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No.2300
三论玄义检幽集卷第一

  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幽寂故心行处断。无言故言语路绝。言语路绝则有言伤其旨。心行处断则作意失其真。但悠悠梦境恍忽虚起。蠢蠢之徒非教孰启。是以圣人资灵妙以应物。借微言以显道。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不获已而用之。言者不真之物。不获已而陈之。群汇皆闇。众经所以说。内外俱壅。三论所以开。边陂未识。什公则以传。诸家失旨。祖师所以释。敷演传弘偏只在一致者哉。此则将令乘蹄以得兔藉指以知月。知月则废指。得兔则亡蹄。经曰依义莫依语此之谓也。爰吾祖师酬扬坚诏制一卷书。号为三论玄义。振三论纲领。提四论玄旨。慧日藻以流光。祥风丽以散馥。可谓玄玄而又玄焉。可知绝绝而又绝焉。余则不幸哉。遇玄风衰微之今。而握龙树传来之血脉。愍悟其门下。宁不嗟此绝坠。故检文而扶幽。集释而决壅。自顾才非写器。解愧传灯。后哲鉴志勿嘲卑才。于时弘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于木幡南院(中观)叙之云尔。
  题额中。上二字是所释。下二字即能释也。摄所归能并属玄题。谓各各文疏牒解之外。通能叙三论玄宗。故言玄义义谓所以也。仙光华玄略述(一上)曰。次言玄者标于实教所有诸义。即是经中所明一乘体用因果等诸法也。离诸戏论之义曰玄。此经所说。此经体用云何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谓一乘妙有及一乘不可得空为用。一乘非空非有为体。体名玄者。中道之理离于四句永绝一切言语心行。故曰玄也。用名玄者。于非有假名有。虽言是有而非有。于非无假名无。虽言是无而非无。然则言有而不得起分别之见。言无而不得起寂灭之见。因果亦然。故曰玄也。且引外典助明此义。说文云玄幽远也。此拟体用总曰玄也。广疋云。玄道也。此拟体曰玄也。谥法云。含和无私曰玄也。此拟用曰玄也(已上)准此可悉。

(里书云)

  天台维摩疏记第二云。悬释。字亦可作玄。玄通也。离文通释。非随文判解也。文选曰。英哲玄览。注云玄通也。故玄悬二字互用共在(文)
  元康师肇论疏中卷云。河上注老子云。玄天也(文)此等释意以玄字名能释文也。
  华玄略述第一云。法华为教。玄即为理(文)
  名玄略述第一(本)云。所明之法名为玄者。此经所说不二法门并不思议因果法等。若体若用皆离执见之义为玄。玄即中道之异名也。
  镜水抄云。所诠真如妙理名玄。玄者幽冥深远之义。以所释理名玄见。此等释以所诠之理名玄见(已上里书)
  中百十二以此为三论。各有偈与长行。中论本颂龙树菩萨说。长行青目所作。百论偈文提婆菩萨说。长行天亲所制。十二门偈是龙树所造。长行还是青目所注。又释曰。偈及长行皆龙树自作。十二门疏意也。私云常途偈及长行龙树自作义用之。
  问。三论偈数各有几耶。答。中论序云。中论五百偈(云云)序疏释曰。五百者。即文审之凡四百四十六偈。或是全其大数。或翻之不尽。以本为名故称五百。次百论。彼疏曰。此论梵本有于百偈。后五十偈于此土无益。故阙而不传。依其本名犹称百也。故知今所翻是前五十矣。次十二门论偈。止有二十六偈。就中初门七十论偈。第三门二偈。作者门一偈。合四偈是后人所引。三论偈数如此矣。
  问。百论疏曰。论有三门。一但有偈无有长行。如中论也。二但长行无有偈颂。即是斯文。三具二种如十二门论序疏释。问既百论言但长行。何论有百偈立名。答。彼疏曰。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言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为偈也。言通偈者。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三十二字满。即便名偈也。中论十二门即是别偈。斯论谓通偈也。
  问。云何名论。答。十二门疏曰。直语称说。交言曰论。但论有二种。一者尽言。二者不尽言。如小乘论等。虽复破邪邪犹未穷。虽复显正正犹未极。言既有余不能以尽言释论。若随分称尽义亦可然。至如方等诸论。无邪不穷。无正不显。言既畅尽。故以尽言释论。又小乘之论虽显至理无言。未知即言寂灭。故不得以尽言释论。大乘之论非但妙显无言而即言寂灭。故是尽言为论。具此二种尽言故云尽言释论。
  论迹义曰。今次解论。然论是可为义论。是论辨为义。只论辨法相。若依睿师序。论是尽言为义。则云尽其言穷其虑。若一言不尽则众异扶蔬。若一虑不穷则颠倒乱起。今尽其言故即众异息。今穷其虑故则颠倒净。是故论则尽言穷虑。论功方显故所以言尽虑穷。今明尽言为论。此义难。今须问。若是影公。则道问答折征所以为论。若是睿师。则道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个则两语石乖。二言铁反。答。乃是各据其美。非谓相违。影师就始为言。睿公约终为语。何故尔。良由问答故得尽言。言何因得尽。良由问答。是故二语相成两言相顺。影公就始为言。睿师约终为语也。委可见彼。
  问。经论两名得亦通耶。答。通而言之。佛及弟子有所述作。并得称经亦俱名为论。故地持佛大小乘经称为内论。付法藏提婆菩萨造百偈经。今欲示师资不同故。师说名经。资言称论。以师所说可则可常能显至道。故称为经。资之所作但论佛语更无异制。故称为论。
  (里书云)
  义事。
  花玄略述第一(本)云。所言义者即所以也。
  维摩义记第四云(净影)义别有四。一对相显实。所以名义。二对体用显义用名义。三对恶论善义利名义等(文)天台止观疏记云。义者理也(文)
论事。
  惠达法师肇论序云。问答折征所以称论(文)疏云。论本折理。四科折理故为论耳(文)十地论义记第一云。论者随义释有三种。一论说名论。如五明论等。若据斯义。经亦名论。二难论名论。如中百等。立宾主设往复。名之为论。三论释名论。今论者是其释论也(文)(今论者十地论也)
  无垢称赞第一云(慈恩)瑜伽论云。十二部中。弟子唯得说论议经。理不违佛故。余十一部皆不许说(文)(已上里书)
  问。造论时节何。答。百论序疏曰。问提婆与龙树相见否。答。经传不同。睿师成实论序是什师去世后作之。述什师语。云。佛灭后三百五十年马鸣出世。五百三十年龙树出世。又云。马鸣兴正法之末。龙树起像法之初。梁武发菩提心因缘中云敬礼兴正法马鸣菩萨归命兴像法龙树菩萨。肇睿并云提婆出八百余年。则理不相见。依三文明相见。一提婆传云。提婆出天眼竟将伏外道。诣龙树所受出家法。故应相见。二摩耶经明七百年龙树出。今明八百年提婆出。亦得相见。三付法藏经分明相见。龙树将去世。告大弟子加那提婆。善男子听。佛婆伽婆以无上正法付属迦叶。乃至次第付属于我。我今去世以付属汝。汝当兴慈悲云注甘露法。提婆长跪答曰。敬如尊教。故知相见也(已上)
  次撰号中先举所次标名。言慧日道场者。先举所也。开皇末岁炀帝晋蕃置四道场。国司供给。以藏名解着召入慧日礼事丰赏。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藏往彼居。次标名中先标通名。次示别号。沙门者先标通名也。序疏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于贫乏也。息心者。经曰。息心达本原。故云沙门也。杂心明有沙门果沙门因。沙门因正是无碍道。沙门果有二种。有为果即解脱道。次无为果。律宗允堪释曰。梵语沙门那此翻勤息。谓勤劳息苦断烦恼故。或翻乏道。以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以能修八正道故能断邪道。故涅槃云。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乏断一切道。以是义故修八正道为沙门那。从是道中获得果故名曰沙门。是故沙门之名通因果。律宗则安释曰。以四科简别。一是沙门是沙门果。释子证果也。二是沙门非沙门果。即凡夫比丘也。三非沙门是沙门果。即白衣罗汉也。四非沙门非沙门果。即凡夫俗子也。故经曰。三界号挠挠六趣号昏昏。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华首经云。如空无触碍烟云无所污。我说沙门法无染亦如是。言吉藏者大师讳也。年在孩童。父引之见于真谛。仍乞詺之。谛问其所怀可为吉藏。因遂名也。律宗新渡画图修记曰。讳不敢解与古人异焉。昔人云。然临文不讳。讲者具称亦无咎也。
  如佛菩萨名。使人称而获福。便有随名消释。今谓不然。且西梵称名。此方避讳。乃是随方之教。安得例同。故古德云。览天竺古皇之教。见子兼父母之名。知其不以避讳为礼矣。则显此间释氏恭名称字以效儒。然而推本无闻而随方有义。此至言也。今此撰号须当避讳。且祖席师门之名岂得公白读而释之。此乃礼之坏也。良由昔人因礼记文简略致此妄传。永为习俗岂不闻。论语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吴氏义曰。孔丘所言皆雅正之言。至于读诗书皆执其礼。盖临文不讳如文王名昌。而周颂有克昌厥后。若虑讳字则坏先王之道。故必以言也。此不讳之正义。何得将今标名简别处为临文不讳。几许误哉(已上)大师之俗姓安氏。是安息国太子世高苗裔。母冯氏。即扬州金陵里女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遂家于交广之间。后迁金陵仍纳金陵里女。母梦有神人乘云而至。因此降祥俄而载托。父后出家名为道谅。先谅恒将藏听兴皇寺朗法师讲。随闻领解。悟若天真。年至七岁。投朗出家。法师受业。一闻将尽。再览无遗。众咸惊异。年至十九乃令覆述。具竭所闻不漏一言。年二十一受具矣。隋开皇年中。东游镜水。止于嘉祥精舍。七八年间恒事敷演。远方听众八百余人。十九年从王入京停日严寺。武德元年居实际寺。二年敕请住会昌寺。三年自少迄长经三代(陈隋唐)常转法轮未曾止息。凡讲法花三百余遍。花严涅槃净名金光明仁王金刚般若胜鬘智论法花论三论等各十数遍。并著文玄。并传于世。常修业行愿睹弥勒。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迁神于实际寺东房耳。
  (里书云)
  中论疏记第一云。慧日道场沙门吉藏者。举后住处。故传云开皇岁末隋炀帝入慧日寺。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又辨正论第三云。隋炀帝扬州造慧日道场。京师造日严寺(文)
  沙门事。
  名玄略迷第一(本)云。言沙门者。诸出家人之总名也。或曰桑门。正言室罗摩那拏。此曰勤劳。谓以修道至诚多劳。亦云息恶。泛论恶者是不善性。今兼无记。息谓止息。今不然义。如有论云。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为沙门。以能勤求息烦恼故。亦云息心。如大论云。佛告頞鞞。汝行乞食。若见非常之人莫广说法。时舍利弗值林下。问曰。汝是谁人。答曰。沙门。一切有为法。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原。故名为沙门。又问。汝师是谁。答曰。我师天中天。三界独尊。神通游十方。相好身丈六。时外道发心悔过得初果。
  道场事。
  中论疏述义上云。道谓菩提果。场谓万行。场者遣虚集实之义。由修万行遣生死虚妄。至于金刚始成正觉故(文)(已上里书)
  奉命撰者。或本云。大隋仁寿二年四月奉令撰。命谓天命。令谓教令。又使也。论语曰。五十而知天命(云云)述义引传云。后周少帝阐。在位三年禅隋扬坚。坚令扬光袭位。即隋有二君。合三十八年治之。坚初年号开皇经二十年。次年号仁寿经四年。光年号大业经十四年。问。中论疏何时撰耶。答。此玄下文云。如疏初序。准此仁寿二年撰中论疏。故检嘉祥碑云。仁寿二年令出净名三论二疏。又中论疏第一云。以去仁寿三年三月二日。江南学士智泰来至皇朝请述所闻。遂为其委释开为十门(云云)此则于大业时着中论疏。以后望前故言去仁寿。此则三论疏前后制作非一二。公私讲多遍数故。如此异说不相违矣。但今现行疏依仁寿三年请。大业年中制作而已问。百论十二门两疏何时撰耶。答。如碑文说。仁寿二年出三论疏。问。百论序疏曰。大业四年十月因讲次直疏出。十二门序疏曰。大业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时讲语。此等说岂非相违耶。答。此举序疏制作时而不关三论疏。
  问。中论疏重出。二论疏单出。有何所由耶。
  答无方适化单复宜不可一准也。或又三论疏但皆单出。复同仁寿二年撰但因智泰请。后所撰述者唯限第二卷重牒疏。此一卷十门后所增加也。非一部十卷皆由智泰请。重所制作。既言遂为其委释开为十门。一大意门(乃至)十新通门。此则限十门委释酬于彼请。若一部皆由彼请者。何此撰述缘起不安初而置中间耶。加之十二门序疏曰。余昔已着三论文玄。正言序是人制。不我释之。但师每讲常读此序。而浅识之流歖多纷谬故略陈纲要以赐门人也(文)此则文者三论疏。玄者三论玄。昔所制玄疏不释序文。至后大业四年。因讲次而作三论序疏。明知玄疏同皆昔仁寿年中撰而不重出。但序疏独大业年中撰。所言撰者述也定也。谓撰古遗文。述而非作。律宗元照释曰。撰述者。通而为言撰亦是述。今既两标故须别释。撰谓操觚染翰诠次成章。述谓谦己推他相循旧辙。
  玄。总序宗要。等谓叙三论玄宗枢要故云序宗要。就中先明三论大所归趣不出破邪显正。故言通序大归。此则语所趣以为归也。次就三论内分二十七品等意。故云别释众品。谓前二十五品破大迷申大教。后两品破小迷申小教等。即此意也。
  玄。初门有二。等者谓遍斥四宗略显两正。两正者明人正显法正是也。玄。夫适化无方等。谓明三论兴意有六。一者唱佛法大旨。二者举内外迷失。三者明佛教变替。四者显佛菩萨本地哀伤。五者明四依垂迹造论。六者重明论宗要。言失本旨故邪执竞发。由邪竞故佛教讹替。由讹替故起本地哀伤。由哀伤故垂四依迹而造三论。三论既兴须得大旨。次第如此矣。今初唱佛法大旨也。问。适化无方等语为是大师自说。为常传述他语耶。答述兴皇大师语也。故中论疏一曰。师云。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考圣心以息病为主。统教意以开道为宗。若因开以受悟则圣教为之开。由合而受道则圣教为之合。如其两晓并为甘露。必也双迷俱成毒药。岂可偏守一途以壅多门者哉。述义曰。师云者兴皇寺法朗法师。又曰。或言一师或言大师或直言师者皆兴皇朗法师也。初二句者显教门非一。喻若毛目多。考圣心等四句明要但归二。犹如提其纲领。息患即破邪。开道谓显正。虽教门无量以此二为大归。故言初唱佛法大旨也。此则一切教门皆破邪。邪破即正显。正显必邪破。如法花论破十种病反显十无上是也。言适化无方等者。南山曰。适化无方随机隐显。元照释曰。适化殊者随宜度物而非一概也。又曰。无方犹言不定。允堪释曰。无方者言圣人应物唯变所适。不可以一方一体明之。易云。神无方而易无体。韩康伯注云。方体皆系于形器者也。此则随机化物云适化。机过尘沙即教门无定方故云无方。大师处处或言适化不同。或言适缘不同。或言适化非一。语异而意同矣。祖师释曰。无方者诸大乘论皆明一切诸法无决定相佛有无量方便。或说一切实一切不实亦实不实非实非不实适缘利物。岂可虚执规矩以局大方耶。言陶诱者。陶谓陶冶。诱谓诱引。经音义曰。陶冶上徒高切。下弋者切。陶谓作瓦器也。冶销炉者也。陶化也。冶消也。
  (里书曰)
  息患等事。
  名玄略述第一(本)云。原夫三世如来四依大士出世之大意。当为息众生执见患惑之病。虽宣恒沙经教。而该大意唯为开示中道实相三谛道理。兴皇大论序云。无执不破。无义不摄。巧用无非甘露。拙服成毒药。然则息患者无执不破。谓破病义。开道者无义不摄。谓显道义(文)
  陶诱事。
  名玄略述第二(本)云。陶者变也畅也。诱者教也引也。谓相劝也。乃是圣人随区物性。种种勤劳之事非一也(文) 
  无方事。
  名玄略述第三(末)云。如佛在法身地照众生机。若现身说法。种种随宜示现。故曰无方。方者定也(文)
  适字事。
  中论疏记云。言适化无方者。宗本义云。适化众生谓之沤和。元康师云。适往也。菩萨往入生死教化众生令悟性空。此是善权方便之智。准此论文。今云适者尸赤切。女子出嫁也。即当往训也。述义云。适于物机而化度之。是为方便。此当称会训也。言陶诱者。上玉篇徒高切。驱驰貌也郁(甫发反)陶也养也。又缶部即作匋字徒刀反。作瓦器也。庄^7□匋化也。今并为陶字也。今须化训也。
  圣人事。
  中论疏记云。述义云。梵云阿梨耶。此翻圣。圣者正也。扰乱邪僻耶见离此三邪。故名为圣。心与境冥智与神会。契理神通于事无壅。是故曰正也。白虎通曰。圣者通也。道无不通。闻声知情。故大戴礼曰。孔子所谓圣人者通乎大道。应变不穷。能测万物情性者也(文)外书曰。处天地之和顺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瞋人之心(文)庄子曰。圣人之形不异凡夫。故耳目之用衰也。至于精神则始终常全耳。又曰。神人即圣人也。圣言其外。神言其内。又曰。夫去知任性。然后神明洞照。所以为贤圣也。注云。所言去知者。去知若土块也。
  问曰。今三论释何经耶。答。以般若之心通申一代之大小乘经也。但于诸大乘经名般若者。可有共不共之别也。大品疏第一云。然此经好讲而有两论解释故。一者三论通论此经之心髓。二者大论释此经之本义(文)
  中论疏第一云。问此论遍申众经。何故偏引般若。答有六义。五者山中大师云。智度论虽广释般若。而中论正解般若之心。故偏引般若。何以然者。中论正明实相中道。令识于中道发生正观。大品亦正明实相。因实相发生般若。以明义正同故偏引之(文)大乘玄八不义云。相传云。中论是释论骨髓也(文)
  花玄第八云。佛始终常用般若化物。初显教菩萨般若。密教二乘般若。此从大品至法花前也。次至法花。显教二乘般若亦显教菩萨般若。以显教二乘故般若亦名法花耳。非般若外别有法花也。至涅槃明般若即是四种佛性。大品云。因名般若。果名萨般若。涅槃云。因名观智。果谓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果果。又地前四十心名相似般若。登地至佛名真般若。故知般若竖通于五十二位。即般若最大也(文)
  序事。
  法花义疏第一云。言序者舒也(文)
  天台文句第一云。言序者。次由述三义也(取意)
  准此等释今言序者述义也。
  别释众品事。
  中论疏第一云。将欲释文大明二义。初释因得品名。二论开合等(文)百论疏上云。此论玄义已入大科。今释名品开为六意(文)十二门论疏云。有玄义已入大科。余未尽者五意释之(文)
  元康师肇论疏上云。宗祖也(文)准此释。今言宗要者。至要云事欤。
  名玄略述第二(本)云。要者旨也。所为物体。说文曰。要犹身中要也。于人身所有中此^7□衿耳。毛诗偶兮要女。传曰。要成也。谓所成立物之体也(文)
  圣心教意事。
  凡夫心意者。十地义记第一云。若依楞伽。第七妄识集起本。说名为心。第六意识遍伺诸尘。说以为意(略抄)圣人心意者。名玄略述第二(本)云。自性清净心者即大经等所明正因佛性。非业烦恼造作。以智慧建立故名为自性。本来无染名为清净。自体神知为心。即起信论云真如心也(文)私云。萨般若遍照诸尘故云意欤。
  宗镜录第一云。圭峰和尚云。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不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菩萨造论始末唯弘佛经。况迦叶乃至掘多弘传皆兼三藏。及马鸣龙树悉是祖师。造论释经数十万偈。观风化物无定事仪。所以凡称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也(文)(已上里书)
  玄。但九十六术等第二举内外迷失。元照曰九十六者。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执见各异故。又曰。西竺外道总有六师。一富兰那迦叶(说诸法不生不灭)二末伽梨拘赊梨子(说诸法自然无有因果)三删阇夜毗罗胝子(说(下)众生过八万劫任运得道不假修行)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说(下)众生有苦应(上)修拔发薰鼻等苦行自然解脱(上))五迦罗鸠驮迦旃延(说诸法亦生亦灭)六尼揵陀若提子(说一切业定如人死还为人)一师下各有十五弟子各执所见。祖师百论疏上卷具释六师名字。并出其执见。如下引之。此等外道所计之法皆不出三有故云栖火宅为净道。故祖师释曰。檀提婆罗门计于此身即是涅槃不须更灭。此明欲界为涅槃。次阿罗罗计无相为涅槃。此计色界为涅槃也。郁头蓝弗计非想为涅槃。此计无色界为涅槃也。此三外道以三有为涅槃。既是三有便是老死。既是三有便是有为。
  (里书云)
  术字事。
  中论疏记云。术者时橘反。背也道也。所由也艺也(文)天台维摩疏记第二云。九十六种者。准九十六道经。彼经二卷委明相状。于中一道是正。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华严大论或曰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已上里书)
  玄。五百异部者。祖师曰。智度论释波若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不知佛意。为解脱故执诸法性有决定相。闻毕竟空如刀伤心。龙树提婆为诸部异执失佛教意故造论破迷也。元照曰。五百部智论但有通数。不出法名字。彼具云。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乃至坚着语言。闻说般若毕竟空如刀伤心(不乐闻故)此等小乘皆计有无以为涅槃。故云萦见网为涅槃。涅槃者。肇师曰。泥曰泥洹涅槃并外国音不同。而以涅槃为正。祖师曰。小乘二师者。一毗昙计有为涅槃是常是善。本自有之。在烦恼外。后断烦恼起得得之。属于行者。二成实明涅槃但是无法。非三性摄。从善因得。义说为善。有之与无并是诸见有见既非。无见宁是。又曰。数论小乘立灭三有为涅槃。既是事断。无为即是世谛。又曰。必言有于涅槃。则是有所得义。有所得义便是二十五有故有老死也。
(里书曰)
  见网事。
  中论疏第一云。偏执一理名见。犹预二途称疑(文)
  中论疏记第八(末)云。康疏云。邪是不正之名。见是分别之称。凡言邪见可有二种。一通以一切有所得执皆名邪见。二别以凡夫二乘所见各异名为邪见(文)
  五百部事。
  中论疏记出二说。一云。即婆沙五百罗汉。二云。别有五百部(云云)初义意。五百罗汉各有部众也。此玄下文云。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论释波若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不知佛意。为解脱故·执诸法有法定相。闻毕竟空如刀伤心(云云)又曰。六百年间五百罗汉造毗婆沙(取意)五百年后即是六百年间。龙树出世正由此耳(已上里书)
  玄。遂使鹿苑丘墟等。第三明佛教变替。谓鹿苑是小教说处。鹫山复大教说处。此则寄语于处变替以显两教衰灭。谓鹿苑所说因缘小教。变为若常若断之见岳。复鹫岭所说无生大教。变成若有若无之稠蕀。寔不可不忧。此则造论缘由也。今略只举二种起迷。广明迷者有四种众生。并皆失道故。一在家起爱任运而失。二出家外道名自树失。三小乘失。不知说小为通于大。而执小拒大。四大乘人失学无所得大成有所得大。
  所云鹿苑者。法华疏曰。波罗捺此云鹿林。昔有王以林施鹿故。毗婆沙云仙人园。昔有仙人在此处住。因以为名。今谓波罗奈是通处。鹿林是其别处。迦毗罗国正是天竺之中央。诸国皆在四方也。波罗捺在迦毗罗之西。相去九百六十里。佛转法轮处在波罗奈之北。相去二十里。树名香净。
  言鹫山者。疏曰。耆阇崛山者。此云鹫头山也。然此五峰各有所像。今之一山似于鹫头故以名鹫。佛灭度后阿育王见其山顶似鹫。使人凿作两翅两足及尾。故全如鹫鸟。
  (里书曰)
  墟。去鱼反。说文大丘也。风俗通曰。墟者虚也居也(已上里书)
  玄。善逝以之流恸。萨埵所以大悲者。第四明诸佛菩萨致悲哀。此则法身地照机起悲。善逝通举诸佛。萨埵复通一切。恸慨叹也。天魔为爱火所烧。外道为诸见所害。或执小拒大谤法毁人造无间业。或偏执大乘断空拨无罪福。亦现世断善后入无间。并可伤叹也。
  (里书曰)
  善逝事。
  义章十善义云。言善逝者。此从德义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来好去故名善逝(文)
  萨埵事。
  法华义疏曰。具足应云菩提萨埵。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曰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文)四论玄第十二三乘义云。菩萨者具足存彼音者。经论所出不同。渐备经云。以为开士。无量寿经上卷云十六正士。十住论亦云。菩提名上道。萨埵名深心。彼深乐菩提故名菩提萨埵也。弥天道安法师折疑论亦云开士等(文)名玄略述第四(本)云。言菩提者所谓般若。言萨埵者即是有情。于诸有情能作一切利乐安乐(文)(已上里书)
  玄。四依为此而兴。三论由斯而作者。第五明垂迹造论。谓众生迷教。邪义覆于正经。不知开道息患大旨。然菩萨以大悲为本。是故造三论益物。大品经曰。菩萨为于大事故起。大事者所谓救度一切众生也。今龙树提婆为成大事造此论矣。摩耶经曰。龙树菩萨燃正法炬灭邪见幢。什法师云。龙树菩萨令如来大法二启阎浮。所言四依者。涅槃经如来性品曰。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幢。令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是名第四(元照释依曰。此并大权示声闻像传法化人。众生所赖。四并名依)中论序疏曰。问。云何是四依。答。且依一判。如小乘见道前具烦恼人是一依。须陀洹斯陀含是二依。那含是三依。罗汉第四依。约大乘至十回向是一依。初地至七地是二依。八九地是三依。十地第四依。如楞伽是第二依。如睿师是第四依。睿师判龙树是十地穷学人故。
  (里书曰)
  禅那抄曰。中论仙光记云。此论序疏曰。初地七地是二依八九二地是三依者。就功用无功用判之。又有以七地属三依义。就定慧等不等而解之。若依天亲涅槃论意。以初地为初依也。问。若尔嘉祥大师何违此说耶。答。涅槃论且以三十心属初地而为论欤。大乘玄开大乘为因果二位。因中分十地。三十心属初地也。
  仙光记上云。然四依有本迹。迹四依者。七方便为初依(乃至)本四依者。地前四十心为初依。等(文)(已上里书)
  玄。但论虽有三。义唯二辙等者。第六重举三论宗要。
  言振领提纲者。领谓蓑端之襟。纲即网上之绳。由振蓑领则众毛自整。由提大纲则众目自正矣。今谓。三论文义罗列广博同众毛目。今总括大要即喻提纲领。律钞曰。举领提纲毛目自整。尚书序曰。举其宏纲撮其机要焉。则安序解曰。举大端者。即上所括一部文意。若网目之在纲。如毛裘之衣领。
  (里书曰)
  纷纶事。
  中论疏记曰。纷纶者。玉篇上孚云反乱也。王逸曰纷盛貌也。纶力匀反经理也。花玄略述第四(本)云。纷者盛貌也。纷纷乱也。纶者。周易弥纶天地之道。传曰。弥者广他。纶者络也(文)
  振纲事。
  白虎通云。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天下正文耳。人道也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首纪。若罗网之有纲纪而万目张矣(已上里书)
  玄。答。论主究其原等者。谓论有二种。一者尽言。二者不尽言。如小乘诸论。虽复破邪邪犹未穷。虽复显正正犹未极。故不能究其原复尽其理。此则不尽言论也。今三论即破邪显正究竟穷尽之论故云究其原等也。故十二门序释论字云。十二者总众枝之大数也。门者开通无滞之称也。论者欲以穷其源尽其理也。若一理之不尽则众异纷然有惑趣之乖。一源之不穷则众途扶蔬。有殊致之迹。殊致之乖不夷。乖趣之迹不泯。大士之忧也。是以龙树菩萨开出者之由路。作十二门以正之。疏释曰。十二门第二释题目三字即三也。论者释论也。穷其原者穷三乘之原也。原唯有一。昔权说有三。而封异者未寻其本。故谓有三耳。若考而穷之唯一原也。故无量义云。从于一法生无量义。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不相名为实相。法华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涅槃云。是一味药随其流处有六种味。乃至亦有三乘之味。皆是明一原也。
  尽其理者。上令三乘徙辙。今令六道回宗。此论既正释一乘。令九道众生同成佛也。问。破三何故云穷原。洗六而云尽理。答。原理名殊体一。从一原而有三流。三乘诸子未穷其原故谓三异。若从流以寻原则知原唯一。则便舍流以还原。六道既其失道故。是乖理之义。所以须明尽理也。又穷其原斥圣惑也。尽其理破凡迷。即令悟不凡不圣不生死不涅槃等也。又穷其原斥内迷也。尽其理破外执也。诸论义师未寻其本有五百异。若穷原者知理唯一也。九十六术自谓得理。故异道纷然。若尽理者则众异息矣。又穷其原破学大乘人成有所得执也。尽其理者斥学小乘之流也。以未尽理故有小耳。如其尽理。理既无二。何有大小耶。然本对异流故言一耳。若舍异而存一。乃至五百皆是未穷其原未尽其理。宜深照斯意方见作序人心。若一理之不尽者。上二句标两门。今双释也。以不尽理故有六道惑趣之乖。惑者迷也。趣者理也。谓迷一道故成六道。一原之不穷则众途扶蔬者。众谓多也。途即道。以不穷原故有三乘异道乃至五百部也。扶蔬谓开广增盛之义耳。殊致之迹者。殊者异也。致理也。迹谓足迹。即三乘足迹而不泯寂。何犹得成佛耶。问。何故作此释论字耶。答。若直释者。应云交言曰论。然今释论取论意及论功能以释论。非训名而释。何以知之。文云。论之者欲以穷其原尽其理。故知就意及功能释也。
  殊致之不夷下第三叙造论大宗也。大士初建弘誓令九道众生皆归一极。今遂保着三乘封执六道。岂不忧哉。是以龙树菩萨开出者之由路者。上是悲心。今是悲事。又上是大悲内充。今方便起救。即吐言作论也。出谓令六道出分段三乘离变易同免二种火宅所烧。故云出也。出必有所因。故以十二门为出者之由路。假斯路而出也。作十二门以正之者。六道三乘并皆失道。是故称邪。荡彼邪迷故作十二以正之。三乘六道并是邪路。今十二门是正路也。问。云何令六道回宗。答。有三毕竟空如百论述之。一者六道本来寂灭故毕竟空无六。二者虚妄故无六。谓六道亦无六趣。如渴人见炎内六处水流。实无六趣。三者诸佛菩萨随六说六。亦无六趣。如随见水人说有六水。实无有六。以悟六本不生故。六道回宗也。三乘徙辙者。二乘折法未悟本空。大士虽知本空照犹未尽。今此论显毕竟空诸佛行处。令三乘人究竟了达。故门门之中皆称毕竟空。智度论云。毕竟空是诸佛所行故也(已上)准此可悉。
  (里书曰)
  戏论事。
  大乘玄八不义云。戏论是借譬之名。○于道无所克获如小儿戏论为耳(文)又云。总括始终。凡论相心四句成有所得。并是戏论(文)
  中论疏第一云。观法品明戏论有二。一者爱论。谓于一切法有所著心。二见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又利根者起见论。钝根人起爱论。又在家人起爱论。出家人起见论。又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又云。师又约渐舍义明五种戏论。第五若有戏论不戏论并是戏论。若无戏论不戏论方是不戏论也(已上里书)
  玄。问。既无法不究。无言不尽等者。论迹义曰。今次解论。然论是何为义。论是论辨为义。只论辨法相。若依睿师序。论是尽言为义。则云尽其言穷其虑。若一言不尽则众异扶蔬。若一虑不穷则颠倒乱起。今尽其言故即众异息。今穷其虑故则颠倒净。是故论则尽言穷虑。论功方显故所以言尽虑穷。故论非但尽言亦复尽观。观非但尽缘亦复尽论。中非但尽观亦复尽论。是故今表中观论名。只欲尽净诸法。不如人解以论欲释中观义。今道尽言为论者。若使外人言是。即道龙树为非。若使龙树言是。即道外人为非。是即诤诤莫穷。云云无已。若何犹可见。若使据其本末得失终自归龙树为得。外人为失。外人为失故言则尽。良由外人有言故龙树有语。外人之言既尽。龙树之语亦穷。举譬如张王二人共争一珠。张谓是张宝。王谓是王物。是则两人各诤纷然未决。今据其本末得失终自有归。是张物而王侣志。今果是张物王即无言。王既无言张亦不语。今龙树外人亦然。龙树实是外人道非。今龙树果是。外人无言。外人无言既尽。龙树语亦穷。
  问。龙树外人言俱尽。那得独称龙树论。答。虽复二人语俱尽。尽有所由。良由龙树检是非。故外人为失。外人言则尽。外人言既尽龙树之言亦尽。二人言尽功由龙树。所以称为龙树论。举譬如两人相费虽复俱倒而有胜负。下者为负。上者为胜。龙树外人亦复如此。虽复俱息言。龙树为胜。外人为负。是故种为龙树论也。十二门论疏曰。问云何名论。答。直语称说。交言曰论。但论有二种。一者尽言。二者不尽言。如小乘论等。虽复破邪邪犹未穷。虽复显正正犹未极。言既有余。不能以尽言释论。若随分称尽。义亦可然。至如方等诸论。无邪不穷无正不显。言既畅尽故以尽言称论。又小乘之论虽显至理无言。未知言即寂灭。故不得以尽言。释论。大乘之论非但能显无言。而即言寂灭故。是尽言为论。具此二种尽言故云尽言。释论准此可悉。
  玄。跋摩具辨二空照犹未尽者。十二门疏曰。波若正观能穷原尽理。照无不周故称尽法边底。中论序疏曰。大觉旷照者此举大得也。对二乘生灭之小。了一切无生毕竟空。称为旷照。又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名为小智。大乘具得二空称为旷照。又二乘亦得二空。但是折法明空故称小智。大乘得自性空自相空。称为旷照。又二乘但得三界内人法空。名为小智。大乘得三界内外空。名为旷照。又二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名为小智。大乘见空及以不空。故称旷照。准此等释而可见矣。
  问。成论说二空其相云何。答。如彼论第十身见品曰。又经中说。若知诸法无自体性即能入空。故知五阴亦空。又第一义空经中。说眼等以为第一义谛故无。世谛故有。大空经中说。若言是老死者若言是人老死。又罗陀经中说。佛语罗陀。五阴散坏破裂令灭不现。尔时乃名空相具足。又破裂散坏分折众生令不现在。是经中说五阴无常众生空无。先经中说五阴散灭。是为法空。聪法师疏曰。此明人法二空也。
  (里书云)
  玄道事。
  涅槃无名论玄得章曰。玄道在于绝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在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矣。
  中论疏第一云。此论但应破洗迷执。萧焉无寄玄道自通(文)涅槃无名论妙存章云。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已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文)
  宗镜录第九十二云。释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者。夫幽玄之道无名无相。浅近之情知莫及。粗浮之意解难量。唯当妙悟之时方看斯旨。得其旨故实不思议。心镜融通如同神变。指法界于掌内。取万像于目前。如镜照空含一时平现。既无前后亦绝中间。妙旨焕然言思绝矣(文)
  毫厘事。
  中论疏记云。元康师解云。蚕口初出糸名忽。十忽为毫。十毫为厘。十厘名糸(文)
  阶级事。
  中论疏记曰。阶级者如惠达序云节文阶级。元康师云节量经文阶级次第。述义亦尔准此众文。阶级犹次第也(文)
  折法空事。
  中论疏记第一(末)云。言折法明无生者。述义云。以慧分折知人法二空。何者。既言五阴和合成人。为色阴是人耶。为受阴是人耶。如此推求都无有人。乃知人空。其法空者如细色成粗色刹那成念。于是观察若多细色和合成粗色。即无自体故空。此以细过粗。然以细成粗时粗无自性故空。乃观细者本无今有是生。已有是无是空。此以空过细。必以本无今有已有还无空过细色故。刹那成念亦如是。是求六十刹那为一念故得知法空。所以声闻观因成假。缘觉观相续假(文)
  该罗事。
  中论疏记云。该。古来反。备也。咸也。咸犹皆也谮也。浮也。包也。说文以兼备之该为胲字也。罗力多反。鸟罟为罗。说文以维罟鸟也。被也^7□属也。扬子方言。罗谓之怪怪谓之罗。郭璞曰。行列物也(文)
  方等事。
  宝窟上(本)云。理正曰方文富称广。又一乘无德不包曰广。离于偏邪称方。古注云。真解无偏为方。理包不限称广(文)次上文云。如大方广佛花严。亦如大方等大集。故准此文。方等方广一体异名也。
  横存人法事。
  百论疏中卷云。僧佉卫世盖是外道之宗。盛行天竺。僧佉经十万偈。二十五谛为宗以神为主谛。卫世师经亦十万偈。用六谛为宗。亦以神为主谛(文)意云。主谛者人也。余皆法也。义章三归义云。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名法。如成实说。所谓一切善恶无记三聚法等。二轨则名法等(文)
  执法有性事。
  名玄略述第二(末)云。萨婆多义但空于人不空于五阴法。何者。人是假故空。五阴法是实故不空。然于五阴法中观于人空。以得道故。为见有得道耳。观人空者。如其义云。内离人故空。不自在故无我。内离人故空者。于五阴内无有人故空。不自在故无我(文)维摩略疏第四云。萨婆多等云。实无众生。但有阴入界等法。众生但有假名。此名二世无。唯现在和合故有名耳(文)什师维摩注云。众生神主我是一义耳(文)(已上里书)
  玄。答总谈破显凡有四门等者。谓通四宗皆有此四门。故言总谈破显。破显即破申也。
  问。于外道何有收而不破等句耶。答。下释曰。问。百论破外亦有收取义不。答。亦有四句。一者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迷观。于缘无益有损。二者取而不破。外道偷窃如来遗余善法。今并收之。如贼盗牛。即其证也。又外道各邪心推画兴智与内同。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者亦破亦取。外道偷窃佛教不识旨归。今破其迷教之情取所迷之教。四者不破不取。即显道门。未曾内外也。
  问。于毗昙成实。具第一第三句之相何。答。彼学佛小乘教遂成二失。一者语意俱失。如智度论呵迦旃延。云是语非大乘中说。亦三藏所无。盖是诸论义师自作此说耳。如此语意俱不称佛说。破而不取也。二者得语不得意。闻说小乘教故云得语。不知说小通大。守指忘月故名失意。如此失破其能迷情而取所迷语。故云亦破亦取也。
  问。于大乘执又具第一第三句之相何耶。答于有所得大乘有二种失。一者语意俱失。谓于大乘中种种推折。非三藏义。亦方等所无。如此语意俱非佛说。破而不取也。二者得语不得意。闻说大成有所得大。不知是因缘假名小大。为表非大非小故名为失。如此失破其能迷情而取所迷语。故云亦破亦取也。
  (里书曰)
  归乎一相事。
  法藏论云。不遣一法不得一法。不修一法不证一法。性净天真可谓大道乎。是以遍观天下莫非真人。孰得此理同其一伦(文)
  宝窟下(末)云。四不约缘不约佛性者。实相之外无缘。故无染净法可起。此如金刚般若论说。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无佛为能度。无众生为所度。又如佛地论说。烦恼妄想中无一法可灭。清净法中无一法可增。泯上三门归乎一绝(文)花玄略述第四(本)云。马鸣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文)(已上里书)
  玄。至妙虚通目之为道等者。谓至极微妙而虚通无碍。以此为至道。以初四字显至道义。今外人心游履此至道外。故名外道。故十二门疏曰。然道不曾内外。随人行道自成内外耳。百论破空品疏曰。裁起一毫人法生死涅槃等见。即是心行道外。名为外道(文)四论玄曰。今谓理外行心为外道。理内行心为内道。以扶理者为理内行心。乖理者为理外行心(文)
  (里书曰)
  至妙虚通事。
  中论疏记云。不二之道无所不遍。是故为至。离六十二见具足万德义为妙。离诸烦恼本性清净。故称虚通也(文)宗镜录第七十二云。道即虚无。○谓虚通曰道(云云)同录第四十六云。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释云。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文)
  百论疏下云。裁起一毫人法生死涅槃等见。即心行道外名为外道(文)(已上里书)
  玄。天竺异执者。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由印土是月名。譬贤圣之照临。故各取其美也)元照曰。身毒即天竺。或曰贤豆。皆音讹也。正云印度。即彼月名。譬贤圣之照临故。
  玄。振旦众师者。经音义曰。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那。此云汉国也。又云。亦无正翻。但神州之总名也。元照释曰。震旦亦云真丹。此翻汉地。略述曰。震旦亦云振旦。皆是梵音之讹转也。正言摩诃支那。此云大唐。有人解云。梵语震旦此云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计度故以为名(已上)
  (里书云)
  震旦事。
  中论疏记云。淡海记云。震旦者彼音。此云聚集。亦八卦之中震是东卦。旦者日初出处也。故云震旦也。出辨正论第八卷(文)百论疏上云。振旦者此云汉国也(文)
  别序宗要则四执盛行(文)
  中论疏第一云。总谈外道凡有二计。一计邪因。二执无因。言邪因者略明三种。一者即一因外道。谓自在天等之一因能生万类之果。二者宿作外道。谓万法之果但由往业无有现缘。三者现缘外道。谓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会能生众生。二者无因外道。谓万法自然而生不从因缘(文)问曰。玄义四执与疏二计开合异云何。答。可勘此也。口力外道服水外道。七计中何计可摄耶(已上里书)
  玄。有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等者。中论疏一云。问。云何名从自在天生。答。如十二门论说。自在天变化造化万法。万法若灭还归彼天。自在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虫。次苦行生飞鸟。次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有三种苦行。此天面有三目。骑白牛手执白拂。又言。头戴日月手执髑髅。并出他经。涅槃经明第五迦罗鸠驮计自在天生义(已上)此天面有三目等者。硕法师云。此天在四空下四禅上。故是色无色界之中间。此天有八臂三眼。骑白牛持铃执拂案行国土。世人事此。皆谓万物从此而生。及忧喜苦乐。故自在天瞋众生受苦。自在天喜众生受乐。故道万物从此天而生。亦此天自谓万物从我而生也。元康师云。此天形体长大八千由旬。寿命八万劫。自余形相同前说。大论云。过净居天有菩萨净居天。名摩醯首罗。即此天也。涅槃经明第五迦罗鸠驮等者。彼经十九有六人恶臣。为阇王说外道六师事。迦罗鸠驮迦旃延云。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化。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嗔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为作。今取意引。迦罗鸠驮者是其母名。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说大自在天能生诸法也。
(里书云)
  中论疏记曰。提婆论云。摩醯首罗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摩醯首罗身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文)
  百论疏上云。提婆论云。六道众生天地之物皆是自在天身。故自在天略明三身。一自在身。二那罗延身。三梵天身。自在天身总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大地是身。河海为尿。山丘为粪。风为命。一切火为热气。一切众生是身内虫(文)又云。所言自在者有八种。一能作邻虚细身。二轻微极妙心神无碍。三者遍满虚空。四得如意禅定。五者得三世帝王。六者随用一切尘一时能用。七不系属他。八者去住自在无碍。具此四德以成己身也(文)
  邪心所画事。
  涅槃经第三金刚身品云。迦叶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身犹如画石(文)涅槃疏第五云。若画水随画则合。若其画石其文常在也(文)
  玄。七计例然者。于中论所说八计邪因。第一自在天计。既破此已。今例余七计。中论第一云。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有言。从和合生。有言。从时生。有言。从世性生。有言。从变化生。有言。从自然生。有言。从微尘生(已上)第一如上。第二从韦纽天生者。疏曰。韦纽天者。影师云。前是色界之顶。此天是欲界之极。问。自在三品苦行生六道。今云何生邪。答。劫初之时一切皆是空。有大水聚。十方风起能令波波相次风风相持。水上有一人。千头二千手足。化从水生。名曰韦纽。此天脐中有一千叶莲华。花中有光如万日俱照。有一梵王因此花生。亦放光明如万日俱照。梵王作念。此处何故空无众生。作是念时光音天子命尽应生此土。有八天子一时化生。此八天子心念。我从梵王生。梵王亦念。我生此八子。从八子生天地人物。八子是众生之父。梵王是八子父。韦纽是梵王之父。韦纽手执轮戟有大威势。故云万物从其生也(已上)韦纽者。此翻为遍净。亦言遍闷。亦言遍结。是欲界顶天也。八子是八梵天是。光音天子者。有人传云。第二禅极光净天也。
  (里书云)
  韦纽天事。
  中论疏记云。既称遍净。复言是欲界之上。乃无的解。相传释之。义推可是第三禅。明此天世界初欲成下生(文)(已上里书)
  第三从和合生者。疏曰。和合生者凡有四义。一者其人推求诸法不应从二天生。所以然者。若万法从二天生者。二天复从谁生耶。故现见四大和合有外物生。父母和合生于众生。所以言此执为谬者。以其但见缘因不识正因。正因谓远由业行。盖是见近不见远。是故为谬。二者诸法从众因缘生。无有从一因生义。上计从二天生者。是从一因而生。故不同上说也。三者诸法从平等因生。平等因者。谓因能生果因复从因。故名平等。自在天等但能生他。故非平等因。四者提婆论中明。有一外道。未有天地。本有一男一女。从此男女生一切人物。故云和合生(已上)一者其人推求诸法等者。此当现缘外道计。元康师云。此计似正而非正。何者。凡和合生须假众缘。外假四大父母。内由过去业行。内外和合乃有众生。外家直云父母和合。或谓四大和合便有众生。不立业行因。故名邪见。二者诸法从众因缘生等者。硕法师云。取其义者即是迦毗罗人义。所谓一异合离。数量好丑。憎爱苦乐。愚智勤堕等。以此二十一法和合诸法。然后得生。四者提婆论中等者。彼论十三尼揵子论师说。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无命等物。后时离散还没彼处。名涅槃因。谓劫初有男女二人。和合生万物。即尼揵子外道计也。
  第四从时生者。疏曰。从时生者。智度论明时有二种。一者时体是常。但为万法作为了因。不作生因。是故此时名不变因。谓常相因。二者谓别有时体能生万物。故为万物作生杀因。如偈云。时来众生熟。时去则催促。时转如车轮。是故时为因。硕法师云。但外道解时有二种。一师云时是常。何故尔。四时三世即是常有故名不变因。所以计时是常。有人云。时是无常。所以释论云。时来众生熟。时去即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所以计时是无常。
  第五从世性生者。亦名冥初。外道以神通力见八万劫事。自尔之前冥然不知。谓此一冥为诸法始故云冥初。一切世间以为本性名为世性。硕法师曰。世性只是冥谛之异名。外道修八禅地定得五神通。却知过去八万劫事。过是。冥然不知。称为冥谛。计从冥然之处生长世间万物。即是世间种姓。故言从世性生。
  第六从变生者。变有四种。一神通变。如变石为玉大海为苏油大地成金珍。二物自性变。明有为之法。其性无常念念变异理无住时。如初生婴儿俄老迈。有为法尔非人作也。三遇缘变。如水性虽冷得火成汤。寒因缘即复为水。如是等类皆为外缘变。四外道不达。谓别有变法能变万法。人天六道莫不由之。故云从变生也。上三种佛法谈之。凡广出变类故举之。今第四正是外道所计从变生义也。
  第七从自然生者。外道推求诸法因义不成。故谓万法自然而生。但自然有二。若此中自然。无因而有故是自然。经云。莿头自尖飞鸟异色。谁之所作。自然尔耳。若庄子自然因自然果。乃至自然万物可有故。此二宗自然别异也。
  (里书也)
  花玄略述第三(末)云。无行经云。佛告文殊。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文)
  宗镜录第四十六云。佛教亦说自然。虽成正教。犹是悉檀对治未为究竟(文)同录第七十二云。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文)(已上里书)
  第八从微尘生者。外道计至妙之色圆而且常。聚则成身。散则归本。天人六道莫不由之生。数论师云。以细色成粗色。而邻虚最小。与此执略同。问。外道所说极微与佛法人明极微有何异耶。答。外道言常。佛法数论同言无常。又佛法中有异。外人言四微是四大所造。成论言四大是四微所造故。四微有三因。一者报因。众生业报所感得故。二者共有因。以有四相故。三者所作因。依令他不障碍故。数人云。能造四大是性。四大以坚湿暖动故。问。此四大以谁为因耶。答。互为因果。一大以三大因。三大以一大果也。硕法师曰。若是毗昙亦计微尘是常。但计不同。外道凝然恒圆故是常。毗昙虽亦为三相所迁。但不可坏灭故是常。彼谓邻虚微尘圆而且常。聚则成世间人物。散则还归邻虚。汝今亦尔。谓邻虚微尘即是极微色。亦名极细色。故是细色成粗色。粗色坏还归细色。此处何异也。
  (里书云)
  七计例然事。
  疑云。八计中。自然一计无因有果见也。何故今八计同云邪因邪果耶。中论疏第一云。八计之中七为有因。一为无因。有因无因收摄万执(文)答。宗镜录第四十六云。若以自然为因者断义也。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为因。是邪因也。又若谓万物自然而生。即庄子意。则万物自然无使之然。故曰自然。即无因也。准此释可得意欤。更可寻之。中论疏第一云。随于无因邪因者。此文有三。一者若就正义无如此因。故名无因。于彼邪心谓有。名为邪因。此迷悟合名也。二即邪因之计具邪因无因。万物从自在天生是邪因。而自在不从他生无因义。三前六后一名为邪因。自然一计谓无因也(文)述义上云。初之两释除自然一计也(文)以此释可难也(已上里书)
  玄。盖是交谢之宅报应之场者。谓善恶相交相招因果互相迁谢。故云交谢。此相招相感之道。三界六道依宅处故喻宅。庄子疏曰。宅居处也。复善恶相酬因果相答。故云报应。此相酬相答之理。六道三乘依住处。故喻场焉矣。庄子疏曰(玄英)夫死生交谢犹寒暑之递迁。准此今因果交迁为交谢矣。
  (里书云)
  天事。
  义章六道义云。所言天者如杂心释。有光明故名之为天。此随相释。又云。天者净故名天。天报清净故名为净。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为天(文)庄子云。不离于宗谓之天人(文)庄子疏云。冥宗契本谓自然(文)
  人类事。
  义章六道义云。所言人者如杂心释。意寂静故名之为人。此就德释人也。以人能断绝邪念名意寂静。若依涅槃。以多恩义故名为人。人中父母亲戚相怜。名多恩义(文)
  法花义疏第八云。类谓品类(文)
  中论疏记云。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何以故。相相违故。如牛子还是牛。若万物从自在天生者。皆应似自在。是其子故。复次若自在作众生者。不应以苦与子(文)(已上里书)
  玄。复有外道穷推万物等者。谓展转寻因之因终无所因。本既无因。末宁所因。故万物皆无因也。
  (里书云)
  复有外道等事。
  中论疏第一云。二者无因外道。谓万法自然而生不从因生(文)中论疏记第一(本)云。如大经第十九卷。吉得大臣白阿阇世王言。如莿头利谁之所造。飞鸟色异复谁所作。水性润清火性热等。一切万物自然生自然死。谁之所造。此六师中第二末伽梨俱舍梨子。其人计一切法自然为宗也(文)(已上里书)
  玄。庄周魍魉问影等者。此引庄子经说证无因相。十二门序疏曰。事尽于有无则亡功于造化者。上破内迷。今斥外执。造化者。庄周云。罔两问影。影由形有。形因造化。造化不知所由。今寄斥震旦庄周以破天竺外道。良由此土无别外道。又一言之内彼此双尽。故斥此呵彼也。问。此论何处破造化耶。答。作者门破自在天。即是其事。以自在天能造作万化故名造化。问。何故破自在耶。答。有无是内迷之本。造化为外执之根。故伐其本而柯条自坏也。问。何故事尽有无则亡功造化耶。答。破有无。非但内病得除。外造化亦坏而称亡功者。惑者执自在天造作万化故有大功。今破除之。自在不能造化。故云亡也(已上)
  庄子经第二曰。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罔两景外之微阴也)景曰。吾有待而然者耶(言天机自尔。坐起无待而独得者。孰知其故。而责其所以哉)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极。卒至于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吾待蛇蚹蜩翼耶(若待蛇蚹蜩翼。则无特操之所由。未为难识也。今所以不识。正由不待。斯类而独化故耳)恶识所以不然(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者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将使万物各变所宗。于体中而待乎外。外无所谢而内无所矜。是以诱然皆主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可以得也。今罔两之因景。犹云俱生而非待也。则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故罔两非景之所制。而景非形之所使。形非无之所化也。则化与不化然与不然从人之与由。已莫不自尔。吾安识其所以哉。故任而不助则本末内外畅然俱得。泯然无迹。若乃责此近因而忘其自尔。宗物于外丧主于内而爱尚主矣。虽欲推而齐之。然其所尚已存乎胸中。何夷之得有哉。)
  彼庄子疏曰。罔两问景曰至之微阴也。疏罔两景外之微阴也。曩者昔也。特向也独也。庄子寓言。以畅玄理故寄景与罔两明独化之义。而罔两问景云。汝向行今止。昔坐今起。然则子行止坐起制在于形。唯欲随逐于他。都无独立志操者何耶。景曰。吾有至其所以哉。疏夫物之形质咸禀自然。事似有因。理在无待而形影非远。尚有天机。故曰万类参差无非独化者也。吾所待又有至之理明矣。疏形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于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复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乖乎无待也。
  吾待蛇蚹至而独化故耳。疏昔诸讲人及郭生注意。皆云蛇蚹是腹下龃龉。蜩翼者是调翅也。言蛇待蚹而行。蜩待翼而飞。影待形而有也。盖不然乎。若使待翼而飞待足而走。飞禽走兽其类无穷。何劳独举蛇蚹类引为譬。即今解。蚹者蛇^7□皮也。蜩翼者蜩甲也。言蛇蜕旧皮蜩新出甲。不知所以莫辨其然。独化而生。盖无待也。而蛇蜩二虫犹蜕皮甲。称异诸物。所以引之。故外篇云。吾待蛇蚹蜩甲耶。是知形影之义与蚹甲无异者也。恶识所以然至何夷之待有哉疏夫待与不待然与不然天机自张。莫知其宰。岂措情于寻责而思虑于心识者乎。准此不悉。所言造化者。准南子曰。造化谓天地也。又云。注曰。造化阴阳也。又云。夫造化者之^7□援物也(^7□撮也援引也)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于地。也无以异。其已成器而破碎漫澜。而复归其故也(陶人作瓦器治官也。顿泥坏取之地以为器。明人不当恶死。死复归其未生之故耳。譬犹瓦器之破而复变于土也)与其为盆盖亦无以异矣(无以异于土也)
  问。万物之无始何。答系辞曰。大极是生两仪(夫有必始于无。故大极生两仪也。大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大极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卦以象之也)八卦定吉凶(八卦既立则吉凶可定也)吉凶生大业(既定吉凶则广大悉备)正义曰。大极生两仪者。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曰。道生一即此大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也。故曰大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两体容仪也。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四象生八卦者。若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干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八卦定吉凶者。八卦既立爻象。变而相推有吉有凶。故八卦定吉凶也。吉凶生大业者。万事各有吉凶。广大悉备。故能生天下大事业也。准此等可悉。
  (里书曰)
  中论疏记曰。若如庄周等者。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齐物第二。大宗师第六。外篇缮性第十六。山木第二十。田子方第二十一。并六处每卷明自然义。且今外篇天运第十四云。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皆是自然。述义云。姓庄。名周。楚人(已上里书)

三论玄义检幽集第一

  永享四年(壬子)卯月十五日于东大寺东室令书写之毕于写本者为卷本里书大部交合虽书之定有不相当处欤后见人可直之见余本无此里书此本又面里手迹各别也于里书者后人加之欤可悉之。拟讲延海(春秋五十四)
  后日见末卷于里书者小松谷寂心上人(教誉)所注付也(云云)散不审(云云)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从师法印聪海相传之。安乐坊顺宪。