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二目次

  心所相例门
  诸相应法
  第三师例几门哉
  本有种为因缘欤
  正义意例相应门欤
  今加断舍
  因果譬喻门
  有半作用
  观现在法
  据实道理
  故依圆成
  断舍门
  通余九号
  修必不退
  法驶流中
  诸佛七劝
  八地已上真俗合观
  未能空中
  虽依生空
  住出以后长时而说
  地上超劫二方
  智慧一倍
  八地以上名不退故
  能一行中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二

心所相例门

  颂云。触等亦如是。

第一师例三性门

  论云。触等亦如是者。谓如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触作意受想思亦尔。诸相应法。必同性故(云云)

第二师例五门(一果相门。二不可知门。三所缘门。四五法相应门。五三性门。)

  论云。又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所缘行相俱不可知。缘三种境。五法相应。无覆无记。故说触等亦如是言文。

第三师(例六门。第二师五门。加因相门。)

  论云。有义触等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广说乃至无覆无记。亦如是言。无简别故(云云)

第四师(例六门。第二师五门。加断舍门。)

  论云。由此故知。亦如是者。随所应说。非谓一切(云云)
  疏云。此四说中。第一第二第四说。同护法等一师多复次。义不违也(云云)下文释第三师义云。此难陀论师等多人。为此解(云云)

初能变十门(今相例开不可知。为别门。仍有十一。)

  一自相门(初阿赖耶识)
  二果相门(异熟)
  三因相门(一切种)
  四不可知门(不可知)
  五所缘门(执受处)
  六行相门。
  七相应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
  八受俱门(唯舍受)
  九三性门(是无覆无记)
  心所相例门(触等亦如是)
  十因果譬喻门(恒转如暴流)
  十一断舍门(阿罗汉位舍)
  疏云。初师唯以五心所法。例同心王无记性矣。次无记性。后有亦如是故(云云)此师意。例邻次一门。尤似通达。第二师上九门中。例异熟等五门。如上烈之。除四门。自相因相行相受俱也。因果譬喻及断舍二门。在后故不例(已上疏意)第三师加因相门破此。有多重难。第四师加断舍门(至下可知)

诸相应法

  问。一聚相应心心所法。为必同性。当如何。论云。诸相应法。必同性故(云云)付之论中释相应义。而时依同。所缘事等(云云)不举同性义。何必云其性同。况见余卷论文。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云云)无记所知障。既与不善心王相应。岂非异性耶。
  答。诸相应法。必同性也。相应法必相顺。岂异性耶。论文分明也。但于相应义。不举同性义者。同性之法具四义。名相应也。何为别义举之耶。彼趣生体具四义。实恒遍无杂也。不以异熟为其别义。然而以异熟之法具四义。为界趣生体。此亦可尔。次于余卷论文者。贪等烦恼。一时通二性。烦恼边不善也。所知边无记。心王及遍行别境等诸心所。亦随亘二性。烦恼相应边。一聚皆不善也。所知障相应边。王所悉无记也。所以全无所知障与不善心王相应之义也。论文破安慧义纵夺之词也。谓安惠许三性心皆有执。护法破之。且纵不善无记二心相应之义。夺与善心相应也。法执实虽不与不善心相应。且为夺善心相应边。许二心相应之义也。以谓假纵小乘色心前后有等无间缘夺因缘故之文。可为今例。也(会第九卷论文。有多义。如余处记。今纵夺之义者。修觉坊御义也。)

第三师例几门哉

  问。论中于相例门。出四师义。尔者第三师意。例几门耶。答。疏中于相例以前九门。除自相。行相。受俱三门。例余六门也。付之见论文。亦如是言有义触等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广说乃至无覆无记。亦如是言无简别故(云云)准此明相例。以前诸门。似悉例之。不尔如何。以亦如是言无简别为证耶。
  答。见论文。异前师处。必别出之。而举异熟及无覆无记二义。中间云及一切种。仅加因相一门。故知。前师之外唯加一切种欤。付中颂既云触等。显心所自相。何劳须例心王。故疏云。颂言触等。即是自相。故不须例(云云)又后师破此师云。勿触等五亦能了别。触等亦与触等相应文。准此前师不云例行相受俱也。除识自相行相受俱之本疏解释。能得论意。但亦如是言无简别故者。为显加一切种之义也。初二师不许例因相门之义。故以亦如是言广。不可嫌因相成也。

本有种为因缘欤

  问。疏中新熏种子。为增上缘。本有种子。为因缘(云云)正义欤。两方。若正义者。本新二种同因缘也。何以新熏种子。为增上缘耶。此义既异新古合生之义。不可为正义。若依之非正义者。疏中标如实义者出此义。
  答。护法正义意。本新二种。俱因缘所摄也。不可异求。但于今疏文者。新古合生家。得护法意。大有三义。一者新古两种中。随一为因缘。余为增上缘。令助生现(调伏光论师义)二者新旧种。俱为因缘。于一切时。新古合生。见道初念。抟生新种。与本有种。合生初无漏心最胜子义。三者新旧俱为因缘。见道初无漏。唯本有生也戒贤义。疏云。如实义者等者。今三义中。出调伏光论师义也。
  寻云。调伏光释。新旧种子。随应。为因缘增上。疏释本种。为因缘。新种为增上缘。其义决定。何以之配彼耶。
  答。疏且举一途。亦有新种。为因缘本种为增上。义也(已上赠僧正依演义抄案此义。)
  今云新古合生师故。对前为实义者。不可配调伏光释。疏三释中。以第三为正。

正义意例相应门欤

  问。付心所相例门。且正义意。可例相应门耶。答。例也。问第八识与触等五法相应。名之相应门。而触等无自与触等相应义。何例相应门耶。若强除自。与余五法相应。故例此门者。可例受俱门。受不与受相应。触等与受相应故。
  答。论述第二师义云。又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所缘行相。俱不可知。缘三种境。五法相应。无覆无记文。第四正义。此五门外。加断舍门。例六门也。若尔例五法门应义之旨明也。心王常与五法相应。心所亦有此义。岂不相例耶。触虽不触相应。与心王及受等五法相应。受想等皆有所相应五法。准触可知。不定触等法体。自外有五法。故五法相应义。王所是等。受俱门指受体明相应义。而受不与受相应。何可相例耶。

今加断舍

  问。付心所相例门。且正义意。可例断舍门耶。答。尔也。付之初能变十门之中。断舍门有亦如是言下。若可例断舍门者。何上不举之耶。何况心所不具执藏义。故不立阿赖耶名。设至阿罗汉。更舍何名耶。是以见论文。不见别有。第四师。第二正义。还难难陀之外。更无第四师文。疏主解释。有何所见耶。
  答。心所相例义。随道理宜。是以中间置亦如是言。显前后各有例不例。以知。随所应说非谓一切文。是第四正义云事。若唯例以前门者。亦如是言。上只可举可例之门。以前既有不例之门。可知。后亦可有可例之门云事。为显前后各有例不例。中间置此言也。故疏云。前第二师。例同五门。今加断舍。随所应故。乃至欲显初后皆有例法及非例法故。中间说触等相例(云云)而亦如是言下。唯有因果譬喻断舍二门。其中因果譬喻门。已述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心所岂例持种义耶。若尔例断舍门云事。其义无疑。但于不舍触等名云难者。演秘释此事作二释。以初为正。依彼意会难云。至阿罗汉位。离执藏惑之时。舍赖耶名。于触等心所者。虽无执藏义。彼烦恼被杂故。断能杂惑之时。所杂法之上。立断名也。故演秘云。言断舍者。据舍缚说。虽复不执触等为我。然是烦恼所杂之法。心王舍藏。心所能杂。亦复不有。据此例舍(云云)此义有证。论第八卷。明离缚断谓断缘彼杂彼烦恼(云云)准此文。心王断缘彼惑故名舍。心所离杂彼惑为舍也。

因果譬喻门

  颂云。恒转如暴流。
  论云。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论广释暴流喻。枢要分为三喻可见。)

三世异说

  一说部(三世但言。都无实体。)
  出世部(依法三世。之间是假。以世亦假。出世实以世亦实。)
  大众经部等(过未是假现在是实。)
  萨婆多(三世实有)

就萨婆多有四师说(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实(云云))

  一法救说(由三类不同。三世有异。非体不同。如破全器。作余物时。形色虽有殊。而显色无异。行于三世。唯舍类得类。非舍体得体。)
  二妙音说(由相不同。三世有异。)
  三世友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虽别体不别。)
  四觉天说(由观待有别。故三世异。观待后故名过去。观待前故名未来。俱观待名现在。)
  俱舍破法救所说。执法转变。置数论明中。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说。前后相待。一世法中。应有三世。○唯许第三依作用立。无杂乱。婆娑同俱舍。正理许类异但破妙音及觉天说。颂云。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立世最为善。

大乘三世配立

  一道理三世。
  疏云。即依种子曾当义。说有去来世。当有名未来。曾有名过去。现有名现在。于现法上。义说三故。上文云。如瑜伽论五十一卷。六十九卷。显扬第十。对法第三。中边第一。皆说三世。依种子立。约曾当义。说其世也。
  二神通三世。
  其智生时。法尔皆有如此功力。由异生圣者功能各殊。既非妄心。所见皆实。但由智力。非是妄识之所变也。○随其势分。多少时节。理实能缘及所缘法。唯在现在。上文云。六十六卷。对法第四及第十三。萨遮尼乾子经。皆说有六通。三乘差别。宿命智缘过去。生死智缘未来。他心。漏尽。缘现在。三世等虽非种子。亦有三世(云云)
  三唯识三世。
  此义虽通。然前二外。别有异体。多分分别妄心所变。似去来相。实唯现在。此中论文。法体离言。但唯有识(云云)上文云。今于此中。复约识变曾当因果。以说去来。○或复更释。虽有唯识道理二种。无别神通。恐滥妄缘。故分三种。约此三义。解诸违文。皆并摄入此所会义。

有半作用

  问。本疏中。破萨婆多师。约作用立。三世义云。即应过去有半作用(云云)秘师如何释半作用之文耶。答。秘云。心心所法。有取果用。色法不然。故名为半(云云)付之有半作用之难。源出俱舍正理之说。取果与果二用之中。有随一用。名半作用也。色心相对为半作用。未见其文。况见疏文。等无间缘。过去取果。婆沙正说。即应过去有半作用(云云)明知。取与二用相对。名半云事。随述其故云。有取果用故(云云)依之人师难扑扬之释云。非俱舍意(云云)答。按疏上下。初云。边未有用。应名现在者。俱舍正理难意也。过去有与果用。故应名现在者。即半作用也。取与二用相对。名半作用。致难已了。此上彼部救云。取与二用俱有名现在(云云)重难之。等无间缘过去取果。婆沙正说。即应过去有半作用(云云)意者。过去有与果用云事。彼部本所许也。而婆沙过去有取果用(云云)准此者。过去既有取与二用。应名现在为言。既取与二用。俱名半作用。岂取与相对半耶。故知。色心二法相对。心法半有取与二用。故可名现在难也。异俱舍等半作用难也。依之可云。半作用之言。虽出俱舍等。彼转救上之难。色心相对名半也。凡于过去中有等无间缘之法。有取果用。则心法也。无等无间缘之法无此用。则色法也。于等无间缘有无。半有作用。半无作用。心法对色法。名半作用之义。诚叶疏意。此义唯非扑扬解释。东抄北抄等。皆于色心说半作用(云云)
  寻云。如演秘释者。可云半作用耶。答。半作用之词。俱舍等在之。不改彼词。云有半作用也。过去为能有。其过去。有心法半作用为言。仍文章义不乖欤。

观现在法

  问。论中明三世相。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等(云云)尔者说道理三世欤。答。有多义。一云说唯识三世二云道理三世。三云通二三世。两方。若说唯识三世者。凡唯识三世者。不寻因果酬引。但心变作三世相也。而今论云有引后用有酬前相。寻酬引相。假立过未。是应道理三世。是以了义灯中。问。若道理三世。与唯识三世有何差别。答不寻因果相酬引边乃至。即是唯识。故与此别。问答意。明道理三世见。若由之如此者。见本疏解释。烈道理神通等三类三世之中。以今论文。为明唯识三世文。随见灯文。述今此论文则唯识三世。同疏意也。
  答。论文尤幽玄道理唯识难定。说因果酬引之相故。似明道理三世。假谓现识似彼相现之文。又似说唯识三世。依之灯师。得论意作二释。上问答以论文。为道理三世。不寻因果酬引。心变过未相。名唯识三世。今论既说酬引之相。定可明道理三世。为道理三工为唯识三世者。二边征义。若道理三世与唯识三世有何差别者。意存道理三世。问与唯识三世何别也。答之不寻因果相酬引边。但说过去事。及记未来诸可怖事。而心变作过未之相。对彼二相。说名现在。即是唯识。故与此别(云云)付此释会假谓现识似彼相现之文云。法体之上酬引之相。其义颇难寻。是故观行者。寻知彼因果之时。心上变似酬引之影像。其相既似质。岂不名道理三世耶。故论云。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乃至。假谓现识。似彼相现(云云)(已上成初释意。)下文云。今此论文。则唯识三世。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又宗明唯识者。今论明唯识三世释也。依此释意者。法体之上。酬引之相。名为道理三工。设寻因果相。设不寻彼相。心变去来之相。莫不唯识。此义有文有理。引假谓现识之文。是文证也。又宗明唯识者。述道理也。上文云。复更有解者。指此释也。
  寻云。疏云今于此中。复约识变曾当因果。以说去来者。灯二释中。当何释耶。
  答。同后释也。以诸论说。配释三类三世之中。以今论配唯识三世。全同灯下文故也。
  问。若尔何灯上文。牒彼疏文。作道理三世之释耶。
  答。疏无诤为唯识三世。灯主牒之。疏为唯识三世之心变酬引之相。为道理欤。为唯识欤征也。付之本义让疏。更作道理三世之释也。下述疏意唯识三世云也。可得此旨。
  赠僧正云。法体之上酬引之相。道理非唯识。不寻因果酬引。泛尔变过未之相。唯识非道理。寻酬引之相心变去来之相亦道理亦唯识也。今论所明三世此类也。灯上下文。非相违二释。释边边也。上问答对妄心所变不寻酬引变三世相。为道理三世也。下文对瑜伽显扬等所说种子曾当义。所建立之三世。名为唯识也(此义微妙。愚者润色。如别记之 。)

据实道理

  问。要集意。唯于依他上。立三世差别(云云)灯师可许之耶。答。不许也。付之遍计其体都无。圆成其性湛然也。俱无去来今之相。何辨三世差别耶。是以见瑜伽论文。唯依依他起性。立三世不同。要集所述。非无文理。何不许之耶。
  答。依实道理言之。唯依依他起性立三世。若依别义假施设者。遍计及圆成之上。亦可立三世。故灯云。据实道理。唯依依他。若据随缘假施设者。通依三性(云云)如彼十二行眼智明觉。于四谛上。观去来今。若于圆成。不假立三世。四行不可成。又天亲论主。释般若经无我无人等文。约妄所执我。三世总别立此四种(云云)此岂非于遍计所执立三世耶。要集不顾此道理。故灯师破而不许。瑜伽论等。据实道理。唯依依他。立三世也。
  寻云。圆成实性。依诠假立三世之义如何。
  答。玄赞云。依诠证灭。说通三世。非是灭谛通三世有(云云)摄释释此文有二释。第二解为正。第二释云。即能证智断所断惑。而能显之。故名能诠。从此能诠说有三世。所以谛谛有彼眼等四种行相(云云)意云。苦集道三谛。其体是有为。故假立三世之义显也。灭谛之理。无去来之相。假立三世。其义难知。故通释也。能证之智。断三世惑证此理故。从理显诠。立三世也。故于灭谛。亦有四行为言。灯云。且圆成实。依诠以显得说三世(云云)意同玄赞。
  又寻云。无分别智。证真如之时。无有行相。何有四行耶。
  答。先德释云。前加行观心之中。安立三世四谛。此为方便。所起无分别智。一刹那中。证四谛理。无去来今。亦无分别解。但随前加行。拟宜而论眼智明觉四行相也。非别别智起有四行相也。

故依圆成

  问。了义灯中。于圆成实性。假立三世文尔者唯唯识三世欤。若云尔者。证云。故依圆成。亦得假立。即通唯识道理二种(云云)若又如此者。圆成常住。离因果相。既无酬引。何立道理三世耶。心观彼理。施设去来。唯可唯识三世。何通道理耶。
  答。圆成实性。虽无酬引之行相。随能诠智。立三世故。亦论因果酬引之义也。非谓理体有酬引相。解释无过。
  有人云。见灯文。释圆成上立三世。于圆成实若不依诠假立三世。不成四行(云云)以十二行眼智明觉。为证也。次文云故依圆成亦得假立者。正结圆成上立三世事。其三世者。唯是唯识三世也。次文云即通唯识道理二种者。还指前十二行。十二行之中。三谛通二种。灭谛唯半识也。文稍不连贯。义意必然也。
  有人云。圆成实性。既通识变。其相分体。是有为故。亦有去来今相。何不立道理三世。若论理体。亦不可立唯识三世。真理非是心所变相故(眼智明觉事。可见佛母问答。)

断舍门第十门

  颂云。阿罗汉位舍。

第一师

  论云。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云云)

第二师

  论云。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云云)

第三师

  论云。有义初地以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已断分别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诸行故。虽为利益起诸烦恼。而彼不作烦恼过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俱生烦恼。而缘此识。所有分别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亦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说说彼名阿罗汉(云云)

转识赖耶成不成四句(瑜伽五十一卷)

  有成熟转识非赖耶(三业无学不退菩萨不入无心位)
  有成熟赖耶非转识(七地已前有学一切异生入无心位)
  有俱成熟(此第二句不入无心位)
  有俱不成(第一句入无心位)
  今此四句中第一句。出不退菩萨。此岂非八地已上耶。初师如何可会耶。
  答。论会云。彼说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烦恼障故。趣菩提故。即复转名不退菩萨。彼不成就阿赖耶识。即摄在此阿罗汉中故。论文不违此义(云云)但于二乘无学之外。说不退菩萨者。阿罗汉及独觉者。定性二乘也。不退菩萨者。不定性回心向大菩萨也。故疏云。彼说四人。三人据决定菩萨。即回心已。必定不退起诸烦恼。从初发心二万劫。乃至成佛已来。皆名不退○(文广可见)此师意者烦恼种子永断之时。名舍赖耶。若一分无名舍者。断分别烦恼之人。可舍赖耶。如初果初地等。若现行不起名舍者。七地已前。无漏心时。亦可名舍。是故八地已上。未断烦恼种子故。不舍赖耶也。
  问。第二师。如何会此难。
  答。毕竟永伏烦恼现行。故舍赖耶也。不同七地已前暂伏退起。疏云。初师名舍。断种名舍。此第二说。若断若伏。毕竟不行。说之为舍故。七地前不得舍名(云云)
  问。二乘金刚心。永断烦恼。应舍此识。答。此疏问也。答云。实亦应舍。以时促故。彼瑜伽等。略而不论(云云)

通余九号

  问。瑜伽论中。于佛十号。分别共不共。尔者以如来名。名共如何释之耶。秘云。通余九号。名为共德(云云)付之勘大论文。共一切如来。名共德。不共二乘。名不共。何违彼说。作此释耶。况见璎珞经。世尊号共余九号(云云)若如演秘释者。以世尊名。可云共德。彼既不尔。准知。本论共不共。非如所释也。
  答。见本论文。于十号阿罗汉号共德也。通三乘故。正等觉等。不共德也。不共二乘故。如来号总序也(云云)既于九号。分别共不共。于如来号者。云总序。何偏为共耶。但于演秘释者。如来号是总序故。以共九号之义。名共也。异彼论共不共废立也。次以璎珞经文为难不可然。演秘释。本依本论此中如来是初总序之文。以如来号。名共也。何举余经别废立为难耶(十号废立。可见佛母问答。)

退起烦恼诸宗异说灯

  大众部等。
  见道烦恼。有退之者。以单道故。修必不退。以双道故。
  萨婆多。
  见道烦恼。必定不退。以速疾道。修道有退。以容预故。然修道惑。先六行断。后入圣者。必定不退。一为利根。二以世出世二道断故。又若经生。即亦不退。
  大乘宗。
  二俱不退。以永断种。过未无故。

退义

  然大乘言退。退失世间现法乐住。小乘退者。退失圣果。然必此生还得彼果。必不经生。然论退性。通三界圣。若现退者。但在人间。有退缘故。

退缘有五

  一谓僧事。二和诤。三谓远行。四多病。五乐诵经。
  问。本疏中。不退有四种(云云)尔者于何位。立信不退耶。
  答。疏云。十信第六心(云云)付之(如第九卷记之。)

修必不退

  问。诸部小乘意。付明退起不退起所断烦恼之义。且大众部意。淄洲大师。如何释之耶。灯云。修必不退(云云)付之既许退起见惑。修惑何不尔。依之大师余处述大众部义。退中间二果(云云)若退二果者。岂不退起烦恼耶。
  答。彼部意。见道是单道故。见惑有退起。修道不尔。故不退起修惑也。故灯云。若大众部等。见道烦恼。有退之者。以单道故。修必不退。以双道故(云云)准今释。见惑例难全不来。但退中间二果者。修惑未尽。所修圣法。未圆满故。所得圣道。未坚牢故。有退失也。宗轮疏。依此等理。成退二果之义。若尔者断六品九品修惑。虽得一来不还二果。余修惑未断故。退其果也。虽云退果不云退起所断烦恼。全不成难。
  寻云。退果者。可依退起烦恼。何不退惑而退果耶。若如此义者。亦可有退第四果者。如何不尔。
  答。阿罗汉者。道圆故。不退其果。不同中二(可见宗轮论疏。)

法驶流中

  问。论中明八地已上。法驶流中。任运转故(云云)尔者第八地入住出三心。为俱任运。将如何。两方。俱任运者。见十地论文。明第八地菩萨。诸佛七劝(云云)若非入心者。是何位耶。依之扑扬大师。法华摄释中。劝为创入。任运据后(云云)明知。住出以后。始有任运义也。若依之如此者。第八地名不退者。亘入住出三心。入心若无此义者。何立不退名耶。是以见论文。标又不动地已上菩萨。法驶流中。任运转故乃至。此位方名不退菩萨(云云)文无所简。定可取入心。况以第八地初一念功德。望前二僧祇。智惠一倍(云云)入心若无任运义者。何得一倍耶。答。从第八地入心。可有任运义。谓第八地名不动者。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入心既是不动地摄。岂有相用耶。若无相用。要可有任运义。但摄释中。以十地论诸佛七劝文及利他中不欲行障八地未断事。对八地已上。说任运文。作二释。初释云。七劝有障。皆据利他。不能任运。非依自利。自利实能任运进故(云云)意云。于第八地。未断利他中不欲行障故。利他功德。不任运行。是故诸佛七劝。令趣利他行自利功德。任运增进。不假功用。故说八地任运也。第二释云。又八地中。有入住出劝为创入。任运据后(云云)此释意者。于利他功德。住出已去。任运也为言二释俱于自利功德。三心俱任运也。于利他边者。两释有异。初释入住出三心。皆非任运。利他中不欲行障未断之故。第二释。仅入心之中。蒙诸佛劝。其行非任运。住出已去。二利共任运也为言。二释共许自利任运。故不违论文。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之文。自八地入心。立不退称出四故中。第二任运转故。又通入心。入心自利任运。与住出已后或九地已后任运。合说任运转也。
  相传云。摄释二释。逆次可相配第七卷疏释功用之二义。彼疏初释云。八地已去。虽无功用。果未满故。有任运功用。故不同佛(云云)此释意者。八地已上皆任运也。非如佛地无功用说。为他说法。必假寻伺云。利他之边。有任运义之旨明也。第二释云。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前八地已去皆无。后八地已上犹有(云云)此释同摄释初释。其意易知。
  修学房大僧都。会摄释。劝为创入者。以第七地满心。名第八地创入之心。彼供养燃灯佛者。虽云第三劫初。俱舍等意。为第二劫之终。准彼以方便。属八地入心欤。已上。
  菩提院赠僧正。勘智度论第十卷云。如七住菩萨○欲入涅槃。尔时十方诸佛○以右手摩其头语云○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云云)侃疏对十地经在第八地诸佛七劝文。会相违云。十地就终云在八地。智论克实说七地终心(云云)清影同之。以此释可成前义(云云)

诸佛七劝

  问。本疏中。释法驶流中任运转故。文。引十地经诸佛七劝说。尔者诸佛七劝之文。但为明利他行。为当如何。若但明利他者。见经文。七劝之中。第一第四第六三种。明自利行。第三第七两劝。通二利。若尔何云七劝俱限利他耶。若依之如此者。扑扬余处以七劝。俱为利他利(云云)如何。
  答。诸佛七劝之文。皆劝利他之行。至八地入心。耽寂灭乐。诸佛劝之。令趣利益道。是以见十地经文。上说七劝毕。菩萨尔时即入涅槃。弃舍利益一切众生等(云云)故知。七劝之文。约利他说。但七劝中。虽有应得十力等功德文。为令于利他得自在。劝应得佛法。是乃利他门中自利也。故云皆据利他欤。
  寻云。摄释第二释。不分自利利他二门。总云劝为创入。此释意。八地入心。似云自利利他俱蒙诸佛之劝。
  答。七劝之文。劝利他之旨。经文分明。上出文毕。摄释第二释。会七劝文。开入心利他也。重意云。初释大相对二利。七劝说利他。任运据自利云也。第二释者。自利任运之义。让初释不重述。于利他中。犹住出任运。七劝唯在入心为言。

八地已上真俗合观

  问。八地已上。可有不真俗合观之时耶。答。可有此义。若有者。今疏中云刹那刹那真俗双运。义林章。真俗二识。恒俱合缘(云云)明知。无不真俗合观之时云事。若无者。金刚心菩萨。犹说法利生时。起寻伺观察机根。况于余时耶。若许起寻伺者。岂非后得智独起耶。依之灯师释云。独起后得智。借寻伺(云云)如何可定乎。
  答。八地已上。可有不真俗合观之时。即独起后得智之位也。但于疏及章释者。约多分说。实有唯俗缘时也。二云谈力能也。非无不真俗合观之义也(已上二义守千师释)此二义中。后义为好。八地已上。不假功用。须恒起二智真俗合观。然而为利有情。起寻伺之时。后得独起。是别意乐故。不论之也。或依子岛御传者。正体智真观中。有兼观俗事用。故名真俗合观。根本智起时。必带俗缘用。故云恒俱合缘也。仍八地已上独起后得。不成难也。后得智中。不论真俗合观义故。

未能空中

  问。十地论中。以第七地。名大行(云云)本疏释此文。空中起有行。故名大行(云云)尔者空有行者。为即真俗合观当如何。若真俗合观者。真俗合观义。在五地以上。若如此故者。自第五地。可立大行名。况既云即空方便智。岂根本智。立方便名耶。又云有胜行。定可后得智。若尔空中起有行者。但可限后得智。何云真俗合观耶。依之扑扬大师余处中。第六地虽真俗双行。未能以空起有行(云云)若依之如此者。见疏文。第七地空中起有行。故立大名。五地中。虽真俗双行。极用功力。第七地不尔。故异前立大名(云云)此释意以真俗合观。名空中起有行见。
  答。以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者。非真俗合观也。既云方便智。故知。非根本智。依之明诠释云。方便智者。后得智也(云云)若尔者后得智中。即空起有行。始在第七地。五六两地。虽真俗合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仍与真俗合观异也。但于今疏者。通伏难也。意云。五地已真俗合观。如何空中不起有行耶。答。此伏难。意云。第五地虽真俗合观。极假功用。未断纯作意求无相愚。是故空中不起有行。第七地中。虽非任运。断此愚故。真俗合观用。功用少。故空中起有行为言。
  寻云。章云。八地已上。无克励修。任运空中起有胜行。真俗二识。恒俱合缘(云云)如此释者。空中起有胜行者。即真俗合观欤。
  答。举别别事也。
  问。疏十本释未能空中起有胜行之文云。所言空者。无相空理。于空中。作有行。即真观中。起于有观。冥真俗二境。合本后二智。少用功力。即能得故不同五地(云云)如此释者。空中起有行者。无分别智空观中。起后得智有行也。
  答。尤难会之。
  先师上人云。真俗合观者。泛尔合观也。至第五地。始备此德。空中起有胜行者。无分别智真观之中。起身语等胜行也。起胜行即能缘之。故又是真俗合观也。第七地中。始有此事。若尔者。真俗合观广。设虽不起胜行。真观中。缘俗事者。是合观故。空中起有行狭。非泛尔合缘。故若得此意。处处无相违。
  问。若根本智者。何云方便智。
  答。方便智者。起殊胜行之后得智也。非即空之智。即无分别智空观。后得方便智。发起有行为言。

虽依生空

  问。八地已上菩萨。入生空灭定之时。功德可增进耶。进云。灯云。增进(云云)付之功德增进。依现行熏习力。而入生空灭定之时。六识皆灭。第七有漏。功德由何得增进耶。是以见余处解释。八地已上菩萨。入无心定之时。无刹那增进义(云云)
  答。西明等意。八地已上菩萨。入生空灭定之时。功德不增进故。有超劫事(云云)灯师破之。虽依生空入于灭定。而亦增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能以刹那刹那行利乐故(云云)依此释者。虽入灭定。不起定现身语威仪。刹那刹那。行利乐事。故有增进之义也。虽不及有心利物。依定前击发力。现诸威仪。故二利种子。念念倍增。故法处章云。又诸菩萨虽入灭定。尚起威德。游诸净土。此由定前意乐。击发本识相分。现诸威仪。后虽灭心。威仪不灭。由第八识持缘彼故(云云)准此释。定中身语。第八能持缘故。念念不灭。利乐事能成。功德种子。由之增进。灯云。由现威仪功德增进者。显远由定前熏习力也。但余处释者。是何释耶。若最胜疏住也已后长时而说之释欤。彼释者异灯意也。云八地入心。有超劫。住出已后。不超劫云释也。仍异灯许八地已上皆有超劫也。若尔者。会刹那增进之文两处解释。有异欤(赠僧正御义下问答中记之。)
  问。顿悟八地已上菩萨。入生空灭定之时。可有说法之义耶。若说法者。顿悟菩萨。要生第四禅。语声又第八所变也。若有说法之义顿悟菩萨。二禅已上。应有语业。若许尔者。违处处释。若依之尔者。见灯文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能以刹那刹那行利乐故(云云)现威仪于十方。作利益事之时。岂不说法耶。依之见扑扬大师解释。有说法义(云云)
  有人云。尧谌顿悟菩萨者。不说法也。依身在第四禅故。周记且举渐悟之类依身在欲界。故说法无过已上。
  今云。此义不然。顿悟菩萨。将至第八地之时。生第四禅之后。永不发语言者。一大僧祇劫之间。如哑者欤。况乎于初地。生广果天。受变易之人。后二僧祇间。又以无言欤。岂非大过耶。可伤可伤。依之可云。将入无心定之时。定心变声尘。第八随变之。入定之时。第八持缘彼境。相分独留。本识所变声尘。定通果境也。可系之初禅。依通力之时。缘异地远境故(已上有人义)或第八所变语声。即第四禅所系也。语业界系二释。就实业论之。欲界初禅之释。不遮假语业通二禅已上也(已上有人义。更有愚案如别纸。)
  古人寻云。无心定位。有说法事者。彼名句文。何识所变耶。第八识不缘假法。故不可缘名等。
  今云。此难尤非也。第八变语声实体。此上名等。是识分位唯识也。若如此难者。灭定等位根身等上。得四相等。第八不缘之。又可非唯识。是皆识分位唯识也。所变根身等。识所变故。得识名毕。此得识名。根身等上。假立生住等。故名识分位也。余准可知。

住出以后长时而说

  问。论中明八地已上功德刹那刹那。转增进故(云云)尔者第八地入心。可有此义耶。
  答。可有此义也。问。二边有疑。若自入心。有此义者。淄洲大师余处中。释刹那增进之文。住出已后。长时而说明知。入心无此义云事。随扑扬大师。会诸佛七劝之文。劝为创入。任运据后(云云)若无任运转义者。不可有转增进之义。若依之无此义者。论标又不动地。出此等故。文无所简何除入心耶。况第八地初念望前二劫。智慧一倍(云云)若无增进义者。岂一倍耶(准上任运转故可答之。)
  赠僧正云。住出以后长时而说者。就断惑理证现行功德。住出以后。有刹那增进义云也。以何知者。上文入灭定。住游观之人。现行功德不增进。有心起现行无漏之人。功德念念增进。能超前类(云云)乘之现行无漏。刹那刹那增进。二类行无差别。名刹那增进者。据住出以后长时而说为言。故次文难此答云。若尔如何云初地已上入住出心各各齐等(云云)既以两类功德力齐云文为难。明知。上文约非地地力齐义。问答也。

地上超劫二方

  问。初地以上菩萨。为实超劫。将如何。答。义灯有二释。一云实超劫。二云实不超劫问两方。若超劫者。地上菩萨。同证二空真理。俱得清净意乐。功力齐等。无有胜劣。何有超劫义耶。依之瑜伽论中。明初僧祇。说勤堕不同。说二劫已去。若得菩萨净胜意乐决定勇猛勤精进(云云)若依之无超劫者。菩萨超劫。依难思胜行。定知。地上可有此事云事。是以释尊四十超劫。皆有入地以去。彼遇燃灯超八劫。第三僧祇之始。事弗沙转。九劫。百大劫之内。雪山求法。入地以去事。萨埵舍身。后二僧祇间也。地上有超劫云事。得证于释尊。尔者两方不明如何。
  答。地上超劫权实。宗家二释也。本疏。枢要。三身章。佛土义林。般若幽赞。上生疏等。许地上实有超劫。瑜伽略纂。不许此义。今义灯中。舍处处释。并作二释也。而最胜疏上下唯成有实超劫义可知。此释禀承正说云事。今思其意。菩萨种姓。法尔差别。意乐又非一准。或一类住游观心多。或一类耽灭定久。或一类勇猛精进。起余心希。以后一类。对前二人。岂无超劫义耶。加之悲增乐留生死。智增进至菩提。意乐既不同出。超次谁疑之。故灯云。虽依生空入于灭定。而亦增进乃至。又入定时。定必自利功德亦进。而超劫事。不妨亦成。若入法空。正断法执。有心利物。更增进故。虽俱增进。何废胜劣。况复智增增。超悲增者(云云)释迦四十超劫。皆在地上。尤足为证。若会之。为化现者。释迦弥勒同劫成佛。其义尤难成。发心前后四十劫故。明知。地上四十超劫。皆是实行也。但至瑜伽论文者。最胜疏会此文作二释。一云据若作意。即功力齐。不同地前设作意时力用不等(云云)二云悲增智增。怖不怖类。地地各齐。然说超者。以智望悲增者说超(云云)初释意者。地上菩萨。所证等故。若作意时。力用应等。不同地前菩萨设故。意乐犹有胜劣。不遮地上不作意时。行有勤堕。是故瑜伽云。决定勇猛勤精进故者。是作意修时。无胜劣义也。超劫以作意人。对不作意人。不违瑜伽为言。后释意者。悲增智增等。意乐不同也。所行亦异也。彼此相望。可有超次。瑜伽云力齐者。是说自类。无胜劣之义也。
  寻云。瑜伽文分明也。仅虽储会释。犹劳狂文相。无超劫义。直顺论文略纂依文立义。尤可慈氏之本意。次最胜疏二释共不明。先付初释。悲增利他为本智增专乐菩提。皆是广大之意乐也。俱可作意时。此岂非作意中超次耶。付后释。瑜伽文但说智增之一类欤。将通悲增欤。若如前者。本论广说诸菩萨修行。岂狭限智增之一类耶。最胜疏云。悲增智增。怖不怖类。地地各齐(云云)如文者。瑜伽文说。悲与悲同类也。若又广说智增悲增者。疏下文问答。云若尔僧祇于智悲增。何者而说。答据智增者说(云云)
  答。地上有勤堕不同云事。本论有证文。说十三住量中云。一一住中。经多俱胝百千大劫。或过是数(云云)或过是数者。不作意之类也。以此文见此即决定之文者。必带别意趣也。会之有二意。最胜疏两释是也。付初释意。作意者。是作意作佛也。悲增等无此作意。故成所超也。何况此释意。对游观耽灭之类。成超劫也。智悲相对后释意也。智增之中。游观耽灭之人者。其行悲殊胜。故名不作意。修智断之行。欣乐佛果者。名作意也。次。
  又寻云。地上有超劫者。在何地耶。若限七地已前者。以释迦超劫。不可为证。燃灯八劫。相好九劫。在八地已上故。若云彼是化现者。释迦弥勒同劫成佛。尤难成。又地上四十超劫。皆为化现。有何妨耶。若通八地者。无漏善心之中岂有僧祇之余心耶。又通八地已上者。至何地耶。限八地者。以相好。九劫为难。准前。若通九地已上者。利他中不欲行障已断之。二利俱任运增进。何有超劫。依之地上无超劫义四十超劫实皆有地前。地上超劫。皆化现也。此义有道理。何况地上所超皆实者。八地已上。他受用土。岂有龛崛及泥土耶。变易身菩萨。宁舍身余骸耶。彼化现者。超劫可化现。化身中所行。是化故。
  答。地上超劫皆化现。实悉有地前云事。颇任胸臆。若皆在地前者。何于地前。不示其相。至地上始示现耶。何况舍身超劫等。地前难有。地前未亡相故。故最胜疏云。以初劫中行犹劣故。不能行此舍身命故。准此应可通后二僧祇(云云)次超劫地位。解释多途也。舍身品疏初释。在七地已前。第二释通八地。第三释合前二义。八地超劫。通权实故也。授记品疏初释。至第八地入心。后释通十地欤。此中依通十地释意。相好九劫。是实行也。百劫皆是余心故。依余释意者。少分化现也。实在已前位。故释迦弥勒成道。不成难也。不许地上超劫之文。皆在地前。甚无所据。地上无实超劫义。以地地力齐之文。为至极证。然付此义。悲增智增等差别。尤难会。悲增之人。为利生故。起烦恼。既是有漏不善有覆之心也。功德岂增进耶。无善心熏增故。设虽增犹可劣。精进之一类。起无漏胜智。断惑理证。对烦恼心。胜劣不足言。八地无漏之中。犹胜劣增进相分。何况无漏与有漏。烦恼与正智耶。故起烦恼但为利生之释。犹恐似狂道理。以此大意。可成地上有超劫义也(为初学大概记之。)
  问。付菩萨超劫义。且所超劫数。为僧祇分齐。将余心欤。两方若超僧祇分齐者。必经三祇之修行。全无速疾之成道者。上出深密瑜伽说。宗家大所定也。若许超僧祇分齐者。何又无一类而超地位等之人。是以见最胜王经疏。述取作意时方便善心乃至。故虽勤堕根不同。俱说三祇毕。举八地已去观心相续位。超劫事。依游观耽灭等时分会之。知。所超劫偏僧祇余心云事。若依之如此者。菩萨修行。既许有勤堕不同。设虽僧祇分齐。何无长短不同。若云有长短者。定可许超次不同。况若超余心者。彼此所经。自本不同也。以何为量。定所超劫耶。依之淄洲大师。问。若尔僧祇于智悲增。何者而说。答。据智增者(云云)三祇有长短云事。解释既分明。所超分齐。宁不善心时分事。
  答。凡宗家意者。一切菩萨。必经三阿僧祇劫修行时分。无减无增。僧祇分齐。无长短者。依何论超次之不同耶。是以瑜伽论中。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不过此量乃至。决定无转无数大劫(云云)既以三祇为定量。嫌增减遮长短。自宗学者。谁不守此文耶。若僧祇时分有超次者。便同他宗义势。其旨如难。依之可云。智悲二类。其行难异。三祇正行。时分是等。然勇猛精进之类。恒时作意。功德速进。不勇猛之人者。或住游观。或耽灭定。不修不作意之时分相交。此则僧祇之余心也。以之为所超也。故最胜疏云。取作意时方便善心。刹那刹那。相续时量。经三大劫。非是通取修不修时。作不作意。经尔许劫。故虽勤堕根性不同。俱说三祇(云云)但所超余心。随类可异。四十超劫者。且释迦弥勒相对。举尔许劫数许也。俱于最胜疏据智增者之释者。智增之者。不经多余心。所经时争易知。悲增之类。经无量余心故。三祇时分难测。仍以智增之所经。可为定量为言。
  寻云。

智慧一倍

  问。以第八地初一念功德。对前二僧祇所行。智业几倍耶。疏云。智慧一倍(云云)付之夫寻第八地者。所行任运。不假功用。于诸行中。普修诸行。望前二僧祇所行。智业不可限一倍。依之见十地经文。以第八地初一念行。对前二僧祇。说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尔者。疏主得何证据。释智慧一倍耶。
  答。第八地初一念功德。倍前二僧祇。实无量倍也。十地经说。分明无疑。但智慧一倍者。前七地功德渐增进。虽倍前前。犹非任运。故无刹那增进之义。是故以后后地。望前前地。说倍增也。八地已去异之。刹那刹那。功德增进故。念念相望。论增义。地不对地。今欲显其念念倍增之时。若初念望前二僧祇。为无量倍者。第二三念等。倍前之义难显。无量倍云上倍彼之词无故。同说无量倍者。与初念无异故。然则初念无量倍。且名置一倍。第二念为二倍。第三念等为三倍等。若尔者疏云一倍。其量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仍不违经。以何知者。疏述一倍义。勘十地地持及菩萨地等(云云)此则经前七地地全相望论倍义。八地已上。念念相望故。疏主探见其意。同今论刹那刹那转增进故之文。释一倍二倍等。故勘十地等云也(其意尤远学者悉之)
  寻云。要集引十地经难疏云。准此经文。非唯一倍(云云)灯师会经云。今谓此文。或据别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经以持经论。比前舍身供养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无著论判在地前。岂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云云)助疏意不云一倍即无量倍。何灯外储别会释耶。
  答。疏释分明也。如前成之。但于灯释者。且对要集。作别释也。不尔何置或字耶。
  问。灯意如何。
  答。得灯意有异义。疏付智业云一倍。经云无量倍者。望福行说。以般若经中。以持经智业。对舍身供养等福行。说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为今例。故非必一切者。非望一切福智之行。皆说多倍也为言或依别时意趣。说无量倍会也。或据别意者。别时意也。意云八地初念虽唯一倍。至后后念。无量倍故。依别时意趣。说尔许倍也。准无著论判在地前之文。以浅位持经行。依别时意趣。对舍身供养等胜位之行也。
  问。本疏中。第八地初一念功德。望前二僧祇一倍(云云)尔者依何经论说。作此释耶。疏云。十地地持并瑜伽菩萨地(云云)付之勘十地经说。不动地一念所起智业比。自初发心。至第七地所修诸行。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云云)十地论中。任文作释。地持论中。明第八地。指如修多罗十地经说。更无一倍之文。瑜伽菩萨地。三祇校量品亦任十地经。十地地持等经中。文无说一倍之处。明知。慈氏天亲之意。存多倍义云事。引之为证。还为违文如何(准前答可会此论义。)

八地以上名不退故

  问。论中释八地已上名不退。有一切烦恼永不行故等。四故尔者以四因简已前位。如何释之耶。疏云。初因简地前。第二因简前六地。第三因简第七地。第四因简一切地(云云)付之七地已前有漏心中。有起烦恼。以一切烦恼永不行故之因。亦可简七地已前。第七地有加行。有功用也。任运转之故。何不简第七地耶。又标不动地已上菩萨。出四因俱可简七地已前。如何如此配释耶。
  答。今此四因。俱可简七地已前。但于疏文者。随增相总别简之。初地已上。虽时起烦恼。惑力不起故。与故起名。是故以一切烦恼永不行故之因。唯简地前也。第七地虽有功用。不同前六地。故疏云。此第七地。虽未任运。少用功力。即能现前(云云)无相功用。不同前六地有相功用故。以第二任运转之因。偏简前六地功用多也。以第三能诸行中起诸行故之因。简第七地者。既以别因。简前六地。故以此因。且简第七地云也。第四刹那刹那转增进故之因。简前一切地。故以之影显前三因亦简一切地也。

能一行中

  问。七地已前菩萨。一行中修诸行(云云)若非六波罗蜜随一行者。有何过耶。释云。与八地已上诸行中修诸行。无差别故(云云)付之七地已前。一行中修诸行。八地已上。诸行中修诸行。岂无差别耶。
  答。十地菩萨所修行者。即是十胜行也。然七地已前。以当地行。为首。修余行故。云能一切中起诸行故也。且初地中。布施为首。修余戒忍等。非戒为首。修施忍等。余地可准之。而八地已上。以愿力智三度。虽相配八九十三地。无相无功用位故。非唯当地行为首。亦施等为首。修余戒忍等。非一时中诸行为首。修诸行也。若尔者能一行中起诸行故之文。以一切行随一。名一行者。与八地已上。更无差别。不尔即与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无有差别者。存此意也。依之可云。能一行中者。十波罗蜜中。当地首行也。起诸行故者。十波罗蜜之行也。能诸行中者。八地已上。以十波罗蜜。皆为首义也。起诸行故者。彼一一行下。修余波罗蜜行之义也。崇俊法清存此义也。
  寻云。诸行者。可通四摄四无量等一切功德。何唯于六度云一行。云诸行耶。故疏云。八地以去。于万行中。具修万行(云云)既云万行。岂限十度耶。次八地以上以施等行。皆为首云事。有何证据耶。
  答。菩萨所修之行。虽无量。且以施等。为十地正行。如云谓十地中修十胜行。又本论中。以三劫。如次名波罗蜜。近波罗蜜。大波罗蜜。皆于六度。建立之。但云万行者。十到彼岸中。摄在无边行。何不云万行耶。故论九云。虽十地行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云云)准此文。疏云。万行即十度也。疏次文云。然所修愿力智度。渐次胜前。别立其名。非唯修此(云云)显不限当地之行。余行亦为首之旨也(已上菩提院御义也。更有别义指事中记之。)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