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明本抄第十三

后料简下

  若有两俱不成(及非勤勇问答。)阙减过性。不定法自相并不。二十七不成违决自他共。
  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及与相违事子岛云。若有两俱不成量。必无不定及相违。两俱不成。阙初相失。不定阙第三相失。相违阙后二相失。故此三失。无相并之理(为言)
  第七句无常性故因有两俱不成事。
  九句义私记(子岛)云。问。第七句作法如何。答。声生论师对声显论师立量云。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性。无常性故。同喻如电空。异喻如瓶等是也。○问。声生声显。俱不许声上无常义。故因可有两俱不成。而何偏云有不定。答云。此疏云。此因虽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今取不定亦无有过(为言)问。不成不定无相双。而何此量有相双。若。不成不定不相双。道理所定也。然今此量。所有不成失。是真过也。不定是似过也。问。何故云似过。答。凡着不定过。以遍有法上之因作物也。而此无常性故因。不遍有法阙初相故。有两俱不成失。既以因体无。不得作不定。故云似过也。问。无余过。有真不定。可为此句体。而何以似不定。为句体耶。答。九句门不顾初相。只就后二相所判也。故偏取不定。为此句体也。○(文)
  注释下云。问。九句之中。第七句因。岂非并有不成不定。答。彼不顾初相。且约后二相示其作法。非真不定。所以者何。夫不定者。以有法上极成之因。诤未了义。因转二品。犹预不决。若因不遍有法之上。虽依妄因于宗生疑。故真不成无真不定。然处处文。或以不成不定等过并破他者。但似立名。非是真过。
  明诠观理等。并同此义。且存此传。疏云。此因虽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者。许九句门外有不成。今取不定者。九句门取不定边。不顾初相(为言)九句本就后二相。显彼差别。各示其作法也。是故无常性故因。拟初相应有。为作法也。不云不具初相之当收九句也。
  疏私记引邑记明灯钞。不述自义。九句义私记。上纲御本意欤。可玩之。余德传如本钞。
  子岛九句义私记又云。问。纂中作四句云。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即九句中三句。及后三句中初后二句(云云)其后三句中初句者。此第七句也。此句既有遍是宗法性义。何云有两俱不成失耶。答。其于有法声之处。有能诠响音。是即无常。故无常性故因。遍一分有法。故云尔也。故邑记云。响音入宗。理亦无失(云云)
  依此释者。纂要为作句数。遍一分有法故。具初相云也。能诠声正有法也。实有两俱不成。可思之。
  及非勤勇问答一。
  问。纂要中。问九句摄后三相违之义云。又彼九句望违于常及非勤勇。此但违法。如何摄四非勤宗者。前所出之第七句宗也。既以此为法自相相违因。明知两俱不成与法自相。相并云事。答。纂要及非勤勇问者。或问第六句。或问第七句。先德诤也。因之昔延长圣代。降弥 纶之明诏。五大寺学生。善因明者。竞有勘文。大安寺令扆。东大寺平升。同立以第七句。为非勤勇宗之义。专寺平源。或大寺贞胜等。存第六句义。今依第六句传。何为难哉。
  第七句传(东大寺因明师付十难。)
  一违论颂过(理门九句颂云。所余皆不定者。一三五七九不定也。第七句既不定因也。何混摄四六句耶。)
  二违纂颂过(颂云。二八为正因。四上相违摄。所余皆不定文所余皆不定者。亦五句也。准上过可知。)
  三违如理记过(彼记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俱违法自相文所作勤勇二因。望第四第六常宗为法自相。为言。)
  四九句摄过类过(若非真法自相相违者。岂九句因摄过类耶。)
  五有问为答过(若言望违于(常)宗者。四六句宗。及非勤勇第七句者。问既问三句。答何不举第七句耶。)
  六违首记过(彼记云。望违于常及非勤勇者。第六句。云云。)
  七过相相滥过(相违后二相过。不定第三相过。何令一混哉。)
  八总破文章过(夫见文体。一篇述志。上下相通。乃成其义。今此纂要之文。见释始终。起自问文。至于答词。唯说四六句摄余三相违。都无第七句可问难之理。何可执非勤勇之三字。以破纂要师之一章哉。)
  九违四依过(弥勒说四依云。依义不依文。乃至。依智不依识云云。今依非勤勇文。不依相违不定差别道理。岂不违慈尊哉。)
  十违因明师过(我朝因明师。始自东大寺大法师长载等。至于当时僧纲并诸学者。皆学第六句之义。部类之多则为证也。)
  第六句传(大安寺大僧都令扆付多过)
  一违论颂过(理门颂云。常无常勤勇。恒住坚牢性。非勤迁不变。由所量等九文第七宗名非勤故。)
  二违疏文过(疏上卷。九句宗总为四类。云○一非勤勇。后三初云云。)
  三违记释过(如理记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云云常宗者四六句也。非勤勇者第七句也。)
  四二问无别过(若云九句具摄四违等者。举四六两句为问。又彼九句等者。举前二常宗及第七句合三句为问。此即二问差别也。若非勤为第六句者初后二问无差别。)
  五不知似相违过(九句中。四六正相违因也。勤非勤两宗相违。亦为法自相。是似相违也。若非勤第六者。不知似相违。)
  东大寺平升加难云。非勤之名。虽通常无常。而声非勤者。是无常义也。故定宾疏及明灯抄云。非勤与迁是无常异名(云云)何云常义耶。
  今云。虽有二义。本朝古来明德。多立问第六名之义。所谓东大寺惭安。同寺长载。药师寺真惠。同寺隆光。专寺空操律师。南寺明诠僧都。花严惠畛上纲。三论祥势大僧都等。陶甄文理。同传此义。上所举十难。取可为此传证。俱于所付六难者。第六句常宗。虽不云非勤。纂主有别意。故名非勤勇宗也。凡勤发物是无常者。缘起道理也。声论误以无常家勤发因。横立常宗。为显此非。呼常宗故名非勤勇也。理门及疏等释。付比量正言支。常与非勤各别列之。纂主存别义。不相违。次二问差别。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如何说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者。初于所成非成道理难之。又彼九句望违于常等者。付论出作法。设问。重意者。论四六相违。喻举法自相过。以何知。此外论主摄余三违云事(为言)更非以单重为二问差别也。况前举四六句了。更设别难者。唯可举第七句。何重又举四六哉。单重差别。还不顺道理。次非勤。无常异名云事不可尔。现见世间。勤发物必无常。非勤物有空等常法。定知勤顺无常。非勤是常异名也。
  三相俱阙量。
  声论师立量云。声常眼所见故。同喻如虚空。异喻如盆等(云云)今此量三相俱阙。故犯两俱不成。阙后二相。故兼可有相违因过。
  本云。三相俱阙量有无。先德有诤。若依南寺明诠僧都传者。陈那贤爱唯立六句。故疏云。陈那菩萨。因一喻二。说有六过○无阙三者○施无厌寺。有一论师。名为贤爱○。亦除第七(文)陈那以来。虽有六句七句二说。陈那贤爱存六句之说。言有第七句者。西天余师义也。若依愿晓意者。陈那以后。约因三相。辨阙过有二类。若无体阙者。无第七句。若有体阙者。可有第七句。已陈能立言支。设虽三相俱阙。何非阙减过性。故疏云。陈那菩萨。贤爱论师等。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文广如本钞。)
  今云三相俱阙量。本疏及略纂。明出其作法。故可存陈那立第七句之义也。况不善因明师。谬有立如此量者。定可勘其过。若于付过者。岂不为之阙减过性哉。故贤爱陈那等。有体阙立七句。无体阙除第七句传。能顺本疏上下。此义意。两俱不成量。阙后二相边。不摄因十四过。只名阙减过。阙减过性。本三十三过外过故。下喻见之。同喻能立不成。异喻能立不遣过也。
  又案。陈那于阙过有二种。若于无体阙。不立第七句。疏上卷云。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者。此意也。若于有体阙者。亦许第七句。下卷文是也。但陈那以无体。为正阙减过性。故可为六句师欤。故疏云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者。陈那正意存无体阙欤。
  问。陈那立有体阙旨。疏文分明。以何知。正以无体阙为过性云事。以无体为阙释。唯说六句。论无体门(为言)非云以有体阙不为过。何舍明说依隐文哉。答。阙减过性者。三十三过所不摄过也。故论述诸过了。至下别明之。而有体阙者。皆兼自余过。疏述义少阙了云。随应各有。因四不成。同喻俱不成。异喻俱不遣。或具二过。或具三过(文)爰无体阙。既不陈其言支。岂为言支上过哉。故疏上卷。述无体阙了。俱名阙过非余过摄。方知。余过有所可推。不别为阙减过。唯无体阙。是论所说阙减过性云事。次会疏不□文故唯六句者。大欲表陈那菩萨是为六句家云事。以唯以无体。为阙过为其故也。不尔以故二字。难消者也。
  缺减过性事(阙减过性者能立缺减之过也。)
  古因明师(以宗因喻三支。皆为能立。三支言皆显诸法本真体义。为其能立故。于其三支明缺减也。)
  陈那以后(以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诸法体义法然而有。非依言始立。故于能立因喻。因一喻二为三。约此论阙减也。
  古师有二义。
  一者。自古至世亲。皆立七句。
  疏云。世亲菩萨。缺减过性。宗因喻中。阙一有三。阙二有三。阙三有一。
  二者。陈世亲以后。唯立六句。
  疏云。世亲以后。皆除第七。以宗因喻三。为能立。总阙便非。既本无体。何成能立。有何所阙。而得似名。
  新师二说。
  陈那贤爱(唯立大句)
  疏云。陈那菩萨。因一喻二。说有六过。即因三相。六过是也。阙一有三。阙二有三。无阙三者○施无厌寺。有一论师。名为贤爱○。因明一论。时无敌者。亦除第七。
  自余诸师(不除第七句。)
  疏云。自余诸师不肯除之。标○虽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数论者。执我为思。不申因喻。岂非过也(已上无体阙第七句。)又虽有言。而相并阙。如声论师。对佛法者。立声为常。德所依故。犹如择灭。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种。此德依因。虽有所说。三相并阙。何得非似(有体俱阙。)由此第七。亦阙减过(文)
  以上疏文。就自余诸师。于有体无体。示三相俱阙作法。
  疏下卷云。此之缺减。古师约宗因喻。或七六句。陈那已后。约因三相。亦六或七。并如前辨。或且约陈那因三相。为七句者。阙一有三○阙二有三。○如立声常眼所见故。虚空为同。盆等为异。三相俱阙(文)今云。古师缺减。云或七六句者。世亲已前以后二说也。陈那以后。亦六或七者。陈那贤爱云亦六。自余诸师云或七也。并如前辨者。于新古师。略指二家。并让上卷子。或且约陈那已下。述别义也。若有体为阙者。可云七顺师(为言)
  同上卷初文。则因三相。六过是也者。且于无体阙出六句义。又虽有言。而相并阙等者。依陈那有体阙。出俱阙句也。下卷亦六者。指彼无体阙。或七者。自余诸师也。或且约陈那等者。有体七句也。若尔陈那。并许二门。疏上下分明也。何以陈那为六句家。云或且约陈那已下。述别义耶。答。自余诸师不肯除之下。如数论师等者。出无体阙中第七句。又虽有言等者。又举有体俱阙也。是皆余师中。释第七句文也。何以又虽有言等文。还属上陈那义。文言隔越。又无表别义之词。况终文三相并阙。何得非似。由此第七。亦阙减过者。结成七句义。对前六句义之词也。陈那犹七句义者。余师对谁成之哉。不可云对古师。彼彼本不许因一喻二义。今文云而相并阙。于新师成故。不可云对贤爱。贤爱同陈那。陈那许有体阙。贤爱岂独六句义哉。
  阙过有二种(新师)
  一无体阙(疏云。无体阙者。谓不陈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若陈因言必有体阙。三相既义。故非无体○但名阙过非余过摄。)
  二有体阙(复有二种。)
  少相阙(疏云。以因三相。而为能立虽说因三相。少相名阙。)
  义少阙(疏云。因一喻二。三为能立。虽陈其体。义少名阙。)
  疏云。贤爱论师。陈那菩萨等。以无体为阙。故唯六句。虽唯陈宗。元无能立何名能立阙减之过。诸德皆说。总有七句(文)
  今云。此释亦于新师出二家。贤爱陈那者六句师。自余诸德七句也。即同上卷。可思之。
  寻云。有体阙中。二种阙义如何。答。疏文如上抄。一者少相阙。因有三相。若阙一是过也。付因见之。同异喻过。是因过也。二者义少阙。以同异喻名为因义。二喻言支虽有。而非二喻义。是喻过也。
  问。以喻名因义者。二喻无体阙。又是可义少阙。若云然者。疏无体阙者复有二种(文)不许无体义少阙哉。答。二喻无体阙。可摄义少阙。但疏于有体开二种者。无体阙颇相似古师义。不陈二喻言支之过。设虽不寄因相。自直有过。故有体阙。古师不开之。于陈那以后三相之故。义少阙偏为新师所立。且约有体阙。出之。而依实云之者。二喻既因上义也。设陈言阙同异喻义(常宗以瓶为同喻等也。)设不陈言为过。皆是因上义阙也。陈那岂少相义少外。论余阙哉。
  问。上卷末文云。若陈因言。必有体阙三相既义。故非无体(文)三相既义者。指义少阙欤。既云故非无体。知无义少阙无体云事。答。此释意。颇异常旨。先设虽陈因言。若不说二喻言。岂非无体哉。何云必有体阙哉。又相是义少阙也。何云三相既义哉。今成其意云。说因阙二喻。直见喻者。虽为无体阙。若自因传见之。必因上义阙也。所以付因云少相阙也。不尔甚不得意。但三相既义者。相者是状也。相状是体上义用也。所以虽为喻义少阙。犹可云因相阙。故疏云。因一喻二。陈为能立。义少阙者(等文)义少阙于因一喻二论。而因一喻二即因三相者。是常途说也。又上卷上文。述陈那无体阙。因一喻二说有六过。则因三相六过是也(文)其意亦同。
  问。因一喻二。是义三相。一因二喻。是言三支也。今何相滥哉。答。对古师因外有别二喻体者。设言三支义若义三相相。皆名为因三相。若于陈那。开二喻言。摄一因体之二门。各别论时。因一喻二名相。一因二喻名言三支也。相外名义。是强差别二门之日谈也。云尔不相不名义。今云三相既义者。以义少阙中无体阙。即为因少相阙也。重意云。直于喻显过。必是义少阙也。此有无体有体二类(以不共许法为喻。犹是有体阙(既说)言故。)设虽喻过。属之因时。名少相阙也。但于初相过者。义少少相。其体难辨。
  问。陈那意。宗是因义。即初相是也。若尔者。义少阙时。可在宗处。若留于因处者。与少相阙。有何差别哉。答。三支皆属因时。以宗为因义。但阙减过性。约能立论故。设虽少相阙。犹是以初相阙关因处也。
  义少阙必少相阙也。少相未必义少阙。所谓同喻异喻。对宗不谈。举之因阙二相。是唯少相。非义少句也。
  阙减过性。义道甚幽微也。而往年得此案了。今度再治之处。依为至要。记入之。
  不定法自相并否。
  本院私记下云。问。凡有不定量。并有法自相相违。更有不定过。此为真法自相相违耶。答。约此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真过有。似过有。即其真过者。此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也(明诠大德等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必有不定过。非真法自相相违。破有句法自相相违等也(甚以成笑。戒灯大德传也。)有人云。不阙后二相。所有法自相相违。或有不定过。或无不定过(云云)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不定过无。真法自相相违。即破有句法自相相违。唯识比量法自相相违等也。不定过有。是似法自相相违也(云云。真惠大德传也。)有人云。有不定量。相并法自相相违。若彼能违量。作不定时。以本量所有同不定着。而因明道理。而如是同不定回出道理无。故能违量无不定过也(春德大德传也。)有人云。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并有理都无。而有不定量。法自相相违有。见有不定过着。非法自相相违。不定有不见。而直法自相可令违道理见。着法自相相违。故彼不定过。为显法自相相违。而出不定过。彼不定过。非为过也(等云云。隆光大德传也。)
  问。不定过。显法自相相违。非不定过为过之意如何耶。答。不定过可令有本量因不定见许。置彼为如言出不定过。非谓别有不定过。本量因不定令有许。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违相并理无也(云云)今云。此记载五传。且可存三松。上纲自云。我昔往往。传唯识比量非真过之义。今因明优长之后。方知是真过也(云云。黄双纸说也。可谓是因明之玄旨也。末生岂不归信哉。今推其意。能违有不定作法者。谓作决定宗之作法也。无不定真法自相者。作不定宗之作法也(如常可准。音石传以有为相量为证。)
  问。此义有证耶。答。纂要释唯识比量法自相云。然法师意。据不定不离。与作决定。非据不定因复作决定过(文)据不定离与作决定者。初三摄法。有离不离二类。与其不定不离之宗为正因(为言)非据不定因复作决定过者。非望有不定过之因复并作相违因过(为言。决定者。对不定因。相违因云决定也。故上文难法自相能违云。此有不定。何名决定文。大疏云。令宗决定。故名相违文。)意云。本因既犯不定过。故能违还用此因之时。似复可犯不定。而能违既立不定宗。以离不离二法。总为同喻。故无一边作之不定(为言)
  问。所违不缺后二相者。如何名相违因耶。答。能违既成立。非相违因者。是何过哉。
  问。既不缺后二相。故无违害自宗之义。全不可得相违因名。是为宗过。可摄比量相违。设于因所犯者。共不定也。答。本量所用因为敌家正因。能成相违宗。岂非相违因哉。又不得成自宗。有共不定。故宗中比量相违。自大非所诤。但能违因非别因故。非毕比量相违。必带相违因也(为言)亦非相违决定。本量有失故。所以三松御传。不及缺后二相。而又相违因也。
  问。此传意者。所违遂不缺后二相欤。答。若能违成已之时。还见本量者。非无缺后二相之义。因是宗之所随也。是故因同品。必须为宗同品。依此义一切具因义物。皆为一类。夺收同喻。望本量宗。既不同名。故缺后二相也。然而本是不定因故。以不定阙后二相为实义也。
  重案此义。见因转宗异品。或纵而为异品付共不定。或夺而为同品令缺后二相。前门依宗异品义。后门依因同法义(为言)真过云意。未必可例常途。只敌者勘过之中。有如此之门(为言)此传虽似假设。深有实义。诚非因明优长之人者。谁传此义哉。有为相量。唯识比量法自相等。可沙汰合。并如寻思抄。
  二十七不成(子岛私记引明灯钞。)
  两俱四句(一有体全分。二无体全分。三有体一分。四无体一分。)
  随一八句(一有体他随一。二有体自随一。三无体他随一。四无体自随一。五有体他一分随一。六有体自一分随一。七无体他一分随一。八无体自一分随一。)
  疏中卷云。两俱随一二种不成。所依唯有。因通有无。然皆决定。两随一无。所以并得。能依有无。以为诸句(文)
  犹预六句(一两俱全分犹预。二两俱一分犹预。三随他一全分犹预。四随自一全分犹预。五随他一一分犹预。六随自一一分犹预。)
  寻云。犹预不成。何不分有体无体句耶。
  疏中卷云。犹预不成有。所依能依。虽复皆有。因不决定。故总为句。不分有无(文)
  所依九句(一有体全分。二无体全分。三有体一分。已上两俱所依。四有体他随一。五有体自随一。六无体他随一。七无体自随一。八有体他一分随一。九有体自一分随一。已上随一所依不成。)
  寻云。何故无无体一分句耶。太贤师作此句云。数论对佛法立量云。石女儿及余声无常。德句摄故(云云)答。邑记云。无体之因。若许于宗一分得转。即非无体故。云无此句。文。
  又寻云。何无无体他一分。及无体自一分三句耶。疏中卷云。所依唯无。能依通有。但两俱随一所依不成为句。故无他自无体随一一分所依不成。若许自他少分因于宗有。必非一分随一所依不成(文)
  又寻云。何无犹豫所依不成耶。依之略纂约犹豫不成。分十二句之中。列犹预所依不成。加之文轨玄应·定宾等诸师。皆许此句。疏中卷云。亦无犹豫所依不成○所依若无。不犹豫故。时或有释。亦有犹豫所依不成。疏既盛行。人多言学。依文诵习。未曾辄改。有释者文轨等也。略纂同彼意。
  纂要云。问。有自犹豫不成。亦自他共所依不成耶。答。有不于有法犹豫。于有法犹预。即非所依不成。疑决异故。又释亦因犹豫。亦犹豫所依不成。如因犹豫。得名不成。有法犹豫。何非因中犹豫所依不成。且据决定所依不成。相对以明。但于因疑。非疑有法即是此过(文)
  既有二释。何以一释为难哉。
  相违决定自他共事。
  本云。可限共比量也。凡一有法上。有各别共许因喻。立敌二因。各成三相。成相违二宗。令敌证者不生决智于一边。故得不定因名也。若限立或限敌。既无各自决定义。何云决定相违耶。依之唯识灯云。夫言决定因喻共许。述所立因喻必须两许。不许自他违决也。又纂要云。又相违决定因喻共许(文)此文亦限共比量。况略纂作问云。六不定中。前五各有违自他共。何故第六无其自他(云云)意显也。答此问云。两宗乖返。名曰相违。因喻各成。称为决定。故决定因。唯其共也。前五不尔通他自(文)问答之意。明限共比。嫌自他。加之疏中。释不定因名云。二因皆不能令他敌证。生决定一智故(文)但疏五十四不定文。出不定种许也。不云皆为真过。
  今云。如此义者。正比量岂通自他二种哉。正量若不限共比者。二正因相并。何不通自比等。若许其义者。非违决者。何过哉。且立者自比量之时。就彼宗。他喻他因有可成相违宗者。敌者必取之可立三支比量。能违所违各无过相者。岂非违决哉。于我宗彼此量齐而无胜劣之旨。立者岂不犹豫哉。余作法准可知。但于慈恩淄洲释相违者。先疏主释。只非出句数之文。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他比违他及共为失之释。不只限相违。大定众量过失真似之文也。轨辙岂嫌违决哉。以之可为定量。次淄洲释定难会通。但自他虽有违决一分义。犹不如共疑因。其旨如本义趣。各自决定义。专可在共许因喻故。是以疏主。兼胜劣俱为真过。纂主取胜舍劣之日。不名违决。云然非不许疏意。彼银铜铁三轮王所具象马等。或名七宝。或不摄宝。是依胜劣立名不定。今又如此。自他共三量之中。若谓胜者。可共比量。然而正比量既通三种。过相又通共比违自等。以之可知。仍且可存疏意也。
  予一期案。前后虽区。渐探屡决诸义。巨细悉归子岛一说。奉谒龙花。以仰悟解之加被笑。
  因明之事。本无其功。随又废忘。今年春秋之间。聊加覆审。或拾往日遗草。或有当时润色。至十一月一日。如形终篇。其间迷谬失错等。深虽恐冥显。随分清净之志。大明神可垂纳受。病恼相续之间。未及再治耳。
  建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贞庆记之。

明本抄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