌等故。三有众生想。简迷心故。四起害心。简无杀意故。五加害。简未害故。
  谓唯杀彼不漫杀余(文)。漫是克之反。南山戒疏二上(七纸)云。六明心有克漫。言其克者。本性专注唯在一境。若言漫者。通涉无准。天台戒疏下云通心隔心。具如彼释。
  有犹豫杀(至)亦成业道(文)。光有二解。后解疏矣。宝疏约有简无简为释。此符论文。
  或复生者即是命根(文)。光师不断二说正否。宝云后说为正。初说不正者惠晖云。第一说断息风名杀。不正义。胎内前四位无息风。杀应不成业道故。五分律云。若人·似人。似人即胎内前四位也(已上)。南山戒疏云。如五分云。入胎内四十九日名曰似人。过是以往乃名是人。乃至若有胎人识所依止随有损害。无非极刑。即如五分若人似人意亦可见。
  唯此非余杀罪所触(文)。光云。唯此应知。杀罪所触不障当命名曰非余。即非杀罪所触。应知此中现蕴自灭。不可言杀但可言衰。当蕴不续可言杀也。既言不续名杀。明知杀未来蕴。惠晖云。唯此非余者。唯此是未来有一念命者非余。是现在一念命杀不成业道名非余也(已上)。今谓。惠晖太局。光解为正。又光师立体断衰用二义。本据婆沙百十八(十七纸左)光宝并言。婆沙无评。义亦兼通。
  若有盗取(至)望守护者(文)。婆沙百一十三(七纸右)正理四十二(二纸右)并以此中前说为正。光宝亦同。然依大乘。贤旨梵网疏云。有说。盗佛物不得重罪。以佛物无我心所故。无烦害故。如涅槃中得偷兰者是。若善生经说。望护主结重。有说。一切俱重罪。以侵损劣位尚结重。况尊位财物天人供养非理损益。岂得轻罪。塔有神守。非无护主。涅槃经约小乘说故。又南山戒疏云。佛物无护。如鼻奈耶。断施主故。余广如钞。
  若有掘取(至)得偷盗罪(文)。言无主者。简有主物。有主物者。萨婆多论二(二十四纸左)曰。有主物者。一切有主物。纵便空地有物地中伏藏。若是王地尽属于王。无主物若疑心取。偷兰遮。青丘云。然有主物略有五种。一三宝物。二属人物。三畜生物。四鬼神物。五却贼物(已上古迹)。萨婆多论三(三纸左)曰。云何名无主物。若二国界中间各自封相。其间空地地若有物。名无主物。又如一王征破异国。所破国王若死若走。后王未统摄此国。尔时地若有物。名无主物。若无主物有主心取。轻偷兰。若有主物无主心取。突吉罪(文)。今言无主伏藏者。光宝并引婆沙百一十三(七纸右)之文(光师但引而不尺)。此中宝释云。今详。应于两国王处得。地两国共故也(文)。今谓。此释谬也。若言两国共故于两国处得者。婆沙中论轮王出不。此何为乎。然其伏藏在两国中间之地。是无主物。取用无失。何以知者。萨婆多论云。二国中间二边相封。其间空地有物。是名无主。有心取用不犯。准此论文。两国中间空地伏藏取用无失。中间之地不属两国故也。然宝师云两国共故者非也。若约轮王出世时。则一切地皆属轮王。故于轮王边得。若未出世。则于轮王边尚不得。况两国王。故婆沙言都无处得。又此论所言无主伏藏非谓在两间中间者。以但言无主伏藏不加简别故。虽物无主。地属国王。故以国王边得。此就除两国中间自余诸地为释。又观婆沙前后文。初问云。若得伏藏物作盗想而自用者。彼于谁处得根本业道。答。如是说者于王处得。大地所有王为主故。次重问答两国中间伏藏。如今所引文。准此论文。业道得与不得以轮王出不伏藏所在时处有别故也。若成实论。地上属王。地中不论。与婆沙论不同。具如定宾师会二论相违。
  若有取(至)得偷盗罪(文)。亡苾刍物者。具如诸律分物法中及南山羯疏说。又贤首梵网疏云。三僧物有二种。一广大。二限局。初中二。一十方常住僧物。二十方现前僧物。谓如僧得施及亡比丘物。未作法前通十方僧有取分义。故云十方现前取一毫已上。十方一一僧边名为一波罗夷。二限局者亦二。一众僧物。谓即此亡比丘物等。已作法竟为属现前僧等。二别人物。谓云云。善生经云。盗亡比丘物。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若临终时随亡人属授物盗者。随约所与人结罪也。又云。四众僧物如亡比丘物。作如法羯磨竟属现前一众。或非分贼卖。或分可不均。或不和僧别赏余人等俱。
  一于非境(至)方谓非时(文)。若依大乘。瑜伽五十九云。女不应行。设所应行。非支非时非处非量。若不应理。一切男及不男母等名为所不应行。除产门外皆名非支。若秽下时。胎圆满时。饮儿乳时。受斋戒时。或有病时。是名非时。若诸尊重所集会处。或灵庙中。或大众前。或坚鞭地高下不平是等名非处。过量而行名为非量。是中量极至于五。不依世礼名非理。杂集同之。古迹云。言非道者。法藏师云。除产门余二处也。义寂师云。除三重处余支分等(文)。元晓云。非道二种。第一以小道为正道。口·大行二道为非道。二者以三道为正道。以余身分为非道。犯淫不正道故也。若约出家菩萨及比丘等中。皆以三道正道故犯重。余身分者犯轻。若在家共所言行非道故为邪者。非谓以余身分为非道。口·大行二道皆为非道故言邪淫也。又言怀胎时者。瑜伽二云。于胎中经三十八七日。又饮儿乳时。智论十五云。若行淫欲。母乳则渴。又以心着淫欲不复护儿。
  有说不成(至)余究竟故(文)。光以后说为正。宝师无评。
  于苾刍尼(至)余究竟故(文)。光有二解。初解与宝不异。宝师不用第二。正理此论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如无失者应取为宗(文)。光有二解。宝师与初解同。
  经说诸言(至)所见等相(文)。光宝分科不同。宝师属入前段。光师属入后段。豫则从光。正理·显宗并皆不异。
  佛告大母(文)。正理·显宗并言大母。光师论本似作鬘母。以有牒释故。然阿含经有鬘母者。又宝师初言大母。后言鬘母。又旧俱舍云摩罗枳母。玄应音义云。摩罗此翻云鬘。
  起欲起贪(至)起耽着不(文)。光云。此欲等七皆贪异名。阿赖耶此云执藏。尼延底此云执取。或云趣入。或云沉滞。玄应音义云。尼延底此言深入义。贪之异名也。言究极无厌故以名之。
  曰有谓仙人(至)布洒他时(文)。仙人事实见婆沙等论。具如二十唯识述记。又论身语表业有无如表无表章中。言布洒他者。白一羯磨夹注云(之十二纸)。梵云褒洒他者。褒洒是长养义。陀是洗濯义。意欲令其半月半月忆所作罪对无犯者。说露其罪冀改前愆。一则遮现在之更为。二则惩未来之慢法。为此咸须并集听别解脱经令善法而增茂。住持之本斯其上欤。岂同堂头礼忏而已哉。萨婆多律摄一(十六祇)云。褒洒陀者。言褒洒是长养义。陀是持义。谓由众集说戒便能长养善法持自心故名褒洒陀。又褒洒同前。陀是净除义。谓增长善法净除不善故。行事钞上四之一(初纸)云。布萨此云净住。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二义。一清净戒住。二增长功德。杂含云。布萨陀婆。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言断。补陀婆言增长。国语不同。三千岁仪云。布萨者。秦言净住。义言长养。又言和合。俱舍论名八戒云布萨护也。简正记云。旧俱舍也(文)。八戒者八种戒也。彼云。波罗提木叉护有八种。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乃至七优婆夷。八优婆婆娑戒。即八关戒是(云云)。今谓。简正谬也。南山意。俱舍八戒谓近住戒。非指比丘等八戒。何者俱舍十四(十二纸右)举近住异名中。或名长养。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长故。光师(十四卷二十四纸右)释云。叙近住异名。布洒他唐言长养。旧云布萨讹也(宝疏亦云近住异名)。然则俱舍八戒云布萨护。是近住八斋戒也(文)。业疏四上(二十三纸左)云。又云。龙女受布萨者。即八戒斋。故俱舍中云受布萨护即界斋也。又云。布萨食者亦是净斋之食。即见论云。布萨复八斋也。
  论曰(至)流至此中(文)。宝疏云。释坏他语相。一染心欲坏他者。今谓。此释未可也。光开为二。一染污心。二发坏他语。此解为优。以下粗语开为二缘故。
  有说(至)成贪业道(文)。光为二说。宝为三说。光师所以为二者。初者总说。后是别说。后说大意虽不违初。然别加会释。是其异也。宝师所以为三者。以总别有异故。然大义无别。故言第一第三二说为正。然观正理论无三义别。彼以此论第二说意立难。亦以此论第三说意为通。一气往复非为别说。
  如经说(至)阿罗汉(文)。详见婆沙九十八(初纸)同百九十八(初纸)。又依大乘。
  如瑜伽第七·第五十五·第五十八并略纂·伦记二下(七纸右)引奘法师释等。须者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