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妙印钞卷第五十二

  沙门阿寂纪

释转字轮曼荼罗行品第八之余

  三从持真言下。明画第三重中。又分为三。一明结前生后。二明图尊容。三明外院秘密加持。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真言者如是敷置也(云云)。
  二从持真言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二从次出下。明图尊容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次当出外于第二乃至或以字句所谓婆字(云云)。
  二从次出下。明随释中。次出外向第三院者。释经之次当出外于第二分也。言经言第二者是治定中胎已。直出第三院定外院故云第二分。非谓第二院也。故十二卷末会通其前后云。前曼荼罗中云(指具缘品也)第二院置释迦第三院文殊师利。此文互也。由先定中台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则是第三重也。今此中自有诚文。文殊在第二重释迦在第三重也。想阿字定外院。次想缚字而作中胎。次作第二院。想文殊或想瞒字。亦如前遍身分等。次第三院当想释迦。或想作●字也(云云)故知今经第二分者。第三重且云第二也。是故疏押悬释次出外向第三院画牟尼王也。其印当置钵袈裟等者。钵是风轮最居下意也。袈裟是以法界色染一切众生。与无上福田之表示也。锡杖救六道轮回。案一大圆明之表相也。若字者作●字者。●有也。所谓三有也。以入●字故远离三有故。加●字之点也。经云破有法王出现于世。又云于归于空。即此义也。
  三从次外下。明外院秘密加持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次外曼乃至发趣者等者。经之次于外曼荼罗乃至发菩提心之文。未会引之也(云云)。
  二从作法界下。明随释中。作法界自性观者。观自性清净妙体。即同本地法身如来身。是故自身并曼荼罗全体同彼本地法身万德已。然后结彼印诵彼明。加持曼荼罗及自身故。曼荼罗并己身。与彼无相法身之万德无二无别也。以如此等秘密甚深方便。加持曼荼罗外境。令荼吉尼遮文荼等普门法界功德与中胎藏无二无别也。故云作法界自性观也乃至以此加持住菩提心也。又十二卷云。想阿字定外院也。为作如是之加持方便作中台已。直向第三院也。此发趣是向义等者。是治定本云发菩提心。未会本云发趣然此发趣含多种义门。所谓向义者。背迷向悟义。言发如实菩提心向自证三菩提故也。至义者。得至三平等地故也。修行义者。知心性如是。得住真言行故。如实知自心。即是不行而行之修行也。故云发趣是向义至义修行义也。更问者即此意也。此一段者。今此外曼荼罗法界自性加持一段。是深之深秘之秘也。故云此一段此最为胜者谓秘密胜上义也(云云)。
  四从彼三下。明画第二重中。又分为六。一明秘密加持。二明画文殊院。三明画除盖障院。四明画地藏院。五明画虚空藏院。六明总结(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彼三分位乃至如前调色者等者。经之彼舍三分位乃至调色于第三分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谓置下。明随释中。谓置释迦已次第二院者既画第三院释迦已。至第二院。先礼大日尊。如前想满字。自身作金刚萨埵。以彼印明加持。然后画第二重诸尊也。故上卷云作第二院想文殊或想瞒字亦如前遍身分等也。故云谓置释迦已次第二院乃至图画也。更问者即此意也。
  二从东方下。明画文殊院中。又二。一明画施愿金刚二明画眷属。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帝释方作乃至●(云云)。
  二从东方下。明随释。自可见。
  二从于文下。明画眷属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于其右边乃至所谓●染字(云云)。
  后从于文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三从南方下。明画除盖障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依焰摩方乃至所谓●字(云云)后从南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四从北方下。明画地藏菩萨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夜叉方地藏乃至所谓伊字(云云)
  二从南方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五从西方下。明画虚空藏菩萨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龙方虚空乃至所谓伊字(长声云云)后从西方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六从然此下。明总结中。然此坛中者。总指四重曼荼罗也。所少位次尚多者。今才中胎第一第二第三上首犹皆未图故。其所残甚多。故云所少位次尚多也。今云造了事者。让其功于前后影略互现。所谓上者指具缘品。下者指秘密曼荼罗位品。如此前后上下补摄而成一坛。故云即云造了者亦是上下互现也。非但此图画而已。一切事业秘密修行方便。复皆上下一部补摄。得其都法而可行用也。是即今经习。不说次第明白故也(云云)。
  第十从梵本云下。明说灌顶中。又二。一明说大坛行事。二明说正觉坛法。
  初中。自分为八。一明门外持诵。二明作应度事业。三明召弟子。四明授三归。五明缯帛覆面。六明随力供养。七明耳语告言。八明投花作法(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梵本云次持诵者乃至住菩提心者。经之直言者宴坐乃至而住菩提心之文。未会引之也(云云)。
  二从造了时阿下。明随释中。造了时阿阇梨者。如上造四重曼荼罗竟。阿阇梨出门外坐。住自性清净法界观菩提心。结彼印诵彼真言。彼法界体所图曼荼罗自身。平等平等而无二无别也。故云造了时阿阇梨先在门外坐住法界兼菩提心此菩提心即是法界性也(云云)。
  二从梵本云当下。明作度人事业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梵本云当结金刚乃至又现印三昧耶等者。经之向于帝释方乃至三昧耶印等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向东下。明随释中。又分为六。一明结前生后。二明作业金刚方便。三明教殷勤修供养。四明释等言。五明示三昧耶。六明召请诸尊。
  初中。向东方而作金刚印等者。如上作法界观智而同法界体。故云向东方乃至既同诸佛也。
  二从然下。明作业金刚方便中。然后作度人等者。然复如例转●字成●字。转●字成金刚萨埵已。结彼印诵彼明。故云然后作度人乃至字身印皆悉作之也。作佛亦尔者。若阿阇梨住法界加持。亦转●字想●字。转●字成大日。结法界印结法界言。令成就三密。故云作佛亦尔恐烦不广一一言也。
  三从次供下。明教殷勤修供养中。次供养作殷勤者等者。此阿阇梨教弟子。令发极净殷勤之心。能能教诫弟子。于四重诸尊。一一次第作三昧耶印令修供养。故云次供养作殷勤乃至勿忘次第也。
  四从三昧耶下。明释等言中。三昧耶印众多故云等也者。言作诸供养。及作种种事业之时。皆当作三昧耶印。诵三遍而作诸事。如此事业非一故云等也。以是义故云三昧耶印众多乃至作事多用处故云等也(云云)。
  五从先念下。明示三昧耶中。先念遍一切者。经之念一切方所三转持真言句别牒也。所谓曼荼罗中等者。言以三昧耶印点示诸位也。所谓一中胎藏。二遍知院。三观音院。四萨埵院。五时明院。六四大护院。七文殊院。八除盖障院。九地藏院。十虚空藏院。十一苏悉地院。十二释迦院。十三外部天等院。如此等诸位一一次第运心而点示也。故云先念遍一切乃至运心普遍也。若深行者即是等者。如此持诵时。若行者信心相应。一一诸尊随指示即现前。当示三昧耶。故云若深行者即是乃至方示三昧耶也。由作此法即以此等者。如此遍一切方所而惊觉故。皆各顾本誓面面而作加持。故云由作此法乃至而作加持也。
  六从请诸下。明召请诸尊中。请诸尊法等者。如上指示诸尊而普惊觉已。以不动降三世等成辨诸事印言普召请也。故云请诸尊乃至即得也。若又以一一上首印言等各别召请。故云若具捷疾惠乃至别请亦得此即请本尊乃至准用即得也。
  三从外唤下。明召弟子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依法召弟子向坛而作净(云云)。
  二从外唤下。明随释中。次外唤弟子等者。召弟子于门外向坛立之。先教如法护身。以不动印言。除诸障洁白清净也。故云次外唤弟子令彼护净者弟子先在门外唤之令近门向坛乃至如法洁净也。
  四从即结下。明授三归中。又分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授彼三自归乃至一心同彼体(云云)。
  二从既结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结前生后。二明以三印加持。
  初中。既结护已等者。如上如法护身除障已。次为授三归印明。故云既结护已为授三归也。
  二从此三下。明以三印加持中。此三归谓印法也者。非如华严经等所说之三归。只是以秘密印法加持也。故云此三归谓印法也。其三印加持样有面授(更问)故云初印护身乃至次印印支分也。次印印支分次印更问者。用三印加持顶心齐已。然后以金刚萨埵印明印其支分。故云次印印支分次印更问上云金刚有情也所谓结五胎印加四处诵金刚萨埵明也。由此三印故者。已前三印也。除金刚萨埵印也。以此三印加持故。安住自然自证之大菩提心。故云由此乃至住菩提心也(更问)作法界法轮印时彼当一心作自体者等者。经之结法界性印次结法轮印一心同彼体之文未会别牒也。从谓行者以下。作释也。即观自身同于法界者。以此印明加持自身故。全体同彼法界之体已。故云谓行者运心乃至同彼印自体也(更问)上法界自性印结之彼法轮印次结更问者。结三印次第也。次结更问者。法界自性印之次法轮之前可有一印故。经但云次。疏云次结。是即不说明白次第之意也。故云次结更问也。自此自身加持已。然后加持弟子。亦如此既令同法界已。然后弟子髻中想阿字。以彼印印之。三遍或七遍。故云先想弟子髻中乃至或七遍也。以上此段是如来眼目阿阇梨心腑也。非面授不可知(云云)。
  五从次当下。明缯帛覆面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缯帛覆面门而起悲愍心(云云)。
  二从次当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面覆事能可口决之(云云)。
  六从不空下。明随力供养中。又分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不空手作菩提圆满故者。经之令作不空手圆满菩提故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谓彼下。明随释中。谓彼弟子欲令无上菩提等者。为欲令弟子速圆满无上菩提故。能随其力所堪。能尽所有奉供养诸佛菩萨等。或以宝花沉水香等奉献之。故云不空手乃至而献之也。此中不空手者。住心抄云不空手者是坚实合掌也(云云)然者此又住彼印而奉献也。
  七从时师下。明耳语告言。并有面授。故云时师欲令弟子乃至向其顶上着之(更问何印)。
  八从然后下明投花作法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次当为彼结乃至一切应传授(云云)。
  二从然后下。明随释中。当记彼堕在何尊之处等者。言其投花堕在何院何尊。又于一尊身上有上中下左右差别。如此等堕在之处。一一次第记持。随其投花上中下内外浅深之相。或授佛部。或授莲华部。或授金刚部。或授别尊别法等。或授普门。故云当记彼堕在何尊之处乃至法教如是作三昧耶故一切与也如此堕其投花。或普门或一门。随应授之不空过。故云一切与之。更问者即此意也。
  二从尔时下明说正觉坛法中。又二。一明萨埵请说二明如来许说。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尔时执金刚乃至愿佛自诸等者。经之具德持金刚乃至演说灌顶法一偈。未会引之也。
  二从请佛下。明随释。自可见。
  二从时佛下。明如来许说中。自分为七。一明由佛说法得自在。二明随法作形灌顶。三明召弟子着花王座。四明以四菩萨加持瓶。五明以一切支分生灌顶。六明为弟子作秘密加持。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
  时佛住法界性中告金刚手谛听一心我说一切诸法教所谓最上自在摄者等者(云云)但此中听一心之次我说一切之上有我说此法令修行者乃至名自在义不同也之五十一言。是烂脱。其中间交置随释也。此例非一处。于上所所在之可勘之。
  二从我说此法下。明随释中。我说此法令修行者等者。言如来说此法者。为于此秘密内证灌顶法中得法王子位。于普门法界令得最自在也。故云我说此法令修行者乃至令得胜上教法也。以父母所生身登大日花王台。故云速得义。继光师事业摄取持明藏。故云摄持义也。不同财宝多名为自在也。故云与上所云多财名自在义不同也。谓心有愿求等者。以要言之。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自利利他大愿圆满。于普门法界。无作事业皆悉成就。故云谓心有愿求悉能摄取乃至自在所为必成也。
  二从阿阇下。明随法作形灌顶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师以如来性加持于自体或复以密印(云云)。
  二从如来本形下。明随释中。又分为四。一明阿阇梨自持。二明随法作形。三明得法任运成就。四明凡师持诵必用。
  初中。如来本形加持乃至由此庄严故云即同佛身等者。如秘密曼荼罗法品及三悉地等中说。并有面授(更问)若不用此甚深秘密加持。自身花台万德犹未开。何况令开敷弟子心莲华台上功德耶。故次下云。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令彼弟子不能住菩提心(云云)。
  二从随彼下。明随法作形中。随上中下法者。随投花上中下左右等。皆在其本佛形。如●●云。持真言行者。观身如佛形。根本命金刚。释轮以为座多罗为二目。毗俱胝为耳。吉祥为口舌。喜戏为鼻端。金刚观自在。以成两手臂。三世不动尊。以为两膝脚。心为遍照尊。齐成虚空眼。虚空宝为冠。相好金刚日。以此十五尊。共为一佛身。如世月团圆。佛性亦如月(云云)于一佛身上有如此之佛形。故随其得佛。阿阇梨如上普门持诵上。又观彼得佛之种三尊。成彼尊已。然后为弟子而灌顶也。故云随上中下法乃至而为灌顶也。
  三从若是得定下。明得任运成就中。若是得定阿阇梨者。夫得法入地阿阇梨。虽不作如是持诵。已得法验现前故。所作悬镜通局任意。自利利他无障也。故云若是得定乃至任运成就也。
  四从若不下。明凡师持诵必用中。若不能如是等者。夫未见谛阿阇梨须顺如上之法则。一一持诵一一加持。更不可有阙减。故云若不能如是乃至及想而作也。
  三从方唤下。明召弟子着花王座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方唤弟子也者。经之次应召弟子令住法界性大莲华王中之处。取意引牒也。
  二从次引下。明随释中。次引弟子将向大花王等者。既投花得佛已引弟子至正觉坛。是即上所言灌顶坛也。至彼坛前。先以左足踏花门。以右足踏花台。结跏趺坐也。故云次引弟子乃至先作灌顶坛处也。
  四从四宝下。明以四菩萨加持宝瓶中。又分为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四宝作大菩萨加持大瓶者等者。经之以四大菩萨所加持宝瓶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是中下。明随释中。是中胎四大菩萨所加持瓶者。但经不说中台瓶。虽然其义必定可有之。故云是中台四大菩萨所加持瓶也。是即毗卢遮那四德之宝瓶也。故置在中胎并四角也。然后以不动明王印真言加持作净。亦以净法界心●字净之己。以大日真言加持中瓶。所谓以大日真言●●●●●●●●●加持中瓶。次以普贤真言●●●●●●●●●●加持东南角瓶。次以文殊真言归命(如上)●●●●●加持西南角瓶。次以慈氏真言归命(如上)●●●●●●●●●●●●●●●加持西北瓶。次以观音真言归命(如上)●●●●●●●●●●●●●●●●●●●●●●●●●●●●●●●●●●●加持东北角瓶也。故云是中台四大乃至而用庄严也。
  五从次当下。以一切支分生印灌之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结支分生印而用灌其顶(云云)二从次当下。明随释。其义如上释(更问)。
  六从又复下。明为弟子作秘密加持中。又分为四。一明以●字加持。二明心上想●。三明以●加持。四明等同仁者。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髻中应授与。大空暗字门(云云)。
  二从又复下。明随释中。又复未灌顶前等者。既加持五瓶已。未灌顶已前。作如此加持。故云又复未灌顶乃至想作闇字也。
  二从其心下。明心上想●字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心置无上句(云云)。
  二从其心下。明随释。自可见。
  三从又想下。明以●字加持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胸表无垢字。或一切阿字。
  二从又想下。明随释中。但想●字等者。言虽不用●字。但可想●字许也。故云尔也。
  四从金色下。明等同仁者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发髻乃至仁者(云云)
  二从金色下。明随释中。以上此一段者亦是阿阇梨最极甚深秘密加持也。非面授更不可伺。具如秘密曼荼罗法品等(云云)。
  已上释转字轮曼荼罗品竟
  释密印品第九(经第四疏第十三之余)
  将开为四。一宣大意。二释品题。三明来意。四明入文判释。
  初宣当品大意者。说三种三昧耶。示四重曼荼体。开诸尊之密印。显遮那之众德。就中三种三昧耶者。曼荼之具体如来之体性也。爰以疏云。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令彼弟子不能住菩提心。则有退转。与空洒香水无殊也(云云)凡此品中虽说众多印契。字眼有三印。于三之中。最极秘奥又唯有一印。前后一部经疏。偏说此一印之功德。如来无尽万德亦从此一印而出现。故此印名为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亦名如来性。亦名法界自性。亦名法界幢。是即此品大意也。
  二释品题者。密者深密秘奥之义。十地三贤非其境界。二乘异生何能窥耶。故云密也。印者所持决定之义。所谓开四重法界万德庄严之图印。显自己本来心莲台上之法位。以是义故云印也。
  问曰。今所言密印者。总为被一品所说之诸印。将为局一印为密印之名耶答。有总别二意。所谓总被诸印。别局一印(更问)是即总属别名之义也。可思之。以如此等义故名为密印品也(云云)。
  三明来意者。上品中虽说●字字轮之真言秘密加持之观法。未说如来无尽庄严身密之印故。次上品而此品来也。就中上品中说最极之言。此品中说甚深之印。彼明此印甚深甚深(更问)。
  四从尔时下。明入文判释中。自分为二。一明观察大会二明说诸印。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尔时毗卢乃至大会众者等者。经之尔时乃至诸大众会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佛已下。明随释中。佛已略说灌顶等者。上品中极略说之竟。故云佛已略说灌顶仪法了也。将欲更有所说故等者。将欲说如来秘密之印故。观察法界大会众会。是即为欲令时机契合也。故云故随观察乃至如来身密之印也。
  二从次即下。明说诸印中。大分为六。一明说如来身会印。二明说诸大菩萨印。三明说诸金刚印。四明说释迦院印。五明说外部天等印。六明总结(矣)。
  初中。又分为二十九。一明说三种三昧耶。二明说大慧刀印。三明说商佉印。四明金刚不坏坐印。五明说金刚大慧印。六明说如来顶印。七明说毫相印。八明说大钵印。九明说施无畏印。十明如来满愿印。十一明说怖一切为障者印。十二明说悲生眼印。十三明说如来索印。十四明说如来钩印。十五明说如来心印。十六明说如来齐印。十七明说如来腰印。十八明说如来藏印。十九明大界印。二十明说大护印。二十一明说普光印。二十一明说如来甲印。二十三明说如来舌相印。二十四明说如来语印。二十五明说如来牙印。二十六明说如来四辨印。二十七明说如来十力印。二十八明说如来念处印。二十九明说一切法平等印矣。
  初中。又三。一明说初三昧耶。二明说第二三昧耶。三明说第三三昧耶。
  初中。又四。一明说印名。二明诫听善思。三明萨埵乐闻。四明如来正说。
  初中。又二。一明表其名。二明由此严身度众生。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次即告金刚手乃至标帜同者等者。经之告执金刚乃至同法界趣标帜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言一下。明随释中。言一切佛等者。言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以此法界自性。庄严其心身。显得常住法身。故云言一切乃至如来法界之身也。若有众生等者。众生亦以此自性清净本觉印故。同等本地法身法界之身。故知已界佛界众生界皆悉以此印故成就平等法界之身。故云若有众生乃至同如来法界身也。譬如大将之幢三军从此。进退任意决胜负于一时。故云此印者乃至即名法界幢也。
  二从诸佛下。明由此严身度众生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菩萨由是严身乃至受教而行者(云云)。
  二从诸佛下。明随释中。诸佛其由等者。经云菩萨。疏云诸佛。只是因果不同明昧殊异耳。复次今此真言乘菩萨。如实知见与佛等。是故疏云诸佛。复次诸佛以大悲度众生。是名为菩萨故。经云菩萨也(云云)复次经举菩萨。疏明诸佛。如此诸佛菩萨皆由此自性法界。建大菩提标帜令龙天八部舍邪归正。故云诸佛其由乃至奉教修行也。
  二从汝下。明诫听善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汝今谛听乃至如是说已(云云)二从汝可下。明随释。自可见(云云)。
  三从世尊下。明萨埵乐闻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世尊乃至今正是时者等者。经之金刚手白言乃至今正是时之文。略引之也。
  二从此两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迦罗时。二明三昧耶时。
  初中。初说迦罗之时者。言今此普门大会皆悉信力坚固纯有贞实人。无有我慢不信之支叶。正是机教相顺之时。应机而说之也。故云初说迦罗乃至而说正是其时也。
  二从次三下。明三昧耶时中。次三摩耶之时者。是即时节之时也。言今日正是应说法之时也。故云次三摩耶之时乃至说法时也(云云)。
  四从尔时下。明如来正说中。又三。一明所住三昧。二明说无碍害力明。三明说手印相。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尔时乃至身力三昧者等者。经之尔时薄伽乃至害力三昧之文。来会引之也。
  二从佛为下。明随释中。佛为满斯愿等者。言为令圆满无上大菩提大愿。佛入此三昧。故云佛为满斯愿故复入三昧也。如来巧色摩尼无尽庄严身。遍法界无量无边。如此无量身各具十佛刹微尘数眷属。各于法界得最自在力。如此无量不可思议自在神力。如金刚无能害者。故云此即是如来乃至无能害也。
  二从住此下。明说无碍害力明中。又三。一明表入佛三昧耶。二明正说真言。三明功能。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住斯定故乃至无等三力明妃曰(云云)。
  二从住此下。明随释中。而发三明真言者。今此明虽有无量名义。且略举三义。所谓一者无碍义。谓此自然自证智力明。横遍十方竖彻三世。一切处一切时无障无碍自在。故云无碍力也。二者无害义。谓如此金刚智力虽能摧害一切四魔三障。而不所摧害。故云无害力也。如此三平等大智圆明之体更无与等无比类。故云无等力也。故云住此三昧乃至名为无碍无害无等力也。若修此明等者。修此明者三密具足圆明也。所谓身净者身密也。语净者口密也。所谓满足者意密也。以如此三密平等圆满故。会入于平等法界三身圆明位。故云会于三身故名为三明也。余文可见(云云)。
  二从南摩下。明正说真言中。又二。一明梵汉交举。二明释句义。
  初文。可见。
  二从阿娑下。明释句义中。此中即以阿字为首者。此真言以●字为体。以本不生故与诸佛法身无二无别而无相也。以性寂不可得故无相而现相。是即离相之相也。故云此中即以阿字为首乃至是无与等比也。三迷者谓佛三身等者。三身即一故云三等。以三等故同●字。无相离相也。故云三迷乃至故言等也。三摩耶者等者。虽有四义且今是不可越义。三世十方诸佛以同一本誓。同共说此明敢不违越。以何故以法界平等故。以难信难入难得故。三世诸佛同说此三昧耶。加持一切众生故。众生得闻修习行之毕竟得入三平等三昧耶。如诸佛教敕不可违越。若不闻者不入不得。故云三摩耶者是不可违义乃至即不得入亦不得听闻也。莎诃义。可见。
  三从此明力下。明说功能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此明力故乃至得现三法者。经之秘密主乃至地波罗蜜之文。未会引之也。
  二从谓成下。明随释中谓成就有三法等者。谓自性清净本尊力。并●字真言及彼印。此三法具足故。满足十地波罗蜜也。故云谓成就有三法乃至具即得成就也。不越三法道界者等者。所言界者结界之界也。非法界之界。所谓于五色界道结界中而修行。敢不违越如上之三昧耶。故云不越三法道界乃至故名不越耳也。
  三从次说下。明说手印相中。又分为二。一说印相。二明说功能。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次说手印之相也者。经之是密印相当用定慧乃至而建立之文。取意引之也。
  二从三藏之下。明随释中。自七。一明疏家劝诫。二明手指名句。三明十二合掌。四明正说今印之相。五明先不作此印不可作法。六明印言相应持诵。七明五处加持。
  初中。三藏云者。指善无畏也。西方者指印度国。余文可见。若不能一一浴者等者。虽不能一一澡浴洗手嗽口。涂香洒净已结跏趺坐。正威仪而可结印。若不然者非但不成悉地而已。还得罪也。故云三藏云乃至不得速成耳也。
  二从其五指中下。明手指名句。自可见(云云)。
  三从今此中下。明十二合掌中。自为十三。一总表十二名相。二明宁尾拏合掌。三明三补吒合掌。四明屈满罗合掌。五明仆拏合掌。六明嗢多那惹合掌。七明阿陀罗合掌。八明钵罗拏摩合掌。九明微钵哩哆合掌。十明毗钵罗哩曳萨哆合掌。十一明帝哩曳合掌。十二明阿驮罗合掌。十三明覆手合掌。
  初中。今此中等者。胎藏界一切印皆从合掌起。是即凡心如合莲之意。欲说诸印故先说十二合掌名相。令知其印母。故云今此中乃至极要宜明记也。
  二从第一下。明宁尾拏合掌中。此名坚实心合掌者。言十指直竖相合。十指端少许开之也。上品云不空手是也(云云)。
  三从第二下。明三补吒合掌中。此名虚心合掌者。掌中心不相着为异。故名虚心合掌(云云)。
  四从第三下。明屈满罗合掌中。此云如来开莲者。掌内从前印犹广穹隆空之为异。故云然掌内空令稍穹隆乃至此云如来开莲也(云云)检下之如来念处印云如来割之莲。然者云如来者书写误欤。可云如未开莲欤。
  五从第四下。明仆拏合掌中。此名初割之莲者。十指相合水火风三指少许开之为异。故云以二地指二空乃至此名初割之莲也。
  六从第五下。明嗢多那惹合掌中。此云显露也者。言二手仰相并而向上。显其掌内。故云显露合掌也。
  七从第六下。明阿陀罗合掌中。此云持水也者。言仰并两手而诸指头令相就。如掬水状。犹似钵印。故云此云持水。诸指头合相就。与前印为异也(云云)。
  八从第七下。明钵罗拏摩合掌中。此云归命合掌也者。如金刚合掌也(云云)。
  九从第八下。明微钵哩哆合掌中。此云反叉合掌也者。言如转法轮印而不转反也。故云反叉合掌也(云云)。
  十从第九下。明毗钵罗哩曳萨哆合掌。言如金刚持遍礼印。而二地二空不相钩。故云似坐禅人手相加之形。此云反背互相着合掌也(云云)。
  十一从第十下。明帝哩曳合掌中。此名横柱指合掌者。谓两掌向上相仰而二中指相柱。其形如九峰印也(云云)。
  十二从第十一下。明阿钵罗合掌中。此云覆手向下合掌者。谓二掌并覆之。而二中指之端相柱也。
  十三从第十二下。明覆手合掌中。亦同名者。梵语与第十一相同。所谓阿钵罗也。故不举之。以多含故有覆手义。故此名云覆手合掌也。其印相如诸龙印(云云)
  四从今此下。明今印印相中。今此三昧耶印先合三补吒掌者。经之是密印相当用等文。重别牒而未会引之也。先以已下明印相。自可见。其五指已下说印义。并有面授(更问)
  五从此三昧耶下。明先不作此印不可作法中。此三昧耶印者。此入佛三昧耶印也。若初修行者一切持诵初。必先可作此印。若不然者作法不成。故云此三昧耶乃至不合作诸法也。
  六从非直下。明印明相应持诵中。非直乃至作法者。言非但结其印而已。又与前所说真言印明兼备相应。故云非直作此亦须诵前真言作法也。凡诵真言作印喻如等者。言夫结印诵言必同时结诵不可前后。非但结诵而已。复必与秘观可相应也。结诵不前后。犹如二耕牛同进而不前后。秘观亦相应。譬如农夫进两牛。然今且言结诵相应。不论秘观相应也。虽然三密必可相应故云尔也。是故云凡诵真言作印喻如耕牛二牛同进不得前后也。
  七从先以下。明加持五处。自可见(云云)。
  二从然此下。明说功德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此一切诸佛救世之大印正觉三昧耶于此印而住(云云)。
  二从然下。明随释中。又二。初明问。后明答。
  初问言。自可见。
  二从以此下。明答中。以此真言故者。指此入佛三昧耶印明。而共云真言。是即印言不二故。赞真言功德故成印之功德。何以故。彼真言者即●字也。印亦与●字同体。故云尔也。能除宿障者。所谓无始间隔也。无始间隔者即不知妄见也。既净除不知妄见故自性清净之自身清净也。此内身清净故外境清净。外境清净故诸障自净除。是即大护也。依之福智圆满。故云以此真言故乃至诸佛惊觉满其所愿也。
  问。上卷既说此真言。何故此品中又重说之耶。
  答。具缘品中为造坛所用虽说之。未说密印故。为令与密印相应。此品中印明共说。故疏云。凡诵真言作印喻如耕牛二牛同进不得前后也(云云)已上皆准知之。
  二从又次其印下。明说第二三昧耶中。又二。一明说印相。二明说真言。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交牒可云。又以定慧手乃至是为净法界印(云云)。
  二从又次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明印相。二明印义。
  初中。又次之两言。是第九番烂脱之了也。其印以二空指者。第十之刀也。故又次其印以二空指等可读继也。印相可见。
  二明印义者。问印义如何。答。印相犹有惮。何况于印义耶。虽然忘越法。先大悲。任师传注大绳。文云。其印以二空指内掌中。以左右手地水火三指。压而作拳。竖二风令直(云云)初二空者生法二空也。所谓左生空。右法空也。如此二空以入●字门故。即是本初不生之大空也。然此大空者。非谓如彼世间虚空并三乘所执之空。无德不具无相不备。所谓六大为体。四曼为相。三密为用。为大定智悲所庄。两部曼荼罗诸尊宛然具足。互相摄入圆通无碍也。故名为大空。此大空之上三轮器界居在。所谓地水火三指是也。然火动之时与风大共。是风轮也。故加初空成五大。然立二指令当胸者。识大表示也。故成六大不可思议也。地水火空四指为奉。是四种曼荼各不离之意也。以地水火三指压空。是三密同归大空证三平等之义也。是即●字本不生大空之上。安立三轮器世间。其上六大四曼三密体相用无碍。四重法界曼荼罗圣众宛然出现。所谓风指是也。已上付右拳言之也。即是佛界成立义也。左手亦如此。是即众生界安立也。然佛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智惠之缘生。名为右风。众生界无量无边迷妄不知之缘起。名为左风。然众生如实不知故沈轮生死。诸佛如实知见故安住法乐。是故以诸佛如实之智惠。加持众生妄想之法。皆悉六大四曼三密体相用无碍。而与诸佛体相用不异。以是义故竖二风令相合。是则佛界众生不二平等之义。故云其印以二空内掌中以左右掌地水火三指压而作拳竖二风令直也。已上佛界众生界不二平等如此。己界亦尔也。故文云即向里而转令两手指从顶两边各近左右颊颈而向里曳稍下曳之(云云)如上安立佛界众生界不二平等已。然后向里而转者。结此平等印已。以此印向自身而转。是即己心自性清净大觉之体亦如此加持也。故云即向里而转令两手指乃至至心即散手也(云云)以是义故己界佛界众生界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也。是即三三平等之意也。故疏云平等法门则此经大意也(云云)。
  门曰。此印名法界生印。然与此名字如何相应耶。答曰。地水火空四指为拳。是即六大四曼三密体相用当体也。名之为法界。此上竖二风。名之为生。故名为法界生也(云云)
  问。印与名相应尔也。然与真言如何相应耶。答。疏云达摩驮都(法界也)萨嚩(二合)婆嚩(生也)俱唅(我也)法界者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言我即是法界也。故知名字真言印义。全体同一也(云云)。
  二从法界下。明说真言中。又二。一明梵汉交举。二明释句义。
  初如文可见。
  后从达摩下。明释句义中。法界者即是佛身等者。指本地法身之佛也。下句者俱唅之句也。即我亦如是之义也。言如从自性清净法界本地法身之佛。现巧色摩尼之身。说巧色摩尼之法。示巧色摩尼之法。三世常恒于普门法界垂三密无尽庄严藏。行者亦如是。故云下句云我者言我即是法界也乃至亦即体同法界也。
  三从次更下。明说第三三昧耶中。又二。一明说印相。二明说真言。
  初中。又二。一明牒经。二明随释。
  初中。挍牒可云。复次定惠手乃至俱相向(云云)二从次更下。明随释中。又二。一正明印相。二明印义。
  初中。次更作印乃至令至掌内相柱也者。印相如常。自可见。
  二明印义者。文云。先作反背手合掌。以二地指反相勾(令右加左上也)余水火风三指。以次亦反相勾讫(云云)言显大日如来及十方三世诸佛说法利益之相也。所谓左众生界。即普门所被众生也。右佛界。即普门随类之形像也。然众生从一念迷妄之始已来。背自性清净本源而向缘起妄境故。左五指皆背自身而向外也。诸佛以如实之智惠常恒向内住心莲华台上故。背妄想颠倒之外境故。右五指背外境向自身也。然非但背妄境向自性心莲华台上而已。又无缘大悲不舍众生故。钩以布施。索以爱语。锁以利行。喜以同事。以如此等四摄方便。令引向心莲华台故。以右五指各钩结左五指也。然先以二地反相勾者。地指是●字也。谓以诸佛之本初不生之知见。令照知一切众生必定是●字本不生之体故。先以右手之诸佛●字勾结。左手之众生本初不生之●字众生本觉与诸佛本觉。令毕竟平等。是即六大法界也。次三指令勾结者。是即以诸佛平等三业。加众生三业令相勾也。然反左空入右掌中者。以众生之断灭空。入诸佛内证。然后以右空押左空头者。以诸佛大空加彼断灭之空。平等无二无别也。令一切众生证此大空。为诸佛说法之本怀。故法花经云。如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云云)以是义故此印名转法轮印也。复次此印显释迦如来一代始终。所谓二地华严时也。言厚殖善根之人最初感佛日。悟如来道场所得之法。是最初左●字为右●字而所勾是也。次水火风三指鹿苑方等般若中间三昧也。所谓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证双非双照中道。末后二空反合是法花时。是即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皆悉会入一佛乘证得阿字本不生际。故经云终归于空。是即释迦如来出世成道本怀也。
  二从南下。明说真言。自可见。
  问。若然者此印得名云何相应耶。答。此印名转法轮印。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摧破山岳不平等之处。令成平平大地。如来平等说法亦如是。摧破一切众生我慢放逸之高山。令成三平等地。故此印名为转法轮印也。
  问。印名相应尔也。与真言云何相应耶。答。●●金刚。呾摩句痕我身也。言我身即同金刚也。如我者一切众生皆悉同金刚。即是法界自性也。是即三平等义也。故印名言同一也。可思之。
  问。佛说此三种三昧耶有何深意耶。答。其深意具缘品疏并不思议疏等委细说之。恐繁不书。披彼可见之。故云此真言上已释之更勘也。
妙印钞卷第五十二
  一校了
  (御本云)元德三年(辛未)正月二十一日加点了。沙门阿寂(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