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明本抄第十二

后料简上

  自所余法。以他同为同。论文所说。自他共九例。共比他不定。他比自不定。他比违他。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今观后三。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事。
  子岛记云。次文云。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云云)此文意何。答。此文意云。四大种外余法。皆入同喻。故无不定失(为言)问。其余法者何物耶。答。子孙微等也。问。以子孙微不入同喻。如何可有不定。答。作不定云。为如色声等。许除四大体非无故。所说有性非四大种。为如子孙微等。许除四大体非无故。所说有性是四大种(北院僧都传云。改是四大种。可云非非四大种云云。)
  问。何故以子孙微为不定敌。答。子孙微以四大为体。是故以为自不定过。为简此过皆入同喻也。
  问。由除四大即简子孙。岂得子孙作不定耶。答。彼宗唯言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不言地水火风子孙微等。由此当知。除四大时。唯除本微不除子孙。故引子孙得作不定也。因明之法。立宗之时。可成同品之物。自然成同品。可成异品之物。自然成异品。以异品之物为同品。非可成同品。以同品之物为异品。非可成异品。同异二品自然无滥。然则子孙等。若可成异品者。虽云皆入同喻。岂变成同品耶。若本可成同品者。何劳云皆入同喻乎。岂非无用耶。答。尔也。至如水火相违之物者不待言。定自然为同品为异品。然今约此子孙。颇以难判。以不名四大故。为非四大种宗即成同品。然以四大为体故。亦有可成异品之义。故不云皆入同喻。敌者以四大为体之边。勘成异品可作不定失。故为遮此滥云皆入同喻也(唯识比量中有可例事。可见之。)
  注释二难(难明灯钞子孙微义有三难第三难别事也。)
  一宗因乖角难。
  谓子孙体若是四大。除四大因不可转彼。若此因转彼子孙微。子孙微体应非四大。既尔如何以此一物。望除四大因为同品。望非四大宗为异品作不定耶(云云)
  二九外无实难。
  谓实句有九。即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其子孙微等。若非四大。以之当摄何实句耶。如何恣云彼宗唯许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不许地水火风子等。况彼所引地水火风父母之言。还亦显有地水火风子孙微义。岂言鹿母证无鹿子(云云)
  本云。胜论宗唯言地水火风父母常极微。不云子微孙微。随勘所别差别他不极成本作法。胜论师对佛弟子。立四大种常之量也(云云)明知彼宗意。四大种名。但目父母常散极微。非子孙微等无常法云事。是故因云除四大之时。偏除父母极微。非子孙等也。故引子孙等。令关许除四大体非无故因。又依四大为体之义。勘成异品。可为不定敌。为遮此失。皆入同喻无不定失云也。况守朝已讲云。父母极微合生子微。七七子微合生孙微。今此子微等。量德合故。不越父母极微量。父母极微未合之前。四大种也。明知合后非四大种。若依此义。子孙微等非四大种。亦量德合不越父母量。故以此义可四大种。是以言之同喻即成同喻。言之异喻亦分异喻。同异义浮随言即定。故三支外备词。云皆入同喻之时。决定成同喻。无可分异品之义。故无不定。凡虽不三支中简别之言。非无外遮失之义。彼声论师对胜论师立量云。声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犹如声性。响音无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转因有不定失。疏主遮此失云。响音入宗理亦无失(云云)例是可尔。所以水火相反之物。立宗之时同异二品自定。今子微等。二品相滥同异难定。故依入同喻方成同喻。无不定失。
  问。若依属四大种之义者。入同喻之时。岂非有所立不成耶。答。以非四大种义。摄宗同品了。何有所立不成哉。摄同喻之时。不见属四大种之方故也。
  今寻云。子孙微上。若有二义者。设取一义。虽为同喻。犹依一义可有所立不成。如彼唯识比量能违以五根为同喻时。虽有离边。亦有不离边故为过。又依他恒转识之量。泛尔立依恒转识者。虽有依他恒转识之义。以不依自恒转识之方。云可有过。亦同之。一喻依上有二喻体量。若不简者必可有过。子孙微设虽狭为自同喻。犹难去其过。爰知偏是摄四大种哉。
  寻云。子岛记唯识比量中有可例事(云云)其例如何。今云。唯识比量因。置自许言。令关预他方佛色。其他方色。敌者不许之。设许之。如此土色可有离不离诤之物也。而依立者前不离一边。令关豫因也。其义与今子孙微。依非四大种一边。入同喻相似。仍为例也。彼立敌二家离不离不定也。此立者前四大种非四大种有二义门。然而义门不定之物。一边取定为同喻事同也。故为例欤。
  本云。今案唯识比量有可例事者。可有二意。一云。眼识上四有为相。望眼识不即不离。若依不离义即属同喻。若依不即义亦属异品。同喻摄者。所立不成。若异喻者所立不遣。同异二品难判故。若入同喻无前二失。二云。八识自性不一不异余七识境。若依不一义可为异品。若依不异义即是同品。二喻难定。故入同喻。愚案如此。实义可寻(已上)
  仁觉私记云。○问。在置除四大简别。既遮不定过。何复更言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耶。答。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者。非因置除四大简别。遮不定过之后。犹余法中。有可成不定敌之物。为遮彼过。言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凡除四大自余法。皆为同喻。所以因言除四大。言势长言无不定过。故疏中卷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无自不定(云云)
  此记意者。因置简别。除四大种。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故无不定为言。意云。因除四大简不定了。然犹恐余法中有可为不定敌之物。所余法皆入同喻。故无不定云也。故疏上文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无自不定(文)其意同之。无不定过者。依因简别。同喻等言。无不定过云也。言势长言无不定过者此意也。依此传者。自所余法皆入同喻者。如色声等等言注也。无不定过者。通因喻也。
  今云。此传无殊难。但无诤非四大种之物。事新云入同喻。专似无用。若虽无其由。显等言意者。自余量亦有此例哉。劳简别必有由哉。又入言颇有心。若无异义同喻者。不□文势。仍犹不如子岛欤。以他同为同以他异为异事。
  今云。以他同为同者。后三相违以本量同喻为能违同喻。今同者约喻依论之也。以他异为异者。诸德各烦。今争得旨。试设一假会释云。异喻本不必有依。设虽有依。只与无依同。无所立宗名异喻也。是以取同喻异喻。其相自元异也。而所违量能违量。皆先定同喻相了。异此无所立之处为异喻。故同与异其义虽殊。返又异喻相从同喻。故疏正解以他同以同义了。其上以他异为异句。相违相从而来也。
  问。且就有法自相。实等与本量异喻也。而能违非有性量宗同品也。全非异喻。焉有以他异为异之义耶。加之疏文相于同异二喻。别别解前后量。暗以异喻相从同喻云事。全文所不见也。况二喻大异也。相从云事不应道理。答。以实德等为难。不当此义本意。异喻自元正滥。无宗之处假说为异喻虽。有喻依用其依不如同喻。有依无依无所立宗之边。等无差别。仍此难无用也。今义势者。不欲定物体论其前后不同。是故以他同为同之因。设所违设能违。无委曲。只此同喻上。宗无之处。皆知异喻(为言)若尔异喻偏同喻之遮。相对相从来(为言)重意云。前本量以同异性为同喻。异喻其同异性为所对本相从。今能违量。又同异性为同喻。其异喻义。又以同异性等为所对本相从。此义既能违所违相似故。疏如此说也。准常相生疑。会释恐不可得欤。
  先案云。实句虽立异品。敌前是宗同品也。不为以他异为异之物。异中所残龟毛。云以他异为异也。于立敌同异喻。总有三类。一立同敌同(同异性)二立异敌同(实等)三立异敌异(龟毛等)立前异敌。前同之物。且不论之也。以他异为异者。亘后三相违。龟毛等也。
  问。若如此义者。法自相能所违。同以龟毛为异品。岂又云以他同为同耶。答。彼正有异喻依故。云改他同喻为异了。何有此义哉。后三相违能违。无异喻依故。以喻体作句也。
  论文所说皆共比违共事。
  自他共九例事。
  子岛私记云。次文云。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违他非过。他比违他及共为失。违自非过。义如前说(云云)此文意云。诸自比量违共与自为失。违他非失。谓共比量亦复如此。诸他比量违他与共为失。违自非人。其义具如疏中卷说自他共不定等之处也。
  问。先云何云自比量自等耶。答。若宗因喻。俱以自许法立量。云自中自比量。若以自许法为宗。以共许法为因喻。云自中共比量。若以自许法为宗。以他许法为因喻。云自中他比量也。共中三种。他中三种。皆准知之。
  今云。见记意。分别九例总有二重。先就比量形势分别。次其量犯过亦分种类。初九例者。就量当体。以宗为自他共。以因喻望宗亦分自他共。故共中共等。九例不同也。故初自他共言名宗。后自他共言名因喻(已上一重。)后门于彼自他共比量。勘过相。以自他许等法。付过有九。今门能违所违相对(显过破虽无别能违是义势犹同也。)成句数。不同前门本量中宗与因喻相对作句数。今此二门处处随应述之。似有相滥。仍记文豫开示之。
  问宗因喻犯过。分九例事如常。此外若于其所违量。亦有九类者。对彼一一。更可论过相。过相句数恐可众多。所谓如三十六相违者。是因过也。四相违各有九过故。限此数。而若于彼所违。又有九类者。九个三十六也。可有三百二十四相违。本书不出之。如何。答。先总于诸比量。分自他共。其理必然也。未待过相得自他共名。其自他共又有自他共。既是一门九例也。何始废之。但合二门者。可(巧)过相句数云事。不可尔。三支既各别也。宗犯过。宗中自他共句类可殊。因喻自他共非所论。非因喻过故。因喻过亦尔也。是故过相句数。只是后门也。二门总合不可为难。若宗因喻关预不关预邪正。前门也。于彼无论三十三过句数
  共比量他不定事。
  问。疏云。诸自共比。违共及自。皆为过失。违他非过。而断引有人云。共比他不定非过(云云)破此义云。共量为生他解。因唯自许。而得为因。以正翻邪。唯他不定。何故非过(文)有人同疏。断何破之。答。断初破有人。他不定为过。次文云。或可他喻非自所许。是故非过者。述他不定非过之义也。又云。或可立量欲令他解。喻自虽不许。是他宗所许。故他情疑。亦说为过者。止立非自所许之道理。述非过之旨故。又依为过之意会此道理也。终文云。或自共量。唯他不宝。非不定过。为违于他。立自共故者。还成自比量他不定非过之义也。往复立破作二释。辄不可是非。但以同疏主解释。可知禀承实义欤。
  问。虽作二释。非过者是有人义也。断主破之。后一往虽释非过之旨。犹非本义欤。答。纂要出有人共比他不定为过云义。此义不然。既云共量。即共因喻。于他不定。喻非己许。故非为过。或得是过(文)此释以为过。为余师说。能破下故非为过(文)断纂互破彼此二义。何以为所破定非实义哉。又如理师。牒或得为过之后释。错也(云云)错者不正义也(为言)
  他比量自不定事。
  疏中卷云。他比量中。诸自不定。皆非过摄。立义本欲违害他故。他比量就他宗法门立量破他。共许他许法门。关三支故。违此为失。自许法他不许故。不关三支。故违此非过(为言)
  问。纂云。就他破他。于他及共自不定皆为过(文)断云。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种不定俱说为过(文)依此等释他比量以自他共不定皆为过。如何。答。他比量自不定。或为过不为过。二说别也。疏纂各出一义(已上纂里书。)问。二说中以何为正。答。以疏为本。纂述不正义也。故如理师正。纂文所叙恐错(文)错者非云文错。非正云错也。
  问。见纂一段。他比量。自他共不定。皆为过云了。破有人自不定非过数云义。若破他于自不定非者如毁他非他引同于自岂非是过为量亦尔(文)既破他师成自义。知纂家本意云事。又义断上难璧公了。自述正义。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种不定俱说为过(文)处处一同。岂非正义耶。答。纂述共比他不定或为过或不为过。二师中。初释同疏意。或得为过者。疏外一释也。准之纂述一义也。
  或纂意约宗他因共他比量。见立者自分异品法。关因成自不定为过数也。疏意约宗因喻一向他比量。自不定非过(云云)数云也。重意云。纂要约他中共比量自不定为过。疏意约他中他比量。非过云也。疏纂其意异也。何为相违(以上依或九句义私记意成之。)
  问。纂要自共比量。他不定非过。若如此义者。自共中他比量。他中自共量。以他不定。应为真过。何云自共量他不定非过耶。又疏中卷。他比量因喻皆他。所违他比。能违亦尔。答。疏就他中他比云尔也。不云他中自共宗因皆他也。次于自共量例难者。
  或今疏约四相违能违。明自他共。断纂约六不定过。述自他共。不定相违过相别也。不可混滥。
  寻云。设不定过。设相违过。自他共比量。违自他共义。彼此应同。何寄事于过相别。避疑难哉。
  他比违他为过事。
  问。胜论师对佛弟子立量云。我有性离实句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佛法者勘法自相相违云。汝有性离实句无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实句。胜论师以德业句为异品。作共不定。枢要避此失云。非不定过。他不定故。非自共故(文)准之他比量违他非过数。答。东大寺延义大德传云。且依不善因明师。乱正因明道理者。立他比他不定非过数。实为真过。
  问。若尔佛法者能违。岂非正比量耶。答。因置简别可云除德业等许非无故也(此义以演秘释可成之。)或依贤应大德意者。德业和合等。今时所破往他许之法。非佛弟子自共许法。暂有不定过。此座遂破令无别体。故非永不定过。欲显此义故。云他不定故非自共成。故非成过数也。如是之例。处处非一。勘唯识触上下文。粗有八处。一一可检知也。
  问。他不定皆不共许法。未被破之前。以关因所付过也。若如此传者。全不可有他比量付他不定之义。答。他许法多虽可破之法。一会中非所破往为不定敌。岂非他不定哉。今胜论六句义。皆是此座所破往法也。暂似不定遂是非真过(为言)
  已上二义本钞在之。略记大意。具如彼钞。又唯识论第一卷寻思钞记之。
  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事。
  寻云。所作因何必第四句哉。以虚空为同品。以瓶等及龟毛为异品。此因既同品非有。异品瓶等有龟毛等非有也。可云第六句耶。
  本云。九句门偏依有体立。若兼无体者。何有第四句哉。故纂要云。又复唯依有体法说。不依无体。言依无体者。四六无别。何以故。以第六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今第四句若取兔角等为异品者。亦是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也(文)
  问。何必依有体哉。答。约宗遮表别也。若遮宗者。亦以无体为二品。若表宗者。唯以有体为二品。而九句皆表宗也。故限有体(大和讲院传也。)
  今重案云。以龟毛等。于诸量须判同异二品之中云事。颇可思虑。成表义量中。全无此例。付之案云。龟毛者本无其体。无体故亦无其名。既无龟毛云物。何必彼物与此物。为同为异可定判耶。立宗之时。一切诸法。必随应分成同异二品者。约有其法体义论之。所以龟毛等。非比量二品所摄也。若强必可摄之者。声常量龟毛非常住故可异品。而能违无常量。亦非无常。故可异品。若尔与能所违共为异品。岂非未曾有相耶。又如法差别量者。本量异品摄之者。第六句也。能违立假我用胜之时。卧具等同喻定有。龟毛等无。是第二句也。所违第六句者。能违可第八。岂二六相对哉。是知如此量皆不论二品摄否也。但立无宗时。取之可为同喻。虽无龟毛等。随妄情说其名。依实为无为之同喻。是立者以巧惠施设。令生敌证智也。
  重意云。无体物方便施设者。是立者进止也。不同自余有法其体义决定。不依他施设也。凡无义宗者。偏遮他妄计之量也。所以所立宗者。依引了宗智。假名宗。名所立。非有其所建立之体义。所以同喻又同宗假立事也。
  问。清辨比量。真性有为空宗义等。是成立如来所说甚深胜义。岂非表空义耶。虽无宗不可必云遮妄哉。答。此又彼师。欲遮护法等妄计有为。立此量也。而寄世俗门有为名缘生义。立量传显真性空。非空而有所立。如此量以龟毛等欲为喻者可用之。然而立者进止故。此量缘生故因非有故。不用龟毛喻也。
  子岛疏纂记不违此义欤。松室以积聚性故因为第六句。异此意欤。可思之。
  今观后三皆彼第四事。
  子岛疏私记云。问。若后三相违因。皆第四句摄者。何纂文云有一实故等因。即九句中第六句也。答。纂意委曲寻也。意云。有性量勘失之时。同喻同异性。勘成异喻。其和合句亦可成异喻。而有一实故等因。转同异性不转和合句。故异品有非有。第六句摄也。今疏意。本量只以同异性为同喻。不用和合句。故勘失。以同异性成异喻之时。因转彼。同品非有异品有。第四句摄言也。约和合句本有不为喻故。劳不勘成同品异品也(先德云。疏文述古师义也。今谓似甚烦也。)
  问。就纂意。何故和合上。有一实等因不转耶。答。和合句不有实等故。有一实等因不转也。
  寻云。和合句能和合实德业。其体非无。可名有一实。如同异性。如何。答。如上已成了。
  疏上下相违事。
  问。疏上卷云。即九句中。第四第六。两句所摄。皆相违因。是法自相相违因故。摄余不尽(文)又付九句问云。谓九句中。唯有法自相相违及五不定。余四不成一不定三相违何故不摄(文)答之。由此余过不摄之尽。今观后三皆彼第四释。前后似相违。答。明灯抄云。然九句中。唯有一过。无余三过。故云摄余不尽(文)今依此释者。理门论明九句因。四六句唯出所作勤发二因。今就彼论所举作法。云唯有法自相。无余三相违也。以实论之。积聚性有一实因。亦同无异有。令违乐为宗。其义既同法自相。故可摄九句中也。
  愿晓道诠等传略之。具如本钞。
  九句因摄后三相违证文事。
  本云。理门论中。明九句因了。摄此九句颂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若无所违害(文)以此文证九句因摄后三相违之义也。故纂要云。若不明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长行既无别解。总摄于上。故知九因亦有摄四意云。理门论中。料简九句。引足目本颂。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者。且虽似限所作勤发二因。长行中解颂意云。复唯二种名为相违。能例立故。谓于异品。有及二种。于其同品一切遍无。第二三中取初后二(文)此文言四六句名相违。虽解其相违义。四相违中。不简何因。总相解之了。摄此颂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广明四相违。明知上文所明九句因。宽摄后三相违也。以之返见。上文云或立为常所作性故等者。且约正所诤义。唯举法自相。略后三相违也。疏上卷两处文。欲成此文。云不摄也。若依下文论实义者。必可摄之。今疏意是也。
  问。摄上颂中。明四相违。故摄九句者。摄上颂中。亦云若法是不共共决定相违。岂九句中摄违决哉。答。元兴寺愿晓律师。问。此答义。问意如难。答云。虽同摄上说。而四相违。于九句中。有摄属义。故引相摄。相违决定。无属当义。故此不摄。意云。四相违因。同无异有。当四六句。相违决定。九句中无相当句。非正因故。非二八句。具三相故。亦非余句。是故虽同摄上颂。后三相违。九句所摄。相违决定。在九句外。不可相例(本钞广成此义。今略了。)
  寻云。以后三相违。摄九句者。乍后三相违。直摄之欤。将成法自相摄之欤。若如前者。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哉。又纂云。理门望为量成立须加言。如立大有云有离实等有(文)断云。若加言已。即名法故(文)准此等释。成法自相摄之也。若如后者。非摄后三相违。皆成法自相故。又见纂要。问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答。谁言不摄余三相违。问答之趣。乍后三相违摄之(见)又邪证法皆有法等文。不见成法自相。况疏上卷云。若言所显。法之自相。若非言显。意之所许(乃至)皆名所立既以意许。名所立法。知乍置所立于意许。可摄之云事。
  四相违私记(道诠)云。○今观后三。皆彼第四。同品非有。异品有故。违所立故(已上)○问。基师以三相违。摄九句中义。与沼师以三相违摄九句中义。为同为异。答。异也。何者基师。述以后三相违摄九句之所以。云同无异有故违所立故(已上)沼师述以后三相违摄九句之所以。云为量成立必须加言。故三相违皆名法自相相违。师以同无异有义而摄之。资以同违法自相之义而摄之。是故异也。○问。尔此疏意何耶。答。意云。因成彼有法自相上。意许离实大有性。又成有法自相上。意许作有缘性。又成法自相上。意许真他用胜。望成此差别之法故。以法成法。此论望于言陈意许。因成于四。故不相违。问。疏意然。纂问答何耶。答。纂云。○意云。若立有法自相。与有法差别。及法差别。意许比量。以因成立时。彼因法但成于法自相宗。以同喻望于所立意许。比量法自相宗时。彼之同喻。皆宗异品。即异喻摄。彼所立因。并阙二相敌论之人。作相违难时。皆违后陈。故四违皆名法自相相违因。故名以法成法。此望立意许比量。彼法必须加言也。今此摄颂及少论中望中不作意许量。而加离实等言。本意所诤。言陈意许。故有四违。师资之意。如是异耳。问。若尔师资之义。何如是相违耶。答。不相违。何者以后三违。摄九句中。凡有二义。师资名显一义。是故不相违。○(文)
  此记意者。疏以有同无异者。违意许后三宗能别之义。摄九句因。纂意以同违法自相之义。摄此也。以后三相违。摄九句因。本有二义。师资义各依一边。故不相违(为言)
  本院私记中云。○问。既云既不明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长行既无别解。总摄于上。故知九句亦具摄四(文)以之见可云乍后三相违摄九句中。何云成法自相相违摄。答。彼言谁言不摄余后三相违。述其后三相违九句中摄理也。非谓乍后三相违摄。○文广可见。
  讲院私记云。○纂云。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实唯成法(云云)意所违量。未致加言时。有法自相差别。及法自相差别四别。既作能违加言已时。唯成一法自相相违。所以四六句摄无妨。故次文云。如难有性。○故唯成法(云云)又云。违彼后陈。总名相违(云云)不分自相及与相违。此下文意。违彼后陈者。违能别法宗云也。总名相违者。四相违总名法自相相违言也。故结文不分自相及与相违(云云)若约不加言。更不成法自相。而乍四相违摄之故。次文云。摄颂中云。○故有四种(云云)○。
  本云。依此等意。纂要别时加言。立言显量时。成法自相相违。九句门所摄。既云理门望为量成立必须加言。明知不望意许云事。违彼后陈总名相违之文。后三相违意许宗。加言立量之时。皆违后陈能别法自相。故四种相违。总名法自相相违。云也。不然何云总名相违。云不分自相及与相违哉。
  隆光私记并要钞过脱等。皆成法自相摄九句因。
  本云。九句收后三相违者。是乍后三相违收之也。若加言立言陈之时。即是法自相相违也。以之何为后三相违哉。且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离实有性云意许量。彼意许量。能别名所立法也。故不违但由法故成其法义也。乍在意许。犹有成法之义。何强成法自相收四六句哉。
  问。乍后三相违收九句者。何云若加言已即名为法耶。答。若加言已即名为法者。言显立显了时。法自相也。此时可为法自相故。望此在意许时。犹名法(为言)故纂云。必须加言(文)在意许时。虽未加言。显遂可加言也。若加言已时。既是法自相也。此不名后三相违。为后三宗之时。见可加言犹名法。
  本钞委被成立。然而文理甚繁。难辨其大意。仍略记之。
  今云。乍后三相违收九句。其旨如本。但以后三相违意许宗。名法有多重。一者不加言量能别。所成故。二者意许宗。言陈下别义故(今不名意许量。只以意许名法也。)三者有法下意许见加言应立名法。理门望为量成立必须加言者。此意也。四若加言已。即得法名。若加言已即名法故者是也。前三重后三相违门也。后重者法自相非后三相违也(有法自相所立法之下具成了。可见合之。)
  子岛记云。○问。次理门望诤等文意何。答。凡有法差别法差别显意许诤时。皆成法自相。今理门论。望此义。但以法故成其法。故不相违也(为言)
  今见此记。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成法自相了名成法欤。随又本院私记此义也。若禀承义欤。可思之。若依上义者。立显意许成法自相。故不加言时。望彼加言立量时名法(为言)故记云。今理门论望此义故等(云云)望此义者。存此意欤。
  此上所说但是立敌两俱不成四相违因事。
  问。不成阙初相具后二相。相违因具初相阙后二相。过相既别也。何云两俱不成四相违因耶。又有其证耶。答。周记云。不望体说。俱望名说。立者本立因。拟正成宗。因既阙相。不能成宗。此相违因。名不成因(云云明灯抄同之。)邑记云。○但是两俱。不许于同品有。名两俱过。余三不成。亦准于此(文献记同之。)子岛云。今谓可依邑献二记也(云云)但于证文者。疏中卷云。然上但说。因于宗不成。理实此因。于同异喻随应亦有四种不成。故理门论。解不成已言。于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随所应。当如是说。至下当知。然名不定。及名相违。不名不成(云云)子岛引此文为证。
  私记文委细也。可见之。

明本抄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