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一目次

  心所相应门
  乃至未断
  了别行相
  根独取境欤
  如受等法
  今此解好
  极相邻近
  总相相分别有别相相分欤
  叙经部义
  今取界身足论
  触别有体量
  虽思分位
  触数实有量二方
  惊觉用二方
  谓心回转
  不异定故
  既说行相
  唯受想业
  境分齐相
  性单令作
  是别非遍
  事简体多
  受俱门
  虽境违顺
  定能令心
  三性门
  胜义无记二方
  自性无记法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一

心所相应门(初能变第六门)

  论云。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文。

五数心所性业

  一触(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似彼起。故名分别○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自性。
  二作意(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谓此惊觉应起心种。于令趣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
  三受(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四想(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五思(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

心心所作用行相差别

  灯云。行相显自取境功能。作用显他依止功能。然心王多己行相显自体。心所不定。作意惊心。思令造作。非缘境用。受领纳顺违。想取境像。此即缘用故。解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见分。

性业二用不同

  又云。有云。亲用显性。疏用显业。近远内外自他。亦尔。要集云。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显性。通他显业。今谓不定。如触顺生心所功能。以显自。识亦能似根境顺生。即是通他。

乃至未断

  问。枢要中。引瑜伽论乃至未断文。尔者为成何义。引此文耶。答。为证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之义也。付讲匠御答。披瑜伽论说。见文相前后。明染污末那四惑相应义。置乃至未断之词。既非第八识与五数心所相应之文。何引证此义耶。就中乃至未转至解脱道。乃至未断至金刚心。其义既异也。谁为其证耶如何。
  答。论中释初能变识心所相应义。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云云)。意者。第八识未转成无漏之前。恒与五数心所相应为言。然五十一卷明第七识四惑相应义。乃至未断当知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云云)。第七已一类无间断。故未断金刚心已前恒与四惑相应准第八一类相续识。未转成无漏之前。恒与五数可相应成也。是则七八两识。其义等故。相例为证。本论乃至未断之文云。直说第八故。为其证也。例彼证第七识舍受相应义。引本论阿赖耶识。恒与舍受相应之文。扑扬释之。举八例七(云云)。是又可尔。但至未转未断其义异。云难者。未转未断。其位虽有长短。仅是一念也。何强疑之耶。未转前。常与触等五数相应。未断之前。恒与四惑俱转义等故。引彼证之也。
  寻云。枢要云。五十一云。乃至未断。断即终无余断。非离缚断(云云)。其意如何。答。三乘金刚心。永断第七相应二障故。染污第七自性永无余断故。名终无余断。此乃三断门自性断收。四断门相应断也。
  问。瑜伽既云。烦恼。而八地已上。一切烦恼不行。故乃至未断与四烦恼俱者。可说七地以前。
  答。二障俱名烦恼。故与所知障俱亦至八地已上。故无过欤。
  菩提院云。乃至未断之文。可属上也。故具文云。又前说末那。恒与阿赖耶识俱转。乃至未断(云云)。其未断言。通于七八。阿赖耶识未断之边。为今证也(此义有难。颇不叶文。又违显扬论欤。更有愚案。如别记之。)

了别行相

  问。了义灯中。了别行相。唯限心王(云云)。尔者瑜伽等心所。说了别文。如何会之耶。答。灯有三释。初释云。了有二义。一缘境名了。通心及所。二行相了别。非所但王。而作意等。亦言了者。说缘境了。非行相了。次释云。或有单复。单言了者。即通王所。言了别者。非所唯王。第三释云。或泛明缘王所俱了。辨别行相。了非心所(云云)。付三释共有疑。先付初释。心心所俱于境界起了别用。何心王即为之。自行相。心所不尔耶。付第二释。设虽有单复差异。由何忽辨其通局云。是以瑜伽说心所云了别。唯识指心王单说了爰知。不可由了与了别不同。论王所差异云事。付后释。所述焉。异初释如何。
  答。任义灯显文。似作三释。今料简可云。先初释意。虽心心所俱有了别用。心王以之为己行相。心所虽缘了境界。不为自行相。心王唯取境总相。故以了别用。为自行相也。心所通取总别二相。故以了别。不为行相也。王所作用各有分限。何混令例同耶。第二释意。以单复为王所差别。单言了者。虽通心所复。加别字。限心王行相也。今论已下。皆说心王云了别。明心所单云了也。是以本论中。云能了别者说名作意等。虽心所中置了别言。今论略去别字。引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又本颂。说第八识行相门。虽单言了。释论加别字。述了谓了别。本颂文言窄故。略去别字也。释家既云了别。知。心王可了别云事。凡心心所体性。作业行相。作用。以此论为本。瑜伽等中。心所云了别等。皆随宜说也。如云然有处说依为所依。或所依为依。皆随宜假说。第三释意。聊虽似初释。第一释施设行相缘境二了。分别王所了别。今释意。别不立缘境了。泛指能缘性。为心所了也。泛与不泛别。何无其差异耶。是以扑扬大师。问。初后释差别。答前约缘境。今此后释。但泛言缘泛不泛别。三释各有其意。不可相违。
  今云。灯唯有二释欤。分别缘境行相初释也。依单复述不同者。第二释也。付今此第二释。会本颂了言。亦有两释。初释云。略去别字。第二释于了中。行相了限心王。故本颂述第八识行相门云了也。此两重二释也。

根独取境欤

  问。识不生之时。可有根独取境之义耶。两方。若无此义者。根如珠宝光。恒备能照之用。设虽识不生时。何犹不照境耶。是以见本疏文。上云如识不生限境或起。下述居种子时。及未合前。皆无顺生心所作用。既种子之外。出三不和合之时。是岂非二和之时耶。若依之如此者。识二和所生也。根境合识何不生耶。况根识取境门也。识若不取境根难。有能照之力耶。爰以破诸识不俱转义。诸根境等和合力齐。识前后生。不应理故(云云)。明知。根境合时。识必生也。如何。
  答。如一边疑难。不可有根独取境之义也。根以发识取境。为其用故。依根力发识。与识俱照前境也。识施缘虑能之时。根方为门。取其境故。但疏云如识不生根境或起名为乖返者。为成乖返非三和之义设云尔也。是以次下文云又如耳根眼识香境三法乖返。释乖返义。若以如识不生根境或起。为实事者。宁有耳根香境。为所依所缘。眼识生耶。彼既假出相违根境识。令知乖返之相。上文亦可尔。次于居种子时及未合前之文者。第八所变五根。不恒起发识取境之用。本质色等境。其体亦非无。是则现行中。未合位也。何举为难耶。
  寻云。论下文云。理有众多身受生起文。此文可有根境境。虽有而不生识之时见答(云云)。

二和生等分别

  二和生识。三和生触。四和生(受等一切心所)。
  论云。由此故。说识触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云云)。

如受等法

  问。本疏中。释触心所。如受等法。不能生余(云云)。尔者扑扬大师。何释之耶。秘云。受等心所。余不能生余心所。故不名分别。触异受等。得分别名文(云云)。付之依扑扬解释。按本疏始末。云触不似彼生触功能。不自生故。触不领似三和上生触一分功能。不返生自故。述毕。次如受等法不能生余。即无领似。例触应尔(云云)。是则以受等不生余心所故。全无领似义。例成触不生触故。不分别三和之上生触一分功能之旨也。更不见明触受异相况既云例触应尔。以触例同受等也。何述触异受等。又成触一分无分别之义何云得分别名。依之邑法师释此文。存触受相例之旨如何。
  答。疏上文云触心所不领似三和之上生触一分功能毕。如受等法不能生余。即无领似。例触应尔(云云)。触受相例之旨明也。疑难之趣。诚叶疏文。但于演秘释者。其旨未辨。但不直释疏意欤。疏云。如受等法乃至例触应尔。偏例受等。云无领似义。未述异受等之边。秘师继疏之不足。解异受等得分别名之边也。意云。受等心所。不领似三和上。生余心所功能故。全无领似义触虽不领似生自功能。领似生余之功能故。异受等也。仍得分别名为言。重意云。以受等心所望触。有同异二边。触不领似生自功能之边。同受等。故疏云例触应尔。领似生余心所之功能故异受等。故秘云触异受等也。疏不释触受异边。故演秘继其一边也。全不能生之全字。叶此义欤。可思之。

今此解好

  问。中边论中。释触心所。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云云)。尔者为领似义将如何。答。疏有两释。一云领似义。二云殊别义进云。今此解好(云云)。付之分别根境识三之义。专同今论触谓三和分别变异文。设虽有宽狭不同。领似义更不可替。况护法定判。源守慈氏阿僧说。唯识既领似义也。中边例可尔耶。劳释彼此异。有何所见耶。
  答。释本疏今此解好文。人师先德。多指今论为好(云云)。若依此意。非忽判后释为正。何为进耶。但任文次。可云指第二释也。依之中边疏中。殊别义(云云)。但至二论不同者。颇有其由。唯识明触自性。故领似根境识变异。为分别也。殊别根境识上。有顺三受功能。非触自性故(云云)。中边论。以一行伽陀。明十二缘起生起。故不欲显触自性。为明触缘受之义。说殊别根等上顺生三受功能。令生受之旨也。二论意趣各异。不可令一同欤。
  疏初释意。触领似三和上顺三受之功能。即生受也为言。然而解差别三受。独叶触缘受义欤(云云)。

触心所分别变异诸论异说

  一分别三和上生一切心所功能(唯识论)。
  二分别三和上生三受功能(中边论)。
  三分别根上生一切功能(对法论)。
  四分别根上生三受功能(释论。)
  论云。根变异力。引触起时。胜彼识境。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

极相邻近

  问。有义意。触受二。心所所取相。极相似(云云)。尔者扑扬大师。可许此义耶。答。不许也付之触之所取可意等相。极相似受之所取顺违等相。有人作此释。尤叶道理。由之论举触受所缘。云极相邻近疏释论文。述约境相近如何。
  答。凡一聚相应心心所法。同缘一境之时。本质同一。相分互相似。是名总相。瑜伽云同一所缘。唯识述所缘相似。即指此总相也。触受等心所。以自行相。向境总相之时。随彼各各能。其前有别义显。是名别相。其中触心所。取可意等相。受心所取顺违等相。今此别相邻近故。今论云极相邻近也。而有人不辨此旨。会瑜伽唯识相似极相似文虽心心所。所缘相似。触受所缘。然极相似(云云)意云瑜伽所缘相似文。并说总别二相。二相虽异。同有相似义。相似极相似。只浅深差别也。非不相似。故二论不相违为言。此义意。以别相为总相一列。摄入所缘相似文也。若不尔者。须会瑜伽云谈境总相。唯识会说能缘行相。烦以别相。摄所缘相似。义势颇分明者欤。扑扬破之。所取境中。既有相似极相似别。此乃所缘便不同矣(云云)意者。若所缘境中。条然有极相似别相。心王不缘之。心所又互不知之。王所有取不取。相似极相似。二相别体者。既成缘不同。宁不违所缘相似文耶。所以正义意。总相境体。一聚所缘虽相似。缘此相似境。之时。境上可意等别义能缘行相之前有显。今论举境上别义。遂令知能缘行相各别也。重意云。今论极相领近说。非说所缘相似义。显行相各别也。所谓举可意与顺益邻近。显触境与邻纳。行相相似义也。其行相虽各别。彼此聊相似故。云邻近也。实义言者。虽所缘境质同影似。然彼能缘而于境取。非无差别。举所取境。显能缘也。之定判。破有义了。显自实义。及会论文也。仍论疏文。不可成相违欤(此外异义如云霞。如别纸。)

总相相分别有别相相分欤

  问。正义意。一聚相应心心所法。缘一境之时。心王唯缘总相。心所兼取别相(云云)。尔者总相相分之外。为有别相影像。将如何两力。若有者。心所一见分。缘一境之时。总相相分外。有别相影像者。岂一个见分前。二影像现耶。况一心前。有二影像者。一聚王所相望之时。既有缘不缘不同。岂不背同一所缘所缘相似文耶。加之条然有别相影像者。心王因何。不缘之耶。若依之无者。总相既有别相分。别相何无别影像耶。况所言别相者。未知。有法欤。无法欤。既色等有体法上别相也。何云无法耶。若又云有法者。何无别影像耶。
  答。离总相不可有别相影像。境只有青等相。此外更无条然顺违等别相。一总相寄心所各别行相。立别相名也。且思心所。以造作为行相。为彼造作事。见其境界之时。可作善等事业。因义境上备之。取此义相毕。令心等造作善等事业。以此名思所取正因等相。乃至受领纳行相取顺益等相义。准之可知。是故别相。随能缘行相。彼此心所前。各各义相显也。更非体相。非相状。是以大师释云相者。义相。非体相。非相状(云云)。加之今演秘中。破有人义。实义言者。虽所缘境质同影似。然彼能缘而于境取。非无差别。举所取境。显能缘也(云云)(其义如上成之。)依之可谓。总相所缘而缘也。别相所缘而非缘也。有法上别义也。非单无法。又离色等。无别体事。又不可云有体法。只境上别义也。
  寻云。

叙经部义

  问。俱舍论中。明触心所。出三和成触。三和生触二师义。尔者为共经部师义。将如何。答。扑扬大师。二师共经部义释也。付之依扑扬所释。披彼论说。三和生触师。会三法聚集契经说。我部所诵经文异此(云云)。二师共经部者。何云非我部所诵依之见光法师释。三和生触师萨婆多义(云云)。如何。
  答。经部有二师义云事。今论中。明有其说。即破经部师灭定位无心所。若谓余时三和有力。成触生触。能起受等(云云)。依之本疏中。经部计有二说。即成触。生触两家说也(云云)。爰知。俱舍论第十卷所载二师。即经部师中。二诤云事。退按彼论一段文相。颂中云触六三和生。释论判三和合故有别触生。先出有部本义。次标诸师于此觉慧不同。有部之外。出他师异说见。有说三和即名为触者。出三和成触经部。有说别法与心相应三和所生说名为触者。出三和生触经部也。终云然对法者说有别触。返结归有部本义。论文次第。诚明镜耶。但至我部所诵文者。经部中。既有二师。其义不同。何不会非我部所诵。况会契经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文。有二释。云我部所诵经文异此。云或于因上假说果名是也。三法聚集之说。有部定可会之故。虽经部诤论中文。因出有部会释欤。或于因上假说果名之释。正是经部意也。光法师未见唯识论故。不知经部有二师。解俱舍文欤。若违宗家定判。不可致劬劳。叙经部义而有。两师之演秘解释。深得禀承实义可答。申也。
  寻云。光法师不见唯识论云事。以何知之耶。次经部有成触生触二师云事。小宗论藏若有其证耶。
  今云。光法师作百法疏之时。任对法论明文。无痴善根以惠为体(云云)。是则不见唯识第六有二师立破。致此訾谬也。次正理论中。出经部异说。载三大地法。四大地法二说。如次三和成触。三和生触二师也。近来东大寺小生等不知其文。小宗论藏。明经部义。全无三和生触义(云云)。知尤可笑之(今此二事可秘之穴贤穴贤。)

今取界身足论

  问。论中难三和成触经部义。然触自性。是实非假。六六法中。心所性故(云云)。今此六法。为取界身足论六种六法。将兼取俱舍六法欤。答。依本疏意。唯取界身足论。依扑扬释。通取俱舍六法也。付本疏今取界身足论六六解释。六六法中文。更无所简。由何知不取俱舍所说。况界身偏有宗本论。俱舍意朋经部。若尔对经部。立量之时。尤可依俱舍六法耶。就中因置心所性故。简别本意者。付俱舍六法。简六内六外。避不定过见。依之见本疏下文。若依俱舍六六法者。彼计根境假非实。故言心所。意简前二(云云)。本疏解释违道理。似自致桙楯。随演秘云通取俱舍(云云)。
  答。为证触心所别有体义。界身俱舍引契经六六法不同也。若依界身。以心所性。证触别有。如来举胜法。废立六种六法。其中心所性物。皆有实体。六想。六思。六受。六爱。皆心所性。既有别体。触心所性。六法中烈之。定有别体为言。若依俱舍。六内六外。六识之外。别烈六触。既三和之外说。触体。知。离三和别有其体也。依之俱舍论引六六经毕。此契经中。根境识外。别说六触。故触别有(云云)(正理论同之。)而今论中。云六六法中心所性故。以心所性。证触别有。故知。今论依界身足也。界身足六法。既引契经说。设对经部。何举彼说。不为用耶。但至疏下文者。彼设依俱舍。心所性言。简根境故。无不定过。释也。实心所性言。全非简别也。演秘释疏外别义也。牒疏不加词。置详曰言。多疏之外别义也。
  寻云。疏云。彼计根境假非实。故言心所。意简前二(或本。意简前三(云云)。非也。)只简根境。而何秘中。云心所性言。简识根境。无不定失耶。简识有何由耶。更不可成不定敌故。
  答。疏云意简前二者。出正成不定敌之物。秘云心所性言简识根境者。总举心所性词被遮之法也。意云。心性言。简根境识三了。故以根境假。不可付不定过为言。非谓识成不定敌。故以心所性言简之。

六六法废立不同

  俱舍正理等(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受身。六触身。六爱身。)
  界身足论(六识。触。受。想。思。爱。)

触别有体量

  问。大乘师。对经部三和成触义。立量云。触别有体。六六法中。心所性故。如受爱等(云云)。尔者可云正比量耶。答。尔也。付之定比量真似。依过相有无。今量因招。有法自相相违过。作法云。触者。有法自相。别有体者。法自相也。以别有体能别。见有法触。为成别体触。同喻受爱等非触。望有法触成宗异品。六六法中。心所性故之因转彼。同无异有。阙后二相。故作能违云。触非触。六六法中心所性故。如受爱等(云云)喻。例如胜论所立有性非实量。及小乘所立有为相量等。况经部意。许爱无别体。岂无一分所立不成失耶。依之扑扬大师。付此失给如何。
  答。比量过相。随三支形若因。能立时者无犯其过。而如来举胜法。烈六个六法。其中心所性物。皆有实体。触六法所摄。心所性。定可有别体。故六六法中。心所性故因能成触别有体宗。全与此相违为非触宗。不可为因。何犯相违因过耶。有为相量。有第六转言故因不正故。返非定别有体所立。成相违宗。有性非实量。亦以如此。凡法实体有其体自是有。不待他能有是有。而胜论师。立大有性。为实德业三句。能有。即立量云有一实故等意者。实德业自体有是可依能有为言。此因既不正。法有无可依别能有之义故。而仙人以此不正因。成大有体。故犯相违因也。有法自相相违过。其起在斯。今量已异彼。谁有智人。以六六法中心所性故因。成触非触宗耶。所立不成过。疏明避之。如云经部计爱亦是实有。思分位故。不同假触。扑扬疏外作别释之时。且难。彼既许爱依思分立。岂非喻有所立不成。判应如论言是实非假即无其失虽思分位。然得名实也。
  寻云。有法自相相违。有何过耶。
  答一云。有无合不离过(如余卷抄之。)

虽思分位

  问。付经部师义。且受想思三大地法。许有别体师意。贪信等诸心所。为思分位立。将心分位立之欤。两方。若思分位立之者。本计不许别体心所故。许诸心所心分位立之。末计设依契经说。许三大地法。论无别体余心所。可同譬喻师。是以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之计摄分无执。若离心体有别自性。问难兼末计义。爰知。心分位立之云事。加之众贤论师。解经部宗。故唯有识。随位而流(云云)。若依之。如此者。护法论主。对彼师立量云。定非则心。根力觉道支中。别说故。如念慧等(云云)。彼师若以念慧等。为心分位者。无所立不成过耶。是以本疏云思分位故。扑扬判虽思分位。两方难思如何。可承耶。
  答。大小论文。宗家解释。其意分二途。学者由此立义不同也。然而且三大地法之外余心所。心分位。思差别也。凡全无师意。初念心王生。次念想。次念受。后念思起。自此已后。贪信等心所。皆思上作用差别。然此诸心所。离心无别体(云云)(可见光记)。准此立受想思三法师意。别体思造作主。造作善等。依其造作之力。心王上善染二位相分。贪等信等作用出来也。正心王分位假立故。处处云心分位也。又随造作主。为思分位也。处处解释。各谈一边。但至立定非即心如念慧等者。凡经部一师。定则心也。心专注一境名为定。对此师定非则心。如念慧等非则心立也。念惠虽心分位。非则心故。无失。
  寻云。此义违诸文。疏灯论七之所秘。皆云思分位故。就中第四卷疏云。若依分位。于思之上。亦名为定等。理亦无违。一念之思。所望别故(云云)。第五卷疏云。念慧等法。彼体是思。然非则心。相以为喻(云云)。此等文。明思上假立见。况案道理。全无计不许别体心所。故诸心所皆为心分位。三大地法计。既许别体思。善染心所。皆依彼能造作力。尤思分位可立之耶。

触数实有量二方

  问。本疏中。破经部触非实之义。立量云。触数定是实有。四食性故。如余三食(云云)。可云正比量耶。尔也。付之以香味触三尘。为段食性。对经部粗假细实义。以余三食。为同喻者。岂无一分所立不成过耶。
  问。经部师意。可许香味触三尘实耶。答。假也。付之大乘师对彼师。立触数。定实有四食性故。如余三食比量敌者经部。许香味触假者。岂无一分所立不成耶。是以本疏中。许实释给如何。
  答。经部粗假细实义。宗家常谈也。但至一分所立不成者。疏有二释。初释意者。因可置许言。意云。此量缇自比量故。以大乘自许实有三尘。可为同喻也。后释意者。立因可云四食性心所摄故。以思食为同喻。段食既非心所故。因不转彼上。仍无所立不成故。故演秘云。因明之法。宗因喻三。若有过者。容致言简。为论文略。疏致许言。复云。心所亦通于下。明遮喻因过。乃尽矣何事见责(云云)。
  余师多极微是实故(云云)。恐非疏意欤。上于俱舍六法无过云事。以心所性简别。简假根境(云云)。根境许假。简之更不寄极微实义耶文。

惊觉用二方

  问。作意心所警觉用。为现行位。将如何。答。种子位。起警觉用也。付之种子微细沉隐法。难起警觉用。况触等心所。现行位起作用。作意心所。何不尔耶。依之显扬论云。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五蕴论判谓能令心发悟为性。若尔招例难。于余心所。得相违于两论说。如何。
  答。作意心所。在种子位。起惊觉用。故论中。谓此惊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云云)。既云惊觉应起心种。定种子位起惊觉用也。任心所依心势力生故之道理。心所生现行。必依心王生现行势力。既云惊觉应起心种。知。作意惊觉用。在种子位也。是以疏中作二释。种子位释云此解依分。现行位之释述故论不许。云文。云论。共指谓此惊觉应起心种之论文也。依之人师多存初释。非后释。但至疑难者。种子虽沉隐。非不起用。依烦恼种子。发业润生。厌心种子。起遮防用。四种防三业非等也。若寄事。于种子者。此等种子。又无其能耶。次至余心所例难者。作意心所。既异余心所。独取众多别相。又何异余心所。种子位不起惊觉之用耶。惊觉用者元惊心令起用也。尤可在种位。次至显扬论者。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者。简地宗义。依心所起显心所义与心俱转相应者。简前后。遮同时色根。动心为体之文。显自体也。是别别义也。义灯文。此旨分明也。五蕴论说。心种亦名心也。如云心种亦得名心也(见疏灯秘。委可案之。)
  问。付作意心所惊觉心种义。且所惊心种。为果俱有种。将如何。两方。若惊果俱有种者。现行已起。作意何惊之耶。是以论中。谓此惊觉应起心种文。若已起现行之种。何云应起种。依之本疏中。或云谓作意等并未生位。或对正理师作意用在未来。此在种子义势亦同文。若依之尔者。心心所法起作用。必同时也。何非果俱有种耶。依之了义灯中。虽在种位。与所生现。亦正现在文。惊现果俱时种之旨也。
  答。作意心所。惊果俱有种也。凡心所依心王势力生。心王由作意惊觉起。故现果俱有种子为能惊为所惊也。是则作意种子。与现果俱时故。依现行力。种子方。施惊觉作用也。是以了义灯中。大乘因果。深妙离言。观当生现。假说未来。虽在种位。与所生现。亦正现在。文大乘因果。深妙离言。故观待现行。种子为先。虽果俱有。假名未来。云未生也。而第二释。以现行作意。为能惊故。所惊心亦可现行。心王既起现行位者。其能生种。既是已起之种也。何云。应起。故难起已方惊。惊理难见。故论不许也。初释虽果俱有。能惊云作意种。故所惊同种。尚有应起义也。义说前后。种现分位可同时。一聚王所。必具时同义故。况初释中。惊逢缘种(云云)。逢缘者。则待众缘义也。若尔具待众缘种子。定可果俱有。
  寻云。西明释今论。作二释。一云惊未来心种。二云惊果俱有种。二释大途同疏意也。西明取后释。灯师破之。若正现在。即正已起。何名应起。既已现起。更何须惊等(云云)。明知。难西明果俱有义。遂存未来义。则成疏初释意见。凡疏灯秘气色。皆未来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义灯终文云。大乘因果。深妙离言等准之上下云未来文。皆假说未来也。但西明意。通种现惊。显扬五蕴。说现行边。唯识谈种子惊也。于唯识有二释。未来义及果俱有义也。此师元通现行。论惊觉故。云果俱有种。则已生现行种也。惊觉何为难也。疏初释不通现行。偏约种子论之。故假云未来。云未生也。仍无惊已起种之失也(委可料简先后文。可谓难义欤。)

谓心回转

  问。瑜伽论中。明作意心所。谓心回转文。尔者此文。为明作意自性。将说作意作业欤。两方。若说自性者。既云谓心回转。同正理论回趣异境说。以知。说转异境现行作业云事。位之本疏中。释瑜伽正理不同。尽理不尽理。为其差别。知。同正理说回趣异境义云事。若依之如此者。了义灯中。以今此谓心回转文。同显扬动心为体说。回转与动。义意相似(云云)。加之略纂中。回转者。起动义(云云)。如何。
  答。瑜伽谓心回转者。说令心种回转成现行之义。故以惊觉。名回转也。略纂并灯文分明也。疏云然约显相处。说非为尽理者。作意惊觉用为显相。不说引心业故。不尽理云也(更有别义。如别记之。)

不异定故

  问。论中释作意心所。破余师义。不异定故(云云)。破谁人义耶。进云。疏灯破杂集师(云云)。付之夫觉师子刷。衣北面。伏膺菡杖。作杂集论释。善悟无著意。无误本旨。至作意性业。宁不辨本论意耶。爰知。释论师。受本论持心为业文。判则于此境数数引心也。不执持心业用。以为尽理。何忽蒙此难耶。依之大师余处中。述彼论意。作意作用通定散。持心举显业(云云)。如何。
  答。任疏灯解释。破杂集师也。本论云持心为业者。且说定位作意。不明散位行相也。觉师子不悟本论意。云即于此境数数引心。偏限一境。云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以得定者。名得七作意为其证。释家执本论文。为尽理说之旨。诚分明也。是以本疏云由杂集师不解集论。约此行相。以为尽理。故今破之。义灯判集论据增。杂集谓为尽理。故今论破也。但觉师子释。宗家或用为证。如受无种已生文释。谓最后蕴。或弃彼说不用之。云彼虽非证。云唯识师以杂集不为定量等也。取舍可随宜也。次至对法抄释者。向彼论作释之日。且同本论会之。执本论文故。虽为护法所破。任文作释故。且举显业也。或杂集师者。安慧师也。安慧糅本释。故得其名。是以见安慧所造广五蕴论。任持攀缘心为业(云云)。以集论为尽理之旨。专明也(自余异义如别记。)

既说行相

  问。正理论师意。转救回趣异境义。且约新起异缘胜说(云云)。疏主何破之耶。疏云既说行相。应尽理明。理既不周。故如论破文。付之圣教施设。未必尽理。举胜出显。是常习也。何至正理师义。强责尽其理矣。彼瑜伽谓心回转文会然约显相处说。集论持心为业说释集论据增。破众贤云应尽理明者。慈氏阿僧之说。宁不随此过耶。
  答。凡按心所行相。性带缘境心所。多以性为行相。业不定业带缘境心所行相。必通性业。作意心所。云于所缘境引心为业。业带缘境故。行相必通性业。而正理师。不说惊觉行相。故尚蒙应非遍行之难也。但瑜伽谓心回转之说。且说惊觉行相。不说引心行相故。云然约显相处说也。虽然遂云作意作何业。谓引心为业。下文说作业故。不同正理师偏执业中行相永不说性。故云不同彼执得为尽理也。集论无著所制也。而集论云持心。虽谈增胜。显扬等云引心为业。同今论也。余处有尽理文。故集论举增胜知也。正理师异之。故彼云义不具故。既说行相应尽理明等也。
  寻云。设彼师不说惊觉行相。既回趣异境会且约新起异缘胜说。存此境有行相。何有应非遍行之难耶。
  答。彼师云。此境有作意行相。难若相微隐。由何知有。不许之故。此境全无行相。若汝不说惊觉行相。此境既阙行相。应非遍行。汝若许惊觉行相。应遍行为言(更有愚案如别记之。)

唯受想业

  问。论中受心所。起爱为业。想心所。施设名言为业(云云)。尔者为八识相应受想皆有此用。将如何。两方。若通八识者。第八一类无记。全无与贪等俱义。何云起爱为业。又无发名言能。宁云施设名言耶。依之疏中。唯受想业。约胜能说文。若依之尔者。按论文起尽。今所明第八识心所相应门也。是以初问此识与几心所相应。终结故与藏识决定相应。明知。明第八相应五数心所也。何无端隐第八相应业用。论余识胜能耶。况若今所论。非第八相应受想作业。更有何作用。为亘八识遍能耶。
  答。先本疏中。有二释。初释受想业云胜能。次释通八识。第八相应受想疏起爱。发名言故。虽然遂定五数心所胜能遍能之时。此五数中。唯受想业。约胜能说。余之三业。乃是遍能(云云)。仍可存胜能之义也。凡诸心所中业带缘境。心所其业必遍能。如作意思。于所缘境引心为业文。谓能取境正因等相等说。皆业带缘境故。此乃心起必托内境生故。无不带缘境而起之义。业带缘境。必遍能也。性中带缘境心所。其业不定也。如触心所。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者。遍能也。如受想二心所。其业举胜能。如云起爱为业。云施设种种名言为业也。但第八相应受想。阙作业之难。颇难知也。任如理师意。第八无其业也。有带缘境性作用无作业无失。或又心作用无边也。论举一胜能。又有遍能。有何失耶。彼相暗难知。勿寻其作用矣。

境分齐相

  问。论中释想心所。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文。尔者可通自相共相耶。两方。若通者疏中释此文。作此分齐。而取共相(云云)。若不通者。五八识缘自相境。何非自相耶。况论文。未简自相。何唯限共相耶。
  答。想心所业虽举胜能性宽通诸识相应想。虽缘何境。必取其境像。为作用也。想谓于境取像为性之文。广通八识相应想也。但疏释者。释施设名言业之时。且举共相也。诸法自相。离言法体。故称自相时。不起言说。故于不可言法体。施设青等共相。取其分齐之时。想心所方起言故为释业。且出取共相分齐也。今此共相。非苦无常等共相也。
  寻云。且置疏释。谓要安立境分齐相之论文。限共相欤。
  答。一云论广通自相。疏狭出共相也。二云论限共相。即安立共相分齐。故方起言说为言。向论疏可料简之。

性单令作

  问。付五数心所。且思心所性业差别。扑扬大师。何释之耶。答。秘云。性单令作。业役令作。单重广略行相有异文。付之性业俱令造作善等。返成失其差别。是以今论云。造作为性。役心为业。造作驱役。为其差别。对法云于心造作意业为体。述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所述同唯识也。寄单重广略。辨性业不同。恐违两论之所说如何。
  答。心所性业。微细难辨。只以扑扬解释。可为指南。凡性业亲疏二用也。思数总备令造作善等之作用名性。是总论造作用。不顾善等三性分位也。有此造作作用故。别别驱入善等位。或时造作善性。或时造作不善性。是用聊粗显故。为业用也。性不具驱役造作故云单。业加役心。故云重也。性总不顾三性广谈造作。故云广。业别别分取分位。善性时驱入善位造作。即其时令心善作。一分为业。故云略也。唯识对法。其文全同也。然对法抄。会对法云。今观论意。举所作法。显能作体。故说作心。举所作位。显能作业。故说于彼善等役心。文意云。性云令心造作者。举心所造作。显能造作思体性。业善等三性位。驱役心者。举所作位思显造作之业为言。准此所释。唯识对法役心为业者。且举驱役善等位。其位令造作显也。是以唯识定性业之文。虽云役为业。广释其业之时。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云云)。既加令造善等词知。上文且举所作分位。其位驱入心等。令造善等显也(此义愚案可秘之。–
  寻云。先今论谓能取境等四句。总释性业也。故云驱役自心者。业有驱役善等位之作用故。性令造作善等为言令造善等自业传。见显性造作见依之人师如此释。次对法抄料简不当也。

是别非遍

  问。瑜伽论中。明思心所。即此邪正俱相违。行因相。由思了别(云云)。尔者为明遍能。将如何。答。秘云。是别非遍(云云)。付之邪正俱相违。如次三性也。而无记通八识有。定可遍能。是以本疏中。引瑜伽此文。同今论说。而今论既明遍能。瑜伽何不尔耶。
  答。瑜伽文云。邪正俱相违行。其行者。行业则身语等业也。是以本疏中。谓邪正等行。即身语业(云云)。况次下文明业。谓发起寻伺。身语业等(云云)。准知。上文明发业也。是以扑扬大师。若准瑜伽第三所说思之行相。是别非遍。如疏所述释给也。今论不发业义。只造作心性故。通因果二位。亘漏无漏也。发业异此。或依寻伺力。或依见断无明。造福等三业也。其发业是限第六不共业也。但疏中引瑜伽此文。释谓能取境正因等相今论文者。胜能遍能虽替。取正因等相之位。令造作善等义同故。引彼证此也。或云。

事简体多

  问。第六识唯与五数心所相应。与第八识。俱时缘三种境之时。六八相望。可有相应义耶。答。不相应也。付之备时同依同之义。具所缘等事等。名之相应也。而六八一时起。同依第七根。故具时同依同。其体各一。缘三种境。故宁无所缘等事等耶。
  答。虽云六八。必有心所。而第八唯五数相应。第六与多心所俱。既无事等故不名相应。是以疏中云事简体多。演秘述六八有时同缘境者。应是相应。故事等简。或事简体多者。简体非一也。而六八相望之时。既有二心王故。阙事等义欤。

相应四义

  时同(简前后心心所。)依同(简诸识俱起。)所缘等(若依同故。即名相应。六八二识。应名相应。故所缘简。)事等(六八有时同缘境者。应是相应。故事等简。)
  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受俱门。

虽境违顺

  问。第八识。可缘寒热等违顺境耶。答。缘也。付之第八识。任运微细。无分违顺相。定可转中容境。况不缘怨爱违顺。寒热例。可尔耶。依之论中。不能分别违顺境相文。就中第八行相微细故。不缘粗境。违顺例可然耶。
  答。寒热等违顺。触尘实体。第八何不缘之。况身根必照本质。本质违顺。宁非第八所缘耶。是以见论下文。又在定中。或不在定。有别思虑。无思虑时理有众多身受生起文违顺境来。损益身根之时。第八缘之。出定等时。身有适悦劳损。是岂非在第八识缘违顺境之证耶。虽缘违顺。不能分别违顺。故从能缘心。名中容境也。不能分别违顺境相之论文。此意也。既云不能分别。简分别义。返知。许缘义也。缘不定也。怨爱不缘之故。故谈分别之方。兼寒热怨爱也。虽境违顺。能缘之心。一类而缘。不分违顺。以境从心。名中容境之解释。存此旨也。怨爱非例。自他爱憎分别。非境实体故。次至粗境例者。先第八识。缘不缘粗境之义。学者异说。若依缘粗境之义者。还讲答例证也。设依不缘之义。又非例。粗细不定故。第八行相微细前。细境非粗也。违顺条然而定。故第八心中现相分。违顺而现欤。

定能令心

  问。有漏第八识。可与定心所相应耶。答。不相应也。付之论相应义。随行相宜。第八恒缘三种境。无移转余境。专顺定心所专注所缘。如何不许相应耶。
  问。第八识不与定心所相应。有何故耶。论云。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文。付之定心所缘。有为法故。有刹那别缘义如何。
  今云。见论文专注对任运。一境对别缘。定作加行。加行时所观本质境专注。其所缘虽念念新起。每念深专注。又虽新新起。随加行心欲观一境之相。名一境也。此识行相任运。不作加行专注本质恒虽缘一境。随先业任运缘之。行相浮浅故。不名一境。重意云。定八所缘。虽俱新新起。作专注一境之加持名一境。不名别缘。随境界来。任运缘之云别缘。不云一境。可知此旨。

三性门第八门

  论云。法有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阿赖耶识。何法摄耶。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
  覆谓染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此识非染。故名无覆。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此非善恶。故名无记。

三性废立

  (世俗善有为善法○招世出世可爱果故粗重。)
  善性(生灭非安稳故。胜义善。无为善法○最极寂静。性安稳故。)
  不善(世俗不善。胜义不善。诸极恶法。诸有为法。能招粗显非爱果故。自性粗重不安稳故。)
  无记(世俗无记。胜义无记。有为无记法。虚空非择灭。不能招爱非爱果故。不招二果。无所滥故。)

善有四

  一自性善(信等十一唯善心所)。
  二相应善(信等相应心心所)。
  三等起善(诸善色。不相应种子善者)。
  四胜义善(善无为)。

不善四

  一自性不善(无惭等十唯不善心所)。
  二相应不善(无惭等相应心心所)。
  三等起不善(不善色不相应种子亦尔)。
  四胜义不善(有漏法)。

无记有四

  一能变无记(诸无记心心所)。
  二所变无记(无记色法种子亦尔)。
  三分位无记(无记不相应)。
  四胜义无记(虚空非择灭)。

胜义无记二方

  问。本疏中。明三性种类。以虚空非择灭。名胜义无记(云云)。尔者为大乘实义。将随转小乘义欤。两方。若大乘实义者。大乘意。立识变依如。二种无为。然识变随能缘通三性。依如唯是善性非无记。若尔依何义门。名无记耶。爰知。非大乘实义也。是以见大师所释。随转门义也(云云)。若依之。尔者。本疏中。依大乘实义。分别三性种类。若小乘义者。宁依自宗释之耶。依之淄洲大师余处中。云萨婆多以虚空非择灭名胜义无记毕。大乘亦同(云云)。如何。
  答。诚如所难。见本疏文云大乘亦有自性善等。依集论说。烈三性种类。明知。大乘义也。加之扑扬大师。依识变依如二门分别之。岂小乘义耶。即依如虚空等。不招爱非爱二果。之其体不殊胜。故不同真如择灭等。由此二义。名胜义无记也。是以疏云虚空非择灭。名胜义无记。不招二果。无所滥故。秘判虚空非择体非实有。不同真如。复非智慧断惑等得。不同余三。由此二义故。无记摄也。无记有二义。疏秘各出一义也。但至亦随转门三科章解释者。凡随转理门有二。一大乘不许法门。在大乘教中。名随转门。如三十四念成道等也。二大小共许义。源出小乘宗。大乘中谈之。名随转门。如六因等也。于其中。二无为名胜义无记者。第二随转门也。胜义善等法门。虽源起于小乘。大乘取彼法门。入自宗义释之也。仍无失也。
  寻云。三科章释。尚不如此料简。先上依大乘意。以依如无为。判无漏善。爰对法胜义无记文。来成相违。故会遣随转门见。
  答。小乘实云无记。大乘暂放彼义。云胜义无记也。故谈实理。云无漏善之时。会彼云亦随转门也。置亦言之意。实无漏善也。而随转小乘义。亦云无记也为言。
  问。本疏中。以虚空非择灭二无为。名胜义无记(云云)。尔者识变依如中何耶。秘云。且依如立。假空等。说(云云)。付之依如无为。无漏善性也。何得无记之称耶。是以见余处解释。第六识缘虚空非择灭二无为之时。能缘心通三性。相分唯无记也(云云)。准此释者。以识变相分。可名胜义无记耶。
  答。无记有二义。一者不招二果义。二者无胜自体。可记别义。疏云不招二果。秘云虚空非择体非实有不同真如。者。各出一义也。是则依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之论文。翻善不善。出二义也。而依如二无为。不招二果。体非殊胜。是故假名无记也。不招二果义易知。非实有故。不同真如。非断惑等得故。非如择灭等三。故其体非殊胜。无可记别义。为之无记之义也。识变无为。随能变心。通三性故。二义俱阙。何名无记耶。且依如立。假空等说。若依识变实通三性之解释。此意也。但于释杂引生相分唯无记者。凡第六识。缘虚空等相分。大有二释。一云随能变心通三性。三类境中。独影境摄。谓无为不生。无可引生相分之力。但以能缘见分之力。变作生故。唯从见也。二云今此相分。亦依质力生故。从质亦是无记。无为虽不生法。不同兔角等无法既有为质起。相分之力。不偏依见分。故带质境摄也。人师释中。作此二释。又三类境灯释第二句。有二释。初释云。以无为缘相分。是独影境摄。第二释云。或无为缘。是第三句(云云)。疏以虚空等。为杂引生体者。后释也。秘云若依识变实通三性者。初释意也。
  又一义云。演秘意。以无为缘相分。为杂引生体之义。亦可许也。彼相分克性论之。唯无记也。故为杂引生体。从能变之心者。通三性故。不名胜义无记。今演秘且以依如空等全不通三性。名胜义无记之时。嫌识变无为从能缘心。通三性许也。两处不相违(此义依显轮集)。

自性无记法

  问。付本疏中。于善等三性。出多不同。且无记种类中。可立自性无记耶。答。本疏中。不立之也。付之。见大乘论说。出三性种类。立自性无记。况于善恶二性。既立自性。无记中。何不立之。依之立量云。无记种类。可有自性。三性随一摄故。如余二性(云云)。喻如何。
  有云。疏中于无记列四种。一者能变无记。谓无记心心所法也。二者所变无记。谓无记色法及种子也。三者分位无记。谓不相应也。四者胜义无记。谓虚空非择灭也。若立自性无记者。无记色法及命根。众同分。名句文身等。皆是自性无记也。不可分能变所变分位三类。故异善不善。无记心心所法合立能变无记。不立自性之名也。
  对法论第四云。自性无记者。谓八色界处。意相应品。命根。众同分。名句文者(云云)。
  建久六年六月十一日。为来二十日扑扬讲番论义用意。学当段之次。通途论义如形问答毕。依寺中不静事出来。番论义仪留毕。良算记之。
  至于建保五年四月比再治之。

论第三卷同学钞第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