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明本抄第三(内题云法差别)

法差别意许

  古来有三传(胜劣胜二他用也。)今存胜劣传略有五故。一者顺立量本意故。二者顺差别道理故。三者□本疏上下故。四者□断纂本意故。五者诸德多分说故。

顺立量本意故

  主恩云。数论立此量本意。不为诤真假胜劣为令佛弟子信神我也。而佛弟子显数论意许。他用之下有实我有假我。神我乐为也。积聚。不乐为也。乐为胜不乐为劣也(云云)今案此意。数论所立。眼等必为他用量者。于二十五谛。成立第二十五神我谛。言陈避诸过。方便矫立意许量时。能别言他用者。立敌共许自他他也。他言总含。自互真假二他。本宗自许他有二种。言陈无简故。二他俱来。为言下别义。立者乐为。本是虽神我不积聚他。为避言显失。不嫌积聚假我。是其二差别也。爰敌者探矫立。勘过相之时。先任立者本宗。勘意许为神我他用假我他用。欲作能违。立眼等必为他用。可有相符过。不只一往相符。不能敢破乐为神我。仍敌者进。彼真他用上加胜言。假他用处置劣字。彼数论宗计。于眼等能用。神我用胜。假我用劣之故也。而胜胜传。以假我用劣。属乐为边(注释等)恐大乖立量之本意。假我者学非学者皆凡同许之。非比量所成定可名不乐为。故疏云。若数论外道。对佛弟子。意欲成立。我为受者。受用眼等(文)定比量实意。不如此文。金七十论。以五因成立神我谛。聚集为他故者。即今量积聚性故因也。寄所用眼等。显能用神我。言陈设虽亘假我。假我岂为所成立乐为宗耶。问。设勘胜劣意许者。立者自本可存之。何初只为真他用假假用。敌者后更加胜劣言哉。意许者立者意中所案立也。岂敌者进上耶。答。数论立量次第。如上已出。立者有可益意中故。表胜劣哉。是以疏上下文。多只举二用。无胜劣等言。是先任立者本旨。不及委细也。是则守论文。论无胜字故也。而疏释成违义之段。述胜劣不同。所谓敌者所案立也。但意许可为立者案立云事。大都虽可然。对论之庭。立者只立三支言。令敌闻之。于言陈意许。不及训释。敌者勘过之时。虽不失立家宗旨。而又顾能违过有无。以便宜之言。安立意许及能违等也。先德传之中有此趣耳。

顺差别道理故(于中复有七段。)

  必立者边勘二差别故 言陈共许由不乐为故
  正比量中多犯过相故 自相量皆可成差别故
  自他所许法不相滥故 差别与相违其义异故
  意许差别亦名共相故

  主恩云。凡差别者。唯在立者之边。不关敌者之义(云云)今推此意。意许者是言中所申之别义也。立者所立宗中。带法有法之言之二义也。而假我用胜。非立者所许义。何与乐为相并。带他用言哉(是一)又诸矫立量。欲言陈所乐宗之时。可犯过故。以共许言。方便成乐为宗。其共许言。自宗所指。虽乐为宗。令敌者见之当。是共许不乐为宗也。其不乐为宗。若非立者所许者。敌者知其言诠。立家何义。言陈共许哉(是二)若言通故。以他许法。为不乐为者。正比量中。多可犯差别过。如声无常非识变无常也(是三)又可无自相量。有性非实量以他所许即实有。可为不乐为差别故(是四)又立者边有二差别。于此可差别此也非彼。是则自宗有相滥法故也。而数论立必为他用之时。敌证岂起举敌之家假胜欤云滥哉。若不相滥者。何及取舍差别哉(是五)又差别相违异也。以二等意许名差别。属之所违。敌者宗名相违。是则能违也。可知二差别。必立者边勘之。敌者与此作相违云事(差别与相违异云事。可见灯第三卷。)至下犹可问答(是六)又意许差别者。自相上别义也。自共二相。二明废立虽多重。共相不离自相。不乐为若非立者所许义者。岂自相上共相哉。立者前唯有真胜。无假胜者。如胜胜义者。既阙差别。何名共相。无贯通义故也。若亘立敌故。名共相者。既异泛尔自共相。一宗中无可名共相之义故。若云共前陈共同喻者。应不差别义。不差别乐为不乐为故。又非能违所违故(是七)

□本疏上下故

  疏云。若数论外道。对佛弟子。意欲成立我为受者受用眼等(即立量本意。)○若言眼等必为我用。能别不成。○若成眼等为假他用相符极成(显二等意许设言显应立过也。)○意立必为法之差别。不积聚他实我受用(云乐为意许宗也。)其数论师。眼等五法。即五知根(有法也)卧具床座。即五唯量。所集成法(同喻也)不积聚他。谓实神我。体常本有(乐为差别也。)其积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无常转变(不乐为也。)然眼等根。不积聚他实我用胜。亲用于此受五唯量故(乐为名为用胜。)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积聚我用眼等劣(不乐为名为用劣。)其卧具等。故于卧具。假我用胜。实我用劣(勘同喻为假胜真劣·将作能违也。)今者陈那。即以彼因。与所立法胜劣差别。而作相违。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别。皆作相违。故论但言与所立法差别相违(文)
  已上依胜劣传私注之。二家料简。互虽有长短。一段文势犹□胜劣义。可思之。
  胜胜家料简云。泛尔云积他不积他。皆是真假二胜差别也。然眼等根。不积聚他实我用胜等者。出正真他用胜乐为也。故积聚我用眼等劣者。以真他用胜为正乐为。假劣相顺属乐为故。显真胜必带假劣也。非明不乐为片差别也。故于卧具假我用胜实我用劣者。为作能违(为言)成卧具假胜真劣义也。今者陈那等者。与真胜假劣乐为宗作能违。总意云。上先出眼等上真假胜劣义。次明卧具上假胜真劣义了。胜劣差别而作相违者。与眼等上真胜假劣乐为差别。以同喻力。成不乐为假我用胜差别。而作相违(为言)若不尔者。与所立法胜劣差别文。甚难会。至下文。但可难言假他用胜不得难言实我用劣违自宗故者。不乐为有假胜真劣二义中。但立假胜能违。不成真劣释其故也。若成真劣者。违自宗故(为言)若以真他用胜假他用劣。为二差别者。都无真他用劣可为能违之义。何劳及会通哉。
  今云。一往见文非无此意。沈探本旨犹顺胜劣。先上文云。不积聚他谓实神我其积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者。明二等意许哉否。若云非二等者。尤非也。定有法同喻乐为不乐为体文故也。若明二差别者。下文云不积聚他故积聚我乘上来故。明二差别云显然也。况下文云。此自相上意之所许积聚他用不积聚他用是法差别(文)以之见上积他不积他者。定可二差别。依之注释等立胜胜义之人。于胜劣义付文义不顺难之中。未出此文。本为违文会之。知顺胜劣云事。
  与所立法胜劣差别而作相违文(依胜劣传虽为证据。少有难。今会有多义。)
  一云。于胜劣门差别而作相违。与者于也。意者窃遮文轨玄应等也(本抄)
  二云。与所立(宗)法(能别言陈。)胜劣(意许二等。)差别(乐为片差别。)而作相违训云。与所立法胜劣差别。而作相违。胜劣者为真胜假劣之门也。差别者正乐为真胜也。此义论疏俱有证文(左府殿下御义。)疏释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文了。成立所立宗法自相意许差别相违之义积聚他用(文)论所云法差别者。乐为片差别也。疏云意许差别者是也。以之见者。今文总虽云差别。且偏指乐为片差别也(私加此润色。)
  子岛释此文云。此因亦能。成立彼法自相下意许差别不积聚他用相违积聚他用之宗(云云)
  三云。胜劣差别者。言总意别也。总虽举胜劣二等。意别与乐为真胜差别作相违(为言)若不总云胜劣者。难知何门故。言总亦有由也(往日愚推。)
  四云。与胜劣二差别。有作相违义。意云。相违者。所违能违相违之义也。与令所违违令能违成。立敌者能违量也。故与字令被二差别无过。而常谓偏与所违作能违为疑。而相违作法通能所。二差别则彼所违能违宗故。此文无违(今案也)
  五云。与所立法胜劣差别而作相违(文)意者从所立字返于与字。先表所违乐为宗也。
  寻云。胜劣差别者。举二差别。所立法者。是何法哉。能别言陈欤。将意许宗欤。若言陈法者。理门·正理·本疏·断·纂处处中。皆以乐为。名所立法。今量不诤言显。何以言陈。为所立法哉。若以意许。名所立法者。胜劣差别者则可乐为。不尔岂以二等差别。皆名所立哉。答。上左相府御义。宗能别言也。对能立因喻。宗云所立也。何必乐为宗哉。自余义大都同之。若依一义者。所立者。乐为神我用胜宗也。先立表意许乐为宗也。法者能别言陈也。胜劣者真胜假劣也。差别者胜劣二差别也。或限乐为(如上)上所立体。二差别之中。神我用胜乐为也。令此所立相违(为言)故名法差别相违(云云)今者非有法自相有法差别法自相。是法差别量也。非自余差别。神我假我差别也。非泛尔二他用。为胜劣作之(为言。此义不□文。不如前义。)子岛云。次文云。今者陈那○差别相违。此明陈那菩萨。案立彼数论意许胜劣差别。作相违失也(云云)
  本义并往日愚推。顺此记欤。可思之但可难云。假我用胜等文(胜超拟讲以此文难胜劣义云云。)会云。

□断纂本意故

  纂云。如成他用。二共许有假他替处不失言显。言无常者。无共许有非是识变无常。替处亦失言显。何名差别(文)断云。真他他虽不成。假他他自同许(文)纂上文(九句义)云。如法差别。言陈他用。他有真假。二各有体。违真成假。仍不违他。但名差别(文)又云。夫论差别。要有二等。方名差别。如立他用。意许他中。有其真假。名法差别(文)既云二共许有假他替处。云假他他自同许。知以共许假用。为片差别也。又云二各有体。云要有二等。知立者边。必有二差别体也。

诸德多分义故

  善殊·平备·明诠(或人云。音石二他用传云云。不然。可勘见彼私记。)道诠·空晴·仲算·守朝·真兴等诸德。皆立胜劣义。既是义家多分之说也。尤可为指南(矣)平最·真惠·清水(未定欤)源信等。虽存胜胜。犹不如。胜劣家欤。
  林怀僧都暂立胜胜义。主恩难之令归胜劣本义。

楞严注释付三难

  一差别不成难。二文义不顺难。三众量相违难。

法务权僧正付四失(阙后二相勘文。)

  违背本疏失。言显有失失。二等相顺失诸量相违失。
  违背本疏失(注释文义不顺难。)
  疏云。此自相上。意之所许。积聚他用。不积聚他用。是法差别。
  注释云。此二差别文。皆但云他用。文言既同。不应于中以胜劣字强分二处。又云。彼积聚因。今更不改。还即以彼。成立意许。法之差别。积聚他用(文)
  注释云。知假用胜为彼差别。陈那以之即为自宗。若不尔者。此文难消。或为陈那立假用劣。
  会云。注释所举。皆非违文。诸不加胜劣言之文。皆取为证。恐自由之甚也。但立者自意许之时。不及加胜劣言故。此难皆无用也(如上成毕。)
  又云。彼立因意。成非积聚他用胜。其积聚他用胜。即是异品(文)
  勘文云。既勘意许付失之文。云立因本意。成非积聚他用胜。其积聚他用胜即是异品。不言积聚他用劣异品。明知数论意许神我他用胜假我他用劣云事。
  会云。其积聚他用胜即是异品文。以卧具等虽为异品。尚未明能违宗。况本量不乐为差别胜言有无。文全所未言也。何为证。
  问。不乐为片差别。后必成能违宗。又本量同喻勘成异品。为能违同喻。差别相违之习。此义必然。即是异品释。岂非违文耶。答。理虽可然。为违文甚未定也。若会其难云者。文还同胜劣义。所谓假他用胜能违成不乐为假劣。非乐为真胜故。此诸难皆唐捐。本云。乐为之异品。不必为不乐为之同品。彼唯识比量同喻眼识。望非定离眼识色乐为宗。虽是异品。不定离眼识色之同品。是其例也。

言显有失失(注释差别不成难中在之。)

  注释云。又陈那立假他用胜。则为兼破彼二差别(文)勘文云夫差别相违量。唯违意许。不失言显。○而必为他用法自相下。意许神我他用胜假我他用劣者。敌者立眼等假他用胜云宗之时。岂不失言显他用哉。立假他用胜者。真他用胜宗被非了云假他用胜。假他用劣之宗。亦被非了。有何片差别有替处哉。故有失言显之失(云云)
  会云假我受用义。立者前虽是用劣。望敌证又用胜也。胜劣词虽不定。假用体更无替。故无二差别俱被非之失。又能违宗不出二等之外也(修学房大僧都。)
  问。假用胜劣同故。不非二差别者。能违设虽加胜言。犹可有相符。若胜劣异故。无相符者。遂成非二等。答。不乐为假劣。能违宗假胜。能用分齐是同。然而非乐为真胜之时假我能用独立得胜名故无相符过也。今云。作假用胜能违非假劣差别哉否云事。深细难辨。但付言见之者。实胜劣虽异。于义寻之者。彼此齐等。不只假他体是一。其受用分量。二家所指不殊。其故者。眼等和合名假我。见色闻声总我用别根名之受用。此义内外二宗所许。全无增减。不乐为差别立敌共许者是也。而数论立神我谛。为能受用法。二十三谛为神我所用。自冥性所起也。本宗称之为最胜受用。假我受用降为用劣。爰陈那菩萨。于彼二等差别。为非乐为真他。狭成不乐假他。于假他始立胜言。显无所对神我。二胜不相并故也。不贵假他之胜。只降真他之词也。而胜胜家。虽得一分理。多似失大纲。胜劣传虽有所拘。比胜胜失。轻重悬隔也。
  已上重成上义毕。
  一义云。作假我用胜能违之时。假劣劣言失也。然而胜劣非言陈。故无失言显之失。不失言显者。为他用言显不失云事也。
  左府御难云。假用劣之劣者。用劣之劣也。劣被非者。他用之用亦被非。岂言显不亡哉(是一)假用犹有劣字被非者。真用犹在胜字许被非欤。然者真我用不被非哉。
  自会初难云。用字虽为用劣之用。用言通胜劣故。作假能违之时。用字不被非也。又会后难云。敌者作眼等假用胜能违之时。真我已成用劣。真我用劣者。非立者乐为故。真我用总亡了。
  二等相顺失(差别不成难。)
  勘文云。谓本立者。欲成不成二等相返。谓之差别。彼所欲成。敌者破之。所不欲成。敌者立之。二等相返。差别相违作法也。而真他用胜假他用劣者。是相顺义。全不乖返。俱是劫比罗宗。所乐为也。于中岂存违各别别哉(文)注释同之。
  重成此难意云。于二义差别此也非彼。是云差别。所谓于立敌所许二义。爱自憎他之趣也。若以自家所许之相顺二义。为二差别者。何存与违各别哉(为言)会云。有纵夺二答。先泛尔差别者。义众多故名差别。不同体一故也。未必取舍义势(已上夺答。)设纵会之者。他用言下。有真胜假劣之二义。立者欲取真舍假。彼宗本虽许二义。立今量之本意。欲唯取真胜。言所带故。虽假劣自来。意中遮彼思非立彼。是取舍之义也。就中。若如胜胜义者。嫌敌宗事。恐不足词。一切量皆成自违他。岂皆名差别哉。胜劣义言下本带二义。可有相滥之中许置之。是取舍之本意也。以之返见可为胜劣义证。
  差别义二家意趣大异也。胜胜家以取舍为本。实相返差别为二等。勘意许已相返。为之二等(为言)劣胜传。差别立者边安立之。作能违时方成相违也(如上已记。)胜胜义云。不乐为差别有多意欤。其中注家以同喻上假我用胜义为体(至下可出之。)
  诸量相违失(众量相违难。)
  四分建立量法差别(缘虑自显非缘虑自显。)
  唯识比量有法差别(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
  一因违三法差别(能有四大非四大种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种。)
  一因违四法差别(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
  大作有法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
  注释云。是等差别。皆互返违。立敌亦欲立一破一。准今意许。亦必乖返。会云众量意许。未必如水火相返。唯识比量定离眼识色且本质色。或离识色。不指其体(余传之略。)大作法有法差别。作非有缘性体。共许有性或实等也(且依此二传。)此等皆是。一宗同许。一时相并。何为相反差别哉。今量真假二他也。又非无相返义。真假二他其体异。胜劣用相违故也。
  问。离识不离识。作有作非等。名体实相违。今量真胜假劣。犹异众量。真假虽殊。胜劣相顺。假劣相顺真胜故也。答。真假胜劣设虽相顺。立者取真胜为乐为宗了。假他即为不乐为。虽立者所许义。非今所立故(如前记)
  福贵付七失(破乘章引大疏为胜劣义付多难。)
  案疏意。能违量为积聚他用胜之宗。似双遣立者二意许。何者既言若不言积聚他用胜者宗有相符。明知。违于数论意许假他用劣也。○
  若佛法者。许眼等根假他用劣亦立相违宗时。言假他用劣。可言二共许有假他替处不失言显。既佛法不许假他用劣义。又既立假他用胜宗。何名共许。○未知法差别是何。为当以立者意许真他用胜假他用劣为差别乎。为当以立者二意许与敌者假他用胜为差别乎。若言如先者。即违因明道理。因明道理。敌者能违宗。必是有法与法处。意许之法故。此法差别能违量宗非能别处二意许故。若云如后者。若尔可云能别处有三意许也。若言法处有三意许者。未知是何因明论作法耶。○今者敌论。立相违宗云。眼等必为假他用胜。则同喻他所立成。何者数论。约思量受用。计实我用胜。故有此过也。○又立假他用胜宗时。无共同喻。何者佛法。不许卧具假我用胜。谓胜必对劣。佛法不许实我用劣。何许用胜。相违之宗亦有此类。何者胜劣必相对法。若于自许及共许法。而谓胜劣。今佛法者既不许神我。于何物上论胜劣义乎。若言今所言胜劣。此相夺辞。谓夺数论假我用劣。而以为假我用胜者此亦不然。夺必对纵。佛法纵计眼等诸根实我用劣。假我用胜可谓夺于数论所计假我用劣。而纵许为假我用胜。佛法不许实我用劣。何得纵许假我用胜。若夺假我用劣而纵假我用胜。必亦夺实我用胜而应纵实我用劣故。纵夺之法。必夺一法而纵一故。若言夺数论意许假我用劣实我用胜二。而为假我用胜者。可云唯为假我用不可加胜字。非唯夺劣。亦夺于胜。何许胜哉。若言真假别者。若夺真胜必可纵真劣。又若立者二意许俱夺者。敌论相违宗是何处法乎。不可言能别处意许差别。除于立者二意许之外。既无意许法故○(文)
  此章难胜劣意许总有七难。
  一者二差别俱被非过。二者不乐为不共许过。三者意许二三俱不成过。
  已上三难同言显有失失上会毕。
  四者所立不成过。此难不依胜胜胜劣诤。设虽何义。
  同喻卧具等上。若有实我用胜义者。可有所立不成过。是故可云取假用胜共许义为同喻。不取实我用义不共许故也。故明证抄云。喻须同许故。不得取所乐真他以为同喻。唯有假他受用卧具。一相同喻是同性相(文)
  五者无共同喻过。六者胜劣不相形过。
  今云。假我用胜胜者。堪能义也。假我能用眼等义也。未必对实我劣。是只降真用之胜也。和合假我。假有见闻等事业。总为别依。似用眼等。是功能堪能相依云用胜。非对他实法云用胜。若破神我用胜妄执了。还寻佛法宗。先所呼胜言。唯是假施设方便也。非自许有胜义。譬如渡水了即舍船筏耳。
  七者纵夺不得过。今云。夺数论假我用劣。而以为假我用胜者。以同喻力。正押真胜假劣。以成真劣假胜。何必对纵哉。
  主恩云。他用之下。有实我有假我。神我乐为也。积聚不乐为也。乐为胜不乐为劣也。不乐之劣。还以为胜。乐为之胜。还以为劣。以同喻力作能违量(云云)
  寻云。神我敌者不许之。何云乐为胜还以为劣耶。答。同喻力。正所推成。当真劣假胜。为言然而正取假胜作能违也。
  问。何能违以前有此词乎。答。此事往日有二推。一云。依因喻力。作能违了后。遂可为劣胜。敌者先立知可如此之意也正能违后。如此可改也。二云。能违以前可有此词。敌者先推寻比量过相。出词征责之也卧具等是假胜真劣物也。以之推者。眼等假胜真劣欤可问也。此时立者。不能出词。只相待能违若有过相哉许也。若闻意许者我过忽可显。若如敌者责云者。可背自宗故。闭口不能答也。然间敌者得自在。喻力所行推。先如此定置欤。以此事云。还以为劣等欤。此即为显敌者欲作能违之意也。
  问。若尔。立者既信伏欤。能违量可有相符。若未信者。不乐为犹假劣。未成假胜。责立有何益耶。答。立者虽不出词。心未信故。能违不付相符。然而为作能违。敌者预推不乐为体。令成假胜也(敌者相以前。出之问定事。以审察事可为例。)
  敌者恣进止事。以意许加胜劣言。又以共许言作定立意许等事。可知也。又为成一宗成多量时。敌者于前量不勘过。前量时敌者既起了宗智了后量虽须付相符。全不付之。犹存本宗义故也。今事又此例也。
  主恩云。始立量之时。敌既不同时。岂以敌者假我用胜之义。为片差别耶(文)
  今云。此事不审也。设虽无同时敌者。数论安立此量之时。必拟宜敌者。可对其不信神我之人。即后代佛弟子等也。不信神我胜用之人。必可立眼等假他用胜故也。若不尔者。数论所立量。岂非悟他门哉。

胜胜传

  胜超拟讲云。贞松房先德。难胜劣义云。意许差别者。此非彼云事也。立必为他用。是立此神我用胜非假我用胜。何云假我用劣耶(五卷私记第二文也。)以之可成二胜义。夫差别者。差别此也非彼也。立必为他用之时。意中差别是神我用胜非假我用劣故。成差别也。以之案。诸不乐为宗。非立者之所许。遮非彼故。成片差别也。若尔数论师。虽不许假用胜之义。差别眼等是神我用胜非假我用胜故。二胜差别义。尤被成立者也。
  问。若尔有性量。可是差别相违。胜论意。有性者意许离实有性也。虽不许即实有性片差别。差别此离实有性也非即实有性。可为二差别故。答。此例不齐。师主宗无即实有故。不可云非即实有。数论宗有假我胜物。故对望非彼云也。
  能违宗必与不乐为同事。
  论释能违量。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疏释此积聚他用言。论虽无胜字。量义意必然。知积聚他用者。即是积聚他用胜也。而论既云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以知积聚他用胜。是法差别云事。故疏云。彼积聚因。今更不改。还即以彼。成立意许。法之差别。积聚他用既云以积聚性故因成立法差别积聚他用。此即指能违量所成立假他用胜也。
  假劣摄属乐为事。
  注释云。○问。若二用胜为二意许。假用劣义在何处耶。答。摄属真胜所乐宗中。是故文中不别举之(文)
  难云。二胜互带二劣者。二差别各可有真假二。若尔一自相下。可有四意许。岂要有二等义哉。又立者宗。成乐为时。可犯一分相符。有假我劣用故。敌者能违。成不乐为时。可有违宗失。带实我用劣故。若云真假劣用不正意许者。四宗中何。若傍义准宗者。二胜差别。既非言显。何以彼所带二劣用。为义准宗。义准宗必言陈傍成故。况假他用劣。真他用劣。既带他用言。何云傍义准宗。义准不带言故。又此义意。与所立法者。可是乐为所立。岂以义准为所立宗哉。若又不顾论宗者。可正所立。何云非正意许哉。乍为乐为差别。非正意许云事尤不然。
  胜超云。疏释能违量。但可难言假他用胜。不得难言实我用劣(云云)今案此意。不乐为片差别。有假胜真劣二义见。不乐为片差别。有二物中。若立实我用劣者。可有违宗过故。但可立假我用胜为言以知以真他用劣。摄属不乐为假我用胜云事。又若以假用劣。为片差别者。如何不云不得难言假我用劣。知假用劣。摄属乐为神我用胜边云事(是私案也可秘之。)
  立者前无假我用胜片差别事。
  注释云。问。有如大乘对他立声无常。意许是识变无常。以之为差别。纂破之云。今谓不尔。如成他用。共许有假他。替处不失言显言无常者。无共许有非是识变无常。替处亦失言显。何名差别(以上)若数论不许眼等假用胜。然即以彼为差别者。即违纂云二共许有假他。替处不失言显。○答。大乘全不许非识变无常。故遮识变时。亦失言显相。数论虽不许眼等假用胜。然同喻卧具。共许假用胜。由此替处不失言显○。
  今云。此义意者。虽不有法之上义。以同喻卧具之力。言陈之下。令有假用胜义。不是正取同喻。其体虽同喻。其义通宗下。能违宗眼等上假我用胜义。即是敌者宗也。
  主恩云。往年一见注释所难及会释等。○信有法差别作非大有缘性。是弟子五顶之即实有之义。还削法差别假我用劣之立论意许。谬为假我用胜敌论之差别也(云云)
  现行注释。以同喻上义。为片差别。主恩何云取敌论差别耶。可思之。

明本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