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二十七。

分别智品第七之二。

  论曰(至)不共法(文)。大乘所明十八不共法与此不同。杂集十四云。不共佛法者。即十八不共佛法。乃至如经言。如来无有误失。无卒暴音无妄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精进无退念无退。定无退。慧无退。解脱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知过去世无著无碍。知未来世无著无碍。知现在世无著无碍。建立彼相如经广说。摄论第九·瑜伽七十九亦同。又瑜伽四十九明百四十不共佛法。此中有十力等不共法。
  余八通依(至)名十一地(文)。麟云。谓不要在定地起故通欲界。余地可知。
  皆依赡部男子佛身(文)。麟云。第二依身门虽即佛身亦是男子。然所对治故亦言之。
  如舍利子(至)多少等(文)。光宝两师虽引智论。然智论等是大乘说。非小乘所用。小乘诸论皆依阿含。定是阿含中说。今所翻传经中此事逸矣。
  论曰(至)等那罗延(文)。那罗延者。嘉祥中论疏一末(七纸右)云。那罗延此云生本。以是众生之本故也。麟云。那罗翻为人。延那为生本。即大梵王是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故曰也(已上麟文)。今谓。麟记所释全依应音义。恐玄应亦依嘉祥等说。玄应音义八(二十二纸左)云。普云钩锁力士。华严音义一翻坚固。探玄十五云坚牢。又大日经一行疏第五云。毗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又第十云。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
  有余师言(至)那罗延力(文)。大乘亦同此说。瑜伽三十七云。一一支节悉备足那罗延力。
  谓凡象(至)那罗延(文)。若依大乘。菩提资粮论二云。菩萨有七种力。谓福报生力·神道力·信力·精进力·念力·三摩提力·般若力。福报生力者。如十小象力当一龙象力。十龙象力当一香象力。十香象力当一大香象力。如是大力士力半。那罗延力·大那罗延力·过百劫菩萨力·过百千劫菩萨力·得忍菩萨力·最后生菩萨力。展转十增。住此力已菩萨即于生时能行七步。十最后生时力当菩萨少年时力。住此力已趣菩提场成等正觉已。以过百千功德力故。成就处非处等十力。
  如是身力(至)外别有(文)。婆沙三十(七纸左)辨身力身劣中。总有五说。正理七十五(十纸右)亦有四说。然光师意。正理同婆沙。此论初说当婆沙初说。第二说当婆沙第四说。今谓。光师云。正理同婆沙者。是通漫说。正理四说婆沙五义说既不同。何漫言同。宝师别为配当。尤得雅当。又宝师意。此论前释同婆沙初二说。此与光师稍别。后释二师全同。又解此论意。光有三说。于中自评取第三说。谓论主意同经部宗。宝师不尔。论意各别。此论非以婆沙评家为量也。
  理实无畏(至)体即是智(文)。光有二解。宝同第一。
  种异(至)迦叶波等(文)。西域记二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君临仁庶为志。三曰吠奢。商买也。四云戍陀罗。肆力畴垄劳勤稼穑。凡兹四姓婚娶不通等。本支名种末*支名姓。
  二一切智三一切种智(文)。光有三解。圆晖用第三解。宝意亦同。然有差别。宝云一切智者。谓缘共相理至极故。二一切种智者。知一切种差别法故(已上)。今谓。宝解为优。此论已小乘家记。为高深则却不应。
  言无诤者(至)得无诤名(文)。麟云。又准婆沙。罗汉由修五因缘故。则能令彼不起烦恼。一观威仪。谓行住座卧不令他起淫故。二观应说法不应说法。三观应受不应受。四观察住处(有处虽安稳岂住。资具若尽。于己起善。或亦名应住)。五观察里巷为乞食故。将入城邑先观里巷。此中男女勿有因我起烦恼等(已上记文)。若依大乘。与此不同。摄论第九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释曰。此颂显无诤世俗智为性不同。声闻所得无诤将入城邑。先审观察。若一有情当缘我身随起一种烦恼诤者。即便不入。如来观见虽诸有情当缘佛身起诸烦恼。若彼堪任受佛化者即便往。彼方便调伏令灭烦恼。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者。非如声闻住无诤定方便远避不令自身作少有情生烦恼缘。唯伏欲界有事烦恼非余烦恼。诸佛不尔。方便能灭一切有情一切烦恼令无有余。又瑜伽六十九云。复次诸佛如来于无诤定而不数入。所以者何。有诸众生胜利益事。由起烦恼俱时成辨。如来于此胜利益事不能弃舍。
  内起随应总缘境故(文)。麟云。释不能遮见惑也。谓见所断惑唯于内门总相缘境。既不剩缘己身而起。何有己智能遮防哉。
  谓无退智(至)立为第一(文)。言能诠者。玄应音义二十四(十五纸右)云。诠谓显了义。说文。诠具也。案具说事理曰诠。淮南子云。诠言者谓譬类人事相解喻也。言法名句文身者。正理七十六(初纸左)曰。趣所诠义。说之为名。即是表召法自性义。辨所诠义。说之为句。即是辨了法差别义。不待义。声独能为觉生所依托。说之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应有觉不待义声。此觉不应无所缘境。此所缘境说之为文谓不能亲目于义。但与名句为诠义依此三能持诸所诠义及轨生解故名为法。即三自性说之为身。自性·体·身名差别故。三与声义极相邻杂为境生觉。别相难知。故说身言显有别体(已上论文)。宝释云。声虽是教。而于中此不名为法。轨生物解非声(已上实住)。用故也。今谓。宝师虽引正理省略释身字文。此是略法不善也。以此文与上连续别有意致故。
  法无碍解(至)无寻伺故(文)。光宝解别。于中宝师破立实为允当。麟依宝意云。问。法词以名言为境。何故依地二五不同耶答。词无碍解缘粗动。上地寂静故无。法无碍解缘微细。上地寂静许缘法。故二差别。问。法词二种并依于声。何缘粗细有别。答。虽同依声。然世俗言词是粗名句是细也。
  云何是名(至)名至究竟(文)。惠晖云。九品一遍为下下。两遍为下中。乃至九遍为上上品也(文)。今谓。此释不详。光宝等释不明遍数故。
  于亦共凡德且应辨通(文)。麟云。次共凡中漏尽通及三明三示导虽不共凡。然五通共故。依总相说。故无有失。
  神境等四(至)五智(文)。神境等者。等取天眼·天耳·宿住。此四唯缘事境故世俗智。他心智通漏无漏故通五智。如前已辨。初三唯缘色者。麟云。谓神境变化色香味触故。天眼观色天耳观声故。此三通皆别缘色。
  诸有欲修(至)能如实知(文)。光引婆沙一百(十三纸右)会释有三。于中第二为胜。以成漏言非必局故。
  从无色殁(至)初起此通(文)。宝师云。或可依自身修。今谓。宝解通自他身。光解唯局他身。无别释故。
  如是五通(至)余四亦尔(文)。若依大乘。不局自下。广章云。依声同教随诸依地。自下能化。上则不能。今依大乘。若佛菩萨所起神通。依随何地上下皆能。
  即此五通(至)无数世界(文)。麟云。不言部行者。应同声闻说也。准摩耶经。那律见三千由佛威加也(已上麟意)。若依大乘。诸论异说。智论二十八云。凡夫他心通遍知四天下众生心也。声闻知千界。支佛知百千世界。十住第九云。大力声闻天眼见小千国土。小辟支佛见十小千国土中。辟支佛见百万小千土。大力辟支佛见三千大千界。瑜伽伦记云。云何凡夫天眼见四天下。梵王见小千界。声闻见二千。辟支见三千耶。景云。天眼耳通五识中慧故。隔铁围故。见有远近。宿命通意识故得八万。有释。唯菩萨种性异生知八万劫。非余凡夫。故婆沙一百。常见论者。辨三乘差别云。声闻种性忆二万劫。独觉种性忆四万劫。菩萨种性忆八万劫。
  通缘五蕴一切境故(文)。光宝并引正理婆沙会其相违。于中宝意两论与此论别。此论约得修故通四念住。今谓。宝释难信。以此论等无明据故。光解为优。妙音所引经分明故。又此论非以婆沙评家为量。非适今也。
  或此依通(至)依四地故(文)。光宝并引正理破文。然宝师疏不救俱舍。光师细释正理更作俱舍师救。其理极成。宝师此中不破光释。
  品类足(至)谓善慧(文)。文出彼论第六(三纸右)。
  于中最后容有是真(文)。宝疏云。兼述是真无学有非真无学。于中是无漏者。是无学法。即是漏尽一分。若有漏者。是非学非无学法。即是宿住生死智明全漏尽一分(文)。麟云。言容有是真者。谓于无学中若无漏者。是无学法故名真。若有漏者。是非学法(即漏尽一分通有漏一分。是无漏故言容有。已上麟记)。
  如有咒术名健驮梨(文)。旧俱舍云乾陀梨。玄应音义二十五(二十纸右)云。健驮梨持咒女名也。从国为名。此女声。呼之男声。犹健驮罗国是也。又正理七十六(十四纸左)云。如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或有药草具胜功能。若服若持飞行自在。
  复有咒术名伊刹尼(文)。旧俱舍云伊叉尼柯。玄应音义云伊刹尼此云占相观察。
  此有二种谓行及化(文)。麟云。行谓不变本形。化谓变化异状。
  三者意势(至)唯世尊有(文)。光师引正理七十六(十五纸左)文会释中间无断总有三义。此中初义为优。后之二义皆言现大身。以论文中无断意故。又婆沙一百四十一(六纸左)辨三乘行有具不具。有二说殊。此论及正理显宗皆同婆沙后说。光宝所解皆此意也。
  如依严具(至)唯化二处(文)。光师于三说中前说为正。顺婆沙百三十五(二纸左)评家说故。宝师不加评简。又光师问答异界化成不引婆沙百三十二文更辨即离化成不。总有二义。于中前解为胜。宝师云。今详二释前解为非。若别作化人有成就得。不应道理。诸有为法住现在世。有成就得必是有情。说别化人为有情法不应理故。住现在世色触二境。若是有情住散心位。无非执受诸化人语声。应是执受大种所发。又婆沙评家云。自身化如庄严具而不成就。况异身化而成就也以此证知。前解为非。婆沙依身发语者。化人身非化主身(已上疏文)。顾者宝师前已曲释离即二化。今亦缕说。立破有理有教谁有智者无信顺乎。
  佛则不尔(至)亦容有别(文)。光云。准婆沙(百三十五卷九纸)文。乃至诸佛化主及所化能发语心前后各别。于中迅速谓语俱时。理实前后。言一心发谓一相续心(已上记文)。智论第二十六云。如声闻法。化人说法化主不说。化主说法化人不说。佛则不尔。化主化人俱能说法。
  由先愿力(至)亦得发语(文)。光云。由先愿力留所化身。后起余通果心发语表业故。虽变化通果心发语通果心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发语。应知通果心宽。化心·发语心皆名通果。以此故知。发语心非是化心。别有一类通果心能发语业。以化心不能化声处故(已上记文)。宝师亦言。通果心中有是化事心有是发语心。二心用不同也。定非欲界威仪工巧心。以欲界通果心不生欲界威仪工巧心故。梵王作欲界语者。是通果心(已上疏文)。光师破空法师及泰法师。引诸论文以成自义。宝师更不批评。恐应同遵光师破立。
  即如尊者(至)至慈尊世(文)。麟云。婆沙(百三十五之八纸)有说。有留化事有说。无留化事。如是说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叶波已入涅槃。准此论及婆沙。咸言入涅槃。然余处言入灭尽定待慈氏出。与此不同(付法传并智论三云入无余涅槃。增一阿含四十一云不涅槃。摩耶经·云入灭定)。惠晖云。大乘言入灭定。此论言。死后至慈尊再现十八变是本愿故也。
  唯坚实体可得久留(文)。颂疏云。骨锁身名坚实也。
  初习业者(至)多少化事(文)。光云。正理(七十八之十八纸右)云。初习业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习成满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众多化事。解云。所依谓木石等(已上记文)。麟师依用此释。然宝师意与此不同。引正理已云。所依谓非化物。宝解于理为胜。
  修得眼耳(至)无翳无缺(文)。光宝析文不同。各有意致。不可辄判是非。然准旧论文势。宝解为优。彼论颂曰。等分具恒故远细等境界。释曰。天耳天眼无非等分。恒与识相应故。无不具根。无盲乱等失故。譬如色界众生上细障远等色及声皆是彼境。若肉眼如偈说等。
  如生色界(至)见无遗(文)。惠晖云。肉眼见近不见远。天眼远近皆见。肉眼有同分彼同分。天眼唯同分。肉眼见前不见后及不见左右。天眼前后左右皆见。肉眼见障内不见障外。天眼内外皆见。肉眼见粗不见细。天眼二皆见。肉眼见昼不见夜。天眼昼夜皆见。肉眼见明不见暗。天眼明暗皆见。肉眼有翳缺。天眼皆无也。
  曼驮多王(文)。光宝并言。此云我养或云我育或云持养即顶生王也。具如世间品中。
  余三名三谓修生业(文)。宝云。谓天眼天耳及宿住智力用有异。由因各别。由斯有同分也。诸法相因不可定准。如虎珀拾芥磁石引铁作用各别(已上疏文)。今谓。此释意在攘斥光记芸云。光师辨释六通。悉立因由反覆曲说。然诸论中无有皎处。一往似有其理。克体而论则理或未尽宝法师言诸法相因不可定准。盖为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