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四。

分别根品第二之二。

  今应思择(至)决定俱生(文)。光记二解。初解分为二问。次解总为一问。初解本据泰疏。彼疏云。一问。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生亦各异别生耶。为有诸法决定俱生(已上)宝疏同光第二。今谓。第二为优。以答文无二意故。
  今先辨色决定俱生(文)。颂疏子注云。别问色也。今谓。圆晖上文分为总问总答。此下二句以为别问。颂曰已下此为别答。然冠注颂疏改加文字作别答明色也者。此非圆晖意下文云。论云。已辨自性(得·非得)差别云何(总问)且应辨得(别问)颂云(云云)又疏根四(三纸左)云。此中应辨者。劝释通也。此等疏文类例可知。然圆晖释不顺三师。分科元不符文。
  色聚极细立微聚名(文)。光·宝所解不同。光师此论微即是聚。持业释也。正理微之所聚。依主释也。二论意别。宝有二解。后解此论同正理论。此释为善(宝师后释为善者。以取则正理故。此论次下言诸极微聚故)麟师不信此释。以此论云色聚极细立微聚名故。今谓。此论已言色聚极细。不言微之所聚。明知。持业非依主释。麟师品藻可谓确论矣。然极微与微名虽近似。体则不同。方广大庄严经第四曰。七极微尘成一阿耨尘(二纸左)觉苑演密钞三曰。阿耨之言。或言阿拏。此云极微。言即是七微合成者。四方·上下·及于中间。各一极微。名为七微。谓七极微互相触着不相离散。名为合成(七)法苑义林章集解八(药师寺最行)曰。梵云波罗摩阿拏。此云极微。讹云阿耨。今略但言阿拏。一云。阿拏者。此云微。非言极微。以此为正。非略言之(已上)今谓。演密及集解中第一并非也。对法钞一末(四十三纸右)云。梵云波罗摩阿拏。此云极微。微者少义也。色中至小立极微名。从七波罗摩阿拏成一阿拏。即从七极微方成一微。义旧语音讹故名阿耨。
  云何八事(至)色香味触(文)。麟云。言八事者。且一色聚必具四大为能造。及所造色·香·味·触。故成八也。此说总相。若细论者。如一色微。自有七微共聚。及成方分。方分已去能与异类共成一聚。极少不减一百四十微。谓所造色·香·味·触一一各具能造四大。四四便成十六大种。并所造四总成二十。如是一一各七微成(谓对向六方有六。中间复一成七也)总计一百四十微也。今约体类同故。但言八耳。
  若有声生(至)大种因起(文)。三师解别。于中泰·光各评念法师释以为谬错。宝师不尔。评云。念法师源得论意。却为泰·光谬破。今谓。宝师立破甚为精当。具如三家中释。又惠晖云。婆沙言声恒成就者。约一切人共说。此论八事无声。即约一身不发四大说也。今谓。惠晖大违三师。其义甚非。
  言或得者(至)是故言或(文)。泰疏云。言或得者。谓诸行内唯有情法与得俱生。余无情法不然。不定故言或。因明心与心所俱故。通举行与相·得并。然意欲明心亦与相或得俱也(已上)光云。若依成实论诃利伐摩及觉天计。无有心所。但有心王。心分位殊假立心所(已上)宝云。有部之宗十法遍行。大乘之中唯之遍行。正理中云。彼上座言。但有三种。谓受·想·思。此即唯三名为遍行。亦有不立心所。唯心差别说名受等。应录之(已上)又依慈恩唯识述记四末(二十三纸左)云。根本经部说。唯有三法遍行(受·想·行)七本(三十八纸左)云。其楞伽师·中百论师等。或经部·妙音等亦然。如前第一卷解。彼虽不言一切心所并无然有少数依心分位立差别故。总为此难。如俱舍解触支中。叙经部计。婆沙等叙妙音等计(具如一本·六本·末等)。今谓。捡正理论。于经部中。根本譬喻论师说唯有心无别心所(第十一之二纸左)又上座室利罗多立受·想·思别有体性(第十之二十纸左)虽总言经部。非无稍异。然慈恩师言根本经部说有三法。此违正理。又言觉天有受·想·思心所(述记第一之意)此违婆沙(百四十二之七纸)又言妙音师立无心所(述记第一之意)此于婆沙中未见其文。前来皆指觉天。唯第七卷别指妙音。恐应写误。又唯识义演云觉天论师是经部中一师者。此误之甚也。以觉天是婆沙四论师中之随一故。具如集成编释。
  彼法是何(至)遍于一切心(文)。依泰师疏。自古诸师皆以多义废立大地等。如犹论师五义立通大地。长耳三藏以八义立。如体法师具九义立。今依俱舍。但一义立。西域称赞为聪明论。信不虚言。
  信及不放逸(至)勤唯遍善心(文)。光意。唯遍二字各冠善心。一唯善心。一遍善心。泰·宝不然。唯善而遍善心。此解为精。所遍是心王。可言遍善心。能遍是心所。何可言唯善心。又麟云。准正理论。于善法中更立欣厌。故论云。说二及言兼摄欣厌(谓颂中二及字也)厌谓审观无量过患法性。欣谓希求过患出离对治。今此论及者。但是十内自相及也。婆沙亦别立欣厌。然诸论多不说者。以非恒起不遍善心故。不立为大善法也(文)。惠晖云。论主于大善地不正说。及字中收也。今谓。麟释为正。若依大乘。唯识等说善有十一。与此论等不同。故唯识述记六本(初纸左)云。且萨婆多法救·俱舍·杂心等。说善有十种。除此无痴乃减此一。正理论师说有十二。更加欣·厌。婆沙虽说别有厌等。法救等不说故。此中非之。但言唯善十一。不言遍善。故遮彼也。正量部说十三唯善。此十一外更加欣·厌故。此定言遮增减执。又遮萨婆多等轻安遍善。今言唯善。非必遍善。下虽更说有多善法。其胜用者唯十一故。又(同卷二十九纸)云。颂云行舍及不害。此因解及字。谓及显善十一之外。更有义别心所。谓欣·厌等。梵云遮有二义。一及。二等。不能置等言故。总有及字。及字有二义。一显十一各各体别。即相违释。二显十一外心所。今论但约等取余法一义解也。
  如是种类(至)应知亦尔(文)。光有二解。论此中言。或为一性心中。或为一心中者。不可也。宝解为优。元据泰疏。然分明不释共指何中。
  颂曰(至)惛掉恒唯染(文)。光解。善大地法非恒染亦非唯染者。不是。宝解云。唯善心所非染性故。染言已简。宝解为当。
  对法中说(至)是名惛沈(文)。发智论第二(九纸右)曰。云何惛沈。答。诸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调柔心不调柔。身?瞢心?瞢。身愦同心愦闷。心惛重性。是谓惛沈(文)。显宗论六(初纸左)云。惛谓惛沈。?瞢不乐等所生心重性。说名惛沈。由斯覆蔽。心便惛昧。无所堪任。瞢愦性故。由是说为轻安所治。心为大种能生因故。由此为先起身重性。假说惛沈。实非惛沈。彼是身识所缘境故。正理全同。
  天爱汝今(至)不闲意旨(文)。元瑜正理钞第九云。此第二师立义。还谓论师为天爱者。其人劣弱。为天所矜。意存相篾故名天爱也(已上钞文)具如唯识枢要及述记释。言至者。光·宝不释。旧俱舍云。天爱汝知至不知术。不闲者。玄应音义二十五(四纸右)云。字体作?同。㧡艰反。闲谓习解之称也。惯习工善曰闲也。
  第一句谓(至)谓除前相(文)。婆沙四十二(十七纸右云云)。
  颂曰(至)无惭及无愧(文)。宝疏云。唯善心所不善已简。不劳唯遍。此释亦与光师别。宝解为正。麟云。今详。大善地法本不通染。岂用非唯非遍以简之。若言非遍者。应显有分通义。
  如是类名为小烦恼地法(文)。正理论十一(九纸右)云。类言为摄不忍不乐愤发等义。小是少义。显非一切染污心有。非唯少分染污心俱。仍各别起。无相应义。唯修所断。意识俱起。无明相应。
  如是类法(至)各别现行(文)。诸师解别。光师总分为二。一唯修所断。二唯意痴相应。泰师为三。彼云。一如是类法唯修所断。二意识地起。三无明相应各别现行。具斯三义名为小烦恼地法(文)。圆晖亦分为三。然义不同。彼云。谓有三义。一唯修所断。二意识地起与无明相应。三各别现行。具此三义故。独得名小烦恼地也(文)。今谓。神泰·圆晖唯字局在修断。光师流至意痴相应。宝师细分为四。唯字冠上三。泰·光·晖师皆有过失。宝符顺论文。光解太粗。旧论不立各别现行之义。然此论现有。光师何不举用。忿等心所各为主法各别现行。是不共用。立名由中殊为至要。又光·晖二师合会意痴不开为二。甚失论旨。麟云。今详新解。四义为胜。且如无惭愧等二及烦恼六。虽唯与无明相应。非唯意地起。不可合为一义。睡眠唯意地起。不可言唯与无明相应。通三性故。故和合意地起与无明相应为一者。不尽理故也(文)。又泰法师。无明相应·各别现行合为一义。亦有巨害。何者。大烦恼地·大不善地。虽与无明相应。而非各别现行。三师皆不免失。宝师辨别尤为精致。
  恶所作体(至)说为不净(文).准下三喻有三义释。一从所缘得名。二从所依得名。三从因得称。此即第一也。旧论云。何法名恶作。于所作恶心生后燋。此心法缘恶作起故名恶作(文)。宝疏云。谓不称情所作事业。名为恶作。非是不如理事名为恶作。如不善悔缘善所作。能追悔心缘其恶作。从境为名。即是有恶作故名为恶作。是多财释(文)。惠晖云。恶作者。如昨日作善恶二事名作。望今日不称情边名恶。恶之与作皆属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缘恶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财释也(文)。又唯识述记七本(三纸)云。或有解云。所作是境。而嫌恶所作。是悔恶义。今言作者。是所作事。能生于悔。恶即悔因。因者境界。依之生悔故。以恶作言通说彼境故。总言恶作是悔之因。其实恶者即是悔也(已上)。今谓。述记作言属境。恶言是心。分取他名有财释也。惠晖等意。恶作二字俱属于境。全取他名有财释也。
  于未作事(至)是我恶作(文)。唯识述记七本(四纸)云。言所作者。非要悔先有事已作名为恶作。悔先不作亦恶作故。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如是之事是我恶边作也。作者措也。是我恶措此事。俗云借作。一体异名。
  此二各依二处而起(文)。婆沙三十七(六纸右)云。此中恶作总有四句。一有恶作是善于不善处起。二有恶作是不善于善处起。三有恶作是善于善处起。四有恶作是不善于不善处起。第一句者。谓如有一作恶事已。心生追悔。我所作者非为好作。何因作此不善事耶。如护学处诸苾刍等。有所违越便生悔恨。第二句者。谓如有一作善事已。心生追悔。我所作者非为好作。何因作此无用事耶。如胜家长者施独觉食已。心生追悔。我宁以此食与奴婢作便。何乃施彼髡头沙门。第三句者。谓如有一作少善已。心生追悔。我所作者非为善作。何不多作此善事耶。如尊者无灭言我若知彼有此威德。应更多施。何太少耶。第四句者。谓如有一作少恶已。心生追悔。我所作者非为好作。何不多作如是事耶。如屠脍等作少恶已。悔不多作(已上论文)。麟记释此四句。第三·第四不符论文。惠晖解释无害。然四句次第稍有错乱。对文可知。
  外方诸师(至)亦通无记(文)。外方者。或言外国。如此论四(五纸左)婆沙·正理等。或唯言迦湿弥罗外。如婆沙百九十(五纸左)及旧俱舍言罽宾国外诸师言虽稍异。意则皆同。元瑜正理钞第九(三十九纸左)曰。俱舍中云外国师说。即印度诸国萨婆多师释(已上钞文)光记云。前十二是迦湿弥罗国师说。今外国诸师有十三。即是印度国诸师也(已上论文)又有言西方师说。如此论四(五纸右)婆沙·正理等。此谓乾陀罗国。以彼国在迦湿弥罗国西故。正理钞云。此乾陀罗国萨婆多师(已上钞文)然西方师亦言外国师。如此论二十六言外国师。旧俱舍言西国师。光记二十六(十七纸右)云。西方诸师即是健驮罗国诸师也。婆沙云外国师。又云(同卷六十三纸左)。此论名外国诸师婆沙(百五之十二纸左)云西方诸师。此健驮罗国亦在迦湿弥罗国外故名外国。又当迦湿弥罗国西故名西方(已上记文)外国之语宽通诸国。以除迦湿弥罗自余诸国。皆言外方·外国故。故西方师亦言外国师也。问。此论所言西方及外国师。是何部宗师耶。答。诸解不同。元瑜皆为有部中异说。如上所引正理钞释。又泰云。外方诸师欲令忧通三性故。执恶作与无记忧俱。然杂心论悔增三品是外国师义。光云。前十三是迦湿弥罗国师说。今外国诸师有十三。即是印度国诸师也。故正理论云云(加泰师所引文)依此等文。泰·光两师。此外方师。为有部中异师。光释依正理钞。又宝师唯言异师说。更无细释。又圆晖·遁麟等。此为经部师说。今谓。此释不然。泰·光等师皆言有部中异师说。不言异部。又若是经部。则显宗论何举此说。以彼论中多显有部自宗计故。然乾陀罗国有经部·有部等师而居。非局一部。外国亦同。又此论第六(五纸左)说色法无同类因之计。正理十六(初纸)指之为譬喻论者计。然婆沙第十(十九纸)指之为外国师计。又婆沙百三十一(十三纸左)云西方诸师譬喻尊者。准上诸文。外方及西方师。即是经部宗师也。是故光·宝等师。临处指示。此论诸文不可一概而论。
  唯不善者(至)及无惭愧(文)。颂疏云。不善有十·谓瞋一。小烦恼中忿等七。除谄诳憍。及无惭愧(已上疏文)正文云。此十烦恼者。若依论文。不说忿等名为烦恼(已上正文)今谓。颂疏谬也。然正文亦未尽理。颂疏意者。忿等名为小烦恼地。瞋入不定。不入大小烦恼。是故论文中。烦恼二字虽在瞋下。然其所名在于忿等。非名于瞋。此释不然。所望不同故。若立大小烦恼。则瞋不在其中。若言钝利十烦恼(食等五钝使。身见等五利使)则瞋亦得烦恼之名。今文亦尔。烦恼二字唯名于瞋不关忿等。何以为证。正理·显宗并云。唯不善者。谓瞋烦恼及无惭愧。除谄诳憍所余忿等。此文足为凭据矣。
  忿被马胜(至)尽灭无余(文)。具出婆沙百二十九(初纸左)言无余灭者。麟云。旧云。谓于此等地起道。断第四禅地烦恼尽时。诸四大种究竟离系无余灭位(准此。但约离系名灭。又解。色既离缚生于无色不受色身。名无余灭。二说并非要入无余涅槃方名灭也。已上注文。今谓。准婆沙论。初说为正。彼云。大种造色依四定灭者。谓依四静虑。依未至灭者。谓依初静虑近分及静虑中间·空无边所近分。此中静虑无色近分静虑中间。皆名未至。并未能入胜根本地而能现前断烦恼故)。
  此中怖言(至)能生怖故(文)。怖是心所。染及无记。如婆沙第三十七说。惠晖云。现当二世恶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唤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文)。今谓。此释不允。此罪名怖。罪业是因。因立果名。论文不然。恶果是因。怖畏是果。因见恶果生怖畏故。二世恶果名怖。是因上立果名也。
  此显有法(至)说名无愧(文)。惠晖云。无愧行相别有体性。与恶慧及与无明为因生无明·恶慧。推功归本故。言无愧不怖因果也。
  补特迦罗(文)。泰疏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五道众生数取诸趣。此名通五趣假者若言人。唯在人趣假者之名。不通余四趣也(已上)慈恩·玄应等亦同。
  是谓慢憍差别之相(文)。宝云。准上论文。慢谓方他。憍唯自傲。是谓慢憍二相差别(已上)光师引婆沙论四十二(九纸右)明少分慢依自相续。宝师意谓。此论正意唯约自他为憍慢别。又旧俱舍。慢憍云慢醉。
  净不净界(至)故名为心(文)。三师解别。泰云。复有婆沙师释言。令三界六道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亦同前集起义也(文)。此释。界是差别之义。光师。界是性义。宝师。界是性义·因义。然光师意谓。以种种释心义。宝师解似泰师为集起义。
  或名有行相(至)起行相故(文)。若依大乘。义灯三(六十纸左)云。本释云。识自体分以了别为行相故。行相。见分也。类体亦然。此意。见分名行相者。行应平声。读以见分能行于境相故。此见分得行相名。评取初解云。然本但是行于相义。类体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类体亦然。然西明疏并显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总为三释。评取第三。第三释行相言者。即了别领纳等各不同故。名不同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声读。正是能缘之行解也。又解云。行于相故。带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声。相通影·质。即同本释。又云。泛言行相有三。一境名行相。即十六行谛。二能缘行相。即十二行法轮。三行于相名行相。即无分别智等。前二是局。后一即通(慈恩述记三本三十纸左有三义释)。光记一之余(三十纸右)云。问。行解·行相差别云何。解云。言行解者。谓心心所行解不同。于诸境中取总别相。即是心心所法作用差别。此之行解于所缘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行。如上所说。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谓心心所其体清净。但对前境不由作意。法尔任运影像显现。如清池明镜众像皆现。三会释行相名者。问。如前所引无惭四句所说行相。彼论应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义同即无差别。何故相对辨差别耶。解云。若言行解。唯是心等作用差别。若言行相。有其二种。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前为对辨差别故。作用名行解。影像名行相。各据义不同。实有差别。又云。问。行解·行相据何名为同一行相。解云。据行相同名一行相。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相现同有此相。名同一行相故。入阿毗达磨第二云。如眼识等依见等生。带色等义影像而现。能了自境(已上论文)由此准知。但约行相名为一行。问。心等行解。有说亦同。如何不名同一行相。解云。行解异说不同。理非决定。行相同说。故约此明。又解。心等行解。有说同说。亦得名为同一行相。此言行相。即行名相。五明得能缘名者。问。行解·行相为约何者说名能缘。解云。据行相说。非据行解。谓彼心等对境之时。有影像现。据此义边名为能缘。境名所缘。以心心所缘境时。非如灯焰舒光至境。非如钳押取彼物据影现义名能所缘。问。清池明镜亦有像现。应说彼类亦是能缘。解云。虽有像现。而无行解。非如心等。亦不说能缘。问。若尔。应约解名为能缘。何故约彼影像现说名能缘。解云。行解或正邪于境不定。行相理定。故约此明。又解。正约行相名为能缘理实而言。亦兼行解。又解。但约行解名为能缘。以是用故。又解。正约行解名为能缘。以是用故。亦兼行相。又解。俱正约彼行相·行解名为能缘。以此二种必定有故(已上记文)。今谓。大小乘中。释行·相义。行有行趣·行流·行解等别。相有体相·相状·相貌·相似等殊。此约六释而言。有依主·持业·有财等义。具如集成编三本之一(八十二右)。
  事平等者(至)各各亦尔(文)。宝师大破光解。然光师。此中解同一所依等以为数一。宝师意谓。相似为一。非谓数一。然光师解。非必局数一。第一卷中(三十一纸左)解云。据行相同名一行相。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相现同有此相。名同一行相故。入阿毗达磨第二云。如眼识等。依见等生。带色等义影像而现。能了自境(已上论文)此释亦同宝解。若依大乘。瑜伽所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慈恩等师或约数一。或约相似而解。不可一概又惠晖等不领会宝师能破意。妄破光师。并观可知。
  已说心心所(至)何者是耶(文)。光云。问。准前文势。此中应结心所法问不相应行。何故此中亦结心耶。解云。辨心品俱生。及名中兼明心故。故亦结心(已上)今谓。光师此释本据元瑜正理钞。正理论云。无色法中已辨心心所。今次当辨心不相应行(文)彼钞云。问。前于心所之初举四有为。结二生一。理应于此结前心所引不相应。何故此中乃于无色结二生一。未详其旨。解云。由于次上括异名中。兼名明心。不唯心所故。于无色结引。可知。
  相名身等类(文)。正理十二(初纸右)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类者。显余所计度法。即前种类。谓有计度离得等有蕴得等性。如是诸法不与心相应故。说名为心不相应行。非如心所与心共一所依缘相应而起(文)。元瑜正理钞第九(初纸右)云。今此论主。于十四外计有和合性故。于等中摄之。复有余师。于得等外。更计度蕴得·界得·处得等。当知此即得之流类。或于非得外计不和合及追等。当知即是非得之流类。非有异体故复言类。故今等言等取异体。类言类取即体异名。
  如是诸法(至)名心不相应行(文)。大小两乘并立斯名。具略不齐。或略言不相应行。如旧俱舍等。或言心不相应行。如此论等。或具言非色非心不相应行。名有具略。体则不殊。又大小乘。其数多寡亦非一准。今依对法钞三(二十纸左)云。心不相应下总明上二十三不相应依别位立。此如瑜伽第三菩萨地·第四十·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六·显扬第一·十四·十八·对法第二·唯识第一·第二·五蕴·百法等。说不相应。然五十二·三唯说有二十三。与此同。五十六·及第三有二十四。一诸论多小不同者。杂心立十四。俱舍亦然。然有差别。婆沙复立多种非得。并如彼释。成实论说一。谓无作或非色非心故。今若瑜伽第三·五十六·显扬第一·百法等论立二十四。若成唯识及五蕴论立十四。此中立二十三。一解云。诸论并有二十四。此论·五蕴皆有等字。故此等不和合。五蕴等取后十不相应。成唯识既破小乘立。以亦唯十四。然如成业·唯识等说。上座部等更立不失增长。正量部立随眠等。彼难破之。于不相应亦不建立。二解云。此如瑜伽有二十四。略故不说。对法说不和合者。彼云。以有多种故。如见所断种上假立异生性。是不和合一分。既略举一。余略不言。今难不和合。既是非得和合应是得。举一摄余。应亦略得而不说。今假以对于得不立非得故。对和合略去不和合。如对势速不立迟缓等。其义亦然。问。瑜伽等何故不立对得立非得等。对和合立不和合耶。据实余法皆应征难。答。皆应对立。然显扬论说。复有所余如是种类差别。应知。故知。对得等立非得等。然诸论中略不建立(已上钞文)然释其名。诸师解别。泰疏唯引二理不加别释。光记有二解心不相应简异心所。行谓行蕴。简色及无为。非行蕴故等。宝疏云。心不相应者。简心心所非色等性。行蕴所摄者。简色及无为法。是故名心不相应行。略结名也。广应言非色非心不相应行。今但言不相应行。亦得简诸法尽。言不相应简一切心心所言行。行是行蕴。简色·无为。由此诸论多存略名(已上)。今谓。光师二解共释心不相应。唯简心所不简心王。宝师两简心与心所若言与心不相应名为心不相应。则此唯简心所法。如光所解。若言与心不相似名为心不相应。则此唯简心王。如慈恩对法钞云。今但简心故名心不相应。准上所解。宝师以为两简。有太过失。又圆晖疏云。此十四种体非心所。不与心相应。名心不相应。五蕴门中是行蕴摄。故名心不相应行(已上)此释大同光第二解。然惠晖云。此疏释云。不与心相应名心不相应。即有色法及无为难也(已上)今谓。今疏无有妨难。恐惠晖师见错本故为有此难。然正理·显宗并言。说心言者。为显此中所说得等是心种类。诸心所法所依所缘皆与心同。亦心种类。为简彼故言不相应。诸无为法亦心种类。无所依缘故亦是不同。为欲简彼故复言行(已上论文)今谓。众贤论师简持为释。似有渊致。然泰师虽用。光·宝不举何也。于中宝师多据正理。今不举用。应非无意。夫梵土论或未悉其方。若准支那诸释家法。众贤此释叵言稳畅。况又心心所等混淆无分。光·宝不用。盖为此也欤。
  得有二种(文)。婆沙百五十七(四纸右)云。此中得言欲何所显。谓获·成就。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得云何。谓获·成就。获云何。谓得·成就。成就云何。谓获·得。得·获·成就声虽有别。而义无异。
  二者得已不失(文)。颂疏云。言成就者。先未得法今时已得。先已得者今复不失。此所得法流至现在。名为成就故(已上)今谓。泰·光·宝等并为一义。圆晖分为二义。宝疏会正理云。先已得得说名成就者。有二。一无始以来恒成就者。二初得已后第二念去。皆名先已得得(已上)。如此会释。宝师亦分为二。然与圆晖意有不同。宝解。第一约本来成就。第二约二念已去。圆晖不尔。第一约先未得法。第二约已得不失。第一彼此大异。第二虽似非无稍差。宝师约念相续而论。圆晖就失不失而言。又光师意。此论·正理稍有不同。元瑜亦同。光记此中多用正理钞。宝师意谓。二论无别。以获·成就各有二品故。
  应知非得(至)及二灭中(文)。泰疏云。二释第二句故。言应知非得与此相违。非获·非成就是非得义。三释下两句。于中问初三字。于何法中有得·非得。次举下七字答。唯于自相续及二灭中有得·非得。
  若有堕在自相续中(文)。泰疏云。一期命不断名相续。非情无命名非相续。成实论云。色心相续名之为命。命是假法。萨婆多宗。命是实法。即命辨相续。
  故对法中(至)皆成择灭(文)。发智第十九(九纸右)之意。颂疏云。诸余有情者。一切圣人也。麟云。诸余有情者。即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离染苦忍圣人。兼余一切断惑异性。此等诸类皆成择灭。名为余也。章中言余有情谓一切圣人者谬矣。论文既除具缚异生。明知不具缚者即是所取(文)。惠晖云。诸余有情者。一即苦法智已去圣人。二即先凡夫位断惑入圣至苦法忍。三凡夫六行断惑者。皆成择灭(文)。元瑜正理钞云。一切有情皆成非择灭。具缚异生。及具缚者入见道时苦法忍位。唯此二人不成择灭。余皆成就。但言除具缚。理亦应尽于凡圣各别分别。故说二门。
  决定无有(至)不言有得(文)。元瑜云。非得虚空。非心所引故。不违内起故。问。非情色等非择灭云何。答。亦由是自增上果不生。亦应成就。亦许多人共成。犹如择灭。应审思之。
  何缘知有别物名得等(文)。自下经部·有部问答往复。此同唯识第一破有部不相应(述记二本四十八纸)又彼论中。非唯有部。广破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化地部·成实无表戒等·正量部不失增长·正理论师所立和合性等。
  谓名与色(至)转变差别(文)。若依大乘破经部中。无性摄论第二云。有尔所熏习异计。或说六识展转相熏。或前念熏后念。或说熏识刹那种类。又云。谓经部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立。又此论第六(十三纸右)云。熟果不应余因所得。果具二义方得熟名。一由相续转变差别。二由随因势力胜劣。时有分限等。光记六(三十六纸)云。论主述经部宗义。熟果不应余五因所得。果具二义方得熟名。一由造业非即感果。要待相续将欲感果名转变。正感果时名差别。由斯果体方乃得生(已上记文)今谓。此释与今论文并观。然光法师释此段文总有三释。并不允当。第二·第三殊不顺论文。第一并为异名者。三义虽非种子之外。然不可言立为其名。是功能之义品也。将旧论来助此论文。又泰师所解非有妨碍。宝师无释。旧论。云何法名种子。是名色于生果有能。或现时或当时(今论云展转邻近。不言现时当时)由相续转异类胜故。何法名转异。是相续差别。谓前后不同。何法名相续。生成因果三世有为法。何者为胜类。与果无间有生果能(已上论文)泰疏云。十五。萨婆多问。此中何法名为种子。十六。论主答。谓五蕴名色中有功能于生自类果。所有展转邻近生果。此功能由三义。一由相续。二由转变。三由差别。种子义成。问。何名第二转变。答。谓自身相续中。前后变异性。如种子由水土故暂帐大变异也。何名第一相续。谓望后为因。望前为果。相续通三世诸行。问。何名第三差别。答。谓有展转无间生果功能。与余不生果法有差别也。亦可。取最后一念无间生后念果功能。与余念不生果功能差别。经部因果不同时故。说无间生果功能也。
  然有处说(至)四念住者(文)。泰·光·宝师皆用大乘三成就义。于中泰·光引对法论。然瑜伽·对法并明三成就大有差别。其经部计大同瑜伽。与对法别。如慈恩唯识述记二本(五十九纸)具辨。然光师云经部同对法论者。不晓悟大乘宗致也。振古赞言大乘光者。可谓虚名矣。
  非学无学三(文)。颂疏云。颂言非字流至无学。谓非学·非无学也。麟云。又解。此一颂总举三学。非者是非学·非无学法。学者是学法。无学者即无学法也。今谓。麟释凿之甚矣。解非所断亦同。
  三世法得(至)各有三得(文)。光记云。问。现在道类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解云。现在道类忍虽复唯有法俱得。未来道类忍即有法前得。约忍种类说故。言有法前。以所得法据种类说故。又解。现在道类忍。今虽唯有法俱得脱不现前。即有法前得。约容有说言有法前。又解。现在道类忍约三世而言。唯有法俱得而无法前得。由此现忍有未来法前得故。亦名有法前得。此未来得约世横望。实在现忍后。而名法前得不名法后得者。以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忍前。以能得得约容起用说前后俱也。由斯现忍亦有前得(已上)。今此三释亦出于下非想见惑中。然第一释约种类解。婆沙一十六字是种类义。光师信用以为第一。第二约容有解。宝疏大同此解。非无稍异(麟云。若依新解。但约容有。同第二说)宝疏云。婆沙一百五十八。明法前·法俱·法后得不同。此文明三世得。然就法辨得。即有四种。谓法前·法俱·法后·非法前法俱法后。若就得辨法。即有六种。一唯有法俱得。如异熟生等。由身劣故。二唯有法前得。谓如见道三类智边修世俗智。毕竟不生故。三唯有法俱得及法后得。如别解脱戒等。无前得故。四唯有俱得及法前得。如道类忍等。即是刹那时舍故。五具有法前·法俱·法后三得。如所余善不善等。有前得集成行三世故。六有非法前·法后·法俱得。谓得二灭。所得法无三世故。必无有法唯有法后得。以所得法至现在时必有得故。如道类忍唯有法前·法俱者。以不定故。若现起者。若未来者。皆容有二得。不应言各有一得及定有二得。若尔。同四行相相随从义过。若定法俱过。如后述(麟云。谓此类忍无始未曾习故。此类忍若有前得。应道法智时已成彼忍。故无前得。既无前得。今何言有。故兴此问。理实现前诸忍智皆无前得。良以。道类忍无法后得。自为一类。因标此忍有前得故。乘而起问。余诸忍智虽无前得。又不标举故不问也)。下疏亦云。以不定故。容有二种非得。以非想地过去见道烦恼。于过去世中。烦恼未起之前。皆容入圣。若未起烦恼即断见惑。即此烦恼即有法前非得。由此说。过去烦恼不得名为唯法后非得(已上)第三约种性解。然惠晖师一一破斥。破第一云。岂有问现忍上得。将未来忍上得答。破第二解云。岂有入现在已有法俱得了。却不入现在有法前耶。第三解取未来众多未起法前得。即是现在道类忍法前得流类。破云。设三类得未来法前得起未尽。亦不可将配现在一念道类忍上法前得也。宝法师释云。现忍未起已前有法前得。此忍现前即有法俱得。未来未起众多道类忍亦容有二得。今约现在世一念忍能引二得生。名现忍有二得。非是二得同念起也(已上)今谓。光师三解无有巨妨。义门多端。设教非一。是经论常途。非适今也。宝师容有之说。其义亦不远矣。
  非学非无学得有差别(文).颂疏云。非学非无学法虽是一。其法上得即通三学故。言得有差别。麟云。与法不同名为差别。今谓。两说并不允当。此法能得有多类可辨别故云差别。非谓一三之别。
  世差别者(至)各有三世非得(文)。婆沙百五十八(五纸左)解非得云。亦无唯有彼法后非得。无无始来恒成就彼未舍。必起彼类尽故(文)。光记云。言亦无唯有至彼类尽故者。此是反解显无唯有法后非得。若无始来恒成就彼法。于未舍位。必彼种类入过去尽。可得唯有法后非得。非无始来恒成就彼法。于未断舍位。必起彼法种类令尽入于过去。以彼种类无量无边不可起尽故。无唯有法后非得(已上)颂疏云。此十六字为遮非想见惑难故。谓唐三藏译婆沙了。有人以非想见惑难三藏言。合唯有法后非得。其难意者。非想见惑无始来成。无法前非得见道断已。毕竟不退。于过去见惑。理应合有唯法后非得。何故无耶。故三藏于婆沙加一十六字为通此难。其十六字意者。谓非想见惑未断已前。名为未舍。于未舍位。必无有人起未来非想见惑入过去尽。以未来见惑种类无边。起不尽故。及入见道。断见惑时。于未来非想见惑。即有法前非得故。过去非想见惑约种类说。不可唯有法后非得也(已上)麟云。有人以非想见惑难三藏者。即宝法师难也。其难意者。谓前在非得但在三句。无第四唯有法后非得一句。今难令应有之难词。如章十六字言非无始来等者。此非字句下连续即可解也。谓但非其未舍必起种类尽等。不非无始来成。良由难词言无始来等故。今具牒彼难词。总非其难故。置非字在上释。言约种类说者。谓过去见惑虽唯有法后非得。今辨未来者。合说即通法前非得也。以未来过去同是彼见惑故名种类也。又云。问。所以唯将非想惑难者。答。以余地烦恼曾数断故。中间断时。在未来者即有法前非得也。若尔。非想修惑无始来成。何不为难。解云。非想修惑断容有退。既复更起时。知当时种类不尽。其未来者即有法前非得故。皆不约彼为难也(已上)惠晖云。宝法师云。初以过去非想见惑难三藏。前引婆沙文所不得法有三句。合更有第四句。唯法后非得非想见惑已入过去者是。唐三藏依难便立第四句。第二遍以未来未起见惑难。即除所加第四句。再加十六字双遮二世见惑难。如非想见惑。无始来成就。未以见道断名未舍。此未舍位。无起得未来见惑入过去尽者。所以遮言非。意云。无此道理。若起得入过去尽即可言唯法后非得。既无此理。即是见道现前。隔过未二世见惑断。望过去即法后非得。望未来即法前非得。即是婆沙三句中第二句收也(已上)今谓。麟云具牒难词者不是。光师但云反解。何有具牒难词。然圆晖师总言有人。不别指其名。若难者实是宝师。则何不如余处显出其名耶。但至遁麟·惠晖等(宋传亦同)明指言宝师难。然观宝疏。但言被难之后。重改婆沙等。不言己亲难责。然则其立难者未知谁是。问。光师用种类义。宝师何者。答。宝师不用。故言由不得婆沙意故。由未尽理。麟云。若准新解。与此不同。彼唯约一念以论。不约种类说故。
  如本论言(至)非得异名(文)。文见于发智二(二十二纸右)言异生者。婆沙四十五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能令有情起异类见·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生故。名异生(已上)正理云。为总不获一切圣法。为唯不获苦法智忍。有说。不获一切圣法。若尔。岂无非异生。无一总成诸圣法故。若有不获不杂于获。是异生性。若杂获者。非异生性。故无有失。若尔。本论应说纯言。不尔。杂言见义有故。如说此类食水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