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十(私抄)

  杂问答并前大科余残等(此犹不尽也三论法华问答在别)
  十三问答三十许。
  法华品有无前后等(通他宗难)
  大悲代受苦。
  四弘愿。
  菩萨逼恼众生。
  共贪生不共贪灭。
  杂华经释华严题佛。
  菩萨护戒事。
  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龙女)
  十住菩萨见生死始终。
  一佛度一切。
  迦叶佛不说涅槃经。
  授记事(鸰鸟声闻实成佛欤)
  毛道众生。
  调达造逆先后。
  菩萨位立暖等四心。
  四依位分(供佛得义)
  菩萨五位。
  道场量。
  自宗行业。
  祖师血脉。
  玄疏本末录。

杂问答

  问。以菩萨三聚戒。约止善作善。如何分别耶。答。百论疏有二释。一云。初律仪是止善。余二是作善。二云。三种并是止善(法华疏同第二释)问。付第二释。凡止诸恶。皆是律仪戒摄也。以律仪中息诸恶故。故余二但是行善依也。净影大师。别论三聚戒。律仪是止。余二是作释。是专契道理。余者如何耶。答。法华疏第二云。有人言。初戒以止善为体。后二以行善为体。今明不尔。若后二以行善为体。初受戒时。未修行度人。则应但受得一戒。菩萨之戒。便不具足。今明三戒并以止善为体。初戒止息威仪之恶。次止不行善之恶。后止不度人之恶。故初受戒时。具得三戒。但后时修行善法。及度众生耳(文)
  净影释云。别论律仪。是止。止诸恶故。余二是作。作诸善故。通论一一皆是止作(略抄)问。破有人言后二行善云。初受戒时。不具是者。于止善同有此难。初受戒时。未修行度人。云何得舍不行善之恶。及不度人之恶耶。又初受戒时。立誓限行一切善。度诸众生故。得具三戒。又成增上不放逸故。得修行诸善。具慈悲故。得摄众生戒。而何难云初受戒时。戒不具足过有之耶。答。初受戒不具难。实止作例同难通。然戒分别者。行善正约起作未作。云何得之耶。止善但据断恶。恶法粗故。受戒即舍。初虽不行。其心不遮。即无恶法。然未起作故。无行善耳。
  问。金光明已会三乘教耶。答。法华疏二云(新撰)但未会三教故。不名教会。法华理教俱会(云云)问彼疏云。未涅槃前。九十日说。所以知然。从如来出世。至于法华。未有八十之语。说法华已。后时于魔王。唱言劫后三日矣(等文)法华之后。三一已会者。法华疏文也。既是法华以后说。何云末会教。况盛谈常住妙果。与法华后段同。何隔前段旨耶。疏云。究竟大乘菩萨藏摄。顿教所收(云云)既是顿教。何劳云末会三教耶。答。文中不会三乘故欤。犹不审也。
  问。四卷金光明初。不列同闻众。有何故耶。答。信相室中。感四佛。及梦中见闻。非千二百等共闻故(云云)问。信相室中。赞感四佛说。于睡梦中。闻忏悔法。皆是寄教主释尊而起此教。况中间诸品。大众同闻之。何可无同闻众耶。彼无量寿经等。虽于王宫上。佛不共千二百等比丘。而经始列之。此亦应尔。依新译金光明经。始列九万八千大比丘众。百千万亿大菩萨众等也。故知。今经不列者。但是传者省略而已。何云千二百等不闻乎。答。疏云。通发起中。可有同闻。而不立者。有三义。一者寿量品。是信相室说。不与千二百等共闻。二者忏悔品。是信相梦中见闻○三者后赞佛品中。他方大士。往他方赞佛(等文)既云应有同闻故。亦应有道理许也。然约别义不立。设非经家。是传者省略。亦应存此义。不立故。与新译不相违也。
  问。信相菩萨何位耶。答。地前菩萨也。问。有何诚证也。答。疏言。又信相者。此是地前菩萨。于理决定。故名为信。此人曾供养诸佛。深植善因。故能承佛三密冥加。疑佛八十(文)
  问。大师依僧祇律。分别塔婆及支提。尔者地持论意同云耶。答。律意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莫问有无皆名支提(法华药草品疏)问。地持论云。身供养。支提供养(云云)故与支提各别也。何异僧祇律耶。答。
  问。过去威音王佛。所说法华。有几偈耶。答。二十千万亿偈也。游意云。二十千万亿那由他偈(云云)问。违经文何云那由他偈耶。答。
  问。付法华经题目。言莲华者。譬说欤。进云法说也。付之莲华者。是世界所有华也。以此显法殊妙。岂非譬喻乎。依余处。皆言譬喻耶。答。华玄二云。问。莲华但是譬名。亦是得法说耶。答。大集经偈云。慈悲茎智叶(乃至)以众德。为莲华也(云云)问。此证不明。游意依大集文。云遍喻也。答(似易而劳也)
  同。药草品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文)尔会小乘行。为菩萨道欤。进云。昔说大因为小果。今指小果为大因(文)(义疏释也)问。论云。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等文)此取前后发菩提心。为菩萨行。非指小行耶。答。正取前后大行。兼收小行也。
  华玄七云。而有此不究竟之智断。宜会归一乘。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也。论释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昔所修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故菩萨道耳。二乘智断皆是菩萨道之远缘。人天善根亦尔也。
  论疏云○今即取前后菩提心。为种子。无上故取此文。而释之也(文)
  又云。同后重发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云云)
  问。法华经意。恶人亦成佛(云云)尔依何文证之耶。进云。譬喻品文云。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得成佛道(云云)大师引此文为证也(法华游意)付之此明信受一乘经者。皆当成佛。何以之证恶人成佛耶。答。
  游意引此文已云。此分别说一切成佛。岂简恶人(云云)一云。设造恶者。信受此经。皆当成佛也。恶人信受。岂简之耶。一云。信受一切皆成佛之语。即所信义中一切。总摄善恶。无简所也(前义顺文是正义也)
  问。法华经中举三世诸教。其中以法华。为难信也。尔已说者。通摄华严耶。答(云云)西方若摄之者。疏云。法华之前。大小分流。其言易信(文)(新撰疏)华严经明一因一果。兼开三乘方便。故云或现声闻小乘门。或现缘觉中乘门(云云)何云大小分流耶。若不通华严者疏云。谓华严已后。灵山之前。教非一也。已说今说当说者。略举三说。摄一切教也。已说者。法华之前。一切大小教也(云云)三说周举摄一切。又别举华严名。显其教门。岂不摄之耶。答。大小分流中。有华严经也。又云。华严顿教。非是大小分流论之。
  问。大乘意。初禅梵王。初得圣果耶答有。问若是声闻。应同小乘义。而小乘云色界不得入正道也。若菩萨者。初地已上果报也。何于彼身。始入圣得果耶。答声闻果欤。
  问小乘意。圣者为初禅梵王耶。答。得初果已。为初禅梵王(云云)问梵大梵宫。是僻见所居。唯是凡夫也。何云圣者生彼耶。答。
  维摩疏一云。又梵得那含。释证初果(云云)释经首同闻众中。梵王也。
  涅槃疏十一云○昔是梵王请。今是迦叶请。昔是凡夫请。今是圣请。然梵王是那含人。何以知之。如瞿伽离。谤身子目连。梵王来之。瞿伽离云。佛说。汝得不还果。汝何意来。若尔。即是阿那含也。若尔者何得定是凡。解云。当请是凡也。若请时是凡。得后果者。则是有得初果义。何意上不得初果。解云。前时小乘意。若依小乘。上无得初果义者。此王已应前得初果意方生初禅。如此者。请时已是圣也(云云)
  又云。上色界天等。无有初得道义(云云)
  成实许色界身入圣。见第十九卷。
  问。瞿伽离者。是恶人。彼言。佛说梵王得不还果者。应是虚妄语。如何以此证梵王是凡耶圣耶。答可具考决之。
  天台疏记第二。引别译杂阿含经第□云。瞿伽利云。佛说。汝得阿那含耶。梵王答如是(云云)
  别译杂阿含经第六云。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梵主天中。于其中夜。威光甚明。来至佛所。尔时世尊。入火光三昧。时梵主天。作是心念。今者如来。入于三昧。我来至此。甚为非时。当尔之时。提婆达多。亲友瞿迦离比丘。谤舍利弗及大目连。此梵主天。即诣其所。扣瞿伽利叫唤。言瞿伽利。汝于舍利弗目连。当生净信。彼二尊者。心净柔暖。梵行具足。汝作是谤。后于长夜。受诸哀苦。瞿伽梨即问之言。汝为是谁。答曰。我是梵主天。瞿伽梨言。佛记汝得阿那含耶。梵主天答言。实尔。瞿伽梨言。阿那含。名为不还。汝云何还梵主天。复作是念。如此等人。不应与语(等文)此卷上文。梵主天。亦名梵王也。
  涅槃经第二十云。阿阇世王。复于前路闻舍婆提毗流离王乘船入海遇火死。瞿伽梨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文)
  大论第十三云。复有人虽不贪恚。而妄语人罪。心谓实尔。死堕地狱。如提婆达多弟子。俱迦离。常求舍利弗目连过失(等文)
  新婆娑九十八云。评云。大千界中。有俱[月*足]大梵。百俱独梵。十俱胝那臾多梵众(云云)今会释云。有一义云。于梵王。有大梵独梵。若千世界梵王是大梵。必是凡夫。若四天下主。应是独梵。今以独梵王。为梵王欤。婆娑(文)今考之。独梵者。即见梵补异名也。会释不成欤。
  问。付明二谛相。且以有为真谛空。为俗谛义有耶。答。有之涅槃经意。问。大乘云。二谛章云。一切大乘。皆以空为真谛。涅槃经。亦非以有。名真谛空。为世谛乎。答彼二谛章。明其正意。今言空为世谛者。是一支之傍义也。非二谛之正宗(矣)
  涅槃疏十云。自有空有。判二谛。空为真谛。有为世谛者。世谛中有无常无我等事。自有约常无常。判二谛。自有以有为真谛。空为俗谛。如大经。空者二十五有也。自有无常无我为真谛。如今文。三法印为真谛。则一切瓶衣等事。为世谛(文)
  二谛章下卷云。若涅槃。空为世谛。有为真谛者。正对破三修断无涅槃○涅槃对此断无之病。故明断无。乃是世谛耳○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今次通明之。大品涅槃。一切摩诃衍经。皆以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第一义谛(等文)以十种二谛。为证之。
  问。十地菩萨。知众生佛性乎。进云。不知之。问。十地菩萨。明证佛性。故名见眼见佛性。何不知众生佛性耶。答。
  涅槃疏十六云(经二十五)十住唯知自得菩萨。不知众生有佛性者。今明。凡夫亦知众生有佛性。况十地菩萨。而言不知。今言。自知者。身必得成佛。知行因之始。知成道之时。故云自知。不知众生者。不知众生行因之始成道之时。故言不知。非是不知众生有佛性也。问。何不知众生行因始成道之时耶。答十地犹有无明知障。故不知之。
  问。十地菩萨。见生死始耶。答。不知之。问。若生死有始者。十地何不见之。若无始者。何见其始耶。答。依河西者。约十二因缘。同为始果为终。而因约故。十地不见一师(兴皇)云。有观弱故。云不见始。空观强故。云见终也。
  已上疏十六文。而取意略抄之。
  问。于法身上。眼见胜。闻见劣也(云云)尔于应身上。亦尔耶。答。于应身上。眼见闻见则无优劣(云云)问。眼见应胜。亲礼觐佛身。故远闻如来应身。如何如此耶。答。
  涅槃疏十云○劣是应身。眼见如来。应身解故。无胜劣(等文)
  问。身子尊者。摩诃迦叶。相对。何是利根耶。答。疏(十二)引婆娑云。诸声闻中。舍利弗最利根。目连第二。余声闻是下根。其含迦叶(略抄)问。阿含经中。迦叶自言。若不值佛。当成辟支佛(云云)大师依此文。释大辟支佛。妙迦叶百劫行之胜。身子等六十劫行者。尔者。如何迦叶是劣耶。答。疏云。或可。百劫行行未满。不值佛更行。行时满百劫。成大辟支佛也(文)
  问。大论中明有五百辟支佛同时出也(云云)是本乘缘觉欤。答。涅槃疏(十二)云。此是七生须陀洹人也(文)
  婆娑四十六云。伊师迦山。五百佛人者。本是声闻也。
  问。设虽本乘人。有何共又有何诚证。云七生须陀耶。答次文云。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并出(云云)今对之故。以并出证七生须陀欤。问。如华严经。兜率天子下生时。诸辟支佛。或从他方。或入灭度。
  华玄第五。为本乘缘觉。具可见文也。
  设非大辟支。何必七生须陀耶。答。
  涅槃疏云。如大论明。有五百辟支佛出世。
  此则是七生须陀洹人也。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并出故。婆娑中。立大声闻。如舍利弗。亦不并出。况缘觉人也(文)
  又第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则独出不并。名为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独角。唯有角辟。大缘觉独出世。小辟支佛。则得并出。故云有五百辟支佛俱出。明此小辟支佛。则并是七生须陀洹人(云云)
  此二义。一云。缘觉有二。一小二大。小辟支佛。亦有本乘。然对大辟支故。且云七生须陀洹也。二云。此中辟支佛。非本乘人。云七生须陀洹故。余处云本乘有部傥者。别释也。然有部傥皆是七生须陀洹者。何故见菩萨下生而入涅槃。以本声闻乐见佛故。故前义应正也(更可寻)
  问。大辟支与余小辟支。并出世耶。答(云云)两方若并出者。云一向不并出。而文不别也。答。不并者。如舍利弗。亦并出。亦应与余声闻不并耶。答应有二义。然且云与余小辟支佛。俱有。何妨乎。
  涅槃疏十二云。若是大辟支佛。一向不并出○如舍利弗。亦不并出。况缘觉人也(具如上抄之)
  仁王经云。八百万亿大仙缘觉来(云云)疏云。诸大仙人。在香山中。悟以因缘。以得道(云云)又云。惜事缘悟。二独思惟成道。三七生须陀成小辟支。三中第一最大。名大仙缘觉(云云)
  问。如舍利弗尊者。为智惠第一。尔摩诃?絺罗。为四无碍第一弟子欤。答。非一事偏长。不为十弟子数也。问。义章云。摩诃?絺罗。四无碍第一(云云)答。大执藏云。四辨不如身子之一辨(波娑说也)
  问。以三达。名三明(云云)尔以何智知未来耶。进云。他心知未来(云云)付之于三明。立死生智。证明不立他心智。况他心智。唯知现在。何知未来。尔大违经论长途说如何耶。答恐文误欤。或可。天眼所引智。能知他世心之所趣。故云他心欤(寻之)
  涅槃疏十三云。若是三达。名三明者。宿命知过去。他心知未来。漏尽知现在(云云)
  仁王疏上云。三达者。宿命达。天眼达。漏尽达(文)
  问。涅槃经。说时始终。经几时分耶。答一日一夜。问进云。金陵大师释云。首尾一年也。付之开经文云。二月十五日晨唱告。中夜涅槃(云云)尔者何云一年耶。
  涅槃疏第二十云。若是月德太子经云。今年二月十五日。陷双树间。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入涅槃。若此经。初日二月十五日晨朝唱告。中夜入涅槃。今文复云。犊子梵志。过十五日后。佛犹故在何得如此。今明。此年二月十五日。至来年二月十五日。方涅槃。何故尔。如来能令一日。作十日。作十日死。然而不告。百○(乃至)一年亦尔。如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当时众谓如食顷(云云)寻云谓如食顷。经文不见如何耶。
  犊子得圣果已。寄信语启出家。过十五日。得初果。后学二法。得无学等。有人解云。此是根宜见不同大师评云。此解乃好。而无多意气(略抄)
  又净影解须跋多罗竟安居竟方至等云。当是闻不同故尔(云云)今引有解者。当此意也。
  问。转因位二惠。为果位二智。尔以般若实惠。转名一切种智所。进云。以般若转。名一切智。以方便惠。名一切种智(文二智义释)付之智慧变名事。出自智论说。然大论第十八卷。论正云般若波罗蜜。至佛果。名一切种智(云云)
  又大师释云无文说方便。反名一切种智。尔者如何可通释耶。答游意私记云。一切种智。有二种。谓通一切种智。别一切种智也。所出论文。且约通一切种智欤。
  问。身子初值额鞞尊者。证道果时。可云见闻具四谛法门耶。答闻说三谛(法华论疏)闻身子初入谛观时。额鞞尊者。应具说四谛法门不闻四谛。今始证此理何。但闻三谛云耶。依之大集经文。说此事具举四谛法门也。答(云云)
  大集经云(宝幢分。马星为身子说。俱舍等云马胜苾刍)
  法从缘生。通达是因。因缘灭故。即是寂静。世间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间集灭。忧是语已。得法眼净。○是说偈言。我闻比丘说四谛。即得过于三恶道(等文)
  大论十八云。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名为随相门。
  大论十一云。阿说示偈。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大论言随相门者。释毗勒论随相门也。谓彼论随相等文。释佛经也。大集经文。应有二会释。一云。法从缘生等。四句。正是马星所说偈颂世间即苦下。只是解释。非所说偈(如法华安乐行品文殊师利等五句)二云。且约初番一偈。唯说三谛。为随相门耳。世间即苦等。更为一番。具明四谛。此中不论也。
  问。法华经中。龙女闻法。现身成佛。尔年始几。答七岁。问。经云年始八岁。然何云七岁耶。答。
  涅槃疏六云。又示女身成佛者。如提婆达多品。文殊师利。往海中。化婆竭罗龙王女。始年七岁。即得成佛(云云)余处云寿量品始。过此余年(此文。在涌出品也)净影引法华云。日月灯明佛。于后夜分。入于涅槃(云云)经正云灯明佛中夜入涅槃(文)日月净名德佛。后夜分入涅槃也。
  问。阿鼻地狱之外。别有相似阿鼻耶。答有(云云)又云无。问。相似阿鼻说。所在何耶。
  涅槃疏六云。正逆者。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法轮僧。杀父母也。相似逆。谓破塔。杀三果。破和合僧。污父母。又似逆者。杀决定菩萨。决定菩萨即三十心菩萨。以其菩萨为众生作父母也。问。逆既有似正。阿鼻亦有似正不。答一云。别有似阿鼻。如余经说。有相似阿鼻。一云。无别处所。只一阿鼻中。逆轻重受轻重苦(文)
  问。涅槃经中。佛叹迦叶菩萨云。即与第七佛。同其名号。尔七佛者。何劫何佛耶。答即今释迦佛也。问。叹迦叶云同名。故知。第七佛名。迦叶佛也。故他师释云贤劫第七佛。名迦叶如来耶。答(云云)
  涅槃疏八(经第八卷如来性品)云。庄严开善等解。与第七佛同名号。此答其亲义。如今人七庙也(已上释七佛也)言与第七佛同名号者。第七即是释迦。如今身中有佛性。即有三宝性。即与释迦同。○次宗法师(云云)此言第七佛。即是贤劫中第七佛。○次有瑶法师解。此是称叹迦叶与释迦同。如下文云。善能答者。具二庄严。善问难者。亦具庄严故。菩萨同释迦名能儒。今迦叶问答。即是能儒也(云云)此中意。取第三解耳。
  义记第三云(奥)与我释迦名字不殊。名第七佛同名号。于七佛中。释最后名第七佛。释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满。众生身中。法身充满。与牟尼尊。德满不殊。故名与第七同一名号。三谛真性含识同有。何故偏云汝于菩萨彼求见故佛对说有。有义实通有应同于一切诸佛。何故但言同第七佛。以第七佛名为满故(文)
  经第十云。世尊久已舍病苦故。得名为第七佛(文)
  问。于菩萨位。有三身三土。尔者法身土。以何文证耶。答引华严经说。谓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文也。问。既云不依佛国。何证有国土耶。答以依于如如句证之。
  寿量品义疏云。问菩萨亦有三身三土不。答随分有之。华严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即法身土。余二可知(文)不依佛国者。不依宝玉净土。汝秽耳问小乘心。四无量心。缘何界众生耶。答大师释云。欲色二界(云云)问毗昙唯缘欲界。成实通缘二界。而何云缘二界耶。答(云云)
  维摩疏二云(佛国品)小乘四心。但欲色众生(文)释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文)
  问涅槃经明上天来集云。上至有顶(文)问无色界无色。色界有顶欤。答三界有顶也(文)问无色界无色形。故诸经多不来会。如法华等也。况六卷泥洹文。云无想及四空。并不来(云云)故知此言有顶者。是色界有顶也。他师依之释是色界顶非无色顶(出涅槃疏)答涅槃疏一云。今明此是三有之顶。岂当止在色界。此是无色界顶也。若然者。与六卷相违今明。不相违。若是无相及四空。其中入禅定者。则不来故。六卷云不来。其中不入禅定者。则来。故此文云乃至有顶也(文)
  法华经说。故光所照国土。长行云。上至阿伽尼宅天。偈云。上至有顶(难也)亦可。上至非想有顶(云云)
  人云。释云。凡夫二乘不见故。云无色。事实有故。得说来○。
引阿含。说无色天来渡下。华严商无色界宫殿之香。此经下云。文亦说有色。
  金刚般若疏第三云。毗婆沙。以五义故立。一者舍于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解脱。四者修十六行。五得八智。今以五义。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义。谓舍于曾道。得未曾有道。及一味解脱也。如此等义。教论中广释(云云)
  问。金光明中。明信相菩萨室。诸佛来集。尔几佛来来耶。进云。五佛共现。付之依大师释文。考本经说。信相室之内。四方四佛。来依之。傍释云。四佛现室。宣常住旨(云云)有人于本寺为之。
  答。释迦是教主。故虽非正入室内。然加之。名五佛。
此是华严游意文。而不言金光明经。虽然信相事在彼经耳。
  华严游意云(近兴)多佛在一处者。如法华明。十方佛。同在娑婆。亦如五佛。共现信相之室也(文)
  问。于佛果位。具足五眼。尔者其中天眼。照何境耶。进云。照佛果之第一义(云云)付之凡夫天眼者。依禅定力。取得清净眼根。见障外诸色也。因果虽异。不可坏其法相。况惠眼照一切法空第一义谛。可开其境界。若中道第一义谛者。亦是佛眼境界。然何今云天眼能照佛果第一义谛耶。答以佛果第一义谛非因位分。名为障外。故义准因位天眼。见障外色。释天眼义望惠眼佛眼境界。其体虽不异。而且取障外义边。为天眼境界也。难云。佛果色性法门。可为其境。何云第一义谛耶。答以报佛如来净土。第一义谛摄。可答之。
  仁王疏上云。时境即智。故有此五。肉眼者。照金刚已还一切诸法。皆尽。天眼者。照如来果第一义谛。名为障外。惠眼者。照常无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为法因果理等。佛眼者。究竟诸道(文)
  金刚般若疏四云。举障内境。约佛智名肉眼。举障外境。目佛智。名天眼。约二境。名惠眼(文)
  问。于佛果位。具足五眼。尔照何境。名惠眼耶。答以佛智约二惠境。名惠眼也。问。照有为因果理。名为法眼。故以方便惠境可。法眼但可以实惠境为惠眼所照也。依之无量寿经下。说惠眼真也。大师傍释云。照常无常等一切法空(文)若言惠眼自照真俗二惠境者。惠眼外。何处别有法眼耶。答照有为因果。名法眼。照有为无为。空及余常无常人法等。世谛事。名惠眼。故惠眼法眼。不可相滥。但无量寿经文。且明一途义。今依大品意。如此释给也。
  金刚般若疏第四云。约二惠境。名惠眼。无量寿经言。惠眼见真境。见真境名惠眼。大品往生品中云。惠眼无法不见。又云。而无所见。大智论云。具总相惠。别相惠。名惠眼。故知。惠眼具二惠也。法眼可知。曰依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见佛性。故名佛眼也(文)
  仁王疏云。惠眼者。照常无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为法因果理等。佛眼者究竟诸道(文)
  无量寿云法眼观察究竟诸道者。因果道也。
  问。付佛果五眼。以佛眼对余四眼。云何释其相耶。答四眼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见佛性。故名佛眼(此二释也)
  问。佛果万德。皆究竟到彼岸。何云四眼不了。佛眼独具了耶。答四眼不了者。还举因位四眼。显果位方有佛眼欤。谓佛果四眼。究竟义边义分。名佛眼。非佛果四眼外。别有佛眼也。又付佛果四眼。各互有所不了。佛眼总具了也(文)
  净影释名总相佛眼也。
  问。开中所译。妙法华经。有提婆品耶。答。义疏第一云。罗什旧经。有二十七品。后更有提婆达多品者(云云) 释法献。于于阗国。得此品。梁末真谛。翻此品安之。
  问。法护正法华。有此品。罗什何故不翻译之耶。答。疏一云。事亦难明。今且以三义往释。一者外国传云。流沙以西。多有此品。流沙以东。多无此品。所以然者。小乘之流。皆谓诸大乘经。并是调达所作。是以诸国。或有阙之。罗什既在龟兹国。或容不见此品。故不翻之。二者罗什译经。观察机情。每多存略。若具翻智度论。则十倍于此。○故正法华经。凡有十卷。删彼烦文。略为七轴。三者塔品命持。而持品应命。言势相接。而忽间以提婆。则文似非次。恐末叶多惑。所以别之(文)新撰同之。
  问。法相祖师。破此说。今如何通耶。答(云云)
  法华玄赞一云。什公本无之者。古传解云。葱岭已西。多有此品。已东多无。什公既在龟兹。故无此品。若尔。法献于于阗国。如何得此品。于阗亦在葱岭东故(文)对云。梁僧祐法师。三藏集云。葱岭已东。此品多无。故什公本无之(云云)慈恩法师。破彼师。然今嘉祥。亦取彼解。故今对之。云葱岭已东多无。此品什本既无。理当不见之。少则有故。法献得之于阗。在葱岭东。亦不相违。
  又云。又有解云。塔品命持。而持品应命。言势相接。而忽间以天授。则文势疏断。什云恐末叶多惑。所以删之。若尔。即取舍真文。并由罗什。删繁好丑并在一人。斯为未可。释道安以翻经者。义略经文。乃作五失三不异(云云)
  今考。释道安本文。云三不易。今作异。
  故天授品梵本皆有。又天品显已重法为殊。以求经力势大。龙宫涌出经。威速疾龙女道成。赞劝于人。何不此后即有持品(云云)对云。命持应持。二章相生。末叶下愚。见而易知。然经力大。以劝持经。义实非无。何以梵本深远义趣。而难翻译。随情巧耳。又道安虽是印手菩萨。何必抑制无相佛化。存略适化。恐乖诫物。并是上人弘道巧术况复道安非翻者。直作五失痛翻译。岂以三不易之为龟镜不。亦翻梵为汉乎。又言天授品梵本皆有者。何又自云但是什公梵本差脱耶。若梵本容有者。古师亦评之。新通何用乎。
  问。什公所译妙法花。以属累品。安经中。有何所以耶。答罗什善得经旨。安属累品。置经中也。此有五证。一者属累未分身还本国。尔时土方复秽。若在经末。妙音何被诫勿生下劣想耶。二下云大土者。普礼分身。东土上人。不应独接足多宝。三观音奉珠。亦不应但为二分。四神力已前。明诸佛所乘。一章义了。即明付属。药王以后。明菩萨所乘。众便散席。五属累品。明付属药王等品。受命弘经。以此推之。不应在经末也。
  或第二第三。合为一义。同二佛故。
  义疏第一云。诸经属累品多在经末。此经安神力品后者。依于梵本及法华论。又即此秦地新翻法华。并安属累品。在于经末。今明罗什善解秦言。妙得经旨(等文)具可见本文。又即此秦地新翻法华等者。此文有此意。一义云。晋法护所译。先译正法华也。谓秦晋地虽异。今对天竺。总言秦地。如呼此方总言汉地汉国也。新者初也。正法华经。在初翻故。云新翻也。又一义云。什公初译。置经末正安中。如百论两译。又更一义云。若准梵本及法华论者。此妙法华。亦应安属累在经末也。此假与也。非谓实尔。
  问。法华玄赞。破此义如何救之耶。答(云云)
  玄赞第一云。古有解云。何什公善得经意。所以不安经末。置在前者(乃至)上来所说作虽可尔。穷其旨趣。理有八违(云云)
此中所举。全是嘉祥文也。然略不举诸佛所乘一章也。今且举八违。一一会之。
  一众本相违难。晋时法护所译正法华。及隋时崛多笈多二人所添。法华中。此属累安在经末(云云)对云。瓦砾虽多。不如珠玉之希矣。
  二论经相违难。法华论中。说修行力。略有七种(乃至)既言护法力。普贤及后品示现。明知属累令居经末。若不尔者。普贤品后。更有何品。又神力品后。即明药王。余皆依次。故知。属累。令在末终(文)
  对云。嘉祥释云。天亲且依诸经常法(云云)先旧已通。后代勿疑。若欲强弹。但可遮通劫。举古难一。何太短乎。
  三诸教不同难。余经属累。并在经末。何故此经独在前说(文)
对云。般若属累。多在经中。余经属累。何定在终。若言大品亦有经末属累者。二处属累。应违诸教。又大般若。还在经中。违诸教。应设劬劳。若言会别。终付属者。果乘之终。付属何违。
  四二事乖角难。若以令分身佛还。此土便秽妙音来日。故被诫者属累品中。亦令多宝塔还。何故观音。奉珠。犹为二分(文)
  经中塔去。经末塔在。故二事乖。
  对云若言经末多宝方归。故观音分珠为二者。分身犹在。国土终净。妙音何由被诫莫轻。国土卑秽。二事乖角。即汝家先若言二事实不乖者。经中付属。亦非乖角。佛以右手。方开塔户。今还令闭。是为如故。二事相成。何时乖角。
  五两命不齐难。若分身多宝。并各遣还。何故分身。即还多宝。佛塔犹在。若言令多宝塔还可如故。但是闭塔者。若尔。何故正法华云可还本土。但两塔开塔。分身还故。两命不齐也。
  对云。嘉祥释云。一多疑易除故。分身还本土。常灭迷难断。多宝犹留(文)显法旨异。两命何齐。又两命必同者。二佛来时。何有前后。又何二佛座处不齐。分身散在。诸宝树下。多宝如来。在塔中。来座既别。故何必同。又引法护正法花文可还本土。显塔去者。罗什妙经但云如故。故知。塔在二经。得失谁可决判。又来已方开。闭已将去。故知。闭户以渐动去耳。
  六塔无还处难。又分身诸佛释迦命去。初即言归。多宝佛塔。终至迄经更无还处(文)
  对云。说经已周。众会起去。证明多宝。还归自显。若言文中不明去者。序品同闻。观世音等。但言共俱。而不明来。妙音既来。观音不来耶。又文殊师利。初始在座。提婆品来。中间何以不明其去。此等并皆事有不言。又于此中。应有深旨。多宝涌现。破无明地。从真如出(大师释也)
准此应言后不辨去。显其不空。亦寄事以显实。
  七净秽有殊难。又以妙音被诫。便非净土。故知分身各已还国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待者。手捧莲华。并诣灵山。持散佛上。变净土时。诸山皆无。通为佛国。五道亦尽。何有灵山。诸佛持散。又文殊海会。将至此间。预在灵山。忽有华现(文)
  净秽有殊。亦有此例。不可以彼证付属在经中耳。
  对云。分身集时。先去卑秽。分身侍者。犹言诣灵山者。只以山名显示本处。非必有事。故不相违。若无秽土。呵责妙音。岂非无用。若分身犹在者。事中即违。故知。分身必先归去。土还成秽。龙宫只是诸龙业感。于净土中。自业见秽。妙音但以随颠倒见。土若变净。随何见秽。又提婆品。罗什不译安于妙经。何引为难(设梵本有。非关什公也)又于汝宗。应设劬劳。若言妙音兼具本土。变不唯净上见下者。妙音所居东方本土。何不兼见下位秽国。若言提婆本秽。东方本净者。本末之言。以何为量。
  玄赞文云。但是先放神力。故现净土。由此土本秽。恐妙者兼见本土秽相。而生讥毁。所以被诫。非妙音至分身已还而土便秽。如虽净土。还见灵山。变不唯净。兼见秽故。上见下故(云云)
  八众喜乖情难。又属累品。令分身佛还。塔时不去。若非经末方属累者。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何太早生。既非闻法宝空。以起生。乃是见容佛去。以欢喜慰。深成可怪(文)
  对云。闻法生喜早晚无在。岂非法说。人天修罗。闻身子记。皆大欢喜。又若经中付属众喜。便是见容佛。故以生欢喜者。经末欢喜。亦应闻法疲惓。说意乃休而生喜乎。此若闻法已周。而生喜者。亦应闻二权二实。付属已竟。而生欢喜。何为早乎。又修罗等。见药王烧臂。生悲恼者。应是见其余身分在。故生悲恼。非是无臂。故悲恼哉。如是变渡。汝宗皆过。故知。此难是假言耳。不足劬劳。
  又言何因不许二佛同座。妙音致礼。观音奉珠。礼赠此二化主。别意不通余佛。如天授品中。文殊龙宫而出。独礼塔中二世尊。是时分身。未还本土。文殊于时不礼分身。故知。归奉意别(云云)
  对云。妙音菩萨。见多宝佛塔。自释迦文。愿见多宝。故知。二佛尔时。异处非同座也。若于化主意别者。何言欲见文殊等乎。又观音分珠行施。意非唯局。何云别意。若意宽通分身。亦在阿隔。归奉不如文殊。专向塔中同座二佛。不礼分身。更有以龙女献珠为难事。而此中无其文也。已上法华属累先前事也。

大悲代受苦事

  维摩疏第六云(释代众生受苦文)问。众生受苦。是前业果报。云何可代。答。教化令起善灭恶。离苦得乐。故名为代也(文)
  大论三十九云。此中佛自说本愿大心。为众生故。所谓为一一人故。于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无余涅槃。问曰。无有代受罪者。何以作是愿。答曰。是菩萨弘大之心。深爱众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复次菩萨见人间有天祠。用人肉血五脏祠祀罗刹鬼。有人代者则听。菩萨作是念。地狱中。若当有如是代理。我必当代众人。闻菩萨大心如是。则贵敬尊重之。
  维摩义记四云。由其菩萨住苦教化。彼得出离。故名代受。又复系内鞭杖等苦。有可代处菩萨亦代(文)
  亦代之亦字。可作必字欤。

四弘誓愿事

  法华疏云(药草喻品度者令度等文)故肇师云。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趣难。即同此文意也。璎珞经明约四谛立四弘誓愿。未度苦海。愿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令度(等文)华玄略述第二云。四弘誓愿。其例非一。且示一(文)
  华严经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知。佛无上誓愿成(云云)(此如常所用之)今按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四句。即当四谛。第三法门无边誓愿知。即泥洹法宝也。即灭谛也。余显可知之。或法门无边者。令修道谛因。无上菩提者。令得涅槃果也。但菩提涅槃者。二者互举也。
  菩萨为苦逼。恼众生事。
  问。菩萨以大悲为苦。何故或时菩萨逼恼众生。而作恶耶。答。此是法界违顺之用。故亦有现作恶耳。
  华玄九云。如释迦等为善方便。调达为恶方便用(文)又云。问菩萨作十恶五逆。为实作为变化作也。答具二作也。一者化杀。如金刚神杀童。二者实杀。如杀五百婆罗门。所以顺实杀者。摄大乘论云。菩萨更无余方便度。云唯应有杀可以度之。故行杀等事也(文)
  维摩疏四云。截人手足。离人妻子。强索国才。生其忧悲。虽有自前小苦。而致永劫之大安(云云)
  金光明疏云。○经乃四彼恼心无。但此土弘经。则此土有彼彼王。恶意违此有德。为恶自就耳。如人恶心违佛父母也(云云)
  涅槃云。第五云。今正明护法不受五戒(乃至)欲伏诸恶人。所以不受(云此明在家护法也)
  华玄十云。问称观音复有以神力。杀害众生以不。答如前明。利益为定。余悉不定。若尔者。或令脱火。或令不脱。或故烧杀之也。今称名。而不脱死苦者。此事难知也(文)
  此事难知者。义不定故耳。又问中云杀众生不者。意问杀其称名人也。故答云或令脱或故烧杀。又义云。一人称名时。杀余怨敌。故。答中云利益为定。意云。若称名人。其怨敌人。二俱利益也。
  涅槃疏十二云(前金刚神。杀童子。今杀婆罗门)○前是化。今是实也。何故须杀。若不杀之。则转生诽谤。为罪转多。今若杀之。即得十劫寿命。所以须杀。问若杀之。则无益与不杀无异者。此须杀不。解云。于其罪虽并无益。而亦须杀。何故尔。若不杀者。其则诽谤正法复误。余人皆同其所见。今为杀之者。则息余人之见。故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杀一活十也(文)
共贪生。不共贪灭事(四句)
  涅槃经二十三云(涅槃经德王品四十经之第二十六)云。何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声闻。
  弟子有因缘故。生于贪心故。自骨观别出之如声闻人未证四果。有因缘故。生于贪心。证四果时。贪心得灭。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菩萨摩诃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云何不共贪生。贪俱灭(菩萨断贪已。为众生有灭贪)云何不共贪生。不共贪灭。谓阿罗汉缘觉诸佛。除不动地。其余菩萨是名。
  疏十五云。菩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者。要须得不动地时。乃能断贪不同贪灭。若未得此地。则非不能共贪灭也(文)
问。未得八地菩萨心。可云不共灭耶。答。则非不能共贪灭也(文)问。应云不共贪灭。以本经云除不动地。其余菩萨是名不共贪生不共贪灭(文)若言非不共贪灭者。岂顺本经现文耶。答。八地断贪。故云不共贪灭。七地未断。故云非不能共贪灭也。然经云不共贪灭者。但伏未断。故云得不动地。乃能断贪(文)问。八地已上断何贪七地何不断耶。答。若准净影释。七地以前。以善贪治恶贪。八地以上。方舍善贪灭也(非不共贪灭云也)今嘉祥意约伏永故意异欤。
  义记第八云。从前七地。入八地时。名得不动。前七地有爱。似名共贪生。八地舍之。名不共贪灭。故地经云。佛菩萨心。涅槃心等。一切不行。况世间心(文)又云(第四句中)十地菩萨。分为三。皆初至七地功用之位。故合作一阶。恶为治。末说为患。于此位中。不善之贪。一向不行。故不共生。亦不共灭。善贪非患。故不说之。八地菩萨。独为一阶。善贪为患。无贪为治。于此位中。始背善贪。未能舍离。名共贪生。终能除尽。名不共灭○九地已上。合为一阶。望彼善贪。一向全无。是故说为不共生灭。以有是义故。除不动(文)(经明第四句除不动地也)
  问。七地已前。爱佛爱菩萨等。烦恼断之。何云善贪非患耶。答。私案云。就爱佛等。正使是不善。习气为善欤。然地经文。就正使云八地不断也。
  义章五住地义云(四住有子结果缚。果缚有正使习气)果缚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正使。作意现起。二是习气。任运而生。正使烦恼。所谓爱佛爱菩萨等。始从初地。次第断除。至不动地。断之。周尽。故地持云。第二僧祇。过第七住。入第八地。微细烦恼。皆悉断灭(云云)
  三乘共地云○此从八地。乃至十地。爱佛心断。名为离欲(云云)(人四依义之释亦尔也私加)此文二义。一云。八地已上。方能断爱佛等烦恼。一云。七地尽故。八地已上。爱佛心已断也。今云后一义顺文。
  弥勒问论第二卷云。二地已上乃至七地以来求佛菩萨大涅槃心。未断绝故。所起因行疲倦功用。名不定地。是故为彼未满足心不定因。故八地中。说过不定地。言不相违(文)

杂花经释

  涅槃疏十一云。则指杂花中说。杂花定是花严经。观佛三昧云。杂花者。则花严也(文)
  义记六云。依佛名经。杂花犹是花严经(文)
  问。花严经首。题佛言。有何故耶。答。初成道说故(云云)
  维摩疏云。花严偏题佛者。此是初成道说之故。题于佛。自尔已前。未有佛说。从此已后。不须标佛○(文)(更有二义如文)问。后时所说如何。后说观无量寿等经题佛如何。

菩萨护戒事

  涅槃疏十一云。此浮囊正譬五篇七聚戒。问。此明菩萨护戒。应护十重四十八轻戒。那护声闻五篇七聚。所解云。五篇七聚。何当大小。声闻持故。名声闻戒。缘觉持故。名缘觉戒。菩萨持故。名菩萨戒。犹如道品。从来之声闻法。非菩萨行。论主非此云。是语出何处(云云)菩萨行故。即是菩萨行也。问。若菩萨持五篇七聚。即是菩萨戒者。何得十重四十八轻戒耶。答。及并若道品菩萨行者。何得后有六波罗密耶。结(云云)师又云。都无有声闻戒。盖是菩萨戒(乃至)直于菩萨无生法忍。开为二乘。戒亦尔也。问。五篇七聚。亦是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亦是菩萨戒者。此何意不明护十重四十八轻戒。而言护五篇七聚戒。解云。不得云十重四十八轻戒。何故尔此戒通出家在家。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今明出家菩萨护戒。所以明五篇七聚也○而此五乞不。的乞五篇故。此则通篇聚也。则具足五枝诸戒者。解云。五篇即是五枝。又解云。只前罗利五乞。菩萨五悭即是五枝戒。解云。即是后文五种戒。谓菩萨根本业清净戒如文(等文)后文五种戒。是三聚戒。开合别。非是在家五戒也。
  问。五篇七聚戒者。必是声闻戒行欤。答。若小乘人持是。小乘戒。若菩萨持。即大乘戒也。问。五篇七聚。但是出家戒。而经云比丘比丘尼。大师判为声闻众也。故知。出家出家戒。是声闻戒耶。答。一云。比丘比丘尼。是声闻。然菩萨行同彼出家也。一云。比丘总统大小。通在家出家。小乘极果。偏是出家。为简大小故。于小乘。且云出家比丘比丘尼也。
  涅槃疏四云(四依菩萨作四果)旧云。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若出家即入声闻类中。今菩萨何意出家○解云。以其内有深解故。能弘宣大乘。同声闻形服故。广持戒律。所以须同罗汉(文第七卷文同之)
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事。
  法花提婆品疏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成佛者。迦耶山顶经。明有四种发心。一初发心。谓入初地。二行发心。二地至七地。三不退发心。谓八地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龙女发心成佛。是第四义也。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位不可知也(文)(新撰疏同之。久速疾义可有也)
  问。龙女发心。是第四发心者。不得显法花速疾力。所以然者。设非经力。菩萨从一生补处。速至佛果故耶。答。夫速疾者。是顿悟义。而宗家意。一切菩萨。并是渐悟。四论玄判嘉祥云。必是渐入。无有顿悟(云云)而言经力速疾成佛者。凡言速疾。乃有多意。一者方便示现速疾成佛(如疏云速方便龙女刹那成佛)(四句如文)二者正观一念成佛。如中论疏云。阶级之无阶。唯一念无生(具如文)三者对二乘道于佛道。迂回稽留。一乘菩萨。无有留难。直至道场。故名速疾。四者九地已还。闻见佛性。十地眼见。眼见以上。乃名发心。发心即成佛。如大智论神通。神通乘仁王般若经。金刚顶皆名为伏等。据此文也。今此经。有速疾力者。正对二乘迂回稽留。一念决定。方名疾得。为显此义。借文寄相。是故多意。相成一致也。
  问经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须臾之间。便成正觉(云云)此则凡夫。速至一生补处。应是顿悟。何必是善耶。答就究竟果。唯取一生补处。故知。非顿。若从凡地。速至一生补处。何妨前三发心。速得成佛。而但别取一生补处耶。然疏文少有隐事。至统略文。弥显也(犹以速成因果力。可云之。如法花抄之)
  统略下云(提婆品)依迦耶山顶经。明四种发心。一初发心。谓初地。以初证圣者。名初发心。二行发心。从二地至七地。更修诸行。名行发心。三不退转发心。八地以上。免于三退。名不退发心。四一生辅处发心。谓十地终心。龙女若实成佛。则是后发心。若应成佛道前三也(文)着许实行者速者。何言实成佛。则后发心耶。后者则第四一生补处也。若应成佛。通前三也者。前三犹是始。从初地上。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故知。非唯通前三亦通三十心及十信也。
今案云。今宗实行。唯许超劫。不许顿觉。又后案云。亦可有顿悟。四论玄文难依之。
  贞元入藏录云。
  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一卷(七枚)伽耶山顶经一卷(十七枚)象头精舍经一卷(九枚隋译)大乘迦耶山顶经一卷(九枚)
  弥勒所问经论第二云。问云○若初菩萨摩诃萨远离一切寸治之法。得毕竟不退转阿耨○菩提者。以何义故。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中。说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过不定地。第四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答曰。彼经中依胜进地。依远离所治法。依上上地。说过不定。是故此说不违彼经○于初地中。断菩提心相违因。谓身见等。一切烦恼。以得成就。深心等之修行。毕竟远离。是菩提心因故。乃至八地中。得胜进远中。远离寸治法。名为过不定地。安住定地。以寸治法等故○又言过不定地者。求佛菩萨大涅槃心。未断绝故。所起诸行。功用疲惓。名不定因。是故八地已上。始言过不定地。○又得毕竟菩提心。因缘具足和合○若菩萨成就深心。毕竟不退。得大悲心。○故言初发心时过声闻地。第二发心过辟支佛地者。辟支佛人。胜声闻人。毕竟不为他心。乃至若菩萨初观察法性。上上观。无生法忍地。○皆悉能过声闻辟支佛地○第三发心。过不定地者。于初地中。离不定因。得定因故。所有生心。过不定地。故言第三发心过不定地。第四发心。安住定地者。二地已上。远离一切所治之法。是故安住毕竟定地。故言发心安住定地(文)
  此论所引。文殊师利问菩萨经者。即嘉祥所引。伽耶山顶经也。说处。请主。立名虽异。彼此所引经。是一经也。
  问。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分别菩萨。地位方何。答。如法花疏分别。问弥勒问论云。不退发心。为初地。第四发心是二地已上(云云)大师所释。违西天论藏如何。答。如经说多含多义。天亲犹依一途(如八生一生菩萨等也)况所余末代论师。岂必余用哉(作者未详之论文。引天亲等说)有义云。论八地过不定地。为不退发心。此是正意。而言初地为不退。二地已上。为第四发心者。示前位中亦有相似功德。而就实论。远中之远。八地为不退。十地为一生也。今云。论有二释。初意八地为不退。余不分明。准理准疏。可配属之。自又得毕竟菩提心因缘已下。为第二释。初地为不退。二地已上。为一生补处也。
经有二意。引文可知之。
  伽耶山顶经云。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月净光德天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四种心。能成就因发心(经云种子芽茎果)复次初发心。如月始生。第二行发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发心。如月十日。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惠。如月十五日。复次天子。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能过不定地。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复次○初发心从因生。第二行发心从智生。第三不退发心从断生第四一生补处从果生(云云)有十余。复次。
  又云。复有二种道。○智道者。从初地乃至七地。断道者。谓从八地。乃至十地(云云)七地前为智道。第二发心。八地已上。为断道。当第三发。但于智道之初。开出初发心。但于智道之初。开出初发心。于断道之终。开出第四发心。故成四种之发心也。
  大乘伽耶山顶经云。何等为四。者初发心。二者解行住发心。三者不退发心。四者一生补处发心(云云)初发心。为田中下种。故知种性地。第二名解行住。明知种性及与解行。说为初二。即以初地已上。为第三第四。弥勒问论。亦作此说。故知经中。总说四心次相生。然义兼通。论作二解。故法花疏。不违论文。
  大集经第二云。菩萨有四种。一者初发菩萨之心。二者修行菩萨道。三者坚固不退菩萨。四者一生补处。○不退菩萨。见如来身及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萨不见如来所有功德及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惠眼。了了净故。○我昔如是见燃灯佛。见已即得无生法忍。亦亦能了了。知得无得(乃至)都不闻是授记音声。亦无佛及授记想(云云)此文四种菩萨。即同伽耶山顶经说。然释迦佛于燃灯佛时。第二僧祇满。入第八地。又见此文。惠眼了了。不见如来。无佛相等。与第四一生补处。其义相当。故知。即以八地已上。为一生补处也。于燃灯佛。得授记别。即是当补佛处。此亦一生。异前二门。
  又料简四心云。初发心者。为发菩提心。后三是行菩萨行也。即是发心。行行二门。于行菩萨行。有初中后。以愿顿起故。为一行渐起为三也。然伽耶山顶经。于发心中。开分为四虽以发心为主。然以发心行分之矣。
  弥勒问论第一云。故偈言。佛子金刚藏说十法初心即名佛菩萨。毕成佛道故○初地无漏菩提心。又偈言。譬如好种子。能生茎叶等。如是菩提心。不异诸佛法。此义云何以初证法心于一切佛法。以为种子。以初地法。与一切佛法。以为因故。○如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中说偈言。譬如月初生。增长即满月。如是欢喜地增长。即是佛。以欢喜地为初发心。喻初月。故法花疏意正当也。
  文殊师利问菩萨经论上云(天亲造)经曰。天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四种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发心。三者不退发心。四者一生补处发心。○复次天子。初发心如月始生。第二行发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发心。如月十日。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惠。如月十五日。复次天子。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能过不定地。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复次天子。初发心因摄。第二行发心智摄。第三不退发心断摄。第四一生补处发心果摄。○论云。无碍乐说辩才说法。有四种发心。摄取十地。以种种差别说故。彼种种差别。有十二句。○又经云。复次天子。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者。以初地前菩萨利根。观察一切菩萨分法故。第二行发心。能过辟支佛地者。以初地前菩萨依般若胜智。能集诸菩萨无量行故。第三不退发心能过不定地者。此已入初地。得证智故。又过声闻辟支佛地者。以过一切功用行故。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者。以善住王子地故。○又经云。复次天子。初发心因摄者。以信行助道淳熟故。又以观初地境界故。第二行发心智摄者。以依境界熟淳观功用行故。第三不退发断摄者。以依修行境界未得佛法观故。第四一生补处发心果摄者。以依果淳熟随所有佛国土。应成佛处。即成佛故。
  同下卷云。又经云。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谓从初地乃至七地者。以如实智有为界故。断道者。谓从八地乃至十地者。以如实智无为界故(等文)
  问。十住菩萨见生死始终耶。答(云云)
  涅槃经二十五云(师子吼品之初)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终始。十住菩萨。唯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文)
  疏十六云。今作三位判之。从凡至九地。此是不见不知。十地则少见。见终不见始。诸佛具足见。见终见始。十地见终。不见始。何故尔。旧解云。始则是无明元品。去佛远故。十地不见终至。去佛近故。所以见。今问。何故如此。如庄严解。金刚心断惑尽。十地何故不见。开善明金刚心遍伏。何故不得见耶。今依河西释云。十二因缘。不出因果。因则为始。果则为终。因则微果则着。因细故十地不见。果粗故十地则见。此解极好。一师复明。菩萨从初发心。即作空有。
  但是初心至十地已来。方便实观则强。实方便观则弱。何故尔。空观则易故强。有观则难所以弱。实方便弱故。不能见始。方便实强故。所以见终。故言十住见终不见始。如来二惠等故。始终俱见也(文)
  问。旧人解云。元品无明。去佛远故。十地不见(云云)大师以伏断。破此义。似不相关。何者古师不以有无明译之。虽于金刚断伏无明尽。而生死本之元品无明。去前际远故。不知何过耶。答十地终心。断无明尽。何障不知久远事哉。
问。若尔开善应免此难。但云伏尽。不言断故耶。答(云云)(不行者何障哉)又问。一师云(兴皇师)方便弱故不见始。实观强故见终者。未审生死俱是方便。知境以因缘生灭义故。若尔何故云见终耶。答。因缘和合。假名无明。此因缘生义。是方便智境界。于因缘观空。空见终归处。实智境也。故十地中。但究竟智。而不极方便智也。
  玄佛性义云。又涅槃经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诸师释此文。种种不同或言。十地菩萨。未无明。故云不见其始。而伏惑已周。去佛近故。言见终也(窃以见之疏难意。旧解当应开此释如何云云)又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去无明住地远故。云不见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但见其终。佛既已众惑已。尽因圆果备。故云始终俱见。一师云。○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亦得对言初地见始不见终也。
  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云云)一师者兴皇和尚也。一师解云。十地非初。不论远近故。与第三师异而已。
  四论玄第六卷(佛性义)云。初地见始不见终。后身十地菩萨。见终不见始。佛则见始见终。
  窟中云。金刚心但见初起念识。有终灭之义。而不知其一念识前为有为无。佛即具知始终。此与涅槃经同。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具见始终(文)此释璎珞经说与涅槃同也。
问。生死有始耶。答。此义始别论也。
  涅槃义记八云。十住见终。不见始者。见己生死。至佛当尽。名为见终。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见始。诸佛世尊。见始终者。见因缘法原起所由亦见尽时。名见始终。以是了了得见性者。佛性是其因缘之本故。佛如来见始知终。名见佛性(云云)
  一佛尽度一切众生耶。
  问。一佛能度一切众生尽耶。答。若约愿心。尽度一切。若论其事则不尽度之。又约一化。不尽一切。论其真身。利益则尽(云云)
  法花论云。于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故。愿未满(云云)
  大论第二十云(四无量义)是菩萨作佛时。难不能令一切众生得乐。但菩萨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乃至)复次若一佛尽度一切众生。余佛则无复度。是则无未来佛。为断佛种。有如是等过。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众生。复次是众生性。从痴而有。非实定法。三世十方诸佛求众生。实不可得。云何尽度一切(乃至)复次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法尽。于其中间。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量有量。初有后有。故所度众生。亦应有量(等文)问。一佛尽度一切众生者。可有何过耶。答。论云。若尔余佛则无所度。是则未来佛。为断佛种(云云)
  问。若尽被广。则有无尽佛。又设无未来佛何过。以一切众生悉得度故。何故云断佛种耶(人皆为此难以为难义。时人未有能通之)答。有通云。众生得脱。法有无量先后差。不可一佛之世尽度脱之。此义决定。于此义中。假设而言设一佛尽度一切。则无后佛。以无后佛可度者故。无有佛不度众生故也。此约义势而言。非理实说也。今言不尔。此约实义(云云)云何若一佛于一切众生。为能化者。则一切众生。得脱虽有。先后差别。唯属一佛。不假余佛。余佛则无所可度者。无起度众生愿行。即无大悲。不发心菩提心。菩提心是佛种子。世间无有发心菩提心者。故断佛种也。问。一佛度一切。皆当发菩提心。何断佛种。若不发心。则非度一切。何云一佛度一切众生耶。答。一佛令一切得乐即四无量义也非必令众得佛果也。世间之乐。三乘出世之乐。但名乐也。若许一切。普为一切众生与乐者则有无(乃至)一人。发救一切众生之愿也。
  起信论云。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闻。○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因体智力故。随度见闻。而现作业(云云)
  唯识论第十云。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文)
  法尔系属。虽非今家所用。而共不共之理。义势相法耳。
  法华义疏第四云(释佛种从缘起)种子有三。一以一乘教为种子。故譬喻品云。断佛种故。即破教也。二以菩提心为种子。华严经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三以如来藏佛性。为种子。○佛种者。即是无所得菩提心。为佛种子也。○一乘教。即发菩提心缘也(云云)
  问。药草品疏云。释未度者。今度木也。故肇师云。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趣难。即同此文意也。璎珞经明约四谛立四弘誓愿。未度苦海。愿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今度(等文)当世人以之众生无边誓愿度等。为四弘愿。可寻本文。
  大论第九云。释迦佛在十方说法。亦不能尽度一切众生。随有边故。则无未来世佛故。然众生不尽以是故。应更有余佛(文)
  又云。佛为断此三苦。令得三乘。故出世(云云)
  九十一云。既自作佛。而以三乘。度脱众生(云云)准此等。约三乘化导故。且假说耳。
  统略下云。如灯明佛及迦叶佛。不说涅槃也(文)
  云迦叶佛时虽有涅槃。以人根利。不须说之(文)

授记事

  问。授记凡有几种耶。答。四种授记(云云)花玄第七。授记义云。次明四种授记。出首楞严经。犹未见经。本可更看经文拣之。及释论。一未发心授记。二发心授记。三不现前授记。亦名密授记。四现前授记(云云)
  又云。未发心授记有二种。一者昔是具缚众生。都未预五乘善所摄。而佛悬记其未来成三乘果。如释论鸽事。未来八万大劫。犹受鸽身。后过无数劫。乃舍鸽身。方得人身。发行行。得辟支佛也(云云)二者轻毛位。犹名未发。具如本文。
  问。辟支佛。但学因缘得道。又无十地本。而本论云。发心愿佛。于三阿僧祇劫。修行六度。十地满已。方得作佛。度无量众已入涅槃(取意)今何云得辟支佛耶。答(云云)旧来云。应是文谬。不可言辟支佛。有人云。成三乘果故。引释论显大菩提果。言得辟支佛者。举中乘。略无声闻果也。又云。依同性经。缘觉亦有十地等(云云)此皆不可辄用之。具如法华抄。今且云应有别本论(虽无别证。而傍文多本不同。如我年二十九等也)
  百缘经三云。小儿发愿。来世成正觉。度众生。如佛无异。佛即记○过三阿僧祇劫。成辟支佛广度众生(云云)此卷名辟支佛品。又明光从顶入。然律独光觉事。光眉间入(云云)
  问。佛与记声闻者。为实成佛故记之。为当何耶。
  问。付受记不同。亦可有自授记他受记不同耶。答(云云)有经中云(文殊师利刹庄住中卷文不空译)虚空王偈云(文殊本事也)我今自授记成佛。不应疑(文)

毛道众生释

  金刚般若疏第□云(释凡夫者。如来说非凡夫)论经具足云。须菩提。凡夫生者。如来说非生。是名毛道凡夫生。○问。论经何故云毛道凡夫耶。答。愚痴不解一毛端圣法故也(文)
  花玄略述第一云。凡夫者。或言小儿别生。有论云小儿凡夫。梵言婆罗必栗托仡那。此云愚异生也。但起我见。不生无漏故。又云婴儿凡夫(云云)者。义译也。然案梵语。毛言缚罗。愚言婆罗。但毛与愚其音相滥。致有斯谬。或言毛道凡夫。或言毛头凡夫。皆谬也(云云)

调达造逆先后事

  花玄第九云。释论云。○父王即敕国中豪贵子等。应尽资身并令出家。调达于时入道。而无信心。但欲学通。不欲求道。得通已后。遂便失之。求徒众。佛不许之。于是遂造逆罪。初则破僧。以化戒人。不得破僧。故知。前未犯余罪。而前破僧。破僧已后。次推微压佛。金刚神以杵拟石。石破伤佛大指出血。故次出佛身血。花色比丘尼。眼出血而死。故次杀罗汉。具三逆罪。次第如是也。此中释调达造逆次第。与律中明不异也(文)今且云不异者。正可有异欤。
  论第十四云(度千二百比丘也已)提婆达多。出家学道。诵六万法藏。精进修行。满十二年。○。
  求学神通。不为说。舍利弗等。五百皆不说。
  是时阿难。未得他心智杀其兄故。如佛所言以授。○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
僧还和合。便生恶心。而出佛身血。如是等广说如论文也。
  义章五逆义云(净影)杂心云。先破僧。后出血。律中说。先出血。后破僧。而释云。并是圣言。难定是非。若欲和会。律中所说。就最初者出血无后犯。故得破僧。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信者。语若先出血。不得破僧(云云)
  问。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传云。付出血罪。有加行根本。出血加行在破僧先。故云律中处说。就最初者。最初即是加行异名也。而作出血僧后。故云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信者。语谓就出血根本。故云后时不作。根本故云后时名所信者也。又一说云。出血之事。在破僧先。五百新学。初不知之。破僧已后。方乃知之。故律依初事论。约后知之。今谓于一出血事。有犯无犯别也。若未制戒前。作即无犯。若制戒已。作即有犯。杂据制戒之先。作出血者。各据一义说之。故不相违。
  问。本事应一。何故分之制戒先后耶。答。此是反化所作。故无一定。但约道理。会通。二说宜悉之。
  又问。以出血罪。别制之立戒耶。答。尔之十诵律云。打不死者。偷兰遮罪(云云)
  根本毗奈耶第八云。又无犯者。最初未制戒。废犯乱(云云)(今依此文解。然最初者。出血无犯之文也)
  四分律第五。说破僧违谏戒云。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犯心乱。痛恼所缠(云云)
  婆娑五十六。解出血罪云。以作此事世间众惑有闻者或不闻故(云云)此文为彼约知不知。论先后义为润色也。
  问。华玄引释论云。先破僧已而言。此释次第。与律不异(云云)律文既与论相违。何云不异。为文不异欤。为义不异耶。答。先德意云。文异而意同。今云。未考诸部律文。宜待检律藏诸部方决之。
  四分律第四及第五。广说出血破僧二罪。如义章所引耳。
  十诵律初帙。直说破僧事。不论前造出血。余律犹可考之。
问。大论说。与四分律说。次第有异。何云不异耶。答。义难也。且可云有异欤。不字与有字相滥故尔欤。
  又一义云。见文次第异。故云不异。抑学者疑也。不尔者。直可云律中亦尔。而今云不异者。意显实义无违耳。问。何不违耶。答。
  问。宗家意。于菩萨位。立暖等四善根耶。答。权有实无。又于实修。五十二位。一往配属。亦得有之。
  华玄五云。若大辟支与佛齐。佛入道有二说。一云。从暖法已去入观。至尽无生方出。○二释云。佛从不诤观去。至尽无生方出。大辟支亦然(文)
此约小乘义说。不论实修也。
  依法相大乘。立加行位。即四善根。今家无此义矣。
  涅槃疏第七云(四依品)问。小乘有四果。大乘有十地。既将后三依。配十地可见。小乘有五方便。大乘有三十心。初依作若为配当体。答。且依一种大乘二空判。小乘五方便。前四念所得生空。后四善根谓法空。大乘三十心初十心得生空。后二十心得法空。璎珞作此判。若尔。四念处唯大乘初十心。此是弟子。四善根。唯后二十心。是师位。四十。一途为言非定说也(文)
唯此释以十行十回向二十心。为四善根。然是一途非定说也。
  问。付大经中。说四依菩萨。私经相且。始自熙连河沙佛所发心。乃至八恒佛所发心(云云)尔于四依位。如何配属之耶。答。一义云。若依涅槃义疏。并是初依往因也。若依法华玄论。以四恒已上。为四依位耳。又一义云。法华玄亦同涅槃义疏之意。问。八恒菩萨。于十六分义具解之。故知。非皆是初依往因。抑法华玄文。如何因此有异义耶。答。
  涅槃疏七云。问。八恒既解十六分义者。涅槃义尽不。若云尽者。此则两死。一者明四依是因人。既解涅槃尽者。佛复何所解。因果何殊。二者明前自云此中格量初依。初依已解涅槃义尽者。复三依复何处解(云云)
  问。此中并明初依行解者。从上四恒。解一分义。至八恒。解十六义。合有五恒。则应有五人。若尔。则有五依。不得言初。止是一依。此为难解。答云。此亦无妨。初依中。自开有五人。犹如三十心同是初依何妨。有五人同是初依。且复第二依。从初地至七地。则有七人。同为第二依何妨。五人同是初依(文)今见此文。并难两家已。偏就南方。为开及通。故知。唯取南方解也。言若尽两死者。南北两家。俱为难杀也。
  疏又云。问。此中并明四依往因。为不然也。答。南北旧有二解。北方解云。此中九恒。前五恒是弟子位。后四恒释四依因行。一恒则释一依。故具出四依往行也。第二南方解释。此义不同。明此中并释初依往行。以两义。故知。即得是叹初依解也。一者○初依。既具烦恼性。是凡夫故。故不可依止。所有言说。未必可信。故今释初依往行。深远发心来久也。二者以经推。非是释后三。依仁王经及璎珞本业经。并明十地菩萨供养尘数世界诸佛。既言初地至十地菩萨。○今何止言九恒。故知。九恒止是初依往行也(文)今何止言见此文。虽举南北二家。准上所引文意。在南方耳。初依于经具足解义。但于粗义具解。然于其中细论。有无量分。而未尽也。疏第一云。今明十六分。不可一分。于百分。何言不得一分(云云)大师自谦释也。若言后三依复何所解者。设第四依。具解十六分。同有此难。佛何所解。因果何殊。故知此中叹初依人。以释人疑耳。
  华玄八云(法师位也)若例四依应起自内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于初依。自有师资之别。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外凡已上。皆法师位也。次约阶品。如涅槃四依品明有九人(乃至)八恒具解十六分义。此九品人。前四人既无解。是弟子位非师也。后五品人。既有解义。属法师位也。此五人合为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为论。三十心位位皆是法师也。十地菩萨。念念化人。皆是法师。自优劣。如九地得十种四无碍。为大法师也(文)
  此文有二料简。一义云。五人合为四依。五宽四约故。云合为四依也。即初依人已下。就初依中释疑。谓上文云。起自内凡未知初依始终。具明其分位故。故云即初依人。通论三十心。又涅槃疏云。三十心中。后二十心法空位。为师位(是一途为言云云)故于此中。云通论三十心皆是法师位也。十地菩萨。念念已下。明后三依位分也。法师即是四依人故矣。一义云。即初依人句。属于上句。谓此五人。合为四依人中即初依人也。
  此义虽合涅槃疏。而于文句不便也。
  又更一义正取后五人。则为四依。八恒即第四依故。涅槃疏虽出南北二解。然无评文。
  然考大师正存南方旧解。吴鲁南北可考处处文辨之。

菩萨五法

  金光明疏。引释论云。菩萨六时行五法也(文)又云。五种者何。谓忏悔。劝请。随许。回向。发愿(云云)

菩提树金刚座量

  维摩疏四云。如释迦文佛。菩提树下初成道处。三千二百里。金刚地为场(云云)三千二百里者。何处说耶。
  婆娑论云。周百余步。西域记同之。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十终

  保延二年七月一日抄竟。自天承之比时待暇隙两三于之间抄之。近日分卷。
三论学沙门珍海记之。

口传血脉

  文殊。马鸣。龙树。提婆。青目。青辨。沙车。罗什。昙影。僧睿。道生。僧肇。道融。道恒。惠严。惠观(已上八宿并出)道朗。僧诠。法明。嘉祥(已上四师次第)元康。玄湜(已上汉)道慈律师。善议大德。勤操僧正。愿晓律师。尊师圣宝僧正。延^6□僧都。观理权大僧都。澄心僧都。在庆律师。有庆大僧都显真。永观律师。觉树僧都。智藏僧正流可寻之别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